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识字

2024-09-18

生活识字(共9篇)

生活识字 篇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是写作的基础, 是科技发明的基础, 是生活运用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的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教学中, 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笔者自课改以来, 对识字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有些教学方法值得总结提高。

一、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识字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 让他们在玩中学习, 在快乐中学习, 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识字, 体验识字的乐趣。 (1) 游戏识字法。如在上《松鼠和松果》一课时, 笔者把各种动物的头像戴在学生的头上, 扮成小动物, 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做自我介绍。接着笔者说:“今天, 我们要到大森林去看望松鼠弟弟, 快坐上火车出发吧。”在隆隆的火车声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笔者又告知学生, 只有完成了本课的识字任务, 火车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于是, 学生按分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互相帮助, 在浓浓的兴趣中学生愉快地识记了生字。 (2) 猜谜语识字法。“一个人胆子真大, 敢把王子踩在脚下。”——“全”字。“王大娘, 白大娘, 并肩坐在石头上。”——“碧”字。 (3) 编儿歌识字法。“心青——情, 弓长——张, 十粒豆豆入口喜, 半个月亮就是胖。”这样教学可以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二、分析字形结构特点, 让学生掌握识字规律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 (象形字, 指事字) 与合体字 (会意字, 形声字) 两种。笔者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 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1) 象形字保留有实物形态的特点, 可以运用“观察实物—观察图形—古体字—楷体字”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以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了解字义的教学目标。如教“日”字, 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太阳”, 然后观察太阳的简图, 接着展示“日”的古体字, 最后出示楷体字“日”。这种渐次展示象形字演变过程的教法,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字的特征, 牢牢记住字形,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字义。 (2) 指事字可用抽象符号给予提示, 教学时要明确认识抽象符号。如教“本”字, “木”字下边加一横, 表示“根”的所在。教学这个字, 可以先让学生明确符号的含义, 再了解字义, 摹绘出字形, 读准字音。 (3) 会意字的教学是在明确了解象形字、指事字的符号的基础上, 进行识字能力的培养。可以用图画演示、动作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 进而加深对字的音、形的理解。如教“休”字, 可以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农民干活时累得腰酸背痛, 实在干不动了, 他就靠在地头的一棵大树下歇一会儿。根据这个故事创造出这个“休”字, 使学生理解人、木合起来就是“休息”的“休”字。 (4) 形声字是由形旁、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其特点就是: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无论是字的形旁还是声旁, 都是从这三者得来的。因此教学这类字时, 可以由基本字带字识字, 由音而得义。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的12个生字都是形声字: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三、在“读”和“做”中, 提高识字巩固率

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既是学习者, 又是实践者。学生在学了生字词以后, 可以随即让他们在“读”和“做”的过程中得到巩固。主要做法为: (1) 送字宝宝回家。“家”指的就是“课文”, 生字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明确的意义。教学时, 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圈起来, 把带有生字的句子用笔画一画, 然后再认真地通读全文。在朗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提醒学生, “别喊错了名字, 送错了家门。”这个方法很好操作, 学生用过几次就能掌握。同时, 一个“送”字, 学生还会联想起送迷路的小孩回家, 或者送病弱者回家, 从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别送错了家门”更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 读书、识字将会特别用心。 (2) 看生字做动作。一个个生字在生字表中, 只是代表着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 而融入一篇篇课文之后, 它们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教学时, 可以先让学生找出生字在哪句话里, 然后根据话里所说的意思, 自己去做一做。如教学《荷叶圆圆》中的“蹲”字, 课堂上让学生下位, 做一个“蹲”的动作, 然后告诉他们这个动作就是“蹲”。接着, 再回到课文中去,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理解“蹲”的动作、含义,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的头头尾尾写下来。这样的训练, 让学生把看、读、做、写先后操作一遍, 受到较为全面的语文能力的训练, 同时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给学生一点空间, 他们会带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给学生一点自由, 他们会给你创造无限的奇迹。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要敢于解放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字, 既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又学会学习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生活识字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在首要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的实现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加强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我校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达到识字教学目的。

