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价值观

2024-08-08

创新价值观(精选12篇)

创新价值观 篇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日久弥新的重大难题。一方面,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指导大学生正确求职意义深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减少, 从而形成过剩人口, 即产业后备军[1](256)。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关乎人才的培养与健康成长, 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难关重重、效果平平, 其教育理念难把握、教学内容难更新、教学方法难拓展……如何破解难题、采用何种方法途径来提升实效, 业已成为当前必须突破的瓶颈。因此, 必须遵循教育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原理与方法理论, 立足现实正视不足, 在教学环节上顺应时代需求, 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教育;在实践环节上加大力度, 注重增强中国梦的体验感悟;在社会保障环节上强化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服务, 注重优化就业环境。

一、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是要加强对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正确认清教育现状与时代使命的差距, 既要立足现实, 更要正视不足。为此, 我们特意编制了两个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评量表, 先后在湖南省的七所高校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民政职业学院、湖南工程学院) 进行了调查,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 000份。

第一个评量表 (表1) 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实际效果评量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直接效果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 因此, 通过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道德, 可衡量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第二个评量表 (表2) 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此两表是在借鉴美国最有影响的学生满意度测量量表SSI (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 [2]和国内相关测量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该表是通过学生对整个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服务系统作出评价来检验当前学校职业价值观服务系统的效度。如果学生认同表格中的观念, 就在相应的观念下打“√”, 如果不认同则不作任何记号。此表可评量出当前学校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发挥了正向作用, 在哪个环节哪个方面没有发挥正向作用甚至起了负向作用。

表2中的“维度” (Dimension) , 是指我们对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因子负载量”原指电站某个机组实际发电量占最大发电量的比率, 这里指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服务机构或环节对学生起实际作用的比率。“测试信度”也叫测试的可靠性, 即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系数为1.00即测试的可靠性最高。“α系数” (Alpha Coefficient) 原指一种投资或一种基金以投资技术获得的实际回报和预期回报的差额, 这里指学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投入以当前职业价值观教育运作技术获得的实际回报与预期回报的差额。“分半系数”又叫分半信度 (split-half reliability) , 是常用信度检验方法之一, 反映测验项目内部一致性程度。我们将整份试卷的题目按单、双数分成两组来分别计分, 算出两组分数的相关系数, 然后再将两组分数的相关系数乘以2, 再除以1加两组分数的相关系数, 得出分半信度系数。此外, 我们还设置了直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调查, 结果详见表3。

上述调研结果表明, 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较滞后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普遍反映, 我国高等院校中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 对现代职业价值观教育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传递理论知识”的层面, 忽视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辨析和实际职业情景训练, 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因此, 现代职业价值观教育收效甚微。

调研中大学生们还反映, 教师在实施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对所采用的教学目的不明确, 教学行为主体不突出, 教学行为各环节和步骤设计不科学, 与实践严重脱节, 不能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变换自己的行为, 体现社会的真善美、反映社会的传统美德和文化, 并从社会道德、社会审美的要求上改善这种行为, 使之得以充分地社会化。教师欠缺教学行为的创造性, 当社会经济体制发生变革时, 教育目的, 教育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学行为也就必须随之做创造性的变换, 但许多教师在实施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不能创造性地变换角色和行为, 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 教学行为整体功能水平不高, 效果不佳。

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较陈旧

调查发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尚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较陈旧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急需更新。

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 以讲解国家、学校的就业政策为主, 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85.17%的学生认为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关课程的信息量太少, 信息过时, 过于理论化, 不务实。而且, 对于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有关就业价值观念、职业选择标准、就业创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介绍得较为简单。

调查数据显示, 很多学校没有将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关课程当做专业核心课程, 只是作为通识课。38.7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对自己帮助不大, 39.43%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课对自己帮助不大, 19.2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对自己帮助不大。这说明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关的三门核心主干课程的地位和功能有待提高, 性能有待升级, 内容要更加切合学生实际需要。

3. 培养手段和训练途径较单一

调查表明, 由于职业价值观教育没有真正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导致高等教育的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实践之间相悖离。36.80%的学生认为, 由于课堂讲授形式过多, 实践训练过少, 在自己所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的东西比较少, 真正震撼心灵的东西比较少。正如阿普尔指出的:“诸多重要的教学、课程与评估互动, 表面上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增强对学生的约束, 而实际上是一种控制。”[3]也正如欧阳文博士所言:“陈旧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使学生沉浸于单一的现代‘知性世界’, 远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枯萎了丰富的个体体验, 遗弃了课程生活的日常话语与智慧的发现, 学习者的好奇心、探究心以及批判与创新的精神随着泯灭, 最终沦为‘先定性知识’的奴仆。”[4]

事实上, 当前我国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式多采取课堂讲解或就业讲座, 很少利用课堂讨论法、实证教学法和社会实践体验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这在中美教育教学对比研究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美国匹兹堡大学唐文方教授说:“中国学生, 社会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 在国内都是学习尖子, 从名牌大学来的, 可到美国一上课, 就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对课堂的讨论插不上嘴, 除了语言障碍, 主要是对这种授课方法不适应, 上课时有一种游离在外的感觉, 进而就有了失落感。”他还说:“前一段时间我在国内的一所大学给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老师讲课, 发现他们问的问题都是和政治哲学有关的。事实上, 在美国的政治学教学中, 这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少了。当然, 在美国各个学校的情况会不一样。据我观察, 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实证方法的训练, 例如如何收集和处理数据。中国政治学的全面恢复至多只是过去20年的事, 比经济学和社会学起步都晚, 师资力量短缺, 不少老师都是从马列主义哲学方面转过来的, 真正受过现代政治学系统训练的老师还是远远不够。”[5]这说明, 中国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培养手段和训练途径有待大力加强。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崭新内涵

21世纪的大学生, 正处于我国已解决温饱问题、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1. 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由世界科技日趋发达的时代潮流所决定的。当今世界,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实用性学科和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时, 科技思想与人文思想进一步交叉融合。英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埃里克·阿什比 (Eric Ashby) 提出了科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其核心理念是融人文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 教育目标是培养文理兼通的“完人”。他论述了“职业化”“实用主义”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及大学对此的反应:“大学调整自身以接受科学思想, 换言之, 不仅关注大学科学设施和实验室的建造, 更关注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对科学思想的反映产生的变化。”[6]“为了生存, 一所机构要满足两个条件:必须足够稳定地保持它得以产生的理念, 必须有足够的行动同支撑它的社会保持联系。”[7]在阿什比看来, 科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以生活化的科学技术实践为中心, 使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产生富有生机的联系, 使这两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一个从事酿酒研究的学生, 通过学习酿酒对啤酒市场经济学、公共建筑等方面感兴趣, 对肇始于早期埃及碑文时代的饮用啤酒历史和社会历史感兴趣, 对因过度饮酒的道德意义感兴趣, 进而对宗教和伦理学感兴趣。科教就这样整合在一起成为振兴人类文明的强大支撑, 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教兴国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 也是由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用人需求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并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科教兴国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我国职业需求的现实是“以重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用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减少”[8], 但从未来的总趋势来看, 在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经济飞速发展期过去以后, 以重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用人需求会下降。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以后, 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增加, 以科技创新为标志和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从整个就业空间结构来看, 大学生就业趋向教育科技文化的应用与开发, 科教兴国战略直接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2013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 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增加1.5万人, 增长0.6%;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减少17.3万人, 下降5.6%;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增加4.3万人, 增长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增加3.6万人, 增长10.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呈上升趋势, 说明我们国家的第二产业自动化水平还不是很高, 需要大批的研发人员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第三产业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高科技产业的用人需求下降, 说明我们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投入还不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人需求增加, 说明我国人民有“小富即安”的思想, 急功近利的心态, 国民经济达到一定水平以后, 消费文化铺天盖地而来, 这种经济泡沫后面是深深的贫困积累, 认识和实践的粗浅给整个民族带来的将不是长远的发展。一个有觉悟的大学生, 在现状面前, 一是积极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 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换得生存, 二是具备独到的眼光, 立足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勇敢地担当科教兴国的重任, 而不是做满足于“三饱一倒”的庸人。总之, 科教兴国已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世界的潮流、时代的需要和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 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必要途径。

