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论文

2024-10-11

识字教学论文(通用12篇)

识字教学论文 篇1

摘要:随着低段语文教学识字量的大幅度增加, 教师普遍反映识字教学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效率低等问题。从课程设置的层面上来讲, 我们对其编排的科学性毋庸置疑。本文尝试从教学实践层面去反思, 以寻找一条既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又富有教学实效的途径。

关键词: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从平时的随堂听课与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的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的内涵认识存在着偏差。往往把“识字教学”视为课堂甚至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落实, 狭隘的理解必然导致局限的教学行为, 势必导致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 识字任务完成不了,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等现象。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实质上应包括学生课前 (预习) 与初读课文时的自主识字,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集中识字教学时的学习, 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的再认识, 课堂生字书写时的再巩固, 课外学生自主识字的拓展等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 将识字教学有机地落实在以上环节之中,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时间紧, 任务重, 形式单一, 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 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 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 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 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教学现象:一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 集中出现全文的生字开展生字词教学, 再进行阅读教学。二是有些教师甚至完全将识字与阅读隔离开来, 第一课时集中识字, 第二课时集中阅读。人为地将识字与阅读分离开来, 使识字与阅读成了两张皮, 从而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真正将识字教学落实在初读课文阶段

在许多的随堂课、公开课中, 不管是观课者还是做课者, 似乎都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作为一种形式, 而未真正达到初读阶段的学习目标。不管是哪位老师, 在这一环节都会出示类似于这样的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或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读顺。这里的想办法其实包括: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师等。但我们在观课与上课的过程中似乎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甚至于连初读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便匆匆走过场。

因此, 教师在初读课文时要舍得花时间, 切不可走形式主义, 并利用这样的阶段全面加强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 建议我们的老师不要向学生布置任何操作性的任务, 比如要求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等。虽然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讲, 有一部分孩子初读时会有些困难, 但让孩子凭着自己的能力, 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 实际上既是一次自主认字的绝好机会, 又是一次复习巩固拼音, 借助拼音识字的好时机。如果在初读时班里的学生真正用嘴巴去拼了, 动手去查了, 扭头去问了, 那也意味着孩子具有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而且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老师不断去强化, 去引导, 使之成为习惯。当学生再读课文时, 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要求, 这样层层递进的做法, 既体现了教学的真实性, 更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真正将识字教学统一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

平时, 我们经常提及阅读教学中生字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笔者认为应该因文而异:假如有些课文情节变化比较明显,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整体感知, 在梳理课文内容后, 根据文本的情节变化出示字词;假如有些课文生字比较分散, 不好逐一呈现时, 可以以生字词的形式集中呈现, 以词带字;假如有些课文的生字恰好集中在一些重点、难点段落和语句中, 教师可以结合在引导孩子读通、读正确这些语句、段落时进行;假如有的课文配有情境图, 教师也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来呈现。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的基础上, 阅读教学时老师依然应该关注识字, 这是将识字教学有效化解提高效率的做法。因为很多单个汉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产生价值和意义, 而且字义的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文本的语言环境。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文本具体的语境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 完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并通过字、词、句、文之间的联系, 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从而达到寓识字于阅读中, 在阅读中达到进一步识字的目的。

同时,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学生与生字的见面机会越多, 就越能增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在阅读教学中, 让孩子充分诵读、品味、咀嚼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 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 从而达到识记汉字音、形、义的目的。

三、重视课堂书写指导环节的有效落实

在平时的随堂课中, 有许多老师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 经常将生字书写作为课外作业完成。而且为追求效果, 布置了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 由于缺乏监督与指导, 极易造成学生随便应付习惯的养成, 导致写字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应该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 课堂上除了做好识字复习巩固外, 在识字教学中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额外的负担, 追求优质高效的效果。并务必重视、落实好以下环节:

1. 保证写字时间

保证课堂孩子书写的时间, 是孩子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的保证。在每一节课堂中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完成教授生字的任务, 同时又要确保每节课有5至8分钟的写字时间, 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范范、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写字。

2. 明确写字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 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健康。我们不难从低年级的课堂中发现, 孩子写字姿势的准确率不会超过50%。大多数孩子在写字的前几分钟能坚持, 但到后来就坐不住了。

因此, 广大教师需要特别重视一年级孩子书写习惯的养成, 务必达到班级学生书写工具准备不充分时不开写;班级学生心不静、身不正时不开写;老师书写要求不明确时不开写。同时, 我们老师尤其要关注对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指导, 要注重孩子学习看帖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把握生字的间架结构, 掌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 打好写字的基础。

3. 重视教师示范

示范是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生动笔之前, 通过教师的示范 (一次示范) , 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 教师要尤其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 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 一定得重视书写技巧。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 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 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只有这样, 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4. 加强巡视指导

在写前示范以后, 有些学生肯定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这时, 教师就得在课堂中加强巡视, 进行个别辅导,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地补充。由于是面对面, 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 学生对老师的示范 (二次示范) , 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 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书写错误, 有效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和书写要领。

