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正的班规

2024-10-21

不公正的班规(精选5篇)

不公正的班规 篇1

自打出生以来,我便静静高坐在这间教室的东墙之上首,俯视芸芸“班”生……悄悄告诉你,我是这间教室的“法度”,俗名“班规”是也。

虽说我是一纸文书,但每日一览“班”生,竟也似俯视千姿百态的小小世界。不信?那容在下一一道来:望向教室西北方,“战事”连连,似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急,瞧那化作纸飞机的“家书”,从西北腾空而起,奈何方向力度稍有偏差,于是不偏不倚地击中前排的日光灯管,这一场景被那三尺讲台上的“将领”尽收眼底。在下略懂“读心术”,料想本班“将领”定已火冒三丈;再将视线转向东南一隅,此乃卧虎藏龙之地,几位“高人”正修炼大法,一招一式有如“点水蜻蜓款款飞”。

本人自出生之日起,便誓从师言,胸怀之志不在“千里”,一心只为保“一室”之宁,奈何在下修行尚浅,威慑力甚弱,所含条约过于迂腐呆板,不被众人放在眼中,故屈膝于此,壮志难酬,遂日日“挤眉弄眼”,望能引人重视,从而“脱胎换骨”,重新“问鼎中原”。

这日,塑吾之身的恩师重登其“三尺宝座”,一一尽数诸生不是之处,屡次将吾搬上台来,却换得台下众生暗自嘲笑。吾这空有名分实则为“傀儡”之身份,终被恩师识破。于是,师大怒,大笔一挥,对吾来了个“改头换面”。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新面庞”为:但凡将不应出现物品(如:非充饥类零食)带入教室者,不再记过,而是执行“有福同享”的原则,学期末为班上诸位各备一份,此为共享。

同时,吾也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不一样的班规”。

自此之后,往日“慵懒散漫”之景顿失所踪,取而代之是另一番情景:室内,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陈设井然有序;众生端坐,目视板书,凝神恭听,焕然一新的景象让人为之振奋!如此这般景象,方不枉吾“不一样”之新名。

自此后,吾便成为“一代传说”,对比“他山之石”,吾在“近人情”的基础上,绵中藏硬,故终以“以柔克刚”之势,成功地锁住那一个个“皮猴”,赢得“镇班之宝”的美誉。哦,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我偷偷给这个班起了个别名,唤曰“不一样”。

不公正的班规 篇2

唉,可怜的我们,几乎天天都有受班规处罚的烦恼。

我们的班规第五条规定,有同学迟到全班同学留学。一个同学迟到全班留学5分钟,两个同学迟到全班留学10分钟,三个同学迟到全班留学15分钟……真的很希望迟到的同学以后不要再迟到了,大家好无辜啊。

我们的班规第七条规定,班级同学违反学校和班级纪律,查不出是谁干的,就罚全班同学。一个人犯规全班受罚,那滋味真的不好受啊。

除了班规里的条款外,班级里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

比如,第一次带零食进教室的,罚款1元;第二次带零食进教室的,罚款2元;第三次带零食进教室的,罚款3元;第四次以上带零食进教室的,除了罚款外还要到教师办公室站着写一千字以上的说明书。

因此,有些同学只好向父母多要些零花钱,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馋嘴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也能够交上罚款。等罚款积累到一定数目时,班主任就会组织全班同学搞一个很隆重的“说零食”晚会。

晚会时,我们可以明目张胆地在教室里吃零食,而且不用自个掏钱,是老师用同学吃零食的罚款钱买的。晚会上,班主任调侃说,你们下次还敢不敢把零食带来。

我们不敢作声,但心里嘀咕:若下次再带零食,一旦被老师发现,那就死定了。

我们的班规是怎样制订出来的呢?

