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24-11-14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共8篇)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1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识字在各科教学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源于识字,小学生识字应在广阔的语文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过程,如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对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

1、识字量大。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认识3000个生字,其中2500个会写。其中一、二年级识字量应达到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字。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一二年级孩子要完成既定的识字目标是一个难点。究其原因有:我们知道,字的掌握,除了要凭借直观有效的方法外,还需要字与学生间的反复见面,以促使学生在不断强化中达成识字目的。

2、学生识字层次不一。我校为乡镇地区中心小学,生源较杂,有本镇居民的子女、也有本镇农民的子女、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本学年我校外来借读生就有130多人,占我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他们接受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程度不一,识字水平不一样。有些孩子已认识了近百个汉字,而有些孩子的识字量只达十几个。另外由于遗传、成长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个体识字能力差异很大。这些都给识字教学的总体实施带来了困难。

3、识字环境不一。新教材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家长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一种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引领。孩子们需要在生活中去拓展这种兴趣,去实践这些方法。这些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配合。但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从事的职业、家庭经济环境等不一样,给孩子识字提供的帮助也不一样,有些家长根本不能为孩子的知识学习提供帮助。

4、课堂教学方式单

一、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抄写词语量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重智轻能、重少数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脱节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素质教育难以深化。

我校语文课题组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为了加大我校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在市教科研中心课题规划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识字,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为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决定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求能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小学语文生活化识字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语文,把识字生活化。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会用生活化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识字的机会,让学生在周围的事物中学会感悟、品味。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语文的魅力。

近年来,在国内的教学研究中,已有不少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生活来丰富识字教学。如把生字词的学习与文字输入的联系进行全面整合,学生学的有趣、记得容易,在帮助学生认清字形、分析字音、扩大识字量、词汇量及激发识字兴趣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生活学习的经验,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认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还有所不足。我校主要在识字中让学生享受生活的快乐,愉快地识字,让识字与生活紧密相接,实现识字生活化。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努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识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识字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策略。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识字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识字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的探讨,得出一些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并积极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去,为其他学科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很好落实。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让识字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又是语文教育的起点,对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应当从这里寻找突破口。结合学生生活,让识字生活化的意义在于利用识字过程训练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和提高,开发儿童的智力。

2、识字生活化课堂教学赋予教育教学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关注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然,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而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

3、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

新课程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新课程认为,学科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帮助的零碎知识。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新课程生活化的要旨。

四、研究的对象 此课题选取中心校一(1),一(2)、二(1)、二(2)两个年级四个班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的内容

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加强了生活和学习的联系,开拓了学生识字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中体验生活。形成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愉快地识字,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终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课题主要研究“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既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生活化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一)识字教学现实的呼唤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小学生识字量中日常生活的可用字词不足,以及学生对生活中、读物中碰到的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又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解决。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又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引导学生自己学、高兴学、发现学。在学生掌握很多汉字后能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字,在生活中运用、巩固。(二)新课标的突出关注

新课程突出的一点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低段实验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如果将识字教学各方面的困惑汇总、整理,不难发现,它的核心所在:识字量太大!以二年级上册为例,“学会” 和“会认” 的字共有500个,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3个以上的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而由 此“核心” 困惑又不断地生发、裂变: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最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吗?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实验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坚持课堂向生活开放,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是走出困境的好办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将来的工作、学习而识字,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巩固,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提法的改变及目标的确定,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回归,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三)满足学生识字心理的需要 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唯一的识字训练场所是教室,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识字环境,只能通过口头假想一个场景,使学生被动地进入角色进行操练,生硬地看着生字卡片,或者一字不差地死记硬背,这只是让学生为了识字而识字,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有目的地识字的意识和愿望,因而使识字教学不能切实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识字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了一个识字原场景中,使识字不再是枯燥机械,满足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弥补了传统识字教学的严重不足。满足学生发展与表现的欲望。让学生顺利地闯入这个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语文知识天地。课题研究的意义:

生活化识字行为的养成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一,生活化识字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多地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生生活化识字的形式,开展生活化识字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识字,在识字中更好地生活。使学生逐渐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其二,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新课程推出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也缘于此。其三,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完善学生学习的个性心理,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习惯,养成“格物致知”的习惯。有鉴于此,本课题组想着重通过“小学语文生活化识字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紧紧围绕课堂识字教学,穿插和融合生活中的识字资源进行生活化识字,探讨一些小学生生活化识字的行为及其策略,以便学生逐渐积累、体验,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符合小学生识字的规律。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识字是一种以发展学生未来生活生存意识、生存能力为宗旨的,以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为原则的,以课内外沟通、融合为理念,通过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观察、想象、合作、探究思维的有效识字教学方法。

