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

2024-08-16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共12篇)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 篇1

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语文》(课标本)第一至四册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任务比较重。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字形难度最大。为了让孩子们能快乐地、有效的、尽快地记住生字,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在记“翅”字时,有的孩子说一片羽毛飞到了支的大腿上。在记“篮”字时,林进说,我用熟字换偏旁的“篮”,蓝天的“蓝”草字头换成竹字头。这时,我出示了提前准备的小竹篮,补充说,瞧这篮子,它是用竹子做的。我想通过实物展示,孩子们对“篮”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记“蹲”字时,丹丹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足”字加尊敬的“尊”,就是蹲了,我还会用动作来记,话刚说完,只见她走到课桌旁蹲了下去,其他的孩子一看都明白了。说到用动作来记难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记“舞”字,这个字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难字,可卢雨晨起立说,我会用动作来记“舞”,“舞”就像一个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最后的一竖像站立的左脚。此时,哗啦啦的掌声回荡在教室里。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喜欢怎么记就怎么记,肯定不会对识字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其乐无穷,从而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也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

二、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

(一)猜字谜

猜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对帮助孩子记住字形有很多作用。在识字教学中,如果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让他们认读,学生没有多大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有时我会根据字形的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在教学中以猜谜语的方法教学生字。如,“三人同日去郊游”(春)、“不低也不矮”(高),学生兴致勃勃,很快就猜出来了。有时我会在当黑板上生字随便打乱顺序巩固后,又让学生进行“猜字游戏”。有时我在教学完生字后,布置孩子们回家编字谜或儿歌,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前三分钟展示。这样,由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浓厚的参与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这些生字。此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出谜语让对方猜,有时,当学生搜集字谜、自编字谜,在收集中和读中识字,真正实现乐学。

(二)对口令

学习比较难写的独体字时吗,组织学生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对口令”游戏,既有趣,有有效。游戏方法是:老师说出一个字,学生念出笔画笔顺;或是男生说字,女生说笔画笔顺;也可以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如“女”字的笔顺很容易搞错,在弄清了它的笔画笔顺之后,我与学生来个“对口令”:师:“女”字怎么写?生:“女”字这样写——撇点、撇、横。学生边说边比划,在简单的说一说,动一动中,对“女”字的笔画、笔顺有了更深的认识,省时而高效。

(三)“过红绿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让学生养成先学的好习惯,在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中,我设置了“过红绿灯”这个游戏。我让每个学生制作工具“红绿灯”:用红色和绿色卡纸贴在一起,剪成手掌大小的圆形,这样就成了一面是红灯,一面是绿灯,再用一支小棍当把手。课中,我请能力较强的同学来担任“交通警察”,他读到的生字中,如果会读的就举绿灯,不会读的就举红灯,老师将出现红灯的字摆在黑板上重点教学。

(四)叫号出征

孩子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上给每个字编上号码,我也将我的大字卡编上号码,然后板贴在黑板上。游戏开始了,我们的口号是:“(师)叫号出征——(生)快!快!快!我问:几号几号什么字?孩子们回答几号几号是—。叫对了前进一步,叫错了后退一步,比谁前进的快。在小组里也可以这样玩,学生玩的乐极了。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一)在生活上识字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识字的“活书”。我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的环境,处处把字识。例如,假日和家长一同上街买东西,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商店的招牌,商品的名称,认出自己学过的字,读给家长听。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身边的家长。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汉字,认识更多的汉字,又可让家长高兴,一举两得。记得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自选商场》,我让孩子们带来了在超市里买东西的小票、事物的包装袋等,在小组的交流汇报中,孩子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小票和包装袋,让我眼前一亮,让孩子们产生了成就感,也从中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二)在校园中识字

汉字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利用语文活动课。带着学生在校园走走,认识校名,读读学校十字校风,看看名人名言、各类告示牌、大队部黑板报等。学生在快乐的参观活动中,既认识了不少汉字,了解了校园文化,也受到了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激发了爱校热情。记住班里同学的姓名,也是让学生在校园中识字的可行办法。我让全班五十多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名片”,互相交换,互相认识。这几十个姓名都认识了,一两百个字也就认识了。

(三)在家里识字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方乐土。学生最喜欢看电视了,如能积极引导,从电视荧屏上也能认识很多字。我告诉学生:看电视时,从字幕上认一认自己见过或学过的字。这样既满足了看电视的欲望,又加深对多学汉字的记忆,一箭双雕;家人看报,你也凑一份热闹,在一旁读一读;逢年过节,亲人发短信了,也请大人让你读一读。

生活处处都是“识字本”。学生有兴趣了,就会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使识字与生活同步。

总之,在教学时给孩子营造快乐识字的空间,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在孩子们的心间——识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番尝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 篇2

