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观

2024-07-27

劳动价值观(共12篇)

劳动价值观 篇1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是人的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前提。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和根本看法, 由人们对劳动的价值、目的、态度和意义等方面构成的, 是人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临着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高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体, 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对自己顺利就业、职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 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生价值观呈现的特点

1. 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和主体本位性。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创业意识、自强意识,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一部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已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等, 逐步向实现个人利益转化。随着学生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的明显增强, 其在价值的追求和价值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更多地要求社会对自己的满足, 而自己对社会应尽义务的意识却很淡薄, 缺少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等问题在高职学生中也屡见不鲜。在劳动价值观上, 他们更是追求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本位性和功利性, 必须对此加以正确引导。

2. 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判断多元化, 选择比较务实。

有些高职学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 把个人的价值逐步转向获取狭隘的自身和眼前利益上,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判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高职学生认为金钱就是力量, 人的劳动价值体现在于所获得金钱的多少, 钱是衡量人生所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有的高职学生注重自我利益、自我发展, 认为自己的价值体现于自我奋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 是自己一个人奋斗得来的, 与其他人无关, 忽视国家、社会给个人的成长所提供的环境。在求职中, 更多的是看重金钱、待遇、权利和地位, 重视短期的效益。而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前途、人生志向、国家是否需要等长期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往往被忽略。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生存的手段而已, 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而不是为了实现自身理想而付出心血。

二、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目前, 高职学生一般都是“90后”。“90后”常常被称为“幸福的一代”。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的时代, 是人们在物质上得到较大丰富的时代。“90后”85%以上均为独生子女, 他们在“6+1”的家庭结构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中成长, 从小就深受家人的呵护与溺爱。家庭教育的失衡, 影响了对独生子女的劳动教育。在他们看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的优良传统早已过时, 享受父母的劳动成果是理所应当的事。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 他们往往选择后者。对学校安排的义务劳动更是以利益作为取舍, 劳动观念的现实化和功利化比较严重。

2. 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全国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发展, 特别是后勤产业化向着商业化的转变,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时, 往往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教育, 而忽视了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 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有缺失的。由于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 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逐渐淡化, 致使他们当中出现一些金钱至上、贪图安逸、厌恶劳动、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等不良现象, 严重影响高职生职业选择和发展。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职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深知只有那些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高超的现代生产手段, 并能在生产、建设和科研等方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 才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青睐。但是一部分人并不能正确地理解市场经济, 以为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高职学生们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在劳动价值观上讲奉献的少, 讲索取的多, 急功近利、贪图享乐、浮躁、迷惘等现象普遍存在。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 不仅要让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还要构建一个立体的、长期的计划, 从而有力保障高职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培养。

4. 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

高职学生当中的大多数已近成年, 但由于从高中毕业直接进人大学,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中大部分人社会阅历浅, 生活经验不足, 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不到位, 整体心理状态不够成熟。因此, 难免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观性和感性的倾向, 对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充满困惑。

三、当代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感染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高职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引导学生自觉处理好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在选择、确立自己的劳动价值目标时, 既要承认人们通过正当途径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性, 又要提倡奉献社会、回报祖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矛盾时, 要以国家、社会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劳动价值观, 从而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观。

2. 树立职业平等意识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高职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生产第一线的员工, 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端正劳动态度, 把立志与立业结合起来。要使学生认识到, 社会各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存在分工的不同,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 在政治上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只要做出了成绩, 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 不仅要让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还要构建一个立体的、长期的计划, 从而有力保障高职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培养。

因此, 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应该自觉实践, 勇于探索, 主动加强自我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注意要从点滴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求真务实, 使自己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 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毕业时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谭德礼, 江传月, 刘苍劲.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成长才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乔万敏.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杨晓慧.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4]谭德礼, 江传月, 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劳动价值观 篇2

第二天早上,我把这个法子告诉了妈妈,她自然满口答应。于是,中午我便正式“上岗”。吃过午饭的餐桌上堆满了鱼刺呀、鸡骨头呀什么的,我真不想去碰那些恶心的玩意,可为了宝贵的20块,又有啥办法呢?嗨!

正当我满头大汗,准备半途而废的时候,妈妈走过来夸我说:“咱们家玉环会干事了嘛,瞧把桌子抹得多干净呀!”

妈妈这句话,给我打了气,我用脏兮兮的爪子――手,擦了一下脸,端起盛满脏物的撮簸,向垃圾箱飞奔而去。谁知刚出家门,踩到一块西瓜皮,我摔了个仰八叉,幸好没什么地方跌破,只是垃圾撒了一地。又要回家拿扫帚把脏物撮起来,真倒霉!

倒完脏骨头,又忙着扫地,什么饭粒呀、菜叶子呀,都是我吃饭时掉在地板砖上的。现在可好,自作自受。我左扫右扫,忙活了老半天,好容易把地面弄整洁。

一切工作终于完毕,每天中午睡不着的`我,今天一趴到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睡了好几个钟头才醒。起床后,我照照镜子,镜子里出现了一个长满黑胡子、头发乱蓬蓬的怪物。我端详了半晌,才认出古里古怪的家伙竟是自己。

重新衡量你的劳动价值 篇3

如今,随着新法的实施,一切争论总算尘埃落定。对于每位劳动者来说,一些公司为了规避新劳动法的一些条款,实施的“合同变动风波”也已经历过了。这部法律到底是更保护资方还是更保护劳动者的辩论也该有了结论,毕竟每位劳动者切实感受到的应该才是最真实的!

“没感觉!新劳动法应该更利于我们劳动者!”

在某外企担任部门主管的Joshua谈到新劳动法, “公司在9月份的时候就针对新劳动法的内容对员工进行了培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如果被公司辞退,员工会有N+1补偿;主动辞职要交纳一定的违约金。而新劳动法实施后,员工主动离开不必缴纳违约金了,甚至还有补偿金。”

“来公司一年多,2007年9月才签的一年合同,结果就因为新劳动法,12月底公司又和我改签了3年合同。”

某私企职员林莉对公司的做法,颇感觉矛盾,“没有合同感觉没有安全感;一年的合同总算有了归属感,可按照新劳动法规定,只要再签一次,据说就可转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如今公司的做法虽说也延长了我的劳动合同期限,可感觉还是被别人玩了一样。”

“终于平等些了!单位开始给我们这些聘用者上保险了。”

在某事业单位担任编辑的曹杨感觉新劳动法的出台,“感觉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以前我们这些人既不是国家公务员,又不受《劳动法》保护,单位保险什么的都不给上,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于新劳动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更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个人与资方来比较,个人永远都是弱者。那么新劳动法的实施对于每位劳动者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经历合同变更也好,是否遭遇裁员也罢,而新劳动法的实施竟能在社会上掀起如此大的影响,更让很多公司都不得纷纷采取行动……种种迹象不得不证实,这是一部切实关注每位劳动者生存的法律,也许这份法律的实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与风险的挑战。带着我们对新劳动法的疑问,以及我们在职场中应有的权利疑问,我们不妨来重新衡量下自己的劳动价值。

你清晰自己享有的权利了么?