三、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课题的实施学生的识字量急剧上升,所识的字也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使用。使用汉字的能力明显提高。

2、学生识字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识字成为一种兴趣,识字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身心获得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个性和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初步构建起生活化识字的教学模式。

四、生活识字教学的原则 生活识字教学中要求教师一改过去传授和训导者的角色,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以达成活动教学目标,为此,开展生活识字必须遵循以下教学指导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把生活化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定位于:(1)尽量与生活沟通。

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群体,与成年人一样与自己周围的人打着交道。他们又是特殊的,处在一个学习打交道的阶段。因此,在素材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事。如:超市里各种东西的名称、说明。书店里的各种书。在教学的实践中,由课堂走向生活,我们要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字,感受生字,运用生字。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生活识字本”,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老师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老师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老师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交流识字成果,评比“识字大王”。(2)努力与应用联系。

生活化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应让学生感觉到这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觉得生活化识字好处多多,可以更有本领,如:看懂玩具上的说明书,看懂电影、电视上的海报,食品上外包装的字等。(3)体现年龄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同时也逐渐向高年级的抽象思维过渡,是观察能力的敏感期,应通过生活化识字发展学生观察和自我表现的功能。

(4)符合孩子的天性

孩子喜欢游戏、喜欢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识字。组织开展“快乐识字”活动,让学生说说认认家用电器、糖果零食的品牌名称,认识各种昆虫、水果蔬菜等,有些难记的字词,学生却在几天中认识、记住了。把汉字作为一种玩具,让孩子在“字宝宝乐园”里尽情玩耍,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这些活动,使师生深深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从而逐步建立大语文的学习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六、课题研究策略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根据上述思路,考虑识字内容的不同并进行同类归并,我们确定小学生活化识字的类型有:

(一)课堂识字的生活化

课堂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识字关,利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将我们的课堂识字生活化。除了按人教版教材中识字的编排的三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三是单独的识字课。特别注重在兴趣中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持久性,集中注意的时间短,而且好动、好奇、好胜,识字教学必须形式多样,新鲜活泼,趣味盎然,使学生在无意注意,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牢固地识字。

(二)识字教学的开放性

识字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少、慢、差、费”特色的教学内容。要想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仅仅靠课堂是完全不可能的,必须要走向生活,走向学生的生活。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2

一、用好教材, 突出语言环境中识字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规律。学生学习汉字要注重语言环境, 尤其是随文识字, 生字要注意从文中来, 再回到文中去。如学习新课文, 一般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 先让学生读课文, 圈画生字, 结合拼音认读生字, 然后再反复读课文, 把生字放到语言环境中,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整体感知字、词、句。

二、抓住生活, 提倡生活小事中识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校内、校外, 大街上、商场里……汉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小到商品的包装袋, 大到马路标识牌、广告牌。我们先带领学生认识班级牌、校牌、校内标语、指示牌等, 然后让学生课下发现、搜集“文字资源”, 并争取家长的帮助———带领孩子外出时, 帮助孩子认识商店、单位牌, 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公交站牌、广告字幕等。一段时间过去, 学生认识了大量常见字。只要有汉字出现, 就给孩子识字的机会。

三、学会积累, 激发展示评比中识字

我们有目的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剪下认识的字 (可以是报刊杂志上的, 也可以是商品包装上的, 还可以是广告宣传单上的, 不限范围) , 收藏起来。每个月末让学生把自己的“珍藏品”粘贴到一张大纸上, 然后我们把这些作品张贴到教室墙上 (一米五以下的位置, 便于学生阅读) 。我常常看见, 几个小伙伴在板报前, 你教我, 我教你, 偶尔也会因为一个字的读音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只有教师及时出现纠正字音, 才能平息“争吵”。办报, 一方面可以展示学生的识字量, 使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得到满足———通过比一比、评一评的活动, 使学生更加喜欢认识汉字。另一方面便于学生交流, “互通有无”———学习别人认识而“我”不认识的字, 促进识字量的增长。

四、开展活动, 调动动脑参与中识字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活动。我们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使学生快乐学、主动学。这些活动,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开展,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猜谜识字。

小学生普遍喜欢猜谜语。在复习已经学过的汉字时, 教师可以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如:一只狗有两张嘴 (哭) ;大羊没尾巴 (美) ;俩人上土堆 (坐) ;一个人本姓王, 兜里装着两块糖 (金) , 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字谜、编字谜, 同学间互相猜, 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巩固了汉字, 而且还培养了识字兴趣。

