中学校园暴力

2024-10-14

中学校园暴力(精选12篇)

中学校园暴力 篇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其中, 教师遭受校园暴力的事件频发, 趋势愈演愈烈, 性质不断恶化, 使得部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秩序遭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部分教师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教师屡受伤害, 经分析主要有家庭、学校、学生和教师这四个方面的原因, 那么解决方法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一、增强父母责任感, 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言行无疑是最具直观性和感召性的“教材”。要创设成长的最佳空间, 就必须切实做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

1. 父母与子女之间必须保持亲密、民主、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

父母应把子女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个体, 尊重和理解其兴趣和需要, 切合实际地引导其发展, 使子女在家庭成员的平等互动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以增强对外界消极因素的抵抗力。

2. 管教子女要注重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家长发现子女的缺点错误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耐心的启发, 一定要给其说明危害、讲明道理, 并分析原因, 进而指出改进措施。同时, 为人父母, 也要注重以身作则, 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并时刻注意现身说法, 促使子女对照检查自身的问题缺点, 从而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二、全面均衡, 施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当前的中国社会存在着许多危机, 但最大的危机是人文危机!如果这个最大的危机得不到最合理的解决, 那么, 任何其他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 无论看起来多么美丽, 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 自欺欺人。”预防城市中学教师遭受校园暴力, 学校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营造“书香校园”。

1. 学校要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 缓解教师压力。

教师是一个压力巨大的职业。当今以教师业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 加之评价过程和结果运用的不合理, 给教师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 我们需要另一种评价理念来改善教师评价中现存的问题, 那就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其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 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 它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主张在和谐环境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有助于缓解教师压力, 且其对被评价的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引导教师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评价结果。

2.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 要消除校园暴力, 目前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多读书, 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能更多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

首先, 学校要善于打造出自己的书香特色, 要能切实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要在校园内大力倡导读书活动, 要让所有的学生, 在读书中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 又产生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其次, 书香校园的建设, 还可以很好地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大量的优秀书刊锁定之后, 一方面他自身的免疫力能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集中, 使其无暇它顾。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由于青少年的情绪有冲动性、爆发性、极端性等特点。因此要培养中学生驾驭自我、调控情绪及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1.

自觉远离暴力行为, 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抵抗不良思想的侵蚀。在学校应紧跟老师的教学步骤, 上课认真听讲, 勤于思考, 积极参加讨论, 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知识和思想来丰富自己,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2.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超越“此时此地”的处境来看待问题。

学会在更大的背景下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思而后行”的说法, 其内涵正是如此。激发乐观的思想情绪, 当情绪低落时及时地发现并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学会冷静面对愤怒感和挫折感, 合理地发泄情绪, 不采用危害他人的发泄方式。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的自我预防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其专业角色和发展问题值得反思, 其中很多问题需要放在师生关系的范畴中讨论。成熟的教师既要做一个学科专家, 也要做一个教育专家;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还要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为了预防学生针对教师的暴力行为, 笔者对教师有三点建议。

1. 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正确教育的有效性远高于惩戒。应该说, 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在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中, 教师相对处于强势, 为了达到教育目标, 部分教师可能对正面教育的方法重视不够, 滥用教师的权利。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 惩戒式的负面教育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师生冲突。

2. 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沟通策略。

沟通是为了建立和维护融洽关系。就与青少年的沟通策略而言, 教师特别要注意:不断总结和反省可以提高沟通策略, 养成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听比说有时更重要。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语言技巧, 审慎发表过激式不恰当言论, 避免给学生造成挫折感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3. 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部分中学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从而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 以致产生报复心理。一方面, 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引领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才会信任老师, 尊重老师。根据社会学学习理论, 人的暴力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模仿等途径的学习而形成的。因此, 个别教师的一些具有侵犯性质的行为很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中学生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注明: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阶段成果)

中学校园暴力 篇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校园里呢?大家会一致回答:和谐的校园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校园!有了和谐,才有了大海的辽阔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森林的苍茫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宇宙的神秘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天空的深邃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宽容的理智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有了和谐,才有了家的温馨美满。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现在,整个社会都积极倡导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份沃土,撑起了一片蓝天。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们校园出现了暴力事件,这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格格不入,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也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为配合学校安全办的工作和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我班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互谦互让,积极与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对同学动武、动粗。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不以暴制暴,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三、不参与打架斗殴,不讲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不进酒吧、歌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

四、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保持交友的纯洁性。

五、增强友爱互助意识,团结同学,向身边优秀的学生学习,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

校园“冷暴力”,违法! 篇3

冷暴力之一:成绩差生被戴“绿领巾”

奎奎是某学校五年级学生。平时学习、看书、写字挺认真,就是反应有些慢,成绩一般。上周学校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类,为调皮、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戴上绿领巾,一个班约一半孩子戴绿领巾上学。班主任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学生们很纠结,觉得绿领巾不好看不想戴,可是不戴的话会遭到老师批评。奎奎的母亲非常气愤地找到学校讨说法,可得到的回答却的:“这是教育的一种激励方式,没有什么不妥的。”

冷暴力之二:“差生” 被安排在教室外考试

2011年11月上旬某日下午2时许,某初中学校教学楼的第四、五层楼的楼道走廊内坐满了学生,这是初三的学生正在进行期中考试。而这些被班主任老师“请”出教室、安排在走廊内参加考试的学生,要么是学习成绩较差者,要么是调皮、不守纪律等“问题”学生。在这初冬寒冷的季节里,在如此低的温度下,一个正常成年人站在寒风中十几分钟都感觉不适,何况这些孩子。一场考试要100分钟,他们不得不在寒冷中发抖地答卷。

冷暴力之三:“逼”学生测智商

2011年8月下旬的某日,某医院儿童智测室内,一名儿童正在接受智力、智商检测。被检测者是某小学4年级的小学生阿木。阿木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他都是个挺听话,且学习较刻苦又认真的孩子,只是学习成绩一直上不来。为阿木学习成绩着想,一次家长会结束后,阿木的班主任很是认真地告诉阿木母亲说:“你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吧。”就这样,天真、活泼、健康的阿木不得不被请去检测智商。

冷暴力之四:“三色”作业本是一种关爱?

