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安全

2024-05-20

网络舆论安全(精选8篇)

网络舆论安全 篇1

阳城初中维护关键时期舆论网络安全稳定工作

实施方案

为配合上级机关督查实施维护关键时期网络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及蔓延,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推动我校的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形成,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阳城初中关键时期网络舆论安全稳定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做好下面三项工作:

1、制定学校教职工舆论引导措施

2、建立学校网络事件和负面舆论监控和应对措施

3、每日在政教处填写日排查表和日整改表 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 杜长建 副组长:刘博 刘文举

舆论网络安全具体负责人:贾远征

二、做好监测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要快速反应、组织有力、机动灵活、覆盖全面、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我们要在设施配置、制度建设、队伍培养方面下功夫,锁定重点监测对象,把握好重点监测内容,注意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保证将监测引导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网络浏览监测

我校要每天浏览监测学校舆情有关的信息,经常关注市内外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论坛、博客主要关注天涯社区、猫扑大杂烩网站、搜狐社区(青海苍穹)、新浪论坛等网站;新闻网站重点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微博类主要关注新浪、网易、腾讯QQ群、微信圈等。

在网页监测浏览中,要注意和我市县有关的敏感的话题。尤其要重点关注和教育、教学、安全、乱收费、体罚学生、恶劣、野蛮、骂人、打人、师德、补课费等关键字相关的问题、诉求建议和信息报道。

(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我们除要重视做好日常监测外,还要会用、善用网络传播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要主动介入,建立好网络表达的实体,通过论坛、QQ、博客、微博、微信参与交流,发布信息。我校网络舆情引导监测信息员要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收集、分析、跟踪舆情动态。要对网民提出的问题,以及正在形成、有可能产生大范围影响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甄别、筛选。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积极发帖、回帖、跟帖,宣传市委、政府、教育局关注教育、改善教育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以强化网上主流舆论。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校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把网络舆情监测作为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明确网络舆情监测信息员的职责,建立网络舆情值班监测制度,确定舆情监测人员的责任职责。学校网络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负责对我校的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考核工作,及时通报我校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落实情况。

(二)认真抓好落实。我校加强舆情信息防控工作的沟通、汇报,每天至少1次对相关指定网站、论坛和贴吧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如果在本地已经有敏感事件发生时,对舆情产生的相关网站、论坛进行高频度的浏览和搜索,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形成网络舆情大监测引导格局。我们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时,要善于选择关键词,锁定掌握敏感信息发布的源头,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分析相关信息的传播走向和舆论的走势演化,积极做好引导工作。我们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不断提升舆情监测引导工作水平。

本方案自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我们会在舆情监测引导工作上积极努力,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本项工作。

阳城初中 2015年12月1日

网络舆论安全 篇2

网督”, 是指民众以互联网为平台, 通过网络技术和各种网络形式了络泛解、充国分家地社交流和发会事务, 表广的意见定社、建议会公共, 权对力掌者握行一舆伟李□使督相的比权, 过互力程联的。网行与凸为传显进统了行媒监介迅论性征捷, 、方从而能便够和更广强泛有的力特监地集合及分化观念些特点有利于舆论, 的这督形优缺成势的。的一但一面是, 面怎任, 样也何就利事有用物有欠网

络舆论的优势, 克服其劣势, 使网络舆论发挥

正确的监督作用已成为当前各方探讨的热点问题。

网络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显而易见:

网络使普通百姓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从而在一定层面上真正实现了公民的舆论监督权。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 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 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媒体论坛、新闻反馈板块及聊天室等的出现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 网民对于某些焦点事件各抒己见、畅言无阻, 最后形成倾向大体一致的公众意见,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舆论。网民借助网络平台直接表达个人意见, 避免了传统媒介监督中政治权力的干预和阻挠, 使权力违法事件迅速展开在全民面前, 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互动是网络最为鲜明的特征, 它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 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而开放的网络平台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大胆地发表看法, 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同时, 这种交流形式使相互间相距千里的民众有种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 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和及时性。我国网民人数众多, 分布广泛, 网络舆论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网络媒体凝聚了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网民的智慧和力量, 对某一焦点事件的评论往往会产生集聚效应, 在短时间内迅速碰撞磨合, 形成广泛代表民意的网络舆论。而其他的监督形式则一般要经过一整套的既定程序, 费时较长。

公众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传统媒体对民情、民意一般都有加工、筛选的“把关”程序, 而互联网就取消了这道“工序”。同时, 网络“无记名投票”式的宽松、自由环境, 便于人们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虚假信息的存在, 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由于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还不完善, 网络的开放性也就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 即虚假信息的泛滥。它妨碍人们获得真实信息, 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 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网络为谣言的产生也提供了技术条件, 有的谣言发布者出于种种目的, 在网上对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加以诽谤和诋毁, 混淆人们的视听, 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 就是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的传播, 而虚假信息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力。

