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精选10篇)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1
根据诺依曼的假说,舆论的形成须具备三个条件: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一般情况下,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平面媒体的采访与报道一网络媒体转载—网友留言—形成民意体验—概念化的网络舆论—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互动作用—具体化的网络舆论(提升观点化的民意)—影响政府决策。但同时,在网络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公众舆论的发展和方向。而舆论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同样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一、网络舆论的引发
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议题的出现往往是一个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对一种社会热点的集中关注。一种情况是突发模式,一般以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的发生为导火索,传统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后网络媒体再编辑报道,如“躲猫猫”事件、孙志刚案等一开始是由报纸、杂志或电视进行了报道,经网络媒体转载,事件便得到更大程度和更广泛的关注。网民在接触到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并且对该新闻报道感兴趣时,就会把自己的的认识和想法进行表达,网络给了网民及时、随意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正好满足了网民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的表达需求。
另一种情况是属于渐进式模式,社会矛盾的逐渐积累对公众舆论的刺激在不断加深,人们对社会矛盾和公共事务的感受和认识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当一种社会矛盾出现并不断形成和积累,从无到有、由强到弱、由隐匿到公开,最终可能引发了与这一社会矛盾相关的社会事件的发生,从而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因此舆论得以引发。
二、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整合
众多个人意见在网络上发表并经过复杂的交流、融会、取舍和整合并最终达到倾向性的多数一致意见。这是公众形成比较一致的舆论意见的重要阶段。
当一个富有争议的,能引起网民极大兴趣的原帖或转帖在论坛中发布后,其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讨论对象触动了集体情绪的时候,网民就会不断跟帖和转帖,跟帖的过程就是意见集合的过程。就越能引发强大的网上讨论热潮,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多人参与讨论就越是放大。同时,网络的自动统计功能也将每周或每周的最热帖子及时公布和更新,关注度的传染也会让点击量排名靠前的帖子受到更多的关注,并有可能被其他网站的管理者或者网友轻易转载到其他论坛,随着议论圈的不断扩大,意见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意群体不断增多,凡是能符合和表达人们心愿的意见,会逐渐成为一种主流,为政策制订者或决策者所采纳,并加以宣传、扩散,使之家喻户晓,最终成为社会舆论。公众分散、零碎的意见经过整合以后,就变成了一股或几股强大的社会舆论意见。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经整合变成了一种公众意识。社会舆论意见的形成和广泛传播,标志着社会舆论的最终形成。
三、网络舆论的平息
对于任何一个公共事务,无论网民曾经的讨论多么热烈,随着事件的推移和事件的进展都会由盛而衰、甚至消失。当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专业信誉和拥有的组织资源的传统媒体或者网络媒体对有关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跟踪和较全面的采访并报道出来的时候,公众对事实的真相了解清楚和觉得没有探讨的必要的时候,舆论渐渐平息。另外,当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或者事件本身已经得到解决时,便暂时失去其新闻性,然后被其他新的讨论议题所淹没,舆论也就销匿到无穷无尽的网络信息中了。
四、网络舆论的互动模式思考
网络舆论互动的及时和快速,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舆论可以实现信息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互动和意见的不断整合。在全方位的互动中,各种意见相互整合和碰撞,最终形成趋于一致的舆论。双向互动的传播途径使得网络媒体不仅是议题的设置平台,也是对议题进行意见表达和观点争锋的议论平台,舆论的形成和传播都可以在网络媒体中进行,这种传播模式比传统媒体显得有效得多。
1. 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网络舆论的引起和发展,往往是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相结合而造成的。受诸多新闻选择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往往会将网络中点击率高、评论跟帖频率高以及按照新闻价值评判标准进行选择后的事件在传统媒体中加以编辑进行二次、三次报道,而这些以专题报道或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的形式出现的对事件的追踪和全面解读,使得受众对事件的关注点向其他方面转移,新闻事件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得到确认和放大。相反那些没有被大众传媒关注的新闻事件则很快就销声匿迹。
网络言论因为网民的“畅所欲言”,因而观点相对分散和全面,而传统媒体则相对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对网络评论起到“过滤”作用;更由于网络的快速迅捷,使得这种反馈互动速度极快,经过一次或多次循环反馈循环,网络舆论被不断提炼,新闻事实被不断挖掘,社会影响不断增大,从而影响事件的进程和舆论的发展。正是网络舆论事件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为更多的传统媒体提供了新闻线索,而传统媒体根据这些线索形成的报道又在网络媒体加以放大,形成多元性的网络舆论。
2. 网民与意见领袖的互动
网络中的版主或者高级灌手以其颇有见地的言论来影响网络舆论的传播,他们不仅仅可以引起网络舆论的生成,而且他们往往以其较高的权威性和其较为深刻见解左右着其他网民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和意见,隐形引导、控制着舆论的方向,发展趋势和发展程度。有时候一个“舆论领袖”的见解可以让网民对整个事件的发展有一个完全相反的认识和看法。舆论就是在这些“意见领袖”与网民的意见互动中不断起伏和涨落,最终归于平静。
参考文献
[1]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国良.21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2
【中文摘要】舆论监督在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舆论监督诞生之日起,政府一直是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之一。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舆论监督成为社会的常态,因此,在网络舆论监督时代,网络对政府的监督力也越发强大。而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的新闻舆论监督有所不同,它对内有着自己的生成变化规律,对外也会对被监督对象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这就为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下的应对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网络舆论监督”和“政府应对行为”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环境的现实和该环境下政府产生应对行为的客观必要性,进而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出网络舆论监督生成和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归纳出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应对行为的几种不合理类型和合理类型,进一步分析出产生这些不合理行为的内在原因。最后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科学化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提出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科学应对行为的理想化策略,为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应对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
【英文摘要】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POS)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In the Internet era, POS that participates in social affairs and
expresses views through networks platform has become normality.Since the birth of POS,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its focus, so
the effec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NPOS)on the government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Som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OS, NPOS not only has its own discipline internally,but also has various effects on...【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 政府应对行为 过程研究 传播学策略 【英文关键词】network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government’s response procedure research communication
strategy
【目录】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政府应对行为研究4-59-149-1010-13述12-13研究思路1313-1
4Abstract
5目录6-9
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
1.3.1 中文摘要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1.1.2 研究的意义10
1.2.1 国内研究综述10-1
2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不足13-141.3.2 研究方法1
31.3.3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政府面临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及政府应对行为
2.1 相关概念梳理14-17
2.2 当前我的必要性14-23
国政府所面临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17-21督的技术环境不断进步17-18成环境不断扩大18-19
2.2.1 网络舆论监
2.2.2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构