摘要:小学汉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识字教学,同样,识字教学也是整个汉语文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汉语文的新课标中针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要求:会认和学会。从此两方面看,小学初级阶段要求小学生会认汉字,而识字的教学任务更是小学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成了一大难题。针对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识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92-01

在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这便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正确的教育教学策略,让课堂更加富有活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关注生活,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生活中认字、识字,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1.创设情境,使学生提高识字兴趣

从几年的教学实践得知,许多小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这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识字技能的培养,这是因为识字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以提高识字技能。

1.1故事启趣: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汉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如教“日”这一字时,我给学生讲述“后弈射日”的故事,圆圆的恰似太阳的形象,中间一横好似是后弈射的箭。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掌握了这个字。

1.2气氛生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教师可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严加批评和指责,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1.3情景导趣:“创设情景”从教学角度来讲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教学任务具体化,二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要达到的目的有(1)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2)使学生产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识和情感体验,以产生求知欲望;(3)使之产生疑问,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自感乐趣。

1.4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鱼、乌龟等等,让孩子们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滑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1.5比赛激趣:开展练一练、说一说、动一动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2.正确选择识字方法

汉字是我国的第二语言,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很多汉字,以生活为课堂的开放之路,是一条科学之路、轻松之路、有效之路。家庭生活是识字的温床,校园生活是识字的乐园,社会生活是识字的天地。

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初步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识字方法,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识字方法。

2.1注音识字,注音识字是以学好汉语拼音为前提的一种识字方法,教师在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培养直呼音节和书写音节的能力,借助音节来识字。

2.2集中识字,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把汉字进行归类,如把同音字归类、形声字归类等。让学生进行分类学习,例如在学习“方”这个基本字时,可把该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防、访、仿、纺”进行集中学习,又如学习“guan”这个音节时我们把同音字归类学会“管、关、官、观”等一串字。集中识字符合儿童的识记能力。

2.3分散识字,它是把汉字放到语言环境中进行识记的一种方法,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用这种方法识字便于学生区别多义字、多义词。如“骄傲”一词在“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两个不同的句子中,其意不同。学生掌握了分散识字的方法,对汉字的识记就容易多了。这种方法既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4字理识字,对于难以理解的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识字。如“坐”字的识记,可以这样教,两个人在土上,又如“休”人靠着木头。对于这类汉字的教学,进行针对性分析把握结构的内在联系,就能使学生见形察义,易懂易记,增强识字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出字音,理解字义,辨清字形,增加识字效率。

2.5生活中识字,如果能将我们学生的眼睛擦亮,那么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大课堂。学生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去识字。比如引导学生从商品包装和商标上识字,引导学生从街道两旁的招牌上识字等等,学生的课外识字量会迅速加大。

3.指导实践,使学生学会汉字应用

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首先在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其次是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这是尽快识字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后引导学生写请假条、日记、手抄报等加强学生的汉字应用,让学生从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称、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内容的熟悉中,提高识字水平。让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会读的字,应该通过问、查字典等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识字水平。

识字教学点滴体会 篇3

一、识字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上好课的关键。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要想真的对枯燥无味的识字产生兴趣,必须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中,那么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符合实际且新颖的导入。决不能节节课如此,千篇一律,而是每节课都要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

二、识字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单纯的识字教学别说是对七、八岁的孩子,就是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技巧。

1.尽量不使用“学、教、记”这样的字眼

比如:在类似儿歌中教学识字,可以引导学生图文结合,领会儿歌意境的美,多读儿歌多体会,然后教师再逐渐引导:“在这首儿歌中,我们一起去结识几个‘生字’朋友,大家高不高兴?可是,他们很顽皮,在和我们捉迷藏,看谁最先找到他们。”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愿意学习了,也自然就把难度降低了。找生字的过程也就是认知的过程。这样,不但巩固了对生字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生字,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了知识。

2.让学生在创新中感受识字的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活动之后,学生们已经有了识字基础。

这时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明”,学生自己编谜语:“日发光,月反光,有了日月世界明。如:学习“杏”,学生自编谜语:“木字下面一张口”;伟:周围不见墙,一人立身旁,等等。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不要刻意评价孩子说得怎么样,只要他们愿意说、喜欢说、乐于说,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学会就是好办法。

三、在生活中识字

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在种种情境中识字。如:让学生说一说从起床到学校之间都做了哪些事?在此过程中哪些动作你不会用汉字来表达,用你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会主动学习、轻松识字。

四、划分重难点

为了让学生能多识字,为阅读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一二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需要认识十几个生字,这样难度很大,那么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散重难点。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字的词性,比如:将表示动作的词放在一起,或者有的时候生字的出现就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也可以进行归类,