网络主体虽然广泛但代表性尚不充分。一方面, 由于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 网络的覆盖还只是局限在城市, 农村依然在网络信息的传递范围之外, 忽略了这一片区域, 任何舆论监督都不是完整的, 也就难以获得受众的信任。另一方面, 网民以年轻人和中下阶层的人居多。

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 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监督”的过程中, 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 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 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 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

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优化网络舆论监管机制

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功效, 必须从网络传播的自身建设、外部引导着手, 把网络的信息传播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使其按照规则和道德规范运行。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政府的管理和引导。首先, 一方面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立法要相对完整、系统、全面, 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则要求能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和互为补充, 综合整理现有的法律资源;适当强化法律规范的韧性;清楚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明确监督主体的权利及义务。其次,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媒体内容的监管, 如利用技术手段过滤、实行定时开放、版主全职管理模式等方式来加强内容方面的有效监管。再次, 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舆论安全监管机构来负责指导、协调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网络舆论安全监管工作, 确保决策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增强监管工作的协调性。

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 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功能。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必须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责任, 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 成为反映民情的主渠道、成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通过资金、政策等对重点网络媒体予以扶持, 形成一支“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网络媒体;通过提高政府网络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一体化的网络媒体管理体制, 掌握网络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

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素质及网民的责任意识与自律能力。一方面, 要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 要紧紧抓住对“主旋律”的宣传和弘扬。其次, 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 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使上网浏览者尤其是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们有自己的理性, 能够分辨是非, 不要跟风, 把错误的网络舆论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 《人民日报》, 2009-2-3。

[2].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 《天津市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 。

网络舆论安全 篇3

网络媒体具有相对广阔的公共舆论空间,这主要是由网络舆论的特点决定的:

一、网络舆论主体具有匿名性

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中的论坛,即BBS,这些意见的主体并非实名,而是用自己的注册名,这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匿名使得网民可以挣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给予了传播者充分的安全感,也给了言论充分宽泛的表达空间。

二、网络舆论客体具有公共性和一定的争议性

网络舆论和其他舆论一样,是一种集合意识,一个人发表的意见,仅仅是意见而已,多数人发表意见才构成舆论。没有一定人数“量”,舆论就无法成为一种集合意识。舆论是以汹涌起伏状态即舆论波的形态由舆论中心向外扩展的,是民心波动的再现,而民心波动则由经济利益、道德原则等引发。因此,只有那些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话题,如社会贫富差距、社会教育、社会公正等,才会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这样的话题出现以后,在网络上参与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同时,这些公众关心的公共性话题往往又是带有一定争议性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群体的分化,多种价值观在社会并存,各个群体出于自身情况和利益的考虑,对于公共的

社会问题必然会有意见的分歧。尤其是对焦点和热点的社会问题,在网络上的讨论和争议尤为热烈。

三、网络舆论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在网络中,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可以自由表达,再加上网络信息的海量、共享性和快捷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内容异常丰富。同时,传统媒介中,报纸会受到版面的空间限制,广播和电视则会受到时段的制约,而惟有网络舆论能将意见保存而打破时间界限,因其容量巨大而克服空间的约束,呈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根据“沉默的螺旋”原理,传统舆论主体面对社会事件发表看法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默”,而网络舆论主体就不必担忧这些,他们会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从而使得网络舆论内容呈现出丰富性与

真实性。

四、网络舆论形成的原生态

网络舆论形成的动力来自网民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舆论产生的最初阶段几乎是一种自发状态。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信息要受到党和国家一定的控制,具有相应的审查和控制的制度和方式,因而是以自觉舆论为主。而网络媒体的特点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网络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表意见和观点。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海量,要对网络发布或传输的信息完全进行监控是不可能的,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所以网络舆论上的自发舆论多于自觉舆论。

可以说,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强度的提高,是和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网民数量增长、网站功能扩展成正比的。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1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23亿,增加200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4%;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5小时,增幅为17.9%;网民中选择“浏览新闻”这一网络功能的比例最大,占到66.3%。可见,网络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其构建的公共舆论空间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网络舆论引导方案 篇4

监测引导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委各部位,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

现将《兴庆区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兴庆区党委办公室

兴庆区政府办公室

2011年5月28日

兴庆区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的意见

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开展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又一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及蔓延,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推动兴庆区辖区内的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形成,为兴庆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

一、健全组织

(一)建立兴庆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宣传部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以兴庆区党办、政办、宣传部、信息中心、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信访局、教育局、卫生局、城管南北局、拆迁办、安监局和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部),负责日常各单位舆情监测引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兴庆区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各单位,尤其是成员单位平时按照各自职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核查、处置、反馈,对重要舆

