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识字

2024-05-26

学生识字(共12篇)

学生识字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 一年级的新教材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汉字数量多、有些字既难认又难记,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 记得快, 忘得也快, 所以识字成了低年级学生的一大难点, 以致有些儿童在识字量大的压力下产生了厌学语文的心理。如何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 拓展他们的识字空间呢?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使他们产生学习生字的愿望

识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为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的前提。一年级新教材的课文多诗歌韵文, 在教学前首先要注重精心备课, 把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成吸引学生的卡通图片, 或者学生自己动手, 配上感兴趣的文字, 让课文内容生动起来, 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赋予词语生命力, 唤起学生识字的情感,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为使生字经常与学生见面, 我还将生字做成幻灯片, 让学生用各种形式认读。幻灯片上漂亮的大字, 可爱的动物、卡通人物, 精美的画框, 使学生情绪高涨, 集中精力认读, 乐此不疲。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 自主地交流合作, 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获取知识后的喜悦。

二、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还指出, 要以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语言材料, 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所以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目的不是简单地识字, 而是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这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

1. 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构字来看, 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 如果能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 既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 又可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扩大识字的范围。如教学“河、江、浪”等形声字时, 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带有三点水, 都跟水有关。”同时, 进行拓展, 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三点水字旁的字, 并进行交流。

2. 猜谜语、编谜语识字

老师准备多种字谜, 也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搜集或自编字谜。例如:十字尾巴弯弯, 算算数目少三——七;二十四小时, 莫当日字猜——旧;多出一半——岁;十个哥哥力量大, 一切困难都不怕——克。把生字编成谜语, 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 既识记了字音、字形, 又理解了字义, 同时还锻炼了思维、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3. 用多种形式再现生字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采取多种方法巩固学生识字: (1) 出示生字, 学生用自学, 分组学习, 互相帮助, 最后开火车读。 (2) 各种形式比赛读。 (3) 找字卡:一个学生读, 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两个学生一个读一个找。 (4) 看画贴词语:把词语贴到图画中相应的事物上。 (5) 我比划, 你来猜:根据表演动作, 说出相关词语。 (6) 自制生字卡片。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强化记忆。在家由家长抽读, 在校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相互游戏抽读、互测、互评, 巩固生字。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弱势生给予辅导。学生广泛交流, 识字量、词汇量大增, 对识字的兴趣浓厚。

4.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 增加识字量

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 也是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识字的渠道。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 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 他们学习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 还可以在社会上, 在家长和同学相处中, 在各种图书、网络中, 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生活识字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如, 借助拼音识字。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的工具。新教材虽然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 但拼音的作用丝毫没有改变,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拼读方法后, 就可以借助拼音进行识字, 借助拼音查字典, 阅读拼音报, 扩大识字范围。因而, 在识字教学中, 我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生活即是识字时”。同时, 我还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引导, 学生也大有收获。

总之, 识字教学不要枯燥无味地反复重复“横竖撇捺折”, 应加入一些趣味性效果会更好。简单而有趣的教学方法使汉字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已变成一个个有趣的谜语, 一句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学生快乐的识字, 就会开启他们的心智, 激荡他们的灵性, 使识字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识字 篇2

语言文字只是一个个单调的符号,因而对小学低年段的孩子来说,识记生字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件,但新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教起来肯定很吃力,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轻松,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学,又学得轻松呢?我不停地思索,不断地阅读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书籍,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边学习边实践,于是我和学生们之间就有了以下的课堂识字教学的点滴故事。

当一回“错字先生”。

一日上午第三节是我的语文课,学生们上了两节课已经有些疲倦了,大部分小朋友无精打采,而这节课恰巧又是识字内容,我心里很着急,心里不停地想着方法和策略,怎样才能激励起学生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了?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迅速把几个特别容易错的字故意写错在黑板上“植(直字里面少写一横)、奏(下面部分写成夭)、临(右边下半部分写成两竖)、蒸(四点上的一横不写)、戴(斜勾包不住田共)”。

师:同学们,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黑板上的几个生字。生:(我的话音没落,一个学生就马上说)老师,您写错字了。师:哦,(我故做惊讶状),哪个字错啦 ? 生:“植”字的右半部分“直”字里面少写了一横。

师:你真细心,其他同学把掌声送给他。(我立刻把一横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添加了进去。)那谁还发现有其它错字吗?

生:(其它学生听到发现错字的同学得到表扬,马上精神振奋起来,睁大眼睛盯着黑板看,不一会儿一大半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儿。)老师,我发现“奏“的下面部分写成“夭”了,正确的应该是“天”。生:老师,我发现“蒸”四点上的一横漏写了。„„

师:我怎么如此粗心了?我感到真惭愧呀!谢谢你们帮助了我,以后,我一定痛改粗心的毛病,希望你们监督我。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声)。

这一次的生字抄写中,正确率很高,只有一两个同学出现一点小错误,运用教学智慧,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的灵活的方法,让我和学生受益匪浅。

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年级的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而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一去二三里”一课的生字时,我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篇课文有十个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师:看看这些字宝宝,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吗? 生1:我多读读就会了。

生2:我多拼一拼,多读一读就会了。

师:请你看看这个字。(指十)你觉得它跟什么很像? 生:像加号。

师:是啊,十就像一个加号。那用这样的想象的方法,你能记住谁呢? 生1:二像一个等号。

师:是的。只不过二的两横不一样长,等号的两横是一样长的。还有吗? 生2:一像一个减号。生3:七像是t。

师:老师还能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一个字。请你听故事,猜猜是哪个字。有个儿子很不听话,他的爸爸很生气,就把儿子关在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让儿子把脚伸得直直的。猜猜是今天学的哪个字?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四 师:为什么是四呢?