一、通过字句联系,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字词是构成一句话的最小单位,很多字的意思只有在句子中才能体现,所以脱离句子进行识字教学只能让学生简单的会认,达不到理解的目的,为此在每节课前老师都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的生字圈起来,在读课文时特别注意圈中字的读音,能把本课的生字在哪一句话中迅速找出来,达到读句子想到生字,读生字时想到句子。当遇到学生不认识某个字时,老师不是说出这个字的读音,而向他提醒这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个字的读音。这种字句联系识字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又加强了学生对字意的初步了解。

二、对形近字区分释义,进行识字教学

由于汉字的笔画特点,决定了有许多写法相近的字,对于这一类字,学生很容易弄错。在教学中尽量让这些字同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如在一年级上册最早出现的形近字“人”、“入”和“八”,学生们对这三个字总是区分不清。引导学生理解“人”字像两个人在互相靠着,咱们人类在生活上就要互相依靠、互相帮助。“入”就像两条腿在进门,前腿已经迈进去了,后腿还在门外。“八”就像阿凡提的两撇胡子,始终不能长到一起。在区分“日”和“目”时,引导学生明白古人把太阳称为日,眼睛称为目,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横。而人有两只眼睛,所以“目”里面有两横。随着学生积累的生字增多,形近字也越来越多,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编一些简单的儿歌,如在学习“间”、“问”启发学生自编儿歌,学生基本上能编出:日字进门有时“间”,口字进门有学“问”,再发动学生找出形近字“闫”、“闰”、“闪”“闭”,编儿歌三字进门是姓“闫”,王字进门要“闰”年,人字进门金光“闪”,人才进门要关“闭。

三、从认识身边的字做起。

首先认识本班学生的名字,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六组,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每人一星期,职责是收发作业本,通过收发作业本,认识本组成员的姓名,等本组成员轮流完后,相邻的两组交叉当组长。再轮流当一大组的组长、全班的学习委员。本班同学名字都认识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冠以“识字大王”的头衔。一学期末本班学生的名字基本上认识了。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文字,教室内外的名言警句,老师领着学生诵读认字。天天读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字的形象就会牢记心头。

四、趣味性识字

方法一:瞧一瞧,摸一摸,做一做。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生字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教学。例如“笔”字通过观察毛笔,就得出:一根竹子下面扎了毛,就是“笔”。例如学习“头”字,可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脑袋。学习“口”字,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嘴巴。学习“飞”字,可让学生做一做飞的动作,学习“看”字,让学生做一做手遮在眉毛上向远处看的动作。方法二:编趣味字谜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教学中进行猜字谜、编字谜,不仅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生字。一开始老师先示范出字谜。例如:一扇小窗细又长,两只眼睛明又亮(目);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口);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等等,当学生从中发现了乐趣时,教师就趁势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谜语。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渗透这种做法后,学生就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编字谜。字谜编得好者,可获得“编谜大王”。于是,一个个精彩的字谜如雨后春笋般地浮现出来:上小下大(尖);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躲(闪);翻过两座山就有路(出);一个人姓王(全)一个人姓王兜里装了两块糖(金),王白两人坐在石头上(碧),有些字谜可能不够准确,但却体现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通过诵读古诗、三字经、千字文,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充分利用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园地里的古诗,一星期背一首,长期积累学生在学生字时会想到这个字在哪首诗中见过。通过每天晨读诵读三字经、千字文有些生字早已牢记心中。

六、制作生活识字本,进行识字教学

一年级每个语文园地后都有个展示台,让学生搜集商品包装盒,把上面的字剪下来,贴在大美术本上,一星期贴一张,一单元学完,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展示各自的积累,相互交流,相互认字。鼓励学生上街认店铺招牌或广告上的字。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识字的环境。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身边的识字环境,培养良好的识字氛围,能让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联系生活轻松识字 篇3

一、介绍课本名称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们增加了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和这些课程及课本打交道,与这些课程相应的名称以及课本的名称都应该尽早让学生认识。在开学的第一周,教师可利用课本教学课本封面上的课程名称,让学生把课程与文字联系起来,从而在不断的接触中认识、巩固这些字。认识课程名称以后,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发一份班级课程表,引导学生认识班级课程表。对这时的学生来讲,认识课程表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课程名称已经认识了,只需要再认识“眼保健操”、“课间操”、“早读”、“放学”、“午饭”等字词。这些字词是认识班级课程表的重点,一般在第二周可完成此项任务。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认识了许多生字。

