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

2024-08-12

校园暴力事件(精选12篇)

校园暴力事件 篇1

10月9日晚, 河北衡水第五中学女生宿舍楼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以班长为首的12名女学生用拖鞋打脸、拳打脚踢、泼冷水、掴耳光、罚跪等方式, 对一名同班女同学进行折磨, 这次暴行一直持续到次日天快亮时为止。 (2008年10月12日《燕赵都市报》)

今年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已经发生了多起, 让人触目惊心。事件的起因不是因为“看着不顺眼”, 就是误以为舍友冤枉自己偷了内衣, 或是同学背后议论过她们……还有就是未借手表。仅仅是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些女学生就要对自己的同类进行惨无人道的殴打、侮辱、折磨, 让人难以置信!谁曾想到, 这些平时看似乖巧可爱的女生践踏别人尊严和身体的时候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她们以此为乐, 将暴力、野蛮当时髦, 在是非颠倒的意识环境里集体狂欢。究竟是什么让她们变得如此狰狞冷酷?谁该为这些暴力事件反思?愚认为, 在这个问题上, 学校、家庭、社会都需要深刻地反思。

学校要反思。当前“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盛行, 一些学校一昧追究高分数, 却忽视了对学生如何做人处世、关爱他人、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为等人格的培养, 更谈不上根据女性特点对女生进行行为教育,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阵地长期空虚, 致使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乘隙而入。加上应试教育使一些“差生”不被重视甚至受歧视, 在感情的冲动下, 心里积蓄的情绪容易借暴力渠道发泄。除此之外, 学校还存在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一些学校担心校园暴力事件败坏学校的声誉, 出了事能捂则捂, 息事宁人, 更不愿采取严厉的措施。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多数发生在学校寄宿学生身上, 这暴露出一些学校的管理缺位。

家长要反思。现在的中小学生,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缺乏对孩子进行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 许多孩子是非不分, 形成了自私、冷酷的性格。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 向孩子灌输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一些家长自身行为失范, 五毒俱全,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潜移默化中教坏了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一头钻到钱眼里, 对孩子不管不顾, 等到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坏了, 已悔之晚矣。一些家庭或家境贫寒, 或暴力不断, 或父母离异, 孩子享受不到温饱的生活和家庭的温暖, 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 很容易走上歧路。

社会要反思。时下, 影视剧、网络游戏、文学作品、卡通漫画……等等充斥着“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的观念, 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们的思想。在一些影视剧中, 少女经常是欺凌弱者、语言粗鲁、刁蛮任性的形象, 这些不良行为甚至经常表现在剧中正面人物的身上, 使一些女学生观看后错误地以为, 欺辱别人是一种快乐的行为, 甚至是英雄的行为。再者, 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不乏弱肉强食的例子, 也无形中成为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心目中的价值标杆, 使孩子误以强权、暴力为正道, 加以刻意模仿。

孩子出了问题, 大人互相埋怨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要找准根源, 对症下药, 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 切实采取措施, 在树立孩子的法制观念, 培植孩子的责任、义务、尊重、爱心、宽容等素质狠下工夫, 养成孩子的健康身心, 让她们学会在社会洪流中与人和谐相处。

(来源:中国网)

校园暴力事件 篇2

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以文字、视频等展现事例,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都具体体现为何种形式。

其次,由同学讲解当自己面对校园欺凌时的应对措施。

接着,讲解者告诫同学们: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并不只是那些直接以言语或行为攻击伤害他人的人,欺凌者还有那些或起哄附和或冷眼旁观的看客——被动欺凌者。

最后,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校园暴力是倍受公众关注的话题,虽在社会层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以防治校园暴力,但在生活中暴露出来的事件却充分展现了不为人所知的一面。被欺凌者将会以卑微、弱小的姿态从校园走向社会,内心的阴影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化,这种精神上的伤害所带来的痛苦将会伴随被欺凌者,而欺凌者或许会轻而易举地忘记这段记忆。

只愿此次班会活动后我们身边都不再有校园欺凌,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校园如家般的温馨。

校园暴力事件 篇3

此前,网上还曝光了多起校园暴力事件: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小学生事件;四川乐至3名未成年女生对另一名未成年女生施暴并拍下与受害女生裸着上身的合照;广东汕尾,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衣服殴打,并被拍裸照、视频上传网络……

面对这一起起恶性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也不禁要问:孩子们小小年纪怎么就下得了如此狠手?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们的暴力人格?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当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家长看法: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邱女士:这些出手打人的娃娃平常在家估计都是父母的乖孩子,如果不是视频里的画面,我都不敢相信孩子们竟会做出这种事儿!近期被曝光的几起青少年暴力事件令我非常诧异,也感到痛心,如今个别孩子出现反差如此大的举动,更应该引起所有家长深思。

孩子们喜欢模仿大人的举动,如果家里的父母都是以暴力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也容易误入歧途。如果家庭生活中父母的相处方式就是争吵、打架,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有负面的影响。

家长赵先生:动手打人的孩子多数是未成年人,“以大欺小”的行为警醒父母应该多检讨自己。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宽裕的家庭环境,父母们的重心都在赚钱上,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少,父母对孩子也缺少心灵上的关心,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很低,性格会越来越孤僻、古怪,有的就会通过“以大欺小”,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脾气。

现在许多家长都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该受到大家重视。爷爷奶奶一辈在教育方式和沟通上,与孩子有很大的代溝,这不利于孩子出现问题时得到长辈的及时疏导。

家长周先生:我儿子刚上初一。我是开出租车的,以前忙于生计,也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性,从未接送过他。但看到网络上疯传的“围殴学生视频”,媒体还说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回家也不敢讲,我儿子性格内向,我是真不放心!所以这两天在“拉活儿”的黄金时段,我也挂起了暂停营运的牌子,把车停在路边等候儿子放学。如果有异常,我希望能第一时间发现“蛛丝马迹”。

专家观点:让孩子从小了解法律“红线”在哪儿

陈若葵(中国妇女报记者):如今孩子间的“酷刑折磨”已与往日推推搡搡的“小孩打架”不可同日而语,也超出了“恶作剧”的范畴。然而,施暴者并不觉得这是件多大的事,既说明了中小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也反映出青少年犯罪成本很低的现实。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只承担民事责任,不承担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有相应的从宽处理规定。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校园暴力问题还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而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围绕“校园暴力”的一系列干预机制,也处于相当滞后的地步。此类事件多以严肃批评教育、记过开除、责成家长严加管教或赔偿的方式解决,这也导致一些青少年无所顾忌地施暴,出现了家庭学校管不住,公安法律管不了的尴尬局面。

法律的规定不能突破,但并不意味着对校园暴力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监护人以及学校存在监管不力的过错,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让他们明白法律的红线。

面对校园暴力,家长责无旁贷

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关于校园暴力的解决之道,除了针对孩子本身寻找根源、提出对策之外,在我看来,还要从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着眼:

一是家长暴力行为的副作用。“不打不成材”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父母打孩子常常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孩子好”。许多父母也从孩子暂时的顺从中尝到了打骂的“甜头”,却不知道孩子受到皮肉之苦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动辄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当与人相处不尽如人意或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便形成暴力倾向明显的人格特征,乃至对他人施暴成为习惯。他们对成年人的暴力行为无可奈何,将同龄伙伴作为攻击和宣泄的对象便不足为怪。

二是大众传媒中暴力内容的传播对孩子影响至深。现在的孩子是与电子媒介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电视、互联网等各类传播媒介的包围之中,其中暴力行为被成年人编导成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广为流传,并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如此说来,孩子的暴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年人制造的。当我们教育孩子纠正暴力心理、避免暴力行为的时候,首先应当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这一法律规定,应当也必须成为家长观念与行为的底线。

在孩子的媒介使用上,家长的作用是了解孩子的媒介使用,与孩子共同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和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并过滤不良信息。