生1:四的外面就像是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有个儿。

师:是啊!看,竖,横折勾,(师板书)这就是四四方方的房子,儿子关在房子里(书写撇,竖弯),但儿子的脚是直直的,所以没有勾,爸爸把他关在房子里,当然要关上门。(书写横)齐读四 师:记住了四。老师还有个谜语。听:入字分开!生:是八。师:为什么是八呢?

生:因为入字的撇和捺分开就是八。

师:真聪明!看,入的撇和捺是并牢的,八的撇和捺是分开的。(板书入-八)

师:再猜一个,几字出头!生:是儿。

师:有点像,但我说的是几字长出头来了。看这是几,他会怎么长出头呢?(板书几)生:是九。

师:非常正确!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九字的一撇长到上面了,就像那个几字长出头了。

师:会观察还会思考!很好!我们又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最难的两个字。读读(指板书齐读入-八,几-九)

师: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记字的方法,看(指着板书)用想象的办法记住了一二十七,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四,还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八和九。以后,我们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以上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我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教学生识字。我曾经读过一位大师在教学生教学两个同音字,采用了“在读通课文中重点教识字”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经典案例,这位教学大师给了我有益的启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生识字。” 后来,我在教学两个同音字“和”与“河”时便如法炮制。生字“和”出现在《北风和小鱼》一文中。板书课题时我故意漏写了“和” 字,而是用了一个括号代替。我说:“北风、小鱼是好朋友,可以用哪个字把它们连起来,就能组成一句话?”由于学生预习了课文,学生们脱口而出说是“和”字,然后我就做手势说:“把两部分放在一块,就是‘和’”。接着我请学生将这个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到并且贴到黑板上,然后我又让学生分析“和”由几部分组成,左、右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又风趣地说:“一个人不能用‘和’,所以‘和’由两部分组成,‘禾’与‘口’组成‘和’,‘禾’友好地缩短了腿,捺变成了点。这样一来生字的字音、字形进一步得到了巩固。最后就请学生

用“和”造句,进一步巩固字义。”如此这般学生对“和”的字形、字音、字义,就有了形象、生动的识记过程。“河”出现在课文《小河与青草》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因为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们对这篇课文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好奇,进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在课文中把生字圈了出来,并且让学生划出了带有生字的词语,这样学生对生字的字形有了初步的感知。我接着把生字用彩色粉笔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对生字的整体构造进行了识记。然后我让学生分句朗读、理解。当读了“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这一句时,随即我就出示了挂图,我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小河,并让学生说说小河是什么样子的?河水又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弯弯的小河加深了印象,同时感知了河水是清的而且是流动的。然后我又指着“河”字说:“河的左边三点水表示河里有水,无水就不是河了”。这样一来,学生对生字“河”的音、形、义印象十分深刻。动脑、动口、动手,几种器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得记忆更加深刻。事实证明,通过这样教学的“和”与“河”,学生基本不再混淆,且印象深刻。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识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足见课外阅读的重要,因此,我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一些优秀读物,然后布置学生每天用30分钟进行课外书阅读,起先家长读一句,孩子读一句;后来家长读一段,孩子读一段,慢慢养成阅读习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慢慢养成阅读习惯。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发现有学过的生字就用圆圈圈出来,让阅读和识字同步进行。我每周都专门安排一节课为学生们的阅读活动展示时间,对于乐

于阅读的孩子给予“拇指”表扬,还开展“看谁先会读”的竞赛,看谁能将故事继续为大家讲下去,当一个学生讲完后,就把最热烈的掌声和耀眼的小星星送给他。这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也让孩子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学生识字 篇3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能力,能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首先要求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并在识字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地学,坚决废除以死记硬背、多抄多写为主的不良识字方法。其次,要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本领,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1良好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习惯指的是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要仔细、要动脑。识字过程离不开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到什么”是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的着力点。通过观察,认识事物,了解字形,知道字的音和义,并建立起音、形、义的联系。形近字归类则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观察,迅速、准确地分辨相同部位的不同部件,并记住他们的差异。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做到严格要求,让学生自觉地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他们觉得识字并不难,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识字的心理负担。

2认真的读书习惯。识字往往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只喜欢看拼音,不爱看汉字,不注意识记字形;有的会读、会背、不会写,不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调动多种感官,做到眼看、口读、心想、手写,以加强记忆,增强识字效果。

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随着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学生识字量扩大了。为了确保识字的准确性,教师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音序、部首和数笔画3种查字典的方法。学生学会查字典后,教师要训练学生熟练地查字典,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查字典的积极性。比如开展查字典大赛等以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和能力。

4正确的书写习惯。要识字,还要通过“写”来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巩固识字的效果。写字前,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结构,看清汉字的各部分,想想笔画的顺序,避免写字的盲目性、随意性。在写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写字的姿势,要求一笔一画地写,写正确。写完后认真检查,要求学生检查一下有无错别字。