谈到劳动者该享有哪些权利的问题,在笔者的采访中发现,外企职员的了解程度普遍高于国企及民营企业的职员。N+1赔偿、带薪休假、五险一金,这些在外企员工间,大家常谈到的问题,对于很多小公司的员工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都觉得新鲜,岂不知这些都是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而新劳动法的颁布,似乎像一场扫盲风暴,很多劳动者对于自己该享有的权利从不了解到了解。不过,在各大媒体狂轰滥炸的报道中,更多的人还只是记住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个名词,至于其他似乎都无甚意义,因为在他们的心理,“胳膊拗不过大腿,钉子户不会有好结果。”对于抱有此种想法的人,新劳动法的各项条例,都向人们证明,很多权利都是你应当享有的,何必视而不见,岂不是否定了自己价值的存在?你应该重新衡量自己的劳动价值了。

“无固定期限”会成为常态

《劳动合同法》首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和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是社会最关注的条款,因此很多用人单位纷纷采取行动变更劳动合同,甚至研究出“3+6”、“2+2”等签约模式来规避,更引发了各大公司的辞职门事件,将工龄“归零”。对此,《劳动合同法》起草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常凯称,对于劳动者来说,有了职业预期,是利好消息,但并非就是“救命稻草”,对个人来说,还是要兢兢业业工作,才能确保合同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只要员工犯错误,还是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其实,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为了稳定劳动关系,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都特别注重与劳动者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法国劳动法典》的法律篇明确的提出了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一般原则——劳动合同一般不规定确定的期限,即雇员一般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定作了相应的限制。我国台湾地区《劳动基准法》第9条也规定:“劳动契约分为定期契约和不定期契约,临时性,短期性,季节性及特定性的工作订立定期契约,有继续工作者为不定期契约。”一些国家和地区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订立劳动合同的主要形式,定期劳动合同只是例外。

而我国从2008年1月1日起,《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一些省市分别签订“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版本的合同,各管各的期限。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期限只能是这三种之一。 据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处副处长柏澜解读这三种期限合同,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它将成为北京企业用工的常态。

不可以再“漠视”的权利

“公司不给员工上保险、公司不和员工签合同、公司可以莫须有的理由辞退员工无任何赔偿……”如果你也曾经遭遇过类似事件,那么新年伊始,你要注意了:这些都是不合法的!不要觉得这些没什么,其实在新劳动法施行后,你不仅丧失了自己应有的申诉权利,更丢弃了自己应得的经济补偿。

人人都知道的权利

NO1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须按月付双薪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NO2同一劳动者只能被“试用”一次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主要限定:

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次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中,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违法成本: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NO3单位末位淘汰制无效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末位淘汰制等将会变成非法行为!”常凯表示,现在不少企业乐于采用“末位淘汰制”。在《劳动合同法》中已删去了“双方当事人可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这一条。

NO4 解除合同的补偿

对个人而言,即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并非进入 “保险箱”。但根据《劳动合同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解除其他合同一样,都应有相应的补偿:

一是协商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除合同,要求双方都要自愿。其中,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的解除合同,则需要支付补偿金。 金额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至1年的,按1年计算;低于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二是劳动者单方解除。一种是“辞职”,即劳动者只要在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拥有自由择业权。 另一种是“随时解除合同”,这是在当用人单位发生特定情况时,例如未按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支付足额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规章制度违法等。这些情况下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仍须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三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即在劳动者有过失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可以没有补偿地解除合同。而劳动者有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赔偿金。

你了解企业的对策么?

“自2008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要想终止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只有唯一的一次机会。即只签了一次劳动合同,而且该次合同到期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不满十年。”法工委对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读让更多的公司紧张起来。

培训应对新法

伴随着《劳动合同法》施行的日子日趋临近,许多用人单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行为,开始大动干戈,重新洗礼沿用多年的劳动用工制度,欲以最后的行动来规避《劳动合同法》,以达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目的。于是,诸如出现“华为”集体辞职事件、沃尔玛中国区大裁员事件等等。细则迟迟出不了台,用人单位又要面对新法的实施,只好讨教“权威人士”。于是,诸如面向“国有、外资、合资、民营企事业单位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行政总监、人事经理、工会及负责劳动关系的专业人士”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培训班应运而生,政府官员、律师、学者纷纷开讲。也有一些用人单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花昂贵的学费,请《劳动合同法》立法专家“送法上门”。据了解,广州一家中型企业,请某劳动法专家讲一堂课,专家的“培训费”及差旅费等竟然耗费了2万多元。深圳一企业请专家做了一个用工方安,也花了近8000元。

企业打出“擦边球”

为了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纷纷打出“擦边球”。甚至有人为企业研究出避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模式。如 “3+6”适用于大部分的企业,即一次签订3年、第二次签6年的合同签订模式,两者相加,正好9年,低于10年的无固定期限年限。而第一次签3年,是因为这是一个企业考察员工素质的足够时长,如第一个期限是2年,很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考察员工,就得签第二期合同。与之对应,“2+2”适用于劳动密集型、员工流动过快的行业,这种模式被认为可以有效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不至于因为签订时间过长担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除此,更有专家为企业支招:

第一,可以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岗位”,这样合同终止时,企业无需负担任何补偿金。

第二,可以用每天工作不超过4小时的小时工用工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不签合同,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还能随时解雇,并不支付经济补偿。

第三,改变公司名称。即前一次合同期满后,让员工与自己的另一家公司签合同,以达到规避两次合同后转入无固定期限的风险。

第四,企业在第一次合同期满后,不与员工签订第二份合同,而是在第一份合同的基础上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将合同期延长,既达到了长期用工的目的,又避免了被拉入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

你要怎样衡量自己的价值?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的第三位,但中国劳工成本的支出却只有其他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现阶段的中国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为了谋求资本继续委屈求全。”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博弈不单是弱势劳工和强势企业之间的,还有政府为了社会的整体稳定和长期发展的利益置身其中,它是处于三者博弈的局面。

不过,《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企业员工而言,都在传递一种讯息,对个人的长远发展都将是利好消息。要重新衡量自己的劳动价值,不妨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找到自身发展的“护身符”。

NO1固定期限合同以1—3年为宜,一般不要超过5年

对处在黄金劳动年龄的劳动者来说,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不要超过5年,以防止被用人单位独占黄金劳动年龄。当然,所谓黄金劳动年龄,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阶层,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异。比如软件工程师的黄金工作年龄一般在25岁-35岁之间,而空中小姐的黄金工作年龄一般在18岁-28岁之间。

NO2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条件的要争取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好处之一就是在有关合同的解除上如果没有法定条件及约定条件的出现,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而劳动者则可以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劳动者因掌握了解除劳动合同的自主权而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NO3续签固定期限合同要考虑无固定期限合同

针对连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资方,劳动者要考虑把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作为谈判筹码。尤其是对用人单位利用连续的定期劳动合同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况,否则,根据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期满前,劳动者因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提出将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未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应当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NO4提高劳资博弈能力争取主动权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 篇4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交换联系的唯一方式, 人也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从自然当中提升出来, 人越是了解自然, 就越远离自然, 也就使人自身能力更丰富化.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把人从纯粹依赖自然的狩猎状态进化到农耕状态, 那么第二次提升就是人学会了利用自然力去克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时下, 人类理智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利用、消费、使用理智的成果——“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的时代, 反映了人类从直接作用于自然对象的劳动, 向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的特性的劳动发展。人类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不同的特性, 从事任何动物无法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人在劳动中会使用“脑力”, 人“脑力”的进化史, 就是人劳动发展史的写照, 正如人劳动发展史揭示了人的“脑力”进化史一样, 它们是“攀登与扶梯”的关系。而且人类进化史只要没有终结, “攀登与扶梯”就没有止境。

人类理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知识”上, 因为人具有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并传授给后代的独有能力。经过3到4万年人类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 特别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与此同时, 知识的积累和传授方式也获得了革命性飞跃。它突出表现在:一是科学性成为衡量知识价值的首要标准。人们对揭示自然规律、正确总结劳动实践经验的知识抱有真理性信仰。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建立使人类自信百倍增强, “知识就是力量”, 应该说是认识到知识价值的最早和最典型的表述。二是科研部门国家化。像欧洲诸国建立的皇家科学院, 国家图书馆, 包括像俄国这样的军事封建国家也建立起科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为确立科学知识的权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教育——知识传授的社会化迅速兴起。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 培养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成为主要任务。同时, 不断出现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所揭示出的自然界奥秘和生产能量, 刺激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兴趣, 并形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四是应用科学知识在生产领域逐步利用。科学知识的巨大力量迅速表现在生产领域中,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 使资本主义商品涌向了全世界, “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 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可以这样说,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中应用科学知识的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是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社会基础。不应该把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前此以往的经济形态割裂, 相反, 而是要从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中去探讨新经济形态出现的根本原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变化中揭示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方式的改变, 而不是试图证明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性质的改变。

2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一般劳动的看法, 它是肌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消耗, 那么,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因为, 在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 人的脑和神经, 乃至肌肉都有大量消耗, 特别是创造知识这类“脑力劳动”, 更需要付出巨大的脑和神经能量。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我们同样得出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第一要素这样的结论。

