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点滴做法(共12篇)
识字教学点滴做法 篇1
小学低年级识字十分重要。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至关重要,对学生今后整个语文学习的意义十分深远,因此,科学细致地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必须找到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识字与阅读、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读写实践应用中识记、巩固生字
识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想要突出这个难点,不能是交给学生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出合理的办法,不能单字教学,这样学生不但学得枯燥, 而且非常不易巩固。教学中,我们要先让学生理解字义,然后再来识记字形。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识字空间,如:广告牌、交通牌、商店名、食品、玩具……这些都是学习汉字的活资源,学生大多喜欢看电视,电视中的很多东西,每天给学生布置特定的识字作业,只要学生稍加记忆,就能积淀知识。多阅读,多种环境、方式识字,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针对反复的抄写效果不佳,我采用多种写话练习:自编自写小故事、 看图写话、做小简报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二、要突出字形教学这一难点
关于识字,记住字形,规范书写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大部分的老师都喜欢让学生反复练习来得以记住字形, 这样的方法往往使学生记住的字形不牢固,不是记错偏旁,就是多一笔少一笔,出现很多易错字,还记得特别牢固,多次纠正都难以解决这个难题。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再发生,给识字教学带来困扰, 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找到合理的办法,好的识字方法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猜谜法、拆字法、比较法、玩游戏法、 编顺口溜法、形象记忆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字。教学中应把识字教学与学生主观能动有机结合起来,变“教”为“学”,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通过观察生字,发现汉字的规律,从字的偏旁、组成、 结构方面使学生找到识记字形的好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个时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的识字方法千奇百怪,却又是那么的科学合理。如识记“宝”字,有的学生想出“在屋子里面,藏着一块玉”;如识记“啄”字,有的学生想出“啄木鸟啄虫子用口,所以‘啄’有一个口字旁,三撇是啄木鸟的嘴和舌头,一点是虫子……”。又如“雨”字,有学生想出“‘雨’字外面的框是窗户,四点是雨点,我坐在窗前看下雨……”。把学生好的识记方法和大家共同分享,更好地易于记住字形。对于书写,同样不能忽视,记住不代表就可以规范书写,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书写的问题,对于书写,训与练要结合起来,不能光说不练,既要有整体指导,也要有个别辅导,要让学生动笔书写,及时指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加以解决。教学中把识字的时间要安排出来,一年级一般每课时在10分钟以上,二年级也在8分钟左右。第一课时主要是指导识记和书写,第二课时主要是巩固识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识字效率得到保证,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科学细致的指导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汉字是一门艺术,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更凝聚着一种精神。 常言道:字如其人。写字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既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更能增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因此,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抓好学生的写字教育不容忽视。
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写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写字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大部分的老师只是要求学生把字写对就行,至于是怎么写的,却往往不在意。坐姿正确,对身体有好处。正确的握笔,书写时才能使手腕用力适当,写字才能轻松。写字时,要整体把握字的结构,才能书写美观。另外,执笔方面,我给学生安排了手指操,帮助学生活动手腕,促进手指的和谐操作。执笔用力过大,执笔的高低,不要离笔尖较近,执笔应灵活自如。运笔方面,应提醒学生要学习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通常使用软笔的运笔方法,显示出笔画的提按转折,不要用蛮力去写。 写字教学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及时纠正,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才能更好地巩固识字。
总之,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 只有科学合理地施教,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低年级小学教学中,让小学生识字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汉字牢记在心,这就需要教师要科学施教,教导学生们养成识字的习惯和相对应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
识字教学点滴做法 篇2
——识字写字教学点滴谈
四道湾子中心校 王晓慧 聪明的人,用别人的智慧来填补自己的大脑。智慧的人,把学来的东西实践于自己的领域。
我知道我天性不够聪明,通过后天的各种塑造也并非智慧的人,但我愿意成为聪明和智慧的人。所以我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想真正的用别人的智慧填补自己的大脑,也想着把学来的东西在自己的领域内实践,以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历练提升自己。
一、初教语文,感触如江水涛涛而不绝。
套用很时下流行的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因为所谓的学习和实践,并不是一日之功。我从教11年,一直从事高段数学教学工作,上学期由于工作需要,改教了二年级语文,我这老教师面临新课程想要最快速的进入角色,要学习的东西多的可想而知。首先就拿起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教学实施》仔细研读,说实话,即便我读了几遍以后,想要把所有的东西拿来实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几节课下来,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成了我的负担。我四处求教,询问同事的识字写字教学的落实情况,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问题。写字教学不但要学会认会写,还要掌握识字方法,把握写字的笔画顺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怎样的识字、写字方法才能效果显著呢?如何让学生爱上汉字,如何把一颗颗汉字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有效心田呢?我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困扰的问题。
二、识字教学,反复尝试雏形初显。
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乐于识字、趣在书写”,我与同事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讨,反复研读2011版《语文新课标》识字写字教学学段目标,阅读“识字写字”教学相关资料,潜心学习,精心实践,为了更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研究,我校也专门成立了“识字写字”教学研习小组,组织开展“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由教导处带领语文教师参与,在教师发展工作室共同探讨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注意字的音、形、义结合;识字与听说读写结合;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认字”的愿望。因此,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为前提,以“识写分流,多识少写”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为主线,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去掌握识字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使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和大量阅读打好基础。为此,我们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构字特点,结合同事及我的教学经验,找出一套形式和内容一致的科学的、受孩子喜欢、轻松有趣的识字教学方法与大家交流。