2.2.3 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不断
改善1919-2020-212121-23
2.2.4 网络舆论监督受到政治环境鼓励2.2.5 网络舆论监督的媒介环境发展趋于成熟2.2.6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不断扩充2.3 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下政府采取应对行为的必要性2.3.1 “网络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加,要求政府必须做
2.3.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进,需要政府应对
2.3.3 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第三章 网络舆论监督3.1 宜黄事件概述
出应对21-2
2行为与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循环22机构应对网络舆论监督能力不足22-23中政府应对行为的过程研究23-3823-2525-29
3.2 事件的网络舆情与政府应对行为分析3.3 宜黄事件的其他因素分析和启示29-3
13.4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为的类型31-35对类型分析31-3333-34
3.4.1 不合理应
3.4.2 合理应对类型分析
3.4.3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为不合理类型
3.5 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为不合理3.5.1 缺乏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化、3.5.2 政府管理者对网络舆论监督认识片的共同误区34-35的深层次原因35-38常态化机制35-36面36
3.5.3 部分基层政府领导习惯管理者角色,行为应对者
3.5.4 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
角色转换难.3636-38
第四章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为科学化的紧
4.1 应对行为科学化的紧迫性
迫性和理论指导38-4338-40
4.1.1 政府的不科学应对行为使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
形象受损3838-39
4.1.2 政府的不科学应对行为导致网络谣言盛行
4.1.3 政府的不科学应对行为造成群体的极化效应,甚
4.1.4 政府的不科学应对行为造
4.1.5 微博的至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39
成”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的频发39-40
发展使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政府应对行为受到新挑战4040-43
4.2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为科学化的理论指导4.2.1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
4.2.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
为提供方法论指导40-41
体系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政府应对行为提供特殊的指导意义41-42
4.2.3 一体多翼:以新闻传播学理论为主体,以其他理
第五章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应对行为科
5.1 策略基于的具体理论和原则
5.1.2 “把关
论为辅助42-43
学化的传播学策略43-5143-44
5.1.1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43
人”和意见领袖理论43-4444
5.1.3 遵守相关法律原则
5.2.1 建立
5.2 政府应对行为的传播学策略44-51
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44-4545-4646-47
5.2.2 网络舆论传播的控制
5.2.3 网络舆论监督发起对象的控制和引导5.2.4 议程的控制与引导47-49
5.2.5 做好信第六章 总结
息反馈:网络舆论监督议程的后期追踪49-5151-5254-55
参考文献52-54致谢55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又被称为“第四媒体”,这也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网络新闻快速发展,引导和规范网络新闻的传播成为目前各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互联网将全球的新闻、信息集中在一起进行共享,所以网络信息和新闻的全球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可是规范和引导正确的网络新闻传播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主要来研究和分析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实施步骤。
1 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特点
1.1 网络传播的优势
1.1.1 信息含量大。网络新闻的舆论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传播,因为传统媒体发行的数量和规格都有具体的要求,导致信息是有选择性的刊登,但是网络新闻传播在同样的时间内就可以给予人们海量信息,增加人们的信息量。
1.1.2 信息传播时效性强。当有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工作者只需在网络上将时间信息上传,人们在互联网上就能够及时的了解事件的原委,所以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是非常强的。
1.2 网络传播的弊端
1.2.1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有一些个别的新闻媒体方只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在网络上发布和谣传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这不仅仅是对受众个人利益的损害,更重要的是拉低了整个网络媒体的公众形象。
1.2.2 网络新闻有价值新闻含量少。人们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可以得到无数的信息,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虚假信息、炒作信息等等,内容缺乏真实性和理论支撑,这样人们大众得到的有价值的新闻含量就相对而言减少了。
2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意义
舆论一个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网络新闻。而在传统的传播中一般都是单向的,互动性差,而且传播者一般都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播的,所以能够基本保证将舆论往正确方向引导。可是网络新闻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区别于传统传播方式,所以就需要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引导。
一方面,当新闻传播方将新闻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网络传播方的地位就变被动为主动,而且人民大众具有言论自由,网民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可以和其他网民积极的交流和探讨。但是这样的交流一般是匿名交流,所以就造成很多人不在乎自己的言论所带来的后果,肆意传播不正确的言论,危害社会。
另一方面,目前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网络新闻数量庞大,人们可以获得海量信息,但是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有部分网络媒体只在乎利益和浏览量而职业道德缺失,散布不正确的言论,误导大众,影响社会。
3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
3.1 规避产生和散布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而想要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首当其冲就是规避产生和散布虚假新闻。
3.1.1 增强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以年轻人为主,相对而言专业能力不强,不能够完全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想要规避产生和散布虚假新闻,增强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1.2 严格把关网络新闻的审核工作。目前很多媒体为了首发,赢得浏览量,将很多并没有严格审核的新闻稿就发布出来,这也就造成虚假信息事件频发。所以在发新闻稿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把关其审核工作,建立相关制度,务必保证其真实性。这也是防微杜渐,从根源上杜绝虚假新闻的发生,保证人民大众和社会的利益。
3.2 用合理的评论方式引导舆论
3.2.1 利用网络新闻评价实现潜在舆论的健康化。我们所说的潜在舆论其实质就是:在受众中绝大部分所形成的一种情绪或看法,而且它还能够影响受众原有的立场和观点。而网络新闻在传播时时效性强、范围广,利用网络新闻评价实现潜在舆论的健康化,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人们在看网络新闻时网络新闻评价也是其关注的重要部分,而在网络新闻评价中将好的情绪逐渐替代不好的情绪,就能够有效地将舆论实现健康化,存进网络新闻舆论的健康发展。
3.2.2 利用网络新闻评论的平台形成舆论主流。在网络新闻的评论中一般都是个人针对此新闻所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其中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也就导致很难形成舆论共鸣。但是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新闻评论的平台,将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有机结合,传播积极向上的观念,形成主流的舆论。同时我们在传播观念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使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可信度,以此来推动舆论主流。
4 结语
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工作是目前网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经过一系列整治和引导工作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进行引导工作时需要积极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总而言之,网络新闻传播舆论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趋利避害,加强引导,促进网络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卉蕾.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科技传播,2014(19).
[2]李爽,韩丽苹.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新闻与网络传播系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4
1 舆论与舆论传播
舆论是指社会大众立足于自身价值理念, 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与现象给予持续性的关注, 并且形成了共识性的意见。
舆论传播是指共识性的意见通过传播介质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产生影响的整个过程。按照传播载体的差异性, 可将舆论传播分人际传播与媒介传播两种。
