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体

2024-06-21

学习主体(精选12篇)

学习主体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为此,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积极创造条件, 使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 主要谈以下三个方面。

一.热爱学生,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爱, 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 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 又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条重要规范;既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一种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首先, 学生“亲其师”, 必然会“信其道”。学生这种对教师的信赖, 是可以排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这种深入学生心灵的爱, 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反应。其次, 学生与他们喜爱、仰慕的教师相处, 可以形成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积极探索, 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再次, 学生与他们喜爱的教师交往会更多、更紧密。所有这些, 都能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喜爱, 并因对某教师喜爱而喜爱该教师所教的课, 积极主动学习。建立起和谐融洽、舒心惬意的师生关系, 可以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有利于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二.发扬民主,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活跃、新型的民主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部环境条件。发扬教学民主, 就是在教学中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融合、自由宽松的氛围, 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要真正实现教学民主, 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到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和地位上的真正平等。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 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 独占课堂, 而应充当课堂的服务者和引导者,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乐于钻研的乐园。二是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尤其是对于自觉性差或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走进他们的生活, 用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要有耐心、信心, 要加倍付出爱心, 从唤醒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入手,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改善学习状况。三是教师要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巧妙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 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教育学生摒弃在讨论问题、发表个人见解时相互攻击、起哄等不良风气。要在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虹桥”, 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 逐渐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来探索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思想的教学心理环境, 使他们获得心理的安全感, 这对于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相信学生, 避免教学中“越俎代庖”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往往是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 把现存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要避免教学中“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 就必须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贯彻“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双主”教育思想, 要相信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并认同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和所具有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 给学生“留些空白”。

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讲课不能太精细。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 要让上课留有“细枝末节”, 给学生以“咀嚼枝叶”“品尝味道”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二是讲课不能太满。教师的讲课, 应根据一节课难重点的多少, 容量的大小, 课的性质而不一样,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三是讲课不能太实。上课是一门艺术, 就像画画除了正确的主题外, 还要适当地留下空白, 给人们以思维和联想的广阔艺术空间。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 只是处于引导地位,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促使创新能力的启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获得真正的知识。

总之,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真谛也在于教师要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在教学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内趋力”, 引导学生愉快求知, 大胆创造, 主动发展, 同时完成健康的人格塑造。教师要努力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 真正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落到实处。

学习主体 篇2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再现《丑小鸭》的故事、《雷雨》的场景、《月食》的变化;学《所见》能聆听到夏日蝉鸣,学《春晓》似是百鸟欢啼,学《雷雨》又有一池蛙鸣;学《黄山奇石》、《日月潭》则由学生任导游、做游客,师生同去观光……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曼谷的小象》,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灰雀》时,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未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

尊重主体地位,激发学习潜能 篇3

【关键词】主体地位 潜在能力 个性发展

“直来直去抒胸臆,间接抒情内容多。托物借景还借古,寓情于事莫忘记。”

不久前的高三模拟考试,有位老师到我所任教的班级监考,看到了小黑板上所写的这几句话,考试后他向我询问这几句顺口溜的含义。我告诉他,这其实是我们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时讲到的抒情方式,其中共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含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和寓情于事四种。所以,我们就编写了一段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位老师听后连声称妙,连忙把这几句话抄下来带给自己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其实,这位老师不知道的是,这样的一段顺口溜并非我的杰作,而是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书本上难以记忆的诗歌抒情方式串成了这样一段简单易诵的顺口溜。

记得刚刚开始讲诗歌鉴赏专题的时候,我讲得费劲,学生听得没劲。虽然很多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但一落实到题目上,却往往得不到高分。归根结底,是学生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审不清题,也不会使用专业的术语。比如题目问诗歌的表现手法,学生经常会答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问抒情方式的时候,学生又会写成修辞手法。学生分不清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和修辞手法等,经常答得“驴头不对马嘴”,因而也就得不到高分。针对这种情况,我虽号召班级学生将这几块知识分别梳理记忆,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我任教班级里的一个学生主动来找我,将他琢磨出来的几段顺口溜交给了我。这几段顺口溜包含了诗歌鉴赏的抒情方式、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我看到这些之后非常高兴,由于有些句子还不太通顺,不好记诵,于是我又发动所教班级的学生,一起对这几段顺口溜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几段顺口溜:

抒情方式(见前文);

修辞方法:

比比借夸对双关,问问互通对用典。

对应的修辞方法分别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和用典,一共十二种常见修辞方法;

表现手法:

赋比兴描烘渲染,点面虚实两结合。

动静乐哀小见大,想象联想寄托情。

这里面包括了赋、比、兴、白描、烘托、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想象、联想等十几种表现手法,基本上把诗歌鉴赏题里可能出现的表现手法都包括进去了。

这样的顺口溜一出,尤其又是学生们自己创作的,大家记诵的积极性也就高了许多,不到两天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能将这几段顺口溜背得滚瓜烂熟,并开始在题目中运用。缠绕我和学生很长时间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

由这件事情不禁想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在走上讲台的这几年里,常常可以听到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这学生在语文课上怎么跟木头似的,一点活力都没有。”而社会上又有很多人指责语文教学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甚者喊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惊人之语。我们的教学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呢?其实仔细想想,不能把所有的错都归结到语文老师的身上,或是单方面指责教育体制的不足。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从而使之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出现,却在很多时候忽视了我们的学生已经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那么,发展他们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就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结合自己不多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1.激发兴趣,尊重主体地位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探究的动力。象前面说到的那个学生,平时对语文就很感兴趣,也在课后读了不少书籍,他能写出顺口溜绝非偶然。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学会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体。如果总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是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创造的热情的。

记得高二分科后我接手新的班级:语文平均分位列十九个平行班之末,学生上课没精神,认为语文学不学没什么区别,课堂死气沉沉,课后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面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加强了对他们的要求,一方面从兴趣入手,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我和他们一起谈郭敬明、明晓溪这些他们喜欢的作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提到一些名家作品、时事热点甚至电影资讯;而在课下,我选择用周记这一传统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呼吁他们写真情、真性、真事,倾听他们的心声;我甚至从每个星期不多的课时里,专门抽出一个课时开设阅读课,由我读觉得值得推荐的名家名篇,学生读他们认为的美文新篇。就这样,学生们渐渐感到了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课堂气氛渐渐活跃,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了语文的魅力,而他们的语文成绩呢,也在这个过程中水涨船高。

2.加强实践,扶持主体探究

前人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只有对亲身经历的事情才会有最深刻的理解。所以,必须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起扶持、引导的作用,帮助他们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对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我主要就是让学生自己探究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有的学生将别里科夫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祝福》里的祥林嫂相比较,得出两人都是受到封建思想毒害至深的人物,但又有不同:一个封建礼教统治下的牺牲品,而另一个却成为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深入思考,他们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3.引导自学,促进主体发展

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因为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是要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促进学生这个主体的自我发展。

比如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迁移能力的培养,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就特别注意新旧知识、学科间知识的迁移运用,而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也逐渐掌握了这种迁移的学习方法,在应对问题的时候能够运用迁移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次高三考试考到一句文言翻译“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有不少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对句中的两个关键词语“甫”“弱冠”进行了迁移联想,由“甫”字想到了《滕王阁序》里的“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里的“甫”,解释成“刚”,而“弱冠”也同样出现在这篇文章的“等终军之弱冠”里,是古代人二十岁行成年礼。明确了这两处关键词语,整个句子就很容易翻译了。学生通过自学、探究,逐步提高了他们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由老师“满堂灌”或“满堂问”的做法,代之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做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凸显主体地位提升学习效率 篇4

一、自主学习, 突出学习中的关注点

学生有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 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数学学习经历, 当然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就参差不齐。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搞“一刀切”, 要让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完成自我发展, 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上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 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着重用力的。这样学生就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走进课堂, 在学习中重点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并且关注与之相关的点点滴滴。