2011年十一假期刚过,某中学的同学们按学习成绩的不同,分别领到绿、黄、红三种不同颜色的作业本,以代替过去大锅饭式的统一的黄色作业本。许多学生家长认为,用颜色来区分成绩的好坏,就如同给学生都贴上了标签,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当他们找学校要求对此做出解释时,学校的回答是:此举是为了让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有侧重点,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

分析点评:

一、对未造成损害后果的,可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

学校的戴“绿领巾”、测智商、教室外考试、“三色”作业本等行为是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对此,学生及家长有两项权力可行使:

一是要求学校及教师停止侵犯并赔礼道歉。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换句话说,在未成年人利益和教育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考虑前者。老师“逼迫”家长给孩子测试智商行为,显然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

人格尊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格平等,而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好坏,在人格等尊严上都应当是平等的,绝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至于将差生安排在寒冷的走廊外考试,更是一种侵犯人尊严的变相体罚的侮辱人格行为。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对此,学生及家长可依法要求学校“停止分割,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二是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对学校主管及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二、对造成一定损害的,可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学校及教师的强制戴“绿领巾”、测智商、教室外考试、“三色”作业本等行为,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健康,导致学生精神抑郁或出现精神障碍疾病,那么学生及家长不仅可以要求学校和老师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让老师当面对学生赔礼道歉,还有权要求学校作为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来赔偿其身体及精神伤害损失。对这种严重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并造成实际伤害后果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三、对因遭受“冷暴力”而造成学生自杀或严重身体及精神伤害的,构成伤害罪、侮辱罪等犯罪标准的,可依法要求其承担刑事犯罪责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52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对个别学校领導或教师实施的打骂、罚站等严重侮辱学生行为,可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可要求对其治安处罚。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但是,不认为是犯罪,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等“冷暴力”行为就可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对其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综合点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良品行,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快乐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考的逻辑、分析的本领,比单纯的分数更加重要。

“冷暴力”是老师给学生做出的最为糟糕的德育示范,反映出老师自身德育素养的缺失,以及教师德育专业化培养的缺失。教育工作者应切记: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应当树立“有教无类”、“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只有回归教育宗旨,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评价,抛弃“唯分数论”的错误导向,才能避免“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违法事件的再次发生。

对中学校园暴力的新探索 篇4

现象:层出不穷, 令人揪心

视频《校园暴力层出不穷, 受害女生诉说被打经历》。2009年11月12日, 邯郸某中学一群女生围殴吴某。吴某晚上在女生宿舍临近熄灯时被8个女生群殴, 巴掌一个接一个打在她脸上, 踢、踹、抽、打的过程持续长达5个小时,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 吴某对此的态度只是一个“我认了”!这8名野蛮的女生对她第二次蹂躏, 让吴某两腿夹住两个矿泉水瓶, 穿上高跟鞋走路, 不许将瓶子掉下, 否则继续殴打。接下来的戏谑游戏一个接一个, 往脸上吐唾沫, 吃卫生纸, 灌白酒, 用酒洗脸, 用自己衣服擦地……

视频《广州中学女学生校园暴力》, 几个女生对一位女生扇耳光, 揪头发, 飞踹, 另一群女生对小女孩扇巴掌, 甚至还有脱衣服, 最后得意洋洋地离开……

视频《广州中学校园暴力, 两个学生与60人群殴》, 60多名男生对两名男生殴打长达3分钟……

视频《广东中学女生校园内被扒衣服毒打》, 这段手机录像的画面拍自广东汕头的一所中学, 画面中3名15~16岁的女生对另1名年纪相仿的女生进行毒打, 并强行脱去她身上的衣服;被打女生企图反抗, 但却遭来更凶狠的报复……

视频《东莞中学校园内女生群殴》。在该段视频中, 参与围殴的是几名女生, 被打的是一名身穿红色外套的女生, 男生们都远远地在一旁围观起哄。在视频最开始, 3名女生将红外套女孩逼在教室外走廊处大声质问, 在推搡中, 挨打女生试图下楼, 两名女生遂上前将其堵截并用拳头打她。在重新将其追回走廊后, 一名女生又冲过去开始用脚踢她, 其后又有一女生上前用脚踢她, 穿红色外套的女生被打倒在墙边……

这些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案例真是骇人听闻, 看了让人愤怒, 更让人揪心。它不仅给受害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 更严重的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使被害学生产生不安全感, 产生恐惧和焦虑, 带来精神疾病, 产生自杀念头。

原因:德育的缺失

引发校园暴力最常见的原因有:语言摩擦, 同学之间三句话说不到头, 就动粗;青春期的学生争强好胜, 性格好强, 不肯服输;同学之间玩笑开过了头, 尤其是歧视性、侮辱性玩笑;同学之间的误会, 常常因背地说同学坏话, 或者同学之间的闲言碎语, “小广播”“小报告”……情绪冲动, 自制力差;自我为中心, 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女生之间相互争夺男朋友等。

校园暴力施暴者行为和心理分析, 归纳起来有:他们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为了寻求报复, 得到心理平衡, 对弱小同学施暴;学习成绩差, 或者对学习丧失了信心, 在同学中常常受到歧视, 没有成就感, 对胆小怕事的学生施暴, 获得成就感;施暴者多为离异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 他们常常缺少父母的关爱, 缺少家庭的温馨, 性格孤僻, 心里压抑, 无处发泄, 对同学施暴来发泄他们心中的寂寞和空虚;社会上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不良环境, “以血还血, 以牙还牙”报复行为的影响等。

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施暴者的学习压力过大。应试教育的盛行, 有的学校仍然分快慢班, 快班重成绩, 慢班观纪律;有的学校排挤差生, 学期开始, 把快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调整到慢班;有的学校把学生每科的分数排队, 把综合成绩排队, 使成绩差的学生“排”掉了学习的信心;有的学校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教师业绩和学生素质的唯一依据等, 导致成绩差的学生“破罐子破摔”, 在课堂上捣乱, 故意与老师顶撞, 课后殴打弱小同学。

引发校园暴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德育的缺失。学校重学生知识地传授, 轻思想品德教育。

对策: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但学校和师生都要负起应有的责任, 共同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告诉学生本校、本地容易发生校园暴力时间、地点和遭受暴力袭击的对象, 教给学生遏制校园暴力的对策:一是发生校园暴力, 立即告诉学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学科教师, 告诉家长, 求得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施暴行为就可以停止, 以免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二是若受害者有手机, 或者离公用电话亭近, 要立即打电话报警, 让警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 制服施暴者, 有效地阻止侵害行为的发生;三是避免落单, 尽量不要一个人在学校, 要呆在人多的地方, 不要一个人在路上走, 上下学要结伴而行;四是当有人喊你的名字, 要你给钱时, 不要理睬他, 装着没有听见, 快步向前走, 以甩开他人纠缠, 预防他人施暴;五是尽量冷静, 当施暴者要对你侵害时, 尽量保持平静, 不要表现出特别惧怕的样子;六是如果对方和自己的身高、力气、体质等实力相当时, 可试着进行反抗和大声呼救, 以吓退对方;七是如果对方带有凶器, 一定要顺从对方的要求, 可以把身上的钱全部给他, 也不要激怒对方, 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记住:保护自身安全、保护生命最为重要;七是如果自身受到伤害, 要及时打120急救电话, 到医院治疗, 切不可延误治疗时间。

学校要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 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 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落实德育在育人中的首要地位。强化学生的德育, 重在人格尊严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德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多方面人才、复合型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极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纪律、法律教育有机结合, 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 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将学生的德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高尚情操, 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传承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美德;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与肩负的重任结合起来,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

第二是充实德育内容, 实施关爱工程。现在中学生性格方面有不少缺陷, 如果学校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 就会导致学生的人格扭曲。如拉帮结派, 好逸恶劳, 贪图享受, 唯我独尊, 炫耀武力, 自卑, 缺少爱心和同情心等, 与同学发生冲突后不退让, 不宽容, 不道歉, 一心报复, 得理不饶人, 冲动, 不冷静, 校园暴力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所以, 学校要针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表现、性格特征、实际情况, 教育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善良心、正义心和责任心,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荣辱观。