当然,对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而言,增强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自律并自滤,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为广大家长提供社会支持,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孩子生存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温馨、和谐,当成年人以亲情、责任感呵护着孩子,孩子暴力行为才有望减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才不是一句空话。

校园暴力事件 篇4

“校园暴力”亦称“校园欺凌”, 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 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 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 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1]“安徽小学生被副班长逼吃屎尿”、“广东海丰女中学生遭脱衣殴打拍摄”、“北京三男子殴打少年自拍上传”……这些新闻, 都曾引起公众关注。校园暴力事件有不同于其他暴力事件的独特之处, 这也决定了媒体在报道中面对诸多考验。

(一) 涉事者身份的特殊性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无论是暴力行为的施行者、旁观者还是受害者, 大多是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这要求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要把握报道尺度, 对当事人身份予以保护, 如隐匿孩子及家长的真实姓名, 不拍摄照片等, [2]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 注意措辞。

(二) 暴力细节的敏感性

图片、视频和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是校园暴力事件的关键要素, 是提高新闻说服力的强效武器和报道证据, 是使事件成为热门话题的催化剂。但是, 暴力细节的还原与再现, 具有敏感性, 大肆宣传无异于一种“软暴力”。11月12日, 一段《温州女生遭遇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 一个身着校服的女生遭多人掌掴飞踹, 30秒内, 施暴者连扇40个耳光, 大众对视频中参与者的身份及施暴细节一览无余。

(三) 事件传播的隐秘性

首先, 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 不是偶发的, 而是长期隐秘进行的, 借助偶然机会才进入公众视野。其次, 于校方和教育部门而言, 校园暴力事件是“极不光彩”的, 对该类事件的报道考虑更多的是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 这也决定了有关单位“能瞒就瞒”、“低调了事”的处事风格。7月6日, 有媒体披露了一则《云南3名7岁男童侵犯23名同学》的新闻, 当地在通报中把事件定义为“体检游戏”, 而所谓体检, 是用手指或木棍侵犯同学的私处, 带有明显的欺凌性质。校园暴力事件前期传播的隐秘性, 加大了媒体客观报道的难度。

二、媒体呈现的校园欺凌事件新特征及其负面影响

结合2015年的校园欺凌事件, 通过大众传媒构建的信息环境, 本文对媒介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凸显的新特征进行归纳, 并分析其负面影响。

(一) 女性暴力事件增多, 隐私泄露更为敏感

《法制日报》对2015年1~5月的校园暴力事件的统计表明, 女生暴力占比32.5%, 且多表现为胁迫性、侮辱性等对被害者心理产生严重影响的行为。[3]@新浪校园对2015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盘点, 截至2015年12月5日, 在网络媒体曝光的引起热议的校园暴力事件共98起, 其中最受网民关注的前八起均由女生所为。[4]初中成为校园暴力的重灾区, 占事件总数的7成, 其次是小学。9月, 一段题为《余姚一高职女遭多名女生凌辱》的视频流出, 网民在愤怒中疯狂转载;6月, 《四川乐至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的新闻图片流出, 涉事者未打马赛克;4月, 《漳州初中女生被扒光上衣群殴》新闻爆出, 尽管当事人无敏感信息流出, 但竟有网络媒体无中生有, 以《芗城区北斗中学女生上衣被扒光视频完整版》为标题博噱头。

(二) 施暴手段残忍化, 激发模仿效应

模仿效应是指因新闻报道中描述的事件而导致的一连串的类似事件, [4]媒体在事件报道中对暴力过程的逼真描述, 使一些人深受启发, 进而产生模仿的行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参与者拍摄图片视频的动机, 绝大部分是出于“炫耀”的心理, “花样百出”的施暴手段, 扎堆上传的校园暴力视频, 是否是受到媒体“示范效应”的鼓动?读图时代, 受众习惯被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吸引, 碎片化信息充盈了现代人的认知, 又培养了受众浅思考的思维模式, 如何实现报道的初衷, 履行媒体监督和教育功能, 避免报道沦为影响未成年人思想与行为的“暴力教材”?这就需要报道在新闻主干真实的基础上, 淡化暴力细节, 着力“解说”新闻。

(三) 事件传播网络化, 网民对施暴细节的围观, 更易滋生网络暴力

近来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几乎都附有施暴的视频或图片, 并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6月21日, 《江西多名初中生围殴女生》的视频未经马赛克处理直接流出, 打人者迅速遭到网友人肉, “白衣32号文雯”成为新浪实时搜索热词;6月22日, 《四川乐至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一图流出, 网民集体讨伐施暴者, 造成5名与事件无关的女生遭到网友的谩骂, 自23日起, 遭网友冤枉的小冉每隔几分钟, 就会在自己的社交账号里收到辱骂信息。[5]很多未成年人因为校园欺凌事件的曝光成为网络新闻人物, 甚至建有专门的百度词条, 附有详细的个人信息, 如2009年“熊姐打人事件”的主角“熊佳庆”。

三、对媒体规避负面效应的几点建议

(一) 深度挖掘, 不囿于结果式的新闻报道

深度挖掘, 从纵向维度看, 不是暴力细节的放大和过程的煽情化叙事, 而是构建有启迪意义的视角和议题;从横向维度看, 不是囿于结果式的新闻报道, 炒作个案, 而是以全方位的报道形式挖掘事件的深层社会原因, 为建设安全校园助力。媒体呼吁社会关注“校园暴力”的途径, 不能靠博眼球的标题党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媒体是说故事的人, 更是讲道理的人, 不要让“校园暴力事件”沦为19世纪争夺读者的“黄色新闻”。

(二) 引导舆论, 不触发网络暴力, 不诱发模仿效应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网络时代, 浑水摸鱼的人多了, 但媒体必须站在清水之中, 彰显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闻评论不是陪大众“唠嗑”, 而是引导舆论。报道校园暴力事件应更加多维化、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不在多, 而在精, 报道过度会引起受众的误解, 甚至为模仿行为创造可能性。

(三) 彰显人文关怀, 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身处眼球经济时代, 媒体在满足受众普遍趣味, 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之时, 要肩负社会责任, 彰显人文关怀。考虑到社会后果和心理因素, 媒体应尽量少配发具有冲击力的暴力视频与图片, 必要时以漫画代替叙事;尽量少发表针对涉事个体的攻击性评论, 维护未成年人隐私;尽量避免“就事论事”的俗套, 多一点富有深度和建设性的报道。

如何让报道有理有节, 实现新闻的教育作用;如何适度引导受众对校园事件的警醒与关注, 同时规避问题少年的模仿行为;如何提高报道质量彰显媒体的人文关怀, 脱离对事件本身的猎奇和对细节的穷追猛打;如何实现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初衷, 这些问题, 值得每一个媒体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张璐, 蒋善, 王卫红.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下) , 总第129期, 2009:17-19.

[2]许诺.《南方周末》校园暴力事件报道研究 (2000-2009) [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大量个案被内部消化[EB/OL].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7-13/7400519.shtml.2015-12-19.

[4]邵馨颖.论媒体报道对模仿效应的规避[J].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学报, 2012 (4) .