二、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

1趣味化。一年级的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分散注意力,但很好奇,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创作儿歌,喜欢别人赞扬。如果我们在教生字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读,一行又一行地写,那么学生必然没有兴致,机械性的记忆容易忘记。因此,我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把识字教学设计成各种游戏、活动,以“我能……”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记住生字。

(1)我能拆生字。根据生字的笔画结构,把生字拆开成认识的字或笔画。例如“在”字,学生把它拆成“土”,因为前面刚学了“土”字。又如“鱼”,学生把它拆成“夕田一”,“夕”是鱼头,“田”是鱼身,“一”是鱼尾,“里”字拆成“日”“土”……我及时表扬拆得好的同学,并给予“小小建筑师”的称号。

(2)我能猜生字。孩子的思维能力绝不比大人差,而且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大人更强。根据汉字的特点,我精心设计谜语,让学生猜出生字,猜对的学生奖励一颗小星星,还要求他也设计一个生字谜语给同学猜。现在,他们能猜的字很多。

上小下大(尖)

大力士扛田(男)

两人并排站着(从)

日月在一起(明)

(3)我能画画。一年级新教材安排了一些画画、连线,学生特别爱做。从中我受到启发,在巩固某些生字时,让学生看字想象画画。如:“朋”字,两轮弯弯的月儿紧挨在一起;“秋”字,左边是绿绿的禾苗,右边是红红的火苗;“棵”,树上长了果子;“芽”字,上面是小草,下面是牙齿……当认识颜色“红、绿、黄、蓝”时,我让学生直接在字上涂颜色,一个个抽象的汉字变成一幅幅画时,这些生字就牢记在学生心中。

(4)我们比一比。第一册有17个单元。每个主题单元后有“评一评”的评比活动。我借助每次评比,延伸“识字比赛”,在书上的99页、100页《认字表》、101页102页的《查字表》里找出生字,写在小黑板上,谁认得多,谁是本主题单元的“认字高手”。学生个个都想当“认字高手”,回家就好好复习,作好准备,因此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自觉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我会读。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我非常重视这种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晚上、双休日阅读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认识的字大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爸爸妈妈。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认识日益巩固。

2生活化、自然化。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性较强、观察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我试着在识字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新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发挥,久而久之,学生观察、识字的兴趣浓厚了。《乌鸦喝水》中有两个生字“喝”和“渴”容易混淆,学生常常误写成“渴水”“口喝”。此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为什么口渴?”“因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口渴。”“喝水要用什么来喝?”“用口”在分析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答案。

再如学习13课《外面的世界》,教给学生许多认字的办法,我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身边的草地牌、墙壁牌、卫生牌、黑板报上找出认识的字。

学生识字 篇4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开发教育资源的重要领域。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始终注重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拉近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把彩色纸精心地裁剪成各种形状,在上面写上学生认识的生字,制作成生字卡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有时会排列成一列纵队,有时会架起一座彩虹桥形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练读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巩固识字效果,我不仅注重在课堂上认识课本中的生字,还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为了引导学生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我鼓励学生把生活中认识的字制作成识字卡片,放在自制的识字袋中。我们定期开展生活中识字竞赛,评选出识字量多的学生,给予“识字大王”的称号。于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识字,识字量不断地增加。学生识字表现得那么积极、热情、独立、自主,他们完全成了识字的主人。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指导和建议。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快乐,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如在进行“清、请、睛、晴”的识字教学时,我与学生互换角色,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学生很快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水+清=清,言+青=请,目+青=睛,日+青=晴”;有的说:“清的本意是用来形容水纯净透明的,所以要有‘水字旁’;请是礼貌用语,要有‘言字旁’;睛指眼睛,必须用‘目字旁’;阳光充足才是晴天,晴是‘日字旁’”;有的说:“有水是清,有言去请,有目是睛,有日天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繁难的生字被大家的奇思妙想化解了。这真出乎意料,我不禁为学生的聪明才智鼓起了掌。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对识字产生了积极的感情。这种积极的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利用有趣的游戏开展识字教学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应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寓教于趣。学生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我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开展游戏等形式,把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变的生趣、多样。我常把要认识的生字称为生字朋友,字形相同的生字称为伙伴。每一个生字都有了生命,好像活泼可爱的孩子,等待与学生交朋友。小学生天生喜欢游戏。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游戏。如叫朋友(生字)“名字”。学生通读课文时,遇到会学、会认的生字,我会提醒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强调记清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学生就会想方设法记生字、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一一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生字产生了感情,像朋友一样对待它们,记住它们。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引导学生在探究规律中识字

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寻找识记汉字的方法。如教学象形字“山”,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石头山,再让学生观察字形,使学生把字形与图画联系起来,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从而记住该字。教学会意字“休”时,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又在左边画一个人,边画边说,一个人走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教学形声字,让学生根据字形的特点,推测字意。如“打”“抓”“捉”都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芳、莲、荷”与花草有关,所以是“草字头”;“江、河、湖、海”都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我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造字方法,寻找识字规律,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识字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激起学生探索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引导学生快乐识字 篇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开端。一二年级是学习生字的主要时期,每学期大约要学400~450字左右。怎么完成这么繁重的教学任务呢?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学。效果呢?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一听到识字,学生就皱眉头。如何让学生喜欢识字?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自教自学生字的模式──“小老师教学法”,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识字。