2网络时代背景下舆论传播的具体表现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 信息传递速度也突飞猛进, 进而推动了舆论传播革命, 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彻底打破舆论传播套路
首先, 互联网以其高度集成、平等及开放等显著特点, 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传播功能。它有效整合与浓缩了如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 促使舆论传播的聚合效应产生, 推进了舆论传播速度;其次,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每个公民都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打破了传统的播与受结构。最后, 网络的方便快捷, 打破了传统舆论传播的地域与时间界限。
2.2 舆论传播主体日趋平等
网络时代的舆论传播特色在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相融性, 打破了传统舆论传播信息量及互动量局限性, 有效形成了一种“去中心”的舆论传播方式, 即每个公民都可以在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中自由转换角色。
2.3 舆论传播隐蔽化与多样化
传统舆论传播载体主要包括期刊、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单向式传播媒体。即一方负责输出信息, 另一方则负责接收信息。
网络信息传播立足于传统舆论传播的优点, 最大化地实现了传播载体与传播路径的有机结合, 促进了舆论传播路径与载体的多样性。其凸出特点如下:第一, 文字、声音与图形同步出现;第二, 文字、声音、图形三者可自由转化。这些显著特点无疑增强了舆论信息的视觉冲击与听觉冲击, 更能引起大众共鸣。
网络时代也为舆论传播提供了论坛、微博和博客等相对具有隐蔽性的微观舆论场所。这些舆论场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 对某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观点和情绪产生了发酵作用, 形成了某些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 随着舆论的不断扩散、热点问题的刺激这些分散的舆论便会迅速膨胀, 并凝聚为一个能够影响全局的舆论场。
2.4 舆论传播速度显著提升
网络时代的到来显著提升了舆论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方面, 同步转播、异步转播并存, 既能够有效实现舆论信息的实时传递, 又能够有效丰富网络传播功能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扩大了网络信息传播容量, 突破了以往舆论传播内容量的限定, 将更大容量的舆论信息传播变为了现实。
3 舆论引导的困境
3.1 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日益凸出, 为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 西方国家通过电视剧与电影等文化产品传播有效实现了价值观的渗透。
3.2 思想多元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利益多元化的格局日益显现。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性, 导致了思想的多元化, 滋生了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舆论现象。这无疑也为我国舆论导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3.3 非理性社会心态的不断侵蚀
非理性社会心态是大众现实诉求未能实现, 而产生强烈挫败感的真实反映。这种心态大都是否定、或者消极评价现存制度、社会持续等。在舆论传播革命进行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小部分人的利益, 导致其现实诉求不能得到实现, 致使其非理性社会心态渐渐萌芽。非理性社会心态的幼芽在网络时代迅速成长, 从快速形成了舆论力量。这种负面舆论会对受众产生消极影响, 会严重腐蚀我国现有的价值观, 扭曲了舆论导向的积极意义。
4 结语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舆论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促进了舆论传播的快速发展, 但也给舆论导向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在看到网络时代对舆论传播产生促进作用的同时, 也要关注其带来的挑战, 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 促进舆论传播在网络时代健康、快速地发展。
摘要:21世纪以来, 互联网络逐渐普及, 人类迈进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化与速度化成为互联网时代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这种大背景下, 舆论传播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立足于舆论与舆论传播的含义, 分析网络时代下舆论传播变化的显著特征, 解析当前舆论引导的显存问题。希望为探究网络时代的舆论传播变化与舆论引导困境提供部分理论支撑。
关键词:网络时代,舆论传播变化,舆论引导困境
参考文献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5
摘要:由于网络社区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已经合为一体,所以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监管对象扩大到所有参与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网民,因此管理过程必须依靠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体现“草根”特点。文章从网民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社区的信息文化伦理的约束和自律,以及信息传播源与信息内容的控制。
关键词:网络社区;信息传播;信息过滤;草根
传播与控制是一对矛盾,有着结构性的联系,但都不能独立存在。传播控制一般有4种方式:(1)传播者的自律与控制;(2)社会政治系统的制约;(3)经济对传播的制约;(4)传播的社会责任。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无中心和用户驱动的“网际网络”。从传播实践上看,任何人可以进入网络自由获取和传递信息,网络的游戏规则是信息的自由流动,信息传播呈多向、发散式特点。网民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绕开监控设置来获取信息。加上匿名和身份虚拟,传播主体多元化和隐蔽性,使得监控难度相当大。这些特点导致权威机构很难对互联网实施严格控制。网络社区是互联网的缩影,比互联网范围虽然小一些,但信息传播与监管的矛盾表现尤为集中,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监控是目前广受关注的难题。
由于网络社区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已经合为一体,所以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监管对象扩大到所有参与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网民,因此管理过程必须依靠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体现“草根”特点。为此,笔者从网民的角度,探讨网络社区的信息文化伦理的约束和自律,以及信息传播源与信息内容的控制。
一、信息文化伦理的约束和自律
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必须自律;作为个性传播必须有度;作为个人自由追求必须节制;作为言论利器必须谨慎。信息既是流动于网络空间中的资源,也是连接网络内外的关键环节。合理地制造、拥有、传播和使用信息的权利即信息权利,具体而言,网络中的信息权利主要包括信息访问权、信息产权、信息自由权、信息自主权、信息平等权、隐私权、信息安全权等,信息权利是连接虚实两界的伦理纽带。信息伦理具有命令、调节、认识、教育、激励功能。通过道德评价、社会舆论、榜样感化等规范和纠正人们的信息行为,使之符合信息社会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使信息活动中各种关系变得和谐。防止虚拟空间的“蛮荒化”,除了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外,更需要网民对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建立起清醒的认识和大力塑造网络伦理道德。
既要保护信息传播自由的权利,又要重视对于信息传播自由的道德限制,必须为道德限制确立合理的上限和下限,形成对于信息传播自由的合理的伦理限度。信息传播自由的权利,只能在这一伦理限度内行使。事实上,法律总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因此,在确立对于信息传播自由的法律限制时,也必须参照信息传播自由的伦理限度。
著名的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10戒:(1)不应当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不应当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不应当偷窥别人的文件;(4)不应当用计算机进行偷盗;(5)不应当用计算机作伪证;(6)不应当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7)不应当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不应当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应当考虑到你所编制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应当用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
斯皮内洛和泰万尼在《网络伦理学文献汇编》一书中,勾勒了一个涵盖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框架:(1)因特网的伦理价值与概念框架;(2)网络管制:言论自由与内容控制;(3)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4)网络空间的隐私权;(5)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6)职业伦理与行为守则。
段伟文提出了一个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体系,包括5条伦理原则:(1)无害(nonmaleficence)原则;(2)行善(beneficence)原则;(3)公正(justice)原则;(4)自主(autonomy)原则;(5)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原则。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die Diskuisethik)论证了通过商谈建构群体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就使得商谈成为网络社区的伦理建构原则。伦理商谈机制又包括伦理意见表达机制、伦理对话机制、伦理抉择机制。
网络社区是松散的“联合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草根性的联系,理论上每个社区成员都保留有自主权。其伦理构建只能是基于群体共识之上的一种自治过程,其基本模式是开放性的:初始公共认同感一群体间初级公共范式一特定环境内在危机一群体新的认同感一形成新伦理范式……要实现网络社区的和谐,必须有一种权力机制,包括伦理指南机制(基本伦理规则)、伦理商谈机制和伦理执行机制(集体行动和技术手段对应排斥的言行进行责罚)。
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具有弱强制性,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网络社区是基于个人主体的“自我”意愿和个人自觉建立的,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网络主体的自律上。有很多网络社区没有把关人,例如国内典型的掘客网站:至酷掘客、中国掘客、窝窝网等,没有网络编辑,所有文章都是由网民上传的,并把信息筛选的权利交给网民,网民评论投票,得票高的信息排名靠前,这样筛选出来的一般都是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这是网络社区的一种自组织和自律。艾瑞咨询公司《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就中国网络社区在职管理人员的统计显示(N=149.4),无专职人员/兼职/业余时间管理的社区占22%,1个管理人员的占14%,2~4人管理的占36%。
