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价值观

2024-05-25

公正价值观(通用11篇)

公正价值观 篇1

摘要:公共价值观关乎新闻报道的发展, 其认知与把控程度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开展情况, 不仅左右着社会价值引导, 而且制约着政治价值引导。对于新闻报道而言, 其公正价值观一定要从下述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尊重各个阶层公民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应清晰彰显全体公民的内心呼声。笔者参照现有经验, 围绕新闻报道, 系统分析其公正价值观。

关键词:新闻报道,公正价值观,分析

公正价值观约束着新闻报道活动, 对其提出了必要条件。新闻从业人员一定要合理解读、精准把控公正价值的实际内涵, 大力塑造广义层面的公正价值观, 从不同层面全面着手, 坚持适宜性原则, 积极践行公正价值观, 科学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1 极限的爱、合理的爱

新闻舆论强调善爱行为, 且善爱行为建立在社会施爱之上。站在价值理性层面而言, 因新闻媒体重视每一项施爱之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引发公正价值观的合理引导, 紧密相连, 但从表面层面而言, 该素材自身粘贴的道德善标签, 导致媒体不会站在更深层面来审视和评判这一价值[1]。

诉正价值观将爱的评判看作:爱隶属公正价值, 但公正价值定义的善并不涵盖无节制的爱。美国杰出的一位伦理学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因公正无法完全分配所有的爱, 由此可知, 公正与爱近乎相同。公正除为极限的爱, 也是一种合理的爱。因此, 在单纯的情感的作用下产生的爱不同公正价值观认可的爱[2]。然而, 新闻报道无视这一价值权衡, 盲目地推崇所有的爱, 则不可避免会干扰公正价值观, 产生误导。媒体舆论应面向具有善性色彩的施爱行为坚持价值观引导正确与否的科学辨别这一基础原则。若媒体舆论一直都将精力投放在贫困学生救助问题中, 则公正价值内容便蕴藏其中。例如, 一些贫困学生, 碍于面子, 不会主动参与勤工俭学, 片面依赖社会资助, 针对这一问题, 中国青年报作出下述评论:扶得起身体, 但扶不起精神。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恰恰因为有节制的爱, 方使得其社会责任完全实现[3]。

2 所得待遇满足所想权利

关注是一种力量, 因媒体舆论的制约, 对政府而言, 其政策议程活动逐渐排斥不满足文明进程、违反人权观念的不合理政策, 同时, 从人身伤亡赔偿问题而言, 城市和乡村存在同命不同价现象, 对于乞讨人员, 甚至存在撞了白撞的现象。另外, 公务员招录针对身体条件提出严苛的标准, 歧视患有乙肝的人员, 存在一系列不公平问题。无论对于哪一项不合理的政策而言, 其废除均蕴藏新闻报道人员长期的追求与不懈的奋斗, 还包含一种权利追求[4]。对于公正价值判断的首要标准是:要能够按照相关权利的概念把握好具体的价值内涵, 公正问题主要是以为权利问题的形式来存在着。在分配社会财富以及获取社会机会方面,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部分人的利益不需要屈居其他人的利益。对于一些利用权力来剥夺其他人的权利一定要持有反对的态度。尤其是针对一些利用专断性的规则以及歧视性的规则来侵犯权利的行为, 必须进行严厉的抵制。根据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导向以及相关的自觉性的程度上看, 将会更加容易把握好以权利问题形式存在的公正价值观。并且与其他的公正价值观方面的内涵相互比较, 那么必须要倾向于“应然”的理性。媒体能够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清晰的把握住这种状态。利用媒体舆论的力量, 将会更有助于处于“公正”机制。

3 先天条件最不利者受惠

站在公正价值方面的舆论引导来看, 相关的媒体不能仅仅关注人们“得其应得”的利益法则之外, 同时也要充分的重视一些“施惠弱者”的相关原则, 并且要充分做好这两项原则的有效整合, 以此来充分保证社会公正处于一个更加理想的状态。根据前者“得其应得”的观念来看, 是指所谓的非正义的事所获取的要能够少于自身应该得到的。而对于非正义的事情得到的则是比应得的要多的东西。对于公正来说, 主要是指每一个人所做出的努力一定要与其具备的能力相互匹配, 不能够过多或者是过少。一般来说, 其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很少出现一些错误, 但是这样在一些复杂的事实中发现这些价值具有较高的难度。若是媒体对于一些财富的报道仅仅是为了促进民众对财富有一个惊叹的现象, 而忽略了对财富创造的背景以及相关的过程, 忽略了公平的含义, 仅仅借助表面来阐述相关的成功价值, 那么舆论将会直接背离社会法则, 变得更加的偏离以及不客观。

对于“得其应得”这一理论来说, 主要是说明了最能够满足其生存条件的个人能够最好的生活, 并且满足其生存条件的个人, 生活的最差, 这样会使这种公正缺少一些人性化的关怀, 这样将会产生一些争议。相关学者曾经提出社会要给予一些条件较差的人群一些适当的照顾, 要能够根据一些原则来保证这些弱势群体能够得到一些好处。站在舆论对弱者利益的角度上看, 媒体要能够做好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以及救助, 以此来充分的体现出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站在最高层次的公正观来看, 舆论媒体必须要充分的做好这一点, 坚持“得其应得”的原则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原则。

4 获益约束与机会均等

新闻舆论关心经济问题, 例如社会财富总量, 由于经济的具体发展水平与财务分享清晰地映射公正价值法则是否蕴藏着社会制度的价值, 是否涉及政治制度内容。美国一位杰出的伦理学者明确指出:不允许一味满足福利总量提升, 需要依据平等对待精神科学分配财富, 其中额外指出, 遵守均等机会, 区别于平均主义。能否将成果、道德价值与服务列入分配财务标准, 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率先保证所有人均可享受均等机会、分享均等条件[5]。这位伦理学家认为, 即便公正价值观不赞同参照绝对平均原则来分配社会财富, 但应保证从获益条件以及个人机会中实现平等性, 这是一项基本要求。然而, 现实生活中, 现阶段, 资源短缺日益严峻和实际公共资源总量分配不均衡问题的作用下, 社会各界愈发重视公正价值。