二、参观学校机构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由于好奇心强,学生进校后,很想熟悉这个环境,从实际需要来说,教师也应该让学生熟悉这个环境。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逐一参观学校的机构设置。在参观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教学生认识学校机构的名称,教他们认识这些字,如“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辅导员室、会计室”等。为了学生上课方便,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功能教室及教室的标牌,如“多功能室、卫生室、广播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房、书法教室、美术教室”等。在学生逐步认识的过程中,把这些名称打印给学生,巩固认识这些字。

三、找朋友识字

农村学校一年级学生每班45人左右,班级学生的组成相对稳定,从幼儿园到小学,变化也不大。这些学生由于有了幼儿园几年共同学习、生活的经历,都互相认识,大都能叫出对方的姓名,但对代表他们姓名的汉字还是很陌生的。这些姓名是识字教学的宝贵资源。认识这些字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也为学生今后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方便,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在开学后的第三周,教师可给每个学生的座位贴上学生的名字,在课余活动时教学生逐个认识自己的姓名,然后要求学生认识自己朋友的姓名,一周内完成认识所有学生姓名的任务。以后,教师可让学生轮流当组长、班长,轮流收、发作业本,轮流点名,从而巩固识字效果。一般来说,学生在两周时间内可认识生字约100个左右。

四、轮值识字

班级的日常事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班主任可以把每天打扫卫生、排齐桌椅等整理教室的事安排给学生,学生要想清楚地知道自己承担的任务并按时完成,就必须认识轮值表。轮值表中有学生的姓名,有学生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如擦黑板、擦桌椅、擦讲台、排好桌椅、扫地、拖地、关好门窗、关好灯等。这些是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学生应该认识的生字。学生认识了这些生字之后,既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做的事,也能督促其他同学完成轮值任务。

五、贴标签识字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社会,教室是学生成长的小天地。为了有利于教与学,每个教室都有一些必要的教与学的设备。现在每个教室除了有黑板外,还有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个班主任对教室还会进行一些个性化的布置,如图书角、卫生角、动物角、植物角等。教室的教学设施,教师可给它贴上标签,然后在使用时适当介绍这些设施,教读标签,使学生很快记住,即使遗忘,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识记这些生字。对班级的一些个性化布置,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布置,一起命名,一起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上述这些资源,每个学生都接触得到。这些生字词的音以及所代表的事物早就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利用这些资源识字,只不过是将它们与汉字符号联系起来,所以认识起来很容易。同时,由于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识记,天天接触,又不断地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学生是很不容易遗忘的。教师如果做好这方面的有心人,一学年下来,学生将会轻松地认识许多生字。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还可以深入地开发这类资源,使学生在课本外认识更多的生字。

让识字教学更富有生活情趣 篇4

一、轻叩生活识字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感兴趣的应该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样,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纳并掌握了所学知识。所以, 我认为一堂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 首先有一个引人入胜、生动有趣的导语,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都生活在这绚丽多彩的蓝色星球上,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大家都爱她。”教师一开始这样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然后,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景色和形态万种的小动物、植物等。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如:雾、霜、蜂、碧、柏、李等。这些大自然的景物, 都是学生熟悉的, 用这种方法易学易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 我们注重为学生创设或再现一种生活的情景, 让学生在自然生活状态下开始学习, 让学习的开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发的、生活的需要。在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 (二) 》的教学中, 正好前几天有一位教师搬家, 我请学生们给拿些小东西, 学生们有了切身体验, 于是我设计了“帮张老师搬家”的生活场景 (幻灯片配合演示) 。学生们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 争着帮张老师“拿东西”, 学习汉字的热情空前高涨,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快乐游戏, 轻松掌握

儿童天真活泼,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他们非常喜欢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只要一下课, 他们就会在一起玩打沙包、跳绳、踢毽子等游戏活动, 很少有同学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所以, 如果把一些适合课堂教学实际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 肯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识字学词学句 (二) 2》的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贪吃蛇”的游戏, 在课件中, 设计了八种家用电器的盒子, 并且把本课的生字、词都写在盒子上, 让学生帮助张伟快速地拿走盒子, 否则就被贪吃蛇吃掉。在紧张的游戏中, 学生们不但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认识了新的词语, 还真正体会到生动有趣的课堂带来的快乐, 这样既掌握了知识, 又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呢。

