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场所

2024-10-18

空间场所(精选8篇)

空间场所 篇1

随着微建筑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与发展,其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亦变成关键热点,由于其空间的微型特征以及对当代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传统空间操作的设计方法以及关于场所的认知产生变异。本文试图从新的视野进行思辨,也许会对微建筑发展向更高层次递进有所裨益。

1 压缩空间与开放空间

与传统建筑在固定场所建设永久性建筑空间相比,微建筑则明显表现出空间体积的压缩,及现场组装后空间的释放特性,该空间收放关系则体现为“压缩空间”与“开放空间”。微建筑空间的压缩及开放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开放空间,其压缩性就会变得幽闭、局促、简陋及不便。这与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相吻合,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园居”即这一思想的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相互环绕之势才是理想的居住场所,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相对单一的几何形态有利于建筑各个界面同自然环境直接接触,门前屋后,苍翠自然的景观弥补了建筑空间的单调,而这也正是微建筑所追求的空间模式。压缩自身的目的在获取更多的自然。

微建筑空间的压缩性需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精确计算与逻辑推理,即对空间的量化处理。既不允许设计有任何空间上的浪费,同时还要考虑体验的舒适度与视觉感受,因此与传统空间相比,存在一种悖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兼顾人类对舒适性的感受?挑战之处在于处理在物质空间限定的基础上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传统空间设计存在着集体无意识地横向扩张。在住宅类型上极为普通,一般建筑师会有一个层高定位,如3米高。然后在定位后,依据功能分区通过划分不同功能进行空间组织。而微建筑设计强调高效利用空间、节省材料消耗。层高不能视为一个“常数”,空间使用需考虑一天24小时时间区的使用率,设计需进行三维精确推敲,界面应考虑可以被切换,微空间并非让空间等比例缩小,而是精减传统意义被浪费、效率低下,与礼仪式的空间。在空间紧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机械辅助装置,使空间根据人的行为方式进行可变式处理。

对开放空间的构思存在于收放之间,通过机械设计使空间在压缩的同时可以开放,建筑界面能灵活变动、伸缩、旋转,且可张可驰,收放自如。使内部空间与环境空间达到互相渗透,并充分借用外部空间。该原理几乎跟雨伞原理一样,使用时通过机械或电动装置使之迅速打开为人挡雨,不用时亦能迅速收回到最少的体积状态。介于此种空间特征,在设计过程中连接构件的设计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并通过各种方式使空间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主要以功能划分空间为主线,而微建筑是空间通过界面变化实现功能的划分,因此各种功能的复合使用便成为微建筑的重要功能特征。功能因时间区段而分,而非以不同的空间容纳不同的功能。功能以人的行为方式而分,以微型住宅为例,白天工作,晚上通过家具与界面的复合,则变成睡眠空间。根据人在一天中会客、起居、休闲等不同使用要求,通过内外界面的处理则可以延展相对受约束的内部空间。在该意义上传统的单一建筑界面,则演变为微建筑中的复合、智能型界面,固定的界面则变为可移动界面。复合功能与多义空间几乎是同义词,在空间组织上具有极强的灵动性与机动性,不同类型的微建筑其空间特性亦呈现不同的方式。

无论是采用了什么样的空间几何形态,微建筑空间的显著特点是内部空间一体化组织,在完整的空间体积中进行内部空间划分,以高效性、灵活分隔性、复合多义性为目标进行组织。空间的一体化组织反映在具体步骤上,是其整体性特征。一方面消除传统建筑中的剩余空间,使其压缩至最低程度,另一方面在空间构思中充分考虑了空间的可互换性与开放性。

2 建筑界面与腔体空间

所谓建筑腔体,即建筑采取适应的空间体形,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适当的细部构造,能够利用或辅助利用可再生能源在运作机制上与生物腔体相似,高效地营造出具有舒适宜人内部环境的建筑空间。[1]该定义与微建筑空间操作方式不谋而合。建筑以空间为纲而展开设计,而空间的“理性”操作与“生物性”特征为空间操作设定了难题,自从空间产生以来,建筑师尽其所能去发现和创造心目中的理想空间,如流动空间、森林空间、未来空间等,从功能的、艺术的、实用的、理性的范畴进行空间操作。微空间设计从未排斥多元化,作为生态建筑类型,微空间设计追求生态适应性与生命学原理。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环境,自组织地进化其肌体,使内部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维持其完整性。在严酷的自然选择中始终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由于微建筑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熟知的建造地域外,还面对极端的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如何使其内部空间既能满足人类舒适性需求,还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腔体空间的生态设计是理想的选择。

建筑设计遵从“生命原理”,向生物界学习,从生物进化过程中吸取灵感,构建高效率、低能耗、可变与适应的内部空间机制。与此同时建筑界面应协同作用于内部空间,形成类似生物体“表皮”与”腔体空间”的协同调节自适应系统。

遵循建筑形态与内部结构共生的原理。形式不仅反映环境因子,并能与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有机平衡与对接。那些只注重形式模仿而忽略生物原理的空间操作不符合生态建筑策略。参数化设计与计算机建模可以有效地辅助微建筑设计。微建筑界面设计,无论是理性的几何形式还是仿生的自由形式,均应服从生态系统关系中关于“协同与统一、平衡与稳定、有机与有序、自然与自由”的规律。[2]

微空间设计的腔体策略与其界面的依附性极强,空间微气候调整以及如何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界面的设计策略。因此,对于界面而言,其设计不仅是形式问题,更是服务空间的能量供应体,是维持建筑与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重要载体。把握建筑界面与腔体空间的共生关系,使有机体能够高效地适应地域生态环境。在该语境下,微建筑空间操作强度以及对精致、高效性的把握远远超过传统建筑。微建筑“形式与功能”的操作原理正像黑川纪章曾经阐明的一样,是从机器时代走向生命时代的原理。

微建筑设计受地点限制通常会分两种情况:正常气候条件与极端气候条件。前者适合人居,其界面与空间设计可采用适宜性技术,而后一种则是极其复杂,对设计具有挑战性。总之跨学科合作、材料选择与加工、空间仿真模拟,界面性能分析与空间优化设计,均需要广泛的合作与精致的建造,从而达到适应并进入生态循环系统。

3 几何空间与生活世界

建筑师运用抽象的几何构建建筑空间,然而所构建的空间能否满足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建筑师的知性以及对生活世界的体验程度。生活世界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微建筑的宗旨“轻轻的与地球接触”所体现的是建筑学的生态观,同样寓意着建筑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与场所性。

