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空间

2024-10-16

乡村空间(精选10篇)

乡村空间 篇1

引言

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核心, 也是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上, 乡村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乡村城市化、乡村空心化等问题已成为较为热议的话题[1]。随着新农村建设强度的提高, 村域镇域风貌受到了影响;乡村人口的转移派生大量空心村, 导致乡村空间形态变化。文章以探求乡村空间形态演变与区域景观破碎化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出发点, 分析乡村空间形态的演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与影响方式。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处理

在对黑龙江省乡村调研中, 收集了乡村的规划图, 乡村规模、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相关资料。通过BIGEMAP软件获取了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海林市与虎林市的市域与周边遥感图像, 从中提取出涵盖30个村域的卫星图, 以用于在Arc GIS 10.2中进行空间形态指标计算。

1.2 空间形态指标与含义

文章采用的空间形态指标是一系列对景观斑块形态特性进行描述的量化指标, 涵盖了乡村空间形态的密实度、向心度、复杂度、孔隙度与密度等五个维度[2]。

(1) 复杂度 (Complexity) 。复杂度是描述碎片形状的不规则性的指标, 这一指标来源于适合测量锯齿状不规则斑块的碎形维度。

(2) 向心度 (Centrality) 。向心度被定义为是衡量区域发展靠近中心的程度, 计算对象为整个村域范围, 向心度值越大。

(3) 密实度 (Compactness) 。密实度指标 (CI) 是衡量单一斑块形状与区域景观碎片的指标, 其密实度 (CILP) 可代表整个村域的密实度特征。

(4) 孔隙度 (Porosity) 。孔隙率指标用来衡量开放空间总面积占村域范围面积的比率, 这一指标可被定义为开放空间比率 (ROS) 。

(5) 密度 (Density) 。乡村密度 (亦可称为乡村人口密度) 是用来衡量村域密实程度与扩张程度的指标。

(6) 景观破碎度指标。景观破碎度指自然分割及人为切割的破碎化程度, 即景观生态格局由连续变化的结构向斑块变化过程的一种度量。

1.3 研究方法

文章部分空间形态指标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 通过景观分析工具Patch Analyst求得;其余空间形态指标 (复杂度、密实度、孔隙度、向心度与景观破碎度) 通过Arc GIS软件求得。

2 运算结果统计与村镇景观格局分析

2.1 空间形态指数计算与相关度分析

通过对黑龙江省的30个村庄进行空间形态指标计算, 得出其向心度、复杂度、密实度、孔隙度、乡村人口密度与村域景观破碎度指标值。将计算结果在SPSS19.0中进行相关性分析, 并对各指标平均值进行比较与T值检测。其中因此除向心度指标外, 其余指标所代表的乡村空间形态对村域的景观破碎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这六个指标中, 影响强弱程度排序依次为最大斑块密实度 (CILP) 孔隙度 (ROS)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 (AWMSI)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 (AWMPFD) 人口密度 (Density) 斑块密实度 (CI) 。

2.2 乡村景观格局现状成因分析

2.2.1 自然地貌现状引导与制约

根据不同村庄呈现的不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特征, 将调研的村庄地貌环境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加以分析, 分别为平原区、台地区、山地区。从图1-图3可以看出, 三个地区的村庄分布密度的区域分异具有以下特征: (1) 山地区聚落密度最低, 平原区次之, 在台地区形成一个聚落密集带; (2) 在山地区范围内, 聚落密度差异较大, 除了几个密度极高点, 其余密度均为极低值; (3) 在台地区范围内, 聚落密度差异较小, 除极高值之外, 其余多为较高密集度; (4) 在平原区, 除邻近县城的聚落密度较高外, 其余均为较低值。

2.2.2 村庄形态格局

乡村松散化布局, 村庄人口下降与村域蔓延, 呈现费集约用地式扩张, 冲击着村域景观整体格局, 使其景观破碎化现象越发明显与严重。村庄的松散布局直接反映在村庄向心度、密实度、孔隙率与密度等空间形态指标上, 直接影响这些指标主要为户均宅基地面积与人口变化幅度两方面原因。

目前村庄户数呈现下降趋势, 而村庄居民点规模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这一现象引起村域空间的松散发展, 导致村庄空间密实度、密度与孔隙率的增加, 从而增大了村域景观的破碎程度与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2.3 村庄间关联性

本研究分别选取三个地区的若干乡村为例,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通过对聚落间交通联系的强弱来制定聚落间的关系矩阵, 进而评判村庄间关联度的强弱。比较三个地区的村庄结构, 五大连池地区村庄之间的关联程度强于其他两个地区。主要由于该地区火山地质地貌保存完好, 乡村内保留要数个天然泉眼, 植被覆盖率高, 旅游业较为发达。当地乡村居民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 以满足承载旅游高峰区大量游客量的需求, 保证了当地景观格局的完整性。海林作为牡丹江市代管县级市, 素有“林海雪原”之名, 是黑龙江省冬季主要的旅游地之一。当地雪乡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景观地貌, 对于地方景观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其他村庄发展较为独立与封闭, 与周边联系较弱, 缺少村庄景观格局统一维护的意识。

3 结束语

通过对黑龙江省村庄空间形态指标与景观破碎度指标的计算, 发现其复杂度、密实度、密度等指标对村域镇域景观格局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村庄进行聚类分析, 可以明显发现村庄空间形态对区域景观有着较为相似的影响。此外, 村域镇域景观破碎度不仅与单一村庄的空间形态有关, 而且还取决于乡村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

摘要:文章探寻乡村空间形态对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以黑龙江省乡村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Arc GIS等软件工具计算各自的空间形态指标与景观破碎度指标, 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乡村自身特征情况, 分析乡村空间形态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原因。

关键词:黑龙江省,乡村空间形态,景观破碎度

参考文献

[1]闫艳平, 吴斌, 张宇清, 等.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 2008, 3:105-108.

[2]Galster, G., Hanson, R., Ratcliffe, M.R., Wolman, H., Coleman, S., Freihage, J.Wrestling sprawl to the ground:defining and measuring an elusive concept[J].Housing Policy Debate, 2001, 4:681-717.

乡村空间 篇2

鸡狗鸡狗,鸡鸡狗狗。宁波人把无休止的争吵比喻为“鸡鸡狗狗”下面就说说鸡鸡狗狗。

星期天回家探望还住在老家(其实已经是新建的小区)的哥哥姐姐,顺便去看望几位过去的老邻居。他们大都上了年纪,向爷爷和夏奶奶八十多了,耳聪目明,拉住我说起了“鸡鸡狗狗”的不平事。

“别人可以养狗,我为什么不可以养鸡!?”“他们说因为这里是城里,不是农村!”

“城里怎么啦?城里人不吃鸡肉,不吃鸡蛋吗?为什么城里不准养鸡?却可以养狗呢?!”“养狗有什么用?门口有保安,就是管门也用不着狗啊!”

向爷爷和夏奶奶这老两口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通!(这就是乡下人,更何况是老人)别说他们,就是我本人也有点想不通,狗不就是会摇头摆尾,会拍马屁吗!鸡啊,除了公鸡会打鸣,就是默默地奉献自己的肉和蛋啦。受到的的待遇为什么就这么大呢?!

回头再说两位老人吧:他们原来的老房子是坐北朝南独门独户的二层楼,左邻右舍大家都是多年相处,亲如一家,夏天乘风凉,冬天晒太阳,老人话家常,孩子捉迷藏,热热闹闹、和和睦睦......为了建造工业园区所有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两位老人虽然高高兴兴地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房。但是一幢楼的住户来自不同村庄,都是形同陌路,见面没有一句话,最多对你笑一笑。而自己的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第三代正在用功读书,孩子们很少过来陪他们说说话,他们又不喜欢打麻将,所以总感到十分的孤单和寂寞。闲来无事,老人总会想起在老家时的那种快乐生活:那时向大爷每天早上鸡叫出门,身披万道霞光,脚踏晨露,沐浴阵阵清风,肩扛锄头,哼几句田头山歌,唱一曲乡间小调,开始一天的忙碌。忙点啥呢?无非是在那些零星田地上种点瓜果蔬菜。从翻地、下种、锄草、到施肥、除虫、打药、直至收割、晾晒、入仓,偶尔还将自家吃不完的菜蔬瓜果拿到集市去买,换回几个小钱,咪几口老酒......这一切不是为了生计,就为那一点点乐趣,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泥土情结。而夏奶奶呢,则在家里伺候她那一群宝贝:鸡啊鸭的:鹅黄色的小鸡、小鸭买来后奶奶就会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给它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到野外剪小鸡草,捉蚯蚓、蚂蚱,细心地剪碎以后喂养它们,看小鸡啄米,给小鸭洗澡,晚上把它们关进草箩里,盖上布蓝,既防寒又不让蚊子叮咬。等它们稍微大一点以后,奶奶就把它们圈养在小天井墙边爷爷自己搭建的鸡棚里,给它们吃米糠、饮水,不时还会买一些泥鳅、黄鳝之类的让它们改善改善。慢慢地一窝小家伙变成了一大群,早晚凉快时奶奶就让这群宝贝出去戏耍、觅食、游泳......奶奶就是它们的司令,只要奶奶站在门口那么“嘘”一声,他们就会从四面八方飞跑而来,围在奶奶身边。那架势真可谓是一呼百应。母鸡生蛋、公鸡打鸣就是奶奶的乐趣,客人来了,儿孙生日就从蛋缸里摸几个鸡蛋,逢年过节,到鸡笼里抓几只鸡宰了招待客人,到上海探亲,送几只家养的母鸡是最受欢迎的。

今年年初,爷爷和奶奶实在憋不住了,决定重操旧业。爷爷把自家门前那块小小的草坪的青草全都拔掉,仔细地翻了一遍,种上了从山那边亲戚家掏来的韭菜根,自己又到远离小区的荒地里烧了一堆焦泥灰,一点一点挑回来当作基肥。他想;这韭菜割一茬长一茬,既不生虫又不染病,郁郁葱葱,割下来还能炒蛋、炒洋芋艿,不是比那一片一点都没用的青草好吗?奶奶也从集市上买回了五只小鸡,养在门前的小天井里,她走遍小区的角角落落,剪小鸡草,捉蚯蚓,......韭菜长出来了;小鸡也在慢慢地长大,两位老人终于又找回了当年的乐趣。

