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价值观

2024-05-31

主体价值观(共12篇)

主体价值观 篇1

摘要:当前我国处在转型时期, 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使得大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关大学生迷失道德、淡化理想信念的案例逐渐增多。在这种日益严峻的局势下, 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高校,核心价值观,主体接受

一、当代大学生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 大学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他们的成长和价值观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未来。因此, 对于青年学生德育的培养,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理想信念的培养。通过明确目标、进行多种途径的感悟教育、运用社会优化教育的方式也逐渐被各大高校采纳, 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全球一体化使得经济、政治、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交融, 也产生了各式的效应, 其中对于大学生而言, 有利有弊。潮水般的文化思潮冲击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思想,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 缺乏一定的辨知能力, 新潮开放的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心理素质欠佳等方面问题。对于大学生在价值观、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 我们既不能忽视不管, 也不能逃避处理, 因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 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政治信仰缺失

虽然在各大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必修课程, 并且占据了较大比重的学分, 但事实上, 多数大学生对于相关课程并不重视。据调查, 高校思政课出勤率最低, 课堂上普遍出现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听课不认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更有数据表明:有13.8%的大学生认为“两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对目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满意的大学生占31%, 对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14.6%。当下正是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 铺天盖地的新闻、消息中, 有不经证实的, 有哗众取宠博眼球的, 有故意带偏舆论导向的。大学生们缺乏辨识能力, 且大多单纯冲动容易受蛊惑。

(二) 自然观意识理解片面

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观也是价值观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说自然观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因此, 对于大学生自然观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尽管在各方面教育影响下, 多数大学生都懂得应该爱护环境, 珍惜我们身边有限的资源, 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教育就是完美的, 很多人只是被动地知道不去破坏, 却并未主动地保护自然。种种迹象表明很多大学生并未对自然观有深刻的理解, 而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

(三) 道德标准模糊, 传统道德观念弱化

当代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生活在新时代, 享受在安逸的象牙塔里, 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还未定型, 加上他们对新知识、新思想的吸收能力强大, 因此很容易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 思想道德与文化水平无法并道而行, 导致部分人的道德缺失。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浪潮面前, 亟待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荣辱观教育。虽然一些大学生犯罪事实并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准, 但至少呈现出一个问题, 就是大学生在人格教育上的缺位。有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还存在欠缺, 力度不够, 缺少严格防范与引导。

(四) 价值取向偏移,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悄然流行

全球化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 让这个世界逐渐变得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西方的价值观也不断地渗透到年轻人的思想中, 西方价值观的自由、享乐让许多大学生沉迷其中, 趋之若鹜。这样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们的消费水平大大提升, 很多学生并没有经济创造能力, 但名牌时尚等来自物质带来的虚荣享受让他们暂时忘记所有。经常有一些如大学生卖肾买苹果手机的社会新闻令人咂舌。可见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是极强的, 以至于追求物质而荒废学习。

三、关于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接受策略

(一) 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应当从内化机理的角度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何种范围内能满足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迫切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公民个人的价值观, 来引领改革发展, 凝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不仅要让大学生清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增强理论自信, 同时还要让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 主动接受这种“外在”的价值观, 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 并据此不断调适自己的信念与行为, 从而使其成为符合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具有个性的价值观。

(二) 理论灌输模式

理论灌输模式, 本文特指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关注理论, 它是一种科学的灌输模式, 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其实填鸭式教学在中国学生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但由于大学以前学校老师对于纪律的要求相当的严格, 所以学生们大多都被动式地接受了这种教学方式。然而在相对自由的大学课堂上, 老师对于学生的管束不再像以前那么严格, 学生们也逐渐学会了“钻空子”, 因此这种“填鸭式”教学更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 注重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它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 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激发个体潜能, 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事实证明, 团体辅导有着显著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更容易受到集体以及同龄人的感染。

(四)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动, 构造良好环境

教育一个学生, 应该要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完成, 缺一不可。家庭是根深蒂固影响学生的地方, 学校为学生传播知识, 社会为学生提供大的环境。三者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品行、价值观、思想素质等。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家庭的联系不如大学之前密切, 有的大学生甚至是背井离乡求学, 因此千里之外的家长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手机里的只言片语了解孩子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联系, 告诉家长有关孩子在校的情况。

(五) 与时俱进, 巧妙运用新媒体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处于心理发展时期的大学生而言, 在其心理人格、道德认知方面,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 也为各大高校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创造了条件。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抓住这个契机,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的优势, 运用这一高科技, 吸引以及引导广大学生, 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 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并及时获得反馈, 培养大学生诚信、公平、正义、正直等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景国.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4 (30) .

[2]吴沁蕊.高校理论灌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 2014 (07) .

主体价值观 篇2

从价值主体性看转型期价值冲突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并造成了激烈的价值冲突.价值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从价值主体性角度对现阶段的价值冲突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从价值主体性关系结构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 者:栗娜 鲁霞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50刊 名:黑河学刊英文刊名:HEIHE JOURNAL年,卷(期):2007“”(6)分类号:B018关键词:价值主体 社会转型 价值冲突 以人为本

主体价值观 篇3

一、寻旨、溯源,唤醒主体意识

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自我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主体性德育是一种在教育者引领下自我觉醒的教育,因此,我们首先要唤醒的便是学生潜在的“善”的自我。当这种正能量的内驱力足够强大时,学生在与客观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才能对遇到的负能量作出判断和进行自觉的抵制。而这一过程又将帮助教育主体储存新的正能量,进而不断增强教育主体的道德意识,其理性判断才能更加准确,道德体系才能日趋完善。

学校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是善的基因不断激活的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相互润泽的历程。一次,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不小心骨折了。此时,距离孩子们参加期末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班主任找到校长,要求将班级的教室调到底楼,她要坚持为学生上课。校长与学生深深地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孩子们听课更加专心了,学习更加自觉,作业书写特别认真。他们也变得特别懂事,努力实现自主管理班级事务。期末检测中,学生的成绩喜人。同样,班级毫无悬念地夺得文明班级称号。“骨折”事件一下子激活了班级学生善的基因,他们意识到需要担当的时候到了,所以,他们像一下子长大了似的,变得特别懂事。

激活善的基因需要孩子们在儿童文化的情景中自己去摸索、适应,并于其中悄无声息地构建起“自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样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学生的情感、态度才能唯其真,唯其深。

二、设境、浸润,强化主体自信

回归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塑造,需要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为此,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要深入探求学生的内在需要,选取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唯有如此,才能触动学生的情感,真正激发学生道德成长的内驱力,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求得心灵的敞亮与澄明,不断强化自我成长的自信。

唤醒学生的自信,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提供生长自我、超越自我的土壤,精心呵护每个学生人格的成长。例如,学校开展“自主设计班风”教育活动,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参加,纷纷设计心中的班风。每个班级组织选举,由设计者一一介绍自己的构想,解释班风的内涵;然后,学生投票产生候选班风,最后,从中选出班风。孩子们设计的班风五花八门:有寓意顽强意志的“我能行”“什么都难不倒我”“超越自我”“永不言败”“我会努力的”;有号召学做文明人的“文明小天使”“自律自强”“与文明为伴”“诚信”;或引用了广告用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电视栏目“小鬼当家”,电视剧名儿“我爱我‘家’”等。之后,中、高年级组织学生参加“班风与我同成长”征文活动,让班风植根孩子们的心田,让文字形式的班风逐渐化作孩子们的自觉行动,形成班级特色。低年级教师则根据小朋友的特点,拟订适合的班风并进行讲解。一(1)班胡老师为小朋友设计的班风是:“我是最棒的!”班徽是翘起的大拇指。寓意小朋友一跨入校门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做最棒的孩子,在班级生活中诚实、守信、友爱、文明。