还有的是表示一个意思的近义词。

总之,识字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用心去设计,就一定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识字环境,使识字教学有效、高效。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 篇4

从田本娜先生的《传统语文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不论是旧传统语文教学的“集中识字”, 还是新传统语文教学的“分散识字”, 都始终坚持认写同步, 重视写字能力的培养, 并努力加快识字速度。但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却有这样一种“新”提法: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第一学段 (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 (3~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 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 (5~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这一“新”提法中, 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将识字与写字分开, 要求认识的字多于要求会写的字, 即“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 且这种要求在低年级体现更为明显, 其认写比例为2:1, 远远高于高年级的5:4。这让习惯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我们, 在思想上发生了碰撞。在探寻提高识字速度的道路上, 从“认写同步”到“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 究竟是真正的发展, 还是前进中的误区,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笔者看来, 这一新提法无不带着一些“快文化”的影子:为提高识字速度, 将识字与写字分开。笔者不禁要问:难道“多认少写”就能真正提高识字速度吗?“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这种方法科学吗?对此, 笔者有两点拙劣之见:

一、从汉字规律特点看“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

汉字属表意文字体系, 与表音文字体系不同。表音文字体系 (以英文为代表) 使用拼音文字记录语言, 完全使用了音符记录方式, 使文字的字形与语音成了“孪生兄弟”, 且拼音文字的核心是语音, 字形表音只具有暂时的稳定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 词的声音改变了, 字形也随之改变。但表意文字体系 (以汉字为代表) 则不同, 它的音不能通过拼读文字得到。汉字所标记的是汉语语言中一个完整的音节, 而一个拼音字母, 只是标记语言中的一个音素。即使以占现代汉字总数90%以上的形声字的读音来看, 形声字的声旁中也只有很小部分能准确地表示字音, 大多数只能部分或曲折地表示字音。可见音节的读音固定在每个汉字身上, 不能拆开或分离, 只能与整个符号一起认读, 故汉字的音靠硬记。而拼音文字可以通过字母直接拼读, 如“b”、“u”、“s”三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bus”这个词, 其读音可以按照各个字母所标记的音素直接拼读出来。同时, 汉字的义跟汉字的形有紧密的联系, 汉字的字形能够直接表达一定的意义。汉字的字形不是根据语言中的音响形象构拟出来的任意符号, 而是根据语言中某个词或语素的意义构造出来的象征性符号。每个汉字, 都是“观象取物”、“法向造字”的直接结果。“象”是同特定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联系在一起的, 既是抽象的概括, 又是具体可感的意象。故汉字“因形示义, 意寓形中”。这种具象表义性是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1汉字“形意相联, 形音分离”的特点决定了低年级儿童会念并不一定会写, 也正因此, 我们才更应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重视写字, 认写同步”, 著名文学家鲁迅也曾强调:“诵习字, 当识形音意三;口诵耳闻其音, 目察其形, 心通其意, 三识并用, 一字之功乃全”。2所以, 对于新课标中的“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我们还应理性、冷静地看待。

二、从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看“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

从小学生观察力发展来看, 精确性方面, 低年级学生水平很低, 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顺序性方面, 低年级学生没有经过训练, 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看到哪里就是哪里;判断力方面, 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事物作出整体概括的能力很差, 表述事物特征不系统、分不清主次, 往往注意于各种无意义的特征而忽略了有意义的特征。正因如此, 低年级儿童在识字过程中会出现对字的细节及主要特征的观察、感知不够的现象, 从而造成错字的出现。因此在认字过程中及时通过“写字”来引导他们观察字的细节及特征, 并强化字的正确写法是十分必要的。若“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则很容易出现“多认”部分的错字量的增长, 不利于学生日后的阅读及习作。

从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来看, 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一般情况下, 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的显著表现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向理解 (意义) 记忆占主导地位的发展, 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且这个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大至在三四年级。小学阶段从具体形象的记忆为主导, 逐步发展到对词的抽象记忆, 这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综上, 低年级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义的, 机械的, 形象的, 由此看来,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反复“写字”这样的一种复述策略, 可大大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质量, 而“多认少写”却很容易导致“多认”部分遗忘的数量增加及识字的质量下降从而产生“事倍功半”之效。

总之, 在探索提高识字速度的道路上, 我们决不能为了快而快, 快要科学地快, 科学地快就是尊重规律, 尊重识字规律, 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切不可让“快文化”之风潜入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为达到“提高识字速度”的正当目的忽视手段, 而造成“学生识字基础不牢, 日后错字别字成风”的现象。“快文化”式识字要不得!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

[2]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3]马新军.从汉字的形、音、意关系谈汉字的特点[J].语言与翻译, 2006, 4