一、制作卡片,引领学生主动识字

教师如何为低年级的学生布置既轻松又有创意的识字作业呢?生字卡片制作就是一个非常好办法。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将卡片制作分为三个层次:(1)一年级上学期: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汉字,对汉字还很陌生,因此我们就采用教师自做生字卡片和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之下制作卡片。(2)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对生字的构造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就开始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3)二年级上学期:要求再提高一些,教师引领学生根据要识的字的音、形、义配上装饰插图,并组词,说一句话。学生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想象画面,也能从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构思配图,可以表音,可以表义,还可以把字抄写在田字格里,来提示书写。

一层一层地提高识字要求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编排画面的过程不正是一个自主识字的创造过程吗?更重要的是,学生因此而走近语文,走进汉字,逐步学会感性地欣赏汉字的美,他们对语文的.爱也由此与日俱增。学生说,他们每天最喜欢做这项作业了。学生喜欢,教师也喜欢。看到他们识字的愿望如此强烈,看到他们识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教师怎能不高兴呢?每个月我们还定期评选最佳制卡奖,并把优秀的生字卡片组成一期墙报,再一次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发展。

二、小老师教生字,引领学生改变识字方法

学生制作生字卡片之后,如何让他们把生字教给大家呢?我们在二年级的语文课改实践中,摸索了一套“让学生自教自学生字”的模式,和学生共同确定了这样十个步骤:说读音;说结构;说部首;说记法;组词;说一句话;说压线笔;书空;补充;评价。其中,说压线笔和书空两个步骤是针对本课既要认又要写的字的,如果只是认的字就没有这两个步骤。一开始,学生根据这些步骤在小组内进行生字教学,每人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然后教师选择最难的生字请一两位学生上台教学做示范,教师在旁适时点拨。这时,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成为了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沟通和探究学习的互动舞台。对学生而言,它意味着学习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独立性的凸现,个性的充分张场和创新潜能的彻底释放;对教师而言,它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识字,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它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

三、生字答辩活动,引领学生探究发展

二年级时,我们在以往小老师自教生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字记者小组答辩活动”。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由此变得更活跃了,识字空间变大了,交往互动面更宽了,形成了开放式识字。质疑者,从汉字的读音、构成、认记、书写以及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他们疑难的、感兴趣的问题;答辩者,凭着自己的自习心得、知识基础和生活积累,从容不迫

学生识字 篇6

一、利用汉字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表达方式,是表意的文字符号,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教师教学时,可利用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汉字、掌握汉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是最简单的象形文字,它是以实物的形象为原形,教学这类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山”字时,首先出示象形字符号,让学生说说,这个符号像什么,学生很容易从形象上看出是一座小山,那么“山”字就很容易掌握了。同时,还可以用“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等方法让学生识字。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借助拼音,提高识字能力

掌握拼音是读准字音的关健,教学时,就要特别重视学生拼读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自由地拼读,读准字音,上课时教师进行检查纠正错误的读音,提高学生读准字音的能力。特别是对易混读音的指导,如,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跷舌音和平舌音、N和L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分析字形,注意间架结构

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字形进行分析,认清字的间架结构。如,“磨”字是半包围结构,而不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如,全神贯注的“贯”字上半部中间是十字,而不是“母”字。

四、借助字典,掌握验证字义

学生遇到生字,不理解时,就可借助字典进行自学理解字义,查字典的主要方法有“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如,查信念的“信”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确实;②信用;③相信;④信任不怀疑;⑤听凭。经过分析,可以确定为④。

五、学会比较,辨析字义

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字义,还要引导学生辨析字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丰富”和“丰盛”,这两个词都是形容数量多,品种多,但又有所不同:“丰富”不仅指数量多,品种多,还指质量高,内容好,形式多样,它的使用范围广,可形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物产丰富等;而“丰盛”只限于物品丰富,多指食物,如,丰盛的晚餐。

六、联系语境,准确理解字义

一个字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所具有的词义是不同的,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就要联系语境进行理解。如,“熟透的杨梅是有酸味的”,其中“透”的意思,是“充分熟的程度”;而“雨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其中的“透”的意思是“穿透”“渗透”的意思。

七、应用多种手段理解词义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还可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教具、幻灯、录相、图片等。如,教“聚集”一词,学生不理解时,可用放大镜做实验,将光线聚集到一点。又如,一缕阳光的“缕”字,就可以用幻灯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什么是一缕阳光。

八、运用扩词造句发展学生的语言

语言社会化和学生个体语言敏感力不同,在教学时,就要进行扩词和造句练习,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语言。如,生字“计”,组词,设计、计划、计谋、计量等,再选择一个词造句。如,小明设计出一条水陆两用船。

九、利用游戏,寓教于乐

在识字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音、形、义三个方面,字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就是要让学生多做游戏,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又如,“苗”可出谜面,“田上长草”。

2.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等,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休”时,教师可以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下休息”。

3.添笔画。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例如,“大”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

4.编口诀。在低压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编口诀”能帮助学生轻松记住生字。比如,“树”是“又到村里来”,“朋”是“两个月亮交朋友”,等等。

5.还可用反义词和同义词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快乐识字 篇7

关键词: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改变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已经整整实施了十个年头.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和课程改革工作的稳步实施, 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以识字教学为例, 过去枯燥、简单的教写和学写过程, 已经逐渐被一种轻松、快乐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识字逐渐变成了学生主动、快乐的事, 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习惯和识字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培养和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识字和写字教学要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可见兴趣是学习汉字的先导.学生是学习汉字的主人, 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为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美, 产生识字的热情并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当学生对汉字有了兴趣, 就会从中获得识字的乐趣, 我们的识字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让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就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在游戏中识字, 我认为字形游戏、编儿歌和制作生字卡片都是很好的方法.

