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通用9篇)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篇1
《小学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学习内容
案例1 比一比
(国标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1课)[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1课《比一比》,从直观形象的图画到展现农家生活的韵文,都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图画,再现农家小院的景象,这为第二部分词语、第三部分韵文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画面。第三部分韵文由四个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里具体事物的比较,展现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这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一个笔画——“竖钩”和一个偏旁——“提土旁”。(3)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通过观察、阅读,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词语王国趣事多多,词与词之间还可以成为朋友呢!有的朋友形状相近,有的朋友读音相近,有的朋友意思相近,还有的朋友意思相反,更有趣的是,把有些朋友集合起来,还可以编成儿歌呢!你看,这里就有一首由反义词朋友组成的儿歌,(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反义词朋友多又多,大对小,远对近,黑对白,高对矮,笑对哭,早对晚,有对无,多对少,粗对细,一天到晚说不完。
2、师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由反义词组成的朋友?分小组交流一下,看谁知道的反义词朋友多。
3、出示三组实物图,引导学生比较发现。第一组:一个篮球,一个乒乓球。第二组:一个篮球,三个乒乓球。
第三组:大小一样的两个球,一个是铅球,一个是皮球。
师:以上三组实物中,蕴藏着三对反义词朋友呢,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大与小、多与少、重与轻)
4、小结归纳:看来大与小、多与少、轻与重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第1课 比一比》。
(借助儿歌帮助学生复习和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反义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交流自己学的反义词,可以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词汇;引导比较,让学生自己自主发现,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二、观察图画,自主识字
1、启发谈话,引导观察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穿过碧绿的稻田,闻着泥土的芳香,听着百灵鸟的歌唱,我们已来到一户农民伯伯家,这是一所农家小院,你看,多美的小院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通过富有激情的话语,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情感。)
2、讨论交流: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内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图下8个生词——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2)开展找朋友游戏,将写有生词的卡片贴在图画中的相应事物上。
(3)同桌交流:在这8个生词中,哪些字、词你早已认识了?你是在什么地方认识的?(4)让学生去拼音认字。
(5)开展“我会认、我会记”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找朋友游戏,帮助学生建立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识字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同桌交流自己所认识的字,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识字;“我会认,我会记”可以增强学生识字的自信心。)(6)师:除了图下的8个词外,你还能从图上认识哪些词?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卡片,看谁能从图上找到这些卡片的朋友。(老师要事先准备好写有“房子、辣椒、桌子、草坪、小朋友”等词的卡片。)这些词你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根据课程标准“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尽可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多认字,体现“下要保底,上要封顶”的思想。)
三、学习童谣,理解量词
1、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我们会读了,它们名字中的生字我们也认识了。让它们之间比一比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播放课件,学生自由说谁和谁比,比的结果。)
2、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在作比较,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播放童声录音)多好听的童谣呀,你们也想学会说吗?自己读一读。
3、检查读。评读。
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出示第一句: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猫大。猫比黄牛小。)你能把后三句也这样说出来吗?
5、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6、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用量词“颗”。)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课件出示:一颗(),有的同学说“一棵树”,小组讨论一下是不是这个“颗”字?为什么?课件出示:一棵树。
7、同桌之间背诵童谣,边拍手边背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背诵童谣。
8、完成课后“我会说”练习,巩固量词的用法。为了增强练习的情趣性,可采用“我指你说”的游戏方法。如:这是什么?这是一朵花。
9、发出倡议,延伸学习。
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做这个游戏,课间和同学到操场上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说说家里、小区里能见到的东西,好吗?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句意和量词的用法,还使学生掌握了运用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练习,体现了快乐学习的思想;由课堂向课外、向社会延伸,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读一读:牛、羊、小、少。
看一看: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笔落在竖中线上。)这四个字可以分成两组,再仔细观察看看你打算怎样分,你是怎么想的。(“牛、羊”为一组,“小、少”为一组。)“牛、羊”这两字字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少”这两字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逐个练写,落到实处。(1)指导第一组:牛、羊 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牛: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并且要长一些。)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看一看:仔细看老师写。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自己先圈画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边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作业,最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羊:方法步骤同上。重点引导三横的长短变化及之间的距离。(2)指导第二组:小、少。
观察:这两个字哪儿不同?引导学习新笔画“竖钩”,注意“少”上边的“小”没钩。课件展示书写过程,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重点看笔顺:先中间后两边。都是先写哪一笔?
