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公正(精选12篇)
管理公正 篇1
1 我国工程招投标的现状
随着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深入,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也开始不断与国际接轨, 为了节约成本, 目前实行的评标方法大多是无标底招标最低价评标法, 即使用合理低价中标的形式,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很多评标专家错误的理解合理低价的含义, 片面追求低价, 忽略了合理性的存在, 造成部分投标方恶意压低报价中标, 在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更多的经济纠纷, 容易出现工程烂尾。
虽然在法律制度上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招投标的法律法规, 但是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在实施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广、内容多, 复杂多变, 是一项综合性质复杂的经济活动, 部分参与单位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 喜欢打擦边球, 想方设法规避法律风险, 钻法律漏洞, 使得招投标管理中出现很多非法操作行为, 这一点从每年中纪委公布的反腐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 其中还有很多政府部门也参与到其中, 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难以得到保证。
2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串通招投标等擦边球行为
虽然我国是一个法治大国,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成为某些不法分子打擦边球的凭证, 在招投标过程中打擦边球, 采用不正当地手段谋取利益。串通招投标目前我国招投标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 在投标过程中, 招标方在事前决定中标人选, 将招投标活动演变成一种形式活动, 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为国有企业属于国家资产, 无论是标方还是建设方都不是资产的所有人, 在错误的思想的影响下玩忽职守, 给串标者漏洞可钻。
2.2 工程项目招投标采用投标邀请书要求
目前我国招投标中主要采用的是投标邀请书来邀请投标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控制投标者数量, 然而投标邀请书都是招标方在事先审核过后才会发出, 存在很多人情标和关系户, 很多有实力的企业被人为的排除在外, 偏离了招投标活动的初衷。
2.3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关系化”、“利益化”倾向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对每一个投标环节进行介绍, 在这个环节中招标方有时候会在利益或者关系的影响下特别照顾某个单位, 详细介绍该单位的情况, 而对其他单位轻描淡写的略过, 具有明显的倾向化, 直接影响到招投标的最终结果,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投标的公正性。
2.4 评标专家丧失原则, 定向评标
评标专家在招投标活动中地位很突出, 然而在实际评标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专家职业道德缺失,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定向评标, 故意打高分或者压低分, 为某个企业服务。还有些专家以业主的意向为意向, 对业主负责而不是对项目负责, 在评标过程不能公正公平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造成评标缺乏客观性。
3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工程相关招投标活动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充分暴露出管理的不到位, 需要不断进行规范和完善, 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使招投标活动真正实现公正、规范、程序化发展。
3.1 不断完善体制建设
我国已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针对招投标活动进行规范, 但是在具体细节上还不够详细, 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不断去完善相关工程招投标制度。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府职能, 针对工程招投标活动的过程, 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条例与细则, 通过极小的细节去规范整个活动流程, 比如对于招标文件的范文进行明文规定, 确保起合理性,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约束招标方和投标方的非正当要求的目的。
3.2 明确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任务, 各尽其责
招投标管理部门是对招投标活动进行管理的主体, 它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活动是否公正、规范, 因此有必要明确招投标管理部门的只能和任务, 摆正自己的位置, 各尽其责,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现行的管理制度基础上, 根据招投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进行规范和完善, 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与步骤, 提高工作效率, 使得制度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同时要加强对招投标管理部门的监督, 审查各部门的工作是否到位, 对管理汇总出现的问题追查到人。
3.3 有必要加强对招投标活动中关键环节的审查
抓问题要看关键, 对招投标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带管理效果,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招投标活动中关键环节的审查, 比如对标底的合理性审查、招标人、投标人以及评标人的资格审查、评标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中标后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等等。
3.4 建立科学和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目前对于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并没有完全到位, 比如对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在现有的监管制度上, 还需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 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 整理成文, 通过完整的管理制度对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的各方进行有效监管, 倡导招投标透明, 将过程放大到公众视野中, 接受公众的监督与举报, 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全方位监管。制度需要执行, 当发现问题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坚持追究责任, 使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最大的作用。
3.5 建立先进的评标机制
目前实施的评标机制大多是由招标方组建的评标团队完成评标,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照成不公平现象。可以由政府出面牵头, 组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实用性的专家库, 涉及到各行各业, 严格把关专家入库资格, 并不断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市场上任何工程投标方在组织投标时都需要通过统一的专家库抽选专家建立评标专家团队, 在完成评标后对专家进行工作能力与信用情况的反馈, 建档保存, 如果出现违规或者不诚信现象, 则永久取消其评审资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专家受贿腐败现象的产生。
3.6 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鼓励与帮扶
招标代理机构是为适应市场需求、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到招标过程中, 与各方利益体形成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机制。目前国际上的招标代理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无论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能够引入招标代理机构代理相关事宜, 有效监督招标、投标双方, 从而达到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然而我国招标代理机制依然还处于初期发展出去, 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需要政府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鼓励与帮扶, 颁布相关政策以支持其更好的为工程建设行业服务, 以同一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 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对整个招标代理行业进行优胜劣汰, 同时还需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监督, 确保招标代理机构能够真正保持中立, 实现其价值。
工程招投标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他直接影响到招投标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否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 如何保证起公正、规范、程序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议题, 开展对招投标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要想实现其有效管理, 有必要在管理过程中严格坚守“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 诚实守信, 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重视监督工作, 有效规范相关招投标活动, 才能有效确保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 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文纬.浅谈国有企业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2) :228-228.
[2]喻武.关于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的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 2011, 09 (5) :54-57.
[3]李金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用履约保证金的法律风险分析[J].招标与投标, 2013, (4) :32-35.
管理公正 篇2
——在全国大法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2010年8月10日)
这次大法官研讨班的主题是“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这是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现新时期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三个至上”、“两为主题”和落实“三院方针”的必然要求。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既是重要司法理念问题,也是重要司法实践问题。近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狠抓审判管理,推出了许多新办法新措施,积累了许多好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为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也要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目标相比,我们对审判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措施还不够得力,机制还不够健全,审判管理的作用还发挥得不够明显。为此,结合各地的经验做法和我自己的调查研究,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一起讨论,共同交流。
一、关于对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审判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创新审判管理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民法院执法办案任务越来越重,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司法环境更加复杂。这一切,都对人民法院推进审判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从形势任务看,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民法院承担的职责任务愈加繁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虽然世界经济总体上度过了最困难阶段,出现回暖迹象,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实现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调整经济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累积叠加,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日益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越来越繁重的执法办案任务,人民法院必须大力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更好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从群众呼声看,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促进司法公正、廉洁、为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期望裁判结果公平公正,还要求裁判过程公开透明;不仅期望司法公正廉洁,还要求司法文明高效;不仅期望诉讼便民利民,还要求法官亲和热情。我们必须看到,法院工作中一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案件有关,都与管理有关。保证司法公正廉洁,必须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从制度上、管理上堵塞漏洞。实践证明,法院的党风廉政建设离开对审判工作的管理是不会有效果的。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所有的执法办案工作,所有的制度机制设计,所有的工作要求措施,都必须服务于群众的要求和期待。人民法院只有大力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实现司法公正、廉洁、为民这一总目标,才能适应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需要,落实好司法为民的根本要求。
从自身建设看,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司法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审判执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已经成为制约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靠增加审判力量、靠加强思想教育、靠一般性的工作要求是不够的,必须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更加注重创新管理机制,更加注重挖掘内部潜力,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审判管理涉及人民法院各个业务部门,环节多,难度大,要求高,是需要我们下更大功夫、努力抓紧抓好的重要环节。一些法院之所以出现年底突击结案、案件积压等现象,固然有案多人少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审判管理。必须通过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调整人员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机制,增强队伍建设活力,推动人民法院执法办案及其他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各级人民法院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宪法法律高度负责、对审判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将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管理意识,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二、关于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目标任务
审判管理,就是人民法院通过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司法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要紧紧围绕这些方面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当前,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创新和加强审判质量管理,确保司法公正。质量是案件的生命。把好案件质量关,是实现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宏观层面的审判质量评估。科学的审判质量评估是衡量审判执行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审判管理的关键。要通过审判质量评估,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体检表”,同比看进步,横比找差距,认真抓整改,实现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动态管理。要推广建立全国统一适用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坚持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要加强微观层面的案件质量评查。案件质量评查有利于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评”得到位,完善评查标准,严格评查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浅表性、枝节性问题上,而应注重发现影响审判质效的深层次、实质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要“查”得主动,建立常态化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坚持定期评查、专项评查与重点评查相结合,坚持发现问题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坚持纠正错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
二是创新和加强审判效率管理,促进司法高效。加强审判效率管理,就是要充分运用管理手段,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科学调度审判工作,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加快执法办案进度,提高审判工作效率。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发挥其最大效能。在当前审判力量不足、案多人少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更要靠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哪个环节工作任务重,就要在资源配置上向哪个环节倾斜;哪项工作薄弱,就要重点加强哪项工作,从而使司法资源配置符合形势任务要求,符合审判工作需要,使各项工作的人、财、物匹配更加科学合理。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案件繁简分流是提高审判效率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明确简易案件与疑难复杂案件的分类标准,完善简易案件速裁工作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案件分流,实现当繁则繁,宜简则简,难案精审,简案快审。要倡导均衡结案。均衡结案首先是一种办案理念,既关乎公正,又关乎效率,应有一套机制来保障。要引导干警强化均衡结案意识,合理分配办案时间,以月度、季度相对均衡结案为保障,实现全年均衡结案。要注重考察审限内结案率,形成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收结案动态平衡机制。
三是创新和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监督制约。审判流程管理是审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各地法院普遍建立起审判流程管理制度,依托不断进步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审判流程管理日趋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要强化节点管理。树立立、审、执、监一盘棋思想,加强对立案、分案、开庭、裁判、执行、归档等各个流程节点的监控管理。要明确各个节点的工作内容、时间要求,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形成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的流程链条,实现审判、执行、信访等工作的有序运转。要强化审限监控。审限监控是流程管理的关键。要建立审限动态监控机制,找准影响审限的主要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监控。要加强对审限延长、中止、扣除等案件的管理,杜绝违规审批现象。对临近审限的案件,依托信息技术,及时进行预警、催办、督办。要强化程序监督。建立科学的分案机制,推行随机分案方式。强化对审判行为和过程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廉洁。要通过各环节分工负责、有机衔接、协调配合,强化法官的责任意识,督促法官严格依法办案,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四是创新和加强审判层级管理,提高整体水平。审判管理既包括人民法院内部不同层级主体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管理,也包括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加强审判管理,必须在层级管理上下功夫,做文章。要加强法院内部的层级管理。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审判长以及专门审判管理机构,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职责。特别是对院、庭长来说,直接指导办案,直接管理法官,因而审判管理责任更大。要进一步完善院、庭长依法监督指导办案制度,细化院、庭长在审判质效管理、法官业绩考评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上级法院要切实加强对下审级管理。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充分运用审判质效评估数据,深入研判审判执行工作整体态势,在发扬成绩的同时,查找短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审理二审和再审案件、召开业务会议、发布典型案例、开展疑难案件研讨、法律文书评比等方式,统一司法理念,统一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提高整体司法水平。