三、友好合作, 探究交流

在学生认识掌握生字时, 要注意正确引导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有一定识字基础、表现欲强的孩子当小老师, 教大家识字;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选要好的伙伴一起识字, 在交流中提高识字能力;如:在讲授《识字学习学句 (二) 2》时, 先让六人小组一起合作学习“音、冰、洗、箱、调、脑、视、句、吸、器”这10个生字。然后把这10个生字分成三组, 分别编上1、2、3号, 也给学生编上相对应的序号, 要求每个学生要记住和他号数相对应的生字。先要学生自主记忆, 再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别的同学有不同方法的可以直接补充。如果有的同学不能说出如何记忆这个字, 同组同学可帮助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小组也可选出代表汇报交流, 教师也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让某一位同学进行回答。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找出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技巧、合作探究能力,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四、情境感悟, 意义引申

对于小学生来说, 看见一个字, 只是会写是不够的, 应该看见一个字, 知道它的字音和意思, 如果教师读出读音, 应该知道哪一个字词, 通过意思, 也能知道哪一个字词。只有这样, 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字词。当然, 在学习生字时,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解字义时, 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理解。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设计出适合课堂教学的情景,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体会字义, 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例如, 在《识字学习学句 (二) 2》中, 文章里出现“插”这个字,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有的学生回答:“张伟家的家用电器真多。他爸爸只想快点向别人介绍。”还有同学说:“张伟爸没礼貌, 别人说话他还急着插嘴。”……在幻灯片配合演示下, 学生逐渐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情景中, 有了自己的深刻感受, 从而理解了字义。

五、走入生活, 愉快展示

结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丰富资源, 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字水平, 把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快乐轻松地掌握生字。例如在学习《识字学习学句 (二) 2》时, 我先让学生把自己家中的电器或自己通过网络或电视知道的电器的名字读出来, 了解它们的写法和用途, 然后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它们所收集的资料, 再用幻灯片配合演示, 对于课堂内容的延伸, 学生自主能力的拓展, 都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让识字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 一定会展现出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摘要:识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烦琐、最枯燥、教学效率最低的教学内容, 学生也总感到枯燥无味。如何让识字教学更富有生活情趣呢?文章从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识字的兴趣, 如使用识字卡、开火车、快乐游戏、我当小老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兴味盎然, 课堂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识字,游戏,探究,情景

参考文献

[1]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 (教师) , 2008 (02) .

[2]李建华.识字教学之忌[J].成才之路, 2008 (06) .

[3]刘惠华.浅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成才之路, 2008 (06) .

[4]黄小梅.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 2009 (06) .

生活识字课教学设计 篇5

——低年级多元识字教学案例

执教人:张义慧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识记“

五、年、发、学”等二十个生字。

2、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标识牌,认识积累更多的汉字。

3、激发学生生活识字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节课要求会认的二十个生字

难点:通过引导,有自主识字的愿望,并且识记积累的生字。教学准备:班牌、字卡、学业纸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张老师来上课时,找不到咱们班了,一个热心的小同学告诉了我,看——(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在同学们的回答中,大家都提到了我们的“班牌”,看,老师还带来了几个班牌,我们再来认一认吧——(师举班牌生认读)。同学们,像这样的带有标志性的牌子,我们把它叫做标识牌,它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让我们从中认识许多汉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上一节有意思的课——“生活识字趣味多”。探究活动一:认识“生活标识牌”

1、同学们,看,这是哪里?(出示上学路上的街道图)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2、看来不少同学都是生活中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老师近距离的拍摄了一些我们上学街道上的标识牌,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1)出示:“苹果发艺”谁认识?指名说

(2)“发”:这么多同学认识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记住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拓展:头发: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看这个理发店的标识牌也有这个字,谁能上来找到它?(3)出示:“金麦王牛肉面 米线”——“王、牛、肉”

(4)出示“水深7米”

识记“水”“米”这个字:怎么认识的? 欣赏水的图片,看水的演变的动画 能给水字找个好朋友吗?(简单组词)(5)、出示其它标识牌

“女洗手间-男洗手间”——“女、男、手” “汽车站超市”——“车” “国家森林公园”——“公”

“爱护花草 从我做起”——“花、草、我” “泰山农商银行”——“山” “学生之家”——“学、生”