大力实施关爱工程, 一要做到尊重差生、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人格, 不歧视和侮辱他们,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消除学生因为不公和不满而产生的报复心理, 引发暴力行为。二要对特殊家庭的学生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多给予抚慰, 多给予帮助, 多给予资助, 多给予温暖, 切实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烦恼, 把校园暴力消除在萌芽之中。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他人、爱自己。三要教师有亲和力, 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 把发自内心的爱给予学生, 在他们心灵深处以激荡和震撼;四要开展同学之间“手拉手”互学互帮工程, 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增加同学之间的友情, 减少矛盾的发生。五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大力创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让友谊之花常开。

第三是拓宽德育途径, 遏制校园暴力。第一要重视思想品德教学, 纠正思想品德课是“小科”“副课”“不重要学科”的错误理念, 突出思想品德课在育人中的地位, 落实课程计划, 开足课时, 上好每一节品德课, 做到“润物细无声”。二要注重德育手段的现代化。通过网络视频, 播放校园暴力的案例, 让学生在“警示”中受到教育。三要形成德育合力。家庭、社区、校领导、政教处、团委、班主任、老师要形成合力, 各司其职, 分工合作, 全社会要齐抓共管, 通过校园网、教育网、德育网等途径, 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德育环境。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美化德育环境。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远离暴力, 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中学校园暴力 篇5

一.演练时间:

(一)预演时间:2015年4月28日09时30分

二.演练目的:

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和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演练,使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了解应对非法侵入事件的行动步骤,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提高教职工防范、自救、合作意识与能力。通过演练,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确保学生不受伤害的观念,激发教职员工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

三、演练机构设置

总指挥:xxx(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副总指挥:xxx(德育安全副校长)

组 员:xxx(教学副校长)、xxx(总务主任)、xxx(工会主席、男生宿舍宿管员)、xxx(教务教科处主任)、xxx(校办主任)、xxx(政教主任)、xxx(学校安全管理员)、xxx(女生宿舍宿管员)

指挥部作为学校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演练的指挥机构,负责编制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演练方案、指挥和组织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演练的各项工作。

四.演练准备:

制定学校突发暴力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及各工作小组职责等;设计演练活动实施方案;布置演练活动场地和设备;安排人员分工、摄影(xxx、xxx)。五.演练方案:

(一)突发情况:

一青年男子(教师演)因某种原因,仇视社会,闯入校园,试图绑架学生、危害校园。被教师发现并报告保安和值班领导。

(二)紧急应对措施:

1.第一闻迅人员(本方案中为门卫)迅速通知校长室并按下紧急按钮(警报); 2.听到报警后,各部门紧急到位:

(1)学生紧急回到各班教室,各防暴小组就位(班主任除外);(2)班主任接到学校应急信号后,以最捷的路径回到本班级教室,行进同时疏导上下楼梯的学生,并随时观察路途情况,发现异常要机智处理,并想方设法拨打有关人员、处室电话、手机,或派人报告信息,及时通报情况。返回教室后,第一时间关好门窗,迅速清点学生人数,认真进行心理疏导并及时报告。如果歹徒已经进入教室,要冷静头脑,善意对话,教育学生利用桌椅躲避的同时,通过手势、眼神暗示学生尽快撤离教室,并传递有关信息给救援人员。

(3)第一防暴小组守学校大门口,并抽调四名教师与门卫到足球场持齐眉棍防暴叉抓捕已经发现的歹徒。

(4)第二防暴小组手持齐眉棍守住教学楼楼左梯口,同时抽两名男教师(xxx、xxx)手持齐眉棍到教学楼上逐层往下搜查;

第三防暴小组手持齐眉棍守住教学楼右楼梯口,同时抽(xxx、xxx)两名男教师手持齐眉棍到教学楼下逐层往上搜查;

第一防暴小组守学校大门口。

(3)保安110紧急报警,秦应能校长在校长室,并向上级有关方面报告。(4)通过临危不惧,与罪犯斗智斗勇,第一防暴小组在足球场制服歹徒并押到门卫室,解除警报,恢复正常教学,派出所将歹徒带走。

(三)演练总结。

附:教职工防暴小组名单和值班地点以及职责

第一防暴小组:(9人)

组长:xxx 副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值班地点:学校大门口

职责:将不法分子阻挡在大门外或把不法分子限止在一定范围内, 等待救援。

第二防暴小组:(11人)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值班地点:教学楼左楼梯口。职 责:将不法分子阻挡在楼梯口外。

第三防暴小组:(10人)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值班地点:教学楼右楼梯口。职责:将不法分子阻挡在楼梯口外。

Xxx中学

校园暴力犯罪 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犯罪心理;防治措施

一、校园暴力犯罪概念界定

校园暴力犯罪的认定前提是对校园暴力的概念予以明确认定。对校暴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校园为中心、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前者有校园内暴力说、校园内及周边暴力说、校园被害人说;后者有被害人说、加害人说、综合说[1]。有学者主张,校园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2]。

笔者认为应将校园暴力犯罪定义为:由在校学生实施的发生在校园及校园附近地区的侵犯学生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地点应限定为校园及校园的附近地区,而此类犯罪相关主体,即施暴者、受暴者、旁观者应限定为学生。因其活动范围及活动时间大多在校园,社会阅历欠缺,缺乏成熟化的思考逻辑,属于弱势群体,应予特殊保护。学校教职工,其已是社会化的主体,有成熟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自我辨认控制能力及防御侵害的能力。因此,当发生学校教职工为施暴主体、学生为受暴主体或学校教职工为受暴主体、学生为施暴主体时,应将其划入到一般的侵权或犯罪领域,而无需将此类案件单独划入校园暴力犯罪中。

二、校园暴力犯罪之未成年施暴者的犯罪心理

校园暴力犯罪的形势日益严峻,呈现低龄化、群体化、手段化;成因简单、随意性强;网络性、女性施暴者增多、手段性色彩重;定罪比例低、罪名定性集中等特点,折射出未成年施暴者的如下犯罪心理。

(一)自我定位偏差

未成年人思维意识中普遍存在理想主义色彩,自我意识强且自我预期高。随着学业负担加重和社交面扩大等外在因素的增加,以及每个同学的智力发展水平及社交能力等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难免会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困境,出现自我定位偏差。当出现自我定位偏差时,即出现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不能同步时,内心的挫败感就会产生,进而累积发酵成自卑感。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不丰富,自我挫折压力的排解能力薄弱,加上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及虚荣心,在自我欲求的理想完美型自我与现实中受挫缺陷型自我的极大反差下,就会急于寻求其他途径来实现理想型自我[3],如转而通过力量彰显自己的价值(施暴者往往体格、智力上有优势或依附于一定的群体),从而无视社会伦理道德及法律的底线,诱发犯罪动机。

(二)归群意识强烈

青少年由于生理年龄相当,兴趣爱好或人生际遇也有共通处,如都痴迷于同一款游戏、都是某个偶像的粉丝、均来自单亲家庭或留守家庭、成绩不理想等。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大致相当,所以对事物极易形成共同的心理体验,形成相似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容易聚集起来实施群体犯罪。归属需要的替代性补偿[4]。青少年的归属心理强烈,不仅因为他们志同道合,也与和老师家长倾诉沟通渠道不畅有关,所以他们需要倾诉对象,分享快乐与倾诉烦恼,以消除内心孤独。同时,也希望通过他人的肯定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