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前就应该开始。当然, 这样的学习不是简单的预习, 而应当凝聚学生的思考, 夹杂着教师的指点, 真正起到“镜子”的功效。例如, 在“认识平均数”的教学中, 我在课前就引导学生通过几个环节的学习来审视自己的学习基础。首先是通过微课的形式, 以罚篮比赛为背景, 出示三组数据 (甲:7、10、4, 乙:8、6、10、8, 丙9、4、9、6) , 让学生自己分析哪个人的罚篮水平最高, 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 让学生结合之前的案例认识到用平均数来表示每个人的罚篮水平比较合理。最后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用到平均数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会以此为起点来构建自己的课堂学习内容。在收集学生的问题时, 我发现不少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一定要用平均数来表示他们的罚篮水平吗?让甲再罚一次来算总数可不可以?”“计算平均数的时候如果除不尽怎么办?”“怎样计算一列数的平均数比较简便?”等等。那么课堂学习的时候, 教学就可以沿着这样的主线进行, 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了先前的一个个疑问, 对于平均数的认识自然越来越深刻, 越来越清晰。

这样的学习有效地拉近了学生已有基础的差距, 让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 (基础差的可以反复多次地观看) ,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有了了解, 知道在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怎样来研究的。然后, 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困惑, 有一些什么样的感想, 这些就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自主建构, 凸显学习中的着力点

学生的领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这样的目标离不开教师的引领, 同样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建构。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可以给学生留足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整理资料, 收集信息, 加工并深化, 从而自己抽象出问题的核心,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完整的、有效的、可持续的。

例如, 在“探索图形覆盖的规律”教学中, 我从学生拍照片的问题引入:小明、小军和小华是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一次航模比赛中三个人都参加了, 总计12 名选手, 他们一起拍照留念, 这时候三个人提出要站在一起 (三个人之间的顺序不同只算作一种) ,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队方式?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有的画图, 有的用学具来操作, 很快找出了答案。而之后的交流过程让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先是有学生提出12个人就需要站12个位置, 这样只要用 (1、2、3) , (2、3、4) 这样的数组将所有的可能列出来, 找到答案为10。继而有人提出不需要一个一个地来列, 只要看第三个人能站的位置就可以了, 从3 号位置到12 号位置, 用12-3+1即可。之后有学生的主意更高明:三个人要站在一起很简单, 只要看成一个人就可以了, 这样就相当于10个人排队, 那么自然有10种不同的方法。每种不同的方法出炉之后, 学生们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们通过自主思考, 将别人的方法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中去推敲、去比较, 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他们掌握问题的细节, 从而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将自己的思路与别人的思路对照进行学习更能凸显出思维的价值。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 可以一步一步地加强对问题的理解, 在优化方法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建模、加工、融合、再加工的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模型逐渐成型, 这样的学习就不是仅停留在模仿阶段, 而是实实在在的领悟。

三、自主反思, 挖掘学习中的链接点

反思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学生的认识比较粗浅时, 反思能推动他们向更深的程度探究;当学生接受的信息比较零散时, 反思能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让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在教学中,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帮助他们解决反思中的疑惑, 这样学生在反思中就能抓住知识间的链接点, 让认识更清晰, 让学习效果更持久。

例如, 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中, 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想办法将三角形和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交流学习, 我们成功地将三角形和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然后找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进而推导出两个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完成任务后, 我引导学生回顾推导过程, 反思这样的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有了以下这些认识: (1) 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一种是用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来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 一种是用“以盈补虚”的方法将它们转化为长方形, 还有一种就是将一个三角形或者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不同的方法推导出的公式都是一样的, 并且它们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方法。 (3) 将三角形和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与转化为长方形的方法类似, 都是将其中一部分面积切、移、拼, 不改变面积的大小, 而改变了图形的样子, 这与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方法一脉相承。 (4) 用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来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在推导公式时最方便, 也容易让人对公式中的“÷2”印象深刻。我想, 有了这么多的反思成果, 足以证明学生的反思是深刻的, 他们透过比较不同推导思路的现象抓住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本质, 他们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实现了方法的优化, 同时对各种方法都留下了印象, 这就使得原本零散的知识聚拢起来, 推动了学生的数学认知向更高的层次挺进。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篇5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但因为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刚人学的儿童来说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我们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动脑发现