校园暴力班会活动事件案例 篇5

据刘某母亲讲,当晚,她得知儿子惹事后,便把刘某抓了回来。刘某跟母亲说,当时他的同学被班主任老师留下,他去给那同学送东西时,无缘无故被在场的学校保安夏某踢了一脚。他骂了夏某,夏将其拽进洗手间殴打,并把他往墙上

撞。刘某夺路而逃,在楼梯口处,夏某追上来又是一脚,恰巧被学校有关负责人看见制止。事后,刘某找来伙伴把夏某打了一顿。

亚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暴力事件 篇6

关键词:亚文化理论;校园暴力;女性犯罪

一、问题的提出

近日,两段浙江省余姚市成教中心学生遭多名女生殴打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几名女生轮番上前对受害者王某猛踹数脚,之后还揪其头发,数次对其掌掴。接着受害女生裤子被脱掉,视频中未露脸的女生一边用树枝侵犯其下身,一边对其讥讽凌辱。其实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2014年3月4日下午放学后,海南省屯昌县某中学女生小娟在教室里遭到同年级11名女同学围殴,甚至被扒了衣服,有几个同学对她拍了视频录像……仅今年上半年,经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20余起,学生们的暴力手段,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像。纵观这些校园暴力事件,我们发现施暴者多为未成年女性,她们实施暴力的手段比起男生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将根据犯罪学的相关原理,以校园暴力为视角,分析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原因,并从中得到对预防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启示。

二、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原因分析

亚文化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艾伯特·科恩在1955年出版的《少年犯罪人:帮伙亚文化》一书中使用。它通常是指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亚文化理论认为:在社会的较低阶层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亚文化群。由于亚文化群的成员没有社会、经济地位,因而不能实现其较高的目标,这类持有相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便纠集在一起,以相互支持、相互依赖,来帮助群体成员实现各自的需要。在亚文化群中,往往存在大量与社会主体文化相冲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他们那里,违法犯罪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是不受指责反而受到鼓励的。亚文化理论不仅清楚地阐明了产生和维持犯罪亚文化的原因是社会力量而不是个人特质,而且系统阐述了帮伙—犯罪亚文化—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为我们分析当今校园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视角,从而有助于我们揭示女性暴力的原因,并研究其对策。

科恩认为:下层社会的青少年渴望达到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自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竞争中经常遭到失敗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这样他们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即亚文化,以此来克服社会适应中的失败与挫折,并认为他们不属于正常的社会,于是,这些青少年自动结合起来,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大多数女生因为学习不好,她们也常常被取笑和歧视。于是,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自以为学业失败、前途无望,于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厌学、逃学,即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在经历欲求实现的挫折与失败之后,这些女生往往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境遇和心理,为了获得一种代偿性的成功和安慰,她们往往以退缩、冷淡、超现实的想象等方式应付挫折,他们中的一些个体便会聚合为小的伙伴群体。女性暴力犯罪是在校女生在对立于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支配下的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而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正是由亚文化所提供的。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女生,她们一般在十五、六岁左右,正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即青春期,这个时期由于心理、生理尚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辨别是非、抗拒诱惑能力差,一旦遇到不法分子诱惑或强迫或不良亚文化的诱导,很容易掉进犯罪的泥沼。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与落差,造成他们上缺乏分辩与自控能力,在不良亚文化的影响下,极易诱发犯罪和其他错误行为。正是受这些亚文化的影响,一些女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开始一味地追求享乐、独立、自由、极端个人主义,一切以对我是否有利为价值尺度,在这种价值观念的诱导下,很容易形成帮伙亚文化,她们们无视校纪校规,把法律当儿戏,缺乏罪恶感,导致校园女生违法犯罪中团伙作案越来越多。暴力文化是导致高职学生产生暴力倾向的一个深层原因。这些暴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青年学生争强好胜、崇尚暴力的心理,使其尚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畸变,沉溺于通过侵害他人显示自身力量的观念中。

三、启示

作为专门的社会化教育机构,学校应检视和调整自己的培养模式,学校在关注优等生的同时对差生予以足够重视,因材施教,不断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避免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放弃学业甚至辍学游荡,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老师对于女生应给予更多更细腻的关怀,主动沟通,耐心引导。对于女孩子初期的不良行为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制止,但方式应适当,避免粗暴急躁造成对方逆反或置身负面舆论之中。学校应大力组织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可以避免她们将过剩的精力投入到不良娱乐场所和结交不良友伴中,又可以培养她们的爱心与耐心,帮助她们形成良好的品性。复杂危险的环境,容易使未成年女性受到骚扰伤害,产生极低的安全感,严重的会导致“恶逆变”,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拉拢,身不由己地实施卖淫、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其次应着力建立良好的娱乐环境,对于酒吧、舞厅、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涉足的场所,应当采取措施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建立严格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关于这方面的措施,还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因地因时地具体制定与实施。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必须遏制不良亚文化的滋生和蔓延,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四、结论

本文将焦点放在最近社会上引起热议的校园暴力事件,通过运用亚文化理论,分析了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女性在生理心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由于其所处环境充斥消极犯罪因素,受到不良感染诱导,从而生成实际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探寻这些原因后,最终的目标是对未成年女性犯罪的预防,家庭、学校包括整个社会都应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其成长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其能安全健康的度过青春期这一特殊而重要的人生阶段。

作者简介:

大学生校园暴力事件下的心理探析 篇7

近几年, 大学校园暴力事件有多发趋势, 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比如, 楼梯踩踏、食品投毒、同学之间的互相残杀等等, 特别是2013年4月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投毒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袁某刺死室友蒋某等恶性校园暴力事件, 震惊社会, 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即将迈入社会的新型人才, 在家里又是父母希望的寄托, 整个家庭精神的支柱, 而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正在潜伏着, 威胁着学子们的安全, 在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面前, 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何会发生如此多的校园暴力事件, 而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又是什么?

我们本次的课题研究, 就是研究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分析在当下社会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各种原因, 希望能反映出一些现实存在的, 可以及时进行纠正的问题, 也希望能够找出相关的措施抑制甚至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再度发生。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及表现方式

(一) 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 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校园暴力的行为人既可以是老师, 学生或者是社会上的人, 被害人一般则指在校的学生, 对于大学校园暴力则是指与大学校园的师生有关的暴力事件或者犯罪行为。

(二) 校园暴力事件的表现形式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由于我们的身份是在校大学生, 所以我们对跟自己身份角色相差不大的人群的调查相对比较容易。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的特点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即大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 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 情绪反应, 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 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 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自觉控制自己, 正确对待外界影响, 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是不变的, 从不同的角度看即有不同的标准。

(二)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体比例上升, 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使学子们饱受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压力和适应不良等情绪问题的折磨, 容易导致休学、退学甚至产生攻击、自杀等过激行为, 三是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难度增加, 社会负面影响扩大。例如, 药家鑫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 (1)

三、大学暴力事件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72份, 回收有效问卷847份, 问卷有效率为97.13%, 被调查者中男女生分别309人和538人, 且涉及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学生 (鉴于大四学生的特殊情况, 因此调查到的对象比较少) , 基本实现了调查对象的多层次、宽领域覆盖。

相比较而言, 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仍属于少数, 多数人还感受不到校园暴力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威胁, 因而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家带来心理上的震慑力, 但是在行为上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持“无所谓、没什么影响”态度的人则过分轻视了此类事件的严重性, 没有深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当然少部分有心理负担的同学也不必过分担心, 防患于未然足矣。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恐惧并且变得谨慎, 这是正常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反应。

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校园暴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有关系且认为关系密切的占绝大部分, 应该说有这样的认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承认两者之间有联系仅仅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种关系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杜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事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 解决问题之根本在于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对于学业, 57%的受访者认为进入大学后学习和玩两者都重要, 这一部分同学坚持劳逸结合, 努力学习之余利用休闲时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使身心健康同时得到发展, 这是当代素质教育所应该提倡的。把心理健康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去, 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全方面发展。

此外, 1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应该平时多玩点, 到期末再用功学习, 9%的同学则认为终于解脱了, 可以好好玩了, 这些态度都是对大学生活的误解。大学的学习虽不似中学那般紧张, 但我们毕竟是学生, 学业才是第一位的, 绝不能主次颠倒。如果一味沉溺于享受玩乐中, 忽视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用道德规范自己, 长期在不良习惯和环境的影响下, 身体和心理健康必定受到危害, 从而在行为上产生不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后果, 因而这一部分同学是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的。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那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到底源自何处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图) , 各类选项列举的原因都有所涉及。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形势来看, 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当前社会竞争空前激烈, 就业率逐年走低, 大学生毕业面临失业的社会现实使得学习的压力成为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那么对就业的期待不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反而会是阻碍我们努力的绊脚石。

