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资源价值

2024-10-26

空间资源价值(共7篇)

空间资源价值 篇1

学校环境包括校舍建筑及开放空间两部分, 校舍建筑是固定建筑, 而开放空间是任何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充分运用、设计和创新, 营造出最大教育价值的美丽环境。在学校教育场域内, 几乎每个学生,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对成长空间的多元需求与向往, 以满足他们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需求, 能够支持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学校内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 教室里的各种空间位置, 既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可放置各种教学用具, 为师生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也为师生提供精神养料, 是精神空间和思想空间构成的基础。开放空间利用得好, 其他空间才能得以较好完善。各个空间位置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对教育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室空间的使用情况如下:

一、教室整体空间

传统的教室空间结构是:讲台所在位置为教室的前方, 这个空间约占教室空间的五分之一左右。与讲台空间相邻的是学生的座位区, 极大多数座位区是秧田式, 座位间有过道。座位区后面是一块空地, 这块空地用处很大, 是教室内开发价值较大的空间。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 为了适应教改需要, 很多学校在积极探讨教室空间的开发, 根据教学需要, 调整空间结构, 挖掘空间的最大价值。

2013年中秋节前夕, 上海市实验学校将一间教室布置成家庭厨房的摸样, 里面设置了8个烹饪台, 每张烹饪台都配置了炉灶、水斗、微波炉和电烤箱, 让学生自制月饼, 学生们兴奋不已。副校长奚九芳介绍, “烹饪课除了传授简单的烹饪技能, 这门课更希望教会学生感悟生活, 帮助学生实现长远综合发展[1]。

教学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模式, 实践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问题学习理论, 灵活地运用理论, 通过动手操练形成技能。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应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要让学生动起来, 必须要有让学生动起来的学习环境。如何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 灵活调整教室空间布局, 考验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 上海实验学校这一做法, 与在传统教室中讲授烹饪, 其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元的, 是动态的。教室空间布置应以为学生们创造多元的学习方式, 提供丰富的学生生活为导向。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室空间布置为例, 宽大的教室应包括教学区、活动区和展览区, 教学区应设在教室的前方, 摆放讲台和课桌椅;生活区设在教室的后方, 可铺上地毯, 孩子们可以坐在地毯上阅读、游戏、做手工;展览区可设在教室的四周, 孩子们的作品或培育的小植物可在四周展览区展示。身处“家”一样的教室, 满足多元的学习需求, 孩子们会真正喜欢学校, 进而喜欢学习。再如:课堂作业一般是要在学校里完成的, 大多数学校都是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独立完成作业, 部分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会采用“抄作业”的方式, 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若在教室里划定一个作业讨论区, 部分对作业有疑问的学生可在讨论区里与其他同学一起相互讨论, 共同完成作业, 这样不仅提高了作业的整体效率, 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座位空间

座位, 是学生在教室内的一个有自我属性的自我空间。传统的秧田式座位, 自然就形成了座位的前、后、边、角等现实存在, 也就有了好座位与坏座位之分, 学生及家长对座位都极其关注。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学生的身高和视力情况排座位的, 每周进行大组座位的轮换。在有些中学, 将学生考试名次与座位挂钩, 每进行一次月考或期中期末考, 就根据考试名次重新排一次座位。座位似乎成了成绩好学生的福利、老师的特权, 这种做法引起很多学生的反对。座位空间的开发问题就显得极其重要。

浙江省江北区从2011年秋季起, 率先在全市尝试小班化教学, 并选择洪塘中学、江花小学等6所中小学的起始年级, 作为试点班。学生的课桌椅排列设计各具特色, 每人一椅一桌, 可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变换为“品字式”排列、“围坐式”排列等。这与传统模式里课桌密密麻麻的“秧田式”固定的排列大相径庭[2]。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座位排列极大多数都采用“秧田式”, 看上去规规矩矩、整整齐齐, 但这样的排列存在很多弊端。调查显示, 中国高中班级座位安排中还存在一些有违教育公平的现象, 约四分之一的班级有过按成绩排座位, 其次是按身高排座位。浙江这一做法不仅让座位排列与课程教学需要相吻合, 也让座位的空间格局呈现多种态势, 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多样化需求。

2010年4月8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报告, 此次调查对象是各国普通高中一到三年级的在校生, 从座位安排看, 中日韩三国均以“秧田式”为主, 而美国更加灵活多样。所谓“秧田式”就是全体学生面向教师而坐, 横成行、竖成列的方式, 中国93.5%、日本98.3%、韩国93.9%基本全是如此。美国仅29.6%采用“秧田式”, 18.2%圆圈式, 8.7%马蹄式, 其余为其他方式[3]。在美国, 教室里的布置和装饰与教师的授课内容密切相关, 一走进教室, 就知晓教学的科目, 美国学校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不同的科目, 不同教学内容, 应有不同的座位布置。以教师讲授为主时, 可将桌椅摆成围坐式, 让每个学生与教师形成近似相等的距离与角度;讨论时, 可将桌椅围成四周型, 形成人人平等的空间格局;辩论时, 最好围成若干方阵型, 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团队力量的空间格局;纸笔考试时, 学生座位应围成秧田式;动手操作时, 座位应根据操作内容及难度灵活调整。根据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特点, 充分满足学生对座位的需求, 让座位的排列呈百花齐放的态势, 应该是今后教室内座位空间设计的一种趋势。

三、教室后方无座位空间

国家规定, 标准化学校每间教室的面积不小于54平方米。若按国家规定学生人数进行编班, 很多教室的后方是一块没有学生座位的空地。这块“空地”是课间学生们嬉戏玩耍的地方, 少数教师会用这块空地隔离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 也是没完成作业或违反学校校规及班级微制度的学生被老师罚站的地方。若班级人数超多时, 这块空地也就不复存在了, 坐在教室后方的学生有很多自由, 即使上课睡觉、搞小动作, 老师也顾及不到或不太关注。教室后方的无座位空间, 是空间位置最大, 功能最为多元的区域。下面是一个关于走廊空间的使用实例, 可以在教室后方无座位空间使用时借鉴。

教学楼走廊上, 悬挂的不是伟人的头像, 而是一个个悬挂式的实验器材……, 记者在嘉定二中看到, 该校物理教师蔡文学发明了一种新型实验方式———壁挂式科技实验。自从这种壁挂实验装置“入驻”嘉定二中, 原本紧张严肃的学校走廊顿时生色不少, 俨然成为了一条活泼生动的物理实验通道[4]。

让教室后方的空地成为流动的实验室, 让实验器材走出实验室, 让实验器材动起来。这种让一切教育空间、教育资源都即时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力求其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做法, 为教室空间的有效利用、教育模式的合理变换提供了导向。

随着国家对大班额、超大班额遏制力度的加大, 班级人数的划定将逐步走向正轨, 标准化教室后方的空地如何利用, 将越来越多受到关注。除了前面提到的将生活区设在教室的后方, 满足学生们玩耍、休息、阅读、游戏、做手工的需求之外, 还可根据课程需要及学生成长需要, 灵活地将这块空地设置为实验区、展览区、讨论区、文化沙龙活动区、情绪发泄区……。让这块活动区域与课程同步、与学生发展需求同步、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 让这块空间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挖掘与利用。

四、墙角空间

一个教室有四个墙角, 出于教室美观、整洁的考虑, 教室前方的两个墙角只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不会被用作他用。教室后方的两个墙角, 一个用于放置洒扫工具, 另一个墙角可谓用途多多。有的老师将这个墙角开发为“创意角”, 用于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或将这个墙角开发为“图书角”, 动员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 与大家资源共享。还有的老师将这个墙角开发为心理驿站, 挂一个信箱, 每位同学都可将对老师和同学不方便说出来的话, 以书信的形式投放在这个信箱里, 每周由班干部在指定时间打开信箱, 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也有极个别教师让犯错误的学生在这个墙角面壁、罚站。在墙角空间利用上, 幼儿园在活动室区角空间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教学区角活动设计, 是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儿童的年龄, 合理地利用和设计幼儿园活动室或者公共环境中的若干空间, 以满足幼儿活动需要及益智为目的, 并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 使每个空间角落都成为幼儿活动和游戏的场地。在幼儿园的活动室, 墙角都放置着橱柜、教具、玩具等物品, 而且是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区角之一。

