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空间

2024-10-17

价值观空间(精选11篇)

价值观空间 篇1

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国外及港台的空间设计名师、设计师朋友, 还有即将走出校门的设计专业学生, 对于空间设计师所面临的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太多感受。设计师的价值观, 卓有成就的空间名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本文以当前香港乃至华人知名的空间设计名师林伟而为实例, 与广大设计师朋友一起探讨如何拥有健康发展的价值观。

林伟而, 毕业于美国康内尔大学建筑系, 获硕士学位, 现任香港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美国麻省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注册管理局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美国建筑师学会香港分会2003会长、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建筑师事务所商会有限公司会员、香港设计师协会会员、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其具影响力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广受业界及市场推崇。

1 真正的好作品要坚持做到最后

设计作品, 是每位空间设计师的产品, 也是设计师们赖以生存、参与市场竞争, 直至最后功成名就的载体。与其它的艺术创作门类不同, 空间设计师的作品如果得不到客户的认可, 或是经过了业主随意的修改, 最后的作品往往会面目全非。因此每位设计师都希望出好作品, 更希望作品能被客户认可直至按设计意图实施。

现实中, 有很多设计师在展示作品时经常只能展现设计效果图, 而最终的效果却无法把控甚至拿不出手, 对于有成就的设计师而言, 他们都会对结果看得很重。他们认为, 真正好的作品, 是应该能坚持做到最后的, 并保证自己的设计创想得以实施。象林伟而, 就特别慎重选择能够很好配合的客户, 他认为这是保证好作品能最后实施的关键。

选择了好的客户后, 很多时候成败就在于与甲方的沟通, 作品的实施在于能不能更好地得到他们的支持。林伟而认为, 如果设计师接项目的时候与甲方没有进行彻底的沟通, 等到接到项目后就会遇到很多矛盾, 其实两者是可以共通的, 特别是内地或香港的项目。如果甲方找设计师时已经了解到他们的设计风格, 并且知道这位设计师是有一定的追求, 想做一些另类的或比较有新意的设计, 那事情就会比较顺利。

因此, 设计师要学会坚持, 哪怕要经过多次的磨合, 也要努力让自己的构想在业主的调整中得到提升, 直至最后的成功实施, 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放弃自己的设计原则。经过这样的锻炼, 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 并得到业主的尊重, 从而树立威信。

2 平衡与突破是设计的关键

对于成功的空间设计师而言, 好的建筑应该自然流露出室内空间的特色, 而室内空间也应该尽量利用并发挥出建筑的特色和优势, 两者的关系始终密不可分。当有机会接到建筑与室内一起做设计的项目时, 就会尽量利用建筑本身的空间去配合室内功能的要求, 系统化地去构思一个连贯、完整的设计。

在林伟而的作品中, 很多设计都是通过空间感去体现的, 甚至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 而不会故意去堆砌一些很复杂的元素。他认为, 只要能够做到一个很通透的感觉, 就会附带出更多想法, 所以在设计时尽量不要将空间切得很碎。特别是有机会把室内和建筑一起做设计的时候, 室内方面反而不需要太多装饰, 因为在建筑上已经做出了足够的空间感。难怪业界内外评论他的作品大气而内敛、阳刚而空灵、干净又利落, 空间构成几乎没有一点装饰痕迹。

在设计中, 表现空间不是依靠材料, 空间只是一个很概念的东西, 相对来说灯光更是空间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计师更应注重于一些别人关注不到的细节设计。对环境因素的运用也十分考究, 特别是针对在中国做的项目, 要清楚项目周边的环境跟中国人所讲究的风水关系, 风水不应该只是通过摆设去改变, 风水应该是很自然的, 表现在坐向或看出去的风景, 以及日照和建筑的关系等等。一个好的建筑应该很舒服地坐落在自然的环境中;应该尽量利用外部的环境, 并将其带入室内。应注意的是, 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柔和的灯光、明快的色调、风格统一的艺术品, 甚至是动听的音乐和室外景观, 而设计师要做的, 则是在各种元素中寻求平衡与突破。

3 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在一个项目的设计中, 能否与用户的实地使用配合, 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有的时候设计师可能会有一些很有突破性的想法, 但是只要与使用者最后的使用功能不相配, 这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所以, 设计师还是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在设计的时候, 林伟而就很重视项目对设计的基本要求, 他会从功能上考虑, 并且思考在设计上如何与功能更好地配合, 首先要把功能上的环境处理好, 然后再去融入一些他所希望的设计元素。

位于香港太古的东隅酒店, 2010年落成投入使用, 这个酒店的设计, 林伟而团队一干就是四年半。为了从用户角度出发切实解决问题, 林伟而很耐心, 没有一点的浮躁, 这一性格让他能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很细心地去研究, 而且他还组织了一个顾问团队来支撑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目前在国内很少有顾问团队去跟进项目, 包括灯光、艺术设计等, 但在国外, 几乎每个范畴都是由专门人才去做的。缺乏顾问团队跟进项目其实是个弊端, 很多时候由于未能关注整个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会造成长远的遗留问题。

东隅酒店的设计, 林伟而团队从建筑还没开始就介入项目, 他们关注每个细节, 从室内设计延伸到建筑设计。先从室内房间的布局与窗的关系进行分析, 然后再将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窗的分布, 由室内反映出去, 整个项目的公共部分都是这样进行考虑的。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以及甲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很密切的联系, 这样既确保了设计师能充分考虑经营者的要求, 也保证最终的成品基本没有瑕疵。像样板房, 他们就设计了两三次, 而且每个细节都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如果双方有矛盾也会尽量去解决。

4 要多做一些工作之外的事

“工作之外的事”, 是指设计之外的事, 但这些事对设计都会有更多的互补。很多空间设计名师, 想在都兼任教学工作, 也经常会到内地或国外举办讲座, 对于他们来说, 教育下一代是很有意义的事。而作为空间设计师, 如果能在艺术上有更深的造诣, 对设计就会有更多的帮助。

2003年中秋, 林伟而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里创作了《彩灯大观园》大型主题艺术游园, 那只融设计、艺术、科技、互动、体验于一身的“大灯笼”高15米、宽35米、360度环绕, 由800根竹竿组成, 外有竹篱、内有竹台, 彩灯追逐灯笼, 水池飘浮莲花, 灯影、竹影、人影, 再加上金木水火土搭配的材质, 大都市里的中秋赏月被处理得传统韵味十足。而大灯笼内, 抬头可见苍天明月, 四周却环绕着4部投影仪放映香港短片。10天的中秋赏月, 10万港人观看, 给非典后的香港带来了欢乐。虽然这个竹装置只展览两个星期就拆了, 但却是将林伟而从建筑师引申到艺术家的一个项目, 对他来说是个转折点。在他的作品中, 我们会发现有不少艺术装置都来自于这位艺术家的构思。但林伟而很多时候做装置的项目是没有收任何费用的, 只是为了兴趣, 林伟而认为这些无形中对于空间设计师的事业更有帮助。

正因如此, 设计师的思路会更开阔, 他们可以藉此得到一些启动思维的灵感。无论是做设计、做艺术, 或是做教育, 其实都有联系。以前或许会认为设计只是由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并会更多地固执于自己的想法, 但是通过与年轻人、学生的沟通, 会拓展出更多方法、更多途径去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这些都会让自己的设计思路变得更加开放。

5 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和内涵

一位好的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流露出自己的文化和内涵。说起文化和内涵, 每一位中国设计师总离不开“中式”设计的情结, 当然, 中式设计广受市场欢迎也是设计师们更喜欢涉足其中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 中式在设计风格上很不好把握。虽然对于中式定义的截取时至今日有很多题材可供选择, 但也就是因为可选择的多, 真正能做到恰如其分的却仍然是凤毛麟角, 很多设计师都只是一味的填充、复制, 毫无新意, 白白糟蹋了中式的称谓, 其中就暴露了不少空间设计师在文化和内涵修养上的缺失。

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的一样:“我们有艺术史, 而且生在中国, 即必须翻开中国艺术史来……这些采取, 并非断片为古董的陈列, 必须熔化于新作品中……”。那么, 如何在空间设计作品中体现文化与内涵呢?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扎根民族沃土, 深入了解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原则和手法, 认真学习现代空间设计的理论和风格, 然后融汇贯通, 因地制宜, 从而设计出一个个能体现空间精神、满足使用功能、符合审美要求, 有真正风格的现代设计作品来。

林伟而近年的很多作品也都运用了中国元素去进行设计, 他认为这些元素的体现不是简单地将物件生硬地摆起来, 而是在感觉和精神上流露出东方的韵味, 可能是一种比较随和端正的布局, 也可能是带有气势的空间。

东方的韵味, 其实就是“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中, “意境”的创造一直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绘画、书法、园林艺术, 均渗透着对“意境”的追求。自古以来, 中国优秀的空间环境, 无不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韵致, 即“意境”的创造。通过创造情与景的交融, 意与象的统一, 唤起或激发人们的想像或联想, 仿佛身临其境, 受其感染。我们讲究的“凡书画当观其韵”, 这里的“韵”, 指精神、性情, 让作品在平淡中含有意存而笔未见的深度, 有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蕴。同样, 将这一美学理论运用到空间设计上, 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 更高层次审美价值的环境。

6 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空间设计师做设计应该要平衡理性和感性的关系, 建筑是相对比较理性的, 而室内设计却是需要追求感性的, 两者要达到一个平衡。就象室内设计很多时候是通过气氛打动人, 需要一些感性的元素, 比如色彩、灯光、空间的布局, 让设计出来的东西更有冲击力。

我们可以从林伟而的经历来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毕业后先是打了十几年工, 开始主要是做建筑, 在一个发展商的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据他介绍, 当时做的东西无法强调个人风格, 还是以公司的风格为主。93年他自己的公司创办初期, 设计还无法百花齐放, 很多时候也只能考虑甲方的要求。到了后来, 他们开始逐步把握好每个机会去做一些有突破性的项目, 从那时开始, 他知道是时候强调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了, 因为只有能够提供自己的独特想法, 才能为甲方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在形成风格的过程中, 把握好每个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在与多位空间设计名师的交流中, 都认为年轻的设计师千万不要急功近利, 但有机会就一定要尽量去把握, 因为很多时候无意中会有一个项目对自己日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空间设计师从投身这个行业开始, 就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过程, 但并非从头到尾都辛酸。如果拥有了对这个行业的正确价值观, 如果真的对这个职业有热情, 就是再困难, 到最后也会是一段值得寻味的人生经历。

价值观空间 篇2

——从文化视角来看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

摘要:本文以芒福德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为参照,从文化视角来看待景观空间的演变,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回溯和梳理,认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并分析这两者的巨大影响。

Abstract:

The paper views the transition of landscape and space based on a famous book by Lewis Murnford, through th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arrangement.Then it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personal value and life style are the original momentum for the transition of landscape and space, and analysis the huge impact of the two factors.关键词:

Key Words:

1.引言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代表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广博而深刻。芒福德认为,在城市成为人类的永久固定居住地之前,它只是一个聚会地点,进行一些神圣活动:所以,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尔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芒福德写道:“我只强调了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这个功能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以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但是城市又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在它还没有任何东西可容纳之前,它须首先吸引人群和各种组织,否则它就无生命可言。”这种吸引力就是城市的磁体功能,芒福德的论述反复切换于“容器”和“磁体”,无非想要强调这样两个要旨:封闭场所和相互作用。只有封闭的场所,才能使各种社会成分“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容器功能”和“磁体功能”才能充分地交流互动——文化的功能运作才更有效,“文化”才更“传统”,文化才更有生命力。现代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是否就此缺乏了“容器功能”和“磁体功能”“最大限度相互作用”的场所?也就缺乏了文化有效的功能运作的场所?好在解决上述疑惑的途径是明确的:芒福德的“容器—磁体”理论和观点。从认识论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容器—磁体的划分,是基于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划分。