可是好景不长,物业找上门来了,警告他们说:“爷爷,你拔掉青草种上韭菜那是破坏绿化;现在住进小区已经是城市居民了,要讲文明,不能再像以前做农民时那样了。城市是不许养鸡鸭的.!如果不是看在你两的年纪大的份上,你们这样做是要罚款的。”

爷爷想不通,他去找原来的村支书(现在时居委会主任了),他对领导说:“我就在自己门前开那么一小块土地种韭菜,不是也绿化了吗!而且比青草更绿,怎么说是破坏呢?难道你忘记自己也是种田人了吗?农民?农民又怎么啦!”奶奶那可是更加想不通了!城里人可以养狗,我老太婆为什么不可以养鸡?我的鸡关在自己家里,又不出去,鸡屎我自己每天收拾干净,倒进垃圾桶里。母鸡又不打鸣,更不咬人,对小区坏境有什么影响?看看你们的狗,一天几次拉出来溜,在小区的草坪上拉屎拉尿,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踩着狗屎又脏又臭,这狗见着人还汪汪地叫个不停,经常追着孩子跑,吓得孩子们哇哇直哭。特别是那些狼狗,大人见了都怕。再说了,不是好多人家的狗连狗链都没有吗,到处乱跑。你们如果不喜欢这只狗了,就往野外一扔,让它变成野狗,如果咬了人,说不定还会得狂犬病,闹出人命来。这种害人之犬算是宠物,那我这会生蛋又可杀了吃肉的鸡更应该是宠物啦!

......

回来以后,我也想了许多。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犬在古人的眼里也是地位相同的啊!可为什么如今狗成了宠物:贵妇人抱着上餐桌,坐桥车,(甚至公交车)还给它穿衣服,去宠物医院看病、洗澡(据说还要立法不让吃狗肉),而作为宠物的狗们呢不但没进化,反而退化了,既不会看家护院,又不能适应气候变化,变得比人还珍贵冷不起、热不得;鸡呢?人们既吃他的蛋,有吃它的肉,还提倡要吃野生的、绿色的、有机的......那为什么就不能可让来自乡下的老人保留那么一点点可怜的乐趣呢!!(制定一些项规定,给老人一点空间吧。)我真的和爷爷奶奶一样想不通!为什么现代化的城市就不能给来自农村的老人们一小片自己的天地呢?

乡村空间 篇3

关键词 乡村空间;乡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9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农村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案。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要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美丽中国战略构想之中。“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建立不仅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也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乡村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内涵

资源,就是以被人类开发的,且对人类自身或对人类发展有益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总称。相对于我国的城市占地面积相比,我国农村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占据了很大的自然空间。因此,合理地对乡村空间资源进行配置,对乡村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1]。对乡村规划设计“资源化”,就是将乡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过去十几年,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就相对于落后,其潜在巨大的空间资源也没有被充分挖掘。

2 乡村空间资源的分类体系

各种发展要素是乡村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农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性产业,近几年,乡村又出现旅游行业等附属产业。从某一方面讲,又可将乡村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从而构建乡村空间资源的分类体系,并根据不同资源体系对乡村资源寻找不同的资源途径。乡村资源的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在上文笔者也有提及相对于城市,一方面,农村对于自然生态的开发还有所欠缺。但另一方面,乡村也了保留了生态的原状性和原真性,对于这一类资源,在对乡村规划时给予保护。另外,对于一些遭到破坏的原生态资源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对于不同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以使其更具有特色[2]。简而言之,对资源进行活化。

在传统的买卖贸易中,其交易大都体现在集市,在此基础上,乡村可以建立生态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为买者不同的服务性功能。例如,到生态园体验农业等服务。在发展农业等支柱性产业的同时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3 基本原则的阐述

根据不同需求,对于乡村空间资源化,应遵循3个基本原则:特色化、本土化及生态化。下面对其进行一一阐明。

3.1 特色化

只有特色,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简而言之,特色化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乡村一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人工“佐料”,使景观更加引人入胜,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特色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以自然资源为主,以人工添加为辅,否则将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达不到应有效果。

3.2 本土化

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将城市一切复制粘贴到农村,不应保留农村原有的农耕物件等,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简而言之,城乡一体化,就是在保留乡村本土化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工业、旅游业等。其中,本土化是发展各个产业的核心[3]。现阶段,有些乡村资源在城市工业的创击下逐渐消亡,各种生产资料本土化特征也极不明显。为此,在乡村发展时,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外部因素对本土资源的影响。

3.3 生态化

随着城市工业的饱和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乡村又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因而大量的工业从城市搬迁到乡村,相应的,其乡村环境也就受到一定的破坏,大气遭到严重污染,另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一系列污染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其既与乡村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中的生态化背道而驰又违背了“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简而言之,就是乡村建设时注重生态化建设,生态建设也是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4 基于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的规划策略

4.1 总体思路

对于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的规划策略,笔者从制作一张全域覆盖的空间资源管控图和制作一套针对空间安排的核心行动项目2个方面阐明其总体思路。然后针对现阶段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策略。

4.1.1 制作一张全域覆盖的空间资源管控图

要想从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探讨全域乡村规划设计,就要充分了解全域空间资源,而制作一张全域覆盖的空间资源管控图十分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经过对资源的系统的梳理、评估,进而开发可开发的空间,保护可保护的生态园林。使其空间开发达到最合适的程度。

4.1.2 一套针对空间安排的核心行动项目

在一个小区域,要想使旅游行业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要充分考虑所在的地理位置,选择其优势和特色进行强化,例如,靠近山的地方,可以在山上建立索道,让人们坐缆车观光山景,或者开发过山车旅游项目;在有陡峭山壁的地方,可以开发一些刺激项目,如蹦极、攀岩等。对于中间地势稍微平坦的,气温相对较高的,可以开发温泉,花卉展等。根据地势不同,发展不同的产业。根据地形对项目进行“合理搭配”,达到全域的全面发展,进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但同时,在进行以上项目时,必须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将生态文明建设彻底落实到每个细节,进而到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2 策略分析

一是对于乡村旅游业,应根据民族差异性,结合当地特色,发挥本土化,体现民族特色为基础开展旅游业。但目前,其实际发展状况与规划大不相同:各个地区的发展类型雷同十分严重,如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内陆汉族聚居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行业是大都开展农家乐代替具有当地特色的风俗习惯,民族舞蹈及当地小吃。面对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在当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行业加以引导。另外,应根据不同乡村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对其主导产业进行分类,如资产经营主导型、生态旅游主导型以及现代农业主导等类型[4]。进而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使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二是在建立乡村旅游产业时,可以将农活融入其中,让游客们切实的感受到农耕生活;再次,可以进行游村活动,根据历史古迹,结合现有的生态资源,引导游客参观游览,进而对乡村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最后,闲居,结合当地特色衣食住行,开展特色饮食文化。通过乐农、游村和闲居三部走,带动“产、村、景”一体化联动发展。

5 结语

以上便是笔者在本文所阐明的观点,以期为读者和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灵燕,贺勇,郎大志.基于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2(4):62-63.

[2]王玉玲,汪惠萍,桂凯,等.“三农”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乡村旅游产品视野[J].中国农学通报,2013(11):208-212.

[3]杨岳刚,郑国全.基于“三生”理念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4):10-13.

[4]胡静,许贤棠,谢双玉,等.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23-726.

乡村空间 篇4

关键词:县域,乡村旅游,空间布局,蒙自县

1 引言

2006年, 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 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的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加重。乡村由于形成机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资源的不同, 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 成为城市人向往的去处。很多城市人利用周末闲暇到周边乡村旅游, 回归自然, 借此释放压力, 体验农村人的生活方式, 体味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一大有效举措, 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 促使城乡实现统筹发展。

2 乡村旅游概述

2.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 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旅游与休闲的主流趋势。

国外的乡村旅游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但大规模的开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乡村旅游已经日趋成熟, 并具有自己的范式, 同时显示出极大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

相比之下, 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 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但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 势头良好, 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上, 都日趋成熟, 极大地拉动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目前来看, 我国乡村旅游体现为内涵式发展, 体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巨大依托性, 而在地域的选择上主要倾向三种类型地区, 即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贫地区和都市郊区。

2.2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1)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业的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通常, 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 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并往往发展成为旅游业的“增长点”。正确认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品位、分类及规模, 是建立合理的旅游空间布局, 提高乡村旅游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是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在不同的区位上, 资源分布、市场供求、交通条件等状况不同, 从而其区位利益就具有很大差异, 区位单位的布局状况也就不同。优越的区位条件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对旅游产品的形成、客源的定位以及乡村旅游空间布局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对某一旅游产品现实和潜在的总体需求。客源市场的准确定位对乡村旅游产品布局, 旅游产品容量的控制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因为目标群体的旅游目的不同, 客源市场也呈分级分布。一般客源市场强度有随空间距离衰减的规律, 当然也因为交通条件的便捷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其他的因素影响呈局部增长。因此确定主要客源市场, 提出针对性的服务, 可以提高乡村旅游效益。

(4) 交通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时间观念加强, 旅行时间和距离成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衡量标准之一, 交通方式和交通便捷程度列入旅行考虑因素。乡村旅游相对于城市来说, 交通方式较少, 交通便捷程度较差, 交通条件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 也是乡村旅游布局中应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2.3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目前,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依据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即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村镇依托型和基地依托型。

在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上, 呈层级式发展, 分别为全国、省域和市域 (县域) 三个级别。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模式因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区位条件的不同, 客源市场的定位及旅游政策的各异, 在不同的层级承担不同或相同的空间布局模式。如从全国范围来看, 云南大理乡村旅游布局模式依赖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属于景区依托型, 在大理市域内, 大理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属于都市依托型或依靠其他次一级知名度的景区形成景区依托型或其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同时,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这种动态的发展布局在本次探讨中不予考虑。

