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识字教学

2024-08-31

初中识字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识字教学 篇1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发现学生讹读字音、错写字形、误解字义的现象, 不禁为之感叹。那么, 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应该怎么办?当务之急是加强识字教学的力度。然而,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由于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任务繁重, 一部分教师对其认识不足, 偏重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因此, 对字的音、形、义强调不够, 即使有了一定的认识, 训练的力度也偏小。而学生呢, 除了认识上的因素, 还由于初中学生缺乏较高层次的

梳理、比较、归纳的能力, 对哪些字应该认读或掌◎握心中无数, 对学过的字词觉得“似曾相识”却又路长

拿不准。上述原因, 致使学生对不少生难字, 既不明其音, 也不辨其形, 更不解其义。

加强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 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项规定切合语文教学实际, 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不识字, 就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识不到规定的字数, 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 达不到“字要规规矩矩地写, 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这一目的。

初中阶段的识字教学首先要确定哪些字是教学的重点。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教委编制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共收入了3500字, 其中包括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能认读这些字是一个初中生阅读一般读物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先了解他们的小学语文基础, 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对“小学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字的掌握情况, 然后分析教材, 弄清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充的1000个字在教材中是如何分布的, 进而把握阅读教学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一要求。这样, 每学期所教的字, 大致做到不重复、无疏漏。当然具体到哪篇课文, 除依据课文所列的字词外, 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学生的识字水平分为上、中、下三等, 让他们按要求找出相应的字, 再作集中处理。这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

识字教学还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少教师抱怨学生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却不能冷静地分析症结、寻求解决的办法。不妨从学生的朗读、作业、测试等方面做些文章, 注意搜集学生出错率较大的字音、字形、字义, 讲清错误所在, 分析错误的原因, 从而找到有效的纠正途径。下面归纳几法以资参考。

1. 激励法。

初中生识字主要靠自己,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采取激励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 “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而要向学生阐明汉字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以及错误的危害性,

激发学生以极大的责任感来学好祖国的语言文

字。其次, 可以结合单元教学, 举行形式多样的初活动。如的朗读和字:词竞听写、赛默, 能写、检测够鞭策, 学生保持自觉性特别是定期举行, 中做到系统地巩固所学的字词。这些竞赛活动, 避识免不良了现对象学。习字词搞突击、一蹴而就但收效甚微的字2教师可.辨义法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在课文分析, 结合语境讲清字的或作业练习辅导中, 教法。同音字方面基本义及其用法, , 如词语“迫不及待达到辨义识记的目”的“及的, 即辨义”学易误作“急”, 必须讲明“及”的意思是“能够”, 之把“及不是“”的意着急”之意思讲清, 就可避免错误不能写成“迫不。类似急待”。可见词语“, 欢我 (籍) 度 (渡”、“喧) ”、 (宣) 宾夺主‘提 (题) 纲””、、“贡 (供) 献“川 (穿) 流不”、息“”狼、藉“世见外桃源 (园) ”、“前倨 (踞) 后恭”等的书写错误

都可用辨义法纠正。对于形似字, 说明其意义更有助于识记。如“染”字的右上部为什么是“九”而非“丸”?因为古时染料质量差, 染物品时要反

复进行, 故以“九”表示浸染的遍数之多, 这样就不会再把“染”字的右上部件“九”写成“丸”了。又如“初”字, 本义是做衣服刚开始的时候 (以“刀”裁“衣”) , 所以用“衤”旁。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像“煞一熬”、“刺一剌”、“徒—徙”、“茶一荼”, “毫—亳”、“末一未”、“壶一壸”, 等等。

3. 歌诀法。

汉字大都是合体字, 具有表音、表义的特点, 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字或形似字, 有些字的字音、字义也的确不好区分, 这时可采用歌诀法帮助识记。如:“戍 (shù) 点戌 (xū) 横戊 (wù) 中空, 戒 (jiè) 字去丨就念戎 (rónɡ) ”, “己 (jǐ) 空已 (yǐ) 半巳 (sì) 全连”, “除了‘刺、策、棘、枣’, 都把口闭好”;“髦、髻、鬓、髫”都与头发有关, 可据其位置编为:古人造字有诀窍, 前“髦máo”垂“髫tiáo”左右“鬓”, “髻”的位置在脑勺。一些笔画繁多的字也可采用此法, 如:“蠹” (“一”“中”头, 秃宝盖 (冖) 腰, “石”字底下两“虫”叫) , “赢” (“赢”字并不难, “亡”“口”“月”“贝”“凡”) , “裹” (看“裹”不用烦, 衣服挂两端, “果”字中间站) ;而有些汉字难记在于某个部件, 如:“壑”字难在左上部件, 可仿人体形编歌诀识记:“卜”字打头, 秃宝盖 (冖) 拦腰, “一”条山“谷”便是脚。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环节, 期望其重要性能够越来越受到语文界同仁的关注。

初中识字教学 篇2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的对象是汉字,而我们的汉字是 一种历史的文字,谱写着中华民族在蹉跌进程中丰富的心智成长史。汉字是一幅画,汉字是一首诗,汉字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

有一首诗写得好:它拥有舒展自由的肢体,一边舞动着奥妙,一边跳跃着生机。它拥有天簌般悠扬的声音,一会流淌着画意,一会激越着诗情。它拥有秀外慧中的气质,一面展现风情,一面内敛着智慧。它的名字叫汉字。它的母亲是博大精深的汉民族文化。然而,我们长期的识字教学,割裂于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联系,孤立地在当今语境下识字,忽视了汉字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全息镜像;忽视汉字中渗透的智慧灵感;忽视汉字中凝聚和汉民族思维方式,以至于进行纯工具地识字教学。学生只知有其字,但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及其字音之间的联系,导致识字困难。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脱离汉字文化语境,要归根于汉字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让孩子在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感受到:认识汉字,就是认识民族文化,就是用“母亲”的乳汁来哺育自己。

一、汉字文化语境分析

(一)汉字文化语境的类型与识字教学的过程

汉字的文化语境指凝结在汉字上的人类文化信息。从它的时间上分,主要有古代文化语境、现代文化语境和场景文化语境。

汉字的古代文化语境可以追溯到汉字起源、演变、运用的成果等;汉字的现代文化语境主要指白话文运动后,汉字在现代汉语发展时期的运用和演变情况;汉字的场景文化语境指与学生语文学习相关的时间、空间、文化、心理等背景。