幼儿园的做法很值得中小学教师在教室区角空间布置中借鉴。如何挖掘教室内墙角等空间位置的教育资源, 让这些区角空间位置不单纯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而是能传递教育价值的载体。

将教室后方的墙角开辟为图书角时, 要的不是形式, 而是切实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将自己的图书拿出来, 为班级图书角贡献一份力量,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同时鼓励大家交换阅读, 讨论读书体会, 提高阅读质量。将教室墙角开发为文化角, 收集对人生有指导意义的文化资料, 如:科学家、各行各业精英的成长经历, 文化名人的研究成果, 标语、图片、名人名言等。这些文化资料不是只为教室文化布置, 而是根据班级及学生实际, 为学生提供精神引领的座右铭, 其目的是让这些文化资料融入学生思想与精神, 唤起学生的思考, 成为学生行动的引领。将墙角开发成学生的心理驿站, 让这个墙角成为学生发声、谏言、倾听的心理空间。

五、黑板空间

标准化教室都有两块黑板, 前方的黑板是老师上课用的, 是教师主导的;后方的黑板用于出黑板报, 是学生主导的。有的教师还会根据需要, 在教室摆放若干个小黑板。在传统意义上, 前方黑板空间如何利用, 体现的是教师的智慧;后方黑板如何利用, 体现的是学生的智慧。随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黑板空间的有效利用成为教师教改关注的课题之一, 黑板的功能更多地趋向于展示学生的创新思维。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中学, 每个试点班级里挂着8块黑板。除了讲台前的两块黑板外, 另外的三面墙上还各有两块小黑板。这6块小黑板是给同学们展示用的。其目的在于“让每面墙、每扇窗都会说话”, 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环境[2]。

讲台方的黑板是使用率最高的黑板, 极大多数班级上课时只用这一块黑板, 这块黑板也大多数是老师一个人使用, 学生板演、展示的机会很少, 而到黑板上板演是学生们,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洪塘中学的做法,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需求。粗略统计我们现在使用的一般规格的大黑板一次能同时容下6~8人, 如果教室里是三面有黑板, 那么一次就能同时有18~25人左右到板前展示。再加上班里没挂上墙的小黑板, 估计一次能解决30多人黑板前做主角展示的问题。黑板空间的有效利用, 决定着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黑板空间的使用, 第一是要满足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例如:黑板报是一种很好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是学科知识的窗口, 学生展示实践的舞台, 更是思想教育的园地。黑板报和手抄报一样, 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因其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换等优点, 是一种最经济、最方便、最常见的宣传形式, 在中小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应充分重视黑板的宣传功能, 用好黑板, 让黑板成为班级无声的辅导员, 成为班级集体的舆论阵地和教育阵地, 让其成为教室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培养学生能力, 美化班级环境,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引领班级管理、引领学生成长。

六、墙壁空间

教室内的墙壁, 可谓寸土寸金, 是教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班规班训、励志名言、伟人或科学家挂像、教师寄语、成长记录、学习园地、学科教学资料、图片、板报……, 很多与学生学习及成长相关的文字及图片性材料都可在墙壁上得以体现。老师及学生都十分重视墙壁的利用, 十分重视墙壁的布置, 校相关管理部门会将教室墙壁布置作为重要的教室文化进行检查和评比。

2013~2014新学年伊始, 上海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多了一面“童心问号墙”, 校长徐静介绍, “问号墙”旨在鼓励孩子们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中, 寻找问题, 挑战智慧, 鼓励学生敢问、乐问、善问[1]。

杜朗口中学教改, 有很多招数。其中之一就是, 把教室周围的四面墙壁变成同学们的“发表园地”。从记者拍摄的照片上可以发现, 杜朗口中学的教室四周, 都是黑板。上课的时候, 熙熙攘攘, 所有学生都在讨论, 在演算, 在发表, 在动。可谓把“学生主体”真正落到了实处[5]。

上海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的“问号墙”设在学校内的校园大环境当中, 面向全校学生。教室内的墙壁也可开设面向班级的“问号墙”, 开启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寻找生活、自然及社会中的问题的能力。杜郎口中学把墙壁空间全部开发为黑板空间, 这是完全基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做法, 体现的是墙壁空间的即时性作用。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达到“方寸之间显精神”的效果, 是挖掘墙壁空间的价值意义。墙壁空间的开发是人文教育对环境的要求, 也是环境育人的较高境界。墙壁是教室内重要的教育空间, 在墙壁上布置墙报、张贴标语及班训、张贴班级运行及管理的相关文字材料 (如课程表、值日轮流表、班干部轮值表、个人量化考核表等) 是极大多数教室的基本文化布局。如何挖掘教室内墙壁中的教育资源, 以教室墙壁空间文化布置为例, 标语“我荒废的今日, 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直观朴实地表达出深刻的道理;班级格言“弱者等待时机, 强者争取时机, 智者创造时机”, 寓意深刻, 催人深思;班主任寄语“哪怕只是沧海一粟, 老师眼里你们是全部”, 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师爱;班训“打造优秀集体, 不让一个人掉队”, 激发每个学生与集体共同进步。

一个成熟的教育空间, 必须存在与空间相吻合的教育功能, 服务于师生的精神成长。在教室内, 学生除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也经常要穿梭或驻足于教室内各个角落, 或休息或是进行延伸学习活动。教室空间的安排与使用, 反映的是学校人文艺术的内涵与精神。教室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不仅在创造空间被利用的最大价值,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空间设计上, 配合学校的人文艺术特质, 设计出具有引导功能的学习环境。合理分配和使用教室空间, 是教师挖掘教育价值, 维系教学秩序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任何一个教育空间都应该是一个情境的、现象的、经验的、综合的生命体, 教师要善于合理地分配和征用教室空间, 让教育多元化, 让学生的教育体验多样化, 激发出学生深层而无声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上海:素质教育推出新举措提供开放多元成长空间[N].科技日报, 2013-10-8.

[2]毛信意, 张文明.一桌一椅不再“秧田式”[N].东南商报, 2012-1-12.

[3]调查报告称中国高中四分之一班级按成绩排座位[N].法制晚报, 2010-4-8.

[4]教师发明壁挂式实验学校走廊变成实验室[N].新闻晚报, 2010-3-5。

[5]子虚.教室后面的黑板.教育档客, 2006.12.3.