3、巩固认读

(1)刚才我们从标识牌上面认识了这么多汉字,现在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

(2)同桌认读

(3)教师指读、开火车读。(4)全班齐读 课中操——《幸福拍手歌》

学生边跟随老师表演,边认识“手、头、脚”这三个字 探究活动二:认识“我的小名牌”

其实,像刚才我们看到的标识牌比比皆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看,你们的桌子上放着自己的“名牌”,下面我们这个活动就是——“认识我的小名牌”。

1、拿起你的“名牌”,先和你的同位认一认。

2、四个人一小组,小组内认一认。

3、做“找朋友”的游戏:由请四位同学拿着名牌到前面来,再请四位同学将打乱的名牌找到相对应的同学。活动三:比一比“我会认”

1、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业纸,把“我会认”的这二十个字自己认一认,不会的可以请教同桌、老师,3分钟后,老师进行检测。

2、老师进行检测

3、学困生单独指导,其余过关同学进行拓展练习,认识更多的标识牌。

生活识字的有益探索 篇6

一、 校园中识字

1. 一年级新生学认同学的姓名。(1) 开学初,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照片和姓名贴在后面的墙报上,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认人识字;(2) 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在对号入座中认识同学的名字。

2. 借助实物品名的字卡识字。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等,在上面贴上品名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马上认识表示该实物的字。

3. 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1) 各专用教室及科室的标牌,如电脑室,自然室,图书室等;(2) 校园里花草树木的标牌,如月季,银杏,雪松等;(3) 校园里的公益用语牌,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你手下留情,我送你一片绿阴”等。教师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

二、 家庭里识字

学生在家里接触汉字的机会就更多了,报纸、书籍、广播、电视……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家庭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大量搜集包装盒(袋)、饮料瓶、广告纸片等,看谁找得多。诸如“紫峰”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白猫” 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商标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

2. 鼓励学生向家长学,写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字,如家长称谓、家用电器、蔬菜瓜果、家禽家畜名称等。虽然有些字很难写,但是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让其他同学羡慕自己,很多学生学写起来却乐此不疲。

之后,让学生将认识的字带到学校交流,以“今天我又认识了……”为题汇报,还按照用品类、食品类、动物类、蔬菜类等进行分类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识的字多。

三、 社会生活中识字

利用社会大课堂,通过参观、游览等形式,拓展学生识字的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

1. 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店铺招牌等识字。引导学生利用上街、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强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2. 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字。当教师把学生带到乡政府、敬老院参观时,学生惊讶万分,他们没想到,学习识字还可以在参观中进行!我们还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

四、 在运用中识字

生活识字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识的字在生活中运用,真正做到识用结合。

1. 课外识字交流会。每一个月举办一次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识的字采用“你们认识吗?”“我来当老师”等方式交流展示。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自编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2. 阅读课外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读一些浅显的注音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注音读物,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巩固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识的生字便有机会在阅读中得到巩固。

3. 适当地写一写。学生有了汉语拼音的基础,而且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可以要求他们每天写一句话的日记;向同学借东西学着写借条;有事的时候给教师或家长写留言条。拼音汉字可以混杂着用,决不拔高要求。这样多渠道、全方位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用字,大大增加了识字量,同时创设机会让学生巩固了识字成果,为提早阅读、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生活成为识字的第二课堂 篇7

一、生活中识字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在对一年级学生识字量的调查中,笔者发现,除了从课本中认识汉字,孩子学习汉字的途径其实十分广泛:电视、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

笔者在识字教学组听课时,面对一群活泼好动、注意力还不容易集中的低年级学生,老师就围绕“我有一个好名字”这个主题展开,把握低年级孩子想当老师小助手的心理,上课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大大的“诱惑”:谁认得咱们班同学的名字多,就帮老师发作业本!这无疑给了孩子认识名字的动力。这样一来,学生对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名字来了兴趣,指着、念着。在学生能够念准名字之后,老师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引导学生。

师:谁想和她交朋友?(手指着大屏幕上“包蕾”这个名字)

生争着举手,嘴里说着:我想和她交朋友!

师:那就读准她的名字。

生:包蕾包蕾,我想和你交朋友!

师:这个“包”字你在哪里见过?

