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课堂(共12篇)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率谈谈看法。
1. 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编排了专门的“识字”单元来帮助学生集中识字,就是要学生掌握识字规律,学会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1.1 读记笔画法
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可采用“读笔法”,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难易部件按书写笔画顺序边“书空”边读出每个笔画的名称。如:“方“字的笔画顺序为:点—横—横折钩—撇。
1.2 部件分解法
以字的结构、掌握的部件和独体字读出每一部件名称的方法,称为“部件分解法”。如:听=口+斤;池=氵+也。
1.3 字形分析法
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全包围的字:国、圆、回;半包围结构的字:远、运、逃、近;上下结构的字:草、落、泉、花。
1.4 比较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义却相差甚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即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较易记住。
1.5 熟字带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
1.6 偏旁识字法
在学过形声字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与水有关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2. 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兴趣教学。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爱上写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识记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行识字教学,从而教师巧教学生巧记。再则可借助已学过的汉字学习新字,从而既复习旧知,又巩固所学,还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如熟字加部首组成生字;给熟字换偏旁组成生字。还可以将猜谜、顺口溜融入识字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如:“包”字有“书包”,遇“火”成大“炮”,遇“足”擅长“跑”,遇“水”吹“泡泡”,遇“雨”下“冰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大增。教“金”字时编成顺口溜: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有两块糖。“回”字:四四方方两座城,大城套在小城中。如把学字和练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能减轻生字听写负担,而且能让学生写出规范漂亮的字。
3.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脱离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忘记。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会用,不管这个字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能认识,当表达需要这个字时,也能准确地写出来。教材中的儿歌、韵文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背下来,但是那些方块字并不见得也认得,因此,我们结合课文选择了许多课外读物,订阅拼音小报,并且自己编一些儿歌、韵文引导学生阅读,使学过的字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打照面。久而久之,在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实践,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的字也深深印在脑子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乐趣,会更加主动地识字,也会在无意中识得更多的字。
4. 反复练习,巩固识字能力。
根据遗忘规律,识字必须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为了避免学了就忘,要让学生复习,温故而知新,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对字形的记忆。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同时,字词在反复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教师利用组词和说话写话,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又如,上课前让学生先把课文读几遍,不会读的通过查字典来学习。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复现率高。教师要落实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起学习,一旦发现读得不准的字音,就及时提出以矫正。还可以开展一些识字大擂台活动,比一比谁识的字多,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生字,而且可以从别的学生中获取新字,更可以进行阅读比赛,以达到复习生字的效果。
当然,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只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利用灵活多变的恰当的识字方法,结合思维特点,鼓励想象实践,培养识字习惯,学生就会轻松快乐地多学汉字,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5. 利用形旁表意功能识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湖、海”、“冰、凉、冷、冻”和“祝、福、祈、祷”、“袄、袖、裤、袜”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两点水旁”和“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的表意功能。我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两点水旁”表示与寒冷有关的意义;“衣字旁”表示与衣着有关的意义,“示字旁”表示与礼仪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以上两组汉字。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率谈谈看法。
1.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 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编排了专门的“识字”单元来帮助学生集中识字,就是要学生掌握识字规律,学会方法,从而提高识 字效率。
1.1读记笔画法
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可采用“读笔法”,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难易部件按书写笔画顺序边“书空”边读出每个笔画的名称。如:“方“字的笔画顺序为:点—横—横折钩—撇。
1.2部件分解法
以字的结构、掌握的部件和独体字读出每一部件名称的方法,称为“部件分解法”。如:听=口+斤;池=氵+也。
1.3字形分析法
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全包围的字:国、圆、回;半包围结构的字:远、运、逃、近;上下结构的字:草、落、泉、花。
1.4比较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义却相差甚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即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较易记住。
1.5熟字带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
1.6偏旁识字法
在学过形声字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与水有关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 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2.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兴趣教学。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 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爱上写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利用汉 字的结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识记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行识字教学,从而教师巧教学生巧记。再则可借助已学过的汉字学习新字,从而既复习旧知,又巩固所学,还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如熟字加部首组成生字;给熟字换偏旁组成生字。还可以将猜谜、顺口溜融入识字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获取知识。如:“包”字有“书包”,遇“火”成大“炮”,遇“足”擅长“跑”,遇“水”吹“泡泡”,遇“雨”下“冰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大增。教 “金”字时编成顺口溜: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有两块糖。“回”字:四四方方两座城,大城套在小城中。如把学字和练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能减轻生字听写负 担,而且能让学生写出规范漂亮的字。
3.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脱离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忘记。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会用,不管这个字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能认识,当表达需要这个字时,也能准确地写出来。教材中的儿歌、韵文朗朗 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背下来,但是那些方块字并不见得也认得,因此,我们结合课文选择了许多课外读物,订阅拼音小报,并且自己编一些儿歌、韵文引导学生阅 读,使学过的字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打照面。久而久之,在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实践,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的字也深深印在脑子里,达到 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乐趣,会更加主动地识字,也会在无意中识得更多的字。