情动向要及时向舆情引导监测联络办公室报告,在兴庆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做好舆情引导应对工作。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监测队伍。每个单位可根据不同行业、专业确定一到多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的工作人员作为网络监测信息员,负责监测、整理、分析、反馈有关网络舆情信息。网络监测信息员除负责对网络舆情做出监测外,在必要时和单位领导或上级部门沟通后,按一定的口径在网络发布信息,或跟贴,发表评论,做好有关网贴的回复及信息报送工作。

二、做好监测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要快速反应、组织有力、机动灵活、覆盖全面、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各单位要在设施配置、制度建设、队伍培养方面下功夫,锁定重点监测对象,把握好重点监测内容,注意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保证将监测引导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网络浏览监测

各单位要每天浏览监测兴庆区舆情有关的信息,经常关注区内外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门户网站主要关注新浪、网易、腾讯、百度、宁夏信息港等网站;新闻网站重点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宁夏新闻网、宁夏网、银川新闻网等;论坛、博客主要关注网

易社区、宁夏网虫、宁夏时光、蔓草社区(宁夏新闻网)、百度贴吧(百度)、天涯论坛等;微博类主要关注新浪、网易、滕讯等。

在网页监测浏览中,要注意和兴庆区有关的敏感的话题。尤其要重点关注和效能建设、行政执法、拆迁安置、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城乡一体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管理、村级财务公开、劳动保障、环境保护、民政和信访有关的问题反映、诉求建议和信息报道。

(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各单位除要重视做好日常监测外,还要会用、善用网络传播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要主动介入,建立好网络表达的实体,通过论坛、QQ、博客、微博参与交流,发布信息。网络舆情引导监测信息员要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收集、分析、跟踪舆情动态。要对网民提出的问题,以及正在形成、有可能产生大范围影响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甄别、筛选。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积极发帖、回帖、跟帖,宣传区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以强化网上主流舆论。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

作,要把网络舆情监测作为本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要明确网络舆情监测信息员的职责,建立网络舆情值班监测制度,确定舆情监测人员的责任职责。兴庆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的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考核工作,及时通报各单位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落实情况。

(二)认真抓好落实。各单位要加强舆情信息防控工作的沟通、汇报,每天至少1次对相关指定网站、论坛和贴吧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本地或本单位已经有敏感事件发生时,对舆情产生的相关网站、论坛进行高频度的浏览和搜索,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形成网络舆情大监测引导格局。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时,要善于选择关键词,锁定掌握敏感信息发布的源头,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分析相关信息的传播走向和舆论的走势演化,积极做好引导工作。要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不断提升舆情监测引导工作水平。

各单位、各部门要及时向舆情监测引导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网络舆情信息。特别是主要的敏感信息和重要信息要第一时间搜集,并向区委宣传部报送舆情信息。各单位、各部门每周至少报送1条有价值的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论战现状研究 篇5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对如何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做出一个深刻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极其重要的工作; 做出一项重要部署:要强化新舆论格局下的阵地意识; 提出一个基本要求:要提高网上舆论引导的质量和水平。可以看出,网络舆论舆情这一领域已经得到了国家阶层的高度重视,那么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这项工作?我国的舆论舆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作为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在这些表象背后,我们应该意识到造谣传谣者的别有用心,分析和研究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

二、中国网络舆论现状

三、正确识别网络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三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拓展国家安全视野;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增强网络舆论识别能力。

下面先让我们先从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来研究分析这场没有硝烟的政治斗争。

一、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 网络舆论战,是指战争双方利用网络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宣扬己方对特定事件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和行为,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民意归属,造成有利于己的舆论态势。特点:

1.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

网络传播的社会舆情基本上可当下生成、当下传播,具有相当的即时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舆论强势,形成公共舆论,并对公共事务产生影响和干预。这就为网络舆论战的展开提供了高效的媒介。2.网络舆论传播范围广

据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如此高的网络媒体覆盖率,一旦有热点消息传出,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铺天盖地”。为网络舆论战提供了巨大的平台。3.网络舆论互动性强

传统的新闻媒介都是单向传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被动的,而网络媒体的传播是交互流动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自行选择我们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论坛与微博提供交流的场所,我们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4.网络舆论受非理性情绪影响严重

传统的社会舆论传播中,人们的行为和言论受到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不良诉求能够得到有效制约;而网络上的可匿名性让不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成为了可能,为人为制造网络舆情提供了条件,甚至很多非理性言论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

二、中国网络舆论现状

了解了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后,让我们来看看现如今中国网络舆论的现状

(一)西方反华势力正在对中国展开一场超越传统意义的舆论战

传统的舆论战,是指战争前或者战争进行中,通过舆论方式来扰乱军心,削减敌方战斗意志,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场舆论战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定义,它是高于军事层次的一种大战略。其战略企图,就是通过舆论战而达到常规战争所达不到的目的——以搞乱中国人的价值观来瓦解中国,导致中国思想混乱、人心动荡、社会秩序崩溃,进而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二)西方反华势力对华舆论战已经取得巨大成果

