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暴力

2024-10-26

网络舆论暴力(共4篇)

网络舆论暴力 篇1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内涵

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者是舆论发布的主要承担人, 他们发起议题, 提观点, 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形成“议程设置”模式。

研究表明, 美国微博客“推特”上, 前几年2万名“精英”用户, 比例不到总用户的0.05%, 却吸引了几乎50%的注意力。中国的微博也有类似的情形。互联网虽然降低了民众表达的门槛, 但少数知名网友的声音, 仍然引领着公众的价值评判, 即成为所谓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有时能呼风唤雨, 不是他们自己有什么地位或特权, 而是他们代表了相当数量拥趸的心声。但是另一方面, “意见领袖”放言立论不乏偏激。网上匿名发言、封闭交流的环境, 负面情绪交叉感染, 容易让某些极端化的言论占上风。“意见领袖”的勇气和责任感, 在彼此呼应和驳难中, 有时会与刚愎自用、党同伐异联系在一起。

这些极端化的言论一旦占据上风, 形成社会舆论, 就会给事件的当事者造成极大的影响, 有的甚至形成了人身攻击, 导致当事人心理和生理遭受伤害。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舆论暴力。更有甚者, 网络舆论暴力在网络上设置道德法庭, 对当事人进行道德批判, 并把这种虚拟批判转向到现实中, 公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 给当事人的声誉和前途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原因

1.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网民身份的匿名性。

常识告诉我们, 一个人在匿名情况下, 通常会表现得更愤激、更极端、更不负责任。在匿名情况下, 有些人在网上的表现可以突破人格底线。今天的互联网之所以被许多学者斥为“垃圾场”,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许多网民发泄的场所。

而根据CNNIC在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 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了目前中国网民的成分构成:从收入上看, 66.8%的网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从学历上看, 互联网使用者正迅速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大专及以上的网民比例, 已经从1999年的86%迅速下降至2010年23.2%, 目前约77%的网民只有中等及以下文化程度。

且不论CNNIC的数据是否精准, 但至少体现了一个方面, 多数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对接触的黑暗面、暴力事件心有愤恨、怨气, 在现实社会中, 他们害怕打压和报复, 但是一旦回归到虚拟和匿名的网络世界当中, 他们就会没有顾忌。网络匿名给了他们一种安全的错觉, 使他们相信在网上随意发泄、造谣传谣、发起人肉搜索等等, 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2. 议程设置的随意与把关人的失职。

最初的形态还是基于个别“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而在这个环节, 很多网站甚至是大型的门户网站, 为了追求点击率、追求网站的商业利益, 总是喜欢把隐私、敏感甚至是带有人身攻击的内容设置于醒目位置。在这些议题因为关注度、点击率而升高的过程中, 实际上本应扮演“把关人”角色的网站管理者却起到了对暴力舆论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放纵甚至是引导, 导致某些议题从私下探讨转化为网络舆论暴力。

3. 少数人对主流媒体丧失信任。

基于某种原因, 传统媒体在披露新闻内容和表达自己观点时, 会更加顾及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新闻表述和自我立场的表达上未必与一些网民的意见相一致。这就导致了少数网民对于传统主流媒体丧失信任。在有些网络事件中, 传统媒体的正确引导甚至经常产生负面影响, 加之从众的心理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我的理性判断, 人云亦云, 最终形成舆论暴力合力, 造成不良影响。

三、网络舆论暴力的危害性

1. 网络舆论暴力对事件当事人的伤害。

网络舆论暴力的特点在于直接将事件当事人摆在“风口浪尖”上, 惯于采用“人肉搜索”、公布个人隐私信息的方式, 对当事人形成压力。这样的手段常常使得当事人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重压, 还要遭受现实中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威胁。

2. 网络舆论暴力对网络媒体的影响。

错误的信息形成有力的舆论导向之后, 一旦被“翻案”, 那么发布这条错误信息的网络媒体的权威就会遭到质疑。和传统媒体一样, 公信力也是网络媒体的生存的本源, 公信力丧失, 建设网上主流媒体的进程也就无从谈起。

3. 网络舆论暴力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舆论暴力或者是错误的信息, 经常引起负面效应甚至是社会恐慌, 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更有甚者, 还会导致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四、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措施