当代城市空间的符号价值 篇2

当前, 中国发达地区城市正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城市资本的积累过程越来越多地和消费相关的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联系在了一起;加之土地与住房的市场化, 私人开发商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房地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城市空间本身也逐渐成为了可供大众消费的商品。1

由于消费社会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激发消费欲求的社会, 商家为了激发大众消费欲求并获得更多利润, 为商品添加上使用价值以外的符号价值的就成为十分有效的策略。这些符号价值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商品的品牌与形象等独特性符号价值, 二是商品本身所指称的社会象征性价值2。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 3认为, 商品符号的消费才是当今消费的主要目的, 消费者购买商品除了使用它们还希望获得附加的地位、声望、个性偏好、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符号价值。4

因此, 空间作为消费品, 和其它商品一样, 既有使用价值的消费, 也有符号价值的消费。城市中的空间与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居住与使用等方面的功能需求, 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够满足心理和情感上需求的商品。随着中国城市转型的进一步深入, 城市空间与建筑的符号价值特征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 (图1) 。

2. 空间使用价值的弱化

一方面, 在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中, 城市空间更多地成为了产生利润的工具, 它们的功能可以根据空间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行变换, 因此其使用功能变得不再固定和单一, 功能的混合、调整或置换已成为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大特征。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过程中, 传统的生产空间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变成其它类型空间, 比如工业产房可以改造成文化创意街区、超市或节庆场所。使用功能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弱化了空间使用价值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高附加值使得商品的符号价值逐渐超越了使用价值。在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利润的关键就是让空间附加上更多和更受欢迎的符号意义。于是符号价值的生产与消费成为空间商品生产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包装、展示以及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反复宣传鼓动, 开发商有意识地培养消费者对空间符号意义的关注并激发他们对符号的欲望。当前的各种商品房楼盘的广告体现得最为明显, 品质、身份、地位等符号意义总是商品宣传的重点。与此同时, 中国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消费模式的变化, 如今空间商品的消费正在由“温饱型”需求向“小康型”需求转变, 这无疑为空间符号的消费提供了可以支撑的欲求市场, 因为空间功能和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考量的唯一因素。相关研究表明, 商品房的投资价值和环境品质及其象征意义已超越价格和套型等实用因素, 成为购买者优先考虑的因素, 这在购买“第二居所”的消费者中表现的尤为明显。5

3. 空间符号价值的消费

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 城市空间的个性和品位、身份和地位、生活方式等符号意义成为了空间消费的重要对象。

3.1 空间与个性和品位

当前, 为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个性需求,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城市中的空间和建筑呈现出风格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其形象上的个性和特色日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这些空间不但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视觉刺激, 还成为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和品位的追求:形体夸张的建筑受到了前卫和时尚人群的青睐, 通俗具象或商业艳俗的建筑更多地得到了世俗阶层的欢迎, 而诙谐荒诞的建筑则更容易获得“叛逆”青年的肯定。近年来, 中国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影响的时髦空间, 它们所象征的个性和品位正是成功的关键。例如,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建的SOHO住区, 由于集合了“自由办公、自由生活”的理念, 受到了年轻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的欢迎;文化艺术人士聚集的文化创意街区,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等, 吸引人的卖点是自由的文化艺术氛围和带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建筑;而北京三里屯等酒吧街, 真正销售的并不是饮料, 而是时尚的西方情调 (图2) 。由此可见, 个性和品位作为一种符号无疑已经为空间带来了巨大的附加价值。

3.2 空间与身份和地位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 人们的社会地位与距离越来越多地通过消费空间商品的落差来进行衡量。不同阶层、职业、年龄、性别和不同亚文化的群体会消费与自身身份和地位相协调的空间商品。从目前中国城市的消费行为来看, 新富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在卖菜方面有超市与农贸市场之别, 在休闲方面有酒吧与公园之分, 在购买房产方面有别墅与经济房之分。

在多样性社会竞争中, 空间占有已成为社会地位的符号象征, 社会地位越高、个人财富越多, 空间占有的表现就越充分;一个人的空间占有多寡成为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符号6。城市中的富有阶层, 往往争相通过租赁、购置等方式占有城市中的景观地段、历史地段、商业地段等高价值、稀缺资源型的空间。近年来, 南京的许多能够观水望山的高档景观楼盘, 成为新贵一族竞相购买的目标, 楼盘所象征的身份与地位是购买者考量的决定性因素。例如, 南京莫愁湖东畔的万科金色花园, 由于其优越的观景区位和开发公司知名的品牌效应, 曾创下南京的商品住宅“天价”, 其在地位与财富上的象征作用, 是其它普通楼盘所不能比拟的 (图3) 。

此外, 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与企业同样看重空间商品所具有的身份与地位意义。他们的办公总部往往选择处于世界城市体系顶部的城市, 例如象征着财富与科技中心的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中心城市, 而且会在这些城市中建造或入驻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 上海与北京已成为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竞相入驻的城市。《2008上海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指出, 截至2008年11月底, 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总部经济机构671家, 其中地区总部223家、投资性公司178家、研发中心270家,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省市中外著名公司总部入驻最多的城市7。而位处浦东陆家嘴黄金地段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作为上海的标志建筑, 也是入驻公司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从这点来看, 城市及标志性建筑物也成了带有浓厚符号意义的消费品。

3.3 空间与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象征意义是空间商品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波德里亚认为, 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某种特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拥有某种商品就是拥有了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空间商品也不例外, 早在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的邦·马尔奇商厦 (The Bon Marche) 8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图4) 。许多研究学者认为它作为当时一种开创性的商业空间, 吸引人们的并不仅仅是其中陈列的精美商品, 而是空间所体现的一种代表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尔·米勒 (Michae Miller) 指出, “邦·马尔奇商店向所有那些过着和相要过中产阶级生活的人们出售物品”9。如今各式各样的空间商品更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 去辛巴克喝杯咖啡, 去“新天地”休闲和交往, 去上海大剧院欣赏歌剧无疑体现了上海中产阶层带有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购物在休闲商业街、游乐在主题乐园、居住在酒店式小公寓, 则体现的是一种青春时尚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 近几年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代表的工业复兴地段, 成为文化艺术等创意人群生活聚集的场所, 代表的是一种时髦的将生活、工作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的LOFT10式的生活方式;而以上海外滩18号为代表的豪华概念店, 销售的绝不仅是昂贵的奢侈品, 更是向人们炫耀并兜售着富豪阶层的奢华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4. 符号价值强化了空间的社会属性

由于空间的消费可以和衣着打扮一样也成为人们生活方式、身份与地位等符号识别的重要因素, 那么具有相似消费趣味的个体之间通过消费相应的空间商品, 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 继而可以成为社会交往并产生群体认同的重要基础。因此, 符号消费强化了的空间的社会属性, 城市空间也决不是均质化的空间, 而是可能带来情感认同与区隔的多元化的社会性空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1对巴黎空间的研究证明了以上的观点:富豪阶层以“消费”巴黎右岸空间 (塞纳河北岸的商业中心) 作为自己特殊的品位;文化精英却以“消费”左岸空间 (塞纳河南岸, 是大学生、作家、艺术家汇集之地) 作为自己的品位。12正如前文所说的, SOHO住区、酒吧区、文化创意街区等等中国城市中的“符号性”空间同样地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消费者大多是时尚的年轻人与中产阶级, 而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却很少光顾。

总之, 进入消费社会之后, 空间符号的消费带来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分化, 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也必将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各种消费趣味群体的出现与壮大, 将使得城市的“社会—空间形态”地图变得更加复杂, 就像马赛克一样混杂。13

5. 结语

消费时代的来临, 空间及其符号的消费为城市发展带了新的契机。一方面, 由于文化符号增加了空间的价值, 城市空间的文化资本可以轻易地转化成经济资本, 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上海新天地、北京789艺术区、深圳万科“第五园”小区等空间商品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 城市空间的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未来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建筑设计中, 应在坚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 更多地考虑各种消费群体对空间个性、品位、身份、生活方式的喜好, 这无疑有利于规划与设计视野从探询空间物质规律向研究空间社会文化属性的拓展。此外, 对空间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的需求, 将为大众的创造性使用和消费城市空间提供契机, 从而在城市空间实践过程中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并为城市空间发展带来民主和活力。

参考文献

[1].Micheal Miller.The Bon Marche:Bourgeois Culture and the Department Store, 1869-1920[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2].[法]布希亚J.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英]费瑟斯通M.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M].敬东, 谢倩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6].季松.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J].城市规划, 2010 (7) .

[8].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J].城市问题, 2005 (5) .