3 蒙自县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特征

3.1 蒙自县概况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红河州东部, 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驻地, 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东西最大横距61.3千米, 南北最大纵距62千米。东邻文山县, 南接屏边县, 西连个旧市, 北与开远市接壤。北回归线从境内鸣鹫镇小坝心、西北勒乡苏租、文澜镇大台子、雨过铺镇新光、长桥海东坝穿过。

云南省旅游分为六大片区:滇中片区、滇西北片区、滇东南片区、滇西南片区、滇西片区、滇东北片区。红河州地处滇东南片区, 属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根据《红河州旅游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战略“两纵两横、五个片区、两个集散中心、五个旅游精品”, 五个片区又分别分为建石片区, 主要以丰富多彩的城邦文化吸引游客;弥泸片区, 以红河溶洞著称;个开蒙片区, 因近现代历史遗迹远近闻名;红河南岸片区, 拥有元阳梯田、红河谷等自然生态旅游景点;河屏片区, 是对外联系的边境。蒙自位于个开蒙片区, 是全州及东部旅游区的集散地 (图1) 。

蒙自是昆河国际经济走廊中心节点、滇越铁路与泛亚铁路东线贯穿县境、昆河高速与广临高速在县内交会、计划新建红河机场在蒙自境内。因此, 蒙自具有非常优越的乡村旅游区位, 周边旅游资源丰富。

3.2 蒙自县乡村旅游资源

蒙自是滇南第一大坝子, 是北回归线上资源富集、最适宜人居的绿色家园, 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1) 自然资源

蒙自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为特色鲜明、种类繁多的农产品, 如果蔬资源中的石榴、大枇杷、小红枣、水蜜桃等, 万亩石榴园历经700个春秋铸就了中国石榴之乡——蒙自。水域风光以长桥海湿地景观为代表, 各种水库和具有一定历史的龙潭水资源等分布较多。蒙自有干热坝区人工林分布, 如草坝有风景林、防护林及旱生植被等森林资源。

(2) 人文资源

蒙自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以乡村农耕文明与乡村生活景观为核心的资源体系, 以及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址等资源。如芷村查尼皮中共云南省一大会址、蒙自县革命烈士陵园、胡志明故居、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新安所古井桥、碧色寨、新安所古镇、蒙自法兰西风情的法式建筑、周家住宅、民间工艺新安所刀烟等。

(3) 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1) 资源类型丰富。蒙自资源类型丰富, 有省级重点文物——一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马鹿洞;有充满浓郁西欧风情的建筑群, 哥胪士洋行、海关和法国花园等, 还有风光秀丽的南湖和多处休闲广场;碧色寨村历史文化悠久, 北回归线穿越境内, 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村。有万亩石榴园以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等。

这些资源共同决定了蒙自乡村旅游资源差异化程度高, 同时也便于确定优势旅游资源类型。

(2) 乡村旅游资源独特性强。蒙自乡村旅游资源独特性强, 万亩石榴园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过桥米线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山林田园的各种瓜果采摘活动四季不断, 月月有新品, 年年有特点。蒙自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品位高、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彝族花灯舞文化、汉族洞经音乐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成为蒙自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与体验的重要内容。

(3) 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蒙自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整体集中, 局部相对集中的格局。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坝区, 相似性资源相对集中, 有利于形成凝聚力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4 蒙自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4.1 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蒙自县是著名的石榴之乡, 在整个云南省省域范围内, 蒙自乡村旅游的总体布局采用基地依托型布局模式, 以万亩石榴园为旅游基地, 依托石榴基地的辐射效应带动整个蒙自县域的乡村旅游。为了实现进一步的乡村旅游规划, 将蒙自县域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分别应用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 (1) 蒙自县东南部城乡民俗体验区。 (2) 蒙自县东部宗教文化区。 (3) 蒙自县东北部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

蒙自乡村旅游主要以区位条件、乡村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为基础, 依托坝区的农村村落与文化资源以及农业种植和森林资源进行布局, 从县城到坝区逐渐向坝区周边辐射。县域乡村旅游空间采取“113”的规划布局, 即一城:蒙自县城综合旅游;一环:串联蒙自县城及各功能分区的旅游大环线;三区:都市依托型——东南部城乡民俗体验区、村镇依托型——东部宗教文化区、景区依托型——东北部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 (图2) 。

4.2 分区内容

都市依托型——东南部城乡民俗体验区:以万亩石榴园为承载面, 整合村镇如龙潭村、新安所古镇等, 依托蒙自县城, 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大平台。主要包括花果飘香游 (万亩石榴园) 、红色记忆游 (芷村镇) 、东盟国际饮食文化城 (美食城) 、乡村古镇游 (新安所古镇) 。客源市场主要定位于蒙自县城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 客源呈圈层结构, 内圈层为蒙自县城游客, 中圈层为整个红河州游客, 外圈层为整个云南省甚至全国游客。

村镇依托型——东部宗教文化区:以攀枝花村军华寺为代表, 整合周围乡村村落与民俗民风, 构建一个完整的宗教文化体验区。主要内容包括宗教文化游 (军华寺) 、农业研发基地 (东山水厂) 、壮乡生态园 (文澜镇) 。这个区域主要是依托自身原有民俗文化及特色, 对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内涵式发展。客源市场主要定位于省内外旅客及宗教文化研究者。

景区依托型——东北部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包括长桥海湿地及其周围的田园果树、特色民俗村落如永宁村、映月村等, 景区发展中引入村落历史、节庆文化, 采用“景区+文化”发展模式, 打造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滇南水乡游 (映月村、永宁村) 、安养中心 (雨过铺镇) 、民族生态运动场 (草坝镇) , 是长桥海湿地景区的伴生物, 主要客源为旅游观光客, 初游率高、重游率低, 是典型的“搭便车”式的观光旅游,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需注重与长桥海产品的差异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选择合适的空间布局模式。在空间布局模式选择上, 注意空间布局的层级性, 采取宏观、中观、微观的眼光分析定位。不管是选择哪种空间布局模式, 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是乡村旅游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然而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在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呈动态变化, 所以乡村旅游规划应该与时俱进。

云南是全国著名的多民族省份, 旅游资源丰富, 景区知名度高, 具备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准确定位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使云南乡村旅游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德明, 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 2006, 22 (5) :122-125.

[2]幸岭.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5) :138-141.

[3]盘晓愚.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新趋势[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9) :87-88.

[4]刘树花, 李永文.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研究——以沂水县院东头乡为例[J].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4 (4) :363-366.

[5]曾天雄, 罗海云.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互动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6 (1) :59-61.

[6]姜辽, 赵瑞, 张述林.重庆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思路探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 20 (4) :107-112.

[7]蔡卫民, 熊翠.湖南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空间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 2010, 30 (4) :688-692.

乡村空间 篇5

本文旨以厦门海沧闽南传统村落为对象,通过对村落外部空间的调研,对其从民俗作为一项现代开发旅游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其外部空间的组织与更新。

[关键词] 村落 组织 外部空间

前言

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新现象,即城市郊区或郊县基于旅游目的,利用原来所依傍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以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一种旅游形式。对远离自然的城市居民来说普遍具有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而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优越的自然条件。乡村旅游正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心理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空间。

芦原义信对外部空间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它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它同时把外部空间比喻成“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外部空间多与自然空间连成一片没有明确的界线,是相对于建筑室内空间而言的外部人工环境。

一. 民俗博物群的模式趋向

在我国,80年代才把民俗事象作为一项现代旅游活动来展开,关于民俗旅游的概念只是到了90年代,民俗学界和旅游学界的学者才进行一些零星的阐述。迟景才提出“民俗旅游以比较接近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娱乐、民间节日等民间文化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活动.”

研究地厦门海沧的闽南传统村落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迅速的今天,慢慢地演变成城中村的境地,相对以农业旅游、自然旅游为主要资源开发的村路有所不同。城市化发展使村落的范围的不断缩小,其自然资源空间正在消失,而调研的村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如果可以在对原有村落加入旅游功能,对挽救闽南传统村落在城市建设开发的大潮中逐渐消失的历史遗迹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民居以及华侨名人故居素材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将成为它的主要旅游资源,向外界展示的最好方式,通過空间组织将其串起来形成民俗博物群,使更多人通过它了解、信息,在心态上提高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与地地方文化的归属荣誉感, 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原生的自然原生博物馆。

二.重塑外部空间是关键

1.缺少合理规划与引导

目前村落中的外部空间组成相对比较简单。分别有所处的区域的城市建筑所包围,及城市广场即交通要道;外围的环境到村民的生活交往空间(庭院、街巷和广场);及村民的生产所用的水塘、水井等生产空间这三大部分组成。目前发展的村路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旅游环境状况较差等,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2.粗放型的定位开发思路

现有的旅游村落没有很多没有以村落的自然优势为主要定位目标.功能较单一,还是留在普通观光的基本层次的低水平面貌,无法满足游客对多种多样的需求。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外部空间的组织探讨

1.形象空间的营造

空间界面连续性与入口空间个性化入口村落入口空间,是旅游者从外部进入村落的特定空间,是“民俗博物馆”的空间体验序列的开始。其外部空间希望由成为一扇窗口。展示了村落内容的特色,

2.道路系统的完善

道路不再是纯粹的交通空间,也可变为外部活动空间的一部分。道路的希望不同的外部空间,可以在铺地的质感与肌理上 进行巧妙的限定,村落街巷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因为街巷收收放和转折变化丰富,产生了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在空间转折变化的地方,通过路面材质的变化和不同的铺设方式,暗示空间的转折。是街巷的节点空间。街巷空间不仅是村落的结构性要素,具备行走通过的功能,也是居民室内生活在外部空间的延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节点空间的存在,不仅打破街巷连续空间的单调,也为居民在这里交流提供适当放大的驻足点。

3.文化与空间的整合

结合厦门非物质遗产建设艺术文化村或艺术文化博物馆,结合旅游活动的开展,使艺术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外部空间的处理为民间艺术提供必要的场所。使得游客了解并接触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不断增强民俗文化的吸引力。

