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2024-05-15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精选7篇)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1

1“脑力”是人劳动的基本特征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交换联系的唯一方式, 人也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从自然当中提升出来, 人越是了解自然, 就越远离自然, 也就使人自身能力更丰富化.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把人从纯粹依赖自然的狩猎状态进化到农耕状态, 那么第二次提升就是人学会了利用自然力去克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时下, 人类理智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利用、消费、使用理智的成果——“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的时代, 反映了人类从直接作用于自然对象的劳动, 向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的特性的劳动发展。人类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不同的特性, 从事任何动物无法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人在劳动中会使用“脑力”, 人“脑力”的进化史, 就是人劳动发展史的写照, 正如人劳动发展史揭示了人的“脑力”进化史一样, 它们是“攀登与扶梯”的关系。而且人类进化史只要没有终结, “攀登与扶梯”就没有止境。

人类理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知识”上, 因为人具有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并传授给后代的独有能力。经过3到4万年人类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 特别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与此同时, 知识的积累和传授方式也获得了革命性飞跃。它突出表现在:一是科学性成为衡量知识价值的首要标准。人们对揭示自然规律、正确总结劳动实践经验的知识抱有真理性信仰。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建立使人类自信百倍增强, “知识就是力量”, 应该说是认识到知识价值的最早和最典型的表述。二是科研部门国家化。像欧洲诸国建立的皇家科学院, 国家图书馆, 包括像俄国这样的军事封建国家也建立起科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为确立科学知识的权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教育——知识传授的社会化迅速兴起。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 培养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成为主要任务。同时, 不断出现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所揭示出的自然界奥秘和生产能量, 刺激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兴趣, 并形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四是应用科学知识在生产领域逐步利用。科学知识的巨大力量迅速表现在生产领域中,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 使资本主义商品涌向了全世界, “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 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可以这样说,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中应用科学知识的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是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社会基础。不应该把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前此以往的经济形态割裂, 相反, 而是要从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中去探讨新经济形态出现的根本原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变化中揭示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方式的改变, 而不是试图证明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性质的改变。

2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一般劳动的看法, 它是肌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消耗, 那么,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因为, 在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 人的脑和神经, 乃至肌肉都有大量消耗, 特别是创造知识这类“脑力劳动”, 更需要付出巨大的脑和神经能量。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我们同样得出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第一要素这样的结论。

从创造价值这个角度看,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并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单个的行为, 而是动态的、主动的、合作行为;并不是一个人喜好、个性选择的结果, 而是社会需求、个人价值体现的要求;并不是知识无价, 全人类共享、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而是要负出代价、负出勤奋的劳动, 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 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证书。这一切说明,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 或者说, 本质上是当代社会衡量社会一般劳动的必要条件, 社会在购买产品时, 其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形成一定合格劳动力教育培养的支出费用。这也才能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备一定知识的专门人才, 其具有的劳动力价值高于一般劳动力的原因所在。并不是知识本身创造了价值, 而是通过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劳动, 使知识与劳动能力合二为一, 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直接创造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作为当今社会必需的、特有的社会劳动过程, 形成了教育系统、信息系统、科学研究系统, 这三个系统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相对应, 并直接为整个社会“生产”、“提炼”、“造就”生产者。可想而知, 这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这才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就能产生价值”的根本原因。

3“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劳动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逐步扩大,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相当时期里, 社会物质财富的实现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而与物质财富增长相拌生的精神财富的实现却隐蔽在物质财富之后, 或以思想的物化成果形式流通于专门的市场, 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只要是商品, 它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高度发展的今天, 这两者在创造劳动价值上去金趋近合一, 而且无形的“精神”内容开始在一件商品中占有较大的价值成分, 按照OECD的计算, 当一件产品中知识的含量达到60%, 就属于知识经济的产品了。那么, 当知识成为劳动对象、劳动要素时, “知识劳动”本身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 它的特点是不在于这种特殊商品“有形还是无形”, 而在于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并因走向市场而具有价值。

可以肯定, 在未来世界中, 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将占到劳动生产者的绝大部分, 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行的系统已达到如此高的科技程度, 以至离开“知识劳动”将成为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的减少, 使社会财富的创造转移到以知识的学习、使用和创造为主的劳动领域中, 并直接促进再生资源和新的替代方式的产生, 改变已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 向更高层次的“自然化”回归。到那时, 表面上人们的生活简单了, 但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件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是高科技的产物, 是与周围环境有机互换的部分。因此, “知识劳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要形式。

4 结语

从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知识经济, 我们的结论是知识创造价值, 首先它必须具有劳动的本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源泉, 知识成为生产要素并直接创造价值的时代到来, 是人类长期劳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都是一种劳动, 并体现为特殊的价值形态。

摘要:提出了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的观点。指出其表现形式为“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并对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

[1]OEC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5.

[2]李光.现代思想库与科学决策[M].科学出版社, 1982.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2

[关键词] 知识资产价值增加I—空间知识移动

一、知识管理的主流观点

企业是为创造价值存在,所以任何一种管理理论被应用于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亦不例外。可在解释这种价值增加的过程中,现有的各种知识管理理论由于视角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并没有达成一致。

在知识管理领域,一种重要理论侧重于知识的可呈现程度的研究,将知识管理看作对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管理。野中郁次郎(I.Nonaka)。将知识创造分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过程。通过这四个过程,隐性知识与显形知识可以互相进行转换1。其后,G.Hedlund提出了N型组织(N-Form Organization)理论,他除了分析了显性与隐性知识外,还分析了知识的四种社会集合——个人、群体、组织和跨组织领域。这样,知识管理又加入了对知识扩散性的研究。

对于知识进行阶层性的划分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这种划分大致将知识分为数据、信息、知识三个阶层。这里,“数据”到“知识”的转换,被认为是一个内化过程。

知识管理是如何增加价值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种知识管理的理论都涉及到了知识的增值问题,但很少有一种理论明确地从价值增加的角度看待知识管理。