“借景”社区资源,拓展教育空间 篇3

一、社区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教育已经逐步向多元开放式发展, 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 强调走向自然和社会。 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不仅能丰富学校课程, 而且能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更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 学校所处的彩虹和双虹社区, 资源丰富, 有彩虹苑、社区活动中心、苏大附二医院、非矿设计院、检察院、中学、幼儿园等, 临近区手拉手援助中心、革命博物馆、苏州市体育活动中心, 学校和居民小区毗邻而居, 交通方便, 银行、饭店、超市俱全等, 可以说社区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 天天都在发生变化。 两个社区文化各有侧重, 双虹社区有科普特色长廊, 彩虹社区有健康教育园, 这些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能大大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二、开发与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1.依托社区专业人才, 开展社团活动。

2015年我校在 “七彩文化”建设中, 尤其关注社团建设, 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翼。 但是学校缺少专业教师, 社团建设缺少源头活水。 面对制约发展的“弯道”, 学校要积极想办法, “借景”社区资源促进学校学生社团自主发展, 让学校体验到“借景”的喜悦与成功。 依靠社区的力量, 学校请来昆曲老艺人石坚贞口传身授, 学校定期与彩香中学昆曲班的学生切磋技艺, 上半年, 小昆班在市民活动中心表演《游园惊梦》。 2015年十月, 小昆班的部分同学在苏州市评弹学校进行了公演, 把昆曲著名曲目《长生殿》选段演得有声有色。 同时, 石老师还指导教师学习昆曲, 丰富教师的学校生活;学校请来祝嘉书画院的老师教孩子们书法、绘画, 下半年有十八名学生进行市书法考级, 全部过关, 在双虹社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的活动中得到展示, 获得社区工作人员及参观来宾的赞赏;红舞鞋舞蹈团派老师指导学生扎实舞蹈基本功, 在区各类活动中亮相。 2015年11月, 在金阊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帮助下, 金阊区首个“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在我校揭牌, 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更科学的、专业化的指导。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音乐老师坚持来校对阳光合唱队予以指导。

2.挖掘社区有效资源, 丰富主题教育。

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观社区中的环境、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 为此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主题教学活动, 有的渗透在其他主题活动中, 有的形成一个独立的主题。

如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水果拼盘》中, 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丰富的水果大家族, 周老师特地带孩子们去华润超市参观, 并请超市的售货员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水果的名称、产地及特点。

在“交通安全在心中”大型主题活动中, 学校利用有效的社区资源, 就近观察学校附近路上的车辆, 让学生从感性上有进一步的亲身体验, 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深化教育内容, 扩展教育空间, 同时邀请社区法制副校长来校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在“弘扬健康文化, 倡导健康行为”系列活动中,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更为密切。 在“垃圾分类回收”中, 社区成为学生进行调查实践的活动场所, 学生从中了解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实施和宣传状况等。 在口腔如何护理中, 苏州附二医院的医生来到学校进行卫生知识讲座, 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和护理。 彩虹社区健康园成为学生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 在顾主任的穿针引线下, 今年, 学校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团队进行沟通, 为学生进行系列教育, 包括“创伤护理”、“用眼卫生”、“脊柱侧弯”、“口腔卫生”、“预防吸烟”、“洗手卫生”及“急救护理”七个方面, 活动形式多样, 在学习卫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开展实践活动。

自从确立借助社区资源、 带动学校文化蓬勃发展的方向后, 学校学生多次走出校园, 来到社区进行实践活动。 上半年, 学生走进苏州市革命博物馆, 不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还参加双虹、彩虹社区举行的红歌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 观看革命影片, “读好书”活动, 法庭观摩。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 学生走进新村, 宣传低碳生活、低碳出行, 为小树挂牌, 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下半年, 学生走进苏州市体育中心, 参观体育中心内部的各个场馆、设施, 九九重阳节, 为老干部带去温暖, 开展护绿小卫士活动。 学生还走进了金阊区消防大队、污水处理厂……

4.沐浴社区慈善爱心, 关爱感动学生。

2015年 “六一”儿童节, 苏州体育活动中心一行十多人, 带来体育器材和慰问金慰问学生们。 暑假期间, 苏州革命博物馆免费带部分孩子开展了“红色之旅”。 开学初, 社区送来了两百多本新图书充实各班图书角, 附二院的施书记、葛处长将1200元助学金送到了困难学生家中。 在社区的联系下, 寒山寺慈善中心来到学校, 为学生送来了各种学习用品。 面对六年级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小张, 援助中心免费进行心理疏导。 我校孩子因各种条件限制, 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很少, 2015年学校主动与妇儿中心联系, 把学校社团活动中的优秀学员送到妇儿中心, 进行免费培训与指导, 有近20名学生免费参加其双休日开设的各类技能培训班。 寒假前, 社区单位还会开展“新年心愿——为学生圆梦”活动。

空间设计师的价值观 篇4

林伟而, 毕业于美国康内尔大学建筑系, 获硕士学位, 现任香港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美国麻省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注册管理局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美国建筑师学会香港分会2003会长、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建筑师事务所商会有限公司会员、香港设计师协会会员、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其具影响力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广受业界及市场推崇。

1 真正的好作品要坚持做到最后

设计作品, 是每位空间设计师的产品, 也是设计师们赖以生存、参与市场竞争, 直至最后功成名就的载体。与其它的艺术创作门类不同, 空间设计师的作品如果得不到客户的认可, 或是经过了业主随意的修改, 最后的作品往往会面目全非。因此每位设计师都希望出好作品, 更希望作品能被客户认可直至按设计意图实施。

现实中, 有很多设计师在展示作品时经常只能展现设计效果图, 而最终的效果却无法把控甚至拿不出手, 对于有成就的设计师而言, 他们都会对结果看得很重。他们认为, 真正好的作品, 是应该能坚持做到最后的, 并保证自己的设计创想得以实施。象林伟而, 就特别慎重选择能够很好配合的客户, 他认为这是保证好作品能最后实施的关键。

选择了好的客户后, 很多时候成败就在于与甲方的沟通, 作品的实施在于能不能更好地得到他们的支持。林伟而认为, 如果设计师接项目的时候与甲方没有进行彻底的沟通, 等到接到项目后就会遇到很多矛盾, 其实两者是可以共通的, 特别是内地或香港的项目。如果甲方找设计师时已经了解到他们的设计风格, 并且知道这位设计师是有一定的追求, 想做一些另类的或比较有新意的设计, 那事情就会比较顺利。

因此, 设计师要学会坚持, 哪怕要经过多次的磨合, 也要努力让自己的构想在业主的调整中得到提升, 直至最后的成功实施, 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放弃自己的设计原则。经过这样的锻炼, 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 并得到业主的尊重, 从而树立威信。

2 平衡与突破是设计的关键

对于成功的空间设计师而言, 好的建筑应该自然流露出室内空间的特色, 而室内空间也应该尽量利用并发挥出建筑的特色和优势, 两者的关系始终密不可分。当有机会接到建筑与室内一起做设计的项目时, 就会尽量利用建筑本身的空间去配合室内功能的要求, 系统化地去构思一个连贯、完整的设计。

在林伟而的作品中, 很多设计都是通过空间感去体现的, 甚至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 而不会故意去堆砌一些很复杂的元素。他认为, 只要能够做到一个很通透的感觉, 就会附带出更多想法, 所以在设计时尽量不要将空间切得很碎。特别是有机会把室内和建筑一起做设计的时候, 室内方面反而不需要太多装饰, 因为在建筑上已经做出了足够的空间感。难怪业界内外评论他的作品大气而内敛、阳刚而空灵、干净又利落, 空间构成几乎没有一点装饰痕迹。

在设计中, 表现空间不是依靠材料, 空间只是一个很概念的东西, 相对来说灯光更是空间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计师更应注重于一些别人关注不到的细节设计。对环境因素的运用也十分考究, 特别是针对在中国做的项目, 要清楚项目周边的环境跟中国人所讲究的风水关系, 风水不应该只是通过摆设去改变, 风水应该是很自然的, 表现在坐向或看出去的风景, 以及日照和建筑的关系等等。一个好的建筑应该很舒服地坐落在自然的环境中;应该尽量利用外部的环境, 并将其带入室内。应注意的是, 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柔和的灯光、明快的色调、风格统一的艺术品, 甚至是动听的音乐和室外景观, 而设计师要做的, 则是在各种元素中寻求平衡与突破。