有一位五年级班主任曾做过这样的尝试:新学期伊始,她在班上宣布每个学生将成为新入学一年级小朋友的“辅导员”。孩子们(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兴奋异常,他们在辅导前都进行了认真“备课”,从常规纪律、学习方法到百科知识,事无巨细。第二天,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迎接一年级小朋友。在老师的安排下,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开始了“一对一”的“辅导”活动。他们有的手把手地教,耐心地讲解;有的手舞足蹈地做示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幸福。随着活动的正常化开展,自觉自愿的交往帮助孩子们找回了应有的自信、自尊、自爱,获得崇高感,体验到一种最大的幸福,感受到一种最高的享受。

三、体验、引领,外化主体行为

回归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培养的是能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道德问题作出自觉而又理性判断的道德人格,为此,我们要注重激发教育主体的自我需求、自我教育。而这种自我教育绝不是成人道德论的额外强加,而表现为高度的自主性。英国学者迪尔登认为自主性有三个特征: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以及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为整合起来的倾向。我们的教育主体缺乏的正是这种道德的自主性。

科尔伯格把接受社会性刺激的机会称为“角色承担机会”,认为个体只有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多种情绪体验,从而自觉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为帮助学生进行角色移情体验,学校开展了多种活动。六年级的同学即将毕业,他们想在离开母校之前开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讨论的结果是去“玉米人农庄”种植毕业林。于是,五个班的同学买了三十棵树苗,每个小组制作一块小牌子,写上一句有意义的话,并署上自己的姓名。活动当天,大家十分激动。他们挖坑、种树,干得热火朝天。最后,同学们一起动手,把小牌子小心翼翼地挂在树上。牌子上的内容别具匠心:“小树长成参天材,种树人成长为有用人才”“种下小树,寄托童心”“我们与小树同成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初步阅读了人生这部含义深刻的书,使学生获得了积极、深刻的体验。

回归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的发展功能与享用功能。实现学生主体的道德发展,其人格完善才能得到最内在、最根本的动力。

(作者单位: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00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主体价值观 篇4

一、何谓学生主体?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由此直接指向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简而言之,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来充当中心, 学生能在教学中主动、积极的发展潜能。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作为导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教师则扮演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这一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寻求知识。

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to drink.”这就告诉我们, 唯有发挥参与者自身的积极性, 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取得预期效果。现实中, 为什么出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 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学习效果的情况呢?固然, 环境有异, 可能有影响, 但是是否发挥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确实最主要的。因此,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并确立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相信学生, 挖掘学习潜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应时时把自己摆在一个非主体的引导者位置上, 不要什么知识都自己包办, 要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化解知识。在具体知识更新讲解时, 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自己说。巴甫洛夫认为:“如果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发展, 人就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在学业上指导学生, 还要在心理上关心、鼓励学生。同时, 还要采用一些积极的刺激方法, 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 而主体意识的确立, 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问题。

2.创新性的开发非智力因素

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而被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也可以说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和活跃因素。英语教学也是如此, 也要适时开发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 引导学生迸发出思想火花, 激发其求知欲望。例如, 在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的教学中, 可以换一下主题:Make our school more beautiful。向学生提出:What should you do?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于是, 请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说, “We should plant some flowers。”立刻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It’s a good idea. You’re clever. You’re great…”并带头鼓掌加以鼓励。从教师热切的眼神和同学们的掌声中, 他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肯定的自信, 同时也鼓舞了其他同学满怀信心, 积极进取, 追求更多的成功。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活动调动起来了, 一呼百应, 以新带旧, 以旧促新。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

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学环境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由此可见, 创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环境, 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前提。

主体参与的内涵是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实现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一代新人。主体参与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以学生为主体, 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多一些活动的余地, 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 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至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 理解知识, 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主体进取精神.新作文, 2010 (12) .

论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价值 篇5

论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价值

本文提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涉及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是否有内在价值和权利,进而涉及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是否有主体性.主体性是相对的,主体性可表现为不同程度.人不是最高的主体,更不是绝对主体,大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亦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有其内在价值和权利.

作 者:卢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4)分类号:B82-058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价值 主体性

主体价值观 篇6

关键词:语文课程 建构主体 价值实现

一、语文课程研究主体的作用与局限

1.中文学科专家的作用与局限

当代中文学科专家积极参与语文课程改革并产生广泛影响。语文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历代中文学科专家创造的。中文学科专家在语文课程改革和实施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科知识的建构。但是中文学科专家往往很少从课程层面去考虑问题,使得自身研究的知识和实际语文课程需要的知识之间存在距离。

新课改前夕,很多中文学科专家引入文艺学、语言学等理论对语文课程与改革进行研究。以文本解读课程改革为例,由于20世纪末对于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缺失的批评,从文艺学引进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为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其解读方式和方法确实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虽然这些研究讨论的是语文教育中的文本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更多的是理论的介绍或者是样例性地解读几篇教材中的文学文本。这些研究主要以理论阐释为主,较少对具体文本的解读内容和方式做深入的研究。

为了解决宏观角度未能解读的问题,中文专业的学科专家也从微观文本解读角度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文本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不但改变和深化了语文教育领域对于文本解读的认识,同时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多的课程资源。

中文学科专家对于学科知识理论和实践前沿领域的探索,对于中文相关问题本质的认识和中文学科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学科专家在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有局限的,因为学科专家不具备诸如学生的认知、课程知识、情境知识等素养条件。不管是宏观层面的文本解读理论研究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是在中文学科层面探讨文本解读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课程与教学领域去探讨语文课程问题。

2.教材编制者的作用和局限

语文教材通常被看作是沟通国家课程制度和课堂建构课程的媒介,所以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者成为语文课程建构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语文教材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成果,是语文教育目的、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内容、语文教育实施建议、语文教育评价指向等方面的集中体现。语文教材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帮助语文教师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师通常都会借助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课前说明、课后习题系统和助读系统来帮助自己进行课程设计。好的语文教材确实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语文课程建构与实施的有效性。

但是,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语文教材在将语文学科知识转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过程中也有局限性。首先,当下的文选型教材并不对语文学科知识进行直接呈现,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文学科知识而不是文本本身,所以从课文到具体的语文课程还需要进一步转化;其次,帮助语文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辅助系统是被预设好的,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往往不相符合,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最后,语文教材虽然是文选型的,但是其中包含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课程内容方面的平衡也需要语文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决策。

3.语文课程专家的价值与局限

在教学大纲时代,语文课程建构的核心词汇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朱绍禹先生的论述最有代表性,他认为,语文教师的备课要从三方面进行:熟悉教材、理解学生和研究教学方法。在熟悉教材中,他认为“需要教师花费大力气钻研一篇篇课文,内容包括:确定它在每一册课文与一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从教材与学生出发,确定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教材的分类,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大纲时代,如果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角度实现文本解读教学化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编写的教材理想地体现了文本解读课程的要求;语文教材理想地依据学生文本解读学习发展规律进行编制;已经有与教材内容成熟配套的文本解读教学方法供语文教师直接选择运用。但是,事实上这三个条件在当时并不能同时具备,而且在每一方面都存在重要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师就很难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几方面有效地实现文本解读教学化。从语文教材的角度讲,当时的教材并不能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各阶段阅读目标和内容进行全面的呈现,文选型的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文本解读知识的组织和呈现也有巨大的难度,而且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没有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所以,当时的语文教师解决阅读课堂课程内容分为三种状态:一种是“一本教参打天下”式的僵化形态;一种是语文教师发挥型的随意形态;一种是教师参与式课程建构形态。除了教师参与式的语文课程建构形态,其他两种形态都是为人们所诟病的。而教师参与式的语文课程建构形式要求语文教师有极高的素养。