问同学,同学摇摇头;问老师,老师微微笑。我只知道,开学初,班主任在班会上曾经说过要制订什么班规的话。

没过几天,班级公告栏里就冒出了一份《班级违规违纪处罚规定》。

班主任严肃地强调,这就是我们的班规,它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一样的效力。我们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知道班主任讲这话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认真去研究《班规》了。

谁知,从那以后,我们就被所谓的《班规》给绑架了。

事后,我发现,《班规》中的内容条条都是针对我们学生的,其中没有一条是针对老师和学校的。

违规处罚时,就像是法院宣判罪犯一样,某某某违反了某某条,处以什么什么处罚。宣布处罚时,老师像法官一样振振有词,他们一说,我们就没说的了。

刘晶晶:不一样的班规 篇3

这个班规可真是“不一样”的班规中的“不一样”啊!因为它规定在我们班的四面墙上都要挂上一面镜子。因此,我们班还有一个独特的称号——“镜王之班”,是不是很霸气呀!但挂镜子可不是给我们时时刻刻臭美的。它的存在是要求我们每天到班上之后,每个人都要对着镜子照一照。首先照一照脸面是否干净又精神,再照照服饰是否整洁,最后照一照表情到不到位,有没有面带微笑迎接这崭新又美好的一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我们的自信心,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可经过一段时间后,老板发现,咱们班依然有一些害羞的同学。老板便又立下了一个更不一样的班规,背书,这可真难为人。而我,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我很害羞,一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红得跟猴屁股似的,有时甚至连说话时都不敢看着人的眼睛,就导致别人觉得我并没有在认真地聊天。背书的班规,让我很为难。但老板发令让我去,我不得不执行这项任务。

每天早上一来,就拿着书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可以将镜子中的自己当做是一个陌生人,和她交谈。刚开始,我一站到镜子前便有恐慌症似的回避着;但久而久之,我不再害羞了,每次站在镜子前不再觉得恐慌,取而代之的是自信。现在与别人谈话时,也会很自然地、真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别人讲话,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到别人的眼神就紧张得坐立不安。这使我的社交关系改变了很多。

现在的我,是一个很开朗、活泼的女孩,是这样一条不一样的班规让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感谢这个不一样的班规带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更感谢这个独特、不一样的老板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校:江苏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不一样的班规 篇4

那双腥红的高跟鞋,好像染上了一层永不褪色的黯淡,永远挥之不去。

班上新定的班规:任何人迟到不许进入教室。

这天,天阴沉着,我也阴沉着。上课铃声骤然响起,可教室里仍有两个位置空着,我与同学都不自然地用余光时不时扫着那两个位置。

一位是所谓差生的张同学,一位是成绩数一数二的陈同学。

铃声过后,教室里便静谧得可怕,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喘息声。至于我,更不敢轻举妄动。倏而,耳边传来一阵阵的窸窣声,愈来愈近,我听清了。高跟鞋清脆地叩击着地板,随之只见王老师走进教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和王熙凤的泼辣之色相比不相上下。随之,一股不安的气氛便弥漫开来。

而在这时,张同学一涌而进,满头大汗地伫立在教室门口,嘴里扑腾着热气,眼里一阵惶恐,手足无措,竟连报告也忘了打。霎时,所有同学都注视着张同学,唯有王老师,用不屑的眼神斜视他,仿佛在用眼光怒斥着一切。腥红的高眼鞋又随意地交叉着,毫不理会。

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仿佛充溢着整个教室,使人窒息得呛鼻。

前排的我仿佛也感受到了来自门外的寒潮,比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还要彻骨。我冷冷地坐着,忽而觉得凳子似乎硬了许多。可陈同学的位置依就空着。

同学仍又开始朗读课文,张同学在门外,耷拉着头。这时,传来一声响亮的报告,打破了这一切,是陈同学,大家焦虑地看着这个不幸的人。可他双眼炯炯有神,显出一副骄傲的姿态。而王老师的脸上焕发出一丝明媚,与对张同学截然不同,少了焦躁多了沉稳,少了气愤多了平和,就连腥红的高跟鞋也绽出一片柔和,王老师缓缓地走了过去,亮红的高跟鞋发出悦耳的声响,她轻拍着陈同学的肩膀,双眉紧皱,好像在刻意掩饰什么,说:“你先回去上课吧。”