1、环境识字法。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玩汉字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识字的方法,激发强大的识字愿望,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并成为引领学生快速走上求知高速公路呢?首先,创设轻松愉快的识字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识字时,我们要注意激励学生亲自动手创建、老师参与设计、识字过程丰富多彩和活泼有趣的识字乐园。如运用笔画、笔顺名称表、偏旁部首名称表、田字格、回字格、字卡、四季名称卡片、十二生肖卡片、课程表、全班同学的姓名卡片、小学生守则、学习园地、识字儿歌、儿童读物、地图、名人名言、谜语、绕口令、对联、绘画作品等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识记,书写指导,复习巩固,增强儿童识字量,丰富学生阅读内容和课余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2、儿歌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将生字创编成儿童喜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的儿歌进行识字教学,变枯燥无味的呆板识字为绘声绘色的趣味识字。如“青”的构字率很高,为了学生便于区分并正确运用,我编了几句短小浅显的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心中有事情,看东西用眼睛,太阳出来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美丽姑娘叫倩影。这样,“青、清、情、睛、请、倩”等兄弟姐妹全到齐了,学生在儿歌的诵读和比较中认字又辨义。在这种儿歌的韵律的感召下,学生轻松愉快地一边玩一边在形象优美的儿歌中记忆着生字,变压力为动力。同时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发展了语言,使教学过程受到识字、启智及审美的多重功效。
3、号码识字法。课改提倡“识写分流,少写多识”。为了让学生不再面对十几个新生字朋友眼花缭乱,发生张冠李戴的尴尬局面,我采用引导学生给新生字宝宝排队,即把生字按照1、2、3、4、5、6、7、8、„„的顺序排列,学生就可以让每一个生字对号入座,避免了混淆的现象。如《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二年级上册第43页)7课的生字有:躯、鞠、躬、肝、脏、肠、肤、肌、肉、胸、皮、胆共12个。我和学生一起给它们一一编号,是所有的生字变得听话而有序:1号1号躯躯躯,2号2号鞠鞠鞠,3号3号躬躬躬„„当孩子认识了字形,再玩藏猫猫的游戏加以巩固。老师读序号或生字,学生用手压住,连读三遍并组词。进行过程中可以变换节奏,以训练孩子敏捷的思维能力。
4、伙伴对对碰识字法。这一方法的是指用两个或者三个熟悉的字组成合体字,如,禾与火组成秋,双木成林,三木森等。两个或者三个伙伴碰撞在一起组合成新的字。
5、字形分析法。在识字时,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字形的方法和能力。如独体字可采用分析法使学生对字形的记忆更清新,还有一些过于复杂和特殊的字,也可以采用此法。如教学“攀”时,为了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我让学生观察“攀”字是有哪些部件组成的,共有几画?学生通过分析之后找出:为了加强记忆我随即编了一则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两木夹双叉,大手把它拉。学生很快记住字形。学生心中先有字形,再写字就显得容易而轻松了。久而久之,这种“胸中有字再写字”的字形分析法,不仅对学生记忆深刻,而且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6、以旧换新识字法。中国的有些汉字十分相似,有些甚至一笔之差或偏旁部首的不同而已,如同孪生兄弟。比如我教学“报”字时,引导学生把熟悉的“服”字的“月”字旁换成“扌”旁就念“报”。
7、形象识字法。动作、语言、实物是一种直观形象、可感可摸、易于接受和沟通的形象语言符号,也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识字方法。如抱、跑、炮、泡等字声旁都是“包”。抱东西用手(抱抱抱),放炮点火(炮炮炮),泡澡用水(泡泡泡),赛跑用脚(跑跑跑)。这种由事物或动作的意会到字词乃至句子的逆向思维的识字过程,学生不仅快速认识许多生字新词,还学会了如何准确的运用动词,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开发了智力,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写字教学,循序渐进效果渐佳。
1、教师练字,率先垂范。为了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首先提高教师的写字水平,学校要求教师坚持练字,每周至少3页字帖。以便给学生起到的好示范作用。
2、学生练字,贯穿每字。要求学生不仅仅是上写字课时候才认真写字,而是要有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
3、开展写字竞赛及作品展示。为了激励学生写字的兴趣,我们每学期都开展写字竞赛,奖励学生。并且把优秀写字作品在艺术节上展示。
四、识字写字教学困惑之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识字写字教学贵在坚持不懈。但是要是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写字,教学任务又会削弱而无法完成。而且学生一笔一划的写字了,写字速度就慢下来了,写个字像捉虫子一样慢腾腾的,我也清楚一切都需要过程,时间久了学习写字质量和速度就会提高了,但是怎么在这个过渡期内让写字质量和教学任务不冲突呢?而且怎样让学把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从而坚持不懈的习字呢?这是我目前困惑的问题,识字写字不弃不离地陪伴着孩子们的一生。我希望我们能用智慧和爱把美丽的汉子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用一生去收获它的甜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和困惑,希望和各位同行们交流。
集中识字教学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集中识字法;感知识字;自主识字;玩中识字;巩固识记;自觉识字
一、识字教学五步法
1.结合语境,感知识字
汉字是抽象的表意符号,语言环境是提供孩子思维记忆的一个背景、靠山,离开了语境就很难理解一个字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因此,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呈现图片及视频资料、人物对话、儿歌等语境,引导学生听范读、看图说话,有感情朗读、自练读,从而体会语境,感知字的音、形、义。
2.展开想象,自主识字
世界真奇妙!在孩子的脑海中充满了认识世界的渴望。当他们只会用眼睛去探索时,生硬的方块字也许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识字教学中把孩子心中想象的翅膀展开,将会点燃孩子眼底炽热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动脑、想象识字是有效途径。
如,“坐”结合字形想象“两个小孩‘人和人在土堆‘土上玩耍”。
3.游戏活动,玩中识字
将识字的难点分解在活动中,采取猜字谜找朋友,拼字游戏,编儿歌、顺口溜等活动,令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情境中轻松掌握汉字。
如,以“直”为基本字,加上偏旁部首拼出“植、值、置、殖”等。
让孩子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效果倍增。
4.识写结合,巩固识记
小学生要掌握的汉字多达2500个,其中形近而音义各异,音同而形义各异的字很多,还有些字形复杂,很难写对。因此,识字教学中必须把识字与写字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现在,有的教师把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识字和阅读等活
动,学生当堂书写时间太少,大量书写练习被挤到课后进行。这样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虽能完成字量,但可能写得不端正、不美观,甚至错误。结果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效果不佳。此举危害很大,故教师要在教学识字的同时,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
此外,还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训练学生抄写生字、读写词语、写话等,巩固识字效果,提高写字能力和运用能力。
5.课外阅读,自觉识字
课堂上识的字毕竟太少,要想多识字,应把重点放在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要体现学生的自学,使其在阅读中自觉进行识字,增加识字量。同时,教师进行必要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读书识字的方法。如,用“遮读法”识字(先读拼音,再音和字并读,最后遮住拼音进行纯汉字阅读),边读边写生字等。此外,还要训练学生勤翻字典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读书识字的能力,更好地在阅读中自觉识字。
二、结合识字教学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1.词句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低年级教师只注重识字教学,对词语训练兼顾不到。高年级教师则偏重文章结构的分析,而把词语教学只视为扫除障碍,训练的力度也非常不够。所以,师生理解、积累词语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因而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说话写话时词汇贫乏,语言干瘪,缺乏形象性。所以,小学阶段要强化词句训练和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词句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因此,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在让一般性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基础上,着重让他们进行品词学句训练。