3 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在一个项目的设计中, 能否与用户的实地使用配合, 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有的时候设计师可能会有一些很有突破性的想法, 但是只要与使用者最后的使用功能不相配, 这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所以, 设计师还是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在设计的时候, 林伟而就很重视项目对设计的基本要求, 他会从功能上考虑, 并且思考在设计上如何与功能更好地配合, 首先要把功能上的环境处理好, 然后再去融入一些他所希望的设计元素。

位于香港太古的东隅酒店, 2010年落成投入使用, 这个酒店的设计, 林伟而团队一干就是四年半。为了从用户角度出发切实解决问题, 林伟而很耐心, 没有一点的浮躁, 这一性格让他能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很细心地去研究, 而且他还组织了一个顾问团队来支撑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目前在国内很少有顾问团队去跟进项目, 包括灯光、艺术设计等, 但在国外, 几乎每个范畴都是由专门人才去做的。缺乏顾问团队跟进项目其实是个弊端, 很多时候由于未能关注整个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会造成长远的遗留问题。

东隅酒店的设计, 林伟而团队从建筑还没开始就介入项目, 他们关注每个细节, 从室内设计延伸到建筑设计。先从室内房间的布局与窗的关系进行分析, 然后再将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窗的分布, 由室内反映出去, 整个项目的公共部分都是这样进行考虑的。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以及甲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很密切的联系, 这样既确保了设计师能充分考虑经营者的要求, 也保证最终的成品基本没有瑕疵。像样板房, 他们就设计了两三次, 而且每个细节都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如果双方有矛盾也会尽量去解决。

4 要多做一些工作之外的事

“工作之外的事”, 是指设计之外的事, 但这些事对设计都会有更多的互补。很多空间设计名师, 想在都兼任教学工作, 也经常会到内地或国外举办讲座, 对于他们来说, 教育下一代是很有意义的事。而作为空间设计师, 如果能在艺术上有更深的造诣, 对设计就会有更多的帮助。

2003年中秋, 林伟而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里创作了《彩灯大观园》大型主题艺术游园, 那只融设计、艺术、科技、互动、体验于一身的“大灯笼”高15米、宽35米、360度环绕, 由800根竹竿组成, 外有竹篱、内有竹台, 彩灯追逐灯笼, 水池飘浮莲花, 灯影、竹影、人影, 再加上金木水火土搭配的材质, 大都市里的中秋赏月被处理得传统韵味十足。而大灯笼内, 抬头可见苍天明月, 四周却环绕着4部投影仪放映香港短片。10天的中秋赏月, 10万港人观看, 给非典后的香港带来了欢乐。虽然这个竹装置只展览两个星期就拆了, 但却是将林伟而从建筑师引申到艺术家的一个项目, 对他来说是个转折点。在他的作品中, 我们会发现有不少艺术装置都来自于这位艺术家的构思。但林伟而很多时候做装置的项目是没有收任何费用的, 只是为了兴趣, 林伟而认为这些无形中对于空间设计师的事业更有帮助。

正因如此, 设计师的思路会更开阔, 他们可以藉此得到一些启动思维的灵感。无论是做设计、做艺术, 或是做教育, 其实都有联系。以前或许会认为设计只是由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并会更多地固执于自己的想法, 但是通过与年轻人、学生的沟通, 会拓展出更多方法、更多途径去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这些都会让自己的设计思路变得更加开放。

5 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和内涵

一位好的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流露出自己的文化和内涵。说起文化和内涵, 每一位中国设计师总离不开“中式”设计的情结, 当然, 中式设计广受市场欢迎也是设计师们更喜欢涉足其中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 中式在设计风格上很不好把握。虽然对于中式定义的截取时至今日有很多题材可供选择, 但也就是因为可选择的多, 真正能做到恰如其分的却仍然是凤毛麟角, 很多设计师都只是一味的填充、复制, 毫无新意, 白白糟蹋了中式的称谓, 其中就暴露了不少空间设计师在文化和内涵修养上的缺失。

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的一样:“我们有艺术史, 而且生在中国, 即必须翻开中国艺术史来……这些采取, 并非断片为古董的陈列, 必须熔化于新作品中……”。那么, 如何在空间设计作品中体现文化与内涵呢?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扎根民族沃土, 深入了解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原则和手法, 认真学习现代空间设计的理论和风格, 然后融汇贯通, 因地制宜, 从而设计出一个个能体现空间精神、满足使用功能、符合审美要求, 有真正风格的现代设计作品来。

林伟而近年的很多作品也都运用了中国元素去进行设计, 他认为这些元素的体现不是简单地将物件生硬地摆起来, 而是在感觉和精神上流露出东方的韵味, 可能是一种比较随和端正的布局, 也可能是带有气势的空间。

东方的韵味, 其实就是“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中, “意境”的创造一直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绘画、书法、园林艺术, 均渗透着对“意境”的追求。自古以来, 中国优秀的空间环境, 无不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韵致, 即“意境”的创造。通过创造情与景的交融, 意与象的统一, 唤起或激发人们的想像或联想, 仿佛身临其境, 受其感染。我们讲究的“凡书画当观其韵”, 这里的“韵”, 指精神、性情, 让作品在平淡中含有意存而笔未见的深度, 有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蕴。同样, 将这一美学理论运用到空间设计上, 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 更高层次审美价值的环境。

6 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空间设计师做设计应该要平衡理性和感性的关系, 建筑是相对比较理性的, 而室内设计却是需要追求感性的, 两者要达到一个平衡。就象室内设计很多时候是通过气氛打动人, 需要一些感性的元素, 比如色彩、灯光、空间的布局, 让设计出来的东西更有冲击力。

我们可以从林伟而的经历来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毕业后先是打了十几年工, 开始主要是做建筑, 在一个发展商的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据他介绍, 当时做的东西无法强调个人风格, 还是以公司的风格为主。93年他自己的公司创办初期, 设计还无法百花齐放, 很多时候也只能考虑甲方的要求。到了后来, 他们开始逐步把握好每个机会去做一些有突破性的项目, 从那时开始, 他知道是时候强调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了, 因为只有能够提供自己的独特想法, 才能为甲方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在形成风格的过程中, 把握好每个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在与多位空间设计名师的交流中, 都认为年轻的设计师千万不要急功近利, 但有机会就一定要尽量去把握, 因为很多时候无意中会有一个项目对自己日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巧用水乡资源拓展无限空间 篇5

一、感受家乡文化, 浸润文化情怀

带孩子走向社区、走出家庭, 为幼儿提供感受水乡文化的机会, 不仅仅能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 扩大幼儿的视野, 也能在幼儿心中植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借助于我镇特有的民俗节日, 我们带领幼儿亲身体验民俗节日氛围, 围绕这些节日开展园内特色活动。如在“会船节”中开展“白甸会船节”主题活动, 于是《船儿快快行》《奇妙的篙子船》《赛龙船》等应运而生, 朗朗上口的号子歌从幼儿的口中飞出;结合“采藕节”开展了三个活动:藕的生长、藕的用处、采藕节, 每一活动都生发出小主题, 随季节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这些独特的节日让孩子感知体验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 也被家乡特有的文化情怀所浸润,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油然而生。

二、融进田园风光, 拓展活动空间

水乡特有的田园风光, 拓展了幼儿学习的空间;天然的大课堂, 为孩子插上了探索的翅膀。为此, 我们充分地利用农村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天然优势, 因地制宜地拓展幼儿活动空间。