默默中,那味道愈演愈烈,好像快遮住了我的双眼,我不寒而栗。

不公正的班规 篇5

关键词:不公正厌恶;研究范式;心理理论

一、 引言

大量实证研究显示,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都在尽力地扩大自己的物质财富,较少关注公正动机;而在团体中与他人合作时,个体则会表现出不惜个人代价去惩罚“搭便车”者以维护群体规范的行为。经济模式认为人们只追求自我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不会关注其他社会目标;而道德发展模式认为人们会遵照内心的道德规范行事,公正原则是道德发展的核心,即使自身利益与公正相矛盾,人们也会抑制自身利益遵守公正原则,抵制不公正结果的产生。然而这两个模式不能单独地解释这些研究证据,因此费尔(Fehr)和施密特(Schmidt)提出了不公正厌恶(inequity aversion)。

不公正厌恶模式是解释个体公正、合作和竞争行为的综合框架,是指人们反对或抵制不公正结果的产生,如愿意牺牲自己的一些报酬,以获得公正的结果。Fehr 和Schmidt(1999)认为公正偏好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公正厌恶,个体根据与其他个体的分配结果差距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公正厌恶分为有利不公正厌恶和不利不公正厌恶。有利不公正厌恶指个体拒绝对自己有利分配结果的行为(比与自己做同样数量工作的人获得更多);不利不公正厌恶指个体拒绝对自己不利分配结果的行为(比与自己做同样数量工作的人获得更少)。人们通常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利不公正厌恶,而对有利不公正的消极反应通常低于对不利不公正的。

研究显示,12~18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厌恶不公正的分配结果。肖(Shaw)和奥尔森(Olson)研究也表明,儿童拒绝不公正的分配结果是因为不公正厌恶。在实验中,被试作为第三方分配资源给两个匿名的接受者,并告知被试两个接受者互相之间不认识,分配的资源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他们,他们不知道对方收到的资源数,最后,85%的6~8岁儿童选择公正分配,扔掉多余的一块橡皮。实验也显示,当只有一个接受者时,被试把多余的一块橡皮分给了接受者,而不是扔掉,这说明儿童在分配资源时关注了公正原则。为了确定儿童拒绝不公正的分配结果是否因为儿童偏爱平等的分配结果,Shaw和Olson(2011)对两个接受者进行了贡献大小处理,告诉被试其中一个接受者做了更多的工作,结果90%的6~8岁儿童分给贡献更多的接受者更多的报酬;实验又加入一个控制组,告诉被试一个接受者是实验者的好朋友,结果发现被试不受这个条件影响,依然进行了公正分配。

二、主要研究范式

(一)博弈范式

发展心理学与经济学对于公正、亲社会等概念的界定是重叠的,于是经济学领域内的博弈论也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公正相关行为的主要范式。经济博弈论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公正相关行为,是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项补充。研究儿童不公正厌恶的博弈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简称UG)、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简称DG)、第三方博弈(third-party game)和迫选式博弈(forced choice game)。

1.最后通牒博弈

在最后通牒博弈(UG)中有两个参与者,分别为提议者(proposer)和回应者(responder),提议者决定怎么分配总资源,回应者可以拒绝或接受这个提议。如果回应者接受这个提议,资源根据提议者的建议分配;如果回应者拒绝,参与双方都不能获得任何分配资源。这是一种策略性博弈,回应者可以通过拒绝提议来惩罚提议者,使他不能获得资源。根据经济学理论中“人们始终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接受者会接受任何大于0的提议,同时,提议者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也会提供尽可能接近0的提议。成人研究发现,提议者通常会分配资源总额的40%~50%给回应者,而低于资源总额20%的提议通常会遭到回应者拒绝。