(三)網络增加了其犯罪机遇

当今社会已进入4G时代,智能手机的普级,网络覆盖率高、网速快且相对低廉的上网费用等优势,使得网络备受青少年青睐。互联网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提供了机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凭借着对网络技术的掌握,青少年将校园暴力犯罪的触角伸到了网络上。网络频现受暴者裸照、暴力行为实施全程的视频,如云南某中学生殴打凌辱同学发裸照,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发生的一男生遭多名同学在教室围殴无人劝止的视频等。网络行为具有高便捷性、受众广泛、低成本等优点[5]。运用犯罪经济学原理分析:校园暴力犯罪:泄愤报复、毁坏受暴者名誉,追求畸形犯罪快感等犯罪收益大于犯罪成本,在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及畸形自我中心意识驱使下,把网络作为宣扬其暴力犯罪成果的平台。

(四)旁观者的不作为强化犯罪意识

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暴力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即校园暴力不单是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发生的交互关系,旁观者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整个过程,即使不作为的旁观者也是“隐形参与者”。旁观者不作为的原因有很多,如畏惧、漠视或者可用责任扩散效应来解释。但在校园暴力犯罪发生过程中,旁观者的不作为营造了紧张消极的现场氛围,是对暴力行为的一种肯定,平复施暴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强化犯罪意念,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反观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发生的男生在教室遭围殴无人劝止的事件,折射出当今校园暴力的两大特点:一、事发地点公开化程度高。二、旁观者的漠视、不作为。不禁令人反思:如果事发时,有同学出来劝止或及时向老师求助,这次的校园暴力行为是否还会发生?即施暴者是否还能在众人抵制的大潮里仍一意孤行,冲破一切反对力量,实施这次暴力行为。暴力行为是否还能持续这么长的时间?结果想必是显而易见的。

(五)法律政策赋予其过多的保护标签

全面审视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难发现,未成年人身上贴了过多的保护标签。如刑法划分了刑事责任年龄段,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刑事诉讼法设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若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司法机关对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居住地的群众也不得透漏。《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也对犯罪记录封存做了相应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所以,在一般的校暴事件的处理态度上,学校多以严肃批评教育,处以不同程度的记过处分,最严重的情形予以开除(但这种情形在实践中是少之又少),或者责令赔礼道歉、责成家长严加管教作结。仅在涉事学生相关行为构成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予以介入。处罚力度弱,威慑程度低,未能达到预期的警示教育效果;对施暴者处罚过轻、免于处罚的法律宽容,导致很多未成年人无视校规校纪及道德法律权威,动辄对他人暴力相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对平日中这种违规违纪的行为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制引导,进而酿成违法犯罪的悲剧。

三、校园暴力犯罪防治措施(下转第221页)

(上接第219页)

校园暴力犯罪与传统型犯罪相比,犯罪体系尚未成熟,科学防治就容易从根源上弱化并逐级瓦解。据其犯罪心理特性,防治措施应“显著性、针对性、与时俱进性。”

(一)正观念,树法制意识

对未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我设定的价值判断标準为行事准则及暴力至上的错误观念予以纠正,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从思想上树立尚善、弃恶的价值理念,加大校园普法宣传力度,结合该年龄段特殊心理诉求,创新宣传形式,使其从思想上认同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未成年施暴者往往缺乏基本的罪责感,通过“思想认法”的法制教育方式,强化其法制意识,从根源上遏制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

(二)施行影视作品分级管理制

建立对影视作品的分级管理制度,在影视剧片头设置分级提示,根据级别划定播出时段,对作品内容、质量予以严格审查。其会对观众起到提示指导作用,未成年人猎奇心理强,当其在误入某类不适宜其观赏的影视作品时,片头的分级提示就会起到提示作用,抑制其继续观影的欲望,从而弱化内容不适宜该群体的影视作品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影视作品领域减少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摧残。

(三)多方助力,共抗校园暴力犯罪

防治校园暴力犯罪,家庭教育是关键,家长应树立法制观念、法制意识,给未成年人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并言传身教。学校与家长联动,安排专职人员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并作记录。学校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开发防治校园暴力的程序软件,予以角色设定,根据测试结果评定学生暴力倾向及心理健康等级,重点关注并及时介入心理咨询疏导。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态度上,学校应态度坚决,严格依法依章办事,绝不姑息纵容。在合法合规范围内,可安排施暴学生公开道歉、参加校园公益活动,营造法制民主安全的校园氛围。将校园暴力防治成效作为考核指标,严格贯彻校长负责制,防止学校防暴工作流于形式。网络运营商严格履行审查义务,一旦发现上传的校园暴力视频,及时断开链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避免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多方配合,共同抵制校园暴力犯罪。

通过对校园暴力犯罪的未成年施暴者犯罪心理的研究,掌握了诱发犯罪的深层次的心理因素,为防治校园暴力犯罪提供依据,助力构建和谐法制校园、社会,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共筑坚实的法制之垒。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2]路育.浅议校园暴力犯罪.法制与社会.2010(10).

[3]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4]肖兴政,郝志伦.犯罪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新沂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调查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2013年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实施方案》[3]的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3所初中和2所高中,依据年级分层,每个年级至少50名,共计1 212名在校中学生参与调查,所抽取的学生兼顾了普通与重点、城市与农村、公办与民办。其中初中学生750名,占61.9%,高中学生462名,占38.1%。初中学生中男生421名,占56.1%,女生329名,占43.9%;城市学生345名,占46.0%,农村学生405名,占54.0%。高中学生中男生230名,占49.8%,女生232名,占50.2%;城市学生256名,占55.4%,农村学生206名,占44.6%。2008年调查方案与2013年相同。

1.2 方法

现场调查之前,取得新沂市教育局和各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校方领导与学生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展调查。调查人员事先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每2人一组,以班级为单位,在自我介绍后朗读“调查指导语”,指导学生登录系统,选择相应调查问卷进行作答。问卷统一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4],内容包含学生基本情况及饮食相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等7类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包括以下9项:(1)被恶意取笑;(2)被索要财物;(3)被有意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或被孤立;(4)被威胁、恐吓;(5)被打、踢、推、挤或关在屋里;(6)被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7)因身体缺陷或长相而被取笑;(8)上下学感到安全没有保障;(9)动手打架。

1.3 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来源于江苏学生健康监测平台。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对性别、学校类型、城乡及9项校园暴力行为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男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χ2=39.037,P<0.05);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P<0.05);城市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与农村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高于中等组及优良组(χ2=6.477,P<0.05)。2013年度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与2008年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5,P<0.01)。见表1。

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3 讨论

校园暴力行为会产生一系列心理、行为和社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下降、逃学、易怒、沮丧、焦虑、抑郁、甚至自伤自残自杀倾向等[5,6,7]。本结果显示,2013年度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较2008年度[8]明显下降,社会、政府、学校及家长等各方面均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暴力行为,并制定了一些措施以减少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上网、玩电子游戏、吸烟和酗酒等不良行为与校园暴力有关联,是遭受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9,10,11],男生不良行为发生率较女生高。本结果显示,男生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女生。考虑与男生的生理特点有关,男生天性活泼、调皮好动、活动范围广,打闹嬉戏时更容易发生肢体和言语冲突,特别处于叛逆期的男生,遇到事情往往不能冷静处理,容易冲动,做事情常常不考虑后果。男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于女生,并且社会文化对男生暴力行为更为宽容,故男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高危人群,是重点预防对象[12]。