从创造价值这个角度看,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并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单个的行为, 而是动态的、主动的、合作行为;并不是一个人喜好、个性选择的结果, 而是社会需求、个人价值体现的要求;并不是知识无价, 全人类共享、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而是要负出代价、负出勤奋的劳动, 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 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证书。这一切说明,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 或者说, 本质上是当代社会衡量社会一般劳动的必要条件, 社会在购买产品时, 其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形成一定合格劳动力教育培养的支出费用。这也才能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备一定知识的专门人才, 其具有的劳动力价值高于一般劳动力的原因所在。并不是知识本身创造了价值, 而是通过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劳动, 使知识与劳动能力合二为一, 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直接创造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作为当今社会必需的、特有的社会劳动过程, 形成了教育系统、信息系统、科学研究系统, 这三个系统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相对应, 并直接为整个社会“生产”、“提炼”、“造就”生产者。可想而知, 这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这才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就能产生价值”的根本原因。

3“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劳动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逐步扩大,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相当时期里, 社会物质财富的实现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而与物质财富增长相拌生的精神财富的实现却隐蔽在物质财富之后, 或以思想的物化成果形式流通于专门的市场, 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只要是商品, 它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高度发展的今天, 这两者在创造劳动价值上去金趋近合一, 而且无形的“精神”内容开始在一件商品中占有较大的价值成分, 按照OECD的计算, 当一件产品中知识的含量达到60%, 就属于知识经济的产品了。那么, 当知识成为劳动对象、劳动要素时, “知识劳动”本身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 它的特点是不在于这种特殊商品“有形还是无形”, 而在于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并因走向市场而具有价值。

可以肯定, 在未来世界中, 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将占到劳动生产者的绝大部分, 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行的系统已达到如此高的科技程度, 以至离开“知识劳动”将成为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的减少, 使社会财富的创造转移到以知识的学习、使用和创造为主的劳动领域中, 并直接促进再生资源和新的替代方式的产生, 改变已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 向更高层次的“自然化”回归。到那时, 表面上人们的生活简单了, 但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件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是高科技的产物, 是与周围环境有机互换的部分。因此, “知识劳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要形式。

4 结语

从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知识经济, 我们的结论是知识创造价值, 首先它必须具有劳动的本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源泉, 知识成为生产要素并直接创造价值的时代到来, 是人类长期劳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都是一种劳动, 并体现为特殊的价值形态。

摘要:提出了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的观点。指出其表现形式为“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并对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

[1]OEC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5.

劳动价值观 篇5

劳动价值理论新视野-兼评创新劳动价值论

针对目前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唯一科学的态度是坚持和发展.那么如何坚持和发展呢?在分析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所有四种可能性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两条路是行得通的`:拓展劳动概念的外延和重新划分劳动概念.创新劳动价值论正是沿着这两条路发展的,它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实践需要,把劳动重新区分为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同时拓展了劳动概念的外延,并进而建立了新的劳动价值理论.这无疑是在劳动价值论内部对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 者:董振华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刊 名: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3)分类号:A8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坚持 发展 创新劳动价值论

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篇6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理论基础;价值;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A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9602

1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哲学基础

1.1科学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古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首先他打破了古典派只从交换价值的形式上看待价值的局限,而从“不同性质使用价值为什么能够在数量上相比较”出发,抽象出价值概念。为此他提出商品的二重性学说,并独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把价值作为一个独立范畴确立下来。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价值创造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大小。并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并指出,“剩余价值的出现既离不开流通领域又不在流通领域,而在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价值增值关键是生产者,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并不创造价值而是转移其自身的价值。”因而,在价值创造源泉上,坚持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真理。

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必须认真分析其价值理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正是这些条件才构成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哲学基础,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钥匙。

1.2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个基础是:价值概念是建立在以人类整体的偏好为价值评判标准的框架之下的。迄今为止的几乎全部学科,只要涉及价值判断的,都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某物有价值完全是因为其对人类有效用,能满足人类需要;反之若某物不能满足人类需要则无价值。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二个基础是:价值的概念是商品用于交换时才产生的。价值概念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人类之间的交换,物品永远只是物品,只具有使用价值。可见,价值是针对交换而提出来的,确切地说是针对人们交换中双方交换物的比例关系而提出来的,是衡量交换是否公平的一种尺度。从这个意义上,价值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也不是在交换过程以后,而是在交换的一瞬间才得以体现的。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三个基础是:价值是表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社会关系。”既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有意义,它表现为交换价值,交换又是建立在双方平等意愿的基础上,所以价值是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人与人交换关系(表现为商品的交换比例)的表现。

2价值创造的源泉

2.1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

为什么土地、资本也同样参与生产过程,但它们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已隐含在马克思对价值和交换的分析之中。让我们先考察交换,在假定交换物品对人类有效用,而且交换双方也为之付出劳动的基础上,来分析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那么,以何种比例交换二物品最恰当呢?为什么一只海狸交换两头鹿,而不是一头或三头呢?这就集中到价值创造上了。马克思正是在前三个基础之下,对其作了科学的回答。既然价值是以人为标准进行评判的,那么就看这次交换对双方是否公平。若公平则成交,否则交换就不能进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交换公平呢?当然又是要从人类本身的判断来考虑。可见,马克思只所以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即是把价值概念建立在“人类为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付出理所当然成了衡量交换比例的尺度。但这种艰辛和付出的度量在实践中又是有困难的。因此,马克思只有抽象出一般劳动,认为他们是同质的。进行了这种抽象之后,衡量商品的价值的标准就是人类的劳动。然而劳动还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只有用人类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取代。而人类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而是社会平均的,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2.2价值创造的更一般意义上的源泉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建立在以整个人类的福利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价值的唯一的更一般的源泉:“人类为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从而价值创造的一般要件就是:(1)主体创造出使用价值。(2)人类在创造该使用价值时付出了艰辛和麻烦。(3)创造价值用于交换。从这个基础上考虑问题,一切效用价值论者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只从个体(效用)出发,而未以整个人类社会(效用)为对象,以个体抹杀了一般。三位一体的公式也是错误的,因为“价值是体现在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上的,只能由人来创造而不能由物来创造”,非劳动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为商品的形成付出“艰辛和麻烦”,只是单纯的价值转移。

3价值创造分析——新时期对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和深化

通过对价值理论的前提、价值创造的一般源泉以及价值创造的判断要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据对新时期复杂经济现象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解析。

3.1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 

物化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人类劳动在当代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被消费转移到劳动力中,构成劳动力的价值,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物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具体劳动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也不能创造价值。因此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不能创造价值,但它对价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1)它是劳动过程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没有物化劳动参与,劳动者就无法借助生产资料进行劳动。(2)它构成了价值载体的物质内容,即使用价值。没有物化劳动参与,商品价值就缺乏物质载体。(3)作为上一劳动过程结果的物化劳动是经验的累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

3.2科学技术知识不创造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在与过去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所以有些学者便认为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价值,并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论据 。其实这是混同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跟价值即这个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毫不相干,更不可能成为创造价值的力量。科技的运用,只是导致使用价值的成倍增长,而非价值的成倍增长。正是科技使人们生产该商品的生产率提高,减少了人们“获取该物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单位商品的价值才下降,而总价值却是不变的。另外,科技的发展导致价值的转移或者说价值的剥削,会产生一个重新分配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但不是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了价值。科技的唯一作用就是广泛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对其他行业剩余的剥削,必然带动社会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人们获得社会产品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和麻烦”减少,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这个价值量降低的过程是人类生产自身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力增强的过程。

3.3经营管理劳动的价值创造

经营管理劳动在企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组织、协调、指挥、监督,是构成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生产环节复杂的生产下,经营管理显得比普通劳动更加关键。管理者虽没有参与使用价值的直接生产,但其劳动与工人一般性劳动构成了企业的“共同劳动”,管理者也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间接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而且其劳动是更加复杂的劳动,需要掌握更加复杂的科技知识和管理方法,是比普通工人劳动更有创造力的劳动。

3.4第三产业劳动、私营企业主劳动的创造价值

第三产业劳动也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理由如下:(1)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2)第三产业劳动产品也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般凝结。(3)第三产业的劳动用于社会交换,满足社会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越来越多,创造的产值也逐渐增加。第三产业中无论是生活服务部门、生产资料服务部门还是其他服务部门,都是创造了无形产品,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作为一般劳动,与工人的劳动或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劳动没有两样。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区别就是其所有权的不同,或者说是价值分配不同,这与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不能相提并论。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要依据价值创造的三个要件。即:主体创造出使用价值、价值创造主体为获得该使用价值付出艰辛、用于社会交换。由此看来,第三产业劳动、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同样具有价值创造的属性。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变化,价值产生和实现的条件与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但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在现在与将来仍然适用。不能由于一些经济现象的变化去否定劳动价值论,而应该在分析当时经济环境的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使之更加成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冯春安.国内劳动价值论争鸣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15456.

