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场所

2024-09-18

校外教育场所(精选4篇)

校外教育场所 篇1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有利于青少年个性品质的形成与潜能的开发,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素质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校外教育就是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艺术品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面就如何提升校外教育的职能作用谈几点意见。

一、培训以兴趣为主,做快乐教学,提升校外教育的学习性作用

校外教育场所要从单纯的技能培训转变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主要是学员兴趣培养、专业启蒙,再通过相应的训练,掌握技能,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区分学校教育和专业训练,学校教育是系统性地教授孩子科学文化知识,校外教育是孩子在行为、人格、价值等方面的养成与培养。教学中不免乏味,这就需要挖掘教学本身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轻松娱乐,着重训练,强调思维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校外教育场所的实践性作用

活动是校外教育场所的灵魂,是其职能体现的重要形式,学校受其资源的限制和授课形式的限制,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自身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而校外教育正是打破了这种局限,让学习变得随心所欲。为了历练提高,可以创作情景剧、童话剧、相声、小品、原创音乐舞蹈等,赋予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完美结合。为了培养兴趣,可以举办快乐书法、户外写生、摄影旅游、才艺展示、科普展览等,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准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拓展教育广度,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校外教育的社会性作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今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基本等同于社会教育,因为它是青少年儿童实践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大学校的浓缩和精华。有效的校外教育可以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对社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校外教育不能脱节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既要对学校教育知识进行补充与延伸,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完善与推进,活动也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参与配合,要多了解学校的体音美劳等课程的内容形式,成立家长公益课堂、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兴趣小组、小乐队(团)、合唱团、书画队、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团体,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成才。

校外教育场所 篇2

加强青少年暑期校外活动场所安全管理

暑期是青少年各种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为切实保障暑假期间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青少年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江阳区南城街道团工委于6月21日及时召开暑期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各社区高度重视辖区各青少年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青少过一个安全、愉快、健康、文明、有意义的暑期。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团工委书记夏围禄为组长的街道暑期安全督查小组,街道安办、综治办、各社区团支部、辖区各青少年活动场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做到安全工作制度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人。此外,街道还认真做好部门协调工作,积极争取公安、教育局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共同抓好暑期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

二、高度重视,管理到位

为了落实安全责任,街道对各活动场所做出具体要求:一是各活动场所必须配备1-2名保安,保安要实行挂牌上岗;二是严格按要求配备防护器材并由专人管理;三是完善学生

接送人员签到登记薄,时时掌控青少年到达离开情况;四是以社区为单位实行青少年活动场所安全日报制。

三、强化教育,及时检查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发展问题邹议 篇3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普教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地, 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场所。办好青少年活动场所, 无论是对青少年, 还是对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于2011年针对北京市辖区内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调查, 调查覆盖了北京市所属的16个区县的300余家可供青少年活动的场所。

一、现有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对现有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探索开展活动的新途径,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与社会和广大青少年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发展结构不合理、不均衡

一是性质上不平衡:公益性的少、营利性的多。据统计, 截至2003年, 北京市共有88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共49个, 活动场地共计885个, 总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各区县所属宣传、文化、文物、园林、旅游、体育、科技、司法、民政、妇联、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及驻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现有1048个场所面向青少年开放。 (1) 然而, 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市仅网吧的总量就2000余家, 电子游艺厅近900家, 酒吧、夜店、KTV、咖啡房、台球厅、游乐场等近500余家。两者相较, 差距悬殊。

二是地区分布不平衡, 北京市6大城区中青少年活动场所数量多、类型全, 而郊区则相对要少、种类单一, 特别是远郊区县, 有的甚至没有一家电影院。

三是活动项目、活动方式上不平衡:活动项目方面, 传统项目多、创新项目少;活动方式方面, 讲授式的、展示式的多、交互式、体验式的少。纵观现有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活动项目, 美术、音乐、英语、舞蹈等各种培训、辅导, 各种纪念式展览等占据主体地位, 创新项目, 特别是引进西方的青少年活动项目很少。与之对应在活动方式上, 传统的讲授、展示占主体, 而能够让青少年参与其中的交互式的、体验式的活动方式很少。