2. 找朋友游戏。

在教学中也可以进行“大朋友找小朋友”的游戏。在学生初识生字时, 还不能准确记牢生字的字形。先由老师出示大的生字卡片, 让学生迅速在自己的小一点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这个过程能使学生快速熟悉并牢记生字字形。

3. 看图识字。

一年级识字经常会遇到一些象形字、会意字, 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二课《口耳目》一课的生字, 从图片到甲骨文及楷书的生字, 学生发现了象形文字的规律和趣味, 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样, 教学“伞、朵、牛、果、手、看”等字, 就可以通过简笔画建立联系, 是学生抓住生字特征, 准确识字。

4. 编故事识字。

有些生字学生认读较为困难, 可以通过讲个简短的故事帮助识字。例如, “过”这个字, 学生识记困难。我在教学生认识了“辶”偏旁后, 给学生们讲故事。“辶”就是一条船, 上面坐着一寸长的小人, 划呀划呀过河去。学生感觉生动有趣, 这个字就记住了。还比如:门外有人捉迷藏, 闪电一样跑过去 (闪) ;“爸”上下结构, 就像小时候, 爸爸经常让孩子骑在肩膀上, “妈”左右结构, 就像妈妈和我手拉手, 教我们学走路。这样的故事不仅教会学生识字, 也教会学生感恩父母。

5. 总结方法识字。

教学中, 经常和学生一起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比如:借助拼音拼读法、组词法、数笔画 (一般用于笔画较少的独体字) 、加一加减一减 (早、排、秋、鸭等合体字) 、换一换、找熟字等。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越多, 识字越容易, 记忆也越牢固。

6. 举行比赛。

识字比赛也是课内课外经常开展的, 课上的小组识字检查、开火车比赛读、同桌合作读, 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样的比赛, 促进小组内、同桌间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上, 还要开展全班性的识字比赛, 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 评出识字进步奖、识字明星、识字大王。学生积极性增强, 识字量增加, 何乐而不为。

五、鼓励读书, 促进阅读中应用识字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篇3

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积极性。

1、谜语识字

低年级学生喜爱猜谜,教师如果能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识字,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学“尖”时,可编成:上面小,下面大;又如“碧”: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讲故事;“明”:日月同辉;“胖”:半个月亮……运用猜谜识字法教学,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2、故事识字

小学生不仅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故事书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了使用这些生字。这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配“画”识字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

例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时,教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初步识字能力。

4、游戏识字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齐读字卡,可找出难认字卡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音乐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邮差送信——可选一位学生扮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同学,然后“邮差”读生字,手执“邮差”所读字的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最后大家齐读生字……总之,教师应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二、采用多种途径,增强学生识字主动性。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2.多表扬鼓励。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

3.易生为师。我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4.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乐”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可见,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巩固已学汉字。在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时,要利用实物图片进行字形的匹配,尤其是象形字教学。这使得汉字复杂的笔画结构与起生动活泼的表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联想记忆。在采取多媒体教学时,还可让汉字抽象的定义更为形象化与直观化,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三、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学生识字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呢?由于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而低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经历。因此,可以将兴趣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识字不再成为低年级学生的负担。

1.看图识字法。制作色彩鲜艳的图画,通过画面就能体现出字义。图文并茂的看图识字应用已久,是一种广为流行的识字教学方法。如今,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仍可采用此方法,但还可进行创新,比如出示图片后先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随后再出示字卡,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能印象深刻,将字与词的第一印象牢牢地印在孩子们的头脑里,从而让学生在直观轻松的氛围中识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儿歌识字法。多教孩子们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选取其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来进行认读,以便于孩子们的理解记忆。

3.歌曲识字法。歌曲作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孩子,在他们高兴之时,就会用唱歌来表达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比如,在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时,教师就可以教学生认读“羊”、 “鸡”、“鸭”等字,如此,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字就会产生兴趣,识字的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4.实物识字法。如今,小学的教育教学设施都很完备,能保证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所需。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桌、椅、图书等实物,是孩子们天天都亲自接触到的。教师不用怎么费心,小学生们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识字量。

四、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识字生活性。

1.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2.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课外书可以让学生认识很多不认识的字,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看的书籍,并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和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识字,掌握的字也就越来越多。

3.利用广告牌识字。我还让同学们多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影视、广告、商标等识字,不需要老师教,他们就认识了“娃哈哈”、 “爽歪歪”、“脑白金”等广告词中的字。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提高了,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学到的字,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总之,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特征就要求其教法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小小汉字,蕴藏着无穷的奥妙。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活动范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进而促进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4