[2]罗润东,秦海英.劳动价值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3):4648.

[3]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邓先宏,傅军胜,毛立言.对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2,(5):8.

[6]郭友聪.当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的本质及其实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9):35.

[7]钱伯海,王莉霞.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经济评论,1999,(2):7.

“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现代分析 篇7

从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一个形式或亚种)的职能出发考察商业,马克思认为商业“是以商人的活动,即商人的买卖行为为媒介的,于是这种活动就形成一种特别的、与产业资本的其他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和货币资本职能——编者著)分离的、因而是独立存在的业务。这是社会分工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果是一部分本来要在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里就是流通阶段)中完成的职能,现在表现为一种和生产者不同的、特别的流通当事人的专门职能”[1]。

我国对商业的传统定义同马克思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商业是专事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部门或经济活动。但是,若是按照国际习惯划分,商业行为分为四种,商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同马克思的商业概念和我国传统的商业概念差别很大。

第一,直接媒介商品交换的活动,如批发、零售、连锁、代理商业等,它们直接从事商品的收购和销售活动,称为“买卖商”,也称“第一商”。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商业的本意或商业的专门职能,也是我国的传统商业所指。

第二,为物质生产机构、买卖商等直接服务的商业活动,如运输、运送、仓储、加工整理、传播商品信息、居间行为(经纪)等,称为“直接辅助商”,也称“第二商”(但是在我国,由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工不很充分,某些机构的商品运输、运送、仓储等非核心业务仍然部分“宿主”于本生产商或买卖商等——见下文)。

第三,为生产商、买卖商等间接服务的商业活动,如金融、保险、信托、租赁等,此种行为只是为生产商、买卖商等的生计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解决后顾之忧,并不直接作用于交易的对象——物质商品,称为“间接辅助商”,也称“第三商”。

第四,具有劳务性质的商业活动,如旅店业、宾馆业、餐饮业、娱乐网吧业、影视戏剧服务业、旅游业、洗浴业、美容美发业、保健业、邮政业、电讯业、修理业、家政业、婚介、咨询业等等劳务,它们统称为“服务商”,也称“第四商”。

按现在国际上的商业概念,后三者显然不是马克思所讲的商业和我国的传统商业所指(但有的劳务活动归政府贸易职能部门管理),以上四种商业行为在我国均归为第三产业。买卖商“不愧”为商业的主体和核心,但是部分其他商(如金融、保险、信托、租赁等)的“商业劳动”跟买卖商交易的物质商品不发生任何直接的关系,只是帮助生产商、买卖商等执行其职能,这些“商业劳动”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实现价值;另有部分其他商(如运输、运送、仓储、加工整理、餐饮业、修理业等)的“商业劳动”,创造价值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和过程很相似。因此,本文“商业劳动创造价值”中的“商业”指向也仅仅限于“买卖商”。

商业劳动是指从事买卖活动所耗费的劳动,是在商品流通领域起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介作用和提供商业服务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社会再生产大链条需要“买卖商”这个环节,这就决定了商业劳动的社会必要性和必然性。所以,商业劳动同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劳动”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

第一,商业劳动是一种服务性劳动,主要的是为商品的买卖付出的劳动。它不仅直接作用于商品实体,而且要作用于商品出售者和购买者即消费者,特别是后者,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后者更是“上帝”。要“一分钱,二分货,三分心”,围绕商品买卖过程出现的为对方服务的各种活动,需要花费大量劳动。

第二,商业劳动具有很大的弹性。商业部门的劳动耗费多少,劳动成果和劳动力的发挥,不仅决定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状况及劳动力素质,还决定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外界因素。比如生产者能否提供数量充足、价格合理的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效需求和预期收入情况,国家的政治经济现状和预期情况,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保障现实和预期水平等,都对商业劳动有不同的影响。另外,商业企业内部状况也受外界干扰,这就决定了商业劳动量和难易程度、劳动成果有很大弹性。

第三,商业劳动是复杂性劳动,这个复杂性取决于生产过程、品种繁多、档次不一的复杂性,更取决于消费主体的复杂性(所有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团体、企业都是消费主体)、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商业劳动者不仅要掌握生产知识、消费心理、社会风俗等社会知识,还要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要根据不同环节、不同商品以及不同的消费主体,采取不同的劳动方式和服务方式。

第四,商业劳动还是一个主观能动性极强的劳动,伸缩性大,其成果不完全决定于客观环境,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取决于每个从业人员尤其是经营层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精神与综合素质。

二、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现代分析

(一)商业劳动的类别

对商业劳动予以分类,是分析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的前提。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动,分为商品使用价值及价值增殖与商品价值形态转化两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支出的劳动可分为三类:

1.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支出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在产业资本时代,“运输业以及处于可以分配的形式中的商品的保管和分配,应当在多大程度上看作是流通过程中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1]。马克思还把此过程视为产业资本时代的“商品资本流通中的这些附带的事项”[1],在商品资本独立为商业资本或商人资本后,尤其是现代,此过程已扩展为商品的运输、补充性加工、保管、分级、分散、包装、仓储、运送、售后服务(安装、调试、改进、培训、回访、维修、保养、零部件简单再制造、换件、废旧品回收)等一系列项目(但是在我国,随着社会分工与机构服务外包的兴起和深入发展,许多项目已成长为现代独立经济部门——见上文)。在此过程中支出的劳动,“部分地同商人资本或商品经营资本的独特的职能混淆在一起;部分地同这种资本的独特的专门职能实际结合在一起”[1]。我们暂且称之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这类劳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和保存有关,它是生产过程的追加,是被流通掩盖起的生产性劳动,它们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追加着商品的价值量。

2.为实现商品价值形态转化而支出的劳动。现代的劳动形式大体包括商品的买卖、簿记、企业核算、出纳、通讯、交通、应酬等,这部分劳动同价值的计算和价值形式转化有关。马克思对此的观点是:从劳动内容看,它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产品”[2],“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它不直接创造它们”[1],它们是非生产性劳动。为使这种劳动与“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相区别,可以称之为“纯商业劳动”。它的意义就是执行商业资本的独特的专门职能——实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或相反(在买方市场上,主要是将实物转化为货币;在卖方市场上,主要是将货币转化为实物),实现商品实体和商品资金的相向运动,实现商品的等价交换和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使“惊险的一跳”成功。马克思曾把这种劳动称为“燃烧劳动”,认为“这种燃烧劳动,虽然是燃烧过程上一个必要的要素,但不会生出热来”[2]。因此,这种劳动同样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3.事务管理性及开发性商业劳动,分为事务管理性商业劳动、开发性商业劳动,事务管理性商业劳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员组织、任务调度、对商业劳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其意义在于对本企业的生产性和纯商业劳动进行程序化、规范化、常规化的管理,以保持二者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开发性商业劳动是一种创意劳动,主要是一种高智商、复杂、弹性极大、能动性极强的脑力劳动,其劳动成果是思想和理念,是通过预见、调查预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企业设想策划、决策和控制、企业文化(物质层次、企业制度和企业精神)和艺术的构思设计等劳动形式再现的思想和理念,其意义在于综合分析企业内部现有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前提下,躲避和化解经营风险,抢抓经营机会,以达到对本企业现有的全部元素的充分、深度、恰到好处的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新的元素,改造和提升内部条件,极大地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和素质,培育新的增长极,为企业发力高端市场或更大经营规模搭建平台,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开发性商业劳动过程包括:(1)通过全面缜密考察、深入分析研究本企业现有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微观和宏观环境),对本企业经销的商品的品质(内在素质及外观的综合)、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技术与信息、资本、买卖市场、财务、设备物资和房地产、企业结构与组织、企业文化、营销战略和策略、企业推介上市和股市运作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筹划、整合、包装;(2)对企业的危机管理、绿色管理、人性化或人格化管理等新兴管理模式进行构思与制度设计创新;(3)培育学习型企业;(4)根据“模块化法则”实施企业再造运动。以实现企业的成倍速改变、跳跃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内外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高屋建瓴,前瞻未来,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宏观谋划,抢占生机,决胜于千里之外,决胜于将来某个时日。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尤其是开发性商业劳动,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安全合作化既成定局并加快发展的当今世界,在我国齐并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大背景、新视角下,难度空前,并且其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马克思、恩格斯从未论及此类劳动。