创新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的点滴思考 篇5

识字、写字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的重要性做了明确的阐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并且要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占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56.7%)目前来说,许多老师用课件将生字从课文中剥离出来,集中呈现。然后是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机械识记,孤立进行,与阅读教学没有丝毫关联。识字教学占据整个课堂,用来读书的时间很少,写字的时间很少,课堂上只有量的叠加,没有质的提升。

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了点滴思考,提出几点认识:

一、识在语言环境中

学生刚接触一篇课文,心情是好奇的,总想一口气读下来,看看课文讲什么内容,但由于识字量的限制,往往止于生字,望文却步。一篇小短文,十几个生字,十几头拦路虎,换成大人也不愿意再读下去。这个时候,一定要给他拐杖,课文下面小树叶上面的生字拼音就是拐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初读课文,读课文的同时,将小树叶上的生字拼音注在文中。

学生初读了课文,当初的好奇不再生效,这时的老师要敏锐,发现学生疲乏时应适时激励。老师要迅速选择一个切入点,立即切入课文的教学,在课文中再识字。比如《坐井观天》一课,学生读完课文以为学会了,便没了兴趣。我立即设问,“坐井观天”什么意思?拆字解释为“坐在井里看天”。师:“课题中哪个字是‘看’的意思?”生:“观。”师:(指着字)“怎么知道‘观’就是‘看’的意思?”生:“观的右边是‘看见’的‘见’。”师:“以前总有人将‘观’的右边写成‘贝’字,是没道理的,请记住这个字。”师:(指课文插图)“课文中讲谁坐在井里看天?”生:“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师:“请读‘蛙’。”生:“蛙,青蛙的蛙。”师:“青蛙家族中有许多兄弟,你知道几个?”生:“牛蛙,石蛙、林蛙„„”生字“蛙”的教学从课文开始,拓展到生活,既学会了字音,也理解了字义。

二、识在游戏活动中

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识字教学之中。

拼一拼。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学生在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

编一编。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在班级中开展编猜字谜比赛,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然后去猜别人的字谜,评出编和猜的优胜者。如,十月十日——朝,又在村中——树,一月长半斤——胖,一刀将牛和角分开了——解„„尽管学生编的字谜还很幼稚,但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却在活动中高涨起来。

说一说。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再如,学生编的儿歌:“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三、识在描摹书写中

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重视。在描摹书写的指导过程中,让学生看清生字的书写位置、间架结构、笔画的穿插挪让,让学生在感受汉字形体美的同时,再一次对字形进行细致分析和综合记忆,把生字牢牢记在心中。《朱子家训》中把写字要领概括为“身正、心静、气顺、自然”。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从一年级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最基本的要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面一拳,眼睛距书本一尺。在平时写字和作业中,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训练。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有“认认真真”的写字态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地严格要求、监督和激励,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书写习惯。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6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那么,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通过实践,我谈谈对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中灵活多变

1.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低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字识记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时,先将对应的画着太阳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日”字孩子们观察,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日”字的字形,比教者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游戏中引导学生愉快识字。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们识字呢?我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小鱼、小燕子、小蚂蚁、小白兔,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走出字迷宫”“山顶夺旗”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互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小组,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同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识字方式要多样

1.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在一年级孩子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个现成的育人场所,带领孩子们参观、熟悉学校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勤于探究”“学会创新”等词语。以后,在课余及空隙时间,孩子们又认识了校园内的名言、宣传专栏的标语等。两周之后,班上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2.故事激发识字兴趣。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后的时间里,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不在沉迷于电视,而是缠着他们讲故事,也爱看故事书了,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问家人。现在,他们识字的兴趣很大,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3.识字卡巩固识字量。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卡。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图画,然后叠起来,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卡片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让孩子们能在富于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持之以恒,将使孩子插上翅膀,在识字王国里尽情翱翔。家庭生活中,请家长利用平时带孩子外出、购物的机会,让孩子看指示牌、逛商店、公园,让孩子先认认门口的店名园名;进超市让孩子认读各种商品名称。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7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体会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识字作为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死板, 教学中没有将生活结合起来, 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严重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丰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一、生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生动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可以将生字生词编成口诀进行教学。例如, “朋”是“两个月亮交朋友”、“种”是“禾苗种在水田中”、“碧”是“王白石合成壁”等。其次, 教师还可以猜谜语为学生解释汉字的意义。例如, “四张口、一颗心”、“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十万人、排出八万去打仗、留着两万守城门”等谜语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拆分法、象形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结合生活强化拓展识字范围