例如教学“金”字, 我用猜字谜的形式进行, “一个人本姓王, 兜里揣着两块糖”, 学生立刻回答出了准确的答案.再如“坐”字, 我问学生“两个人并排坐在土堆上是什么字?”孩子们通过思考, 回答出是“坐着”的“坐”.类似的字谜很多, 通过几次教学, 学生们也开始尝试着自己编字谜, 互相猜字谜, 从而增加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识字的热情高昂, 主动识字的兴趣浓厚, 没有一点死记硬背, 没有一点枯燥乏味.学生在字形游戏中边玩边识字, 此时汉字是那么有趣, 好玩.

儿歌是孩子很喜欢的一种形式, 不仅韵味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便于记忆.把一些难字编成儿歌来记, 既可以增加识字兴趣又可以巩固.比如学生学习“字”和“学”, 我用孩子们学过的“子”做部分, 和孩子们一起编儿歌“小孩子, 戴帽子, 头上一点儿写大字;小孩子, 戴帽子, 头上三点儿上学去.”多么形象、生动、准确的比喻!孩子们只读了一遍儿歌就牢牢记住了.其效果不言而喻.我在教学“影”字时,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先让学生们试着编儿歌, 接着和学生分享自己编的儿歌“红日高高挂, 照在国门上, 投下三个撇, 那是它的影.”接下来的练习中再没有人会把这个字的音读错.这首儿歌编得是多么生动又有生活气氛呀!我常常会对孩子们编的儿歌赞不绝口.

在识字中制作生字卡片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将卡片制作分为三个层次:一年级上学期,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汉字, 对汉字还很陌生, 因此我们就采用教师制作生字卡片和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之下制作卡片;一年级下学期, 学生对生字的构造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我们就开始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二年级上学期, 要求再提高一些, 教师引领学生根据要识的字的音、形、义配上装饰插图, 并组词, 说一句话.学生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想象画面, 也能从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构思配图, 可以表音, 可以表义, 还可以把字抄写在田字格里, 来提示书写.

多种形式识字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与挑战.在做游戏、猜字谜、编儿歌、做卡片的过程中, 学生动手、动脑, 逐步学会感性地欣赏汉字的美, 他们对语文的爱也由此与日俱增.看到学生识字的愿望如此强烈, 看到他们识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为教师怎能不高兴呢!

二、让学生主动识字

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 我们就要把识字变成主动的行为, 让学生主动识字.语文教学是个社会化行为, 我们生活中处处皆语文.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识字.开展识广告牌上的字, 识包装袋上的字、识课外书中的字等活动, 让学生在主动识字, 班内汇报识字成果的过程中, 感受识字的乐趣.另外, 我们也可以定期开展“啄木鸟行动”,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错别字, 并在课堂上汇报行动成果.这时, 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 而成为了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沟通和探究学习的互动舞台.对学生而言, 它意味着学习心态的开放, 主体性、独立性的凸现, 个性的充分张场和创新潜能的彻底释放;对教师而言, 它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把生字教给学生, 而是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 引领学生主动识字, 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 它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

三、让学生学会识字

识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孩子们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交给学生必要的识字方法, 让学生在反复有趣的训练中, 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学会主动识字, 掌握良好的识字方法.每天的识字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字,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 说说每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最后教师在进行分类指导, 让学生逐步掌握.例如, 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形声字、猜字谜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识字空间不断变大, 交往互动面更宽, 形成开放式识字.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识字的方法越来越多了, 兴趣也越来越广泛了, 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了, 从一个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探究者, 字识得多, 识得快, 识得好, 把接受、掌握转化为研究、探讨.每个汉字的学习都是学生思维的过程, 动手操作的过程, 审美情趣培养的过程, 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样的识字教学已成为师生互相展露个性与才华的殿堂, 这必然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必然促进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与培养, 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带领学生快乐识字, 汉字在孩子们眼中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 而是生动活泼, 富有魅力的故事, 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 而是轻松愉快的游戏.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从趣入手, 就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那么多的优点, 都有那么多的潜力可挖, 都有那么多的意想不到.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宋乃庆, 中国人事出版社.

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快乐识字 篇8

一、在生活中快乐识字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 总会积极愉快地接受它”。 低年级孩子好动好玩, 持久力差, 有意注意时间短, 容易疲劳, 努力创设情境, 采用多种方法, 激发识字兴趣, 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是语文的内容, 语文是生活的工具。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提高识字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 利用同学的姓名快乐识字

让学生将自己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 每天轮流发本子, 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利用同学的姓名快乐识字。

(二) 利用家庭平台快乐识字

在学习完课文后, 放学后, 老师让学生在家里学贴字卡, 认识新汉字。还可以利用孩子爱看电视的共性, 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观看的少儿动画片、音乐舞蹈节目、亲子游戏等节目, 让学生从中获得识字信息。让学生观看节目与读字幕相结合, 不认识的字可以放过不理或问身边的人。这样, 看、听、读、问结合在一起, 在快乐的氛围中变生字为熟字, 慢慢地就变为己有了, 识字量自然大增。