针对上述问题, 新闻媒体可开设与价值主张相关的议题, 同时, 开展舆论发酵、协调工作, 鞭策社会以及指引政府实施定向思考。以较为热门的高校招生问题来说, 涌现出农村生源日益削减问题, 新闻媒体应从现在正在使用的高考加分方针着手, 着重剖析城市、乡村自身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与受教育机会日益悬殊等多项问题, 在此之上, 开展对策倡导, 进自全面彰显自觉价值引导思想。

5 结论

新闻报道是引导公民思想、传播主流价值的基本手段,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与精准性影响着政治舆论导向, 关乎着社会价值的发挥。综上可知, 新闻报道若想实现长远发展, 一定要坚持公正价值观, 关心各个阶层的根本权益, 维护他们的知情权, 并清晰、如实表达公民内心的想法, 给予一定的言论自由, 确保客观报道。

参考文献

[1]童隆.新闻报道中的公正价值观分析[J].新闻界, 2012 (19) :11-13.

[2]陈八零, 高婷.论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消费主义[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 :198-200.

[3]孙尧.利比亚战争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 2015.

[4]邱慧.浅探美国新闻语篇中的霸权主义——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J].企业导报, 2014 (5) :258-259.

[5]刘晓艳.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奥巴马鞠躬门两篇新闻报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3 (6) :83-84.

公正价值观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德育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育人:

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三、主题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党爱国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每课三分钟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我要融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原则。

我要体现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点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代,不忘初心的精神。从而做一个热爱祖国好少年。不公正带来的影响:

1、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不利于维系社会合作

4、激化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冲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为了公正,我们应做到: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明辨是非,做有正义感的人

3、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4、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指正

公正价值观 篇3

一、 基础教育改革:公正价值的优先性

基础教育承担培养国民基本素养、提高整个国民基本素质的任务,起着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个人而言,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基础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基础教育公共性本质。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所有人享有受教育权利,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尽力提供适合个人禀赋的教育,它关涉社会公正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公正价值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价值选择,教育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应依赖于改革公正价值的实现。

第一,就个人价值而言,基础教育是为人一生打基础的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它决定个人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进而在决定个人今后的生存状态方面,如所处的社会阶层、所享有的个人发展机会、参与社会事物的权利和能力、收入与财富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开始就失去教育权利或者不能享受其应该获得的教育机会的人,很容易被推向社会的边缘。而被推向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容易被剥夺,也无法获得应该得到的教育机会,陷入到一个可怕的教育与贫穷的循环当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始终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这是为了保证那些最有需要的人(因为他们的处境最为不利)能够从这些认识世界的工具中受益。” [3]基础教育改革关系到每个儿童生命的成长,关系到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基础教育改革的公正性保证了所有儿童无论其身份、地位或其他社会条件的差别都获得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受教育权成为现代社会基本人权之一,教育成为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个人价值的最伟大工具。

第二,就社会价值而言,基础教育相比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国家投入回报率是最高的,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价值。首先,关注弱势、推进教育公平是缩小地区、阶层发展差距的根本途径。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先天底子薄的国家,让广大人民接受平等、公正的教育,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为他们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其次,教育通过其筛选功能保持社会阶层的流动,教育的公正、公平保证了阶层流动的合理性。任何社会都是存在差异的,在一个公正的自由环境里,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阶层才有可能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避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利于建立一个和平共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社会。再次,追求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国在新世纪确定教育制度和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追求公平、效益、质量的全球性基础教育重建运动中,教育公正成为主导价值和首选价值。美国在世纪之初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勾画出新世纪美国教育改革蓝图,重申了美国公立学校应不分地区,不论家庭背景、没有肤色之别地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格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英国建立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区”,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和土族地区,通过政策倾斜和特殊扶持,使这些地区儿童和其他地区儿童一样,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不遗余力推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策略,保证即使最贫困或偏远地区儿童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些改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保障所有人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尤其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正和教育平等成为各国努力追求的理想态势和发展方向,公正价值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和优先价值。

二、 基础教育改革中公正价值的缺失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经费不足问题、农村辍学问题、均衡发展问题、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问题、代课教师问题等等。造成以上不公正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当前人们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观点,上述不公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我们认为,用资源不足解释上述状况是没有理由的,公正问题关涉资源的分配问题,与资源总量大小无直接关系。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公正价值的忽视,政府责任不到位,把经济价值、效率价值、功利价值等放在首要位置,甚至牺牲公正价值。同时,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博弈,社会和教育腐败也是加剧教育不公问题的重要因素。

1.政府责任缺位、错位、越位。首先是缺位,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承担起责任,也就是政府为老百姓教育买单。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仍未到达这一标准。高速的经济增长与低位徘徊的教育投入构成强烈的反差。而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更加大地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别,加剧了教育不公。其次是错位,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引入市场竞争,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扩大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推行教育消费和教育服务理念,也就是受教育者自己花钱买教育,因此义务教育收费一直当作合理行为而存在。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借学校乱收费,学校成为政府的钱袋子。最后是越位,管了教育不该管的。有些政府把学校当作“政绩工程”来抓,对少数学校过度投资,锦上添花,而非重点学校景况却是雪上加霜。

2.利益主体的多元博弈。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一个利益的驱动,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利益的调整。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有时候利益一致,有时候是相互冲突的。教育改革的背后存在代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强势集团往往成为改革主体,在改革为自己取得一定利益后,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又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当前的重点校、重点班名亡实存,择校问题愈演愈烈,一方面存在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供给者,另一方面存在具有一定社会优势的需求者。强势集团凭借一定的物质资源或社会资源占据丰富的教育资源。