三种语境存在内在的联系,表明汉字是动态发展的生命体,而使之产生活力的。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的过程:

学生从汉字场景语境出发,识记汉字;再联系汉字现代语境和古代语境解读凝集在汉字身上的文化信息,最后回到现场语境,运用汉字进行阅读和习作,从而拓展新的语境。

(二)汉字文化语境的特性决定识字教学的特性

汉字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斑斓的色彩、盎然的情趣和悦人的声音的多媒体图像。它是充满诗性的文字,这是由汉字的意象性决定的。建立在象形基础上的汉字,具有以形构意、以形表意和形声合义的特点,是汉字的表现力具有跨越地域和超时空的特点。2 汉字“立象以尽意”是汉字文化语境的主要特征。汉字的每个笔画或部件都成为事物具体形态和状态的高度概括。例如:“射”我们不看字源图,就不知道这个本义;如果我们联系字源图,就发现这里的“寸”其实是一只手在拉着箭,“身”是“弓”的形状,就不是“身”和“寸”本身的意义失去了,只代表一种“射”时的形态和状态了。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射”的本义,又为“射”的组词和言语表达运用打下基础;同时,又了解了“后羿射日”的本义,接触祖国的神话文化。

汉字的意象构字取决于汉民族的意象思维,这又使汉字的创制天生地含有天才的灵性。意象和意象思维方式在汉字中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栖居。

汉字意象的特性,决定汉字教学的特性:

1.人文性

汉字是文化的产物,贯注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如人教社义务教育实验课本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下同)教材选取的4个神话故事中的词语,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后羿代表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不畏权贵,为民除害,是正义的象征,与其说他是神,不如说他是汉民族精神支柱之一;精卫代表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与自然进行艰苦单绝斗争的精神偶像:坚毅、百折不挠;“嫦娥”的传说版本很多,但她的“貌美”和追求幸福生活却为她核心价值,这也是汉民族追求“美”的意愿;“女娲”造福人类,一直成为汉民族供奉的女神,在她身体体现母性文化一切优点:美丽、善良;为子女不惜牺牲一切。神话中的“女娲”形象,其实是古往今来一切善良母亲形象写照。

为什么汉字具有这么厚重的人文性,这是因为“汉字的精神是从人的身体体现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来的。”

2、审美性

鲁迅在《汉文字史》中说,汉语“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其实汉字也具有字形美、音韵美和意蕴美。

(1)在写字和字形分形中,要让学生遵循“和谐、平衡、匀称”的美学原则。例如,写“宇宙”时,要注意空间的分布,“于”的竖钩要略长而直,钧要有锋芒等。

(2)在朗读要像吟唱旋律优美的歌一样,把“韵头、韵腹、韵尾”充分体现出来;诵读词语时,注意押韵、平拓、节奏;起伏跌岩,使音韵美与字词的意义美对应起来,以音带意,以美营造意境。如: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从词的结构上分析,都是“主+谓+宾”式结构,谓语中的动词就让人感动流动的美,气势磅礴的美,跨越时空的美。因此朗读时要保证时值和音高;宾语中的名词,则反映宇宙对象的广阔,也要读出气势,但相对动词要弱些。我们根据每个词包含精神及神话人物的特性,进行“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处理,把“后羿”与“日”壮美、“嫦娥”与“月亮”优美区别开来,从而形成一种流动的美的韵律与节奏,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神话人物生命追求价值美。

(3)汉字的意蕴美是无穷尽,它是人的一种感悟。

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有句歌词说得好;方方正正字写,堂堂正正做人。

一个方块字,也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思维意象,随着时间长河流转至今,途中又发生无尽的磨砺和演变,又引伸出许多意义,在今天语境下,赋予了现代文化观念。

一个方块字,也是一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一个方块字,是一种玄思冥想的哲理情理。望“月”使人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叹;人终究能飞上月球的豪迈。

总之,汉字是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为识字教学提供了厚泽的精神资源。

(三)汉字的文化语境的内容

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说明汉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是人类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涉及到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等各个领域。

我们大体可以分成:

1.物质文化。从汉字的造形和凝聚的意义中,反映当时自然界物质状态、性质或者人类物质生产、使用或演变文化信息。根据汉字的取象和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的关系,主要有:水文化、植物文化、动物文化、宇宙文化、工具文化、人体文化、住所文化、服饰文化等。

2.制度文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主要有礼仪文化、法制规章文化、忌讳文化等。如“卫”的古字,就体现“守卫”之间关系。3.精神文化。它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现象的意象在文字上的反映。精神文化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心理文化、语言文化、姓氏文化、文学、科学文化、谶纬文化、宗教文化、神话文化等。例如“嫦娥”,本无其人,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宇宙对话过程中意象的一个神话人物。从造字上分析,人们富有嫦娥“美貌、善良”等特征,也由此来形容美好的女子,甚至成了中华文化寄情物——月亮的别称。“嫦娥”一词本身就凝聚汉民族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农村初中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3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语文教育是基础,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博采众长、综合创新,构建优化的全新初中语文识字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识字 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生动有趣、充满激情且富有意境的全新识字教学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模式,颠覆了我们语文教师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博采众长、综合创新,构建优化的全新初中语文识字教育教学模式,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就一定会以更新的面貌、更好的效果呈现在莘莘学子的面前,我们睿智的语文教师就一定会在初中语文的识字教学上取得越来越好的教学成果。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博采众长、综合创新,语文教师应着重从以下诸多方面展开不懈的努力。

一、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博采众长、综合创新

初中语文教师传统的识字教学一般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记忆、反复书写来强化识字的效果,学生就像是一尊提线木偶被机械地记忆、机械地书写毫无自主可言,长期以往学生识字的兴趣只会越来越低、识字效果也会越来越差。我们发现多媒体应用下的语文识字课堂学生的笑容灿烂了、提出的问题增多了、注意力集中了、互动学习的效果也好多了,多媒体的人机交互促进了学生识字学习的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慢慢改变。比如教师在讲授诗歌《使至塞上》中的精彩诗句“大漠孤烟直”的“直”字的绝妙之处和识记效果时,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上直上青天的一缕轻烟的影像,教师想方设法将诗歌中抽象的文字变化为动态的影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品析中体味“直”字的绝妙之处。因此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博采众长将多种识字方法融于一体,努力创设舒缓、悠扬的识字教学情境,尽可能地拨动初中学生的心弦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识字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二、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富有意境、充满激情