2. 人的全面发展观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灵魂和统帅

人的全面发展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观, 也应成为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灵魂和统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之存在、推进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 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9]。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从事物质生产的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所以, 最影响大学生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因素是职业。职业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体验的幸福指数,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人的对自我的价值和对他人的价值的统一观。马克思主义早就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0]同时, “人的价值, 和其他一切物的价值一样, 等于他的价格, 就是说, 等于对他的能力的使用所付的报酬。”[1](180)因此, 追求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即人的全面发展, 理应成为贯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始终的灵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要求大学生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职场内外获得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所从事的职业上的体现, 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或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11]。全面发展观作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灵魂和统帅十分重要, 只有树立了人的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才有成才的动力, 才能保障身心的健康发展。否则, 大学生在立身处世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与自己的工作环境、人与工作的关系方面就容易迷失方向。全面发展职业观的树立, 能帮助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 不仅仅关注工资, 待遇, 更关注工作本身能给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带来的收获, 如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综合素养的提高等。

3. 科学发展观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根本价值取向

治理全球经济和环境危机对人才的需求, 决定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价值取向。全球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爆发的规律, 虽然资本主义世界采取了一系列调和措施, 仍难以缓解社会生产的产品总量与劳动人民实际购买力之间的差距引发的产品过剩的危机。随着工业的发展, 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地开采, 环境污染加重, 全球气候变暖, 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凝炼出来的科学思想, 在有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等理论基础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之后,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看到和认同了真正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根本价值取向, 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而不是以单一的经济收入指标来衡量某种职业的价值, 以保证职业选择的正确性。青年马克思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 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2]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基础, 社会需要是社会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只有当个体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职业价值观一致的时候, 个体才不会发生内心冲突, 才能做出合乎时势的选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 人的劳动的二重性同时产生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我国现阶段, 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职业成为高尚的职业;破坏生态文明和生命健康的职业, 即使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也是不可取的职业。

4. 中国梦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最终价值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我党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最终价值追求, 也应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终价值追求。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就业、立业、创业无不与国家之梦、时代之梦息息相关。“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的一个共同愿景, 与共产主义理想一脉相承, 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化和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这是追梦之举、圆梦之路。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拥有怎样的职业价值观, 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时值青春勃发的青年大学生, 最具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实力;作为中华民族重点培育的炎黄子孙, 最应以追求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为职业选择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远大理想和报负, 他担任《莱茵报》主编、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写作《资本论》, 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而是以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理想和目的旨归。写作可以说是马克思的职业, 他的职业目标的确立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日趋突出、工人的贫困积累日益严重的时代现实密切相关。他的实践斗争方法来源于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变迁的考察。他用客观的严谨的事实论据和周密的理论分析使工人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剥削人、人压迫和奴役人的本质。他的职业价值在于能够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理论武器。在当代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发展压力大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应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在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千万不能只重经济价值, 更重要的是看长远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特别是人的价值。

三、创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路径

针对我国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顺应时代需求, 社校联动, 创新途径, 更好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服务。

1. 教学环节上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以学为主, 优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是教学环节。职业价值意识、职业价值取向、职业价值实现是构成职业价值观的三维要素。其要素的建立是一个深度的思想观念形成过程, 必须通过主渠道——教学环节,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 使大学生自觉与国家、人民、社会达到高度统一与和谐。

首先, 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是防控大学生求职和从业过程中的非理性主义行为的良方。它不同于以往的为帮助学生实现求职谋生而进行的生存观教育、自立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 是立国之本, 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础内容, 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方向。大学生选择职业, 应有利于祖国和人民, 有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 而不仅仅是有利于个体的物质存在。正因为如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积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力呢?作者以为:

一要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马克思曾把劳动描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由他自己的活动来引起、调节、统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指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4](695)恩格斯有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著名论断。他在描述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的过程时指出:劳动以及和劳动一起产生的语言构成了猿的脑髓变成人的脑髓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没有劳动, 人就不成其为人, 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具有一定智慧的人都知道:一个民族, 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亡。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都是物质生活条件形成的基础, 都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 引导学生以劳动为自豪, 以劳动为幸福,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二要着力加强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教育。马克思认为, 未来新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社会。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5]。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工人阶级的“畸形发展”必然带有片面性、工具性和有限性;即使资本家也会受他们“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欲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16]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失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和体制僵化,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17]。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8],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同时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加强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处理人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在择业时立足本专业, 放眼社会, 把“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作为自己的选择职业的基本态度, 在各个不同的岗位发挥作用,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无论在城市、乡村、西部、边疆, 无论在国有企业、在集体的、乡镇的、合资的、民营的企业,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应是个人目标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 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要着力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核心的道德观教育。倡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新农村, 培养更多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高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要让大学生懂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坚持职业道德操守是一个职业者应具备的基本品格。

同时, 要着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许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自我认知模糊, 自我定位、自我设计不客观。部份大学生对于职业有着“高期望值、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的倾向, 择业时盲目性、从众性、随机性倾向明显,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处于一种发展得不稳定状态。大学生一方面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另一方面却面对很多用人单位而不知如何选择。出现这些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大学生没有进行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 有着较完善的学说理论和系统的教育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 有效地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 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并将职业价值观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使大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 寻找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从职业的角度做好未来的人生规划。在教育内容上, 指导学生调整职业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本,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换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进一步端正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就业指导, 更不是对正确价值观的简单说教。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职业规划是指“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 确立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通道, 并采取行动和措施, 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士来开展工作。高校应建立相关的教育机构, 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择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针对个人和团队的差异性辅导和咨询, 使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一门系统、科学、实用的职业人生指南。有效干预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个人职业价值, 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提高择业的心理承受力, 掌握基本就业策略, 选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优的职业之路。

2. 实践环节上着力增强中国梦的体验感悟

职业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内在特点。社会实践特别是职业社会实践, 是提高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社会理想的形象表达。中国梦离我们的现实有一段距离, 需要我们用实践去填平它与现实的鸿沟。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要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 而愈多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 (在德国人的帮助下) 去检验它, 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14](681) (注:恩格斯在1886年和1887年两次写信给弗·凯利—威士涅茨基夫人, 告诫置身于年轻的美国工人运动中的德国无产阶级优秀分子)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实践, 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大学生中国梦的实现, 也是职业梦的实现, 是职业理想的实现。因此,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在实践环节上着力增强中国梦的体验感悟。