3.效率主义与功利主义。受到社会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我国教育改革一直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在人才培养上是精英主义教育模式,层层选拔,级级筛选。资源投入上向城市倾斜,向城市重点中学倾斜,而本来资源匮乏的农村分配到的资源更少,加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负担,加剧了城乡差距。发展模式上,盲目追求效率和速度,忽视公平,结果一定程度上带来资源的扩张,也导致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尤其是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受到损害。引入市场化改革,缓解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但是扩大了我国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强化,现实地将那些因社会地位、地理环境等原因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排除在新的市场机制之外。最后是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政府好大喜功,追求政绩工程,热衷打造重点学校,加大校际之间发展的差距。学校则急功近利,追求近期利益,片面追求升学率,编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人为制造教育内部的不平等。

4.社会腐败与教育腐败。教育处于社会大环境下,而不是在真空里。教育不公正往往是社会不公正的体现。社会腐败就是破坏教育公正的一把利刃。权力和金钱以资本形式进入教育市场,成为谋取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工具。教育腐败成为当前社会腐败的一个主要表现。我国学者杨东平曾在媒体指出,北京成为全国择校的重灾区,“条子生”、“票子生”泛滥,金钱和权力肆意践踏教育公平教育公正的理性。北京仅仅是全国择校问题的一个缩影。教育内部腐败也在侵袭教育公正,例如学校课外补习班泛滥,学生花钱买座位,“因材施教”演变为“因钱施教”,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由于个人私利驱动,失去一个教育者应有的道德和良知。

三、 基础教育改革公正价值的重建

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国家行为。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要求,作为人的重要基本权受教育权利的保护是国家和政府不可以推卸的责任。在教育公共性面临市场经济挑战现实背景下,坚守公正价值优先性的取向,是国家和政府的必要选择。“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必须追求教育正义,……教育正义是教育制度和教育行动的底线伦理,国家、政府和教育本身的教育行动必须首先追求教育正义,必须实现和保证教育制度的正义性。”[4]

1.重建政府责任,确保基础教育的公益性。确保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责任首先在政府。最新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基础教育改革走向公平正义的一项重大法制举措。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较充分地体现了义务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指出政府义务教育责任的核心是其投入责任,强调了政府的义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责任。具体规定了政府的违法责任,并试图建立问责制度。但是如何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是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学校和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任务是:一要完善素质教育质量检测标准体系。义务教育应该有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检测标准。二要细化义务教育各级政府的责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和投入比例,保证新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有效运行。三要落实义务教育问责制,建议把义务教育责任的规定落实到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当中,督促各级政府重视落实,对无法落实责任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理。

2.建立公正的教育决策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益。一是建立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参与决策的机制。教育改革涉及不同利益群体,利益上冲突是必然的。有必要建立有益于不同利益群体合理表达的平台,尤其是让社会弱势群体能自由表达自身需要和利益要求的渠道,这是保证政策合理公平的坚实基础。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的重大教育决策,可以实施决策听证制,保障公众获得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决策代价的权利。二是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的配套政策。主要措施是加大中央和省对西部地区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消除城市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政策,使公立学校成为接纳民工子弟入学的主渠道;规范和建设好农民工子弟学校,改善城市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更为广泛地动员社会救助等。

3.规范学校市场行为,建立有效的教育腐败预防和惩治机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自身尚未发育成熟,教育市场还存在许多法律和国家管理未及的灰色地带,市场机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恰当引入,必然加大教育腐败的风险。“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防范改革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这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5]因此需要加快教育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市场行为,建立一套防治教育腐败预防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教育公正的实现。

4.树立全面人才观,坚定不移动地推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指的就是在未成年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也是提高国民基础素质的公共性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本有内涵,公正价值取向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不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学生基础上去成就另一部分学生的片面升学教育。公正的教育不能通过剥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去增加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保障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人的应试能力而去牺牲其他能力的教育。公正的教育不能为了近期功利目标,割裂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而是尊重人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丰富性,为人的未来发展负责。

从国家到各级政府和学校,再到社会具体的个人,都承担着教育公正价值重建的责任。只有把公正价值看作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教育只有朝着公平方向发展的时候,才会缩小阶层差异,促进社会流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其“社会公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2.

[3] 金生鈜.教育正义与教育改革的转向.当代教育科学,2005(20):3.

[4] 劳凯声.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

公正价值观 篇4

一、简析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看法和认识, 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学说、制度、运动以及形态中, 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最终价值驱使,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同时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 因为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近期奋斗目标的共识, 有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托, 且体现于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上, 反映着社会主义基本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价值趋势。

二、公正的内涵分析

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内容, 我们要正确理解公正的含义, 首先要区分公正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经济利益的分配多用公平, 而强调制度价值的普遍性则侧重正义。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所谓的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而公正更有政治和道德的意义, 体现了统治者、利益群体或集团领导者, 以及经济市场的主体与其他公民、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原则, 更体现了社会主义行为规范所具有的利他性, 是社会主义的统治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利益集团的领导和员工以及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标准。

然而公正在不同时代具有不一样的内涵, 但在本质上都应该是一个组织对个人和团体最基本的需求的满足, 作为一种规范准则, 借以达到社会关系的均衡合理。这种社会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国家内部的社会关系, 也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所谓均衡合理就是社会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付出与索取之间彼此能够相对等, 从而达到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三、公正的社会主义理论价值

公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之一,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可以说, 没有对公正的追求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上讲, 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信仰, 因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和表现, 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向我们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论述中有着它严密逻辑思维和无可争论的科学事实, 它因内含着公正的思想而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公正的依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而公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也是其基本目标和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 公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其新内涵, 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 是创新制度体系, 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协调社会关系的准则, 因此可以团结鼓舞人心, 增强社会凝聚力,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公正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从古至今, 公正都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从某方面说,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也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正的斗争史。在我国古代, 孔子就提出了“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而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可见公正更有其现实和社会意义:

一是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既包括着生产力的提高, 物质财富的增加, 还包括合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以及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这都蕴含着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尊重, 对义务的合理分配, 是社会有机体的和谐共进。社会发展应该体现公正, 也正因对公正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也可以说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二是为社会发展提供衡量标准。

公正是一个表示关系范畴的词汇, 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是否公正的评价是一种态度倾向, 由价值主体将自身所有的某特定的价值尺度运用于价值客体而表现出, 反映出人们对此价值关系的主观认识, 所以说公正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价。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社会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整体性范畴, 是一个体现所有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 公正在对社会关系的评价表现为对一个社会发展质量高低的评价, 因此公正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标尺,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方面的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1]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J].兰州学刊, 2008 (1) :31.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王建佳.试论教育公正[J].上海师范大学, 2007.

公正价值观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我院组织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主题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落实“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观》。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里,述说我的职业情怀和感悟,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挑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政治定位。

“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政法队伍要履行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首要政治要务,第一位的就是要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政法干警的根本使命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群众满意不满意,就是检验执法活动的根本标准。

“公正”是政法干警的价值追求。司法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守不住,人民群众自然会对司法机关失望,甚至对党和政府失望。

“廉洁”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政法干警既然选择了政法工作这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业,就要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为之奉献。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制度、机制的约束,更好地促进政法干警廉洁自律。

两千多个日出日落,不经意间,我到法院工作已有7个春秋。作为法院的一员,有过辛酸、也曾疲倦,但我从来不曾后悔,相信所有的法官干警都不后悔,因为庄严的国徽时刻闪烁心间,照耀彼此的征途,这种光芒时刻昭示着我们的使命和职责,彰显着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无数法官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将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八个字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作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工作人员,为了体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政治素质,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地在法律监督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三个至上”不动摇,努力做到“四个在心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二、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自觉实践者。根据领导的要求,准确把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既要坚持严格规范执法,又要善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维护人民权益。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增进群众感情,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着力解决诉讼难、执行难和涉诉信访等突出问题,使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行使诉讼权利、更加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法院是人民法院、我们的法官是人民法官。

三、提高执法能力,努力做社会公平正义的勇敢捍卫者。坚持学习,自觉学习,既向书本学习,又向群众学习,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努力提高认识和把握大局、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认识和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法能力。要始终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做廉洁执法的身体力行者。要做到廉洁奉公,必须做到廉政、勤政,不计得失。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廉政意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清廉本色。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多读书学习,少交际应酬,加强自我约束,不断增强对各种腐朽思想和行为的免疫力。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社会急遽变革、世事不断更新的今天,多少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已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丧失了作为“公仆”应有的信念,失足坠入堕落的深渊!作为共和国的法官,我们要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守得住灵魂,始终坚定信念,做到一尘不染。

五、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改革探索者。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要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大局服务、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执行法律的办法措施,就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尝试。

经济公正初探 篇6

一、经济公正是时之所需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它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种基本的形式。经济公正属于社会公正的子概念,顾名思义,是指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或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公正。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公正日益被看作是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看作是成功的经济发展必须有的前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有赖于政治民主、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公正这四根巨柱的支撑,其中社会公正是改革开放的总体性价值目标,而经济公正则是社会公正赖以建构的基础,所以它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同样有着重大的价值。第一,经济公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第二,经济公正是市场经济客观的要求。第三,经济公正是平稳渡过社会转型期的关键。

二、经济公正实现的障碍

尽管我们当前迫切的需要经济的公正,也比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实现公正原则的制度基础和社会背景,然而由于我国国情的制约,理想与现实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经济公正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的高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在制度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健全。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为公正原则创造良好的环境,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了实现的障碍。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本是为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地参与竞争创造了条件,而事实上经济领域内利用特权进行的一些不规范的经济活动并不在少数;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是为了保障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刺激生产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却有人以此作为幌子,利用不法手段获取利益。这不仅恶化了公正的经济环境,还严重地影响了收人分配上公正原则的实现。再加上不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与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法制领域内的不公正现象尚还存在,更难以保证使各个经济主体的全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在法律的轨道上正常运行,难以保证经济公平的实现。此外,虽说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解由于市场自发性的特点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等不公平的现象,而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并不完善,因此在调节这些经济领域内的不公正现象上显然是缺乏力度的。这也成了制约我国当前公正原则实现程度上的一个障碍。

其次,在意识层面,人们的主观认识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公正原则本身是一种主体的道德评价,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因此,公正原则的实现在不同人那里是有着不同的体现。正是这样才会有博登海默的那样“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可以随心所欲地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模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的主观认识程度是制约公正原则实现的另外一个因素。汉斯·凯尔森认为,正义的内容是不服从理性的检验,而仅仅服从于人的感觉、情感和意志,那用做正义标准的规范是因人而异的,因群体而异的,并且往往相互冲突。由此可见公正原则的认识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历史上纷繁复杂的公正观出现。由于这些个体差异的存在就增加了公正原则在社会实现的难度。如何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道德的手段调节这种差异,尽可能使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公正原则的实现是真实的而非虚幻的,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最后,在现实层面,参与市场竞争的人的起点是不公平的。公正原则实现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是起点的公平与公正。因为无论是政治的、行政的或是法律的手段都只能保证公正原则在现实过程和结果上的公正,而对于起点上的公平与公正也只能是给予平等竞争的机会和一视同仁的权利,却不能够人为的强行地把竞争者拉到同一起跑线上。因此,业已存在的起点不公正现象本身也是公正原则实现的一大障碍。这表现在:首先,个体差异造成的起点不平等。市场机遇变成成功现实需要一定的天赋和能力。由于不同的人获得的天赋才能不一样,出身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和先天才能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即使让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也难以达到市场所要求的能力或条件。其次,当前已经存在的收入差距都是通过代际传递的方式导致了一部分社会成员从出生开始就有优越于他人的起步,由于财富累积上的差距,起跑线是极难同一的。此外,财富一经建立起来,越是拥有财富的人就越是企图建立和保持有利于自身的市场游戏规则,将其他人排斥在赛场以外,根本不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三、对策与现代建构