4.反复练习,巩固识字能力。
根据遗忘 规律,识字必须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为了避免学了就忘,要让学生复习,温故而知新,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对字形的记忆。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 运用,同时,字词在反复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教师利用组词和说话写话,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 的目的。又如,上课前让学生先把课文读几遍,不会读的通过查字典来学习。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复现率高。教师要落实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起学习,一旦发 现读得不准的字音,就及时提出以矫正。还可以开展一些识字大擂台活动,比一比谁识的字多,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生字,而且可以从别的学生中获取新字,更 可以进行阅读比赛,以达到复习生字的效果。
当然,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只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利用灵活多变的恰当的识字方法,结合思维特点,鼓励想象实践,培养识字习惯,学生就会轻松快乐地多学汉字,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5.利用形旁表意功能识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 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湖、海”、“冰、凉、冷、冻”和“祝、福、祈、祷”、“袄、袖、裤、袜”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 旁”、“两点水旁”和“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的表意功能。我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两点水旁”表示与寒冷有关的意义;“衣字 旁”表示与衣着有关的意义,“示字旁”表示与礼仪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以上两组汉字。
小学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篇3
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基本理念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致力于开展“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实践研究”,其旨在改变就字讲字,将汉字作为抽象符号的识字教学误区,抓住汉字表意为中心、形义结合的本质特点,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引领教师将学生生活经验、汉字学知识与小学识字教学有机整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一定数量典型字例的音、形、义形成过程的探索,将生活经验和汉字学习建立起联系,激发识字兴趣,传递汉字文化,提高识用能力,实现减负增效。
字源识字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研究目标是强化学生科学识字意识,掌握辨字用字本领。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将小学字源识字教学界定为:指教师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化、形象化的识字情境中,对一定数量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音、形、义演变过程进行解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强调汉字文化传承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
适切性原则。小学生认知水平决定着字源识字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揭示典型汉字的构字规律,要充分考虑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呈现方式应力求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从儿童实际出发,不拘泥于汉字的原始理据。
科学性原则。字源识字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空间知觉在小学生汉字认知中起重要作用,表现为形状知觉以直观为主,方位知觉以上下结构的区分为佳,字源识字教学要努力帮助学生在抽象“字形”和具体事物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正确理解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来完成字形识记。字源识字教学要遵从汉字本身的规律,把握汉字形成的特点,通过科学解读汉字,彰显其文化内涵。在抓住汉字本身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识字方法的灵活性。
文化传承原则。字源识字教学要通过对文字丰富内涵的探究,让学生感知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受汉字的严密体系及其形体美,借助汉字形成(即音、形、义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华文化的生成与传承,在汉字的演变的探索过程中,渗透做人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悠久民族文化的挚爱。
教学流程解析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独特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划分了字源识字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描绘了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设计了网络支持、个性学习的三个节点,明确了以科学性为基础的三个目标。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了以科学性为前提的情趣识字、自主识字、高效识字的课堂教学目标。字源识字课堂教学实践已在全校铺开,低年级重点运用图形的方式将识字教学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将实物与汉字建立起联系,识记字形、字义和字音;中高年级主要运用字族识字和字理识字方法,通过字形、字义演变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深入了解主动识字。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按初始识字、再现识字、拓展识字分为三个阶段,以引导学习、提供路径、合作探究、评价提升为序设计了实施流程的四个环节。初始识字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语文教材和《汉字天地》识字校本教材进行识字学习,在随文识字基础上,直观展现汉字演变,探索汉字构字规律;再现识字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字源识字路径,识字教材和识字平台,组织学生在独立识记基础上开展组内合作,分享学习所得、解决识字困惑,再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共享巩固学习成果;拓展识字阶段通过综合训练和适度评价,总结识字方法,提升汉字文化,达成传承文化基础上的识用结合促进阅读目标。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 字源识字课堂教学解决了三个问题:形义结合的汉字特征,学生认知规律,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字源识字教学依据汉字特征,坚持形义结合的记忆方式,保证了科学性,增强了趣味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抽象文字与具体生活有机结合,通过记字有据、用字有理的实践体验,激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内在兴趣,并提升了学生学好用好汉字的自信;抓住识字教学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统一的课程属性,一方面借助探究文字生成与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识记,提升学生识字用字能力,另一方面,充分挖掘了汉字形成与演变过程中蕴含的文化特质,熏陶学生产生学汉字、知汉字、爱汉字、爱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案例
为促进学生高效识字,学校以关注学生的识字兴趣,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依托网络手段为基本前提,开展了字源识字课堂实施模式研究,并积累了一批字源识字教学实践案例。
案例一: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二册识字课《两个又字做朋友》一课的主要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字源识字教学资源,通过了解“双、众、炎、晶”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会意字特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同时认识了事物,促进了生字、词语的牢固识记,体现出语境识字、字源识字特点。
学习“双”字
第一步:读句子、学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生字“双”!找一找“双”字在儿歌的哪句话中,读一读。谁来读?怎样记住“双”的字形?“双”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有道理吗?伸出你的一双手,齐读这句话:“两个又字做朋友,好像我的一双手。”
请同学读,读后观察“双”的字形特点。做动作体会“一双手”。
第二步:利用学生成长乐园字库资源,进一步理解“双”与“又”的关系。
师:两个“又”字组成“双”,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写这个字时,也是这样想的吗?“双”字是怎样演变的,你看懂了什么?
第三步:利用《汉字天地》校本教材资源拓展运用。
师:齐读这句话,“两个又字做朋友,好像我的一双手。”除了说“一双手”,还能说一双什么呢?
看图口头填空:一双( )
学习“众”字
第一步:结合图片了解“观众”。
师:好了,学会了“双”字,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这是咱们学校庆祝六一儿童节时的照片,许多同学正在观看节目。
nlc202309030649
出示词语并读一读:许多观众
师:三个生字中谁的字形很特殊?怎样记住“众”的字形?
读儿歌中的句子:三人一起就是众,许多听众和观众。
师:孩子们,看节目的时候,我们是观众。那什么时候,我们是听众呢?
第二步:播放音乐了解“听众”。
师:对了,现在我们就是听众。(再读句子)知道什么是“听众” 什么是 “观众”了吗?那考考你们!
第三步:听老师读句子,选词填空:
①听众 ②观众 ③众多
木偶戏开始了,台下坐满了小( )。
( )朋友们,今天的广播节目到此结束。
学习“炎”和“晶”
第一步:观察字形猜字义。
师:大家真棒!看一看,还有两个生字没有学?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从字形猜出“炎”和“晶”的意思吗?
第二步:结合儿歌中的句子体会字义。
师:他们猜的有道理吗?大家读读儿歌中的句子想一想!