2.生活方式——景观空间演变的物质基础

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物质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该物质基础又对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是否同样重要?刘易斯·芒福德很明确地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在城市发展的大部分历史阶段中(除了城市源起之时),它作为容器的功能都较其作为磁体的功能更重要。而对于城市容器而言,其中包含的生活又比容器本身更有意义。很明显,“生活”就是指生活方式,就是城市文化或者文化的物质层面。芒福德的观点很明确地强调了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容器(物质文化)功能运作研究的基础性地位。

芒福德将“容器—磁体”理论用于城市问题的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预测时,亦强调了容器功能之决定性,他指出,“不论多么大的一个城市容器,如果囿于自身的范围之内,想依靠在城墙之内实行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局部调整,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这最终将被证明是不可能的„„”。打破城墙的禁锢,城市从有形的“容器”走向无形的、开放的“容器”是否就解决了问题呢?当然不是。城市的本质仍在于其物质性,即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城市最重要的特征依旧在于:作为一个“容器”。既然是物质的“容器”,那么容量自然十分关键。于是

芒福德认为,“今天城市文化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增加城市这个容器的消化能力,同时又不让它变成非常庞大的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大团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增加城市容器的消化能力”,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就是增加城市容器包容多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某种能力;其二,就是增加城市容器包容某种生活方式的多种不同能力。

对于其一,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化,主要表现在于城市栖息地的文化分化和亚文化社区的形成。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空间的?简而言之,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城市空间格局的亚文化镶嵌。其二,城市容器包容某种业已经过“多重文化时空层叠整合”的生活方式的多种不同能力。城市容器的包容的能力或包容性怎样体现?

因为社会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所以它也包含着“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将文化视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和“习惯”的理解,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这一命题在“城市容器”中的内涵——城市生活方式的“能力”何在,城市生活方式的“习惯”何在——从而深刻领会城市地域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建立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些物质基础,如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的物质设备,包括“一防御的机关及一居住的体系”等等,即城市和住宅。构筑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的活动本身就是在创造“文化”。这种活动一方面包含着相应的技术条件,即所谓“能力”,这种能力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变中的体现,比如,用具、工具,地方建筑构造技术等等方面,已被城市规划专业广泛注意和研究。但是,同一技术发展条件是否就意味着相当的城市景观空间形态呢?当然不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而且一直被规划专业相对忽视的)因素,正是缘于社会生活方式的“习惯”。比如,前面所举拉萨八廓街的顺时针方向,非“能力”使然,“习惯”使然。而且恰恰是由于“习惯”而产生了空间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多样性——在现代城市景观空间演变中尤其明显:无所不能的“能力”是没有太多的地域特征可言,地域特征更多是源自“习惯”。所以缺一不可“能力”和“习惯”的才是生活方式的全部,这样形成的生活方式,才更具文化特色。泰勒的“能力”和“习惯”,实际上也是在概括生活方式的两个方面,帮助我们揭示了城市地域文化产生根源的方面之一:“能力”使城市景观空间只能“如此”,“习惯”使城市景观空间趋于“如此”。

能力使景观空间“只能”如此,从人的能力到文化的能力的发展演进,过程包含的更多的是“历史”;习惯使景观空间“趋于”如此,从仪式性习惯到行为惯性的发展演替,过程包含的更多的就是“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从仪式性习惯到行为惯性”并非其终结,从行为惯性到思维惯性,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习惯”蕴藏着更深的文化内涵。

3.价值观念——景观空间演变的精神动力

“文化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这一观点,不单单是人类学的认同,对于城市社会学中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亦是如此。因为价值观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所以具体而言,价值观在空间领域的功能就是评价和决策——系统研究该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领域的研究,首推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一书,该书是他在城市设计领域极为重要的著作,至今仍是美国许多学校的教科书。关于城市形态的问题,林奇在他的早期经典《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中已经开始讨论,基石是众所熟知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在《城市形态》中,林奇认识到城市过于复杂,甚至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是因为城市人口有着太多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对于城市的回应,都免不了要用好或坏的标准,于是他提出了价值标准这一概念,并试图找出实体环境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

价值标准就是一种价值观念。林奇认为:价值标准是一个在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素,无论这种决策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利人的或利己的,直言不讳的或暗示的。如果缺乏追求“更好”的热情,任何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未经检验的价值标准是非常危险的——这段浓缩于《城市形态》序言的三句话涉及到三个关键问题:价值标准和决策,追求“更好”的热情,价值标准的检验。

首先,来看价值标准作为决策不可避免的要素。价值标准影响决策,决策影响空间,因此价值标准通过决策影响景观空间的演变,如何影响?比如,原始宗教产生灵魂观,影响到生死观,灵魂观和生死观又影响“事死如事生”的决策,从而决策影响到墓地的形制、规模、格局——我们当然不必大惊小怪地“匪夷所思”;又如“人神合一“或“巫君合一”产生了君权神授、神权至上的价值标准,又影响到决策,凡君之寓所或神之寓所必竭尽奢华,从而决策又影响到宫殿和寺庙的形制、规模、格局等等。现在常常存在这样一个疑惑,我们的城市,究竟是“市长的”城市还是“市民的”城市?看来人们都很清楚谁在决策,并显然也知道“决策影响空间”,那么关键问题在于——而且只在于——用什么价值标准?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由于价值标准,是人们赋予形态的价值和思想,所以就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决策过程,具有累积性,即不论是好或坏,都会留给下一代和未来的居民。林奇主张,让空间的使用者决定空间的形式,这个高度分权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理想模式。正如他自己指出的,如果缺乏追求“更好”的热情,任何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如何追求“更好”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讨论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其实凯文·林奇对该问题未加深述便切入了他的“标准理论”,即如何检验价值标准。既然林奇的标准理论是“努力去尝试使其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的,那么不同文化,不同的价值标准各有其偏好的问题似乎应当予以深究——阿摩斯·拉普卜特补充了这部分内容。

其次,就来看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拉普卜特于2004年出版了他的新作《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该书是他自1969年发表《住屋形式与文化》至今,对“文化”所作的综述性结论。书名也由原先拟定的《人类学与建筑学》改为现在的《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更加突出著作的主旨,就是要使设计回应“文化”,亦即彰显文化的特质。拉普卜特该著作的前半部分——关于文化的要义,对本论文观点尤具启发。他将建成环境概念化为文化景观,认为人对景观的改变越多,景观的“文化”成分也就越大。针对文化景观的成因,他提出最佳途径就是“发展诠释性理论”——用规则(rule)来解释。在研究或解释之前,拉普卜特强调在他的研究中,文化的重要性先是作为一种假说而存在,研究是提供对于这种假说的验证。他提出,由于文化景观特性明显,在把握提示的情况下,很可能仅凭意象(image)就足以把它识别出来。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明显独立的决策是怎样形成如此清晰可辨的整体呢?最合理的答案是:人们是按照在理想环境中,理想人物的理想生活那种共有图式和观念进行选择(即改造景观)的,而这种图式正是文化。正如拉普卜特所指出的,文化景观不是经过通常所谓的“设计”得到的,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间无数个别决策的产物。若能把握提示,识别文化景观就会易如反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单凭意象就够了。然而文化景 观这种条理分明、清晰可辨的属性从何而来呢?在他看来,惟一(或至少最合理)的解释是文化景观显示出一种偏爱(preference),这种偏爱是群体所共有的,它以共同的理想与意象等为基础,并通过图式表达出来。这样,偏爱才得以指明选择的方向,并将祖祖辈辈在世代之间明显的个体行为结合成一个可供识别的整体。拉普卜特所说的“偏爱”就是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因为是群体所共有的;“偏爱指明选择的方向”,说明“偏爱”也具有决策功能,甚至是决策的基础——这样我们可以切回凯文·林奇的关于价值标准的检验的问题。

最后,来看城市形态的标准理论。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林奇认为,“正处在令人悲哀的状态之下”。究其原因,要么是过度关注社会经济方面,要么是过于沉醉于物质空间。同时,既使涉及到价值标准,也倾向应用那些没有争议的主流价值标准。也就是忽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只看到了自上而下的“具有强大作用的”价值标准,而忽视了“带有愿望性的”价值标准、“弱势的”价值标准、“隐性的”价值标准等等许多自下而上的价值标准。同时他认为,现有的很多所谓标准理论,用了过于一般性的描述,以至于脱离了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包含有文化、政治、经济和许多其他非正式特征的概念。„„更常见的是,这些指标只限于某种文化条件,并不包含所有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相关的城市形态特征。林奇

试图摆脱上述现状之不足,提出他的“努力去尝试使其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的五个基本指标和两个附加指标。

4小结

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存在互动,共同作用于景观空间的演变。生活方式是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精神动力,反过来又改变着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城市空间领域,价值观念往往通过理想、意象、图式、意义等表达,反映于景观空间,这些表达通过历史积淀“习惯”化、“传统”化,形成了特定的规范、准则、期望、规则等,反过来影响评价、决策,从而又影响生活方式。习惯固化为传统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专业理论看来,就意味着固化了一种人居环境模式,而该人居环境模式中无疑包含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① 刘易斯·芒福德[美]著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倪文彦,宋俊岭译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② 凯文·林奇[美]著 城市形态 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③ 拉普卜特[美]著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黄兰谷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浅析价值空间缺失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价值观 价值空间缺失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在社会转型期都会出现旧的价值体系崩溃,应运而生的就是一种新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新价值体系产生和旧价值体系崩溃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价值真空的阶段,本文喻之为价值空间的缺失。处于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体——人,因为价值空间的缺失而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极易因价值空间缺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价值观的特性以及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一)价值观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对待满足他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可见,“价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一个社会其基本的价值观应该是一元的,在秩序上它具有导向性,多元则体现在层次性上,在层次性上个体可以自我选择、自我设定。因此,当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都会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威力,大则影响社会发展趋势,小则影响个人成长。让我们对中外社会发展进程作一下简要的剖析,就会从中发现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和佛教思想为补充,即所谓儒、释、道的统一。在近现代,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几次强烈的挑战:一是鸦片战争失败后,导致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价值体系也同时被帝国主义的大炮彻底击溃了。随之人们进入了一段价值空间缺失期,有人听天由命,有人随波逐流,更有人不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欺凌而满怀“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的报国之志,人们的价值观经过一段时期矛盾、冲突之后,最终汇聚了主流价值观,即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它是以反封建反传统,提倡科学和民主为号角。“五四”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传统价值观被不断边缘化。人们的价值观从最初的封建残存思想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种遵循科学和民主的信仰马列主义的主流社会。时至今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今天,人们由于价值空间的缺失而形成的价值观、信仰五花八门。从信马列、信雷锋、信奉献到信西方、信金钱、信及时行乐、信土地山神的欧洲在中世纪神学崩溃以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以前,人们的价值体系全部受到了震荡,甚至连海明威这样的大作家早期也曾因价值观的迷惘而不知所措,犯了许多低级的错误。一战二战后,人们的价值体系再次发生变化,随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人们缺少了理想中的自由和民主,随之出现了嬉皮士、朋克这样颓废的一代。这些就是人们价值空间缺失的有效例证。

(二)价值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心目中对事物价值的观点或看法,它决定着人们评判是非、美丑、爱憎等的标准和价值取向,指导着人的行动,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机制。由此可见,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论述,认为价值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既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又取决于客体的属性。主体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能成为价值客体。由于主体的需要多种多样,比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而客体及其属性也具有多样化、无限性,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形态的价值,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审美价值、人生价值等。而对这些价值的不同看法,就构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知识价值观以及人生价值观等。这些不同形式价值观相互整合,就构成了人们的价值观体系,所以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尽相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本体作出的反应密不可分,对行为具有统率、主导的作用。