现代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多彩的影像、幽默的语言、栩栩如生的图画能激发起学生无尽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让学生在美的意境熏陶下能够轻松愉快地识字。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设计播放了一段在低沉、哀怨的二胡伴奏下大屏幕上展现着大漠飞雪的优美图画,纷飞的雪花、苍凉的山峦、无边的天际及低沉哀怨的二胡声让学生们一下子感悟到文字之中透露出诗人的伤感之痛、思乡之情。再比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东施效颦、卖椟还珠等成语整理成生动有趣的影像故事来给学生播放朗读,学生陶醉在这一优美的语言情境中欲罢不能、其乐融融,在诗歌的美好意境中更加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为教师打造优美且高效的初中语文识字课堂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利用已有的经验感悟字词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课文的朗读中感悟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想象虚幻的画面、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与朱元思书这样一首诗的时候,先让学生们欣赏诗歌中所描绘的富春江美丽迷人的风光,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也走进了富春江边与诗人进行了模拟对话交流,在与诗人的对话和诗歌的朗读中感悟文字之中透露出的诗人淡泊名利的崇高情怀,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感悟字词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起学生读好诗词、学好古诗、感悟字词间的内在联系的强烈愿望。

四、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来创设生动的场景

教师借助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影像、图画和音乐来创设生动的初中语文识字教学情境,既可以帮助我们激活沉闷的识字课堂气氛,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在课文播放中展现的作者情感之美。比如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杜甫、莎士比亚的诗时让我们初中学生能够感悟到文字之中透露出生命内涵的创造;阅读李白、王维的诗时让我们初中学生又能够感悟到文字之中透露出艺术境界的创造;阅读李商隐、马拉美的诗时还让我们初中学生能够感悟到文字之中透露出意象语言的创造,诗人创造性的劳动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更加鲜活、生动、丰富而精彩,也能够让现在的学生更加理解诗人诗意的生活境界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借助多媒体充足的教学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识字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合理地应用,我们就一定能够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和保持学生在阅读和想象中感悟我国字词创造之美的思维品质。

五、教师尽最大可能在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书写

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动态的图形或影像来帮助学生增加直观感知加深学生对字词和精彩语句的理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古道、瘦马这两个词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投影:一匹枯瘦的老马在崎岖、凹凸不平的古道上缓慢地行进着。如此凄美的画面使学生的心灵明显感受到了震撼。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朗诵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时不同学生的阅读感悟可能不尽相同,学生们除了普遍会感悟到文字中透露出春草、春风、春雨等春天的美好意境以外,有的学生可能会从文字中感悟到珍惜时间的告诫,还有的学生可能会从文字中感悟到环保意识的唤醒。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就一定能够从文字的感悟和理解中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学的方式变得多元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把握住中心思想,教学方向就不会出错,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积累语言,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力争让我们的识字教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春天般的光彩,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李遐.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昌吉师专学报,2000(03)

【2】庞晓芳.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1(05)

对初中识字教学的再认识 篇4

初中语文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应扎扎实实地进行, 随意性的浮光掠影式的教学不是“启发式”, 而是不负责任。就识字教学而论, 深入把握编者意图, 充分利用识字工具, 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落实每个生字的音形义,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记忆, 进而转化为能力, 是摆脱识字教学薄弱的关键。

汉字多数为形声字, 利用其声符提示读音、形符点拨字义这一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变枯燥的符号识别为生动形象的、音形义、用途全部到位的、轻松愉快的识字活动, 既能满足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 又符合“思维心理学”的普遍规律。

利用形声字尤其方便辨字、记字, 是由于形声字的形符有象形、表义或直指事物属类的特点, 学生熟悉这一特点, 有利于准确辨析字形差异, 推断字的用途, 例如“荣、荥、萤、莹、萦”。由于形符的象形特点, 因而形象性极强, 容易激活联想与想象。学生如果对某字的字形感到含糊或已遗忘, 就可以借助因声求义的反推理, 联想该字的声符、形符及组合, 在联想过程中, 很容易激活记忆的恢复与再现。学生查阅字典时, 因为形符表义形成的心理智能, 能迅速从许多义项中区别出本义、引伸义、比喻义, 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义项。

识字要读准音, 声符已提供了大概读音, 配上形符的表义, 正音也不难, 当然也有因为粗心而“秀才只识半个字”的, 但一般说来, 读错的量远远小于写错的量。至于少量属于会意字而经常写错写别的, 如“步、既、即”等, 不妨交代一下其原理, “步”是两个正反“止”的组合, “少”是反“止”的变形, 于是“徒、徙”的区别就清楚了。明白了“既”的“已经”义和“即”的“就”义的成因, “既然”“即使”就不会写成“即然”“既使”了。

利用形声字原理识字记字, 形象、生动、效率高、记忆牢固、费时少,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把握要领, 形成习惯, 就会主动探究, 毋需教师字字都讲, 也不影响阅读教学。认为这种做法太深奥, 学生接受不了的想法, 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识字工具不用于识字, 只作肤浅的识别声符形符的游戏, 这实在是“小学而大遗”。组字的笔画很少而衍生出的字很多, 就必有部分字相互的形体大同小异, 书写时一笔不慎, 则大相径庭。教材里的“形似字”是引玉之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整理、比较、归纳形似字。初中学生应掌握的3500个字里, 形似字大致有如下类型:1.相同笔画书写而异。包括长短异如“未末”“己已巳”;横提异如“睢雎”;撇竖异如“凡讯;连断异如“彩释”;形变异如“汨汩”。2.结构相同位移而殊。如“吧邑”“杳杲”“旯旭旮”。3.局部稍增笔画。如“冷泠”“肓盲”“毫毫”。有些形似字在比较时仍要用形声字原理解释, 如“菅管”“蓝篮”等。