1. 畅游天然游戏室。

浅浅的河滩、软软的泥地、绿绿的土坡、幽静的树林……孩子们在这些天然的场地上, 用随手可得的小棒、种子、小花、稻草……尽情地游戏, 快乐地玩耍。泥巴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 他们“做砖搭房”, 建了个漂亮的小舞台, 自娱自乐地表演, 演完另起炉灶, 以瓦片做锅, 以树叶当菜, 玩起了娃娃家。“爸爸”忙着“开渠引水”, “妈妈”忙着“制作点心”, 好不热闹。在天然的游戏室里, 孩子们忘情地享受着“百草园”的快乐。

2. 置身自然大课堂。

走进我园, 小桥流水, 柳绿荷红, 处处洋溢着水乡风情, 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规划有序的种植园和错落有致的绿意仿佛真正的农家小院, 圆圆的萝卜、翠绿的蔬菜、红通通的西红柿, 都见证着孩子们的辛勤劳动。

我园周边有草地、池塘、农田、树林, 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大课堂。他们在树洞边观察蚂蚁运粮食, 在农田里挖野菜探寻春天的秘密, 在草地上逗毛毛虫爬行, 那无限的惊喜, 非课堂所能比。我们在幼儿园里专设了“农夫小站”, 春天, 孩子们种上花生的种子, 栽下西红柿的小苗;夏天, 收获着西红柿, 又种下了蒜头;秋天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收获期。在忙着种植、施肥、浇水、采摘的过程中, 孩子们观察着、记录着, 谈起蔬菜生长的过程头头是道。自然大课堂带给孩子们的是无穷的探索欲望与兴趣, 激发了幼儿对水乡的爱。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在尽情放飞自己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

3. 尽玩开心体育场。

离我园不远处, 有一块宽敞的空地, 我们稍加整修, 即成为孩子们“驰骋沙场”的空间。他们在天然的小土丘上练兵, 在池塘边练习投掷, 在小路中的渠道上练习跨跃……孩子们的走、跑、跳、爬的能力在无意的玩耍中得到了锻炼。农村的自然条件既锻炼了幼儿身体, 又磨练了幼儿的坚强意志。

三、走进农业基地, 共享劳动喜悦

近年来, 我镇开发了很多农业基地, 有蔬菜大棚基地、菱角养殖基地、螃蟹塘、龙虾塘、草莓园、西瓜棚等等。我园通过镇政府等多种途径协调, 与这些基地建立联系, 充分利用这些可贵的资源, 实施劳动教育。

丰富学习资源,拓展教材空间 篇6

新课程改革日益强调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和自主性, 在“大教材”观指导下, 选择和加工教学内容成为每位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例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及互联网上的信息等) 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因此, 教师课前应加强对课堂学习环境的创建, 加强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以便有效放大教材空间,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提供帮助, 创造学习科学的条件和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一、灵活运用教科书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物质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受固有思维影响, 往往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任务完成, 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逻辑、知识体系乃至观点不敢进行丝毫的调整和变更, 这就导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深讲细教材的“知识点”而赶时间、赶进度, 疲于应付。其实, 课程标准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教师教学行动的指南;而教材只是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和学的材料, 是课程实施的一种物质载体。为此, 教师要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努力开创适合自己学校 (班级) 的个性化教学。具体而言, 教师应让教材实现三方面沟通:与生活事件沟通, 与学生经验、成长需要沟通, 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因此, 教师要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学生的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 实现“为教书而教书”向“通过教书来育人”的理念转变。

二、充分发挥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是教学过程的最主要环节, 是课堂的核心和展示亮点的环节, 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主题”, 即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 即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教学称这一环节为“讲授新课”。在新课程理念下, 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已成主流。因此, “讲授新课”这一环节应改为“主题探究”。

根据建构主义, 探究教学至少应有四个步骤。一是让学生表达思想的阶段。教师要考虑和设计一些情境,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据此考虑后面的教学安排。二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重建的阶段。教师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互通有无;同时, 教师可告知学生科学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从而引导学生重建新的概念。三是应用科学家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理清, 去伪存真。四是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例如, 在教学“氧气的性质”一课时, 教师可这样设计“主题探究”环节。

第一, 创设情境, 让学生表达思想。

教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说是宝, 真是宝, 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 摸不着, 越往高处越稀少。”

学生:氧气。

教师:对于时刻与我们相伴的好朋友,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请你描述一下氧气。

第二, 让学生相互交流, 重建新概念。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 (先用看、嗅的方式,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木炭、铁丝、硫、磷、镁等物质与氧气接触) 观察一瓶氧气的变化, 主要通过分组交流、相互讨论的形式。在学生描述所看见的现象时, 教师应悉心聆听, 并不断规范学生的表述。最终, 重建新的概念:在常温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另外, 氧气具有助燃性。

第三, 应用科学家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氧气、二氧化碳和家用液化气的不同之处, 进而抽象出“助燃性”的概念。

第四, 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教师:对于氧气, 你们有了哪些新发现?氧气究竟是怎样的?

三、不断丰富知识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因此, 在实际“情境”下学习, 可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则要引起“顺应”过程, 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 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学情境”, 即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其核心观点是人类的有效学习必须发生在真实和自然的环境中。因此, 教师要善于将书本知识还原成生活中学生已认知的事物和事件, 进而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提供背景或平台。

1. 回归生活

科学课堂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 创设教学情境须做好两方面。一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应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和挖掘与“教学情境”相关的资源。二是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因此, 在设计教学时, 教师要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出发, 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 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间合作学习及师生间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简言之:要让生活事件融入课堂教学, 成为课程知识;让一堂课成为学生探索生活世界的窗口。

2. 变化活动

创新教学的根本追求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范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创新教学的实施途径是以课堂生活重建为背景, 引领学生从传统的“小课堂”走向创新发展的“大课堂”。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 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表则抽象而简约, 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 都要把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现在的教学已由“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由“单向传递的学习方式”转向“多向、多项交换的学习方式”。因此, 教师要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 创建接受性、基础性、探究性和活动性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进而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

例如, 在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回归生活, 学习知识。

教师播放有关“青蛙的生殖过程”的视频。

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 仔细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青蛙, 填写其各生长阶段的名称, 并排序;归纳青蛙的生命周期;比较成蛙和蝌蚪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 填写书上的表格, 得出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教师:小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

学生:为了适应环境不得不发生变化。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小蝌蚪变成青蛙后, 就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 从在水中生活变成在陆地上生活。这时, 小青蛙很想念曾经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既很想告诉小伙伴陆地上的生活环境, 又很想告诉小伙伴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很想告诉小伙伴自己在陆地上是如何生活的。请你帮助小青蛙给曾经的小伙伴发一段“微信”, 好吗?

3. 拓展探究

高效的课堂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做最有意义的事。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 动脑、动手、动眼、动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

例如, 在教学“生物是怎样呼吸的”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拓展探究”方式。

教师:动物要通过不停呼吸维持生命, 那么, 动物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没有变化?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可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 (图1) 。

教师:以上实验只能证明动物呼吸消耗了空气中的部分气体。那么, 如何证明消耗的是氧气, 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呢?

学生:要证明氧气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

教师:怎样去证明?

学生:可用燃着的木条验证氧气是否减少。

教师:那么二氧化碳增多怎么验证?

……

教师:书本实验中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那么用碱石灰能否简便验证二氧化碳增多呢?

学生:不能。

教师:那怎么办?

学生:用澄清石灰水。

教师:用原先的装置可行吗?