五是创新和加强审判绩效管理,发挥导向作用。审判管理必须与岗位目标考核紧密联系起来,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最佳管理效果。要形成正确导向。通过设定科学的审判绩效考评指标,引导广大法官不仅注重案件质量,还要注重审判效率;不仅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还要注重社会效果;不仅注重案结,还要注重事了;不仅确保司法廉洁,还要做到司法文明。要通过这种目标明确、导向积极的绩效管理,使法官办理每一起案件、开展每一项工作、采取每一项措施,都能始终朝着公正、廉洁、为民的目标去努力。要完善评价方法。依托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建立具有法院特色的审判绩效考评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法院工作和法官的司法能力。不仅要评价法官明辨是非、适用法律的能力,还要评价法官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使每位法官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改进工作。要严格奖惩措施。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是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确保管理具有权威、取得成效的关键。要建立审判管理与考核奖惩对接机制,将审判绩效考评结果引入到对法官的奖惩考核中,作为法官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主要依据,激励大家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要坚持有功必奖、有错必罚、有责必究,充分运用审判绩效考评结果,引导广大干警向办案标兵学习,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关于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基本原则
审判管理是一项事关执法办案成效、事关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发挥、事关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工作,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要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审判管理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一项工作措施,是为审判工作服务的,必须紧紧围绕审判工作这个中心来展开。要围绕办案抓管理。始终围绕执法办案来研究审判管理,审判工作开展到哪里,审判管理就要延伸到哪里;审判工作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审判管理就要解决什么困难和问题;审判工作需要什么服务,审判管理就要提供什么服务,确保审判公正高效。要围绕便民抓管理。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出发来谋划审判管理,以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司法民主来推进审判管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要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要围绕法官抓管理。加强审判管理必须充分关注法官的需求,创造有利于法官施展才能、释放潜能的工作机制和环境,为法官开展工作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必须注重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充分信任、充分理解法官,激发法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司法潜能,提高司法效能。
二要坚持以制度为途径。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坚持用制度管案、管权、管人、管事,是人民法院加强审判管理的有益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发扬。要完善审判管理制度体系。重点建立健全质量效率评估、案件评查、流程管理、考核奖惩、监督指导等一系列审判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审判管理格局。要善于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制度有效、管用,逐步形成长效机制。要完善审判管理指标。指标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的重要依据。各级法院要对现有指标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根据管理机制的运行情况,根据广大法官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完善,做到科学设定,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司法规律,更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特别是要完善反映案结事了的效果性指标,引导法官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要对指标数据采集工作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审判管理制度既要讲创新,更要讲落实,只有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中,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要加强对各项审判管理制度的经常性学习和培训,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及时纠正制度落实中存在的偏差,使制度要求变成工作指引,更好地发挥制度管理的功能和优势。
三要坚持以统筹为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在审判管理中同样适用。要坚持全员管理。从审判委员会、审判业务庭到合议庭,从院长、庭长到审判长、法官,每个审判组织、每个审判人员,都应当纳入到审判管理体系之中,使每个人都有职责,有权利,有义务。要协调好各层面审判管理主体的职责,明确各个管理主体应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个个有责的审判管理格局。要坚持全程管理。审判业务部门由于分工不同,往往各管一块,缺乏对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加强审判管理,必须在过程管理上下更大的功夫,从立案到分案、排期、开庭、裁判、执行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审判管理的重要内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任务、有指标、有要求,从而既确保裁判结果公正高效,又确保裁判过程严谨规范、公开透明。要坚持全面管理。审判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围绕公正、廉洁、为民的总目标,大力加强质量管理,使人民法院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大力加强效率管理,尽可能缩短办案周期,减轻当事人讼累;大力加强效果管理,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创新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领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要创新管理理念。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树立主动管理的理念,纠正被动应付、拨一拨转一转的错误做法;要树立精细管理的理念,管全、管深、管到位,改变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要树立集约管理的理念,把各部门的管理整合起来,有分有合,改变各自为政的做法;要树立制度管理的理念,更多地依靠制度加强管理,实现管理的规范化。要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审判管理,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各级法院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的要求,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审判管理改革成果,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努力构建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审判管理水平。要创新管理方法。按照能动司法的要求,增强管理的灵活性,既注意适度授权,发挥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加强工作监控,及时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反应和处理。要善于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各方面的反映,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增强管理效果。
五要坚持以科技为保障。审判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是审判管理的需要,也是“科技强院”的应有之义。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要重点建设覆盖全国四级法院的审判管理网络,完善现有软件系统的对接和兼容,构建全国法院案件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为实现人民法院工作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向中西部法院倾斜,努力提高基层法院、中西部法院审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排期开庭、质量评估、审判流程、档案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应用,解决传统管理方式管不了、管不到、管不好的问题;推进网上立案、远程视频提讯、网上查询等工作,完善庭审活动信息化记录方式,更好地为审判服务,为群众服务,为法官服务。要确保审判信息安全。信息化建设既为审判执行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对信息安全带来新的考验。人民法院必须从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审判工作安全。
四、关于正确处理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审判管理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效果,必须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审判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促进人民法院整体工作的有序运行。要强化服务意识。管理就是服务。要以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态度来开展管理,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通过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司法活动,改进司法作风,实现服务目的。要克服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片面强调管理而忽视服务,往往会造成管理僵化,挫伤各业务部门和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能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摩擦、冲突,背离审判管理的初衷。要克服重服务轻管理的倾向。片面追求服务而放松管理,该严管的不去管,该约束的不约束,会造成审判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力度,失去权威,既无法实现有效、有序管理,也无法形成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良好氛围。因此,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在管理中做好服务,在服务中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审判管理的既定目标。
二是处理好审判与管理的关系。审判管理从属于审判,但因其具有管理职能而形成对审判的监督制约,因而具有服务和制约审判的双重功能。审判管理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在服务审判的同时加强监督制约,通过对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规范每一个业务部门、每一个法官的司法活动和司法行为;通过对案件质量、效率和效果的考核评价,督促法官依法公正行使职权;通过对二审、再审案件的审理和案件评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下级法院和本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司法公正。必须正确界定审判管理的范畴,既要保持审判管理服务、制约审判的能动性,又要保持审判管理的适度和自限,使审判管理到位而不越位,形成审判与管理既协调配合又互相制约的运行机制。必须尊重审判规律,坚持依法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审判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审判程序,保障审判活动依法进行;充分考虑审判工作的特点,切实采取符合审判工作要求的管理方式,使审判管理更好地发挥服务和监督的作用。
三是处理好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加强审判管理,对各业务部门和广大法官来说,既有他律,也有自律。审判管理要想取得良好效果,既要加强他律,更重要的是引导干警加强自律。他律是自律的保障。加强审判管理首先要加强他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违章必究,逾矩必罚,使每个同志都能做到按章办事,令行禁止。他律要靠自律实现。严格的管理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让法官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自觉自愿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审判执行案件。因此,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善于运用思想教育、文化熏陶、人文关怀、激励感召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法官进行教育关怀,引导法官认同审判管理,加强自我管理,从而使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成为每个法官的思想准则和自觉行动。
四是处理好管案与管人的关系。审判管理首先是对案件的管理,但案件是由法官来处理的,因而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管案和管人是审判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管案促管人,以管人促管案。要通过管案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从加强案件管理入手,通过对审判质量和效率的评估,通过案件评查,促使法官增强质量效率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司法能力。通过对案件各个流程节点的监控和管理,督促法官严格执行程序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提高办案效率。通过对办案绩效的考核评价,增强法官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要通过管案改进法官的司法作风。借助对审判过程和结果的监控,督促法官规范司法行为,坚持文明司法,改进司法作风。通过对案件服判息诉率、申诉再审率等指标的考察,引导法官发扬司法为民、热情服务的优良作风,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要通过管人促进执法办案工作开展。对法官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都要以实现司法公正、廉洁、为民为导向,进一步增强法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司法能力,从而使审判管理更加顺畅,使管案与管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是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人民法院审判、人事、政务三大管理中,审判管理只是其中一个部分。要使人民法院工作健康有序运行,必须处理好审判管理与整个法院管理的关系。要把审判管理作为法院管理的重心。在人事管理方面,要以审判管理的需要为指引,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要以有利于执法办案为出发点,注意审判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工作经验等因素,保证审判组织具有较高的审判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要把审判管理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定法官业绩的重要依据,激励大家干事创业。在政务管理方面,要始终围绕审判管理的需要,增强服务和保障意识,合理配置物质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审判工作的需要。要加强各项管理的协调配合。审判管理与人事管理、政务管理既要各自分工负责,又要加强协调配合。开展每一项管理,都不能各自为政,都要充分考虑其他管理的需要,使各项管理措施都有利于推进三大管理,从而形成管理合力,共同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管理公正 篇3
关键词: 班主任 管理工作 公平 公正
美国的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说:“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班主任作为班级之魂,理应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己任,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根本,多给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和一次热烈的掌声,不仅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在班主任的公平公正欣赏中不断丰富思维情感,满足全面发展需求。
一、多为后进生点赞,关照特殊群体
教师的公平公正对后进生尤为重要。每个学生都是天使,都有闪光点,这就需要班主任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是人们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也是体现个体发展价值的重要标志,彰显和谐性与人文化。
学生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后进生如正确引导,定会痛改前非,不断取得进步,倘若以冷眼观之,则会自暴自弃,甚至和教师唱对台戏。这样的马太效应要求教师对后进生多鼓励,以宽容的眼光认知他们,帮助他们不断找出问题所在,细挖根源。在表扬过程中,关注后进生的与众不同,对他们的问题,可采取适当点拨,附上一句“如果在这个方面做得再好些,定会更好”,能使得学生心花怒放,沾沾自喜。多夸夸学生,能使得他们在受到鼓舞的过程中主动展示自己的积极一面,以最大的激情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
让学生在受到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进步,定会有效激活他们的发展进步信心。在点赞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出真诚,让学生在感受到班主任的真心中充分扬长避短,不断改正问题和不足,让他们主动和班主任交朋友。另一方面,以维护班级集体主义荣誉观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价值观,多鼓励后进生参与班级活动、晒看家本领等,激发他们参与的激情和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展示,能使得学生走出被边缘化的境地,最大限度地自我发展自己、自我完善自己。以表扬促进教育的公平,能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增强后劲,提高综合素养。
二、多给学生常倾诉,拉近师生距离
学生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成熟,对认识容易产生偏激。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小问题往往会“怀恨在心”,久而久之就产生一定矛盾。这就需要班主任俯下身子,多给学生发言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倾诉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主动向教师靠拢,成为好朋友。
在引导学生倾诉的过程中,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在主动表达中发现问题。在倾听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达,让他们能够有完整的表达,最大限度地助他们重新认识和了解自己。多给学生善意的提醒和建议,让他们在权衡的过程中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困惑。多鼓励学生交往朋友,引导他们在主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认知对方,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习心理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班主任还可利用互联网资源,以班级为单位创设一定的互动交流共同体,像QQ群、微信等,给学生相互交流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倾诉自己的心声,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方式。教师则可对学生的表达予以回复交流,及时化解他们心中的疑難。
三、多冷处理敏感事,满足自尊需求
班级中有一些敏感事件往往也是令班主任头痛的。对一些敏感的事情,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很有必要。尤其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德育素养、行为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低于班级平均水平或出现异常学生,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冷处理,让他们有所谓的台阶,维护他们的尊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不是教育资源上简单平均分配,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给予差异化满足”。让学生有犯错误和自我修正的机会,更能够使得班主任在管理中得心应手。
在教育中,对学生容易出现的早恋、斗殴等一些敏感事情,不能随便采用带家长、公开的方式,而让他们在自尊心受到保护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教育中,采取不经意的处理方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此帮助他们增强上进的激情。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把教育公平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实处。“教育中的许多偏见和失败,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越是这些特殊的学生,班主任越应深入了解他们,向学生反复灌输“我很重要”的观念,透过表象看本质,寻求原因,把握特性,才能有效地采取方式及时解决问题。
在冷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事情,秉承不扩大化和谈心交流的原则,多给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的机会。通过隐秘式的交流挖掘根源,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全面的感知体验。同时,针对学生的问题以宽容的心理认真对待,帮助他们在了解自身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加深理解,形成有效的破解方法。在了解事情的缘由基础上,多让学生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可尝试通过学生之间朋友式的交流予以劝解,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体验主动和教师沟通,尽量不扩大学生的问题,以此保护他们的尊严。这些方式的处理,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更加激活他们的认知感悟。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团结学生,带领他们在发现自身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修正。
总之,班主任应带着一颗公平的心关注学生,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学生,让学生在受到一视同仁的关照中感受到教师的无私。公平公正策略的运用,能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更利于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1]梁光盛.浅谈在中学班主任管理利用公平理论[J].商情,2012(36).