实际上,知识的价值是动态的。T.Davenport和L.Prusak论证了知识的价值链。他们认为,知识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的,有着提升和滑落的过程。知识的产生仅仅是价值产生的一部分,通过积极可控的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本身的价值的增加。这一过程和开发一种知识资产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但Davenport,Prusak的价值链理论还是建立在对知识进行阶层的划分(数据——知识)的基础上。实际上,正如刚才所说,知识可呈现性(显性——隐性)、扩散性(个人——组织)的改变也可以创造价值。其实,知识的价值增加可以看成是知识移动的结果。

根据J.Schumpeter的知识经济理论,知识的价值源于蓄积知识获得的租金。他提出“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概念来解释放弃、分享知识带来的收益。而D.Teece在解释这一问题时则采用了“知识市场”的理论。将知识的价值创造归于“企业内部的非实质传递,外部非实质传递和技术的捆绑销售”活动。其共同点在于承认移动(蓄积、放弃、销售、传递等)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就说明:知识的价值链不仅仅存在于阶层性的知识分类中,同属于“知识”层面,相同阶层知识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移动产生不同价值收益。

二、使用I—空间对知识增值和知识移动的关系的分析

1.I—空间

但是,知识是如何从低端(低价值)处上升到高端(高价值)处的呢?

1995年,Max.H.Boisot提出的I—空间(I—space)理论,创建了一个新的认识论空间7:它是三维度的,用“抽象(Abstraction)、编码(Codification)、扩散(Diffusion)之间更是实质意义的区分”代替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多少有些含糊的区分。”(J.C.Spender 1999)更重要的是,I—空间通过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对知识资产进行定位,借助于其直观的表现,我们得以将看待知识的着眼点从“相对含糊”的知识的可呈现性、扩散性等方面转移到了立体的知识的移动上。这更加接近创造价值的本源。此外,Boisot还提出了社会学习周期(Social Learning Cycle)理论。在I—空间中,技术不是静止的,其必然经过不同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区域,有着“动态演化”过程。企业通过对其社会学习周期的认识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Boisot主要讨论的是技术群(知识集团)在空间中的定位,并通过这种定位来解决企业战略取向的问题,而本文认为,和一个企业面临着的产业的社会学习周期一样,单个的技术资产(专利、工艺、专有技术)也会面对产品的社会学习周期的挑战,也可以通过移动优化其价值。

图1

I—空间和社会学习周期(SLC)8

2.企业单个知识资产的移动与增值

单个知识资产的价值可分为“效用”和“稀缺性”两部分(Boisot,1998),“效用”及“稀缺性”的判定又分别和编码、抽象及扩散程度相联系。由于社会学习周期的存在,随着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不同,知识的价值也是变化不定的。在I—空间中,价值最大区域在扩散程度最小(最稀缺)和编码、抽象程度最大(效用最大)处(V1区域),而价值最小区域则在扩散程度最大而编碼,抽象程度最小处(V0区域)(图1),无疑,获取最大价值的方法是使知识资产到达V1区域并尽量长地在该区域驻留。

企业中产生的知识资产,因固有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的特性而产生于I—空间的任一位置。如果要获取最大价值,就要在I—空间中移动企业的知识资产,靠拢V1区域。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资产必然由于其周期性而移动。但在不同情况下(专利情况、媒介、语境,技术生命周期),这种移动的路径和速度并不相同。在这些影响移动的情境中,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比如摩尔定律的运行或有关专利权的法案;但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比如企业可以选择是否申请专利及采用何种传播媒介。不可控的、市场共有的情境造成了一种产品(技术)很难挑战的发展周期——所有技术都终将过时,技术市场没有永远的秘密;而可控因素的存在使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知识资产的移动方式以达到其在V1区域最长的驻留时间,企业的竞争力也就在此。

实际上,这种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显形/隐性知识或个人/群体知识的转换对企业价值增加的意义。因为后两者也可以看作是在一个二维(显形/隐性或个人/群体)图轴中对知识的移动。这就暗含了这样一个命题——对于企业的知识资产,我们可以通过干预其移动方式来增加其价值。

三、知识的价值链和知识价值增加模型

1.知识的价值链

基于知识的移动,这样一种知识的价值链是存在的,它存在于社会学习周期(SCL)中。本文认为对知识移动过程的详尽论述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认识现有知识所处的状态,以及知识增值路径的选择。因此,本文将知识移动过程中的状态描述为:混沌、初始知识、终端知识、应用知识四个阶段。

(1)混沌:这是一个接近于“数据”的状态。杂乱无章的信号让人眼花缭乱,也几乎是没有直接价值的。应该说,这还不是本文意义的知识。也就是说,它在I—空间的位置处于SCL 外部。

(2)初始知识:最初产生的知识,其价值和形态都是自生的。初始知识可以随机地产生于SCL的任何一点。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在V1区域中。而且,根据经验,一种新兴的知识技能一般处于V0区域的附近。

(3)终端知识:移动后的知识。通过编码、抽象与扩散的改变,终端知识将出现在SCL的V1区域内。移动知识使其再度增值,运行这一层面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大收益。

(4)应用知识:实际上,“知识”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在应用中体现。在这个位置,知识被嵌入某个实体中,而这种嵌入产生的反应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意义上的知识在此消亡,知识被应用后的反应是非线性的,它们散射开来,重归于混沌。知识又分散至SCL的外部,等待新一轮的移动。

2.知识管理价值增加模型

为了描述知识在价值链上的移动过程,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开放式知识价值增加模型(图2)。其主体是一个环形回路。模型力图显示两个特点:一是移动性:知识在其中是一个在SLC中不断移动的动态要素。而且这种移动不是自生(技术特性)的。二是由于采用知识的价值链的观点,知识在模型中会有多次价值的增加。

模型中设置有五个核心流程——知识开发、知识评估、知识整理和知识应用。可以相信,如果企业有效地采用这四项流程管理其知识资产,将会对这些知识资产起到优化作用。

图2

知识管理价值增加模型

(1) 知识开发:知识从不规则的数据信号集合到SLC上的某一点,也就是知识从价值链的最低的混沌上升到初始知识阶段的过程。作为一个信息处理主体企业实际上完成了三项活动:吸收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知识。在企业KM系统中,开发过程大多由技术人员完成,在输出一端,就如刚才所说,知识仅仅被赋予技术上的自生的编码、抽象、扩散的特性。