书空:随着课件的展示,学生书空。描红:学生按笔顺描红。
再观察:这两个字中都有两点,这两点有什么不同?(一个是左点,一个是右点;左点稍低,右点稍高。)再练习: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再欣赏:与上一组字相同。(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在感知中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的写字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选做练习,差异发展
1、填一填,画一画。
地球(),月亮(),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地球(),地球绕着太阳跑。
2、分一分,送一送。
黑板上出示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请到黑板上来,再将它们分别请到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
(选做练习,新颖有趣,而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提供了空间。)[评 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特色:
第一,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学习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及态度上产生的反映,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这节课教师凭借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充满童趣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第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来看,教师由原来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由反义词组成的朋友,根据提供的三组实物图,发现词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等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一是充分挖掘学生课外学习的积累,并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除了图下的8个词外,你还能从图上认识哪些词?这些词你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这样做,沟通了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二是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例如: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做“我指你说”的游戏,课间和同学到操场上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说说家里、小区里能见到的东西,好吗?这样做,大大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真正体现了“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执教
北京宣武区育才学校
马 蔷 点评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 宇
一、激发导入,引入新课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生:蜻蜓在空中飞呢。生:蝴蝶在跳舞。生:蝌蚪在水里游泳。
生:我在家里见过蜘蛛。我在河里见过蝌蚪。„„ 生:„„
[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
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生: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变个角度提出学习的要求,自然、有亲和力。在不动声色中,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书。
(1)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运、网”。
生:展 展翅 蜻蜓半空展翅飞。(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师: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让学生通过动作对“展”这个字加以理解,巩固学生的认识。] 生:运 运食粮 蚂蚁地上运食粮。(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此处对“运”的指导教师忽略了。]
生:网 结网 蜘蛛房前结网忙。(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到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张蜘蛛网?一名学生上台画。
教师在图画上写一个大“网”字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学生在图和字的比较中,立即发现了“网”字象形的构字特点,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 铁丝网 电网 渔网 上网
[运用组词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深学生对“网”的认识。]
(2)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学生一人读一行。评价:字音读得真准确。这么多同学还想再读读,这次一人读一句。学生一人读一句。
3.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这样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的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1)检查:你都画了哪个词?
生:我画了蜻蜓 蝴蝶 蜘蛛 蚯蚓 蚂蚁 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些小动物,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齐读。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儿歌中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 4.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一名学生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男生、女生比赛读。
[运用比赛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学生自由朗读。
(3)拼音不见了,还认识吗? 分小组读词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排列顺序读:在这些词中你还有哪个词不认识?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助你。还有谁不认识?快问问你的同桌。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大声读一读。
[在以上环节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复现所学词语,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体现坡度,在反复与生字的见面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生字。]
6.同学们的字音读得真准,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收到什么礼物了?(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我们让照片、名字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
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了识字的兴趣,不仅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且加强了对生字词的复习巩固。]
三、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虫字旁。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生:这些字都是小动物的名字。生:这些字都是虫子。是昆虫。
生: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评价学生: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出示“蚂”字,并随后遮住“虫”旁)那么,这个字读什么?
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子旁也念马。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 生:表示读音。
评价:你真是会动脑筋的孩子。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一起说: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四、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形声字,我们还要一起写写形声字呢。听,小姑娘对我们说什么了。你们想对她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三个“蚂”字)
请看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漂亮,为什么?
学生:中间的字最好看,因为左边的字两部分分开了。右边的字左右两部分又太挤了。范书:讲解要求。在写这个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这两部分写紧凑。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蚂”字,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的感悟之后,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蚁:这个字念什么?伸出小手我们写一写。我们再看看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你们认识吗?伸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写写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义”。
学生书空。3.提醒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这些要求你都做到了,就会得到小红花。
4.学生书写。描红。仿写。
5.评价:有很多同学得到了小红花。相信你们平时多练习,一定会写得更漂亮。
五、拓展延伸,仿写儿歌
1.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了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呀?请你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这种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演一演。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
学生自己练习读书,再读给同桌听。齐读。指名读。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不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边读边加上动作,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2.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呀?
分别请了六位同学朗读儿歌,其他学生评议。
3.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生:白兔地上蹦蹦跳。生:小猫房前喵喵叫。生:小狗屋里汪汪叫。生:大象河边在洗澡。„„
教师把学生的即兴创作在电脑上打出来,投影在屏幕上。
[在完成识字教学基本任务后,教师设计了仿照儿歌句式让孩子练说的环节,这种安排是比较好的。它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是否还可再做一些调整?比如,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说一说。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写一写,写完后,进行展示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都有成就感。]
六、教师小结
课下,可以把自己创作的句子在儿歌后面写下来,这首儿歌的内容就更丰富了。还可以把写的儿歌给老师看看,课下我们还可以观察这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评价】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的快,忘的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教师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认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读儿歌前,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
3.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篇2
课题开展研究以来, 本年级老师们以课堂为主阵地, 扎扎实实开展了研究, 课堂中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一年级上册《识字4》:这一课生字共有14个生字, 识字量较大。但这些生字当中, 有11个为动物名词专用字, 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因此, 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没多大必要, 教师试着运用了“整体识记法”进行识字指导。
【识字教学片断】
1.师: (卡片出示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是我们刚才观察到动物的名字, 书上有一首儿歌也是写这些小动物, 请小朋友们一边朗读儿歌, 一边找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做出记号, 把你会认的动物名字读给小朋友听, 不会认的请你的小伙伴或小组长帮助。
2.师:刚才开展小组识字活动时, 小朋友讨论很激烈, 你认识了哪些动物的名字? (指名教读注拼音的词语。)
3.师:还有谁认识这些动物的名字? (再指名教读注拼音的词语。)
