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体

2024-05-26

报告主体(精选11篇)

报告主体 篇1

一、引言

“报告主体”(Reporting Entity)概念和财务报告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长期以来,会计实务界普遍认可这一概念,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八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中均未包含这一内容。IASB与FASB自2002年10月正式签署“诺沃克协议”(Norwalk Agreement)并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来,双方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将“报告主体”列为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的一部分,这是概念框架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下文将在回顾“报告主体”概念修订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二、IASB与FASB关于“报告主体”概念修订的演进历程

自2005年12月的首次讨论起到2010年3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IASB和FASB举行了17次讨论,对财务报告主体的明确定义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研讨。

最早在2006年3月的讨论会上,IASB认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法律主体,并首次给出了“报告主体”的定义:“主体是拥有与其他主体进行交易能力的经济个体”。2007年6月,IASB发表了投票前草案(Pre-ballot Draft),向公众征求意见。2007年9月,为期120天的征求意见期结束后,IASB根据收到的各方意见着重修订了关于“个别报告主体”(Individual Reporting Entity)的概念。修订后的版本更清楚地阐明了理事会决定定义“报告主体”的原因。

2008年5月,FASB与IASB形成了关于报告主体的初步意见并发布讨论稿“关于改进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的初步意见”(Preliminary Views on an Improv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Reporting Entity)(DP),征询公众意见。2009年1月,IASB开会讨论了各方对于初步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的回复。

2010年3月11日IASB与FASB联合发布关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的征求意见稿(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Reporting Entity)(ED)。但之后由于有更紧急的谅解备忘录项目(M oU projects)须优先处理,IASB和FASB决定暂缓完成报告主体章节的终稿。2012年9月,IASB出于不希望FASB获得优于世界上其他准则制定组织的特权的原因,决定新项目不再作为IASB和FASB的联合项目,而仅仅由IASB独立完成。

2013年7月,IASB发布了一个综合性的讨论稿“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A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总共分为九章以及八个附录,涵盖了对之前概念框架修正和补充的提议。考虑到IASB已经针对“报告主体”部分发布了一份讨论稿和一份征求意见稿,在本次讨论稿中,IASB仅在附录B中总结了“报告主体”征求意见稿中的提议及其收到的反馈。在对讨论稿征求意见结束后,IASB计划在2014年第三季度发布征求意见稿,并最终在2015年9月前完成新的概念框架。

三、对2013年征求意见稿中“报告主体”概念的解读

在2013年7月IASB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征求意见稿)中,将“报告主体”定义为“现有及潜在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所关注的经济活动的特定领域,而且这些资源提供者不能直接获得是否需要向主体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

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报告主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正在从事、已经从事或者将从事经济活动;(2)这些经济活动能够与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和主体所在的经济环境客观地区分;(3)有关主体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是资源提供者决定是否需要向主体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三个特征是界定“报告主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根据以上的定义和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报告主体”的内涵。

(一)报告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和联系

征求意见稿指出,法律主体不是“报告主体”界定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报告主体”可能包括不止一个法律主体,也可能包括一个法律主体的某一个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法律主体很可能是报告主体,但是,单一的法律主体也可能不是报告主体,例如,一个法律主体与其他法律主体的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且不能客观地分离时,该法律主体很可能就不是报告主体。该种情况下,报告主体就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主体。如果主体的一部分经济活动能够与主体剩余部分客观地区分开,且与主体该部分有关的财务信息对于是否应向其提供资源是决策有用的,那么主体的这一部分也可能作为报告主体。我们认为,“报告主体”不应局限于一个法律主体的活动。报告主体的概念首先要反映经济现象和实质,而非企业的法律结构形式。

(二)报告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区别和联系

当前IASB的概念框架和FASB的概念公告都对“会计主体”进行过明确定义。但要注意报告主体和会计主体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主体概念强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而报告主体概念则着重强调会计的报告,例如需要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财务资料,编制集团报告主体的合并财务报告,因此,如果会计主体不存在,报告主体也难以存在。

(三)控制权构成了集团报告主体的基础

在征求意见稿中,IASB认为当一个主体具有主导另一个主体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利益(或者止损)的权力时,一个主体就控制了另一个主体。如果一个主体控制另一个主体,那么控制主体给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带来的现金流量和其他收益显著地取决于从被控制主体取得的现金流量和其他收益,相应地取决于主体的活动和控制主体对于活动的主导。因此,如果主体控制一个或者多个主体,那么该主体就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很可能给最大数量的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权构成了集团报告主体的基础。要注意的是,重大影响不等于控制。正如征求意见稿指出,如果一个主体对其他主体有重大影响,表示该主体不控制其他主体。实际上该主体并不具有能够主导其他主体活动的能力,不能构成对其他主体的控制权。

如图1所示,报告主体和其他主体的关系因“控制”判断而泾渭分明。报告主体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是子公司,还是合营安排、联营公司或者投资于权益性工具的金融资产一览无余。

(四)其他类型财务报告

征求意见稿要求,当母公司控制一个或多个主体时必须列报合并财务报表,但同时,IASB承认其他类型财务报表也可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我们认为,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虽然能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但这些信息只针对部分信息使用者,因此不符合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与合并财务报表相比,母公司财务报表尽管将母公司的资产、负债和经济活动等都进行了反映,但实质上,已有部分项目被加总和抵消,因此并没有反映潜在的资产和负债,其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我们建议,在合并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母公司财务报表,即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各项目之后紧跟母公司本身的主要项目或者以补充信息等其他形式反映,如此可以在合并财务报表反映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满足向特殊信息使用者提供该信息的要求。

四、“报告主体”概念的局限性

“报告主体”的概念和财务报告目标紧密相连。而新的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论述,字里行间无不体现面向市场的“决策有用观”。虽然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财务报告信息也应该有助于评估企业经理层的的经管责任(Stewardship)或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不过,“受托责任观”并不是最主要的目标,它与“决策有用观”不能并驾齐驱。简单地来说,“决策有用观”在新的概念框架中虽不是惟一、但也是最主要的目标。

这恰恰与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这一结果的产生多少是受到FASB的影响。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企业筹集资本主要通过公开发行权益证券和债券。这些证券的转让,主要借助于在资本市场上转手交易。大量持有各种证券的投资人和债权人经常要评估买卖证券的机遇和可能的风险,从而作出投资(买进、抛售或持有)与信贷(贷出或收回)决策。美国的概念框架把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性”上,是由美国的投资环境和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所决定的。

而我们所讨论的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在确定其用途时,更应该顾及全世界商品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筹资渠道并非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的概念框架当然比较先进,但它更多反映的是发达市场经济的特点。IASB是国际性的准则制定机构,它所制定的概念框架应当面向全球。而在全球,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占90%左右,如果IASB未来应用的概念框架过于向美国倾斜,将使其他国家很难与IASB的框架趋同,这反而不利于概念框架的权威性,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因此,我们建议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至少加入“评估经营责任”,以兼顾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至于哪一个是第一位的,还是两者并重,最好能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后给出定论。

综上所述,IASB的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项目虽取得若干进步,但还是初步的。最后的定稿也许还会有很大的改变。但当前的进展至少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与重要的参考。为此,我们建议,希望全球与之趋同的IASB新概念框架的目标以及“报告主体”等相关概念的定义等,能更多地考虑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会计水平和接受的可能。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2012年9月,IASB决定新概念框架的剩余部分不再与FASB合作,而是由IASB独立完成,理由之一是为了避免概念框架过于向美国倾斜。尽管国际上不少学者都认可,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是一个纯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政治化的过程。但我们至少开始看到IASB为摆脱政治影响做出的努力。国际报务报告概念框架至少在保证其“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全面一致性”以及充分发挥其“知识渗透力”的魅力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排除政治干扰、降低政治成本的一项有力措施。