“自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伦理学的用语,在他眼中,自律是指自己制定出道德规律又要求自己遵守,即“人为自己立法”,其本质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为了获得信息传播的最大自由度,强调“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自律”的义务。自由和自律并非水火不容,它们就像一对如影随行的孪生兄弟,个人自由的本质是自律,只要个人自由是现实合理的和正当的,就必定是自律的,而不是放任的或随意的。自律并不是否定法律和他律在控制网络传播失范中的作用,也不是否定网络自由。建立网络自律原则是保障网络自由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原则,是为了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健全的网络自律机制可以弥补法律在虚拟空间的缺憾。
为推动互联网界文明办网,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2006年4月9日北京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TOM网、中华网、百度网、北青网、中国搜索网、西陆网、西祠胡同网、雅虎网、和讯网、大旗网等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坚持自我约束,实施行业自律,文明办网”的倡议。在usenet的讨论群中即有一些共通的行为规范,在IRC系统里也发展出一些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比方说在谈政治的场所大开黄腔或恶意攻击他人、大力吹捧某厂产品而被发现是该厂的salesman等等情况,可能引起网友们的反
感或版主的裁决。200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设立了年度“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奖”,表彰在实施互联网自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从业单位或个人。博客公约和博客实名制的提出,成为博客自我完善的第一步。2007年,在互联网协会和Coogle举办的首届互联网世纪论坛上,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对搜狐IT表示,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国人的诚信问题。胡启恒认为有限的实名制是未来互联网的方向,“互联网的治理不光是政府的事情,需要每个人自发的维护,需要自下而上自发自律”。2007年,国外媒体发表分析文章称,网络社区自律是Web2.0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信息传播源的监控
网络社区信息传播呈现无序与有序并存状态。作为多主体的网络信息源复杂适应系统,在其自组织过程控制中,管理的最佳方式必然是有序性与无序性彼此适当的结合。有序性是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规则性、重复性和相互的因果关联性,而无序性则表现为不稳定性、不规则性、随机性和彼此间的相互独立性。提出“复杂性范式”的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在系统论的范围内提出过“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原则来补充“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以避免把整体性原则绝对化,其意为系统中应该容许存在一定的无序性以保证组成单元发挥其创造性的自由度。,也就是说,有用信息表达或渗透在这种无序、复杂信息层中,信息的汲取要靠用户去分析和感悟。有序性用以保证整体的协调性,因此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使网络信息源在传播过程中的整体有序,即。首先要对信息的源头——传播者进行控制。“接受信息的形式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信息本身的价值以及发布信息的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正当性”。
就传播者信息发布的动机而言,网络社区中不管是强联系还是弱联系,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互惠利他机制,即向网络成员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求回报。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施惠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远期更大的利益;生物学的“群体选择论”则解释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认为这是寻求共同生活和被认同的需要,同时获得社区中的信任和地位。但在边界不十分确定的网络社区中,如果没有类似评分系统的监测机制,利他主义是驱动网络社区成员积极参与信息交流的唯一解释。健康的互惠利他机制有助于网络社区的成长,也有利于社区成员相互配合,加强对信息传播源的控制。
为了监控信息源,必须记录传播者的个人信息。根据资历,网络社区成员可以划分为:参观者/游客——在社区中无长期标识;新人-—-需要学习技巧和被引入社区生活的新成员;常客__一乐于参加社区生活的固定成员;领导—-一志愿者、签约人、维持社区正常的工作人员;前辈——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资深常客和领导。为了既监控这些传播者的行为,又保护他们的隐私安全,可以把个人资料分成系统级、本人级、公共级。系统级个人资料是由社区后台统计记录和用户注册存储的全部用户数据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也包含了后两种级别的资料内容);本人级个人资料就是社区成员可以看到的他自己的信息,如名字、密码、个人数据、爱好、帐户信息等等;公共级个人资料是其他社区成员可以看到的关于每个成员的信息。对于不同的社区成员则登记不同的个人信息。如西祠胡同网站根据注册时提交的身份真实程度,站方对网民进行了分层,他们的权利随身份真实程度的上升而增加,《西祠胡同站规》规定,只有注册网友级别以上,站方掌握了真实有效的身份资料的网民才可以担任版主。使得版主的行为有了很大的限制,因为站方掌握的真实资料可能会使对违规版主的惩罚转移到现实社会中,这比封杀ID等惩罚的威慑力大得多,所以站方没有了版主利用权力“胡作非为”的担忧。
中国正在探讨和尝试在网络上实行有限实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当一个用户在网站上注册帐号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或必要的证件信息和真实姓名等,而在前台,用户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名字。像有些成员比较固定,交互活动比较密切的网络社区,实名制已不是约束。2005年,水木清华成为高校BBS向实名制平台转变的典型,它的个别论坛推出实名制。国内现有的校园SNS一般都是封闭式注册,提倡实名制,只对大学生开放。比如,只有拥有@XXX.edu.cn的学校邮箱或是在指定的大学IP地址范围内上网才能注册账号。此外,各个网站还鼓励用户上传真实照片,填写真实姓名、所在院校、性别、年龄等信息。网站开发有个性的blog、方便的交友功能、论坛群等等,每个用户在校园SNS上都有自己的档案和个人页面。2006年8月,各大中文社区都开始对论坛首席斑竹、斑竹、分区管理员、分区主管、站长实施实名认证。
博客有域名(BBS的用户则没有独立的域名,只有注册后的有),为它的用户提供了用于识别和定位个体身份在互联网上独立存在的标识。博客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个人网站型博客,即博客者自己购买空间和域名,拥有独立站点和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域名;一种是注册型博客,即博客者在博客托管网站注册后,拥有一个二级域名,二级域名是网络上让别人识别和访问自己的工具。前者可能发展成群体博客,进而成为小型的网络社区;后者则一经注册就成为网络社区的成员。博客的相对集中稳定性、网络角色的识别趋势、个人身份定位等特性和网络实名的本质是相通的,博客实际上已经成为网民在网络实名化之前的过渡模式。
互联网之父的温顿·瑟夫认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设计了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使互联网的真实源地址认证成为可能。但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的人是不是本人则无法通过网络来限制,还有实名信息的安全问题。
无论网络传播发生了多大变化,网络信息传播总是需要人来把关的,人是网络的主宰,他们既决定着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决定着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如果从占有话语权的优势来看,网络社区最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人有两类身份:一是预设的技术优势者,如论坛版主或有更高权限的管理者;二是传播过程中竞争机制造就的社群成员,如有威望的高级别网友。这些信息采集者、编辑者、把关人、特邀组织者是重要的信息源角色,具有中介影响的价值功能。目前还有一种角色叫“网络推手”,他们左右大众的心理,炒作热门话题,将促销、把关和内容生产这三项功能融为一体,在人们纷纷关注网络社区的商业功用时,推手的价值开始变现。因此针对此类传播源的监控尤为关键。
三、信息内容的过滤
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需求经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当传统的媒体信息不足时,人们对网络传播的“大量”信息抱以希望;当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需求时,又渴望用经济的方式获得最有价值的“少
量”信息。现在博客中很多留言都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如机票代购、二手手机广告、色情视频等,这些留言有的是网络机器人所为,所以灌注量大。有的博客处于睡眠状态,无人管理和更新,所以造成广告信息长期留存。也有的博客人气少,为了制造有人来过迹象,博客主舍不得删除它们。还有些是专门为广告发布而制造的博客,以创建博客空间的形式占用资源,并为该博客地址设置较为诱人的搜索关键词,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这些关键词时,被检索结果吸引而点击,但实际的博客内容与关键词却毫无关系,这样的垃圾博客也能由机器人完成。另外一些垃圾博客则照搬别人的内容,剪贴别人的文章。博客垃圾和垃圾博客带来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垃圾邮件。美国的一些博客网站采用要求博客留言者和博客空间申请人进行身份验证,并通过登陆时要求用户输入随机出现的数字符号等方式来阻止机器人登陆,这种方式会带来用户的操作麻烦,对机器人的阻止作用也未见评估。
除了法规道德的约束外,对信息内容的过滤首先应该依赖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在接受到信息后,会对这部分信息予以加工,进行再传播和再扩散。这些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或“大喇叭”。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个人利益统一、同化到整个组织中,这样才能使得意见领袖在摄入信息时,消除错误、歪曲式的理解。公正的意见领袖也可展示中立的立场,即同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由受众自己去比较和判断。
据新华社2007年11月20日电,由于2006年11月搜狐网下属的一个论坛上,上海一位幼儿园园长被网民指名道姓辱骂,而搜狐网没有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时删除相关帖子,园长因此将搜狐互联网公司告上法庭。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日前判定搜狐网侵犯名誉权,赔偿精神抚慰金2000元,立即删除相关帖子,并在论坛上发布赔礼道歉声明。因此网站管理者可以自己充当意见领袖,负责任地筛选信息予以发布,同时,也从技术上控制传播过程。