二(1)曾梅英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50%还多。新课程对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也是很明确的: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可见识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在识字实践教学中,出现了识字严重的两极分化。学生的接受有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是以形象思维发展为主,注意力集中和保持的时间不能长久。大量的生字不经常去复习和巩固,很大部分学生存在生字回生率高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在生字学习中,显得力不从心,学习困难很大。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识字,是老师应探究的问题。

二、初步方案:

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识字教学、写字教学为环节。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识字资源。

3、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切实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4、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在广阔、轻松的活动氛围中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学习运用汉字,从中提高能力。

二、预期目标:

1、通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转变应试观念,切实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2、让学生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5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我们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并通过大量阅读,改革评价等途径,让学生轻松脱盲。同时,充分利用汉字的育人功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关键词

识字教学 自主识字能力 自动识别 潜能

本世纪20年代开办新学以来,低年级每课只教三、五个字,被历史地概括为低效率的“三五观点”。如果算一算小学生脱盲的时间,也是够令人吃惊的。以国务院规定的城镇职工识2000个字为扫盲标准计算,那么,我们的学生一般要学习三年半才摘去文盲帽子,他们比较自由地学习书本知识,有效地进行系统的读写训练,大致要从四年级第二学期才开始。这样的读写训练时间表与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对新一代的要求相比,距离是比较大的。有专家指出:“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在总体上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识字量可以简明地表示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反映学生水平的重要指标”。识字量低,就没有足够的读写“资本”。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不少弊端,常常是以识字教学为发端,而后越来越严重的。当着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能不关注识字教学。因此,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从字量上看,一个小学生读到2年级,应该达到脱盲的程度。

面对这么大的识字量,低年级该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呢?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实践与研究。

一、运用多种方法,培养浓厚识字兴趣

小学阶段特别是学龄初期的儿童意志力非常薄弱,维持其进行一项活动的主要因素不象成人那样通过意志的努力。如果完全的依赖于意志,那么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到20分钟左右。他们经常“随性而为”、“见异思迁”。这里的“性”就是一种性情,一种喜好,正是这种对事物的喜欢和感兴趣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这一事物的关注,对这一活动的参与。而“见异思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新异刺激的吸引,转移了兴趣,注意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一些识字教学所特有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结合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的最大优势,即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效果唤起学生对识记材料的直接兴趣。如学《虹》这一篇课文时,先播放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色,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美丽的彩虹有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顺势出示并学习“虹”、“美”等生字,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学习的愿望也就比较强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一些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如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初学拼音和巩固拼音阶段,可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用全拼法输汉字。当输入正确时,屏幕上便会出现“你真行!”、“你成功了!”等表扬的词语,让学生及时享受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有了再学习的兴趣。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改变传统的一些练习形式,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打字基础后,便可以在窗口中完成组词、选句、作文等作业。这种“无纸作业”与平时的读写作业相结合,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形式,更使学生感到新异,激发了他们再练习的兴趣。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在识字教学中还有许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比如学生字时的谜语法、表演法、动作模拟法、实物演示法、忘形生意法等,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一齐“动”起来,一起“活”起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六大解放”,相信,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只有真正解放孩子的眼、脑、手、口、空间、时间,才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他们对识字识词的热情。

二、开放识字环境,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从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来说,从现代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来说,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提高儿童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基本的语言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而识字能力无疑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自主识字能力,是学习语文以至其它各科的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学习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学生利用拼音以及已有的识字经验自学生字和同学间互学的引导,逐步培养低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方法。同时,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讲演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拦、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因此,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能力和方法,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课堂,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这样,既扩大了识字量,又不断巩固课内所认的字。如可指导学生自制“识字宝盒”,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剪贴成卡片;也可围绕一个专题,(如,水果、花草、家人姓名)交流识字成果;还可评比“识字小明星”,让儿童介绍自己识字的小窍门等等。“这种兴趣、能力、习惯的迁移,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三、进行大量阅读,实现自动识别目标

经心理学研究学研究表明,阅读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出在识字教学上。我国小学生识字,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精细识记上,要求学生能集注汉字的每一个细节,强调这些细微的区别作用,并要求能丝毫不差地把这一个个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复现出来。这种训练,可以把学生从最初对汉字认知的混沌状态提高到清晰辨认的阶段。但很重要的是:达到清晰阶段不是识字的最终目的。当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如果需要先把第一个汉字的细节辨认清楚,读出后,再去认第二个,其注意的中心是字的辨析,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和间隔完全由学生对每个字的生熟程度来决定,不能顾及到词义和句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要同时进行两种活动时,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程度才有可能。在阅读理解的时候,对识字的要求就是“自动化”。即要达到无需清晰辨别就能准确认知的程度。这区别于回到汉字的混沌阶段,而是比清晰阶段要求更高的、能在瞬间仅凭汉字的轮廓、特征及字与字的搭配就能自动识别的阶段。在儿童识字过程中加强这种锻炼,就要“大量阅读”。新课标将读和写分开,多认字、少写字,也是便于提早阅读,提高阅读量。人教版在一年级上册的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小熊住山洞》,意在鼓励一年级的学生尝试,不借助拼音自己阅读。同时,可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如,“我和老师一起读”、“我和父母一起读”、讲故事、吟古诗等。这样,既巩固了识字,激发了主动识字的欲望,又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开阔了视野,开发了智力。