学生: (思考、讨论) 逐步改进实验装置。

又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拓展探究”方式。

教师 (设置“教学情境”)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2 000多年前就提出“凡是运动的物体, 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 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 (像我们的手、身体) 。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 它就会停止移动”。就是说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 就必须通过力来维持。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摩擦力对物体运动产生影响”的实验 (图2) 。

教材设计: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如毛巾、棉布等) ,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 在不同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教师 (课堂实验改进) :只给你一块毛巾, 请用最节约合理的方法对书本实验进行改进设计。请展示你们的设计和所得的现象。

学生设计的结果很丰富。有的用书本代替斜面, 有的用桌面代替斜面, 还有的用餐巾纸代替斜面;有的用铅笔代替小车, 有的用笔芯代替小车等。学生纷纷发挥了创新精神。

4. 丰富设问

积极探索如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 教师的设问要有针对性, 即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易错点进行设问。一方面设问要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寻找“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展开提问, 并围绕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其次, 教师的设问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一方面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最后, 教师的设问要有思维层次。看一节课设计得好不好, 不是看这节课多么热闹, 而是看教师设计的活动及问题是否巧妙, 能否引领课堂。因此, 教师应善于设计一些带有情境性、具有丰富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体察书本知识在其生活中的意义、用途和价值, 并为学生展示个人的情境性意义设置通道。

例如, 在教学“大气的压强”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进行这样的丰富设问。

教材设计: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教师 (课堂改进设计)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吸盘挂钩的原理, 并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力去挤?从科学角度讲, 吸盘挂钩用“吸”字合理吗?吸盘挂钩在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吸牢吗?

教材设计:早在1654年,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就在马德堡市公开演示了一个著名实验。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 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 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 才把半球拉开。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师 (课堂改进设计) :对于这个实验, 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 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 来体验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 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抽去空气前很容易拉开?为什么在抽去空气后不容易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

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 篇7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按照价值链原则将不同价值区段的生产活动分散在不同的区位,全球化中地域分工呈现出核心———外围的非均衡格局。我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正在加速重组,共享与互补、整合与竞争,正在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新主题,未来区域竞争的主题不再是产业与产业或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是人口、产业与空间的综合体。杨小凯的模型(1991)预测,如果所有人居住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组成城市, 则交易效率会因对贸易伙伴交易距离的降低而提高,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提高。目前对城市规模的研究有三个方面,即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对城市规模的探讨视角主要有合理规模、适度规模和最佳规模。不管是产品分工,还是功能分工,本质上都属于价值链分工。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角度来审视城市空间演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市群内城市间的价值链整合成为区域价值链分工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化的根本在于确立城市作为高效率的经济空间载体的地位,城市化的基础组织机能取决于市场交易与产业空间集聚过程中的外部经济转化为城市区位比较优势的能力,城市区位的比较优势和产业价值链相叠加和匹配是城市空间演化的空间经济条件,因此,发展以产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城市价值链对实现由全球背景下的“被动城市化”转向“主动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价值链

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存在于空间中,并按照“趋利”的本质特性在空间中演进,形成一系列空间景观形态和价值关系表征的空间关联模式。城市被看成是一个经济交易系统,这种交易既可以发生在城市内部, 也可以发生在城市之间,而交易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与空间价值有关。城市内部价值链重组行为和城市间价值链重组行为本质上都是要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空间超载、失衡和失序构成了严峻的空间发展困境。人类的发展从要素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以一个个价值空间的构建来规范经济行为,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福利和福利空间。空间价值是依附于空间中的资源价值的空间表现, 本质上是空间资源要素的空间增值能力。就资源本身来讲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其被空间运用于具体经济活动时,才具有价值,可见,城市空间是有价值的。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价值链有相似之处, 但城市价值链更为复杂。本文将城市价值链定义为城市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优势,对城市空间进行重组、更替和整合行为的总和。城市价值链可以在城市内部也可以在城市之间,因此,根据价值链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城市内部价值链、城市间价值链和全球城市价值链。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使生产过程出现空间分异,发展中城市承担了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的生产任务,大城市和发达的核心地区则集聚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以价值链取向的空间需求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空间重组。

三、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机理

(一)企业层面的城市空间演化

企业层面规模经济的存在是解释区域集聚经济的关键因素。无论是以地方化经济存在的产业内外部经济还是以城市化经济存在的产业间外部性,都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反映为区域集聚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企业组织在规模化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将生产过程在地域空间上实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重组和整合而形成地域分工。企业的地域分工是一种高于企业内部技术分工的分工形式。以空间分散为主的地域分工使区域联系的发展到尽可能大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城市价值的重叠和匹配(图1)。因分工与专业化为动力的企业空间重组是城市形成与集聚的根本动力。

(二 )产业层面的 城市空间演化

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着向中心企业汇集的倾向,其结果就会促成产业集聚,进而形成城市,因此,企业空间区位选择是城市空间演化的源头,城市化是产业价值链整合效应的空间表现(图2)。不管是斯科特对“后韦伯”工业区位活动的解释,还是奥沙利文对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界定,都让产业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基于整合与演化的新产业集聚超越了“马歇尔式集聚”的局限性,表现出同一产业、相关产业与不同产业之间纵横交错、协同集聚发展的新形式,产业发展创新的价值链与模块化发展更为迅速,由产业组织的生产网络系统演变成价值网络系统,城市空间布局不过是产业空间分工的区域表现形式。产业集群的整合力主要来自于有组织的市场制度,是一种“人工选择”;产业的演化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自生能力变迁,是一种“自然选择”。

一定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产业价值链的空间载体。产业价值链的长度、宽度、灵敏度决定了城市空间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化能力。产业价值链空间衍生和拓展使世界城市、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成为可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整合过程中,处于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城市日趋专业化,如工业城(汽车城、机器制造城、高技术工业城)、服务业城市(如金融城)、旅游城市等。

(三 )产业价值 链空间重组 与城市经济区

产业价值链空间重组地区节点、域面、网络相互交织,区域一体化加深,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空间交换更加频繁,多极化、分散化、网络化是其基本特点(图3),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国家、地区经济成熟的主要标志。高端价值环节不断在中心城市集聚,这种集聚的扩散效应必然会使低价值链环节向外围城市转移,集聚与扩散的力量也正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力。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在价值链重组过程中不断得倒优化和整合,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城市网络系统,这种城市网络系统的演化形成城市经济区。

城市价值链整合的动因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微观基础,城市空间演化是城市价值链整合的结果。城市价值链整合也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一般来讲,中心城市的价值功能向外围地区转移低端价值功能,外围地区也可能有高端价值功能向中心市区转移,狭义的城市价值链整合主要是针对发达中心城市向落后外围城市转移其价值功能。所谓城市价值链整合,其实质就是城市空间重组与更替的过程。在城市价值链整合过程中城市价值链上生产活动的空间发生变化,即城市价值链活动中的部分活动或全部活动转移到其他地区,原有城市空间的价值功能发生变更。

四、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集聚是城市的典型特征,集聚动力机制通过影响城市产业布局以及人口的空间选择而影响着城市空间演化轨迹。城市是集聚经济的产物,表现为人口、产业、土地、交通等要素的集聚,根据集聚的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规模城市。密集的城市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的频繁流动,内生出竞争优势增强而交易成本降低的空间巨大的城市群。区域开发的不同阶段,其空间布局一般多经历着分散→集聚→扩散的演化过程。多数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集聚效益比较明显,空间集聚是主要倾向。但在中心城市由于过于集聚而出现交通拥挤、用地与供水紧张、区位成本上升和环境恶化等负效应,其布局趋向于由集聚转向扩散。

城市化进程下的集聚存在边界和约束,这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的拥挤、资源价格的上升等。此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向外迁移的愿望就非常强烈,而它们的首选区位就是周边中小城市。一方面因为中小城市低廉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就近选择区位是因为需要借助于熟悉的市场和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核心城市主导了两个方面的进程:其一是由本地市场规模扩张触发的向心运动,这表现为核心城市的发展壮大;其二是由于本地市场拥挤导致的离心运动,这是由核心城市单极扩张转为城市集聚发展的动力。