5. 强化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孩子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闪光点进行及时表扬激励, 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字积极性。同时, 我们要在这一环节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对书写端正、整洁及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 并让大家看, 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二是要特别重视教师的矫正示范 (三次示范) , 在学生书写生字出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时, 这时老师的范写比首次范写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这时的范写更具针对性, 同时老师在示范后要着重关注孩子的自我矫正,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矫正示范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 其效果更佳。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 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 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 荣誉感极强, 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的这一心理特点, 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 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兴趣, 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的空间。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 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这些识记过程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提高识字量, 又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 大胆创新, 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就会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汉字, 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打好语言基础。为今后的阅读, 写作乃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识字教学论文 篇2

生:……

反思:在这里,我利用小朋友们的已有知识作基础,再此之上教学新的知识。让新旧知识之间彼此呼应,既巩固了旧知,又增进了新知,打好牢固的识字基础。

二、利用字的形象性识字

案例二:《识字6》教学“泉”字

师:谁有办法记住“泉”这个字?

生:“泉”上面是个“白”,下面是个“水”。

师:有没有小朋友见过泉水?

生:有(很兴奋)

师:觉得泉水怎么样?尝过吗?

生:水很清,很干净。

生:喝着有点甜。

……

生:水是白色的,有点透明。

师:所以我们的祖先才用“白加上水”组成了“泉”字,可能他们当时的感受和你们现在一样吧。

生:恍然大悟

反思:有些汉字如果死记硬背,既困难,又容易记错。但找到特点以后就容易多了。我从字形上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忆汉字的诀窍,培养学生不断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励他们主动识字,灵活识字。

自主识字:识字教学新风景 篇3

【关键词】 自主识字;识字教学;新风景

学习和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国家督学柳斌曾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个既艰巨又重要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我国汉字数量多,字型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变化多端,实在难以掌握。再加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于疲劳、接受能力差别大等原因,都给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和困难。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行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课堂当中,该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呢?

一、因趣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孩子们也不例外。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识字兴趣关系到是否能够“主动获取,形成能力”。只有当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识字活动中,才能迸发思想的火花,使识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起来。

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比如,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辅助学生识字,直观而感性;将识字与说话结合起来,识字不应该是孤立的,而且很多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有特定的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话中感受文字的内涵。我们还可以做游戏,猜字谜,编谜语,我们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把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孩子。

童话是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为此,在识字教学中还可以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聆听童话故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识字。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我在班级中开设了“每日读报”,效果很好,很受学生的欢迎。即在每节语文课前用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报刊中的一段话进行朗读,此举既锻炼了学生的诵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进行课外识字的习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还会让学生用新认识的字或者词语说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

只有教师日常注重识字形式、方式的变化,想方设法创设识字的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识字。

二、科学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识字教学中如能渗透这一规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字,领悟识字要领,还能提高识字质量和识记兴趣。

1.象形字。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大部分是象形字,笔画虽简单,但对刚入学的小学生们来说,要将字形和表象统一起来并非易事。在教学中可从实物图形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字,注重演示教学,增加学生们的直观感受,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会意字。会意字往往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字,显示出新组成的字的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对各部件的综合考察,“会”其合并之“意”。如教学“笔”字时,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说说毛笔的组成,再观察“笔”的字形,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种会意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字义,更领会了我们祖国文字的巧妙创意。

3.形声字。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掌握其构字法则: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用一个声旁就可以带出相当数量的形声字。如“青”字加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一当十,带出“清、请、情、晴、蜻、睛”等字。可以鼓励学生们去探索字的奥秘,学生就能认识很多的字。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生活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食品的包装袋、街头的招牌、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自己家的春联、自己家的街道名称等,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学习库”。

让学生课外寻找身边的汉字,寻找生活中认识的新“汉字朋友”等也是很好的举措。这样,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从而满足儿童对识字的渴望,继续保持识字的热情。

为了拓展识字的渠道,可以以活动为载体,检验学生课外识字的成果。如可以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拼,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

四、激励识字

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如班级内或小组内开展识字竞赛,词语接龙,词语释义,一字多解,一字多读等举措,全面激发学生识字信心。在积极的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点燃自觉识字之火。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老师的评价如“能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真棒”“你不愧是识字大王”等,这些激励性评价给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动力。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灵活识字,多元识字,广泛激发识字的兴趣,不断变换对识字效果地检验,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欢迎,许多学生把原本沉迷于游戏或者看电视的时间用来识字,班级学生的识字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升。

创新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篇4

一、创设活动,游戏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 “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在识字教学的不同阶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适时地选用不同的游戏来进行识字教学。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丁丁冬冬学识字 ( 一) 》时,我先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 然后组词读,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游戏中为了取胜,学生会积极认字,遇到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

二、激发想象,创新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识字教学中创新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首先,师生共同实践、探索、发现并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编字谜”“汉字小故事”“汉字儿歌我来编” “猜猜看”“打气球”“变魔术”“画一画”等。接着,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字,自主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春”字时,学生编出了谜语“三人同日去看花———春”; 学习“王”字时,学生编出了谜语“1 +1不等于2———王”。学生编字谜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还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创造之乐。