1. 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的想法已经被不少学者认可, 并呼吁实施。此事对于形成真正的网上民意是有利的。因为实名上网之后, 网民不再能躲在“马甲”背后随心所欲, 他们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这样, 非但网民在网上表达的意见更认真负责, 更具参考价值, 因而将更接近真正的民意, 而且还会带来另一个重要变化———网上的谣言、诽谤、垃圾信息、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也会下降, 网络环境将明显优化。

2. 建立健全网络立法。

网民有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是意见的权利, 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必须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网络舆论步入正规化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部互联网管理法规, 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的实施为清理网络道德不良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

3. 提高职能部门应对网络事件的能力。

虽然网民是分散存在的个体, 但是汇聚起来的群体意识能量却不容忽视。因此, 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正面引导。合理应对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公关应成为今后各级职能部门的基本功。

4.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 把握广大网民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对热点事件进行认真的调查与采访, 及时对虚假事件进行揭露, 可以将错误的舆论进行纠正转化, 把损害降至最低。■

(作者单位:黑龙江晨报)

网络舆论暴力 篇2

第二步,起诉平台公司,要求平台公司把那些侵权人的账号信息提供给你,比如IP地址和手机号。

第三步,拿着平台提供的IP地址或者是手机号码,到法院申请一个调查令,委托律师去调查这个IP地址后面的身份信息,取得身份信息后,就可以正常去起诉这个网暴你的人了。

网络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诉?

网络暴力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侵害了他人名誉,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散布诽谤信息,如果点击率、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或者转发达到五百次,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生活中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大致上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受害者面对网络暴力如何维权。针对网络暴力,我国在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

公众舆论的对峙、理性与话语暴力 篇3

一、舆论对峙中的反理性冲动

美国学者格拉瑟和萨蒙说:“也许听起来有点刺耳, 像舆论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 舆论不可能是可靠的判断和推理。”[2]这个结论言过其实。公众舆论中有公正、合理的判断, 也有荒谬的断言。同时存在的若干种公众舆论, 正确与错误总是相伴而生, 呈现不同的意见集合。施密特、谢利、巴迪斯在《美国政府与当前政治》一书中认为, “公众舆论不只有一种, 在一个有2.8亿人的国家中 (指美国———本文作者) , 关于某个问题可能有无数的不同意见。公众舆论是成年人口中某部分人所认同的各种态度或信念的集合。”[3]多种信念集合既有观点相近的舆论, 也有态度截然对立的看法, 两极舆论时有反理性的冲动。

公众舆论及其冲突的出现, 标志着大众对社会问题的分歧和信念对立, 是社会层级结构的反映。《美国政府与当前政治》一书认为, “公众舆论告诉人们, 公众在某个问题上的分歧程度以及达成妥协是否可能。如果很大一部分人表达同样的观点, 就是‘存在着一致’。舆论可分为‘一致的舆论’‘分裂的舆论’和‘无倾向的舆论’三种。”[3]“一致的舆论”是民意, “分裂的舆论”是公众舆论, 即若干占25%~60%以下的众意;“无倾向的舆论”是持有不置可否态度的人群。辨别公众舆论不仅看其量度, 由数据确定它的规模, 某种职业、团体、阶层 (阶级) 或某个年龄段的人的共同态度, 都是构成公众舆论的重要因素。

错误的公众舆论依据某些现象进行想象推理, 提出片面、武断的判断, 甚至推崇话语暴力。有些公务员工作拖沓、不作为, 对民众诉求冷漠无情, 少数官员一度“四风”盛行、劣迹斑斑。对这类公务员的惰政和腐败的推演和想象, 难免将一切公务员污名化, 夸大、扭曲了社会图景。正如李普曼所说:“对公众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 应当是认识活动的舞台、舞台上的形象和人对那个形象所做的反应, 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即“行动的情景, 人对那种情景的想象, 以及对行动的情景中产生想象的反应”。[4]公众舆论一旦包含想象的成分, 就会放大议论的对象, 忽视甚至抵制理性思维。反对提高公务员工资, 正是某些公务员形象不佳导致的结果, 但并非所有公务员都有劣迹。理性的公众舆论尊重事实, 重视推理分析, 冷静张扬自己的意见。大多数中西部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甚低, 是不容否定的事实。社会各行各业的工资有高有低, 要和能力、付出和贡献成正比。媒体简单地传播赞成或反对给公务员涨工资, 都没有揭示舆论的理性, 张扬话语暴力有违职业操守。