4.重塑场所精神

而在已有的外部空间和场所特质中安排特定的功能.最恰当的办法在于看场所空间对功能的适应性而不像一般的创作过程那样为某个功能提供一个适当的空间.以开放式的建筑内外环境空间设计,、把街巷广场营造为精神意义上的旅游交流活动中心节点。以及为一组空间组织动线和分区这样的切入点奠定了民俗旅游的基调。用记忆来营造新的场所空间。

5.外部空间界面的连续性

界面连续性主要体现在垂直和水平界面两个方面。村落更新中,通过相似的材料和构成方式的方法,保持水平和垂直界面的连续性,从而保持街巷空间的连续性特征。

对原有体量较大、且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的新建筑进行改造,力图利用一些传统符号和建筑手法减小体量,在色彩、风格、尺度上与环境相协调。原有的小街巷空间由于不适合现代功能和人流车流的需要而被迫面临更新改造,而这些空间是可以被保留和重新利用起来的,作为民俗特产品商业服务街等。在更新民居建筑的同时,赋予其现实意义。

四.结语

对外部空间要素与关系的的更新,运用场所精神的概念.外部空间的特征,力图挖掘出从空间感受和联想多方面入手,对于村落乡土环境外部空间进行整合与再创造。对是以发展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为目标;寻找合适的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是一种适宜的发展思路。展望未来,厦门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必将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w],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52-54

2搞好农旅结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篇大文章,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2006-1-28

3.巴兆样.试论民俗旅游.旅游科学,1999,2

4.范子文.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世界农业,1998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结构特征,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了欣欣向荣的风貌, 各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导力度不断增强, 在历经多次改革之后, 实现了与时代发展的快速接轨, 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乡村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其相关建设发展还有诸多需要积极探索的地方。

1 乡村公共空间结构特征

相比于城市, 乡村的风土人文气息更加浓郁, 追求邻里关系和谐, 整体景观布局强调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建筑、色彩等与自然环境中的植被、河流有机组织在一起, 地域特色十分明显。纵观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结构, 主要表现出了高度的适应性特征, 其中包括自然、社会及人文等诸多方面。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多以宗祠为中心层层展开, 依山傍水, 与蜿蜒曲折、忽窄忽宽的道路相连, 不仅便捷了农业生产生活, 还增进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感。此外,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还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力, 不拘一格的雕筑、严谨华丽的祠堂等传播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条, 洗涤了居民的精神文化, 体现了其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2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缘于生产、人文、资源等因素的差异, 乡村与城市在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上大相径庭,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要实现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的完美融合, 应保证其完整性、人文性及生态性。

2.1 完整性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目标是满足居民的多维需求, 包括精神、物质及心理等。具体来看, 应充分考虑各相关构成的功能定位, 如休闲娱乐、互动交际等, 合理排布空间内道路、绿地的规模, 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丰富的生活环境。同时, 还要注重凸显出村落独有的文化风采, 除选用气候怡然的植被外, 应适度增加功能定位清晰的环境小品, 牵引当地居民心灵共鸣, 满足其个性心理需求[1]。

2.2 人文性

人文主义源于拉丁文, 其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是聚集民心的强力纽带, 亦是稳定社会建设的基础。当前城市的公共空间已成为城市关怀人和陶冶人的主体部分, 分别从物质性和社会性方面已经做到信息传播和交流的理想化。但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重组、价值取向和活动需求等方面而言, 做得还远远不够。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回归人本, 尊重多元文化生态体系, 奠定居民良好的精神、情感、信仰寄托, 刺激其产生归属感、归根感, 这是新农村生生不息的基液[2]。正如德国著名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所认知的那样,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与社会生活隐存着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在某种意义上映射了一定的文化体系内涵, 能够帮助个体在群体社会中找准定位。从这个角度来看, 人文性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风俗文化的延续与发生。

2.3 生态性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布局的今天, 生态建设成为了一系列社会活动的主流。尤其对于乡村而言, 其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 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天然的亲近感, 为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生态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就居民活动、组织要素进行系统分析, 找准人文与生态契合的基点, 空间特征尽量保留农村的固有习俗、生活习惯和文化特征, 尊重大自然的生长规律, 科学布局植被分布, 充分利用地域资源, 实现现代化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 以一种最亲切的姿态实现旅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赋予空间以情感。对此,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在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形式方面, 以历史延续性的思考视野完成合理化建构。

参考文献

[1]安旭, 陶联侦, 白聪霞.新农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方法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 :228-234.

乡村空间 篇7

伴随着中国城乡转型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传统农区的乡村发展日益受到重视[14], 探索乡村发展分异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成为当前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创新研究的重要科学命题[15]。以农业大省作为研究区域, 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类型并揭示乡村性的时空分异格局, 将有助于实现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的转型发展, 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年) 》批复后, 河南省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转变, 同时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等多重任务。鉴于此, 本文以乡村发展差异明显的河南省为研究区域, 分析2000-2012 年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的时空分异格局, 以期为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转型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乡村发展类型划分

任何一个区域可以被视作城市性和乡村性的统一, 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性弱的地区, 反之亦然[10]。在河南省, 经济发达的乡村与相对落后的乡村并存, 其分异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现状。乡村的发展通常以产业为载体, 因此本文借鉴龙花楼等的方法[2], 即采用各县域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和来刻划某一县域在某一时段的乡村发展类型。如果某一县域其某项指标超出该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和, 即判定该县域的乡村发展状态为某类指标因素所主导;其余划分为均衡发展型, 并结合县域人均GDP划分为均衡发展Ⅰ型和均衡发展Ⅱ型。据此, 将河南省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Ⅰ型、均衡发展Ⅱ型等5 种类型。

1.2 乡村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依据综合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 从反映城镇化水平、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社会消费与保障水平等方面选取城镇化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比重等11 项指标 (表1) , 大致反映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异。选取城镇化率表征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的结构特点,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农作物种植结构等表征县域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特征;人均粮食占有量、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表征农业生产率水平, 乡村人均用电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表征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水平。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农作物种植结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正指标, 其值越大表示乡村性越强, 其他6 个属于逆指标, 其值越小表示乡村性越强。

1.3 乡村性综合指数 (RI) 模型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来计算乡村性指数, 以反映待评价县域的乡村性强弱。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 采用极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然后计算各县域单元的乡村性指数, 数值越大表明其乡村性越强。熵权法作为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客观方法, 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研究各领域, 计算步骤包括数据的标准化、计算综合标准化值、计算各项指标的熵值、计算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计算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各单元的乡村性指数[16]。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从县域尺度揭示河南乡村性的时空分异特征。以2012 年为基准修正县级行政区划单元, 将各地级市辖区分别统一归并为地级市区, 最终划分为126 个县域单元 (地级市市区作为1 个单元, 共18 个;加上108 个县域) 。2000 年和2012 年河南省分县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等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 以及《河南改革开放30 年》。为了便于乡村性指数的时空比较, 将2 个年份的各项数据放在一起构成原始数据矩阵, 根据研究期内河南省县域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极值, 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为了消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 采用农业增加值价格指数对农业增加值进行修正, 采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价格指数修正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统一修正为以2000 年为基期的可比价。通过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进而得到河南省各县不同时期的乡村性指数。

2 河南省乡村发展评价与分析

2.1 河南省乡村发展类型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整体呈现高级化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趋势明显[17]。2012 年, 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9599.31 亿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769.54 亿元、16672.2 亿元和9157.57 亿元;人均GDP 31499 元/人 (全国平均为38420 元/人) ,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2.7 ∶56.3 ∶31.0 (全国平均为10.1∶45.3∶44.6) , 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转型升级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分析2012 年河南省126 个县域的三次产业发展状况, 基于表2 的划分指标及取值划分河南省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 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Ⅰ型和均衡发展Ⅱ型的县域个数分别为26 个、30 个、14 个、17 个和39 个。其中, 均衡发展型县域共计56 个, 占126 个县域的44.44%, 表明近半数县域的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但39 个县域为均衡发展Ⅱ型, 表明河南省约1/3 的县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总体看, 2012 年河南省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发展Ⅱ型的县域合计31 个, 不足河南省县域单元数的1/4, 表明河南省县域发展仍以农业和工业主导, 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达省份, 乡村经济转型也相对滞后。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 河南省由于农业人口过多、农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等原因[18], 加之长期受到“保面积、增产量”的制约, 县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且发展转型缓慢。

由图1 可知, ①农业主导型县域主要分布在两片区域:一是在河南省东南部呈现面状分布, 包括信阳市的大部分县域, 以及驻马店市南部的正阳县、新蔡县等;二是从河南北部的内黄县到河南西南部的邓州市呈条带状分布。这些县域远离大城市, 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就业居多, 第一产业产值占有较高比重, 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偏低, 经济发展转型相对滞后。②工业主导型县域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一是以郑州新密市为核心呈现面状分布 (郑汴都市区) ;二是从西北部的林州市到西部的灵宝市呈条带状分布。这些县域依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 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县域人均GDP处于较高水平。广大的河南东部平原区土壤肥沃,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是河南成为农业大省的先决条件, 但该区人口较多, 种植业比较利益较低, 缺乏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19], 基本上没有工业主导型县域分布。③商旅服务型县域主要位于各地级市市区。这些县域的区位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 是河南省商旅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④均衡发展Ⅰ型县域分布较分散。均衡发展Ⅱ型县域个数最多, 主要分布在农业主导型县域周边, 以及南阳盆地、洛阳市中东部等县域。这些县域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较为均衡, 但经济发展缓慢, 人均GDP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