[2]段利利.班主任管理中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J].课外阅读(中旬),2013(08).
[3]张明月.基础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践行存在的问题之思考[J].华章,2014(14).
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篇4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一) 程序公正。
程序公正渊源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 程序公正指的是司法过程中依据并严格按照程序法执行既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 严谨地按照法定程序来办案, 结果很少会出现不公正。广义的程序公正是指所有的具有国家职能的机关严格按既定的工作程序办事, 是指所有的社会团体和独立个体都要按照既定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去实现权利和负担义务。
(二) 实体公正。
实体公正是指个案的裁判结果基本达到实体法上的公正, 强调法官依照实体法律去追求公正的结果, 是社会正义在法律中的集中体现。司法活动的根基所在就在于实体公正, 如果司法活动不能清晰地理顺案件事实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真实状况, 司法公正就失去了事实前提和基础, 就谈不上无瑕疵地使用法律或者说法律实现。对于实体公正的一般定义是:“实体公正是诉讼结果的公正”或者“诉讼的胜负结果符合实体法”, 大而言之, 实体公正是社会正义在法律中的实现;小而言之, 实体公正是法律正义在诉讼中得以完成。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
对于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学术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 具体表现在程序优先论、实体优先论以及两者相统一这三个观点上。
(一)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分离。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分离性主要表现在人们只重视其中的一个方面, 即程序优先论和实体优先论。
1. 程序优先论的概念以及不足。
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以程序公正作为其思考的出发点。程序公正可以代表司法公正, 当两者出现矛盾时, 他们坚持将程序作为考虑的根本, 因此在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 程序可以完全替代法律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决定因素。
程序优先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考虑司法公正的角度, 但是程序公正优先论把程序与程序的运行结果合二为一, 认为程序公正的发展逻辑前提是正义的判决。缺陷主要在以下方面。
第一, 单纯地强调程序公正容易导致个案出现本质上的不正义, 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社会的法制风气减弱。
第二, 程序公正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极高的成本以及代价, 其前提条件就是当事人负担高额的诉讼费用。这样就给当事人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影响, 同时, 也可能造成司法人员会在司法过程中拖延时间, 从而给当事人带来二重伤害。
第三, 程序公正有着时间上的局限性。程序公正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以及时代背景。所以, 程序公正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积极作用, 尤其当社会法律出现严重的漏洞或者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产生极大的关注度的时候, 程序公正很难显现其价值所在。
2. 实体优先论的概念以及不足。
持实体公正优先论观点的法学者认为程序公正只是为实体公正服务的, 把程序公正仅看作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工具和手段, 并认为结果的公正才是具有终局意义的公正。实体优先论有其不足之处, 大致归纳如下。
第一, 实体优先论忽略了程序本身的价值, 并且也没意识到程序的相独立性之所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般情况下, 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开的审判要比秘密的审判更具真实性, 有当事人参与的审判比没有当事人参与的审判更加合理。这就说明, 程序尤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立性。
第二, 此种论点抛开了我国现有法律中的某些法制观点。事实上, 法律程序不仅仅对显示争端和法律的合理使用有重大作用, 它对我国法治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做好法治, 就需要利用正当的法律程序, 这样既能保证权力的平等, 也能保障法律的权威, 更能有效减少纠纷。
第三, 此种观点阻碍了我国法制观念与国际接轨, 影响我国与国际司法公司的合作。国际司法合作与司法协作是解决法律问题的必要途径。有很多法律对程序公正进行了相关定义, 比如《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公民权利与政治国际公约》。现阶段, 我国的法律文化受到实体公正的影响, 所以我国的法制观念对程序公正的认可度十分低。诉讼程序有些时候会很麻烦, 甚至有时候是“停滞”的状态, 并不利于司法公正权威的树立。
(二)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共同组成法治社会这座大厦的基石, 更是司法公正的两个基点。实体公正是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公正, 程序公正是司法过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 无限接近公平正义, 两者是统一的, 唯有以此为追求的方向, 我们才会早日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就司法的本质构成而言,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正义、桥梁的两个基点, 忽视哪个都会导致整个大桥的坍塌。司法公正以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公正为基础和目标, 程序公正则是实体公正的“催化剂”和“助燃剂”, 会让实体公正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彼此不可分开而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相统一的,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 司法裁判的公正由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共同组成。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民事诉讼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价值,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那就是都为了满足诉讼主体的多元化需求, 因而具有存在之价值。
2.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一致性。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虽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但是它们的逻辑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有可调和性和一致性。重视和促进程序的公平与正义, 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实体结果公正的实现。同样, 实体公正也是程序公正发挥外部的支持作用的结果, 而且实体公正也需要从程序公正当中找到支持的根基。
三、如何实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
我们所追求的司法公正的“应然状态”, 是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之间的辩证的和谐的统一, 唯有此法才能更加彻底地实现司法公正, 以有利于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早日实现。
(一) 尽量兼顾, 有所侧重。
对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抉择过程中,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程序公正或实体公正推向绝对化, 只能根据当时的处境、条件作出尽可能兼顾、又有所侧重的处理。
(二) 取舍权利交给当事人。
如果当时的情景要求程序上的公正对实体上的利益作出某种让步, 或者实体上的公正必须对程序上的利益作出某种退让, 或者说在当时的情景牺牲某种程序公正或实体公正具有一定必要, 那么, 在是否作出这种牺牲这一问题上, 应将其决定权交给当事人。法官和其他任何人不能施加任何强制和心理影响, 这既是对当事人程序保障的考虑, 也是对尊重当事人意志自由程度的加大和进步。
(三) 克服传统思维模式。
唯有摒弃传统的一元法律思维模式和观念, 才能更好地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模式统一于法治公正之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是动态的统一, 法治原则是两者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 无论是追求哪种公正都不能突破这条金科玉律。
管理公正 篇5
现代检察制度是随着国家将刑罚权分解并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承担侦查、起诉与审判职能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规制国家刑罚权的正确行使是现代检察制度诞生的一个重要起因。从制度渊源看,公正应当是检察权的权力秉赋。我国检察机关又被定位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权的本质属性,也因此决定,追求国家刑罚权的公正行使,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作为督促国家刑罚权规范运行的检察机关本身对检察权的行使应当是公正的,并且应当能够明察刑罚权运行中的不规范现象。但检察权的行使者同样是具有利益追求和偏好的“经纪人”而非绝对的“理性人”,检察权一旦作为一种公权力在社会中运行,必然具有其他公权所具有的扩张性和侵犯性,同样需要外力的制衡,需要排除权力运行中的外部干扰以及其他的制度保障。可以说,在确保检察权公正行使的诸多要素中,检察管理不是直接影响检察权公正行使的要素,它在促成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因此容易被忽视。事实上,检察管理以对检察资源合理调配和检察事务合理安排和部署的方式,为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创造条件,检察管理与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存在严密的逻辑关联。本文拟对检察管理在促成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功能,传统检察管理模式在保障检察权公正行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阐释。
一、检察管理在促进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应然性功能
检察管理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实现检察职能和检察活动的目标,依法运用组织领导、计划调控、决策指挥、沟通保障、激励创新等手段,对各种检察资源进行调控和运用的活动。检察管理的内在机理表明,检察管理是通过对直接影响或者制约检察权公正行使的各项要素的调配和组合间接地推动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各项检察资源的组合形式不同,其所产生的推动检察权运行的效能就可能不尽一致,即便是同一项检察资源如人力资源的不同组合形态,在检察权运行中可能发挥的效能也不一样。因此,检察管理在推动和保障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要在深入研究和深刻认识每一项检察资源以及各项检察资源的不同组合形态在推动或者确保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检察管理对检察资源的调配效能,实现各项检察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为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发挥保障、调节和矫治功能,为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创造条件。检察管理的应然功能包括:
(一)保障功能
即检察管理者通过对检察资源的调配和组合,挖掘和调动检察人员的创造性,提高其他检察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检察权的公正运行提供人力、物资和技术等方面保障的功能。检察官是检察权的行使主体,但检察权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又决定检察权的运行不是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来实现的,不同检察官的组合所产生的效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境遇下,同一检察官主体发挥的作用也不尽一致,检察管理通过对检察人员的调配和使用,提升检察官在检察活动中的创造性。同时,检察权的运行还需要其他检察辅助资源如检察经费、检察技术、检察信息等要素的支撑,检察管理者按照检察活动基本规律的要求,以及实现检察权公正运行对各项辅助性资源的需求量,为检察权的运行提供充沛的资源供给,避免因资源供给不足而使检察权的运行轨迹发生异变,为检察权在法定轨道上运行提供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最佳组合的保障性供给,确保检察公正的最后实现。
(二)调节功能
“调节”即为适应客观情势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所进行的调配和节制。检察管理对检察权公正运行的调节功能,就是根据既有的检察管理模式对检察权运行质量和效能的影响度,亦即,根据对既有管理模式在检察权运行中所发挥的效能的评估指数,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对上层建筑各要素提出的要求,社会公众对检察公正状况的满意度,适时地对检察管理的模式、内容、重点乃至方式进行调控的功能。检察权要依靠检察官的推动方能按照特定的程序运转起来,检察官在推动检察权运行中投入的精力,以及检察官的心智状况影响检察权的运行质量,同时,检察权的运行质量又与其他检察资源的供给状态密切相关。在相对恒定的时间段内,检察管理者使用的检察官是特定的,配备的其他检察资源的量也是固定的,特定的检察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互作用形成检察权的运行质量。如果检察权的质量状况能够满足检察公正的要求,检察管理者自然应当维持既有的管理模式。反之,如果检察权的运行状况与检察公正的要求相去甚远,或者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或者出现手段与目标相悖的情形,则应当根据检察权公正运行对检察官素质以及其他资源状况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调适,直到能够满足检察权公正运行的目标为止。可以说,检察权的运行质量应当成为检察管理发挥其调节功能的直接诱因,同时也应当成为影响检察管理改革乃至整个检察改革的重要动因。