“深深地扎根于大地上”,在精神层面意味着场所精神;另一方面,在受力层面意味着为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必须对场地开挖处理,以保持其结构稳定性。在这个层面无疑是对所处地理位置大地的破坏,微建筑通过体积的缩减,轻质材料的运用可以避免对场所物质性的破坏。然而作为建筑与场所的高度契合与建筑反映人类生活空间的宗旨却没有变。在轻轻的与大地相联的同时亦编织着复杂的生活世界网络,在保持建筑稳定性的同时,与所处的环境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建筑师在构思过程中一方面运用几何求解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世界复杂性的梳理去消解抽象的几何空间对生活世界的约束,让人类在营造的场所中能享受太阳的温暖、看到夜晚的星辰、体验鸟语花香与优美景观。自然在供人类欣赏的同时亦与建筑形成有机整体。人在其中可以享受生活世界原真的状态,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同时能够与广阔无垠的宇宙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达到身心平衡。在这里人类不被利欲所惑,没有求大好胜的虚荣,视自身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份子。在某种意义上,微建筑在这里扮演着沟通的角色。

彼得·卒姆托对待建筑的态度值得借鉴,他认为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和背景,生活围绕它或在其中发生。建筑应关注与真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事物,而非所谓的符号和意义。他关注当代生活,对一些建筑师只关心当代潮流与复杂影像而漠视与场所的共鸣持批评态度。[3]

对微建筑而言,几何空间的确立仍是传统空间操作方法的承继,既可以是欧几里德几何空间的再现,也可以是生物形态学关于空间的演绎;既遵循古典空间的逻辑,亦可以是流动空间的再现;既可以运用路易斯·康关于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原理,亦可以像阿尔托一样让森林空间在建筑中再现;既可以运用欧氏几何构建空间框架,亦可以运用分形几何、拓扑几何生成建筑空间。所有这些操作方法均代表了建筑空间操作的共性,而关于生活世界在设计中的体现则反映建筑师对当代生活方式的理解。具体而言,建筑师在空间塑造上须建立一套系统的空间操作方式从而避免抽象的几何空间与具象的生活世界的脱节。通过细部刻划去把握场所的整体性,使人类的体验既丰富多彩又有极强的归宿感。

4 根属性与漂离感

卡斯腾·哈里斯如是说“为了抵御对空间的恐惧,人类内心深处就想用坚固的院墙把空地围起来,建筑就有这样的功能,它可以把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起来,把空间变成固定的封闭空间。如果精神能够战胜物质,建筑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因为如果精神可以作为我们真正家园的话,就没有必要花太大精力去建造物质家园,这样我们不仅应该接受地域的偶然性,而且应该欢迎它。”[4]卡斯腾似乎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功能,既能栖身,亦使精神得到憩息。微建筑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将引发“场所的根属性与漂离感”的讨论主题。

在城市中,无论是专属微建筑群区域,还是城市空隙或剩余空间,由于城市中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微建筑定位在人类熟悉的城市场所中,周边房屋成为微建筑的延展界面。人类通过微建筑自身界面与延展的城市界面共同构筑了一道“院墙”,从而抵御了对空间的恐惧,达到某种心理的安全感。城市似乎有一种强大的气场很容易使居者适应该氛围,然而这里人类的自由精神在场所中相应地受到压抑,人类精神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尽管具有生态意义的微建筑满足了对宏观地球生态的适应性,却在空间上限制了人类对自由的诉求。另外习惯于生活与工作在比微建筑体积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群,会感受到某种不适应性。从该视角看,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与人对有限的微建筑空间的相对不适应性形成了某种悖论。然而微建筑的可移动性特征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性,尽管有限空间对人身体活动有一定的制约,但可以借助流动的建筑获得不同的城市空间体验,在这个层面微建筑扮演出了一个可以移动的角色,因此,在城市空间中,微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处于中间状态,借助于城市所具有的场所性特质而获得扎根于城市的感觉,而其移动性特征又是人类自由精神的具体体现,即在获得场所根属性的同时,人与建筑进行共同的漂离。

在远离城市的地景中微建筑又表现出什么样的情境呢?比如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中、在无人问津的原始森林中、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悬崖上、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微建筑则显现出像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尽管建筑可以满足身体上与物质上的需求与舒适度,但似乎无法抵御人类对空间的恐惧。人类通过微建筑达到对无边宇宙一种深彻的体验,或许他会感觉常人所无法感知的宇宙现象,或许他会在精神体验上达到新的飞跃,然而孤独感、漂泊无依的恐惧始终伴随着人类,因此该情境充分表现了微建筑的“漂离感”特征,其根属性被削弱,通常在这样的地点传统建筑首先考虑建一组厚重的院墙从而将人与环境隔开以满足心理的安全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场所精神会在不断营建的过程中逐渐呈现,漂移感亦随之减弱。因此微建筑在该环境中通常被作为临时性的设施来建造,即便是长远存在,其中的人员可能会处于不断的变换之中,或是微建筑只会被周期性的使用。

同样情形下,在这样的地点,人类可以借助其智慧去模拟野生动物,从而构建生态的微观场所,依山傍水,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建筑嵌入到自然之中,使自然环境成为强大的依托。通过“依附式环境设计”去消除微建筑的场所弱势,从而构建其生态性存在场所。传统建筑的场所在微建筑中有所传承、有所消失,这是建筑发展的必然,随着微建筑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微建筑空间与场所的诠释与演绎将会不断升华与完善。

5 结语

建筑的发展离不开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当传统空间向微空间演变时,在压缩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对开放与自由的精神要求,而界面与空间设计须遵从生命时代的原理,相互依存、有机共生。徽建筑作为新的方向,有别于现代建筑的传统,其对几何空间的关注依托于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世界,而传统建筑的亲地性并未因“轻轻地与地球接触”的微建筑理念而消失,而是以新的方式去延续传统建筑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李钢.建筑腔体生态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358

[2]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251

[3]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P53

[4](美)卡斯腾·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P169

[5]Ri cha rd Ho rden著Mic ro-A rchitectu re[M].Thames&Hudson出版社,2008

空间场所 篇2

关键词:空间设计;场所精神;设计思路;实例分析

0 前言

中国作为具有灿烂文明的大国,有深厚的历史文脉的积淀,但在空间设计的相关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大量西方夸张诡异的空间结构形式的引进给人带来的仅仅是视觉上的新鲜刺激,这些形式并非是由本土科技和文化演进而来,缺乏相应的文化土壤,对人性漠视,有必要探索“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用空间体验连接起空间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从而激发人们内心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1 空间设计与场所精神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哲学和科学都与“时间”密不可分,这是广义的空间概念。空间设计中的空间是相对于人的尺度而言的,是人们可以感知和体验的场所空间。“空间的本质是限定”,即通过各种手段将无限的三维空间限定于一定的区域,给人造成一种空间“场”的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学的空间。空间设计,就是依据特定功能,美学等各种需求,对空间的整体结构,色彩,材质,光线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设计包括建筑、景观和室内等方向。

1980年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慈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场所与物理学广义的空间概念和原生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与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复杂联系的基础上,思想和情感上产生了对特定地域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因此综合形成的概念。人们对于场所本质的精神记忆,便是场所精神。

通过对场所概念的解读,将场所结构分为“空间”和“特性”两部分。“空间”包括空间结构、形态、色彩和材质等要素,具体到空间设计,指的是建筑空间、景观空间及界面的质感和色彩等物质属性,具有客观性。“特性”是指特定空间所具有的气氛和特质,反映了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主观性。空间设计营造场所精神,是通过人对三维空间及相关要素的综合体验,产生情感要素,继而引发人对于场所特性的思考,最终在体悟场所精神的同时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2 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思路与方法