三、注重朗读,语境识字

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组成段、段组成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字,能使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理解中识字。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范读、引读、接读、分组读、自由读等,可合理选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熟悉了生字,接着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生字练习组词、说话,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丰富词汇,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达。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在学生欣赏了夜空的美景后,我把要识记的字词编成短文,“美丽的夜空中藏着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并告诉学生: “课文中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交朋友! ”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和“字宝宝”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读起了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这一段话中,就复习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总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阅读识字,既提高了儿童识字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四、走进生活,开放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课标》指出: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识字教学中,也应该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广泛识字,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学校生活为学生的生活识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校园里,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进行识字。这样,很多学生下课后都主动跑到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旁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向教师或者高年级同学请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变革识字教学方式,突破识字障碍 篇5

一、注意方法和手段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去找寻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彻底变革原先呆板的生字教学模式,使一个个抽象、枯燥的汉字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牢记。

寻找规律,掌握方法——一个汉字往往是音、形、义的结合。它们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1、学习象形字时:我们把抽象的汉字与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教学“山”字,我们先让学生观察山峰的形状,再结合生字“山”进行比较。这样,借助图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能在自己的识字实践中初步运用这种方法,同时,他们的识字就变得轻松了。

2、学习会意字时:引导学生抓住“部件”,利用编故事或做动作来理解字义,记住字形。如教学“拿”字,让学生先做这个动作,然后与“拿”字中的“合”结合起来,就像一个人张开手取东西。学生很喜欢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而且加深了印象。

3、形声字的形旁多表义,声旁多表音。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识记一连串的汉字。如学习“晴”之后,我们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或生活中遇见的与它相近的字,这样,在学生面前出现了不少带有“青”的字(请、清、请、蜻、情)。

通过实践,针对汉字的构字特点,掌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便于学生识字,而且能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

二、重视复习与巩固

识字教学论文 篇6

引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进行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有趣的东西。为此,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实物、活动、课件等直观导入的方法。

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倍感亲切、直观,易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如赵春梅老师教学《两只鸟蛋》时,新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今天她向鸟妈妈借了两只鸟蛋,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鸟蛋的形与色、大与小,并充分运用“鸟蛋”资源,轮流让学生用手触摸,感知鸟蛋的好玩,从感官、触觉两方面形象感知“蛋”,达到初识“蛋”的目的。又如张莎老师教学《识字7》时,通过课件展示画面带学生去动物园看看,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并亲热地叫叫动物的名字。這种有形有色的画面有益于刺激人的大脑、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字与画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乐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并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要达到第一学段识字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必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巧记字形、乐识汉字。

1.表演法

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物、动作等表演来教授汉字,既能让学生准确地识记汉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其体验。如詹丽君老师在教《画家和牧童》中的“拱手”时,教师让学生做一做“拱手”的动作,并指名说说“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拱手’吗?”让学生了解“拱手”是古代人们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同时通过动作的演示识记,让学生乐学。

2.归类法

识字教学常常用这类方法,给要学习的生字分分类,以达到更好的识记同类生字的目的。如张玲老师在教《守株待兔》一课时,出示6个生字“守、撞、窜、桩、此、锄。”让学生说说你可以给他们分成几类,如上下与左右、平翘舌音、表示动作的与不表示的等。这样避免了单调无味的灌输,既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

3.字谜法

字谜法是借用猜谜的形式,加深对字形、字义记忆理解的一种形象识字技法。如“妙”字可编谜语:“一位美少女”,还如“牛儿子的尾巴跑丢了——“选”。学生根据谜面马上联想到了,既形象又生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恋”习

布鲁钠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方式,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在练习中达到“恋”习的效果。

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依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游戏方式,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如张莎老师教完《识字7》的生字时,就让学生玩一玩“大转盘”的游戏,要求学生看清指针指向哪一个字时,就大声地把那个字念出来。又如鲍丹丹老师在教《识字6》时,整节课就是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去识记、巩固生字的。这些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汉字。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识字对抗赛”“课外识字展示台”“评选小诗人、小作家”等竞赛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与同学尽兴地游戏,尽情地交流,在游戏与交流中巩固生字新词,达到学生爱学、“恋”习的良好效果。

识字教学论文 篇7

关键词:识字教学,高效,美感,情境

加大识字量, 多认少写, 使学生能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 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 是课改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趋势。但目前, 识字量太大, 语文课时又少, 识字教学任务繁重, 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工作在一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 我们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在识字教学中总绕不出“蜻蜓点水、匆匆而过”的现状, 流于形式的识字教学少有用心打磨、精雕细琢, 难以给孩子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识字, 切实提高识字效率?