写别字是受同音字干扰的缘故, 但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用途认识不足。尽管几个字读音相同, 但字形、字义、用途有别, 教者要善于搜集整理学生经常写别的字, 然后帮助学生辨析。例如“度渡”“至致”“象像”等, 要利用形声字原理结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用法辨清各自用途;“必须、必需”“竟竞”等, 利用语法知识, 诸如词类及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来辨别;“名明”“泡炮”等则要讲清文字使用的古今变化, 进而纠正“按步 (部) 就班”“人才倍 (辈) 出”等同类别字。经教师的指导辨析, 举一反三, 作业里就不会再出现“艰坚”“残惨”“座坐”“秩次”混乱的现象。

识字难, 记字也不易。加强记忆的措施是复习巩固, 强调运用是复习巩固的核心, 因为运用是主动积极的吸收与消化。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把握了字义, 对词义的理解虽不能十分准确, 但也不会出入太大, 再用到语言里, 这个生字被融成语言集成块贮存起来。不过这也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语境、事态、场面, 否则他们会窘于没有能用上这个生字生词说话的机会而放弃。课本里汇集的优美词语数不胜数, 学生作业、作文里能用上的寥若晨星, 随学随弃, 边学边忘, 时间一长就又还给了书本。

所以, 在义务教育阶段, 仍然要加强识字教学, 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摘要:识字教学不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识字的多少以及对所识的字的理解程度, 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所以在初中阶段, 仍然要加强识字教学, 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优化识字教学 提高识字效率 篇5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识字数量和其他语文训练的关系,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识字教学设计应该趣味化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指的是:通过识字教学,使学生由“喜欢学习汉字”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旦学生对识字写字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乐此不疲。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讲究科学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二“口、耳、目”时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边讲边播放动画片课件):“在远古的时候,有一天,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一群人来到了一座高山上,男的去打猎,女的在地里给禾苗拔草,到了晚上,月亮升起来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终于能围在一起联欢了。女的把拾来的木柴见了起来点着,男的把打来的山羊、野兔、小鸟等烤上。他们在一起跳呀、玩呀,深夜他们一起吃起了打来的猎物。为了把这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有人酒吧它刻在了龟甲上,几万年过去了,后来考古学家认出了它。”讲完后,我出示古代甲骨文“火、羊、兔、禾、竹、日”等图画,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古代的字,你们看这些字像什么?最后出示现代汉字“火、羊、兔等进行对比识字......从以上教学片段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用把将要认识的字编入故事的方法引入课堂,孩子们听的十分入迷,十分感兴趣,在这里教师用编故事的方法将抽象的汉字同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让孩子们感到汉字不是鼓励存在的,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汉字的基本规律,还感受到了汉字的形式美。低年级的小学生很容易收感情因素感染的,所以教师应当科学的、巧妙的设计一些教育情景,使学生兴趣昂然迁安的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识字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字,汉字的笔画来自于图画,但又美如图画,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具有三美:音美、形美、义美。因此,在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使学生认识了汉字的美,才能提高审美的能力。再通过识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通过写字训练的经常化可以使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不断提高识字效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对识字教学的要求作了适当的调整,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识字数量由原来的170个增加到400个,并且采用的是认写分开的编排方式,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尽早突破识字关,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阅读。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完成这么大的识字量呢?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总结了许多识字方法。

1.集中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是根据汉字中有很大比列的形声字的规律,按照一定的字形为中心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如比一比识字:“载”和“栽”;加偏旁识字:“常”和“嫦”等,都属于集中识字。通过学生比一比、加偏旁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2.随文识字法。这种方法非常注重音意之间的联系,它是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一种识字方法。在低年级最常见的就是“随文识字”,随文识字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识字,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识生字的积极性,把识字和看图、学词朗读童谣以及生活结合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理解。

3.课堂中合作识字。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差异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自由合作识字,如“开火车读生字新词”,如果组内发现读音不准或读错的同学,可以马上让其停下来对其领读,读会为止。再如同学间合作做“游戏识字”“男女比赛识字”,让同学间相互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并记住这些汉字的,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最终达到识字的目的。

4.行进比较,辩异识字。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有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辩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辩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结构、构架、构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辩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识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5、做动作法。如在教学“跑”、“跳”、“抓”、“笑”、“哭”、“举”、“拉”、“伸”、“说”等表示动作的字时,我会让学生先做一做相应的动作,再根据汉字特点教学识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爱动的天性,也为他们的识字过程增添了乐趣。

6、猜谜语法。我平时特别注意留意收集字谜。例如我在教“拿”字时我给同学出了个谜语:一人一张口,口下有只手让同学猜。又如我平时和学生自编字谜,如人在云上是“会”字;上下一体就是“卡”一人靠在树木旁,就是“休息”的“休”;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是“日”字等等。这样做无形中加深了孩子对字体的印象,也启迪了孩子的智慧。

7、顺口溜识字法

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笔者多年运用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

8、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三、识字难度大,应该注重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素质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作为语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识字教学.1、鼓励课前预习,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

学新课之前自读课文之后,将本课中的生字圈出来,读一读,叫准它们的名字(读音)。再看一看它的模样(字形),想一想识记好办法。还要注意他的“邻居”是谁,他还能与谁交上“朋友”(字义)。时间一长,学生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形成自主识字的意识。

2、提前课外阅读,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东西。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阅读的习惯,我们的识字方法应该向外扩展。比如提前让低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遇到不认识字问爸爸妈妈或老师、鼓励低年级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和同学、老师网络交流。利用家庭电脑练习打字等等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3、到生活中识字

孩子们的识字途径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教师应该经常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广告标语,商场中的牌匾、标签、书刊等,把自己喜欢的字记录下来。然后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里,通过竞赛,评选“识字大王”“识字之星”等,让学生从生活中识字。日积月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识字方法,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关键。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识字当然也如此。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不精细,对结构复杂的字形不容易记住,识记生字的字形就成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但只要遵循汉字的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学生就可以很轻松的记忆字形,体会记字的乐趣。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然后帮助学生总结记字方法。