五、“报告主体”概念的提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和一项基本准则。但关于“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我国现行基本准则基本没有涉及。通过以上对“报告主体”概念的分析与评述,我们认为,尽管对是否修订我国基本准则仍然存在争议,并且具体实施也有相当的难度,但无论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会计界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应充分认识到“报告主体”这一概念在基本准则(或者概念框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相关概念对于指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的制定及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我们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概念框架的制定工作,积极向概念框架工作小组反馈和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与美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相比,在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的现状下,我们更应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给予合理建议,避免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于偏颇,推进会计准则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趋同。

参考文献

尊重主体 发展主体 篇2

一、领会课程标准

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通用技术课程共有2门必修课,7门选修课,但各门课都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让学生掌握技术思想、技术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条主线贯穿的。现在高中阶段学生偏重科学忽视技术,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理论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然而生活中处处又离不开技术。通用技术课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开设,它是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因此,在备课时既要考虑课程标准,也要考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兴趣、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及文理科学生差异等因素。在教学评价等方面尽可能多样性并有所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避免机械而单一的学习。如就1+1=1,让学生展开讨论,不少学生回答是对的并举出:1斤+1斤=1公斤,1里+1里=1公里,1滴水+1滴水=1滴水,甚至还有学生举出爸爸+妈妈=我,国家+技术创新=现代化的国家等很多例子。高中生正处在特殊的转型期,他们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因此,在上通用技术课时,要尽量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并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丰富的案例分析、思考、讨论、探索、小实验、阅读、链接、小辞典、小资料、欣赏等栏目内容为载体,培养他们学习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从而使学生的技术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统一,为每个学生拓展技术学习提供一个平台。

二、科学与人文素质结合

通用技术课程要求注重科学与人文素质结合,鉴于这样的目标,它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足够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等,为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新课伊始,教师可将自己的QQ号和邮箱告诉学生,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的姓名、班级、个人爱好、最崇拜的人和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写在一张纸片上,并在右上角画一幅简单的画,最后让学生把资料卡通过数码相机传入教师的邮箱,这样教师通过一张小小照片可了解学生的特长,为以后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参与设计实践,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教《方案的构思方法》这课时,先分析台灯的设计实例,然后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提出新的设想,就有学生拿出用废旧瓶子制作电石灯的高见,并于课后制作成模型。在讲常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时,采用6~8人小组模拟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主题有:小产品如黑板擦、牙刷、书包、家用小装饰品改造;新兴家庭小设施开发;教师如何在新教材中科学的组织教学;中学生早恋问题;怎样解决父母与孩子的代沟等问题。其中小黑板擦的改造有的小组就设计的静电除尘装置减轻粉笔尘,甚至还有学生建议安上小滑轮,减轻教师用力,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给了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理论联系实际

报告主体 篇3

如图1所示,报告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判断以“控制”为绝顶,沿梯而下的峰峦是“联合控制”、“重大影响”,顺阶而望,报告主体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形成的是子公司、联合协议、联营公司、还是投资于权益性工具的金融资产,一览无遗。

一、控制为基的合并模式——IFRS10

以报告主体是否与其他主体存在控制关系作为判断的起点,其他主体是否作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皆由IFRS10中新的控制概念“一语定乾坤”,从而改变之前“控制主体模式”(原IAS27合并的和单独的财务报表)和“风险报酬模式”(原SIC12合并——特殊目的主体)并存所引起的左右为难(不知该并还是不该并)或左右逢源(想并就并不想并就不并),合并范围的二元判断标准于是得以实现一元回归。IFRS10的横空出世,宣告此前关于报告主体合并范围的准则(IAS27和SIC12)黄花已谢。不过,IFRS10并无重起炉灶另立山头之意,乃呈老树新花百川归海之态。与IAS27和SIC12相比,IFRS10在考虑报告主体是否应将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时依然奉“控制”为圭臬;不过为了解决IAS27和SIC12引起的应用混乱和操纵空间,IFRS10萃取前任精华探究经济实质,澄清控制的要素构成兼辅以充实的应用指南,摒弃绝对的界限标准而注重主体的关系性质,最终凝结成一个以控制原则为基、适用于所有主体的合并模式。

1. IAS27和SIC12的弊病

在IAS27与SIC12同行的天空下,不同报告主体对相似之情的处理可能是云泥之别。这首先是因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未明确哪些主体属于IAS27的范畴哪些主体属于SIC12的范畴,而IAS27和SIC12在评价控制时着落的侧重点不同,这就给报告主体在并与不并之间制造了左右为难或创造了左右逢源。IAS27将控制定义为“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SIC12采用“风险与报酬”模式来解决是否应将特殊目的主体(SPE)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即从经营活动、决策、利益和风险考虑SPE是否被报告主体所控制。IAS27专注于涉及多数表决权的控制,SIC12则看重暴露于风险和报酬的程度,由于角度不同,选择可能殊异。其次,各准则自身缺少指南也是导致合并实践混乱的重要原因。例如,IAS27承认存在报告主体虽无多数表决权但却能控制被投资公司的情形,但对如何评价则语焉不详,于是遵循法律方法(严格按表决权和其他合同权利)还是经济方法(广泛考虑报告主体通过各种权利所拥有的实际控制能力)就成为是否将表决权在50%以下的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的银河一划。再如,SIC12虽然提到从经营活动、决策、利益和风险等四个方面考虑SPE的合并问题,但对权重分配则只字未提,于是对四因素孰重孰轻的判断就成为是否将SPE纳入合并的关键闸口。

IAS27和SIC12的另一饱受批评之处在于其量化的界限标准,从而使得合并与否的判断存在诸多操纵空间。例如,IAS27主要关注投资者是否拥有被投资公司的多数表决权从而纠结于50%以上股权的门槛,SIC12常会导致投资者是否承受多数风险和报酬的定量评价从而偏执于50%以上损益的标杆。再如,IAS27指出在评价是否存在控制关系时当且仅当潜在表决权现时可行权(Currently exercisable)时才予以考虑,这就导致报告主体可在行权日或行权条件上做文章以达到并或不并的目的。想想一个拥有被投资公司40%普通股和20%股票期权的投资者,如果投资者不想将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可以规定期权可在除报告年度最后一周的任意时间行权,于是可因报告日该期权不是“现时可行权”而避免将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

2.FRS10的化解之道

IAS27和SIC12的诸多弊端归根结底在于其既没有细究控制概念,也没有提供应用指南,因此IFRS10的化解之道首先便是明晰控制定义。IFRS10指出,“当投资者因涉入被投资公司而暴露于或有权享有变动报酬,并有能力通过其拥有的对被投资公司的权力而影响那些变动报酬时,投资者控制被投资公司”。这一控制定义包含三个要素:权力(Power)、变动报酬的暴露程度(Exposure to variable return)、及投资者运用权力影响变动报酬的能力。IFRS10通过对三要素的阐释澄清了IAS27和SIC12的含混与偏颇。“权力”指对被投资公司活动进行指挥(Direct)的现时能力,“统驭财务和经营政策”只是“指挥”的手段之一,报告主体的权力来自表决权(多数或非多数)、潜在表决权和其他合约安排,权力的判断取决于对报告主体和其他投资者所拥有的所有有关被投资公司活动的表决权、潜在表决权和其他合约安排。“变动报酬的暴露程度”只是控制的一个方面,而非控制本身,换言之,控制者一定暴露于某些风险和报酬,但是暴露于风险和报酬甚至暴露于多数风险和报酬也不一定导致控制。这里的关键是第三个要素,即权力与变动报酬暴露程度之间的关系。评估控制时必须说明权力与报酬的关系,报告主体拥有指挥被投资公司活动的权力是为了使其所获变动报酬最大化,但是报告主体所得报酬的份额不一定与权力的数量直接相关。