2.学习词语的目的性
学习词语的目的主要是消化运用,运用词语离不开积累词语。因为只要词语库存丰富,说话时才能随口而出,左右逢源。要积累众多的词语,只靠机械地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深刻理解和有意识记,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学习理解—识记积累—熟练运用,是我们学习运用词语的三部曲。
3.如何确定重点词
加强词语训练并非逢词都练,而是要抓住重要的词进行重点训练。要进行重点训练,必须要抓住重点词。如何确定重点词,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学生没有学过或虽然接触过,但理解不正确,容易弄错的词语;(2)能突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3)运用得特别确切,富于表现力的词语;(4)多义词、近义词、成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4.积累词语的方法
积累词语的方式往往与背诵精彩的语段联系在一起。这些语段之所以精彩,往往是其词华语美。背诵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方式,因而我们要增强背诵意识,加强背诵的训练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今后的听说读写时,才能用语丰富,妙语连珠。
提高教学质量的点滴做法 篇4
一、狠抓班风——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良好学风是取得优质教学成绩的保障, 好的班风是好的学风的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形成良好的班风, 必须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 新集体成立之时就是建立班规班纪之际。在民主集中的原则下, 全面系统地、有针对地制定有实效性的制度, 做到有规可依。通过了班规之后就是认真学习, 做到生生胸中有数, 有规必依, 深入落实, 赏罚分明, 违纪必究。
为了保证规章制度实施的实效性和持久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 对全班学生进行量化考评, 做到抓反复、反复抓。教师要对班级制度的遵守和落实情况进行认真监督和及时点评, 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汇总。对班级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及时进行公开表扬, 对偏离行为规范的行为, 开展对事不对人的评价讨论, 利用班会时间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面教育, 对于极个别的违纪严重的谈心教育。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巩固和强化, 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正了, 学风才会浓。学生在良好的班风氛围中, 全心投入学习, 教学质量在无形之中一定会有所提高。
二、树立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一个正常的班集体, 相对而言, 一般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及后进生。优等生往往因品学兼优而备受教师的精心呵护;后进生调皮捣乱惹事生非, 也就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而中等生因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处于一般水平, 比较安静, 且较少惹麻烦, 容易被教师疏忽, 因而成为教学的盲点, 而他们恰恰是教学的临界生。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采取“抓中间, 激两头”的教学策略。教师关注中等生, 激励中等生突破学习困难, 帮助他们体验成功, 无形中就会使优等生自主生发紧迫感, 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 自然而然, 优等生就会自觉努力。教师应大力激励进步的学生, 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 让差等生也能感受到中等生经过努力已经成为或者将要成为优等生的状况。后进生在心理上萌生学习努力的希望, 改变之前那种自暴自弃的态度, 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肯努力, 谁都能进步。教师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班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好风气, 浓厚的学风就会不由自主地形成。
三、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充分利用40分钟, 让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 轻松学会知识,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一理想境地,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标的基础上, 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 对一节课从内容、目标、重难点、问题设计、板书设计、教具准备、作业布置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 并要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学生, 适应学生。俗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一个好教老师, 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听众讲授同一个主题内容。学生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 是以他们受益多少为主要指标, 而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去调动, 有了兴趣, 上课才有“卖点”。一旦学生失去兴趣和得不到东西, 就会选择放弃, 所以, 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2. 完成课上任务——精心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力量放在课内, 尽可能让每堂课都做到优质高效。
教师要在上课前再次熟悉教材、审视教案, 并做好相应的修改, 准备好需要的教学媒体,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安排合理恰当的教学内容, 设计优化的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 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和节奏, 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让教学活动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要吝啬奖励, 应以鼓励为主,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习的激情, 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 反馈效果——分层布置作业
布置和批改作业是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作业的布置要精挑细选, 对于作业的难度要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是应该全体学生会的, 哪些是尖子生应该会的……教师要根据作业的难度, 分层布置。对于尖子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少做一些基本题, 多做一些挑战思维发展的题, 这样, 尖子生的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学困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从基础知识入手, 先做一些简单的题, 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学困生的自信, 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打好基础, 然后慢慢提高难度, 使他们的知识通过时间的延续、困难的分层, 最终达到进步;对于中等生, 也要找一些适合他们的题, 使其不断得到进步。在实施分层作业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分类和知识难易的程度, 最终达到基础知识牢固掌握, 有难度知识通过认真思考中等生和优等生会做的目的。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作业批改, 并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特别是对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
4. 课后完善——耐心辅导