(三)矫治功能
检察管理对检察权运行的矫治功能,就是通过对检察权运行中出现的偏离法治标准的现象进行矫正和纠偏,确保检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功能。检察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通过对检察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使用,间接地实现对检察执法活动的规制,并通过处罚或者调换检察执法中的违法违纪人员,警戒其他检察人员规范使用检察权,将检察权的运行定位在法治轨道上。对事管理中的案件管理,则是按照检察权的运行规律和法定标准和程序,直接对检察办案以及办案结果进行跟踪监督和审核,检测检察执法是否存在违反法定标准和法定程序的现象,并对发现的与法治准则相悖的现象进行纠偏,确保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对事管理中经费和技术等的保障性管理,是通过对检察办案中需要的经费和技术等的管理和调适,确保检察执法办案不至于因技术和经费短缺而诱发执法不公或者受到法外因素的干扰,间接地为检察权的公正运行提供保障。检察管理对检察权公正运行的矫治功能,尽管是防治检察权脱离法治轨道意运行的治标性措施,但只要矫治功能发挥得及时准确,就能纠正检察权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现象。
检察管理直接作用的是对检察权运行质量有制约力的检察资源,通过对检察资源的调配和使用为检察权的公正运行施加影响,也正是由于检察管理对检察权运行质量的影响是间接的,检察管理在检察权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检察权的运行机理以及制约检察权运行质量的要素看,检察管理应当定位为制约乃至决定检察权运行质量的一个根本性要素。在检察体制和检察机制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检察管理是决定检察权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应当成为定位检察管理在检察权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调,但这一理念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是要得到决策者的认可,并使其真正成为影响和制约检察权运行质量的实践要素,还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的:些先进的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使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够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检察管理能够影响和制约检察权运行质量的观念真正为社会公众特别是检察人员的普遍认同,才会沉淀为一个社会及其成员稳定的深层心理结构,才能规范着他们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和判断方式等各方面。如此,检察管理在推进检察权公正运行中的应然性功能的发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现行检察管理模式在保障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问题
由于检察管理的直接对象是静态的检察资源,并通过各项检察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组合,间接地推动或者影响检察权的行使,检察管理在促进检察权公正行使中的作用是隐性的,因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正是由于检察管理与检察权公正行使这种隐性的逻辑关联,导致了检察管理模式革新的滞后,致使现行的检察管理模式在本质上依旧属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范畴。而正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固有的弊端,制约了检察权的公正行使。
(一)在对人的管理上,存在两大弊端
一是完全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对检察人员进行管理,忽略了检察官作为司法官在行使职权中应当具有的独立性特征。对检察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是检察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检察机关实行一体化的领导体制,但检察机关在本质上属于司法机关的范畴,检察官属于司法官,也因此决定应当采用司法官的管理模式对检察人员进行管理。但长期以来,我国沿用公务员式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对检察人员进行管理。没有按照检察人员中不同身份类别的要求进行分类管理,混淆了检察官与其他人员的身份差别,无法从管理模式上体现检察官的司法官属性,更无法从管理上凸显检察官在检察机关的主导地位。
对检察人员采用公务员式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会强化检察机关的行政色彩,冲淡检察权的司法属性,培植检察机关内部的行政化文化氛围,强化检察人员对行政首长的依附性心理,弱化检察官的独立性心态。对行政首长依附性心态的强化,会使检察人员养成一切按照行政首长意志办事的习惯,弱化检察人员钻研检察业务、提升检察技能的进取心。而检察技能的降低必然会影响检察执法水平的提升,使得具有浓厚司法属性的检察办案活动演变成单纯的“上命下从”式的行政活动,使检察办案偏离司法活动正常的运行轨道,从而降低办案的质量,影响检察权的公正行使。检察办案中出现的违法现象乃至接连发生的冤错案件,在表层上是刑讯逼供和违背诉讼规律所导致的,但在本质上无不与行政式的检察管理模式,以及这种管理模式所具有的负面效应密切相关。
二是对检察人员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标准不清晰,人治主义色彩浓厚。管理权限和评价标准是对检察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现行的检察人员管理模式,既没有从制度上明确哪些人应当是上级检察院管理的对象,哪些人是本院管理的对象;也没有在制度层面明确检察人员的评价标准,检察人员的管理在整体上处于粗放式状态。譬如,由于没有明确省级以下检察院的院领导属于上级检察院管理的对象,各上级检察院必然不会建立对下级检察院领导班子的管理台帐,到推荐产生下级检察院检察长或者副检察长候选人时,只能采取征求离任检察长意见,或者通过与其他干部谈心了解的方式,或者根据上级领导以及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平时的印象确定推荐人选。惟一能够引起检察人员关注的就是干部的提拔晋升模式。如果每次选用的都是忠厚老实、踏实做事、检察业务能力强的人,则能引导其他人把注意力集中到钻研检察业务、提升检察技能、提高道德修养上。如果选用提拔的都是些投机钻营、检察技能平庸的人,则会让那些爱学习、肯钻研、德性修养好、检察技能强的人感到失落,只能把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引导到关注领导的兴趣爱好上,久而久之,会淡化检察人员的进取心,无助营造检察机关内部和谐、稳定、爱学习、肯钻研、重工作业绩的氛围。
我国检察机关现行的干部使用机制在本质上是科学的,着力于将那些优秀的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但由于平时的管理没有跟上,没有建立起检察人员平时表现和工作业绩的管理台帐供查询,只靠个别人的推荐或者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着,或者只看民主推荐时的票数高低,这些都无法完全保证把那些真正优秀的检察人员推到领导岗位上,尤其是个别检察业务能力强、但工作方式简单而得罪其他人的干部,在推荐和提拔时往往“光荣”落选。凡此种种,都会磨损检察人员钻研检察业务、提高检察技能、提升职业伦理境界的劲头,必然会磨损检察人员秉公执法的信念。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执法不公,以及发生的冤假错案,不是每一个错案都能依靠检察官个人的能力所能避免,但如果每一名检察官在检察环节能够尽心尽力地把好每一个关口,而不是趋炎附势地盲从行政指令,或者揣摩上级领导对案件的态度,其中的一些不规范执法的现象,甚至有些错案或者悲剧是能够避免的。
(二)在对事的管理上,我国当前的检察管理模式存在着背离检察规律要求的现象
一是上级检察院领导权内涵的模糊侵蚀了下级检察院的独立办案权,从而影响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办案是检察机关对事管理的核心目标,办案又是检察权运行的直观体现。检察权的运行质量决定检察办案的准确程度。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也是确保下级检察院正确运用检察权的重要保障,但上级检察院的对下领导权具有特定的含义,其核心内容是工作部署、重大事项决策以及政策性指导。但现行的制度规范并没有明确上级检察院对下领导的具体内容,没有明确哪些事项属于上级检察院决策的对象,哪些事项属于下级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的范畴,导致在领导权的行使上任意性较大,存在只要上级检察院想管的事,就得由上级检察院说了算的倾向。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增强下级检察院的惰性和对上级检察院的依赖性,下级检察院的独立办案权会受到上级检察院指令的侵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热情受到影响,遇到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往往坐等上级院“亲临指导”,或者向上级检察院请示,盼望上级检察院的批复使问题迎刃而解,而上级检察院在没有阅卷,没有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情况下,仅凭下级检察院的一纸请示就对案件的处理下达结论性意见,远离司法规律中亲历性规律的要求,其结论与案情的距离相差可能较远。而下级检察院由于习惯了上级检察院的各种批复、指令和指导性意见,独立办案乃至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逐渐在退化,钻研问题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个别地区检察院部分检察人员中渐渐消失,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检察办案的质量,检察权的公正行使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二是对检察权运行过程实施的间接监督,导致检察权运行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不能被及时发现,检察执法的公正性因此受到影响。对案件进行直接管理是检察业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只有对案件进行直接管理,才能及时发现案件办理中存在的与公正要求不相符的问题。对检察办案进行直接管理,其实质是要建立对检察权运行过程进行直接同步监督的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重打击,轻保护”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刑法的保护功能,延缓甚至是疏忽了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进程。在此背景下,案件办理过程只好由各业务条线进行管理,各业务条线实施的案件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单纯的结果审查。此外,还依靠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督促检察人员依法行使检察权,从而达到规范检察权公正行使的效果。尽管纪检监察监督是一种权威性较高的监督模式,但它是被动地通过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线索的事后查处,间接地实现对检察权运行过程的监督,在发现检察权运行中的问题上存在不及时、不精确,甚至不能发现等问题。作为公权力的检察权同样具有扩张性和侵犯性等特征,要防止因检察权的扩张性和侵犯性可能诱发的执法不公乃至侵权现象,就必须建构对检察权的运行过程实施直接监督的机制。过去在检察环节发生的执法不公和执法不严,以及在检察环节不能检测出发生在侦查环节的侵权现象的缘由之一,就是缺乏对检察权的运行过程实施直接监督的机制,从而导致了冤假错案的最后生成。
三是检察经费保障对行政权的依赖性,影响检察执法中的独立决策,从而影响检察权的公正运行。检察独立是检察公正的前提,决策独立是检察独立中的核心内容。如果不能保证检察权行使中的决策独立,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就会打折扣。经费保障又是影响检察权独立行使的重要因素,将检察经费与地方政府分立,有利于排除行政权对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干扰。也正是因为看清了经费保障与司法独立的逻辑关联,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也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司法经费大都是由中央财政负担或者由中央(联邦)和省(州)级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以排除因司法经费短缺而可能引发的.行政权对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干扰。长期以来,我国检察经费保障实行“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即检察经费不是由中央财政统一核算拨付,而是由各级政府予以拨款解决。仔细解读实践中频频出现的冤假错案,有相当一部分冤错案件的发生是因为行政干预而造成的,而检察机关接受行政干预的重要原因则是因为检察经费保障上对同级政府的依赖所致,这是制约和影响检察权公正行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检察管理促进检察权公正行使的路径选择
检察管理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是检察管理保障检察权公正运行的前提,但检察管理功能的发挥需要特定的条件作保障。只有按照检察权运行内在规律的要求建构检察管理的各项机制,使得对检察资源的调配和使用符合检察规律的本质要求,检察管理蕴含的功能方能正常发挥。现行的检察管理模式所以存在上文提及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直接导致检察管理功能的萎缩或者丧失,而影响检察权行使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最根本的缘由在于现行的检察管理模式违背了检察规律的内在要求,为此,就必须对管理模式中违背检察规律要求的环节和要素进行改革,以确保检察管理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创造条件。
(一)在检察队伍的宏观管理上,建立检察人员的分类管理制度
