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筑

2024-07-22

乡村建筑(精选9篇)

乡村建筑 篇1

乡村文化不同于城市文化,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一种体现,所以,要想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有自己特色的乡村文化,就不能无视我国传统乡村建筑面临发展和消亡困境的情况,而是要试图去修复它。在建筑中引入艺术手段是逐渐兴起的一种新文化建构方式,而本文的观点是艺术的运用不但能修复残破、混乱的乡村现状,还能推动我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复兴。

1 艺术修复乡村的目的

乡村建筑正在走向落寞,而建筑是文化的表现符号之一,要想挽救一个乡村濒临灭亡的传统文化,就要借艺术的力量修复乡村建筑,因为修复乡村建筑的同时就是在修复乡村本身。

1.1 建立更适合东方人的活动空间系统

建筑物是人们经常待着的地方,但因为不同地域的人具有差异性,在生活习惯、喜好特征等方面有所不同,这样一来,根据地域性来划分,不同地域的人需要不同的活动空间系统。就像是东方人更喜欢硬质的家具,比如红木桌椅,而西方人更喜欢舒适柔软的家具,比如沙发,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所以,乡村建筑的修复和发展不应该牵涉太多西方传入的现代元素,而应该加入更多的我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元素,让乡村建筑在艺术化的同时更适合东方人的使用需求。

1.2 建设新生后的现代中国乡村

乡村建筑复兴的一大目的是建设一个有精神灵性、邻里相互关怀和仁德对待他人,不失其基本伦理规范的现代中国乡村,而不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所谓的新乡村。它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借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化新乡村。在现今这个充斥着各式各样文化的时代里,传统乡村建筑不仅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被外来文化影响,还要找到发扬光大自身的办法,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国内艺术文化手段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借艺术手段介入部分领域带来新发展的强大能力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目前需要考虑的是运用的方式、方法等。

1.3 提升个人与社会的凝聚力

村民也许会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是,乡村是他们的家,无论谁都想保有自己家乡那些即使传统也不失流行元素,并能很好地立足于现代生活的乡村建筑。在尊重村民这一愿望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段发挥乡村建筑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构建多样化的乡村文化,并以此提高个人联系社会所共有的凝聚力。我国传统乡村建筑是在乡村生活的人可共同感受的文化,所以,使乡村变得生机勃勃既是村民所喜闻乐见的,也是延续传统文化、提升借由文化联系的人与社会的凝聚力的必然要求。

2 艺术修复乡村的方式和方法

2.1 尊重传统营造法式,善用修复技术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籍记载了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制、工程做法等,这表明,传统建筑有其传承已久的规范。在这个基础上,对传统乡村建筑的修复既要利用好当代科技,令建筑焕然一新,也得确保传统乡村建筑的本质没有太大的变化。例如,有些建造年代过早的建筑规划不合理,楼房之间没有留出足够的空位给来拜访的车子停留,诸如此类的问题通过修复可以改善,但是,不可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随意改变房屋本身的布局。

2.2 发挥与生活密切相关部分的作用

乡村文化中包含许多东西,比如代代相传或者仅在某一地区流行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在对其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并找到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或关联性较强的元素,然后针对这些元素对进行专门性的加强和发展推广。此外,还可以找到地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艺术加工,并以装饰符号的形式在乡村建筑中使用,让传统的地域文化、乡村文化以一种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的新形式出现。

2.3 复兴岁月传承的民族节日和仪式

曾经生活在这片广阔土地上的祖先们为后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并通过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等方式让其流传于历史的长河中,其中有些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踪迹,有些则仍旧留在发展相对缓慢的乡村里。因此,适当融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文明习惯等元素来复兴祖先所创立、发展的民族节日和仪式,有利于构建新的乡村文化,即用艺术修复乡村。这种做法对乡村建筑来说也是可行的,比如祭祀活动一般是在固定的乡村建筑里举行的。在一定基础上利用一些现代元素对这一活动作出相应的改变,有利于乡村建筑的复兴。

2.4 营造和谐的乡村建筑修复环境

艺术修复乡村实际上是个比较大的工程,而在这一工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乡村建筑的修复和新发展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并以此建立新的保护标准。另外,还要对乡村建筑各个部分应赋予的艺术价值进行考量、评估,以便最佳地使用艺术资源修复传统乡村建筑。