农村初中生识字书写能力的浅谈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识字书写能力;状况;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71-01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语文工具的运用能力,借助语文工具提高思想文化素质。而运用语文工具的基础就是熟练的掌握一定量的语文词汇并能规范的书写。识字书写教学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制学校四个学段识字量为3500个,会写会用3000个汉字。识字教学任务主要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段(小学)。第三、第四学段(初中)主要是巩固和提高。由于种种原因,实际的识字书写情况和理论设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大部分学习成绩在中下水平的学生并没有达到识字书写教学的预期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反映在学生作文和其他各科作业中的不识字、错别字及字迹不规范等现象说明学生实际识字量低及不能规范书写和使用汉字的情况很普遍并且很严重;倘若不是放在具体的句子中,有些字很难认出。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也比较普遍,例如,我记着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次识汉子纪录片中,采访了几名大学生未雨绸“缪”的“缪”怎么读结果几人都不知道。另外,部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交流也成问题,往往是词不达意或表述不清或不理解别人的意图。因此识字书写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然是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课堂内外的阅读,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书籍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和城里孩子相提并论,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既要学习又要经常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因此不能严格的要求他们一个学期或一个月要读多少课外书籍;所以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少,书写不规范等后果。如作文必须建立在阅读和书写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也严重制约读写能力进一步的提高。识字书写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汉子的书写,这些农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因为家庭等原因的影响而忽视了汉子规范的书写,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到了初中后写字水平很差,有些字写完过后,老师拿去问他,他自己都不认识。汉子的书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因传承下去。古人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吗,“字乃人之衣冠”。识字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应该写的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在学生读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因此,在中学阶段强化识字书写教学,提高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看似普通实则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准确认读和理解,规范书写汉字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这是我近十年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感触较深的。试想一下,一个初中生识字写字水平都不如小学生的话,那么他(她)怎么完成初中阶段的各科学习任务,对各科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模糊不清,久而久之慢慢的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是许多农村孩子厌学、学习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语文识字教学,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结合学生作业中常常出现的错别字和课文教学中出现的重难点词语,把他们编排在一起,就词语本身的特点来运用适合的方法讲解,解决一点,积累一点,不贪多,不求快,只求有效果。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里有“痴、秘、凝、惑、腾、瞬”等,学生容易把“病字旁”写成“广字旁”,把“秘”写成“密”,把“瞬”的“目”旁写成“日”旁,教读时,就可以讲解病字旁和广字旁,日字旁和目字旁的不同含义,讲解“秘”和“密”“蜜”的意义区别,让学生彻底明白偏旁和字的音形义的关系,根除写错用错的毛病。其次利用课外时间,补充相关的知识,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不要求达到多少阅读量,只作一些简单的要求,如每人一个笔记本做读书笔记,把作品中写的好的句子和词语记下了,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后也要记下了,一周或一个月检查一次,表扬那些做的好的同学,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了后长知识,还有成就感。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再次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识字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运用,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识字”变为“主动识字”,由外部要求“要我学”提升为内部激励“我要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领会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有计划,分步骤安排每个课节的识字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处理容易出错的词语,避免贪多和专题性讲座,会更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汉字书写的纠正,字如其人,观字便如观人。其实,写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往往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写的一手好字,将受益终生。更何况汉字的书写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汉字的书写我们也不能忽视。

首先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其次理解汉字结构,注意汉字笔画的正确写法。虽然这是在小学时应掌握的,可正因为农村的孩子在村小时不注重这方面的知识,导致到了初中很多字的笔画都不知道怎么写才正确,现在正是查缺补漏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书写笔顺。笔顺就是在书写汉字时,一个字中每一画的先后次序。汉字绝大多数都是由多笔组成的,笔画匀称地分布在方块形的空间内,因此产生了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问题。哪一笔先写,哪一笔后写,都有一定的规则。一般情况下,汉字的书写应遵循以下笔顺原则:先横后竖、先横后撇、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根据这些规则书写汉字,写起来就方便、顺手、快速;违反这些规则,写起来不仅别扭、不快捷,而且写出来的字十分难看。

初中识字教学 篇7

关键词: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从平时的随堂听课与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的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的内涵认识存在着偏差。往往把“识字教学”视为课堂甚至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落实, 狭隘的理解必然导致局限的教学行为, 势必导致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 识字任务完成不了,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等现象。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实质上应包括学生课前 (预习) 与初读课文时的自主识字,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集中识字教学时的学习, 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的再认识, 课堂生字书写时的再巩固, 课外学生自主识字的拓展等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 将识字教学有机地落实在以上环节之中,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时间紧, 任务重, 形式单一, 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 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 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 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 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教学现象:一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 集中出现全文的生字开展生字词教学, 再进行阅读教学。二是有些教师甚至完全将识字与阅读隔离开来, 第一课时集中识字, 第二课时集中阅读。人为地将识字与阅读分离开来, 使识字与阅读成了两张皮, 从而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真正将识字教学落实在初读课文阶段

在许多的随堂课、公开课中, 不管是观课者还是做课者, 似乎都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作为一种形式, 而未真正达到初读阶段的学习目标。不管是哪位老师, 在这一环节都会出示类似于这样的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或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读顺。这里的想办法其实包括: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师等。但我们在观课与上课的过程中似乎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甚至于连初读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便匆匆走过场。

因此, 教师在初读课文时要舍得花时间, 切不可走形式主义, 并利用这样的阶段全面加强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 建议我们的老师不要向学生布置任何操作性的任务, 比如要求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等。虽然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讲, 有一部分孩子初读时会有些困难, 但让孩子凭着自己的能力, 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 实际上既是一次自主认字的绝好机会, 又是一次复习巩固拼音, 借助拼音识字的好时机。如果在初读时班里的学生真正用嘴巴去拼了, 动手去查了, 扭头去问了, 那也意味着孩子具有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而且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老师不断去强化, 去引导, 使之成为习惯。当学生再读课文时, 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要求, 这样层层递进的做法, 既体现了教学的真实性, 更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真正将识字教学统一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

平时, 我们经常提及阅读教学中生字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笔者认为应该因文而异:假如有些课文情节变化比较明显,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整体感知, 在梳理课文内容后, 根据文本的情节变化出示字词;假如有些课文生字比较分散, 不好逐一呈现时, 可以以生字词的形式集中呈现, 以词带字;假如有些课文的生字恰好集中在一些重点、难点段落和语句中, 教师可以结合在引导孩子读通、读正确这些语句、段落时进行;假如有的课文配有情境图, 教师也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来呈现。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的基础上, 阅读教学时老师依然应该关注识字, 这是将识字教学有效化解提高效率的做法。因为很多单个汉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产生价值和意义, 而且字义的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文本的语言环境。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文本具体的语境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 完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并通过字、词、句、文之间的联系, 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从而达到寓识字于阅读中, 在阅读中达到进一步识字的目的。