生:我在书包的标签上见过。

生:我在我们家楼下的包子店的招牌上见过。

生:超市卖的扬州包子的包装袋上有,我妈妈买过的。

生:还有我吃的面包袋子上也有。

……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包”字,其实就是在暗示学生:在生活中就可以识字。生活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成为识字的教材。在这堂课上,书本不是教材,而是学生自己的名字。生活化识字也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离开课堂,照样识字。

(一)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

让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或闲暇时间,由老师带领或是同学自已欣赏、交流,或创造“校园文字”,让学生边走边学,学习身边的语文,学习校内随处可见的知识。

(二)在人际交往中,轻松识字

和父母上街,凡是映入眼帘有文字的物体,都要问一问,应念什么,回到家中及时做好记录,以备交流。

(三)自作“识字课本”识字

鼓励孩子利用双休日,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在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找汉字。指导学生自作“识字课本”,把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商品包装、报刊杂志、广告招牌等收集起来。剪剪、画画、帖帖,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主动认字的愿望”。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放识字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而且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可以说,生活就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

二、游戏中识字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引游戏入课堂,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为充满趣味的识字游戏。如笔者听的“我们一起乘地铁”一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课堂上,学生认识了16个站台名称,交流了搜集到的剪贴本上的标志,并懂得了乘坐地铁时的相关注意事项。这项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是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堂的,而学生认识了站台、认识了路线,又将之应用于生活。从这样一堂识字课,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价值所在。

(一)猜字谜。

老师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也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二)数字题

1. 加一加。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人+王=全,口+十=早。

2. 减一减。

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

3. 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字旁就成“晴”。

给低段识字教学注入生活化元素 篇8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低段的识字是比较枯燥的,而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根据文本,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送走了冬爷爷,小朋友们,看,谁向我们悄悄走来了?(媒体出示,春姑娘)原来是春姑娘来了,它在向小朋友问好呢!小朋友们,春姑娘告诉我,谁能念好她的名字“春”,她就和谁交朋友呢!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时出示图文并茂的词串。)一声春姑娘,一句交朋友,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也激起了学生寻找春天的渴望,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学生们会兴高采烈地识字。

二、采用多种形式,点燃识字热情

汉字不仅外形美观,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采用新颖的学习形式,引导孩子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从而点燃学习热情。

(1)图画识字。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心理、年龄等特点,在认知过程中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识字。苏教版低段识字教材的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教材部分,虽然这时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认识字母、拼读音节,但这其中穿插了五篇“认一认”的识字教材。每篇“认一认”都是图字对照,且有不同的主题:有的是人体部位,有的是自然现象,有的是瓜果粮食,有的是方向位置,而这些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用得上的,学生学起来就劲头十足,轻轻松松就认识了80个字。

(2)转盘识字。这种识字方式应该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亮点。汉字中的形近字很多,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的“也、驰、地、池、他”,“识字8”中的“青、清、请、晴、情、睛、蜻”,二年级上册“识字4”中的“苗、描、瞄、喵、猫、锚”,“识字8”中的“包、苞、饱、炮、泡”等。教学时,我们采用学生喜爱的转转盘这一游戏形式,在快乐中集中识字,帮助学生了解每个偏旁的含义,从而准确运用这些形近字。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记字方法,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

(3)字谜识字。猜字谜这一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猜字谜可分两种:一种是老师出,学生猜;一种是学生编,同伴猜。例如,一年级下册中的“识字4”,当学生把文中的儿歌“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读熟后,我神秘地说:“孩子们,这首儿歌还是个谜面哦!它的每一行是一个字谜,四行连起来也是个字谜。”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热闹开了,猜了一会儿,大家才恍然大悟,谜底与前面的词串有关,第一行其实是“驰”,第二行是“地”,第三行是“池”,第四行是“他”,四行连起来是个“也”字。有了这次的抛砖引玉,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孩子们也喜欢上了编字谜。如认“会”字时,编成了“人在云上走”,“泉”字是白色的水”,“问”字是“门里一个口”,“告”字是“一口咬掉牛尾巴”。不管是猜字谜,还是编字谜,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记的字更牢了,识字热情也越来越高了。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识字发展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应努力开展各种语文综合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继续学习。