网民喜欢加入那些有大量新鲜并且正确信息的讨论版,相反,信息数量较少且更新较慢的讨论版人气指数往往较低。网民也不希望自己的社区被某些发表不当内容的人破坏,所以可以发动网友进行网络社区信息内容的管理,可以辅以积分等奖励。
为了避免与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的权利相抵触,多数西方国家并不采用规范网络内容的方法,而是依赖信息技术,采用过滤软件和网络内容分级系统,将网络信息分级,再与过滤模板比较,以决定是否过滤。1996年起用的“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将网络信息分成性、暴力、语言和裸体镜头4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O到4个等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o。PICS不阻断网络内容,而是控制适合使用者观看的内容层级,既维系了网络言论自由和多元化价值,又控制了有害信息的传播。
借鉴网摘推荐的实现方法可以通过“价值度”来对信息进行过滤:(1)事先将各种内容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分别收集到信息内容特征库和用户行为特征库中,并为每一种特征设定相应权值和程度值参数;(2)实时采集用户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内容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数据;(3)到信息内容特征库和用户行为特征库中查找对应该特征的权值和程度值参数,计算出采集数据的价值度,保存到信息价值记录文件中;(4)将信息价值记录文件中的所有记录排序,过滤掉价值度低于事先确定阈值的信息记录;(5)对价值度高于阈值的信息记录的内容进行推荐处理。
在进行网络社区信息的更新维护时,可运用相似度分析,判断原创转载,根据创新度分析、反馈度分析剔除雷同信息,根据聚合词分析、主题词频统计分析判断讨论主题,设立分类目录,进行群体管理。为了降低内容审查成本,信息过滤系统成为中国Web2.0网站必备功能,信息过滤技术也将获得高速发展。
四、结语
网络传播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 篇6
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把舆论分为公意与众意。众意主要是指公众舆论, 它允许对某一社会问题持有多种态度, 每一种意见都有相当数量的舆论主体。众意主要代表各种小团体、小群体的利益。公众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型, 因此, 众意是个舆论复合系统。公意主要是指公共舆论,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意。众意与公意同时并存。根据卢梭的解释, “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卢梭还对公意、众意和团体意志进行了区分, 公意只有通过立法权力, 即定期的人民集会才能表现出来。众意也是全体人的意志, 但是公意和众意可能不一致, 其原因在于公意是从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 而众意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
卢梭认为, 公意作为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产生的主权者共同体的共同意志, 是全体人民的自由意志的升华, 是主权者意志的真正体现, 它着眼于公共利益, 代表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幸福, 法律、道德、自由都是公意的具体表达。意志通常是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意志所指向的一般都是我们自己认为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自由意志一般都体现为我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这种幸福的追求, 但是人作为有道德、理性的社会存在, 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单纯只受到欲望的驱使, 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 我们才能真正认清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东西。因此, 共同体的意志是以理性为保障的, 公意若要真正代表能给所有人都带来幸福的普遍利益, 其前提必须是一种理性的意志。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 一种意见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公众舆论, 取决于如下标准:该意见是否从公众组织内部的公共领域中产生;以及组织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组织外部的公共领域的交往程度, 而组织外部的公共领域是在传播过程中, 通过大众传媒在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之间形成的。社会舆论都会受到利益的支配, 不同的利害关系使人们对同一种事物具有不同的倾向。于是, 人们根据对自己是否有利或利益多少, 确定事物的是非好坏, 唤起各种热情, 造成不同的公众舆论。如果公众舆论达到或接近60%的人数指标, 说明这种意见正在接近普遍的利益和正确的见解, 它有可能很快转化为民意。因此, 在众意中, 总有一种众意会渐渐占有优势, 发展成为民意, 即从众意发展为公意。
一般舆论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体系, 而理性舆论并不针对具体公共事务作出简单的说明, 而是就现实重大实践问题形成的系统理性意见, 表现为对现实社会规律的一种抽象思维。理性舆论有赖于政府、媒介、公众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它是媒介、政府、公众三者之间博弈的最终目标。人类作为理性的社会存在, 具备一定的思考及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 只有获得大量的、全面的、有说服力的信息, 才能作出明智的判断, 形成或改变态度。因此, 信息公开是传播渠道畅通、打造理性舆论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方法。这一点在网络媒介崛起的当今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网络媒体在1998年被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称为“第四媒体”之后, 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 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可谓一日千里。例如较著名的“南京周久耕事件”, 最开始由猫扑网站独家全面报道, 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论, 最后引起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 不少报纸和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或深度报道, 这不能不说是网络舆论的“魅力”, 它把本来局限在网络空间的不同利益的“话语表达”从虚拟空间带到了现实社会, 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的传播, 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但是也有相反的案例, 信息的扑朔迷离模糊了网络舆论的导向。如2008年末发生在中国文化教育界的所谓的“书画门”事件, 即季羡林先生藏画被盗事件。这一事件在信息海量化的网络媒体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关主题的网站点击率、博文、帖子数量激增。该事件涉及的相关人员和单位比较复杂, 网友在围绕季羡林书画为什么出现在拍卖市场、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大学在发表一篇呼唤理性舆论的声明之后, 对于事件的进展和事实的真相只字不提, 使得北大成为网络舆论的众矢之的。北大的失语、杨锐的沉默、张衡隐晦的表达、季先生的高龄与足不出户, 使得整个舆情更加杂乱, 真实与谎言无从辨别, 受众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由于公众未能得知季羡林先生藏画被盗事件的真相, 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网络舆情呈现出混乱、迷离的特点, 而这一特点反映在舆论上就极易误导受众, 不利于真相的传播,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继而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甚至伤害。这不由得让人深思:理性的公众舆论更加需要信息的透明与公开。
由于网络媒介本身具有的公开性、虚拟性、匿名性、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 使得网络舆论呈现出隐蔽性、盲目性、非理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也使得网络时代重视个人意见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媒介, 公众舆论在网络上聚集放大, 使公众舆论的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网民数量庞大的今天, 更加需要呼唤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网络舆论除了具有传统舆论的一些共性外, 还拥有“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冲突性、难控性等五项基本特征”, “丰富性”涵盖了网络舆论信息的海量化, 通常一篇被置顶的帖子的跟帖在几万条, 甚至更多, 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但是“多元性”又向我们证明网络舆论已经不能从单一的“对与错”来判断, 它适用于一种多元的视角;“复杂性”暗含了网民构成因素的多样以及网民心理的复杂多变;“冲突性”则常常体现在网民的争端上, 它有时会演变为一种网络暴力, 这是网络舆论最典型的特征;对网络舆论的控制不单单要通过技术手段, 主要还是基于信息真实公开基础上的一种引导, 这正体现了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 并依靠强大的网络传播发挥舆论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传统社会不可比拟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网络舆论负面功能的防范与规避。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媒介, 催生了网络信息的泛滥与爆炸。网民很难将注意力长期停留在某一具体的社会事件上, 往往是某一新闻事件还在更新发展中, 就已经被更新的新闻所刷新, 层出不穷的新闻使网络舆论不停地经受冲击。在网络传播中, 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 强大的互动性, 较强的匿名性, 网民数量的庞大混杂, 使得网络受众发言时无所顾忌, 不少言论目的性不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过于随意, 这样难免造成社会舆论的分散, 谣言发生几率增加, 出现了一些偏激及非理性的声音, 这实质上是网络舆论狭隘性的一种典型表现。我们要保证网络舆论的理性方向, 就必须杜绝网络舆论的狭隘化。网络社会是公众情绪原始表现的最佳场所。网络空间所流传的情绪型潜舆论是构成网络舆论狭隘性的重要因素。情绪型潜舆论的表现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情绪型潜舆论“与人的本能和无意识有更多的联系”, 这种潜舆论形态只是公众意见倾向的一种征兆, 具有一定的社会感染力, 网络社会尤其如此。情绪型潜舆论由于缺乏理性的思维, 经过一些网络论坛的迅速传播后传染给了公众, 不利于公众把握事实的真相, 从而导致狭隘性舆论的出现。这种非理性的言论一旦出现在网络社会, 很容易从这一虚拟空间溢出, 在现实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量, 不仅形成对个人的不公正评价, 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网络舆论除了具有“情绪型潜舆论”这一负面功能之外, 还体现了“假新闻误导走向”、“网络话语权垄断”两方面的缺陷。