2.2 河南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

2.2.1 2000年县域乡村性的空间分异特征

县域乡村性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 126个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均值为0.6844, 大于0.5, 说明河南省经济的乡村性明显, 农业依然在河南省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性指数的变异系数为0.1008, 说明河南省乡村性指数的县域差异比较小;县域乡村性指数的峰度系数为1.68, 表明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 县域乡村性指数的高峰更陡峭, 县域乡村性指数的集中分布程度较高;偏度系数为-1.34, 并且平均值小于中位值, 呈负偏态分布, 表明有较多的县域乡村性指数高值数据集簇分布, 而低值数据离散分布。由图2-a可知RI≥0.75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河南东北部和河南东部, 在冀鲁豫低洼平原区和黄淮平原区东部分布较密集;0.75>RI≥0.68的县域有50个, 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区中东部、豫西山地丘陵区和鄂豫皖丘陵山地区东部;0.68>RI≥0.53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 其中在河南省西北沿线、南阳市, 以及郑州市、平顶山市和许昌市三市交界处分布较为密集;RI<0.53的县域仅13个, 主要是各地级市市区, 分布比较分散。从各乡村发展类型看, 农业主导型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最高, 平均值为0.7454, 远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均衡发展Ⅱ型次之, 为0.7365;均衡发展Ⅰ型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均值与河南省的乡村性指数基本一致;商旅服务型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最低, 仅为0.5310。总体而言, 2000年河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的总体格局是东部高于中西部;农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Ⅱ型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较高, 以商旅服务型为主导的地级市市区的乡村性指数明显较低。

2.2.2 2012年县域乡村性的空间分异特征

2012年, 河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均值为0.5844, 与2000年相比有明显的降低;乡村性指数的变异系数为0.1686, 表明河南省乡村性指数的县域差异比较小, 但与2000年相比有增大的趋势;县域乡村性指数的峰度系数为0.34, 县域乡村性指数的集中分布程度有明显降低, 但仍高于标准正态分布的集聚程度;偏度系数为-0.8896, 并且平均值小于中位值, 呈负偏态分布, 表明有较多的县域乡村性指数高值数据集簇分布, 而低值数据离散分布, 但比2000年的负偏态程度有所降低。由图2-b可知, 乡村性指数RI≥0.65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河南东部, 冀鲁豫低洼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东南部和鄂豫皖丘陵山地区东部分布较密集;0.60>RI≥0.65的县域个数较少, 分布较为分散;0.60>RI≥0.48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RI<0.48的县域仅20个, 主要是各地级市市区, 分布比较分散。基于乡村发展各类型的乡村性指数均值进行排序, 仍然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Ⅱ型>均衡发展Ⅰ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总体而言, 与2000年相比, 2012年河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乡村性指数的集中分布程度降低, 但县域乡村性指数的总体格局变化不显著。

2.3 2000-2012 年间县域乡村性的演化趋势

2000-2012 年间, 河南省县域的乡村性均呈现减弱趋势, 乡村性指数均值由2000 年的0.6844 下降到2012 年的0.5844。然而, 城镇化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比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等的非同步变化使县域乡村性指数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与2000 年相比, 2012 年126 个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均在下降, 下降幅度介于-0.0098 到-0.2579, 平均值为-0.1000。其中, 栾川县的乡村性指数下降最为显著 (-0.2579) , 中牟县、许昌市区、西峡县、新乡县、郸城县、偃师市、封丘县、鄢陵县、许昌县、嵩县、襄城县、新安县、伊川县、尉氏县的乡村性指数的下降值均小于-0.15;新乡市区、焦作市区、上蔡县、舞阳县、安阳市区和息县的乡村性指数下降幅度较小 (>-0.02) 。基于各乡村发展类型的乡村性指数均值变化量的绝对值进行排序:均衡发展Ⅰ型>工业主导型>均衡发展Ⅱ型>农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 表明2000-2012 年间, 河南省农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Ⅱ型县域的乡村性相对强度在增强。从空间分布看, 21 个县域乡村性指数变化>-0.05, 在驻马店市、信阳市西北部、南阳市中南部分布较为密集;42 个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变化介于-0.10 到-0.05 之间, 在河南省中部和南部分布较多;48 个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变化介于-0.15 到-0.10 之间, 在河南省中北部分布较多;乡村性指数变化<-0.15 的县域有15个, 分布较为分散。

3 结论

(1) 本文基于2012 年河南省县域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人均GDP, 界定了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均衡发展Ⅰ型、均衡发展Ⅱ型等5 种乡村发展类型, 并对河南省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河南省5 种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分别为26 个、30 个、14 个、17 个和39 个, 农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Ⅱ型的县域占54.76%,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 计算了2000 和2012 年河南省126 个县域的乡村性指数, 并基于Arc GIS等展示了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总体而言, 河南省县域的乡村性明显, 县域乡村性指数的集中分布程度较高;县域乡村性指数空间分异较为明显, 东部高于西部;农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Ⅱ型县域乡村性指数明显高于商旅服务型县域;乡村性指数较高的县域在冀鲁豫低洼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东南部和鄂豫皖丘陵山地区东部分布较密集, 地级市市区的乡村性指数明显较低。2000-2012 年间, 县域乡村性指数由0.6844 下降到0.5844, 均衡发展Ⅰ型县域的乡村性指数下降最为显著。

乡村空间 篇8

1乡村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内涵

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具备实用性, 稀缺性和利用消费潜力等特征。中国的乡村地区覆盖了广袤的自然生态空间,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社群生活的载体,蕴藏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潜力。“资源化”则是将潜在的资源向资源转化的过程。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作是人类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历史。资源一方面本身就是发展的直接要素,更重要的是可通过资源价值形成资本继而进行生产和再生产。

乡村虽然具备极大的空间资源潜力,但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乡村的空间资源化进程受到了阻碍,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化制度限制了乡村空间资源进入城市主导的空间资源市场,如二元土地下,乡村土地并不能直接成为经营性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是快速城市化时期乡村的相对滞后使得其空间资源潜力的价值被掩盖,大部分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比还处于粗放的低效利用阶段,乡村还有巨大的空间资源化的潜力。

新型城镇化时期,乡村的空间资源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乡村空间资源的地域服务功能逐渐显现,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和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空间在维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放大,相应的乡村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乡村空间资源的分类体系

乡村的发展必须依托自身各类资源性要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和资本来源。 现有对乡村资源分类的研究主要从三农问题、规划对象和乡村旅游开发等视角,按照自然(生态)/ 人文(生产、生活)的二分法对乡村资源进行分类(见表1)。本文试图从资源化的途径出发,构建乡村的空间资源分类体系。

乡村资源的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保护:本身是稀缺的,主要包括现状原生态和物质性原真性的资源,其资源化途径是保护、恢复性措施实现,如自然生态空间和古建筑等。(2)活化:主要对于潜在非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挖掘和活化民俗等。(3)服务业化:对现有乡村一般潜在资源进行转化、“做加法”,使其在原有生产功能具备城镇化条件下服务城乡系统的服务性功能,如基于传统农业改造的生态型有机农业、农业体验活动;基于传统民居改造的民宿,以及其他植入乡村的服务业化功能资源。

3乡村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

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以村庄为中心, 农事、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体验,均围绕着村落规划建设展开,起点是村落,结点也在村落。在现代村落建设过程中,最高目标在于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共存,所以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保持村落的特色,又要提高其被适应能力和条件。在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3.1特色化

特色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核心,同时也是树立品牌的重要因素。乡村的生态资源、经济生产资源,以及村落生活资源等,均为乡村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在乡村特色化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制约着聚落生活资源、空间资源和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生产资源而言,其作为现代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聚落生活资源,创造新的空间特色。

3.2本土化

乡村的自然、乡土,以及农耕特征物件、 农事,均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不可恢复的原真性价值。因此,在乡村规划发展过程中,应当适当保留本土特色的空间资源。 在乡村现有资源中,一般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乡土色彩非常浓厚,在城市化冲击下,乡村规划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本土自然生态、聚落生活及经济生产资源,并且将外来因素的影响减少至最小。

3.3生态化

从国内乡村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整体上呈现出下降之势。乡村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城市污染逐渐向乡村转移,大量的垃圾加剧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 因此,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持乡村原本的生态风貌, 为广大的乡村居民及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氛围,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4基于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的规划策略

4.1总体思路:乡村空间资源的系统性管控

乡村空间规划在布局设计时应尊重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现状,有机整合自然生态、 聚落生活,以及经济生产资源,整体开发和改造乡村。由于乡村空间中既包含村庄(生活空间),又包含其他村域(生态和生产空间), 两者相互嵌套且都能作为空间资源化的载体。 因此在规划中提出超越现有乡村规划以村庄作为主要规划对象的做法,建立一套系统性的乡村资源化规划体系,其要点如下:

(1)一张全域覆盖的空间资源管控图。 将全域乡村空间资源纳入规划与管理视野, 在系统性梳理、开发及评估、充分挖掘乡村潜在资源基础上,对乡村潜在资源的资源化方式、时序与条件进行统筹安排,并组合优势资源的系统性开发。对于限制性开发或非开发资源,也可通过全域覆盖的乡村资源管控图进行刚性约束(见图1、图2)。

(2)一套针对空间安排的核心行动项目抓手。在全域空间管控基础上,选取优势与特色的空间资源进行重点投入与开发,带动整体乡村空间的品质提升。规划通过拳头休闲度假产品来打造发展核心,同时还要联动生态、文化,以及农业和温泉等乡村资源,错位发展。 在乡村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类型化主题打造、 休闲旅游项目策划,从而实现乡村生活、旅游, 以及产业发展的共融。在此过程中,还要以山水、基本农田、湿地等作为生态保育核心,以保证乡村绿色基底和1115农业工程有效落实。 通过加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引导,将农业特色与农产品加工及乡村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4.2策略1:差异化的乡村空间资源开发模式

现状规划区内乡村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村庄资源开发取向雷同(如一哄而上发展“农家乐”等),缺乏相应的特色与主导发展方向。同时发展政策与实施也一视同仁,缺乏相应的特色化指引。理性的乡村系统中需要多种不同功能的乡村节点组成。 本规划根据不同乡村的自然禀赋和现状条件,将村庄划分为资产经营主导型、过渡服务主导型、生态旅游主导型、社区服务型和现代农业主导型等类型,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并在整体上功能互补,形成一个有机的乡村系统(见表2)。