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力争使每一位学生时时进步。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而且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 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只要他们有所进步, 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优等生“小老师”的作用, 让好同学帮助差同学, 因为他们属于同一年龄段, 认知水平和语言习惯更加相近, 有时“小老师”的讲解会比教师的讲解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所以, 教师要积极调动“小老师”的积极性, 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 篇5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过去我们实行疲劳战、题海战,学生的成绩确实提高了,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降低了,灵活性不足,一个个成了书呆子,从小就戴上了眼镜,貌似小博士,但是内心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新理念,广大教师要沉着总代表结合自找教学环境,自己的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本人所阐述的只是自己或者与同行一些做法而已。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本人就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树立大语文观摆脱当前所面临的困境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列举 一些做法。
关键词:自学、好奇心、创新、语言积累。
从教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豁上、拼上、靠上、流血、流汗”等字眼不时响在耳边教师之间题海战、疲劳战,以至于不少学生不能忍受精神上的压力,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反思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有时与同事半开玩笑的说:“我们在兢兢业业的摧残学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者作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点了一个点,问小朋友是什么,有的说是小鸟的眼镜;有的说是一滴水;有的说是小朋友的眼泪„„小朋友的回答积极踊跃。而到了大学的课堂上,问学生这是什么,齐声回答是点,而问有没有其它的答案时学生们感到非常诧异,没有一个回答其它的。这就是说小朋友经历了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教育,孩子的那种灵气哪里去了?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孩子的思维却被我们抹杀了。还听过这样一件事,大作家王蒙给他的孙子做的语文试卷还没有考及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这些故事 我们深思我们的教学是成功还是失败。
2008年是山东教育振兴的一年,真正的素质教育开始了,首先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了,今年的寒假省政府要求不得早于正月15开学,应试教育已经走到尽头,山东迎来素质教育的春天!一系列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前也提素质教育,现在好谈素质教育,很多问题都很迷惘,学生的活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不够用,甚至有的教师新授课程不能正常完成,于是又牢骚满腹,矛盾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又能把我们语文课上好,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本人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及树立大语文观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要作一个懒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很多教师对学生总是放心不下,唯恐学生不会,于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唯恐学生不按自己的路子走,学生没有丝毫的自由,一节课下来教师费了不少口舌,搞的口干舌燥。其实语文是一门特别适合自主学习的课程,因为语文是母语人们在孩提时已经无师自通地的学会了口头语言,有了口头语言打底子,学习书面语言就自学有道了,另外语文课程的编排螺旋式,一篇新课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熟词和已学过的句式和标点,内容又是来自于生活,这就为学生的自学开了方便之门
自学可以从解题入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所以解读课文要以审题切入,而初读课文之后再回顾题目含义更会相得益彰,有豁然开朗之感,如此由题入文,又读文审题,使语文教学中解题入文这个环节,有让学生充分自学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布置学生解题:读前先猜一猜从题目不看
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如天都峰在哪里,有什么特点,谁在爬天都峰,为什么用爬而不是用登?)学生猜想之后回答,在读后再看看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比教师的讲好。识字教学也可采用自学的方式。汉语基本上是以汉字为中心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汉字的不同排列组合,由字生词,组词为句,联句成段,串段为篇。因此,识字学词是语文教学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一环,在小学阶段更应当得到重视。在识字学词的范畴里,几乎生字教师学生熟识的笔画、偏旁、部件的组合,在学生掌握了拼音、字形分析和查字典之后,就自学识字的条件,教师只是从旁点拨。这样使学生和识字能力获得真正的发展。
自学设计提问,学须有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为此语文教师问题十分重视提问设计,讲究提问的艺术。于是提问似乎也就成了教师的专利。其实,本着设疑而问的原则,提问也应当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自己发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或者互助解决。一些教师由于胆子不够大,总认为学生年龄较小,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不如自己提问省劲,浪费的时间较多。我开始在学生中实施自学法时是五年级开始的,刚开始时学生不敢提问题,恐怕自己的问题提的不好,于是我便引导学生不管多么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并且只要提出的就写在黑板上,记得有一次学生曾写满了黑板,时间长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后来,我逐步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看看哪些问题更有价值、有意义,非常简单的一看便知的问题也没有提出来的必要,渐渐地学生提问的水平比较高了,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大约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生设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后来我又二、三年级 做过同样的训练,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让你感到吃惊。当遇到学生经过讨论后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时教师再出面解决。这样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的轻松,学生学习的又能比较扎实。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须在勤劳,否则教师都包办了,学生还干什么?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强烈的好奇心是启发创新、培养创新精神的宝贵.历史是许多成就卓著的人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他们的智商比较高以外,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好奇、自信、主动,喜欢不受约束地独立思考。而这一切的形成需要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在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强烈的好奇心、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心态是进行创造活动重要的前提。
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一世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因素启发学生。如教学《捞铁牛》《乌鸦喝水》等课文前,让学生动手自制实验用具课堂上进行模仿实验,师生共同操作,使学生从中领悟,使其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得到满足。有的教师比较爱面子,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时,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冠以随便说话、扰乱课堂秩序为由,大声的喝斥,批评。尤其是有听课的时候,班里非常的安静,说明教师组织教学非常得法。久而久之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而不敢问,心里的话不敢表达。所以学生在上课时不敢回答问题,于是老师又埋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高涨。我在听课时有一位教师处理的就比较好。他在讲《太阳》一课时,学生可能接触到的知识比较多一些,提出太阳的“黑子”是什么,当时这位老师也不能准确的解释。因此这位教师在遇到这个问题后说:“这位同学很善于学习,知道很多的知识,大家要向他学习,回家后从书上或者在上网查一下什么是“黑子”,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看哪位同学说的好一些。”这位教师就处理的很巧妙,没有对这个学生进行批评,而是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并且侧面的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批
评学生,以后他还敢提问吗?