在传播过程中, 信息模糊程度高, 会增加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认知带来的社会压力, 在缺少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会使虚假信息的“补充认知功能”得到强化;也会使真实信息“转让”网络舆论中的话语权, 让“空穴来风”被网民当做媒介真实的表达, 从而更增加了舆论的混乱与繁杂。消除这些负面功能的根本措施在于增加信息传播的数量与质量,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 还是要依靠政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2007年温家宝总理签署了492号国务院令, 正式颁布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 媒体报道的及时性、全面性、公开性, 证明了该条例的实施在我国是有具体保障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对公民知情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根据这一相关规定, “书画门”事件中涉及的北京大学———季羡林藏画公益捐赠的管理者———就必须履行信息告知义务, 给公众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和凭证, 还原事件真相, 使公众舆论理性化。不管是对已经“被符号化的国宝”季羡林先生本人, 还是对他身边亲近的人 (杨锐) , 抑或是对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国家公共教育机构, 都是一种责任体现。当然, 更多的是表明了政治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在网络媒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之后, 网络中舆论的走向至关重要, 但其中信息公开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若隐若现”的网络信息只会使人们继续生活在猜测中, 对比“南京周久耕事件”和“书画门事件”的不同, 我们不难发现, “书画门事件”这场模糊的舆论战更是拷问着我们的媒介, 也拷问着我们的政府。它提示我们, 政府信息公开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不应仅仅表现在突发的危机事件中。政府是媒介信息发布最多的, 也是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宿源,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就是新闻媒介。《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 “只有政府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 媒介才能够发布及时、真实、全面的信息, 就能够增强公信力, 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加以分析, 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 才能保证公众对信息的最大知情权, 这才是理性舆论产生的坚实基础, 网络社会尤其如此。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媒介逐渐成为公共话语表达的主要渠道。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对于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新闻话语、客观地认知周围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公开则为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提供了保障, 网络媒介亦是如此。
关键词:公众舆论,信息公开,网络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1.卢梭:《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4].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4.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6].俞文丹:《从传媒角度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青年记者》, 2008 (7月中) 。6.俞文丹:《从传媒角度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青年记者》, 2008 (7月中) 。
[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7
(1) 网络传播的优点。1) 网络传播综合即时。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更加迅速及时。传统媒介中报纸杂志要经过文字录入、图片编辑、排版校正等多种环节才能将信息送到读者手中, 广播电视也要经过长时间的拍摄和制作等过程。而网络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直接用电脑操作, 能随时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详细的同步报道。2) 网络传播信息海量。网络将世界各地的电子设备联系为一个极大的数据库, 几乎可以包含全世界的信息, 每个电子设备的用户都变成了提供新闻的信息源。另外, 这个虚拟的数据库还能保留历史的新闻信息。在网络传播下, 新闻信息的采集范围有了广度和深度的扩张, 便有了海量的新闻信息。3) 网络传播结构多样。网络传播融合了传统传媒方式的优点, 有机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片等信息载体, 形成了立体多维、图文并茂、声色结合的超文体结构。这使得受众群体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新闻信息, 也使得新闻信息更具有感染力。
(2) 网络传播的缺点。1) 网络内容缺乏真实性。新闻内容要求准确真实, 但是在网络竞争中, 一些媒体为吸引观众, 没有考证新闻的真实性, 传布虚假有害信息, 混淆公众视听, 损害当事人利益。这样的做法, 降低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 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名声。2) 网络传播重量轻质。目前, 许多网站发布的新闻标题浮夸内容空洞, 没有交代清楚新闻发生的背景, 没有实质的内容, 使读者不能从报道中获取有效信息。另外, 除几家大型网站能够全天定时更新外, 其他网站新闻更新次数少, 不及时。3) 网络新闻增加法律纠纷。首先, 我国现行有关著作权的法律中, 缺乏与数字化作品有关的规定。其次, 网络传播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转载行为, 有的商业网站直接转载其他公司或媒体的原创新闻。再次, 由于监管力度不够, 网络新闻中存在许多隐私话题, 任何人的个人信息都可能在网络中被曝光。
二、网络新闻舆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 网络媒体失语问题。及时反映舆论, 是新闻媒介引导舆论导向的主要职能。网络传播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若网络上各大媒体不能对社会突发事件或政府的重要决策进行及时准确报道, 就可能会引发群众恐慌社会动荡。同时也会使谣言乘虚而入, 影响公众对事实的判断。
(2) 网络新闻硬性宣传问题。首先, 部分网络新闻偏离实际, 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将不符合发展需求的观念强加于众, 影响正确舆论导向。其次, 网络媒体宣传基调过高, 同样偏离了实际情况, 引起公众的反感。再次, 当今媒体推出的典型报道, 虽然数量有所增加, 但并没有深入人心, 进而引发受众对媒体产生的权威和信誉产生怀疑。
(3) 网络媒体信息失控问题。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传播中存在着信息失控的问题, 网络中流传的各种虚假新闻会让公众被误导, 也会造成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不利影响。
三、如何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舆论引导
(1) 占据网络新闻舆论的主导地位。网络传播舆论引导式一项系统性社会性的工作, 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明确职责, 相互配合, 共同加强互联网安全维护、完善网络管理机制, 对网络中存在的敏感问题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切实提高新闻主体对正确引导舆论、规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密切观众舆论导向的最新动态, 对引导舆论和规范传播做出客观合理的发展战略。
(2) 增强网络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首先, 要利用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 利用信息传播产生的遍在效果、累积效果和共鸣效果在网络新闻媒体上的充分发挥, 来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其次, 各大新闻媒体机构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这要求政府在资金或政策方面帮扶媒体, 也要求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影响人们对新闻的关注与判断。再次, 新闻媒体要利用交互式的手段了解受众的态度和关注点, 进而判断应当如何调整自身的舆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求。
(3) 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者的素养。网络新闻传播者较传统媒体工作者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网络新闻传播者不仅要有基本的业务素质、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还要懂得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以及较强的整合信息能力, 以适应网络媒介的发展。除了专业素质上的提升, 网络新闻工作者还要有多层次、开放性、动态的思维方式, 与网络传播发展的新特征相适应。
(4) 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控制技术。网络媒介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我国目前情况, 应当在网络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维护系统, 自动抵制不良信息, 拒绝错误舆论。并且要借助科学技术对互联网进行直接监控, 提前预防网络暴力、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危害公众利益的事件发生, 为网络新闻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健康绿色的传播环境。
我国当前网络新闻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机制仍然存在缺陷, 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国与新闻传播有关的部门和新闻工作者, 既要脚踏实地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又要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来进行新闻传播工作, 引导舆论发展符合时代特征。
摘要:网络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媒体, 网络新闻传播在我国也仅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网络媒体发展时间的、速度快、变化多, 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特征及现状,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王卉蕾.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科技传播, 2014 (19) :250, 257.