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创造发明的首要步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教师在讲单韵母“i u ”一课时,学习后让学生观察:“i在标声调时,与字母i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看着板书:i ī í ǐ ì 很快发现,i标声调时不写上边的圆点。教师又指着板书“”问:“”的四声为什么不去掉上面的两点?学生明白了,要去掉两点就不念,念u了。可见学生自己不仅能发现,而且还能在比较中发现呢!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辨清易混字母的发音和形状,教师就让学生动脑编一些顺口溜,学生学起来既容易,记得又清晰。如教学“练一练1”第一题时,让学生观察,每一组声母有什么异同,你怎样记住它们的形状的?学生想象力可丰富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个学生两手伸出大拇指,半握拳,用手比划说:“左手b,右手d,两手一对b和d。”教师兴奋地让学生当老师,教学生。这样让学在观察中区分了相近声母的.形状,从编儿歌中掌握了它们的正确发音,从读中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动起手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为此,我们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1、动手做。学生每学完一课汉语拼音,教师就鼓励学生回家制作卡片。这个动手作业,学生兴致极高,找纸板,量尺寸,裁剪,书写,用皮套打成捆。早晨到校,看,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卡片。从孩子们得意地拼读神色,无不流露着成功、自豪的喜悦。

2、动手摆。课上充分利用学生制作的卡片,让学生动手摆拼。如:学习“g k h”一课声母后,让“g k h”与“u”、“ui”相拼时,教师就让学生动手左边摆出g k h的声母卡,右边摆上“u”的卡片,让声母与韵母的四声分别相拼,再让同桌一人当老师,提示声调,一人依次拼读,再互换。学生在摆玩中,既感新奇,又有趣味。

3、动手画。在教学中还可以变换一下,先出示所学的拼音,然后让学生为之配图。如学习“z”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z”,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声母,你们能为z配上一幅画吗?”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画一个马扎,因为马扎打开后的形状象z,有的写一个数字2,把2展开象z,还有的画一只呲着牙的大灰狼,有的画一只游水的小鸭子……。通过学生的描述,这个字母就不知不觉的学会了。

4、动手贴。未来社会需要具有个性与合作精神

发挥主体作用 培养学习兴趣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生;兴趣;主体作用

现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率低下。怎么改变目前的现状呢?我认为,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过程中,只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老师要有与学生平等的角色意识,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消除学生的拘谨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角

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下面一段材料:“据某连锁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它日用品包装试用的情况,为此一项,每年损失15至20万。问: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在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每个同学都以高涨的热情、切身的体悟,积极主动参与

思考讨论、分析,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开展生动活泼的时政简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必要补充,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时政,用自己政治课上学习的理论去分析现时问题。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时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政治课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5分钟进行“时政简评”让学生对近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奥运火炬传递,在境外遭藏独分子干扰,这一事件引起了同学们的愤慨。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奥运火炬传递事件进行简评。在课堂上同学们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争先发言,使我高兴的是他们都能用自己学到的政治历史知识去分析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独分子的分裂活动是不得民心的。同学们的分析算不上精辟但都经过精心准备,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教学效果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结果。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讨论

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只按某些公正性条条办事的审判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参与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政治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时,让同学们提前收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相关资料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课堂上让学生自由交流分组讨论,然后学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组分别以简洁的语言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使他们对网络的两面性有了正确认识,增强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辨别觉察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抗诱惑能力。这样的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学生学会了想问题,办事情,正确引导了他们的行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篇7

一、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 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有获取知识的动力,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利用游戏, 激发兴趣。在体育课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游戏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游戏来衔接。如何让游戏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实现学习目标, 是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设定疑难, 激发兴趣。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快速跑起跑动作, 先讲解起跑动作要领然后设疑:谁还能想出不同的起跑动作?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激活了, 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起跑动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既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了新的动作技能, 同时也较好地锻炼了身体。

成功体验, 发展兴趣。成功是最能激励、鼓舞人的。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全体学生能够共同学习, 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但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身体素质的各不相同,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别, 因此,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采取不同侧重点,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能有所提升,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结合练习设计,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练习是使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堂练习的设计, 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 发展学生思维, 促进智能转化, 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体育练习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方法, 积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 激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练习, 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促进思维参与, 达到知识的内化, 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在练习中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自然也就掌握了一定的学习、锻炼的方法, 心中积累了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可抓住这一机会, 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方法,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行处理以后的学习。这样,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学习活动中, 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完全由教师安排学习的效果要好, 教师在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 也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状态, 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来及时调整教学, 真正做到教法为学法服务, 从而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材施教

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能力是有差别的, 他们的爱好和兴趣程度也不一样,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努力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创设学生参与的气氛, 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学生的运动水平是不一样的, 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应合理安排一些弹性项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水平选择, 有利于发挥参与效果。在布置练习任务时, 教师不可搞“一刀切”, 一般可以选择比较灵活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用心去练、去学, 避免训练的随意性。

四、科学、正确的评价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强化主体意识,促进自主学习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意识,自主学习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特征的总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在恰当的学习目标引导下,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 在主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使得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学习过程。那么,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呢?