4.3策略2:“产、村、景”一体化联动发展

通常情况下,普通的乡村旅游产业多以农家特色餐饮、居住体验、田园风光欣赏为主线,而南京浦口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乡村资源,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将产业加入其中一并进行权衡,从而形成产、村、景一体化的联动发展模式。在该种模式下,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村域产业发展现状和要求, 对村落景观、空间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的联动发展模式。第一,乐农。以入村两侧的道路现有农田为基础,将其作为参与式农事的基地, 同时也将其作为展示浦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参与到耕作农事之中, 并且可以根据季节开展作物培育、管理, 以及采摘和作物初加工等工序,从而使游客们能够真正地体验农耕生活。第二,游村。 以浦口为核心,结合乡村现有的生态资源、 经济生产资源,以及聚落生活资源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来吸引游客到此参观游览,然后适时地配合开展各种类型的文体休闲活动,从而使之成为农家乐、农事活动相联系的重要枢纽地带。第三,闲居。以现有农家乐产业为基础,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居住环境条件,积极开展特色饮食文化、 背包住宿、商业活动,使之成为浦口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中心。产、村、景一体化的联动发展模式,主要是将浦口开发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力,并且将农耕活动转化成新的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相关产业、农产品初加工,以及特色纪念品制作产业,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加产业之间的互动性,对相关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4策略3:村域节点精明投入、重点提升

以整个村域空间为中心,节点空间虽然占比较小,但是其收放、联接节点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对整个村域进行优化和整合。在乡村入口位置,作为乡村对外联系的节点,既是村域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又是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个性化、特色化村口节点建设,这对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村域入口节点位置,还具有限定村域空间的作用。 就以旅游为导向的现代乡村规划设计而言, 入口节点空间除满足上述基本功能以外,还应当充分对交通进行合理组织规划,既要避免村民生产生活与游客交通发生冲突,又要协调好交通网络关系,比如设规范的停车场, 做好交通引导工作。在传统村落规划建设过程中,村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既要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又要讲究村落风水学,所以其空间、景观营造颇为讲究,同时这也是村域空间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4.5策略4:本地化、人性化的支撑系统规划

致力于打造乡村风景道、田园绿道,规划建设一级、二级道路。其中,一级道路即乡村风景道,以规划骨干层道路为基础,以对外旅游接驳点为起点,架构规划区域旅游主干道,连通核心景区以及主要村镇,为自驾游、搭乘乡村旅游公交专线游客提供服务。 二级道路即本地化、人性化兼顾的田园道路, 以规划支撑道路为基础,结合片区旅游重点、 服务中心及村落分布,兼顾通达性、生态性、 趣味性的次一级旅游联系道,提供景区电瓶车、自行车,以及田园小火车、步行通道、 水上游线、空中游线(热气球)等特色服务。

5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也是当前农村政策与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乡村规划的核心是对乡村空间资源的合理安排,本文以浦口美丽乡村建设为案例,初步探讨了当前城镇化条件下基于乡村空间资源化的乡村规划必要性、原则及方法。乡村的规划建设应当从乡村空间资源特色出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确定乡村空间资源利用的模式,避免缺乏实践意义的规划建设,从而真正发挥乡村空间资源的价值,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乡村资源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针对乡村空间资源化的规划应对还有待更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马灵燕,贺勇,郎大志.基于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2(4):62-63.

[2]陈超君,黄耀志.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乡村居住空间改造方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1(9).

[3]章莉莉,陈晓华,储金龙.我国乡村空间规划研究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10(6).

[4]孟新波.浅谈城乡统筹规划的工作思路[J].民营科技,2012(2).

[5]叶青,陈齐特.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实施路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6]王玉玲,汪惠萍,桂凯,等.“三农”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乡村旅游产品视野[J].中国农学通报,2013(11):208-212.

[7]杨岳刚,郑国全.基于“三生”理念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4):10-13.

乡村空间 篇9

英国乡村庄园作为一个原型,对英国乃至欧洲许多地区的建筑设计演变产生了影响,这些住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设计手法去表现有教养的及文明的生活方式,并且提供了一种礼仪和舒适的标准。

本文主要关注从中世纪根源(根据中央房间判断)一直到画意风格运动(Picturesque movement)的早期英国乡村庄园建筑的演变,其中尤为有趣的是伊丽莎白时期(1500-1600)。

这一时期标志性地综合了古典主义(建筑家塞里奥Serlio以及帕拉迪奥Palladio),手工艺(弗兰德斯Flanders)以及虽然地方性但是独创的英国风格。它也标志了“建筑师”角色的产生,与之前不甚明晰的熟练石匠或贵族艺术业余爱好者等角色区分开。

研究从14世纪中期到18世纪早期的庄园建筑,有助于揭示对称和比例均衡是怎么样明确建筑形式设计的,同时日常使用与礼制仪式之间的关系指导空间的生成,这点或许煽动性地挑战了现代主义的技术性和功能性原则。

1.1 历史背景

在16世纪中期,英国国内相对的和平局势使乡村得以脱离中世纪进而进入转变时期。财富的增加以及文艺复兴精神激发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新的进取以及经济增长。在1564至1616年间,经济和艺术都活跃起来,同时人口也从三百万增长到了将近五百万。

欧洲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内战导致了新教移民流入英国,这点伊丽莎白女王是鼓励的。这引进了新的制造业;从低地国家[1]来的玻璃制造工以及织工,从法国来的泥水匠。在欧洲大陆被战乱折磨的时候,英国发展出了繁荣的商业舰队并且在整个欧洲成为了强大的贸易势力。文艺复兴的推动力带来了大量的新发明。

伊丽莎白时期的融资比起银行更依赖富有的个人,比如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2]以及哈德威克家的贝丝(Bess of Hardwick)[3]。外国资金的流入增加了欧洲金融市场的连接,并且经济逐步全球化。至1580年伦敦已经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居民有30万人。在新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例如美洲,已经可以匹及西班牙殖民地,英国商人积聚财富的程度已经可以与伟大的贵族地主相等。他们的钱财永久性的改变了政治力量的平衡,同时刺激了中产阶级的崛起。

1.2 英国贵族与庄园

在19世纪之前,英国的财富与人口都集中在乡村而非城镇。统治阶层为地主而非商人。

仅仅经济方面并不足以奠定贵族身份的坚实基础。贵族是由他的整个生活方式、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的。

英国贵族形成上百个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作为村庄的中心,贵族的乡村宅邸扮演着两个重要而又完全不同的角色。对当地贵族来说,它是一个排他性的娱乐场所,对村庄来说,它是保护地区完整的组织中心。[4]庄园是土地管理和权力组织的总部,早期具有潜在的军事力量,它是其主人形象的树立者,财力的象征。

在欧洲近代各国中,长期没有经历过战乱和革命冲击的英国贵族且得格外重视庄园建设。他们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建筑这个展示智慧与力量的领域也力图成为领导者,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英国的建筑风格,而不同的建筑特点也反映了英国贵族阶层的起伏。

2. 早期英国庄园建筑演变

2.1 发展历程

就阶级属性而言,英国先后出现了原始部落军事贵族、封建贵族、资本主义土地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中产阶级“工党贵族”。[5]相对的,庄园的发展也分为七个阶段:中世纪庄园,伊丽莎白时期及詹姆士一世时期,正式的庄园(1630-1720),社会庄园(1720-70),非正式庄园引入(1770-1830),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之屋(1830-1900)以及印度殖民时期庄园(1900-40)。[6]

中世纪的庄园是基于封建庄园经济制度的,即庄园作为一个基本的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紧密的结合在其中。这一时期包括金雀花王朝(11 54-1399年)及兰开斯特王朝(1399-1485年)。无论是多大规模的中世纪庄园建筑都是由一系列小房间组织围绕在中央大堂、厨房以及小礼拜堂周围。庄园里的生活一开始是完全围绕中央大堂展开的。[7]代表性建筑为彭斯赫斯特庄园(Penshurst Place,134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结构迅速成长起来,它用自己的有力武器货币,一方面摧毁了庄园制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之后英国进入了宗教改革和重商政策的都铎王朝,随即而来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士一世时期。新的地主想要他们的庄园展示出他们的富有,并且为庄园装备上奢华的物品。

图片来源Mark Girouard,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 Hous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在这段时期女王建造得很少,更偏爱让国务访问在能够展示她财力的宫殿里进行。伊丽莎白时期的庄园因此不再倾向于防御,而是为了引导文明生活并且作为身份的表现。这发起了大型庄园的转变以支持社会和文化的新观念。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有沃莱顿庄园以及著名的哈德威克庄园。

2.2 主要建筑空间发展

(1)大堂(Great Hall)

大堂的角色和位置随着时间演变,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乡村庄园的特色。最初它被置于建筑的一端,并且起到家庭生活的中心焦点作用,主人在这里同时会客以及用餐。随后,大堂搬到了建筑的中央,从那时起被用作接待客人以及正式的聚会。它的尺寸尤其是高度,试图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反映主人的富有。

(2)走廊(Galleries)

走廊是作为走道来组织的,通常有屋顶但是向一个方向开敞。

中世纪修道院解体之后为世俗地主提供了现成的住址和系统,走廊是从修道院的回廊演变而来的,其有力例证包括拜伦家族买下了诺丁汉郡的纽斯特德修道院(Newstead Abbey),将其回廊变为走廊。[8]

最初走廊仅仅是作为从一处到达另一处受保护的路径,但是很快便具备了另一个功能,即作为一个锻炼的场所。花园和平屋顶也被用作休闲散步,但是室内的走廊有着靠近其房间以及遮蔽风雨的优势。原本走廊内几乎不放家具和艺术品,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它们变成了展示塑像和壁挂的重要场所。

(3)大厅(Great Chamber)

英国有句俗语“在大不列颠,每个人的房舍都是他的城堡”。此话对贵族乡绅来说更为贴切,他们除非因议会开会政务缠身,必须离开家外,一有机会总是尽量驻留庄园,享受庄园之乐。英国贵族不像法国贵族那样喜好聚群会众,滞留剧场沙龙,是认为从小到大,庄园是他们的寄托和依赖,从生到死,庄园始终是他们的留恋之处。[9]

当大堂开始仅用作接待客人或者作为到房屋其他部分的通道时,大厅就成为了建筑中最重要的房间。它是音乐、舞蹈、玩耍和化妆舞会的集合地,正式的会议甚至是葬礼前死者的遗体告别仪式也在这里进行。对于贵族来说,唯有当他们死了,才能获得最符合他们身分的礼遇,这足以见得大厅空间的重要地位。这一空间的一个重要设计特色就是壁炉。