火上加火就成炎,夏天炎热冬天寒。
三个日字组成晶,星光闪闪亮晶晶。
第三步:利用学生成长乐园字库资源感受“炎”“晶”演变过程。
师:我们来看看“炎”和“晶”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就知道自己猜的字义对不对了!看完“炎”(“晶”)字的演变过程,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儿歌中的这两句话。
第四步:利用《汉字天地》校本教材资源拓展运用。
看图口头填空:亮晶晶的( )
回归整体,拓展识字
师:我们从这首儿歌中认识了许多生字。请大家打开书,齐读一遍这首儿歌!
师:你还知道哪些字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字?
指出同形会意字造字规律:两个表示数量增多,三个表示特别多。
案例二: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起始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课题的同时,随机学习生字“壁、虎、借”,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引导二年级学生利用学校字源识字教学资源,自主识字,充分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一步: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从“谜语”导入新课:身体扁平四肢短,模样虽丑本领大,脚有吸盘墙上爬,专吃蚊子人人夸。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小壁虎有关系的课文,题目是《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步:板书课题,学习生字。
生随师书空:壁、虎、借(写完“壁、虎”时读读这个词;写完课题时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读读课题:谁、干什么?读清楚)
引导学“虎”:
首先演示“虎”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文化。
师:看来“虎”是从老虎的样子变化来的。
其次学习“虎字头”:组织学生交流识记“虎”字形的方法;介绍“虎字头”,并书空;跟随“成长乐园”完整书空“虎”字;引导给“虎”组词。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虎”的字音、字形,还给“虎”组了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像这样学学另外两个生字呀?
最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利用学校字源识字教学资源,带领大家学习“壁、借”。
第三步:再读课题,质疑导入。
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结果怎么样?……)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呢,快打开书读一读,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吧!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4
一、精心导入,启动多元识字教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识字常常持排斥态度,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方面入手,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识字学习。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的构成、多种造字法、汉字的拆分组合,用音形义多元素形象展示,降低汉字识记难度,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汉字。识字教法众多,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选择。编制故事、顺口溜、猜谜语、分解字形、 形声字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展开学习活动。编制故事,因为有故事情节, 所以很容易让学生记住。分解字形很有趣,关键要看分得巧不巧,将汉字进行拆分拼装。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声旁进行识记,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采用多种识字教法,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对提升识字效率有积极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中有9个生字,教师利用多媒体对这些生字进行拆分组合,让学生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组合特点。教师边展示边讲解:会意字就是将组成字的各个部分进行意义对接拼合。像“蚕”字,它生长在桑树叶上,距离地面很高,可以理解为“天上的虫子”;还有这“桑”字,就是树木上长满了“又”字形的树叶,非常形象。形声字在汉字构成中占据重要比重,而且形声字大多是左形右声,这也给我们判断带来启示。如“姑、娘、 换、胖、响”字。教师的形象讲解展示,极大提升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学生产生的激发效果当然也是显著的。识字教学有了良好开端,为进一步实施教学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识字兴趣大增,学习效果当然是值得期待的。
二、悉心引导,创新多种识字学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不注意学法总结,只会进行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 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偿引导。教师要用教学实例推荐识字方法,给学生以启迪。偏旁部首记忆法、字义记忆法、阅读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 都可以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借鉴,教师要注意重点推荐适合性更高的偏旁部首、阅读记忆等方法。偏旁部首可以单独成字,也可以组合成新字,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查字典部首等方法学习生字。阅读记忆法是阅读文本过程中对不认识的字进行重点学习的方法,将生字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学习,也能够获得识字学习的良好效果。学生识字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注意进行个别引导,帮助更多学生获得学法带来的实惠效益。
在学习《月亮湾》时,课文中共有8个生字,为提升学生记忆效果,教师将几个生字编制成顺口溜。湾:无水是镰刀弯,有水是河港湾;像:像不像,有人来牵象。在教师启发下,学生也开始自己编制生字故事、顺口溜,教室内的学习气氛特别浓重。教师利用形声字构成特点编制顺口溜,给学生以重要启示,对提升生字记忆能力有一定帮助。学生自行编制生字故事、字谜、顺口溜等,都是非常好的识字活动,而且能够提升记忆效果。教师在引导环节中要紧紧扣住学生认知神经,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良好条件。
三、热心评价,挖掘学生识字潜力
课堂教学评价包含试卷测评和教师口头点评两种方式,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口头点评,这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评价。小学生对教师评价有较高敏感性,教师的鼓励能够产生巨大正能量,教师的批评会给学生带来挫折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进行鼓励式评价,给学生以更多学习动力。在识字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等因素,课堂评价也是对事不对人,以免形成不良导向。教师评价语言要诚恳、客观、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关心、关爱、负责、公平,这样的教学评价才具有较高含金量。
在学习《晚上的“太阳”》时,需要掌握10个生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让学生自己创造生字记忆方法,并在全班展示。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学生开始展示。有学生说:“请”字并不难,先要有敬言。有学生说:天上有闪电,一下推倒山, 压在心口上,这字是什么?有学生说:火上加火,那叫“炎”。教师对学生自己编制的识字顺口溜、字谜一一点评,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给予学生的创新做法以积极支持,对学生形成重要激励,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提供重要动力。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激发学生识字主动性,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设计、执行、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行动。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兴趣点,在提升学生识字热情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并养成自觉主动识字的好习惯,这对全面升级学生语文认知体系有促进作用。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识字教学中心展开施教行动,重点把握课堂导入、课堂引导、课堂训练和课堂评价等环节,确保识字教学的高质高效。
小学低段课堂教学识字方法 篇5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就是运用实物、图片或借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我在教《观察人体识汉字》这一课时,我就把文中的插图——甲骨文——汉字做成课件,逐层播放。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再加上课件的吸引力,把孩子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2.游戏激趣法。
游戏激趣法,就是根据识字的内容,设计出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识字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闪”字时,我就让一个学生在教室门外一闪,问:“你们看到什么啦?”同学们马上就能回答:“有一人闪过。”我说:“对,门内一人就是‘闪’。”同学们高兴地说:“真有趣!”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个“闪”字,而且忘不了。
3.猜字谜识字法。
猜字谜识字法,就是在课堂上猜字谜识字的一种方法。小学生爱猜谜,常常在家里要爷爷奶奶和他们猜谜语。我就把猜谜语搬进了课堂。如要学“雨”字,我说:“我们来猜个谜怎么样?”同学们一下子兴趣就来了。我说:“请听题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请猜一字。同学们马上说是“雨”字。我就说“对,你们真聪明!”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与”字。同学们喜滋滋的。趁孩子们兴趣高涨时,我又来了一条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这时同学们直摇头。我说:“不知道了吧,这是一个“告诉”的“告”字。我就板书“告”。我说:“你们也能编一编字谜吗?”于是,同学们也编出了一些字谜。这样的识字法,学生的兴趣浓,记得牢。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4.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是用形象的图画、实物等来创设识字情景,让学生牢记所学字的一种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我就运用课件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我问:“这个小妹妹在……”“哭!”还没等我说完,同学们就说出了答案。我就板书了“哭”。我说“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你们在哭的时候有眼泪吗?“有。”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