本结果显示,初中生的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生,与李恩等[13]报道一致,初中组被恶意取笑,被索要财物,被威胁、恐吓,动手打架等发生率及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生,初中生被人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上下学感到安全没有保障等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中生,考虑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干扰,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差,高中学生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较初中生成熟、稳定,自控能力增强,但高中生与性有关的校园暴力行为较初中生明显增多,并且高中生的安全意识较初中生有所增强,提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校园暴力类型从身体暴力转向心理暴力、性暴力的趋势。

本结果显示,城市与农村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被威胁、恐吓,被打、踢、推、挤或关在屋里,上下学感到安全没有保障,动手打架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农村学生,考虑与农村学生多住校,对城区环境不熟悉[14,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遇到事情更容易冲动,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家庭经济相对较弱,父母多在外地打工,与父母沟通交流较少,父母对学生的管教较少,易产生自卑、偏执、叛逆等心理[15,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差生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中等及优良学生,差生多种类型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均高于优良及中等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受老师重视,经常受同学的嘲笑与排挤,这部分学生往往有很大的思想压力,承受着心灵创伤,容易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心态,反过来成为引发许多校园暴力倾向行为的根源[[18]。

中学校园暴力 篇8

一、校园暴力的心理学因素

(一) 人口学变量与校园暴力行为

人口学变量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规律, 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将人口学变量引入校园暴力形成因素的研究, 是基于校园暴力的产生本身就是主客观因素的产物, 通过大量文献查阅, 笔者归纳出以下因素与校园暴力产生的相关性较高, 因此, 也确定了与校园暴力的形成有关的人口学变量。

性别。近年来国外有关研究表明, 男生的暴力行为比女生多, 而且在态度上, 男生的暴力倾向也比女生高。在量的方面, 男性少年犯远多于女性少年犯;在质的方面, 男性少年犯常属于暴力犯。

年级。希尔发现, 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罗伯特、史蒂夫和李瑟指出, 14~15岁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的比率最高。但是夏奥尔罗则认为, 年级越高的学生, 越有攻击性行为。

家庭结构。我国司法部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市18个少管所的6 495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表明, 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碎家庭。夏以玲研究指出, 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 其家庭是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的比例要高于一般少年。

家庭经济状况。马利克和戴维斯发现,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较容易产生打架、携带武器的行为。普利斯和阿法里特也指出, 在暴力程度高的学校内,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

学业成绩。许多研究均发现, 有偏差或暴力行为倾向的少年, 其学业成绩较差。

父母婚姻生活。有研究表明, 家庭婚姻生活和谐、婚姻状态较好、家庭氛围较好的家庭, 其子女发生暴力行为与偏差行为的情况较少, 也就是说, 父母婚姻状况越和谐, 子女越不易产生暴力行为。

(二) 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

1. 个人因素

一是暴力认知。格瑞和莱比认为, 个人对暴力的态度可能是影响个人会有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果改变个人对暴力的相关信念, 便可以降低攻击行为。琳达提出, 对社会情境的认知错误、认为他人的意图均有敌意, 与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关。二是情绪控制。赖朝辉研究发现, 由情绪所引发的困扰与中学生的偏差行为、与攻击行为成正相关。德芬巴希尔、欧汀、莱希和莫里斯则指出, 学生如果是表现出冲动、生气、低自我控制, 则较容易有暴力行为。三是自我概念。肖特和夏普耶以及劳希曼和道治提出了如下观点: (1) 不关心受害者的痛苦, 甚至以能控制他人而引以自豪; (2) 自我评价是负面的, 较少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意见, 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 而且会逃避与人接触的机会; (3) 易被他人排斥; (4) 较少用人际线索来诠释他人行为; (5) 趋于用敌意对他人行为作出归因; (6) 人际情境中, 较少恐惧与害怕, 较多愤怒; (7) 较少用口语的反应解决问题, 偏好用动作来应对; (8) 反社会倾向; (9) 功能性损伤。四是沟通技巧。贝蒂·布莱克和阿里斯研究发现, 有忧郁倾向的小孩的沟通能力较差, 也较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拒绝, 因此较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吴文琪研究发现, 当沟通技巧得分越高时, 在口语、物品或肢体暴力行为发生的频率越低。五是偏差行为。杰瑟发现, 喝酒、使用大麻、犯罪及性交是青少年的一组症候群。刘玲君研究指出, 中学生偏差行为和攻击行为成正相关。

2. 校园生活

一是学校管理。研究指出, 稳定、公平、一致的领导方式, 学生较少产生攻击行为;独裁式的领导与严厉的管教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攻击行为。贝克研究发现, 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是体罚时, 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 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二是师生关系。李煜阳指出, 师生互动情形越好, 学生的偏差行为越低。郑钧元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老师的负向评价与行为”“老师的关心”“老师的惩罚”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显著相关。三是学习适应。琳达和黄明明都认为,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 功课不佳, 在学校得不到鼓励, 连带促使犯罪及偏差行为的发生。李煜阳研究发现, 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 偏差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3. 交友与休闲

费根和韦克斯勒研究发现, 暴力性少年犯罪人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与家庭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有一定关系, 但暴力行为与少年犯罪人的同伴友谊相关更显著。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差, 越容易发生偏差行为;有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其同伴关系比无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差。

4. 家庭互动

一是家庭教育。弗雷瑟指出, 父母管教态度不一、使用打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约束、或与孩子互动时采用强制的方式, 均有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游福生等人均指出, 父母管教方式与子女暴力行为相关。二是亲情互动。李希曼和巴伦调查发现, 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异常行为有关。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表明, 生活在家庭关系和睦家庭中的中学生, 品德优良的占39.3%, 差的占7.3%;生活在家庭关系紧张家庭中的中学生, 品德优良的占33.3%, 较差的占33.3%。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中学校园暴力的继发因素多为学生应激行为, 因此, 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缓解心理危机, 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发生应该是有效的方式。

二、心理干预与学校暴力

(一) 关于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 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就是要对处于失衡状态的个体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防止精神崩溃, 使之尽快摆脱困境, 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在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中, 心理干预的重点在于预防。通过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和实践, 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暴力行为预防机制。通过心理干预, 使学生重建安全感和自信心, 学会关爱他人, 理解他人, 珍惜生命。

(二) 关于中学校园暴力干预策略的设想

学校建立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应政策, 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学校可以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改善校园环境、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等方面入手,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不断改善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专题训练, 有利于增强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和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不论从学生自评、互评, 还是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看, 受训学生的适应行为都有所增加, 非适应行为得到减少, 尤其是在攻击性行为上明显减少, 而且在“主动”和“互惠”的适应行为上都有明显的增加。说明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行为的改善,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心理干预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的应用

基于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干预要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三管齐下才会有积极的效果, 因此, 应主要对学校政策、教师训练、学生行为改变等策略, 进行校园暴力行为干预。