IFRS10打造了一个适于所有主体的单一的控制定义,从而使“控制主体模式”成为合并的唯一基础,从根本上掐断了仅考虑被投资公司50%以上表决权或50%以上损益等局部片面倾向和单纯量化倾向。无论是报告主体拥有半数以下投票权、潜在投票权,还是报告主体存在代理协议或构造性主体(Structured entity,即SIC12所谓的SPE),均以定性分析眼光秉持控制概念实质进行判断,就能得到最具效率的结果。当然,将概念运用于纷繁现实非一蹴而就之事,因此IFRS10的第二张王牌就是尽可能详尽现实的应用指南。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两例来感受一下IFRS10的控制为基和性质为本。

[例1]基金经理A享有B基金45%的份额,同时按照既定参数管理基金。基金章程规定了基金的目标和基金经理的投资参数,并要求A的行为应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准。A在既定的投资参数范围内有权决定投资资产的选择。

以前的处理——根据IAS27判断的人可能得出A应当合并B的结论,因为A有权决定B的财务和经营活动。根据SIC12判断的人可能得出A无需合并B的结论,因为A并未暴露于B基金的多数风险与报酬。

IFRS10——A能够控制B,因为A可以指挥投资决策因而有权力指挥B的相关活动,暴露于B基金的变动报酬,并且可以运用其权力来影响变动报酬的数量。A合并B。

[例2]基金经理A建立并管理共同基金B,B基金以投资者利润最大化为目标。A决定共同基金的投资政策和策略。B基金有众多投资者,其中C公司拥有55%的份额,其余股份分散于其他投资者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拥有超过1%的份额。投资者(包括C)的权利是防护性权利,比如没有投资者能够单边改变B基金的投资政策和策略,也不能无理由撤换A。投资者可按基金章程规定的限额随时赎回其权益。A按基金净资产价值的2%收取管理费,该收费标准与A提供的服务相匹配。

以前的处理——可能得出B基金属于SIC12的范围,且因为C暴露于多数风险和报酬,因此判断应由C合并B。

IFRS10——C没有控制B,尽管C拥有多数表决权,但其性质是防护性的,C并无指挥B基金相关活动的能力。A也没有控制B,虽然A可以通过制定投资决策而获得指挥B基金相关活动的能力,但是A只是按其所提供的服务来获取报酬,A在B中并无其他权益,因此A扮演的是投资者代理人的角色。本例中,任何一方都不应合并B。

应当说明的是,对报告主体而言,IFRS10是使合并范围变大还是变小并不一定,一定的是据此确定的合并范围会更加适当。

二、联合协议的内在实质——IFRS11

若报告主体与其他主体不存在控制关系,则考虑是否存在联合控制(Joint control)。如果不存在联合控制,则考虑是否存在重大影响。若报告主体能对其他主体施加重大影响,则其他主体是报告主体的联营公司,报告主体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列报其对联营公司投资;若不存在重大影响,则按照IFRS9金融工具的要求反映报告主体对其他主体的权益投资。如果存在联合控制,则思维路线进入IFRS11的地盘。

IFRS11的前任是IAS31合资企业的权益,从IAS31到IFRS11,其间变化可以图2示之。

1. IAS31存在的问题

IAS31所定义的合资企业包括三种类型——联合控制的经营(Jointly controlled operation)、联合控制的资产(Jointly controlled asset)和联合控制的主体(Jointly controlled entity),其中联合控制的经营(主要涉及使用参与合资方资产或其他资源的使用)和联合控制的资产(涉及参与合资方对某项资产或某些资产的共同所有权)都不牵涉新主体的设立,而联合控制的主体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涉及一个新主体的成立,参与合资各方享有该主体的权益并对该主体的经济活动实施联合控制。IAS31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以协议的形式即是否设立新主体作为选择会计处理的决定因素,这可能导致主体没有确认本该确认的资产和负债,比如,若联合协议实质上是联合经营或联合资产但设立了新主体,按照IAS31需作为联合控制的主体予以处理,参与合资方若按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则其没有确认所控制的资产和所承担的负债;二是允许联合控制的主体在比例合并法(在参与合资方的合并报表中将合资企业的资产、负债按参与合资方的持股比例并入合并报表,即在合并报表中逐行反映参与合资方所享有合资企业的资产、负债份额)和权益法(在参与合资方的合并报表中以单一金额反映参与合资方所享有的合资企业权益)之间任意选择其一,这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务中两种方法的采用基本各占一半,比如在法国和西班牙比例合并法居多数而在英国和德国则是权益法占上风。

注:(1)来自合资企业数据库:(2)根据KPMG和lsabel von Keitz博士的"IFRS的应用实践"(2006年1 2月}—文。

2. FRS11的根本原则

IFRS11对联合协议的处理遵循“各方确认源自协议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根本原则。若报告主体享有对资产的权利并承担负债的义务,则协议属于联合经营(Joint operation),报告主体确认与协议有关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若报告主体享有对投资或说对协议净资产的权利,则协议属于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注意IFRS11中的合资企业与IAS31中的合资企业不是一个概念),报告主体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按照IFRS11,联合协议未设立单独主体,一定属于联合经营;但是,若联合协议设立单独主体,却未必是合资企业,还要结合单独主体的法律形式、协议条款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判断,若单独主体包裹下所散发出的实质仍然是各方对单独主体中资产经济利益的权利和各方对协议活动产生负债的清偿,则应按联合经营对待。

主体结构验收报告 篇4

施工单位:江苏巨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日

主 体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验 收 小 结

期:2017年2月27日

一、项目参与单位

建设单位: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淮安市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测单位:淮安东大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京海宁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承建单位:江苏巨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沭阳县开发区质监站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车间 本工程建筑面积5569.2m2,建筑物地上部分全长69.2米,宽40米,全高12.2米。

工程结构

1、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承台。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为三级,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3、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为C30。2)、钢筋为HRB400E三级为主。3)、工程砌体墙:内外墙 MU10烧结多孔砖,采用M5.0砂浆。

三、项目管理组织情况

当承接到本工程后,项目部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建筑法规、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等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1)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工艺、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做好各工序的穿插和各工种的配合。

(2)项目部配备专门的检查人员,每天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违返质量要求的坚决给予返工处理。

(3)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配备齐全,持证上岗。

四、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

1、原材料

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场。钢筋由 江苏沙钢、江苏永钢、马钢三家大型钢铁企业生产厂家提供,出厂合格证、测试报告等齐全;商品混凝土由南京普迪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出厂合格证、测试报告等齐全;预拌商品砂浆由南京天云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出厂合格证、测试报告等齐全。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均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经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投入使用。确保了该工程原材料的合格性和真实性。

2、技术复核

施工技术人员对主体结构均按工序进行了有关质量复检复验,各标高轴线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并有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进入下道工序。