新课改后,语文课程研究领域学者对语文课程建构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取得了很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着重从课程层面揭示课程、教材、学科和教师等因素在具体语文课程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但是这些研究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现有语文课程观是以经典课程理论为理论基础的,那么课程内容就不是学科材料简单的选择和剪裁,课程内容是融入学生学习经验的研究、表征方式、活动进程等综合因素构建起来的综合体系,那么真正课堂之上的课程内容是教学内容、表征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复合体。所以,“教学内容确定性”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对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继续探讨。

其次,从语文学科知识出发进行语文课程建构。根据学问中心观念,像文学、艺术、音乐等是最远离“学问中心”的课程领域,这些课程的学问创造与批评拥有最为广泛的学术共同体,因为这些学问处于“学问”性质单薄的文化领域。所以语文学科知识属于学问的边缘文化领域。语文学科知识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课程建构中追求教学内容确定性是很难的。endprint

还有,课程制度和课程实践的关系。如果把课程理解为多重话语空间的话,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课程建构过程是多种关系相互影响下进行的。现有的语文课程研究试图努力建立一种课程制度,而语文教师(在当下语文教师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就是课程制度的执行者,这样容易忽视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专业能力,与真实的语文教学情境有较大距离。

根据大纲时代与课程标准时代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看,课程研究者在明晰语文课程的相关理论问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历代课程专家都无法在语文教育领域建立像中文学科专家那样的生产和揭示语文知识的权威,也无法向处于具体主题、情境和学生中的课程实施提供足够的现实支持,所以处于尴尬位置。

4.语文教师的价值与局限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语文教师的素养是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首先,语文教师是课程制度的实际实施者。其次,语文学科知识建构具有特殊性。语文教师作为主体具有在语文学科知识建构方面极强的参与性,通常情况下与特定课文相关的知识需要语文教师亲自解读才能生成。还有,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境最为了解。语文课程实施是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并对具体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产生影响,所以对具体教学情境和学生的了解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这方面的认知需要语文教师亲自参与。所以,在“理论”上语文教师可以解决其他群体在语文课程整体建构中的缺陷。

但是实际的语文课程建构中,语文教师作为关键因素是以理想化的知识、观念、人格、认知操作和政治文化为前提的,语文教师课程建构与实施也受到课程制度、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社会环境、学校情境、班级情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课程建构主体效能最大化的应然取向

1.语文教师的价值实现

语文课程建构的理想状态是,在课程诸要素集体审议语文课程基础上进行语文学科知识向语文课程内容的转化,然后由语文教师负责具体实施语文课程。但是,结合语文学科知识的特征和当下语文教育的实际,在语文课程建构中进行课程审议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现实。语文教师只有成为语文课堂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语文课程实施的决策者,语文课程改革才能顺利的实施。本研究认为,在语文教材已经编选好的情况下,而语文学科本身没有构建起(也不可能构建起)系统的公共语文学科知识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知识向教学形态语文课程转化的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语文教师要承担起语文课程建构的关键任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首先,必须建构起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四方面的基本知识:关于语文教育目的的观念性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关于学生语文学习特征的知识;表征语文学科知识的知识。关于语文教育目的的知识可以保证语文教师课程建构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是语文课程建构的直接知识来源。关于学生语文学科特征的知识可以让语文课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表征性知识可以让语文学科知识以适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出现,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形成完善的语文教学认知能力。语文教师是依靠思维完成任务、解决教学问题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认知能力决定着教师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时更多地依赖自身的认知能力。从教师认知能力模型去考虑,语文课程建构就是语文教师在复杂的文化、社会背景中产生旨在解决语文课程复杂问题的持续不断的判断与决策的过程。那么教师的能力就不是通过技术能够表达的,本质上是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心理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完善的语文教学能力结构对语文课程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确立了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建构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建构就是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多个社会因素协作参与的行为,语文教师和其他课程因素就形成了课程建构的“实践共同体”。那么,其他参与主体如何在语文课程建构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2.学科专家的价值实现

公共形态的中文学科知识是语文课程建构的主要知识来源。公共形态的中文学科知识的主要生产团体是学科专家。学科专家要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地进行语文课程建构,应该做到以下三点:语文课程建构需要的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和生产;语文课程建构需要的中文研究方法的指导;为语文课程提供高质量的课文。

虽然语文学科知识的生产有广泛的共同体,但是其中学科专家的研究最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当然也具有权威性。学科专家以发展新的知识为目的,这种研究目的指导下可以使得语文学科知识丰富和更新。由于学科专家的工作,中文学科知识可以公共知识的形式得以传播,为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能力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从这方面来看,学科专家体现了其在语文课程建构中的价值。但是,当下这种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学科专家有意而为之的,很少有学科专家为语文课程做专门的中文学科知识研究。如果在教材“选篇”确定的情况下,学科专家需要做一些“为语文教育”的研究,为语文教师课程建构提供更多的帮助。

学科专家为语文课程建构进行中文知识研究时应该尽可能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生成提供相关的研究材料,而不是提供“我主张式”的结论性观点。其实,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都是在流动的状态下发展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尚且没有绝对的正确结论,何况中文知识这样人文性极强的知识形态。当下的学科专家,不是忽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知识研究,就是一旦做了针对性的研究,就会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提出语文学科知识方面的绝对意见,并在语文教育领域推行自己的中文知识理论与实践主张。这样的语文学科知识研究形态不符合人类知识发展的规律,对于语文学科知识这样实践性极强的知识更加不适用。如果学科专家硬生生地将自己的主张强加给语文教学,就会造成语文课程的僵化、单一和抽象。学科专家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地将自己占有的中文知识学术资源提供给教师,帮助教师提升其语文学科知识建构的能力。

再者,由于学科专家对文本研究的专业性,学科专家在确定文本质量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学科专家可以帮助教材编撰者或者语文教师挑选高品质的文本,供语文课程建构使用。endprint

3.教材编制者的价值实现

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理想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可以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有效的传达,拥有高质量的选文,并可以将最前沿的语文学科知识进行反映。

首先,传达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意义就在于其语文课程建构与教学的凭借,那么教材就成为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要求传达的和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具体途径。所以教材编辑人员不仅仅是要体现选文的选择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通过选文和知识的呈现为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服务。

其次,编辑高质量的文本。学科专家可以为教参编辑推荐高质量的文本,但是具体的文本编撰工作还需要教材编选者来实施。本研究认为,文本的编选可以采取审议的原则。学科专家、心理专家、课程专家、教师代表都可以参与审议,最后由教材编者进行决策,进行最后进入教材的文本的确定。

再者,呈现不同观点语文学科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和学问边缘性,同一文本可以发掘的语文学科知识往往有不同的观点。教材应该将不同观点进行呈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和语文教师展开语文学科知识学习实践方面的对话。

4.课程专家的价值实现

在以语文教师为课程建构实践主体的情境下,课程专家如果要实现应有的价值,需要进行身份的转变。在课程开发范式下,语文课程专家通常作为课程制度的制定者和教师行为的规范者,研究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提供实际的指导。在课程理解的范式下,语文课程专家要以“顾问”和“通才”的身份出现。

语文课程专家作为学校课程建构的顾问,课程专家需要走进具体的语文课堂情境。首先,语文课程专家要到语文教学一线参与语文课程改革,而不是学院式的形而上理论研究。语文课程专家参与语文课程实践要保证目的性和长期性才能保证对课程建构作用的有效性。如果语文课程专家继续脱离课程建构和改革实践进行课程研究,语文教师依然会游离于语文课程之外。其次,语文课程专家要反复进行课程实践的理性反思。课程建构和改革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可贵的经验,也会伴随很多的问题。语文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应该承担起反思课程实践的责任,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语文教师同时也能对自身专业身份的优势和局限进行理性反思。还有,语文课程专家还要与相关课程建构参与主体开展真诚的对话。语文课程建构主体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是“协作共同体”才能促进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只有真诚的对话才能摒弃各参与主体的不同意见,在平心静气的环境中进行问题的探讨,各个课程建构主体才能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

语文课程专家作为通才,就是要将语文课程相关学术学科的理论和观点指向具体的语文课程问题。所以,语文课程专家要广泛地阅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现实的语文课程问题进行批判性的研究。这样,语文课程专家就不是接受各种制度的先在的执行者,而会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语文课程建构发生在多重话语空间中,这些话语势力都对语文课程产生着影响。关心语文教育的民众有权利知晓这些课程参与主体的优势和局限,作为课程参与主体自身也需要对自己的责任和不完善进行反思。当语文教师在各种话语势力的多重影响下不知所措的时候,当中文学科专家以权威的身份对语文教育感到失望和进行批评的时候,当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者无法反映语文课程属性的时候,当课程专家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课程实践隔膜越来越厚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构语文课程的话语空间,赋权于语文教师的课程实践权利,并最大可能地发挥其他语文课程建构主体的优势。

————————

参考文献

[1] (美)Ian Westbury,Neil J.Wilkof主编.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施瓦布选集.郭元祥,乔翠兰,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 郭元祥.课程理解的转向: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兼论课程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课程·教材·教法,2008(1).