近几年来,西方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相当一些学者、官员、学生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已经西化,他们挟洋自重、以洋为荣,在他们心目中,什么都是西方的好,月亮也是西方的圆;张口闭口“普世价值”,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大量使用西方原版教材,全面灌输西方价值观,只重用留洋海归而排斥本土人才。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打压围堵中国的矛盾纠纷中,他们不主张祖国利益,反而站在对方那一边。

(三)国内外反华反共势力实施舆论战的主要平台是微博与论坛。他们利用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利用自媒体的发展,利用我们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松懈和漏洞,在微博和论坛的平台上形成了反对共产党、妖魔化共产党、诋毁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美化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舆论场。

(四)网络舆论战中反华势力强于爱国势力。

反华反共势力由于得到国际反华势力的强大支持,处于自觉的状态,声势浩大,发展迅猛;而爱国爱党的势力则处于自发的状态,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明确的支持而处于各自为战的散乱状态。以反共言论着名的“薛蛮子”,其粉丝数量已达1300多万!充斥着大量“水军”,如果扣除水军的数量,估计“薛蛮子”之流的真实粉丝数只有标榜数字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不明白此中真相,就会误以为他们拥趸众多、大得民心,其实不过欺世盗名、愚弄大众而已。

(五)反华反共势力网络舆论战的基本手法

一是诋毁污蔑中国历史。他们深谙“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的道理,大肆侮辱鞭笞中国历史,把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说得一钱不值,诱导青少年膜拜西方文化。

二是诋毁污蔑中国革命史。他们以复原真相、历史新解和平反冤假错案等名义歪曲诬陷中国革命史,野史:林彪事件揭秘等。

三是诋毁污蔑毛泽东。特别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夸大,无限上纲,从道德制高点上摧毁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旗帜。

四是诋毁污蔑爱国主义。他们把国内外历史上反对腐败政府的言论和无政府主义言论拿来,用于恶毒攻击和讥讽今天的爱国者,企图动摇爱国者的信念和合法性,让人们不敢理直气壮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五是诋毁妖魔国有企业。他们寻找种种口实,把国企说成是垄断的魔头、腐败的温床、低效的典型、社会不公的根源和阻碍民营经济的杀手。

六是不遗余力地宣扬所谓普世价值、西方生活方式和新自由主义思想。

七是怀念民国、歌颂国民党、赞扬蒋介石。他们选择性地把民国、国民党、蒋介石的某些功绩拿来大肆渲染夸张,借以表达对共产党、毛泽东和社会主义的不满。

八是以反腐败、维权和揭露食品安全事件为由,寻找抹黑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所谓证据。在他们那里,反腐败、维权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揭露实际已经变成了妖魔共产党、动摇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政治工具。

(六)反华反共势力的共同特点

一是对于共产党的巨大成就佯装不知,而对于并不反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主流的负面现象极为敏锐,借题发挥,大肆起哄,唯恐天下不乱。

二是极力怂恿人们骂中国文化、骂中国革命、骂中国共产党、骂国营企业、骂社会主义。

(七)造成我国网络舆论现状的几点原因

这种局面的形成,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反党反民族反社会主义者长期得到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支持。维基解密披露的《福特基金会资助并受美国保护的100个中国名人》在网上已经公开,包括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北大副校长海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经济学家厉以宁,这些人大多是一些亲美的右翼的大学教授和经济学家,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智囊团,而福特基金会与美国中情局的关系早已声名狼藉,可以这么说,美国中情局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二是我党和政府内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思想变质分子,一部分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与反党反民族反社会主义思潮合流,实际上成为国际反华势力在中国在党内的代言人。三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确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和工作疏漏,授人以柄、给人以攻击的口实,从而深陷被动。四是对网上舆论的管理失之软弱松懈而不得法,存在着不敢管、不善管甚至不愿管的问题。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放纵了舆论领域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对于上述情况的严重性,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认识。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发起的这场舆论战,其规模之广、程度之深、花样之多、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舆论战的胜负,关乎着我党我军的生死存亡,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三、正确识别网络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网络的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着宣传思想阵地。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党历来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从红色电影激励一代中华儿女,到“一支笔”唤起工农千百万,再到报纸、电波和荧屏积聚起改革发展的无穷力量,共产党人总是善于在学习和创新中把传播技术、大众传媒锻造成改变历史的利器,勇立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潮头,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打赢这场网络信息战:

1、在“人”上应对人才需要做出专业培养

在人的问题上,我觉得第一是要加强思想宣传队伍建设,第二是要提高全民对网络舆论的辨别力。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包括一些思想宣传工作者还不熟悉网络、不知网、不懂网,遇到问题采取“鸵鸟政策”,放任不管。还有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网络舆论,采取封堵、躲避、质疑、推卸责任等方式,不但使自身越来越被动,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今天的宣传工作者,必须克服网络“本领恐慌”。作为广大网民,应该注意些什么什么呢?首先,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其次,注意网络信息的出处、可靠性。第三,避免被单方面陈述所误导,有时只需要搜索一下。最后,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要十分警惕其真实性,因为真相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煽情,所以客观的报道都应该是中立性的,我们要做到不凑热闹,心态平和,理智对待。