3 结束语

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环境中,我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而要想突破这种困境,不仅要在技术修复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段修复乡村文化,还要弄清艺术性乡村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从而更好地定位我国传统乡村建筑的未来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传统乡村建筑面临遭破坏和可能消亡的困境,在一成不变又缺乏个性、样式单一的水泥建筑面前,我国传统乡村建筑要想找到出路,就必须依靠某些手段进行复兴。根据我国传统乡村建筑目前的发展情况,提出一条复兴之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用艺术修复乡村。

关键词:乡村建筑,建筑复兴,艺术修复,乡村文化

参考文献

[1]谢志贤.乡村建筑传统与革新的探索[J].建筑设计与规划,2012(03).

[2]方松林.乡村建筑发展观[J].艺术理论,2011(08).

[3]廖沙泥,谢志贤.拯救·传承——新乡村建筑发展的反思[J].建筑科学,2012(03).

乡村建筑 篇2

为推进我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彰显XX传统建筑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及视察江西、XX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注重乡村建筑风貌的引导和塑造,保留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重点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1+6”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传统村落和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的示范引领,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整治,以及风貌特色提炼工作的总结,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可借鉴、能复制、易推广的乡村风貌建设管控长效机制,并在全区推广,最终形成彰显XX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按照不同乡镇、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确定村庄体系和定位,分类别、分层次制定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模式,坚决杜绝“形象工程”。

(二)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现区位与生活差异性,展现乡村传统格局和风貌多样性,避免“千村一面”,建设有乡愁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美丽乡村。

(三)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强化政府对乡村风貌保护与传承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引导群众自觉按规划、按图集改造建设房屋,传承与保护我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充分尊重民意和群众首创精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风貌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四)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尊重自然环境、村庄肌理、历史文脉,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挖掘、提炼建筑特色

1.加强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特征研究,从建筑材质、风格、色彩、形体、符号等方面总结提炼我区地域性客家村庄建筑特色、特点,萃取XX民居建筑文化元素,充分融入《XX乡村建筑风貌营造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研究成果中,并在新建建筑中推广应用。(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文广新旅局、区财政局、各乡镇)

(二)全面推动建筑风貌改造

2.科学开展示范试点建设。以江口镇河埠村(“1+6”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五云镇大岭村(特色保护与传承试点村)、传统村落及乡(镇)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等为示范试点,开展乡村建筑特色风貌改造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试点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能复制、易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加强对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在建筑体型、规模、功能、风貌等方面提出多维体系的控制,强化XX传统风貌的塑造。(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3.逐步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在试点项目基础上,各乡镇、村要根据实际建设需要,有计划地推动试点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工作,统筹把握推进力度、建设程度与财力承受度、乡村居民接受的关系,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区域范围内其它区域的风貌提升工作。(牵头单位:

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4.加强历史(古)建筑保护。对已列入省级或国家级传统村庄的村庄区域,编制好《保护发展规划》,对列入国家、省、市、区四级保护名录建筑开展好保护、修缮、整治工作,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及挂牌保护事项,强化该区域周边建房审批管控,有力推动“两违”拆除事项,确保该区域在规划审批、建筑修缮整治中严格遵守相关保护要求和规定,注重延续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乡村空间格局,不得改变历史肌理和出现不相协调的建筑风貌。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再次开展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摸排建档工作。(牵头单位:区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各乡镇)

5.加强传统建材供应和工匠培养。培养一批红沙岩、青砖、灰瓦等传统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保障传统建材稳定供应。强化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规范管理,组织试点村结合特色风貌改造试点示范,至少开展一次农民建房培训,重点宣传基本规划设计常识、建筑技能、安全知识等,具备条件的要开展实操训练。可探索由第三方机构开展培训、实操考核,发放培训合格证,鼓励农民建房优先选择持有培训合格证的农村工匠,培养壮大掌握本土工艺的农村建筑工匠队伍,整体提升农房建设水平和质量。(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工信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税务局)

(三)建立完善长效管控机制

6.明确管控技术要求。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乡村地区编制村庄规划应将《指引》作为上位依据。各乡镇在新批准村民建房设计时应参考和依据《指引》。(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分局)