(二) 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考虑不周、不懂处世之道, 在人际交往中遭遇种种困难, 却不主动寻找正确的方法去解决, 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 会导致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更是大学生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 从事事依赖父母的附属品向成熟的独立个体的角色转换使大学生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对前途的未知加剧了紧张和不安。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极大冲击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 虚拟的网络世界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疏远了人们的距离, 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网络的强烈依赖使他们逃避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试图在非真实的游戏角和角色扮演中找寻存在的价值感, 脱离现实的幻想最终会把他们引向心理问题的深渊。

(五)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 是身心健康发展的温床, 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是伴其一生的。由于家庭破碎、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案列屡见不鲜, 不利的成长环境下长大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进而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校园、家庭、社会和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大学生的犯罪往往会分为两类:一类是反社会人格的犯罪人, 一类则是犯罪人格的犯罪人。而无论是哪一种, 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后所导致的, 是值得深思的。

五、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校园暴力事件不是简单的大学生之间的纠纷或冲突, 这涉及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时候暴力事件发生的缘由就是大学生不懂得如何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偏激心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 但是每个人又都存在于社会之中, 必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相处。大学是不同人格、性格的聚集地, 所以日常生活中出现观点相左、摩擦磕绊也是在所难免的。当大学生不被理解和信任时就会容易出现心情压抑、仇恨他人、烦躁暴力的情况, 如若当事人不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很容易引发暴力事件, 这个时候他们在心理健康层面上就成了病人。

其实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从调查样本对自己的判断来看, 从来没有过心理问题的同学不足100人, 也就是说被调查的847位大学生中有七百多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这里还排除了隐瞒实情的同学。所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社会事件, 社会应当予以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法, 我们的大学生自己本身也应当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应对。

大学生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多数情况下会先采取听音乐、吃东西、找朋友聊天、睡觉等方式排遣心中的不愉快, 这些措施不分高低和好坏, 只要能起到有效作用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是这些方法的效用是有限的, 对于严重的心理不健康还要寻求更为有力的方法, 比如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等, 在这里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其一, 多沟通多交流是预防、缓解心理问题的首要选择和最佳途径, 通过与朋友、老师之间的语言互动及时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

其二,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生活中接受和传递正能量, 努力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其三, 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办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开设相关课程, 丰富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心理建设和心理干预, 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机制;

其四,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发泄, 经常参与团体活动、多接触大自然有利于开拓视野、陶冶身心, 从而为保持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指导;此外, 多读书多学习, 用科学文化知识的力量帮助自己对抗心理健康隐忧, 这是当代大学生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杨彩霞.《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 (总第81期) .

[2]刘小玲.《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校园暴力》.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七卷第3期.

[3]王培席.《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年12月第26卷第22期.

[4]王万章.《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年4月第12卷第2期.

[5]侯双霞.《论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心理诱因与对策》.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2月第19卷第2期.

[6]宋彬.《大学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

[7]刘霞等.《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2010年11月.

[8]何沙.《当代大学生校园暴力探析》.理论观察, 2011年第6期 (总第72期) .

[9]曹波.《高校校园暴力诱因及对策探析》.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34卷第12期2011年12月.

[10]曾建国.《构建应对大学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四期.

校园暴力事件 篇8

关键词:校园暴力,新闻报道,负面效应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1]现在我国市场经济进程进一步加快, 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法律供给不足, 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 产生了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我国也进入了“风险社会”。从“3·23福建南平事件”到“广东雷州事件”再到“5·12陕西南郑事件”, 短短两个月时间连发六起恶意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笔者结合着这六起事件,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应扮演的角色。

一、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的共有特征分析

纵观这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 虽然犯罪者的身份以及造成的结果各不相同, 但是犯罪的方式、犯罪的过程极具相似性, 是巧合还是媒体新闻报道的“示范效应”使然暂且不论, 笔者首先分析六起事件的共有特征:

(一) 行凶原因均由深层社会问题引发

人们常说,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行凶者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和报复社会的动机都是有一定的诱因的。随着市场经济程度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利益趋向多元化, 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速度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使攸关社会民生问题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最终酝酿成了深层的社会矛盾。“3·23福建南平事件”中的行凶者郑民生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失败者”, 长期得不到社会的关注, 最终产生了报复他人和社会的病态心理, 他向警方供诉自己的犯罪原因:一是与单位领导不和, 辞职在家;二是与女友感情出现问题;三是受到周围人的讥讽嘲笑。“5·12陕西南郑”事件中的行凶者是因为身患疾病未能治愈, 对生活失去信心, 从而产生了报复他人的想法。

(二) 行凶深层目的均呈现出媒体相关性

六起事件中的行凶者都是为了报复社会, 然而社会是一个无边界的概念, 行凶者无法真实把握社会这个对象, 在报复社会的动机驱使下,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选择一个特定的群体作为其行为对象。在六起事件中行凶者都选择孩子作为其报复的对象, 首先是因为这些孩子不具备反抗暴力的能力;其次是因为伤害孩子最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最能给社会造成痛感。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把这种案件定义为“个人恐怖主义行为”, 作案人伤害最无辜的孩子, 选择最能让全社会产生痛感的极端行为, 就是要让所有人对社会生活感到不确定的恐惧。[2]行凶者这种心理需要新闻媒体的关注才能达到。新闻媒体要获得更大的发行量或者赢得更多的受众就必须面向受众的需求, 其新闻报道也就要更加社会化, 新闻报道的对象也必然的倾向于弱势群体, 学校的孩子作为社会中天生的弱势群体, 一系列的针对孩子的犯罪事件也最能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只有新闻媒体对这一系列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报道了, 才能在普遍意义上给社会公众造成痛感和恐慌感, 最终达到行凶者行凶的深层目的。

(三) 行凶者均有扩大事件影响的心理

六起事件中行凶者一方面是想通过伤害孩子来达到自己报复社会病态心理的满足;另一方面, 是想通过信息的传播扩大事件的影响, 从而给整个社会造成心理上伤害和恐慌, 在更大范围上达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 具有这一强大功能的是新闻传播媒介, 媒体通过对此类事件持续集中的报道, 既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 又扩大了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二、媒体在应对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中的做法

笔者选取《中国青年报》这一代表官方声音的权威媒体和《扬子晚报》这一发行量达148万份都市报为分析样本, 从新闻报道机制、新闻报道的内容等角度深入分析国内媒体在报道此类校园暴力事件时的做法。

(一) 新闻报道机制分析

新闻报道机制最直接表现为反应速度和报道规模两个层面。《中国青年报》和《扬子晚报》均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 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报道规模上, 从3月23日到5月15日, 共发生六起恶意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 《中国青年报》进行了跟踪报道, 共有稿件23篇, 其中评论8篇, 消息15篇。《扬子晚报》共有18篇稿件, 其中评论5篇, 消息8篇, 图片5幅, 特别是在“福建南平事件”、“广东雷州事件”中分别辟两个专版对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二) 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对于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犯罪的过程、造成的结果以及政府应对举措媒体在报道中都有所涉及。但是作为机关报的《中国青年报》和都市报的《扬子晚报》在报道重点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分野, 《中国青年报》侧重于对事件的评述和政府应对之策的报道 (如表一) , 《扬子晚报》侧重于对事件发生过程和发生原因的报道 (如表二)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的机关报, 学生是其一个很大的受众群体, 因此在对此类恶意侵害师生安全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 考虑更多的是代表主流媒体传递政府的声音和维护社会稳定。《扬子晚报》2009年的发行量是148万份, 作为一个以发行量求生存的都市报, 其关注更多的是如何以自己的报道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赢得更多的受众, 因此在报道这六起事件时把重点放在普通市民都比较关注的犯罪者的身份背景、行凶的过程等方面。

三、媒体在报道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中的负面效应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媒体的新闻报道也不例外。媒体在对此类事件进行及时公开报道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同时, 也会引起他们的恐慌, 对于那些具有潜在犯罪可能的人来说, 媒体的报道又为他们提供了“榜样”。