2、在“势”上应对敌方攻势做出强大合音

网络的广泛性绝对了这场网络舆论战只靠一部分人是打不赢的,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网上舆论工作,自觉支持网上舆论工作。8500多万名党员、8900多万名团员,涵盖党政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他们一旦扎根网络沃土、发出响亮声音,将汇聚起无比强大的合音。

3、在“时”上应对新闻事件做出快速反应。

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报纸的报道周期按“天”计算,报道“昨天”的事;电视的报道按“小时”计算,聚焦“今天”的事;网络报道的时间则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的事。在网络时代,如果对一些新闻事件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恰当时间给予回应,就可能时时落后、处处被动,丧失了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导权和制高点。

4、在“度”上应对网络舆情做出准确判断。

网络上的舆论既有理性的也有情绪化的,既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既有建设性的也有别有用心的。如果不对网络舆情作出准确判断,就难以掌握舆论引导的“度”。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科学性分析,在准确判断舆情、坚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

5、在“效”上应对传播效果做出及时评估。

在舆论引导上要讲究传播艺术,不能居高临下空洞说教、语言生硬强行灌输、形式刻板不求变化。只有平等交流对话、科学艺术引导、增强其亲和力和贴近性,才能取得实效,让网民喜欢看、有共鸣,真正发挥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从而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总结:

黑格尔说:“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谁道出其中的真理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而对于其中的错误,不懂得去蔑视它,这种人也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因此,黑格尔说:“公共舆论值得重视,又不值一顾。”黑格尔对公共舆论的看法是辩证而深刻的。的确,公共舆论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大杂烩,其中有真理,也有谬误。对于真理,对于人民的呼声,我们必须主动地去发现它、重视它、顺应它;对于谬误,对于居心叵测的歪理邪说,我们必须蔑视它、抑制它、反对它。这是我们每个人对待公共舆论的正确态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最后,我用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一段话来做总结:

加强舆论引导共建和谐网络 篇6

随着新技术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多元化、大众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每个人都能通过相关传播渠道,成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主体。网络意见发表的便捷性,使网络媒体成为了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四个”多样化的出现,各种利益诉求、社会矛盾甚至群体性冲突日益增多。网络意见发表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使网络媒体成了社会各阶层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理性讨论的平台和个人情感渲泄的场所,成了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中,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积极疏导公众情绪,获得精神支持和社会认同;同时也便于党和政府从另一个层面来及时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汇聚民智,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

网络上,既有众声喧哗,各抒己见,也有多样文化的激荡、多元利益的博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网民达3.84亿,手机用户达7.5亿的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在这里,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帖子”,一条“小道消息”,通过网络的发酵、催化,会迅速升温。如果引导不力或者不当,容易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在“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的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却缺乏充分认识,能力不足。有的遇事手足无措,有的处置方式简单落后,引导不得力、不得当、不得法。因此,我们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在“网络时代”,舆论环境复杂,各种声音交织,舆论导向至关重要。按照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办事,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方法。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离开了有效性,任何正确的舆论引导都无法起到主导作用。而要实现有效性,关键在于舆论引导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网络时代”,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先声夺人,才能领“众声”之先,真正发挥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政治、信息、资源等优势,先说话、敢说话、说真话,讲究说话的艺术,特别是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要力求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及时表明党委、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以任何可乘之机。这样,党的声音、政府的声音辐射面就广,影响力就大,说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提高驾驭网络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当务之急。在“网络时代”,从一定程度上说,谁主导了网络舆论,谁就抢占了引导舆论的制高点。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网络舆论不重视、不知情、不内行,这已成为其舆论引导能力的“短板”。

我们必须把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我们必须努力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研究网友的接受习惯,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力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主动介入应对,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对话交流,把握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做到手中有招。

正确对待、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深入群众、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因此,必须充分尊重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督权,尊重每一个“网民”的监督权。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但网络舆论监督一点也不“虚拟”,和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威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正确对待、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监督,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对舆论引导能力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实践证明,舆论监督效果越好,舆论引导越能取信于民。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在新兴媒体面前往往手足无措。遇到舆论监督,就视为“洪水猛兽”;遇到负面新闻,就认为是找茬子唱反调。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不是积极应对、正面引导,而是捂、躲、瞒、防、堵、压,最后陷入被动,不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使政府失去公信力。

关于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关系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公关,网络舆情,操控

一、引言

你敢想象吗?根据《谁在操纵网络舆论》的表述, 网络上的50%的公共事件都是假的, 也可以说一件网络上热炒的消息其真实度就在50%左右, 你是信还是不信呢?网络公关公司的内部推手几乎从不相信网络中的言论, 我们的网络大众被网络虚假信息肆意愚弄, 我们的情感被他们横加践踏。鉴此, 我们在思考, 国人在深思, 哪里才有真正的网络民意?又该如何破除网络公关营造出来的虚假舆论呢?