(4)顶级卧室(Best Bedchamber)

最顶级的卧室是一个具有极大象征性价值的房间。作为皇室访问接待或者作为庄园主只为接待特殊客人留的重要备用房,它在建筑中的位置是经过谨慎考量的。

正如劳伦斯·斯通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贵族家族的上升过程中,为王室服务是一个因素,而且时常是最重要的因素。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时,英国有61名贵族。他们其中大多数发迹于都铎时期,是由于得到国王的恩宠而跻身贵族行列的。[10]

因此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到詹姆斯一世以及安妮皇后的时期,庄园逐渐变得由其他附属房间来伺服两个顶级卧室。随后的空间分配也使得建筑师更易于在平面设计中达到对称性原则。

2.3 基础设施技术发展

直到十八世纪,庄园基础设施的技术仍进展缓慢。这种庄园数量少,也缺乏建造的利益驱动,于是成为了工业与城市的布景衬托。

壁炉最早出现在十一世纪,到了中世纪末,它已成为乡村庄园中所有房间的标准配置。同时期的烹饪与照明技术也没有进展。中世纪已有的设备几乎没有什么改进。[11]

给排水方面则有了较大进步。所有中世纪庄园都具有足够的厕所,这些厕所皆以竖井与水箱或污水坑相连——山顶庄园则是排到山腰。在早期案例中,厕所有时会集中在一个单独的筒里。到了十五世纪,惯常的做法是将厕所分散布置,在每个较重要的卧室中都设厕所。在二层庄园中,包含厕所及其竖井的立面突起是建筑的一大特色。[12]

直到十七世纪下半页,由于皇族和学者的推动,水和水力才真正投入使用。水力成为了之后150年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乡村庄园购买了自来水供应设备。卫生条件迟迟没有进步,可以归因于劳动力廉价、需求疲软和技术落后的综合作用。水厕退出了时尚,冷水浴却变得流行起来。到了1780年代,大多数大庄园都有了冰室和冷水浴室。[13]

3. 重要庄园建筑实例

3.1 沃莱顿庄园(Wollaton Hall)

沃莱顿庄园坐落在诺丁汉沃莱顿的一座山上,由建筑师罗伯特·史密森在1580-1588年间设计建造。建筑样式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文艺复兴风格,同时带有早期詹姆斯一世时期元素。建筑外立面风格受到法式、古典主义及中世纪风格的综合影响。建筑师罗伯特·史密森设计时参照了威洛比图书馆。委托他设计的业主自己也曾受过古典主义的教育。

建筑平面围绕着中央通高大厅展开,四角分别有塔楼。中央大厅的正上方就是观景室(prospect room),大厅的下方有许多辅助功能的小房间、走道以及一个储水池。

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对其的评价为:“这座宅邸极致的华丽,用昂贵的安卡斯特石材建造,选址也十分突出。沃莱顿庄园与早期伊丽莎白时期庄园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四个方向均具有对称性,同时中央大厅上方再搭建一个巨大的观景室。这一观景室的建造似乎只是为了远眺周围的景色,因为它只能通过一个旋转楼梯到达,并且没有装饰和壁炉。”

3.2 哈德威克庄园(Hardwick Hall)

哈德威克庄园毫无疑问是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的庄园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它的主人——哈德威克家的贝丝——地位、权力以及个性的表征。庄园坐落在山顶上并具有十分良好的视野。

该建筑体量上的特点是,长方形的主体穿插六座塔楼,在平面上严格对称,这与其他重要庄园建筑正方形的平面不同,也体现了该建筑不再着重考虑防御功能。这一体量组织方式创造了富有魅力、戏剧性的轮廓线。平面由许多不同尺寸和体量的房间紧密组织在一起。

在这座建筑中,入口大堂第一次位于主入口轴线上并且把建筑一分为二。中世纪的传统做法是大堂位于中央并与整个建筑主体平行,而哈德威克的大堂与正立面垂直。大堂与哈德威克的其他房间一样都是高敞而亮堂的,入口的柱廊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纯粹性。

建筑的层高逐层递增,在立面上造成了一种倒立的效果。这也是因为起居室全部放在了较高的楼层。从当地的一句谚语“哈德威克庄园,窗比墙多”可以看出该建筑在立面上注重开放性以及开口的韵律感,有趣的是,建筑内外表面的开口并不统一,为了保持外墙开窗的韵律感,许多窗户只是墙面外的装饰,内部并没有开窗。这些昂贵玻璃的使用体现了贝丝的时尚感以及富有。

3.3 皇后之家(Queen's House)

为安妮皇后设计于1616年的皇后庄园是英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座古典主义建筑。虽然通常称其为帕拉斯奥主义风格,但皇后庄园的原型是文艺复兴式的梅迪奇别墅(Medici Villa)。

建筑师伊尼戈·琼斯(1573-1652)曾在意大利学习了三年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建筑。

庄园选址在适合私人修养且接待客人的地方,1616年开始建设,但是由于安妮皇后的去世在1618年暂停,最终在1638年完成。设计概念是作为一座桥梁跨过格林威治—伍尔维奇路(今罗姆尼路Romney Road,后移向北侧):北边的部分坐落在旧格林威治宫花园内,南边的部分在格林威治皇家公园里。1638年完成时,两个两层楼高的侧翼仅由中央的廊道连接,构成了H形的平面。

伊尼戈·琼斯在该建筑中使用了帕拉迪奥主义,尽管在几何约束上与帕拉迪奥式样产生了分歧。初始平面为H形,两层通高的立方体大堂接着联通桥,一直到达能够环视整个公园的凉廊。中轴线的两侧是对称的两套房间。立面是典型的帕拉迪奥式样,三等分,中央的部分略微突出。

这座建筑反映出文艺复兴理念的几何经典比例以及协调感,是英国当时革命性的创新设计,当时即使是最好的本地建筑也仍是红砖都铎式的风格。詹姆斯二世即位后对其进行了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二层东西两端各增加了一间架空的连通房间。这使得二层的平面完形成为了方形,而不再是路两侧的体块由中央桥梁连接成的H形了。

4. 总结

英国乡村庄园作为贵族的宅邸,是其身份地位、财富以及品味的象征。选址都经过谨慎的考虑,不仅满足朝向、取水、环境等因素,同时处于其主人地产中的显著位置。庄园建筑空间使用功能的演变与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关系紧密,同时还受到贵族的角色以及与王室的关系影响。从中世纪到伊丽莎白时期及詹姆士一世时期,早期英国乡村庄园建筑发展较为缓慢,在平面组织上均具有对称性,有的还严格遵守向心性。建筑的中心以及重心都在几个重要的大空间中,如入口大堂或大堂,其余的伺服空间都围绕这些重要使用空间展开。但在其中世纪原型之下也做出了许多有趣味并对后期建筑设计有意义的创新,这些都与建筑上出现的大型房屋的功能开始渐渐与单纯的防御角色区分开来的新现象息息相关。

早期的庄园建筑内外空间都体现了阶级的差别,这一差别在后来的维多利亚时代为了树立贵族的道德形象而得以改善。由于英国贵族精神的特点,庄园建筑的形式与空间一直作为文明生活的表率。同时这些身份贵重、见多识广的业主们,十分关注欧洲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将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地的建筑作法引入英国,丰富了英国本土的设计风格。但这时期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仍在装饰、娱乐以及财富展示上,因此基础设施的发展十分的缓慢。

参考文献

[1]Andrew Grnger.Country Houses of England and Scotland and Wales-A Guide and Gazetteer[M].London.George Philtp Limited.1991

[2]阎照祥.英国贵族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

[3]Mark Girouard,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 Hous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4]Mark Girouard.Elizabethan Architecture[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5]Mark Girouard.Robert Smythson&the Elizabethan country house[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6]劳伦斯·斯通、珍妮·福蒂·斯通,开放的精英?15401880年英国[M],牛津,1984

[7]阎照祥,英国贵族阶级属性和等级制度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0 5

[8]高艳红,戴卫平,英国贵族体制及贵族文化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7/9

[9]于民,对英国贵族演变的累统诠释——《英国贵族史》评介[M],广西社会科学,2003/3

[10]王乃耀,论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阶级关系的新变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3

乡村空间 篇10

关键词:乡村性,测度,ESDA,空间格局,长江三角洲

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转型,城镇化速度加快、强度加大,同时乡村地域自身功能不断发生变化,乡村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聚落空间等方面不断向城市转型;另外,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构建的城市化模式,乡村是被动的改造对象,属于被忽视的角色,城镇化的影响虽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形态和功能,但不同地区乡村受到的城镇化影响程度不一,区域表现出的乡村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外学者对乡村发展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积极探索,国外学者K.Hoggart和H.Buller[2]从全球、国家、地方三个尺度对乡村发展进行了地理学透视,借鉴社会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乡村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Clock[3、4]、Woods[5]对乡村性(rurality)基本内涵作了初步的界定;国内学者张小林[6]构建乡村性RI测度公式,在设定地域范围之内分析乡村性的强弱;刘彦随[7]、龙花楼[8、9]对我国黄淮海地区、东部沿海、苏南-陕北样带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进行了实证探讨。乡村转型研究是当前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探讨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化及重构是研究的重要视角[10,11,12,13]。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1997 年确定的16 个城市为范围,包括:上海、南京、无锡、南通、苏州、常州、泰州、镇江、扬州、杭州、嘉兴、宁波、湖州、绍兴、舟山、台州,目前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与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在转型时期这一发达地区乡村以多种方式迅速改变着原有面貌:有的向城市化村发展,有的向专业化方向演变,有的出现了既有扩张又存在内部空心村现象,有的则发生了衰退乃至消亡等,展现出我国乡村发展重构的多种场景,故对于研究转型期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相关问题意义重大[6],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鲜见,总结提炼长三角这一地区的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化的基本规律,对于其他发达地区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鉴于此,首先,本文基于城乡一体的思想构建乡村性RI理论公式,测度出长三角县域乡村性,分析了规模分布特征;其次,运用GI软件、ESDA统计分析对长三角地区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乡村性RI理论公式乡村性评价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涉及到“就乡村论乡村”[14、15]和“就区域论乡村”[6]两种基本思路,就乡村论乡村往往会选择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地产出率、农业产值等指标,这种思路缺乏区域整体考量;而任何一个区域可以看作是城市性和乡村性的统一,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性弱的地区,反之亦然;若用城市标准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有利于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及其差异,且不同地域间具有科学的参照与对比,也有利于针对性提出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措施。乡村性指数RI理论公式如下[1]: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Est表示t年份s区域反映城市性的第i个指标值,Eot表示t年份s区域反映城市性的第i个指标标准值,Wi表示反映城市性特征比值的权重。