[3] 刘淼.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语文建设,2005(3).

[4] 彭金红,黄伟.语文教师与他的课程——试论教师对教科书选文的解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2008(4).

[5] 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面对”.中学语文教学,2010(10).

[6] 孙绍振.文本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7]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8] 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张钧(1980-),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主体价值观 篇7

价值并不是客体本身的属性,也不是主体自身的某种属性,更不是独立于主客体之外的自在实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某物的某种价值,这种生活语言的惯性,往往会遮蔽事情的本质。比如我们提到木材,我们可能会想到它是用来造房子的;提到花朵,就觉得其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提到蚊子,不自觉地就觉得很讨厌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语言表述或者思维惯性造成了一种虚假的表面现象,遮蔽了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对这种荒谬的表象曾做了深刻的而形象的揭露,他指出:“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1)也就是说物本身并不具有“有用的”属性,这种属性只不过是人在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后,将物满足人的使用价值赋予了物本身,使物或者客体看起来似乎“具有了”价值。因此,“有用”、“价值”等“这种语言上的名称,只是作为概念反映出那种通过不断重复的活动变成经验的东西,也就是反映出,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他们可能把这些物叫做‘财物’,或者叫做别的什么,用来表明,他们在实际地利用这些产品……”“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2)因此,价值并不是客体本身具有的某种属性,而是在主客体活动关系中,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而形成的一种关系性存在。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价值也不是纯依主体的主观性变动的属性。价值虽不是客体本身的属性,但不能否认客体的一定属性是价值形成的必要前提。价值之所以能在主客体关系中形成正是以客体所具备的某种客观属性为前提的。同时客体本身所具备的客观属性也为主客体关系中价值的形成预设了一定的限度,客体本身的规定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或者主体从客体中获得的满足必须在客体所具备的客观属性的限度内得到满足,人想在一定的主客体关系中,获得超出了那一客体本身所具备的客观属性限度的满足是不可能的。因此,“‘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3)

价值作为主客体关系中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而形成的关系质,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向主体性”,即因主体而异的特性。“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统一状态。……价值的特点在于:这种统一必须是符合主体的需要和内在尺度的,是客体为主体服务,是主体性占主导地位的统一。”(4)价值的这种以主体的尺度为尺度,依主体的不同而不同,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即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的多元性。价值的多元性指的就是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价值不同。我们大家应该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河水的深浅本身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河水的深浅在老牛、山羊和小马那分别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感受,那么这种看上去不合常理,互相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主体的习惯性的隐没或忽视造成的。面对同一条河水,三个主体给出了三种不同的价值评判,但却忽视了他们给出的价值评判都是以自身的尺度为尺度而进行的评判,那么也就是说同一客体相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主体往往依据自身的尺度对其进行衡量,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尺度,那么同一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面对不同的主体,体现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等等。我们在这里强调价值的多元性、特殊性、个体性,但同时也不否认不同主体之间有共同性,价值的特殊性、多元性正是在共同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相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会有许多共同性。

认识到价值的多元性,就要正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多元的价值差异,自觉地、清醒地以科学的眼光对待身边的差异,不执念于事事都寻求与他人的完全同一的价值评判。每一个人都有自身一套价值体系或价值标准,不能被别人代替,同时也不能完全取代别人的。因此,在多元的价值差异下,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正视自己的特殊性,“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才是多元化背景下的自觉的主体意识。”(5)

第二,价值的层次性或多面性。价值的多面性,即同一客体对于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价值。个体对外总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但每个个体的内部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个体内部的各个部分有机组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内部每一个部分的需求,感受都服从于整体的规定性,但整体的对外表现正是基于这许多内部的不同需求之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曾指出:“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6)人正是通过自身无限丰富的身体结构的感知性与外界接触,面对同一客体,人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各个方面寻找其对自身有用的方面,并趋利避害,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同时,每一个客体本身也是具有无限多价值的可能性,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发现着、挖掘着客体的各个方面的对人有用的价值,客体的价值的多方面的体现,不断丰富,实际上也就是人自身的不断丰富。“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7)所以,价值的多面性实际上就是人的全面性发展的展现。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人的发展仍是片面的,对已知客体以及仍未纳入主客体关系的客体的认识,仍有很大的不足,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正在不断丰富着,人的全面性正在不断发展着。

第三,价值的历时性。不同于前面两种主体性的表现,价值的历时性是从历时态的角度考察价值主体性的结果。价值的历时性指的是同一客体对于同一主体,随主体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甚至会从有价值变得没有价值。客体作为价值的载体,它的变化必然会对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食品可以满足人类饥饿的需要,但是如果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仅对于人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可能会对人造成危害。过期的食物之所以没有了、或者说产生了负价值,正是由于其不能满足主体的对应的需要尺度。因此,客体的变化对价值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对价值主体性的否定,相反却恰恰进一步证实了价值的主体性特征。另一方面,主体在不同时期自身的变化,也会引起价值的变化,或者消失。在某一时期,对于主体来说必不可少的客体,可能随时间的变化,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或者说没有较之原来那么大的意义。例如人在婴幼儿时期对奶粉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被其他一些东西逐渐取代,“及时雨”又或“雪中送炭”等都是价值历时性的表现,都体现了主体对客体在不同时期由于其需求程度的不同,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价值的主体性是价值的本质属性,许多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论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价值的这一本质属性造成的虚假问题,正确认识价值的主体性及其表现是解决许多争论的必要前提。

在正确理解价值主体性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看待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未来也会一直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实质上仍是作为第二性的东西对价值冲突的反映。价值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的关系性内容,因此,不同主体之间由于差异的不同,必然在主体客体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冲突。正确看待价值冲突存在的合理性,利用价值冲突的积极的方面,不仅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价值观念方面做好正确的引导,更要根据物质利益原则,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营造出和谐、共赢的社会氛围。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关于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已将价值论的研究推向了风口浪尖,价值论研究的使命与意义不言而喻。

摘要:受西方哲学哲学界的影响,价值论的研究长期处于极端化的认识中。经过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30多年的努力,国内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的研究路径。将价值定义为一种以主体的尺度为尺度的、表现主客体关系的关系质或关系态,并通过分析价值的主体性特征的多重表现,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正确认识,并为解决价值领域长期存在的争论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路径。

关键词:价值,主体性,关系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主体价值观 篇8

一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目标又重在“学”, 即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学问与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认同起来容易, 常常因学科的不同、教师的气质差异与追求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水平高低, 在实施方法与教学效果上差别很大。植物生理学是一门植物生命活动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学科, 在长期的教学探索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压缩教师的讲授时间和讲授内容, 讲授的知识不在于多和全, 而在于让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激活课堂与课外的主动学习。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下一些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效果不错。