(一) 社会恐慌效应

1. 媒体在面对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时, 都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 第一时间集中进行了报道, 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但是犯罪性事件的报道不同于地震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犯罪性事件中行为主体的主观目的性更强, 被复制的可能性更高, 一系列犯罪性事件的报道容易使受众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恐慌心理, 这与新闻媒体意在通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来消弱受众的恐慌心理的初衷相违背。

2. 新闻报道中对行凶过程的详细报道和过分渲染容易使公众产生恐慌心理。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刑事案件的报道是把双刃剑, 通过报道一方面可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防范, 另一方面也摆脱不掉它消极的负面效果:客观上帮助行凶者扩大了影响, 还会在社会上造成恐慌。[3]在新闻标题上表现为, “追砍”、“砍杀”、“血案”、“惨案”等刺激性字眼的多次使用, 虽然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但是给受害人家属心理上造成了“二次伤害”, 同时使受众心理上产生对暴力犯罪的恐慌;在新闻报道的主体上表现为, 全景式的记录了行凶的整个过程, 如有些报道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了行凶者砍杀孩子的经过, 有些报道讲诉行凶者是如何从六楼追砍到五楼, 这些报道或许是媒体按照真实性的原则对行凶场景的再现, 但是客观上却帮助行凶者扩大了他希望达到的恐怖效应。

(二) 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又叫模仿效应, 是指媒体在犯罪事件报道中通过对犯罪过程的逼真描述, 会使一些人深受启发, 进而模仿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新闻出版物引发的示范效应最早引起学者的关注是在1774年, 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 社会上有不少青年效仿小说主人公维特饮弹自尽, “维特效应”从此被认定为引发自杀模仿行为的学术名词, 由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出版物确实能在公众中引发示范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1947年到1968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发现, 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 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58人, 特别是在媒体报道了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新闻之后, 那一年全世界的自杀率增长了10%。针对暴力犯罪性事件中的新闻报道, 示范效应同样作用明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研究所马皑曾经关注过以跳楼为要挟讨薪的相关案例, 第一起成功后, 这类案件呈递增趋势。[4]对于福建南平案, 他认为对其他行凶者有效仿效应。行凶者是采取何种方法进入学校, 行凶时的作案工具, 采取何种方法完成砍杀过程, 行凶后又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等等这些详细的行凶过程被媒体完整地呈现在了受众面前, 对于受众来说满足了信息需求欲, 但这些信息呈现在那些本身就有反社会人格的人面前会诱发他们报复社会的“灵感”, 进而模仿这些事件的行凶过程, 从而引发一系列具有共同特征的犯罪案件的发生。“假如没有3月23日的南平血案, 很可能就不会有合浦、雷州、泰兴、潍坊和南郑校园血案”。[5]

四、规避负面效应媒体应采取的“冷处理”方式

众所周知, 美国社会也经常发生类似校园枪击案的校园暴力犯罪事件。笔者对美国《华盛顿邮报》这一主流媒体进行分析, 发现面对此类校园暴力事件时, 《华盛顿邮报》采取了一些与我国媒体截然不同的做法。这对于我们有效地规避新闻报道产生的负面效应有一定的启示。

(一) 注意新闻报道的方式

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 应该避免“砍杀”、“血案”、“惨案”等刺激性的字眼, 避免对受害者及家属心理上的“二次伤害”;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 媒体应该主动地过滤掉事发现场带有血腥场面的新闻图片;在专题或者专版的策划设置上, 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谨慎严肃的作风,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 都是一个极大的悲剧事件, 不能以调侃的口吻进行此类新闻报道, 曾有媒体出现过这样的报道《又一起校园惨案!这会是个举刀的》,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明显呈现出调侃的口吻。

(二) 转换新闻报道角度

加大对犯罪原因的关注, 减少对犯罪过程的渲染。新闻记者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 新闻报道是为了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而存在, 如果过分的渲染犯罪过程, 会引发新闻报道的“社会恐慌效应”和“示范效应”, 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时, 关注更多的是酿成此类事件的社会原因, 通过对犯罪者的身份背景、周边人际关系的报道, 深度挖掘造成犯罪事件的社会根源, 尤其是社会民生问题, 通过集中的报道, 把受众的注意力聚焦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上, 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舆论上的支持。

加大心理干预方面的报道力度。心理干预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犯罪者的心理干预, 是新闻报道通过解决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社会民生等问题, 从而避免一些人形成反社会人格, 最终有效地降低犯罪事件的发生率, 如果媒体及早地关注到了被社会边缘化郑民生, 或许就不会有“福建南平事件”, 或许也不会有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受害者及家属、暴力事件的目击者甚至整个社会的恐慌、畏惧心理实施干预, 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媒体应该及时介入, 通过适时的心理干预, 缓解整个社会公众紧张情绪。

加大对政府应对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报道力度。《华盛顿邮报》在面对校园枪击案件时, 重点报道了国会采取何种行动、通过何种相应法规来保护校园内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中国青年报》在后期的新闻报道中也是采取了这种做法, 《校警上岗重庆斥资十二亿》、《违法侵害师生安全将将坚决严打》等等这些报道都鲜明地表现出了政府对待此类事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 2004.

[2][3]李丽.学者呼吁:媒体应冷处理“江苏泰兴案”[N].中国青年报, 2010-04-30.

[4]惠铭生.少报道或者不报道校园血案如何[N].中国青年报, 2010-05-14.

房屋拆迁暴力事件引发的思考 篇9

事件一:2012年5月1日, 河南省鹿邑县退休干部刘某在自家院内遭遇强拆, 与该县规划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发生纠纷, 被打倒后送医院被宣告不治。

事件二:2011年4月22日上午8时30分许, 湖南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学林办事处横石村, 58岁的农民汪某为阻止强拆, 在自家房顶点燃身体。

事件三:2011年5月1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 灌云县侍庄乡工作人员前往陆庄村动员村民陆某搬出暂住的二层违建楼房时, 陆某点燃屋内汽油, 致其当场死亡。

事件四:2011年5月2日清晨, 辽宁省盘锦市一名警察和一名综合执法人员被承租人用长刀扎成重伤, 还有两名综合执法人员和一名被拆迁人不同程度受伤。

事件五:2010年3月3日, 湖北武汉黄陂区一名七十岁的老妇人在阻止拆迁方施工的过程中被人殴打摔入沟内, 然后被挖土机铲土活埋, 虽经家人奋力抢救, 仍因被埋太久不治身亡。

……

一个个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无论是暴力强拆引起的血案, 还是暴力维权造成的悲剧, 都让人心有余悸, 拆迁暴力激化社会矛盾不容忽视。虽然每个案件背后都有具体而复杂的原因, 表象也千变万化, 但根本矛盾是相同的, 归根结底是拆迁人是否“合法拆迁”及被拆迁人能否获得“合理补偿”两个核心问题, 以及是否存在有效的国家公权力保障问题。只有遏制了冲突的源头, 才能真正有效地减少, 甚至消除房屋拆迁暴力冲突的发生。