在实践中追求经济公正,笔者认为应该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其一,规范经济公正的规则制度。具体制度的空场与不完善以及制度约束系统的紊乱,是造成公正落空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尽快地建立起与市场行为相配套的制度契约,填补制度漏洞和制度空白的地带,特别是在牵动国家、集体、个人基本利益的产权关系变革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平。从经济运行的一般过程分析,产权变革是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起点,体现的公平是事前公平;公平的竞争是市场条件下竞争规则的良性运作,体现的是事中公平;事前公平和事中公平的结果产生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公平分配就是事后公平。要保障经济的“过程公正”,特别是起点公正,就必须通过规则,公正地规制人们享有合法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实现权责利的统一。与此同时还必须积极出台新的分配法律法规,改变分配章法模糊紊乱的状况,使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组合,构筑公正可行的新分配体系。

其二,健全监督、制裁机制,提高经济公正的实现水平。现实生活中形式公正而实质不公正的现象,或者规则、制度的扭曲变形乃至形同虚设,很大程度上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关。为保证监督的有效和公正,我们不仅要使监督机制拥有相对独立性,而且还要使监督机制全方位和立体化,即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三位一体,构成疏而不漏的网。此外,国家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并通过专门的程序来对实施不正义行为的社会成员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以维护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其三,进行必要的补偿。我们“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创造经济社会生活全过程的公正,“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同时,也应给“最少受惠者”以利益补偿,以实现权利与义务、社会公正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机统一。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社会成员的整体生活与发展水平普遍得以上升,并使整个社会的发展能力与整个社会机体的质量得以提升,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许多由物质利益而引发的抵触和冲突也可以程度不同地得到缓解,从而使整个社会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率,实现一种相对稳定的正常运转。没有这种补偿,就不能有效的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式,而逐步地实现共同富裕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四,培植公民公正新理念。除了制度的配套约束外,还应有人文的渗透相衬。倡导和输送公正的人文概念,有助于弥补现实市场与市场经济的缺陷,造就向往公正的新风尚,培植宽松舒畅的公正新氛围。在协调公民与公民、个体与群体、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必须肃清封建主义的等级、专制、人身依附的残余影响,培植新的公正理念,树立起权利与义务观念,使平等主体间的契约意识、承纳公平竞争造成的差距、宽容多元的公正诠释模式、自由和责任之间最大限度相称等这些现代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只有以这些内在理念的达成作为支撑,经济公正的实现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公正价值观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不公正,公正伦理

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 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然而,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世界上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和交织的机会越来越多, 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已成必然。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是指公平、合理、有序的社会, 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然而, 中国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仍然很明显。

(一) 利益差别扩大。

第一, 社会利益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 不同的利益群体矛盾突显。第二, 不同行业的职工收入差距过大。第三, 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过大。

(二)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

政府职能虽然从行政干预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向, 但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管理机制, 导致了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管理方面的错位、越位、缺位现象严重。在审计部门立案侦察的土地使用过程违规案件中, 80%都是由于政府的插手所致;社会信息的不公开透明, 致使许多人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公务员录用方面尤为明显;司法不公, 造成冤假错案;官员的腐败导致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大大降低;在我国特有的信访制度下, 反映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信访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群体性上访事件年均递增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支点就是公正伦理, 它是解决这些不和谐和越来越深冲突的良方妙药。

(一) 公正伦理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公正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分配。就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而言, 公正所描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状态;它坚持人们的劳动贡献同其应得酬报, 社会功绩同其应得奖赏以及罪与罚等等之间的一致性或正相关关系, 它要求按同一的道德标准, 同样的对待相同的人和事, 不同地对待不同的人和事。公正伦理属于道德领域的范畴,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 它早已超越本身的范畴, 触及到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 人类对公正伦理的追求就不曾间断过。

在原始共产制的生产关系下, 为了维护集体的生存和利益, 平等、忠诚、团结互助就成为氏族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历代的思想家无不找寻着实现公正理想的制度、体制和手段。在我国,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以“仁”、“义”、“礼”作为其公正观的具体内容, 贯穿儒家伦理思想的始终, 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特别强调“舍生取义”的道德价值, 认为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罗尔斯在《公正论》中提出“公正的主题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或者说的准确些, 就是主要的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分配的方式。”公正也只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相对公正, 其标准是历史的。就不同的社会制度而言, 人们评价某一社会制度更公平, 是相对与某一特定尺度而论的。当然, 科学的公正观必须符合历史规律性, 必须与历史的客观事实相一致, 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但从来都不能超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所允许的限度。

(三) 公正伦理关系到社会的凝聚力的强弱, 关

系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 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社会公正,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合理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 彻底消除不公正的社会体制, 尊重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法律地位,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使他们同等的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并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

公平正义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它要求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解决, 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的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着重从政治、经济、教育等不同领域维护社会公正, 促进社会和谐。

(一) 弘扬权利平等原则,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每一个人都有权争取和享有平等的公民地位、权利、承担平等的公民职责。公民的政治参与, 既是一个实现民主的过程, 也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应该是局部走向“国家消亡”的过程。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国家消亡”, 实际上并不是指国家的消灭, 而是国家的权力还归于民, 回归社会。社会的信息更透明———即每个选民都有权获得应当由自己选举产生的政府官员的相当信息———社会才能更公正, 社会权威性才能树立起来。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 它的公民的选举人有公正选举有才、有德、有能力之人为国效力的义务, 而不是按亲疏远近或采用某些手段来推举被选举人。

(二) 现代信息化的社会竞争, 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究其更深层次是对教育资源的竞争。