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 应通过兼职的形式去实践。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法定节日, 去参加兼职, 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部分生活费, 另一方面是开阔眼界, 认识社会, 体验职业生活, 锻炼自己能力, 缩小自己与社会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通过体验职业生活, 进一步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逐步稳定职业价值观。

其次, 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团队活动开展实践体验。通过参与团队活动, 培养团队精神, 让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与企业需求接轨。多引入团队创业成功的案例。如2004年, 在企业人才需求专题研讨会上, 美国毕益辉系统 (中国) 有限公司、丰田汽车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称:“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 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过强, 与别人的磨合能力差, 会造成整个团队协作出现困难。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 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一个经历团队训练的人, 能协作并互通有无, 懂得信任和欣赏合作伙伴。可见, 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提高学生参加竞争的综合能力。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 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 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再次, 还应通过学校介绍大学生进入到与专业相关的公司、企业实习, 提前了解与职业的相关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伟大创举, 从而增强职业自豪感。学生还可以通过志愿者形式, 进入到原来的落后农村、基层地区支教、支农, 和当地的农民聊天, 聆听农民的梦想和追求, 在和农民群众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感受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追梦、圆梦的过程也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创造辉煌的过程。中国梦是富强之梦、民主之梦、文明之梦, 生态环境美好之梦。带领学生走出去, 投身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业岗位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看到各个企业、事业单位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 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体验感悟, 从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工作干劲。

3. 社会保障环节上着力强化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

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 造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行为迟滞的内在原因是高校教育体系内部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自觉性、主动性发挥不够, 对现代职业价值观的内涵认识不清;外在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 必须在社会保障环节上着力强化营造校园内外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强化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与服务,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能够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感、被尊重感得到回升, 自信心指数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其内在心理环境和谐稳定发展, 进而促进社会心理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 为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的强化, 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创业带动就业是我们的共识。2011年, 张德江副总理就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同年11月17日, 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的中国泰山创业论坛上,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指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期中国就业工作主攻方向。鼓励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对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对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具有深远意义。”[20]会议同时通报:自2009年首批85个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启动以来, 我国的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已初见成效。85个城市创业工作五大体系建设 (包括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 和创业绩效 (包括创业活动、创业能力、创业对就业的贡献) , 创建城市在创业活跃度、创业能力和就业贡献三个层面的提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教授认为:“创业代表着年轻人的希望, 代表着‘中国梦’的崛起”, “一个年轻人, 不依靠父母, 不依靠家庭背景, 不依靠社会地位, 只凭借自身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这也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义的所在。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公正的创业环境。而创业环境则是一个综合平台, 创业不仅需要政府劳动就业部门的支持, 还需要财政、税收、工商、城管、卫生、公安等部门的支持, 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创业。”[20]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的强化, 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在于要有相关政策的扶持。

在社会保障环节上着力强化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 制度是根本。在社会保障环节上着力强化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 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促进高校学生进企业实习、就业;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的的长期机制, 政府应积极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 并建立长期跟踪服务体系, 更好地为校企合作服务。目前, 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尚存在“三难三缺”的问题, 资金难、场地难、办事难, 能力缺、服务缺、保障缺, 其平均生长周期未超过3年[20]。因此, 急需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提高服务的持续性, 教育大学生诚信经营、科学发展, 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也是当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

摘要: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存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滞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培养手段与训练途径单一等问题。要以科教兴国为核心,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灵魂, 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 以中国梦为最终价值追求, 在教学环节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教育, 在实践环节上增强中国梦的体验感悟, 在社会保障环节上营造互动与服务的就业环境, 创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创新,方法论

创新价值观 篇2

创新是餐饮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元素,没有之一。瑞粮餐饮集团本着“一切源于创新”的宗旨,才能在餐饮行业中经历风风雨雨,直到今天依然以稳健的势头快速发展着。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餐饮业门槛低、投资孝收效快,进可攻,退可守,简直就是天生的投资宝地。然而就《中国餐饮情报分析》杂志的研究看来,餐饮业就像波光平静的海面,走进容易,但要往深处游去,往往会遇到惊涛海浪,要做出点样子、创出新意并不那么简单。餐饮业内有句话叫:“眼光是金,特色是宝”。虽然经营者进入的形式各有不同,但不管其背景如何,要想在餐饮行业中树起一面大旗,找到立足之地,找对特色项目永远是最关键的一步。

瑞粮餐饮集团旗下“包祖”的推广,烤鱼因“渔江情缘”的美味而闻名全国,“九蒸一饭”的营养健康、方便快捷而备受国人的喜爱。。他们通过新工艺、新做法与传统理念相结合,创出了自己的“看家菜”,而且仅凭一个特点,一种理念,就扬名全国,真应了那句“一招鲜、吃遍天”的道理。

纵观国内成功的餐饮企业,我发现,其竞争的三大法宝就是口味,口味,口味。换句话说,特色菜,人无我有的经典产品才是餐饮企业立足的根本。不过这里的三个“口味”也有不同的含义,第一个口味可以看作是厨师推出菜品的口味;第二个口味是不断创新、符合大众消费所需求的口味;第三个口味则是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的口味。这三个“口味”方面瑞粮餐饮集团可以做为其他餐饮企业的标杆。

虽说任何一种菜品都是从原有口味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瑞粮餐饮集团认为,仅靠几个人的闭门冥思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最好走出去,依靠借鉴拓展思路。瑞粮餐饮集团的研发团队会定期参加一些比赛和厨艺研发交流会,以学习新的理念。会做生意的老板,要不断走出去采风,向其他人学习,创新出具有冲击力的新菜。学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便顺理成章了。

创新价值观 篇3

概括起来,就是做好“典型倡导”、“服务引导”、“合力主导”三篇文章。

用典型倡导时代精神

这些年,浙江广电集团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通过内容创新和节目拓展,先后创意策划了“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浙江十大民生工程”四大年度评选活动和“万朵鲜花送雷锋”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浙江之声”广播充分发挥引领主流价值的主体、主导和主力作用,创新推出了“万朵鲜花送雷锋”大型新闻行动,通过报道身边的“活雷锋”典型,展现平凡的感動,掀起“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

浙江之声联合电视媒体创新推出的大型评选类活动“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则以“创业创新”为主题,力求通过人物评选和典型宣传,全面展示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积极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跨越。活动评选出来的典型,都是基层组织带头人、现代农业带头人和农村公共事业带头人,他们是奋战在“三农”工作第一线的先进人物。有扎根山区、积极创业、致富乡民的代表,有投身山区海岛教育、为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代表,更有立足岗位、创新技术、服务基层的代表。如原安吉县梅溪镇党委委员、石龙村党委书记林萍,一心扑在新农村建设,因为过度操劳,永远倒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岗位上;如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丢下数百万元家产做起穷村支书,身患癌症还坚持为村里发展舍命奔波;如嘉兴市农科院副院长程旺大扎根田野20年,先后参与主持国际合作和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5项,科研成果累计新增经济效益4亿多元等等。通过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努力倡导和大力弘扬了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精神。

用服务引导公益价值

公益,既是一种价值取向,旨在弘扬爱心善举,倡导和谐文化,彰显主流精神价值;又是一种公共行为,重在关爱扶助弱势群体,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践行公益理念,是当代媒体应有的价值追求。这些年,浙江广电集团把公益性作为广播节目生产的价值之魂、立身之本、创新之脉,突出公益的“宗旨不变、主线不变、特色不变”。经过多年的培育打造,“文明出行宣传月”、“3000里路关爱交警送清凉”、“十大公众人物文明倡导”、“文明车队接力宣传”、“广场主题巡演”、“百场电影进社区”等广播公益品牌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在这当中,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凸显公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播媒体努力创新节目形态,尽量突显服务功能,打造耳目一新的公益类广播节目。