一、展示美感, 领悟底蕴

中华汉字, 生动形象。传播文明, 盖世无双。连缀成句, 抑扬顿挫。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 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 你能感触到热和力, 而望见“月亮”, 眼前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 “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 “哭”字一看就像流泪。一看到“丑”字, 你就感到不舒服、不喜欢, 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 不禁肃然起敬, 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

与外国文字相比, 中国文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字体之美主要表现在:

1. 字形华美。象形字和会意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 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逐渐增多的字体中仍然潜存着,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书画同源, 汉字具有极强的绘画美、艺术美。中国的书法字体, 各具特长:篆书隶书, 古色古香;行书流畅, 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 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 而成为表达美感的工具。

2. 音韵和美。汉语基本上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字字独立, 而每一字都有不同的四声, 读起来抑扬顿挫, 富有音乐性。加上有双声、叠韵的运用, 就更加增强了语句的音乐性。

3.意境优美。汉字又整齐又灵动, 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最能体现汉字魅力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有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 短短几句话, 几十个字, 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相融。如“茅屋低小, 溪上青青草……”通过对汉字美的展示, 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汉语的自豪感, 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更加自觉地学习汉语言文字。

二、丰富情境, 拓宽途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识与用的结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识字情景, 拓宽识字途径, 加快他们的识字积累, 为尽早进入阅读阶段打基础。

1. 认识同学, 姓名中识字。班里有37个孩子, 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 加起来也有100来字, 且这些字很多是不常用的, 把这些字识记了, 不就是一笔丰富的识字资源吗?于是我把每个孩子的姓名打印出来, 贴在他们的桌角, 课间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 互相认字。回家后让家长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自己记忆, 无形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同时学生在相互识记姓名中, 相互当小老师, 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同学, 又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在随文学习这些字时, 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如“黄宇鑫的”的“黄”、“李爱国”的“国”、“许智梅”的“许”“梅”、“江金燕”的“江”、“金”、“燕”、“许林波”的“林”等汉字学生已经认识了, 学习时他们就会说这是谁名字里的字, 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 为学习其他的字提供了时间, 一举两得。

2. 留心物品, 识记品名。如门、脸盆、桌子、电视机、电脑、电风扇、取暖器等, 建议家长在上面贴上字卡, 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现在的孩子见过或使用过的物品很多, 如果让他们收集一些包装盒 (袋) , 如“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雪饼”、“优卡丹”、“王老吉”、“果粒橙”等,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家长教认、同学互帮, 也可以认识不少的新字。在这个过程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接触了一种良好的识字途径, 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研方法, 提高实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如果课堂是一个舞台, 那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展示才华的人, 应该也只能是学生。

(一) 常规方法, 夯实基础

1. 形象识字法。例如学习“目”字, 可让学生摸摸眼睛, “口”表示眼睛, “二”是两只眼睛, 所以有两横;而“日”字, 因为太阳只有一个, 所以是一横。再如“雨”字, “一”表示天, 再看“冂”多像房子, 天上下雨, 小雨点在房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教师适时点字中的四个点。

2. 编顺口溜法。如“大口里面装小口”是“回”字;又如“朝”字, “上十对下十, 日头对月亮”。

3. 借助字谜法。如“山上山——出”。再如: “牛走独木桥——生”, “1+1不等于2——王”、“大雨冲倒一座山 (雪) 等。

再如, 加减法、象形法、点睛法等等, 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取得实效。

( 二 ) 创新方法, 激发热情

1. 情境表演法:有些汉字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予以展现。或一人表演, 或多人组合。如:教“看”字, 可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望。让学生了解到“看”由“手”和“目”组成。教学“跳”字时, 老师就地一跳, 学生立即记住了“跳”字是“足”字旁, 跟脚有关的从下而上的动作。

识字教学论文 篇8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过程中, 笔者将识字的趣味性、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识字的自主性结合在一起。

(一) 趣味性

要让学生识字, 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 识字量较少, 同学之间的名字更是不认识, 怎么办呢?笔者决定从认识名字开始。开学伊始, 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卡片上, 在卡片上画一幅图画或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剪一剪, 贴在桌角上, 同桌互相认一认, 课余时间再去认识更多的小朋友的名字。一个月后, 笔者发现每位小朋友基本上都能叫出班里同学的名字了。在一次班会课上, 班级举行了一项“你的名字我会认”的班队活动。学生对此项活动十分感兴趣, 自然而然学生的识字兴趣就被激发了, 始终保持着自觉识字的欲望和热情。

(二) 有效性

尽管相对阅读写作来说, 识字是语文教学中较枯燥乏味的学习环节, 但它又是小学生阅读、写作甚至是教育的基础。在低段小学生识字教学环节中, 允许各种方法的交替使用, 达到真正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字的作用。会认的1600 个汉字, 不仅要求在课本中能认读, 还要求逐个过渡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改变这种填鸭式的识字教学, 我是这样做的: (1) 多加强诗歌儿歌的诵读,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 既认识了汉字又体会了诗歌儿歌的押韵美。例如: 扁扁口上一个竖:“中”;三个人一起晒太阳:“春”;田里干活出力气:“男”;米字多:“来”。 (2) 图画识字。在教学中, 利用象形字的特点, 用简单而形象的图画来表示汉字, 如学“日、月、火、网”时, 笔者先画了表示这些字形状的图画, 让学生认识, 再出示汉字, 这样一来就促进了学生的感官识字, 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三)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无论哪一种识字方法, 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而学生在开始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后。学生在7—9 岁这个年龄段, 学生的阅读、辨别能力有所发展, 这个时间建议学生能自主进行多阅读, 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对汉字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学习习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何教育学生有效地识字, 并从小开始掌握良好的识字方法是值得探讨的一门课题。本文就在教学实中的几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二、低段识字教学的几种方式