[2]曾秦.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科技传播, 2011 (24) :15, 17.
[3]赵文晶, 贺婧.网络民生新闻传播立体化研究[J].中国出版, 2012 (24) :44-46.
论网络舆论反转中的边缘传播思维 篇8
其后,4月5日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中,网络舆论反转的表现更加明显,整个网络环境更接近于一场网络环境下舆论反转的大狂欢。同样的舆论发展进程在雷洋意外死亡事件中也进行了复制。
一、关于网络舆论反转
所谓的舆论反转,是指面对一条新闻,一开始舆论都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可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在瞬间转向,让人猝不及防。[1]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网络舆论反转定义为经由网络媒体报道的事件性新闻,引起了受众的广泛注意和讨论,产生一分为二的观点,批评一方,认可另一方。但是随着事件的深入调查,媒体报道出现了与之前所言相反的情况,与此同时,舆论的声势也发生了逆转,开始认可原来批评的一方,批评之前认可的一方,同时具有一致性、快速性以及不可控性等特点。
舆论反转事件背后绝非是网络喧嚣酿出的偶然,其中必然交织着一系列问题。在新闻事实不断反正交替的过程中,人们对相关事件和相关人物的判断、观点及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是舆论反转最显著的特点。但这种“U”字型发展过程的事件背后,夹杂着社会背景、科技环境、媒体与受众等多方面的影响。
近几年,诸多学者关于网络舆论反转的研究也探讨了舆论反转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不仅关注到网络环境中的文本特色和传受互动对舆论反转的影响,还进一步分析了其中所表现出的认知心理变化。例如,曹林在《“新闻反转剧”背后的浮躁标签战》一文中对反转新闻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他认为,“新闻反转不是事实的自然逐渐呈现,而是标签的变换。因为很多人浮躁,不看事实和是非,只根据事件当事人的身份去站队。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变换的标签牵着鼻子走,而没有去探究事实和是非。一些误导舆论者,都善于借助标签去操纵舆论。知道公众同情弱者,就贴上一个弱者的标签,公众就很容易不去问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而条件反射般站在‘弱者’这一边了”。[2]
二、网络舆论反转中的边缘化思维认知
在信息传播的进程中,外围环境的确对其传播进程和传播渠道产生影响,但信息传播的效果最终还要落脚到人的认知上。网络舆论中的很多信息是由边缘意识或边缘思考来处理的。心理学家查德·佩蒂和约翰·卡西奥普认为,人类大脑的进化遵循一个规律:我们按部就班地接受外界信息,最初决定,然后开始行动。而这一切并没有受到我们意识的控制,换言之,人类并不是用全部的大脑来作出决定、过滤选择、信息加工和控制情绪。边缘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生存机制,当我们无法调动脑力资源进行仔细思考时(由于深度思考会耗费不少精力),边缘思维可以让我们毫不费力地迅速作出一个马马虎虎的决定。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稍纵即逝性让这种认知思维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近期发生的“南方报系性侵女实习生”新闻中,网民的聚焦点并不着重于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最终演化的结果,而津津乐道于女实习生遭性侵是否由于本人自我保护意识弱等因素,更有声音一度以营销策划的名义责骂事件当事人,称受害人自己衣着时尚、打扮过美而招致不幸。从受害者到始作俑者,女实习生在舆论中的身份出现了两个极端。当事实变得扑朔迷离,而身处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舆论氛围中,人们不愿做过多深入的研究,边缘化思维便可以取代复杂的思考过程,让人们可以瞬间站好队伍,逐步形成刻板印象,成了随舆论流转的“乌合之众”。“城管”“富二代”“医生”“女司机”都是人们边缘化思维的结果。一种刻板的标签在免除了人们思考的同时,也在简化后扭曲了事实,误导了受众。
(一)边缘化认知在网络舆论反转中的影响模式
网络舆论反转中,边缘化思维的认知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可以用图1来表示。
在这个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特定的一次反转事件中信息流动中的特征:围绕事件中心环节的讨论在话题的密度上要大大逊于事件外缘信息的关注度。同时,外缘信息的关注焦点总会被大V或有影响力的风向标指引,延伸到其他相关的链接内容上,而脱离了当前事件本身。内核信息或关键信息的传播在这种外围边缘思维认知密集的舆论环境中很难得到突破,只有事件进入到衰退期,外围边缘认知的密集度下降,呈现出舆论平台的空缺,内核的信息才有可能突破阻力,浮现于人们的视野中,从而吸引舆论的再次反转。
(二)相关案例分析
以2016年初刷爆朋友圈,掀起舆论高潮的“诺贝尔哥”与引力波事件来看,有人认为其中的舆论表现更多在于网民们由爱国引发的非理性情绪狂欢。而如果根据图1的信息传播状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边缘化认知思维在其中的影响力。
事在件目回前顾的:2网月1络2环日境以中来,,非一理段性《的非舆我论莫表属达》5成年了前常的见老的视方频式,把,凸工显人了郭网英民森参、与民公间众科议学题家讨、主论持能人力张低绍下刚的、情嘉况宾。方但舟公子众先也后有送自上己话的题批榜判。能众力多和网对友不指良责信嘉息宾的和抵主制持人能屡力,次单打纯断地郭预英设森公说众话是,称毫应无思尊想重的有乌梦合想之的众人未,“免我太们过欠武他断。一我个们道发歉现”。,无在论整是个网事络件的中信,众息多环微境博还大是V现如有@的课媒代体表内胖容圆生圆产、机@制袁,都立激、@化姚了晨个、体@对孔公二共狗事都务发认声知支的援边诺缘贝化尔思哥维,。瞬在间社将会“转诺型贝期尔,网哥络”环包境装大成开一放个、追大求自科由学,各梦类想社的会工矛人盾。比也较因突此出,微,公博众众舆网论友需开要始在各探自索站中队逐,纷步纷调加整入、改此善事、淘件汰的、讨优论化中,直。至我理们性发。现,这一期间的信息互动所讨论的内容科学性成分极少,由边缘思维所引发的爱国情绪和对诺贝尔奖的崇拜使得来自各行各业的网民开展了一场盲目的追责讨论。当然,在这种“主流”舆论的背景下,也有很多网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指出视频中所涉及的更多是概念的炒作,而非科学本身。但这些“不和谐”却代表事件本质的信息在巨大的情绪化信息传播潮流中很难得到突破。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开始有更多具备科学素养的网友发声。21日,以科技青年为主要聚焦平台的“果壳网”(Guokr.com)主编Moogee发表了《梦想可以尊重,但瞎想不妨嘲弄》一文。文中探讨了有关民间科学家、“科学创新”的科学界定与同行评议等研究传统,并指出这场“引力波”的舆论风暴不过是大众为了自己“梦想”外化的归因。这篇文章在不同平台被纷纷转载,又引发了公众对科学素养及“梦想的现实化”的新一轮探讨。
有意思的是,一场“普通人是否该有梦想”的话题之争最终被证实为明显的网络营销。有疑似参与营销的微博号透露称:发布“诺贝尔哥”的视频他们收到了3000块的推广费。另外,“引力波”大火之后,连带那档求职节目也重回公众视野,节目播放量达历史最高。而不少公众号更是借势而为,利用激烈的文字煽动读者情绪,只为创造新的微信爆文。
在这场舆论的狂欢中,我们看到了反转事件中舆论所呈现的不同发展阶段。舆论的上升期,边缘思维影响下的“尊重梦想”的认知和爱国情绪瞬间席卷了整个舆论场,这其中不乏个别网友的不同声音,但这些“不和谐”的信息传播要么湮没于“主流化”的舆论中,要么收获了更多的口水和反攻。在“沉默的螺旋”的影响和一些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下,边缘思维认知的结果迅速成为大众的意见,占据了整个舆论场空间。
三、边缘化思维中的标签性认知
为什么在网络舆论的发展初期,人们的认知会受到边缘思维的影响?通过对今年上半年网络反转事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本身的性质特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较个人性、娱乐性的信息内容,带有“国家”“民族”“科学”“阶层”等宏大政治标签和科学素养的舆论互动更易表现出边缘化认知思维。而涉及社会发展、民生经济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其传播进程中边缘思维认知的影响力偏弱。表1中列举了2016年上半年以来引爆舆论圈的反转事件。
从表1所列举的新闻事件我们发现,打上不同标签化词汇的认知更易受到边缘化思维的影响。原因分析:
第一,观点的消费意识VS事件本原的追踪。处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疯狂地向我们涌来,为防止我们的大脑崩溃,也为了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将不重要与无意义的信息交给了边缘思维处理,大脑则择取少数重要的信息去分析思考。边缘思维与自我意识会根据积累的经验迅速得出结论,一方面维系着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在这种思维认知的指引下,多数的宏观性或与个人生活密切度不大的信息被个体自主地归入观点消费的行列。“公共议题和争论变得越来越短命。我们曾相信‘围观就是力量’,却在各种公共议题之间走马观花,鲜有驻足。问题被放在了台面上,却因为缺乏持续的关注而无法深入解决。”[3]观念的消费疏解了人们“不在场”的焦虑,却使人们放弃了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权力。
第二,前十效应与马太效应的影响。尽管网络环境给个体提供了观点表达的自由,但是网络依然是一个多种力量制约的传播平台,不同意见的表达与交流依然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对于关注度的过分依赖也使得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更易于散布与转发。李良荣教授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前十效应”,指出网络中的公共事件,前十位网友的意见和评价决定了后续成百上千的信息内容和态度,从而引起网络舆论。[4]舆论认知极易被诱导,在网络环境中,除了前十效应,带有一定知名度的大V们在事件议题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大V们提供的意见借助于粉丝们的大力传播,迅速地在网络环境中散布,成为网络舆论场中的主流意见,也更刺激了网友们的边缘思维认知。
另外,部分正规媒体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对这些信息的推波助澜也成为舆论认知中边缘思维爆发的一大推力。例如,在“诺贝尔哥”事件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了视频,并打上了“尊重梦想”的标签来引导话题(该微博已删除)。还有部分媒体盲目迎合网络热点,发布了不少挺“诺贝尔哥”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原本公众对科学就缺乏了解,媒体的错误信息传播更增强了公众对科学界人士的偏见——认为他们只不过在用自己的评价体系排挤大有前途的民间科学家。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非理性的舆论表达成了常见的方式,凸显了网民参与公众议题讨论能力低下的情况。但公众也有自己的批判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单纯地预设公众是毫无思想的乌合之众未免太过武断。我们发现,无论是网络的信息环境还是现有的媒体内容生产机制,都激化了个体对公共事务认知的边缘化思维。在社会转型期,网络环境大开放、大自由,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公众舆论需要在探索中逐步调整、改善、淘汰、优化,直至理性。
摘要:网络舆论反转营造了一种公共舆论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意见氛围。这种舆论演化形式主要基于网民的边缘化认知思维的作用。同时我们发现,不同性质的公共事件,其认知的边缘化思维表现会产生差异。网络环境下,观念的消费意识、前十效应与马太效应成为激发边缘传播思维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论反转,边缘传播思维,认知
参考文献
[1]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16-18.
[2]曹林.“新闻反转剧”背后的浮躁标签战[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4-07/20/nw.D110000zgqnb_20140720_5-01.htm,2014-07-20.