另外,价值观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可以简单地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也就造成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导致行为的失衡,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价值空间缺失对不同群体行为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浪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的今天,人们由于旧的价值体系被击溃,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形成,也就是处于本文开篇所说的价值空间缺失阶段,一些违背常理、匪夷所思的价值观就会充斥到他们的头脑之中,由此产生了许多越轨的行为。由于社会群体的不同,在这里,我们姑且将其分为成年人与青少年两类来剖析一下价值观对他们越轨行为的影响。

(一)对成年人的影响。

处于价值空间缺失阶段的成年人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这项空白,与青少年相比,多年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使成年人对待这个问题更加慎重与理性,尽管这种社会环境与他们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抵牾,甚至格格不入,但传统的价值观理念早已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有许多困惑和茫然。他们在思索,为何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与他们的思想相距甚远,他们有时也会在口头上发泄一子自己心中的困惑和不满,有时也会作出一些轻微的越轨的行为,但由于他们头脑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本身的阅历与经验,因而不会作出太大的危及社会的行为。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对价值空间缺失所作出的反应更多以犯罪的形式来体现。这个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后背力量,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基所在。但有一点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看到,近些年来,社会上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之多样,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虽然青少年犯罪原因很多,但本文认为这种价值空间缺失起着内在的、根源的作用。这也是本文主要讨论和考察的问题。

(二)对青少年的影响。

如果说成年人对待价值空间缺失是以困惑和茫然以及些许的越轨行为来填充的话,那么青少年用肆意践踏社会行为规范来形容则更为贴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青少年步入社会时间较短,阅历和经验较为肤浅,心理的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刚刚接受了一些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在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的时候,处于社会转型期,有许多东西与他们刚刚建立一些的价值观念有太多的不一样,所以青少年迷失了自我,他们要找到自己,张扬个性,于是他们会走向极端,走上一个令他们能够痛快发泄的道路。

弗洛伊德曾有这样的理论,人的个性分三个部分:一是本我,二是自我,三是超我。本我(它)与生俱来,是一个人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包括性的要求,对食物和其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品需求,这些需要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自我(我)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有意识的理智的部分,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使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平衡;超我(高于我)的发展是一个人接受了父母社区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个性中内在化以后的社会文化。

人的个性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形成,如果这两者间有一个比重过大,这个人的个性就不正常,如果本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他就可能不惜犯法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如果超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而本我的要求受到过分压抑,那么这个人就会精神焦虑,会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因此,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价值观是不稳定的、善变的、承受能力是脆弱的,当他们处于价值空间缺失时,他们就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用理性和慎重来对待,他们会不惜一切去填补、去发泄、去张扬个性。在他们心目中,道德、法律早已荡然无存,况且青少年自我控制意识较为淡薄,极容易在这种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产生过激行为,直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其实这种趋势从青少年第思想、言行之中就会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黎明[微软用户1].中国的危机.改革出版社,1998,6.

[2]刘少杰.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

[3]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宋素敏.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价值观的思考.邢台市专学报(综合版),1995,2:12-15。

[5]张鹏.试论当代青少年的失范现象.中国政治学院学报,1994,4,(79).

当代城市空间的符号价值 篇4

当前, 中国发达地区城市正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城市资本的积累过程越来越多地和消费相关的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联系在了一起;加之土地与住房的市场化, 私人开发商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房地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城市空间本身也逐渐成为了可供大众消费的商品。1

由于消费社会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激发消费欲求的社会, 商家为了激发大众消费欲求并获得更多利润, 为商品添加上使用价值以外的符号价值的就成为十分有效的策略。这些符号价值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商品的品牌与形象等独特性符号价值, 二是商品本身所指称的社会象征性价值2。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 3认为, 商品符号的消费才是当今消费的主要目的, 消费者购买商品除了使用它们还希望获得附加的地位、声望、个性偏好、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符号价值。4

因此, 空间作为消费品, 和其它商品一样, 既有使用价值的消费, 也有符号价值的消费。城市中的空间与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居住与使用等方面的功能需求, 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够满足心理和情感上需求的商品。随着中国城市转型的进一步深入, 城市空间与建筑的符号价值特征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 (图1) 。

2. 空间使用价值的弱化

一方面, 在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中, 城市空间更多地成为了产生利润的工具, 它们的功能可以根据空间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行变换, 因此其使用功能变得不再固定和单一, 功能的混合、调整或置换已成为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大特征。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过程中, 传统的生产空间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变成其它类型空间, 比如工业产房可以改造成文化创意街区、超市或节庆场所。使用功能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弱化了空间使用价值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高附加值使得商品的符号价值逐渐超越了使用价值。在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利润的关键就是让空间附加上更多和更受欢迎的符号意义。于是符号价值的生产与消费成为空间商品生产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包装、展示以及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反复宣传鼓动, 开发商有意识地培养消费者对空间符号意义的关注并激发他们对符号的欲望。当前的各种商品房楼盘的广告体现得最为明显, 品质、身份、地位等符号意义总是商品宣传的重点。与此同时, 中国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消费模式的变化, 如今空间商品的消费正在由“温饱型”需求向“小康型”需求转变, 这无疑为空间符号的消费提供了可以支撑的欲求市场, 因为空间功能和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考量的唯一因素。相关研究表明, 商品房的投资价值和环境品质及其象征意义已超越价格和套型等实用因素, 成为购买者优先考虑的因素, 这在购买“第二居所”的消费者中表现的尤为明显。5

3. 空间符号价值的消费

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 城市空间的个性和品位、身份和地位、生活方式等符号意义成为了空间消费的重要对象。

3.1 空间与个性和品位

当前, 为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个性需求,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城市中的空间和建筑呈现出风格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其形象上的个性和特色日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这些空间不但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视觉刺激, 还成为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和品位的追求:形体夸张的建筑受到了前卫和时尚人群的青睐, 通俗具象或商业艳俗的建筑更多地得到了世俗阶层的欢迎, 而诙谐荒诞的建筑则更容易获得“叛逆”青年的肯定。近年来, 中国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影响的时髦空间, 它们所象征的个性和品位正是成功的关键。例如,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建的SOHO住区, 由于集合了“自由办公、自由生活”的理念, 受到了年轻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的欢迎;文化艺术人士聚集的文化创意街区,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等, 吸引人的卖点是自由的文化艺术氛围和带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建筑;而北京三里屯等酒吧街, 真正销售的并不是饮料, 而是时尚的西方情调 (图2) 。由此可见, 个性和品位作为一种符号无疑已经为空间带来了巨大的附加价值。

3.2 空间与身份和地位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 人们的社会地位与距离越来越多地通过消费空间商品的落差来进行衡量。不同阶层、职业、年龄、性别和不同亚文化的群体会消费与自身身份和地位相协调的空间商品。从目前中国城市的消费行为来看, 新富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在卖菜方面有超市与农贸市场之别, 在休闲方面有酒吧与公园之分, 在购买房产方面有别墅与经济房之分。

在多样性社会竞争中, 空间占有已成为社会地位的符号象征, 社会地位越高、个人财富越多, 空间占有的表现就越充分;一个人的空间占有多寡成为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符号6。城市中的富有阶层, 往往争相通过租赁、购置等方式占有城市中的景观地段、历史地段、商业地段等高价值、稀缺资源型的空间。近年来, 南京的许多能够观水望山的高档景观楼盘, 成为新贵一族竞相购买的目标, 楼盘所象征的身份与地位是购买者考量的决定性因素。例如, 南京莫愁湖东畔的万科金色花园, 由于其优越的观景区位和开发公司知名的品牌效应, 曾创下南京的商品住宅“天价”, 其在地位与财富上的象征作用, 是其它普通楼盘所不能比拟的 (图3) 。

此外, 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与企业同样看重空间商品所具有的身份与地位意义。他们的办公总部往往选择处于世界城市体系顶部的城市, 例如象征着财富与科技中心的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中心城市, 而且会在这些城市中建造或入驻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 上海与北京已成为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竞相入驻的城市。《2008上海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指出, 截至2008年11月底, 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总部经济机构671家, 其中地区总部223家、投资性公司178家、研发中心270家,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省市中外著名公司总部入驻最多的城市7。而位处浦东陆家嘴黄金地段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作为上海的标志建筑, 也是入驻公司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从这点来看, 城市及标志性建筑物也成了带有浓厚符号意义的消费品。

3.3 空间与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象征意义是空间商品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波德里亚认为, 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某种特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拥有某种商品就是拥有了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空间商品也不例外, 早在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的邦·马尔奇商厦 (The Bon Marche) 8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图4) 。许多研究学者认为它作为当时一种开创性的商业空间, 吸引人们的并不仅仅是其中陈列的精美商品, 而是空间所体现的一种代表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尔·米勒 (Michae Miller) 指出, “邦·马尔奇商店向所有那些过着和相要过中产阶级生活的人们出售物品”9。如今各式各样的空间商品更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 去辛巴克喝杯咖啡, 去“新天地”休闲和交往, 去上海大剧院欣赏歌剧无疑体现了上海中产阶层带有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购物在休闲商业街、游乐在主题乐园、居住在酒店式小公寓, 则体现的是一种青春时尚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 近几年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代表的工业复兴地段, 成为文化艺术等创意人群生活聚集的场所, 代表的是一种时髦的将生活、工作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的LOFT10式的生活方式;而以上海外滩18号为代表的豪华概念店, 销售的绝不仅是昂贵的奢侈品, 更是向人们炫耀并兜售着富豪阶层的奢华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4. 符号价值强化了空间的社会属性

由于空间的消费可以和衣着打扮一样也成为人们生活方式、身份与地位等符号识别的重要因素, 那么具有相似消费趣味的个体之间通过消费相应的空间商品, 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 继而可以成为社会交往并产生群体认同的重要基础。因此, 符号消费强化了的空间的社会属性, 城市空间也决不是均质化的空间, 而是可能带来情感认同与区隔的多元化的社会性空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1对巴黎空间的研究证明了以上的观点:富豪阶层以“消费”巴黎右岸空间 (塞纳河北岸的商业中心) 作为自己特殊的品位;文化精英却以“消费”左岸空间 (塞纳河南岸, 是大学生、作家、艺术家汇集之地) 作为自己的品位。12正如前文所说的, SOHO住区、酒吧区、文化创意街区等等中国城市中的“符号性”空间同样地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消费者大多是时尚的年轻人与中产阶级, 而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却很少光顾。

总之, 进入消费社会之后, 空间符号的消费带来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分化, 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也必将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各种消费趣味群体的出现与壮大, 将使得城市的“社会—空间形态”地图变得更加复杂, 就像马赛克一样混杂。13

5. 结语

消费时代的来临, 空间及其符号的消费为城市发展带了新的契机。一方面, 由于文化符号增加了空间的价值, 城市空间的文化资本可以轻易地转化成经济资本, 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上海新天地、北京789艺术区、深圳万科“第五园”小区等空间商品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 城市空间的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未来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建筑设计中, 应在坚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 更多地考虑各种消费群体对空间个性、品位、身份、生活方式的喜好, 这无疑有利于规划与设计视野从探询空间物质规律向研究空间社会文化属性的拓展。此外, 对空间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的需求, 将为大众的创造性使用和消费城市空间提供契机, 从而在城市空间实践过程中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并为城市空间发展带来民主和活力。

参考文献

[1].Micheal Miller.The Bon Marche:Bourgeois Culture and the Department Store, 1869-1920[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2].[法]布希亚J.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英]费瑟斯通M.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M].敬东, 谢倩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6].季松.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J].城市规划, 2010 (7) .