7.规范方案设计及审查。乡(镇)政府和社会投资类的新建、改(扩)建建筑要依据《指引》对屋顶、墙面、色彩等强制性要求及其它引导性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在规划许可中,要依据《指引》重点审查屋顶、墙面、色彩等核心内容,对建筑材料、门窗、符号等提出管控,对宅前屋后,提出绿植、铺装等元素建议。(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

8.规范村民建房审批管理。各乡镇应结合《指引》和批准实施的《村庄建设规划》和《XX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客家特色新户型设计图集》,进一步规范村民建房行为。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在宅基地选址、建房标准、风貌管控等方面要加大指导力度。各乡镇要履行好属地责任,加大户型设计图集推广,引导村民选择经过培训合格的建筑工匠施工建房。要通过采取“五到场一公示”、聘请村庄规划监管员等措施,加强批后监管工作;对于与乡村风貌不协调的旧建筑,按照旧房风貌改造技术图集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活动,有序完善改造。(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

9.从严控制农村房屋建筑体量。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法定面积”的要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统一占地面积(原则上每户不超120平方米)、统一建筑面积(不得突破350平方米)、统一房屋高度(原则上不超过三层)、统一外观朝向,做到房型、朝向和风格的相对一致的要求,控制农村房屋建筑体量,积极引导村民建设经济适用型房屋,杜绝超高超大建房现象。(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

10.强化资金奖补措施。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保障安居工程建设等工作实际,探索建立相应的资金奖补机制。对乡村居民自愿改造的,要加大经济性和空间实用性的技术指导力度;对按照《指引》要求建设或改造村民自建房的,要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建设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牵头单位: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金融工作局、各乡镇)

(四)加强专业技术服务指导

11.组建技术团队,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借助自然资源厅挂点帮扶机遇充分利用帮扶定点技术作业单位及借助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建筑设计院等团队的专业力量,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项目实施指导等工作,解决技术难题。并从中选取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人员作为乡村规划师工作者,开展乡村规划师下乡服务活动,加强农民工匠的传统建筑工艺的指导与培养,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乡村建筑风貌引导管控和乡村规划管理工作。(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乡镇)

12.多层面宣传推广,弘扬XX建筑文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推动区乡相关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XX传统风貌特征。将XX传统文化知识纳入全区文化旅游讲解员培训教材,推动XX传统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大乡镇宣传力度,印制发放XX传统元素建筑实例宣传册,增强农村群众对XX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金融工作局、区税务局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自然资源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明确责任分工。

区人民政府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区委组织部负责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旅局负责宣传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文广新旅局负责技术服务、方案审查、指导审批等工作,区住建局负责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管理、建设指导管理等工作。其它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

(三)加大投资力度。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利用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争资争项,充分利用上级对传统村落、历史文物建筑、革命遗址等维护修缮方面的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加强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农民企业家、乡贤参与一些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保障。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美丽乡村;豫西建筑风格

一、绿色建筑及美丽乡村的基本概括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特点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其在使用年限当中,能够利用自身的条件在最大限度上对相关资源(例如:用地面积、建材、能源等)进行节约,有效地对人类生活的环境进行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良好的利用空间,从而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在绿色建筑当中所说的“绿色”,并不仅仅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屋顶护院或者是立体绿色,它所标识的是一种概念性的象征,其特点主要是对环境的无害、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等,并且能够在原有的生态环境当中去保证生态的平衡性,从而营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特点。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概括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但是农村的环境和建筑与城市住宅以及居住环境相比,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而伴随着农业对工业阶段的支持接近尾声,这时候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条件也日益成熟。在此时,建设美丽乡村则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最佳时期。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也随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生产发展主要指的是对农村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进行提高,稳定地发展粮食生产,从而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与此同时,也应该对农村经济及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大的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2.生活富裕则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农村经济的活跃度,从而减少农村的税费,完善农村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3.乡村文明则主要是提高农村文化的主要标志,其包括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及法制宣传等方面,最终构建一个和谐、质朴、高雅而且充满活力的风土民情。

4.村容整洁则主要是对农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村容的规划和建设,构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室内外生存环境,使得农村建筑及形象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5.管理民主则是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所在,主要指的是对农村基层民族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机结合。