在我国城乡之间、贫富之间都存在教育不公的现象。每年高考似过独木桥, 北京地区的考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全国一流的北大、清华。尽管其他地区的考生可能比他们多几十分, 但户籍所限就没有进入国家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同一地区相同分数的考生会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异, 有的会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高昂的学费丧失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 我们确认公民享有受教育机会均等应是指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接受九年制的义务教育, 可以使公民享有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国家应大力投资于义务教育, 改善农村的中小学教育, 实现教育公正, 是成为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

(三) 社会保障公正。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还是覆盖面小、低水平、低层次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在城市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岗、失业群体, 再加上失地农民、农民工, 以及广大的农村人口, 这些弱势群体很难全面享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 特别是对广大农民来说, 养老医疗保险保障还可望不可及。然而, 现代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 是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 它不仅仅是社会贫弱者的保障, 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

(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公正伦理。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平等, 也要人与自然的公正和谐。在工业化社会, 人们强调对大自然的探索、开发、利用, 征服自然为人类服务。这种不公正对待大自然的后果导致资源进一步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灭绝, 人类已经受到大自然公正的报复。庆幸的是, 世界各国都已觉醒:人类充分享受自然权利的同时, 必须承担起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自然的义务, 缺乏这种权利义务公平分配, 人类自身最终也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社会的和谐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忽视价值观的引导和价值体系的建设, 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建设。当前我们要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 将和谐文化和和谐思想作为党和人民自觉的思想指导, 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不断加强和教育人民, 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必须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 才能切实有效的真正做到和谐, 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1

[2].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公正价值观 篇8

一、价值判断与公正量刑的关系

在刑法中, 定罪与量刑是指将现实发生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事实, 依照有关刑法规范确定其构成何罪并裁决给予何种处罚。在这其中, 价值判断的作用不容忽视。“假使将案件事实涵摄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之前, 必须先依据‘须填补的’标准来判断该案件事实的话, 判断者于此就必须做价值判断。”由此可见, 定罪与量刑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融合与统一。较之于定罪, 量刑在价值判断方面的范畴则更为宽泛, 其所涵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量刑以犯罪事实为基础, 通过刑罚来实现对犯罪惩戒、预防的目的。因而, 在具体的量刑过程中, 不仅要全面衡量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更需要兼顾刑罚的预防功效, 并对社会大众予以威慑。因而, 对于量刑的价值判断就需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考虑, 要通过量刑反映出公民对某一特定罪行的反感, 并对公民产生心灵触动, 进而自觉阻断犯罪行为。

二、价值判断视角下公正量刑的实现途径

(一) 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量刑原则

对量刑而言, 其要保持公正, 就必须要做到对事实和规范的严格遵守, 并全面考虑到非规范性评价等能体现价值判断的要素对量刑的影响, 将其充分纳入量刑体系中。但不容忽视的是, 实践中, 对量刑价值判断的忽略时有发生。受制于法律规定制约, 司法机关在量刑过程中过度条文化, 不免会被规范性要素所桎梏, 从而使得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的评价局限在数额、次数等特定因素上, 造成对其他量刑情节的漠视。规则的过于刚性往往会磨灭量刑的公正, 为此, 在量刑中, 除了要坚持刚性原则外, 还需充分考虑弹性化的价值判断因素, 使得量刑既能惩戒犯罪, 又契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期望。

(二) 适度调整和优化量刑的依据与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公众的生活水平和价值评断观念也处于不断变化中, 由此带动和引发了法律制度在内的各项社会制度的变革。在不断演进的社会形势下, 量刑也应坚持与时俱进, 迎合和适应现实发展需要。但透过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难发现, 许多犯罪的定刑量罪标准在确定后就将长期使用, 多年内基本保持不变。较之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这无疑是一种滞后。因而, 量刑的依据与标准就需根据现实予以适时、适度地调整, 通过与时俱进的修改、调整机制来保证量刑的公正化, 避免刻板沿用落后标准所造成的量刑偏颇。

(三) 量刑的规范化不能以限缩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为代价

规范量刑和公正量刑的目的在于规范裁量权, 避免权力滥用造成的量刑失衡, 以切实实现量刑的公正与平衡, 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但不容忽视的是, 量刑的规范和公正化也对司法自由裁量权起到了较大的抑制和缩限作用。因而, 在构建科学合理量刑体系的同时, 要谨防从过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革除对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制, 避免造成法官曲解并适用刑法。为此, 要给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定权, 尊重法官的独立性价值, 找到自由裁量权和实体规则间的平衡点, 做到自由裁量权与量化、形式化的规范之约之间的博弈与平衡。

(四) 建立和完善相关程序机制

对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适度限制, 与其通过机械化的实体法和形式上严重缩限, 倒不如通过实体规范和程序制约并举的方式。在量刑过程中, 出了要坚持以刑法规范为基础和依据外, 更需要全面衡量规范之外的价值判断, 并通过相关程序机制的构建来对法官的裁判行为予以规范, 尽可能地对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予以限制, 同时又保证法官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价值, 这对于实现量刑的公正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刑事审判案件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依法量刑与公正量刑之间的冲突日臻显现, 判决对于形式化和量化的过度追求致使规范外的价值评价因素被忽略, 进而使得量刑因价值判断的缺失而偏离公正的轨道。因而, 必须深刻明晰价值判断在量刑中的重要意义, 合理化解依法量刑和公正量刑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使得量化契合社会大众的期望。为此, 本文从价值判断与公正量刑的关系入手, 并对公正量刑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究, 以期为科学化量刑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借鉴。

关键词:量刑,价值判断,公正量刑,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丁辰.罪刑法定原则下的价值判断[J].钦州学院学报, 2014 (06) .