[8].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J].城市问题, 2005 (5) .

陶艺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与价值 篇5

当陶艺艺术指向户外,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去构筑一个景观环境时,它在具备艺术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设计的烙印。当代环境陶艺家在创作作品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不仅要考虑作品本身的材料,色泽,形态和观念,而且还要考虑与作品共生的环境,诸如灯光,布局,人的行走方向,场地的色泽,质感,音响和空间的整体效应。正是由于这种宏大的视觉,场域和梦幻般的边缘化思维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装置艺术风格越来越被陶艺家们所青睐。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这种互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陶艺以装置艺术的形式介入建筑和公共环境空间成为环境陶艺的特殊形式。它仍然具有环境陶艺的一切属性,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变,创作手段上更灵活,观念更自由。美国陶艺家卡琳·科特是一位创作陶艺砖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家。她的一些作品更具有公共艺术的特征,创作实施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家与公众和艺术家与公众偶的对话过程。作品的设计制作是艺术家与环境的对话过程。作品的设计制作是艺术家与大众共同合作完成的,艺术家将自己的观念和技巧降为为零,而把公众推向艺术前台,让公众设计自己的名字、符号、图案和一段故事,并将其雕刻于砖上。烧制之后,将与之不相关但却紧紧围绕同一主题的陶艺砖重新架构和组合,与其说她是一个陶艺家,倒不如说是一个导演,她让“群众演员”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表露他们的心声艺术家却将自己推到幕后。作品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公众实现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体现了深层次的环境艺术的民主性。

跨进公共艺术的陶艺比较具有功利性,对环境有依赖情结,以一个时代的大众意识为归依。它在具有审美功能的时候还要兼顾应用目的。作为公共艺术尤其要规避批判意识,总是乐观、愉悦、甚至唯美。不过于超前、比其他同时期的当代艺术更为理性、客观。艺术关注空间,或者说注意空间对艺术的影响,实质上是探索人类心理空间的需求方式。而现代陶艺较传统陶艺和其他一般艺术形式的空间生成和审美特点的主要差异在于内空间的组织和表达上以及外空间的体量、重心、装饰等方面。一件环境陶艺作品的体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将陶艺本体的空间和所处环境的空间充分融合并表现出各自的丰富内涵,是设计的亮点和灵魂所在。陶艺空间中虚实关系的表达,在设计时考虑到疏与密、简与繁、高和低、大与小的空间对比,能够给陶艺本身造型上的美感,同时借助周围环境建筑虚空间的结合,从不同角度能看到陶艺本身的内涵和周围“留白”的造成的空间感,随着观者走 向形成高低错落的形式感。

公共艺术是一种人类空间环境中有意识的连续不断的营造美的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全方位的,多元的群体存在,它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有机组成。公共艺术离不开艺术性,但它绝不应该与艺术创作等同,它毕竟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科学和艺术等多种成分之间共生,渗透、影响、融合的学科、要使陶艺融入公共艺术,关键还在于设计问题。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陶艺环境的设计即环艺设计;二是陶艺自身的设计即完善总体的设计,它应该是服从于总体的设计。陶艺最早开始介入环境艺术时是做为大型陶瓷壁画依附于建筑而产生的,这在中国古代已有之,质朴且具有很强装饰性的秦砖汉瓦,明代洪武《九龙壁》室外陶艺墙。试举当代日本著名的环境陶艺家会田雄亮的设计作品为例.这位在大学时代专攻都市计划的著名陶艺家其代表作品水之庭,就是将现代陶艺转化为环境陶艺并成功地置于建筑内部空间的典范之作),在缺乏绿色植被的庞大空间,借用水这一元素进行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是作者将作品与人类相通的极好手段。在这里会田雄亮将水视为生命之泉的观点,是水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由水构成的景观不仅仅是视觉上、心灵上的感受,其审美意义也许更加广阔,水的多变性与灵活性使其在创作中能应对多种环境的需求。在大量土红色陶制流线型结构条块和充满曲线感的起伏形态中,涌动着清澈的泉水,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艺术气氛。在这里水也作为一种创作元素,同陶艺作品相融,陶与水向人们展示着一种含蓄自然与滋润柔和的美感,昭示着生生不息的自然生态的主题和意念。在这里艺术家成功地处理了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充分展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人文关怀理念。通过作品分析可以看出,环境陶艺的设计理念是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活动。因为与建筑设计共生的室内空间及室内景观是为他人的、有目的的设计,现代陶艺作品创作不再是以陶艺作品自身的生成为主体,而是力图创造作品与建筑内外部环境与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系统关系。陶艺作品与建筑空间同构的环境艺术是一种公共艺术,它所面临的使用者、欣赏者会因具体不同的环境而呈现不同的群体组合。环境陶艺就是在这个群体与公共空间里找到一个切入点使之与环境艺术共同构成被社会群体所共同感知、认同的、充满人性、充满自然之美的活力空间。

深读与妙用:敞亮教材的价值空间 篇6

一、深读:挖掘教材的价值内涵

备课时, 面对一则教材文本, 很多教师通常习惯于改情境、换材料、变例题、调习题, 而很少意识到, 大到整体结构, 小到细节图文, 教材文本无处不凝聚着编者的编写意图。所以, 充分解读教材文本, 准确领会编写意图, 是实现“用教材教”课程理念的基本前提。在此, 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为例, 谈谈教材解读的三个基本要点。

1.从 高 到低 , 读 清 课程 理念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我们应该依托课标精神, 思辨教材内涵。要着重弄清楚的是, 这则教材内容属于哪个课程领域?亟须落实的课程核心词是哪个? 文本编排的体例特点暗合了哪条课程理念? 我们来看,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板块, 需要重点关注的课程核心词是“运算能力”。明确了这一点, 教师才能带着“既应澄清算理, 又要落实算法”的施教导向, 来认识教材内容的核心价值, 而不至于随意改换、盲目处理。另外, 本课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画图”的生活场景, 从中引出“一盒水彩笔有12支, 3盒一共多少支”的实际问题。教师切忌将此情境仅仅作为引出计算例题的幌子, 而应敏感地觉察到, 教材“算用结合”的编写体例, 承载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四能”目标。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发挥教材情境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由 远 及近 , 读顺知识结构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非孤立存在, 而是各有其“前世今生”。因此, 研读教材时, 要重视挖掘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彼此呼应、整合推进。这里所说的由远及近, 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 纵向观照, 了解知识体系。《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课的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及“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并为今后继续学习笔算乘法作好铺垫。明确了这一来龙去脉, 教师看待教材文本才不会断章取义。其二, 横向扫视, 把握单元走向。关于笔算乘法, 整个单元共编6个例题。例1 (本课内容 ) 是“不进位乘法”, 例2、例3是“进位乘法”, 例4是“0的乘法”, 例5、例6分别是“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本课教学意义重大, 是学生全面学习笔算乘法的开端。因此, 解决“笔算乘法从哪位乘起、该如何书写”等基础性规范问题,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3.自 粗而 细 , 读 透 文 本 材 料

较为充分的背景研读之后, 我们需要将目光聚焦到教材文本的具体细节, 剖析其中的编写意图, 并尽可能基于学生视角, 对学习材料的可行性作出客观评析。首先, 解读情境。教材设计了“3盒水彩笔一共多少支”的问题情境, 符合儿童的生活现实;同时, “每盒12支”可以根据需要拆分成“10支+2支”, 有利于算理分析。其次, 解读例题。呈现“12×3=”后, 教材通过几位小朋友的对话, 展示了本课需要关注的三种算法, 分别是“竖式连加”“口算乘法”“竖式乘法”。解读这部分内容时 ,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 客观分析每种算法的知识源头及课堂生成的可能性。显然, “竖式连加”基于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学生可能自主生成;“口算乘法”指向上节课的已学知识, 学生也会及时想到;而“竖式乘法”属于首次接触, 也是本课新授内容, 学生较难探究得出, 但可通过“口算乘法”加以迁移。有此分析后, 教学引导便能胸有成竹:无须强求“竖式乘法”的及早出现, 重在挖掘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支撑乘法竖式的模型建构。最后, 解读习题。“做一做”中有一组题目:3×2, 23×2, 123×2。我们需要思考 , 编写目的是什么 ? 显然 , 通过组织学生依次计算、有序观察, 助其强化“笔算乘法由个位开始”的策略思想, 是本组习题的话外之音。教师如果没能领会这一意图, 视其为三道独立的笔算题, 那么, 就难以发挥习题内在的结构化功能了。

概而言之, 解读教材文本时, 每位教师都应树立“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粗而细”的“镜头拉伸”意识, 读清理念, 读顺结构, 读透材料, 为完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打好基础。

二、妙用:扩张教材的价值功能

当前, 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至少存在三种误区:其一, “零处理”, 照本宣科。“教教材”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 上课过程等同于“演课本剧”。其二, “全处理”, 另起炉灶。有些教师盲目丢弃课本资源, 一味引入生活元素, 造成了“花样素材一贯到底、教材资源不见踪影”的课堂怪状。其三, “乱处理”, 盲目裁接。由于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层解读, 教师难以把握教材内容的整体线索及核心要义, 随意裁剪, 胡乱嫁接, 教学资源的结构优化难以实现。

反思上述误区, 不难发现, 创造性使用教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价值取向, 在于依托教材的丰富内涵、构建有效的课堂资源, 使之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现实、激活主体思考、促进意义建构。具体地说, 需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创造性使用 教 材 , 需要挖掘内涵

材料能呈现一种事实, 反映一种线索, 提供一种表象, 但无法更深地揭示原理。这就是说, 教师首先要对本课教学的数学本质做到了然于胸、心中有数, 在此基础上, 对简单浅显的课本材料加以细节聚焦、深层挖掘, 帮助学生透视材料表面、充分领会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

例如,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原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教材在揭示面积计算公式后, 编排了一道例题 (如下面左图) 。学生独立解答完后, 笔者追问:“咦, 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计算的面积都以平方厘米作单位, 为什么这道题用平方分米作单位呢? ”刚开始, 学生确实没有意会, 都认为“因为题中写着平方分米, 所以就用平方分米”。后来, 随着老师的启发引导, 学生慢慢有了感觉:之所以用平方分米作单位, 是因为用来测量餐桌面积的工具, 不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而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所以, 测得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在此基础上, 笔者继续组织对话、促进体会:“长14分米”说明一行能摆14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 “宽9分米”说明能摆9行。所以, 一共能摆126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由此, 通过对例题背景的跟进探究, 帮助学生重温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思维图式 (如下面右图) 。

2.创造 性使用 教 材 , 需要讲 究 方 式

教材编排有相对固定的逻辑顺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这种逻辑顺序还得根据需要灵动微调。比如计算内容的教材编排, 大多由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随后呈现算法、提示算理。但是, 假如每节课均按此思路教学, 学生必定因为雷同而感觉乏味, 而且也容易让教学活动进入“形式化”误区。笔者认为, 适当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既能推动目标达成, 又可体现教学新意。例如, 《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教材中例2主要通过“乘坐交通工具”的问题情境引出“65-54” (不退位) 、“65-48” (退位 ) 两道例题。有位教师组织教学时 , 引入部分舍去情境, 在一组口算训练中引出 (1) “65-54”并展开教学。完成后, 教师出示教材主题图 (如下图, 隐掉问题和算式) , 问学生:“我们刚才研究的65-54, 能解决这幅图中的什么数学问题呢? 根据图中的信息, 你还能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随后顺势引出“大巴比快客便宜多少元”的问题, 教学 (2) “65-48”。这样组织, 使教材主题图成为算用结合的中介、内容递进的桥梁,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得以切实, 得到历练。

讲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也可体现在习题处理上。比如, 本文前半部分提到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材里, 有一道习题 (如下图) , 其意图是引导学生直观体会“从个位乘起”的笔算规则。 然而 , 题目虽好 , 但由于三个竖式是孤立的、分开的、离散的, 所以学生解答后面两个竖式时依然可以“从高位乘起”, 如此便难以达成编写意图。为此, 有位教师教学此题时, 通过PPT将所有竖式统一起来, 都是在第1个竖式的基础上动态补充数字、逐步完善生成, 且又进一步加以拓展。经历了这个过程, 学生对于“从个位乘起”便有了更为充分的策略认知。

3.创造 性使用 教 材 , 需要重组内容

前段时间, 笔者观摩了一节《四则运算》 (原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的教学。全课下来, 教师先后组织学生参与了四道例题的学习。

(1) 3位叔叔去“冰雪天地 ”玩。成人票每张24元。他们带了100元, 买票后还剩几元?