(二)商业劳动如何创造价值的现代分析

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如果创造价值,又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狭义上讲,对经营的单个商品来说,对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来说,商业劳动有创造价值与不创造价值之分;从广义上讲,对全社会来说,所有的商业劳动都创造价值。

1.从追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这个层面上分析,“附带的生产性劳动”将直接、不同程度地追加着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无疑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单个商品来说,“纯商业劳动”不会追加价值量,是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但是,“管理性劳动、开发性劳动”需要分而论之,由于“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的管理直接作用于生产性劳动,甚至有时跟生产性劳动难分难解,并同生产性劳动一起增加着单个商品的价值量;而对“纯商业劳动”的管理,则不创造价值。“开发性商业劳动”,如果涉及到单个商品,或是在商品上作新的设计,以致增加、改变或提高了其服务功能,增加了商品的服务项目,或是改善和提高商品的服务水平,同实现此设计或提高服务水平的脑力体力劳动一样,应视为创造价值,否则亦然。

2.从增加本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这个层面上:“附带的生产性劳动”及其管理性劳动,通过追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直接创造价值,增添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纯商业劳动”及其管理性劳动不追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一般也不增加企业的商品买卖总量,也不增加企业的价值总量,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开发性商业劳动”对本企业最终一般会产生物质结果,无疑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另外,有的管理性劳动(如对“纯商业劳动”的管理),虽不增加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但通过科学管理减少了纯商业劳动支出,使它低于“社会必要支出”,能够能增加商业企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利润总量。

3.从广义上讲,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层面上说,所有的商业劳动都创造价值。

第一,从现代社会的社会再生产依赖商业劳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商业劳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价值。高度分工的现代经济社会离不开商业资本,离不开商业活动,离不开商业劳动,它不可能离开商业而存在。现代经济社会的绝大多数商品一般要通过商业劳动,完成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或另一生产领域的转移,实现最后的“惊险的一跳”,否则就要退回产业资本时代。因此,任何类别的商业劳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产业劳动这个中介)创造价值。

第二,作为整体出现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全社会可以相对节约许多用于物质流通的非生产性劳动耗费(人、财、物力),商业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这种节约来自社会分工和它的职能专门化。商业劳动的职能专门化和高智能化,使得商业机构销售同质等量的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直至个别劳动,一般要比生产机构自己营销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直至个别劳动相应的低许多,其节约下来的“物化劳动”在理化指数上、在使用功能上无异于产业劳动即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因此,所有的商业劳动都是直接创造价值的。

第三,如果商业劳动节省下来的非生产性劳动耗费作为产业资本,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物化劳动”不是作为消费资料消费掉),将大大增加产业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将增加大量的社会价值。因此,商业劳动可以通过节省下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参与社会再生产而间接地创造价值。所以,商业资本“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既然它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就会提高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利润率。既然它会把资本的一个较小的部分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它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1]。

第四,从商业资本的“独立”和商业劳动节约物化劳动、增加经济净福利讲,商业劳动更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经济净福利”是现代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全部经济福利,减去补偿伴随经济增长和发展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所消耗或应该消耗掉的那部分经济福利后的剩余部分。有效的产业劳动创造出价值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前提是不减少原劳动时间),一般能够带来经济净福利的增加,而节约物化劳动照样能够带来经济净福利的增加,而且相比较而言,节约物化劳动形成的那部分福利几乎完全是经济净福利(因为“节约”过程基本不产生负面效应)。就此意义而言,商业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因为比同样的产业劳动更能够增加经济净福利,更能够直接创造价值。

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不发达的经济社会时期商业劳动的规律,而在发达的经济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高,既有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需求,商业劳动节约的往往是资源和能源,是“净资本”。这些资源能源可以在将来稀缺资源更具有使用效率的情况下,科学技术水平更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规模,形成更高的价值,形成更多的经济净福利,造福于子孙后代。

第五,基于运输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比较,商业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的统计理念和操作层面上,运输业(物流业)的劳动被认定为生产性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运输业也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产业。运输业的劳动无非是以运输工具为载体,把物质产品从一地移至另一地,它丝毫不改变产品的理化指数、性质和功能,就这样在原产品上增加了价值。撇开“附带的生产性劳动”和“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不论,单就执行商业资本独特专门职能的“最不可能创造价值”的“纯商业劳动”来说,在创造价值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于运输业的劳动。它是把物质产品买进来,然后卖出去,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生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的“位移”,也是一点儿都不改变其性能。运输业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资料即物化劳动,商业也需要。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断言,商业劳动也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它是商品价值增殖链上的一个环节。

“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和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世界各国现在和将来均不同程度地遭遇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奋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目标,废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视角下,其实践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这项研究完全能够通过思维方式和理念的更新、产业规划和制度设计、硬件设施建设等人财物力的投入,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发达和升级,促进全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进程,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社会再生产成本,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摘要:商业劳动包括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以及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其中开发性商业劳动是最高级的商业劳动。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经营的单个商品来说,对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来说,有创造价值和不创造价值之分;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讲,所有的商业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因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且具有重大、深远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商业劳动,价值,纯商业劳动,管理性商业劳动,开发性商业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98,305,312.

劳动价值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述评 篇8

(一)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代表人物是钱伯海和卢希悦。钱伯海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 “工必先利其器”, 科技人员把他们科技劳动的成果———创造发明, 凝聚在物化劳动上, 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压缩必要劳动时间, 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是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 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而且日积月累, 不断发展, 就能达到运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 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 依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 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来。……这说明利其器, “器”就是物化劳动, 是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或主要力量。物化劳动是本期生产的, 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这样, 活劳动是本期的, 物化劳动又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 因此讲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归根结底还是活劳动创造的。一句话, 它始终坚持活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

卢希悦教授认为, 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的现在物化, 即由活劳动转变为物化劳动, 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是创造新价值的源泉;而作为不变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物化劳动, 即过去活劳动的物化, 同样也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它们都是构成价值实体的同质性人类一般劳动, 因而同样也是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如果只承认现在活劳动的物化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而不承认过去活劳动的物化也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就等于说:活劳动既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又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不仅是理论和逻辑上的不能自圆其说, 而且是理论和逻辑上的混乱。”

(二) 科学技术创造价值。

卢希悦教授的观点较为集中, 鲜明而有代表性。卢希悦教授认为, 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重要源泉, 但不是“唯一源泉”;科学技术是创造新价值的另一重要源泉, “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 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巨大源泉。”“作为‘一般劳动’的科学劳动, 无论是在以单独形态出现的技术专利, 即‘技术商品’中, 还是渗透到生产资料中的‘物化了的知识力量’, 即科技劳动的物化商品中, 由于这种劳动既是前人大量复杂劳动的历史积累和长期凝结, 又是经过大量复杂劳动的广泛协作和现实积累, 所以它本身就蕴含着难以计量的大规模的人类复杂劳动, 从而也是科学技术成为创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价值巨大源泉的内在原因。”因此, 在新价值源泉问题的研究中, “把科学技术这种‘物化了的知识力量’排除在外, 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 而且在实践中也是说不通的。”

卢希悦教授还提出了“商品价值整合论”。他从马克思关于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出发, 对其加以概括和分离, 并逐一分析这些因素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也就是对单位商品中劳动总量和价值变动的影响, 得出结论:劳动社会性质的进步, 社会的自然力, 生产的自然条件,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都是、或是事实上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巨大源泉。另外, 他还认为管理因素、文化因素、信息因素、体质因素等, 也会在事实上成为创造价值和新价值的特殊源泉。他把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总结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商品价值整合论”。