在小学生的生活过程中, 随时可见汉字的身影,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汉字进行学习, 不仅学到了活灵活现的汉字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 无论是校园中的标语、黑板报、宣传栏, 还是生活中的超市、带商标的家用电器、药品盒上的说明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平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 多学习汉字, 多请教他人, 促进学生学过的汉字记得更牢, 未学过的汉字慢慢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阅读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疲劳心理, 单一的识字教学让学生乏味, 也很难真正记牢汉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汉字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 从阅读氛围中来学习某个汉字, 既能够体会到了汉字运用的准确性, 又能够有效地认识汉字组合等, 促进学生学到了更多的汉字知识。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8

一、教学中灵活多变

1、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低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 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 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 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 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字识记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时, 先将对应的画着太阳的图展示给大家看, 然后出示“日”字孩子们观察, 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日”字的字形, 比教者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 我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游戏中引导学生愉快识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 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们识字呢?我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中, 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小鱼、小燕子、小蚂蚁、小白兔, 经过多组表演练习, 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词语。后来,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我又将“走出字迷宫”“山顶夺旗”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 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小组, 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 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 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 如孩子有不同或遗忘的字词, 既可问同桌, 又可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 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 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识字方式要多样

1、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 只要我们积极引导, 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在一年级孩子入学的第一天, 我就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个现成的育人场所, 带领孩子们参观、熟悉学校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勤于探究”、“学会创新”等词语。以后, 在课余及空隙时间, 孩子们又认识了校园内的名言、宣传专栏的标语等。两周之后, 班上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 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2、讲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 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 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 才能看故事书, 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后的时间里, 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不在沉迷于电视, 而是缠着他们讲故事, 也爱看故事书了, 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问家人。现在, 他们识字的兴趣很大, 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3、字卡巩固识字量。

孩子识的字多了, 如不及时巩固运用, 会渐渐遗忘。因此, 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卡。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 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图画, 然后叠起来, 每周将字卡拿出, 认识上面的字, 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 卡片渐渐重了, 孩子们地的识字量也渐渐增多了, 知识更加丰富了。

三、实践中教学

在教学的实践中, 由课堂走向生活, 我们要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 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字, 感受生字, 运用生字。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生活识字本”, 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 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 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 交流识字成果, 评比“识字大王”。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平时留心观察, 注意收集。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接触到的信息也不一样, 识字的内容当然也不一样:上、放学路过“书店“, 就认识“店”字;喝“乐百氏”纯牛奶, 就利用牛奶盒逐渐认识了“氏”、“纯”、“驰名商标”等等好多字。至于他们学哪些字, 用什么方法来学, 没有必要去干涉他们。改天把这些“字”带到学校来, 互相考一考, 真是“乐在其中”!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把儿童昨天、前天、以往所观察到的带入课堂, 实现时间上的延伸。从儿童的兴趣出发, 开展实践活动,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 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 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 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 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 以吸收各种信息, 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 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乐于识字, 善于识字后,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将识字活动渗透于学生生活。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 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勇于探索, 大胆改革, 让孩子们能在富于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持之以恒, 将使孩子插上翅膀, 在识字王国里尽情翱翔。家庭生活中, 请家长利用平时带孩子外出、购物的机会, 让孩子看指示牌、逛商店、公园, 让孩子先认认门口的店名园名;进超市让孩子认读各种商品名称。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只要我们老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努力创造一种开放、灵活、有活力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从课本课堂走出来, 走向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真正体现“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的新课程理念, 我们的孩子就能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内课外”双管齐下, 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 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 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 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点滴做法 篇9

一、识字与阅读、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读写实践应用中识记、巩固生字

识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想要突出这个难点,不能是交给学生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出合理的办法,不能单字教学,这样学生不但学得枯燥, 而且非常不易巩固。教学中,我们要先让学生理解字义,然后再来识记字形。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识字空间,如:广告牌、交通牌、商店名、食品、玩具……这些都是学习汉字的活资源,学生大多喜欢看电视,电视中的很多东西,每天给学生布置特定的识字作业,只要学生稍加记忆,就能积淀知识。多阅读,多种环境、方式识字,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针对反复的抄写效果不佳,我采用多种写话练习:自编自写小故事、 看图写话、做小简报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二、要突出字形教学这一难点