(一) 搭配比较的方式

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 偏旁部首的学习是一直被强调的学习内容, 一些形近的汉字就可以通过搭配比较的形式。例汉字“青”在碰见“氵”就变成“清”, 碰见“日”就变成“晴”, 碰见“目”, 就是“睛”, 碰见“讠”就变成“请”等等。诸如此类近义词, 在任何地方的语文教学中几乎都能用到, 学生在进行搭配与比较的过程中, 同时记住了多个字。在人教版一下的语文园地二中, 称这种方法为换偏旁法。如“漂、飘”, “值、植”都可用这种方法。

1. 游戏的形式。

2. 编故事。在介绍汉字“游”时, 教师可以一边讲故事, 一边在黑板逐一写出比划:一个小孩 (子) 戴着一顶游泳帽 (子上面的一撇加一横) , 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来游去。

3. 猜字谜。可以进行“猜谜语”游戏来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骑在牛上写文章”是什么字?牧。“门中有耳”是什么字?闻……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猜字谜来帮助识字。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 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 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 印象深刻。此时, 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 常会开怀大笑, 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 结合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

7—9 岁的儿童处于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阶段。阅读是对文字符号的视觉辨认与领会过程, 文字与图形有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由点线组成, 但又有区别。而另一方面, 图片、视频等识字辅助材料往往都是彩色的, 从视觉拾取上讲, 儿童比较愿意接受彩色的事物。所以在小学低段学生识字的过程中, 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识字卡片。识字视频材料。下图为上面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水墨汉字》的截图, 这部简短的只有10 分钟的动画片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 介绍了36 个汉字的由来。

(三) 与多形式写字体验方式的结合

在识字学习过程中, 偶尔加上一些体验学习, 比如在沙子中, 用手指来写字、用颜色在涂空心的字、用水写在水泥地上等等。新奇的书写方式, 也可以促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无意注意占了主要地位, 怎么样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更有效性, 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实践, 努力开发设计更具有创意、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的识字教学方法, 完成小学识字教学任务, 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识字, 快乐学习的环境, 引导孩子学会识字、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论文 篇9

一、趣味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采用趣味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主动去识字、写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识字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趣味的学习氛围,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一)编儿歌识字

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小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一些学生易混淆,不易掌握的生字,教师可以编成一些简单的儿歌或顺口溜,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1]。比如,两人土上蹲就是“坐”; 青草需要水来浇就是“清”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跑、抱、泡” 三个形近字的区别,笔者编出了一个顺口溜:“双手抱,双脚跑, 用水泡”。这样不仅能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加深印象,牢记这些生字。

(二)猜字谜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教师可根据这一特性设计猜字谜游戏。通过把生字编写成谜语,让学生开动脑筋,在猜一猜、 读一读、写一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记住字形、字义,并能调动他们参与猜字谜、学生字的积极性[2]。比如,笔者给出谜面“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学生很快就能猜出是“午”。又如,“四撇一弯钩,虫在肚中留”(谜底为“蜀”);“一人一张口,上下长只手”(谜底为“拿”)。

(三)做游戏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游戏教学法是当前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采用更多孩子易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一是开展“小小魔术师”游戏,笔者选出一些简单的字,由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笔画从而变出新字。比如,“十” 字可以变成“土、干、牛、木、米、千”;“日”字可以变成“旦、 目、田、白、旧、电、甲”等;“青”字可以变成“请、清、情、 晴、睛”等。二是开展“找朋友”游戏,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形式进行游戏,一人拿出带有拼音的卡片,而拿着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要立即站起来,读一读。这样不仅巩固了拼音,还学会了生字, 效果很好。三是情境表演,让字动起来。在学习关于动物的生字时, 可以让学生带上“老虎、山羊、天鹅、兔子”等动物头饰来进行模仿表演。对于“打、咬、跳、爬、游”等动词,可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达字义,从而加深对字音与字形的影响。

二、教学生活化,拓宽自主识字空间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因此,教师应形成大语文观,将识字教学生活化,拓展识字渠道与空间。一是将识字活动融入校园生活中。 比如,将每日课程安排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熟悉各门课名称。同时,引导学生熟悉校训班规、教室门牌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新字词,还能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二是将识字活动融入家庭生活中。 鼓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认读一些字词或者认识一下生活用品、零食包装上的汉字。当大人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一认旁边的广告牌、路牌、商店名等。这样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识字学习和生活知识相结合,做到“识用结合”,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字词[3]。

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累生活中认识的生字。比如,将报纸杂志或商品包装上面的字剪下来,制作成识字小册。对课文书籍中收集到的字词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者制作成识字卡片。在班级上可在墙板上张贴“识字树”, 学生将新近认识到的字贴在树上面,和同学们分享。两周组织一次识字成果交流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贴画、识字成果等,营造出良好的识字氛围。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习惯的形成。另外,写字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字的正确方法, 并每天安排练字任务,让学生写好字,感受汉字字形之美。