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有两种思路和具体方法:

一是“求同”。首先,要把握场所整体的历史文脉,对城市空间、建筑、街道的肌理结构进行图底分析,使得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得以延续。其次,要注重对形成场所整体“氛围”至关重要的历史印记和老旧建筑进行保留和继承,包括空间形态、装饰艺术、歷史事件等要素。例如,吴良镛教授主持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建筑改造工程,从宏观上准确把握了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用现代单元式住宅的空间形态完成对于传统四合院空间的结合和创新,从北京传统民居上提取其建筑的色彩、造型、材料等要素并加以运用,在保留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符号的同时通过置换的手法,更新了老建筑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新“生命”,重现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场所精神。

二是“存异”。场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属性,人的体验是场所存在的必要前提,这决定了场所并不是一直不变。时代的变化,空间的变化,人的改变,都会使得场所本身及精神发生演变。“存异”的思路,是摆脱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惯性思维,通过对于场地精神的深度挖掘,真正尊重特定场地本身具体而细微的精神实质,以发展的眼光发现和把握场所精神的演变。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园项目,并没有延续其作为著名“侨乡”的历史文脉,而是通过对场地内粤中造船厂场所精神的深度挖掘,体现出红色年代人民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塑造了一个人民公园。从深层次来说,和中山市城市精神相契合。

3 实例分析与思考

随着场所精神理论传入中国,立即得到了中国城市、建筑、景观和室内等空间设计领域设计师的响应和共鸣,并将其运用到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中去,在体现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空间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并非完美。主要体现在为了“场所”而场所,外在形式上模仿和再现特定历史场景,缺少对于场地精神的深度解读,无法唤起人对于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免流于肤浅和媚俗。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分析和思考,总结经验为当代中国空间设计提供有益启示。

江南大学文浩馆新馆由杨茂川先生主持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求同”的设计思路。首先,对老馆的形式特征、空间形态、装饰艺术、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取体现老馆场所精神的历史印记,融合在新馆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次,也要与新馆所处的新校区的整体氛围相契合,如新馆“复制”了老馆半圆弧玻璃拱顶采光天棚的中庭空间,保留了老建筑的精华特色,不同之处在于新馆入口空间采用轻盈通透的现代玻璃幕墙,与老馆的实体墙面的厚重产生对比;将老馆“四大发明”的主题壁画和程文浩先生的半身雕塑整体“移植”到新馆的相同位置,并用新的科技成果为主题的壁画与其相对应;将文浩馆历史大事刻于墙面和雕像后部等。新馆的建筑通过对老馆历史印记的保留和继承,延续了老馆的场所精神,带给人们“似曾相识”的场所体验,现代元素的运用,实现了与老馆的对话,使新馆统一于新校区的场所氛围之中。

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超级线性公园的设计则完美地体现了“存异”的设计思路。丹麦作为历史悠久的“童话王国”,城市的空间形态和肌理具有鲜明的特色。该项目却没有延续丹麦的城市文脉形象,而是通过对于场地精神细致入微地挖掘,塑造了一个体现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超级线性公园长约800米,其位置处于哥本哈根市一个多民族聚居并且治安不佳的地区,项目正是准确抓住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场地精神。用来自60个不同国家的物质文化展品,与当地居民的国籍相对应,并置在由红色块状空间与白色流畅线条叠合的线性公园场地中,营造了一种极具人文深度的场所精神,引发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思索,也为这个相对古老和封闭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一抹鲜活的亮色,这正是“存异”思路的魅力所在。

4 结语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空间设计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带着枷锁的舞蹈”,然而真正高明的艺术,却让人感觉不到“枷锁”的存在,达到“似是而非”的艺术效果。因此,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不应流于形式地模仿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场地精神的深度理解,创造能让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中国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诺伯舒慈(挪威).场所精神[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 杨茂川.运用历史印迹营造建筑的场所精神——江南大学文浩馆新馆方案设计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2005, 4(4):121-125.

某休闲场所室内空间设计改造方案 篇3

关键词:建筑空间,休闲场所,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备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个合理、科学的空间设计可以体现出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对于体验者的感受也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就以某建筑空间为例,针对具体的空间进行改善性设计,并突出空间设计对于特点人群的重要性。

1 设计实例

某休闲场所的位置处于商丘师范学院大门前平原路与团结路交叉口,与某大型超市比邻,向东100米便是大学生文化广场,是商丘师范学院大多数学生消费的核心地带(如图1)。因为临近超市等诸多商业场所,平时外出吃饭、购物的大学生和其他人群较多,因此对于此建筑场所的特色性设计还可以提升整个商业建筑群的品味。总之,此休闲场所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仔细研究讨论之后,发现此休闲场所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配套设施单一;(2)功能缺乏多样性;(3)色彩单调乏味;(4)缺乏温馨的氛围。

此休闲场所处于商业建筑的一楼,内部设计中存在较多缺陷,如场所在最初设计时,其内部只设计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座椅,且座椅和桌子的材质选择不合理,其是采用硬质的木材为主要材料,因木质材料整体上给人以厚重感及沉稳感,因此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休闲体验。次建筑空间作为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消费者的舒适度以及视觉享受,因此,合理的配套设施更加能彰显建筑空间的品味以及对消费者感受的重视程度。在功能上,此建筑空间仅提供了供消费者单一消费的空间设计,而不具备功能上的多样性。此建筑场所在空间的氛围营造上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想的高度,在空间设计上不符合大学生这一主要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3 改造设计方案

3.1 目标人群

由于此建筑空间靠近商丘师范学院,且位于大学生出行消费的必经之地,来此消费休闲的群体多以大学生为主,因此在对其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大学生这一固定群体追求时尚以及独特个性的消费心理,并使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案符合这一特定人群。通过对周围人群和网络调查了解发现,在消费人群中,情侣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两三人的朋友其次,独自一人的最少。由此可以发现,此场所的合理设计不仅以单一消费为目的,其设计的最终着眼点是为人们单调、忙碌、嘈杂的大学生活提供一个可以休闲、放松的具有独特体验感受的休闲场所,为繁忙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些不同的感受。因此,在对于此场所进行设计时,应多注重和构建周边环境,在空间的设计中加入浪漫、时尚、温馨的空间元素,同时为学生群体解压。

3.2 空间分割

此建筑空间共分为上下两层,一楼空间面积较小,其主要设施为柜台和供消费者等待的两个空间范围,约60 m2。到了消费高峰期,在此区域等待的人就会比较多,但是供消费者就坐等待的位置却非常少。因此,对于这一点,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在一楼北侧靠窗位置和柜台周围增加一些木制的高脚凳,以便于在此等候的顾客可以有一个暂时休憩的场所。