4.师:现在我们进行一场读书认字比赛, 比一比, 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分小组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
5.师:每个小组都会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哪个小组想开火车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
6. (带“虫”字旁的生字整体出现) 你们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小组讨论, 找一找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
7.学生观察黑板上所有生字的特点 (都是带虫字旁的生字) , 师引导认识形声字并记忆。
8.师:今天我们认识不少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 你们在课外阅读时有没有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 (小组讨论, 自由交流, 识字延展至课外。)
【学生学习活动的剖析】
该识字教学片断注意了以下几点:1.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2.小组合作识字。3.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4.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调动所有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
本节课中,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的。因此, 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 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 自由交流, 你认识哪个生字词, 就读哪个生字词, 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小组合作识记字形时, 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蚂、蝴、蜻、蜘、蚯”等字的特点, 在学生已有的“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的基础上, 引导运用形声字的方法整体识记, 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 再延伸至生活识字, 帮助认识更多的带虫字旁的形声字, 最终让孩子达到一种识字能力的形成。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增强主动识字的兴趣。整节课通过“自由读—自主观察——方法引导——识字拓展——游戏赛读”, 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 在这个识字活动中, 学生们始终在和动物交朋友的热情下识字, 精神饱满, 效果较好。
【巩固识字片断】
1. (出示没有标拼音的生字) 分男女同学认读生字。
2.打乱生字卡片顺序开火车认读。 (小组读、个人读)
3.让每个学生认读手中的词卡。 (不带拼音的词卡)
4.游戏识字:老师读字, 学生找字, 找到的迅速举起来, 比一比, 哪个小朋友找得快, 找得对。
5.两个小朋友合作识字:一个同学读字, 另一个找字。
6.各种游戏方法识记黑板上的形声字:“找朋友”、“小诗人擂台”游戏。
7.把字“送回家”, 并读一读。
(1) 认读写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词卡;
(2) 这些动物出来郊游时迷了路, 谁来把它们送回家;
(3) 指名把卡片贴在图上。
【学生学习活动的剖析】
识字巩固识字的这部分教学活动, 采用变换词序, 变换字序, 把词语送“回家”等游戏活动 (读字、找字) 来巩固识字。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 配合和协调, 学会自主和合作。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识字, 发现识字的奥秘, 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识字巩固这一环节中, 通过各种活动、游戏识字, 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当学生开始疲劳时, 我们送词语“回家”的活动 (把迷路的动物送回家) , 让学生读一读, 认一认, 找一找词语, 重新找回识字的兴趣。最后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样做, 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记忆认知规律, 通过反复强调记忆, 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再一次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教师的反思】
首先, 本课时在识记生字这部分教学活动中, 主要以引导自主发现为主。识字的巩固这部分教学活动, 主要以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为主。课堂上采用个体、小组、集体交流等方式, 分步骤地层层引导, 有针对性地分组检查、落实识字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 学生在识记本课生字词时不但记忆深刻, 也能逐渐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其次,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 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本案例, 教师依据形声字的特点, 用“整体识记法“展开教学, 孩子们通过基本字和加偏旁后的新字的对比观察, 理解到了不同的偏旁的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在听听、看看、说说、想想的学习体验中, 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妙”——这哪里是在学习生字, 简直就是在玩魔术。一个字摇身一变就是几个形状极其相似, 但意思又相差甚远的生字。这样的教学, 大大调动孩子们学习生字的兴趣, 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提高了识字兴趣。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G623.22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三大部分。其中,识字教学是基础,识字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或者将识字教学简单化,没有做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及识字效率不高,语文学习能力较差。若要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则需从教学策略方面着手,对教学策略进行全面的整改。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轻视识字教学,他们认为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只要学生能够写课本上的生字词即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对识字教学的狭隘认识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持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基本上不会在课堂上纠正学生错误的书写身姿以及拿笔方式,也很少检查学生是否书写规范,字体是否端正,笔画顺序是否正确,更不会专门对学生的书写加以指导[1]。
第而二,教学方法单一。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运丰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仍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把汉字放到一定的语境当中,教学方法毫无新意,课堂氛围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大大降低,认识汉字的能力和水平也大受影响。
第三,偏重讲解,忽视写字训练。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偏重于字形结构、字音、笔画顺序等方面的讲解,并在课堂上耗费了较多的时间。而一旦课文中的生字词较多,则教师基本上会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而留给学生用来练习书写的时间非常少。
第四,写字练习时过于关注练习量,忽视了写字质量。在给学生布置写字练习时,教师往往要强调每个字抄写多少遍,对练习量的要求极高。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力[2]。然而,事实上学生在这种要求下自觉学习负担加重,刚开始时会认真抄写,但是为了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字越写越潦草,抄写并没有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乐于学习汉字,善于学习汉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学习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实施趣味教学,运用猜字谜、做游戏、编故事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要求学生学会“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生字,而教师可以举办一个组词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这些生字组词,哪个小组组词最多则获得胜利,而胜利方能够得到老师准备的奖品[3]。这种识字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生字的不同字义。
第二,合理设计识字教学,善于运用情景交融法。其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提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比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其中,生活情境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打开思维,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问题情境则应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继续学习汉字的动力[4]。例如,《难忘的泼水节》要求学生学会“凤、凰”等字,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凤凰是什么吗?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你们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吗?学生对此并不清楚,而教师进一步说明,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其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已经认识的字来学习生字词。例如,在《乌鸦喝水》识字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采用拆字法学习“鸦”字,而在学习《司马光》中的“他”、“朋”、“玩”等生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将生字的偏旁与部首拆开,了解每个结构的作用。
第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增强记忆力。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音频,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5]。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口、木”進行拼接,组成“呆、困、杏”三个新的汉字,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汉字,理解汉字。
第四,将识字与写字有效结合。识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写字则是识字之后的一种实践。目前,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识字与写字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重讲解、轻写字或重抄写、轻写字质量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采取措施将识字与写字有效结合。一方面,教师应把握好生字词讲解的度,注意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用于写字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应强调写字质量,不强调抄写数量,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把写字当做一种乐趣,而非作业负担。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识字教学质量差,则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将不牢靠,而后的学习也将变得越来越吃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汉字,乐于学习汉字,掌握正确的汉字拼读、书写规范,了解汉字的意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吴有.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 学周刊.2016(09)
[2]姜艳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9)
[3]马丽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4]郑红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5(34)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懂得儿歌中的良好品质。
3、产生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掌握“懂”、“貌”难认字的字型。
教学难点:背诵、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片导入,唤醒情感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张“全家福”,有慈祥的爷爷奶奶,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吗?