二、生产劳动的概念及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拓展

(一) 国家公务员、政府机关、金融业、证券业也创造价值。

李伟明、王援在他们的文章中指出, 当前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概念的扩展是不彻底的, 劳动价值概念应当做进一步的扩展。他们认为, 人们的各种正当、合法的生产劳动, 包括一般认为的非商品生产劳动, 只要它是创造使用价值的, 那么它就创造价值。非商品生产的劳动, 如金融业、证券业职员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国家公务员的服务是特殊性质的服务, 虽然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 但是也创造价值。同时他们还认为,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体系中, 不存在创造价值的劳动和不创造价值劳动的区别。他们将价值概念进一步扩展为: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 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以王述英为代表, 他提出了“劳务价值论”。他指出,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实质是要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和深化到服务领域, 确立服务业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他认为, 凡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 都是生产劳动。一二三产业部门提供的劳动成果都分别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因而提供这些劳动成果的活动, 都是生产劳动。服务业也是产业部门, 从事服务业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从而也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创造源泉。

韩玉军也认为, 服务劳动产品也具有价值, 服务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服务劳动创造价值事实上是价值规律的客观反映。他提出要修正“两分法”, 将服务项目纳入古典价值范畴;重新界定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物质产品应包括非实物形态和实物形态。他认为, 创立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脑力为主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魏埙认为, 生产劳动或者创造价值的劳动应由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扩大到从事非物质产品或者精神产品的劳动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管理者的劳动、文艺工作者的劳动, 以及商业劳动都应视为生产劳动。

卫兴华也提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拓宽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他将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分为四类: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商业和服务业劳动、社会公务劳动。其中无论是商品经济中的还是非商品经济中的物质生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精神生产劳动有的生产价值, 如科技发明、建筑设计, 有的则不生产价值, 如广播电台广播故事小说;非商业性服务是不创造价值的, 而商业性服务中的休闲型服务和兼为生产生活的服务是创造价值的, 如金融业、保险业等;社会公务劳动, 如党政人员、军人等, 他们是不创造价值的。

(四) 科学劳动创造价值。

陈征提出科学劳动不仅能够转移旧价值, 而且能够创造新价值。科学劳动具体表现在物质生产部门、精神生产部门、教育部门以及企业管理中等。他强调, 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 而不是科学知识本身。如果把科学劳动创造价值和科学创造价值混为一谈, 就会导致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

三、创新的价值论

(一) 技术价值论:

一种新的价值论视角。“技术价值论”以王文龙为代表。他指出,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中,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零和博弈, 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 而在现实社会中, 双方之间的关系呈现双赢之势, 但无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生产要素价值论都不能合理地解释这种双赢现象。他认为, “人类从原始社会不断进步进入现代社会, 创造这么多的财富, 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因此可以说, 技术进步是价值创造的最终源泉。”并且他还在文章中区分了活劳动与死劳动, 以及普通劳动与创造性劳动在价值增值方面的作用。他指出, 从广义上说, 技术也是广义劳动的一部分, 但大部分技术已成为历史遗产中的死劳动, 作为无形遗产而存在, 不依赖于人体而存在, 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劳动, 必须依赖于人体而存在。对于大部分普通劳动者来说, 他们的劳动和资本一样不能使价值增值, 而只是使价值发生转移。只有少数创新者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价值增值, 并在社会和历史中形成价值外溢, 扩大了社会生产潜力。总之, 他认为, 只有以技术形式存在的死劳动和具有创造性的那部分活劳动能使价值不断增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 活劳动不断变成以技术形式存在的死劳动, 使技术价值不断增加。

(二) 新生产要素价值论。

姜启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要素价值论含义有所不同的“现象形态要素价值论”。之所以不同, 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传统的要素价值论是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 而此处则被理解为劳动价值论的转化形式或表现形式;第二, 传统的要素价值论本身即表示某一事物的本质, 不存在采取任何一种形式的问题, 而此处则仅仅表现事物的现象形态, 它同本质不同;第三, 因此传统的要素价值论在价值总量上不受劳动总量的约束脱离了这个总量。他认为, 这个新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最大益处, 在于能在稍加改造的条件下移植西方的国民收入调节论, 使就业与通货、增长周期性等传统的市场经济中所固有的矛盾和缺陷得以弥补救助。

四、劳动价值论的其他创新

(一) 从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来发展劳动价值论。

陈永正从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的角度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 在当代技术进步的条件下, 劳动力价值并不是完全由生活资料决定的, 而主要取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实质上是“隐含劳动”的支出过程, 这种“隐含劳动”只是形成劳动力价值, 而暂时不形成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由于教育的作用就是累积“隐含劳动”从而增大劳动力价值, 就使得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极大地向后延伸了。从而在教育现代化条件下, 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不再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 而是向后延伸到教育过程。同时他还指出, 商品价值形成的趋势是, 商品价值越来越大的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 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成为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一部分的意义上, 教育成为广义的生产。

(二) 重新建立劳动价值论。

晏智杰认为, 目前流行的将劳动的概念和外延加以拓展, 将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劳动和经营管理工作者的劳动纳入“劳动”这个范畴是行不通的。他认为, 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价值论的重建应从重新规定经济学价值概念开始, 然后及于价值源泉、价值规律的实现条件, 以及依据新价值论对新分配制度的论证, 等等。其中, 他指出了天人合一价值决定论, 承认自然界也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主人;承认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实质性存在形式, 承认价值规律就存在于供求关系之中。

(三) 从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出发创新劳动价值论。

关柏春在他的文章中指出, 社会主义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问题。他对很多学者认为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就是说明科技、管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 说明科技、管理劳动创造价值是理论创新持否定态度。由此他提出了“劳动具有价值”的观点。他认为, 解决利益差别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市场, 一旦通过市场, 利益差别问题就不难解决了。而通过市场解决利益差别问题的关键是把劳动当作了商品, 把工资当作了劳动的价格, 他们是以“劳动具有价值”这种认识作为隐含前提的。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由来已久, 学者们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各抒己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时期提出来的, 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但是,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形态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的启动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第三产业的兴起与扩大、企业家阶层的产生和增加、生产要素的参与分配与智力劳动的收入增加以及其他一些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出现, 因此马克思价值论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钱伯海.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J].南开学报, 2002.2.

[2]卢希悦.科学技术是创造新价值的巨大源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李伟明, 王援.谈谈劳动价值概念的再扩展[J].社会主义研究, 2003.1.

[4]王述英.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经济学家, 2002.1.

[5]韩玉军.创立服务劳动价值论势在必行[J].经济学家, 2004.1.

[6]雷国本.服务劳动的性质—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5.

[7]魏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J].南开学报, 2002.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篇9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一般认识

马克思认为, 一切形式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算在“劳动”范畴之内, 任何种类的劳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并不是聪明的人脑对由各种具体劳动组成的“具体总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劳动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 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 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 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只是偶然的形式, 因而是无差别的。劳动已经不仅在范畴上, 而且在现实中成了创造财富的一般手段, 而不再是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因此, 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 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 既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价值。在价值形成过程中, 仅有一般性的活劳动是远远不够的, 它必须与其他的生产性要素相结合才能形成价值, 也就是说, 从价值形成的角度考虑, 劳动形成或凝结成价值是有条件的。即:在生产过程中,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交换价值。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人们的活劳动, 即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创造价值。简单说来,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主要包括:

(1) 商品的二因素及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生产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的都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 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 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可以说,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着手, 分析并得出商品包括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而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决定。其中,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只有商品具备了使用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能被承认, 才能形成交换价值。

(2)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及价值规律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进行, 实行等价交换, 这也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 货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出现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现实中的货币流通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 则以现实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尽量减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4)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只有劳动而且是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在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这一点通过对商品价值构成及形成的说明而具体化。投入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的商品, 在生产出来之后, 其价值是由这样三个部分构成的:第一个部分与投入的人力资本相对应, 即劳动力商品的工资部分, 它通过工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来, 属于活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的一部分。第二个部分与投入的物力资本相对应, 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厂房、机器、原料等物质资料的价值。它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只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把它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称为物化劳动的转移, 这是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的具体表现。新产品价值的第三个部分, 即比投入成本增大的剩余价值部分, 因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以及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 这部分价值只能是由工人创造的了。顺理成章,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就彻底地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5) 资本及资本的运动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资本的运动对其他物质性生产要素的运动及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1、为帮助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价值和财富是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劳动作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虽然是无条件的, 但土地、资本、技术、机器设备等物质性生产要素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参与财富创造的因素和形式也必然出现, 这对缓解我国经济基础薄弱, 金融资本和现代化管理体制仍未完美提供了有利的补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对于破除“平均主义”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及在分配中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等滞后认识, 促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科学化、系统化,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资源配置, 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内在属性,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 其作用根源于内在的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机制, 主要体现在调节、刺激、分化等方面, 尤其强调的是分化作用, 它能导致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和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把握价值规律的科学内涵, 在规范市场秩序时, 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做到“有形”和“无形”的两只手相结合,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3、优化新兴服务行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充分分析和把握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等的基础上提出的, 而现时代的今天, 无论生产方式还是其他方面, 与当时相比, 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我国, 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及作用方式等日趋多样化。科技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各种服务性行业及其他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劳动, 也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甚至有些国家出现服务行业占社会创造财富的优势比例的趋势, 正如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所论述的, 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形成是不同的。同样, 财富的创造与价值的创造也是不同的。因此, 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对现实经济社会具有重要解释意义。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发现了剩余价值,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 为我们正确理解商品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论述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 分析新时期、新情况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经济,商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高放, 李景治, 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关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1983.