二楼空间相对较大,约85 m2,对于此空间的设计可以增加一些不同的功能分区(图2)。比如可以在图中A区开放式的沙发区设置一些类似飞行棋、纸牌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以此提高空间的趣味性。对于消费人群来说,其一般都是附近商丘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其中以情侣和朋友、舍友居多。考虑到人的个性特点的不同,如有的人可能较喜欢安静的场所,因此在图中B区北侧靠窗的位置可以规划为独立的四人座椅小单间,其他三面用隔断隔开,制造一个单独的小空间,使空间具备了隐私性和密闭性。而靠南侧墙壁图中C区的位置放置一排开放性的软质沙发类的单独座椅,这些座椅主要为单人沙发且两个并列一排为主,主要提供给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的消费者。

3.3 内部装饰

大学生们这一特殊群体青春洋溢,充满活力,他们往往都喜欢具有特色的东西,包括建筑空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这些新鲜事物对大学生有着无限吸引力,因此,在进行此休闲场所内部空间装饰时,可以多设计一些新颖的、有特色的装饰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另外,在一楼东侧楼梯两侧的墙壁挂上大小不一的装饰画,可以在其中点缀几盏壁灯一直到二楼南侧墙面,其中在正对楼梯的二楼东侧墙面中部装上一个900 mm×2400 mm的彩色发光Logo,既可以使原本毫无生机的壁纸墙壁变得生动活泼,又可以起到装饰性效果。

楼梯扶手可以换成木质的装饰条从地面一直连接到屋顶,可以把它作为一面隔断墙来使用,木质装饰条约为50 mm×50 mm的褐色方木,一直延续到楼梯口,这样既可以起到安全的功效还能够增加空间的美观效果。设计整体以褐色的50 mm×50 mm镂空的木条隔断为主,上面以其他装饰品为辅,使空间变得生动活泼。

北侧和西侧的墙壁都为落地窗,可以在消费的同时由此处观看外面美丽的景色,因此可以依靠这些落地窗做一些舒服的皮质单人沙发座椅,室内餐桌上的筒灯打下后形成一个暖色的光晕,配合窗外的灯火阑珊,给人以无限的构思和遐想。

在整个空间中靠南侧玻璃的位置可以放置一组开放式的浅灰色软质沙发,此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可以容纳7-10人,如此的设计,一来解决了消费者人多坐不下的尴尬,二来也使得空间功能更加多样化。在这几组沙发设计中,南侧、西侧、东侧的沙发都是固定的,而北侧的两组单人沙发是可以移动的,这样在消费者不集中的时候可以充分节约空间,增加自由感。

4 改善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场所的品质也有了大幅提升,基于此,文章对于这一休闲场所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造,此建筑空间的设计从以前的单调乏味变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空间建筑形式,将人们的各种活动融为一体,满足了人们视觉上和感觉上的享受。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感受、环境因素等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娱乐、交友以及体验,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个合理、科学的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品质至关重要,

5 结语

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休闲场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空间。就目前来说,室内空间环境对于休闲场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对于休闲场所扩大环境改造极为必要。通过对空间环境的改造,一方面让顾客在消费时能够欣赏美景,获得环境带来的愉悦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们体验环境、感受空间设计带给人们的品质感受。

参考文献

[1]陈莹.自我认同与大学生身体消费现象研究[A].2006.

空间场所 篇4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场所精神,情感空间,生存,艺术

20世纪丹麦著名建筑师雅各布森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每个城市不管表象如何都承载着自己特有的历史, 静待人们慢慢品味。我们每到一个城市, 真正能展现这个城市底蕴的并不是现代化高楼和速食文化, 而是真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游玩方式, 这才是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最真实的味道。而城市开放空间就是承载这种现代人心理和行为的空间和场所。

一、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缺失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 是从大自然中分割出来的, 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所使用的空间。城市开放空间相对于城市实体空间来说, 能提供人们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场所, 以及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倡导的框架式的方盒子建筑风靡世界, 改变了全球城市的天际线, 形式相似的高楼逐渐变成现代大都市的代言, 缺乏人性尺度的亲近感。而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在现代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四合院才是适合人们居住的房屋形式, 那是由于这种内院式住宅, 房屋与其自身四面围合成的空间不但满足人的生活所需, 中间宽敞的庭院, 成为属于自己的室外活动的开场空间。这种居住形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仿佛走出房门就能享有大自然和自由的气息。每个人都有着轻松进出开放空间的权利, 就如同人们有权利享受洁净的空气一样。但在稀土如金的现代, 极简和速食主义下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生活其中的现代人没有这种待遇享受自家的开放空间, 因此, 城市的开放空间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城市化对旧城而言, “拆”字当头, 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公共生活的格局, 这直接导致了开放空间的缺失和支离破碎;对新城而言, 很多城市选择并规划了大尺度的交通和绿色空间, 但可达性差距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参与性的缺失, 开放空间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场所与情感

城市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怎样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并能舒适的居住在这里, 成为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熟悉、可达以及珍视社会设施和地理环境的地方时, 对其身心健康都会带来益处和帮助, 这种会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安全感和满意感的情感统称为“场所精神”, 是对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反映人与场地的心理、情感上的联系。城市中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来实现。

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人们栖息地, 一种现代生存的艺术, 不但在空间和功能上要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城市开放空间对场所精神的营造, 可以加强生活其中的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关怀。有机组织和规划城市开放空间, 提高开放空间的品质, 不但能引导人的行为, 还能将教育、文化、休憩多重功能融合在一起;更多吸引人们放弃产生污染的交通工具, 从而改善交通压力, 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城市的生命力的作用。反言之, 当城市开放空间只强调表面的效果, 城市蔓延没有个性、千篇一律令人疏远的规划设计时, 城市开放空间正悄然失去场所精神和凝聚力, 人们不再或者很少对生活过的地方的文化或生态环境承担长久的保护责任, 或产生厌倦和逃离感。一旦城市的开放空间的营造使得人们感觉自己像“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 场地感严重缺失, 使得人与城市之间没有情感的共鸣和本质的联系, 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试问这样的生存空间怎能让人们安居乐业, 如何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栖息场所, 这个城市如何向前发展。

三、作为现代生存艺术的城市开放空间

我们回顾过去, 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在追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时, 城市环境更注重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要方面并不理想。这也间接导致了现代城市生存质量的下降。而在城市开放空间中提供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体验想象、获得精神满足的机会, 是人们公共户外生存空间的缩影。城市雕塑、广场、公园, 以及能激发人们无限想象力并获得精神满足的街巷, 让人意想不到的公共艺术品, 甚至是产生戏剧性效果和诗意氛围的灯光照明等, 这些开放空间的营造, 于高层建筑之间开创一块赏心悦目的景致, 为城市居民其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 缓解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紧张和压力。

在历史上, 艺术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城市开放空间增色, 如纪念碑、雕塑、喷泉、建筑细部和装饰中都有艺术的贡献。艺术能够传达美感, 铭记历史, 追忆重大事件, 表达对社会生活、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活的评价。在当代, 城市开放空间仍然一如既往地充当着艺术与民众之间的交互界面, 并成为一种生存艺术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在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的社会里, 围绕我们的常常只是事物的外观而非内容, 许多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和雕塑, 只有花哨的形象而缺乏真正的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 缺乏与场所的气候和历史文化的关联, 也缺乏对将要生活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的考虑, 这样的城市环境难以使人们产生共鸣, 没有归属感和愉悦感。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首先作为城市居民生存的场所,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存其中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不仅仅是这些空间的表象, 更是要寻求从场所精神出发的生存艺术形式。城市开放空间与艺术的相遇和结合, 才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改变思想的深度和内涵。