二、美丽乡村建设当中豫西民居区域特点及概括

在我国,每个不同的地区民居建筑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而且在各地区的乡镇民居建筑受地区因素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在河南省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窑洞民居,它也是豫西地区最典型的建筑表现形式之一。

(一)豫西地区窑洞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传统民居当中,从原始社会就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特点:巢居、穴居。穴居在《墨子·辞过》一书中曾经被这样记载:“古之民未知宫室进,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而最早出现的穴居形式,则主要是窑洞民居的发展而演变出来的。

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人们就已经能够独立地进行人工洞穴的挖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开凿除了现金之外的洛阳龙门石窟,而且还制造了隋唐时期供官府存储粮食的大型粮窖,这也充分表明当时对窑洞开采技术的提高,而且有关窑洞在当时的地位已经逐渐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依据隋唐时期的相关记载,窑洞一直在民间被普遍使用,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窑洞民居生活模式,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就是在现今巩县的南瑶湾村诞生的。

(二)豫西地区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特点

在豫西地区,自西向东的黄土面积及厚涂逐渐增加,而且地形主要呈现出丘陵、源以及阶地这三种主要的形式,这也成为了豫西地区窑洞修建增多的有利地理资源。在豫西地区,黄土资源非常丰厚,而且地质均匀,并且连续地延展在各个区域进行分布,从而使得每个区域都构成相对完整的覆盖层,且垂直结构良好。在豫西区域中的黄土资源当中,主要以石英结构的粉末状为主,在这当中还有大量的石灰物质,而且地面表层的质地构造相对均匀,颗粒较小且黏度比较高。除此之外,这些资源还有很好的抗压及抗碱强度,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稳定性,据相关专家的研究,豫西地区所具有的黄土层,其土质非常适合对窑洞的挖掘,从而为广泛建造窑洞提供了充分的地质条件。

三、豫西民居建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地居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的重视度不高

通过相关资料及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当地的居民没能重视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忽视了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对当地环境建设的投入上非常少,尤其是对建筑外部环境的建设上投入不足,使得当地窑洞居民建筑外面的环境建设水平相对较低,而且规模很小。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认识的影响,对于室内环境的塑造有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室外环境的建设应当由政府来进行管理,或者是对城市环境进行模仿,从而忽视对生态的保护,对地域特点及乡土性的保护,致使建筑外部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新建造的建筑缺乏地域性特点

在巩义市北山口的示范村当中可以发现,许多现代建筑拔地而起,有的追求建筑外观的个性化设计,有的则照抄现代城市建筑的样式,从而使得新建的建筑与地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相矛盾。就像许多现代的农村建筑一样,为了体现出富裕的生活,从而产生了对高楼大厦的不断追求和向往。而在豫西地区,也同样存在着对“异国风情”的追求,比如对高档别墅建筑的追逐。因此,许多建筑外立面也会硬生生地与西方建筑元素相结合(如罗马柱石、山花图样及石膏挂件,等等),这种构建形式与豫西本地区的乡村环境产生严重脱节,从而使得当地严重地失去了本地传统住宅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气息。

(三)建筑室内设计缺乏科学性

在巩义市康店镇区域所存在的窑洞住宅主要是继承了传统窑洞建筑构建模式,建筑大多以小窗户及小门居多,室内缺少空调等现代对环境质量进行调节的设备,采光及通风性能较弱,而且室内相对潮湿,尤其是在下雨的天气,室内更是潮湿,严重的甚至生霉。同时,由于没有现代建筑的构建技术,而且在空间的改造上以及建筑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缺陷导致许多居住上的问题逐渐产生,并且有很多年轻人也不再居住到那些地方,而是纷纷朝向现代建筑的模式去发展。

(四)安全性及无障碍性设计不足

在豫西农村当中,居住的大多为老人和儿童,而且大多数的居住者都不断地反映当地环境构建缺乏安全性,连出行都非常困难。尤其是当地的老人,在冬天的时候,由于路面结冰,导致出行更加困难。由于豫西的地形大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而且地形高低不平,所以在建设美丽乡村的时候更应该注意环境的安全性和无障碍的设计。在这里,安全性主要包括对坡地固定性的加强、对陡崖巩固性的加强、对环境设备的安全保护以及对道路的修复,等等。