四、改革识字评价,注重开发学生潜能

按照目前的识字评价方法,主要依靠形式同一重复多次的书面练习,涉及的内容很局限,较呆板,学生的成绩往往是十分优良的。高分之下,忽略了对学生识字能力、识字习惯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估价。人们往往以为,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最有成效的,三年级开始的成绩下降是阅读教学不得法造成的,这至少是一种误解。识字评价片面,掩盖了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必须改革识字评价。

1、改变以往要求认识的字都会写的评价模式。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将认写分开是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不同要求,调整相应的评价方法:“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也能认识,没有其他要求;要求会写的字,则既要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体了解意思,并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中运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 峦语)

2、改变以往只要写对就得满分的评价策略。

在以往的观念里,写字只看对与错,而不注意工整,更谈不上美观。同时,忽视写字过程的“姿势”。作为联合过的五种文字之一,延续近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汉字,真有点“一代不如一代”之惑。《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们要重视写字过程的指导,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要求写得工整、美观,并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激发写字的积极性。

3、树立识字教学的“潜能观”。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 篇6

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班 行

威信县回龙小学

何学兵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报告

(第二稿)

一、课题的提出

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而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目标,真正落实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我便根据本校的情况,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专题研究的实验”,尝试在“趣味识字”的层面上开展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识字真正喜欢识字,主动的参与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二、研究的目的

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自主能识字,尽早进入阅读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识字教学的目标。

2、通过创新课堂识字教学指导策略,创设多种识字形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针对《课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求,以扩大学生识字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为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识字,从而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4、在个人实践,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研究能力,发挥团队合作优势,促进专业发展的自觉意义。

三、课题界定

1、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孩子们的识字渠道单一,缺少识字经验,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2、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对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识字指导,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识字阅读环境。

“低年级学生”:是指年龄在6-8岁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基本知识,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已学汉字、主动认识新字,巩固已认识的字并扩大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奠定好基础识。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

(一)研究内容

1、教师转变观念,让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用开放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2、探索改革识字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识字、用字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策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行识字。

3、探索适合低年级识字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灵活运用于识字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主动促进学生识字能力。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小学1——2年级学生

五、研究小组

为确保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及认真落实,特成立课题的研究小组如下:

组 长:袁茂华(校长)

副组长:胡 杰(教导主任)、何学兵(语文教研组长)

成 员:黄 勇 熊 娟 肖正义 胡纯富 陈付均 毛从军 王兴华

六、研究方法

(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2)文献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3)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4)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

(5)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七、研究中可以利用的识字法举隅

(一)利用基本字识记生字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字作为基本字,通过“加一加“方法帮助记忆。例如给“贝”字加一个“口”字就是“队员的员”字。

(二)辨认双胞胎或是多胞胎

这种识字法适用于形近字的识记和区分。可以通过强化不同点来记忆。如:双胞胎“拆与折”。学生不但发现它们只差一点,而且是想出了区别的方法是“要想拆东西就得有东西可拆,那一个点就是要拆的东西,没有东西可拆便是折(she)或是折(zhe)了。这样来解读两个字的区别谁还会混淆他们哥俩呢?

(三)说文解字

对于什么是会意字,低年级的学生并不懂,但是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字的构成部件,结合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推想它的意思,从而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如“歪”字,经过观察和讨论,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不正不就是歪吗?再如“晚”字,他们想到的是“把日免去,就是夜晚的晚啊!”,而且避免了再把“晚”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兔”字。如此诠释会意字,他们识记的效果还用怀疑吗?