现行的公务员式的行政管理模式抹掉了检察官与其他检察人员的身份差别和职业差异,冲淡了检察官在检察机关的主体地位,导致作为专司检察职能的检察官的重要性还不及其他综合、后勤管理人员,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检察官的职业忠诚度,磨损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优秀检察官放弃检察执法岗位,而流向综合部门或者干部管理部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说明,只有采用与被管理者身份属性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被管理者的职业尊荣感,也才能激发被管理者的创造性。检察工作是由不同岗位组成的,包括检察官岗位、检察辅助岗位、检察技术岗位和检察行政事务岗位,由此决定,检察人员是由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检察技术人员和检察行政人员等不同身份属性的主体组成的,对不同身份属性的主体必然要采取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方式进行分类管理。
在检察机关,检察官是依法行使检察权的惟一主体。在应然层面,其他人员是为检察官依法行使检察权提供保障和服务的。检察权的运行质量与检察官的专业素能、心智状况紧密相联。这就要求建立一种能够充分调动检察官工作热情,保障检察官能够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管理机制。既然检察官是司法官,就应当用司法官的管理模式对检察官进行管理。要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一种以司法官管理模式为主导,兼采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管理的检察管理模式,要通过与其他检察人员不同的管理模式凸显检察官在检察机关的主体身份,要从检察官准入、晋升、考核,以及检察官待遇等方面体现检察官在检察机关较高的职业地位。要通过与检察官身份属性相适应的司法管理模式激发检察官对检察职业的忠诚度,激发其产生担任检察官的职业自豪感和尊荣感,促使其珍惜自己所获得的职业身份,谨慎使用手中拥有的检察权,逐渐养成用法律标准衡量一切的法治思维模式,养成眼中只有宪法和法律的职业习惯,充分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崇尚法治,立志维护法律权威和法律尊严,并且,告诫自己通过其职业内活动和职业外活动,饯行法律的精神,彰显法律的公正和尊严,体现法律的内在品格,如此,检察权的公正行使就有了执法主体心智上的保障。
(二)在检察人员的微观管理上,建立检察人员履职和道德表现的管理台帐
建构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是检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优秀检察官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也是建构学习型检察机关和引导检察人员积极向上的风向标。我国现行的检察用人机制在总体上是科学的,能够将业务能力强、职业伦理水准高、为广大检察人员所认可的优秀检察官推荐到合适的岗位上,但由于长期以来奉行的粗放式用人管人模式,疏忽了建立检察人员平时履行职责情况的台帐,更没有建立检察人员道德表现的管理细账,而习惯于用年终述职考评代替平时的精细化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检察人员平时的行为举止给人留下的印象,以及他所接触的人物的影响力大小往往成了决定其能否得到提拔重用的关键因素。
要克服传统用人机制的弊端,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充足的素材,避免滋生选人用人中的主观臆断,就必须建构检察人员平时履职情况和道德表现的评估和管理机制,确立按照工作业绩和道德形象选人用人的客观标准,努力使检察人员和决策层面都认可客观的用人标准。确立客观的用人标准,一方面可以为选人用人提供客观实在的评价和决策依据,摆在决策层面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充实的备选材料,而不是抽象的概括式的没有具体工作业绩和道德表现的空洞的备选者,使得选人用人中的仅凭印象决策的主观人治模式没有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为检察人员提供可资遵循的行为规范,使其明白怎样行为就能达到可预期的目标,将那些真正热爱检察工作的检察人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潜心工作和不断提升道德素养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上来,使其能够通过与其他同事的比较找到自身的差距,通过努力不断修补自身的缺陷,在检察机关形成努力进取的工作氛围,在检察人员中形成比工作业绩、比检察技能、比办案质量、比道德修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如此,检察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就不再是空泛的托辞了,检察权的公正行使也就有了人力资源和权力行使主体的保障了。
(三)在检察业务的管理上,深化案件管理机制的改革
检察执法的精确度源于执法主体的素能和法定的检察权的运行轨道。检察执法主体的素能越高,执法的精确性就越有保障;法定的检察权的运行轨道越精密,检察权的运行质量就越高。在前两者发生变异而使检察权的运行出现偏差时,就需要建构完备的监督机制,及时将偏离法治轨道的检察权拉回到法治轨道上。案件管理实质是对检察权运行实施全程同步监督的有效措施。将检察办案由传统的条线式管理,变成由案件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本质上是案件管理体制的革新。案件管理机构要真正发挥对检察办案的全程监督效能,还必须建构符合检察权运行规律的案件管理机制,才能将检察权运行的全过程置于案件管理部门的监视和管控之下。检察业务统一应用软件的开发运用和信息化平台的建构,只是监督检察办案过程的基础和前提,仅仅是为案件管理主体提供了获悉检察办案信息的渠道。
要实现对检察办案的过程监督,还必须深化案件管理机制的改革,建构能够及时发现案件办理中的错误、以及将发现的错误反馈到检察业务部门、并督促各相关检察业务部门纠正错误的机制,这才是案件管理发挥其监督效能的关键和核心。它要求从制度上明确案件管理部门对检察办案的监督职能、各检察业务部门具有接受案件管理部门监督的职责和义务,明确案件管理部门对发现的错误移送检察业务部门审核纠正的时限,以及各相关检察业务部门纠正错误,并将有关情况向案件管理部门反馈的时限。要使这种机制真正运作起来,就必须为案件管理部门配备检察技能较强,并且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的检察官,惟此,才能确保案件管理机制发挥及时发现并督促纠正检察办案中错误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检察权运行中偏差的及时修补,将检察权的运行严格钳制在法治的轨道上,确保检察权的公正高效运行。
(四)在对下级检察院的管理上,增强各下级检察院独立办案和独立决策的意识
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在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同时,又确立了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权,合理划定上级检察院的领导权和各下级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的边界,确定好领导权和独立行使检察权的范畴,既是检察权公正行使的前提,又是明确上下级检察院各自职权范围的要求,更是锻造各下级检察院独立决策意识的基础性条件。
但现行的对各下级检察院的管理中,存在上下级检察院各自的职权范围不清晰的弊端,上级检察院的对下领导权和各下级检察院的独立办案权的范畴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予以厘清。也正是由于上级检察院领导权与下级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的边界不清,一定程度上导致各上级检察院领导权的膨胀,引发了各下级检察院对上级检察院的过分依赖,在执法办案中一遇到问题,就向上级检察院请示。也正是由于这种因职责范围不清晰而产生的凡遇到问题就坐等上级批复的机制的存在,弱化了各下级检察院依法独立办案和独立决策的意识,更弱化了各下级检察院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队伍管理,组织督促检察办案人员钻研检察业务、提升检察技能的进取意识,降低了各下级检察院执法办案中的决策效率。如果能够按照检察权公正行使内在机理的要求,明确上级检察院领导权和下级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合理边界,从制度上划清各下级检察院执法办案中必须自己解决的问题范围,明确向上级检察院请示的问题种类和条件,则能够明确上下级检察院在检察权运行中各自的地位以及各自应当承担的职责,并且能够督促各下级检察院养成依法独立办案、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意识,督促各下级检察院采取措施提升执法能力,逐渐减弱其执法办案中对各上级检察院的执法依赖性,由此提升检察办案中的决策效率。
按照检察权公正行使的内在机理,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和管理权限,具体包含信息知悉权、工作部署权、办案指挥权、业务考评权、检察培训权和督促权等权能。而下级检察院则应当享有独立办案权、有限的请示权、质疑权和建议权等。如此,则能够清晰地划定上下级检察院各自在检察权运行中的权力边界,尤其是明确下级检察院享有独立办案权和有限的请示权后所能够产生的功效,因为,独立的办案权和有限的请示权意味着办案中要能够独立决策,独立决策要求有能力应对执法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复杂问题,不能动辄向上级请示,这就必然催促各下级检察院采取过硬措施提升执法能力,提高检察执法者的检察技能和伦理素养。当各下级检察院的整体执法能力和职业伦理水平都提高了,其决策水平和决策的效率也必然得到提升。而在其他条件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检察技能和伦理素养的提升必然催生精细化的检察执法,而检察执法精确度的提升本身就意味着检察权公正行使程度的提高,同时,决策效率的提升本身也意味着公正的实现。
(五)在检察经费的管理上,加快检察经费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
检察权的运行状况与经费保障状况高度相关。现行的由同级政府提供检察经费的保障体制必然带来检察执法者的执法犹豫,检察执法决策者往往因担心同级政府削弱对检察经费的供给量,而不得不顾及行政机关或者同级党政领导个人对检察办案的态度,由此而造成了不敢大胆执法,或者造成相同的事项不能相同对待,类似的案件不能按同一标准处理等非法治现象。通过改革检察经费保障体制以减少同级政府或者同级党政领导个人对检察执法的法外干预,其重要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同。省级以下检察院的经费由省级财政统筹的必要性已经得到包括决策层面认可的广泛认同,并且已经开启这项改革的调研论证和方案制定。
由原来的同级政府提供经费保障,转变成省以下检察院经费由省级财政统筹保障,是检察经费管理权限的重新调整,是检察经费保障的体制性转变。在检察经费管理权限由现行的同级财政负担,改变为由省级财政统筹的体制性问题明确后,最为关键的是要建构由省级财政向省以下检察院拨付经费的机制,这是更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采取由省级财政部门向分市院和区县检察院直接拨付检察经费,还是由省级财政先将全省检察机关所需要的经费总额拨付省级检察院,再由省级检察院根据各分市院和区县检察院的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分配,都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机制甚至是体制性问题。如果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将经费下拨给省以下各层级检察院,无疑会增加省级财政部门的负担,会造成省级财政部门人员和机构编制上的扩张,还会产生省以下检察院直接向省级财政部门汇报经费需求的状况,形成司法机关向行政部门汇报经费需求乃至办案工作的非法治现象。如果由省级财政部门将全省的检察经费先拨给省级检察院,再由省级检察院按照所辖检察院的实际需求进行二次调配,又会大大增加省级检察院计财部门的工作量,需要增加省级检察院计财部门的人员编制和机构数量。
客观 公正 全面 平衡 篇6
客观性新闻观念。客观报道的基本含义是指:记者在事实选择中尽量不带偏见,公平均衡地展现事实,不对事实发表评论。在中国新闻界,客观报道长期被视为另类。特别是20世纪初叶,西方的客观性报道在中国开始出现错位:西方客观报道所指的新闻内容,在中国成了报道方式--以客观的外衣来掩盖主观的内容,以客观的手法达到宣传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新闻理论界对客观报道出现了较为积极的态度,一些学者发表文章对西方客观性报道的本质进行阐释,将客观报道看做是新闻的一种职业准则,但这种声音在新闻界并没有成为主旋律。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公平均衡地展现事实的新闻是很罕见的,很多敏感问题、与政府期望相左的信息一般不会出现在传媒中,除非是作为批判使用。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特大火灾,300多名中小学生被烧死。灾难发生后,许多群众抗议者在市内自发地组织起来,受害者亲属认为官僚们应对此事负责,但这些负面信息没有出现在任何中国大陆的媒体上。这种报道你不能说它是真实的,因为它并没有让受众看到真实的事实。人们已经注意到在众多的失实新闻中,有一类失实新闻并非事实细节不准确,而是没有均衡地展现事实造成了结构性新闻失实。在西方新闻界,客观作为一种报道原则,总是与真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认为没有客观性,就不可能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是对新闻记者主观的一种限制,这种限制对实现新闻真实性有巨大帮助意义。准确地认识事实是真实性报道的前提。可见,客观性还具有实现真实性报道的方法论意义。由于缺少客观性新闻理念,我国很多记者无法由此迈向真实性传播的目标。
公正性新闻观念。公正性是西方新闻界另一基本报道原则。它是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或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报道事实与提供只是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压制、不报道或歪曲报道另一方面的事实或自己反对的一方的意见。在经过对客观性报道原则顶礼膜拜的狂热之后,西方新闻界的人们很快发现客观性报道并不是万能的,任何报道内容都会带有记者主观的烙印,如果不对细节添油加醋,至少倾向会影响记者对细节的取舍。于是,人们逐渐试图用公正性来弥补客观性的不足。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发行人卢斯宣称:"不偏不倚与公正的差别是什么?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对在他看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是'有偏见的'。他只要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歪曲事实,只要不隐瞒能说明一个不同观点的事实真相,他就是公正的。"②公正性作为报道原则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因为原则的内涵为记者逼近新闻真实提供了一种可能。新闻媒介的主要职能是向人们提供客观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时人对它的种种评价的客观情况。人们透过媒介想了解的,主要是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相关的人们对这种变化持怎样的立场和看法,而不是媒介持反对或赞许的态度。媒介如果只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对事实进行筛选,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事实,那么它对事实的认识和反映必然是扭曲和变形的。我国新闻界由于一直强调新闻传播要旗帜鲜明,因此,很多媒体和从业人员在内心里对公正性原则并不真正信服,他们认为真正的公正并不存在,所谓的公正会影响倾向性的表达。其实,公正性是倾向性借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倾向性得以发挥效应的前提。一个企图说服受众、企图影响社会的传播工作者,如果不以公正性为前提,那么倾向性注定无法充分实现,它只能产生不真实的报道。