三、树立大语文观,在各种活动中积累和运用
课改,的确是一场革命。它要革除过去的陈习陋俗,打破传统的做法,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学生被动的“让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以新的途径,新的方式和方法来上好语文课。要正确处理好课内和课外,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扎扎实实上好40分钟的课内课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课程表以外的课外课;认真组织上好实践活动课。
指导学生上好课外课在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语文教学不能只限在课堂上,必须树立大语文观,上好课堂以外的语文课。在这方面,主要可以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1、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学习,阅读名著,查阅收集资料,学习有关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我们要求学生注意与身边、周围人的交流,语言是否得体;每天收听“新闻”,向同学讲一则“消息”;收集民情俗语,民间故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投身参与;帮人写应用文(如海报、广告、对联、通知、感谢信、慰问信、诉状等)„„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为社会、为生活服务。
认真组织上好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我们不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组织竞赛。通过活动、竞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在竞赛中提高能力。例如,为了提高识字能力,我们开展了写字比赛,举办了硬笔书法展览;为了纠正错别字,让学生深入大街小巷,门市商店调查、收集、改正标语、广告、招牌中的错别字;为了提高朗读能力,我们举办了“散文诗词朗诵会”;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组织学生调查峰峰的人文景观,传说故事,撰写文章,开展“范文征集”活动;为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开展了每天讲一则“新闻或成语故事”的活动;为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组织了语文知识抢答赛,自办“语文知识手抄小报”„„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实施办法,公平的评价标准,精神物质方面的激励政策。每次活动,人人参与,积极准备,查阅收集资料,学习有关知识,训练有关技能。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与人合作、探究,共享语文资源,多方面提高了语文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不要认为40分钟的课堂才是上课,学生的生活本身就是个大课堂,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熏陶。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不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打破传统语文教育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地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践,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就能卓有成效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为了体现新理念就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而要因时、因地、因人、因教材而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的形式,摆脱困境。
低年级识字教学点滴体会 篇6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65-0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教学活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思考的新课题。为此,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有效识字,就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要学、乐学、爱学。以下是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方法。
一、激趣识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使识字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新朋友等”,教学中多用儿童语言,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多样识字方法,让课堂富有情趣
孩子们是好奇的、好动的,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要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比如:在学习“直”和“真”时,采用儿歌“有脚真开心,没脚直犯愁”;在学习“洒”和“酒”时,可以教学生这样记:两个满水缸,是酒用横线记上,是水洒地扫脏脏。这样记通熟易懂,贴切生活,学生说得开心,记得牢。还可以用做游戏、开火车认读生字、画一画、摆一摆、唱一唱、做动作、男女生比赛等,这些活动都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激励和鼓舞的作用。但在活动中,我们要避免图热闹、走形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有效的指导。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生字就很感兴趣。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四、教给方法--学会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记部首、说结构查含义等,课前预习就要解决这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量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是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是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从事了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我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识字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带领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快乐中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了识字的主动权和高效率,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师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实践,学生们的识字量有了很大提升,二年级学生大部分可以独立进行无注音课外读物的独立阅读。
通过一段时间培养,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学生们都把识字作为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 李艳辉.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创新[J].科技展望,2014年22期
识字教学点滴做法 篇7
《语文》(课标本)第一至四册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任务比较重。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字形难度最大。为了让孩子们能快乐地、有效的、尽快地记住生字,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在记“翅”字时,有的孩子说一片羽毛飞到了支的大腿上。在记“篮”字时,林进说,我用熟字换偏旁的“篮”,蓝天的“蓝”草字头换成竹字头。这时,我出示了提前准备的小竹篮,补充说,瞧这篮子,它是用竹子做的。我想通过实物展示,孩子们对“篮”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记“蹲”字时,丹丹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足”字加尊敬的“尊”,就是蹲了,我还会用动作来记,话刚说完,只见她走到课桌旁蹲了下去,其他的孩子一看都明白了。说到用动作来记难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记“舞”字,这个字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难字,可卢雨晨起立说,我会用动作来记“舞”,“舞”就像一个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最后的一竖像站立的左脚。此时,哗啦啦的掌声回荡在教室里。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喜欢怎么记就怎么记,肯定不会对识字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其乐无穷,从而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也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
二、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
(一)猜字谜
猜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对帮助孩子记住字形有很多作用。在识字教学中,如果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让他们认读,学生没有多大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有时我会根据字形的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在教学中以猜谜语的方法教学生字。如,“三人同日去郊游”(春)、“不低也不矮”(高),学生兴致勃勃,很快就猜出来了。有时我会在当黑板上生字随便打乱顺序巩固后,又让学生进行“猜字游戏”。有时我在教学完生字后,布置孩子们回家编字谜或儿歌,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前三分钟展示。这样,由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浓厚的参与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这些生字。此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出谜语让对方猜,有时,当学生搜集字谜、自编字谜,在收集中和读中识字,真正实现乐学。
(二)对口令
学习比较难写的独体字时吗,组织学生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对口令”游戏,既有趣,有有效。游戏方法是:老师说出一个字,学生念出笔画笔顺;或是男生说字,女生说笔画笔顺;也可以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如“女”字的笔顺很容易搞错,在弄清了它的笔画笔顺之后,我与学生来个“对口令”:师:“女”字怎么写?生:“女”字这样写——撇点、撇、横。学生边说边比划,在简单的说一说,动一动中,对“女”字的笔画、笔顺有了更深的认识,省时而高效。