2、你们是怎样爱自己的家的呢?(指名读导语:我们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A、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B、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推选代表汇报)
4、以小组形式进行“识字比赛”。
5、进行“组词比赛”。出示“父”、“错”、“事”、“改”、“懂”自由选择,进行扩词训练。
6、相机指导写字“认真”。
7、出示其他四个要写的字,老师进行范写,学生练写。
三、读懂儿歌,懂得道理
1、分小组轮读儿歌。
2、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师生轮读儿歌;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
四、实践活动
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
板书设计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篇5
余庆县小腮小学:代鑫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识字教学应用
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具有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远教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实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面貌,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二年级的一名语文老师,现将我在平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二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点体会归纳如下:
一、合理利用资源,丰富语文知识
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只有教材和教参,使得我们对课文内容的背景了解的很少,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有限,使本来与课文情节相隔甚远的学生,对课文知之甚少,造成了知识贫乏,视野狭窄,有时学生提出许多偏难问题,教师难以解答,学生又没办法找到答案,只有瞎想,最后不了了之。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得到了改革和创新,教师可以对远教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例如,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是一次词语教学,是让学生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学习词语中出现的生字。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等中出现的“层”、“染”、“叠”、“翠”等生字。只有理解了词语才能准确掌握出现的生字。这些词语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在教学时我试图用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想象那种景色,甚至还在黑板上画了景物,以求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可是,许多学生仍用似懂非懂的眼神望着我,期待着更进一层的讲解。我就从远教网中查出了许多相关的风景区图片,结合词语制成课件,将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们看景学词,学生们一边看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片,一边听着讲解,表现出一脸的释然。当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自然就能掌握好出现的生字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旨。依据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以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15课《画风》中认识宋、涛、陈、丹、赵、艺等字。都是本课中的人物的名字,让孩子们与文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打招呼等方式轻松的就学会了生字。让识字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显得生动形象。同样的认识一些实物的生字时,先出示生字,再出示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如:二年级上册17课《酸的和甜的》识字教学中,先出示汉字“葡萄”,当孩子不认识“葡萄”时,再出示“葡萄”的图片,引导孩子对图片进行观察,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这是什么?”孩子会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再在知晓并认识物体的基础上问第二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葡萄?”这时,孩子会凭老师所提供的“葡萄”图片以及耳闻目染的实物印象,进行对应性联想,他们会回答:“紫色的葡萄、晶莹的葡萄、好吃的葡萄”等。在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图片及循循善诱的语言提示下,孩子的思维活动变得活跃,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接受文字的熏陶,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美妙过程。
通过教师利用远教资源,把复杂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乐学、好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活跃课堂气氛
农村远程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出现的教学手段,在资源库里有许多和学科相关的音频资源,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适时从中选择,应用与课文配套的配乐,朗读录音,来补充教学,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语言文字表达所不及的效果。例如:二年级下册13课《动手做做看》中的“漫出”一词,我们可以利用水漫出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漫出一词的意思,从而掌握漫出一词。进而掌握生字“漫”。再例如:12课《北京亮起来了》,对于我们贵州山村的学生来说,“北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等都是一无所知,仅仅靠老师讲有什么学生能理解吗?利用远教资源形象、生动、鲜活的展现北京的美丽,让学生在认识北京城的繁华中理解认识“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焕然一新”等词语。这样,利用音像资料,将比较抽象的或学生不熟悉的,离我们生活太
远的意向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掀起课堂高潮,使学生进入作品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发表意见,互相交流的环境,提高了课堂效果。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教学,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有利措施,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挖掘其中的愉快教学因素,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融声、形、色等为一体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的同时,还能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在思考与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远程教育让边远地区的学校也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我们要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研究,用活远教资源,把远程教育全面的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参考书目:
1、《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2月第1版。
识字教学录像分析 篇6