还有好多这样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在课堂上,能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教学生识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会自己识字,学生对字的记忆也深,远远比你直接教给他们识字的效果要好得多。
5.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法。
汉语拼音是我们识字的工具。当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后,我们就要教给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法,学生再遇到生字就会自主地借助拼音识字,以后就不怕遇到生字了。
每节识字课,我都将生字制作成幻灯片,先出示生字,再出示该字的拼音,让学生拼读,然后隐去拼音让学生认读。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老师就不用去教生字了。只是去检验他们对生字掌握的情况。因为一年级都是注音课文。
6.教师引路,学生效仿识字法。
这一识字法就是教师一例字引路,学生以此类学的一种方法。如在教《小英雄王二小》这一课生字时,我先以“军”为例告诉学生,“秃宝盖”下面一“车”就是“军”。你们说说后面这些生字怎么记住它,看谁记得又对又快?马上同学们就记住了后面的字。“舌”和“反文”就是“敌”。“土”和“皮”就是是“坡”。这样的识字法很有效。
7.加、减、换识字法。
加、减、换识字法,即在熟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偏旁,或去掉一个偏旁,或换上一个偏旁识字的方法。这是采用由旧入新,循序渐进的方法,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加一加。
我在教学《猫和老鼠》中的 “眯”、“咪”、“迷”、“谜”等字时,先用幻灯片播放“米”字,学生对这字很熟,我就在“米”字左边加上一个红色的“口”字。然后隐去“口”,再加上一个红色的“目”字。在退去“目”,加上一个“走之儿”。再加一个“言字旁”。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字。又如教“请”、“情”、“清”也是如此。这种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兴趣也很浓。
减一减。
就是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我在教“寸”字时,先用幻灯片播放“村”,然后减去左边的“木”字,学生念“村”减“木”等于“寸”。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换一换。
换一换就是给已学过的熟字换一个部件成新字。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这个优势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很有效的。我在教 “间”、“闪”、“闷”等字时,我就先出示熟字“问”,然后将“口”分别换成“日”、“人”、“心”来学习。告诉学生“门”内有口就是发“问”,“门”内有日在中“间”,“门”内有人“闪”一闪,“门”内有心生“闷”气。这样的学习,学生兴趣很高,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8.反义词识字法。
反义词识字法,就是利用反义词来帮助学生识字。我在教《对对歌》时,先用幻灯片出示一个“出”,然后叫两个学生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一个出,一个进。接着老师就告诉学生“出”和“进”就是一组反义词。学生理解了反义词后,老师就出示“正——”、“开——”、“长——”等,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反义词。学生很快找出来了。而且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学起来也很轻松。
9.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法。
集中识字,就是把一篇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分散识字,就是把一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分几课时来教,又不影响课文的整体结构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针对一年级学生应该先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这个障碍。那就采用集中识字法。将一篇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有些课文则运用分散识字,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学得扎实。如我在教《古诗两首》时,这课共有12个生字,我就采用分散识字法。第一课时教《春晓》就学习“晓”、“眠”、“落”、“少”。第二课时教《村居》就学习另外几个生字。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10.拓展延伸法。
拓展延伸法,课内延伸和课外延伸两种。
课内延伸,即在课堂上识字,做到字、词、句的延伸——由字(识字)延伸到词(组词),再由词延伸到句(说一句话),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教同音字上。
课外延伸,即引导学生在课外从多种途径去识字的一种方法。如到街上识字,看电视识字,看课外书识字,读对联识字,在校园里(看橱窗、标语、知识走廊)识字等。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6
【关键词】汉之星;拆分法;构字部件;首笔;末笔;编码;识字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高效课堂呢?下面结合自己把“汉之星”融入识字教学的实验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汉之星”为识字教学搭建平台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载体。近几十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减少。电脑中常用的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等,因采用拼音和字根方法输入,与传统汉字的书写完全不同,不能帮助人们强化汉字记忆,“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汉字传承的萎缩,意味着汉文化的萎缩。“汉之星”是国内第一款通过国家标准评测的汉字输入系统,在输入方法上,以形为主,以音托形,符合汉字构字原理和识字教学规律,而且,每个字只需三键就可输入,更便捷省时,是一款值得大力推广的汉字输入法。“汉之星”同时具有字、词的查询功能,这就是“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的导学功能。导学功能可对汉字的拼音、笔画、结构、码元、释义、组词、近义、反义、造句和与之相关的姓氏典故等进行查询,也可对词语的拼音、释义、同义、近义、反义等进行查询,功能强大。“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的导学功能可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汉之星”输入法以“汉字层次结构拆分”为主线,符合汉字构字的基本规律,这对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做到了与识字教学相统一,为小学识字教学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运用“汉之星”拆分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所学生字,以合体字为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汉之星”拆分法分析、记忆字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汉之星”拆分法识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巩固率也很高。通过在二年级班中的亲自实践,我认为“汉之星”输入法确实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汉字“首码+尾码+音码”三码结构本身简单易学。汉字两分出“音托部件”从而得到“首码+尾码”,这些“音托部件”很多是笔画和非成字部件,怎么拆分出来,怎么托音,这些规则需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对于已经习惯其他输入法的成年人来说,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低年级学生很多是初次接触电脑,对“汉之星”输入法接受得非常快,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其熟练程度不断提高。
“汉之星”的引入,拓展了孩子们的识字空间,“认读音—记字形—对口令说编码—扩词造句—写好字”的识字教学模式,把他们带入一个崭新领域,激发了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在“汉之星”输入系统练习中,他们学会利用生字与熟字之间部件的联系来记忆汉字,通过汉字部件的拆分、组合,学生大脑中始终浮现的都是汉字的形体,加强了对字形的记忆。学生兴趣浓、效果好、记得牢,对祖国文字的传承将作出贡献。
三、“汉之星”渗透于识字教学之中
1.教合体字渗透构字部件
如教“雷”时,可用“雨、田、雷”来记忆,教“间”用“门、日、间”来记忆,教“麻”时,用“广、林、麻”来记忆。我们还学习用对口令巩固字形,如老师说:“我说骑,骑车的骑”学生对:“马奇骑,mqq”。对于不认识的部件,教师随机说出它的读音,有心的学生把这个字记下来,可增加识字量。
2.教独体字渗透首笔、末笔
如:教学“上”、“出”时,用对比方法把首末笔渗透在笔顺教学之中:教师先范写“上”字,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笔顺,最后强调——上字的首笔是竖,末笔是横。接着让学生说“出”字的笔顺,根据学习上字的经验,学生可能会认为第一笔是竖,教师适时进行范写、纠错,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的首末笔——首笔是竖折,末笔是竖。在小学低年级独体字识字教学中,始终渗透首笔、末笔概念。
3.教汉字时渗透编码
要求能正确拆分合体字,较熟练地说出汉字编码,利用“汉之星”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对于不是字的部件,讓学生找出它的首笔或末笔(如果是首部件找首笔,如果是末部件找末笔)。在课堂上不光让学生会拆分,还让他们说出字的编码,教师把编码写在黑板上。另外,还利用“组字小魔术”练习,如广+土=( ),弓+米+弓=( ),学生无形中就会记住广土庄(gtz),弓弓粥(ggz),为电脑课上快速地输入打好基础。
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正确率
“汉之星”输入法的汉字拆分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汉之星”输入法的过程中,不仅规范了学生的书写笔顺规则,而且正确的笔画顺序,将会提醒学生注意平时的规范书写。小学生写字,多笔少笔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汉之星”输入法的练习,在部分易错汉字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如:“上”、“土” 等字,是先横后竖还是先竖后横?当学生想输入“土”,先竖后横的话这个字就输不出来,而“上”却是先竖后横。这样也为纠正一些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