2.独裁者博弈

在独裁者博弈(DG)中也有两个参与者,分别是提议者(proposer)和接受者(recipient)。与UG类似,提议者决定怎么分配总资源,唯一的区别是接受者不能拒绝提议者的提议,即接受者只能接受提议者——独裁者——的提供方案。这是一种一次性游戏 (one-shot game),即接受者不能回报或惩罚提议者的行为。根据经济学中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提议者不会分配任何资源给匿名接受者,而是将所有的分配资源都留给自己。但对成年人研究显示,提议者仍分配给接受者资源,平均是总资源的 20%~30%。

3.第三方博弈

最近很多研究采用第三方博弈来检验儿童不公正厌恶,指将分配资源的权力交予资源分配“非受益者”的第三方。在第三方博弈中,作为旁观者的被试不会在游戏中获得任何报酬。公正分配提议应该是因为被试真正偏爱公正分配而出现的,以排除其他影响儿童公正分配的因素。大量研究证据显示,在不同条件下(包括匿名条件等),大部分儿童都会进行公正分配。例如,Shaw和Olson(2012)采用第三方博弈研究3~8岁儿童的分配行为,结果发现41.67%的3~5岁和100%的6~8岁的儿童进行了公正分配。研究结果说明儿童在分配资源时,真正关注公正本身,而选择拒绝不公正分配。

4.迫选式博弈

在迫选式博弈中,被试既可以是资源分配的受益者,也可以是第三方。实验者会提供几个分配提议供被试选择,被试只能选择其一。以儿童分享两个糖果的游戏为例,提议者有两种选择:要么两个糖果都留给自己,要么分给对方一个自己留一个。这是一种一次性游戏,接受者不能拒绝或惩罚提议者的行为,只能接受提议者的分配。迫选式博弈也可以与最后通牒博弈结合,即迫选式最后通牒博弈。被试在迫选式博弈中必须作出自己偏爱的选择,或者不公正分配,或者公正分配,这能检验出个体在进行分配时是否体验了不公正厌恶。研究证据显示,在不同条件下(如,匿名博弈、一次性博弈),多数儿童会选择公正的分配。

(二)违背预期范式(violation-of-expectation paradigm,VOE)

当结果违背个体预期时,被试会增加对所呈现结果的注视时间。在VOE范式中,让被试儿童观看两部电影,在电影里一个表演者给两个接受者分配资源,但分配的结果被黑色屏幕遮住。在每个电影的测验阶段,连续呈现描述公正和不公正结果的静止画面(抵消顺序效应);而在后测阶段,则显示同一种画面,但不包括社会信息(如,没有表演者),即连续呈现公正和不公正的结果(抵消顺序效应),测量被试的反应时。如果在前测阶段被试观看不公正结果的时间比公正结果的时间长,但在后测阶段没有显著差异,则表明不公正结果违背了他们内心对公正的期望,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资源分配的对称性,由此说明被试关注公正,厌恶不公正。在这个范式中最重要的是,被试比其他接受者收到更多资源时,观看不公正结果的持续时间要比收到相对更少的资源的持续时间长15%。这样,这个范式除了能进行社会评估(公正问题),也能顾及纯粹的“物理性评估”(如,如果一个人仅仅关注场景的物质方面,那么不公正结果可能不一定违反被试的任何期望)。该范式结合了实际的生活场景,提高了生态效度,能更加有效地测验出个体公正判断的能力。