1、指读儿歌,要求孩子读熟儿歌。(时间:3分17秒~5分19秒。用了2分钟)(这一环节不错,建议指读时稍慢一点,教棍指着字,要求孩子看教棍指的字)
2、读任意句。(时间:5分40秒~8分20秒。用了2分30秒。)
(这个环节做的也不错,效果也很好。)
3、在句子中认词或短语。(时间:8分45秒~10分25秒。用了1分40秒)
(这个环节需要改进,并且这个环节需要更长一些时间。8分29秒时,开始在句子中画圈,然后立即用把词汇盖住。这个环节的第一步是指认句子中的词汇{画圈的词}。孩子需要沿着会读的句子的顺序去找这个词,然后读出来。如果一开始就把词盖住,孩子就是沿着顺序找到这个词的位置,因为看不到这个词,就失去了看字型发音的作用。这个环节没有做好,结果下面的环节就出现了问题。“打苍蝇”游戏应该在指认后再进行)
4、词卡或短语卡(时间:10分30秒~13分30秒。用了3分钟)
(因为地3个环节没有做好。孩子单独认识词卡效果也不好。孩子们一开始也是在句子中去找这个词。这个环节应该把儿歌挂图拿走,不让孩子在儿歌挂图中去找词,才能知道效果如何)
5、在句子中认字(时间:14分28秒~15分35秒,用了1分07秒)
(这个环节做的不好。第一时间太短,时间要长一些。第二首先是指读。老师用教棍指任一字让孩子读。不能把字盖住。直到孩子基本能认识指的字后,再盖住认。打苍蝇是多种游戏方式的一种,可以盖住,也可以打一下立即放开)
6、单独识字(时间:16分~17分。用了1分钟)
(因为第5个环节没有做好,这个环节中孩子基本还是在句子中找,没有达到独立识字的效果。)
(第3个环节和第5个环节存在问题,后面就开始出现问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匡老师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篇7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虽然很多学校都比较重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但由于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死记硬背,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第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主要是教师讲解, 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也就是说学生主动识字机会不多, 也没有掌握识字的正确方法, 识字热情不高。
第二, 教师太过追求学生识字的数量和速度, 造成学生写错字较多, 字迹潦草, 不规范程度高。同时, 由于是机械记忆, 造成学生记的快, 忘的也快, 回生率较高。
第三, 学生识字态度不端正, 教师没有及时给予纠正, 造成学生基本功不扎实, 识字能力不强。
第四, 教师只注重学生课堂上的识字学习, 忽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汉字,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远离现实生活, 造成学生感觉学习汉字枯燥乏味, 学习起来较为困难。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 增强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创设比较有趣的识字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中对所学汉字进行最直接和最深刻的了解, 并最终掌握。如教学“雨”时, 可以让学生回答看到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发挥想象, 看到雨就想到里面的四点像一滴一滴的雨点儿, 正从天空中慢慢掉下来。如此以来, 学生的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充满了想象, 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 增加学生的识字途径
语文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当中, 因为学生在单一的识字教学形式下会逐渐失去兴趣, 进而失去识字的动力。现实生活中, 识字的渠道有很多种, 教师要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引导。
第一, 古诗识字。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 就已经会背诵很多首古诗, 但是古诗中有很多字他们并不会写, 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如果教师能够选取一些多数同学都比较熟悉的古诗, 然后引导学生每天进行小组背诵比赛,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认识这些古诗中的生字, 再看到这些生字, 学生就会把字音、字形和字义马上联系在一起。
第二, 故事识字。有些汉字本身就有一段故事, 如果教师将故事讲给学生听, 不但有利于学生识记汉字内涵, 而且学生印象较为深刻。比如学习“盒”字时, 教师可以将三国中的一段故事:有人进贡曹操爱吃的酥, 曹操随手将“一盒酥”写于盒子上, 杨修看到以后, 就对将士说, 丞相的意思是每人尝一口, 大家不明白, 他解释道:“‘盒’字就是每人一口的意思。”这样一讲, 学生就牢牢记住了这个字。
第三, 字谜识字。字谜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更巩固所学汉字, 加深记忆。如还是教学“雨”字,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猜一字谜:“千条线, 万条线, 落在水里看不见。”学生马上就会想到下雨时, 一滴一滴的水珠落在水里, 连成了一条条晶莹透亮的线。于是, 每到下雨, 学生就会想到这个谜语, 想到这个字。
另外, 生活中食品包装袋上的标识、商店门牌、路边广告牌、街边路牌、电影电视剧中的字幕、广告中的广告词等, 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总之,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识字的好习惯, 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识字, 并积极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三)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 有针对性性地引导识字
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 识字数量和识字能力也不相同,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识字。对于新课文中的生字, 教师可以问学生认识的有几个、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等问题, 及时了解学生识字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不会的生字。同时, 引导不认识字的同学多学习几种认识汉字的途径, 帮助已经认识的同学增强自信和表现欲, 进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四) 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 忘得也快, 刚学习的生字, 一会儿就忘, 或者在课文中认识, 单独拿出来就不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汉字, 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标上记号, 然后再教学生这些生字, 最后让学生自己回到课文中学习辨认。同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读物、古诗词背诵、自编故事中巩固生字, 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这些生字的印象。
(五) 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识字, 就是要看到一个汉字要知道这个字怎么读, 有什么意思;听到一个汉字的读音, 要知道这个汉字怎么写, 意义是什么。汉字形体是由基本的字画:点、横、竖、撇、捺、折组合而成的, 字形比较难掌握。学生刚刚接触汉字时, 对字形只是有模糊的轮廓, 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甚至有些字会遗漏细小的部分,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结构, 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字形, 并根据偏旁确定不同字的含义。如能发现情、清和晴的区别。
三、结论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策略
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问题