(2)知识评估和设计:大多KM模型中的评估系统倾向于计算企业的知识资本存量目的。而在本文的模型中,知识评估将着眼于未来,着重于对知识资产在I—空间中可能的轨迹的预测。在使用这些知识资产前,企业应当先绘制其SLC曲线,按照收益最大的原则(V1区驻留)设计其后续的运动轨迹。许多企业并未意识到这点,其知识利用常是无序的,从而造成了知识价值的浪费。

(3)知识的整理:知识整理通过改变知识的固有的编码、抽象、扩散特性来影响知识在SLC上的移动。使其加速进入V1区然后减速逃离,从初始知识变成终端知识。这些改变可以是显性——隐性(编码、抽象)、个人——组织(扩散)或者其他各种转换形式。但这种转换(移动)不是随机的,所以可以称之为整理。这使知识在开发后还有多次的增值。一些过时的知识被处理、一些非核心的知识可以被出售(技术市场),一些看来无用的知识会有用武之地,其他的知识则可以在这种流动中获得更大的生机。

最普遍的知识整理方式就是改变知识的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可以在主体间造成不同的认知差异,从而影响知识的编码、抽象与扩散。比如申请专利或公开专利技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产品/技术说明会或展示会、制作最佳案例并通过不同媒介发布、使用新的内部员工交流网络技术等。这保证知识资产进入了I—空间的V1区,也就保证了公司价值。

(4)知识应用:作为模型的最后一项流程,知识应用表现为知识嵌入某个实体的过程。在I—空间中,一些知识离开了SLC暂时进入无序状态,另一些则变成新技能以备再次开发。知识完成了一轮运动,大部分至少经历了两次增值。知识产生出有形价值,而此时的产出将比直接应用初始知识的产出更大。

四、结论

本文以价值增加为视角,探讨了知识管理的价值增加机理。通过本文可以看到,知识不仅是可以是实物资产增值的附加产品,其本身也是可以增值的。而这种增值,又可以通过知识在I—空间的移动实现。注意知识资产的动态性,并且将知识看作独立的、具有发展性的资产,站在知识的角度看待知识管理,也可以说是站在时下较流行的“人”的角度或者“技术”的角度的一种补充。对于企业的实际运作而言,四项知识移动的流程——知识开发、知识评估、知识整理、知识应用可以帮助提升其知识资产在价值链上的位置,通过对知识资产的进一步开发,獲得更大的回报。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3

一、劳动使用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 他是最先从商品的分析入手的, 他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 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分析劳动使用价值论基本内容前, 我们必须概括一下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有关论述。

1. 有人认为, 马克思不重视使用价值, 对此, 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

他说:“这位瓦格纳还把我列在那些主张‘使用价值’应该完全从‘科学’中‘抛开’的人中间。”“这一切都是‘胡说’”[1]。马克思把使用价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说:“这不过是已经在单个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同一规律, 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 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2]

2. 从商品两重性也可看出, 马克思是非常重视使用价值的, 他把使用价值列为商品的两重性之一。

马克思认为, 商品的两重性是由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的, 商品两重性是由劳动力的两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 在马克思看来, 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表现为商品

具有的某种效用, 这是实现交换价值的前提, “物品要成为商品, 从而成为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一定要满足某种社会需要, 因而一定要有某种有用属性。”[3]

4. 马克思认为,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但同时也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

“要生产商品, 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 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 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2], “商品的使用价值, 不是对他本人即卖者的使用价值, 而是对第三者即买者的使用价值。”[4]

5. 马克思看到一种商品在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阶段

所具有的不同使用价值。“至于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商品的使用价值, 情况则不同。按照劳动过程的性质, 生产资料首先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或者更进一步地加以规定, 它一方面是原料, 另一方面是工具, 辅助材料等等。”[3]

6. 马克思认为, 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是资本增值的手段, “…

…资本对采取任何特定的使用价值形式作为自己一视同仁的化身加以采用或抛弃。”[5]

7. 马克思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使用价值, 一方面他把使用

价值看成是现实的具体物的属性, 即“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他把使用价值看成是抽象的、类的存在, 即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范畴, “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 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 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6]

8. 马克思看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特有使用价值的

作用, 也正是主要由于这一点, 马克思才把使用价值引入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之内。“……剩余价值本身是从劳动力特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中产生的……所以在我看来, 使用价值起着一种与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中完全不同的作用。”[1]

9. 马克思认为, “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

货币创造交换价值, 创造比他本身所包含的更大的交换价值。”[2]在这里货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作为资本来让渡, 它的使用价值就是获得利润。

1 0. 马克思认为, “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 服务就是商品。

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想象的或现实的) 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买者来说, 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 只是他借以消费自己收入的对象。”他还认为, “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 因为服务不是作为物而有用, 而是作为活动而有用。”[1]

1 1. 马克思看到了使用价值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尤其应该强调的是, 马克思认为, 从总体而言使用价值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起决定作用。“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 那么, 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 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 (我们在论述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分配时, 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在这里, 社会需要, 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 是具有决定意义的。”[1]

以上我们简略地概述了一下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的论述, 尽管上述的介绍存在着许多不周全之处, 但本人认为, 这基本上反映了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主要观点。下面本人就根据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的主要观点, 对劳动使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做一下初步的概括和总结: (1) 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两重性。 (2)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 劳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 (3) 使用价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外, 它本身也具有社会性。 (4) 从整体而言, 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化。

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样, 马克思主义的使用价值论也必然是劳动使用价值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所说:“从前的经济学, 是以资本为本位, 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 要以劳动为本位, 以劳动者为本位了。”[7]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 当然也要以劳动和劳动者为本位。