(四)编一编,猜一猜

对于字型较复杂,或是有特点的字,教师则是引导学生可用拆分部件编一个顺口溜或是儿歌,字谜,请同学们来猜,来记。如看到“金”字,有的同学则编出:有个姓王的小人兜里装着两块糖。看到“窟”字,竟然想出:屈原在很大很大的洞穴里看书。我们知道这样编想,与字本意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知道“金”字是会意字。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它的意义很广泛。而“窟”字是形声字。从穴,屈声。本义:土穴。后来又演变出很多意思。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自己这样形象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的,不乏睿智之光的说法也许更适合字形的记忆。对于字义的理解,可以通过组词和说句子可以弥补的。

(五)利用肢体语言识记生字

有些动词,很适合通过肢体动作体验来识记。如“睡”字,就可以做“双手合十,放于头侧,闭上双眼,小憩一两秒”的动作。此时动静结合,爱玩爱动的孩子们,怎么会拒绝在自身体验中让“睡”字钻进自己的记忆宝库呢?这个字同样适合观察,想象:目垂下,也就意味着处于什么状态?(当然是睡觉觉啊!)

(六)看口型猜字

有的字不用听看口型就能猜出是哪个字,小学生好奇心很强,这样的识记方式也很受他们欢迎。

(七)形声字归类,或是偏旁归类,进行集中识字

在教学中,教师们还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让学生有一个字相处一组字。如:由“青”字派生出“清,请、情、晴、精、静、靖、睛、菁、婧”等一组形声字。教师引导他们知道这一组字都有表音的“青”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构成了不同意义的这些字。然后根据不同的偏旁想一想,这些字的大致意思,再识记和使用这些字的时候就会避免混淆不清的尴尬事件发生了。再如对于有宝盖头的字,可以出示很多常见的字有“安,灾,宝,宠,实,害,宽,家,宴,容,富”这类字结合偏旁表意。这样集中识字,也称“一字开花”法,注重了汉字的生成性,也遵从了字理识字的策略,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和主体建构性思想。

(八)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识字的资源。我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识字欲望,鼓励学生留心生活中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汉字,并且主动去认识更多的汉字,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识字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认真观察生活的态度。例如,有的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商店牌子上认识了“启蒙学习用品”; 从理发店的牌子上认识了“风影理发店”;到书店买书认识了 “新华书店”中的“书店”两个字“店”字是“广”下面放个“占格”的“占”;在街上认识了“民族饭店”“饭”字;“中国人民银行”里面“中”字是“口”加一竖;在“威信县人民医院”,认识了“医院”的“医”字。等等……

(九)文字回家

当学生识记了一些字后,如不及时练习巩固易遗忘。所以在实验中老师们很重视生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如“弯”字,当学《弯弯的小船》后就引导学生用“弯弯的”说一句话或是几句话,将所识的字置换到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练习理解和巩固,同时业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十)争当小老师

有的同学识字量很大,也很快,就动员他们自己动手做卡片,在课上或是课间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他认识的字。这样既可以满足识字量多的同学成就感,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十一)随文识字

识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让学生顺利阅读,因此随文识字是一种非常有效值得推广的识字方法。它整体亮相于字里行间中,直接使所识的字与阅读,理解相结合,可以形成在阅读中巩固生字的良性循环。

(十二)创设情境法

有些字适合创设一些情景,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副小兔的图,让学生观察小兔的可爱姿态,继而讲述一个自编的故事:有一天,小兔皮皮一蹦一跳往前赶路,它跳着跳着,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它回头一看,真的有一种奇怪的东西跟着它(出示象形文字兔)。皮皮问它:”你是谁呀?怎么总是跟着我啊?”这个小东西说:“我是你呀!”皮皮不解地说:“你是我?怎么会呀!我妈妈只生了一个我。”小东西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古时候人们为了方便计算打猎时捕获了几只小兔,就照你的样子画了一个简单的我,我就成了像你形状的字--兔,人们管我们这样的字叫‘象形字’。”皮皮仔细一看,这个小东西确实像自己,不过没有完全相信。这时候现在我们常见到汉字“兔”也跳到它们面前,说“皮皮,他真的是人们根据咱们兔类创造出来的象形字‘兔’。你们还不知道吧,人们为了书写方便,又创造了现代人们常用的汉字我‘兔’。我还没它像你呢,可人们管我也叫‘兔’。像我们这样的字还有好多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小兔,听清楚它叫什么了吗?(象形字-兔),这个呢?(现代汉字-兔)它们要和我们一起认识《口耳目》这一课中其它的字,你们高兴吗?”学生异口同声:“高兴!”