1适当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

大学生本应是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生力军, 大学课堂也本应该是教师的倾情讲授, 学生有热烈的讨论回应, 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但现实情况是, 我们的多数学生上课只听老师讲解, 不太动脑筋。做老师的我们不免常常抱怨, 学生不会提问, 不会讨论, 甚至不愿意听讲, 只想把教师的课件拷贝了事。很显然这种状况是由我们国家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造成的, 但问题是, 做教师的如何激活课堂教学, 把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呢?我们都知道, 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并作出积极的响应, 除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方面的问题外, 课前一定需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才能心中有问题, 或课堂中才有可能发现与自己的知识衔接方面的问题, 这样与人交流才顺理成章。基于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通常也要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去积极准备可能的问题并寻求可能的答案, 因此何不让学生做教师, 让他们来主动经历备课过程, 这样他们自然就要去课前大量阅读, 阅读中就会积累问题。植物生理学是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生物学的基础上开设的, 学生具备对教材内容的基本理解, 因此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来做课堂讲授者、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讲解是可行的。比如光合作用一章是重点内容, 由于学生在中学都接触过, 因此常常造成课堂上学生觉得似曾相识, 疏于听讲, 而对在大学中重点阐明的光能转变机制以及有机物的合成细节重视不够, 理解不深。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让不同的学生自愿选择不同的章节来讲, 讲授的学生自然要把曾经的基础与目前知识的衔接点去理清楚, 同时会花大精力去分解新的知识, 努力把它们讲解给大家。由于是学生在讲, 聆听者会有同感更有共鸣, 同时由于讲授者是自己的同伴, 也容易有挑毛病的心理, 课堂问题自然就多了, 讨论的氛围就异常热烈。相比教师的讲授, 教师一般对知识点有重点与难点之分, 会根据经验对不同知识点有所侧重, 也因此可能遗漏或忽略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而如果讲授者是学生, 每个学生讲授的只是其中1-2个知识点, 教材中的内容就被按点放大扩充了很多, 再加上教师在学生的讲授后, 及时补充与整体知识的串联, 学生们反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有效。类似的让学生来讲授效果不错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光形态建成以及植物的成熟衰老部分内容。此外还有一类在教学大纲中仅作了解的教学内容, 如植物的次生代谢一章, 从教学大纲上这部分内容除了概念和分类, 复杂而枯燥的代谢并不要求详解, 对次生代谢在进化上的意义了解就行。但因为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也尝试把讲授的机会给踊跃报名的志愿者。并告知学生讲授的内容可以不拘泥于教材, 只要相关、有趣或值得与大家分享就行, 几年实践下来, 大家选题的角度多种多样, 有植物的相生相克问题、植物与昆虫的相互关系问题、次生代谢与医药关系、毒品与咖啡、自然资源的现状、次生代谢的研究进展等等, 不仅仅是学生开阔了眼界, 换位变做学生的教师也受益匪浅, 这是一种群策群力的备课与授课。这样的教学不再是一般的被动的接受, 而是引发联想、质疑、观察与反思等的主动消化式学习。

2鼓励以点带面的探究式问题解答

好的教学方法中常常涉及到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答, 其实寻求问题的答案过程可以是学生非常好的主动学习过程。且不说问题的提出是教师提给学生的, 还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问自答, 这儿谈的主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有很高的评判力, 如果该问题能够使师生进入到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的真正的学习活动中去, 这时候要留给学生作为探究式问题去寻找答案。举个例子, 在植物生理学的有机物运输一章的讲授中, 因为韧皮部是有机物的主要运输通道, 破坏了它就相当于损毁了生命通道, 所以有“树怕剥皮”一说, 但此时有学生问道:“校园中的紫薇和悬铃木不是有脱皮现象吗?它们怎么不怕死也没有死?”。学生的平时观察与积极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当然要首先加以肯定, 这种观察到的现象是一种脱落现象, 表面看起来脱皮与剥皮有类似之处, 这牵涉到植物不同的组织结构问题, 要运用已有的植物学形态结构知识来剖析脱落现象的实质, 其实还有很多脱落, 这是一个以点带面的很好机会, 这时候教师以弱者身份, 让学生查阅资料后, 对脱落及脱落中相关的问题做一专题来与大家分享。最后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同样的例子还有, 在植物激素一章讲授过程中, 我们提到由于植物激素在生产上使用不当造成“裂瓜事件”, 此时有学生问道植物激素的安全问题, 同样由他自己花费精力去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 最后给大家分享了各种激素的使用现状和安全标准, 生产上常用的“膨大剂”、“催熟剂”“保鲜剂”等等的主要成分、安全性及可能的危害性, 着实拓展了教材内容, 更给大家科普了一把, 学生也感到精彩。不仅如此, 在学生讲的过程中, 还会有新的问题提出, 比如在讲到植物生长调节物对人类和动物是安全的, 因为后者对植物激素“不识别”。此时作为教师的我立即问道:“怎样理解不识别?”。学生可能不完全明白从资料上获取的观点的内在机制, 其实是因为动物不具备植物的一套感应和转导激素信号的分子元件, 所以才不识别, 这样经教师的再次提醒, 学生们会对教材上的激素的信号转导与植物对激素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以点带面的主动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悄然间陡然增强, 学习自然延展到课堂之外。

3给予学生充分展示与扩充教材内容的机会

阅读文献并主动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的方法在研究生教学中实施是成功的, 在本科生中常因人数太多、时间有限等因素而很少实践。在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这样的尝试, 没有规定的议题, 凡是有读到与植物生理学有一定关系、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与大家分享。在这种氛围下, 的确有学生给我们分享了“当薛定谔遇到达尔文的尴尬”的话题, 谈到了光合作用中的光能的吸收转化与物理学中光的波粒二相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不一定得以解决, 但学生们在质疑、思考, 在很大尺度上进行知识的链接, 其意义在于体现和实践了大学真正的“求实创新和质疑”的精神。

二教学中彰显和渗透生命本质的价值理念

没有教育价值理念的教学活动是单调、枯燥、缺乏灵魂和吸引力的教书活动, 其教学效果也是极其有限的。相反, 包含价值理念的知识或技能传递过程中对于情感体验、认知能力、美学鉴赏或人生禅悟力的提高是最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 它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情感体验和无痕无声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提高虽不在朝夕, 因人而异, 但如果价值理念存在于心, 艺术就会有提升的空间。而价值理念常因课程不同而侧重点有所不同, 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 以下一些教学理念可随相应的教学内容释放给学生。

1认识生命的本质, 呵护生命

生命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生物学的所有课程基本上都是生命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的展开。但随着课程的细分、专业方向的窄化及纵深发展, 教学中教师可能会被过多的知识细节牵制和占有, 忘了把学生带回到本质特征的主线上。当然不能否认有个别学生能有自身悟性, 感悟出来纷繁复杂的知识点的核心。但这终归不能算是教学中可以忽略的原因。我在此想强调的是从物理学角度上的生命本质———负熵。根据热力学定律, 任何自发过程总是朝着混乱、无序的方向即熵增加的方向。而生命是高度有序的有机体, 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 一旦负熵增加趋于零, 生命即将终结, 即死亡。而负熵的维持是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果。这一本质特征渗透在植物生理学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章节中。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最大的化学反应, 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和能量提供者。本科教学中的光合作用也是举足轻重, 重点要熟悉太阳能如何转变成电能、化学能直至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光合机理及其受调控机理。而所有生命包括植物本身的有序性, 是靠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和储存的能量来维持的, 但这些能量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要通过呼吸作用的转化和释放才有效。这样不论在教学引言还是总结中, 对生命本质的解析后, 呼吸对于生命而言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正因为其重要性, 其呼吸链的多样性就不难理解。另外, 在呼吸作用一章中还有个重点概念即植物的抗氰呼吸。如果单纯强调概念学生不会有太深印象。但如果从所有生物的呼吸传递链的同一性和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效果可能不一样。由于本科生都有“氰化物对人类和动物而言是剧毒”的常识, 从知识细节的角度来看其毒性原因是抑制了呼吸电子传递。但多数学生可能不会想到为什么氰化物在这样细节的地方出现阻断, 就会致命。如果教师适时引导主链电子传递被掐断, 等于扼制了呼吸, 生命得不到能量供应的后果, 学生会幡然领悟。此时引出植物的特殊性在于进化出交替途径, 能够抗氰。这样把植物和动物在微观上的差异在生命本质的角度上得以放大。枯燥的微观知识的传授效果也由此得以扩展。