(三)“过红绿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让学生养成先学的好习惯,在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中,我设置了“过红绿灯”这个游戏。我让每个学生制作工具“红绿灯”:用红色和绿色卡纸贴在一起,剪成手掌大小的圆形,这样就成了一面是红灯,一面是绿灯,再用一支小棍当把手。课中,我请能力较强的同学来担任“交通警察”,他读到的生字中,如果会读的就举绿灯,不会读的就举红灯,老师将出现红灯的字摆在黑板上重点教学。
(四)叫号出征
孩子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上给每个字编上号码,我也将我的大字卡编上号码,然后板贴在黑板上。游戏开始了,我们的口号是:“(师)叫号出征——(生)快!快!快!我问:几号几号什么字?孩子们回答几号几号是—。叫对了前进一步,叫错了后退一步,比谁前进的快。在小组里也可以这样玩,学生玩的乐极了。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一)在生活上识字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识字的“活书”。我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的环境,处处把字识。例如,假日和家长一同上街买东西,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商店的招牌,商品的名称,认出自己学过的字,读给家长听。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身边的家长。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汉字,认识更多的汉字,又可让家长高兴,一举两得。记得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自选商场》,我让孩子们带来了在超市里买东西的小票、事物的包装袋等,在小组的交流汇报中,孩子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小票和包装袋,让我眼前一亮,让孩子们产生了成就感,也从中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二)在校园中识字
汉字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利用语文活动课。带着学生在校园走走,认识校名,读读学校十字校风,看看名人名言、各类告示牌、大队部黑板报等。学生在快乐的参观活动中,既认识了不少汉字,了解了校园文化,也受到了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激发了爱校热情。记住班里同学的姓名,也是让学生在校园中识字的可行办法。我让全班五十多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名片”,互相交换,互相认识。这几十个姓名都认识了,一两百个字也就认识了。
(三)在家里识字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方乐土。学生最喜欢看电视了,如能积极引导,从电视荧屏上也能认识很多字。我告诉学生:看电视时,从字幕上认一认自己见过或学过的字。这样既满足了看电视的欲望,又加深对多学汉字的记忆,一箭双雕;家人看报,你也凑一份热闹,在一旁读一读;逢年过节,亲人发短信了,也请大人让你读一读。
生活处处都是“识字本”。学生有兴趣了,就会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使识字与生活同步。
总之,在教学时给孩子营造快乐识字的空间,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在孩子们的心间——识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番尝试。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8
一、多种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汉字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在识字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真正喜欢上汉字,才有认识汉字的主观动力,在实践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 自编汉字动画课件,让学生了解汉字演变过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有很多的形象字与会意字,在进行这些字的教学中,可以用设计好的动画课件,展示这些字的形成过程。如在进行“山”字的教学中,先展示一座秀美的山峰,然后用动画抽象出山的轮廓线,再由这些轮廓线演变成篆书的“山”字,最后变成一个楷体的“山”字。由于演示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展示,学生既了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知道了汉字的由来,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2. 多种字体展示,让学生体验汉字书法的博大精深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同一个汉字的不同书写风格(主要是楷体汉字),让学生感受到颜体楷书的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柳体楷书的清健遒劲,精妙挺拔;欧体楷书的法度严谨,笔力险峻;赵体楷书的圆润清秀,端正严谨。让学生在艺术审美中产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3. 适时运用谜语、儿歌,让学生感受汉字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没有完全形成,枯燥呆板的教学过程是不适用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我经常搜集与所学汉字相关的儿童字谜。在上课时先出一个字谜,当然谜底就是要学习的汉字,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掌握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二、拓宽识字范围,让学生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不应受教材中固有生字的局限,应该把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通盘考虑,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 利用动漫形象,开拓学生课外识字的范围
低年级学生普遍喜欢看动画片,对动漫形象相当熟悉,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经常在教室中粘贴各种动漫形象,并在下面用汉字注上他们的名字,让学生对号入座。仅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漫形象,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喜羊羊”的“喜”,“美羊羊”的“美”,以及“羊”“狼”“红”“灰”“沸”等很多字。由于对动漫形象的了解,学生认起这些汉字来可谓驾轻就熟,毫无难度,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识字范围。
2. 利用书籍杂志,以字“钓”字
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会用的字,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总是通过组词造句的方式来进行。为了拓展学生的识字范围,促进学生主动识字,我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以字“钓”字的学习方法。每次学完一些生字后,我就会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到处去寻找这些字。可以是家长的报纸杂志或藏书,还可以是校内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铺名等等。有时,我干脆就把学生带进图书室,分工合作,在琳琅满目的儿童读物翻阅查找。要求他们找到后要记下来“在哪里找到的”“这个字用在了什么地方”“它的前后还有哪些字”“你认识吗”。通过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自然又接触了很多生字,不认识的字也通过查字典,请教老师或家长掌握,然后通过班内交流,又加深了印象。
3. 利用识字卡,开展识字竞赛
在完成课内识字任务的同时,我积极鼓励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主动识字,告诉他们时时处处都可以识字,到处都是课堂。为此,我还专门制作精美的识字卡片,让学生将自己课余时间学会的生字写在上面,每天晨读时间进行交流,慢慢地孩子们把识字当做一种乐趣了。为了巩固这一成果,我还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评选“识字小能手”活动,让这些“小能手”在班内做经验报告,时间长了,我发现孩子识字的途径也变得更多了。例如,在电视上、电脑上、课外书上、食品的商标上、玩具上、同学的衣服上等等。有时家长也会高兴地和我谈论着孩子识字的趣闻,比如,在街上看见一位阿姨的身上有一些孩子不认识的字,竟然走上去让阿姨教她认字,这样的趣事确实还有很多很多。这样一种枯燥的学习,在孩子的世界里被演绎得充满了童趣。汉字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我们要把它还原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处处都有丰富的识字素材,时时都有识字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让识字相伴他们左右。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9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体会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识字作为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死板, 教学中没有将生活结合起来, 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严重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丰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一、生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生动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可以将生字生词编成口诀进行教学。例如, “朋”是“两个月亮交朋友”、“种”是“禾苗种在水田中”、“碧”是“王白石合成壁”等。其次, 教师还可以猜谜语为学生解释汉字的意义。例如, “四张口、一颗心”、“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十万人、排出八万去打仗、留着两万守城门”等谜语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拆分法、象形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结合生活强化拓展识字范围
在小学生的生活过程中, 随时可见汉字的身影,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汉字进行学习, 不仅学到了活灵活现的汉字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 无论是校园中的标语、黑板报、宣传栏, 还是生活中的超市、带商标的家用电器、药品盒上的说明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平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 多学习汉字, 多请教他人, 促进学生学过的汉字记得更牢, 未学过的汉字慢慢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阅读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疲劳心理, 单一的识字教学让学生乏味, 也很难真正记牢汉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汉字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 从阅读氛围中来学习某个汉字, 既能够体会到了汉字运用的准确性, 又能够有效地认识汉字组合等, 促进学生学到了更多的汉字知识。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0