(二) 青少年活动场所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问题

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分别隶属于共青团、教育系统、工会、文化系统、体育系统、园林系统、妇联等机构管理, 归属不统一造成活动场所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和制度, 形不成合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带来的种种弊端束缚着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发展。某少年宫反映其人事隶属共青团, 财务属教育局管, 使具有专业造诣和教学经验的人才难以进入, 而创收的收入却要抽走调控补贴给教育系统的其他单位, 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少年宫的发展。所以校外活动场所要发展首先要理顺统属关系, 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已经成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普及阶段不容回避的问题。

(三) 公益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设备陈旧、落后现象

公益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的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 由于各主管部门财力有限、没有把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真正当成不可或缺的公益事业来看待, 甚至当成包袱、负担等原因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这些活动场所房屋简陋、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公益性场所本身特有的资源、文化教育软硬件配套匮乏, 因此, 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 学生参与面不广, 自然也就影响了活动质量的提高。更不利的影响是, 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场所为了解决经费问题, 一味迎合市场要求, 什么赚钱干什么, 什么效益好办什么, 急功近利, 丧失了兴办公益性活动场所的初衷。

(四) 社会经营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只注重经济效益, 不能对青少年起到积极的思想引导、行为指导作用

社会经营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现在遍地开花, 由于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标, 而不是以引导、教育青少年为主导, 致使其中泥沙俱下、杂质横陈, 比如网吧、歌厅、电子游艺场所占比非常大, 青少年沉溺这些场所引发的弊端显而易见;更有甚者, 一些场所暗里涉及到黄赌毒, 引发青少年犯罪。所以, 如何对社会经营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加以监管、引导, 特别是合理规划其发展, 是各级管理机构要大力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和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中办、国办2000年13号文件之后, 北京市建立了由市教委牵头的北京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这一制度作为协调机制, 在政策制度的制定, 统筹协调事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它的性质是不同单位组成的一个协调机制, 在具体事务的管理方面作用有限, 而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非常具体的青少年事务, 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必须落实在一个实体的机构。鉴于此, 建议校外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委托共青团管理青少年活动场所。

(二) 广开融资渠道, 积极扶植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的成长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一切服务项目都必须免费。逐步形成青少年活动场所自身的“造血功能”, 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逐步减轻政府和投资方的经济负担, 是青少年活动场所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要逐步开拓实体性的青年培训、服务、咨询、交流业务, 扩大活动内容和领域, 搞好青少年文化事业的综合开发, 通过繁荣青少年文化市场、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方式, 扩大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整合资源, 加大对远郊区县活动场所的扶植

在如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贯彻中央精神, 重视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扶持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 主动占领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战场。远郊区县的各级政府要把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考核标准之中, 保证和督促检查它的发展规划的落实。农业、文化、教育、广播电影电视、体育、司法等部门, 要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的业务辅导、骨干培训、图书管理、活动示范、器材维修等工作, 加以指导和扶持, 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对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解决, 比如:借助乡镇、村中其他机构的投入建立活动场所;整合乡镇、村中的潜在资源等。

(四) 积极引导社会经营的活动场所开展公益性的项目或活动, 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社会经营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在全市青少年活动场所中占了相当比例, 它们开展的活动项目的性质、质量如何对青少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引导它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是各级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可以采用政府委托实施公益项目的方式, 比如委托各影剧院公映一些公益电影, 政府来买单, 这样影剧院可以赚得人气产生广告效应, 青少年也可受益, 可谓双赢;再比如, 可以利用其场地、设施委托其举办公益性的免费活动, 政府可以牵头联络媒体进行宣传, 对商家则是免费的广告, 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方式。

(五)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要注重开发新的活动项目, 优化活动结构

各活动场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开发独具特色的新项目, 尤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科学普及类、生活实践类的活动, 以学生熟悉的、能够真正愉悦身心的活动来“解放孩子”, 满足青少年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和成长需要是家园建设的责任。青少年活动场所也只有为青少年共同感兴趣的服务项目所充满时, 才能成为发展和培育青少年归属和认同意识的“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1]金小红, 王娟.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政策性思考与方案初探[J].法制与社会, 2006, (12) .