[2]沈琪.刑法适用中的价值判断[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公正价值观 篇9

一、马恩公正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是从揭露批判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开始的。他们花了大量时间, 用了大量的篇幅, 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 以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初期所凸现的社会不公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有力批判。

第一,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公正性。

马克思指出, 在封建社会, “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 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 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1]恩格斯也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他说:“在中世纪, 封建剥削的根源不是由于人民被剥夺而离开了土地, 相反地, 是由于他们占有土地而离不开它。农民保有自己的土地, 但是他们作为农奴或依附农被束缚在土地上, 而且必须给地主服农役或交纳产品。”[2]

第二,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非正义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的而又最完备的表现。”[3] 在他们看来,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不公正现象的根本原因, 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雇佣劳动为前提的, 统治劳动的资本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 [3]因此, 资本主义制度是名符其实的不公正的制度。

二、马恩公正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这一认识社会历史的科学思维考察社会历史时, 看到了公正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系统总结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公正观。

1.公正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公正既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之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公正的价值目标是以增进共同利益来促进个人的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从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出发分析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及其统一, 既充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也肯定共同利益的至上性, 而且提出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协调发展的人人共享的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2.公正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首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公正受到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 并最终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 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人们的社会公正观念之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因人因地不同, 就其根本原因, 在于它“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在其保守方面或在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神圣化的表现”。[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着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决定着统治阶级是否具有公正观念, 只有实现了对财富和收入的公正合理分配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才能保障社会公正的最终实现。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不存在普遍的永恒的公正, 公正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与一定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恩格斯在分析批判拉萨尔、蒲鲁东在法权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历史唯心主义时指出,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统治阶级认为奴隶社会是公平的;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者阶级则要求废除封建制度, 认为封建制度是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因此, 没有永恒的绝对的公正, 公正观不断地变化着,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主体对公正的理解是不同的, 它如米尔帕格正确说过的那样“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这就明确指出了社会公正观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3.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

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 就是要克服一种限制人的社会秩序而代之以另一种较少限制的社会秩序,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的本质, 但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 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7]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平等理想作为公正的道德基础, 集中体现为他的“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箴言。社会主义的权利平等原则还被马克思概括为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了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享有权利必须以履行义务为前提。至于民主观念, 马克思认为, 所谓的“民主”就会允许、甚至力图宽恕社会不平等和经济不公正, 而这两者将使政治自由流于形式。

4.社会的普遍调剂

针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各种不公正现象, 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的普遍调剂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许多社会调剂方面的具体方法, 比如“剥夺地产, 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征收高额累进税”;“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 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等等。[3]马克思认为这些具体的措施为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马克思看来, 由社会掌管的用于全社会的调剂费用应当包括:其一, 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的一般管理费用;其二, 用于满足人类共同生活需要的费用, 比如兴办学校、建设基础设施等;其三, 用于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生活需要的保障费用。

三、马恩公正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首先, 我们要确立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 树立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邓小平曾经指出, 我们社会主义优越性, 不但表现在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生产力, 而且表现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存在比较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 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 贫困人口还没有完全消灭, 社会不公现象比较突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 消除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扩大社会公平的范围, 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 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其次, 我们必须坚持制度公正原则, 大力加快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制度公正, 认为制度公正具有优先性和普遍有效性, 希望建立一种公正的社会制度。为此, 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为国人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逐步完成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 使市场规律、国家法律充当市场经济的裁判员。另一方面要发扬民主, 继续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下,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推进民主事业进程, 实现执政民主化和公开化;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 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推行民主选举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罢免制、任期制等民主制度和程序, 有力地保障公民在政治领域平等权利的实现。

最后, 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普遍调剂思想, 完善社会调节系统,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 二次分配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 国家必须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制定收入分配法案, 避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其一, 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鼓励多劳多得、勤劳致富, 保护一定限度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反对一切非法收入。其二, 采取包括税收调节、政策优惠等在内的有效措施限制和调节收益差距或不合理分配, 使较少受益者的利益得到补偿, 防止两极分化。其三,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剂、优抚安置以及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在内的多内容、多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断化解利益矛盾和风险, 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社会公正思想, 其中主要包括公正的基本取向、公正的历史性和阶级性、自由、平等、民主观、社会普遍调剂等基本内容, 这些公正思想至今对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篇10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一) 程序公正。

程序公正渊源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 程序公正指的是司法过程中依据并严格按照程序法执行既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 严谨地按照法定程序来办案, 结果很少会出现不公正。广义的程序公正是指所有的具有国家职能的机关严格按既定的工作程序办事, 是指所有的社会团体和独立个体都要按照既定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去实现权利和负担义务。

(二) 实体公正。

实体公正是指个案的裁判结果基本达到实体法上的公正, 强调法官依照实体法律去追求公正的结果, 是社会正义在法律中的集中体现。司法活动的根基所在就在于实体公正, 如果司法活动不能清晰地理顺案件事实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真实状况, 司法公正就失去了事实前提和基础, 就谈不上无瑕疵地使用法律或者说法律实现。对于实体公正的一般定义是:“实体公正是诉讼结果的公正”或者“诉讼的胜负结果符合实体法”, 大而言之, 实体公正是社会正义在法律中的实现;小而言之, 实体公正是法律正义在诉讼中得以完成。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

对于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学术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 具体表现在程序优先论、实体优先论以及两者相统一这三个观点上。

(一)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分离。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分离性主要表现在人们只重视其中的一个方面, 即程序优先论和实体优先论。

1. 程序优先论的概念以及不足。

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以程序公正作为其思考的出发点。程序公正可以代表司法公正, 当两者出现矛盾时, 他们坚持将程序作为考虑的根本, 因此在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 程序可以完全替代法律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决定因素。

程序优先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考虑司法公正的角度, 但是程序公正优先论把程序与程序的运行结果合二为一, 认为程序公正的发展逻辑前提是正义的判决。缺陷主要在以下方面。

第一, 单纯地强调程序公正容易导致个案出现本质上的不正义, 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社会的法制风气减弱。