(2) 儿童票半价。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共多少元?

(3) 每双滑雪鞋租金100元 , 每副手套租金10元。租3双滑雪鞋和1副手套共多少元?

(4) 星期天 , 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 , 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四道例题分别指向“乘减”“除加”“乘加”“乘除加”四种类型, 能帮助学生有序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可是, 翻看教材内容, 笔者发现该课只安排了一道例题 (如下图) , 即“乘除加”。那么, 执教者为什么要把一道例题“扩容”为四道例题呢 ? 这位老师道出了缘由 :教材例题的运算类型是“乘除加”。通过此例, 学生既要掌握“先乘除, 后加减”的基本要领, 还要体会“加法两边的乘除可以同时运算”的变式规则, 显得“难点集中”。而改变成四道例题后, 既呼应了教材情境, 又拉伸了体验空间, 使学生能先重点聚焦基本要领, 再跟进关注变式规则, 学习由此显得有序。确实, 现行教材限于篇幅, 所编材料常常高度概括、较为浓缩。对此, 教师有必要遵循“从易到难, 逐步深入”的教学原则, 立足课本材料, 进行合理重组,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创造性使用 教 材 , 需要 刷 新 取向

我们不能回避, 有些内容教材在编排上似乎存在功利性的“近视”弊端。就是说, 为了突出本课的核心知识, 教材设定了一些呈现方式。而恰恰是这种呈现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看, 是与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养成背道而驰的。此时, 教师需要适当刷新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 确保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 《简便计算》原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简便计算。教材 (如右上图) 从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入, 突出了算用结合。然而, 稍加分析, 笔者有了困惑:面对“还剩多少页没看”的问题, 学生会像“商量好似的”整齐划一地用“234-66-34”来列式吗? 教材将列式统一为“234-66-34”, 确实有利于突出运算规律的探究重点, 但却在关注落实课时目标的同时, 忽略了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自主过程。因此, 使用本课教材时, 教师应适度放大对解决问题的聚焦程度, 放手让学生列 式解答 , 并在寻求 “234-66-34”与“236- (66+34) ”两种解法的逻辑关联的过程中 , 得出“减法的运算性质”。

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 篇7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按照价值链原则将不同价值区段的生产活动分散在不同的区位,全球化中地域分工呈现出核心———外围的非均衡格局。我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正在加速重组,共享与互补、整合与竞争,正在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新主题,未来区域竞争的主题不再是产业与产业或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是人口、产业与空间的综合体。杨小凯的模型(1991)预测,如果所有人居住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组成城市, 则交易效率会因对贸易伙伴交易距离的降低而提高,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提高。目前对城市规模的研究有三个方面,即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对城市规模的探讨视角主要有合理规模、适度规模和最佳规模。不管是产品分工,还是功能分工,本质上都属于价值链分工。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角度来审视城市空间演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市群内城市间的价值链整合成为区域价值链分工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化的根本在于确立城市作为高效率的经济空间载体的地位,城市化的基础组织机能取决于市场交易与产业空间集聚过程中的外部经济转化为城市区位比较优势的能力,城市区位的比较优势和产业价值链相叠加和匹配是城市空间演化的空间经济条件,因此,发展以产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城市价值链对实现由全球背景下的“被动城市化”转向“主动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价值链

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存在于空间中,并按照“趋利”的本质特性在空间中演进,形成一系列空间景观形态和价值关系表征的空间关联模式。城市被看成是一个经济交易系统,这种交易既可以发生在城市内部, 也可以发生在城市之间,而交易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与空间价值有关。城市内部价值链重组行为和城市间价值链重组行为本质上都是要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空间超载、失衡和失序构成了严峻的空间发展困境。人类的发展从要素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以一个个价值空间的构建来规范经济行为,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福利和福利空间。空间价值是依附于空间中的资源价值的空间表现, 本质上是空间资源要素的空间增值能力。就资源本身来讲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其被空间运用于具体经济活动时,才具有价值,可见,城市空间是有价值的。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价值链有相似之处, 但城市价值链更为复杂。本文将城市价值链定义为城市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优势,对城市空间进行重组、更替和整合行为的总和。城市价值链可以在城市内部也可以在城市之间,因此,根据价值链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城市内部价值链、城市间价值链和全球城市价值链。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使生产过程出现空间分异,发展中城市承担了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的生产任务,大城市和发达的核心地区则集聚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以价值链取向的空间需求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空间重组。

三、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机理

(一)企业层面的城市空间演化

企业层面规模经济的存在是解释区域集聚经济的关键因素。无论是以地方化经济存在的产业内外部经济还是以城市化经济存在的产业间外部性,都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反映为区域集聚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企业组织在规模化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将生产过程在地域空间上实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重组和整合而形成地域分工。企业的地域分工是一种高于企业内部技术分工的分工形式。以空间分散为主的地域分工使区域联系的发展到尽可能大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城市价值的重叠和匹配(图1)。因分工与专业化为动力的企业空间重组是城市形成与集聚的根本动力。

(二 )产业层面的 城市空间演化

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着向中心企业汇集的倾向,其结果就会促成产业集聚,进而形成城市,因此,企业空间区位选择是城市空间演化的源头,城市化是产业价值链整合效应的空间表现(图2)。不管是斯科特对“后韦伯”工业区位活动的解释,还是奥沙利文对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界定,都让产业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基于整合与演化的新产业集聚超越了“马歇尔式集聚”的局限性,表现出同一产业、相关产业与不同产业之间纵横交错、协同集聚发展的新形式,产业发展创新的价值链与模块化发展更为迅速,由产业组织的生产网络系统演变成价值网络系统,城市空间布局不过是产业空间分工的区域表现形式。产业集群的整合力主要来自于有组织的市场制度,是一种“人工选择”;产业的演化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自生能力变迁,是一种“自然选择”。

一定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产业价值链的空间载体。产业价值链的长度、宽度、灵敏度决定了城市空间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化能力。产业价值链空间衍生和拓展使世界城市、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成为可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整合过程中,处于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城市日趋专业化,如工业城(汽车城、机器制造城、高技术工业城)、服务业城市(如金融城)、旅游城市等。

(三 )产业价值 链空间重组 与城市经济区

产业价值链空间重组地区节点、域面、网络相互交织,区域一体化加深,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空间交换更加频繁,多极化、分散化、网络化是其基本特点(图3),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国家、地区经济成熟的主要标志。高端价值环节不断在中心城市集聚,这种集聚的扩散效应必然会使低价值链环节向外围城市转移,集聚与扩散的力量也正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力。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在价值链重组过程中不断得倒优化和整合,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城市网络系统,这种城市网络系统的演化形成城市经济区。

城市价值链整合的动因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微观基础,城市空间演化是城市价值链整合的结果。城市价值链整合也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一般来讲,中心城市的价值功能向外围地区转移低端价值功能,外围地区也可能有高端价值功能向中心市区转移,狭义的城市价值链整合主要是针对发达中心城市向落后外围城市转移其价值功能。所谓城市价值链整合,其实质就是城市空间重组与更替的过程。在城市价值链整合过程中城市价值链上生产活动的空间发生变化,即城市价值链活动中的部分活动或全部活动转移到其他地区,原有城市空间的价值功能发生变更。

四、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集聚是城市的典型特征,集聚动力机制通过影响城市产业布局以及人口的空间选择而影响着城市空间演化轨迹。城市是集聚经济的产物,表现为人口、产业、土地、交通等要素的集聚,根据集聚的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规模城市。密集的城市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的频繁流动,内生出竞争优势增强而交易成本降低的空间巨大的城市群。区域开发的不同阶段,其空间布局一般多经历着分散→集聚→扩散的演化过程。多数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集聚效益比较明显,空间集聚是主要倾向。但在中心城市由于过于集聚而出现交通拥挤、用地与供水紧张、区位成本上升和环境恶化等负效应,其布局趋向于由集聚转向扩散。

城市化进程下的集聚存在边界和约束,这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的拥挤、资源价格的上升等。此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向外迁移的愿望就非常强烈,而它们的首选区位就是周边中小城市。一方面因为中小城市低廉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就近选择区位是因为需要借助于熟悉的市场和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核心城市主导了两个方面的进程:其一是由本地市场规模扩张触发的向心运动,这表现为核心城市的发展壮大;其二是由于本地市场拥挤导致的离心运动,这是由核心城市单极扩张转为城市集聚发展的动力。

集聚力可以分解成两中力量,一种是向心力,另一种是离心力。向心力促进产业在空间集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使集聚规模扩大。而离心力则推动集聚区域的企业向外转移,使产业集聚发生转移或消亡。向心力与离心力并非在任何情况下均发挥作用,而是与产业集聚程度有关。当产业集聚程度达到初始规模时,向心力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从而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大;如果产业集聚程度继续提高而达到更高规模时,过度集聚导致离心力发挥作用,引起企业向集聚区域外转移,使产业集聚发生迁移或者走向衰落。

(一)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驱动下的集聚

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驱动下的集聚可以用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来解释。通过对某一区域的投资,可以使该地区产出数倍于投资增量,体现了增加投资对增加收入的刺激作用。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之所以能产生投资乘数效应,是以投资工业增加收入以后必须用之于消费为前提。

1. 核心区第三产业集聚程度提高 , 工业空间受到挤压 ,服务型空间逐步占据主导。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心城市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城市空间重组,通过金融、技术、信息等要素确立其在区域中的核心地位,而将一些低附加值的生产或功能转移出去实现城市的转型,实质上却摆脱了对第二产业的依赖。这从表面来看似乎放弃了工业和第二产业的高额利润,实际上在从产业向外拓展和内部升级过程中双重获利,一举多得,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地区进行的产业转移就是最好的例证。

2. 核心区工业外迁 , 过渡区工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工业空间外移。产业空间集聚的竞争条件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竞争过程中,规模经济导致集中,避免规模不经济又阻滞集中,需求多样化和生产多样化背景下的范围经济,也必然导致产业分散布局。比较典型的模式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集团式城市产业空间结构(卫星城所围绕的多个中心城,一般是属于同一产业集团内的)和以台湾为代表的中心———边缘结构(卫星城的布局以核心企业总部所在城市分散布局)。中小城市的互补也为大城市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转型创造了条件,这种梯度式的分工关系最终提高了基于产业链的城市竞争优势(图4)。

一般来说,城市工业结构是指城市各工业部门的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城市空间的演化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演化。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动,新的工业部门和产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由单一趋于复杂, 主导的推动型产业不断由产品附加值低的部门向附加值高的部门转移。城市则由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