关于识字,记住字形,规范书写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大部分的老师都喜欢让学生反复练习来得以记住字形, 这样的方法往往使学生记住的字形不牢固,不是记错偏旁,就是多一笔少一笔,出现很多易错字,还记得特别牢固,多次纠正都难以解决这个难题。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再发生,给识字教学带来困扰, 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找到合理的办法,好的识字方法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猜谜法、拆字法、比较法、玩游戏法、 编顺口溜法、形象记忆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字。教学中应把识字教学与学生主观能动有机结合起来,变“教”为“学”,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通过观察生字,发现汉字的规律,从字的偏旁、组成、 结构方面使学生找到识记字形的好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个时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的识字方法千奇百怪,却又是那么的科学合理。如识记“宝”字,有的学生想出“在屋子里面,藏着一块玉”;如识记“啄”字,有的学生想出“啄木鸟啄虫子用口,所以‘啄’有一个口字旁,三撇是啄木鸟的嘴和舌头,一点是虫子……”。又如“雨”字,有学生想出“‘雨’字外面的框是窗户,四点是雨点,我坐在窗前看下雨……”。把学生好的识记方法和大家共同分享,更好地易于记住字形。对于书写,同样不能忽视,记住不代表就可以规范书写,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书写的问题,对于书写,训与练要结合起来,不能光说不练,既要有整体指导,也要有个别辅导,要让学生动笔书写,及时指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加以解决。教学中把识字的时间要安排出来,一年级一般每课时在10分钟以上,二年级也在8分钟左右。第一课时主要是指导识记和书写,第二课时主要是巩固识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识字效率得到保证,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科学细致的指导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汉字是一门艺术,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更凝聚着一种精神。 常言道:字如其人。写字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既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更能增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因此,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抓好学生的写字教育不容忽视。

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写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写字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大部分的老师只是要求学生把字写对就行,至于是怎么写的,却往往不在意。坐姿正确,对身体有好处。正确的握笔,书写时才能使手腕用力适当,写字才能轻松。写字时,要整体把握字的结构,才能书写美观。另外,执笔方面,我给学生安排了手指操,帮助学生活动手腕,促进手指的和谐操作。执笔用力过大,执笔的高低,不要离笔尖较近,执笔应灵活自如。运笔方面,应提醒学生要学习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通常使用软笔的运笔方法,显示出笔画的提按转折,不要用蛮力去写。 写字教学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及时纠正,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才能更好地巩固识字。

总之,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 只有科学合理地施教,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低年级小学教学中,让小学生识字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汉字牢记在心,这就需要教师要科学施教,教导学生们养成识字的习惯和相对应的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 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 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地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

二、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式,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为“王婆”辩屈》、《开卷本必有益人》、《卫生所不卫生》等。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

五、因地制宜地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1. 引导求异、求新思维

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2. 拓展观察思考空间

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低年级识字教学点滴谈 篇11

关键词:兴趣;识字能力;识字质量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只有在低年级完成足够的识字任务,打下扎实的基础后,才能为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提供保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增加了不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又有这么大的识字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成为本人这几年低年级识字教学努力的方向。

一、激发兴趣,养成主动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其主体作用。低年级识字教学应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喜欢识字,并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施游戏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教学《月儿弯弯》一课时,教师做了星星形状和月亮形状的生字卡片,将它们贴在“银河”(黑板)上,使抽象的生字变成“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学生记住了哪个生字,就可以把“闪闪的星星”摘下来带回家去。

又如,教学生字“休、看、尘、尖、从、男、灭、林”时,教师将生字分成偏旁部首和独体字两部分制成卡片,把卡片分给学生,让学生“找朋友”,将偏旁和独体字组成所学的生字,看谁找到的朋友多,就奖励给他一颗小星星,很快一个个生字宝宝在学生手中出现。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生字。

二、识法指导,提高识字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学生识字任务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归类识字法

汉字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属于形声字,形声字的认识是学生识字的一个难点。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到音形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如,学习“跑”“泡”“抱”时,让学生这样识记:“跑”是形声字,“包”表声,“足”表义,有足才能快快跑,一般来说含有“足”字旁的字都和脚的动作有关;“泡”也是形声字,“包”表声,“氵”表义,有水才能把茶泡,含有“氵”字旁的字一般来说都和水有关;同样记“抱”字,“包”字表声,“扌”表义,有手才能轻轻抱,一般来说含有“扌”的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记牢了这三个字的字形,也理解了这三个字的意思,学生在认字过程中,能触类旁通,提高识字能力。

2.“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识字法

“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和汉字的组成规律,巧记汉字。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熟字,以加减法的形式进行组合,就可以变出一个新的汉字。如,日+月=明,小+大=尘,月+半=胖,把-扌=巴,滑-氵=骨……只要学生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学生就能很好地观察字形,分析字形和识记生字。“比一比”的识字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把形近字区分开来。如:日—目,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日”字肚子中间只有一横,“目”字肚子中间却有两横;在学习“天”和“无”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视角有限,他们往往很难看到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于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特意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不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两个字。

3.“编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很多汉字都可以编成一则有趣的谜语,寓教于乐,是一种极好的识字方法。如,“朋”:两个月字手拉手;“闪”:人字躲在门里边、“景”:一个太阳照在北京城;“免”: 兔子的尾巴不见了;“也”: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经常引导学生编这样的谜语,让班上的学生去猜,不但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虽然学生编的谜语总是那么幼稚,但他们的识字热情却在想一想、编一编、猜一猜的过程中高涨起来。