比如,位居全国交通广播前三强的广播交通之声,创新推出“文明出行宣传月”品牌活动。该活动以服务交通安全、维护百姓权益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己任,扬广播之长,强化现场直播、强化即时互动、强化连续播出,体验绿色出行,宣传低碳理念,凸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强化节目和活动的互动、场内和场外的互联、在线服务和线下服务的互通,架起了一座连接主流媒体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实现了创新理念与公益价值的有机结合、节目传播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比如,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广播媒体迅速行动,创新策划大型慈善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电话捐款和现场捐助,将爱心传递到四面八方。无论是“情系汶川”大型新闻行动、“情系西南灾区”慈善公益活动,还是“援助青海玉树灾区”爱心救助行动,都充分发挥了广播媒介的传播优势,营造热点,扩大声势,形成高潮,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行动中,从而把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和公益理念传递给广大受众。

再如,1045女主播电台创新服务载体,与各行各业开展合作,让十二星座女主播担任杭州消防宣传的形象大使、浙江旅游宣传的形象大使和浙江无偿献血的形象大使,倡导社会责任,体现公益价值,弘扬文明新风,履行媒体使命。

用合力主导社会舆论

当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是由传统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必须要在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中,敢于担当,提高自身传播的权威性、引导力和影响力,用强大的主流舆论占领主流阵地,用先进的媒体文化实现主流价值。关键要善于创新组织形态,充分统筹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实施上下、左右、内外全方位的联动,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形成主流社会舆论的整体合力和集聚效应,这是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这几年,除了《浙广早新闻》《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无线监督哨》等广播新闻栏目强化主流宣传、拓展舆论阵地外,民生资讯广播的“2010温暖走走路”,广播城市之声的“文明我先行助残日”,广播音乐调频的“做受人欢迎的人”等大型广播品牌活动,都十分注重构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互联网络“三位一体”的宣传合力,开展全方位的推广营销,努力扩大传播影响力,尽最大限度主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

在把广播媒体全力打造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平台、主阵地的同时,浙江广电集团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主流价值和传播效果相结合的原则,同样把《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等电视品牌节目打造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全新传播平台。

《中国梦想秀》以“梦想”为载体,以“圆梦”为手段,在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中高举“主流价值观”大旗,为至情至爱歌唱,为立志励志喝彩,为大善大美畅想,努力使之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崭新传播平台。

在打造大型公益类节目《我爱记歌词》时,浙江广电集团努力坚持以公益理念引导观众,全面引导观众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和美好的艺术情趣,在为广大百姓群众提供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文化思想。

在打造大型励志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时,浙江广电集团以服务基层普通群众为宗旨,为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实现音乐梦想和人生理想的舞台,从而有效提升了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首先,《中国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大力倡导精神富有,屏幕上呈现的是一群有目标、有理想、有力量的梦想者。其次,《中国好声音》挖掘好声音,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艺术文化,使观众“在歌声中听到了灵魂”,感受到“源自灵魂的善良之光”。再次,《中国好声音》彰显真情感,营造了真诚平等、相互鼓励、和谐相助的温馨气氛,从而“润物无声”地把节目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传递给了广大观众。

创新价值观 篇4

一、坚持理念创新,突出思想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是思想的工作,关键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引领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了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及道路自信。要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首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增强“三个自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本领意识、责任意识、原则意识和意志意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以身示范,教书育人,才能让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此项教育来说,必须尊重社会发展与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灌输和引导,往往会收到更佳的效果。

二、坚持内容创新,增强认知认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党的十八大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即人们所说的二十四字方针。从宏观的或者国家的角度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它们所形成的各类关系,是一种辩的关系,将认识与实践有机地统一在一起。面对这日益严峻教育形势,国家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列为重要内容,这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的积极回应;从个体发展需求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提出,使此类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当然,这种满足是建立在对个体的高要求的基础之上。其实,创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目的和意义都是比较名明确的。如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生活等等。高校围绕这些培育目标去设计教育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内心的认知认同,让大学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坚持机制创新,形成推进合力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主要领导特别是党委书记要亲自抓,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等工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校一盘棋。各高校党委要积极组织学生教育和管理部门,如团委、宣传部及学生部等重要职能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教育精神,做好教育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并承担监督和谋划职能。直接担负教学及后勤服务职能的教务处、教学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党政部门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工作全面渗透到各个环节,共同致力于落实和执行,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预期效果、奖惩措施等,建章立制,激励约束。

四、坚持阵地创新,推动广泛参与

当前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传统阵地基本上以课堂教学、座谈讨论、广播影视、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主。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等基础理论教学依然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我们必须坚守这个主阵地,引导大学生明确此项教育的科学内涵以及理论与现实意义,加深大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逐步实现个体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趋同。毋庸置疑,这些传统阵地一致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高校在充分利用校园各种传统阵地的基础上,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网络舆情。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如QQ、短信、网上论坛、师生在线交流、微博、微信等,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此项价值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介宣传核心价值观践行模范,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实现其横向与纵向的延伸,从思想上和理念上加深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五、坚持方法创新,强化工作实效

在教育方面,学生始终扮演的是主角。高校要重视德育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实效。此类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价值,增添和渗透多样化的价值观教育或宣传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加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道德思想中的影响。积极开展学术讲座、演讲,提高认知水平,充分把握其内涵与本质,并按照相关要求积极践行此项价值观。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技文化知识下乡、社区或农村志愿服务、深入社会劳动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等社会公益类活动,亲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劳动成果的新面貌以及所面临的发展瓶颈,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分析方法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更加清楚的认知到当前大学生群体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将从思想和意志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接受,实现知、行的统一,全面提升践行此项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沛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2]廖正华.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9).

提供价值创新营销 篇5

新时代新使命

对于任何一个有所规模的企业组织来讲,流程化和制度化的东西都特别多分工也很明确。从生产到营销、从行政到人力、从财务到运营各司其职管理方面都很清晰制度也很健全。对于团队来讲自己所在企业组织架构已经很完美了,可事实企业运行并非如此。在管理中相互扯皮推诿的有之,不配合协调各自为政的有之。我们把这种现象可以这样概括一个人一把号自己吹自己的调,你敲鼓他打锣杂音无数效率低下。问题出在那里?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总自以为是,钉是钉卯是卯没有做错什么。我们自己本职工作干的挺好没有失误,错的不是我而是公司布局不合理管理混乱指鹿为马。事实真是如此吗?常规来分析的确你做事很勤劳很敬业很卖力,如同老牛一样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劳作。可问题的关键你的工作效率和做事方法你从来没有考虑过,如同一头很敬业的驴每天都在拉磨,至于磨上面有没有可以加工的物料你从来没有思索过。假如你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招聘方面尽心尽力,招了很多人才按道理说你功不可没,可是招来的人才半年或着几个月陆续离职。对于为什么离职你不去思考也不去研究,认为离职是正常的事情。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能招人更能留人,即便员工已经离职也能为公司持续带来利益。如何持续创造价值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研究的课题,从个人关系到组织关爱研究离职的员工。因为他们就是你的客户就是你的第三、第四利润源,你对的起他们他们自然能对得起你,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能心心相印。