通常说来, 公关就是公共关系的简称, 但遗憾的是公众似乎只知公关不知公共关系。笔者认为, 公关和公共关系早已不是似是而非的两种概念。公关, 在中国社会里一直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点, 误把公关理解为“公关小姐”。而公共关系这一概念,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我国, 在高等学府的学者眼里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 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可在有些中国公众眼里就只是“公关”。尽管经过了90年代的大力发展和整合, 但公关直到今日还处在负面事件的阴影中、活在人们的误解里。要消除误解, 我们就必须坚持摒除“公关”的错误认识, 宣扬公共关系的真正含义。另外, 我们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高尚的职业, 绝不是一种鄙俗行为的代名词。因此, 公共关系强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树立正面形象的方式。现代网络公关, 指的是我们组织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公关的效果。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具有何种关系, 他们之间具有何种影响, 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关系现状

时下, 针对新闻热点, 网络公关公司雇佣“水军” (兼职发帖者) 来为客户发帖、回帖、转帖造势, 从而控制舆论达到自己的目的。控制网络舆论, 实现个人目的是网络公关者的真实意图, 网络公关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不少专家和学者对当下中国大搞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社会风气表示了担忧, 虽然我们经常意犹未尽地谈改革与开放对富裕生活变迁的影响, 但这种速度赶不上从2000-2010这10年来网络蓬勃发展和信息高速流动的迅猛。网络赋予了各种文化交流一个广阔的平台, 为言论自由创造了更为通畅的空间, 在便捷的互联网操作下, 信息分享无处不在, 思想冲击“日新月异”。人们接受到的信息越多, 知识自然越来越丰富, 追求新奇的心理特点也越来越显著。一个“标题党”就像是大街小巷的吆喝着, 可以立即引来闻风而动者, 一条QQ短信息可以瞬间被千传万载, 一条关于刘翔退出奥运会的新闻可以骤然间形成一场轩然大波。往往是企业和组织的危机、负面的报道和消息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最能弹出人们的口水。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 不明白网络背后机构与组成的青年网民们, 占了中国网民总人数30%, 显然很容易被见风使舵者“操控”———他们可以利用公众的某些情绪, 把原本符合公众客观情感的真实舆情演变为引起重大关注的虚假舆论, 这样的后果太令人忧虑;那么, 哪些因素导致这种不良结果的产生呢?

(一) 网络受众沦落成为“工具”

中国互联网虽然处在一个成长阶段, 可是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 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 关于中国互联发展状况的报告, 2008年底中国已经有2.9亿的网民, 但在2010年7月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4.2亿。进入中国互联网的门槛很低, 4亿网民的组成结构十分复杂, 多数人只是借助网络的便捷获取信息。这些大批量新进入互联网的网民们在享受网络的新奇和各种功能时, 可能早早成为网络公关公司利用的对象。

面对巨大流量背后的利益链, 网络公关公司制造各种言论、删帖、高回复量、买通互联网站等等措施, 使得网民浏览网络中热点信息的第一时间被他们的意图所操控。尽管网络推手们自己不说, 但是在他们眼里, 广大的网民们是一群“思想情绪化的笨蛋”:网民们发表回帖也对事件产生直接的、情绪化的想法。可是网民们从来不会考虑这些假象背后的幕后操纵, 有的甚至连事实真相都不曾考虑。况且这些“网络推手”也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 也没人揭发内幕。因此, 用夸张的语言和所谓的“事实”调动他们的情绪易如反掌, 广大网民被之玩弄于股掌之间。

(二) 网络公关组织受利于商业竞争

网络公关组织越来越多, 许多传统公关公司也相继介入互联网。当下网络公关的盈利模式和成功运作是得益于我国网络法治的力度不够和大多数网民的不成熟心理。然而他们这种不顾良知、旁观热闹和制造舆论影响的个中行为不是他们天生好奇或兴趣, 是因为有利益方的需要, 也即客户的强烈需求。

市场这么大, 蛋糕这么大, 大家都想自己成为切蛋糕的人, 于是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 不同竞争性公司都愿意让第三者———网络公关公司去替他们做有违商业道德之事, 想尽方法去给竞争对手造成负面影响和连锁危机;同时, 紧接着而来的又是对方如发包炮制的“报复性”网络舆论, 因此网络公关公司成为背着黑锅的跑腿军师, 他们不是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组织进行危机化解, 而是竭尽其能制造企业危机。当然也有很多网络公关公司拒绝这种不良行径, 但是其中巨大利益的诱惑, 又有几家公司可以抵挡得了呢。比如一些网站需要网络公关公司来炒作网络红人等, 都是出于一种商业利益。