四、结束语

艺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观赏品的代名词, 在现代社会艺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城市中的居住者的栖息地, 城市开放空间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人们集会和休闲的空间, 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功能, 一旦赋予其场地感的景观和建筑设计, 就会引起人类文化价值上的共鸣。此时的开放空间就不只是个场所和空地, 而是人类的情感空间, 成为一种生存意义上的艺术。当生活的周围环境都被用心的注入思想和灵魂、深深置根于文化和传统之中时, 置身其中的人就会感受到这些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文化特征和传统。因此, 新时代作为生存环境的城市开放空间更应该注入灵魂, 成为城市居民的一方乐土, 一片感知的天地, 一个归属的栖息场所, 一种生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 宋俊林、倪文彦译,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丹麦]扬·盖博著, 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空间场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收集湛江市2003—2012年发生的10起密闭空间或类似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中毒事故,资料来自我们对中毒事故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所形成的事故报告。

1.2 方法

采用事故后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0起中毒事故发生的地点、行业、接触毒物、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原因等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3—2012年湛江市发生的10起密闭空间或类似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中毒事故,造成28人不同程度的职业中毒,分别占同期全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总数的47.6%(10/21)和 58.3%(28/48);其中死亡8人(死亡率28.6%),占同期全市急性职业中毒死亡人数的66.7%(8/12)。职业中毒者为男性17人,女性11人;年龄25~52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龄最短者2 a, 最长者34 a。

2.2 发生职业中毒的行业分布

本市2003—2012年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分布的行业有船舶4起,(3起为清舱作业、1起为船舱油漆)、水产3起(密闭车间)、矿井2起和市政1起。其中船舶行业死亡人数最多(50.0%),水产行业的中毒人数最多(53.6%),矿井的死亡率最高(100.0%)。值得注意的是水产行业,由于是在类似密闭空间的密闭车间内作业,作业空间较大,作业人数多,发生事故时中毒的人员也最多。见表1。

2.3 发生中毒的毒物种类

本市引起密闭空间中毒事故的毒物种类主要是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刺激性气体(氨)和有机溶剂(苯系物)等。其中中毒起数最多为二氧化碳(50.0%),死亡人数也最多(75.0%);氨中毒和一氧化碳虽然中毒人数多(35.7%和17.9%),但事故均发生在水产行业,由于空间较大,人员撤离方便,所以没有死亡事故。见表2。

2.4 发生中毒的毒物种类行业分布

船舶行业发生中毒主要有硫化氢(1起,硫磺船舱清理)、二氧化碳(2起,船舱开舱前入舱检查)和苯系物(1起,船舱内油漆);矿井和市政发生中毒主要是二氧化碳窒息(矿井2起,市政1起);水产行业主要是冷冻作用的液氨泄漏(2起)和鱼类保鲜发色使用的一氧化碳泄漏(1起)引起中毒。

2.5 密闭空间中毒的原因

大多数的中毒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业人员没有没佩戴有效防护用品,其次是对作业人员没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没进行测氧、测爆、测毒(三测)、没实施通风换气或通风换气不够、深入密闭空间作业时没实施作业时监督、没建立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没配置救援设施和实施不正确的救援措施。见表3。

注:“三测”为测氧、测爆和测毒。

3 讨论

由于密闭空间作业的危害十分严重且复杂, 涉及化学、毒理、安全、检测、防护、应急救援以及医学救治等多学科知识, 其控制技术也十分复杂[1]。湛江市2003—2012年发生的10起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的特点为:船舶行业发生中毒事故最多,矿井发生中毒事故的死亡率最高,窒息性气体引发的事故最多,水产行业易引起群体中毒,中毒事故原因多为缺乏监管和缺少防护用品。因此,为确保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防止中毒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2]的有关规定,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的综合控制措施, 消除或控制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防止缺氧、急性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危害发生[3]。

4 预防措施

4.1 建立制度,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范管理责任制,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加强准入管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操作者应得到作业负责人的准许;组织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技术措施等密闭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控制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同时做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卫生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者掌握在密闭空间环境下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作业时至少有1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负责监护操作者。

4.2 作业前预防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采取净化、通风等措施,对密闭空间充分清洗,进入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以保证空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含量。进入密闭空间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了解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因素,通常先测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性气体,最后有针对性地测定有毒气体,气体的浓度须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4]中的规定。

4.3 作业中的防护

在作业过程中应持续保持强制性通风,保证能稀释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有害物质,并满足呼吸需要,强制通风时应把通风管道延伸至密闭空间底部;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时,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5]标准的要求选择和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防护用品,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另外,还应根据需要配备通讯工具、安全绳索等。同时,须持续进行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 ,或者佩戴有害气体报警仪,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发生中毒事故。

4.4 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缺氧窒息、中毒等事故时,监护者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在救援现场设置“密闭空间,禁止进入”的警示标识,并设置警戎线,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救援人员须在得到作业负责人准许后,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才能施以救援。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敏.试论加速制定密闭作业职业病卫生标准的现实意义[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2-4.

[2]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S].

[3]门雁.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控制[J].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32.

[4]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空间场所 篇6

20世纪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场所功能曾一度被忽视。1994年,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新建蒙特利湾分校时, 开设了一个没有藏书的虚拟图书馆, 引起了轰动。当时很多人相信, 物理形态的图书馆马上就要消亡了。但十多年后的2008年, 该校新建了一座1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 其网页上还出现了一条标语———“作为场所的图书馆” (library as place) 。这说明,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场所是不可缺少的[1]。

近年来, 美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就“作为场所的图书馆”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 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图书馆作为场所的意义, 美国的CLIR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于2005年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出版了研究报告———《Library as Place:Rethinking Roles, Rethinking Space》[2]。学者们指出, 当学生在校园中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时, 为什么还要到图书馆去?这是因为, 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人们在图书馆可以进行各种体验:体验阅读与思考, 体验科学研究和创新, 体验各种交流, 等等。

图书馆是体验阅读的场所。图书馆有独特的文化氛围, 置身于图书馆典雅宁静的环境, 读者很容易进入良好的阅读与思考状态。这种独特氛围下的阅读与思考体验, 是在其他场所无法得到的。这是人们在网络时代依然喜欢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馆是体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场所。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从而能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但网络并非应有尽有。网络信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学术价值来看, 都不能充分满足高层次科学研究的需要, 而图书馆却可以将传统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适应读者科研方式的变化, 为读者的科研和创新提供支持。

图书馆是体验各种交流的场所。当网络试图隔离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时, 图书馆却在进行相反方向的努力。在图书馆里, 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独特的交流体验, 是网络无法给予的。对于进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用户来说, 在图书馆与志同道合的读者进行学术交流, 比孤立研究更能促进其研究的进展。