三、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识字

阅读是认识生字,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当小学生汉字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强烈的阅读意愿。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特点,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向孩子推荐合适的书籍,并鼓励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如百科全书、科普读物、 优秀童话选集等。然后,教师要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对于词汇量大、知识面宽的学生就要大力表扬,在班级内形成带动效应,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阅读,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每天抽出10分钟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互相了解各种课外书,谈着各自的体会, 介绍碰到的生字。这样,学生们识字兴趣也越来越浓,词汇量也积累得越来越多。原来枯燥、乏味的阅读与识字教学变得如此有趣、 轻松,教学效果就很明显。

识字教学论文 篇10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识字活动, 制作识字卡片

首先, 识字教学之前, 给学生讲解生动诱人的童话故事, 观赏一些有趣的动画片等激发学生体会各种语言的美妙, 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然后, 教给学生制作生字卡的方法, 把生字制成各种图案的卡片, 贴在专门的本子里。让学生制作识字卡, 好处可不少:一是可以体会自主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可以让每个学生展示自我, 尝试成功的乐趣,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可以减轻课堂教学负担, 少用更多的教学时间;四是可以为今后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手、脑、眼多种器官并用, 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制作字卡, 看似简单, 并非容易,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他们对汉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不是十分清楚, 需要家人帮忙书写生字, 小朋友自己注音, 这样在家长的带领下又学会一些新字, 同时他们也能感到家人的关爱, 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字卡的形状和颜色根据个人所好来选择。如:《四个太阳》一课, 可以把文中的生字放在四个圆圈的大太阳里。在夏天这一节的生字涂成绿色, 在秋天这一节的生字涂成黄色, 在冬天这一节的生字涂成红色, 在春天这一节生字涂成绚丽多彩的颜色。制成这样的字卡也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品, 老师再点评,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们就会兴致勃勃, 不厌其烦。

二、注重朗读, 在读中认读生字

学生们学会自己制作字卡, 他们对生字有一定的感知和兴趣, 如果带领学生在朗读课文中随课文识字, 就是再现, 而且是生动的再现, 每个生字都成了他们心中一种特殊的音符。因此, 通过教师范读, 感情朗读, 使学生对课文有较清楚的感知, 进而让学生练读, 小组合作读, 小老师领读, 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读得有感情, 生字自然就成了熟字。如:教学《比尾巴》一课, 我创设出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森林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它们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一天, 阳光明媚, 小动物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草地上欢快地起舞, 尽情地展现出自己尾巴的美丽, 突然天上飞来了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你们在这儿比比自己的尾巴吧……这样有激情的导入, 引发了小朋友们表达的愿望, 让它们尽情地说,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之后, 再听老师朗读儿歌, 小组合作读, 小老师领着读, 自由读朗朗上口的儿歌, 小朋友已背得相当熟悉了, 这样文中的生字就成了熟字, 再问大家:“这一节课, 你们认得哪些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说过不停, 他们兴趣盎然, 体会到识字的成功的自豪感。再问:“小朋友, 你们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尾巴怎样”?学生们再结合课外知识, 回答得十分正确。这堂课十分成功, 我深深体会到朗读中识字的好处, 真是其乐无穷。

三、趣味识字, 做游戏, 想象中识记生字

熟悉课文之后, 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有趣味性识字, 做游戏, 发挥想像力十分重要。

1、编故事联想巧识字形。

如教“蹦”字就边教边讲故事, 边在黑板山逐一写出笔画:一个可爱的小朋友 (朋) 高兴地来到山脚下 (崩) , 尽情地跳舞 (蹦) ;又如“熟”字, 一个小孩子 (子) 把肉丸子放在一口锅里煮, 等水不停地冒烟, 丸子就熟了, 这样孩子们爱听又记得牢。

2、让学生猜字谜, 编字谜, 用脑、动手、动口, 乐记字形。

如:“人在云上走—会”, “一耳进门—闻”, “一口咬住牛尾巴—告”, “用手遮住眼睛—看”, “无头的牛—午”, “太阳出来了—旦”……学生们学着老师的样, 自编字谜, 互编互猜, 这样识字就更有趣味性, 创造性, 一点也不枯燥无味。

3、理解字形, 象形字, 会意字, 准确识字。

如《口、耳、目》一课许多生字都是象形字, 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观看同学的眼、口、耳等五官部分, 体会象形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而造出来与物体相近相似的字体, 从而牢记这些生字。又如《日、月、明》一课许多生字都是会意字, 老师带领学生配上动作再加上朗朗上口的文句, 生字就记得牢, 记得快了。