像这样的形义结合的象形字,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的联系,根据汉字的发展变化,识记生字,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字,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象形”这一特点了。

(十三)游戏法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参与最强的一种活动。把识字任务融入到游戏中一样可以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二年级语文园地六的“我的发现”时,教师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唐老鸭吗?他的妹妹唐小鸭也很可爱,风趣。她想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啊?但是她有一个要求,要求你们去她家的路上把丢失在路旁的字卡上的字记住,到她家后,她家的魔术门才会自动打开。你们认为这个要求难解决吗?”然后把教室门当做唐小鸭家的门,字卡遗失在讲台边……这样的游戏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他们学得津津有味,效果可想而知。连班里对识字存在“惰性”的学生也兴趣盎然地抢着“捡,读,记”最终受到了唐小鸭欢迎。后来再增加了“这些字都是由什么样的字组成的呢?”这样的话题,熟字相加法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们掌握了。

除了以上方法外,实验教师还利用“减一减,换一换”、组词、拼音、借助工具书、看图识字、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或是反义词等多种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八、研究计划与预期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基本设想,明确各成员的分工,组织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开展申报。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8月。调查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现状,组织新课程背景下识字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特色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搜集、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章,围绕学科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类型、原则与方法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

第三阶段(深化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广泛开设研究课,通过课堂教学的研讨交流,开展情境化识字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的研究。

第四阶段(成果提炼阶段):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集整理研究案例,对研究成果加工提炼。结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反思,撰写围绕主题的教学论文。在此基础上,撰写出比较实际完善的结题报告。

九、阶段成果

1、研究过程中撰写的开题报告,各种记录材料等。

2、情境化识字的课堂教学策略。

3、教师上研究课的课件,教具,照片,录像课等。

4、教师在实验研究中撰写的经验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

十、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下的识字教学研究》

杜佳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3、《创新儿童识字教育凸现课改理念》

陈树民 《小学语文教师》

4、《课程改革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崔峦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7

一、识字课教学现状

一年级识的老师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要花很多时间培养和关注学生听课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接触学校的时间不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而且学生的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些客观因素是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实际的识字教学是一种什么状况呢?通过观察,笔者发现时下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 识字课,以“写”代“识”

教师认为多写多练,掌握得才牢靠。老师授课之后给学生设计了大量书写练习的作业。练习本编号反复书写,甚至对一些二类字,只需要学生识记的字,教师也强制要求学生记忆,并坚持认为手写一遍的效果优于“嘴过千遍”。

2. 识字课识字方法多样,耗时耗力,老师学生疲于完成

这些课上老师普遍会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记,学生比较踊跃,最感兴趣的是编故事识记,但是这类课教学任务往往完成不了,要么只完成识记没有书写练习,要么书写也只是以点带面,浮光掠影。

3. 识字教学时间被课文阅读挤占

识字教学无法落到实处。教师在语文阅读与识字教学所占比重孰重孰轻两项内容间“纠结”,这就导致识字教学经常面临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一年级学生现状及识字课教学目标分析

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与我们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一年级识字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有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明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1. 心理特点

(1)过于自我。由于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任性、不听话等特点,甚至有的学生无视课堂纪律,随意打断同学发言,在言行方面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2)天性活泼,对于游戏十分热衷,并且大多都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极佳的可塑性。

(3)问题多。小学生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热情,表现为经常提问、对周围变化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热情往往保持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消散。如,刚刚纠正的握笔姿势过了一会又错了,刚刚挺直的背不一会又驼了。

(4)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比如,学习有什么用?一年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可以逻辑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再如,教师叫他复习功课时,他却可能津津有味地看书本后面的插图;或者一听到其他声响,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2. 认识和记忆特点

就认识过程而言,一年级生和学前儿童存在相似点,比如,二者的认识均带有无意性。然而,在教师的影响与帮助下,他们正在逐渐朝着有意认识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一年级学生的记忆依旧以形象记忆为主。

3. 注意的特点

(1)注意范围狭窄,在他们关注某个问题的时候,对于周围的其他事情感觉是非常迟钝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不会分配注意力,很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考虑到这一点,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要求学生边听边写,而是应在保证其听懂的前提下,再要求他们尝试着写。

(2)注意的稳定性不高。由于年龄原因,一年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思维活动脱离目的任务的表现,也体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窗外的人吸引,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总体而言,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情绪变化快;很容易产生疲累感;自控能力差;对环境敏感;经常模仿他人;思维直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给出四点建议:(1)教师不仅要注重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还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2)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又要保证综合性的体现。(3)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情感。(4)教师应借助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课标明确表示,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在识字教学方面,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首先,一年级和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教学要求是增强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并认识一千六百个汉字,掌握其中八百个字的写法;三年级和四年级属于第二学段,教学要求是提高他们识字的主动性,并使他们认识两千五百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一千六百个字的写法;五年级和六年级属于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是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使他们认识三千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两千五百个字的写法。可见,课标对于小学语文识字课中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这个能力要求是随学生年级增长而逐步提高的。