3、隐蔽工程验收

各隐蔽工程验收做到先自检合格后再报验,经甲方、监理等相关人员复验后再进行隐蔽,工程隐蔽记录真实有效,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工程 工程所用的钢筋都有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所代表的数量符合工程用量,钢筋的切断、弯曲采用机械。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连接试件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采样,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梁、柱切点核心区按图设计加密筋,钢筋绑扎完成后,数量、规格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5、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有专向方案,项目部对模板拆除时间严格控制,对结构侧部分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情况下进行拆模。梁板模板拆除待拆模试块强度≥75%由监理签认拆模报告后进行拆模。

6、混凝土工程

项目部重点对进场商品混凝土审验其合格证明文件,试块现场制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提供了保障。

7、砌体工程

进场材料都经抽样试验合格才准许使用。施工中对砌体的砌筑方法、拉结筋设置、灰缝、砂浆饱满度、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严格检查,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五、质量事后控制

坚持三级检查制度,即开展:“自检、互检、专检”,合格后,再向监理公司进行报验,待现场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施工合同

2、工程设计图纸及修改意见.技术联系单 4、03G101-1图集;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7、《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J107-87)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七、工程质量自检评定 地下室基础结构

1、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

主体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1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份,检验批数共 个批次。

其中:混凝土工程 3批次,砌体 2批次。评定结果:合 格

2、质量保证核查资料

○1 钢材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份

○2 砖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份

○3 焊接试验报告,焊条(剂)合格证2份 ○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4份 ○5 砼试块试验报告份 ○6 砂浆试块试验报告4份 ○7 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份

○8 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1份

八、工程质量自评意见

经自我检验后,对该主体分部工程评估意见如下:

1、各类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明书,相关实验报告等资料基本齐全,数据正确,实验结果合格,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2、主体实测、实量资料齐全,符合验收规范规定。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试块全部合格,符合验收规范规定,达到设计要求,其余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4、各类技术资料完整,齐全,符合(GB50202-2002、GB50204-2002)规范要求。

5、本工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根据自检自查,该工程自评为合格工程。

最后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对工程实体质量、施工技术资料自评结果进行核查,综合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在后期施工中不断提高,确保按目标要求顺利完成任务。

江苏巨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红磨坊项目部

报告主体 篇5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阅读课文中说明文占相当比例,如传统篇目《太阳》、《马踏飞燕》等。这些说明文大多语言朴素,内容平实,文章结构也清楚明了,有规可循。

编者旨在让学生多了解大自然,认识并掌握某些科学知识,因此,教学这类课文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要本着“激发学生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的原则来进行,下面我就以《冬眠》一课为例,谈谈教法的一些尝试。

1.了解内容,提出问题。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阅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对课文内容不深细挖,对语言文字也不逐句剖析,而是借鉴活动课“趣、活、动”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愉快地学习。

教《冬眠》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能读懂哪些内容”的问题,反复通读课文,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再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范围的知识传递中,既能使学生就一些简单的内容达到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识差距。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在全班汇报,以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启于思,思启于疑”,以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于是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冬眠》这篇课文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来读课文。由于教学中没有琐碎的问题拽着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学起来轻松,学生在自悟自得、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2.广泛涉猎,拓展视野。应该说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课堂上承担的“任务”决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家庭作业,同为这不是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任务,就必须动脑筋,下功夫,费气力。

学生面对自己和同学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急欲探知究竟,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平日里无意识看书居多,缺少社会实践,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对这些不知从何入手的学生不闻不问,而应抓住机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环节打破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更开放,学习内容更自主,学习情绪更积极。

3.交流反馈,求同存异。“十次表扬,不如一次表现”。学生经过认真的学习、准备,对上节课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理解,而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所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对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进行汇报,组内其他成员予以补充,其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的学生也可以加以补充或纠正。在汇报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中包含的问题,学生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课外的一些问题却有些争执。

如“什么样的动物冬眠”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冷血动物才冬眠”和“冬眠的动物除了冷血动物还有哺乳动物”这两种意见。类似的问题学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某一方面。不妨让学生带着“究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再到“课外老师”那儿去找出答案。这种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表面上是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小尾巴”,而这恰恰激发了学生征服疑难、探求真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内驱力。

二、培养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在教《鸟的天堂》时,我采用“扶放结合、变序导入、质疑问难、激发想象、自读自悟”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读、说、议、悟来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1.采用变序法,指导质疑。文贵在精,往往精华也许只在一句,甚至一字。《鸟的天堂》课文末尾,有一概括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学时,我采用变序法,从“骗”字入手,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

回顾课文,让学生明白两次观察的结果才使“我真正认识‘鸟的天堂’,才没有受‘骗’”。由这两个“骗”字巧妙地让学生悟出:对大自然的正确认识,必须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引出本单元训练重点“静态”和“动态”。

2.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这篇课文较长,重点段落突出,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教学更有效呢?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分析时抓“榕树”和“鸟”这两个字重点段中的重点词、重点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品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认识活动中,不仅体会到大榕树充满生机的美,从而发展了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报告主体 篇6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报告供应链”概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界定是:财务报告供应链是在财务报告准备、审计、分析以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和过程。欧洲会计师联合会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公司报告供应链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生产、编制、沟通和使用中所涉及的各个集团。包括公司管理层、董事会、独立审计师、审计师、第三方分析师、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以及准则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使能技术。

据此, 我们将财务报告供应链定义为财务报告参与主体及过程, 其中参与主体指参与财务报告供应链活动的集团或组织, 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准则制定者以及监管部门、董事会、信息发布媒体及财务报告使用者;过程指从准则制定到财务报告最终披露所经历的阶段。财务报告供应链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并经过多环节的过程, 下图说明了财务报告供应链参与主体及过程。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报告《重建公众对财务报告的信心:国际视角》中提出:要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必须在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结点上采取措施。财务报告有多个参与主体, 但各参与主体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分别作为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审计者、监督管理者, 对财务报告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 对财务报告质量最为关切;其他参与者对于财务报告质量影响较弱。因此, 本文将重点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投资者四个主要参与主体。

2 财务报告供应链主要参与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2.1 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为不存在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的非合作博弈。上市公司的决策选择为造假或者不造假, 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合规审计或者违规审计。模型变量如下:R: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额外收益;f: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被查出时付出的代价;E: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C: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审计的正常业务成本;L:注册会计师合规审计的正常收益;kL: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收益;p: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概率;q: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概率。

根据上文对于博弈方的选择假设, 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为:

E1=p (1-q) (E-f) +pq (E+R) + (1-p) (1-q) E+q (1-p) E;

对p求导, 令导数为零则:q*=f/ (R+f) 。

可以证明, q*随着f的减小、R的增大而减小, 即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概率减小。这是因为在风险导向审计下, 上市公司造假获得的收益越大、造假所受处罚越小, 上市公司进行造假的动机越大, 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越大, 注册会计师会选择更加谨慎的方式进行审计, 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该结论与张文耀 (2008) 通过博弈论分析会计监管体系得出的结论一致。因此, 必须加大对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以及监管力度。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加大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减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欲望。

2.2 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过程为不完全静态博弈。模型相关变量说明:a: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所得收益;f: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账被查处的处罚;c: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成本, 是指政府监管部门为计划、实施监督而发生的费用;d:如果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 而监管部门不监督, 则有两种情况:一是遭举报或案发牵连, 使上市公司造假被曝光 (但这时尚未核实和对企业实施处罚) , 将追究监管部门责任 (监管部门被处罚) , 二是无人举报, 上市公司造假不被发现, 政府监管部门无任何利害;p: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概率;q:监管部门进行监管的概率;r:政府监管部门监督时发现问题的概率;w:政府监管部门不监督时有人举报或者事发的概率。如果上市公司造假时, 政府监管部门虽然进行了监督, 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现问题, 则企业得到做假收益, 监管部门发生监督成本。根据上文对博弈方的选择假设, 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支付矩阵如下表所示。