二、回归公众舆论的理性

在西方, 公众舆论历来以诉诸真理为己任, 如果出现错误只是误传或不知情的结果, 决不会恶意挑唆和辱骂。公众舆论的主体是公众, 公众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 开辟了表达意见的场所, 打开了民主的天窗。思想启蒙时代从“公众”中引申出的含义就是“理性公民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变迁, 公众意见成为大众意愿的集体发声, 最有力的表达场所就是新闻媒体。今天我们的网络, 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舆论空间, 但许多声音外表浮华, 缺乏内在、缜密的思考, 群骂、攻击、侮辱此起彼伏,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它都违背了公众舆论的本性。

早在中世纪, 阿奎因、马尔密斯布里以及稍后的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家就开始强调“公众舆论”的肃穆与求索, “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也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到17、18世纪, 公众舆论的影响越发强大, 帕斯卡尔、伏尔泰、霍布斯、洛克、休谟甚至莎士比亚和台姆坡等人的著作都强调公众舆论的理性, 要求政府对其尊重。当时的法国总理奈克尔指出, 舆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只有傻子、纯理论家、道德哲学学徒才不懂得在他们的政治事业中重视舆论”。[5]贝克对18世纪晚期的法国作出了这样的评述:“比起某种发散的社会学的指示物, ‘公众意见’更像是一种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建构物。”[6]

公众舆论在欧洲长期的发展中, 同样要经过社会讨论才能形成, 而不是一哄而起的即兴表达。它出现的前提是:1.公众和公民的出现;2.公民有权表达自身的想法;3.公众广泛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4.得到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广泛传播;5.人们富有舆论道德, 在讨论中主动放弃不当意见而去认同正确意见。为此, 泰勒写道:“公众意见, 如我们先前所想的, 不是个人意见的集合, 尽管其中一些内容是我们本能认同的。它是经过争论和讨论之后得出的意见, 并且被我们接受为某种常识。”[7]在欧美学者看来, 公众多是“有能力影响政府行为的人群”, “因他们的作用而使政府改变行为”, 或者是“效忠国家者”和“乐于关注新闻和消息的人”。[8]这样的公众及公众舆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这样的舆论才有矫正政府决策的作用, 大放厥词或网骂是起不到这种效果的。

西方舆论调查表明, 从组织化团体的角度看, 松散的公众与政治层级的公众常常重叠, 构成社会分层的话语背景。在公众之间除了利益纠葛, 还有风俗和刻板印象。任何人想了解公众意见, 必须先了解它的社会层级、利益所在和刻板印象。无论是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公众、主要的和次要的公众, 还是强大和无力的、贤明和愚蠢的公众, 一旦他们的话语践踏了理性, 就会遭到大众的鄙视, 被公众舆论排斥在外, 更不会得到喝彩。以严谨的舆论调查确定公众舆论的类别和想法, 按照理性曲线探索人们的严肃思考, 能够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在消费市场中, 公众舆论调查的应用更为广泛, 从企业、商家、大众传媒到政府的经济部门, 都通过舆论调查获取有价值的见解。遇事不加思考和认真分析, 快意于一阵痛骂, 不可能为社会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意见。

三、舆论调查的理性手段

舆论调查作为认识公众意见的途径, 能揭示舆论的种类 (赞成、反对、肯定、否定等) 、数量和诉求, 为研究社会思潮、意见纠纷和商品市场的前景寻求可靠的数据。舆论调查和民意调查通常被视为同一回事, 但严格来说, 舆论调查是为了获取不同众意的指数, 了解所有公众舆论的变量, 而民意调查则专指确认政治事务的民心支持率 (是否达60%以上) 。在使用舆论调查和民意调查这两个概念时, 许多人根本没有想到二者的区别, 甚至不认为它们有什么差异。但二者使用的态度概念是相同的, 提出调查命题的方式也大体一致。

态度概念和态度命题是再现各种公众舆论的理性手段, 索取人们对调查内容的严肃思考, 把网骂、荒诞不经之类的话语暴力排除在外。任何粗暴语言, 都不符合舆论道德规范, 也无法对社会现象做出深刻、明智的说明, 充其量它只能反映一部分人的真实情绪, 有某种警醒的意义。但由于它远离深刻的理性, 不能让人们对舆论指向有正确的理解。