从提供服务到提供价值

创新价值观 篇6

关键词:创新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德育工作,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学开始实行,让学生从小就做好人生的规划,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责任,从小学开始,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小学生形成一种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推进小学教育全方位的发展。

一、创新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小学生被喻为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关系着祖国未来发展的状况。所以,创新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小学生做起,一步一步地创新德育工作,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为深刻,愿意主动去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逐渐形成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小小的力量,让德育工作的进行更顺利。

二、如何创新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让小学生真真切切地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去领悟这其中的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牢牢地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文字,还要根据它的精神实质,去社会实践。其次,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涯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最后,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小学生去生活中感受社会,从小就要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能多给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一种认真、负责的价值观念,让祖国的未来更加光明。

综上所述,创新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需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努力创新德育工作,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观念,为学生创造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刘峥,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

创新价值观 篇7

一、志存高远, 乐于奉献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 对社会就越有益。”我们选择了教育这份神圣的事业, 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执著和奉献。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 尽管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在一些人中盛行, 但它不应该感染在教师的身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具有示范作用。古语云: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做教师, 不仅应该让自己的知识素养日益丰厚, 而且应该通过自己优良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启迪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要求教师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这也应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的进一步升华。在教书育人的这片沃土上, 有多少人默默耕耘, 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生命都奉献给了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孟二冬、谭千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他们的奉献精神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颂歌。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时代在变, 教育的对象在变, 教育的环境在变, 可是对教师的职业操守的要求却一直没有变。爱是师魂, 是师德, 只有心中对学生充满爱, 教师的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有人说:“在到达学生心灵的漂流瓶中, 不仅应装有爱, 还应装有平等、理解、宽容、感召、呼唤、相融、和谐……”是的, 爱学生, 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 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的、持久的。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 人是有情感的, 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当然, 爱学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 还应该是一种活动。作为教师, 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与他们有心灵的交流, 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当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怀着各自的梦想、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的学生把自己的梦想、生活和自己所信任的老师一起分享的时候, 这是何等的幸福!

三、刻苦钻研, 勤学勤思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 要成为合格教育者, 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教师的学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 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 更要研究学科的发展动态, 紧跟时代的前沿;不仅要向书本、文献学习, 更要向身边的同事、学生学习, 还应当有国际化的视野, 要向国际的同行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只有刻苦钻研、勤学勤思、与时代同步, 才能在课堂上、在生活中, 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

四、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师就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上学生喜欢的课, 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就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然而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使教师的科研与创新服务于育人, 避免急功近利和纯功利性教育, 回归学校的“教育”职能一直是当前教育的难题。这些年来, 我们一直积极探索通过“教-学-研”一体化来培养学生, 让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教”与“研”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通过收集和挖掘教师已有的科研成果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 提炼教学元素, 在教师的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中体现科研成果的吸收, 进而形成教学内容或固化成实验教学项目与实践教学元素;另一方面通过吸收部分学生通过创新课题、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进一步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进而为提取和挖掘新的教学元素提供素材, 以真正形成“教—学—研”一体化循环建设与螺旋上升的良好机制。

“做老师就是做人梯, 要让学生们能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来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超过我们:他们中有的在本科阶段就发表了SCI论文, 有的获得了国家, 甚至国际比赛的大奖, 有的成了创新创业的先锋……

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就注定了教师的梦想、命运都与学生连在了一起, 学生是幸福的, 教师才是快乐的。

创新价值观 篇8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期, 新形势下, 不少单位和企业都将生产经营放在第一位, 出现一系列“重业务、轻党建”、以业务代替党建工作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业务工作繁忙, 制约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偏重于业绩的考核和干部任用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基层党组织党务部门的责权不对称使党建工作者的地位日益下降。这些原因都使党建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难。

(二) 党建工作内容不够丰富

缺乏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就无法对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 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 对党员要求多、关心少, 监督多、服务少;二是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单一, 重开会传达文件、轻党员参与互动;三是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 重形式、轻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 很大程度制约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 党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从目前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际来看, 党建工作的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党建工作的考核方法来看, 党建工作注重思想政治建设, 其工作成效很难像生产经营等业务工作一样, 用量化的产值等去衡量。其次, 从党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来看, 同样因为缺少可衡量的量化指标, 无法真正体现党建工作的优劣, 从而影响党员参与活动和党组织建设的积极性。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及其作用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 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像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人生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企业同样如此。在当前经济社会的背景下, 基层党建工作也需要积极向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其赋予新的活力。

(一) 从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看,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其坚实的精神支柱。

目前不少单位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建”现状, 使得不少单位未认识到党建工作对凝聚单位合力的重要作用。职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能产生的强大力量。

(二) 从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看, 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其提供精准的发展方向。

越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越是需要道德和规范的约束作用,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 其统领性的特点, 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获得员工支持和忠诚的同时, 亦能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和激励作用, 不断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思路。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党建创新中的意义

面对新形势, 基层党建工作也要积极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 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最具活力、最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因素,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 包括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一) 观念创新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焕发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为党建创新工作提供思路。

首先是以改革创新的企业文化, 深刻认识新形势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用党建工作的实效去提升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而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是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深刻认识党建工作在实践中的作用, 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全体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上, 做到党建工作方法的改进上, 做到与各项业务工作的结合上, 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 方法创新

目前党建工作关注度和凝聚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党建工作方法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企业核心价值观从方法、手段上, 为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管理保障,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则要围绕企业本质工作, 在工作方法上做有益的尝试要结合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开展党建活动, 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 创新党建工作的载体, 突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制度创新

企业核心价值观决定和影响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作用与价值, 党建工作创新同样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来保障, 要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一套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党建工作体系。

首先是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在基层党组织工作绩效考核上, 要做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目标一起确定、工作一起考核、奖惩一起兑现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其次是党务工作保障制度, 要力争实现党务干部队伍的专业化, 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 同时将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 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中, 为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摘要: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基层党组织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写入报告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 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 也存在认识不够到位、内容不够丰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试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角度, 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创新作一些阐述。

关键词:党建创新,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宏彪, 《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 新华出版社, 2006年1月。

创新价值观 篇9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我国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时代。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的频繁和便捷, 此时, 西方的一些国家趁机进行多元文化的扩张, 造成了外来文化和当地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不断融合的势态。这种多元文化的扩张, 透过大学校园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 同时也给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而价值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元文化无处不在, 对于高等院校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 而且还具有颠覆性。高校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汇集之地,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生力军和佼佼者, 是我国的希望。大学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最为剧烈, 大学生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大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 文化素养也在不断的提升, 此阶段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的一个关键时期, 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主流方向依然是好的, 同时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但是大学生对于社会的接触较少, 还缺少必要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往往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容易出现反复和善变的心态。大学生往往注重个性的发展, 其价值观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政治意识比较淡薄, 出现信仰危机。多元文化的冲突造成了不少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和方向。表象较为突出的是政治的信仰上面。很多人的政治意识比较淡薄, 无法抵制西方价值观的诱惑,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进行猜疑和不信任, 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2) 爱国观念的弱化和民族意识的缺失。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逐步表现在爱国观念的弱化和民族意识的缺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等言论的出现, 很多人甚至认为国家会不断的消亡, 失去了其政治立场, 迷失了政治方向。当前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差, 无法抵制西方文化诱惑, 缺乏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 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 其余的都不关心。