2学会欣赏生命的美丽

生物学中呈现出的美丽生命不仅仅是外在的、宏观的、规模化的、气宇轩昂的或精致秀美的, 许多微观生物学课程同样精彩纷呈, 进化出的内在机制丝丝入扣, 自然造化是让世人望尘莫及的美。植物生理学中由特定基因控制的型色各异、大小千差万别的花器官呈现出的是一种奔放张扬的美丽。同样的, 次生代谢、植物生长调节物从知识内容上来讲, 琐碎甚至枯燥, 但如果有生物学的宏观眼光和对生命发自内心的欣赏的情愫在, 教师在讲授纷繁复杂的次生代谢及其产物时就不会不耐烦, 因为剧毒的或苦涩的物质有利于保全自身不被其它物种侵害;色泽明丽、气味或芬芳或恶臭的物质有利于传粉或传播种子, 这些物质是植物应对环境或繁衍后代而极尽其所能施用的武器或工具, 其代谢虽复杂, 但意义相对于生命举重若轻。同样, 能够繁衍后代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植物生长位置的相对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其生殖行为要极大地受环境调控。表现在植物开花时间的控制上, 起源地的光周期与温度的周期变动成为植物开花的重要外在信号, 也因而成就了四季的花开花落、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生动场面。最最精致的还在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环境的内在信号———植物激素的精细调控, 小小的分子, 呈现的“能量”及调控力之大让多少科学家着迷其机理。这种对美的欣赏不仅教师一定要有, 并且能够将美感及生命无限奥秘的魅力传递给学生, 这样的话, 教师无须在有限的课堂上扩展很多激素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学生对美的欣赏、向往与好奇一定会把课堂教学主动延展到课外, 并且比教师主动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3认识生命的单方向性和有限性, 珍惜生命的光阴

植物生理学中有很大篇章讲授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从种子萌发开始的营养生长、以开花为主要特征的生殖生长、到种子与果实发育及其之后的成熟衰老, 如果教师仅仅对这些内容分章节逐步展开, 到了学生手里可能就是离体的种子、采摘下的叶、花、果以及衰败脱落的根茎叶, 零散从而就会导致遗漏。如果教师适时给学生一条线, 学生自会把它们串起来, 放入心中。什么线呢?我们知道, 生命是不断经历孕育、萌发、生长、开花成熟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生命的孕育和萌动是征程的开始, 绿色的春天般的拥有无限希望的;生命的成长是郁郁葱葱、夏天般的激情四溢的, 但不乏要经历风雨和骄阳的烤灼, 也有可能忍受蝉鸣蛙噪的郁闷;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就迎来鲜花的灿烂, 即使是再不起眼的小草, 也有它灿烂的时候;短暂的光鲜后生命就进入金色的、丰收的、秋天般的成熟期, 结实结籽, 收获满满, 是充实但不炫耀的一种美;最悲凉的是成熟后的衰老、脱落和死亡, 一地落叶和枯败是最后生命谢幕的无奈;但不要忘了衰老死亡中又往往孕育着新的生命, 死亡是自然界最理想的一种新老交替方式, “化作春泥更护花”不就是事实的升华版吗?可见生命是周而复始, 不断轮回的过程, 不论是器官、组织还是植物整体, 其生命本身都是有一定寿命的, 并且都经历着从生到死的单方向进程。这种轮回、有限性和单方向性是自然与人世共通的, 类推开去, 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的光阴呢?这是一条串联知识珍珠项链的线, 同时也是串联学生心灵与生命理性思考的线。

4认识生命和环境的密切相关性

小草存在, 人类才能存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植物的运动、光形态建成、开花、休眠等等内容都是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的, 是植物与环境因子协作完成的生物过程。事实上所有生命都处于一种共同的体系中, 该体系中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牵涉到生命的质量和走向。对植物而言, 以上生物学过程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植物有形态的、生理的、细胞层面的, 甚至整体水平上的抗性机制, 在极端胁迫条件下生长的很多植物还磨练、演化, 把某种抗性机制发展到了极致, 成为它们能够生存于严酷环境下的看家绝技。这些可以是教学中展示给学生的生命的顽强美。但不能只此而已, 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认为这一部分的总结与当今环境条件的严峻现实的链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应该说植物对环境的忍耐性和可塑性要大于动物和人, 同处于一个地球大鱼缸的人类和其它生命形式, 没有人帮我们来换鱼缸中的水, 我们只有小心地不让它污染得太快。可现实是人类一方面为短暂的私欲贪婪地掠夺式地发展着, 另一方面假惺惺地吆喝着要保护环境。看一看我们身边多少棵小草的生命因污染而岌岌可危、奄奄一息了, 作为第一生产力和食物链最顶端的生命没有了, 明天还会有你我吗?作为从事生物学专业的人员, 你如果还藐视小草的生命, 那你就是藐视大家的生命。

主体价值观 篇9

一切自控制、自调节的有机生命系统,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 无论是低级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还是高级的、复杂的人类社会系统, 都必然是价值主体。因为凡是自控制、自调节系统在向着其生存与发展的总目的和各种个别场合的暂时性目的 (这些暂时性目的总是直接、间接地服从于其个体或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总目的) 做前进运动的时候, 对于其自身的结构、本能、力量、能力等, 对于周围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 都会有多种的需要, 缺少了这些东西, 作为主体的自控制系统就不能达到其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就要解体, 甚至灭亡。“需要”导源于“目的”。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主体分析

恩格斯说过:“时代的性格, 主要是青年的性格。”随着时代的发展, 青年人的性格将主宰时代的性格, 高校学生是青年人的杰出代表,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为学生的价值实现而设, 应该彻底打破传统指令性模式, 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创造条件。多年以来, 高校体育课的教学都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却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课程学习的权利, 必须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围绕教学主体实现的各种因素是相应主体的客体部分。教学是主体实现价值的实践部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容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

3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设想

3.1 转变教学思想, 改革教学模式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应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强调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实现由让我学到我要学, 进而达到我会学的根本性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角色理应发生革命性的转变, 教师应由过去单纯的体育技术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改革教学模式时, 应实施分层与分流教学、普修与专修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大班上理论课与小班上技术课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学生可在同年级、多种教材范围内自由选择上课。在考试方面, 将通过学校进一步建立体育理论与实践试题库, 以抽签形式确定考试内容, 并对结果给予评价。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 增加体育选修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基础。

3.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要层次分明, 实行学分制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的专项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纳入体育课程之中。高校体育部 (院、系) 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 创办多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 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确保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采取俱乐部、公共选修课等形式, 还可以开展小型比赛等。俱乐部面向1~4年级学生, 其宗旨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 由校团委直接领导, 学生社团与体育部共同运作。这样可以完成以下三个任务:第一, 可以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 为学校各类体育竞赛训练和选拔优秀人才。第二, 面向大部分学生, 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第三, 以体育困难生为对象, 提高他们的基本运动素质和对体育的兴趣。公共选修课要允许弹性修学 (即规定学分、学时, 但不规定修学年限) , 所选课程内容相对固定, 侧重学校传统特色以及学生有必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 属于学校教学计划内容。公共选修课同样也面向1~4年级学生, 这样不仅在正常教学基础上使学生学到了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而且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体育的再教育,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学到体育的知识和技术, 为“终身体育”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小型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活跃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