1. 营造民主氛围, 唤醒自主学习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 师生之间应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 干净的、肮脏的, 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 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时, 学生才会发展自尊、自重, 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 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应充分扮演好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等角色, 在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中, 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补充, 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的要求,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2. 改变学习方式, 引导自主学习体验

2.1 先学后教, 尝试探究。

教学实践证明, 改变以往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 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例: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节内容, 我出示探索性学习例题:蔬菜专业户计划在7000平方米的大棚里种植青菜和黄瓜, 种植面积的比是4∶3。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且看学生的探究过程: (1) 独立探究,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 列式为: (7000÷7) ×4=4000 (平方米) , (7000÷7) ×3=3000 (平方米) ;4∶3=4000/3000。 (2) 小组合作, 进行分数转化:青菜和黄瓜种植面积的比是4∶3, 可得出青菜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7, 黄瓜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7, 可列式为:7000×4/7=4000 (平方米) , 7000×3/7=3000 (平方米) 。在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之后, 我再指导学生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如此, 学生先学, 教师后教, 学生主动参与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在下一例的连比学习中, 学生就能不教自会。

2.2 回顾过程, 寻找错因。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实践表明,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努力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实践表明, 学生如能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例:面对判断题:“把8根小棒分成2份, 每份一定是4。”个别的错误理解, 我积极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正误辨析。通过回顾探析的过程, 学生在纠正错误思维的同时, 形成了正确的判断认识:把8根小棒分成2份, 可以是“4和4”, 也可以是“3和5”、“2和6”、“1和7”, 只有加上了关键词“平均分”, 这句话才能成立。

3.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 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用数学。例:教完《圆的面积》计算后, 教师可布置如下作业: (1)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圆, 并求出它的面积; (2) 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并想办法计算出它的面积。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表明, 通过运用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数学情境问题, 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应用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发展。

总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作为一名教师, 应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主动地学习, 尽情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许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湖北教育, 1996, (4) .

[2]张友莲, 唐金英.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J].江西教育, 2003, (20) .

[3]吴兴明.数学教育应该关注思考, 关注生存[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

[4]宋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方法[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 (02) .

凸显主体地位,培养学习兴趣 篇9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其所学知识产生的兴趣。教学上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在什么时候, 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社会和学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与期望变为学生自己内在学习的需要,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教根本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水平状况, 创设出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 使学生有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 自觉训练技能, 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在备课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设计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 为培养兴趣创设条件

以学生为主体, 在备课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甚至教材都应该为学生而服务。只有重视了学生这个中心, 才能使学生从开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 慢慢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 教师都知道,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 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就会主动去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主动、愉快、有效地学习,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兴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上, 因此, 在备课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数学课本相对比较枯燥无味, 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绝对不能照本宣科, 要在课堂上设计出生动活泼的事例, 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非线性”理论认为: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教材的传统规范, 决定了数学教材编写要做到内容编排的阶梯性和连贯性, 文字表达的严谨性和简明性, 数学教材的这些特征, 再加上中学数学本身的抽象性,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枯燥感的形成。

以学科来说, 在中考的七科教材中, 对学生而言, 数学课本的趣味性无疑是较低的, 学生的兴趣无疑需要老师花大力气予以培养。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教师的教学就要能够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出发,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 试举几个教学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1. 一些几何概念可由学生自己命名

例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教学。

教科书在给出如下三个图之后, 作出如下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没有公共点, 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有两个公共点, 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交。

教科书为了文字表述的严谨性, 这样编排毫无疑义。但在教学时, 教师这样定义, 则太枯燥。可做如下设计:

请用“相切、相离、相交”三词为以上三图命名, 小组讨论。 (这里, 教师有意打乱顺序)