四、基于豫西地区构建绿色美丽乡村风格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对建筑外坏境的保护

在豫西地区,其地形崎岖不平,黄土覆盖,因此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常年降雨量都比较少,从而导致在当地很难种植,在坡地以及村内的空地之上都会存放很多的生活垃圾。这种气候及环境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整个地区失去绿色化的特点,因此要在确定当地气候及地形特点之后,加强对室外环境绿化的布置。大面积的绿色分布不仅能够净化当地的空气环境,而且能够防止风沙气候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环境,为构建美丽乡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豫西窑洞民居围墙的绿色设计

对于当地窑洞民居建筑的院落围墙而言,要随着时代而进行相应地转变,虽然安全性在不断减弱,但是其美观性已经逐渐得到了新时代居民的重视。因此,在建筑围墙的设计上不仅要重视墙体的造型特点,而且对色彩的体现、材质的表现都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当地窑洞居民大多是在大环境当中构建出来的,依据这个特点,应当在设计上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建筑色彩上则多采用偏黄以及偏灰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从而构建出具有地域性的风格建筑特点。除此之外,在建筑上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的材料进行构建,将当地民俗中的图案进行装饰,塑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

(三)建筑门窗的重构形式和特点

对于豫西地区窑洞民居建筑当中的门窗设计,不仅需要窑洞室内外空间相互关注,在表现上应当表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及装饰特点。因此,在进行窑洞门口设计的时候,上部应当进行重点装饰,采用拱形门带窗户的做法,在门上设置花窗,大门的外侧则设置风门,下部以实心门肚板为主,上部嵌入精美的花纹进行装饰的木格,里面贴上窗花以及装饰纹样,从而形成浓郁的传统乡村风格。

参考文献:

[1]邹志平.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D]. 复旦大学,2010.

[2]张万胜.转型期背景下的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村庄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

[3]林若琪,蔡运龙.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J].人文地理,2012(02) .

[4]郭涛.乡村旅游景观的本土化规划设计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09 .

[5]曾巧巧.乡土景观营造要素初步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2008 .

[6]黄克亮,罗丽云.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探求. 2013,(03).

[7]刘宇红,梅耀林,陈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 2008,(10) .

作者单位:

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篇4

1 为何需要艺术来扭转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在当今这个注重人文发展的社会里,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人们不再满足于周遭单一的环境, 而希望能从身边其他的文化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恰好建筑又是人们一天中相处时间最长的, 所以建筑艺术文化的创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乡村的发展毕竟不同于城市, 城市拥有更多高楼大厦和办公室工作等元素, 具有更多的现代化元素, 而虽然很多乡村正处于发展期, 但它毕竟没有城市那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相对高昂的生活费, 所以艺术介入的空间会更大。另外, 在一些依靠修复或重建传统乡村建筑来发展旅游业的地方, 比起缺乏个性、流于形式的仿古建筑, 带有艺术气息的传统乡村建筑会更吸引年轻的游客, 同时也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乡村建筑的文化价值, 让其在尊重原有村落和居民的地域性时, 也能保留和发扬其差异性和个体性。

2 如何通过艺术扭转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2.1 艺术技术相结合

要想改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状况, 首先应该在尊重原有乡村建筑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当代最新最好的技术对其进行修复, 就像计算机需要有过硬的硬件支撑相应的软件, 要利用艺术手段改善传统乡村建筑的现状, 就得先有稳固而不是摇摇欲坠的传统民居和民宅, 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2.2 艺术地联系生活

乡村建筑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滋养下发展的, 而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目睹了城市中日趋激烈的竞争, 而为了赶上城市的发展, 乡村建筑屡屡遭到破坏和毁损并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己的个性, 艺术的手段虽然可以弥补这个个性化的丧失, 但依然得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让乡村建筑艺术地联系生活目前有两种方式的建议:第一, 在乡村建筑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生活关联性较强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并通过艺术带给现代人更多的亲切感;第二, 在乡村文化继承下来的部分如民族传统节日中艺术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文化习惯。

2.3 东方式乡村建筑

全球化大环境下, 即使是乡村建筑的改革也往往会借鉴西方如美国的乡村建筑模式, 但西方式的风格毕竟与东方人的传统习惯不相匹配, 而艺术介入乡村, 可以带进更多的东方元素, 有利于建构更适合东方人生活方式的乡村建筑模式。通过艺术介入乡村建筑的修建, 一方面是为了不要再盲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各类文化, 而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乡村建筑修复系统, 一方面是为了从国际化、现代化手中恢复那个体现着人文关怀和宽厚仁德的乡村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设新的现代中国乡村。