3.3 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和电化教学

为提高教学效果,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改变过去满堂灌和半军事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加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注重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提倡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养成良好, 科学的锻炼习惯。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 探讨启发式, 讨论式, 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并结合师范特点, 使教学内容较好地与思想性、知识性、可接受性融为一体, 教育学生学习体育锻炼的方法, 培养其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全面增强其身心健康发展。今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努力方向是将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运用, 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现代化水平,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研活动, 创造良好教研活动氛围。

3.4 合理安排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1) 健身性。

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 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 尤其是面临着当今学生体能、体质下降的现状, 选择健身性强的体育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 克服一味迎合学生, 单纯追求快乐有趣, 不求实效, 避重就轻的内容选择。

(2) 教育性。

教育性即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性、启发性, 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道德品质、人格完善能产生全面而深刻影响的内容。而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教材中极少, 甚至空白, 显然这是遗憾与不足。

(3) 针对性。

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与高校专业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而目前, 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的是学生自身特点与需要, 较少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与需要, 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身心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具有特色, 要将学生的需要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

(4) 延伸性。

延伸性即从终身体育出发, 着眼于未来, 善于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普及程度高、锻炼实效好、延伸价值强的内容, 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乒乓球、太极拳、舞蹈、游泳等。

(5) 娱乐性。

娱乐性即选择的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与新异性, 对放松身体、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欢悦身心, 丰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

(6) 前瞻性。

前瞻性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设计。现代文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 尤其是威胁知识分子健康的大敌, 要使当代大学生尽早地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就应该将现代文明病的产生、危害及预防列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重要内容, 应警钟长鸣, 防患于未然。

3.5 课程评价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 随着体育改革的发展, 课程评价改革成果丰硕, “结构考核, 综合评分”“以赛代考”“以进步幅度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等新的考评方法不断出现。无疑, 这是评价改革的可喜的进步。其评价内容在更新与拓展, 改革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体育学习唯一标准的传统考评方法, 具有合理要素, 但也存在不足。“结构考核, 综合评分”仍侧重的是身体素质与技能;“以赛代考”侧重的是竞赛能力;“以进步幅度评定学生体育成绩”侧重的是努力的程度。如何使评价更趋向科学合理, 需要以正确质量为指导, 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结合实际, 对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进行重新的审视, 评价内容需从身体健康水平、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性五个方面, 对学生体育学习给予综合评价。课程评价的方式也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由教师独角戏转向师生共同参与。

4 结论

课程建设要有时代感, 紧跟历史潮流。历史上教育是对经验的总结和传授——这样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滞后性;现代的教育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 更是对未来知识发展的预测, 教育面向未来是当代教育的主流。同样高等教育中的公共体育教育也应该具有一定前瞻性, 满足于学生未来对于体育锻炼的要求, 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方法等对价值主体的概念及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主体进行论述,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主体的价值, 对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关键词:价值主体,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178-182.

[2]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134-146.

[3]冯雯.大学生价值观念转变与学校思想工作[J].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5 (7) :87-88.

主体价值观 篇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完整表述, 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 也体现党中央对文化强国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能一蹴而就, 让大众真正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领会其中的真正内涵, 从了解到认知,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民众身上普遍开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尤其在受到各种思想文化冲击和多重价值观影响的高职院校生。学校有责任引导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融入当今错综复杂思想潮流中而不迷失方向和丧失自我。因此, 促进学生有德有才, 健康成长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对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提供导引, 价值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影响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同时, 价值观是存在差异的, 不同的人生经历, 接受教育的差异, 生活背景的不同, 都是价值观产生差异的原因。但是, 不言而喻的是, 一个社会必然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来规范社会人的行为, 维持社会稳定, 推动社会发展。在中国古代, 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维持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在中国当代社会, 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 把握时代潮流, 在新阶段、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 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充斥整个社会, 致使很多人思想摇摆不定, 甚至摒弃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承, 拜金主义盛行, 缺乏信仰, 无人生目标, 所以新风气急需健康价值导引。而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价值观上的体现, 是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价值目标的清晰表述, 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追求, 也符合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目标;从社会层面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属性方面的阐述, 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价值要求, 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并要求在时间过程中得到升华。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的重大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尤其是在把保持学校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的现实形势下, 显得尤为突出, 更何况,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还综合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有足够强大的包容力和感召力。高职院校在各种文化思潮和层次不齐的价值观的冲击中首当其冲, 致使很多学生缺乏信念和理想、信仰迷失普遍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指明了方向, 在树立和谐理念、打造和谐心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四、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创新思想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是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 以三位一体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覆盖

目前,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各类矛盾突发, 道德缺失严重, 高职院校学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 滋生了众多的问题。鉴于此, 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职院校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思想范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高职院校生的思想教育来说是一种明确的、正确的指导, 其人文关照包含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个思想教育, 重点融入知识技能教育的全过程, 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三位指的是学校、社会和家庭, 一体就是高职院校生。

1.学校。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集中在学校, 同时, 在学校的这一阶段, 是高职院校生价值观形成的必经阶段, 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可想而知,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想生思想教育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一个常识,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 也为学生价值观的接受和形成准备了重要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内容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课堂更加生动, 更具有时效性, 与学生的互动摆在重要地位, 逐步摸索新的教学模式。课外活动要避免形式单一, 要具有丰富内容, 探索不同的形式, 让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呈现的同时, 也要伴随着进入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 两者相辅相成, 需要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 课下和课上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让两者融合贯通, 让“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教会高职院校生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 提供更好的更具导向性的指导意义。

2.社会。高职生是社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之后也当然要面向社会, 为社会服务。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高职院校不能将自己与社会隔绝, 躲在高职院校这个象牙塔里,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这个象牙塔的模式也最终被打破, 高职生必须走出去, 走向社会, 经历社会上的人和事, 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 直到完全适应这个社会。政府也有其责任, 要做好高职院校生的导向工作, 同时引导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 促使社会正确舆论的常态化, 促使社会反馈回来的价值导向和高职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价值导向不偏离, 两者在预定的轨道上并行不悖, 最后达到一致。

3.家庭。每个高职生都是自己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相对于其他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对每个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大家往往愿意为家人付出, 有更高的价值输出, 其信任度也高于其他人。因此, 家庭在高职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要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友善和谐的氛围, 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对社会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正确看待, 要使他们正确认知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而形成乐观友善的健康心态。

(二)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明确

1.强化爱国教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国家层面的总战略目标。首先, 要增强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 对中华民族充满自豪感, 同时也应当让学生更多地学习和掌握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民族发展史, 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将相关的内容增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入日常教学中。其次, 通过对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的宣传, 以典型人物的思想轨迹为引导, 学习典型人物的爱国和奉献精神;学习重大科技和人文成果,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次,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 采用多媒体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 加强展出的效果, 吸引更多的学生, 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有的功能。

2.理想信念教育刻不容缓。理想信念是人一生不可或缺的, 是对未知未来的展望, 具体体现在每个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上。同时, 人生观、世界观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理想信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 必须加强他们的理想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理想, 将实现伟大复兴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使其成为指导实践的不竭动力。同时, 教育学生将个人价值追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理想之中, 才能实现个人价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3.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现代学生公民意识比较薄弱, 公民教育迫在眉睫。公民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习了解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享受怎样的权利。这些可以在相关教材上体现, 也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 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也是其基本的属性, 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重点和核心。从心智发展方面来说, 处于高职院校中的高职院校学生正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 认知能力也随之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 对高职院校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必须及时的抓住这一契机, 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成效, 而高职院校想生的聚集之地———高职院校, 理所当然地成了进行公民教育的最好场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鼓励高职院校生社团自治, 让民主意识在相关的活动中萌芽并得以发展, 如竞选、竞聘和管理行为。开展人文方面的讲座、公民相关权利和义务的讲座以及其他提高公民意识的活动等, 让高职院校生在公民知识方面有更好的更全面的理解。给高职院校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 对公民现象的认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对集体的认同感逐渐加强, 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如香港特区政府就倡导培育积极参与的公民精神, 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参与式公民教育, 而“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关心社会”的公民精神已成为公民教育政策的主旨。

(三) 依靠先进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灵魂, 一所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文化建设是其核心部分。世界文化格局趋于多元化, 各种思想潮流挤向中国, 高职院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 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文化武器, 建立起坚不可破的文化阵地, 使在校大学生受到熏陶, 渐渐地出现改变。

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树立在校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高职院校校园为基本空间, 承载在校生精神的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责是丰富学校师生的精神文化, 建立有效的精神文化支撑, 同时在社会道德的形成发展中也功不可没, 好的文化是“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良好方法。优秀的院校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无二致,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邰玉明.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2, (02) .