结果是, 连我就教的农村中学的一个普通班中, 每个小组的答案都正确无误。笔者认为,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五个定义,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三个定义, 乃至于几何中的大部分概念, 都可以做如上处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不但新颖, 而且易使学生产生成功感, 从而兴趣大增。

2. 尽可能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新教材中增添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内容。以圆周角的教学为例:旧教材 (人教版, 2001年第1版) 是直接给出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然后给出三种情况的证明;而新教材 (华师大版, 2007年8月第3版) 则是要求学生量一量同一段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度数, 比较之后得出结论。

这说明, 动手操作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会让学生量一量书上图中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度数。但是我觉得若在教学中这样做并不彻底, 于是, 有下面更为彻底的教学设计过程:

例2:圆周角定理引入设计。

画图: (1) 任意画一个圆。 (2) 在所画的图上任意描出 (加粗或换颜色) 弧。 (3) 画出弧所对的圆心角。 (4) 画出弧所对的圆周角。 (5) 量一量, 你画的圆周角是度___, 你画的圆心角是___度。 (6) 对比小组内其他同学所画的, 然后小组讨论,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何关系___。

这一结构更符合学生的探知顺序, 学生的收获更多, 兴趣也必将更大。

另外, 对例题、习题的教学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路。

例3:九年级教材 (华师大版, 2007年8月第3版) 第55页第7题。

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 大圆的弦AB是小圆的切线, 点P为切点, 求证:AP=BP。

可将此题设计如下: (1) 画两个同心圆。 (2) 画小圆的切线, 切点为P, 交大圆于A、B两点。 (3) 观察AP与BP的大小关系。 (4) 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实践表明, 这样的操作设计, 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使全班同学无论成绩好坏, 都有事可做, 真正投入学习之中, 激发了学生的认知热情。

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凸显主体地位, 培育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课堂是兴趣培养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凸显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兴趣和追求。

1. 建立平等民主的情感氛围

所谓情感, 用心理学上的语言来解释, 是指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根据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的心理发育未曾成熟, 他们的心理状态仍处于一个较幼稚的水平, 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老师的喜爱来确定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程度。因而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知道, 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某个老师, 才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 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 多与学生沟通, 跟他们交朋友, 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 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这样他们才会对数学有兴趣。

2. 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心情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积极发言, 当他们的某个解题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 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就可以看出, 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以后的学习中, 若遇到困难, 他们就会反复钻研, 主动探讨, 想尽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 教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 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 在第一节数学课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这时候, 若是我们的老师, 肯定会沮丧,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不指责已经算是好的了, 肯定不会赞扬他。可是, 这位美国教师没有这样做, 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聪明, 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这样一句赞赏的话, 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后, 这位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直至名列前茅。

可见,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不可随便说“错”, 不能轻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进行正确的、科学的以表扬为主的评价, 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 得到力量, 从而勇于前进。

3. 对学生要有期望, 有目标, 并相信学生一定会有进步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教学下, 一定会有进步, 自己相信这一点, 才会对学生有信心, 特别是对“学困生”, 这些学生, 往往由于对学习没有信心, 因而没有动力。若是老师过分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 他们就更不学了。因此, 对他们要晓之以理, 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 予以鼓励。要时刻告诉他们:“你并不笨, 只要你继续努力, 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国外有心理学家做过如下一个实验: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 每个年级各抽出三个班进行测验, 根据测量的结果, 估计在该学期有哪些儿童将会有显著的进步, 并将这些儿童的名字告诉任课老师 (实际上这些名字由抽签产生) , 任课老师就相信这些儿童有进步, 并不知不觉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儿童施加影响, 经过八个月后, 这些儿童的绝大多数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个实验说明, 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有信心, 对学生的期望不同, 那么在不知不觉中, 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也不同。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要施加各种影响, 期望“学困生”进步, 绝不能放弃这个信念。

4. 给学生成功的感觉

学习成功得到的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在课堂上, 教师要随时警觉学生学习时的表情, 发现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从而适时地、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 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 使不同的学生体验到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成功是建立自信的基础。一个人若经常体验到失败的痛苦, 就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对自己产生怀疑, 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功, 增强其成功的体验, 有了成功的体验, 学生肯定了自己, 相信了自己, 增强了自信心, 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去探索, 去争取成功。