对于图书馆尤其是学术图书馆来说,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IC, Information Commons) 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场所功能。

2. 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2.1 IC简介

IC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图书馆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服务方式, 最初是美国大学图书馆基于网络时代图书馆纸本资源利用率的降低和用户到馆率的下降, 为适应用户研究和学习的需求而创建的。虽然国内外对IC概念的界定还尚未取得统一, IC的实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但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促进信息素养、推动研究与学习是其共同特点[3]。美国的罗伯特.希尔 (Robert A.Seal) 认为信息共享空间具有普遍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公共性四个基本特征[4]。普遍性 (ubiquity) , 即每一台机器都有相同的界面和检索电子资源的软件;适应性 (utility) , 指能适应各种用户的需求;灵活性 (flexibility) , 即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群体性 (community) , 指能提供共同合作和交流的空间。

正是由于具有上述的特征, IC已成为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在我国, 吴建中教授于2005年首次将信息共享空间概念介绍到国内[5], 国内图书馆界开始关注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9月,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开放, 这是国内第一所将IC理念付诸实践的学校。目前我国已有10余家图书馆对构建IC进行了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还有多家图书馆已经有了建设IC的构想。可以说, IC的构建已经成为大学图书馆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2.2 IC的组成要素

要实现信息共享空间的“一站式”服务的核心理念, 信息共享空间应该包含三方面的组成要素: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6]。首先,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需要一个独立的物理空间, 即物理层, 包括可伸缩性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读者写作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询区, 以及帮助读者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等。虚拟层则提供协作学习社区、在线通讯工具、网上课程、数据库、数字图书馆资源等。支持层主要由各类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组成, 其中包括参考咨询馆员、IT专家、多媒体工作者、指导教师和学习助理等。

物理空间方面, 国外的信息共享空间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7]: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 提供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协作学习室, 供用户进行合作研究;电子教室, 用于用户信息素养的培训;多媒体工作站, 为用户提供多媒体硬件和软件;商议站, 在用户需要时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和培训;写作实验室, 为用户提供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指导;休闲区, 供用户学习研究之余休息放松;延长的服务时间, 不少信息共享空间开放时间比其他部门长, 甚至实现了24/7的开放服务。当然, 不同学校的图书馆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因此, 并非每个信息共享空间都包括以上8个部分。如2007年11月开放的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设有如下区域:参考咨询区、个人学习区、小组讨论区、文献复制区、文献资源区、休闲阅览区、读者培训区和视听演示区。在各个功能区, 配备有各种实体资源, 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纸质专业书籍和工具书、视听设备、自动咖啡机等[8]。

虚拟层方面,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保证信息共享空间一站式服务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学术资源的购置倍受重视, 包括期刊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报刊文献数据库及各种专业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方面以整合资源、实现链接、提供导航为主。如上述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专门开设了IC网站, 这是网上虚拟的信息共享空间平台, 除了用于推广IC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规章制度外, 还提供学科博客链接, 接受网上参考咨询表单和讨论室的预约。其中, 学科博客为读者提供专业信息资源的指导, 是其IC学科化服务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讨论室除设有实体讨论室外, 还开设了“虚拟讨论室”, 使场外用户可以在IC网站上通过点击所预约的讨论室“配套网上虚拟讨论室”, 参与网上虚拟讨论[9]。

支持层方面, 国内外IC的服务人员一般由图书馆员、IT技术人员和学科专家等组成。图书馆员主要提供基于图书馆的各种服务, 如参考咨询、信息检索、书刊流通、信息导航等, 并对用户开展各种调查, 接收用户反馈;IT技术人员负责解答用户的技术难题, 为读者使用IC的各种设施提供指导和帮助, 解决网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科专家一般不在现场办公, 可通过电话或邮件提供咨询解答。

2.3 构建IC的意义

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不同,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关注用户学习和研究中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 将原本分散的各类资源整合在一个空间内, 为用户提供的是集信息资源获取、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提高、推动学习研究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场所、信息资源、专业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在信息共享空间内, 人们可以享受基于图书馆的服务, 如参考咨询、信息检索、资源导航等;可以享受信息技术服务, 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使用指导;可以接受多方面的信息素养培训, 如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培训、写作培训、学术交流培训等;可以享受休闲区的各种服务, 如咖啡厅、休闲期刊等。因此, 信息共享空间把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内容和独立学术机构不具备的开放性结合起来, 满足了网络时代用户学习与研究方式改变的需要, 构筑起良好的服务环境, 不但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人们提供了整合后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交流空间, 而且满足了人们信息素养提高的需求。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通过IC的构建, 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到图书馆, 提高图书馆的用户到馆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场所功能。如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建设数理化专业分馆的过程中采取专业馆与信息共享空间共建的模式, 以一站式服务模式适应了专业用户的需要, 从而使进馆人数每月呈递增趋势, 信息资源和物理空间的利用率提高, 接待参考咨询人数增加, 读者满意度也得到提高[10]。

总之,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将参考咨询、网络技术服务和多媒体资源等结合在一起的信息共享场所, 是一个促进学术交流、创造合作机会的场所, 是一个支持科研创新、支持跨学科研究的场所。它的出现适应了人们共享式学习、研究环境的需要, 是传统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继承和发展, 为图书馆的振兴发展提供了良机。因此,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能够促进图书馆场所功能的充分发挥, 是我国学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图书馆是人类分享知识的最佳伙伴——吴建中在南京图书馆百年庆典论坛上的发言[2010-11-22].http://wujianzhong.bokee.com/6563035.html.

[2]CLIR.Library as Place:Rethinking Roles, Rethink-ing Space[R].Washington, D.C.:Council on Library andInformation Resources, 2005.

[3]孙瑾.国外Information Commons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图书馆杂志, 2006, (4) :57-60.

[4]Robert A.Seal.The information commons:new path-ways to digital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Preprint for the 3rd China/U.S.Conference on Libraries, Shanghai, March2005.

[5]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5 (3) :7-10.

[6]任树怀, 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 (3) :24-27.

[7]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 (1) :7-11.

[8][9]杜慧平, 刘晓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杂志, 2009, (3) :52-55.