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为:E2=qr[p (f-c) + (1-p) (-c) ]+ (1-r) [p (-c) + (1-p) (-c) ]+ (1-p) w[p (-d) + (1-p) c]+ (1-w) (1-p) c

企业的预期收益为:E3=pq[r (-f) + (1-r) a]+ (1-q) [wa+ (1-w) a]+ (1-p) q[r (-a) + (1-r) (-a) ]+ (1-q) [w (-a) + (1-w) (-a) ]

可得该监督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为:p*=2c/ (rf+wd+c) , q*=2a/[r (f+a) ]

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为 (p*, q*) 。可以证明, 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随着r、f、w、d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加大政府监管的力度以及处罚对于减小上市公司造假的可能性是有效的。该结论与吴联生 (2003) 通过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所得结论一致。

2.3 注册会计师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

注册会计师与监管部门的博弈为混合战略博弈。模型变量:A:注册会计师在违规审计且不受处罚的情况下实现的正效用;-B: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被查处时的负效用;C:监管部门在不履行监管职责且注册会计师不违规的情况下获得的正效用;-D:监管部门在不履行监管职责同时注册会计师违规的情况下, 产生负效用;被监管者不违规时, 其额外支付为0;监管者进行监管时, 其额外支付为0。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的概率为p1, 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为p2。

在给定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概率为p1的情况下, 监管部门选择监管或不监管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 (1, p1) =0+0×p1=0;π (0, p1) =C (1-p1) (1-p2) + (-D) p1 (1-p2)

令π (1, p1) =π (0, p1) , 得:p1*=C/ (C+D)

同样, 在给定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为p2 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审计或合规审计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 (p2, 1) =p2 (-B) p1+ (1-p2) Ap1;π (p2, 0) =0

令π (p2, 1) =π (p2, 0) =0, 得:p2*=A/ (A+B)

可以证明, 当注册会计师的违规审计概率p1>p1* 时, 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的期望收益为负, 则监管部门一定会选择监管行动;反之, 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同样, 当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p2>p2*时, 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审计的期望收益为负, 则注册会计师选择不违规;反之, 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

如果注册会计师选择违规审计, 那么监管部门最优选择为监管;如果监管部门选择监管, 那么注册会计师最优选择作为合规审计;如此循环。该结论与乔飞鸽 (2010) 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他认为从长远看, 加重对监管部门失职行为的处罚比加重对注册会计师违规对于抑制违规行为更加有效。

2.4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为不完全静态博弈。模型变量:E: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R: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额外收益;f: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被查出时付出的代价;r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投资所得的收益;c:投资者为获得财务报告付出的成本;l: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造假产生的损失;l1:上市公司由于投资者不投资产生的额外损失;S:上市公司造假对于社会造成的负面效用。α:上市公司造假被查出的概率。假设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为p, 投资者投资的概率为q, 则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E4为:

E4= (E+R-αf) pq+E (1-p) q+ (E+R-αf-l1) p (1-q) +E (1-p) (1-q)

上式对p求导, 令导数等于零, 得:q*=1+ (αf-R) /l1

投资者的期望收益为:E5= (r-c-l) pq+ (r-c) (1-p) q+ (-S) p (1-q)

上式对q求导, 令导数等于零, 得:p*= (c-r) / (S-l)

因此, 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中, 存在纳什均衡解 ( (c-r) / (S-l) , 1+ (f-R) /l1) 。分析该均衡解可知, 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与投资者为获得财务报告付出的成本以及投资者因上市公司造假产生的损失正相关, 与上市公司造假而对社会造成的负面作用以及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投资所得的收益负相关;投资者投资的概率与上市公司造假被查处时的处罚正相关, 与上市公司造假获得的额外收益以及上市公司由于投资者不投资产生的额外损失负相关。即上市公司造假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 造假被查出的可能性随之升高、处罚力度随之加大, 作为一般风险厌恶或者风险中立型的投资者投资该公司的可能性越小。

3 结论

报告主体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参加2009年8月19日—2009年8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护理学会百年庆典大会”的国外和中国港澳地区17名护理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其中英国4名, 美国2名, 澳大利亚2名, 加拿大3名, 中国香港2名, 中国澳门4名;职务:护理部主任3名, 部门运作经理2名, 病房经理1名, 行政委员1名, 护士长8名, 健康学院院长1名, 教研主任1名;职称:中级9名, 高级8名。由于涉及保密和隐私, 仅有8名受访者填写工作时间, 其工作时间为18.3年±12.4年。这些护理专家对高级护理模式有深入的了解, 涵盖临床和教育两大方面。其中有两位获得了开业护士 (nurse pravtioner, NP) 的资格, 分别是造口专业和急诊专业。

1.2 方法

本着自愿、保密的原则, 笔者与20名国外和中国港澳地区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5个开放式问题:在您的医院, 临床护士能否下医嘱;若可以的话, 那护士可以具体下哪些医嘱?医生与护士所开医嘱有何不同, 表现在那些方面?在急救和ICU中, 若医生不在现场, 护士能否下医嘱?在您的医院, 临床护士能否开药?在您的医院, 临床护士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哪些拥有独立决策权, 哪些是需要和医生共同决策的?第二部分是我国大陆地区医嘱中的31项临床护理措施的决策者进行选择。共收回17份匿名调查表。调查表采用开放式问题, 不会局限访谈者的思维, 有助于了解不同国家的高级护理模式, 得到准确的事实依据。

2 结果

2.1 临床工作护士决策权调查结果 (见表1)

2.2 临床护理措施决策主体调查结果 (见表2)

3 讨论

3.1 四国、两区临床工作护士决策权

欧美国家的护理工作起步早, NP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护理医生的角色, 这样既可以为护士提供很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也避免医护跨专业带来的问题。在特殊情境下, NP具有处方权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开药[4,5]。护理专业协会和政府权威机构共同界定NP的工作范围, 为制定NP的合法名号和角色提供参照, 以确保护士能够胜任工作, 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6]。NP的发展模式赢得了许多发达国家的认可, 并且得到推广,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瑞士等国相继开展了NP人才[7]的培养, 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培训、认证、聘用和评价体系, NP人才在其护理领域发挥着卓越的工作才能[8], 这为我国护理工作人员参与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事实依据。

我国港澳地区20世纪80年代是由医院负责培养护士[9], 但由于医院附设护士学校的培训方式局限了护生能力, 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0世纪后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10], 培养了很多高级护理人才。随着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 香港、澳门的护士与医生地位平等。在医院, 病房工作大部分由护士负责, 实施整体护理或全程护理;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每天跟医生查房、执行医嘱、观察病情、与病人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士与医生共同参与病程记录, 其书写的病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3.2 四国、两区临床护理措施决策主体

在已列出的31项临床护理工作[11]内容中, 多数专家肯定了在其本国的医院中, 护士能够参与决策很多临床工作内容, 在护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拥有独立决策权。对于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能力培训、资格认证等, 各个国家要求不尽相同, 但都是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断反复修订, 日益完善, 逐渐形成一整套与本国卫生事业体制相适应的法规, 成为护理教育和护理实践的法定指导纲领。多数专家基本肯定了护理人员的独立决策能力。国外对护理人员能够独立决策的工作内容已经明确, 而我国目前对护理工作决策主体的定位尚不明确。