态度概念作为可测度的词汇, 诸如同意、反对、赞成、希望、满意、不满意等, 能在命题中显示意见的基本倾向。比如, 在“你是否赞成公务员提高工资”这个总命题下, 可拟出一系列分题:“大多数公务员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当前我国基层或级别较低的公务员收入很低 (正科级4000元副科级3500元科员3000元办事员2000元) ”“部分公务员不能勤政为民、有灰色收入, 不应提高他们的工资”“尽快提高廉洁奉公、务实清廉、工作成效明显、取信于民的公务员工资”……。在这类命题下可列出“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坚决反对、不置可否”五级概念, 由民众自主选择表达。这类方向性态度命题只要符合实际, 就能测出民众正反意见的人数。

建设性态度命题引导民众对解决社会问题表达主张, 提出建议, 是制定公共政策、破解社会难题的手段。例如, 在“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这个总命题下, 可列出选项:1.消除官员腐败、严禁灰色收入、勤政廉洁;2.清理公务员队伍, 辞退不合格者;3.精简机构, 裁减冗员, 建立精干的公务员队伍;4.一切公务员要通过公平考试录用;5.公务员收入要见诸阳光, 高级公务员要定期公布财产;6.你认为还应有何种前提……被调查者在“同意项”或“反对项”打钩, 能统计出舆论指向的量度。当公众意见严重分歧时, 他们按照概念表示各自的见解, 就可能显示出不同公众舆论的强弱, 确定调查结果。

在特定的调查题目下, 调查命题的设计者不可能, 也无须囊括所有观察的角度去说明社会问题, 只要列出一套最能说明问题的简明句子, 准确表达人们的认识, 就能获得特定的意见指标。常用的舆论指标有以下几种:1.同意度指标, 表明赞同或反对的级差;2.满意度指标, 指人们对所测问题的满意程度;3.期望值指标, 即人们的愿望和对未来的向往;4.评价度指标, 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人物的好坏、优劣作出评判, 例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5.价值指标, 由价值判断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例如极好、较好、利益极大、利益较大、有一定利益、利益较小、没有利益、有害, 等等。

在舆论调查中, 对公众态度概念和命题的陈述, 不仅要符合实际、用语贴切, 而且还要使被调查的民众容易理解。这种科学严谨的理性调查手段, 不仅能培养人们的理性思考, 而且可防止话语暴力进入公众舆论的护栏。

四、舆论声势与舆论调查的误差

在媒体上, 常常看到这样的调查论断:“形成舆论强度”“造成舆论声势……”“强势意见正在转化为民意”。什么是“舆论强度”, 什么又是“舆论声势”?“舆论强度”与“舆论声势”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舆论调查中如何发现和确定误差?这是舆论调查设计和撰写调查报告的关键问题。

如果对某一社会问题形成民意, 无疑它是强度最大的公众舆论。当对某个问题的民意还没有形成时, 数量最大的公众意见就可能是强势舆论, 显露出高昂的舆论声势。舆论强度不仅包含表达意见的公众数量巨大, 而且态度坚决、呼声强烈, 是由“坚决同意或坚决反对、坚决赞成或极不赞成、非常满意或很不满意”之类的态度概念表达的。少数人即使态度坚定、执拗, 其影响力依然微弱, 不可能形成舆论声势。

舆论声势有三种规模:1.局部规模, 某种意见仅在一个地区 (某个县区或城市) 高涨;2.膨胀性规模, 舆论主体达到成年人口40%~50%的比例, 在多个城市或地区出现;3.全局性规模, 某种意见已接近60%的人赞成, 并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流传, 很快能发展为民意。大众传媒上常说的“大家认为”“群众一致呼吁”“社会反响强烈”, 都属于这类声势的舆论。舆论调查捕捉、确定不同规模的众意, 常常出现误差, 甚至把少数人竭力喧嚣的意见误认为规模较大的众意。这类“多少颠倒”的现象, 也是舆论非理性的表现, 往往被大众传媒所追捧。

互联网是制造舆论声势与舆论强度最好的媒体, 几千、几万人的帖子和微博发出相同的呼吁, 在大众看来, 似乎是全民的意见, 实际对全国整个人口而言, 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少数派。舆论调查或民意测验把握舆论声势的真实“个头”, 借助抽样数据进行概率分析, 才能准确把握它的社会影响。忽视舆论调查的科学抽样, 必然放大可能出现的误差, 对舆论强度与声势的评价难免偷梁换柱, 把少数人的意见误认为是大众的意见。