(1)轮流发本子。低年级学生向师性很强,日常学习中十分乐意帮助老师。比如分发作业本,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事,却是提高全班学生识字量的好途径,因为学生的姓名丰富多彩。在一年级的上半学期,我就尝试让学生轮流发本子了。刚开始时,本子上的学生姓名既写汉字,又写拼音,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来识字。慢慢地,把拼音去掉,只剩汉字,这就有难度了。识字量多的学生很快就能发完手中的本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识字不多的小朋友也不气馁,有的主动问老师,有的请教身边的同学。在互帮互助中,学生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同学的姓名,发本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今,在课堂识字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境,如教陈毅的“陈”时,学生就会说:“老师,这个字我认识了,是我们班陈浩然的陈。”学“变成”的“成”时,学生也会急着说:“老师,这是我班王成的成。”我想这就是“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吧。

(2)开辟识字乐园。生活中处处能识字,大街上、超市里、电视中,各种各样的广告标语、商品名称,学生其实经常能见到,只是不会写罢了。为了避免学生因不会写字带来的麻烦,充分调动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班级墙壁上开辟了一块“识字乐园”,鼓励孩子将报纸、包装盒(袋)、卡片、商标上的字剪下来,粘贴在精心设计的识字乐园中,课后学生们常常驻足于此,津津有味地念叨着各种商品名称、广告语。什么“徐福记萨琪玛、德芙巧克力、伊利纯牛奶、奥利奥……”由于是自己平时常吃到、用到的,这些字学生很快就记住了。为了保持学生主动识字的强烈愿望,“识字乐园”中的内容坚持一个月更换一次,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生活,让识字教学更给力 篇9

一、创建生活化的识字环境,让学生兴趣盎然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我们要把识字教学放在生活的大环境中,采取种种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

1.教室环境

教室是孩子们第二个家,每天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生活在这里。因此,教室也成为孩子们识字的“大课本”。在教室布置上要避免单调、乏味的学习园地、知识窗等,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把教室装扮得更舒适、温馨。例如:“图书角”可改名“采蜜园”、“小蜜蜂图书超市”,让孩子们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园地”也一改原本的模样,一份份学生作品就像一个个成熟的苹果高高地挂在的果园里,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此外,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识字内容,如:让一年级的新生把自己的作业本写上姓名,跟其他同学交换,这样学生们很快地相互认识,熟识了对方的姓名,认识了许多原本陌生的字。这样不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

2.校园环境

除了教室,校园也是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重要阵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蕴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校园中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作为识字的平台。草坪上立着一块牌子:青青绿草微微笑,请您不妨绕一绕。每个班级在教室门前都挂上班级名片,介绍本班的情况。这些,不但让孩子们多了一个识字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有了一份人文关怀和爱的教育。

3.课堂教学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而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又准确而客观地反映着生活。因此,在指导学生识字时,如果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反复学生的体验,又能深化学生的认识。例如:在教学“裕”字时,一个同学说有衣服穿,有“谷”吃,才是富裕。这位学生正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识记这个生字的。在教学一个有关体育项目的识字时,我通过情境创设,举办运动会的形式形式,让学生来认识体育器材,给它们贴上标签,并介绍它们。由于学生原本就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加之在课堂中又亲自体验了一番,因此学生情绪一直处于兴奋高昂的状态,识字教学也将在学生无意中顺利进行,学习活动随之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也就容易体验到学习过程中愉悦快乐的情感。

4.家庭生活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至关重要。孩子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里的环境布置,房间里的一幅画,一个艺术品,一个小摆设,上面的标签,也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长要热情地的教给他,让他们有收获的喜悦。

二、提供生活化识字的舞台,给学生识字的机会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1.让识字教学走进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在家中,哪怕是一张促销广告,或是停电停水的通知单,父母随口读读,让孩子有了识字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父母这一“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

2.让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教师要唤醒学生随时主动识字的意识,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采用多种途径广泛识字。可以让学生将每天的识字情况向大家匯报。也许是马路边一家商店的牌匾,也许是一个食品包装袋,或是大街上的宣传海报,这些看来并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成为最好的识字教材,只要你做个有心人。

三、教给生活化识字的方法,使之形成识字的能力

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识字教学首先要凭借教材完成规定的识字任务,逐步达到《标准》提出的总体要求,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汉语拼音、工具书等独立识字。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识字的规律和方法。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有的方式去探索新知。超越教材,走进生活,在需要中识字,识用结合,培养学生见字识字的好习惯。

上一篇:主动成像下一篇:校外教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