五、运用“汉之星”进行预习,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运用“汉之星”系统的自动跟随功能和查询功能进行预习,学生兴趣极高。当输入一个汉字后就会相应跳出这个字的6到8个词语,不但预习速度提高,词汇量也大大增加。学生的词语接触面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这样有意或无意注意,对学生的记忆效果是不容质疑的,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更便于在说话和写作中加以运用。
把“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融入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易掌握、效果好,打造了小学识字教学高效课堂。今后要不断学习,继续努力,把“汉之星”教学实验坚持搞下去。
参考文献:
[1]于晓雅.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1).
[2]张涛.关于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0(15).
[3]谢绍先. 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8, (04) .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7
一、情境化课堂的简要概述
所谓的情境化课堂,指的就是将情境化教学理论作为最重要的教学指导理论,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作为根本出发点,利用真实的事件或充分发挥想象力创设与课堂有关的情境,情境化的教学课堂能够带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统计,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情感体验。
二、情境化课堂建设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通过创设与识字教学有关的情境,如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旋律优美的音乐、趣味形象的视频动画、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与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相贴合,进而使其能够之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小学语文当中汉字学习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学生在小学语文阶段需要记忆和熟练掌握上千个生字生词,因此导致学生有着极为沉重的以及负担,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教师主要是通过单纯的反复抄写以及“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字的结构、内涵而且容易导致小学生丧失对识字学习的兴趣。通过情境化课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学生的想象力,采用形象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汉字之间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完成汉字学习,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同时也能够夯实汉字学习基础,帮助其学会灵活运用汉字,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情境化的课堂下,教师将彻底不再使用传统的跟读法、临摹抄写法、强制记忆法等教学方法,而是通过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进入教学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以往所学知识,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其他学生的配合帮助下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汉字学习。学生将在此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并且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将会借助移情效应,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利用充满意境美、内涵美的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结构美、韵律美等,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能够加深对汉字的喜爱,同时提升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三、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也是决定识字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与识字教学内容相结合之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尽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情境创设。比如说在某一识字教学课当中,教师需要完成“情、请、清、晴、蜻、睛”等形声字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文字串编成一个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并利用转盘游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其完成形声字的学习。在此环节当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夏日荷塘风景图,要求学生说出风景图当中的事物,包括池塘、荷花、蜻蜓、太阳等。此时,教师将引入一个名为青青的小朋友作为故事主人公,告知学生今天将邀请这位小朋友与大家一起郊游。郊游过程中看到的第一个风景即为清流。此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清字的偏旁即为三点水,利用识字转盘将青与三点水拼凑成清字,而清水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教师因此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清字组词。在第二站青青看见了太阳并眯起了眼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太阳是晴字的偏旁,并利用晴字组词。之后,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只眼睛再将其竖放,并在旁边写上目字,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目字旁,并使用识字转盘将目与青拼凑成睛字,引导学生记忆目与眼睛有关,强化睛字的记忆。在这时教师需要插入一张蜻蜓的照片,并使用识字转盘将青字与虫字拼成蜻字,告知学生蜻蜓是捕捉蚊虫的能手,鼓励学生请蜻蜓到家中做客,进而顺势完成请字的讲解,并引导学生使用请字进行组词。郊游结束了,学生们的心情非常愉快,可知情字与心有关,因此可以组词心情、友情、亲情等。在利用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将原本平淡的形声字教学使用形象记忆、音形统一的方式完成教学,即点燃了教学气氛,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记忆难度。
(二)需不断增加情境互动
在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需要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利用互动性极强的趣味游戏创造情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完成识字教学,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当中。比如,在讲解“人”“大”等字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摆出汉字的造型,让学生“动起来”,此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哲理教育,利用人字一撇一捺的支撑结构,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加加减减”的游戏将汉字与汉字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日”字,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一笔变成一个新的汉字,比一比谁写出的汉字最多。此游戏将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完成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复习,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成更多汉字的记忆与学习。
(三)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
情境化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带有积极正面的鼓励性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及时评价,以此增加学生在汉字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与兴趣。在情境化课堂当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此时教师若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并且向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如上台摆出汉字造型等,将使学生进一步夯实在汉字学习当中的成果。同时,在学生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对字音、笔顺等基础内容进行强调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汉字学习的准确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提出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增加情境教学互动,适当给予鼓励性评价等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识字学习,提升运用汉字的综合能力。
摘要:分析研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从对情境化课堂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通过论述情境化课堂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等,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提出几点看法,以期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施杨,沈月明.小学语文情境——活动识字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8):99-100.