四、积极扩展课外资源, 提高识字效率

“温故而知新”, 生字多次再现, 就会解决学得快, 忘记得快的遗忘规律, 想方设法创设语言环境复习生字, 扩展阅读无疑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重视自读课本的运用, 自读课文中有儿歌、韵文、精彩的小故事, 经常摘取生字复现较多的文章, 让学生熟读成诵, 并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更好地认识生字, 还可自编一些小文章, 有意地把学过的生字加入文章中, 效果更好。在识字中, 充分调动学生识字兴趣,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更多的汉字。在课外, 如“乘车, 看见车上的各种标语, 再看街道两旁的标语和广告牌等, 让他们跟自己的亲朋好友学习识字;在购物时, 特别是超市自选商品, 看见商品标签或说明书等也可以认识许多字;在看电视, 在书店里看书也同样会学到新字, 懂得许多道理, 开阔视野。不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 就会认识更多的生字。教会学生创办“识字栏”, 把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生字都展示在“识字栏”中, 让大家互相学习, 识字的渠道很多很多, 只有用心去发现, 去领悟, 去寻找, 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不仅能识字, 还要用所学的字练习说话, 在家里与父母, 亲人, 小伙伴等交流, 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流, 加强对生字的巩固, 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

“趣味识字法”让识字教学更高效 篇11

一、形式的趣味

准备多样的教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几乎每堂课都有,如果每次出示的生字卡片都是方方正正、工工整整的,不免有些乏味,所以,我课前经常会布置学生制作生字卡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次制作的卡片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有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五边形的、爱心形的……生字的写法也各有不同,有用铅笔写的,也有用水彩笔写的……卡片的色彩更是五彩缤纷了,各种颜色都有,有加边框的,有配小插图的,枯燥的生字在孩子们的卡片上变得灵动起来。虽然孩子们的卡片制作比较粗糙,但从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两个角度来看,这些幼稚可爱、充满童趣的卡片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方法的趣味

2000年由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是新中国建国后,由国家召开的第一次汉字教学会议,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和小学语文界对汉字教学的重要性的肯定。这次会前征集了40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可见识字方法的多种多样,我在识字教学时经常运用以下比较有趣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将方法简单地介绍一下:

1.组合法:用熟悉的字组成新字。如“李”,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子”,合起来就是“李”。

2.换偏旁法:把认识的字换一个偏旁变成新字。如“快”,把石块的“块”的“土”字换成“忄”,就是快乐的“快”。

3.儿歌法:编一些简单的顺口溜帮助记忆一些稍复杂的字。如“晚”,可用“太阳出来照小兔、小兔藏起小尾巴”帮助记忆;再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 “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方——弯”。

4.图画法:就是用简笔画,帮助理解记忆。如“休”,教师板画一个人靠在树旁,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一个人靠在树木旁,就是休息”,从而引出“休”。

5.演示法:用实物演示帮助记忆。如“笔”,教学时教师出示一支毛笔,指导学生观察得出“上面是竹,下面是毛”,这样认识笔就水到渠成了。

6.猜谜法:通过谜语得出生字的构字方法,如“告”,可通过“一口咬掉牛尾巴”识记;再如:“一家十口住草房——苦”,“半个月亮——胖”,“一个女孩站在阳台上——始”,“十日十月——朝”,“洞穴里有颗牙——穿”。

7.想象法:对一些字进行想象,使识字富有童趣。如“国”,很多学生会先写外面的“囗”,再写里面的“玉”,据此,我边讲述,边让学生展开想象。“先砌一座房子就是‘冂’,然后进去一个人,写一个‘玉’字,最后把门关上,加上‘一’。”这时在适时地提醒小朋友,“你们得看仔细了,可别把别人关在门外喔!”小朋友都是富有同情心的,这样一说相信以后碰到这种结构的字,就不会再错了;再如“拔萝卜”的“拔”,学生经常会写成“拨”,于是我就编了个故事,“小朋‘友’拔萝卜要用手,拔呀拔,拔呀拔,拔得流汗了”,再请小朋友演一演,学生记忆深刻,很少再错了。

8.部首提示法:通过提醒生字部首有效识记。如“铁”,提示学生“铁”是金属,所以要用“钅”。

9.比较法:适合形声字的归类识字。如“描、猫、喵”,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描红用手所以是‘扌’”,“小猫是动物要用‘犭’”“小猫喵喵叫要用‘口’就是‘喵’”。

10.拆字法:对于一些独体字或比较难的字,或者说不能用以上方法的,我们就可以用拆字法。如“夕”,可以按笔顺一笔一划拆开记忆。

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识字方法是相融相通、相关相连的,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记忆,可以再生出多种方法。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就曾经说出了“加字法、减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等识字方法,虽看似简单,又与其上方法有些重复,但那是孩子智慧的火花,我们要保护他们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

三、生活中也有趣味

识字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孩子所处的环境也有很多的老师:食品包装袋、商店招牌、门牌号码、电视字幕……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识字舞台。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识字小老师,让识字教学成为他们的舞台。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让孩子走进精彩的语言文字世界?我想应该让学生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处处把字识。例如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字,看招牌、看门牌、看路牌、看广告牌、识包装、识标识、识对联、识横幅,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对不认识的字,问老师问同伴问父母,还可以查字典。又例如要求学生认识全班小朋友的名字,并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这样一、两百个字也就牢牢掌握了。如在家看电视时,要求学生多看下方的字幕,张嘴读一读这些句子;经常翻阅课外书,不认识的字及时请教;过年过节了,给爸爸妈妈、老师朋友送上一张自制的小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

“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小小汉字,蕴藏着无穷的奥妙。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创造,获取更多的成功喜悦,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热土。