3) 缺少集体和团队意识。当前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 造成了他们只顾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缺少集体和团队意识, 产生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 他们错误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 只有金钱才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他们处理问题只考虑自身利益, 集体和团队意识十分淡薄。

4) 缺少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少大学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荣辱观, 无法正确区分事情的对错。他们的审美较为随意, 审美方向低俗和低下。他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感情方面, 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 在审美情趣方面, 追求更加直接化和感性化, 他们的表现与当今的社会主流产生了十分鲜明的反差。

(二) 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1) 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阶段, 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不断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 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导致了价值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从国际环境来看, 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 致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迅速扩散。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观念、思想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造成了他们的迷茫和困惑。

2)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我国的腐败现象是一个巨大的毒瘤, 不讲诚信、钱权交易等现象存在社会各个角落,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动摇和困惑, 一旦他们看不清社会的主流, 就会将社会腐败看成社会的全部, 严重的影响和扭曲他们的价值观。

3) 网络及媒体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等。在互联网中, 充斥着大量的黄色不健康的信息, 网络监管的不利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致使很多大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淡化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往往过多的对社会的负面消息进行报道, 正面宣传不足, 使很多大学生对原有价值观产生怀疑。

4) 自身素质薄弱的影响。我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 造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很多人不重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缺少相应的教育, 造成了当代大学生遭受西方文化冲击时, 无法进行判断, 失去了方向。由于没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底蕴, 容易被新的价值观所影响和左右。

三、解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对策

1) 加强理论学习, 构建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体系。在当前的环境下, 要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 特别是要加强我党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教育, 要力争让广大的大学生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 同时还要不断的坚持我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不断通过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和规范他们的行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 同时还要经常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来做好理论学习的工作。力争让大学生都能够成为一个懂政治和坚实理论基础的人才。要正确的认识到个人的发展是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通过学习理论知识, 不断的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构建科学完善的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

2) 采用多种方式来对当前高校价值观课程的改革。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往往是比较空洞乏味的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的贡献, 忽略自身的价值和利益, 严重的脱离了实际。要不断的解放思想, 紧跟时代潮流发展,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要不断的改革当前高校价值观课程教学, 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 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借助多媒体等方式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还要积极的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践的过程中来辨别是非和荣辱。

3) 强化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和精神品格, 不是一句口号。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盛行, 大学生辨别能力差, 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变化, 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冲击。目前, 更需要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活动。要多做好事, 热爱集体和祖国, 热心公益活动, 坚决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做斗争。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宣传教育, 同时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 牢牢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要实现奖惩分明, 公开公平。

4) 加强他们独立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他们独立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当今社会, 往往是优胜劣汰, 不仅要开展竞争, 同时还要不断的开拓创新, 独立性强的大学生在竞争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在竞争过程中, 要遵纪守法, 文明守信, 不断的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

5)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要不断的引导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的培养, 严格遵守法律。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知法、懂法和守法, 力争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大学生要紧密的结合实际, 上好法律课程, 让其对法律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家里, 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要在学校中将法律和校规紧密结合起来, 制定相应的措施,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让大学生充分的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明确法律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 从而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 能够在客观上对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调整和保障的作用。

6) 营造健康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价值观教育氛围。不断的在校园中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和开拓他们的知识面。在当今社会, 各种信息和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 很大大学生会受到诱惑和腐蚀。通过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强调我国的主流文化地位, 保证大方向的正确。广泛的利用报刊、杂志、网络和广播等宣传健康有益的文化,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和情趣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大学生健康、高尚和独立的人格, 促使他们勇往直前, 不言败, 不放弃,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 不断创新价值观教育的体制、理论和方法。理论创新是方法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先导和保证。马列主义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要广泛的吸收他人的先进经验来为我所用, 同时还要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端, 积极的探索和构建当前的价值观教育模式。要不断的整合资源, 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一体的价值观教育模式。要弥补我国传统教育方面的不足, 不断的进行创新, 进而来适应当前社会, 解决各种新问题, 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要想不断的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就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要在充分认识当前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的情况下, 开展相应的解决对策, 通过吸收和引进他人的先进经验来为我所用, 加强理论学习, 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 不断的促进我国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和世界上的国家交流变得更加的频繁和便捷, 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趁机向我国进行文化扩张, 造成了外来文化和当地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不断融合的势态。在当前多元化的形势下, 大学生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兴衰, 如何探索当前大学生的价值教育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促进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价值观,创新,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俊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李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0.

[3]彭军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版) , 2010.

[4]杨小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杨金保, 刘建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胡忠玲.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8.

创新价值观 篇10

一、自主创新和企业价值观的含义

作为现代创新研究的奠基人, 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概念, 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 并指出了创新的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1]。我国学者陈劲于1994 年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概念, 其涵义是指在引进、消化以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 继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自主创新被第一次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上, 自主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一个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其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历史沉淀的产物, 被大多数企业成员认可并共享的主文化。

二、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 中药业的第一品牌, 创建于1669 年 (清康熙八年) , 有着340 多年的历史。雍正元年 (1723 年) 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 历经清朝八代皇帝, 长达188 年之久。1954 年, 由北京同仁堂经理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向国家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书, 北京同仁堂正式成为了公私合营的企业。改革开放后, 北京同仁堂大胆进行改革, 在体制上和机制上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1992 年,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下, 以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北京同仁堂药店等多家工、商、科研单位为基础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公司集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 实行企业内部的协作生产、规模化经济、专业化分工。目前, 北京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至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配套形成10大公司、2 大基地、2 个院、2 个中心的“1032”工程, 其中拥有境内外2 家上市公司, 产品以配发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治疗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产品行销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北京同仁堂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是因为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不断做文章, 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2]。

(一) 北京同仁堂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

1.阶段一:北京同仁堂运用改进型创新, 对中药进行二次研发 (1954 年-1991 年)

1954 年北京同仁堂成为公私合营的企业后, 在管理上打破了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办法, 废除了不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 北京市地方工业局投资25 万元, 扩建了厂房增加了生产设备, 使得生产力迅速增加。管理方法得到改进, 又有了充裕的资金, 北京同仁堂开始对产品进行改进。中药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 剂型的改进可能是最迫切的。北京同仁堂的中药质量上乘, 疗效确切, 但是剂型落后, 和西药相比, 相当于是庞然大物, 不易服用, 不便于携带, 而且还容易变质难保存。当时北京同仁堂总经理乐松生把中药剂型改革提升到日程, 1952 年10月1 日, 成立了天津达仁堂国药总店驻京办事处国药改进研究室, 专门负责研究改进中药, 聘请脏器药物学专家郑启栋教授担任总技师。1953 年4 月, 成功研制了银翘解毒片、牛黄上清片、香连片和女金片四种中药片剂, 同年9 月这四种片剂出现在了首都医药市场上。在这个阶段, 北京同仁堂还对中药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创新, 例如人工牛黄。牛黄是牛的胆结石, 是名贵的中药材, 在对于中成药的制作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天然牛黄资源稀少, 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这使得货源非常不稳定, 而且价格高。进过不懈努力, 分析出天然牛黄的成分, 研制出人工牛黄, 不仅具有天然牛黄的特点, 而且成本低、易生产。北京同仁堂在这一阶段的创新, 成功地对中药进行了改进, 弥补了中药的缺陷。