3. 工业集聚带动居住空间外移 ,引导了新的服务型空间形成。

与工业集聚相伴的是人口向工业外围转移,形成新的人口集聚区,由于人口集聚扩大了消费需求,围绕人口的服务型空间逐步形成。

4. 外围地区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要素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落后地区远远偏离稳态,对落后地区进行工业投资,可能诱使其他经济同时出现大规模增长的现象(一种新工业的建立可能刺激另一些部门的模仿和创新),新的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会驱动外围地区区域稳态增长。图5是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的推导,反应的是区域增长率与其稳态水平成反比, 其中,K*1,K*2,K*3分别是地区1、地区2和地区3的稳态水平。 (ψ﹢φn)表示资本存量。在外生整合力作用下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趋同或收敛的趋势。

(二 )自下而上 的内生自 然力驱动 下的集聚

仅仅用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不足以说明相关的生产活动应在企业内部还是放到企业外部进行,还需要考虑交易费用问题。地区固有的技术潜力和市场潜力是地区增长的内生因素。这些潜力包括社会、政策、经济、文化、自然等多种 因素。自 下而上的 内生自然 力驱动下 的集聚符 合汉森———萨缪尔森模型的加速原理,所谓加速原理,就是用来说明收入变动将怎样引起投资变动的这种引致投资理论。大体上来说,当某一区域收入(产量)的相对量(即本期的收入与上期比较的变动百分比)增长时,投资便加速增长,经济就会出现繁荣;反之,当某一区域收入(产量)的相对量(即本期的收入与上期比较的变动百分比)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便加速减少,经济就会出现衰退。

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一些限制性因素难以解决时,建设规模被迫收缩,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只有在集中力量改变了不利条件,跨越了限制性门槛以后,才会出现新的增长期。

城市空间增长效应与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空间集聚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一方面城市空间增长效应的外部性和局部地理溢出的作用强化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使其交流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强空间集聚也促使城市空间增长效应高度显著。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布局强调经济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扩建、改建,或在已有基础上的一定地域内集中建设,这样比分散布局取得较好的集聚经济效果。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集聚已不能与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相适应,经济效率、增长速度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趋向分散布局,开始由不均衡逐步转向均衡,呈现出由集中过程转向分散过程的倒“U”型曲线。图6描述的是因地区自生能力引致的空间扩张 ,K*1,K*2,K*3分别表示地区1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稳态水平 ,y*1,y*2,y*3分别表示地区1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规模。

伴随着产业链的价值裂解和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城市功能将不断专业化和高级化,城市群嵌入价值空间的尺度范围将不断扩大,除了地区性和国家性城市体系以外,还会出现跨国城市体系和全球城市体系。全球城市价值链不仅包括大量的企业,还包括大量的城市,不仅要关注企业,还要关注城市空间。全球城市处于全球城市价值链体系高端,具有领导和控制功能的高等级城市。城市价值链的动态调整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增强,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方向发展(图7)。

(三 )整合力与自然 力动态均 衡分析

事物的常态是动态变化,且具有累积倾向,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分析城市空间演化的路径。一国乃至某一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这种地区差别,是两方面因素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自生发展能力。各地区之间 ,自然环境的优劣和自然资源丰度,组合状况的不同,区位条件的差异;文化制度,特别是工业开发的历史基础和积累不同;人口密度、人口素质、劳动力成本不同。作为一种社会惯性,这些自生发展能力一直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2. 生产要素的空间整合。现代区域都是一个能量、物质交换频繁的开放系统。 生产要素流动的一般趋势是:劳动力向工资高的地区迁移,商品向价格高的地区流动,资金向报酬高的地区集中,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向梯度差较小的地区推移。两种力量长期交互总用的结果是区域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低水平均衡到高水平螺旋式递进发展的过程。

将外部整合力与内生自然力两种力量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区域城市集聚模型:

式中yt、yt-1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本期和上一期的经济增长水平,b和a分别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系数,I0表示外部整合力驱动下的投资量,Ct,Ct-1分别表示现期和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内生自然力)。模型表明,在假定b、a为已定的情况下,区域城市集聚程度取决于投资量I0的变动 (外部整合力),投资量I0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加强集聚,产生诸如缪尔达尔描述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集聚区域城市集聚水平是外部整合力与内生自然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整合力与自然力动态均衡可用图8所展示的逻辑框架来说明。图6中反应的是经济地区是由一系列经济职能的亚空间(区域)通过一定的等级秩序和功能结构组织起来的。城市空间演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空间秩序再安排,经济组织再构建和空间相互总用再调整的过程。如何从空间组织和效率方面保证这一过程的来良性发展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关键。

五、结语

城市产业整合和演化能力不足是制约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需要通过制度、技术和组织方式在内的整合和演化现有优势产业链和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孵化出以产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城市群”与和新的“经济区”是下阶段我国城市空间演化的可预见的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产业价值链层面上的城市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流形式,城市群突破了单一城市空间的局限, 既反映了城市空间演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和趋势,也是产业价值链在空间上的投影,当然,也是一种高效的城市化模式,空间价值链整合与重组将替代产业集聚成为新一轮城市空间演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力量源泉,城市群的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增值效应,因此,从价值链视角来分析城市、城市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城市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市、城市群本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价值链。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必然会伴随城市价值链的增值。从价值链角度探索城市空间演化机理与增值效应问题,拓展了对城市空间经济的研究思路,也将丰富中心——外围(CPT)和全球价值链(GVC)理论。

关键词:价值链,城市价值链,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2]周建明.城市合理规模测定方法纵论[J].现代城市研究,1997(6).

[3]杨雪梅,石培基,董翰蓉.资源约束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适度规模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

[4]雷羡梅,张永春.论城市最佳规模[J].城市问题,1991(5).

[5]金凤君.功效空间组织机理与空间福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

[6]周韬,郭志仪.价值链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基于中国三大城市群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

[7]彭翀,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价值观空间 篇8

教师在教学《台阶》这篇课文时的落脚点, 大多放在了父亲的勤劳, 简朴做事的人物性格的分析上。这是认知的层面, 仅仅完成了对文本“事实”的认知。作为文本解读, 特别是教学生解读, 绝不能停止在认知这个层面, 而是需要把解读教学提升到生存层面。那么, 怎样走出有关人物形象、性格、品格的老套来解读《台阶》呢?本文以“空间”元素在作品中所独有的意蕴为切入点来解读《台阶》。

“台阶”是“我们家的台阶”, 它是“我”的一家人居住屋舍的地基, 作品中“父亲”为它的“低”而心情压抑, 为它的“高”而精神恍惚, 皆是由于它位于“我”的“家”, 也就是说它是“我”的“家”的一部分。小说《台阶》的“空间”位置规定了它与“我”的“家”的联系。

作品通过台阶的变化来反映“我”的“家”的变化。作品不写“我”的“家”的全貌, 而将笔墨聚焦于“台阶”, 取“台阶”所具有的“层级”性特征, 它与地基连成一体托举着“我”的“家”, 这就成了一个文学的意象, 寓寄着一种与乡俗有关的深层的社会内涵。比如, 在乡间, 本来是和谐的乡邻, 往往因为筑造屋舍而反目成仇。在造屋的时候, 后来者要居上, 高前者一行或两行砖, 意在压邻居那么一点点儿运头。由此可见, 当筑造行为脱离开栖居的本质异化为一种精神、价值、欲望的寄托之后, 筑造本身就被颠倒了, 筑造与人生存在各种关联也走向反常, 人性也就随之扭曲了。

以上所分析的是台阶的“空间”位置所具有的规定性及其影响。当然,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台阶》构思的思维线索。

小说中的“台阶”作为人物活动的“空间”所具有的意味, 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老屋的台阶作为“父亲”活动的空间平台, 二是新屋台阶作为“父亲”活动的空间平台。当“父亲”活动于其上的时候,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先看前者: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 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 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 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 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小说中“我”的“父亲”小憩时的主要场所。他在这里远望着村落中与之相对的乡亲屋舍的“台阶”。“我”家的“台阶”, 在这时已是作为“父亲”现实的活动平台, 而“高高的台阶”则成了注视的对象。这是一个极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 “父亲”想从脚下的“台阶”渴望跨越到那心中向往的未来的“高高的台阶”。摇动的柳枝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样的情景描写, 表现出“父亲”执拗的性格。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的头上“飘来飘去”, 此时, “父亲的头上”又成为“旱烟雾”的飘动“空间”, 这在“我”的眼里, 那不是“旱烟雾”飘在头上, 而是盼望高台阶的愁思笼罩着“父亲”, 缠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旱烟雾”, 在这里旱烟雾就有了“愁思”的象征意味。“父亲”脚下的“台阶”和作为心中追求目标的“高高的台阶”, 一个是“平台”, 一个是“目标”, 从脚下的“台阶”跨上心中的“台阶”, 这又构成一个“空间”的意象, 有韵味, 耐人品读、咀嚼。

作为人物活动的一个“空间”, 当新屋建好以后, “父亲”却不能适应他朝思暮想的高台阶, 请看文中的句子:

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 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 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 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 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 便一级一级地往下挪, 挪到最低一级, 他又觉得太低了, 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

高台阶虽然建成了, 但“父亲”的精神上显然没有过高台阶生活的思想准备。他连与乡亲对话都出了差错。高台阶, 此时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父亲”不适应, 不习惯, 他产生了心理障碍。

不仅如此, “父亲”的体力也不适应行走在高台阶上, 特别是负重的时候:

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 噔噔噔, 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 到第四级时, 他的脚抬得很高, 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 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 他停顿了一下, 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 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父亲身子晃一晃, 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父亲”在高台阶上闪了腰。高台阶作为“父亲”建造的活动平台, 非但不能给他带来惬意, 反而给他带来了伤害。作品特别指出, 他非常“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 到第四级时, 他感到了吃力。这时的“台阶”, 已不是“台阶”, 而是“我”的一家, 特别是“父亲”梦寐以求的生存场所, 它不适合“父亲”。人们追求“高”, 但是忽略了栖居的其他方面, 比如担水, 这是生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很显然, “高”虽然满足了某种精神追求, 但也给人的生存带来了诸多麻烦。这又是一个令人思索的文学意象。求“高”, 在这里破坏了“家”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台阶的“空间高度”是造成父亲生活道路悲剧性的主要原因。本来, 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 适当地把房屋造得阔一些, 高一些, 住得舒服一些, 无可厚非, 这也是人应该追求的。那么, 父亲造高台阶新屋子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呢?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 “屋”字, 其义有“居也”之意, 是住人的地方, 同时, “屋”字还可作“动词”, 有“屋之”之义。“屋之”, 就是“遮挡”, 挡风挡雨挡日晒, 关上门睡觉挡坏人……由此观之, 父亲为“地位”造屋让房屋承载了一种表现地位的观念———父亲超越自己的经济实力, 勉为其难, 为追求虚浮的“地位”, 花大半辈子造高台阶的屋子, 不但没有“保护”自己, 反而伤害了自己。

经过这样的文本解读, 自然而然就可推出这样的生存哲学———如果一个人不顾自己的实力去追求一种虚浮的东西, 那么, 他的人生必将是暗淡的, 不管成功与否。读这篇作品, 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即人要为自己作恰当的定位, 要为自己活, 而不是活给人看。

价值观空间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地域环境,民族特征,地方文化,场所精神

0 引言

当代美学核心范畴就是价值和意义, 价值的主体指向是人, 这与当今哲学的人文化趋势密不可分, 它的哲学基础是哲学价值论、现象学及存在主义等人文主义哲学, 它是对主体论美学提倡的“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反思, 对世界作一个与科学全然不同的审美反思, 在生活世界里寻找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根基。受这种人文价值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当代建筑审美文化正日益突显其建筑的意义和价值及人文精神, 凸现了建筑美学人本主义价值的取向, 表达了建筑美学观念的动态变迁。因此, 对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研究是站在人文哲学的高度对当代建筑审美的现状做出阐释, 是基于当代价值哲学演绎的建筑美学。