二、确立劳动使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并不是忽视或不看重使用价值的, 只是出于革命性的需要, 他在构筑其理论体系时, 必然选择最能证明其革命性的那部分概念和内容, 作为其论述的主线。尽管如此, 由于使用价值的特殊重要地位, 马克思还是大量地论及了使用价值。从他的大量论述中, 我们可以概括出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基本观点, 这些基本观点现在看来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1. 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两重性。

这说明, 从商品两重性构成角度看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商品两重性的论述必然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 同样也应是劳动使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我们明确这一点, 其最根本的现实意义在于, 通过对价值的研究, 得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石;那么我们通过对使用价值的研究, 即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石———劳动使用价值论。

2.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 劳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

这说明, 从价值实现角度看, 使用价值已经成为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核心, 离开了使用价值, 也就无所谓交换价值和价值, 因此, 劳动的直接目的当然是创造使用价值。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是, 作为企业必须首先注意新产品的开发, 不断创造具有新的使用价值的商品,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创造当然也包括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而且这是使用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3. 使用价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外, 它本身也具有社会性。

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必须明确, 为谁创造使用价值, 为谁创造价值?可以说, 这一条标明了劳动使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的根本取向, 从而也证明了劳动使用价值论, 能够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逻辑起点。

4. 从整体而言, 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

可以说, 这一条是政府和企业重视使用价值的必然结果。政府重视使用价值, 就必须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哪些是需要的, 哪些是不需要的或过剩的产品, 政府都应该在宏观上有所把握, 政策的制定就应该以此为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即创造使用价值过程中, 就应该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 然后才能决定创造哪些使用价值以及创造商品的数量。

三、劳动使用价值论与快乐经济学

一般认为,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价值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狭义价值理论即指劳动价值论。根据前文的研究,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使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最终要解决财富的公平、公正分配问题;劳动使用价值论最终要解决生产过程的合目的性问题。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 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快乐经济学, 应该研究三大方面问题:一是生产领域的公正问题;二是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三是消费领域的合理化问题。生产领域的公正问题要解决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生产粮食还是生产毒品, 建楼堂馆所、豪华别墅还是修希望小学等等。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要解决利益分配的广泛化, 避免利益向少数人集中。如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消费领域的合理化问题要解决如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明消费。如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跟风消费等等。

快乐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生产领域开始。我们还是借鉴马克思的分析方式, 即从分析“商品”入手。马克思已经发现了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重性。通过对价值分析得出劳动价值论, 并以此建立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当代, 我们就要通过对使用价值的分析, 确立马克思的劳动使用价值论。并以劳动使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 建立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快乐经济学。

现实在变化, 社会在发展, 随着现实的变革,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大发展。我们要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寻求新的生长点, 使理论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108-716.

[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54-7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7]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劳动者管理型企业;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部分。它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出发点,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总所周知,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因此,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就是生产要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提到,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指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而且正在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劳动者是三种生产要素中的决定性要素。劳动资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劳动资料所加工的对象。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定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五种社会生产关系,即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制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封建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来还将会进入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程中,马克思还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和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地剥削和占有。它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剥削。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取代。

二、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模式

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中指导下出现的、与资本主义性质企业完全不同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模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又称为“资本雇佣劳动企业”,其管理模式是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企业的剩余价值占有权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而劳动者管理型企业则恰好相反,它把资本的控制权、经济剩余价值索取权和生产、分配决策权给予劳动者,让劳动者参与管理、分享利润,把劳动者置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它的原则即使劳动雇佣资本。

1.劳动者管理型企业的管理结构

与传统资本主义性质企业的管理结构不同,劳动者管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劳动者拥有的平等权利,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工人以一人一票的投票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每一个生产企业都是由工作在那里的人们控制的”,这实现了决策民主化。其次,决策民主化还体现在企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工人自我管理体制。工人直接参与决策,决策过程和结果透明而且公开,实现了决策的最大民主化。其次,当企业的决策影响到企业重大利益或其他单位利益时,决策权会交与特定的决策机构:工人委员会。当然,有权利必然有义务,决策主体还承担着相当的责任。工人委员会不僅有决策和管理权,还肩负着与上层人员交流,争取和维护工人利益,改善工人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任务。最后,企业内部还会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监督,防止决策主体以权谋私。劳动者管理型企业让劳动者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有效地处理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劳动者管理型企业的分配制度

劳动者拥有企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但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拥有企业的财产。工人们是从社会租来资本进行生产,而企业负责资本的投资和保值。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工人可以选择离开或对企业继续进行改革,但不能卖掉自己的股份;当企业卖掉部分资产,缩小规模时,其所得也不能分配给工人,要回到国家投资资金,作为社会共同所有。简单而言,就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工人加入便获得成员权利,退出权利便取消。

那么,工人是如何获得收入呢?劳动管理型企业的分配制度主要是采用按劳分配。其包括两个基本条件:生产效率和公平分配。全体劳动者共享企业剩余,每个劳动者的收入都包括个人基本工资和企业利润。个人基本工资即个人的劳动贡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企业利润是指企业把全体员工在团结努力下获得的利润和成果分给员工,让每个员工分享企业利润。而企业会保留部分未分配利润,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投资、公共福利等用途,这同样是要经过员工民主决策才能使用。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员工充分享受了自己劳动所带来的成果,亲身体验到自己是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了老板工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同时又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进行了创新。缓和了资本主义性质企业中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矛盾,有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这种新型企业模式必将会成为趋势,流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嘉昕: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模式[J]. 学习与探索, 2011,(5) .