同时,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学生与生字的见面机会越多, 就越能增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在阅读教学中, 让孩子充分诵读、品味、咀嚼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 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 从而达到识记汉字音、形、义的目的。

三、重视课堂书写指导环节的有效落实

在平时的随堂课中, 有许多老师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 经常将生字书写作为课外作业完成。而且为追求效果, 布置了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 由于缺乏监督与指导, 极易造成学生随便应付习惯的养成, 导致写字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应该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 课堂上除了做好识字复习巩固外, 在识字教学中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额外的负担, 追求优质高效的效果。并务必重视、落实好以下环节:

1. 保证写字时间

保证课堂孩子书写的时间, 是孩子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的保证。在每一节课堂中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完成教授生字的任务, 同时又要确保每节课有5至8分钟的写字时间, 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范范、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写字。

2. 明确写字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 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健康。我们不难从低年级的课堂中发现, 孩子写字姿势的准确率不会超过50%。大多数孩子在写字的前几分钟能坚持, 但到后来就坐不住了。

因此, 广大教师需要特别重视一年级孩子书写习惯的养成, 务必达到班级学生书写工具准备不充分时不开写;班级学生心不静、身不正时不开写;老师书写要求不明确时不开写。同时, 我们老师尤其要关注对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指导, 要注重孩子学习看帖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把握生字的间架结构, 掌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 打好写字的基础。

3. 重视教师示范

示范是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生动笔之前, 通过教师的示范 (一次示范) , 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 教师要尤其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 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 一定得重视书写技巧。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 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 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只有这样, 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4. 加强巡视指导

在写前示范以后, 有些学生肯定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这时, 教师就得在课堂中加强巡视, 进行个别辅导,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地补充。由于是面对面, 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 学生对老师的示范 (二次示范) , 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 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书写错误, 有效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和书写要领。

5. 强化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孩子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闪光点进行及时表扬激励, 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字积极性。同时, 我们要在这一环节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对书写端正、整洁及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 并让大家看, 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二是要特别重视教师的矫正示范 (三次示范) , 在学生书写生字出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时, 这时老师的范写比首次范写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这时的范写更具针对性, 同时老师在示范后要着重关注孩子的自我矫正,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矫正示范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 其效果更佳。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 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 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 荣誉感极强, 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的这一心理特点, 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 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兴趣, 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的空间。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 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这些识记过程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提高识字量, 又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创新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篇8

一、创设活动,游戏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 “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在识字教学的不同阶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适时地选用不同的游戏来进行识字教学。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丁丁冬冬学识字 ( 一) 》时,我先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 然后组词读,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游戏中为了取胜,学生会积极认字,遇到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

二、激发想象,创新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识字教学中创新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首先,师生共同实践、探索、发现并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编字谜”“汉字小故事”“汉字儿歌我来编” “猜猜看”“打气球”“变魔术”“画一画”等。接着,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字,自主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春”字时,学生编出了谜语“三人同日去看花———春”; 学习“王”字时,学生编出了谜语“1 +1不等于2———王”。学生编字谜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还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创造之乐。

三、注重朗读,语境识字

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组成段、段组成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字,能使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理解中识字。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范读、引读、接读、分组读、自由读等,可合理选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熟悉了生字,接着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生字练习组词、说话,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丰富词汇,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达。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在学生欣赏了夜空的美景后,我把要识记的字词编成短文,“美丽的夜空中藏着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并告诉学生: “课文中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交朋友! ”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和“字宝宝”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读起了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这一段话中,就复习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总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阅读识字,既提高了儿童识字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四、走进生活,开放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课标》指出: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识字教学中,也应该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广泛识字,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学校生活为学生的生活识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校园里,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进行识字。这样,很多学生下课后都主动跑到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旁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向教师或者高年级同学请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初中识字教学 篇9

关键词:识字教学,高效,美感,情境

加大识字量, 多认少写, 使学生能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 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 是课改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趋势。但目前, 识字量太大, 语文课时又少, 识字教学任务繁重, 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工作在一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 我们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在识字教学中总绕不出“蜻蜓点水、匆匆而过”的现状, 流于形式的识字教学少有用心打磨、精雕细琢, 难以给孩子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识字, 切实提高识字效率?

一、展示美感, 领悟底蕴

中华汉字, 生动形象。传播文明, 盖世无双。连缀成句, 抑扬顿挫。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 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 你能感触到热和力, 而望见“月亮”, 眼前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 “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 “哭”字一看就像流泪。一看到“丑”字, 你就感到不舒服、不喜欢, 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 不禁肃然起敬, 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

与外国文字相比, 中国文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字体之美主要表现在:

1. 字形华美。象形字和会意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 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逐渐增多的字体中仍然潜存着,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书画同源, 汉字具有极强的绘画美、艺术美。中国的书法字体, 各具特长:篆书隶书, 古色古香;行书流畅, 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 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 而成为表达美感的工具。

2. 音韵和美。汉语基本上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字字独立, 而每一字都有不同的四声, 读起来抑扬顿挫, 富有音乐性。加上有双声、叠韵的运用, 就更加增强了语句的音乐性。

3.意境优美。汉字又整齐又灵动, 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最能体现汉字魅力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有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 短短几句话, 几十个字, 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相融。如“茅屋低小, 溪上青青草……”通过对汉字美的展示, 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汉语的自豪感, 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更加自觉地学习汉语言文字。

二、丰富情境, 拓宽途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识与用的结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识字情景, 拓宽识字途径, 加快他们的识字积累, 为尽早进入阅读阶段打基础。