我国对文字教育的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流程,但是,这样的识字教学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总结,对于识字的科学化、个性化研究尚不成熟,在教育普及过程中,只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识字教学存在很大局限性。近些年,我国开始对小学识字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与探寻,在借鉴与交流过程中逐步探索个性化识字教学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1.1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较短
识字,是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重点地位。但在当前,我们通常对于学生识字量有绝对的要求,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完成识字量目标,常常采取快速填鸭式教学,很少从识字学法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理解或者小组讨论研究出汉子的构成与写法,单纯的汉字教授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兴趣不弄,实际探究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自主训练。
1.2 忽视学习对象心理特点
小学识字教育通常是在低年级中间进行,学习对象为六至七岁的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通常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即多动、好奇、爱玩,不能够很好地对某一项学习事物进行长时间专注,喜欢具有生动形象的事物,记忆力与遗忘程度成正比等等,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在汉字学习上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其制约性,小学生在这样的心理特点下对汉字只能采取机械记忆,并且很快会忘记,对于汉字之间的联系理解很模糊。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其学习优势进行正确引导。
1.3 教师课堂教学死板
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不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对于学生实行千篇一律的知识灌输,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与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与课堂,把学生的汉字学习任务限定在课堂与课本中,不能很好地将生活与学习练习,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成因
2.1 课本编写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低年级语文教材编写重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但在这过程中,仍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出现“教学无法根据汉字特点进行安排”、“与生活联系较为空洞”、“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欠缺”等等。
第一,教学内容安排混乱。教材通常不能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为了“丰富”而“丰富”,在教材中增添了大量的拼音、儿歌等内容,混淆了低年级识字重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虽然当前小学生识字教材丰富多样,但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教学内核,没有真正教学突破,从而造成了小学生识字学习的困境。
2.2 学生本身原因
第一,由于教材编写的缺失与学习目标的重大,让刚升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就要面对繁重的识字压力,学生在学习初期就不能在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中进行学习,学习过程较为被動,学习兴趣弱化,加之小学生本身没有任何学习经验,对待学习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更不会自己探索学习方法,所以,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
第二,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集中,一节45分钟的课程往往只能够完全集中10至20分钟,剩下的教学时间内通常出现走神现象,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积累,对于自己所集中精神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后没有兴趣再去巩固与内化,造成汉字学习的反复性。
2.3 教师原因
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识识字教学工作,这是识字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通常将汉字学习与阅读割裂开来,这是简单的按照课标要求将单个汉字的写法与构成进行板书,让学生机械记忆,忽略了阅读对汉子学习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将课文授课置于汉字教学之上,忽视了基础工作,年段教学特征把握不足。
3 小学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3.1 丰富课堂,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对汉字教学有宏观把握,深入挖掘汉字文化与形成规律,并将其形成动态、形象化符号进行知识传递,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更有效的认识汉字而不是记忆汉字。
第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生动的课堂讲授、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设备,从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合作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延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第二,汉字文化的普及。汉字不仅是我们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世界文化之林有着独特地位,所以,我们应当将汉子教学置于一定高度,利用传统文化与汉字历史对学生进行汉字文化演变的普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独特魅力。例如,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甲骨文作为学生兴趣起点,将汉字演化过程向同学们展示,不仅夸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这种历史传承的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文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单纯的汉字传授更有意义。
3.2 建立汉字学习“第二课堂”
汉字学习过程应当是全方位开放的,我们将开放性作为汉字学习的目标,就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外实现主动识字学习,多多交流,与生活实际相连,感受汉字应用魅力。
第一,课外课堂的建立。我们应当将教室具有识字氛围的大环境,精心打造教室环境,让它能够时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学习汉字。如,我们可以利用黑板报、展示栏等班级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环境,再这样环境的构建中,对于学生来说是汉字认识与学习的又一次提升。
第二,我们应当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阅读对于汉字学习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功效,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不同汉字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规定,例如一个星期读多少文章或者读什么书,在每一周的结束自习课中进行总结,学生将这一周所学习到的汉字及学习体会进行汇报总结。
识字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本文不能穷尽,我们应当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更多的语文教育专家一道,寻求识字教学改革新出路。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
[2]周小艳.谈语文有效教学[J].语文教学,2009(01).