[2]王静,杨红伟,任建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2):97-98.
[3]武玉鹏,扈本英.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110-115.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8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以生活化方式构建教学情境,能增强学生的亲切感、熟悉感。如何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首先,字形解字。例如,教学“男”字时,笔者向学生讲解:“男这个字,上边是一个田字,下边是一个力字。同学们知道吗?在田里干活需要有力气才行,男人的力气比较大。因此,在‘田’下边加上‘力’,就是男字了。”又如“明”字。笔者说:“古时候没有电灯,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么时候才‘明’呢?”学生纷纷回答:“白天的时候,因为有太阳。”笔者回答:“同学们真聪明。但不止是有太阳的时候‘明’,有月亮的时候也很‘明’。同学们想想中秋节的晚上,是不是也很‘明’?”看着学生若有所思,笔者总结说:“因此,‘明’就是有太阳(日),有月亮(月),组合在一起,就是‘明’字了。”其次,顺口溜。汉字的结构、形状、意义千变万化,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顺口溜就是区分汉字形状,加深汉字印象的良好体现。如教学:“燥”字时,可以结合顺口溜:“用水来洗澡,伸手来做操,噪音惹人恼,有火能干燥。”又如,教学“吕”字时,有顺口溜:“一口口,两口吕,三口品品好味道。”这类的顺口溜,即贴近生活,方便学生记忆;又能有效的区分“相似”生字,教学效果甚好。
二、游戏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教学中难免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利用游戏教学,能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摘苹果”。具体为: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或者制作大树的卡片模型),在树枝上贴上若干卡片。每一张卡片上对应写上一个生字。之后组织学生开始“摘苹果”。学生指出其中一张卡片,在正确发音、组词、造句后,就算成功,可摘下一个“苹果”。游戏结束后,比比谁摘得多。获胜的同学,授予“识字小能手”的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至于其他同学,则鼓励其不要灰心,努力学习,下次争取进步。除了“摘苹果”之外,也可结合教学内容做其他小游戏。如,教学“拿”字时,出字谜:“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教学“告”字时,出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以这种字谜的小游戏强化教学效果,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还有“加一加”“减一减”的汉字小游戏。分别给出几个单独的汉字,让学生组合(加一加)、拆解(减一减)。游戏的形式虽然简单,但符合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渴望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从而得到教师的表扬、肯定。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竞争性”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多媒体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集视频、文本、图片、动画、声乐为一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浮想为实际的功能,多维度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记忆印象。相对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如何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教师重视对课件的制作或者选择。课件紧密贴切教学内容自不待言,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全面性、细致性、拓展性。课件内容需要正确展示出与生字相对应的、合适的图片(以图片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标出生字的汉语拼音及声母、韵母、音节,正确发音(某些生字的发音并不正确,需要教师修改认证);要能以“动画”的形式播放生字的书写笔画顺序(正确的书写顺序,要从开始识字时培养);注释出生字的字义,拓展性的遣词造句(单个生字的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在明白字义的基础上,学习组词、造句,提高生字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学“肉”字时,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平时都吃哪些肉?都知道有哪些肉吗?”待学生回答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猪肉、牛肉、羊肉,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之后再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正确书写,加深教学印象。
四、结语
众所周知,成功的教育是甜蜜的牵引,而不是强制的灌输。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转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构建情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加强识字教学,夯实识字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曹言彬.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7).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9
1.趣味识字法生动有趣, 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段正好在6-7 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他们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是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贪玩、好动, 对新奇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趣味识字的教学内容贴近儿童思维的实际情况, 字形从简单到复杂, 配图色彩鲜艳、图片内容生动有趣, 学生一见便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加上教师一改以往反复的抄、读、写的陈旧学习方法, 使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法、故事引入法等灵活多样、较为新颖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 这样一来儿童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2.趣味识字发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文字是一种枯燥的书写符号, 低年级学生面对这样一项枯燥的学习任务难免却步, 但是趣味识字的教学方法却能够很好的克服识字教学的这一困难。在趣味识字过程中, 教师很好的利用了儿童认知思维中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 把形象化的事物与图片带入课堂, 以往枯燥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动作和语言来代替, 并适时的加入多媒体视频内容, 激发出了学生强烈的加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样一来激发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潜能, 不但完成了课堂教学识字任务, 还顺利的开展了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自主能力的目标。
二、趣味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1.趣味游戏法
好动、贪玩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天性, 因此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并且不厌其烦, 在游戏中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互相帮助合作的乐趣, 个性得到释放, 孩子们很享受这个过程。因此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 教师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环境, 使用一些趣味游戏识字法, 不仅尊重他们的天性,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自主的去完成教学内容, 而且还能逐渐培养出他们识字的兴趣、并让他们自主的发觉出识字的乐趣, 实现字词的意义建构, 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 这样的趣味识字法往往会达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2.童谣、儿歌趣味识字法
儿歌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 因此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谣和儿歌, 教师可以在枯燥的识字教学任务中很好的利用儿歌和童谣, 把教学任务中要识的字用儿歌和歌谣串起来, 增加识字的趣味性。。例如, 学“春、夏、秋、冬”这四个字时, 可编成童谣“三人同日去看花, 百日朋友是一家, 禾火二字平头坐, 夕阳桥下两个瓜”这样一来不仅儿童记忆起来方便, 还能够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对识字课的畏难、厌烦情绪。
3.联想识字法
儿童思维简单、内心世界纯洁, 却具有成人不能比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年龄特点, 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具体化、形象化, 加深他们对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的理解。首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渗透汉字造字的规律, 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把自己的想象力与汉字联想靠拢在一起;其次, 教师要认真的观察、分析学生的想象力, 总结归纳出一些常见和有效的联想规律, 更好的引导他们;再次, 教师对于孩子一些奇特的联想要给与充分的肯定与赞扬。
4.动作表演法
汉字是一种很典型的表意文字。动作表演识字法就是利用汉字的这种表意特征通过直接给学生表演一些神态、动作, 让学生在音、形、义上对所要学习的生字一目了然。小学生活泼好动, 教师可以教他们运用肢体语言来理解汉字, 这是一个边动、边记的趣味十足的好识字法。如“呆”, 教师可通过一个学生的神态的表演让其他学生看到:“呆”字就是嘴巴张大, 像木头一样一动也不动, 因此, 下面是木字底;再如, 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跑”之类动词的形义联系, 在学习跑字之前, 让学生先想一想跑的动作, 然后再做一下,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 (足) 跑, 所以是足字旁。
三、趣味识字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识字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