[2]吴宇晖 张嘉昕:经济民主:一种关于“劳动的政治经济学”[J].当代经济研究, 2008,(1).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5

关键词:劳动价值规律,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充分就业,贸易保护

我国在当前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情况复杂,如何把握我国经济工作的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这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工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来分析我国经济的重要方面,从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全局就是合适的。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中国开放经济中应用的主要方面

(一)提高经济效率是经济活动的核心。

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认为,商品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些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就取胜;那些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渐被淘汰。这一企业竞争规律在我国目前开发经济条件下是适用的。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通,国内外企业进行竞争,我国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因此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最根本取决于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的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强度来实现。利用各种手段主要是科技和管理手段,来提高我国经济的效率,是目前我国企业立足国内外市场的根本,这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

(二)注重产业选择,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市场收益的取得,还涉及到产业结构升级所引起的成本分担。产业结构升级所引起的成本如何在国内外市场间进行分担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竞争力。

企业对不同产业的选择,其承担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情况是不同的。如农业、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科技等市场需求稳定,市场需求主要由市场供给条件决定,这些产业可以说不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而处在产业链高端的产业,其技术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步,甚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引导市场需求的升级,这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的成本就由消费者承担。而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企业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当市场需求稳定时,企业艰难度日;当市场需求升级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被迫升级,这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的成本完全由企业和社会承担。这些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包括淘汰正在使用的设备所造成的成本、技术升级所引起的成本、劳动力结构性转移所引起的成本等。这种产业结构升级是在供求脱节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没有条件让消费者承担,必须由企业自身或社会承担。这种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是很大的。

不同国家的产业选择和结构状况不同,因此不同国家承担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情况是不同的。如美国的农业、金融、高科技等,其市场需求稳定,产业结构变化较小,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也较小;其高端制造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由消费者来承担。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部分较小,这种产业结构总体上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反观我国的情况,改革开放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结构的升级一直被市场变化牵着鼻子走。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主要由企业和社会承担。因此,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和社会承担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大部分成本,这种情况现在正逐渐得以改善。

正是由于对产业结构升级成本的分担对于企业和一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产业发展的选择,从而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具体来讲就是,努力保护我国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医疗、金融、旅游等产业,努力使我国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做到这些,就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企业和社会所承担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

(三)把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指针。

劳动和就业是经济创造之源,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我们从事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就业,为了全体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把充分就业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指针是理所应当的。现实的状况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破坏了环境,这也是损害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之基,损害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基。因此,我们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与充分就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就业状况是其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本国各项经济政策是否切实有效的综合衡量标尺。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各项经济政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只有做到切实、合理,才能发挥出政策的效果,达到政策的目标。

(四)合理利用对外贸易保护手段。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我们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对实现我国的充分就业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是有益的。因此,积极、主动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自由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基调。但由于下述原因,我们也必须合理利用对外贸易的保护手段,实现我们国内的政策目标。

1、商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和地位的不同。

如粮食和农产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处于最基础的需求地位。也就是说,人们无时无刻不能没饭吃,但人们可以不用私人轿车。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如果粮食不主要依靠自己生产,全球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等事件,中国的粮食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因此,即使我们要花费一定的经济代价,我们也要保证粮食的较高程度的自给。这就要求利用对外贸易保护手段来保护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

2、我国幼稚产业成长的需要。

如我国的金融、高科技育种等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还没有能力与它们同台竞争。因此,我们暂时需要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使这些幼稚产业得以发展。等到这些幼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对外开放。

3、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

在国际竞争中,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但具有较高的经营成本,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风险。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而多样。并且,我国要满足世界上约20%人口的就业,必须丰富我国的产业结构。我们利用贸易保护手段不是保护我们的劣势和落后产业,而是实现我国的产业关联效应,降低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成本。这样,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又丰富了产业结构,从而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了条件。

4、不同的国家利益诉求和国家间力量的悬殊。

国际经济交往是在国家间进行的,资本、技术、劳动力还不能完全在国家间进行自由流动。各个国家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都程度不同地对资本、技术的流动进行限制,特别是对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行限制。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都是追求自我利益,尽量转嫁经济负担和成本。再从贸易规则来看,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是由发达的经济强国主导制定的,这些规则更多地体现了经济强国的利益,并不是公平而科学的。这两方面的情况说明,进行必要的贸易保护是我国当前对外经济的应有之意。

上述四方面的情况说明,在推动我国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必须采取合理的国际贸易保护手段,以实现我国的产业目标和就业目标。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中国开放经济中应用的主要方面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当前中国经济中应用的几个方面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具体关系如下:

(一)提高经济效率和产业选择是核心。

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经济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只有内容充实、可靠,经济才有活力。产业结构决定着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结构,这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结构是消费的基础;同时,产业结构决定着就业结构,就业结构是劳动分工的具体体现,就业结构决定着劳动者技能的发挥、分工的效率、劳动者的收入等经济实质内容。

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经济效率是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一国的资源禀赋等优势的发挥就体现在产业选择、产业结构上,同时产业选择、产业结构是经济效率的具体体现。而经济效率是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竞争力。

经济效率和产业选择是实现充分就业、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缺乏效率,它就不可能在产业选择上拥有主动权。如果一国经济的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缺乏经济效率,它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

(二)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约束条件。

如果没有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是缺乏经济的实质意义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集中其各种经济资源,发展某些产业,让部分人安居乐业。这不是一个国家具有经济效率和经济竞争力的表现,这不是合理而有效率意义上的经济活动,这样的经济活动没有实质性意义。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是经济活动的整体目标,实行开放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一目标约束下的经济,必须立足于劳动和创造,必须立足于开拓产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效率。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是检验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与宏观经济管理效果的根本标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市场竞争每天都在真实地进行着,任何人也不能造假,而这种竞争力的强弱就真实地表现在一国的就业状况和环境保护状况上面。而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低就直观地表现在其失业率较高和环境保护破坏严重上面。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看一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看一个指标就足够了,那就是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状况,这是对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最综合、最根本的衡量。

(三)合理利用对外贸易保护是经济的调节手段。

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能够提高各国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能够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但也存在着各种贸易保护的现实条件约束。正因为有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的对立,对外贸易保护要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进行平衡。对外贸易保护不是保护本国的劣势和落后,而是基于提高本国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当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利益与国家间力量的悬殊,一个国家深度的对外开放与联系,必然使国家的利益和经济的运行置于国际经济的风险之中。贸易保护就是国家利益和国际经济风险的管理手段,通过贸易保护减缓国际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损害。贸易保护是在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由于国际经济规则本身存在着缺陷,国际经济规则就存在着与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的地方,这时对外贸易保护就发挥其主动性、灵活性,使这种贸易保护既不与国际经济规则发生严重冲突,又能够实现本国的经济目标。总之,对外贸易保护是平衡国际经济关系与国内经济关系的有力手段,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不断提高本国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对中国现实经济应用所体现的科学性