作者单位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篇9
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
内容提要: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影响着阅读和写作教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识字量大,内容枯燥。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识字的愿望,我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际,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识字教学的新方法。我从创设和谐氛围,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孩子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巧用多种方法,轻松愉快识字;拓展积累运用,巩固识字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努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识字能力,让孩子们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关键词:轻松
快乐 学习兴趣
方法
积累
运用
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
汉字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 2
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充溢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生存智慧、情感智慧、生命智慧和伦理智慧。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也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可见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低年级的识字目标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于低年级识字量大,课文篇幅多,每课要求认识的字多,学生的识字水平差异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为读书打好基础。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识字教学,让孩子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一、创设和谐氛围,调动学习热情。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民主氛围,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人格,真诚对待学生。
构建良好氛围,重要的是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让他们受到积极氛围的影响和激励,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对识字较多的孩子要多表扬,对识字有障碍的同学,不歧视,老师要多鼓励、帮助。让每一位孩子都乐于识字,勇于识字,愉快识字。
2、关注学生情感,让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积极主动识字阅读。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评价,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的坐下。诚恳地评价,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取得前进的动力,以更好的姿态参与自主识字。
3、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一《春天来了》时,课前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学生画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识字时引导学生尽情读自己认识的字,然后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学生自豪地说:“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从而推动了学生自主识字。
4、师生合作交流,共建和谐课堂。
《课程标准》实施下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十分灵活。课堂是学生与老师活动的共同场所。学生可以自由的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向老师提问,获取答案。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以丰富的知识,恰当的事例,引导、调整与学生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相互尊重,积极合作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加强。
二、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读书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也可以说是个体意识的倾向性。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了求知的需要,学生会如饥似渴的学习。
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只要孩子对语文有了兴趣,识字朗读就易如反掌。
1、运用课前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无一例外。一年级的学生自己读的书很少,有的学生在入学前甚至自己从未读过书,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却不比大孩子们低,喜欢听故事,喜欢探求新知。我在一年级开学一个月内,在每次语文课前都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简单易懂的,或童话,或寓言,或成语故事。每次讲故事之前,我用投影投出故事题目、图画,指导学生识字,4
看图听故事。一段时间后,我在上语文课前,问孩子们老师讲的故事好听不好听,想不想听。孩子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还想听。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书中直接读故事。想自己读故事,就需要自己多识字。识字多,自然而然就可以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这样,由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与兴趣,为以后的识字、阅读做下铺垫。
2、参与快乐游戏,提高识字能力。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内容,把快乐带进课堂,让孩子通过有趣的游戏,来快乐地识字。
例如,在教学“红、花、草、们”时,我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孩子识字。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四个学生拿着偏旁卡片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四个学生分别跑上来找他们的朋友。还通过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3、自编谜语儿歌,巩固识记生字。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语、听儿歌,我把识字内容编成谜语、儿歌。通过猜谜语、听儿歌来巩固所学知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的思维。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编儿歌、猜谜语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午)。再如:白儿左边虫无脚(貌),重心靠边戴草帽(懂),二十一日有金钱(错),己见反文尾巴小(改),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根)。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一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大口里面一个才(团);心字离开,木目相伴。在学习“热”时,读出:“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时间久了,学生自己就会自己创编谜语,儿歌,进行创造性地识记生字。
4、学编顺口溜,创造性识生字。
“顺口溜”是形象化的,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短明朗、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5
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如:学习“聪”时,读出顺口溜“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学生既掌握了生字,又受到专心听课的教育。在学习“清、情、晴、请”时,编顺口溜:“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情。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会自己编顺口溜,进行创造性地识记生字。
三、巧用多种方法,轻松愉快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培养阅读能力是个难点。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1、动作演示,在体验中识字。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还应注意学生的情境体验。情境体验是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的心理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体验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学生的认知体验、经验体验、情感体验就能得到发展。教学中,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尝试学习新知识。
在进行第一册《操场上》的教学时,根据这课表示动作的词较多的特点,如“打、拔、拍、跳、跑”等字,先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掌握新字,再通过偏旁归类的方法来加强识记。例如:学习“坐”,我让两个学生在地上坐下,引导学生体会识记“两人在土上”就是“坐”。
2、读说结合,口语训练中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插图较多,我们可以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词识字的方法。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如:在第二册识字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仔细看图的基础上,把“春天来了,__________。”这句话说具体。根据学生的话,相机出示有关词语,并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
首先,教师示范说话: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醒来。再出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指导读准“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万、复、苏”。最后,学生看图说话,教师相机出示“柳绿桃红、莺歌燕舞”等词语。相机指导识记“柳、歌、舞”等字。
还可以运用词语说话识记生字。在学习《松鼠和松果》这一课时,在识记生 6
字后,让学生从“聪明、活泼、忽然、如果、以后、主意”选择喜欢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说句子。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生字,又积累了语言,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3、读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但是语文教学还担负着对学生阅读指导,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这又是一个难点。所以我指导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
(1)听读课文,认识生字。