我们学会一个字的基本要求是会读、会认、会写、会用, 但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 要想在课堂中对所学的所有生字都达到“四会”的要求是不容易的。因此, 在趣味教学中也要认清这一点, 虽然趣味识字的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的识字法, 但仍然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循序渐进, 对会读、会认、会写、会用逐步进行, 切勿急于求成。
2.所用趣味法要健康向上适合学生课堂
这一阶段的孩子仍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性格中和生活习惯中的可塑性都非常强。因此, 教师在选取趣味教学法时, 所采取的游戏、图片、情境一定要健康向上、具有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 切忌使用一些庸俗、消极的趣味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对事物的欣赏水平, 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四、小结
识字可以说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 引导好学生完成这一任务不仅仅是低年级教师的教学任务, 更是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第一步。趣味学习法促使将这两项学习任务合二为一高效进行, 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不断对其进行研发、深化, 充分发挥它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雄.谈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J]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1)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10
一、识字课教学现状
一年级识的老师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要花很多时间培养和关注学生听课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接触学校的时间不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而且学生的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些客观因素是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实际的识字教学是一种什么状况呢?通过观察,笔者发现时下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 识字课,以“写”代“识”
教师认为多写多练,掌握得才牢靠。老师授课之后给学生设计了大量书写练习的作业。练习本编号反复书写,甚至对一些二类字,只需要学生识记的字,教师也强制要求学生记忆,并坚持认为手写一遍的效果优于“嘴过千遍”。
2. 识字课识字方法多样,耗时耗力,老师学生疲于完成
这些课上老师普遍会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记,学生比较踊跃,最感兴趣的是编故事识记,但是这类课教学任务往往完成不了,要么只完成识记没有书写练习,要么书写也只是以点带面,浮光掠影。
3. 识字教学时间被课文阅读挤占
识字教学无法落到实处。教师在语文阅读与识字教学所占比重孰重孰轻两项内容间“纠结”,这就导致识字教学经常面临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一年级学生现状及识字课教学目标分析
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与我们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一年级识字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有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明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1. 心理特点
(1)过于自我。由于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任性、不听话等特点,甚至有的学生无视课堂纪律,随意打断同学发言,在言行方面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2)天性活泼,对于游戏十分热衷,并且大多都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极佳的可塑性。
(3)问题多。小学生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热情,表现为经常提问、对周围变化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热情往往保持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消散。如,刚刚纠正的握笔姿势过了一会又错了,刚刚挺直的背不一会又驼了。
(4)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比如,学习有什么用?一年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可以逻辑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再如,教师叫他复习功课时,他却可能津津有味地看书本后面的插图;或者一听到其他声响,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2. 认识和记忆特点
就认识过程而言,一年级生和学前儿童存在相似点,比如,二者的认识均带有无意性。然而,在教师的影响与帮助下,他们正在逐渐朝着有意认识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一年级学生的记忆依旧以形象记忆为主。
3. 注意的特点
(1)注意范围狭窄,在他们关注某个问题的时候,对于周围的其他事情感觉是非常迟钝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不会分配注意力,很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考虑到这一点,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要求学生边听边写,而是应在保证其听懂的前提下,再要求他们尝试着写。
(2)注意的稳定性不高。由于年龄原因,一年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思维活动脱离目的任务的表现,也体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窗外的人吸引,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总体而言,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情绪变化快;很容易产生疲累感;自控能力差;对环境敏感;经常模仿他人;思维直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给出四点建议:(1)教师不仅要注重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还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2)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又要保证综合性的体现。(3)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情感。(4)教师应借助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课标明确表示,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在识字教学方面,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首先,一年级和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教学要求是增强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并认识一千六百个汉字,掌握其中八百个字的写法;三年级和四年级属于第二学段,教学要求是提高他们识字的主动性,并使他们认识两千五百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一千六百个字的写法;五年级和六年级属于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是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使他们认识三千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两千五百个字的写法。可见,课标对于小学语文识字课中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这个能力要求是随学生年级增长而逐步提高的。
三、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众所周知,只有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才属于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究竟何为有效策略?下面我将结合一节具体课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课堂实录”(见《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13期作者:马蔷,郑宇)进行分析:
按照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需要认识的汉字数量与其需要掌握写法的汉字数量是不一样的,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可归纳为多认少写,并且课标还强调了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尽量做到识用结合。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对教学任务把握得比较好,成功地将任务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 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可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识字并不难,但忘记也很快。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在这节课上,教师以生字特点为依据,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识字方式,其中包括看图识字、读音识字等,使学生的识字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得到了巩固。
2. 将引导发现作为侧重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了几个字,而是要通过引导使其学会独立识字。由于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认识比较全面,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再如,教师在学生对蜻蜓以及蜘蛛等生字有了大概的认识之后,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形声特点来识字。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3. 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在读儿歌前,教师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在教会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前提下,还引导学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借助鼓励学生说话练习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化。比如,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这种做法使学生从练习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使其产生了成就感,这对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识字能力是正常展开阅读以及写作训练的基础与前提,同时更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一因素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正逐步摆脱“填鸭式”教学的限制,更多地关注知识学习、思维的发散以及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识字教学的内容复杂,识字信息量巨大,因此教师必须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情境化课堂中积极构建识字教学的全新方法,以提升和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识字学习的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优势分析