(一) 预防校园暴力的学校政策

学校管理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对学校的干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相应政策, 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因此, 校园暴力的预防策略应将教师的行为列入首要考虑条件。为了帮助教师学习增进师生关系的技巧, 学校除了能主动提供训练计划之外, 更要在校园里建立咨询网络, 以便随时为教师提供协助。而教师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 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 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

2. 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

人际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 学生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纷争的情形。首先, 要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是否将对他造成不利的后果;其次, 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化解纠纷, 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意间挑起他人愤怒的情绪等。同时为了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还要让学生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受援的个人或单位。

3. 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相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生活背景, 并以此判断学校的行政措施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是否能取得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 形成教育的合力,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改善校园活动空间

事实上,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空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性。都市里的学校往往由于场地狭小, 容易造成建筑物设计上的不当, 客观上容易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如学生在楼梯与走廊上因人数众多而发生推挤、学校的扩音器不时对学生发出的呼喊声、有学生在人来人往处受罚、校园里墙壁色彩过度强烈等, 都容易使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在校园里, 制造视觉上、心理上愉悦的感受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忍受程度, 从而降低暴力的发生。

5. 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行为专业咨询服务

协助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了解, 另一方面也将为家长在亲子关系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学校教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长久的维持, 学校可以将家长纳入教育团队, 帮助家长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样, 不仅可以共同处理已发生的问题事件, 更可以达到预防暴力的目标。

6. 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

社区和学校关系密切, 彼此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整合双方资源。学校工作者要确认社区的可用教育资源, 善加利用, 以利达成学校教育的目的;而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 则要了解并利用学校资源, 协助社区整体发展。二是视对方为工作伙伴。社区与学校工作者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即确认社区、学校共同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例如学校学生发生恐吓勒索事件, 势必牵涉到学生在校外游荡的行为, 牵涉到不良书刊或场所等方面的问题, 社区和学校应该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 一起制定校园内外防范的措施和事后的处理策略。三是视对方为服务对象。学校和社区都将对方视为服务的对象, 加强协作, 形成合力, 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 主动参加社区活动, 甚至提供资源来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有利于发展亲子关系的教育理念;主动发掘社区优秀居民或优秀校友,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结合社区力量消除诱导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社区因素, 协助家长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运用公益社团及相关机构, 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通过家长会或地区性活动, 开展亲职教育, 强化家庭功能;利用社区的人力和财力, 为困难家庭提供服务, 如课后学业辅导、休闲辅导和心理辅导等。

(二) 关于教师预防技能培训策略

教师在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中,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 并予以及时的制止, 就可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而且, 当校园暴力一旦发生时, 如果教师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妥善的处理, 就能及时化解冲突, 减少校园暴力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教师的工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教师无法用充分的耐心去接纳学生, 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缺乏有效的策略, 对学生难以提供有效的援助。因此, 加强教师处理暴力行为事件能力的训练, 是减少校园暴力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为此, 可以采用教师工作坊的形式,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反馈、讨论、案例分析等, 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训练, 以提高教师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三) 关于学生行为改变策略

将有攻击倾向或已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集中起来, 进行团体辅导, 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之后, 再由接受过训练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维持适当的行为信念, 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 最终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进行团体训练前, 要与受训学生的班主任交谈, 了解学生违反校规等背景资料, 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中学校园暴力 篇9

一、中学校园暴力的分类

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 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或老师的身体或精神所实施的, 造成某种伤害的行为。校园暴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中最常见的一种学生暴力行为。由于青少年学生年轻气盛, 争强好胜, 遇到矛盾即大打出手, 不计后果。他们往往把暴力视为解决矛盾冲突的最有效手段。

2、敲诈勒索。

校园里往往存在高年级学生向本年级或者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这些学生仗着身强力壮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也被称作“擂肥”,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抢劫行为。这种行为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心理也会受到影响。笔者所在学校这种行为时有发生, 被擂者如果不顺从就会遭到殴打。

3、恃强凌弱。

校园里会有一些家庭背景显赫或者身强力壮的学生找茬欺负一些弱势学生。这种行为往往不局限于男生, 在女生中也很常见。一些女生拉帮结派, 联合起来欺负某个弱势女生。它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性暴力。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体内机能进一步健全, 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 开始有了性的冲动。当性冲动出现超常现象时, 就会出现性暴力。这种严重的暴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影响大, 也对整个校园产生严重的影响。

5、凶杀。

近年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恶劣程度明显加剧, 已经由旷课逃学、打架滋事等一般违法发展到流血事件, 甚至凶杀, 这是校园暴力中最严重的行为, 往往会构成犯罪。它虽然发生的次数不多, 一旦发生, 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该校师生的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中学成为校园暴力频繁地区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1、学生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由于受家长的宠爱, 极易染上心胸狭窄、自私、任性、万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在学校里, 一旦遇到冲突, 这种不良心理就会迸发出来。把同学当做报复和攻击的对象。究其原因, 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 他们朝气蓬勃, 精力旺盛, 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但是办事鲁莽、缺乏理性思考, 热情过高, 理智不够。他们往往心态不稳, 控制力不强, 报复情绪浓, 受到一些委屈便无法承受, 继而使用暴力手段解决。进入青春期后, 学生体内机能进一步健全, 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 他们开始对异性有了好感, 一些学生开始早恋。由于各方面的不成熟, 容易产生三角恋情, 引起争风吃醋, 也会导致校园暴力。

2、学校管理因素

学校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近年来, “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个学校领导的政绩如何, 一个教师的水平怎么样, 都要靠升学率来体现。于世, 便淡化了品德课, 淡化了体育课, 没有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法律教育。接着, 又有了快慢班之分, 学习好的被编入快班, 只抓学习成绩, 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骄傲自满、自私自利。一旦升学考试落榜, 又会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甚至误入歧途。学习差的被编入慢班, 基本无人管束, 破罐破摔。老师也另眼看待, 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 甚至排斥打击、导致这些学生厌学、辍学。可以说轻德育、重智育是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之一。

3、社会环境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农村中学由于其特殊环境, 影响尤甚。笔者所在学校有一半左右为留守儿童。大部分年轻父母多选择外出务工, 经商, 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教育, 他们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由老人看护。而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本身还需要他人照顾, 加上文化素质较低, 不能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只能保证基本的吃饭穿衣方面, 其他方面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加上农村的陈规陋习, 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在农村, 越来愈多的赌博机、游戏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使一些学生厌倦学习, 沉迷网游。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 就会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 如果遭到拒绝, 就会实施暴力。另外, 与社会上不良人员的交往, 以及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 都对他们的暴力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三、遭遇校园暴力后的应对及预防措施

对校园暴力的治理和防范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据笔者调查, 在遭遇过校园暴力的学生中, 有72%的有时或经常告诉老师, 有63%有时或经常告诉家长, 找人报复的占15.63%, 忍气吞声的占25%, 报警的15‰, 这说明, 大部分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时首先选择报告老师, 再次告诉家长,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 这无形中助长暴力实施者的气焰。还有一部分学生找人报复, 以暴易暴, 这让校园暴力恶性循环。比较遗憾的是只有小部分学生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校园暴力的预防, 需要学校。社会协调合作, 齐抓共管, 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学校的管理力度