三、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众所周知,只有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才属于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究竟何为有效策略?下面我将结合一节具体课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课堂实录”(见《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13期作者:马蔷,郑宇)进行分析:

按照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需要认识的汉字数量与其需要掌握写法的汉字数量是不一样的,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可归纳为多认少写,并且课标还强调了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尽量做到识用结合。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对教学任务把握得比较好,成功地将任务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 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可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识字并不难,但忘记也很快。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在这节课上,教师以生字特点为依据,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识字方式,其中包括看图识字、读音识字等,使学生的识字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得到了巩固。

2. 将引导发现作为侧重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了几个字,而是要通过引导使其学会独立识字。由于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认识比较全面,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再如,教师在学生对蜻蜓以及蜘蛛等生字有了大概的认识之后,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形声特点来识字。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3. 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在读儿歌前,教师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在教会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前提下,还引导学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借助鼓励学生说话练习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化。比如,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这种做法使学生从练习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使其产生了成就感,这对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8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99-01

汉字,不只是我们进行阅读和写作的途径,也是我国从千年以前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识字教学,即通过运用小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将其熟知的语言元素作为教学素材并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识用结合。识字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树立学生的爱国之心。

1. 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可针对其年龄特征,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其识字的兴趣。通过参与活动,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长。比如每学完一章识字课,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的识字竞赛。每组两人,每次四组上台,当教师将字念出时,组员迅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听到的汉字。比赛结束后,写得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一枚小红花作奖励。

此外,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教材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此一来,在提高学生对汉字产生好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和道理。比如在教授《小松鼠找花生》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先拿出小松鼠与鼹鼠的可爱图片引起学生注意,接着在朗读完课文后,让学生们回答“为什么松鼠没看见花生?”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知道了“花生是长在地底下的”这一知识。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量,也加深了其对汉字的印象,使之能在短时间内将刚刚学会的汉字正确无误地默写出来。

2. 联想记忆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利用小学生想像力丰富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汉字展开联想,这种教学方式可为小学生识字带来较好的积极影响。

我国存在诸多象形字,即原本来自图画,随着岁月变迁逐渐演变成如今字形的文字。比如“门”这个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将“门”字与教室大门进行对比,学生在比较之后发现两者在外观上极为相似,一下子就将“门”字牢牢记住了。而在学到“木”这个字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字形,想像有一棵大树,树上是错综复杂的枝叶,下面是树的根系。在学生记下“木”字后,教师抓住时机在黑板上写出“林”字,接着问道:“木代表树的意思,那么两个木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很多树的意思。”教师给予赞同:“没错,两个木代表着树木丛生。”说到这,教师在黑板上又写了一个“森”字,问:“那么三个木呢?”学生犹豫着回答:“是比很多树还要多的树。”老师这时可给予肯定,然后通过图片的方式告诉学生三者间的具体区别,如此既可让学生们对三个字的含义有深刻了解,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些汉字的印象。不过,有些字并非象形字,无法从形状上进行联想,比如“碧”这个字。教师这时可指导学生从另一个方向联想,如“老王和小白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这种联想方式不仅生动有趣,易于记忆,而且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其迫不及待想要对下一个汉字展开联想。

3. 偏旁教学法

偏旁即构成合体字的一部分,一般与汉字本身的含义具有一定联系,通过观察汉字偏旁,往往就可以得知这个字的意思及其使用范围。例如教师在教授“病”字时,可从其偏旁“疒”进行引申,让学生了解但凡偏旁为“疒”的字都与健康脱不了干系,如“痱”是指长在身上的红疹,“痰”是肺部不适才会粘在嗓子里,“瘸”则是腿部出了问题导致走路一瘸一拐。在教师引导之下,学生从一个偏旁认识到连串相关含义的字,并意识到该字意义,识字能力在得到培养的同时也降低了形近字的错写机率,并对提高阅读能力起到积极影响。

除了从偏旁意义入手提高识字率外,还可从字的组成入手。同一个字,只要配上不同的偏旁就能再组成一个新字。教学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一个“良”字,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为该字添上偏旁,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答在“良”右边配上“月”,变成朗诵的“朗”,还有的回答在左边加上“氵”,构成海浪的“浪”。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对字的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不断改变偏旁的尝试中不仅起到巩固原有知识的作用,而且也认识了更多生字,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4. 结语

综合上述,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记忆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学校资源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从每个汉字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从认识,到加深了解,再到巩固,最大限度地提高识字率,实现识字教学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宪丽.拓宽低年级识字途径 激发识字兴趣[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1):144.

[2] 余丹.巧用方法 轻松识字[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73.

上一篇:一个人心情不好的伤感句子下一篇:游曲江海洋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