[3]微信朋友圈:随手转发的“舆论场”?[DB/OL].中国青年报,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5/0318/c212785-26710295.html,2015-03-18.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9
一、互联网所带来的舆论传播的新方式和新平台的出现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具有传播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捷、传播方式打破时空界限, 并且使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距离缩短, 而且是两者的身份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 每个人都是受传者, 同时每个人又都是传播者, 这样传播的信息在互动循环的传播中得到无限延伸等新特点。与传统的传播平台相比, 网络的舆论平台具有多样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当互联网络作为新的大众媒介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后, 网络舆论就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舆论传播形态, 对社会中的大小事件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事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平台。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特征
(一) 舆论传播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变
化:“把关人”角色的淡化、“草根意见领袖”作用日渐增大和谣言的滋生
在互联网络与传统媒介所不同的传播模式中, 由于多向循环的传播, 使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几乎消失了, 传统媒介把关功能弱化乃至消失。数字化传播的平等性打破了传统的话语垄断。数字化传播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借助数字化传播手段, 人们突破了传统文化固有的等级观念和时空观念, 改变了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的天然强弱势地位, 也打破了非数字传播时代的话语垄断。渴望自由表达意见的公众利用互联网成为新的“草根舆论领袖”。在媒介生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 网络及网络草根记者、草根媒体们必将在越来越多地的事件中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 发挥自己引导甚至是主导舆论的作用。但同时, 网络也成为了很多谣言滋生和发展的温床。
(二) 舆论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在网络虚拟生活空间中, 人们运用各种方式的交流和互动, 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人际交往中虚拟化的街谈巷议的一种。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当下的公众自主意识增强, 逐渐表现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扩大个人言论影响力的趋势。网络具有传统传播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既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 丰富了信息传播形态, 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理念, 因此逐渐担负起跨媒体、跨区域、跨层次舆论传播媒介的角色, 日趋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和舆论监督的新阵地。在同一空间里人际舆论的不断扩大为“舆论场”的形成制造了环境。但同时也要看到, 由于网络传播者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个人, 他们绝大多数未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那样经过专门训练, 信息的采集、加工、取舍、甄别都没有较为严格、科学的流程与制度, 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具有不确定性、混乱性、盲目性、偏狭性和情绪性。
(三) 论传播的特征发生变化
近几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转型, 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 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 对社会不满群体有扩大化的趋势。在公众自主意识增强和意见表达欲望日益强烈的随着网络的广泛分布, 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也已不是“敢怒不敢言”的旧式民众, 他们在已有小范围舆论环境的情况下, 自身舆论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即表现为直接的反权力、反即成社会制度及政府。舆论指向的这一新特征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表现得非常直接。在很多事件中, 网民们表现出了对富人群体与官员群体的一些做法的不满, 而这种不满使得一些事件在牵扯到了相关群体后, 就呈现出了明显的舆论指向。在舆论的指向的作用下, 群体心理的特征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一些缺乏理性的牢骚话的传播范围广, 容易引发社会群体的愤慨或恐慌, 起到聚众行动的作用。此时, 原本孤立的个体在群体心理与群体意识的激化之下, 会表现得身不由己, 情绪化倾向非常明显。
三、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疏导
面对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在研究其舆论传播的新特征的同时, 也必须去深深思考导致这些新特征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很多学者均指出, 面对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新特征, 要加强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 变“堵”为“疏”, 加强公众与政府互动, 同时从媒介素养角度强化公民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等。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引导或强化, 都必须涉及政府、媒体及公众三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传播,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表现为政府、媒介、公众的信息互动。从政府的角度, 要深化体制改革, 实现政务公开, 提供权威信源, 同时要以新闻法治为保障, 以利于维护传播秩序;从媒介的角度, 要以媒介融合为条件, 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而在公众层面, 要以传播伦理为基础, 减少流言效应。
摘要:文章以近几年发生的典型网络群体事件为例,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传播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以期正确引导舆论与事件发展, 及时发现或妥善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当代舆论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 篇10
1 微信环境下网络舆论传播的特征
1.1 传播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网络舆论传播,往往是完全公开的。如一个热点被放到贴吧上,会引起所有关注该贴吧的社会公众的关注,并不断向外扩展,可以被许多的非贴吧成员所观看。而在微信环境下,网络舆论的传播除了公开的形式外,还有更为私密的传播方式。
网络舆论在微信上传播,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朋友圈分享等方式进行,与传统的网络舆论传播方式相比,微信传播更具灵活性。传播方式多样化使得微信舆论传播在当前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越来越多的用户享受在微信上进行公共舆论。然而,这也导致了微信舆论传播中出现了谣言、谬论等的散播,甚至出现许多“伪科学”的文章,部分用户由于对这部分舆论缺乏判别能力,错误地相信了谣言,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1.2 传播对象针对化
微信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即微信相对于其他公共交流平台,其私密性较高。舆论传播在微信上不论是以公众号推送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朋友圈分享的形式出现,都对用户提出了前提性的要求,即公众号推送传播的前提在于用户关注了相关的公众号,而朋友圈分享的前提也是用户与分享该条舆论的用户已加为好友,否则不可能看到对方所分享的舆论内容。这种网络舆论传播的方式更有针对性,针对性的舆论传播的好处在于看到相关舆论的用户往往会对该舆论产生更高的信任度。
如同一名社会公众,在网络贴吧上看到的事件与在朋友亲自分享的朋友圈中所看到的事件相比,该社会公众会更倾向于认为朋友所分享的事件为真实的。基于对自己朋友圈的信任,舆论传播在微信环境下往往会传播得更为迅速,受到更多公众的关注。又如对于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只有对该公众号进行了关注的微信用户才能收到相关的内容,其传播的对象也是具有针对性的。
1.3 传播形式丰富化
在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如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当前,还有许多舆论传播结合了微信表情等,实现舆论传播形式的丰富化。且通过调查得知,微信基于其丰富的舆论传播形式,人们对于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热衷度高于传统的网络舆论传播。
舆论传播形式丰富化使得用户对于微信传播网络舆论更为关注,微信的出现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受到人们的推崇。
1.4 传播范围广泛化
由于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具有针对性,其传播的范围也十分广,如通过一个用户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其朋友也可以对该条舆论进行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进行发布,如此推广开来,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
与传统的网络舆论传播方式相比,如传统的贴吧、论坛等,要实现舆论的传播,必须在某一个贴吧进行相关内容的发布,而只有点进去了解的用户才能看到相关的内容。微信环境下的舆论传播则更为自由,不需要用户专门地找到该舆论的发源地,专门点进去才能看到,而是可以通过朋友所推送的朋友圈直接看到,因此,同样的舆论内容,在微信环境下所传播的范围是更为广泛的。
2 如何实现更健康的微信网络舆论传播
2.1 微信用户提高警惕,杜绝谣言
诚然,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谣言、谬论的传播。
为了使微信网络舆论传播的环境更为健康,在进行舆论传播的过程中,用户应当需要判断舆论的正确性,对于违犯我国法律法规、违反我国社会公德的舆论,坚决予以反对,不能随便转发,否则可能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如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会受到刑事处罚。
2.2 提高微信用户的综合素养
微信网络舆论传播的主体是微信用户,为了使网络舆论有秩序、在合乎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的前提下进行传播,必须提高微信用户的综合素养。
通过宣传,使微信用户了解微信环境下网络舆论传播的特征及效果,提醒微信用户注意自身传播的行为,并对微信用户进行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对微信用户进行宣传,可以通过当前微信朋友圈推广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微信团队进行消息推送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采用新的形式,如通过开发相关的游戏等方式进行宣传。
在对微信用户进行以上知识宣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微信用户的法律意识的宣传。不论是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还是传统网络舆论传播,都在我国法律管辖的范围内,微信用户断不可认为微信属于法律无法管辖的地带,而肆意发布非法言论。所有微信用户都应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懂法、守法,在我国法律规范的范围下,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进行舆论的传播。
2.3 强化微信网络舆论传播导向作用
微信运营商不仅在微信账号申请、公众号申请中具有审核的义务,对于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也有导向性的责任。由于微信环境下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若没有相关的机制对其进行制约与管理,极容易导致不良信息四处传播的后果。因此,微信运营商在面对微信网络舆论传播时,应当正确引导舆论发展的方向,对于不良舆论,应当采用技术方法,对其加以制止。
另一方面,微信也应当加强自身的网络监管。对于具有违犯法律犯规等严重的谣言、谬论应当进行严厉的监管,及时查处相关内容的发布者,仅仅通过删除内容是不能够达到制裁的效果的,应当查出该内容的发布者,并通过法律途径对该发布者进行制裁。
2.4 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
舆论的发展往往不受舆论发布者的控制,很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传播者所歪曲、扭曲甚至颠覆原本的内容。对于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仅通过微信运营商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由于网络舆论传播的速度太快、数量太大,运营商承担了太大的责任,其自身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也不允许。
因此,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能实现更好地对网络舆论的监管。第三方监管主体可以是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也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引入政府技术部门对相关舆论进行监管。通过第三方的监管机制,能在保持微信现有的网络舆论传播现状的基础上,保留其舆论传播特征,实现对网络舆论传播的监管。
3 小结
微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传播有着许多传统网络舆论传播没有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传播呈现出新的特色与光彩。用户在利用微信进行舆论传播时,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当审慎地对待舆论的内容,辨别其中的黑与白,不参与谣言、谬论的散布,保护自身的言论安全与个人隐私安全。
参考文献
[1]陆高峰.微信舆论传播与用户使用特征[J].青年记者,2014(33):102.
[2]方兴东,张静,张笑容,等.基于网络舆论场的微信与微博传播力评价对比研究[J].新闻界,2014(15):39-43.
[3]曾润喜,王晨曦,陈强.网络舆情传播阶段与模型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4(5):119-124.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推荐阅读:
网络社区的游戏进化06-15
网络实践社区05-21
网络粉丝社区11-21
网络研修社区12-15
网络虚拟社区11-28
让你的在线社区产生更多价值网络营销12-14
网络社区体验营销策略07-14
社区化网络平台09-20
社区网络管理平台论文11-07
网络的舆论监督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