情境化课堂是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形式,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前提,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入恰当的学习氛围中,为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印象,最终实现对汉字的正确识读与灵活应用。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化课堂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利用具象表现、渲染气氛以及语言描述、观察字形等多样方式营造合理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轻松且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融入情境,从而提高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学生在情境化课堂中,根据自身能力找到相适应的识字学习方法,不再对识字学习有望而生畏的态度,通过这种掌握语境应用方法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简言之,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学生的识字学习提供一种欢乐且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识字所带来的独特的魅力与乐趣。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小学生年龄小,受该年龄段生理特点的影响,多数小学生精力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于他们而言,课堂40分钟要想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不但如此,识字教学本身内容就比较枯燥,小学生常常会感到课堂时间冗长乏味,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断层的问题。但将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能够综合应用文字、字形、图像、影像、图画等多种教学信息,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以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突出主体性地位。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认识且掌握读、写的文字数量众多,有一些文字极容易发生混淆,进而增加了识字学习的难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还直接影响学生对识字乃至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应用什么策略展开识字教学内容已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具体策略如下:
1.灵活应用造字原则
汉字是由笔画所构成的方块状字,虽然汉字数量巨大,但只要我们掌握造字规律,那么汉字的学习就能够化繁为简,举一反三。众所周知,汉字的最初形态是抽象化的符号,即纯粹利用图形构造文字。如在教学“大”字时,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站到讲台上,并做出双脚打开、双臂侧面平身的动作,让其他学生观察这样一个由学生身体动作所构成的特殊的“大”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相类似的文字进行联系,如自“大”字延伸至“人”“太”等字。通过这种方式,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并通过联想达到举一反三的识字学习效果。
2.突出文字象征性質
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画信息的方式展开识字教学,以增强学生求知欲。如在课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所提供的信息询问学生插图中包含哪些事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在文本中相应的位置圈出插图所反映的事物。然后将插图图画与圈出文字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课堂识字效率。除此之外,在讲解一些带动作性的生字,如“跳”“举”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演示相应的动作,给予学生小奖品的奖励,让学生在掌握文字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字所代表的含义,提高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识字效率低下的问题。情境化课堂中展开识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快乐且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本文即针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相关策略与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英.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
[2]戴慧武.浅谈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如何拓宽识字途径[J].学周刊(B版),2014.
让识字教学的课堂更精彩 篇12
1.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教学长春版二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梧、桐、材、板、柏、桂、椅”这组形声字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弄清“木”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学生“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义,学生弄清了这个部首的意义,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木”字旁的汉字了。
2.结合汉字的造字法进行字理识字,长春版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利用象形文字识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字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有机教学,提高识字效率。如,长春版一年级下册《赠汪伦》一课中“舟”字学习,教师提问:“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接着教师播放字理图,让学生明白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作“舟”,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字理识字法学会“舟”字。其实,许多汉字都可以运用字理识字法进行学习的,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为自主识字提供指导。
3.归类识字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一堂识字课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生字的特点,将生字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识字方法。如,我校崔金全老师在识字教学教研课中教学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春天来到深山里》一课时,主要采用了分类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识字,效果很好。具体是这样的:教师出示了自学提示,本课生字中形声字是();多音字是(),除了本课的读音,还读(),组词是(),另一个多音字是(),除了本课的读音,还读(),组词是();运用区别字的方法你能记住的字是(),和()字相近,组词是();按间架结构我的分类是()。这样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多种识字方法,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空间,识字效率大大增加。
4.创设游戏情景识字,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兴趣。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一边学,一边玩,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二年级下册《汉字家园(二)1》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开火车读、比赛读、用字卡做拼字游戏、贴词语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些生字。
5.歌谣说唱情境中识字。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如教“坏”字时,编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字时,教师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如,二年级下册《汉字家园(二)》围绕母体字“皮”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坡、跛、披、被、玻”,编成歌谣: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儿歌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儿童识字。
6.字配“画”识字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这样一些情境创设使得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而且降低了识字的难度,调动学生识字的欲望。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推荐阅读:
小学识字教学10-21
小学识字教学策略05-26
小学识字教学刍议01-02
小学高效识字教学01-22
小学识字教学心得01-23
农村小学识字教学11-21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08-16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刍议09-17
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12-06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思考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