劳动价值观 篇10

1.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表述。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 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其实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2.影响商品国际价值因素。商品交换现在不仅是在一国国内进行, 而是已扩展到国际范围。那么从广义上讲商品价值这个含义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这个国际价值的因素就是具有世界劳动性质的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但是, 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同, 直接导致劳动生产率不同。比如, 生产同一个商品, 可能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需要一个小时, 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则需要三个小时。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此种交换方式下, 每个参与方都是能获利的。但发展中国家在此交换中是受到剥削的。马克思说过:“两个国家可以根据利润规律进行交换, 两国都获利, 但是一国总是吃亏;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小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二、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国际价值理论在中国现实意义的思考

(一) 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困惑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提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程度提高,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价值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在知识经济“大爆炸”的今天, 就有学者认为, “先进技术设备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作为一代又一代的复杂劳动的积累和物化,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中代替和节约大批活劳动, 从而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中, 产生放大效应, 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此观点有它的合理性。先进的技术, 信息在当今社会中毋庸置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认为的是除了劳动以外, 还有另一个因素———知识、科学技术创造价值, 而陷入劳动、知识“二元价值论”。这些简直就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的颠覆。此外,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 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进“时间”因素, “在现实的世界里, 时间就是黄金, 利息率并不等于零”。还有其他的新变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也提出了挑战使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面临重重考验。

2.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分析。

那么, 今天的社会到底是什么创造价值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价值我们又如何对其作出评价呢?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 现代社会劳动形式在价值创造中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参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生产要素除了土地、资本、机器外, 又增添科学、技术、专利、信息等重要生产要素。但是这些生产要素并不创造价值, 只是作为价值生成的必要条件, 提供价值增值的可能性。所以, 这些生产要素只有与劳动结合, 以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形式才能创造价值。

从价值分配的角度分析。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们把非价值创造要素参与分配视为是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瓜分, 是无偿占有, 否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但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各种生产要素也参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只能按在创造价值和财富中所作贡献大小来参与分配, 而不能仅仅依据劳动时间来分配, 要把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区别开来。

从价值评价的角度分析。在分析商品价值时, 要从现实的价值实效去考虑, 不能单纯地从生产者那里进行评价。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一旦劳动产品在交换过程中不能成交, 劳动产品也难成为商品, 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成为了无效劳动, 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可言了。所以, 在评价商品价值时要充分考虑交换关系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这也给现代企业以及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求, 就是要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科学性, 非物质要素只是参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 但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最终都要通过与劳动的结合才能使价值增值。但是, 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它们的效用, 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中国现代社会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刻认识、补充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 随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价值。

(二) 中国加入WTO历程与商品国际价值理论的融合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是开放的经济, 特别是加入WTO后, 我们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参与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 与进出口有关的商品的价值都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考虑一国商品的国别价值, 而且要考虑商品的国际价值, 并在此中处理好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的关系。并且通过国际成本比较和国际市场供求状况, 来确定其商品的价格。这是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延续和扩展。因此, 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的理论, 在现今对企业对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三、坚持经济全球化思想, 解读中国的发展态

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把握商品国际价值, 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认识到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个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也必然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

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时间不长, 只有三十年。实践还不充分, 理论研究也还很不充分。所以, 我们不仅要研究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而且还要研究在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课题, 也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现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 把握好经济全球化下劳动价值论国际价值这把双刃剑, 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加入W TO以后中国涉及商品国际价值的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进出口总额相比, 已超过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位的贸易大国。但是, 距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目前, 中国外贸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增长, 出口的产品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少, 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多。这说明中国同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正处在以我们的三个工作日同他们的一个工作日相交换的阶段。这也就是在国际交换中, 商品的国际价值不同与国别价值对我们的不利因素。而且目前, 随着中国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不断上升和能源供应紧张导致的各种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 中国即将告别经济增长的低成本时代, 这意味着对外贸易中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的优势将逐渐丧失。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途径。

“劳动消耗少于这个标准的是先进者, 而多于这个标准的是落后者。由此可知, 国际价值量是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命线, 是催促各国的生产经营者不断前进的无情的鞭子。”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国际价值理论说明, 由国际社会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际价值量是世界市场上衡量商品经营者优劣、好坏的客观标准。我们借助它可以把各个国家的难以直接对比的劳动转化为可以直接比较的劳动。事实证明, 中国真正的强国之路是发展和依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出同它们一样的国际价值量, 进而达到真正的等价交换, 提高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中国的发展。对于贸易而言, 我们必须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走自主创新之路, 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水平。在现在和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尤其是自有知识产权的竞争更为重要。这取决于我们拥有的自有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也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得相对优势的关键。

综上所述, 我们只有发展我们的科技水平, 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率, 才能在商品的国际价值中占优势, 才能实现贸易强国之梦。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落实“科技兴贸”战略, 提高中国各类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即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和现代服务业产品的出口, 并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 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 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9-2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

[3]郑必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结果[J].理论前沿, 2000, (20) .

[4]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对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5]朱炳元, 朱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代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6]付廷臣.试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兼评中国劳动价值论之争[J].南都学坛, 1999, (2) .

[7]杨圣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1) .

[9]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 2005, (4) .

[10]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对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11]邓先宏, 傅军胜, 毛立言.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 2002, (5) .

[12]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J].经济研究, 2003, (2) .

关于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再分析 篇11

[关键词]劳动价值变化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目的和任务的变化,需要我们相应地深化和拓展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并且对劳动价值理论要有一些创新性的认识。

一、关于商品价值概念的分析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属于经济学上的抽象概念,具有内在规定性。商品中人类劳动的凝结构成了商品价值,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在对商品价值概念的传统认识上,通常只从商品生产者的角度进行考察,而忽略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另一面,即商品购买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要得到的是商品的价值,购买者要得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统一,才使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如果商品生产者仅从自己的角度关注商品生产过程中凝结的劳动量,仅把商品使用价值简单地看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不考虑商品对购买者的实际效用和需求的变化规律,那么商品交换过程就有可能会因为购买者拒绝接受商品变得十分困难。一旦劳动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无法成交,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商品的本来含义,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成为无效劳动,商品就没有价值性可言。因而,在理解商品价值概念时,还必须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考察。就商品购买者来讲,在购买商品时,不是首先去认定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而是考虑商品对自己的实际效用,只有当购买者充分考虑过商品对自己的实际效用以后,才会进一步考虑是否承认和承认多少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因此,对商品价值概念的理解,就必须充分考虑商品交换关系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在对商品价值概念进行解释时,我们可以把商品价值理解为商品生产主体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和需求主体认可的劳动之间的一种对比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商品价值的社会属性,不仅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价值和价格两个概念的区分问题。价值是就商品供给和需求的总体而言的,价格是就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具体而言的。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概念,也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原有的本意。