1.1.2 ESDA统计分析ESDA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是利用统计学与图像表达技术相结合对地理信息的性质进行鉴别[16,17],本质是通过对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描述,发现空间集聚及异质性特征,来揭示地理现象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运用ESDA技术可以有效地探索乡村性空间关联、异质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出重构对策,而在这方面相关的研究与探讨较为薄弱。本文主要通过地统计分析的Global Moran’s I、LISA集聚图来测度县域尺度长三角乡村性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关联特征,另外运用空间变差函数(Spatial Variogram)来分析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异质规律。

(1)Global Moran’s I指数

式中,Xi为区域i的观测值,Xj为区域j的观测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s I值越接近于1,表示乡村性空间上集聚分布越显著;反之,Moran’s I统计值小于0,表示乡村性空间上集聚分布不显著。

(2)LISA指数

它是Global Moran’s I的分解形式,可用来进一步度量区域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与显著特征。计算公式

式中,Z'i和Z'j是区域i和j上观测值的标准化,Wij是空间权重。当LISA>0 时,表明区域i的乡村性与周围区域间差异较小;而当LISA<0 时,表明区域的乡村性与周围区域间的差异显著性较大。

(3)空间变差函数

空间变差函数是一个关于数据点的半变异值与数据点间距离的函数, 是描述区域化变量随机性和结构性特有的有效手段[18]。假设Z(Xi)和Z(Xi+h)分别是Z(X)在空间位置Xi和Xi+h上的观测值(i=1,2,…,N(h)),计算公式如下:

空间变差函数h是一定滞后变量h的变差函数值 γ(h)与该h的对应图,它是在区域化变量满足平稳和本征假设条件下定义的。当半变异函数 γ(h)增大,空间自相关减弱;另一个重要特征量是方向,即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常用的拟合模型主要有: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对数模型等。

1.2 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考虑到计算结果应能准确地反映出区域乡村发展整体水平,同时并能兼顾到指标选择的代表性和数据获取可能性,从体现区域城市性本质的人口聚落、经济社会及基础设施3 个层面选取指标,人口聚落方面包括:城镇人口比重X1、建设用地比重X2、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X3;经济社会方面包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X4、人均GDP X5、人均纯收入X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7、人均社会品销售总额X8、基础设施方面: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9、人均生活用电量X10、人均道路面积X11、每万人拥有的移动电话数X12,选用12 项指标构建出长三角县域乡村性RI测度体系。

文中选取的指标数据均取自 《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2000 年、2006 年、2012 年),空间分析尺度为长江三角洲58 个县域单元(地级市市区不作考虑),县域行政边界数据取自《江苏省地图集》、《浙江省地图集》及《上海市地图集》(2012)的政区图,经扫描进行后高精度配准并跟踪矢量化获取,并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区域进行相应合并,确保研究数据的一致性。

2 长三角县域乡村性测度分析

通过乡村性RI理论测度公式,计算出2000、2006、2012年泛长江三角洲县域乡村性指数RI,运用频率分布来表征2000 年以来长三角58 个县域单元乡村性规模分布特征(表1)。12000-2012 年,长三角58 个县域乡村性RI均值位于0.415-0.524 之间波动,标准差位于0.148-0.159 之间,表明长三角县域乡村性RI水平与均值的离散程度较为显著,县域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水平较高;22000、2006、2012 年标准偏度系数分别为0.218、0.223 及0.231,表明频数性分布是正偏态的,均值在峰值的右边,乡村性RI较弱的县域所占比重略大,这与长三角这一区域农村城镇化水平高有着直接的关联;32000-2012 年,标准峰度系数大致在0.023-0.052 之间变化,表明频数分布较正态分布要平缓,也充分印证了乡村性RI较强的县域单元所占比重不大的结论。通过频率分布指数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到长三角地区县域乡村性整体上呈现出较弱的分布态势,这种分析更具有的是统计学的意味,缺乏地理空间分析的视角,因此在长三角大尺度背景下,县域小尺度乡村性空间分异的规律是什么?鉴于此,运用GIS、ESDA地统计分析方法来探讨2000 年以来长三角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

3 长三角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

3.1 总体关联格局

前面分析了长三角县域乡村性规模分布特征,然而这种变化反映在空间演化上如何,尤其是县域之间的演化特征怎样?换言之,某一县域乡村性的高低变化与之相邻县域变化有无关系,这种变化的关联如何需要通过空间自相关来进行分析。本文通过Global Moran’s I指数来探讨2000 年以来县域乡村性总体格局的关联特征。根据Global Moran’s I指数计算公式,以邻接标准计算出2000、2006、2012 年长三角县域乡村性Global Moran’s I估算值均大于0,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性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分布态势;从时间演变纵向维度看,自2000 年以来,Global Moran’s I估算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数值由0.4067 上升到0.4935(表2),这就充分地表征了随着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长三角地区作为“优势板块”,各城市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并伴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完善,县域之间的各种联系不断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在加快,县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致使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布集聚现象也在逐年不断增强。

3.2 集聚格局演化

Global Moran’s I估计值只能从全局上分析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集聚态势,除了要把握全局格局特征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探求局部集聚演化趋势。鉴于此,选用LISA指数来探测县域乡村性与周边地域单元乡村性空间关联及其分异关系,研究县域乡村性局部集聚格局演化特征。

(1)利用Geo Da095 软件绘制长三角县域乡村性Moran散点图(图1),通过Moran散点图可知:1县域乡村性Moran散点主要集中在第一、三象限,说明县域乡村性强(弱)的相对趋向于与乡村性强(弱)的聚簇区相邻,县域乡村性呈现毗邻的集聚分布态势;2乡村性RI从低到高变化时,空间滞后向量W却不断减小,说明总体上长三角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布呈集聚式分布,这与Global Moran’s I估算值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

(2)采用LISA指标来探测县域乡村性与周边县域单元乡村性空间差异程度,LISA集聚图共分为4 种类型:1H-H聚集区,县域自身和邻近县域的乡村性RI均较高,差异较小;2H-L聚集区,县域自身乡村性RI较高,邻近县域较低,差异较大;3L-L聚集区,县域自身和邻近县域的乡村性RI均较低,差异较小;4L-H聚集区,县域自身乡村性RI较低,邻近县域较高,差异较大。基于Geo Da095 软件平台,计算出县域乡村性的LISA值,并且在p≤0.05 的基础上,绘制出2000、2006 及2012 年县域乡村性的LISA集聚图(图2)。通过图2 可知:1H-H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苏中的扬州、泰州及南通和浙江台州的一些县市,自2000 年以来,县域乡村性集聚现象均较为显著,构成了长三角县域乡村性高值集聚“热点区”;2H-L集聚区空间分布格局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浙江的嘉兴和湖州等地县市,且数量基本保持稳定;3L-H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宁镇地区、杭州的县市和海门、启东、崇明,此类型正好包围着L-L集聚苏锡常地区,故造成这一区域县域呈现H-L集聚的分布格局,在研究年限内在空间上保持稳定,并没有显著变化;4L-L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锡常的县市,这一区域是中国乡镇企业集聚地,农村城镇化水平在长三角地区较高,并且在空间上的范围相邻,这就造成苏南地区形成县域乡村性低值集聚的“冷点区”。

3.3 异质格局演化

之前分析只是在研究不同时间断面上县域乡村性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缺乏对县域乡村性格局异质性特征的深入揭示。鉴于此,本文结合Kriging空间插值对县域乡村性分布进行可视化,并利用不同的模型对半变异函数进行模拟,形成变异函数的拟合结果图,从而来探讨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异质性。基于2000、2006、2012年3个时段的乡村性RI,将其作为属性数据赋予长江三角洲58个县域单元的几何中心点,将采样步长定为60 km,分别计算实验变差函数,对样点数据采用高斯、对数、指数模型等分别进行拟合,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然后对其进行Kriging插值,并且模拟生成3D图(图3)。

通过表3、4 及图3 可知:1基台值C0+C显著增大,由2000 年的0.0387 上升到2012 年的0.0597;但块金系数C0/(C0+C) 总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从2000 年的0.804 下降到2012 年的0.506,且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由数据变异等随机成分引起的空间分异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结构化分异则日益显著;2从四个方向上的分维数来看,南- 北、东北- 西南方向的维数值较高,而东- 西、东南- 西北方向的维数值相对不高,这表明南- 北,东北- 西南方向县域乡村性分布的均质性相对较好,空间差异较小,相对而言东- 西、东南- 西北方向县域乡村性分布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异质性较高;3从Kriging插值的3D拟合图来看,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具有连续性和规律性,分布空间形态存在特有的内部结构,从东南- 西北方向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塌陷”型的空间分布结构,中间的塌陷区为苏锡常杭乡村性低值集聚区,而在塌陷四周分布为乡村性较高的苏中、宁镇、浙西南台州等地。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构建乡村性RI理论公式,运用GIS、ESDA方法对2000-2012 年的长三角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基本结论:1长江三角洲县域乡村性非均衡性显著,县域乡村性整体上呈现出弱的分布态势;2县域乡村性全局呈现出空间集聚自相关性,局部上H-H集聚区集中在通泰扬和台州,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锡常;3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较显著,且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从东南—西北方向县域乡村性呈“塌陷型”的空间分布结构。

4.2 建议

上一篇: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下一篇:岗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