小学低年级语文每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有些生字笔画多难认,只要求看到后能正确读出来,不抄写。首先,将本课生字词全写在黑板上,老师范读课文,在读到生字词时就在黑板上做上记号,让学生清楚认识字形,听清字音。然后,让学生自由读生字词,没听清楚或没记住读音的,可利用拼音再读或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读,还可以小组交流难字识记方法。最后,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掌握情况。可采用开火车读、个人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2)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识字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例如:《春雨的色彩》是一篇童话故事,课前让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感受春雨美如画,在美丽的动画中感受小鸟的天真可爱,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生字较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巧妙运用识字方法,帮助学生降低识字难点,突破识字难关。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把躲藏起来的生字朋友找出来,把它们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识字方法,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各种方法来识字。如:“题”字是“是”加“页”。“钱”和“线”,“底”和“低”,“欢”和“吹”等可以通过换偏旁的方式识记。还可以用偏旁归类的方法来识记,如:淋、洒、滴、油等字。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后,在朗读中着重体会“落、淋、洒、滴”等字词的表达效果。读懂读熟课文后,可让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
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 7
容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植、扶、栽”等字的含义,这样识字问题也就解决了。
4、辨析字形,在书写中识字。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于要求“会写”的字,在学生理解音形义的基础上,指导书写规范。
在教学识字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分析比较不同之处,再识字写字。如“女”与“妈”进行比较。“女”的第三笔横要长,第二笔撇稍微出头,“女”做偏旁时,横不能超过撇,这样书写才规范。学生可在正确规范的书写中加深生字印象。例如在教学“岛”字时,孩子特别容易和“鸟”字相混淆,就将“岛”字的字理和现代化的手段结合起来,挖掘“岛”字这个字本身的文化底蕴,让汉字开口说话,感觉到“岛”下面一座“山”,就是鸟飞累了,到小山上停下来休息。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识字更生动有趣,孩子也会记得更牢一点。
5、表扬鼓励,在竞争中识字。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我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喜欢表扬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表扬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随时注意心理效应,善于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例如,在学习第二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时,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识字多,就能夺取胜利的红旗。在平时上课时,只要学生积极识字,我就用各种方式进行鼓励,如:奖励小红花、练习本、小玩具等,这样,有效发挥了表扬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6、小组合作,在互助中识字。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合作,人与自然合作,群体与群体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习会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如在教学第二册识字4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由组长领着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读一遍,比一比谁读的最好,不认识的字 8
多读几遍。小组合作学习,借助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效的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真正做到了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看不到陪客,找不到观众,人人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大家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7、运用体态,在观察中识字。
体态语是另一种教学语言。它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它是教学口语的重要辅助手段,补充教学口语的不足。恰当的手势、和蔼的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言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教师能运用体态语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有“渴、喝”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表情,舔着嘴唇,咧着嘴,无精打采的样子。此时,让学生说说老师这时怎样?(很渴)渴了需要什么?(水)我把渴中的“三点水”描红。让后拿起茶杯喝水,让学生说说老师喝水用什么?(口)我把喝字的“口”描红。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情,分清了“渴和喝”的意思,也识清了字形,以后学生用“渴和喝”写词语和句子时也没有发生混淆。
8、会查字典,训练技能中识字。
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学生应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利用工具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孩子识字的能力。会查字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查字典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识字工具。二年级学生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无论那种方法,都要多给他们创造练习的机会。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孩子出难题,不认识的字问别人,多查字典。这是一项需要反复强化的技能。掌握了这一技能,无疑等于配备了一个全程陪伴的识字教师,孩子们学起字来更加得心应手。
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识字方法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
四、拓展积累运用,巩固识字教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 9
中学习、运用语文。在教学中要积极挖掘课程资源,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1、搜集资料,广泛识字。
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识字方法、规律并迁移到课外中去自己识字,在生活中广泛识字,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如: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事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实践,学生不但认识了图片上的字,还知道了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天安门、北京大学、升旗场面……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北京的美丽壮观。从而理解了一个从来没走出大山的孩子,多想去北京看看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就能读出“多想”的心情,识字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逐步积累,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还特别重视加强积累,因此,我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积累文字。
(1)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平时,我极力引导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见字识字的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树立一种见字识字的意识。在上学放学路上看标语、读广告纸、认店名,在家中看电视字幕、读书报。在学校看宣传栏、校训、课程表、同学姓名。不论什么时候,只要见到认识的字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说一说,这样逐步积少成多,增加自己的识字量。
(2)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引导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个“识字本”,把自己从广告纸、报纸杂志上认识的字整理、粘贴在识字本上。这样,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强了,班里的每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去做。其中有一名叫周泉的同学,做得非常漂亮,他用厚的白纸订成一本像基础训练那么大的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并在每张纸上都贴上了自己认识的字,并且还把每张认识的字都排列成了一个个图形。如:心形、“工”形、“2008”、奥运五环等。孩子的每份作业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报,将阅读物上认识的字剪贴收集,这样就避免因字形复杂而给他们带来的麻烦,便利了他们识字。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3)在班级开辟“生字超市”,把有关的汉字制成卡片,分类摆在“超市” 10
里,如:生活用品类、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多,识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3、读讲故事,巩固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统一,强调扩大阅读空间,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讲故事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知识在情意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能力在自主中高效构建,学习便成为轻松愉快的事。
我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每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识字,在语文课前轮流让学生讲一个自己读过的故事。学生为了熟练地讲述故事,展示自己,就会积极地读书识字。这样,既提高了识字、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学写日记,写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记录下来。学完《在家里》,我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家中有几口人,都干什么。一开始,写得几乎都是拼音,错别字也较多。后来学完《棉鞋里的阳光》这一课,我让孩子们回家帮爸妈做事,坚持做一星期,每天记下自己做事的经过和感受。渐渐地,每个同学都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也能记录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时间长了,通过写日记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使学习成为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的轻松,记得牢。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积极地识字、阅读、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山东教育》
《语文教学用书》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小学识字教学10-21
小学生识字教学点滴08-23
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07-24
小学识字教学策略05-26
小学识字教学课堂09-21
小学生识字教学之我见09-05
小学识字教学的点滴08-16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刍议09-17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例谈07-19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摭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