(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经济效率决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实践中应用的应有之意。但是在一国的具体实践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的承担也影响其对外竞争力的形成。另外,对外贸易保护对于平衡国内外经济关系,尤其对于本国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上述几个方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理论在分析我国开放型经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这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对内经济与对外经济指向的统一。

对内经济我们把经济效率、成本、就业和环境作为经济的核心问题给予重视和解决,对外经济我们同样把这些问题作为核心给予关注和解决,这体现了我们对问题把握和分析的科学性。这种对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核心问题指向的统一,有利于我们科学制定政策和策略,协调我们的各种经济行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果,达到我们预期的经济目标。

(三)问题和指标的简洁、明确而全面。

对于开放型中国经济这样的复杂问题,我们使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对中国经济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问题和指标具体、明确而简洁。我们沿着这四个方面就可以把握全局,观察我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足以显示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和统领作用,是其他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

上述三个方面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8.12.

[2]李婧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6

一、对问题的讨论:摈除劳动概念中被强加的生产关系管理活动

劳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以一定的工具改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活动。在马克思学说中, 已经排除了对社会关系的管理、制约、控制的人类精力耗费。社会管理, 包括各种国家形态管理的精神、体力耗费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社会关系以何种途径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组织结构问题。这个组织结构包含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组织形式和由此建立的劳动管理结构。商人、管理者如一支大军一样流动在其中, 根据社会需要重新组织, 中产阶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和发展的。以21世纪信息社会乃至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作为依据, 将管理人员的精力耗费纳入劳动范畴, 并不科学, 是为资本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制造依据, 是一个具有政治含义的“创造”。

符合生产力要求的合理社会关系提高了劳动效率, 这就是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真实含义, 无论是以剥削的方式, 还是自觉、自为、主动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奴隶制显得比公社制野蛮。这是道德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冲突。管理生产关系, 从而参与剩余价值的二次分配, 这是中产阶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二次领域内, 寡头雇佣一批精英来支配劳动者, 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财富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极其少数的经济寡头控制着相当数量的中产阶级, 从而通过他们对劳动者行使支配权。他们给予中产阶级金锁链, 给劳动者铁锁链。这种制度目前维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性, 但却实质上为未来的社会创造了一种形态, 即通过完全剥夺少数寡头创造一种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而金锁链阶层能和铁锁链阶层形成一种合理共生的新管理关系。

按照传统帝国主义理论, 社会学上的西方社会菱形社会结构, 是通过奴役其他国家的工人, 榨取了海量的外围国家的剩余价值, 从而支撑了这一脆弱的结构。社会主义者支持殖民地的民族经济解放斗争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正是在国际经济领域压缩资本生存空间, 从而瓦解菱形结构, 复原其金字塔结构本质, 从而将国外因素转化为国内革命的重要行动。一些激进左翼反对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 恰恰是他们不理解这一革命的辩证法所导致的。马克思没有把社会关系等非物质力量列为财富的源泉, 这说明他已经否定了资本作为稀缺资源乃是财富源泉的理论, 从而颠覆了按资分配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它的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 按资分配的实质就是按照人与人在经济中的地位来分配资本, 从而形成剥削的过程。

二、在阶级社会, 体育按照资本对劳动的要求进行调节

我们迄今已经谈到了劳动的概念在以往发展的过程中, 是如何被资本捍卫者扭曲的。实质上, 劳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乃是一种现实的力量, 它是在社会关系的制约中进行的。劳动体现为对物质的改造, 这种物质可能直接来源于自然界, 也可能是来源于产品和商品。但这都是无关紧要的, 无损于其物质的实质。

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受到原始社会关系的制约, 但不存在剥削关系。这一时期的劳动主要受制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人类被自然的奴役, 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劳动。人类在这种自然的奴役下, 不得不进行有损健康的精力支出, 闲暇时间也压缩在较小的范围内。但这一时期, 人类的体育活动却是以动物本能出现的, 他们的能力在现代体育活动看来, 是无法从整体上超越的。但这一体育的能力却是劳动塑造的, 即在社会生产力决定下, 生存的要求迫使人们每天为获得生活资源而战斗。劳动对人类起到了巨大的改造作用, 不仅使人类从猿人成功地转化为现代人类, 更使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了劳动促进体育, 体育带来娱乐的良性循环。阶级社会以后, 体育和劳动从社会意义上分割开来。劳动往往对劳动者身体起破坏作用, 奴隶主、地主、资本家并不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考虑劳动问题的。劳动被限制在创造剩余价值的领域, 从而形成了劳动功能的单一化。这一问题在人口的生产形成无限的劳动力蓄水池、劳动政治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情况下更加严重。生产分为人口生产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 后者调节着人口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为资本形成了劳动力储蓄的有利局面, 从而为资本压缩劳动者的体育活动提供了重要前提。在劳动力缺乏时, 不仅反作用于社会生产, 促使某些产业调整, 也从某种程度上促使资本家拿出部分剩余价值保障工人的肢体健康, 从而延长工人为资本劳动的时间, 改善劳动的质量。体育的需要往往依照资本的需要而定, 资本给予劳动以一周两天的休息日, 正是保障劳动者肢体健康, 从而为资本保护创造剩余价值的“现代奴隶”表现。这一保障不是无偿的, 要更多地从劳动身上找回来。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较为简明的关系:人口的生产促进社会生产, 而社会生产根本上调节着人口的生产;人肢体的健康促进劳动, 而劳动根本上调节着人肢体的健康。我们注意到, 一个在生产的领域内, 一个在生产之后为现实存在维持的领域, 各司其职。在英语中, 体育翻译为“BODY HEATHY”, 即“对人类肢体健康的保障”, 无疑是正确的。