二、关于价值劳动的解析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理解商品价值概念,并不否定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只是认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供给角度理解的商品价值,是商品中实际凝结的人类劳动;从需求角度理解,是凝结在商品中被认可的人类劳动。由于商品生产是劳动者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的劳动过程来完成的。因而商品凝结了生产过程中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商品价值就成为整体劳动或共同劳动凝结而成的一般人类劳动。尽管马克思有“整体劳动”的概念,但没有联系商品价值做更深入的展开分析。生产商品的整体劳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与此相适应,商品价值就是这些劳动共同凝结而成的一般人类劳动。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水平不同,商品价值的劳动凝结所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以生产人员的直接支出为主,劳动者一般不需经过专门的训练就能胜任商品生产活动,商品价值主要是直接劳动和简单劳动凝结而成的一般人类劳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呈现出高度专业化和自动化特点,不少车间变成了无人车间,这时候直接生产人员劳动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反,经营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的间接劳动支出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营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是脑力劳动的提供者,他们提供的劳动是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在现代经济中,由于商品价值凝结了更多的经营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经营劳动和科技劳动单位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直接生产劳动,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远远高于体力劳动。主要表现在:经营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通过创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从而使新产品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高效率的生产资料或对生产要素进行高效率的组织,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使商品在供给与需求的总体比较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经营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的传导和复制同时作用于一系列相关的直接生产劳动,使直接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使商品在供给与需求的总体比较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

三、关于价值量定义的理解

商品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惟一尺度。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

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商品价值的大小,不是通过生产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从两个方面做过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种解释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马克思这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通常认为,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总量商品的价值实现。这种理解显然有失偏颇。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供给的总体角度来考察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凝结的劳动量,它并没有考察总体需求因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从需求的总体角度来考察需求方认可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凝结的劳动量。如前所述,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交换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离开需求不存在商品,没有商品也就没有价值。与此相适应,离开需求因素讨论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如同一个人自己与自己比较身高和体重一样。同样的道理,离开供给的因素讨论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也没有实际意义。在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方面,不单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而是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量。

四、关于制约价值量的原因分析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规定商品价值量,不能由此推论劳动是商品价值量惟一制约因素,或者说价值量是劳动的一元函数。因为劳动时间的长短是表象,在劳动时间的长短后面存在着一系列影响和制约因素。根据马克思关于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解释,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生产条件、劳动者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其中的生产条件属于非劳动因素,它包括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组织管理、资本等。可见,商品价值量是由劳动、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组织管理、资本等自变量组成的多元函数,不仅劳动决定着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而且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组织管理、资本等因素同样决定着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制约商品价值量变化的诸因素,主要是通过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来实现的。

五、价值分配关系分析

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最后必然落脚到价值分配问题上,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商品价值包括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各生产要素提供者参与分配的价值对象,是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并且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决定机制。劳动报酬由劳动力价值决定,资本报酬由平均利润率决定,土地报酬由土地的所有权决定。马克思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的性质”。只要生产条件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价值分配就成为客观必然。然而,马克思并不认为生产要素提供者参与价值分配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他把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视为对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瓜分,是对雇佣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事实上,商品价值的形成,是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离开了其他要素,就不可能生产任何产品,劳动的凝结就没有对象物,价值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非劳动要素对商品价值形成所做贡献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如此,非劳动要素还与劳动要素一起通过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共同制约着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定着超额利润。因而,不仅劳动要素应该参与商品价值的分配,而且非劳动要素也应该合情合理地参与商品价值的分配。各生产要素在参与商品价值分配时,其报酬不应有不同的决定机制,而应有统一的决定机制,即各生产要素对商品价值形成及增长贡献的大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9

[4]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劳动价值观 篇12

一、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相关概念解释

(一) 精神障碍含义界定

精神障碍患者从古至今都有, 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对其有不同的称呼。在古代时候人们称之为附体、癫、痴、狂、神经病、疯子等。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 人们把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都称之为是精神病。但是精神病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精神病指的是虽然患者的精神活动失常, 但是他们还具备了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狭义的精神病则是指患者的精神出现紊乱, 一般的社会能力也丧失。后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精神医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而把精神病一词进行更加详细的定义。精神病这个概念包含了情感性精神病、妄想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精神障碍, 而其他种类的精神障碍统统的被归入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范围内。

(二) 劳动权利概念界定

劳动权指的就是拥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可以参加社会劳动, 并且可以按照其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获取一定的报酬和收入。劳动权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公民所享有的劳动权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而是包含了公民的就业权、职业选择权利以及获得劳动报酬和待遇的权利。我国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利, 已经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劳动权利更是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 精神障碍的劳动者在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时候, 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劳动权利保障的意义

(一) 精神障碍患者地位的特殊性

精神障碍患者我们将其归类为弱势群体, 所谓的弱势群体并不是绝对的, 它具有相对性和可比性。残疾人包含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精神残疾等。精神残疾指的是精神障碍患者病情持续了一年以上的时间, 患者在履行对社会和家庭应尽的职能时出现障碍。虽然精神障碍的患者并不一定是精神残疾, 但是和其他种类疾病相比, 精神障碍给人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在所有非健康的人群中, 精神障碍患者很容易被别人所侵犯和歧视, 甚至还可能会被其他人所虐待。很多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权利根本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他们的意见和权力也没有被认真的考虑过。

(二) 劳动权利保护是精神障碍患者保护的价值基础

劳动权作为人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一个人尊严和价值的表现, 也是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的标准。人权最主要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普遍性指的是不管是社会中的弱者还是强者都享有人权, 另外人权的价值也需要得到普遍的认同。而人权的平等性则是指任何人都需要被平等的对待, 而且人权也是衡量一个人尊严的标准, 是判断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标准。当然劳动权也具备了人权的平等性和普遍性特点, 与此同时还有其特殊性。法律中所规定的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它不再具备社会所赋予他的各种角色,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这样的, 人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概念, 而且每个人的特点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性格、能力以及天赋等都会给他们造成不同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别的存在, 才使得法律没有办法为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权利。如果法律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平等, 必然会造成结果是的不平等。我们生活中弱势群体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有差别的保护, 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三、实现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保障价值的具体措施

(一) 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力度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的保护必须要政府作为引导者,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的力度, 改善当前对精神障碍患者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切实的满足精神障碍患者最基本的就医需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是为社会中最为困难的群体提供服务的, 它具备着很强的社会公益性。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的时间比较长, 疾病复发率比较高, 患者和家庭因为疾病而出现贫困的现象, 因为疾病返贫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当前在对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大多数还都是只对疾病急性期进行相应的控制, 对于患者出院之后的疗效巩固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工作做的不到位。政府可以提高对精神病人的关注度, 通过为其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来确保其劳动权利得到顺利的实施。

(二) 完善和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保障相关的法律制度

精神障碍患者因为疾病, 各方面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他们在实行劳动权利的时候, 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就业的过程中被其他人所歧视和排斥, 这就使得劳动权利的公平性和普遍性受到了挑战。因此必须要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性, 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保护, 比如说可以建立起专门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的法律法规, 对于已有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的完善, 切实的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的实现。精神卫生立法就是针对精神障碍患者, 以法律的形式对其合法的权利进行明确的规定, 这在促进精神患者劳动权利保障价值实现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让精神障碍患者的劳动权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我国想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精神卫生立法可以借鉴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精神卫生立法原则, 同时也需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一些内容。在具体的立法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首先需要做到预防为主, 我国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医疗措施都偏重于事后的处理和补救, 忽略了要以防为主, 这其实会给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的保障造成更大的伤害, 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最终的效果并不好, 所以必须要注重事先的防范。

其次需要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还是以家庭为主, 而且现在也没有完善和严密的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制度, 虽然在《民法通则》中有规定, 但是比较宽泛, 精神障碍患者如果自身得不到有效的监护, 那么他自身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劳动权利的保障就更无从谈起了。

最后, 建立起相关的救济和法律援助制度。司法可以说是权利保护的最重要的保护屏障了, 在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很容易被别人所排斥和歧视, 还有一些违背病人或者家属的“被精神病”现象也很普遍, 所以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过程中必须要足够的重视。

四、总结

劳动权利作为公民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精神障碍患者本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在实行自己劳动权利的时候会受到歧视和排斥, 对他们的正常权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实行可行的劳动权利保障措施, 可以使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摘要:劳动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但对于精障碍患者来说, 他们的劳动权利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本身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如果他们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会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安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起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保障体系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保障,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蕾, 彭玉凌.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障机制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14-18.

[2]张帆, 卫学莉, 卫学芝.精神卫生法视野下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权益保障研究[J].医学与社会, 2016, 29 (03) :99-100.

上一篇:定西农业下一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