识字教学论文 篇12

1. 利用课文插图及实物识字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将生字与图片或实物联系起来进行识字教学, 有利于加强学生识记能力。低年级的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 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手段。如教学《口耳目》中的生字时, 我先出示这些象形字的插图, 指定学生说说它们像什么;然后依次板书汉字, 让学生看清字形, 拼准字音;再指定学生看图说字或看字画图;最后要求学生用线将教材插图与汉字连接起来, 巩固所学汉字。如课文《菜园里》, 这一课中有关蔬菜的词语有黄瓜、豆角、茄子等。假如先让学生观看各种蔬菜实物, 再让他们对照实物认读汉字。通过看、摸、认、读, 甚至尝,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他们就能很快认识并记住生字, 且印象深刻。

2. 快乐游戏, 轻松识字

游戏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 更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紧张度。在识字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玩玩字卡”“猜认生字”“读词赏画”“找朋友”“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等游戏, 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在游戏中学字, 在游戏中思考。

表演也是游戏的一种方式, 我充分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让学生寓学于乐。如《自选商场》一课, 要学习“场、毛、笔、巾”等14个生字, 识字量很大。课堂上, 我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 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 然后把事前准备的商品及包装盒摆好, 用小纸片写上商品的名称。假若“顾客”要买毛巾, 就必须自己找出写有“毛巾”的小纸片交给“售货员”, 找对了, 读对了, 才算购买成功。这样富于挑战性的游戏,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学习的兴趣很浓厚。

3. 动作演示识字

对于有些汉字, 动作演示既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 又能使他们理解字义。在教学“拿”字时, 我准备了一些水果糖, 先叫同学们单手接糖 (准确率不高) , 然后让学生合拢手接糖 (准确率大大提高了) 。我随即说出:“把手合起来容易‘拿’稳。”有形的动作让学生把无形的“拿”字的音、形、义都记牢了。又如, 教学“看”时, 我用手遮在额头上做一个看的动作, 引导学生记忆, 效果很好。再如教“踢”“拍”等字时, 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 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 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4. 竞赛激励识字

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 在教学中, 我经常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 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感体验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发向上,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将各组识字慢的学生定为该组的“识字代表”, 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激励他们为本组争光。这样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 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激烈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情绪高昂, 学习更有劲, 生字也记得更牢固。

5. 唱儿歌, 学新字

利用汉字的特点自编一些简单的儿歌帮助学生识字, 让学生在唱中学。如“碧”字:王大妈、白大妈, 并排坐在石头上。“蠢”:两个懒虫在春天里睡大觉, 真是蠢!“朋”:两个月亮在一起就读朋友的“朋”, 等等。还可以以旧带新, 在教学“丢、法”字时, 我先让学生复习“去”字, 再编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 丢丢丢。去字左边冒水泡, 法法法。”这样, 学生学得很开心, 记得也牢固。

6. 猜字谜, 联想识字

猜字谜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识字方式。如在学习“跑”“抱”二字时, 让学生猜字谜:“有足它能奔跑, 有手它能抱抱。”学生对此兴趣很浓, 很快猜出谜底是“跑”和“抱”。这样, 学生不仅对这两个字的印象深刻, 而且还感知了形声字在音、形、义方面的异同和规律。又如教学“告”时, 创编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生”:牛走独木桥, “景”:北京的日子很好过, 等等。学生通过编谜语和猜谜语的形式熟悉了字的形状特点和字的含义, 记起字来特别快。

7. 归类识字

归类识字是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点, 把要学的字归类集中编排的识字形式。学生在识字时,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积累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和识字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在教学认识同一偏旁的生字时, 鼓励学生自己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 揭示构字的规律, 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病、疼、痛、疯”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形声字, 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这些字的异同, 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字都带有‘疒’, 都跟生病有关。”同时进行拓展, 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疒”的字, 然后互相交流。又如:在教学“打、拍、扑”时, 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并比较得出结论:这些字都有提手旁, 都与手有密切关系。我进一步发问:“看看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还能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提手旁的字?”学生说出后全班鼓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所教生字的认识, 还增加了识字量, 同时也激发了对课外识字的兴趣。

归类识字实际上利用汉字的偏旁识字。所以, 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的识字规律,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如学习“灯、订、盯”这些外形相似、偏旁不同的字时, 让学生将偏旁“换一换”, 学生知道如何识记它们了;学习“浇”时, 引导学生与“烧、晓、饶”进行对比记忆。这样学生不但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 还随机复习了许多熟字。

8. 在阅读和生活中识字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时, 就开始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 提醒他们在看书时注意是否有刚学过的生字, 生字在书中组成了什么新词。让学生把书中看到的生字词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做法无形中让学生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 效果非常好。

此外, 我还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留意生活中遇到的字, 把生活当成识字的大课堂。如去商店时认各种商品的名称, 吃东西时认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看电视时注意看字幕识字等。遇到不认识的字时, 请教别人或查字典。同时, 我还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日积月累本”上, 让学生定期巩固、交流、展示, 比比谁的课外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 并评选“识字大王”。这既增加了识字量, 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

上一篇:中枢神经性疾病下一篇:提高开发效果技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