集聚力可以分解成两中力量,一种是向心力,另一种是离心力。向心力促进产业在空间集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使集聚规模扩大。而离心力则推动集聚区域的企业向外转移,使产业集聚发生转移或消亡。向心力与离心力并非在任何情况下均发挥作用,而是与产业集聚程度有关。当产业集聚程度达到初始规模时,向心力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从而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大;如果产业集聚程度继续提高而达到更高规模时,过度集聚导致离心力发挥作用,引起企业向集聚区域外转移,使产业集聚发生迁移或者走向衰落。

(一)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驱动下的集聚

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驱动下的集聚可以用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来解释。通过对某一区域的投资,可以使该地区产出数倍于投资增量,体现了增加投资对增加收入的刺激作用。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之所以能产生投资乘数效应,是以投资工业增加收入以后必须用之于消费为前提。

1. 核心区第三产业集聚程度提高 , 工业空间受到挤压 ,服务型空间逐步占据主导。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心城市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城市空间重组,通过金融、技术、信息等要素确立其在区域中的核心地位,而将一些低附加值的生产或功能转移出去实现城市的转型,实质上却摆脱了对第二产业的依赖。这从表面来看似乎放弃了工业和第二产业的高额利润,实际上在从产业向外拓展和内部升级过程中双重获利,一举多得,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地区进行的产业转移就是最好的例证。

2. 核心区工业外迁 , 过渡区工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工业空间外移。产业空间集聚的竞争条件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竞争过程中,规模经济导致集中,避免规模不经济又阻滞集中,需求多样化和生产多样化背景下的范围经济,也必然导致产业分散布局。比较典型的模式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集团式城市产业空间结构(卫星城所围绕的多个中心城,一般是属于同一产业集团内的)和以台湾为代表的中心———边缘结构(卫星城的布局以核心企业总部所在城市分散布局)。中小城市的互补也为大城市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转型创造了条件,这种梯度式的分工关系最终提高了基于产业链的城市竞争优势(图4)。

一般来说,城市工业结构是指城市各工业部门的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城市空间的演化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演化。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动,新的工业部门和产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由单一趋于复杂, 主导的推动型产业不断由产品附加值低的部门向附加值高的部门转移。城市则由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

3. 工业集聚带动居住空间外移 ,引导了新的服务型空间形成。

与工业集聚相伴的是人口向工业外围转移,形成新的人口集聚区,由于人口集聚扩大了消费需求,围绕人口的服务型空间逐步形成。

4. 外围地区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要素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落后地区远远偏离稳态,对落后地区进行工业投资,可能诱使其他经济同时出现大规模增长的现象(一种新工业的建立可能刺激另一些部门的模仿和创新),新的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会驱动外围地区区域稳态增长。图5是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的推导,反应的是区域增长率与其稳态水平成反比, 其中,K*1,K*2,K*3分别是地区1、地区2和地区3的稳态水平。 (ψ﹢φn)表示资本存量。在外生整合力作用下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趋同或收敛的趋势。

(二 )自下而上 的内生自 然力驱动 下的集聚

仅仅用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不足以说明相关的生产活动应在企业内部还是放到企业外部进行,还需要考虑交易费用问题。地区固有的技术潜力和市场潜力是地区增长的内生因素。这些潜力包括社会、政策、经济、文化、自然等多种 因素。自 下而上的 内生自然 力驱动下 的集聚符 合汉森———萨缪尔森模型的加速原理,所谓加速原理,就是用来说明收入变动将怎样引起投资变动的这种引致投资理论。大体上来说,当某一区域收入(产量)的相对量(即本期的收入与上期比较的变动百分比)增长时,投资便加速增长,经济就会出现繁荣;反之,当某一区域收入(产量)的相对量(即本期的收入与上期比较的变动百分比)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便加速减少,经济就会出现衰退。

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一些限制性因素难以解决时,建设规模被迫收缩,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只有在集中力量改变了不利条件,跨越了限制性门槛以后,才会出现新的增长期。

城市空间增长效应与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空间集聚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一方面城市空间增长效应的外部性和局部地理溢出的作用强化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使其交流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强空间集聚也促使城市空间增长效应高度显著。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布局强调经济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扩建、改建,或在已有基础上的一定地域内集中建设,这样比分散布局取得较好的集聚经济效果。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集聚已不能与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相适应,经济效率、增长速度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趋向分散布局,开始由不均衡逐步转向均衡,呈现出由集中过程转向分散过程的倒“U”型曲线。图6描述的是因地区自生能力引致的空间扩张 ,K*1,K*2,K*3分别表示地区1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稳态水平 ,y*1,y*2,y*3分别表示地区1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规模。

伴随着产业链的价值裂解和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城市功能将不断专业化和高级化,城市群嵌入价值空间的尺度范围将不断扩大,除了地区性和国家性城市体系以外,还会出现跨国城市体系和全球城市体系。全球城市价值链不仅包括大量的企业,还包括大量的城市,不仅要关注企业,还要关注城市空间。全球城市处于全球城市价值链体系高端,具有领导和控制功能的高等级城市。城市价值链的动态调整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增强,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方向发展(图7)。

(三 )整合力与自然 力动态均 衡分析

事物的常态是动态变化,且具有累积倾向,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分析城市空间演化的路径。一国乃至某一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这种地区差别,是两方面因素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自生发展能力。各地区之间 ,自然环境的优劣和自然资源丰度,组合状况的不同,区位条件的差异;文化制度,特别是工业开发的历史基础和积累不同;人口密度、人口素质、劳动力成本不同。作为一种社会惯性,这些自生发展能力一直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2. 生产要素的空间整合。现代区域都是一个能量、物质交换频繁的开放系统。 生产要素流动的一般趋势是:劳动力向工资高的地区迁移,商品向价格高的地区流动,资金向报酬高的地区集中,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向梯度差较小的地区推移。两种力量长期交互总用的结果是区域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低水平均衡到高水平螺旋式递进发展的过程。

将外部整合力与内生自然力两种力量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区域城市集聚模型:

式中yt、yt-1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本期和上一期的经济增长水平,b和a分别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系数,I0表示外部整合力驱动下的投资量,Ct,Ct-1分别表示现期和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内生自然力)。模型表明,在假定b、a为已定的情况下,区域城市集聚程度取决于投资量I0的变动 (外部整合力),投资量I0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加强集聚,产生诸如缪尔达尔描述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集聚区域城市集聚水平是外部整合力与内生自然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整合力与自然力动态均衡可用图8所展示的逻辑框架来说明。图6中反应的是经济地区是由一系列经济职能的亚空间(区域)通过一定的等级秩序和功能结构组织起来的。城市空间演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空间秩序再安排,经济组织再构建和空间相互总用再调整的过程。如何从空间组织和效率方面保证这一过程的来良性发展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关键。

五、结语

城市产业整合和演化能力不足是制约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需要通过制度、技术和组织方式在内的整合和演化现有优势产业链和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孵化出以产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城市群”与和新的“经济区”是下阶段我国城市空间演化的可预见的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产业价值链层面上的城市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流形式,城市群突破了单一城市空间的局限, 既反映了城市空间演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和趋势,也是产业价值链在空间上的投影,当然,也是一种高效的城市化模式,空间价值链整合与重组将替代产业集聚成为新一轮城市空间演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力量源泉,城市群的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增值效应,因此,从价值链视角来分析城市、城市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城市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市、城市群本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价值链。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必然会伴随城市价值链的增值。从价值链角度探索城市空间演化机理与增值效应问题,拓展了对城市空间经济的研究思路,也将丰富中心——外围(CPT)和全球价值链(GVC)理论。

关键词:价值链,城市价值链,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2]周建明.城市合理规模测定方法纵论[J].现代城市研究,1997(6).

[3]杨雪梅,石培基,董翰蓉.资源约束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适度规模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

[4]雷羡梅,张永春.论城市最佳规模[J].城市问题,1991(5).

[5]金凤君.功效空间组织机理与空间福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

[6]周韬,郭志仪.价值链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基于中国三大城市群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

[7]彭翀,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上一篇:准入控制论文下一篇:网络舆论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