4.“借助工具书”识字法

人们常说字典是不会说话的好老师,是一种重要的识字工

具,借助字典认识新字,理解字义,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低年级学生要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

典。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借助字典自主识字。如,在布置预习课文时,告诉学生遇到读音不懂的字,可以用部首检字法去读懂它们,遇到自己不懂的字义,可以用音序检字法找到它们,去理解它们的意思。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时时处处运用字典来识字,久而久之,学生用起字典来得心应手,识起字来就不再困难,日积月累不但丰富学生的识字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三、加强巩固,保证识字质量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大,生字回生率高,如何让学生牢记所学的生字,达到学以致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遵循记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总是及时地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和新词。

1.结合具体语境巩固生字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学完生字后,教师将本课生字编成一段小韵文,让学生读一读,以巩固所学的生字:湖水蓝莹莹,湖面闪金光,我在船里坐,看见湖边人特多,爷爷弯着腰,妹妹蹦蹦跳,手里举着五角星。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又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如,教学《菜园里》时,教师事先准备了韵文中出现的蔬菜实物,并给每种蔬菜贴上名称卡片,在巩固生字时,创设了“买菜”的游戏环节,让学生上台看一看、摸一摸蔬菜,认一认卡片上的蔬菜名称,然后举起相应的词语卡片,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就算买菜成功,就可以带着奖品(蔬菜)回到座位上。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自主活动中,既认识了蔬菜名称,又能轻而易举地记住生字,真是一举两得。

2.利用组词、说句的方式巩固生字

单个生字的记忆总是那么枯燥,还非常容易遗忘。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给生字宝宝找朋友,再用找到的词语朋友说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来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月光、灯光……今天晚上的月光真美呀!家里的灯光好温暖;见—看见、再见、见到,我看见妈妈在洗衣服。放学回家要跟老师说再见。我见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阳—太阳、阳光……天上的太阳红红的,像大火球。明亮的阳光照在小树上。……在组词、说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记住了所学的生字,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实的基础。

3.在生活中巩固生字

生活就是一个语文大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汉字,告诉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认识的字,认一认超市里的商品名称,记一记公交站牌上的站名,读一读街上的广告牌,看一看电视屏幕上的字……只要用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细留心,你就会有收获。在生活中巩固所学的字,认识新的字,长期坚持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觉、主动地识字,识字量自然就会大幅度提高了。

总之,识字的方法很多,要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学生个体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尝试,让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识字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 福建省长乐市大祉小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2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是最根本的

1. 表扬学生每一次奇思妙想的造句。

作文教学应该贯穿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而不仅仅局限在作文课上。尤其是低年级的造句训练, 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基础。当学生有好的造句出现的时候, 教师要积极鼓励, 让学生从造句中寻找写句的兴趣, 为习作打好基础。如:“风一来, 小柳树就生气了, 气得浑身发抖。”“太阳慢慢地落下了山坡, 留下满坡金子。”这样的句子多么富有情趣啊!

2. 鼓励学生每一次精彩纷呈的发言。

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语言的过程。由读到说, 由说到写, 作文水平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提高的。课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往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中, 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甚至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人物, 这时候学生的发言便会非常精彩。如, 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 有学生就这样发言:“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 也要做像苹果、石榴一样的人, 我们既可以有朴实无华的心灵, 也可以有华丽的外表。”你看, 他的发言多么精彩啊!

3. 回应学生每一篇真情实感的日记。

学生写日记是和教师进行心灵交流的最好方式之一。我经常鼓励学生在想和老师交流的时候, 可以写日记。记得有这样一篇日记:

下午的劳动课, 因为要出去扫雪, 所以我抢先了一步, 到三年级拿了一个扫雪的工具, 便出去扫雪了。呀, 外面真冷啊!我不停地搓手, 不停地跺脚, 站在一边儿躲清闲。这时, 张老师走过来, 说:“不扫雪, 在那儿干啥呀?”我说:“给。”我边说边把工具递给了老师。“呵呵!”张老师笑了笑, 便加入了扫雪的队伍。看到别人都在那里忙碌, 而我却孤零零地站在那儿, 多不好意思啊!我问了问旁边正在扫雪的肖娇:“娇娇, 我用一用你的工具吧?”肖娇却说:“不行, 我还要劳动呢!”过了一会儿, 她却把扫帚给了张丽红。我走过去对肖娇说:“你让她用, 为什么不让我用啊?”肖娇却说:“不让, 就不让!”我气呼呼地站在旁边, 心想:只给她, 不给我, 一样都是人, 却享受着不同的待遇, 这也太偏心了, 我和张丽红有什么不一样呢?不过, 后来我又认真想了想, 难道是我的态度不好吗?中午回到家, 我拿着镜子照了照自己, 我有那么讨厌吗?