劳动和体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体育是抵抗地球引力, 而劳动是沿着地球引力;体育往往追求速度、质量、高度, 而劳动则往往追求数量;体育延缓人类衰老, 而劳动则加速人的衰老;体育竞技者取得了明星一样的地位, 而劳动竞争者在当今社会是中下阶层的代表。现代体育在社会关系中的异变并不是一般社会体育和社会劳动区分, 而是体育竞赛和个别劳动的关系。现代体育以人类对自身肢体运动的极限来表明其精神和意志, 这一意志和精神同人类改造自自然、社会中的面貌是一致的。但如果现代体育仅仅从功能价值上停留在娱乐和意志彰显, 从组织形式上停留在少数精英的模式上, 那么这种体育永远也无法获得其长久的动力。辉煌可能短暂地拥有, 却不能保持。所谓全民体育的本质就是将精英的体育价值具体地转化为体育本来作为“BODY HEATHY”的价值。但在脱离社会要求的基础上片面地提出, 却是不合实际的。体育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生产关系对劳动的要求和调节。资本没有在劳动者肢体健康保持上提出要求, 也就没有精英体育回馈社会, 形成“全民化”的现实基础。体育竞赛不是从全民基础上产生, 而是走精英路线;反过来希望全民按照精英路线来支撑这一体育体系。

三、体育将指导劳动的改善

体育能达到的社会高度是已经得到讨论的。如果坚信共产主义最终是能实现的, 那么体育将是那时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体育将能确保人保持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最终使体育取代劳动, 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说, 体育的发展目标将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内核式的作用。而当今社会主义多大程度上接近这一目标, 是它距离理想远近的重要尺度。

体育活动沟通了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层次。

体育是一种人自身提高身体素质的活动, 这种活动和劳动是有很大区别的。劳动往往是机械性、重复性强的活动, 一定程度上劳动能达到体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但在阶级社会强制性的劳动往往达到锻炼肢体的反面, 即严重伤害身体。

在原始社会, 人们为了能获得食物, 必须坚持体育的运动, 体育是直接为劳动服务的。但体育并不能直接提供劳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而是间接地为劳动提供支持。人们为了获得食物, 不得不从事大量的劳动, 超出身体承受能力是普遍的, 因此原始社会的人们往往寿命很短。发展到阶级社会, 劳动被剥削, 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剩余劳动透支生命。资本主义民主制在工人阶级的抗争下, 达到了保护劳动、使劳动者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资本主义只是缓解, 无法从制度上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社会主义为劳动不再异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但由于我们国家制度还很不健全。在很多劳动部门, 透支身体的现象还很严重, 人们不得不剥夺体育需要的时间而为劳动的时间作保证。

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迫使人类奴隶般劳动的社会条件已经消失, 劳动将被保证不会影响到人基本的健康, 劳动和体育的目的是互相融合, 劳动具有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属性和娱乐性, 而体育也在同等的基础上逐步接近这一价值。当发展到人类超越必然的领域, 达到自由王国的时期, 劳动直接具有体育性和娱乐性, 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 从而在社会生产而进行的劳动和为人口现实存在维持的体育这两个分离的领域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统一。这是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极其重要的标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 人们必然产生形式更多、层次更高的精神和文化需要。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体育发挥出“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作用, 使人筋骨强壮, 手脚灵巧, 思想灵活, 精神焕发, 从而激发人最大的劳动力和创造力。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这些区别将消失。在强迫性的社会关系消失以后, 人类将改造对人自身单一重复的动作, 以体育改造单一劳动的这种片面性。而体育形式的新发展, 既来源于“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也以自身的形式改造着劳动的模式, 从而形成变动、发展着的劳动革命。

劳动知识经济价值管理 篇7

摘要:文章基于价值理念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将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理念引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从理论上对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管理理念、战略定位、流程环节、组织架构进行分析与认知,构建以知识产权价值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以达到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创造及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价值理念;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管理体系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知识产权直接影响企业的参与权、话语权及竞争优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价值最根本与最重要的来源途径。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企业从“无知识无产权”、“有知识无产权”。逐步进步到“有知识有产权”。但是,目前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中出现了“有产权无价值”及“有价值无利用”的现象,知识产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将价值理念引入知识产权管理中,构建一个以知识产权价值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二、知识产权管理中价值理念

1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理念。在知识产权管理中,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为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研究的趋势表明,如何让知识产权带来最大价值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最大化知识产权价值成为继衡量、保护知识产权之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普华永道2007年关于“在复杂的世界里开发知识产权”调查中,对知识产权管理活动涉及问题的重要性排序,“最大化已有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以50%的比重成为继“发展新的知识产权资产”之后的第二位。而“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评估”以40%的比重占据第三位。

2007年2月,由麻省理工学院企业论坛主持了一个“资本循环中的知识产权价值与风险”为主题的研讨,若干专家就在资本周转的每一个阶段如何使得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从法律、金融、企业、投资者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实用建议,包括如何加强和有效的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以吸引发展需要的资金,知识产权价值怎样影响公司的参股价格或出售价格,公司处于困境或破产时怎样有效利用知识产权资产,进行知识产权权利保护的诉讼和应诉活动的影响是什么等。

美国知识资产管理杂志已经在2006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以《构建和加强知识产权价值》为名出版了相关的研讨论文集。在《知识产权价值2006:构建和加强知识产权价值》里主要研讨了怎样从制度上、法律上及诉讼上提升与增强知识产权价值,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详尽介绍了各国的做法。在《知识产权价值2009:构建和加强知识产权价值》里研讨的重点集中在了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及市场实现。

2价值理念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的运用。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理念从三方面可以得到具体运用:一是从管理思想上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视,即树立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思想;二是将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作为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来指导与安排知识产权的各项经营与管理活动:三是将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作为绩效考核标准,构建绩效知识产权方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考核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结果与业绩。

三、基于价值理念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内容

1管理理念。由于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是以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因此,在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中,需要树立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来安排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通过对知识产权进行科学化的运营和管理。与其他资源有效整合,获取更多的知识产权价值。

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理念在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该管理理念指导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保持长远的发展眼光。从长期规划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正确处理知识产权经营中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克服企业以取得利润为目标的短期经营行为。