空间场所 篇7

人工照明在展示空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博物馆能离开人工照明,但这并不是说它能完全代替自然光。建筑师充分利用自然光不仅是绿色节能的重要措施,也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在自然光环境中,人的视力更不容易疲劳,观看更加愉悦轻松。从心理角度来说,自然光的变化流动,是室内空间与自然最直接的交流,给人带来安全舒适的心理感受,这与明亮但封闭的室内人工照明环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勒·柯布西耶就说过:“阳光是得到康乐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自然光能带来博物馆展示空间需要的场所精神。路易斯·康说过:“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艺术称之为艺术的光”。博物馆作为当今城市的重要建筑,其艺术性更为重要。马里奥·博塔说:“今天城市中,博物馆的地位可以与昨日教堂之地位相提并论。”自然光之于博物馆就好比声音之于音乐厅,展示空间中自然光就好比弥漫在音乐厅中的轻音乐。

空间的情感我们将其称之为场所精神,自然光有很强的情境性,其时间特性更为空间带来四维特征。与人工照明相比,更容易使空间获得他自有的情感语言。因此我们说,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而言,自然光并非只是一个物理或自然要素的表达,光环境更是解读艺术和表达情感所依赖的认知工具,成为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因素。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场所精神来自于光、空间形式、界面材质、展品展示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但其中自然光的采光方式对室内光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路易斯·康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线。”在这里我们简单总结博物馆展示空间常见的采光方式,回顾经典的实例,对于我们摆脱“黑暗博物馆”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一、顶面采光

达芬奇说过:“置于顶部的柔和的光线使雕塑的细节得以充分的体现,栩栩如生。”(图1)在展示空间的采光方式中,顶面采光是最常见的方式。顶面采光的最大特点就是光线从顶上进入建筑,在人眼高度不会出现眩光,光线不受空间进深的影响,容易形成自然均匀的光环境。室内墙面不开窗,可以自由布置展品,增加陈展面积。

根据采光面积大小,顶面采光又可以有点、线、面的不同方式。一般来说一个集中的采光点,容易形成空间的重心,展示空间有向心性,空间氛围也有神圣的感受(图2)。线型发展的采光顶面则往往和线性的展示流线吻合,有较强的引导性(图3)。大面积的采光顶则更注重表达展示空间的匀质性(图4)。

顶面采光方式还有一个应该重点注意的方面就是良好的控光措施。毫无遮挡的光线对作品展示和空间氛围的营造是不利的。通过控光的措施使得光线变得柔和,营造平和的展示环境。

通过构件对光线进行遮挡是顶面控光的有效手段。路易斯·康设计的得克萨斯州金贝尔博物馆由一系列拱形的空间组成,都采用连续的顶面采光。经过天窗的直射阳光被带小孔的曲面铝板阻隔,同时又将光反射到混凝土的拱顶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拱顶成为漫反射的发光面光源,混凝土表面带有一种神秘的光辉。铝板由于带有微小的孔,也不会完全黑暗。这样室内空间没有眩光,而且光线柔和均匀,空间静谧平和(如图5)。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阿诺设计的休斯敦曼尼尔博物馆也采用了类似的遮光手法,室内空间明亮而平静(如图6)。

对阳光不进行遮挡,而是反复反射后进入室内,也是常见的控光手法。马里奥·博塔在特伦托和罗韦雷托现代与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厅设计中,将顶面采光口高高抬起,形成光的藻井,光线经过反射后变得不那么明媚,室内光环境也更加柔和(如图7)。当然,控制阳光反射的方式还有很多。建筑师在每个特定的项目中应该有针对的设计合理的采光口方式,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图8)。

再看看马里奥·博塔设计的瑞士迪伦马特中心,带状顶面采光通过高而窄的两墙之间的间隙进入室内,光线经过反射变得柔和。同时他巧妙地将采光带置于墙与顶面的交界处,使墙面受光,混凝土的墙面变得轻盈,随着阳光而产生柔和的明暗变化,与室外环境产生微妙的联系(如图9)。刘家琨设计的鹿野石刻博物馆局部的采光方式也有相似的效果(如图10)。贝聿铭在纽约埃弗森艺术博物馆的雕塑陈列厅中,也用到同样的处理手法。这也许是对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反复提及的“要让墙受光”的一种诠释。

如果展示空间不在顶层,那么通过深深的光井将阳光引入室内,光井内壁材料有较好的反射性,使得阳光柔和的进入室内,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如图11)。

二、侧面采光

侧面采光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利于陈列展品的方式,特别是视线范围内的窗更容易带来眩光。所以很多侧面采光采用高侧窗,一方面能减少眩光干扰,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作品展示面,室内光线也相对均匀(如图12)。但也有一些展示空间采用正常的侧窗甚至是大面积侧窗采光,室内与自然紧密联系,空间开放舒适,营造出清新明快的光环境。将窗外的风景作为室内展示空间的延续,为作品展示提供一个更大的背景。从丹麦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与鹿野石刻博物馆中都能体会到这样的意向(如图13)。考虑到陈展面积的问题,一般侧面采光在雕塑类展厅中有更多的运用,对雕塑作品的展示效果较好。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松本市民艺术馆的展示空间则采用了特别的方式,大小的窗洞口和半透光玻璃,形成欢快而不耀眼的光线,这样的光环境不那么严肃,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加符合市民艺术馆的特征(图14)。

三、角窗采光

顶面采光与侧面采光是两种常见的方式,但这里还必须提到意大利建筑大师卡洛·斯卡帕,他在博物馆设计中独特角窗的设计,带来截然不同的场所体验。斯卡帕对开窗形式的关注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认定:“光线必须被很好的控制,窗是空间功能和展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他设计的卡诺瓦石膏像博物馆设计中,采用了一种内凹的角窗,在这样的巧妙设计下,玻璃角窗仿佛变成一片安置在室内的天空。光线通过角窗照亮四面的墙壁,墙面又将光二次漫反射到室内,室内光线均匀明朗。通过这样的方式,斯卡帕也将室外的景观有限度地融入到室内,天空的云朵,高大的树木,以及旁屋的坡顶,在不同的角度映入人的视线。展示空间与环境获得微妙的关系(如图15)。

博物馆展示空间自然光采光方式非常丰富,人工照明方式应该作为自然光很好的补充,而不是取而代之。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自然光通过采光、控光、滤光、补光等方式,可以创造性地营造丰富的场所精神,为作品展示提供很好的光环境,也使大量建设中的博物馆拥有更大的魅力。

图片来源:

图1、12、15张昕楠.卡洛·斯卡帕—融合艺术与传奇的空间蒙太奇图2、3、4作者自摄

图5田鲁.光环境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

图6 Philip.Jodidio,Renzo Piano Worksshop Works 1996-2004图7、9胡延利.21世纪建筑名作Ⅱ

图8王玉平.艺术博物馆内部空间自然光的运用

图10、13.http://image.baidu.com

图11 G·Z·布朗,马克·凯德.太阳辐射·风·自然光.中国建工出版社图14伊东丰雄作品集(电子版)

摘要:针对目前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完全放弃自然光的现象,分析了自然采光具有的优点,并对常见的采光方式及其带来的空间场所精神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展示空间,自然采光,采光方式,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Light in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Design Vol67No.3-4March-April1997,London

[2]詹庆旋.《建筑光环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3]李大夏.《路易·康》.中国建工出版社,1993年8月

[4]王玉平.《艺术博物馆内部空间自然光的运用》.东南大学硕士论文

空间场所 篇8

本文以某大空间为例, 对展厅、宴会厅、大会堂、四层公共人流区、内街等高大空间场所进行火灾防护, 共设置42台自动消防炮和41套双波段探测器。其中宴会厅及大会堂共12台炮采用升降装置实现升降收缩, 其他部位炮采用顶部固定安装。该系统利用双波段火灾探测器和水炮自身定位器进行双重定位,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并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启动消防炮, 实现将火灾扑灭在初期。表1为自动消防炮系统前端设备设置表。