(三) 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快乐识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勤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汉字。比如, 走在马路上, 让他们读路名、商店的招牌以及广告牌等, 也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内容的熟悉中, 提高识字水平。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吃小食品的特点, 让他们搜集自己吃过的小食品包装袋, 认一认包装袋上的名称和说明等。实践证明, 这种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不仅学生喜闻乐见, 而且记忆也特别深刻扎实。

二、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而且很有效的教学手段, 识字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创设多种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字识字, 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学中, 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游戏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一) 开展猜字谜游戏识字

根据一些字的特点, 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 (告) 谜语猜出来了, 字也就会写了。如“界”字可以编这样的字谜:四四方方一座城, 里面住着十万兵, 出去八万去打仗, 留下两万守着城。学习了“日”“月”后猜谜:西边太阳落, 东边月亮升。你猜这是什么字? (明)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字谜, 如学习了“闻”字, 学生编出“耳字进门新闻多”;学习了“办”字, 学生编出“用力想办法, 两边都流汗”;学习了“春”字, 学生说出“三人去观日”;学习了“升”字, 学生编出“一撇像太阳, 落在草尖上”。有时候, 学生编的字谜让老师也很意外。这样一来, 学生兴趣浓厚, 编出了字谜, 字也就牢牢记住了。另外, 教师还可以在班里举行猜字谜比赛, 以调动学生编字谜的积极性。

(二) 开展找朋友游戏识字

让学生利用偏旁、部首卡片进行组合新字的游戏也是认字、识字的好方法。例如, 学习了合体字后, 设计一个游戏, “摘桃子, 找朋友”。把所学的字拆开, 将一部分写在半个桃子上, 另一部分写在半个桃子上, 将其中的部分半个桃子贴在桃树上, 让学生将能够组合成一个字的两个半个桃子贴再一起, 再读一读, 优胜者奖励一个大“桃子”。这样不仅学生情绪高涨, 而且使学生快速掌握生字的间架结构。

(三) 开展魔术变字游戏识字

中国的汉字千变万化, 丰富多彩。因此学生学习了一些基本字后, 让学生通过给生字加减笔画或偏旁而变成新字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扩大识字量。如“万”字加点就念“方”, “木”字加横就念“本”, “工”字出头就念“土”……让学生找一找, 说一说, 记一记。这样既区别了形近字, 又扩大了识字量, 可谓一举两得。

(四) 利用形近字比较法识字

在学习新的生字时, 可以让学生找出同这个生字形或音相近的字进行比较, 例如以“扁”字为声旁的字:加竹字头就是篇, 加走之旁就是遍;加绞丝旁就是编, 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几个形近字。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掌握学生阶段性的心理规律, 有选择地开展类似的识字活动, 让学生的识字充满乐趣, 让识字教学高效运行。

三、开展竞赛活动快乐识字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识字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在班级里开展各种识字竞赛, 看看谁认识的汉字多, 评选出“识字小能手”, 通过这些竞赛活动, 学生在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的同时, 也享受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识字兴趣更加浓厚, 热情更加高涨, 有的同学把下一阶段要学习的生字一股脑都学完了,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倪军.让识字成为学生快乐的经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J].吉林教育, 2011 (28) .

[2]叶罗妹.兴趣先行方法跟上——浅谈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J].新课程 (下) , 2011 (6) .

学生识字 篇9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识字活动, 制作识字卡片

首先, 识字教学之前, 给学生讲解生动诱人的童话故事, 观赏一些有趣的动画片等激发学生体会各种语言的美妙, 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然后, 教给学生制作生字卡的方法, 把生字制成各种图案的卡片, 贴在专门的本子里。让学生制作识字卡, 好处可不少:一是可以体会自主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可以让每个学生展示自我, 尝试成功的乐趣,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可以减轻课堂教学负担, 少用更多的教学时间;四是可以为今后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手、脑、眼多种器官并用, 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制作字卡, 看似简单, 并非容易,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他们对汉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不是十分清楚, 需要家人帮忙书写生字, 小朋友自己注音, 这样在家长的带领下又学会一些新字, 同时他们也能感到家人的关爱, 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字卡的形状和颜色根据个人所好来选择。如:《四个太阳》一课, 可以把文中的生字放在四个圆圈的大太阳里。在夏天这一节的生字涂成绿色, 在秋天这一节的生字涂成黄色, 在冬天这一节的生字涂成红色, 在春天这一节生字涂成绚丽多彩的颜色。制成这样的字卡也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品, 老师再点评,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们就会兴致勃勃, 不厌其烦。

二、注重朗读, 在读中认读生字

学生们学会自己制作字卡, 他们对生字有一定的感知和兴趣, 如果带领学生在朗读课文中随课文识字, 就是再现, 而且是生动的再现, 每个生字都成了他们心中一种特殊的音符。因此, 通过教师范读, 感情朗读, 使学生对课文有较清楚的感知, 进而让学生练读, 小组合作读, 小老师领读, 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读得有感情, 生字自然就成了熟字。如:教学《比尾巴》一课, 我创设出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森林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它们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一天, 阳光明媚, 小动物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草地上欢快地起舞, 尽情地展现出自己尾巴的美丽, 突然天上飞来了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你们在这儿比比自己的尾巴吧……这样有激情的导入, 引发了小朋友们表达的愿望, 让它们尽情地说,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之后, 再听老师朗读儿歌, 小组合作读, 小老师领着读, 自由读朗朗上口的儿歌, 小朋友已背得相当熟悉了, 这样文中的生字就成了熟字, 再问大家:“这一节课, 你们认得哪些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说过不停, 他们兴趣盎然, 体会到识字的成功的自豪感。再问:“小朋友, 你们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尾巴怎样”?学生们再结合课外知识, 回答得十分正确。这堂课十分成功, 我深深体会到朗读中识字的好处, 真是其乐无穷。