所有舆论抽样都有误差, 舆论调查机构有时利用误差制造虚假的舆论声势, 媒体若忽略这类误差就会被舆论阴谋所利用。西方严肃的报纸有关民调的报道, “通常会加上一个小边样, 提醒读者注意调查误差, 并解释其含义。电子媒体也常在稿子里提到正负几个百分点的抽样误差。然而, 媒体在承认调查结果必然带有某种不精确时, 通常只用一两条注解来处理, 不如报道调查内容那样显眼”。[9]这类舆论调查报道, 同样让人们忽视舆论调查的误差, 甚至中了少数人极端意见的圈套。在通常情况下, 样本数量足够、类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 调查命题客观准确易懂, 才能把误差降到最低限度。

美国民意协会前任主席及全国民调评议会评议员巴德·罗普曾在十多年前警告说:“在新闻稿中只提到抽样误差这一种, 会让人以为除了抽样误差外, 所有调查结果都是正确无误的。这当然是不对的, 也不是你该让人们产生的印象。许多民调报道现在都在稿子里指出, 抽样误差只是整个调查过程中多重误差之一, 其实, 每一项舆论调查都受制于若干实际执行上的困难。”[10]某些人拒访而造成的误差, 对舆论调查的失真具有关键作用;态度命题从哪个角度向回答者发问, 可能有误导作用。罗普还强调:“许多人会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事情发表意见, 在民主社会中, 他们有权这么做, 这些意见也可能对政治运作过程造成重要影响。然而, 在报道舆论调查结果时, 如果发现调查主题并非大家熟悉的事情, 就要特别小心了。”[10]那些发出语言暴力的人, 对谈论的事情究竟知道多少、知道的是否全面, 这不仅对舆论调查及其报道, 而且对他们本人都是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何香久.别让公务员为少数腐败者买单[N].新京报, 2004-03-05.

[2]Theodore Lewis Glasser, Charles T.Salmo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 Guilford Press, 1995:p37.

[3]Steffen W.Scmidt, Mark C.Shelley, Barbara A.Bardes.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Today, Wadsworth, 2004:p198.

[4]Lippmann, W.Public Opinion, Greenbook Publications, LLC, 2010/1922:p15.

[5]Harwood L.Childs, Public opinion:Nature, formation and role, D.Van Nostand Company, Inc, 1965:p26-27.

[6]Baker, K.M., Inven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Essays on French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p172.

[7]Taylor, C.Modes of civil society.Public Culture 3 (1) 1990:109.

[8]Bryce, J.&Bryce, V.Modern Democracies, Kessinger Publishing, /The Maomillan Company, 2004/1921:p31-40.

[9]Lavrakas, Paul J., Holley, J.K., Polling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verage., Newbury Park, Sage, 1991:p189.

网络暴力作文 篇4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讲有关网络暴力的报道。一直在玩网的我,其实也多少知道,网上的键盘手是个很可怕的东西,他们几乎什么都说不喜欢就要开始吐槽,就因为是在电脑手机背后,似乎没什么是可以顾及的。

反正他们就是属于看到谁不喜欢就谁,嫉妒谁就吐槽谁,真的很讨厌这样的人。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呢?在评论别人之前,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有哪里不好呢?你有资格去这样评论和贬低别人吗?可能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吧,总是在说别人哪里哪里不好,可是却从未想到过其实你自己的身上就有着很多很多的不好,你自己又有多好呢?很多时候真的很不理解现在人的思想,就仗着自己躲在电脑背后你就可以随便说一些议论别人的爱好了吗?比如说lo娘,就是喜欢穿着一些好看小裙子的人,还有喜欢cos的人,他们也都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自己的爱好。我真的觉得穿洛丽塔的衣服都是自己的爱好呀,而且都是给自己看的,可以让自己心情高兴,我就觉得很ok了。毕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的其实就是自己高兴吧。只有你高兴了,你这一生才算是没白活,才算是有意义的。真的很不懂网络暴力,你凭什么就要这样说别人恩?就因为别人议论的并不是你,你就可以一起落井下石了吗。可如果别人议论的是你呢?你该有多痛苦,该有多难受,不知道你想过吗。

做人,还是要将心比心的好,也没有必要一直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活的开心就很好。

上一篇:空间资源价值下一篇:新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