三、不公正厌恶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心理理论的检验通常采用错误信念任务。通常能够关注他人心理状态的儿童,偏爱公正的分配结果,因此心理理论会影响儿童不公正厌恶。摩尔(Moore)等研究显示,能更好理解他人信念和愿望的儿童更容易与他人分享资源。一般4~5岁儿童能通过一级错误信念,到了6~8岁,大部分儿童可以通过二级错误信念。拥有心理理论的儿童可以有效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儿童很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即关注自己的声誉或自我表现,增进与他人的长久合作。研究显示,6~8岁儿童已经很关注自我声誉或自我表现。儿童不公正厌恶可以向他人展现自己的公正,显示自己是值得信任的,获得良好的声誉,促进与他人的社会交往。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包括公正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个体在学前儿童时期开始有了各种道德感的典型表现,违反内化的道德规则时会感到羞愧和罪恶感,而规则违反的受害者会产生道德愤怒,这种道德情感会促使儿童的不公正厌恶。研究也显示,道德情感与儿童的利他性行为显著地正相关。

格莫瑞(Gummerum)等人研究发现,把道德情感归因于自己,能显著预测儿童的分配行为。3~4岁儿童更多地把消极情感归因于假设的违反者,而5岁儿童则会把自己假想为违反者,产生更多的消极情感。独裁者博弈结果也发现,5岁儿童会频繁提供公正的分配提议,而3~4岁儿童则偏爱利己的不公正分配,显示出显著的年龄差异。后来,有研究者对道德情感与资源分配数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道德情感能显著预测儿童的分配行为,而且几乎是年龄效应强度的二倍。5岁儿童把消极的道德情感归因于自己,显示他们道德发展到了更成熟的阶段。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研究表明,理解违反规则的情感体现了人们内化了道德规则,所以即使与自我欲望相矛盾,也会遵守规则。不道德行为会引起儿童产生羞愧或内疚,会感到不高兴,这促使他们在资源分配中产生更多的公正分配行为。这些研究结果都显示出道德情感对公正相关行为的影响。

(三)数理逻辑

公正分配主要基于三种信息:资源总数、参与人数、相对贡献。所以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会影响个体的公正分配行为。例如儿童公正分配行为是在规则不断内化与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们首先学会平均分配,而后按贡献大小的顺序分配,最后是根据个体贡献大小进行比例分配。3岁儿童已经可以匹配他们吃过的蛋糕和披萨的比例,已经展现出对比例的敏感性。达蒙(Damon)研究发现,儿童公正推理水平与儿童对逻辑数学和逻辑物理概念推理水平成正相关。儿童偏爱绝对数量更多的分配方式,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提议者没有公正期望,因为他们对提议者拥有的代币没有贡献,因此他们可能不会考虑到提议者拥有的代币总数,而只注意到分给他们的代币数量,认为分给他们绝对数量更多的木偶更公正。研究显示,当接受者对资源总量有贡献时,3岁儿童已经开始按比例分配资源了。在实验中,研究者分别研究了两种贡献情境:合作情境,即接受者参与资源获得;个人努力情境,即接受者没有参与资源获得。结果表明:在合作情境中,被试对分配者的提议结果有了公正期望,所以更偏爱相对数量更多的分配结果,而在个人努力情境下,儿童更关注绝对数量的多少;二者差异显著。

(四)短暂情绪

情绪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主要心理活动之一,尤其是低强度情绪,对思维、判断和行为有着微妙而持久的影响。最近研究显示,消极情绪下个体能更好地识别欺骗,有更好的视觉记忆,更少地依赖刻板印象。积极情绪更可能激发人类的内在自私偏好,促使他们选择更自信、更自私的分配策略;而悲伤情绪会促使个体更加关注外在的规则,偏爱更谨慎、更公正的分配结果。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增加了个体的自私行为,而悲伤情绪促使个体进行了公正分配;强化公正规则能削弱积极情绪个体的自私行为。当接受者处于公正条件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个体的分配提议无显著差异,都倾向于公正地分配结果;而当接受者处于不公正条件时,积极情绪个体表现得更自私,分配更多的资源给自己,消极情绪个体则在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强化公正规则,能促使个体抑制内在自私偏好关注社会原则,进行公正分配。

四、小结与展望

上一篇:高职培养方向下一篇:股票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