(三) 低成本高收益驱使下的网络公关

目前, 中国国内以操纵网络舆论为生的公关公司或营销公司约有1000家, 其中北京居多, 而在为这些网络公关公司做兼职发帖人的“水军”浩浩荡荡有十余万之众。利用进入互联网门槛低、网络资源低廉、信息传播速度如同病毒繁殖般迅猛, “水军”上路很容易;而利用一套全面的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公关公司一般付给“水军”的酬劳几百或上千元足以, 但对于“水军”自身来说如此简单的工作有这种收益实属不错。

再有, 曾经被许多网民痛批的“三毛党”、“五毛党” (言指发一条帖子可收益三毛或者五毛钱的专职发帖人) , 像这样的人, 网络公关公司几乎随处可觅, 只是操作起来要隐蔽点、低调点。

三、建立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合理关系路径探讨

舆论有两种, 一种是事实传播;一种是谎言流行。对于客观事实, 我们知道如何面对;但如何破除谎言呢, 就必须找到认识谎言的切点, 甚至找到源头。一些网络公关公司在进行舆论造势的时候, 通常为了扩散影响力要和多家网站合作, 然而其中谎言的识别点就在各大论坛大批量的复制信息里, 这样的帖子如出一辙, 这样的谎言太容易觉察。仔细看看“华南虎”的照片和对地域等情况分析, 专家看出其中破绽不是难事。同样, 发帖人身份、回帖人身份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通过逻辑判断以及一般常识进行判断。

调查不能仅仅局限在网络环境中, 网民的匿名有时难以区分真假。在现实生活中, 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信息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才更为有效, 并且要及时通过媒体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广大的网民。我们如何正 (下转第22页) (上接第20页) 确处理网络公关和网络舆论间关系, 使网络舆论服务广大的网民, 是我们学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 重在德育, 法治先行

虽然政府掌控了舆情监督的技术方法, 但网络公关公司也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我们如果通过监控软件手段对网民的言论进行限制, 反而可能引起网民的怀疑, 网民的隐私将在技术的发达条件下被越来越容易窥探和获取, 这样“网络黑社会” (也即前文所说“网络公关公司”、“水军”、“网络推手”等等) 会获取舆情, 造势之风更不可想象, 当然也不能停滞发展技术监督的步伐。

因此有效地利用法律来保障网民们拥有合理的知情权、足够的言论自由;防止虚假舆论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进一步规范商业道德、舆论道德, 让网络公关活动服务于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 让政府对舆情拥有调控和疏导的空间。

在一个多元化融合的社会背景中,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中道德的积极性不断发展, 网络文明需要持续完善。从事公关活动的企业需要从企业责任上升到社会责任的高度, 媒体工作者需要重视自己的新闻使命。唯此, 我们的网络公关公司的职业道德才得以体现, 我们的网络舆论才会净化。

(二) 加强网络管理与提高网民的辨别力

很难要求网络工作者和网民做到理智地面对网络热点公共事件, 可是网站的管理工作者们首先必须承担起对网民公众的责任心, 不能颠倒事实黑白, 昧着良心接受操控去制造虚假舆论。通过法律途径应该使得这些相关工作人员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和网络的监督, 不能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 谋求不轨利益。

同时, 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来构建我国的网络管理机制, 让所有的人都承担起自己在网络上的义务, 并肩负起相应行为和结果的责任。同时, 网民在面对各种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时, 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讲冲动的言论和随意地转帖, 不被黑心的企业和网络公关公司牵着鼻子走, 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为其他人做正确引导。

(三) 传统媒体切忌跟风网络舆论炒作

在网络媒体还未出现的时候, 都是由传统媒体发布信息, 广而告之;但如今传统媒体有时会因网络媒体掌控了许多第一时间新闻, 吸引了受众的关注焦点, 便开始为了迎合一些公众的口味, 也不论真假就大肆报道网络热门事件、跟进炒作。

这恰恰是给这些负面舆论做了免费宣传, 如果不能清醒意识到其中的要害, 不做深入的调查就报道, 长期来说不但伤害了一些组织的基本利益, 对媒体自身也是一种伤害。这会使得传统媒体更依赖于网络舆论短暂的热点炒作, 从而媒介自身的“意见领袖”功能成为公众的误导。当事情真相被曝光后, 这些媒体也会失去公众的信任。

四、结论

现代社会是网络占据重要部分的社会, 我们不能没有网络舆论, 我们的网络公关要为我们的网络舆论服务, 要遵循基本的道德和社会准则, 绝不能为了自己私利操纵网络舆情。同时, 我们的广大网民要有是非鉴别能力, 面对网络舆论要懂得保持应有的怀疑态度和精神, 不被祸乱网络舆论的少数公司利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 网络公关在实现企业个体服务的同时也将服务全社会;网络舆论在传播真实信息的同时必将抛弃沾满私利的虚假性。