3 艺术拯救落寞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前景

既要确保满足村民的生活期待, 又要适当结合现代文化对乡村文化个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高要求, 利用艺术手段无疑是传统建筑修建系统改革的一大趋势。根据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现状可知它急需新的、有效的手段对建筑的修复模式和方式等进行革新, 而艺术在当今时代有极强的表现能力和应用范围, 且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发展、精神需求的进一步扩张, 艺术的使用领域和范围只会越来越广, 也就是说, 在当今时代, 艺术性乡村建筑实际上是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的。

此外, 一般来说, 乡村建筑是具有乡土气息的, 而这种乡土气息会让村民感到亲切, 吸引有归根情绪的游客, 所以也常是旅游业主打的特色之一, 但在水泥、沥青遍布的环境下, 这种气息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到了, 但艺术可以帮助乡村建筑深化它的乡土气息, 提升它的内涵, 使得乡村建筑不仅仅修复了外在更修复了内在。

4 结语

面对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使用艺术手段提升乡村建筑的内涵增加它的现代价值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但要注意的是, 在利用艺术手段改善乡村建筑落寞状况的同时, 也不能忘记使用其他手段来巩固这一效果。

摘要:随着乡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越来越多的乡村建筑被拆或是重建, 原本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乡村建筑逐渐被样式单一的水泥建筑所取代而走向落寞, 为此, 简单分析中国传统乡村建筑走向落寞的这一现状, 并提出以艺术手段来修复乡村建筑现面临的问题, 和研究乡村建筑在现有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乡村建筑,艺术手段,传统与革新

参考文献

[1]左伟灿.中美乡村建筑对比及中国乡村发展规划趋势[J].规划·建筑, 2013, (9) .

[2]方松林.乡村建筑发展观[J].艺术理论, 2011, (08) .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思考 篇5

1

中国传统的乡村建筑,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总体上呈现了和其生产力水平相吻合的一面, 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审美水准、传统营造方式的维系、因地制宜的材料使用、工匠相互之间传承下来的建造手艺, 以及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也或者, 对风水自然的注重, 加之农耕的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的乡村无论是整体聚落, 还是单体建筑, 在很多地方, 都呈现了极高的水准。

然而, 自工业革命之后, 农耕文明开始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中国乡村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落后角色, 以及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导致城乡之间在一种新的错位的力量拉扯中, 中国乡村的建筑和景观, 开始发生更大的断裂和变化。一方面, 已有的乡村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 已慢慢不适应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少建筑逐渐被荒弃,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到城市打工, 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很多乡村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反而呈现出凋敝的景象, 这一切就像周榕在《乡建三题》说的:“当代中国农村的凋敝图景仅仅是一种空间表象, 其背后是农产品价格过低, 集体化农业生产体系崩解, 青壮年农业人口流失, 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溃散, 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技术失传等一系列文明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严峻社会问题。”另一方面, 因外出打工也或者因经济收入增加、人口和居住模式的变动, 乡民的自建房热情也日益高涨。这些使用新材料、参考城市住房模式也或者对一种乌托邦生活的向往而快速建造的房屋, 在乡村的各个角落不断涌现。这些没有建筑师参与, 纯粹是村民自发按照某种模式兴建的建筑, 混杂着一种和传统乡村建筑完全不同的简单风貌——红色的烧结砖或灰色的水泥砖, 裸露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和楼板、平屋顶, 因资金有限。没有任何装饰的外墙, 也或者只用各种面砖、马赛克装饰正面的房屋, 参照国外洋房使用仿欧的构件、细节, 低俗、粗劣, 都和乡村建筑已有的风貌发生冲突。而混乱的、见缝插针式、没有规划的兴建, 加剧了空间和整体的混乱。中国的乡村建筑, 似乎已经到了一个需要亟待反思的阶段, 然而, 谁来为他们反思, 村民自己?政府?文化名人?艺术家?各种愿意深入乡村怀揣美好愿望的行动小组?还是专业的规划师或者建筑师?