2战略定位。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是明确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所做的与知识产权管理不同的事情。向客户与市场传递与众不同的知识产权价值理念。由于进行战略定位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资源和核心能力,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就是识别、评估企业具有的能够满足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实施需要的资源与能力。以此决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重点领域。

企业与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有关的资源与核心能力又是由相关的知识、技术、市场与客户来决定的,所以,针对企业具有的知识与技术能力、市场状况、客户需求,以及结合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作为战略型管理及财务型管理的要求。可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划分为两种模式:

(1)定位于知识产权创新。知识产权的价值首先来源于知识产权中的技术含量。技术上创新性强,成熟度高,应用前景广泛的知识产权,其价值就越大。因此,当企业还处于缺乏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时,就需要首先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着重点定位于知识产权创新上面。该定位适合于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致力于满足对最新的、现代的产品感兴趣的客户与市场的企业。需要企业专注于研发等能够产生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活动。

(2)定位于知识产权运营。在市场上。技术不创新的产品必定难逃被淘汰的厄运,但是技术上领先的产品也未必成为市场上的英雄。因此,拥有知识产权不一定就能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定位于知识产权运营是要求企业在相关市场上考虑高效率的进行知识产权运营以实现价值。当企业已经拥有具备高价值的知识产权时。就需要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重点领域放在知识产权的运营方面。该定位适合于能够对知识产权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需要企业着重于开展知识产权的多种运营活动。

由于企业的知识、技术、客户与市场都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新的知识与技术的出现、新的市场及市场进入者都会创造出新的价值定位来打破某些旧的范式或规则,所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因此,企业需要以前瞻的意识对知识产权的战略形势发展作出理性的预测和判断,不断地改进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模式,以满足实施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要求。

3组织架构。

(1)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现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尚无统一的固定模式。一般地,依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与工作重要性,有直属于最高管理者、隶属于研发部门、隶属于法律部门或同时隶属于研发部门及法务部门4种模式。

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最好的选择是直属于企业最高管理层,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对最高管理层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工作。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涉及企业战略层面中关于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及规划问题,已经属于企业决策层的权力范畴;另一方面,根据商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若由于疏忽管理使知识产权丧失或知识产权资产损失,导致企业价值损失,企业高层管理需对此承担审慎管理责任,因

此,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不再只是技术主管或法律顾问的责任,已成为企业管理高层CEO、CFO的责任。

(2)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在获得最高管理层授权的情况下,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能直接掌握企业的知识产权决策,较易推动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相关的制度建设,有关资讯较易直接传给决策层。但是,由于与研发部门、法务部门、资产经营部门等分割开来,不利于及时掌握研发资讯、法律动态与经营状况,不利于开展与研发、法务、资产经营相关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工作。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与研发部门、法务部门、资产经营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多方协调。为了协调的有效性,对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的级别设置最好是高出研发部门、法务部门及资产经营部门半个级别,便于将与研发、法律及资产经营相关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工作结合到相关的职能部门中去,

(3)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模式。常规来看,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式、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事业部式、弹性组织式几种,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管理难度、运作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

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不仅要对知识产权本身的形态及权属关系进行管理,还要对与知识产权价值有关的研发、法务、财务、经营等活动进行管理。基于开展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工作的需要,相应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可以选择以直线职能式或矩阵式结构为基本模式,并在直线职能式或矩阵式的基础上增加弹性模式的相应特征来补充其基本模式的局限。这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结构弹性化的趋势,是适应知识产权管理由法权式管理向战略型管理及运营型管理转化的需要,代表着未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创新的趋势和方向。该模式需要有知识产权专家智囊团和知识产权管理辅助人员两支队伍合作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并且对协调人员有良好的授权。在较大规模的企业里采取较好。

4流程梳理。

(1)知识产权价值获取管理模块。知识产权价值获取管理是对知识产权价值获取活动实施的管理,目的是促进企业获取到有价值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价值获取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的获取而取得的。知识产权获取是知识产权从无到有的取得过程。由于当今企业都着眼于创新和利用知识产权能力的竞争,因此,更快地获取知识产权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知识产权价值获取管理必须关注识别企业需要的知识产权需求,怎样取得知识产权权利。通过何种方式取得更为有效等问题。

(2)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管理模块。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管理是对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活动实施的管理,目的是使包含在知识产权中的市场价值得以实现。知识产权价值通过知识产权运用得以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要面对开放的知识产权市场,需要以知识产权的实施、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转让为条件,并始终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因而,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管理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运用方式、知识产权资源的内外优化整合、知识产权经营增值及利润最大等,以此来实现权利人的最大利益。

(3)知识产权价值维护管理模块。知识产权价值维护管理是对知识产权价值维护活动实施的管理,目的是维系知识产权价值不遭到侵权与毁损。对企业而言,需要从两个方面维系知识产权价值:一是不侵犯他人产权,二是维系产权价值不流失。因此,知识产权价值维护需要一方面利用外部的法律制度,通过明确产权的方式来保护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并对已经获得的权利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权利受到侵害。另一方面。从内部管理人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价值维护管理体系。

四、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体系如图1所示。

从上述体系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是一个以管理理念为先导、战略定位为基础、组织架构为保障、流程梳理为手段的动态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理念的树立在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体系中处于管理体系的最高端,即首先对管理理念进行具体的阐释与明确,从最高层、管理层到操作层都树立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理念,来指导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管理理念明确的前提下,确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战略定位模式,明确阶段性的战略目标,用以指导管理层与操作层的具体工作开展;在战略定位明确的情况下,明确管理权力,划分职能与权责,架构相应的管理组织;最后,对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流程进行梳理,以明确实施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具体工作。

参考文献:

1PricewaterhouseCoopers, Technology ExecutiveConnections,2007,(4).

2IO moor, IP Value 2006:Building and en-forc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value .An in-ternational guide for the boardroom,publishedby london:globle white page Ltd, 2005.

3张涛,杨展,基于EVA理念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2006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1):435-437。

上一篇:叶片气膜孔下一篇:不可思议的意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