[2]“社区青少年日常活动场所发展之路探究”课题组.社区青少年日常活动场所发展之路探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 (4) .

校外教育场所 篇4

调研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领导关于在我省开展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调研工作的批示精神,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扎实开展调研工作,现制定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各种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基本情况,如场馆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场所的性质、场所的功能定位、场所经费保障、场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场所的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等等。

(二)查找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全省活动场所的总量、分布、发展状况、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形成我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制定加强和改进我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拟联合省教育厅、省妇联、省科协等部门和群众组织成立海南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联系、通力协作,按照各单位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分工,共同抓好本次调研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门人员成立调研组开展调研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研任务并撰写调研报告。

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和组织要指定专人配合调研人员在本地开展调研工作。

四、调研范围和对象

此次调研工作面向基层,调研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县(区)。调研对象为全省各种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包括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教育基地等),既包括隶属于教育部门或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组织的活动场所,也包括未列入各级政府同级财政预算、无行政隶属关系的活动场所。

五、调研内容

(一)对于由各级政府投资建成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分布在海口、文昌、儋州、五指山、定安、屯昌、陵水、昌江等8个市县),调研内容为:

1.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活动场所具体名称、所在地址、场所规模、建立时间、负责人基本情况、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等内容。

2.性质定位。包括场所的隶属关系,党和政府建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场所运转和维护、开展活动和全体人员工资等经费来源,经费保障制度及管理制度。

3.场所功能。包括场所功能特点及缺陷、场所服务对象、常设活动项目简介、特色活动项目简介、活动时间安排、活动项目的效果和经验等内容。

4.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情况。包括是否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是否把校外活动列入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表;是否建立完善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人身安全保险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5.场所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包括在营业税、自用房产税、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

(二)对于在建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琼海、保亭、琼中、澄迈等4年市县),调研内容为:

1.该场所的隶属关系、单位性质、前景规划、后续建设资金的来源及到位情况、建设时限表等内容。

2.该场所各种必需设备的购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3.该场所必需的工作人员的拟聘计划。

4.该场所建成后的管理、日常运转和维护、开展活动和人员工资等费用的安排情况。

(三)对于待建或未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市县(三亚、万宁、临高、乐东、东方、白沙等6个市县),调查组要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1.该地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开展情况。

2.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设想。包括场所选址、建设资金、开工时间、建设时限、建设目标、性质定位等方面内容。

(四)对于未列入各级政府同级财政预算、无行政隶属关系的活动场所,调研内容参照对由各级政府投资建成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调研内容。

(五)对于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的调查,调查组向有关部门主要了解各地的教育基地发挥作用情况、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情况、自身建设情况等内容。

六、调研时间

2006年3月13日至3月20日

七、调研方式

(一)各市县自查。向全省各市县下发通知,要求有关单位认真撰写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自查报告,填写《海南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调查表》和《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调查表》。

(二)调研组实地考察。调研组到已建成或在建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召集当地有关领导和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全面掌握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状况。

八、调研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2月28日至3月10日,拟定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建议稿),成立海南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讨论确定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相关文件和调查表格,召集人员成立调研组,制定行程安排表。

2.实施阶段:2006年3月13日至2006年3月20日,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到海口、文昌、琼海、儋州、五指山、定安、屯昌、陵水、昌江、保亭、琼中、澄迈等12个市县开展调研工作,具体行程届时以电话通知为准。要求各地团委牵头,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起草《某某市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综述》、按要求填写的调研表。其它未列入调研行程的市县也要认真准备《某某市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状况综述》、按要求填写的调研表,并于3月20日上报。

上一篇:生活识字下一篇:家族式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