一、拆迁人合法拆迁是消除拆迁暴力事件的必要前提

缺乏合法依据的拆迁行为是引起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罪魁祸首, 而为“公共利益”目的是房屋拆迁和土地征用的惟一合法事由, 政府往往以“公共利益”为名义征收土地和拆迁房屋, 在土地被征回后, 再将其出让给企业用于商品房开发,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 任何主体都有可能失去理性, 政府也不例外。由于城市拆迁涉及的利益是多元化的, 不仅涉及政府利益, 还包括拆迁人和被拆迁人、房屋开发企业、及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居民, 即涉及社会整体发展, 又关乎百姓个人利益, 如果公共利益范围规定得过于宽泛将不利于保护私人的财产权利, 而过于狭窄会阻碍社会进步及城市建设进程。在多重利益博弈的拆迁过程中, 当无法协调一致, 甚至发生冲突时, 权力机关的判断才是最终解决问题依据, 而“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目的”, 是权力机关做出判断拆迁行为是否合法的直接标准, 也是判断事件如何归责的客观依据, 因此必须明确“公共利益”内容。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呢?与其说“公共利益”是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 不如说它是一个常用的政治用语, 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 公共利益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法律概念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 即对各种相关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形成法律术语, 它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及特定的法律含义。实践中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中没用明确规定什么是“公共利益”,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4款规定, “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及“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可以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动产”。由于这些法律都没有明确公共利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在实践中无法直接运用以解决具体问题。房屋拆迁暴力事件频发, 要求从立法上明确“公共利益”范围, 于是2011年出台了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针对拆迁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条例第二章第八条的规定有一部分是非常明确的, 即包括“国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及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属于公共利益, 另一部分还做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的补充规定。另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规定“区分公共利益的需要与非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的情形, 应当以征收拆迁后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予以认定, 凡以国家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属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形;凡以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方式购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属非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形。”新的规定从立法层面为明确合法拆迁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有利于拆迁人及被拆迁人双方判断拆迁行为的性质, 是拆迁人依法拆迁及被拆迁人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双方正确判断行为合法性, 消除对抗心理, 从而为从源头消除暴力事件提供前提条件。

二、被拆迁人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的补偿是消除拆迁暴力事件的关键

虽然拆迁暴力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但仍没改变被拆迁人的弱势群体地位。实践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 可操作性不强, 遇到问题时被拆迁人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 信访往往无功而返;司法救济障碍重重。在庞大的国家行政权力和财大气粗的开发商面前, 被拆迁人无法保障其合法利益, 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拆迁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这一规定从立法层面确定了房屋拆迁补偿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制定和执行市场定价机制可以确保公平, 即可以有效保障被拆迁人利益, 又可以保证合法拆迁进度正常进行, 减少争议机会, 从而减少甚至消除拆迁中的暴力现象。

首先, 要保证被拆迁房屋补偿以其市场价格为标准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因为虽然拆迁目的是公共利益需要, 带有政府性, 但是仍属于民事范畴,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双方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拆迁协议的达成也必须符合平的、自愿、等价、有偿的民法基本原则。实践中许多拆迁人以公共利益为借口, 制定的补偿标准过低, 明显损害被拆迁人利益, 甚至造成被拆迁人返贫或无家可归, 在维权无门的情况下, 导致被拆迁人走极端。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评估标准补偿, 符合市场运作规律, 相当于拆迁人从被拆迁人出购买被拆迁房屋, 符合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 理论上拆迁后能够保证被拆迁人原有居住条件, 绝大多数被拆迁人能够欣然接受。其次, 要确保对被拆房屋进行市场评估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拆迁房屋数量多, 房产价值大;房屋产权属性复杂, 有住宅、商用房、厂房、办公用房等多种形式, 其中既有独立产权房, 又有共有产权或集体产权房, 甚至租用房等;被拆迁人主体更是复杂多变, 很多还存在产权纠纷问题;由于房产几乎是城市居民的最主要财产, 因此拆迁对被拆迁人及其亲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另外, 由于不同房屋的装修及维护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导致相同房型也可能存在价值差异, 针对上述特点, 房屋评估过程不能太简单也不宜太复杂, 但无论采用何种具体方法评估, “市场定价”标准比起曾经使用的“制定补偿标准价”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另外, 《条例》还规定“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 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 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这些规定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市场评估定价制度, 既为被拆迁人提供了救济途径, 又对拆迁人起到了约束和保护作用, 是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体现。考虑到被拆迁人的被动性, 拆迁无疑会造成其情感上的变动和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 拆迁补偿在房屋市场价评估作价的基础上, 还应给予适当精神补偿, 更具合理性, 更利于消除矛盾。总之, 只要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 并能及时发当到被拆迁人手中, 消除了争议的源头, 暴力事件必然可以避免。

三、党的正确领导、法律完善、司法公正及政府廉政是消除拆迁暴力事件的根本保障

任何法律正义的实现都最终依赖于国家强制力保障, 只有政府廉政、司法公正、执法严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解决房屋拆迁暴力问题离不开国家机器的强制力。近年来, 全国各地拆迁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 宪法为我们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国家相关部门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立法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 做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最高法《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法院如何受理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房屋征收、受理后如何进行审查和裁定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废除了行政强拆, 改由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高院下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 要求“基层法院审慎处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城镇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案件, 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被拆迁人合法权益。……

执法上, 公安部党委要求“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 对随意动用警力参与强制拆迁造成严重后果的,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中央纪委、监察部要求“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 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要求“要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问题。对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引发恶性案件和严重群体性事件的, 要坚决追究责任”;国土资源部要求“建立健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认真做好征地拆迁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对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 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2012年1月6日, 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披露, 在2011年纠风工作中, 全国共查处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问题1480个, 责任追究509人。

总之, 无论是立法上的点滴进步, 还是司法上的公平正义之举或行政执法上的廉政行为, 都会让百姓看到希望, 希望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早日消除房屋拆迁暴力事件, 实现国泰民安, 居者有其屋, 社会在和谐的气氛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 1.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3]杨在明, 黄艳.房屋拆迁以案说法实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6, 1.

[4]李晓斌.《物权法》的颁布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09, 1.

[5]房地产法律法规全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03, 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版) [S].2004-03-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颁布实施) [S].2007-03-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修正版) [S].2004.08.

[9]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颁布实施) [S].2011-01-19.

校园暴力事件 篇10

关键词:自我保护,纠纷,护患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自我意识强化, 对护士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国际水准的护理服务相比较, 突显出我国现有的护理工作水平较低, 在临床工作中容易产生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若纠纷不能及时化解, 加之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够, 发生护士受到语言及身体的攻击就不可避免。本文对我院2007-2012年发生的多起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发生过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 将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1 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患者的自我意识强且性情急躁

我国是个人口密集的大国, 就医集中在大医院, 造成就医环境有限, 排队成为无可避免的现象, 等待时间平均为1 h, 最长可达3 h。在排队挂号、排队就医、排队检查等所有环节中,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 在与患者或家属的交流时, 患者与家属总觉得受到冷落、医护人员没有同情心, 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强烈不满, 气愤情绪激增, 护士不可避免地成为第一泄愤人。

1.2 护理人员不足

在临床工作中, 7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健康教育都是由护士完成, 少数护士又缺乏语言沟通、交流的技巧, 工作中告知不到位或解释过于简单;在时间紧迫时, 护士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语速或语言中有命令口气, 从而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不理解。这些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及家属情绪上的不满, 一语不慎, 激化矛盾。

1.3 患者的期望值过高和医疗费用问题

有些患者基于减少治疗费用, 直接或间接拒绝接受医生给出的最佳治疗方案或者自行选择其他治疗[1]。我国医疗制度是医疗保险制度, 患者需要承担部分费用, 患者常常将就医当做在市场买菜, 认为可以讨价还价。另外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抱着过高的期望和对医疗高风险的不认知、对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不理解, 认为到了医院就能治好病, 希望能药到病除、解除痛苦。但由于现有医疗水平的局限, 一些疾病目前还无法治愈, 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此时患者和家属往往心存不满, 加之对病情恶化不理解、不接受, 当护士语言不妥或出现操作失误时, 他们就借题发挥, 迁怒于护士身上, 发生暴力侵害护士的行为。

1.4 后勤保障不到位

包括患者或其家属的贵重物品丢失, 病房、走廊、卫生间的照明灯不亮, 下水道不通, 病区不安静等也可引起护患矛盾。

2 发生暴力侵害事件时护士保护自己的对策

2.1 护士要及时退离到安全的距离

发现家属情绪激动时, 护士要及时退离到安全的距离, 此时适当的沉默可能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避免家属对护士语言上的曲解而使现况加剧、恶化。此时我们要体现出应有的职业修养和素质, 规范自身的言行, 恰当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沟通, 要宽容、谅解、忍让。