校园管理包括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仅有利于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 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育秩序, 而且有利于激发师生的美好情感, 有助于保持健康的情绪,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校风, 它包括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它能体现一所学校师生员工所具有的思想品德、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等文化素养。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就应该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组织课内课外互动的师生文化、科技、文学、科技讲座, 成立文学社、广播电视台、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师生培养自主发展和合作精神。体现学校文化的凝聚力, 还能吸引学生、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校园暴力的主要实施者是所谓的后进生, 因此, 要治理和防范校园暴力, 就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使他们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取得进步。首先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特点, 对他们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及家庭情况都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 父母的不良言行及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学校原因,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学生反映出希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但校方以经费不足无法满足,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三是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 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 特别在农村, 很多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影响, 偏离了健康成长轨道。在校园里就会表现为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要转化他们, 就需要给后进生建立档案, 了解、跟踪他们的学习、生活。教师要用爱心和人格的魅力去感化他们, 用友情去弥补亲情, 是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3、加强校园内部治安管理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创建“平安校园”, 远离校园暴力, 就要构建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要做到这些, 就必须要把校园的治安工作做到位。首先学校应安装电视监控系统, 并有专人值守, 对学校重点区域如教学楼、宿舍进行不间断监控。二是要健全严格的校内安全管理制度。比如严格的门卫制度, 严禁校外人员进入校内。

参考文献

[1]苏杰初中学生欺负行为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 2006.12。

反校园暴力还校园净土 篇10

校园暴力又叫校园霸凌、校园欺凌。校园霸凌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长时间反复地欺凌和骚扰他人的行为, 轻则给人取带侮辱性的绰号、恶作剧、孤立, 严重的则让人毛骨悚然。如果在校园受到欺凌, 这种伤害将会伴随他们整个校园生活, 而在这些伤害中, 会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甚至走上极端。世界卫生组织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包括对身体、心理直接的伤害, 随意殴打的行为, 人格上的侮辱和言语上的侮辱。但在中国的刑法上只认为构成轻伤害以上的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侮辱他人人格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侮辱罪。

二、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法制网舆情中心曾专门对2015 年1 月至5 月发生的见诸媒体报道的40 件校园暴力进行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 有75. 0% 发生在中学生之间, 其中初中生占比 ( 42. 5% ) 比高中生占比 ( 32. 5% ) 高出10 个百分点。而大学生 ( 15. 0% ) 、职校生 ( 7. 5% ) 及小学生 ( 2. 5% ) 占比较低。

学生欠缺基本的道德修养是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的暴力事件中, 施暴者手段残忍, 不加思考, 不计结果的对受害者进行侵害, 酿成极为惨痛的后果。还有部分案件施暴者丧心病狂的对受害者进行脱衣拍裸照, 烟头烫要害的行为, 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而这些施暴者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比重约为27% , 且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

三、校园暴力的新特点

近些年校园暴力具有团体性, 多结构, 主体多元化等特点, 发生在女生身上的比例增长至32. 5% 。

在2015 上半年的暴力案件中, “女生暴力”案件不断增加。主要体现为以多欺少, 对生理和心里进行凌辱, 施暴者进行施暴时旁观者较为冷漠。很多旁观者在目睹此类事件发生时, 会饶有兴致的用手机进行拍摄, 之后传到网上并津津乐道, 而不是立即去劝阻或是向老师或者警方报告。这种冷漠的行为也会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伤害。

其次, 网络暴力犯罪比率上升, 例如将暴力事件通过现如今发达的网络将暴力事件在微博或其他社交软件上传播其次, 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 而且会使其受到“二次伤害”。

四、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 以及过分的宠爱和保护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同时也是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更不愿与人沟通交流, 再加上一些暴力影视、游戏的激发, 很容易导致他们为一点小事而发怒失控, 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孩子所处的环境看, 由于过分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的心气高, 但是认知能力和责任心普遍较为低下。同时心理建设不够强大与年龄不匹配, 心灵太脆弱, 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 必然造成两个极端, 很容易以偏激的方式维护面子。再者, 攀比心理也是造成学生歧视甚至攻击的原因之一。

从学校教育来看, 我们的道德教育往往不能真正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把学校分为好学校和坏学校, 把班级分为好班级和差班级, 只有考试是孩子的表现舞台, 只有分数才能凸显孩子价值, 把学生标签化, 没有其他渠道获得认可, 整个学校唯成绩论。如此种种, 必然导致在学习成绩方面不擅长的孩子从其他方面寻找表现的机会。

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缺乏完善的监督结构, 及不够健全的处理机制, 导致了校园暴力只是一个社会问题, 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导致犯罪者处理结果轻, 是滋生了校园暴力的温床。

五、治理校园暴力的相关措施

( 一)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事情曝光后, 人们同情受害者, 指责施暴者。但是进行施暴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受害者”? 他们又遇到的教育的缺失做出自己并不能够承担责任的行为, 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训练未成年人合作、尊敬他人、善于请教问题、自我冲动控制等, 降低因“琐事”引发犯罪的概率, 从未成年人自身遏制各种欺侮、伤害案件的发生。学校除了正常的课程安排和基础教育外, 学生的心理建设和辅导应并驾齐驱, 使之跟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比学习成绩重要。对学生进行心理重塑, 解决孩子对社会的偏见和不信任问题, 重新树立信心找到生活的梦想。

( 二) 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外实践

校方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定时组织集体活动或趣味竞赛, 把学生的能量充分释放, 让他们有事可做。从小学习尊老爱幼, 互相尊重等中华传统美德,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 培养起良好的团体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 三) 加强法律建设, 全面综合治理

施暴者未成年是校园暴力的主要特点。并且施暴者并不知悉所犯错误所要承担的后果。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行为较为严重, 这也就导致了施暴者难以认识到所做事情的严重性, 也就为二次犯罪埋下了种子。

( 四) 借鉴先进经验, 实行教育矫治

顶层设计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关键。将此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 强化这一领域的法治建设, 才能防患于未然。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法定年龄的青年, 就不惜对其进行严惩, 道德教育为主, 并辅以“保护观察”, 不剥夺不限制犯罪者的自由, 保护其自由的权利。

向校园暴力说不 篇11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群殴、羞辱并拍成视频上网传播……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升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什么让花季少年变得如此暴戾?我们的学校、家庭教育怎么了?笼罩在学生头上的暴力阴云如何驱散?