1 系统选型

大空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选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又叫双波段火灾探测器) , 对展厅等大空间场所的早期火灾进行有效探测。该系统作为自动消防炮系统的专用报警及探测系统, 与自动消防炮定位系统相结合, 可提高其响应速度及定位准确度。

该系统灭火部分选用水炮为PSDZ型电控消防炮, 具有体积紧凑、定位准确、灭火迅速、水渍污染少等一系列优点。

水炮的报警及探测系统为水炮的专用系统, 作用同火灾探测器。系统的配置满足某大空间消防需要, 确保共享任何一处发生火情时, 均具备有2门水炮的水射流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何部位, 以充足水柱射向起火点。在系统报警后, 消防炮可在3s内自动启动并开始火源自动定位, 在其保护范围内自动定位及开始自动出水时间不超过60s, 自动升降装置伸缩时间<30s, 水射流集中落点在距火源中心点半径1.5m的范围内。

2 自动消防炮

2.1 技术规格

2.1.1 机械参数 (如表2)

2.1.2 电动参数

驱动电机:

2.1.3 外观参数

消防炮外观参数符合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要求, 炮体材料耐腐蚀, 铸件表面光洁;炮体外表面涂漆层均匀, 无龟裂等缺陷。

颜色:炮体消防红 (RAL3000) 外罩白色 (RAL901C)

性能特点:压力消耗极低;采用定减速比减速器;带极限位置的停止开关;摩擦离合器使炮驱动电机超负荷时免于损坏;带有电动操作柱状/雾状喷嘴;利用电动机进行消防炮的水平和垂直调节。

2.2 消防炮伸缩装置

2.2.1 性能特点

炮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装置;内装具备定减速比减速器的电动机;带极限位置停止开关, 且能在限位时反馈指示;伸缩灵活可靠。

2.2.2 机械参数

伸距:450~650mm;载重伸缩时间:≤30s;伸缩重量:≥40kg;最大额定工作压力:1.6MPa。

2.2.3 电动参数

工作压力:DC24V;允许工作温度:-20~+60℃;限位开关工作电压:DC24V。

2.2.4 水源接口

位置在伸缩装置的底面;入口法兰DN65~DN80。

2.3 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特点

2.3.1 空间自动定位

利用双波段火灾探测器和水炮自身的定位器双重定位, 可自动寻找火源点, 根据探测的火源位置, 自动调节参数, 瞄准起火源定点喷水灭火。

2.3.2 水流压力损耗低、工作安全可靠

炮体制造工艺采用了进口设计技术, 并采用了定减速比减速器驱动装置;带极限位置的停止开关及摩擦离合器, 使水炮驱动电机工作平稳可靠, 有效地保护消防炮工作安全性, 超负荷运行时免于损坏, 大量工程实际经验证明无误动作。

2.3.3 柱状/雾状无极转换功能

自动消防炮可以喷射柱状水和雾状水, 近距离喷射雾状, 远距离喷射柱状, 其转换功能视现场由系统软件设定。

2.4 系统工作原理

大空间火灾探测系统使用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持续趋势、双向预测算法、人工智能等多项高新技术, 其中关键技术属国际首创;并运用了神经网络特有的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能力, 可以根据现场自动调整运行参数, 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

双波段探测器采集的现场信息传回控制中心, 由信息处理主机巡检和防火并行处理器并行处理同时进行, 一旦检测到火灾信号便向信息处理主机发出预警信号, 对确认为真实火情的信息, 由信息处理主机发出报警信号, 由立安控制器动作:自动声光报警、自动显示对应报警区域的现场图像、自动启动硬盘录像机记录、提供区域报警信号给常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并通过联动控制台远程控制相关区域的自动消防水炮扫描并指向火源点, 启动消防泵和电动阀门, 实现定点喷水扑救, 将火灾消灭在初级阶段 (如图1) 。

2.5 系统组成

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是一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采用湿式给水系统。该系统由控制装置、自动消防炮、水流指示器、电动阀、检修阀、消防泵组、管网、及电源部分等组成。

控制装置包括消防炮控制器、消防泵控制盘、消防炮解码器、消防炮定位器、消防炮集中控制盘、现场手动控制盘、消防炮升降控制装置等部件。

2.5.1 消防炮控制器

接收定位器信号, 发出自动、手动灭火指令。

2.5.2 消防泵控制盘

接收主机指令, 启动消防泵, 接受反馈信号。

2.5.3 消防炮解码器

接受消防控制中心的灭火指令, 完成自动、手动状态下

2.5.4 驱动消防炮寻找着火点的命令

并将反馈信号提供给消防控制中心。

2.5.5 消防炮定位器

安装在消防炮炮体上, 向消防控制中心提供图像。

2.5.6 消防炮集中控制盘

通过键盘按钮, 实现手动远程控制功能。

2.5.7 现场手动控制盘

通过键盘按钮, 操作消防炮灭火。

2.5.8 消防炮升降控制装置

固定安装于炮体上方, 通过法兰式软管与炮口连接。

2.5.9 总控制台

包括信息处理主机、液晶显示器、防火并行处理器、立安控制器、矩阵切换器、矩阵操作键盘等设备

2.5.1 0 终端显示

利用液晶监视器对所有图像进行显示。

2.6 系统的启动方式

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现场应急控制三种启动方式, 可以手动控制消防炮喷嘴的水平和仰俯角度调整, 以及柱/雾状水流连续调整等操作。系统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 消防炮可在3s内自动启动并开始火源自动定位。

2.6.1 自动状态下工作程序

当前端探测设备报警并认为火警, 信息处理主机向消防炮控制盘发出灭火指令, 消防炮控制盘通过消防炮解码器驱动消防炮按设定程序进行扫描, 直至扫描到着火点并锁定着火点, 此时消防炮控制盘开启消防炮供水消防泵和电动阀, 进行喷水灭火。

2.6.2 手动状态下工作程序

当前端设备报警并被信息处理主机确认发生火灾后, 信息处理主机提醒消防值班人员, 通过被强制切换过来的彩色画面进行火灾确认。消防值班人员可通过控制室消防炮控制盘的操作按钮驱动自动消防炮瞄准着火点, 开启电动阀和消防泵进行灭火。

2.6.3 现场应急状态下工作程序

当现场工作人员发现火灾后, 直接通过现场手动控制盘操作自动消防炮对准着火点, 并开启电动阀和消防泵进行灭火。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某大空间场所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 笔者认为对展厅、会议中心、体育馆等大空间场所应采用双波段火灾探测器等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对早期火灾进行有效探测, 并实现可视化报警。达到早期探测、快速响应、及时扑救的目的。

摘要: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早期探测和扑救, 一直是一个难以较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世界各国火灾科学研究机构及消防科技工作者对此都十分关注。本文以某大空间场所为例, 对场所火灾探测和扑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大空间建筑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 对大空间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大空间,自动灭火系统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04-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GB 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下一篇: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