4 小结

报告主体 篇8

一、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着重解决该课题的理论基础。该课题区分了大学的“立”和“办”,为避免使用宽泛概念造成逻辑混乱,“办学”与“办学主体”取义为“举办大学”和“大学的举办者”,这是理解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概念的基础。以现代社会科学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理论、萨拉蒙的三元框架理论为基础,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区分为政府、第三部门和市场主体并把它们作为“主角”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强调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值得全社会关注与投入,同时强调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促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该课题认为政府办学的特征是“以强制求公益”,这使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有赖于政府,同时也受制于政府。为了促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必需具有一定的责任与行为限度。政府举办大学具有对大学的宏观规划、财政投入等责任,具有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公平的、越多越好的高等教育等责任,具有对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公正分配和有效使用等责任。同时,政府举办大学的目标追求限于公益、活动内容限于“该为又能为”和“不该为而不为”事项、办学状况限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第三部门办学具有“以志愿求公益”的特征,这是利用社会慈善之道与人们的志愿精神增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这条途径的作用,深入探讨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行为限度。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需要承担自身组织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责任,需要承担对资助者、受助者和政府的责任。同时,第三部门办学限于社会对第三部门的认识、限于政府对第三部门办学的规范要求与扶持力度、限于第三部门办学中的资金与人才等条件。

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该课题认为市场主体办学的特征是“以志愿求私益”,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已被美国、印度等国家所认可。市场主体在高等教育办学中承担走“文化钢丝”之责任,需要平衡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之价值,同时其行为在办学环境、面向对象、办学内容、办学导向等方面也有限度。

第六部分在“同分异构”思想指导下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之构成状况,提出了欧洲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等不同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模式,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趋势。该课题认为第三部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政府与第三部门将具有更强的合作性。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该课题关注的主题主要是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限度及构成状况,属于政府与社会之关系范畴,是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无法绕开的命题,它所关注的焦点是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政府、第三部门、市场主体怎样实现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何以”和“如何”使一定条件下的公共高等教育具有最大规模、最高质量。

该课题按照“总—分—总”的逻辑线路设计研究框架,先区分大学的“立”与“办”,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取义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使概念明确。在此基础上,从总体上确定该课题的理论基础——现代社会科学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理论、萨拉蒙的三元框架理论,再参照国际上的分类法,按高等教育设置主体的性质,对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采用三元分类法,具体分为政府、第三部门(即非营利部门)和市场主体(即营利部门)。此外,该课题还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强调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同时强调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最后,该课题分别探讨了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政府、第三部门、市场主体之办学特征和责任与限度。在此基础上,在“同分异构”思想指导下,以比较的视角从整体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提出了国际上不同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模式,如欧洲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趋势,力求把我国高等办学主体的应然与实然、历史与现实、经验与理论融合在自己的研究之中(图2-1)。

图2-1该课题的研究思路图

(二)研究方法

该课题涉及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制度考察、比较分析、理论反思与建构、问题剖析和观点阐释等多个方面,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该课题查阅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归类和整理取舍,为该课题中的制度考察、理论建构、问题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2. 制度分析法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后的制度分析是一种包容了多个学科的分析方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制度源于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制度是重要的,制度的产生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是以往制度的沉淀,而且制度一旦产生或一旦做出一定的制度安排,又会对以后的制度安排形成难以逾越的约束。制度安排是指对特定行为的激励或约束规则,诺思称之为“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或“博弈的规则”。它主要是指一些正式的规定、规则,有时也会涉及非正式规则中的习俗或惯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具有减少行为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或节约交易成本等功能,当已有的制度不能满足主体所期望的最大潜在利润(即已有制度的外部利润)之时,主体便会通过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使主体所期望获得的现存制度安排之外的潜在利润得以实现,这一过程就是新制度经济学所指的现有制度的外部利润内部化过程。制度存在演进或变迁的过程,在制度变迁中存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本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术语,最初是被用来描述技术发展状况的,即一项技术产生以后具有一种自我强化机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新技术的出现。后来人们发现制度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即一个社会或某个组织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便很难再改用其他的制度。简单地说,制度的路径依赖特性是指制度运行所具有的惯性和惰性,是制度的“过去”对“现在”或“现在”对“未来”产生影响的特性。这意味着制度一旦进入某一运行轨道,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保护、自我强化,进入特定的路径,产生发展的“惯性”和“惰性”,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既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而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越来越差,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制度状态之中。因此在理论构建与问题反思、在考察制度发展历程、分析制度现状与问题、预测制度发展趋势时都有必要注意制度“路径依赖”的特点,注意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和制度设计的有限理性等等,这些观点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该课题选用制度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基础。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包括正式的规定、规则,也包括非正式规则中的习俗、惯例等。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限度是激励和约束各办学主体办学行为的规则,属于制度问题,而某一国家在某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是某一国家在某一时期对不同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办学行为的激励或约束的结果,也是某一国家在某一时期对不同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办学行为激励或约束规则的体现,反映了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之间配置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多元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履行各自责任与限度基础上的合作规则,因而,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多元办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均可视为该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该课题主题属于典型的制度问题,适合采用制度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该课题对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国内外发展历史进行了制度考察,对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进行了理论构建,分析与探讨了国际上不同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得出一些有指导价值的结论。因此,制度分析法是该课题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3. 比较研究法

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都是在国际高等教育互相学习、借鉴、影响和促进的大环境中形成、发展并在国际改革的浪潮中进行改革的。因此,该课题在探讨多元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问题时,既较多地注意了世界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状况比较中的“共性”和前瞻性发展信息,探究了彼此的关联点,又较多地注意了政府、第三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办学特征、责任与限度等方面的“个性”和相对稳定的发展信息,梳理有关内容,尝试在政府、第三部门、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等方面构建理论。同时,该课题还对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和论证了国际上不同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模式,如欧洲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同时,以其他地区或国家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状况为参照对象,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趋势,其中既客观存在着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状况的“潜”比较,也存在着本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因此,比较分析法也是该课题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问题是一个事关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供给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供求不一致”等问题,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惠及更多公民,面对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需求和有限的财政资源,必需调动全社会力量和发挥多元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创造性。这不仅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和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而且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值得全社会投入。

第二,在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构成方面,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相关概念语用混乱、对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社会力量没有区分。政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也与其它办学主体的合作不够。这些问题不利于发挥各个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应有的创造力和实现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该课题提出的措施在于:区分大学的“立”与“办”;采用三分法把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区分为政府、第三部门(即非营利部门)和狭义的市场主体(即营利部门);选择适合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模式,以增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性。

第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有赖于政府,有时也受制于政府。该课题认为,政府办学的特征是“以强制求公益”。为了促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必需具有一定的责任与行为限度,比如目标追求限于公益、办学状况限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政府举办大学具有对大学的宏观规划、财政投入等责任,具有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公平的、越多越好的高等教育等责任,具有对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公正分配和有效使用等责任。

第四,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重视。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激励仍然不够,社会对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认可程度与支持力度也不够。该课题认为第三部门办学具有“以志愿求公益”的特征,这是利用社会慈善之道与人们的志愿精神增进公共高等教育利益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因其灵活性更容易扶助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需求,缩小阶层间教育差距。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民间潜藏着大量的闲散资金,而且人力资源丰富,第三部门办学不但可以发挥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公众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多种非营利支教活动,这将为社会创造巨大的教育价值。该课题提出的措施和观点在于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激励,充分肯定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积极作用;明确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责任与限度,比如第三部门办学需要承担自身组织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责任,承担对资助者、受助者和政府的责任;第三部门办学限于社会对第三部门的认识、限于政府对第三部门办学的规范要求与扶持力度、限于第三部门办学中的资金与人才等条件。