全面性新闻观念。在西方新闻报道中,人们非常注重新闻报道事实要充分、完整和全面,将全面性列为新闻传播的又一条基本原则。全面性的内容是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要求对一件事实的报道过程要完整,情节要详尽,尤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与情节,必须作出具体细致的报道,实在无法提供有关情况者,要作出交代。第二是要求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报道,提供纵向与横向的全方位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既不隐恶扬善,又不隐善显恶,使公众能够毫无障碍地获得关于这些社会现象的总体资讯和全部看法。第三是要求对于有争议的事件,充分顾及和全面报道各种情况、意见和看法,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与看法,或者在传播者看来是错误的意见与看法,也应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公开报道。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新闻道德信条》第一条就是:"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事实,也不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前著名记者马文·卡尔布曾主张:记者的责任是尽可能报道完整的事实,有时候记者的报道只有80%完整性的新闻,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要不断增加信息,直到报道完成。"卡尔布指出了只有80%完整性的新闻和只有80%准确性的新闻之间的差异。只有80%完整性的新闻可能缺少一些细节和补充的资料,而只有80%准确性的新闻缺少的是基本的信息和确定性。对他来说,这就是可以立即播发的新闻和须拖延几天以静观其变的新闻之间的差异。"④全面性成为新闻传播基本原则之一的原因非常浅显:因为只有向受众全面地提供事实与情况,尤其是意见与看法对立的事实和情况,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宏观真实。一些人已经认识到坚守全面性是实现真实性的关键和路径。刘少奇指出:"要做到真实,就要全面,缺一面就不是真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也专门对全面性的原则加以确定,但尽管如此,全面性原则并没有得到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普遍认同,调查显示,有17.1%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认为全面性报道不重要或不太重要。⑤有这么多的新闻工作者对全面性报道原则不以为然,片面报道--不真实报道的出现成为某种必然。
平衡性新闻观念。平衡性是西方新闻界另一报道操作守则和新闻理念,被西方某些人理解为是公正性原则的具体化。麦尔文·曼切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是在西方很多大学新闻系使用的教材,他在书中提出了"平衡与公正"的命题:"平衡是重要的。平衡是一个道地的信条。对于需要公正对待的事情应当使用同样的情理。假如候选人A对他的对手B提出一个严重的指责,那么公正就要求记者找到B,询问他的答复。受到控告和指责的人应当永远有说话的机会,而且,他的回答应该是及时的。"西方新闻界在处理那些有争议或者竞选方面的新闻时,尤其强调对双方的平衡处理。《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艾布·罗森索1976年10月20日在有关该报新闻政策的备忘录中指出:"政治竞选新闻的报道必须做到平衡,照顾到双方候选人,新闻写作,不能有所偏袒,要非常小心,不要给人有倾向于某一方的感觉。除了新闻之外,对于版面的处理上,也要顾全到双方平等的待遇,不致有主从之分。"⑥
具体地说,平衡性就是在突出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新闻报道中的平衡性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从哲学的角度说,任何事物都是主要和次要矛盾的统一体,或者每一个矛盾都有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平衡报道要求记者在报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也要顾及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平衡报道所追求的目标,是更真实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平衡是相对的:"这当然是指有关新闻的'新闻价值'是属于相当或相等而言。如果候选人一方的新闻显然是属于'重大新闻'的情况下,自然应依新闻的重要性作为取决的标准,不必拘泥于'为平衡而求平衡'的原则。"⑦西方很多新闻记者认为在分析复杂的事实时,只有采用平衡手法,才能使自己的推断和预言更接近于真实。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作为新闻传播原则,都是在探讨如何实现新闻真实性的过程中得到确立的,是新闻真实性内涵的具体化。虽然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却一直是西方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念。他们也认识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是达不到的,不过他们仍然坚持记者应当尽可能地信守这些新闻理念:"尽管'客观性'像一座神像一样不可企及,新闻事业的职业仍要求记者向这个目标靠近。"⑧正是有这些新闻理念的支撑,他们才在与新闻失实现象的斗争中,不断地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信誉。应当承认,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虽然不能解决所有新闻失实问题,却能帮助记者有效地避免一些新闻失实,特别是减少那些缺少重要事实和细节的结构性失实新闻。据调查,我国28.5%的新闻工作者受过正规新闻教育。新闻理念来源于实践和专业教育,为解决新闻失实问题,我国新闻工作者更新和重塑新闻理念很有必要。
注释:
①(美)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第14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②(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519页引,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③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第256页引,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④(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第62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⑤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第189页,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⑥⑦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第92页,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管理公正 篇7
关键词:调解,判决,实体公正,程序公正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区分及关系
(一)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定义
所谓程序公正被视为“看得见的正义”, 是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这源于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 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而“看得见的正义”, 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 (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 的公平, 法律程序 (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 的正义。而所谓实体公正则是指通过诉讼过程而实现的结果上的实体公正和结果正义。程序公正重视过程价值, 而实体公正更重视结果价值。二者各有其侧重, 且实现途径不同。
(二)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
首先, 程序公正保障着实体公正, 可以说, 没有程序的公正, 实体的公正便无从得出, 公正的程序保障着当事人对执法者的信任。它排除了恣意性, 促进理性的选择。其次, 程序公正有其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司法实践中, 有着事实的乌托邦, 对于已发案件的推理力求还原事实的过程其实与撰写历史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我们按照直接证据及一系列的间接证据在运用逻辑推理的手段还原出的案发情形布满了人工矫揉造作的痕迹, 谁能确认这将是我们的事实呢那么“以事实为根据”的初衷岂不是根基就不甚牢靠。故此, 我们只能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前提下, 自认为, 事实上我们已经达到了结果的公正。
二、追求实体公正的传统
在中国, 重实体正义而轻程序正义可谓是传统, 重结果而轻过程素来有之。国人之通病, 重视结果而轻忽程序, 着眼实体排斥程序, 也是我国法律机制的特色。[1]当然这存在着多种原因, 中国以家长制的社会体制为中心, 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 继而影响国家制度, 人们往往把法律程序视为单纯的形式上的东西, 认为它是流于表面, 而不加以重视。而那些被误判的案件大多不是对实体法的适用不正确, 而往往是由于对程序规则的执行不严密, 或程序法规则本身的不完善。[2]只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法学思想的不断引进, 才使得程序正义的概念与价值得以不断地推广。英国1215年《大宪章》确认了程序保障的权利, 美国宪法的“正当法律过程条款”以及西方社会有句法谚语:“正义必须实现, 还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强调的就是过程的公正性。
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作用于调解和判决
(一) 调解与实体公正
调解是指民事案件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 达成协议, 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是一种便利的解决人与人纠纷的有效手段, 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诉讼爆炸的环境下, 调解以其低成本及其高效性发挥着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 调解重视结果的公正这是不言自明的, 因其最终的结果是要使得纠纷各方获得一最基本的权益保障之平衡, 否则调解的进行将举步维艰。但因其对于结果公正之价值的单纯追求则使得其可能或将忽略过程之正当性。笔者查阅过较多调解例之后, 发现其弊端亦不可被其所谓实体正当性所掩盖。
(二) 判决与程序公正
民事判决指以解决民事诉讼事件为目的的法院公权力的判断或意思表示。民事判决书对于诉讼当事人则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判决一经确定, 旋即发生既判力, 执行力与形成力。而程序公正则要求超越传统既判力理论的非现实性。传统既判力理论要求既判决的范围以既判决书中的内容为准据, 超越则无效。
四、倚重调解手段如何处理效力与程序的关系
在目前诉讼通胀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是否应当倚重调解手段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问题, 而又当如何平衡效率与正当程序的关系, 亟待有提纲挈领的精神指导。
(一) 主客观相结合
提高审判人员的法律知识素质, 并使调解在具体操作程序上与审判组织的职能上相分离将是前提。“调解无论其制度化的程度如何, 都必须与审判程序保持原理上的不同, 否则调解的固有功能就会陷入麻痹状态, 最终失去其存在的真正价值。”[3]这样才能保证调解的公正性, 从而避免审判人员主观强迫调解的现象, 利于司法实践的公正进行。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回归也使得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对于社会纷争的调解是否应当走向多元化, 而不仅仅是限于法院的调解。
(二)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结合
仅仅重视程序的公正则极易使司法程序成为民事判决的保护, 从而利于审判人员规避工作责任, 逃避工作压力的借。如果法官以不符合程序为由轻易否定当事人的请求, 又不向当事人详细解释程序规定, 特别是在基层裁判时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忽视, 在举证方面不予以指导和帮助, 导致实质正义的缺失, 法律程序的根本作用在于维护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合法权利, 通过程序正义更好地保障实质正义的实现。若以程序正义来否定实质正义, 那么, 这种程序正义则将成为法律适用的枷锁和桎梏, 是理当祛除的, 而这种程序正义也只是流于形式的伪正义。
五、对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纠偏
程序并不是万能的, 而实体公正亦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不可偏废一方。程序公正是法制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 而实体公正则是保障当事人基本民事权益的题中之义。然则司法为民并非简单机械地对双方当事人的要求都得以支持, 而是通过司法手段是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尊重各方利益, 谋求行使法律后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说公平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翁岳生.行政法与现在法治国家[M].台北:三民书局, 1997:372.
[2]李步云.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中国法学, 1996, (01) .
公正的法官 篇8
“我给了你两枚金币, 难道你还嫌少吗?”皇帝问道。
“一点儿也不少, ”叫花子说, “劳驾, 请你带我到广场去。要不, 我可能会被马或骆驼踩死的。”皇帝把叫花子带到了广场。叫花子却不肯下马。皇帝说道:“我们到了。下去吧!”叫花子说:“我干吗下去?马是我的。要是你不把马给我, 今天你就走不了。”人们把他俩围起来, 听他们争论。大家嚷道:“你们去找法官吧!他会为你们判断是非的!”