2.阶段二:北京同仁堂通过支持型创新, 形成了重要的运作能力 (1992 年-1999 年)

1992 年中国北京同仁堂的成立是北京同仁堂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但是集团成立后面临“打开账本, 黄金万两, 和尚账本, 分文全无”的困境, 由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 使得北京同仁堂资金匮乏, 集团贷款高达数亿, 资产负债率超过70%。面对这种情况, 北京同仁堂领导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 采取了三个举措。首先, 清晰划分三个市场, 分别为“本市”、“外埠”和“海外”, 三个市场的划分消除了内耗的无序竞争, 营造了有序竞争的氛围。其次, 面对当时严重的三角债, 实施三个“坚决”:一是没有市场的产品坚决不生产; 二是不能及时回款的单位坚决不供货;三是应收的账款就要坚决收回来。实行三个“坚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剥离优质资产实行资本经营, 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难题。将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制药二厂、提炼厂等7 个单位在内的部分绩优资产, 组建成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6 月在上交所上市, 这在北京同仁堂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也标志着北京同仁堂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为北京同仁堂技术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 此后, 北京同仁堂投入了数亿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改造和技术创新, 突破了传统中药品生产方式, 成功实施了现代化生产流程和检测技术。同时, 利用现代营销手段, 加大终端销售网络的建设。

3.阶段三:北京同仁堂通过渗透型创新, 形成了动态能力 (2000 年- 至今)

2000 年, 北京同仁堂大胆尝试分拆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资产, 积极进行资本的再运作, 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于同年10 月, 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上市融资的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 为北京同仁堂产品、中医服务、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打通了通道。北京同仁堂科技的战略目标是走向国际, 上市不仅成功融资, 而且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海外形象, 有助于开拓海外市场。北京同仁堂将海外用户定位于华人群体, 利用不断创新成为北京同仁堂国际化的原动力, 根据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提高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 与国际接轨。我国2001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协助制定发展规划, 提出了“1032”发展规划, 现在1032 工程已经全部落实, 北京同仁堂集团已经形成了包括两个上市公司在内的10 大公司, 两个基地 (位于北京亦庄的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 两个院 (同仁堂研究院和同仁堂中医院) , 两个中心 (同仁堂培训中心和同仁堂信息中心) 。在强调自身技术优势的条件下, 主动选择吸收、优化和整合外部技术资源, 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企业价值观对北京同仁堂自主创新发展路径的影响

188 年供奉御药的历史, 对北京同仁堂的质量意识、药品质量标准以及制药技术, 产生了重要影响, 确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信条, 这都明确了北京同仁堂对中药品质的精益求精的质量观。通过了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 (TGA) 的GMP认证, 又引进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传统中药无用成分多, 药理作用不明确而且规格不准, 通过对中药的二次研发, 不但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 而且还提高了质量。迈进新时代, 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 北京同仁堂提出了“尊古不泥古, 创新不失宗”“, 尊古”是指要继承北京同仁堂优秀的文化和传统“, 创新”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相结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 不仅仅使企业得到了充裕的资金, 更重要的是使北京同仁堂在管理上得到创新, 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产品研发上, 在提高传统中药产品的质量的基础上, 不断开发新产品。北京同仁堂对传统中药虎骨酒进行创新, 用高原鼢鼠代替了虎骨, 成功研制了塞隆风湿酒, 与虎骨酒具有相同的药效, 而且把高原鼠害变废为宝。

三、结论

北京同仁堂从成为公私合营的企业后, 先后经历了改进型创新、支持型创新和渗透型创新, 最终形成北京同仁堂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了多层次竞争优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 是北京同仁堂对产品质量不断追求的动力。在北京同仁堂不断创新的背后, 离不开北京同仁堂的企业价值观, 不求把企业做大、做强, 而是把企业做长放在首位。企业价值观像无形的手, 引导和指挥着北京同仁堂在产品、技术和管理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美)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33-87

[2]边东子.国宝同仁堂[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价值创新分析 篇11

摘 要 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景框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价值创新实现了同时实现差异化和低成本的目标。

关键词 价值创新 三阶段九级别 创造

为了避开民办高校传统竞争,开创一片新天地,学院需要把哪些元素予以剔除?学院的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哪些在民办高校的竞争中从未有过的价值创新元素需要创造?当然,进行这四步行动,既需要决策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战略眼光,也需要集思广益,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经验和智慧,进行广泛的调研,多方面征求意见。

一、需要剔除的要素

(一)不适用的课程和就业率低的专业

剔除不适用的课程可以明显解决学生毕业后适用性差、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学院目前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适用的课程,造成物质和时间资源的浪费。一是基本沿袭普通本科、专科课程设置,在教育教学安排上,先学原理、结构能力,再学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基础课、轻动手能力课和社会实践,没有把动手能力教学作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的学生脱离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二是公共课比重大、课量多、重点不突出,学生难以登上技能“制高点”;三是缺乏前沿技术、高新技术和实用性技术含量。学生毕业后适用性差、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明显。在学院学生赴新加坡实习项目中,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新加坡企业岗位用人要求有了至少几年距离。其它如机械电子、艺术设计等专业也有类似情况。学院应剔除那些不适用的课程,下大力打造精品课程,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课程体系。

(二)不必要的机构和人员

学院在当前这种粗放的管理情况下,还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和人员,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学院应进行组织机构调整,采纳层峰式、矩阵式、网络式组织形式的各自优长,形成一种具有本院特色、与本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综合高效的组织形式,打造一支精干的管理团队、教学团队和综合保障团队。

二、需要减少的要素

(一)纯理论型教学内容

减少理论型,突出应用型,学院下一步提升的本科也是应用型本科。

(二)不符合学院培养目标的学生

学院应尽可能不招收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学习专业要求不适合的学生(如文、理科问题)、家庭条件优越吃苦精神不强的学生、独立能力较差的学生和胸无大志无培养价值的学生,此问题3年内得到解决。

三、需要提升的要素

(一)管理绩效

飞洋学院在当前的竞争态势下,特别是要加强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学院不但在教学质量上提升不明显,而且成本意识较差,水电消耗、维修费用、办公耗材、冗员薪金支出、会议等费用有很大的压缩空间。

(二)教学模式改革

三阶段九级别教学模式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它既能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问题,又将大大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三阶段九级别教学模式注重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三种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使用能力(一至三级),首先要让学生会干,成为技工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结构能力(一至三级),让学生知道怎么干,培养成技师型人才。最后培养学生的原理能力,不但会干,知道怎么干,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这么干,也就是培养工程师型的人才。

四、需要创造的要素

(一)教材标准化

飞洋学院的教材标准化,就是按照三阶段九级别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改革。从教学改革的角度讲,国家对高校教材的改革已经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準,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我们进行新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鉴于此,学院重新确定13门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指标,赋予公共基础课新的内涵,使之具有高等职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鲜明特征。

(二)专业公司化

学院的各个二级学院及各个专业,都应根据自身的专业方向成立相应的公司。这样,一是可以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基地。二是专业公司化可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只有每个专业都要至少成立一个相应的企业实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飞洋学院在价值创新上的运用和发展,通过剔除元素、增加元素、减少元素、创造元素来打造飞洋学院新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黎月娥,刘洪深.2007“基于蓝海战略的营销观念创新”.产业与科技论坛(3).