三、趣味识字, 做游戏, 想象中识记生字

熟悉课文之后, 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有趣味性识字, 做游戏, 发挥想像力十分重要。

1、编故事联想巧识字形。

如教“蹦”字就边教边讲故事, 边在黑板山逐一写出笔画:一个可爱的小朋友 (朋) 高兴地来到山脚下 (崩) , 尽情地跳舞 (蹦) ;又如“熟”字, 一个小孩子 (子) 把肉丸子放在一口锅里煮, 等水不停地冒烟, 丸子就熟了, 这样孩子们爱听又记得牢。

2、让学生猜字谜, 编字谜, 用脑、动手、动口, 乐记字形。

如:“人在云上走—会”, “一耳进门—闻”, “一口咬住牛尾巴—告”, “用手遮住眼睛—看”, “无头的牛—午”, “太阳出来了—旦”……学生们学着老师的样, 自编字谜, 互编互猜, 这样识字就更有趣味性, 创造性, 一点也不枯燥无味。

3、理解字形, 象形字, 会意字, 准确识字。

如《口、耳、目》一课许多生字都是象形字, 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观看同学的眼、口、耳等五官部分, 体会象形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而造出来与物体相近相似的字体, 从而牢记这些生字。又如《日、月、明》一课许多生字都是会意字, 老师带领学生配上动作再加上朗朗上口的文句, 生字就记得牢, 记得快了。

四、积极扩展课外资源, 提高识字效率

“温故而知新”, 生字多次再现, 就会解决学得快, 忘记得快的遗忘规律, 想方设法创设语言环境复习生字, 扩展阅读无疑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重视自读课本的运用, 自读课文中有儿歌、韵文、精彩的小故事, 经常摘取生字复现较多的文章, 让学生熟读成诵, 并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更好地认识生字, 还可自编一些小文章, 有意地把学过的生字加入文章中, 效果更好。在识字中, 充分调动学生识字兴趣,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更多的汉字。在课外, 如“乘车, 看见车上的各种标语, 再看街道两旁的标语和广告牌等, 让他们跟自己的亲朋好友学习识字;在购物时, 特别是超市自选商品, 看见商品标签或说明书等也可以认识许多字;在看电视, 在书店里看书也同样会学到新字, 懂得许多道理, 开阔视野。不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 就会认识更多的生字。教会学生创办“识字栏”, 把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生字都展示在“识字栏”中, 让大家互相学习, 识字的渠道很多很多, 只有用心去发现, 去领悟, 去寻找, 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不仅能识字, 还要用所学的字练习说话, 在家里与父母, 亲人, 小伙伴等交流, 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流, 加强对生字的巩固, 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

学生识字 篇10

一、 巧妙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汉字与其他事物一样,都使他们充满好奇心。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识字课,把生字放到相应的情境中,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入学教育中,笔者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名片, 把名片分给自己的伙伴,拿到名片的学生认认名片上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或老师。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使学生能更快地认识自己班里的同学,也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进行第一次识字练习。

二、 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去识字

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 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情况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抓住有利时机,把课本和课外读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识字教学中,笔者抓住学生在这个年龄爱听故事的特点,利用课外阅读课时间,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不求形式统一,但求学生能展示阅读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从而激发其阅读的热情。

三、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识记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早、星、晨、春、阳、晚”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即“日”有关,让学生了解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于会意字的教学,笔者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创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让学生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对于形近、音近的字,笔者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让他们能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较和反复的练习中得到深层认识和巩固。

四、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中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 学语文, 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活动都应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 并交流自己的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帮助学生识字。

五、引导学生把识字向课外延伸

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会先后在课本上多次出现,但很多学生仍然无法达到永久记忆,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识字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能够认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而且能增强生活的能力。另外,笔者还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当笔者把学生带到附近的超市时,学生们都惊讶万分,学生没想到,学习、识字还可以在教室外。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学生识字 篇11

一、预习,激发主动识字的意识

预习是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发现、爱动手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度布置一些预习要求,如读一读、圈一圈、比一比、玩一玩、想一想,引导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部件和形声字规律等记忆字形,结合词语、句子、图画理解字义,通过圈画、玩词语卡片强化记忆。课堂上,教师可以请学生做“小老师”,“谁来带大家读这个字?”“谁能用这个字组个词?”“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低年级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由于有了预习的基础,他们参与课堂的意识强了,识记生字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由于经历了发现、参与的过程,知识比灌注得来的记得更牢固、理解得更透彻。事实证明,课堂上做“小老师”成功的经历,会促使学生在下一次的预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有的学生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在教师还没有教查字典的情况下已经学会了认部首、查字典,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在生活中、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字,也有了主动识字的意识。