一、教学中灵活多变
1、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低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 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 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 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 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字识记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时, 先将对应的画着太阳的图展示给大家看, 然后出示“日”字孩子们观察, 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日”字的字形, 比教者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 我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游戏中引导学生愉快识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 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们识字呢?我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中, 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小鱼、小燕子、小蚂蚁、小白兔, 经过多组表演练习, 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词语。后来,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我又将“走出字迷宫”“山顶夺旗”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 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小组, 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 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 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 如孩子有不同或遗忘的字词, 既可问同桌, 又可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 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 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识字方式要多样
1、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 只要我们积极引导, 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在一年级孩子入学的第一天, 我就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个现成的育人场所, 带领孩子们参观、熟悉学校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勤于探究”、“学会创新”等词语。以后, 在课余及空隙时间, 孩子们又认识了校园内的名言、宣传专栏的标语等。两周之后, 班上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 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2、讲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 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 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 才能看故事书, 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后的时间里, 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不在沉迷于电视, 而是缠着他们讲故事, 也爱看故事书了, 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问家人。现在, 他们识字的兴趣很大, 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3、字卡巩固识字量。
孩子识的字多了, 如不及时巩固运用, 会渐渐遗忘。因此, 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卡。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 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图画, 然后叠起来, 每周将字卡拿出, 认识上面的字, 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 卡片渐渐重了, 孩子们地的识字量也渐渐增多了, 知识更加丰富了。
三、实践中教学
在教学的实践中, 由课堂走向生活, 我们要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 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字, 感受生字, 运用生字。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生活识字本”, 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 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 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 交流识字成果, 评比“识字大王”。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平时留心观察, 注意收集。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接触到的信息也不一样, 识字的内容当然也不一样:上、放学路过“书店“, 就认识“店”字;喝“乐百氏”纯牛奶, 就利用牛奶盒逐渐认识了“氏”、“纯”、“驰名商标”等等好多字。至于他们学哪些字, 用什么方法来学, 没有必要去干涉他们。改天把这些“字”带到学校来, 互相考一考, 真是“乐在其中”!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把儿童昨天、前天、以往所观察到的带入课堂, 实现时间上的延伸。从儿童的兴趣出发, 开展实践活动,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 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 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 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 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 以吸收各种信息, 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 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乐于识字, 善于识字后,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将识字活动渗透于学生生活。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 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勇于探索, 大胆改革, 让孩子们能在富于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持之以恒, 将使孩子插上翅膀, 在识字王国里尽情翱翔。家庭生活中, 请家长利用平时带孩子外出、购物的机会, 让孩子看指示牌、逛商店、公园, 让孩子先认认门口的店名园名;进超市让孩子认读各种商品名称。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只要我们老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努力创造一种开放、灵活、有活力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从课本课堂走出来, 走向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真正体现“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的新课程理念, 我们的孩子就能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内课外”双管齐下, 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 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 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 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1
摘要:汉语的教学传统,先从识字开始,继而开篇阅读与习作,强调文道统一,做学问与做人并举。教法多样化,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识字途径多元化,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无意”与“有意”结合识字;利用造句写话,熟练用字; 传统与现代工具结合,主动识字;教师一定要采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开发、利用生活和社会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生活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2
正文: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培育了代代龙的传人。汉语的教学传统,先从识字开始,继而开篇阅读与习作,强调文道统一,做学问与做人并举。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作为一名有小学语文老师,我在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中的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点滴尝试愿与大家共勉。
一、教法多样化,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应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本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融入到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1、在情境中识字:
在课堂上,把一个字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混淆的字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当你洗完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识字的过程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而且识字的效率特别高。
2、在游戏中识字:
⑴ 设游戏识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邮递员送信”、“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游戏,孩子们特别喜欢,百做不厌。
⑵ 猜字谜、编儿歌巧识字:
刚开始,教师编些字谜让学生来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尝试来编编儿歌,自创谜语来认识生字。在教学“午”字,学生马上就能编出: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教学“喜”字,就编出: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美” 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 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这一类的游戏激活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二、识字途径多元化,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摆脱课堂的束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阅读中开动脑筋识字,这样一来识字自然就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和学习中去,孩子们自然興趣大增,纷纷以多识字为荣。
1、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源泉,不仅我们的语文书,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就有许多事物都是识字的好机会、好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举一个例子,小学生刚入学,对老师和同学的名字特别感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老师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也希望能叫出全班同学的名字。这时候,我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而是趁热打铁,利用午间谈话或困难班的时间,先教学生每天认一个任课老师的名字,再每天请一个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样一个多月之后,学生就增加了七八十个课外识字量。老师和同学的名字学完了,难道就没有别的途径了吗?在一次外出活动的路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坐在汽车上,大家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2、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引导孩子在课余进行诗文经典诵读,既提高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又提高了记忆贮存。孩子经常在课外诵读报纸、背古诗,一个学期下来,有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二十多首古诗。
三、 “无意”与“有意”结合识字
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加强阅读反过来又可以帮助生字的记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一年级一入学,都能认出或者写出自己的名字,这是因为学生在入学以前,在各种场合就经常看见自己的名字,通过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接触,就可以轻松地熟识,其实这是利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根据这一原理,我在每一篇课文学习结束后,一般都提供给学生2~3篇课外阅读文章。这些文章和课文主题相近,每篇文章又基本上包含本课出现的新字,且新字出现频率较高。
四、 利用造句写话,熟练用字
认识生字以后,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写会用、活学活用。可是,在日常的作业中就表现出由于新课程规定的低年级识字量过大,有的生字出现缺乏语境显得突兀(如要写的生字在本课课文中根本没出现),有的词语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又很难理解(如革命、解放等)。造成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别字,特别是音别字,如象、像不分,量、亮混淆,原来写成园来等等,这样的错误不胜枚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加强了学生的造句写话练习,在每篇课文结束后, 挑选几个比较重要或比较难理解的字或词语,请学生造句。特别是同音不同义的字,如实和识,学生就分别造了两个句子:“我的身体很结实。”“我们在学校里学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两个字是完全不同的,在表达不同意思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字或词语。不仅每课都安排造句练习,我还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或改写,当然写好之后要马上进行批改,使学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五、 传统与现代工具结合,主动识字
在新课程标准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还要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电脑、字典等工具就可以帮上大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在一般家庭中越来越普及,我们班基本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合理地利用电脑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识字教学点滴做法 篇12
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时力求写实。观察就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成为一种习惯。可以是家庭中的种种琐事;可以是校园内的桩桩小事;也可以是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甚至可以是街头巷尾的见闻。观察力求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所以作文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视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如果学生善于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中体会、观察,思想将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感情将插上翱翔的翅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能熠熠生辉。
二、灵感是写作的内驱力
写作需要撞击方能擦出火花,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进行物与我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作文时,很多学生常常觉得言之无物,即使勉强写出一篇文章,难免有空洞、拼凑之嫌。其实,文章应该像涓涓细流,要从心坎里流淌出来,这清泉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生活中有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会生意盎然。
常言道:“情动于衷而行于外。”灵感是思维的翅膀,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准“动情点”,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
三、积累是写作的基石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因此,丰富的积累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教会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首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由于中学生的生活圈子小,生活经验少,即使对一些老套的话题早已腻味了,却翻不出新意。基于此,教师应推荐同步习作,多方面地给予学生指引和情感的刺激。此外,可以推荐一些利于学生心智发展的介绍生活经验、人生哲理的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帮助学生走出写作误区。
其次,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写好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能先声夺人,而好的结尾则“回眸一笑百媚生”。又如认识、善用修辞,修辞有给文章润色之功效。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作文题目一定要光彩夺目,内容可以平淡自然,实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效果。
最后,多练笔。针对学生课外时间有限的现实,如要求学生写整篇文章,势必会挫伤,以至于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提倡每星期至少练笔两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以减轻学生写作的负担,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事或评价,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他们写的内容起初会比较简单,渐渐地,随着观察视野的不断扩大,学生就能从身边的小事中,写人生、谈追求。每次翻阅学生随笔,我总能陶醉于学生的习作中,欣喜一阵、回味一番。
四、评价是写作的催化剂
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心血的结晶,如果学生千辛万苦写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这势必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写评语时,我总是以和风细雨般的口吻,尽可能地用“慧眼”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成绩,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也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一位学生文章写得很好,但字迹潦草,我就给了他这样的评语:“这样优秀的作文,只有整齐的文字书写方可与之相配,你说是吗?”我相信,一次发自内心的激赏,定会胜过一大堆的指指点点。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进行充足的情感储备,再寻找适合的触发渠道,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激励学生敢于去写真话、抒真情,相信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就会自然倾泻,继而全身心地进行情感的摄取、交流、释放,写出激情飞扬、感情真挚的佳作。
摘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学中,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真情倾注笔端。
【识字教学点滴做法】推荐阅读:
识字教学点滴体会06-07
一年级识字教学点滴07-28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08-16
小学生识字教学点滴08-23
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11-21
谈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07-15
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分析11-15
小学识字教学10-21
识字教学小结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