法院里有很多人, 法官按次序把打官司的人叫过去。一位学者和一个农夫被叫了过去。他俩是为了妻子打官司。农夫说, 妻子是他的;学者说, 妻子是他的。法官听完他们的话, 沉默了一会儿, 说:“把这女人留在我这儿, 你们明天再来。”
随后, 又进来一个卖肉的和一个卖油的。卖肉的一身是血, 卖油的一身是油。卖肉的手里攥 (zuàn) 着钱, 卖油的抓着卖肉的手。卖肉的说:“我买了这人的油, 掏出钱包来给钱时, 他抓住我的手, 想把钱抢过去, 我们就来找你了。我手里攥着钱, 他抓着我的手。钱是我的, 他是强盗。”卖油的却说:“这完全是一派胡言。卖肉的到我那儿买油, 我给他装了满满一罐油之后, 他求我给他换一个金币。我拿出钱来放在长凳上, 他抓起钱来就想跑。于是我抓住他的手, 把他带到这儿来了。”
法官沉默了一会儿, 说:“把钱留在这儿, 你们明天再来吧。”
轮到皇帝和叫花子的时候, 皇帝陈述了事情的原委。法官听完他的话, 又问叫花子。叫花子说:“他撒谎!我骑马从城里走过的时候, 他求我用马送他一段路。到了目的地, 他却不肯下马, 硬说马是他的。”法官想了想, 说:“把马留在我这儿, 你们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 很多人来听法官宣判。学者和农夫最先走了过去。“把你的妻子领回去吧, ”法官对学者说, “打农夫五十棍。”学者把他的妻子带走了, 农夫当场受到惩罚。接着, 法官叫卖肉的过去。“钱是你的, ”他对卖肉的说。然后, 他指着卖油的说:“打他五十棍。”最后, 法官将皇帝和叫花子叫了过去。“谁能从二十匹马里认出自己的马来?”法官问皇帝和叫花子。他们抢着回答说:“我能!”
法官带着皇帝走到马房里, 皇帝认出了自己的马。叫花子也被带到马房里,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 用手指了指, 也认出了那匹马。皇帝实在有点儿纳闷:这法官究竟靠什么来断案呢?
法官坐回审判席, 对皇帝说:“商人, 马是你的, 牵回去吧。打叫花子五十棍。”
闭庭后, 法官往家里走去。皇帝跟在他后面。
“你对判决不满意吗, 商人?”法官问道。“不!我很满意。”皇帝说, “请问, 你怎么知道那女人是学者妻, 不是农夫妻?怎么知道钱是卖肉的, 不是卖油的?怎么知道马是我的, 不是叫花子的?”
“妻子的事情, 我是这样判断的:早晨, 我把她叫过去, 对她说:往我的墨水壶里灌点墨水。她拿起墨水壶, 洗干净了, 手脚麻利地灌上了墨水。看来这事情她做惯了。如果她是农夫妻, 她就不会做这事儿。所以, 学者说的是真话……钱的事情, 我是这样认定的:我把钱泡在一碗水里, 今天早上我去看有没有油浮在水面上。如果钱是卖油人的, 那么钱一定被他的手摸油了。可是水面上没有油, 看来卖肉人说的是真话……马的事情比较难一点。叫花子和你都认出了那匹马。其实把你们带到马房里, 并不是为了看谁能认出那匹马, 而是要看马认识谁。当你走过去时, 马转过身子, 温情地向你探去;而当叫花子靠近时, 马有点儿发怒, 扬起了蹄子。所以, 你是马的主人。”
皇帝听完, 笑道:“公正的法官!我不是买卖人, 是这个国家的皇帝。我到这儿来的目的是为了瞧瞧, 别人谈论你的话是不是真的。现在我看到了。你想要什么, 向我开口吧!我给你奖赏。”
法官说:“我不要奖赏。皇帝夸了我, 我已经很幸福了。”
企业产权制度公正 篇9
一、产权归属明确
产权归属明确指的是产权必须有特定的承担主体, 这一主体可以是私人, 也可以是集体 (法人企业或国家) , 但必须是明确的、实体化的、人格化的。“科学地明确产权, 是对资本所有者、财产代理经营者和生产者各自权利的明确, 同时也使与产权相应的义务得到了明确, 从制度上防止权利和义务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杜绝为了寻求自我激励而出现的败坏道德行为。”
我们认为, 产权归属明确应该在两个方面都明确, 即:一方面是法律上的明确;另一方面是经济上的明确。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产权归属明确的两个标准, 这两个标准是内在统一的。
一是法律上的标准。也就是说, 产权归属是不是明确, 首先取决于产权在法律上是不是明确的。法律上的明确是产权归属明确的首要条件。我们所讲的法律上的明确, 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产权有比较完整的法律地位;另外一个是指产权得到了真正的法律保护。如果这两条都做到了, 那么产权归属在法律上就真正实现了明确。
如果从产权归属明确的法律标准来看, 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是明确的。因为它在法律上有完整的法律地位, 同时它又得到法律真正地保护。但是用这个法律标准来衡量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产权归属是不明确的, 因为首先民营企业没有完整的法律地位, 虽然在宪法中提出了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很含糊的概念, 因而起不到真正界定民营企业产权法律地位的作用;其次, 民营企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上也没有从法律上予以保护。
二是经济上的标准。也就是说, 产权归属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应该是明确的。产权归属在经济上明确具有两个内在要求:一个是产权的最终的所有者要有约束力, 实现约束力必须要有产权约束机制和产权约束依据;另一个是企业的运行过程必须实现责权利统一, 责权利不统一产权归属是不明确的。
依照以上两个标准, 并从我们国家的实际状况来看, 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虽然在法律上是明确的, 但在经济上并不明确;而民营企业产权在经济上是明确的, 但在法律上并不明确。这也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需要进行产权改革的原因之所在。
二、产权获得正当
要确保企业产权制度公正, 除了要求产权归属明确外, 还必须要求产权获得正当。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频率地运用, 企业产权获得的方式、途径也日益丰富多样, 如先占获得、劳动获得、继承获得、转让获得、合并获得、兼并获得、交易获得、偶然获得及风险获得等等。但是, 无论哪种产权获得方式和途径, 都必须遵循两个方面的基本规定, 才具有正当性。企业产权的获得, 一方面要遵守法律, 另一方面要合乎道德, 只有这样, 产权获得才有正义可言, 才具有正当性。因为“法是低层次的外在规范, 道德是高层次的内在规范。法重事理, 德重人情。作为一种正当合理的产权, 其获得不仅要合法, 合于事理, 也应该合德, 顺乎人情。”
企业凡是以有违法律、规章制度等规定的方式和途径获得的财产, 都是不正当的, 只有通过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获得的财产, 才是正当的。如那些通过依法继承的方式获得企业的全部财产, 是正当的;一方依照法律、有效的合同、协议等转让企业, 另一方依法接受转让, 获得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 这也是正当的。但是,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腐朽思想侵蚀了许多人的心灵, 导致许多企业为了获取钱财, 无视法律, 铤而走险。即使是挑战疾病、捍卫生命之树的医药行业, 也是如此, 它们要么是生产和出售假药、劣质药, 要么就是使用过期变质、已被淘汰的药。根据有关部门透露, 近三年来, 我国已查出的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案件达11000余起, 查出不合格药品20000批次, 总价值高达数亿元。以非法、不正当的方式和途径获得财产的企业, 不会那么长期侥幸, 最终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企业以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巧取豪夺等非道德方式和途径获得的财产, 是不正当的, 只有以合乎伦理道德、利于社会、利于人民、有益自己、至少不损害他人等方式和途径获得的财产, 才是正当的。自从市场经济降临人间, 一些企业便视之为“自由经济”, 无视伦理道德, 无法无天, 胡作非为。它们之中有的为了经济利益, “明宰”、“暗宰”顾客, 把“利”至于神圣的地位, 而忽视了“义”。
三、产权支配自主
产权支配自主, 主要是要求企业产权制度安排, 应充分尊重和保障产权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 他人不能强制性地干预产权主体对自己的产权行使支配权, 主体应对自己产权的支配承担责任。
产权支配自主不仅要求在自己的产权自己支配, 更体现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支配自己的产权。因此, 产权主体可以自愿将财产转让给他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 自己的产权自己支配是最合理、最有效率的。他的这种观点在经济上是有道理的, 也表明对产权主体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如果产权主体对产权的支配受到种种外在强制性干预, 那么产权主体支配自己的产权就会变得无效率, 产权主体的基本权利也会受到侵犯。例如:政府不应当的市场壁垒, 对市场交易的不适当限制等, 实质上都是对主体产权自主性的限制和侵害, 既损害效率, 也不公平。因此, 公正的企业产权制度应该有效地保障产权主体对自己产权的完整的支配权, 反对一切外在的力量对主体支配产权的强制性干预或控制, 这既是实现产权支配效率的基本要求, 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产权的道德权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权支配自主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 没有产权支配的自主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更不可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产权支配自主, 不仅可以实现资产的个别效率, 还有利于优化配置整个社会产权和提高效率, 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增长。为什么会这样呢?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理论可以清晰地说明, 斯密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去进行生产和交换的, 只要这种交换是自主自愿的就必定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而且人们这种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 去达到一个同他的算盘不相干的目的……他在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时促进社会的利益, 常常比他实在想促进时还有效果”。
产权支配自主是产权主体所享有的权利, 权利和责任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 那么作为产权主体在自主支配产权时, 也就意味着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产权支配责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世界上一定的权利总是对应着一定的责任。
产权主体支配产权的责任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有效支配产权的责任。也就是说要努力使资产得到最优的利用, 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形成最大效用。有效支配产权, 不仅是产权主体对自己的责任, 且是对社会的责任。
其二, 无害支配产权的责任。产权主体支配产权不但应该有效率, 而且必须是无害的。这里所讲的无害, 既包括对自己身心的无害, 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无害。也就是说, 产权主体应该合理正当地支配产权, 在支配产权的过程中, 既不对自己身心造成损害, 同时又不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
其三, 有益支配产权的责任。也就是说, 在主体自主支配产权时, 要使产权的支配尽可能有利于他人或社会。这一责任相对以上两种来说, 是更高的伦理层次要求。
四、产权交易公平
产权交易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中, 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对自己拥有的产权进行交易, 不受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和控制, 产权交易的双方主体地位平等, 产权交易的结果应该互利互惠。
产权交易公平有一系列的要求。首先, 产权交易公平要求反对任何歧视。我们国家现在的产权交易问题不断地凸显, 在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我们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但又是很强的所有制歧视的观念。在存在所有制歧视的产权交易中, 产权往往难以界定, 因而经常会打官司。所以, 为了保证产权交易公平, 我们应该反对任何歧视, 制定出公正的产权政策。其次, 产权交易公平要求政府为产权交易制定一般的公正规则, 维护交易秩序, 创造市场交易的优化环境外, 不应直接干预主体产权交易过程, 如不应规定交易对象、交易方式和交易价格, 应充分尊重产权交易的自主权。政府的职能是保护和促进市场产权自由、公平交易, 而不是限制和干预产权自由、公平交易。再其次, 产权交易公平要求交易对方或其他相关者不能强制产权主体。也就是要求,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应该保护每一个主体在产权交易时公平;每一个交易主体要树立一种产权交易公平的伦理意识, 不凭借自身某些优势强制性地去干涉他人的产权交易。
做一个公正的教师 篇10
一、教师不公正之现象
1. 对“差生”的态度不公正
“爱优生容易, 爱‘差生’很难!”这是教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的确, 优秀生无论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还是知识的储备、守纪律等方面, 都远远地高于学困生 (即俗称的“差生”) 。实际教学中,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上常常花费教师更多的精力, 有时却收效甚微, 因而教师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觉就会倾向优秀生。比如优秀生犯错误, 教师常常这样教育:“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怎能犯这样的错误呢?你得严格要求自己, 做大家的榜样。”而学困生犯错误, 教师常常这样说:“你又犯错误了!学习不好, 还尽惹事!”乍一看, 两者都受到了批评, 教师似乎是公正的, 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老师对两类学生的不同态度。对优秀生的批评, 老师是饱含期望的——严格要求自己, 成为大家的榜样。优秀生虽然受到了批评, 但是心里明白教师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 就会按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而对学困生的批评却只有指责, 缺少期望。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确实没有什么优点, 自暴自弃。
由于教师对两类学生的态度不同, 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就不同。得到教师更多表扬的学生, 自我效能感就较强, 学业上成功的机会就多;受到教师批评多的学生, 自我效能感就较弱, 成功的机会就偏低。这是对学生不公正的极其常见的表现。
2. 教学评价不公正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通过教学评价, 学校可以积累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点, 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 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 以扬长补短。总之, 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能带来健康发展的评价就是不公正的评价。