二、课堂,弥散主动识字的氛围

1.活动有趣味,学生好喜欢

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否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是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强大动力。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他们就易学、乐学。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如猜谜揭题、故事导入、音乐渲染、活动引入等,将学生带进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识字5》时,有位教师就以“夏姐姐带来许多礼物,谁能读好词语就能得到礼物”导入,请学生们上台选礼物、读词语、拿礼物,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读得高兴、学得开心。要想在整节课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还要不断变换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游戏是学生最乐意为之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各种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如开展“对口令”“生字开花”“我做你猜”“送字回家”“组合生字”等游戏,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在玩中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创新。

2.方法多样性,识字有乐趣

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如,“舟”“瓜”等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来的。在教学时我就利用实物、古代的象形字、现代汉字让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寻找现代汉字身上“图画”的影子,让学生用“想画面”的方法记住汉字。再如,对于“森”“众”等会意字,我就编字谜“上面一个木,下面两个木,仔细瞧一瞧,还有很多木”让学生猜,再让学生也编一编“众”的字谜,由此再拓展“休”“明”“闲”等会意字,让学生领悟会意字的造字方法,学会用“编字谜”的办法记汉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70%以上都是形声字。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他们:“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和“足”字旁的汉字了,然后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办法,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3.评价多元化,发展新思维

学生识字 篇12

识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 也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低下, 识字量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成为许多乡村小学不争的事实。为此, 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发现, 我校只有41%的学生喜欢语文。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怕识字, 遗忘快, 没兴趣。学生识字费时低效日益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新困惑。

二、识字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1. 主观原因

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生识字能力低下, 并非智力因素, 而是对识字不感兴趣, 在识字方面存在许多不良行为。比如: (1) 懒惰, 贪玩。这些学生经常迟到, 做作业敷衍了事, 字迹潦草, 不按要求学习。一问原因, 不是忘了, 就是没听清。 (2) 随意性强。一部分学生识字, 不看规律、要求,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无笔顺可循, 缺胳膊少腿是家常事, 即使写正确了, 也不规范, 让人看不清、认不出。 (3) 贪图享受, 怕吃苦。现在条件好了, 孩子少了, 大多数小学生在家娇生惯养, 他们从小依赖大人, 养尊处优, 贪图享受, 怕吃苦。步入校门以后, 一切都得自己去做, 于是就会产生厌学、逃避、偷懒心理。识字难, 写字更难, 再加上多数孩子没上过幼儿园, 学习基础为零, 短时期内让他们大量识字, 真是难上加难。

2. 客观原因

(1) 社会因素

小学生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 容易受外界影响。有错别字的招商广告、宣传标语, 再加上电视网络上的错别字, 使那些还未牢记的汉字, 一下子在学生脑海中变得面目全非。

(2) 学校因素

尽管国家提倡、推行的是素质教育, 但许多学校始终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重担, 导致教师将自己的重担转加给学生。学生只好不求质量, 应付了事, 只为完成任务, 结果导致书写不规范, 错别字连篇, 正确率低。

(3) 教师因素

大多数教师识字教学方式以记, 读, 背, 写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 缺少情节, 缺乏情趣, 内容枯燥, 学生只能机械记忆, 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 需极大的耐心, 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因此学生不感兴趣, 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经过调查了解,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 喜欢花大量时间去分析理解课文, 课堂上不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 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些字。

(4) 其他因素

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识字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龄初期的儿童, 他们只有6-7岁。心理学研究证明,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 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 喜欢接触形象的、有趣的、具体的东西, 记忆力比较强, 但易记也易忘。根据小学生思维记忆特点, 他们对汉字的识记属于机械记忆:通常通过字形的分析, 或对汉字进行整体记忆, 虽记得快, 但汉字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联系, 因而也容易忘却。

三、对策研究

1. 创造条件, 加强沟通, 形成学校、教师、家庭三维一体的教育

学校要创造便利条件, 使学校与家庭, 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畅通, 便于学校、教师、家长之间互动联系, 形成学校、教师、家庭三维一体的教育合力,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识字难题。

2. 加强感恩教育, 用爱心滋润心田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 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近年来, 党和国家为了让每个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 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使学生不忘国之恩、党之恩, 懂得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燃起学生的求知火花。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教师要关爱学生, 主动去了解他们的心理, 关心他们的生活, 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

3. 加强管理, 转变观念, 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 大胆进行教育改革,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角色观, 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课堂教学, 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每个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 创设情境, 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情境教学作为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 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是拨动学生情感的情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顺应学生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精心制作学生熟识的图画、卡片, 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 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把枯燥的识字课堂变成学生的兴趣学习课堂, 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当中去。

(2) 创新学习方式, 培养识字习惯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 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就不能只以单一方式进行, 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形式, 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促进学生学习。

(3) 提倡多样化识字方法, 培养识字能力

小学生思想单纯, 学习汉字的方法很单一, 往往只是教师教, 学生机械地跟着学, 这样学到的东西并不牢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各种识字的方法, 如形声字识字、趣味识字、部件识字、环境识字、儿歌识字等识字方法。识字教学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 尤其要利用汉字选字规律识字,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4. 开拓识字渠道, 探索识字新途径

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课本, 利用广阔的生活空间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如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建筑物的名称、商品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社会上的广告牌、宣传标语等, 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 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 让学生主动跨入识字乐园。

摘要:识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 也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 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调查发现, 我校只有41%的学生喜欢语文, 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怕识字, 遗忘快, 没兴趣。学生识字费时低效日益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新困惑。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多途径、多形式、灵活多样地识字, 从而构建开放而有操作性的识字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大量识字, 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语文课上的情境创设下一篇:生命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