创新供应链价值 篇12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供应链重要的核心枢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全球供应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巨大的空间,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正在加快。”2015年12月1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第十九届中国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发言指出,互联网思维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当前在资本和技术的双轮驱动下,物流业加快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多业融合,逐步向价值链上游延伸,打造一体化的供应链,提升产业链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高效物流生态体系。

减少流通环节

众所周知,我国消费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费用占消费品市场价格的比例非常高。“我们通过对3 2种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进行研究,发现每1块钱的消费中大约有6毛钱要花在流通上。”近日,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宝供物流”)董事长刘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流通环节特别多,很多快销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里至少要经过五六道环节,其中每一道环节都有自己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每一道环节增加5%~8%的成本不算多,但五六道环节所增加的费用叠加到一起数额就非常庞大。“事实上,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包括采购或分销过程,其实有很多环节是可以省掉的。”他认为,流通如果再不变革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已经为流通变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近两年,物流企业纷纷在供应链创新和互联网应用两方面不断探索并初见成效,宝供物流作为我国第一家以物流名称注册的国内流通龙头企业,在这方面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刘武向记者介绍说,两年来,宝供的确在减少流通环节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践的经验和效果。他举例说,宝供服务的一家大企业客户在广东有一家经销商,以前宝供先要把自己客户的货配送给这家经销商,由该经销商再配送给他的二级分销商。现在,该经销商只需把配送给下家的发货信息反馈给宝供,由宝供直接将客户的货配送给他的二级分销商,减少了一道流通环节。实践证明,这样的合作是成功的,现在双方已开始减少第二道流通环节的尝试。目前,这个案例已经减少了物流过程中的两道环节。刘武认为,随着信息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未来一张订单通到底(从生产厂家直通到消费者手里),由一张订单整合所有流通信息完全是有可能的。

2015年12月,宝供发布了“四轮两翼”的新战略,最终目标是从以往的供应链和物流服务的供应商转变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其新的战略调整,实际上就是围绕供应链新价值和供应链生态圈这两个核心来开展的。

创造供应链新价值

在创新供应链价值方面,宝供不乏实践的案例。其中,宝供在广东汕头投资的产业综合体“宝奥城”很具代表性。刘武将“宝奥城”定位为一个供应链的服务平台,“我们把玩具的整个产业链条所有重要环节全部整合到这个平台上,从玩具的创意、研发、设计到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产成品的展示、交流、交易以及物流涉及到的仓储、运输、加工、包装、保管、商检、金融服务等。”他介绍说,广东汕头可以说是玩具的全球生产制造和加工中心,玩具产业十分发达,其生产量占全球的40%左右。

事实上,“宝奥城”不仅仅是一个供应链服务的实体平台,宝供在实际运作中还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与投资该项目同步,宝供创建了一个大宗原材料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仍以汕头为例,当地大概有六七千家玩具生产制造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其购买原材料的价格普遍偏高,我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帮助当地生产制造企业降低了6%~8%的采购成本。”刘武向记者透露,宝供还与中国银行合作,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不难理解,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帮企业做采购执行,省掉采购领域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易生腐败、计划不准、资金占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如,珠三角电器产业很发达,但每个企业都按照传统的做法,拥有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仓库。大量的原材料堆放在仓库里,无疑会占用资金、增加费用,同时又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针对这一现状,宝供在珠三角跟一些企业探讨开展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合作。“我们跟几个大企业商讨,由宝供帮它们集中采购,然后每天按照生产订单进行接派,采取JIT配送、帮助企业实现零库存生产。”他介绍说。

近两年,宝供线上平台除了构建上述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外,还建立了产成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其中的汕头玩具电子商务销售极大提升了当地玩具生产商的销量和价值,并为当地GDP和税收做出了显著贡献。以往,由于这些玩具生产企业规模小、没有分销的渠道,主要由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上门采购。一些采购商在汕头花1 0 0元采购的玩具,运到广州有时可以卖300元。通过宝供的产成品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后,在汕头也可以卖300元。按此计算,如果以往卖100元的价格构成中,有80元的成本和20元的利润,那么现在卖300元而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就相当于2 0元的利润变成了2 2 0元。不难想象,此举对于当地政府而言意味着GDP和税收的惊人增长。“去年一年,我们的平台就帮他们销售了好几亿元的产品。”刘武由衷的向记者感慨说,更重要的是,此举在当地营造了供应链创新价值的氛围和环境。

此外,很多业界人士都知道,宝供去年成立了“一站网”。“一站网2015年10月份正式上线并开始投入使用,经过两个月的运行,效果非常好。1 0月份上线当月就有一亿多元的交易额,1 1月份就达到了两亿多元的交易额,估计到1 2月份很有可能完成三至五亿元的交易额。”2015年12月16日,刘武在第十九届中国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召开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站网”是打通物流运作供需关系的交易平台,通过两三个月的实践,不但能为客户降低10%~20%的运输费用,同时增加了司机的收入。他总结说,无论是构建线下实体平台还是打造线上平台,甚至为此成立专门的供应链事业部,宝供所做的种种探索实践都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致力于使整个供应链条更加紧凑,减少供应链环节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创新供应链价值。

决胜“生态圈”

“在当前的‘互联网+’大环境下,真正的赢家必须要有卓越的供应链管理知识,要研究透如何管理供应链里不同的流程,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的技术和工具在供应链不同的环节进行创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教授特别提醒企业,还要做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很重要的一个突破点就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创新,实现价值共创。

同时,赵先德还介绍了一个被称为“供应链+”的研究项目。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他认为,“供应链+”实质上在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比“互联网+”更有价值。“大家都认为国内流通成本太高,消费品售价中甚至有60%~70%的费用是用于流通渠道,我们怎么做才能帮企业降低流通成本?”对此,赵先德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回答:第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做文章,利用最新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供应链整合创新;第二,“互联网+”的企业现在发展很快,但它们不懂供应链,所以物流供应链企业要跟“互联网+”的企业合作,帮助它们设计和管理好供应链,提升它们的竞争能力。

具体而言,做上述两方面的事情还需要三项关键能力。赵先德进一步解释说:一是供应链整合能力,二是利用新兴技术和大数据的能力,三是改变商业模式的能力。“当前最流行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基于生态圈的商业模式。”在谈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时赵先德如是说。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创建生态圈的商业模式?第一,必须要识别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程序,理解生态圈系统的经济规律,理解生态圈系统成员间的动态和互动的趋势。生态圈往往是由多家企业组成的,比如,哪些企业参与这个生态圈,将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等。第二,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中,要了解目标客户及其商业模式,研究做什么对目标客户是有价值的,以及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在做生态圈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供应链范围越广,责任就越大,风险也越高。因此就必须了解这种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源头在哪里,如何控制风险,并通过数据量化风险,设计出一些定价价值。如果客户不能接受更高的价格,就要考虑能否风险共担。

赵先德总结认为,企业在具备了上述种种能力之后,才可以通过新型技术和新型合作模式,建立基于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生态圈。“如果你没有管理好自己供应链的能力,只想用网络平台去整合别人,谁都整合不进来。因为你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别人为什么要跟你形成生态圈?只有你的能力超出别人的时候,你才有权力、有能力、有地位来去形成基于供应链的生态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成功的企业永远都是资源整合的领导者,但是如果连自身的供应链都管理不好,是没有资格做资源整合者和领导者的,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建立起生态圈。

上一篇:景区管理体制论文下一篇:修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