第五,市场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已被许多国家所认可,但在我国目前只是作为社会力量办学中的一部分,尚未从中分化出来。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学中也存在“营利”与“非营利”不分的问题。该课题认为,市场主体办学的特征是“以志愿求私益”,市场主体办学需要承担走“文化钢丝”之责任,平衡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之价值,同时其行为在办学环境、面向对象、办学内容、办学导向等方面也有限度。

第六,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未来发展方面,该课题提出第三部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政府与第三部门将具有更强的合作性。

报告主体 篇9

一、译者主体性理论概述

传统的翻译思想讲究疑问的“忠实”, 将原文和原作者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要求译文必须“透明”, 译者必须“隐身”。翻译不需要创造性, 只是亦步亦趋地追随原文。译者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被完全地抹杀了。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出现使得译入语文化意识列入翻译研究领域。这为译者主动性的研究带来了曙光 (何明明, 2010:432) 。译者主动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细分起来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第二表现在审美在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 (查明建, 田丽, 2003:20) 。两者相互融合并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没有规定和限制的。译者不能脱离原文, 任意发挥其主动性。译者应该在特定文本的指导下, 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在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下, 灵活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二、译者主体性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

1. 省略。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词义、修辞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翻译时无法将原文中的每一个词语都转换成译入语中的另一个词, 因此要做必要的删减。删去了一些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的词汇可以使译文显得简洁, 无累赘感。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 诸如此类省略的翻译例子比较多, 这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发挥和重要性。例如: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是……的五年, 是……的去年, ……这段话可以这样翻译:During the past five-year period great strides were made in carrying out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During this time……这段话中“五年”连续出现了好几次。然而译文中“五年”这个字眼只出现了一次, 接着用“during this time”来代替。译者这样翻译是为了避免词汇重复, 显得累赘啰唆, 可以增强连贯性。

2. 增添。

增添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成分, 使得译文更加符合其语言表达习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要有选择性地增添词语。例如:三河三湖, the Huai, Hai, Liao rivers, Tai, Chao and Dianchi lakes。政治文献一般言简意赅, 有时候仅用几个字来概括出一段意思。上述例子中, 译者将“三河三湖”的意思用英语具体表达了出来, 使读者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内容。译者的主动性在翻译此类句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译者主体性在句法层面上的体现

1. 汉语句宾语变英语句主语。

英汉语在主语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是主语显著, 而汉语是主题显著。汉语句子多为无主语句, 尤以政治文献明显。而英语句子多有主语。汉语的这种句式结构要求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选择合适的主语添加到译文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Rural reforms were deepened across the board。上述这个例子有一个特点, 即:动作的实施者没有明确体现出来。在翻译时, 为了避免译文含糊不清, 译者使用了被动语气, 将中文句子中的宾语转变成英语句子中的主语。

2. 用“we”做主语。

为了避免冗长和累赘, 汉语政治文献中的主语经常被省略。在翻译这种句型时, 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使不明显的主语“我们”变得明显化。例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We made steady progress in improving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上述这个句子充分说明了, 在翻译政治文献时, 译者应该灵活变通。对于某些无主语句, 可以使用“we”做主语, 这样比较符合英语的句法特点。

四、译者主体性在文化层面上的体现

翻译不仅仅是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 更多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政治文献的准确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因此, 讨论译者主体性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是很有必要的。文化负载词的注释翻译。注释翻译是指对直译过来的译文添加额外的信息, 以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中, 译者利用注释翻译的方法, 清晰地将原文的意思用目的语表达了出来。例如: (1) “十一五”规划: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2006-10) ; (2) 信访制度:the system for handling complaints in the form of letters and visits from the public。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 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政治文献的翻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必要。这篇文章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语料, 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着重细致地讨论了译者主体性在其英译本中的体现, 为政治文献翻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摘要:时政资料的翻译对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对外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真正结合翻译理论进行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语料, 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 着重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该英译本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时政文献,《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

参考文献

[1]张明明.译者主体性的发展历程[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432-433.

[3]查明建, 田丽.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4) :19-24.

[4]吴文子.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语译文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译例[J].上海翻译, 2006, (2) :76-78.

报告主体 篇10

关键词:教育理论主体 教育实践主体 交往 转化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无论教育发展到哪一阶层,二者间相互关系的讨论是从未停止的。不同时期教育研究者的声音是不同的,对二者关系的分析角度也是不同的,从不同时期的关系上能够反映出该时代的教育视角与教育深度。

一、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

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假设,以至于二者的交往目的各不相同。

教育理论主体的假设,对教育实践主体的看法是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教育理论主体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基础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以这种假设为交往的前提,教育理论主体的交往目的大致是:第一,通过领导、指导及支配等方式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从而获得教育实践主体的思想资源,以便验证其教育理论水平;第二,通过与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以自身的影响力改变其思维方式教育实践主体的假设:对自身的看法是缺乏理论知识,要以教育理论主体为学习目标,汲取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但是,这种看似谦卑的思维方式中蕴含着一种假设交往前提:教育理论主体的基础理论是高深莫测的,实践虽然看似肤浅但是具有实际作用。以此为交往假设的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目的是:第一,通过与教育理论主体的交往,学习其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思维等,用以丰富自身的基础理论结构;第二,通过与教育理论主体的交往,借助其形象与声望的影响力来实现自我包装。

基于上诉内容的描述,可以看出,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过程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是由二者的交往假设引起的。若想要改变二者的交往关系,首要的工作是重建二者间的交往假设,重新拟定二者交往的目的。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推动了重建的步伐,二者的交往应以“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及“教育实践智慧”概念为主。以此为交往的假设与目的,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的教育精神与教育改革进展,在二者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平等,突出二者间的相互需求,在交往过程中二者以双向构建为准则,实现双向滋养。

二、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转化

第一,试探性阶段。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在这一阶段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需求,想要从对方身上汲取更多的教育理论或经验并加以转化。以此为转化需求的前提,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需要通过研究课题、拟定学校发展等形式,来进行初步的试探性交往。纵观这一阶段的双方需求,是处于外在层面的,且二者均以自我需求为中心,交往的过程是单向的,多数情况下是由一方提出需求而另一方做出回应。这种投石问路交往与转化过程只能体现出二者意向上的合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转化,所以这一阶段二者的关系仍是非常脆弱的。

第二,尝试性阶段。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在这一阶段需要签订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二者的关系已经逐渐稳定,同时形成了制度化的合作共存体。这一阶段的交往过程中,教育理论主体会将自身的理论思想转化渗透到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方式中,其中包括教学方案的拟定、教师未来发展规划、办学发展趋势、教研组教学计划等。在二者的交流过程中教育实践主体会将自身的经验与教育理论主体分享,不仅可以系统化的规划行为目标,还可以使自身的经验更加理论化。这一阶段是二者关系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时期。

第三,成熟性阶段。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在这一阶段可以感受到彼此交往的价值,从中可以体会到相互关系转化的力量,且二者对对方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人格、能力、品德及知识水平,二者在这一阶段逐渐建立信任感。同时,二者在这一阶段的交往与转化进程日趋紧密,不同于初始阶段的意向合作,这一阶段已经达成了内在的协作与认同。教育理论主体可以对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及思想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同时也找到将自身观点转化为对方行为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教育理论主体可以在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中革新已有的教育观念,并逐渐完善其发展方向;而教育实践主体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主体的思维方式,将自身的经验化作生产力,使自身的行为更加系统化、制度化,最重要的是教育实践主体能够正视并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使行为准则更理论化。

第四,重建性阶段。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相互交往与转化做出反思与评价,通常情况下是分为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以教育理论主体为例,自我评价的内容是在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过程中,是否成功介入其工作与生活,并对其思维与观念进行有效的改革,也就是说评价教育理论主体是否通过交往改变了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方式与思维观念,同时审视自身的教育发展视角、思维方式是否因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而发生改变。

重建是这一阶段反思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需要被重建,以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之间的认知与理解为主,重建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与转化的能力与机制。也就是说,这是重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过程,其实质的目的是重建教育人,即重建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的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是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但是不难看出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的双向转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实践的关键点。以此为前提,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双向构建、双向滋养实现教育实践智慧的目标,需要二者在今后的交往与转化过程中突出主体的人格与智慧力量,形成教育、学习、合作的共同体。从上述内容中能够分析出,教育理论主体的培养与教育实践主体的培训目标,应以二者的交往为基础,建立具有重建性转化思想的培训体系,以此才能真正帮助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实现内在的协同合作。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1-46.