参考文献

[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余明阳.公关经理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陈先红.公关生态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4].美.斯科特.卡特李普.明安香译.公共关系教程.华夏出版社, 2001

论网络舆论的功用 篇8

反映民意,实现舆论监督。综观网络舆论的发展,其内容多是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和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反腐也好,寻求社会公正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它往往代表了底层百姓的意见和呼声,是民情、民意的体现。同时,网络舆论还是民众实现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现代科技同现代民主的结合,它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与传统的媒介比起来,网络在反映民意、实现舆论监督上有突出的优越性。一般来说,作为信息“过滤器”,传统的媒介对民情、民意有个筛选、加工的过程,往往一些更真实的第一手舆论、呼声得不到传达。而网络取消了这道“工序”,实现了民意直达。同时,网络舆论还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网上,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参与国家大事的评价和讨论,参与人多、面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评论都能得到集中反映。而且,在网络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这些优势使得网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在形成后马上会形成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相关者和决策者,特别在一些重大事件、与民休戚相关的决策上更是如此。在火极一时的刘涌案中,刘涌二审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团伙成员宋健飞被核准死刑并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一消息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大家在网上议论纷纷,撰文抨击司法的黑暗。最终,在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下,最高人民法院50年来第一次提审普通刑事案,并推翻沈阳高极人民法院的判决,改判刘涌死刑并立即执行。此外,在伊拉克战争、教育乱收费、“三农”问题、学术腐败等事件与讨论活动中,网络舆论都在反映民意、实现舆论监督方面,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

加速加大信息传播。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过亿,中国主要的门户网站日访问量都达到千万次级别,其中约有47.4%的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庞大的受众群无疑加速放大了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网络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在传统媒体中,传者和受者是严格区分的;网络则从多方面加强和改进了传者和受者的双向交流,受众除了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外,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形成“舆论场”。任何人都能简便、快捷地传递某一信息,甚至自己作为信息的原始创造者和原始传播者,从而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参与。这种“滚雪球”式的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面越来越广,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传统媒体。如故意杀人犯邱兴华被执行死刑后,仅仅几分钟各大网站就进行了报道,网民反应热烈,纷纷参与传播和评论,使这一大快人心的消息传遍街头巷尾。

网络舆论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超强功用,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一些专家、学者在网上叫停征收养路费,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对此迅速予以回应。这些都是通过网络舆论的快速传播而为人们所知晓。由于网络舆论所具有的集散、传播甚至放大效应,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实现思想的平等交流。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的模式,传者和受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使有交流,反馈也是滞后的。在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交流意见,从而形成舆论。由于汇集了各种声音,网络成为各种思想碰撞的场所,从而出现多种声音并存的舆论多元化局面。这种多元化意味着人们敢于并有途径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从而实现思想的平等交流。

邱兴华杀人一案中,是否要对邱兴华进行精神病的司法鉴定,这一量刑的关键问题最终成为法学专家与网民争辩的热点。许多网站开通辩论台、网上投票等,为不同舆论的交锋提供了场所。对于刘涌案的二审以“莫须有”的理由将刘涌死刑的一审判决改为死缓,网络也发出了对政府司法机关和“知名教授”的质疑。这次参与网上讨论的人员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感情和理性几乎都达到极致。

推动政治公开化、民主化进程。现代社会的文明,不仅要求经济、科学技术的发达,而且要求相应的政治、文化的全面文明化,尤其是政治文明。政治公开化、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它首先表现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们有足够的知情权,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网络的自由开放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平台。它打破了政治的封闭性和神秘色彩,增强了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和清晰度,通过消除技术上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网络更好地了解政治过程,更好地知政、议政和参政,实现各种民主权利。

目前,中国网民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互动式的网络评论以其快捷、尖锐的特点,引起高层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公开化、民主化的进程。2006年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被认为是推动政府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务院强调,搞好政府网建设“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网开通前夕,温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情况汇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政府网试运行期间,中南海的会议室破天荒地设置了直播间,多次直播国务院的专题会议;2000年以来的200多期国务院公报也多次搬上网站。政府网的开通,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央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决心。新华网总裁、中国政府网负责人周锡生认为:“互联网一小步,政府改革一大步。”海内外舆论则普遍认为,它标志着中国民众与政府开始真正进入互联网上“面对面”的时代,政府网将对政府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从而有可能引发一场政府职能转变的革命性变化。②

注释:

①沈刘红:《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立体化引导》,《新闻前哨》,2004(1)。

②《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网络舆论民意汇入中南海》,《半月谈》,2006(7)。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红卫农场2018教师招聘方案下一篇:结算审计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