由于教育价值导向、操作手段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 现行的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不少问题, 很不公正, 主要表现在:第一, 评价的内容仍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 忽视其他方面的评价。第二, 评价的形式以期中、期末的总结性评价为主, 忽视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开始时的诊断性评价和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第三, 评价的无计划性。在学期开始时, 教师们习惯于制订各科教学计划, 但是往往疏于制订教学评价计划, 没有科学的、全面的评价安排, 其结果必然会造成评价的盲目性, 使得考试太多或过于集中, 加重教师自身和学生的负担。第四, 评价者的主观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常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 很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有时甚至带有个人偏见, 使评价成了“整人”的工具。
3. 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不公正
翻开教师们的教案, 从其制订的教学目标看, 教师们常常只根据教学内容去制订目标, 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更没有适合不同程度学生发展的目标。这种教学目标的基本假设是, 所有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是一样的, 甚至都和优生一样, 其结果必然会出现课堂上优秀生和学困生的两极分化现象, 造成了对学困生事实上的不公正。在具体教学环节中, 优秀生的表现总是很积极主动, 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很高, 总是得到教师更多的表扬与关注, 占据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而学困生回答问题不积极, 或者错误率很高, 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也就难以获得课堂教学提供的发展机会, 学困生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陪衬”。对比优等生, 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纪律方面, 而忽视了他们的真正发展, 这样造成的对学困生的不公正可谓比比皆是。
二、做一名公正的教师
第一, 明确职责, 端正态度。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公正地对待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众所周知,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更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严于利己, 宽以待人, 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己任。教师要牢固树立现代教育观, 恪守“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既要有创新精神, 也要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既要有合作意识, 又要有奉献精神。
第二, 走近学生, 了解学生。没有了解, 就难于公正。教师只有到学生中去, 多与他们沟通, 才能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 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 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 只有走近学生, 才能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 才能做到经常换位思考, 才能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愉快地投入学习。
第三, 制订适合不同程度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公正的教师必须是有效的教师, 有效的教师能让每个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校门的, 他们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当所学知识与学生储备的知识有很高的相关程度时, 理解起来就较容易, 学生表现就积极。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情况, 制订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目标, 这就叫因材施教。而要制订适合不同程度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 必然会给教师添加不少负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守公正信念, 保证自己的公信力。
第四,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授新课前, 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诊断性评价, 了解他们的优缺点, 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法;导入新课, 要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教学新内容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针对学生的情况, 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在问答时, 把难度比较低的问题留给基础比较差或不敢举手的学生,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让他们更多地体会成功的喜悦, 树立自信心;那些较难的问题, 留给基础较好的同学。这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
第五, 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既有能动性, 又有可塑性, 其智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因此, 公正评价学生的标准不是一把尺子, 而是多把尺子;不是静态的, 而是发展的;不是无目的的, 而是有计划的。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 只要学生有所发展, 就对其加以鼓励和表扬, 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予以肯定, 不局限于所谓的重点方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要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使被评价者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不断前进。
“公正”萌心间 篇11
——浙汀省少先队总辅导员 魏慈瑛
活动目标
1.了解公正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重要内容。
2.在队干部竞选等选拔活动中要做到公正。
3.在队干部工作管理岗位上要做到公正。
4.能通过假日小队活动等形式宣传公正,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游戏导人——感知公正
1.小队亮相后进行“你乒我乓接力赛”,故意安排小队人数不一致。队员用纸将乒乓球传给下一位队员,看哪个小队的乒乓球最先传完。因为每组人数不一等原因会有队员表示不公平。主持人请队员谈谈为了游戏结果能公平公正,应该有哪些规则。
2.各小队按照共同约定的规则再进行一次游戏。(出示规则:每组人数要相等;纸不能折拢;不能用手直接传递;球掉落必须捡起来再传;坐在座位上等)
3.主持人宣布获胜的小队是某某队,结果是公平公正的,大家心服口服。主持人出示“公正”在现代汉语词典呈的解释——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4.主持人介绍“公正”来自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公正”融入到行动中,可以争得“美德章”。(出示争章要求:了解公正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5.队员一起踏上“争章之旅”。队员齐读“公正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达成“美德章”的第一个目标。(课件演示:公正的种子“萌”出了第一片叶子)
第二板块:情境对比——辨析公正
1.课件出示视频《中队干部竞选》。短片内容:一次中队委员竞选中,队员窃窃私语,有的悄悄拉票,有的暗送小礼物,有的认为竞选就应该公平公正。
2.请小队长组织队员展开讨论:看了短片,大家有什么想法。主持人小结,在队干部竞选等活动中必须要做到公正。(出示争章要求在队干部竞选等选拔活动中要做到公正)
3.队员齐读并承诺“在队干部竞选等选拔活动中做到公正”。(课件演示:公正种子“萌”出了第二片叶子)
第三板块:实践体验——领悟公正
1.根据在学校五、六两个年级进行的调查归类,整理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A. 中队要评选优秀假日小报,小红是自己完成的:小王却是妈妈代替他做的。
B. 跑步比赛,一些队员在过弯道时抄近道跑进了操场的内圈,老师却没发现,还给快速到达终点的同学加了星。
C. 小明今天做值日班长,心想要给好朋友多加几颗星。
2.各小队认领不同案例进行辨析和创编,可以是小品、儿歌、三甸半等。在展示环节中穿插活动评价的自我评、队友评和小队长评。
例光明小队、青天小队——三句半《今天我是值日班长》
光明小队:大家好,我们是光明小队。公正之神,伴我前行,点亮光明,一路向前。今天说个三句半,说得不好多包涵、不管说得好不好,请听!值日班长难得做,快给兄弟来加星,来加星!
主持人:请哪个小队也来个三句半回应回应,表达你们的观点,好不好?
青天小队:大家好,我们是青天小队。东城青天,黑脸包公,铁面无私,公正无比。齐唱: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值日班长难得做,更要做个包青天,公平公正摆心间,摆心间!
主持人采访青天小队队员,队员发言值日班长应该是公正的,不能随便加星。
光明小队:说得真好,我们光明小队的队员都明白在队干部工作管理岗位上一定要做到公正。
青天小队:我们中队就有这样的典型代表。(出示典型代表的工作照片)请大家说一说他在工作岗位中是怎样做到公正的。(2~3个队员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主持人:我们倡议请中队辅导员先给某某颁发一枚“美德章”。(示范性颁章)
辅导员:恭喜你,你在中队干部工作岗位上能做到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倡议所有的队员们都能向你学习。(双方互敬队礼)
3.中队人人都有岗位,人人都是中队的主人,队员表示要像某某队员一样,“在队干部工作管理岗位上要做到公正”。(出示争章要求:在队干部工作管理岗位上要做到公正。课件演示:公正种子“萌”出第三片叶子)
第四板块:触角延伸——品味公正
1.公正不仅留在我们心中,更是留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心中。(课件出示古今中外有关公正的名言警句)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唐)张蕴古
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2.请七八个队员宣读自己课外摘抄的有关“公正”的名言卡,贴在黑板上的“公正墙”上。(在黑板上用吸铁石吸住卡片,摆出“公正”两字) 、
3.在社会大家庭中更需要公正,“最美女交警”就是一个彰显公正的榜样。(课件出示“最美女交警”故事)
4.希望队员们能在今后时时处处宣扬公正,能通过假日小队活动来宣传公正。(出示争章要求 通过假日小队活动等形式宣传公正,延伸活动。课件演示:公正种子“萌”出了第四片叶子)
5.各小队设计一个假日小队活动,宣传公正。各小队代表介绍活动设想。小队活动内容:创作体现公正的假日小报并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公正;邀请法官或警察来介绍公正的事例;一起品读有关公正的小故事并交流;欣赏彰显公正的影片并交流……
6.全体队员宣言:公正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秉承公正,践行公正,宣扬公正。
回避, 让审判更公正 篇12
[问题一] 金太阳幼儿园收到应诉通知书后 , 发现案件的审判员是天天的妈妈。此前, 幼儿园因未接纳天天入园就读, 而和天天的妈妈发生过激烈冲突, 天天的妈妈曾扬言报复金太阳幼儿园。金太阳幼儿园担心天天的妈妈会从中作祟, 遂决定申请天天的妈妈回避审理本案。请问, 金太阳幼儿园如何申请天天的妈妈回避本案?
一般来说, 当事人在方式上可口头申请也可书面申请。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 发现了应当回避的事由, 多即时提出口头申请。但在开庭前申请回避, 多提交书面申请。在时间上,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案件开始审理之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 发现可以申请回避的事实和理由的, 也可以在辩论终结前提出。但是, 如果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结束后, 认为自己可能要败诉, 才提出回避申请, 其申请一般不会被接受。至于开庭审理前的回避申请问题, 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 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请, 法院多会慎重考虑。
[ 问题二 ] 法院通知金太阳幼儿园的回避申请因不属于法定的回避情形, 案件由原定审判员继续负责审理。请问, 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有哪些?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等相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自行回避,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 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另外, 相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 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未经批准, 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 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 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 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就本案而言, 金太阳幼儿园曾与审判员因天天入园问题“发生过激烈冲突”应属于有“其他利害关系, 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形。因此, 金太阳幼儿园申请天天的妈妈回避本案于法有据。
[问题三]后来的判决果然对金太阳幼儿园非常不公平, 金太阳幼儿园几乎被判断承担了全部法律责任。请问, 天天的妈妈违反回避制度应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等相关人员违反回避制度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在二审时, 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 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有关规定的, 经检查属实, 应当裁定撤销原判, 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如果审判人员明知具有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情形, 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 经查属实的, 人民法院内部也会根据相关纪律处分规定, 对当事者予以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