[2]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2012.

[3]邓友超,李少红.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13,(09):36-40.

报告主体 篇11

我国研究中小企业会计规范也由来已久, 先后为个体工商户制定了《个体工商户制度》、为小企业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IASB发布IFRS for SMEs两年之后, 2011年10月18日,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也正式颁布, 为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依据。财务报表作为外部报表使用者依赖的主要信息来源, 其列报与披露则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for SMEs关于财务报表部分进行详细比较, 为今后制定更加完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奠定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基本实现国际趋同,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正在迈向趋同的进程中。通过比较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for SMEs可以看出, 二者均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极大地简化了小企业的会计处理与列报要求, 例如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for SMEs都简化了附注的披露内容。但其中也不乏诸多差异, 如报表的组成不同、列报的格式不同等等。

一、报表的组成不同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小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四个部分, 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IFRS for SMEs明确提出,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应当包括:报告日的财务状况表、报告期单一的综合收益表或一张单独的收益表与一张综合收益表、报告期的权益变动表、报告期的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 IFRS for SMEs的财务报表体系通常含有五部分, 包含了权益变动表。只有当财务报表列示的报告期权益的变动仅仅是由于损益、股份支付、前期差错更正和会计政策变更所产生的情况下, 中小主体才可以不用编制权益变动表, 只需列报单一的收益与留存收益表代替综合收益表和权益变动表, 此时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四部分相同。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小企业规模较小, 业务单一, 诸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科目变动较少, 故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无需编制权益变动表。

二、编制主体选择权不同

纵观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 绝大部分的会计处理是确定性的, 因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更是尽可能地减少会计估计与判断, 例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 不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折旧年限与预计残值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改。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却赋予中小主体更多选择权, 可谓是留有很大的空间。

例如, 关于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的列示顺序, IFRS for SMEs赋予了中小主体自由选择要素列示顺序的权利, 允许有些国家将流动性最高的项目最后列示, 只要其列示具有相关性和可理解性即可;又如, IFRS for SMEs中现金流量表可以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编制,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求采用直接法。

再如, 综合收益和留存收益表有两种格式, 可以按照功能或性质分类。即按照功能分类, 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折旧费可以计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按照性质分类, 全部折旧费统一计入“折旧”项目。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润表项目是按功能分类, 划分为销售或管理活动的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赋予中小主体较大选择权, 通常考虑了各国不同文化, 例如欧洲国家一般是按照性质分类。同时若统一规定某一种格式, 各国执行成本也比较高。

三、报表列示的具体项目不同

两者列示项目的不同可以归为三种:只列报于IFRS for SMEs、只列报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均列报于两准则但形式不同。

1. 只列报于IFRS for SMEs的项目。

例如, IFRS for SMEs要求列示除了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固定资产、生物资产等, 还要列示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项目。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要求单独列示。从准则的名称中即可看出, IFRS for SMEs的适用范围比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要广泛, IFRS for SMEs包含了中等规模企业, 因此其要求列报的项目也多于《小企业会计准则》。

又如,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而IFRS for SMEs要求列示。两者差异在于:IFRS for SMEs核算所得税时采用资产负债表法, 但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应付税款法, 故不存在这两个项目。

再如, IFRS for SMEs规定财务状况表必须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和非控制性权益。因为IFRS for SMEs规定:采用完整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母公司的子公司, 或采用完整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合并集团的子公司, 不会被禁止在其财务报表中使用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只要该公司不负有公众受托责任。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故两者不同的适用范围形成了报表列报的差异。

2. 只列报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项目。

由于IFRS for SMEs列报范围广, 因此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少。但仔细比较发现, “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只列报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会计处理不同, 例如, 企业成立初期的开办费, 一些国家是费用化处理, 一次性结转, 而我国则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3. 两者均列报但列报形式不同的项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for SMEs均列报了某些重要财务信息, 但是列报的项目有所不同。例如, IFRS for SMEs中的“其他收益”核算范围较广泛, 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其他收益。例如,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计入营业外收入, 但按照IFRS for SMEs的规定, 则计入其他收益。又如, IFRS for SMEs将融资租赁的租赁费单独归结在了“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融资租赁负债的支付”, 而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归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筹资有关的现金流量”。

四、附注披露的内容不同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for SMEs均要求会计主体在报表附注中按下列顺序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财务报表中列报项目的支持信息及不确定性信息等其他重要披露。

通过比较得出IFRS for SMEs披露有关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比较多。其特别要求披露联营中的投资、递延所得税资产、银行贷款与投资, 担保义务准备、融资租赁义务、长期雇员福利义务、或有负债、关联方交易;也要披露收入的明细、融资成本的明细 (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利息、融资租赁利息) 。不难看出, IFRS for SMEs的很多处理不仅仅是计量、记录会计信息, 而是更有利于管理投资、筹资活动, 如区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计算融资成本等。

笔者认为, 虽然IFRS for SMEs披露的这些项目比较繁琐, 但由于数据取得成本相对较低, 且这些财务信息有益于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经营风险、预测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 故披露以上信息利大于弊。当然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附注也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需要披露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二级分类, 如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教育费附加、排污费等, 这些处理满足税法要求, 便于企业纳税申报。

简而言之, 精简后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列报要求降低、披露内容大幅减少, 与税法要求相一致, 更具有中国特色。与IFRS for SMEs相比较,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列报部分也更加简化, 处理方式较单一, 编制主体没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究其原因, 有以下三点:其一,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新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经济实质与法律法规的选择上, 更倾向于后者, 向税法靠拢, 便于纳税申报的需要;其二, 基于不同的会计环境, 各国文化与实践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其三, 两个准则的适用范围明显不同, IFRS for SMEs涵盖了中等规模企业, 列报要求自然就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比例高达99%以上, 根据量体裁衣原则, 是否也应该为中型企业减负, 扩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呢?

摘要:财务报表作为传递财务信息的核心手段, 在实施小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 若小企业的报表列报、披露与国际接轨, 则可以降低国际化进程的成本, 增强小企业软实力, 因此小企业准确、充分的报表列报与披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for SMEs) 进行差异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报表体系的组成、编制主体选择、报表项目列示及附注披露得出: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报表列报要求更加简化, 而IFRS for SMEs给编制主体留有较大的选择权。

关键词:列报与披露,小企业会计准则,IFRS for SMEs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报表列报问题——兼评IASB_FASB关于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信息的讨论稿.财会学习, 2011;1

[2].裘宗舜, 梭颖.财务报表的组成与列报——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财会月刊, 2006;3

[3].陈德容.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介.新会计, 2010;11

[4].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小学英语激励教学法下一篇:山东省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