2.2 善于察颜观色及加强语言沟通的技巧

工作中遇到的患者多种多样, 能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一定要多了解患者的心理, 根据情况灵活掌握说话的分寸和艺术, 克服不良的沟通行为, 把握沟通的有效性, 要平等对待患者并尊重患者。沟通时要随时观察患者及其家属的反应, 要及时发现异常反应;谈话内容要禁用强加于人和开脱医疗责任的语言, 要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护理工作的记录应该详细、严谨、全面, 有法律观念[2], 这也是避免矛盾的重要因素。

2.3 认真履行核心制度并改善服务态度

护士要确保认真履行各项核心制度,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对待患者热情、周到, 护理操作和技术要过硬, 健康教育到位, 让患者及家属在相信我们的同时对我们的工作满意, 这是避免矛盾的主要因素。

2.4 对医疗费用要有敏感的警觉性

已发生的医疗费用要给予患者或其家属详尽的讲解, 很多时候当医疗费用过高时, 患者或其家属会迁怒于护士。我国现行医疗制度是个人承担部分费用;发生的费用较大时, 患者确实存在缴费困难。患者对部分费用产生疑问, 其情绪上已有发生护患矛盾的隐患, 这时护士要有高度的警觉性, 解释时要格外用心, 防止激化矛盾。在通知患者欠费时, 语言表达清楚, 态度要温和, 并将诊疗计划告知患者, 以减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

2.5 熟悉医院防卫体系

医院设有保卫科、护理总值班、行政总值班, 当患者家属对护士发生过激行为时, 切忌与患者或家属争执, 应及时通知保卫科并请示上级处理。要了解医院的设置,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时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同时发生护患矛盾时要保护好自己负责的患者病历, 避免家属抢夺甚至撕毁病历, 将病历及时交予同事, 放到安全的地方。要履行职责, 恪守职业道德, 强化法律意识, 知晓法律赋予护理人员的权利及义务, 日后发生法律纠纷时我们有据可依;护士要懂法、守法, 从法律角度审视护理的重要性, 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6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强化对护士的医德、医风教育, 培养服务意识, 尤其是通过开展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的活动, 加强护理工程的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等活动, 树立忠于值守、爱岗敬业的理念, 体恤、同情、尊重所有患者[3]。

3 结论

随着护患纠纷日益增多, 护理人员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的护理活动中, 遵循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护理安全防御, 提高医德医风和专业技术水平, 强化法律意识。时时处处做到尽心、尽责, 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件事情, 踏实地做好每项护理操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翠萍, 李静.浅谈新形势下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3) :117.

[2]曾凯, 卢慧娟, 李铮, 等.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17) :29-31.

校园暴力事件 篇11

【关键词】校园暴力 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定位 德育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4-01

一、校园暴力概述

(一)校园暴力现状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校园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至18岁)青少年之间利用斗殴、性侵、敲诈勒索等暴力手段,对师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某种程度侵害的蓄意暴力行为。校园暴力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校园内,甚至还会发生在校园外部。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网络频频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暴力程度、人性摧残触目惊心。辱骂殴打、拍摄裸体照片、烟头烫伤等等行为,这些与青春校园截然对比的画面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二)校园暴力分析

学龄期的青少年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随着身体机能的快速发展,他们更加在意自己与周围人的变化,这一方面加剧了他们心理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攀比、嫉妒等心理。正是因为如此脆弱的青春期,才需要外界各方面的关爱与帮助。然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家庭期望过高,学校更看重成绩,社会市场主体与行为的更混乱,部分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便产生了价值观的混乱,得不到有效的关心,便用他们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困扰。

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观念出现了问题,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缺少了必要和合理的关注和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众多,社会转型大背景以及其影响下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原因、同伴群体原因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有关方面。

二、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定位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低效是造成青少年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而作为学校德育重要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切实反思本学科德育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的低效首先是源于对德育定位的不合理,“近代以来,学校德育的最大特征和痹症就是对生活的遗忘,它直接导致意义在的德育中失落了。”[1]德育经历了科学化的德育、功利化的德育,正走向今天生活化的德育,使得德育不断回归本真意义,即真正实现回归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一)科学化的德育

实证主义及其所倡导的科学主义影响到教育领域。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知识被看作是客观的、精确的,从而排除了个人的价值判断。教育教学便是在对确定知识框架的技术性的操作过程。实证主义追求知识的科学化,因而将德育看成抽离价值意蕴的纯粹的道德规范的道德准则,即科学化的德育。

科学化的德育脱离了生活,缺少了人文关怀,由此,进行德育的过程变成教师传授道德规范和准则,学生接受道德教条的过程,道德养成便是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机械记忆,抽空道德意义的教育不能在教学中体现特有的学科价值,使得学生失去对学科的兴趣,但是基于强制性的学习规定,部分同学便滋生一些问题,漠视生命,缺少应有的责任与关怀。

(二)功利化的德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工具理性全面统治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哈贝马斯就把以科学技术为主要载体的工具理性,看作现代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2]“在工具理性的扩张与主宰下,世界不再自成目的,而成为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人的一切行动也都以可计算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经济冲动力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于是,现代化对任何事物唯一的价值标准就是擅理智的功利性和效率。”[3]社会的功利性渗透在教育领域,使得德育也浸染上工具理性的色彩。

德育的功利化表现在,“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推广这一学说。”[4]于是,培养人知识与技能的学科,由于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利益的需要而备受社会重视,因而也成为学校的重心,而道德教育由于其显现效果的长期性和内隐性,而受到弱视。社会上于是出现“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区别对待,思想政治类专业的学生由于短时间内创造的经济价值较低,直接影响到了其在中学的课程地位,成为所谓的“副科”。

(三)生活化的德育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社会更加呼唤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教育界进入改革时期。此时,德国现象学大师提出的生活世界理论,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非客观化的、直观的生活世界,是现代强势的科学世界的根基和源泉,而且完整丰富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人的唯一的主题和目的。”[5]新世纪伊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并进行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教材的研发,尤其突出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加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贴近生活的活动教学环节,意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增加道德体验,使得学生的道德经验不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上,而是将这种道德准则落实在具体情境中,从而使道德准则更加具有生命力。德育回归生活化的理念,使得德育真正找到了其对人道德培养的生长机制。

三、思想政治学科生活化德育功能的路径分析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之前德育的不合理定位影响以及面对现实压力,生活化的德育理念并未踏实落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提升的空间。也就是说,当下,一方面对生活化德育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落实该理念教学实践也存在着诸多压力。

生活化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不是简单的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有其自身的科学性,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科学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科学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生活化只是说要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6]

本文从组成教学系统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着手进行有效德育路径探究。

(一)深刻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征

1.青少年学生的一般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最为剧烈的时期。他们的体型、器官以及机体组织等趋于成熟,面对身体的急剧变化,部分青少年无所适从,引发心理困惑。智力的发展,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加强,使得青少年认知能力增强,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也大大提高,部分青少年容易过度自信、以致走极端,因此容易在同学间产生摩擦。该时期也是情感活动变化比较丰富的时期,容易突变、冲动、感情用事。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此时期对男女情感比较好奇,容易引发早恋、情感纠葛等问题。

2.信息化社会影响下青少年学生的新特点

当代的青少年可以说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原生代,他们的生活环境从一出生起就充盈着无数的数字媒体和爆炸式的多媒体信息,“数字化生存”全面展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为此乐此不疲于网络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交际圈、浏览丰富的信息,这使得青少年的视野进一步扩大、个性更加张扬、价值观更加多元。

然而信息社会影响下的青少年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可能会导致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就其实质,人们以网络为中介形成的社会关系是虚拟社会关系,主要源于网络的虚拟属性。而虚拟社会关系的致命弱点之一就是不能满足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相见和信任的需要,其满足受挫就会引发群体成员发展的障碍。”[7]青少年在这种条件下容易出现的特点:(1)沉溺网络,逃避现实。心理趋向封闭,社交能力差。(2)感情淡泊、诱发暴力、精神孤独等问题。(3)加剧自我认同危机。