1 场所及其场所精神

“场所”通常指一种具体空间, 这种具体空间与人们的活动或认识有联系, 因此, 包含了特定的意义, 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它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或欧氏几何空间, 而具备确定的品格气氛, 具有某种情感色彩。这种品格往往取决于构成其“边界”的要素以及构成场所的各种要素的聚集方式, 这些要素以不同的形态、质感和色彩等聚集到一起, 共同构成建筑空间场所之美。

场所的内涵特征就称为场所精神, 其实质是使人能够确定方位, 得到认同感, 是人同特定场所的特定关系。按照诺伯格·舒尔茨的观点, 尊重场所的精神就是与特殊环境为友, 从而获得生活的立足点。场所的外显形态直接影响了场所的内涵精神, 每一种人类活动需要一种特殊的“环境情态”, 同时它也受所在环境的制约。由于人们的一切价值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与美学标准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 所以, 对于人造环境, 尤其对都市和人类聚落而言, 它们还必须适合已经成型的文化模式。

2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的场所美学价值

高层建筑空间意义在于为大众和社会提供一个“适居性”的环境, 其空间功能随社会发展和人的不同需要而进行适应性改变, 强调以人为主体、为人而筑的空间的场所精神, 因而具备场所的基本属性特征。高层建筑空间中加入了人的因素而形成“可感知空间”, 对几何空间进行了人性化的处理, 高层建筑场所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高层建筑空间表现出闭合感、中心感和定向感的场所美学价值

高层建筑空间具有闭合感美学价值, 它通过接近性建筑和空间构成的物质边界, 以及连续的环境边界的界定、围合和隔离形成一定领域, 使空间具有良好的尺度和闭合感, 形成具有归属感的领域空间;高层建筑空间也具有定向感美学特征, 其空间具有简洁、对称、延续等规律性以及接近性、触摸性等特征, 使人们易于认识和感知而产生心理力场, 形成自身的向心性和记忆特征, 并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扩散其心理力场, 使空间产生定位和方向感, 并在空间整体上形成空间的总体特征和映像;高层建筑空间同时具有中心感的美学价值, 其空间某种用途与特征的集中, 构成空间意向, 从而产生空间的作用和意义的场所中心感。

2.2 高层建筑空间表达地域环境的美学价值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就是与建设地点的特殊环境为友, 从而使人获得生活的立足点。高层建筑空间适应并表达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 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状况等。人们可以透过场所特征得到深刻而真切的感受, 以满足人们宾至如归的家园感愿望。高层建筑空间表达了地域环境的美学价值, 以中庭空间为例, 南方高层建筑中庭与底部空间相融通, 建筑通透、轻巧, 景观层次丰富, 虚实对比强烈, 而这一切却影射出南方建筑地域环境特征:亚热带、热带地区典型的湿热气候, 中庭开敞是为了利于通风纳凉, 宽阔开敞的内庭园是满足湿热气候的人们习惯于户外交往的需要。而北方高层建筑中庭相对狭小而封闭, 建筑闭塞、敦实, 辐射出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 以及节能保温的要求, 开敞和宏阔的中庭因此就会受到严格限制。

2.3 高层建筑空间体现了民族和地方文化

高层建筑空间以特定的地方文化为基础, 创造人性化的空间, 从空间造型到内部装饰, 无不显示出满足使用者审美心理的民族文化模式, 使居于其中的人体会到家园感和归属感, 传达使用者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高层建筑空间的外显形态承载了地域文化内涵, 空间的文化特色就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情态”, 它受居于其中的人的文化背景的支配。因此, 在地方和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今天, 当代高层建筑弘扬建筑民族特色、强调地域文化是场所美学价值的重要表现。

在立足于地方丰厚的民族文化的同时, 高层建筑表现出积极吸收世界建筑文化精华、综合创新的审美趋向。如台湾远企中心的场所空间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 以现代化的造型手法和隐含的中华民族气韵给人以深刻的文化认同性, 体现了城市文化和时代精神, 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感知。高层建筑因其壮丽而高耸的形象而肩负城市空间“认知地图”中的地标, 构成一个个认知节点, 从而使城市空间的秩序化、坐标化, 并赋予城市空间场所感和方向感, 从而增加城市和建筑空间的适居性。高层建筑空间场所精神的体现不仅反映在建筑风格上, 更体现在城市空间的意义当中, 如对传统街道尺度、居民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尊重与延续等。

2.4 高层建筑空间的场所美学价值还在于对空间的体验与感悟的意境美

审美感受就在体验者自己心理, 并产生某种意境, 意境之美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 同时明晰与模糊交加。高层建筑空间之美, 就在于人与空间场所的接触, 因关系层次不同, 意境之美因人而异, 并可能有五种场所体验的美学境界:一是高层建筑空间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 而有功利境界;二是高层建筑空间包容人群共存互爱, 而有伦理境界;三是高层建筑空间体现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 而有政治境界;四是高层建筑空间追求文化和技术美, 而有学术境界;五是当代高层建筑空间返本归真, 冥合天人, 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 伦理境界主于爱, 政治境界主于权, 学术境界主于真, 宗教境界主于神。高层建筑空间的秩序、节奏、色彩与和谐等空间形式特征, 使空间实景转化为意境, 形象转化为象征, 并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借以窥见自身最深心灵的反映, 这就是“场所”的美学价值。场所精神主于美, 而一切美来源于心灵的感应, 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3 结束语

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是作为客体的建筑对人的作用是否同人的结构、尺度、需要相符合、接近或一致, 如果相符合、接近, 人和建筑因此就会相互沟通, 人的本质力量就通过这一渠道流入建筑, 因此而产生心理的认同或共鸣, 建筑则具有美学价值, 反之则无。S

参考文献

[1]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3]王玉樑.价值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价值观空间 篇10

近年来,由于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景观设计者在城市景观建构设计过程中,为追求其商业价值,盲目套用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模式,忽略自身地域特点,只重视宏观的景观效果,忽视细节设计,使得景观环境缺乏空间层次,视觉效果空泛单一。由此产生了许多被忽略和遗忘的零散空间。这些区域虽然面积较小,但是早已融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善该区域的空间设计,有利于让城市公共环境更具亲和力和人情味,是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历史样貌的绝佳机会。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现状与特点

城市环境中的微型零散空间一般是指散布在城市空间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面积狭小、数量众多、通常伴随各种大型功能空间而产生或剩余,同时也是被规划设计者所忽视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区域。例如,大到居民区的楼间空地、城市的街头巷尾,公园广场的边角地带,小到各个建筑立面、街边围墙、楼梯等等。与大型的公园、广场相较,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这类小尺度空间的使用率通常更高,它们符合人们日常的活动规律与生活习惯,是形成人与环境交流沟通的重要区域。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们总是习惯性追求整齐划一的公园绿化、宏大齐整的城市广场,也习惯性忽视长期存在在人们身边的边边角角。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在一味的平面式的向外围扩展的同时,也显示出城市建设者缺少对于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与设计。而由此形成的城市微型零散空间往往被不断压缩或者直接废弃,造成巨大的空间浪费。

微型零散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类,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活动。作为城市建设遗留下来的“边角料”,这些区域面积较小、且没有具体的物质边界,区域之间联系甚少,空间缺乏可开发的资源与条件,空间形式单一却层次丰富。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作用与价值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鲜明的特点让城市空间环境更为丰富且独具魅力。微型零散空间的存在正体现了城市人口阶层和人们日常活动的多样化。这类狭窄、零散的活动区域更易于让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获得归属感、安全感。也给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如为老人留一方靠近住所、方便活动与休息的空地,为孩子们留一方安全又神秘、适合捉迷藏的空间。这些微型零散空间通常随着人们日常活动的改变而转换角色,空间功能灵活而多变。

城市随处可见的微型零散空间也更具公共性。人们常认为的公共空间应是那些禁止踩踏的大片绿地、宏大壮观的硬质广场、放着大型雕塑与喷泉的地方。这些空间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却忽视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应具有的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平等交流,反映人们自由意志的空间属性,空间给人以距离感,缺乏活力与生命力。而微型零散空间则充分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促使着人们的公共活动的发生,满足人们日常平等交往的需求,使他们真正享受到平等使用城市空间的权力,公众参与度的提高才能促使人们对城市文化与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设计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设计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首先应注意维护空间的生态绿化环境,这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城市绿化景观的建设完善。其次,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照顾到周边群众的心理感受与实际需求,认识到空间的存在是给予人们日常以便捷、安全与放松的生活体验。此外,要展现出空间的独特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城市的边角地带,每个小地块都会记录着某个社区、街道、楼宇、居民的岁月变迁和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都能成为空间设计灵感和素材来源。

关于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由于空间面积有限,应考虑纵向开发与设计,增加空间景观层次,充分利用各个界面,搭建平台形成立体化景观格局。第二,运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装点空间。如大地艺术、三维绘画、艺术装置等,以此增加公众参与度,让人们成为艺术活动的创作者和体验者,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第三,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合理的运用虚实相生、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等设计手法,打造诗意的景观意境,展现东方文化魅力。第四,采用多元化的媒介语言。合理而巧妙的使用各种材料媒介,赋予其更多的内涵与意义,让狭小的公共空间更具层次与深度。第五,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厘清设计思路,从而让空间得到系统化、多元化、立体化的全面设计。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缺乏大众的关注和系统的规划设计,并不是说在实际空间设计中强调人工的过多介入,而是强调适度的关注与维护,尊重其原有的环境样貌,尊重周边市民的情感感受。在针对这些城市“小角落”的设计中,设计者需要考虑的是怎样“锦上添花”而不是“矫枉过正”。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艺术与服装学院)

价值观空间 篇11

(一)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服务

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服务森林生态系统指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光、温、水、气、土等成分,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所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综合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这是因为森林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森林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固定CO2、涵养水源、调节水文、保持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稳定大气、土壤熟化、营养元素循环、废弃物处理、传授花粉、生物控制、提供生境、食物生产、原材料供应、遗传资源库、休闲娱乐场所以及科研、教育、美学、艺术等。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森林吸收CO2的碳汇功能进一步彰显,人们对森林的固碳功能愈益重视。

(二)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

对于全球变暖的原因,尽管仍有争论,但目前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全球变暖及气候异常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大量集结造成的。各种温室气体因其在大气中的浓度、生命期不同,对全球变暖的作用也不尽一致,CO2在大气中浓度高、生命期可达200年,是大气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据估计,大气CO2的温室效应占全部温室气体总温室效应的6l%。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的CO2大约占77%(IPCC,2001a)。大气中CO2浓度(GHGs)已由工业前时代的279ppm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史无前例地增加了36%。从1880年至今地面气温已升高了0.5-0.7℃。目前CO2浓度的年增长速度为1.8ppm。按此增长速度计算,到2100年,大气中的CO2浓度将达到540-970ppm。有研究表明[1],到210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可能上升1.8-4℃(IPCC 2007a)。

现有研究表明,大气中CO2的迅速增长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主要因子。当然,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二百年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大气CO2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的破坏也是大气CO2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据有关研究估计,从1850-1950年,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排放的碳总计达1 500-1 900亿t。 而在1850-1950年间,由于森林的破坏而排放的碳总量估计为900-1 200亿t[2]。众所周知,森林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形成光合物质,并把它保存于生物质中,从而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减少温室气体。森林生态系统对于温室气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森林是大气CO2重要的碳汇

(sink)。陆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每年从大气中吸收1 200亿t碳,其中植物呼吸返回大气约600亿t碳,土壤有机质分解返回500亿t碳,干扰返回约90亿t碳,陆地植被年净碳吸收量约10亿t碳。在这些碳交换中,森林的贡献约占80%。