1. 认识同学, 姓名中识字。班里有37个孩子, 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 加起来也有100来字, 且这些字很多是不常用的, 把这些字识记了, 不就是一笔丰富的识字资源吗?于是我把每个孩子的姓名打印出来, 贴在他们的桌角, 课间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 互相认字。回家后让家长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自己记忆, 无形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同时学生在相互识记姓名中, 相互当小老师, 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同学, 又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在随文学习这些字时, 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如“黄宇鑫的”的“黄”、“李爱国”的“国”、“许智梅”的“许”“梅”、“江金燕”的“江”、“金”、“燕”、“许林波”的“林”等汉字学生已经认识了, 学习时他们就会说这是谁名字里的字, 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 为学习其他的字提供了时间, 一举两得。

2. 留心物品, 识记品名。如门、脸盆、桌子、电视机、电脑、电风扇、取暖器等, 建议家长在上面贴上字卡, 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现在的孩子见过或使用过的物品很多, 如果让他们收集一些包装盒 (袋) , 如“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雪饼”、“优卡丹”、“王老吉”、“果粒橙”等,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家长教认、同学互帮, 也可以认识不少的新字。在这个过程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接触了一种良好的识字途径, 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研方法, 提高实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如果课堂是一个舞台, 那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展示才华的人, 应该也只能是学生。

(一) 常规方法, 夯实基础

1. 形象识字法。例如学习“目”字, 可让学生摸摸眼睛, “口”表示眼睛, “二”是两只眼睛, 所以有两横;而“日”字, 因为太阳只有一个, 所以是一横。再如“雨”字, “一”表示天, 再看“冂”多像房子, 天上下雨, 小雨点在房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教师适时点字中的四个点。

2. 编顺口溜法。如“大口里面装小口”是“回”字;又如“朝”字, “上十对下十, 日头对月亮”。

3. 借助字谜法。如“山上山——出”。再如: “牛走独木桥——生”, “1+1不等于2——王”、“大雨冲倒一座山 (雪) 等。

再如, 加减法、象形法、点睛法等等, 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取得实效。

( 二 ) 创新方法, 激发热情

1. 情境表演法:有些汉字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予以展现。或一人表演, 或多人组合。如:教“看”字, 可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望。让学生了解到“看”由“手”和“目”组成。教学“跳”字时, 老师就地一跳, 学生立即记住了“跳”字是“足”字旁, 跟脚有关的从下而上的动作。

初中识字教学 篇10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过程中, 笔者将识字的趣味性、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识字的自主性结合在一起。

(一) 趣味性

要让学生识字, 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 识字量较少, 同学之间的名字更是不认识, 怎么办呢?笔者决定从认识名字开始。开学伊始, 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卡片上, 在卡片上画一幅图画或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剪一剪, 贴在桌角上, 同桌互相认一认, 课余时间再去认识更多的小朋友的名字。一个月后, 笔者发现每位小朋友基本上都能叫出班里同学的名字了。在一次班会课上, 班级举行了一项“你的名字我会认”的班队活动。学生对此项活动十分感兴趣, 自然而然学生的识字兴趣就被激发了, 始终保持着自觉识字的欲望和热情。

(二) 有效性

尽管相对阅读写作来说, 识字是语文教学中较枯燥乏味的学习环节, 但它又是小学生阅读、写作甚至是教育的基础。在低段小学生识字教学环节中, 允许各种方法的交替使用, 达到真正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字的作用。会认的1600 个汉字, 不仅要求在课本中能认读, 还要求逐个过渡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改变这种填鸭式的识字教学, 我是这样做的: (1) 多加强诗歌儿歌的诵读,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 既认识了汉字又体会了诗歌儿歌的押韵美。例如: 扁扁口上一个竖:“中”;三个人一起晒太阳:“春”;田里干活出力气:“男”;米字多:“来”。 (2) 图画识字。在教学中, 利用象形字的特点, 用简单而形象的图画来表示汉字, 如学“日、月、火、网”时, 笔者先画了表示这些字形状的图画, 让学生认识, 再出示汉字, 这样一来就促进了学生的感官识字, 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三)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无论哪一种识字方法, 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而学生在开始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后。学生在7—9 岁这个年龄段, 学生的阅读、辨别能力有所发展, 这个时间建议学生能自主进行多阅读, 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对汉字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学习习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何教育学生有效地识字, 并从小开始掌握良好的识字方法是值得探讨的一门课题。本文就在教学实中的几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二、低段识字教学的几种方式

(一) 搭配比较的方式

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 偏旁部首的学习是一直被强调的学习内容, 一些形近的汉字就可以通过搭配比较的形式。例汉字“青”在碰见“氵”就变成“清”, 碰见“日”就变成“晴”, 碰见“目”, 就是“睛”, 碰见“讠”就变成“请”等等。诸如此类近义词, 在任何地方的语文教学中几乎都能用到, 学生在进行搭配与比较的过程中, 同时记住了多个字。在人教版一下的语文园地二中, 称这种方法为换偏旁法。如“漂、飘”, “值、植”都可用这种方法。

1. 游戏的形式。

2. 编故事。在介绍汉字“游”时, 教师可以一边讲故事, 一边在黑板逐一写出比划:一个小孩 (子) 戴着一顶游泳帽 (子上面的一撇加一横) , 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来游去。

3. 猜字谜。可以进行“猜谜语”游戏来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骑在牛上写文章”是什么字?牧。“门中有耳”是什么字?闻……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猜字谜来帮助识字。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 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 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 印象深刻。此时, 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 常会开怀大笑, 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 结合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

7—9 岁的儿童处于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阶段。阅读是对文字符号的视觉辨认与领会过程, 文字与图形有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由点线组成, 但又有区别。而另一方面, 图片、视频等识字辅助材料往往都是彩色的, 从视觉拾取上讲, 儿童比较愿意接受彩色的事物。所以在小学低段学生识字的过程中, 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识字卡片。识字视频材料。下图为上面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水墨汉字》的截图, 这部简短的只有10 分钟的动画片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 介绍了36 个汉字的由来。

(三) 与多形式写字体验方式的结合

在识字学习过程中, 偶尔加上一些体验学习, 比如在沙子中, 用手指来写字、用颜色在涂空心的字、用水写在水泥地上等等。新奇的书写方式, 也可以促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无意注意占了主要地位, 怎么样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更有效性, 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实践, 努力开发设计更具有创意、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的识字教学方法, 完成小学识字教学任务, 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识字, 快乐学习的环境, 引导孩子学会识字、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优化识字教学 提高识字能力 篇11