3.思想政治学科视角下学生的心理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厚,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就是考前突击背诵,学习的意义就是能拿到分数,学习的意义不大。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大众受功利化的影响对该门课程的偏见,另一方面是由于该门课程德育没有发挥其学科特有价值所导致的。

基于对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分析,在进行学科学习时,将学生关注的焦点、社会的热点以及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点、兴奋点不失时机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设计中,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拉近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美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二)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能力

教师的道德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要起到道德示范的作用,具备道德素质,这体现在教师言行的点点滴滴,包括穿着、谈吐、教育方式、待人接物等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是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都要努力于自我教育。”青少年时期特别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会选择教师或者其他长辈的某些言行进行效仿,因此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二是教师要具有道德教育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德能包含两种基本的能力,其一是个体选择道德价值、实践道德价值的能力。其二是,应对教育教学中伦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敏感知觉道德问题的能力,善于道德推理与引领的能力,以及对不同道德观点宽容与信任的基本能力。”[8]教师道德能力的提升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感受、体验、内化道德生活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知识背后的思想、情感与价值,与学生一起探讨通过知识进入“真善美”的可能路径。

(三)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内容中的育人价值

教学内容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提炼,既体现了国家对本学科所培养人的基本方向,也蕴含着独特的学科价值。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属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更多的育人价值,那么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具备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的洞见能力与较高的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智慧。叶澜教授指出:“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的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9]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首先是对学科知识的建构,在这期间培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方法与思想,这种思想与方法构成本学科的理性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理性能力,便掌握了根据具体情境进行情感迁移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学科的思维与方法体现着本学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那么,培养学生本学科的思维与方法是达到育人的核心条件。

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挖掘教材中典型的事例或者是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诸如,辩证看问题的能力、系统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现代经济社会所需的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青少年暴力事件只是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中的一个方面,以其为代表的种种事件折射出青少年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道德教育只是一方面,而更多的需要学校多角度的教育,也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甚至需要法律的介入。

参考文献:

[1]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04:34.

[2]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39.

[3]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04:7.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47.

[6]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98.

[7]霍福广,刘社欣等著.信息德育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0.

[8]田保华.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第35卷第7期.2015.07.

校园暴力事件 篇12

相对而言,新闻媒体报道可能会涉及事件的详细信息,能为了解中小学生性暴力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重要参考。本次研究基于百度新闻在线数据库, 系统检索和分析了近十年来报道的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生性暴力事件,了解性暴力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为性暴力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 1检索方法采用百度新闻在线数据库( http: / / news. baidu. com / advanced _ news. html) 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6日,检索时间2015年8月7日,检索结果复核时间为2015年8月18日。

参照Li等[14]的研究,采用在线汉语词典对检索词进行同、近义词扩充,构建扩展词库,并形成性暴力与学生(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学生) 或校园( 小学/初中/高中/中学) 8种检索词组合,进行新闻全文检索。检索语言默认为中文。对每篇新闻进行质量评价,剔除有明显错误或虚假性的新闻报道,以及未包含详细信息的简要报道和重复报道的事件。

1. 2新闻筛选和资料提取根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排除标准对新闻标题进行初筛,排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对初步纳入的文献阅读全文,最终确定纳入新闻。

对纳入的新闻进行核心资料提取。提取的资料主要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新闻报道的一般资料、受害人基本特征、施暴者基本特征、伤害疾病信息和新闻事件超级链接。

1. 3统计学分析使用Excel 2007对入选新闻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计算相关指标的频数、构成比。

2结果

2. 1纳入研究资料的基本情况采用8种检索策略, 共得到性暴力新闻事件合计为3 268起,但在点击网页链接进行一一核对后发现,实际检索总数仅为617起。按照既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共纳入17起中小学生性暴力新闻事件的报道。见表1。

力: 最终事件数为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及排除重复事件后的性暴力新闻事件数。

在所纳入的17起新闻报道事件中,16起为近5 a的报道,发生地点包括广东、贵州、甘肃、安徽、海南、 辽宁、湖北等13个省份,全部来自政府主办的网站。单起事件涉及受害儿童最多的发生在广东韶关,超过20名儿童受到伤害。见表2

2. 2受害者的人口学特征在纳入的新闻报道中, 受害者全部为女性,其中针对小学生的事件10起,涉及初中生的事件5起,涉及高中生的事件1起,另1起事件未明确。极少有新闻报道提及受害者的准确年龄、父母婚姻情况、监护人身份、家庭经济、父母职业等。见表3。

2. 3施暴者的人口学特征17起性暴力事件的施暴者均为男性,而且多与受害学生为熟人,居住在同一地方。其中施暴者为老师或校长10起,为社会青年或无业人员5起,另各有1起为安监局工作人员和受害儿童的邻居。见表3。

2. 4性暴力事件类型和发生地点17起新闻事件中,共有10起的性暴力形式为强奸,4起为性侵,3起为猥亵( 其中1起受害者自杀未遂) 。性暴力发生地点主要为老师办公室或家以及其他无人场所( 如车中、山中水沟、学校后门、发廊) 。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受害儿童均为女性,且多为小学生。 与彭淋等[1]对我国2000—2013年间儿童性虐待Meta分析和Chen等[15]在4省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分析的17起性暴力事件均为男性熟人所为, 主要是学校老师/校长、亲属或同村之人,与孙言平等[16]对701名女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回顾性调查结果类似。本次调查发现最主要的伤害类型是强奸和性侵,其次是猥亵,与相关研究的结果“强奸等非情愿的性交发生率为0. 5% ~ 1. 4% ”相差极大[1,3]。可能与本次分析的性暴力事件非随机抽样无法反映现实情况有关。此外,本次分析发现性侵害地点多为老师办公室、家中或其他无人场所。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女生非常缺乏性侵害的预防知识和意识。在几起信息较全的事件报道中,受害者不知道如何处理此事,在遭受伤害后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或是遭受施暴者的威胁而不敢起诉施暴者,进而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提示我国应尽快开展针对中小学生性暴力的防范教育,教育学生如何预防和应对此方面的威胁。教育部门还应加强中小学校的师德教育,明确禁止特定时间和地点异性教师与学生进行单独谈话或教育,加大校园内的监督和举报工作力度。

由于本次所分析的新闻事件极少涉及受害儿童家庭情况,无法判断家长在这些事件的发生中是否存在监管不够的问题。目前关于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性暴力发生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性暴力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16 - 18],但也有研究报道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青少年性暴力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19 - 20]。从伤害预防的理论角度看,家庭教育和监管能帮助增加儿童防范性侵害的知识和技能,减少儿童暴露于性侵害的威胁, 但这需要未来开展研究予以证实。

尽管本研究基于百度新闻事件在线数据库检索性暴力报道事件,但从实际检索出来的结果看,此数据库的稳定性、所涵盖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与通常的学术数据库相差较大,直接反映为绝大多数新闻事件因缺乏详细信息而被排除在分析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本研究结果的外推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媒体报道能为伤害预防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21 - 25]。未来,我国应加强利用媒体新闻报道促进儿童性暴力预防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近十年来有关我国中小学生校园性暴力事件新闻报道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开展相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百度新闻在线数据库中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6日关于中国中小学生性暴力的新闻事件,描述性暴力事件受害者和施暴者特征,采用Excel 2007对纳入新闻事件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7起性暴力事件,受害者均为女性,小学和中学分别为10和7起。施暴者均为男性,且多数为受害者的熟人,其中为师生、亲戚关系的共10起(58.8%)。性暴力类型包括强奸、性侵和猥亵,分别为10,4和3起。性暴力发生地点主要为老师办公室或家以及其他无人场所。结论 中小学生性暴力的受害者均为女生,且主要为受害儿童熟悉的人所为。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生预防性暴力的教育工作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上一篇:油气综合信息系统下一篇:大体积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