[2]郑钻科.浅谈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现状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8) .

主体价值观 篇11

一、加强疏导。学会交流

留守儿童由于短期或长期与父母分开,容易产生性格问题或心理疾病。据统计,31.2%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63.4%的留守儿童最想和父母说心里话,只有37.9%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临时监护人说心里话。这一组数据表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理疏导,要引导他们学会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清楚他们想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为此,我们唱响留守儿童“交流三部曲”,第一部曲为心理疏导篇,就是全面开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向心理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第二部曲为“爱心父母”篇,就是聘请优秀青年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心理教师共同制定详细的心理疏导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与留守儿童谈心,关注留守儿童近期发展状况,解决留守儿童需求,引导留守儿童逐渐从孤僻、不愿与同学交流的阴影中走出来;第三部曲为小组帮扶篇,就是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帮扶对象,“逼”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交流动力,从不愿交流到被“逼”交流,从被“逼”交流再到自主交流,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树立榜样,学会自理

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儿童在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方面强于非留守儿童。为了提高留守儿童在同学中的地位,我们结合校内外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生活自理奖”争创活动。首先,利用本校为寄宿制学校的便利条件,在住宿学生中开展洗衣服、打扫宿舍等比赛,并推荐最优者上台演讲自己是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的,如洗衣服的流程、统筹处理家务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由班主任及生活教师利用周末深入留守儿童家里进行“一日家访”活动,探查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同时,拍照提取一手材料,面向全校学生,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他们的家务劳动成果,教育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学会做家务,学会自理。这一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真正体验到生活自理的成就感,也体味着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认识到“父母不在,我也能行”。

三、参与管理,学会自治

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自主观念、自尊心很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制。但是,我们发现在学生中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竞选班干部就是想出风头,就是假正经。对此,我们利用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告诉他们:“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具有竞争意识。通过竞选,你本身会有很大的变化:不再胆怯,敢于表现自我、陈述自己的观点,能够行之有效地处理一些事务……”通过宣传,我们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竞聘上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竞选中,我们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通过竞争获取班级纪律、卫生、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岗位。在管理中,我们要求他们学会动脑,妥善处理“说”(指挥)与“做”(表率)二者间的关系,让他们明白偏重“说”与“做”的某一方面都会招致失败:只“说”不“做”,有凌驾于人、高高在上之态,往往会引起同学反感;只“做”不“说”,只会默默无闻,这不是班干部的风范,不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几周下来,我们发现个别留守儿童情绪反常,原来在“执政”期间,为了管好班级遭到个别学生的挖苦,很是想不通。对此,我们教育他们:“作为管理者,在管理中会遭受多种挫折,导致失败出现,这并不可怕,挫折只是對自己的考验与磨砺,我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通过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的方式,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孤僻、自卑、暴躁、冲动等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因为他们懂得了要管理好他人,就必须管理好自己,只有自己起到模范作用,其他同学才会服从自己的管理。这一方式,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而且提高了留守儿童自治能力,促使他们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凸显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我们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设备创设各类活动,让非留守儿童也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氛围,让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独,真正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的幸运儿,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体价值观 篇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以“虚拟与现实”为中心话题,顺应了时代浪潮,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给考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图景。但小问题,大道理,又让考生难以从理性思辨的高度和社会批判视野去进行一番哲学反思。依笔者拙见,此话题的内核无疑是对全球视野下现代性问题的理性沉思,也是对时代语境下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试题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激发考生的理性批判思维能力,激发大众对人文情怀和人本价值诉求的共鸣。话题的甄选昭示着未来语文教学的价值聚焦,引领教育对学生理性批判精神培养的方向。一言以蔽之,无论从话题本身还是从命题旨趣而言,试题的定位都是值得称道的。

一、试题体现了命题者的时代关切,彰显了全球视野

试题选取人类生存“悖论”问题要求考生展开理性思辨。我们知道,当理性的光芒驱逐了黑夜的幽灵,人类开始逃离被神权奴役的厄运,当理性以其魔法般的威力锻造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史无前例的盛景,人类再度面临对自身命运的深层考量。科技日新月异,技术理性大行其道,人类自身却似乎暂时无法逃离这种被现代文明所宰制的卑悯境遇,现实的人沦为一种缺失批判性、自觉性和主体性的“单向度”个体存在。诚然,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消费及娱乐方式,但在这个工业技术时代,在这个微时代,原本属于人的最高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却正在被技术理性所统摄,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规制人类自身。当我们置身于分秒必争地刷着“朋友圈”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沉静片刻去理性反思一下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显然,试题选择的话题是对现实的一种叩问。

二、试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激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情感共鸣

毫无疑问,在这个科技兴盛的时代,我们既是“剧作人”又是“剧中人”。当代青年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生力军,各种虚拟化的生活、娱乐消遣方式是当代青年的宠儿。诚然,科技革命让人们置身于虚拟现实的画卷,虚拟化的生活、生产、消费及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试题以鲜活的感性现象直接介入考生的生活视线,能够使考生迅速回归现实,与生活对接。正是对这种具有公共性问题的感性再现和思索,凸显了话题的现实性和生命力。然而问题来了,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时候,你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抑或与其保持适当距离?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显性到隐性的叩问,这是对考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挑战。而这恰恰是当下的教育应该理性反思的问题。

三、试题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激发考生对科技时代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透射着浓烈的人文色彩

任何有共性的问题一般都能引起大众的共鸣,无论是关于人生哲学,或是关乎社会百态,若只能激起少数人的情感互动和共振,则可能会招来诟病。高考作文话题的选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话题的甄选务必以整体视域做到统筹兼顾,其中就包括话题是否具有公共性,这也关乎教育的公平正义问题,也是在命题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的体现。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关于“虚拟与现实”的话题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省情、贴近广大考生生活实际,那种斥之为“虚拟:农村考生的鸡肋”的责难不免有些形而上学的怪调。

纵观浙江省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迁,其对人文性的彰显是越来越鲜明的,“虚拟与现实”话题以现实的生活图景为蓝本,让我们透过现象去揭示现象背后的关乎人的本质的问题。面对越来越虚拟化的未来世界,我们是激情拥抱还是理性审视?是甘愿被技术奴役还是积极复归主体性价值?显然贯穿其中的最高基调便是人的解放问题、人的终极关怀问题。然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要义。通过理性审视后的辩证批判,凸显了人这一主体性的存在。此外,“虚拟与现实”这一话题的选取似乎超越了以往话题的文艺范式,命题视角似乎也有向人类社会纵深领域探寻的倾向,希望通过公共参与和理性批判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青年学生理应对这一愿景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试题不仅为教学实践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而且对教育的终极旨归提出了重大课题

【主体价值观】推荐阅读:

主体文化07-14

主体交互07-15

大学主体05-18

主体转换05-25

报告主体05-26

履行主体05-26

主体差异05-27

主体层次05-27

党员主体05-30

控制主体06-01

上一篇:地铁的安全管理下一篇:唇腭裂患儿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