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使国内校园暴力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次,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但是否采用重典进行惩罚,引起业内人士不同看法。一系列问题值得社会反思。

校园暴力不计后果

“同学是被人在厕所捅死的。”

近日,一则发布在重庆市彭水县当地论坛上的帖子,因为涉及到“校园”“死亡”等词,迅速在网络上传播。

死者为彭水县桑拓中学初中二年级16岁男生赵英(化名)。一名同学介绍了当时的情况,事发时,教学楼三楼的一个厕所被人挡着不让进去,“赵被堵在厕所里面,至少有三个人围殴他”,最后被人持凶器捅伤致死。

赵英的班主任证实,确有学生被殴打致死,事件发生在今年4月28日下午1点左右,系学生之间矛盾引发。

“被捅学生的胸部有大片血”,事发后,四五名学生抬着被捅伤学生去了最近的医院,“但人最终还是没了”。

暴力伤害同学并非此案独有。

距离重庆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安徽,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同样是十几岁的孩子,因为恋爱纠纷,将酒精泼向同学,并点燃打火机。

“我从背后抓住她一边的肩膀,将酒精从另一边的脸部、肩膀浇下去,看到她蹲下去尖叫,我慌了,用打火机点了两三次才将她的头发点燃。”

今年5月9日,安徽省合肥市某中学学生袁某在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受审。

袁某这样回忆作案经过——他的同学马某不同意与自己谈恋爱,被一再拒绝后,袁某很不好受,就网购了酒精。

2015年8月15日,在安徽建筑大学校园内,袁某点燃了泼洒在马某身上的酒精,致使马某面部、前胸、后颈等部位被烧伤。

鉴定结果显示,马某的损伤程度属于重伤二级。

案发时,马某未成年,袁某刚满18周岁。

公诉机关指控袁某犯故意伤害罪。庭审中,袁某因多次顶撞受害人母亲,被公诉人当庭训斥。

马某案发时尚未成年,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出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共计292万余元。

16岁至18岁施暴者超65%

针对近年来不断曝出的校园暴力事件,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妇女儿童权益刑事司法保护课题组就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作了专项调研,并对2013年至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了梳理。

报告显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寻衅滋事罪占10%,性侵、侵财犯罪各占12%,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分别占2%、1%。

从犯罪者的年龄来看,在100起案件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有55人,占34.59%;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104人,占65.41%。

报告显示,持凶器作案、造成人身伤亡后果以及作案后自首、达成谅解协议的比例较高。

在致被害人重伤的32起案件中,免予刑事处罚2件,占该类案件的6.25%;宣告缓刑的22件,占68.75%;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4件,占12.5%;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的2件,占6.25%;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件,约占3.1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件,约占3.13%。

致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宣告缓刑的8件,占22.86%;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1件,占2.86%;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的4件,占11.4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件,占34.28%;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0件,占28.57%。

孩子缘何如此暴戾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一个疑问油然而生:是什么原因竟然让十几岁的孩子对同学拳脚相加?

有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校园暴力案件的直接诱因往往是同学间偶发事件或平时恩怨等琐事,因碰撞、口角、玩笑,还有经济纠葛、情感纠纷,甚至一个眼神等偶发、微小事件都能点燃青少年们的“暴脾气”。

“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及制度设计等因素。”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岳筱雯表示,不少家庭教育易走两极端:要么要求不严,使孩子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要么管教过严,严重挫伤孩子自尊心,使孩子变得偏激、自卑。来自留守、离异等特殊家庭的孩子,更易形成孤僻、冷漠等不健全性格。有一些学校教育模式功利性明显,忽视学生品德教育、法治教育,这些都为校园暴力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少儿不宜的暴力电视节目、游戏、书籍等劣质文化腐蚀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潜移默化地被暴力文化“武装”了头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社会黑恶势力向校园渗透,一些学生有他们撑腰,更加肆无忌惮。

岳筱雯表示,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建立自我个性的阶段,好奇心强,叛逆心强,缺乏独立评价能力,自控力差,极易在外界诱因的驱使下激发冲动,且遇事不计后果。未成年学生因具有这些生理、心理特征而特别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主体。

16岁以下施暴难追其刑责

一名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家长表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孩子受到伤害后,只对施暴学生处以停课检查处分,虽然施暴学生也被责令道歉,学校也承诺会对施暴学生好好教育,但如此轻的惩罚能否让施暴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其他孩子的安全又如何保证?

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八种犯罪承担刑责。这样的法律设计让他们有恃无恐。而且,在民事责任方面,校园暴力施暴者的监护人仅仅是赔偿医药费、赔礼道歉,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充分重视。

我国现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立足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并无系统、完善的立法。有专家称,对于触犯法律而未被起诉的未成年人的惩戒,也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很少付诸实施。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中学校长费聿玲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应制定“校园安全法”、“校园暴力防范与处理条例”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细化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法规标准,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特殊保护和教育,通过法律手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干预和惩罚。

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施杰刚认为,校园暴力事件对涉事双方来说伤害都非常大,对于未成年人不宜轻易动用刑法。对于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监管。如果用过于严厉的法律来约束,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和人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家庭学校共同培养健康人格

惩戒校园暴力,处罚轻了不足以威慑,重了又担心影响涉事者一生,出路究竟在哪里?“我觉得还是要从教育反思。”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陟遥说,在学生学习成长阶段,健康的人格、精神心灵教育,知识的增长和成绩的提高同样重要,校园暴力频发,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格教育、人格培养的缺失。

张陟遥认为,好的人格教育先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开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人格和品格健全的人,如遵守公共道德、倡导友爱精神、团结互助、具有社会责任感等。“拥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灵,这是学校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可应试教育在我国实施了很多年,很多学校对教学的要求很高,忽视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在德育工作、心理健康工作及健全人格培养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培养健康人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扬州苏北医院心理专家杨杨认为,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性格、心理上多少会有问题,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心智的完善。家长们过度重视分数而忽视德育,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因此遇到挫折时,走极端的学生越来越多,动辄采取暴力方式处理同学间细微的矛盾。“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调整教育本位问题,真正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品提高作为本位。”

此外,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同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也要注意网络传媒的不良影响。有专家提出,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和防控措施,开发和推广绿色网络软件,积极正向教育、引导未成年学生健康使用互联网,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全面加强网络管理。

链接

他山之石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培训,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澳大利亚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暴力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暴力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暴力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以色列

以色列为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暴力政策,并对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培训。调查发现,暴力现象发生最多的是在放学后的走廊和厕所,或教师监控不力的时间段。很多学校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

美国

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校园暴力在6年级至8年级初中阶段最严重,高中时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学校对暴力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暴力事件,并发放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

韩国

遏制校园暴力亟需社会合力 篇12

校园暴力并非这两 年才有 , 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事件屡屡 见于报端 。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 起因大都只是因为一点 点小事 , 有的甚至并没有什么原因,比如仅仅是为了“试试电视剧中的办法好不好使”,就将 “绑架”行为付诸实践。发生在这些花季少年身上的暴力倾向,令人担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很多,但最直接、最主要的无非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的因素。其一,学校教育失职。学校出现学生暴力事件,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校园里流行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学校德育工作的苍白无力,教师的急功近利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这都为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其二,家庭教育失能。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独生子女时代,很多父母或是过分溺爱孩子,或是忙于工作、忙于赚钱而无暇顾及孩子,造成一些孩子价值观扭曲,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往往就会诉诸暴力,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三,社会教育失控。随着人们思想的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网络世界的负面信息、某些媒体的不当宣传,以及学生耳濡目染的社会失范现象,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落差,而不少充斥着暴力的电影镜头,也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和错误的价值引导,并且我们的社会还未能形成过滤各种暴力与不良文化的有效机制,这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遏制校园暴力仅仅靠学校是解决不了的,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教师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化解校园暴力中起好主导作用,如加强家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开展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尽可能减少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校园暴力。学校也要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处于青春期的自己,坦然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提高应对人际冲突的能力。家长们也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既要给孩子关爱又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知道如何谦让、包容他人,培养他们博爱、平等、尊重生命的意识。同时, 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也积极作为,尽好责任,填补相关制度设计与执行等方面的空白和漏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下一篇: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