为帮助学生成功, 教师必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 满足学生的需要, 创设成功机会。在平时的活动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 特别是“学困生”主动参与, 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 发挥其特长,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 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 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 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为了让学生看到进步, 感到成功, 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写便条、送喜报、连心卡等, 有目的地把学生的优点汇报给家长, 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加强家长、学校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 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只要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就是教学上的成功。这就是因材施教。测验也可分组进行, 比如我们这个学期所采取的A、B、C三份试卷, 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60分, 甚至是90分的愉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班有一名“学困生”, 自从在C组中考了一个92分之后, 增强了自信, 对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加, 期末考试竟然合格了。

5. 不妨“插科打诨”, 引领课堂走出沉闷

数学的课堂, 相对比较沉闷。而现在的学生, 则比较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我觉得,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感到气氛不够热烈, 不妨讲一两句能引起大家注意力的话。比如讲几何题, 经常说到“这个角等于那个角”, 不妨“这个角”用普通话, “那个角”用方言。这样, 学生会觉得新颖别致, 从而再次集中注意力听讲。

又如, 几何证明题辅助线的教学, 在学生一轮苦思仍不得其解时, 引导学生作出辅助线之后, 不妨讲几句“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拨开云雾见青天”之类的句子, 来轻松一下课堂气氛。在学生解题时, 错最后一两步, 是“功败垂成”;多做一两步, 是“画蛇添足”。

记得有一次教学“方差”这个章节时, 课本有一道有关水稻的分蘖整齐与否的题目。学生很少见“分蘖”这个词, 于是问我“分蘖”是什么意思, 本来我就是不解释这个词, 学生也知道这道题是通过方差来解决的。但我还是解释了, 我的解释令学生大笑了起来。因为我说:“有一首诗有这样的两句: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分蘖’就是‘发几枝’的意思。”

总之, 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事物趣味化, 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别致, 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为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提供推动力。

总之,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主动地学习数学,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采取各种方法, 提高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凸显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其内部的驱动力, 才能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提高学习效率,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2]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关注学生主体,激发自主学习 篇10

一、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亲自实践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徒劳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强其主体意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和教师沟通,在教师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面带微笑,用真诚而亲切的目光面对全体学生,绝不能把这种目光全部留给“尖子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能力,是培养学生从小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如何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辅导。对于刚学英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空出一定时间来与学生一起预习,以此来培养其预习的意识。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意识能力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提倡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思想的试金石。首先,教师要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说。其次,教师要尽量用全英文授课,创造英语氛围,注重与学生的语言互动,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可能体现,学生才能如《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那样,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开口,用英语交流。因此,教师要改变“一言堂”和“满堂灌”,把主角地位让给学生,从“幕前”逐渐退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然后教师创设情境,设计相关联的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设计活动时,要做到尽可能分层教学,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使用评价效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四、自主选择、设计课外作业,形成自主能力

传统的英语作业一般都是抄单词、朗读课文、听录音带等,这些作业一成不变,死记硬背,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观念陈旧,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感到英语作业是一种负担。为了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英语作业,我曾、进行抽样调查,发现86.28%的学生都喜欢自主选择、设计作业,比如他们所喜欢的涂一涂(听音涂色)、编一编、集一集(收集生活中相关的英语)、做一做(做精美的卡片)、画一画(为词、句、文配图)等。为此,我布置的英语课外作业一般都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层次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以致用,自主作业,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提倡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卡、摘抄卡,摘抄课外自己所学的课外知识,且定期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五、重视教师的鼓励和指导,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自主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论是课上还是课外的,都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同时,教师的真情激励和有效指导也能为学生扫清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缺少兴趣等实施自主学习的障碍,特别是缺乏信心和胆怯。我们要做到通过教师的激励和指导,让学生相信:“I can do it!It’s easy!I like it!Learning English,it’s fun!”因此,教师要多指导、多表扬、多激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才能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才能有效发展自主能力。