一、激趣入情——在情境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学生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汉字学习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如在第一册《操场上》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在学生读“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些词语时,让学生边读边比划相应的动作,在情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进行归纳概括,之后进行“我做你猜”的活动。首先由教师做动作,全体学生猜;接着请一两名学生做,大家猜;最后同桌互做互猜……学生通过比划、观察,很容易发现“打球、拔河、拍皮球”都跟“手”有关,所以都是“扌”手旁;而“跳高、跑步、踢足球”都跟“脚”有关,所以都是“足”字旁。从中,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构字特点,自觉总结出一种识字方法。学生在长期不断地互相交流中,总结出汉字形体的一定规律,形成一定的识字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践所得对这些识字方法进行选择和完善,注意发现并运用,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高效地识字。

二、愉情悦性——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彩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注意力的集中持续时间短,而在识字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识字教学与游戏融合,学生淡化了学习意识,往往不觉得自己是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如:有趣的贴字词游戏。如: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把“爷、棵、到、给、穿、暖、冷、伞、热”拆开成两部分,写在卡片上,以四人小组进行组合赛,看看哪一小组拼得又准又快。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学习生字的任务,丝毫不以学习识字为苦,反而兴致勃勃。另外,“摘苹果”“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游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置身其中,师生之间、伙伴之间友好合作、互相尊重的气氛更为浓厚,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探秘究源——在创造中识字

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初步寻找出造字规律,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如:学习“笔”字时,我不是直接出示生字,而是先出示一支毛笔告诉学生,这是我们老祖宗写字用的,和我们现在写字用的不一样,老祖宗根据它的样子创造了一个字,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猜一猜?然后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到黑板上写一写,全班同学再议一议。在疑而不决之时,我再进行总结评价:“这支笔的笔杆是竹子做的,(板书‘竹)下面的笔尖是用动物的毛做的(在竹字下面写‘毛),然后再进行变形处理(将‘竹字的两竖擦短),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的‘笔字(重新板书‘笔字)。”学生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称是。这样,学生不但亲身经历了老祖宗的造字过程,感受到创造的乐趣,还在无形中认识到汉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学会了又一种识字方法。学生在探秘究源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识字效率大大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四、开源搞活——在生活中识字

教材中的“展示台”,就是可以开拓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识字空间,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教师可以这样开展“展示台”的活动:

1.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

2.带领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进生活世界,参观工厂、医院等,一边参观,一边识字。

3.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商标、广告宣传标语,留心街道和单位标牌上的字。

4.利用影视、网络进行识字。

5.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进行识字,用好《小学生周报》《小学生拼音报》《小学生作文》等课外读物。

6.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每周一诗,丰富学生的积累,增加文化积淀。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识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了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效地巩固了识字教学的成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识字教学 篇12

一、趣味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采用趣味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主动去识字、写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识字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趣味的学习氛围,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一)编儿歌识字

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小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一些学生易混淆,不易掌握的生字,教师可以编成一些简单的儿歌或顺口溜,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1]。比如,两人土上蹲就是“坐”; 青草需要水来浇就是“清”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跑、抱、泡” 三个形近字的区别,笔者编出了一个顺口溜:“双手抱,双脚跑, 用水泡”。这样不仅能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加深印象,牢记这些生字。

(二)猜字谜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教师可根据这一特性设计猜字谜游戏。通过把生字编写成谜语,让学生开动脑筋,在猜一猜、 读一读、写一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记住字形、字义,并能调动他们参与猜字谜、学生字的积极性[2]。比如,笔者给出谜面“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学生很快就能猜出是“午”。又如,“四撇一弯钩,虫在肚中留”(谜底为“蜀”);“一人一张口,上下长只手”(谜底为“拿”)。

(三)做游戏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游戏教学法是当前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采用更多孩子易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一是开展“小小魔术师”游戏,笔者选出一些简单的字,由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笔画从而变出新字。比如,“十” 字可以变成“土、干、牛、木、米、千”;“日”字可以变成“旦、 目、田、白、旧、电、甲”等;“青”字可以变成“请、清、情、 晴、睛”等。二是开展“找朋友”游戏,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形式进行游戏,一人拿出带有拼音的卡片,而拿着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要立即站起来,读一读。这样不仅巩固了拼音,还学会了生字, 效果很好。三是情境表演,让字动起来。在学习关于动物的生字时, 可以让学生带上“老虎、山羊、天鹅、兔子”等动物头饰来进行模仿表演。对于“打、咬、跳、爬、游”等动词,可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达字义,从而加深对字音与字形的影响。

二、教学生活化,拓宽自主识字空间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因此,教师应形成大语文观,将识字教学生活化,拓展识字渠道与空间。一是将识字活动融入校园生活中。 比如,将每日课程安排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熟悉各门课名称。同时,引导学生熟悉校训班规、教室门牌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新字词,还能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二是将识字活动融入家庭生活中。 鼓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认读一些字词或者认识一下生活用品、零食包装上的汉字。当大人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一认旁边的广告牌、路牌、商店名等。这样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识字学习和生活知识相结合,做到“识用结合”,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字词[3]。

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累生活中认识的生字。比如,将报纸杂志或商品包装上面的字剪下来,制作成识字小册。对课文书籍中收集到的字词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者制作成识字卡片。在班级上可在墙板上张贴“识字树”, 学生将新近认识到的字贴在树上面,和同学们分享。两周组织一次识字成果交流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贴画、识字成果等,营造出良好的识字氛围。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习惯的形成。另外,写字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字的正确方法, 并每天安排练字任务,让学生写好字,感受汉字字形之美。

三、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识字

阅读是认识生字,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当小学生汉字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强烈的阅读意愿。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特点,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向孩子推荐合适的书籍,并鼓励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如百科全书、科普读物、 优秀童话选集等。然后,教师要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对于词汇量大、知识面宽的学生就要大力表扬,在班级内形成带动效应,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阅读,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每天抽出10分钟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互相了解各种课外书,谈着各自的体会, 介绍碰到的生字。这样,学生们识字兴趣也越来越浓,词汇量也积累得越来越多。原来枯燥、乏味的阅读与识字教学变得如此有趣、 轻松,教学效果就很明显。

上一篇:T型账户论文下一篇:土地出让金审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