2.森林是潜力巨大的碳库

(reservoir)。据估计,全球植被碳量总额为466GtC,1 m深度范围内土壤的含碳量为2 011GtC,两者合计近2 500GtC。在各类植被类型中森林面积只占陆地总量的1/3,而它所储存的碳量却占植被总量的4/5,加上森林土壤碳储量,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高达1 146GtC,几乎是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3.能源替代。

森林生物原料作为能源不仅仅是农村生活用的薪材和木炭,还可用于发电。全世界每年所年提供的生物质能,从技术潜力上讲,到2050年高达441EJ,高于2000年度全球能源消费的总量。生物燃料综合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供热系统,到2010年全世界每年可减排14MtC,到2020年这一潜力可以增加到90MtC。

4.原材料替代。

钢铁、水泥、铝材及塑料等重要原材料,均属于能耗密集性产品,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木材所替代,从而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5.对现有森林碳库的保护。

防止毁林、控制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治,可减少森林生物量损失,从而使得现有森林所含碳不至于释放到大气中。

6.增加森林碳库容量。

增加森林碳库容积,从而将大气中的碳吸收储存。根据IPCC的评估,1995-2050年间,全球大约有344Mhm2林可用于造林活动,固碳潜力达60-87GtC,其中70%在热带,25%在温带,5%在寒带,其年平均固碳率为1.1-1.6GtC 。

(三)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分为可利用价值(Use values)和非利用价值(non—use values),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利用价值(direct use values)、间接利用价值(indirect-use values)。非利用价值主要是存在价值(existence values)、可选择价值(option values)和遗产价值(bequest values)。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3]。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特点有:外部经济效益、公共产品属性、非市场行为、社会资本属性。

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经济价值估算方法

(一)碳储量估算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碳贮量的计算。有的是利用森林生物量的野外样地调查资料计算林地平均碳密度,再利用碳密度和森林面积折算碳库贮量;另一种是通过建立生物量与立木蓄积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估算碳贮量。前一方法由于碳密度取不同树种、林种、林龄的平均值,变量因子较多,估计精度低,所以本文主要以立木蓄积量为基础进行估算。

立木蓄积具有的生物量与蓄积量之比值,不同树种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是很明显。如康惠林等(1996)[4]采用1.9 t/m3平均值;杨永辉等(1996)[5]研究河北森林碳汇功能分针叶树(2.55或41.6%)与阔叶树(1.6664%);徐振邦等研究乔木的结果为1.62 [6]。IPCC建议值为:1.75-1.90,为诸多学者采用[7,8],本研究采用此比值计算。植物碳含量变化一般不大,在0.44-0.5之间,康惠林等(1996)[9]取50%;GEF中国林业温室气体清单课题组研究成果取0.5,杨永辉(1996)[5]采用0.44。植被凋落物,研究表明,森林植被凋落物平均值为:8.21 m3/hm2[10];林下植被生物量一般为林木总生物量的6.1%。

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即植被和土壤(含凋落物)。也就是:

森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植被总碳贮量 +土壤总碳贮量(含凋落物总碳贮量)

植被固碳量=立木蓄积生物量所贮碳量+林下植被固碳量森林

植被碳库贮量=立木蓄积量×(立木蓄积对应的树木总生长量/立木蓄积量)×木材比重×木材含碳量+林下植被固碳量

根据国际通用IPCC默认值,本研究采用的计算常数为:生物量/立木蓄积之比值1.90 ;木材比重0.5 t/m3 ;含碳量0.5;CO2/C:3.67;林下植被生物量取植被总生物量的 6.1%。

对于土壤碳库的碳贮量,本研究采用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与森林面积为基础计算。即:土壤碳库碳贮量=1m深度内土壤碳+凋落物;碳密度=碳质量/面积。森林植被凋落物平均值8.21 m3/hm2 ;

根据以上提出的计算思路和方法,结合2004年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规划目标,计算出江西省现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的经济价值。

(二)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经济价值计算方法

森林碳汇功能是外部经济效益,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经济机构即市场进行交易。森林固碳的价值计算方法主要有:人工固定CO2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等。不论是成本替代法,还是碳税法,或其他各种统计方法或模型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表2)。每固定1 t碳的成本,低的只有几美元,高的则达数百美元。但单价50美元以下的居多。差异来源主要是计算方法、价值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如有的考虑了资金贴现、机会成本等,有的则没有考虑。本文分别采用价格最低香港的10美元(合68.3元)/t C ;最高价位瑞典碳税1 024.5元/t C;平均造林成本305元/t C 三个单价分别进行估算。

三、 结果与分析

(一)江西各市森林植被固碳量及其经济价值

2004年度江西省森林植被固碳总量为178.19 Mt。全省l1个市中,赣州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达49.39Mt,占全省总量的27.72%;较大的市州还有吉安、抚州、上饶、宜春等市,固碳量分别达到34.21、21.43、19.34及20.84Mt。赣州、吉安、上饶、抚州、宜春、九江6市森林植被固碳之和160.93 Mt,约占全省总量的90.3%。较小的市为南昌、新余、萍乡、鹰潭、景德镇,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别仅有1.63、2.77、3.06、3.4及6.41Mt,分别占全省总量的0.91%、1.55%、1.72%、1.91%及3.60%,合计占全省总量的9.7%。全省森林碳储量的经济效益,如果以305元/t C价位估算,其经济价值达450.52亿元,如以1 024.5元/t C及68.3元/t C价位计算,则其经济价值也可分别达1 825.57亿元、121.70亿元。

(二)江西各市森林土壤固碳量及其经济价值

各市中,赣州市的碳贮量最高,达324.28 Mt,占全省森林总碳贮量的29.25%,其次为吉安、上饶、抚州、宜春,其贮碳量分别为182.12、144.59、128.49、115.18Mt,分别占全省的16.43、13.06%、11.59%、10.42%。该5个市森林贮量之和约占全省11个市总和的80.87%。碳贮量相对少的市为南昌、新余、鹰潭,分别仅有11.56、18.86、21.21 Mt,其在全省的比例也分别只占1.04%、1.71%和1.91%。其他4个市州的碳贮量分布在25-100 Mt之间。

(三)江西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

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量为1 286.37106 t,碳密度平均值为147.57 t/ hm2。全省各市中,赣州市的碳储量最高,为373.67Mt ,南昌市最低,为13.19Mt;各市的碳密度分布,新余市森林碳密度最高,萍乡市其次,宜春市第三,分别为196.33、181.61 、166.51t/ hm2,以鹰潭市的碳密度为最低,为133.19t/ hm2,其次景德镇市,为137.27t/hm2 。全省各市碳密度差异小,最大差异63.14t/ hm2。碳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碳存贮量,是生态系统碳存贮能力的重要指标。

上述结果说明,各市的林分质量差异不大,贮碳能力基本相近。周玉荣等(2000) 研究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为258.83 t/hm2,而江西省平均水平为147.57 t/ hm2。可见,全省森林碳密度水平仍然处于低水平。这主要是江西省的中幼林多、近成过熟林少,林龄组结构还不合理的缘故。同时说明,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很大,即使不再增加森林面积,只要求达到全国的平均碳密度水平,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还较大潜力贮存碳或CO2。实际上,全省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热条件极好,而且大多为速生丰产林的中幼林,其贮碳潜力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江西森林碳储量及未来碳汇经济价值

十五期间,江西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为1 286.37×106t。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价值,如果以造林成本价305元/t C价位估算,其经济价值达3 923.429亿元,如以瑞典碳税1 024.5元/t C价位和碳价最低香港的10美元(68.3元)/t C计算,则其经济价值也可分别达13 178.86亿元、878.59亿元。如果按照江西省的林业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62%,2020年实现森林立木蓄积量10.5亿m3,则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总贮碳量可以达到1 638.26 Mt,在305元价位下的经济价值为996.69亿元,2010年到2010年间的碳汇潜力278.09 Mt(相当于1 020.59 Mt二氧化碳),其碳汇经济效益价值总量如果以305元/t C价位估算,其碳汇经济价值达848.18亿元。

四、小结

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远非只是向人们提供木材,也不仅仅是能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CO2减排义务所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它还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如制造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碳汇功能只是森林生态系统全部功能小部分。在只考虑碳的情况下,小结江西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和经济价值:

1.碳储量及经济价值巨大。

十五期间,江西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为1 286.37×106t。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价值,如果以造林成本价305元/t C价位估算,其经济价值达3 923.429亿元,如以瑞典碳税1 024.5元/t C价位和碳价最低香港的10美元(68.3元)/t C计算,则其经济价值也可分别达13 178.86亿元、878.59亿元。

2. 碳汇未来潜力及经济价值巨大。

按照江西省的林业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62%,2020年实现森林立木蓄积量10.5亿m3,则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总贮碳量可以达到1 638.26 Mt,在305元价位下的经济价值为996.69亿元,2010年到2020年间的碳汇潜力278.09 Mt(相当于1 020.59 Mt二氧化碳),其碳汇经济效益价值总量如果以305元/t C价位估算,其碳汇经济价值达848.18亿元。

3. 空间分布不均。

江西省森林碳储量为1 286.37 106t,碳密度平均值为147.57 t/hm2。各市中,赣州市碳储量最高,为373.67Mt ,南昌市最低,为13.19Mt;各市的碳密度分布来看总的分别趋势为:西高东地,北高南低。新余市森林碳密度最高,萍乡市其次,宜春市第三,分别为196.33、181.61 、166.51t/ hm2,以鹰潭市的碳密度为最低,为133.19t/hm2,其次景德镇市,为137.27t/hm2 。但是全省各市碳密度差异不是很大,最大差异63.14t/hm2。

上述结果说明,各市的林分质量差异不大,贮碳能力基本相近。周玉荣等(2000)[11]研究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为258.83 t/hm2,而江西省平均水平为147.57 t/ hm2。可见,全省森林碳密度水平仍然处于低水平。这主要是江西省的中幼林多、近成过熟林少,林龄组结构还不合理的缘故。同时说明,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很大,即使不再增加森林面积,只要求达到全国的平均碳密度水平,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还有较大潜力贮存碳或二氧化碳。

摘要: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监测数据,对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 286.37×106t,年碳汇能力为53.92×106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3 923.429亿元和164.47亿元,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7.57 t/hm2。预计江西省年2010年到202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278.09×106t碳或1 020.59×106t CO2,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可达53.01亿元。同时还对江西省11个市的森林碳储量、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全省各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地的森林碳汇林地价格。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碳汇,碳密度,碳汇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怒云,吕佳编译.林业碳汇计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应时气候变化——省级决策能力建设培训教[EB/OL].http:www.ccchina.gov.cn

[3]Costanza,R.d′Arge,R,.Groot.et a1.The Value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Capita[J].Nature.1997,387(15):253-260.

[4]康惠林.森林碳功能估计[J].应用生态学报,1996,7(3):230-240.

[5]杨永辉,毕绪岱.河北省森林固C的效益[J].生态学学杂志,1996,15(4):51-54.

[6]何丽莎,Rachel Stern.绝非无价从经济角度看香港大自然保育的效益[EB/OL].www.civ-icexchange.org,2002.

[7]冯丰隆.林业与气候变迁[J].气候变化纲要公约资讯速报,2000(24):8-11.

[8]IPCC.气候变化2001:减缓[EB/OL].http:www.grida.no/climate.

[9]田育新,李锡泉,蒋丽娟.湖南第一期长防林碳汇量及生态经济价值研究[J].水土持研究,2003,11(1).

[10]Krieger,D.J.The Economic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review,2001.

上一篇:社会困境下一篇:健美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