尊重学生主体 倡导合作学习 篇11

一、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由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转为原生态课堂教学,课堂上真正“让学生说了算”。传统的教学观表现在学生随师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可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合作学习很多时候就会变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倦;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欣赏的和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和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一堂好课至少应具有四个优势:主体活动充分、气氛民主和谐、简洁朴素自然、学生获益匪浅。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呵护学生的理想精神,让学生争辩,让学生质疑,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能以“传授者”或“首席”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让学生认为教师是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产生超越的自豪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驾驭水平,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气氛中真正学到知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三、远离课堂污染,规范教学行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堂污染有很多表现形式,这些也是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所以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学会反思,学会学习,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体会学生的感受,富有爱心,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课堂教学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终身持续发展,活泼主动地发展和有个性特长地发展。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激活学习主体,实现有效探究 篇12

关键词:初中物理,主体,特色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这样就要求初中物理的教学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能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还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主动学习者,从实际出发真正实现有效的探究学习。

一、注重情境创设,培养探究能力

好奇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欲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以便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足够热情,把学生摆在一个新旧知识交替、自身的生活感受和科学理论违背的位置上,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挣扎中主动进行质疑,要解开疑问就必须进行思考,从而实现真正的探究。

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一节课时,教师就采用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于液体来说,要想让它沸腾就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大多数学生会说:液体要沸腾,就必须达到它沸点,同时还要继续让液体吸收热量。这时教师把一个烧瓶放到讲桌上,并在里面放入适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等到水沸腾后,拿下烧瓶并迅速用塞子塞上烧瓶,面对学生:这时烧瓶里面的水还是否沸腾。学生一起回答:不会再沸腾了。教师接着问学生:如果我把冷水倒在烧瓶上会不会里面的水再次沸腾起来。学生觉得很好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这时教师拿出一杯冷水把它很快地倒在烧瓶上,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烧瓶里的水居然又沸腾了起来。学生们被这个场景惊呆了。这时教师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对现象进行详细地分析,同时把本节课的重点告诉给学生:其实水的沸点是和大气压有关系的,这时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到底二者有什么具体关系呢。为本节课很好地授课埋下了成功的伏笔。

通过把一些物理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有惊奇,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疑问要想解决就要学生去思考,实现有效的探究。

二、还原实验过程,激发探究潜能

其实进行物理学习就是要进行不懈探究的漫长过程。一些已经被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在得出之前也是需要前辈科学家坚持不放弃的探索研究。初中物理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物理规律研究的经过拿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利用物理规律的还原,指引学生能够深入地开动脑筋去积极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前人总结规律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要设计怎样的实验用来很清楚地观察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它们之间关系到底如何。你能采取什么方法对两个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定量的表达。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探究,看方案是否能够被证实正确与否。教师则需要对各种提出的疑难问题或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完成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沿着科学探究的思路去定量的验证。最终学生经历了规律发现的整个过程,通过探究得到了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定量关系。

通过还原物理规律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沿着前辈的足迹完成整个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抓住生活细节,促成探究能力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要把物理教学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到物理方向,再从物理方向引入社会。也就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会探究的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究。

如在讲《速度》一节课时,教师为了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拿出体育课测成绩的器材———发令枪、卷尺和跑表。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带领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滑滑梯入手:在玩滑梯时,小朋友的速度时刻在变化的,你能回想一下速度到底是怎样变化的。为了进入课程,教师继续向学生提出:在跑步时你的速度是不是会发生变化,那么具体怎样变化呢。教师引导学生经过大胆猜想、设计出对应的实施方案——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本节课的实验器材,来亲身体会自己在跑动时自身的速度具体如何变化的、按照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最终得到结论。学生经过一系列探究,再让学生总结一下由本节课的教学的所得:本节课虽然在教室外课堂纪律有点乱,可是通过实际操作,清楚了在不同的时刻我的速度有快有慢的;另一个同学则写道和同学一起开始跑的,可是同学开始跑得快,后来被给同学追上了,两个人同时跑到了终点、即使是中间过程中速度不一样,由于是同时达到终点,说明两个人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有学生提出此实验要想成功需要团体的密切合作;学生还清楚了开始计时要看枪响后冒出的烟,看来物理是和生活有很不一般的关系。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同时,收获了知识,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经历探究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通过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平台,使学生在探究时增加了快乐,体验到了亲自收获的喜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有好处。

上一篇:Java网络数据库下一篇:PLC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