第二, 程序公正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极高的成本以及代价, 其前提条件就是当事人负担高额的诉讼费用。这样就给当事人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影响, 同时, 也可能造成司法人员会在司法过程中拖延时间, 从而给当事人带来二重伤害。

第三, 程序公正有着时间上的局限性。程序公正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以及时代背景。所以, 程序公正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积极作用, 尤其当社会法律出现严重的漏洞或者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产生极大的关注度的时候, 程序公正很难显现其价值所在。

2. 实体优先论的概念以及不足。

持实体公正优先论观点的法学者认为程序公正只是为实体公正服务的, 把程序公正仅看作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工具和手段, 并认为结果的公正才是具有终局意义的公正。实体优先论有其不足之处, 大致归纳如下。

第一, 实体优先论忽略了程序本身的价值, 并且也没意识到程序的相独立性之所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般情况下, 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开的审判要比秘密的审判更具真实性, 有当事人参与的审判比没有当事人参与的审判更加合理。这就说明, 程序尤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立性。

第二, 此种论点抛开了我国现有法律中的某些法制观点。事实上, 法律程序不仅仅对显示争端和法律的合理使用有重大作用, 它对我国法治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做好法治, 就需要利用正当的法律程序, 这样既能保证权力的平等, 也能保障法律的权威, 更能有效减少纠纷。

第三, 此种观点阻碍了我国法制观念与国际接轨, 影响我国与国际司法公司的合作。国际司法合作与司法协作是解决法律问题的必要途径。有很多法律对程序公正进行了相关定义, 比如《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公民权利与政治国际公约》。现阶段, 我国的法律文化受到实体公正的影响, 所以我国的法制观念对程序公正的认可度十分低。诉讼程序有些时候会很麻烦, 甚至有时候是“停滞”的状态, 并不利于司法公正权威的树立。

(二)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共同组成法治社会这座大厦的基石, 更是司法公正的两个基点。实体公正是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公正, 程序公正是司法过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 无限接近公平正义, 两者是统一的, 唯有以此为追求的方向, 我们才会早日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就司法的本质构成而言,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正义、桥梁的两个基点, 忽视哪个都会导致整个大桥的坍塌。司法公正以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公正为基础和目标, 程序公正则是实体公正的“催化剂”和“助燃剂”, 会让实体公正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彼此不可分开而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相统一的,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 司法裁判的公正由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共同组成。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民事诉讼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价值,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那就是都为了满足诉讼主体的多元化需求, 因而具有存在之价值。

2.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一致性。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虽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但是它们的逻辑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有可调和性和一致性。重视和促进程序的公平与正义, 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实体结果公正的实现。同样, 实体公正也是程序公正发挥外部的支持作用的结果, 而且实体公正也需要从程序公正当中找到支持的根基。

三、如何实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

我们所追求的司法公正的“应然状态”, 是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之间的辩证的和谐的统一, 唯有此法才能更加彻底地实现司法公正, 以有利于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早日实现。

(一) 尽量兼顾, 有所侧重。

对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抉择过程中,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程序公正或实体公正推向绝对化, 只能根据当时的处境、条件作出尽可能兼顾、又有所侧重的处理。

(二) 取舍权利交给当事人。

如果当时的情景要求程序上的公正对实体上的利益作出某种让步, 或者实体上的公正必须对程序上的利益作出某种退让, 或者说在当时的情景牺牲某种程序公正或实体公正具有一定必要, 那么, 在是否作出这种牺牲这一问题上, 应将其决定权交给当事人。法官和其他任何人不能施加任何强制和心理影响, 这既是对当事人程序保障的考虑, 也是对尊重当事人意志自由程度的加大和进步。

(三) 克服传统思维模式。

唯有摒弃传统的一元法律思维模式和观念, 才能更好地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模式统一于法治公正之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是动态的统一, 法治原则是两者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 无论是追求哪种公正都不能突破这条金科玉律。

主持公正的贝 篇11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西瑞尔杀死了自己的父親,而把罪名栽赃给了诺里斯。然后把诺里斯告上了法庭。当时在雅典法庭,每次判决都要有11个陪审人员在场,罪名成立与否,关键看这l1个人的判断。法官旁边有两个盆子,左边的盆子上写着“有罪”,右边的则写着“无罪”。雅典人觉得贝类有灵性,所以每次判决,陪审人员就根据自己的判断把一个贝投到盆子里。如果“有罪”的盆里有6个或6个以上的贝,那被告罪名就将成立。

西瑞尔事先已收买了5个陪审人员,另外还有5个陪审人员都曾受过诺里斯的救济和帮助,誓死相信恩人无罪。这样一来,第11个人显得尤为重要,这第11个人正是个正直的老工匠。

西瑞尔找到了老工匠,想用金钱收买他,可老工匠骨头很硬,死不屈服。西瑞尔就叫人把他的小孙子绑了起来,老工匠一听说孙子被绑,最后只得无奈地点头。

很快,法庭开庭了,到了法官征求陪审人员意见的时侯了,10个陪审人员,分别在“有罪”与“无罪”的两个盆子里投了5个贝,最后就看老工匠了。老工匠拿着一个大大的贝走到“有罪”的盆子前,扔了下去。顿时,现场的人们纷纷站起来谴责老工匠。

两个盆子的盖子同时打开了,工作人员一清点,对法官说:“‘无罪’的盆子里有5个贝,‘有罪’的盆子里有4个贝。”

西瑞尔叫了起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法官当场判被告诺里斯无罪。”顿时,现场一片欢呼雀跃。

其实,真相只有老工匠知道。“有罪”的盆子里之所以只有4个贝,玄机就在于老工匠投下去的那个大贝,这种大贝专吃小贝,大贝被投到盆里后,把两个小贝吞了下去,原来的一个贝自然变成了4个。

上一篇:隐性的暴利论文下一篇:闭塞性脉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