这篇日记, 学生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只有内心有真实感受的时候, 写作才会水到渠成。而从这样的日记中, 教师也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 以便及时开导和梳理。

4. 适当提供一些发表作文的机会。

农村学生发表文章的机会很少, 所以, 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发表作文的机会, 是激发他们成就感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帮学生联系作文杂志或小学生报刊, 如果实在没有机会, 也可以利用班里的黑板报或班级手抄报, 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文章被同学们阅读的惊喜, 进而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二、把握地域特色, 农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个性的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1. 在自然风光中感受美丽。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草木虫鱼清风迅雷, 大自然的美永远是那么充满生机。长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小学生, 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便会在具体的形象面前, 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激发出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学生, 农村就是学生的摇篮、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如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爱我的家乡, 爱那一朵朵散发着幽香的小花儿, 爱那一条条山间小路, 爱那一颗颗有生命在颤动的山石……”

“红红的柿子叶悄然落地, 那是它对大地的承诺, 是它对生命的眷恋……”

“在温暖的春天, 那片空地上会长油菜, 每当风姑娘来临, 油菜花就会被吹落到河里, 仿佛给河面铺上了黄色的地毯, 我把这情景叫‘天女散花’。有时我会摘些竹叶搭上去, 这样就更有情调了。在炎热的夏天, 我经常卷起裤脚, 把脚轻轻地放到河里, 让河水抚摸我的大腿和脚上的每一寸肌肤。然后, 看着河里鱼的游动, 听着鸟儿嬉戏的叫声, 唱着自己最喜爱的歌, 别提多惬意了。在金风送爽的秋天, 我独自坐在台阶上, 数着已布满河面的菱角, 看着湛蓝的天空, 好开心!在寒冷的冬天, 我用冻得通红的手去摁下一块冰, 看着鱼儿在水里和我‘捉迷藏’, 寒意全没了。”

这是多么富有灵性的语言啊, 不亲身体会, 又何来如此精彩的句子!

2. 在校园生活中寻找童趣。

农村的校园也是别具特色的, 农村学生的课间生活也同样充满童真童趣。在学生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新奇的, 教师要努力去发现童趣并激发情感。小小的沙包可以飞出美丽的弧线;你追我跑的打闹激起了串串笑声;看落叶盘旋而下, 那么迷人……这样的校园生活不都是写作的素材吗?

校园篇:啊, 我的校园, 美丽极了!我们渐渐地长大, 她也在渐渐地长大。不信, 你瞧:那边的塔松都超过了一楼, 山桃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菊花含苞欲放, 这边的苹果树和南瓜秧也不甘落后, 真像是现实中的QQ农场啊!

教室篇:这是我们的家, 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 一起嬉戏。我们的教室虽然不算最美, 但我们是用心来装扮这个家的, 在我们的心中, 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家更重要的了。

体育篇:有一次在体育课上, 我正显摆着翻跟头, 不料却显了个四脚朝天的功夫。哇!就在我倒霉地摔在地上的那一刻, 我看见姜老师温柔地翻了一个轻松的跟头。太好了, 我终于看清楚姜老师翻跟头的动作了。放学回家以后, 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翻跟头, 经过几次失败后, 我也能轻松地翻跟头了。那一刻, 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 不由地在床上乱蹦乱跳。

活动篇:刘欣雨把球传给了我, 球在空中划了个弧线, 我纵身一跃, 接到了球, 于是, 我拿着球全速运球到篮筐那儿。邓成来防我, 可惜他太小, 我没费工夫就超过了他。我超过了他, 径直向篮筐那里跑, 离篮筐还有一段距离, 我拿起球, 右脚往前迈一步, 左脚再迈一小步, 跳起, 打板, 球进了!我太开心了!好自豪哦!

这就是农村学生特有的情感和经历, 这些都是我们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法宝。

3. 在农活劳动中体验酸甜苦辣。

劳动产生美, 劳动锻炼人, 劳动也是习作的源泉。农村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忘“农活”这个本, 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之中。有了切身的体验, 学生习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给——接住———”一阵阵声音, 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在河滩边捡煤渣啊?当时, 我们累极了。你看, 李远那金鸡独立多帅啊, 手里拿着煤球好像是铁饼选手在掷铁饼。下面更是不得了, 一队队的人马, 一堆一堆的煤球往上传, 累极了, 也热闹极了!

上一篇:网络电影艺术的下一篇:A级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