这种现象, 即使在村寨聚落保持得稍微完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也开始出现景观的裂变。比如不久前, 笔者在七年之后重返三江县程阳八寨。七年前, 我们曾在相关部门的邀请下, 在那里做过程阳八寨的风貌研究, 期待在旅游开发的同时, 对村民自发兴建的建筑做出引导和控制, 对已经出现、但没有按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兴建的建筑进行改造。七年后, 旅游开发在三江县程阳八寨已经变得比较有序, 如增加了一些可以进行侗族风情演出的公共建筑、聚会的广场空间;一些新出现的混合结构的建筑, 在建筑的上部, 也会使用传统的侗族木构的屋顶形式;另一些建筑的外墙, 则使用仿木材纹理的涂料, 只是这些建筑的外表, 由于涂料色彩上和当地的木构建筑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显得过于刺眼和突兀, 使得远道而来希望领略侗寨风情的游人略感不适。而一些新建筑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 仍然使用平屋顶, 整体来看, 乡村的风貌仍然存在纰漏。

这种缺乏规划和建筑师指导的村民自发兴建的乡村建筑, 包括一些乡镇建筑, 呈现出来的风貌往往是低级粗俗, 既不美观也千篇一律。如早些年流行于广西各地、沿马路兴建的竹筒屋, 过于简单的营造或者对欧式建筑的模仿, 使得一些城镇的品质没有得到任何的提升。不过在一些地方, 政府还是对这些建筑做出引导和改造, 如阳朔、金秀、富川等地, 明确要求按照当地的建筑风格进行新建和改建, 使得这些城镇的风貌, 相对于一些缺乏控制的城镇要显得稍微统一。而这些年, 在美丽乡村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各地兴起了对重点城镇、主要公路沿线村落建筑改造的热潮, 最明显的就是一些高速公路两侧的村民建筑, 屋顶和外墙装饰的材料做出了统一, 不过这种只限于外观改造的做法仍然不会对乡民实际的居住品质带来提升。

2

在这种背景下, 由政府主导, 让建筑师、规划师介入新农村的建设, 在近年, 开始成为政府提升乡村建筑品质, 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3年, 为了响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南宁市住建委组织了首府几家设计单位, 开展新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 设计统一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如三口之家、五口之家, 面积分别为200平方米和250平方米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22平方米;其中三口之家为66~80平方米, 五口之家不得大于100平方米, 占地面积不包含庭院面积。功能要求贴近农民生产生活要求;有独立厨房、卫生间;包含三间以上卧室 (一间以上带有卫生间) , 屋顶有露台兼晒台;有杂物储藏室用于储存粮食、农具等;层高不能超过四层。设计原则要求美观、适用、简洁、耐牢、经济、节约土地;不能按照别墅的方法去设计, 突出经济适用性;建筑风格上, 用少量的装饰来突出地域性, 要有壮族元素, 半坡屋顶或小坡屋顶, 外立面颜色以浅色为基调, 并尽可能采用当地建筑材料, 尽可能降低成本造价, 不浪费空间, 结构上不用框架结构, 减少双向板的用量, 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预算。在方案确定之后, 还要完成施工图设计, 包含建筑、结构、水电及各种细部大样, 并最终编印成图集, 以便日后指导农民建房及根据变化随时升级设计方案。

笔者所在的单位, 因在南宁一次廉租房设计中表现优异, 而被南宁市住建委确定为新农村的设计参与单位, 筛选出来的四家设计公司就三口和五口之家, 各提供一个设计方案, 经过几轮的设计、讨论和修改, 项目终于在年底完成, 管理部门还设置了专门的评分标准, 比如:作为必选项, 房屋前后排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米, 必须要有通风 (尤其是穿堂风) 、采光 (没有黑房间、明厨、明厕) , 造型采用坡屋顶 (灰色) , 外墙采用白色或灰色基调, 深色窗套, 壮族元素窗花, 立面栏杆也要考虑壮锦元素, 安全合理, 符合规范。其他的评分标准还包括二级化粪池, 排水系统完善, 道路和绿化需要考虑, 配置大起居室和标准客房, 利用太阳能, 禁止使用黏土砖, 腰线使用灰色, 木色大门等, 也建议设计要考虑三轮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停放的院子;这些详细的分项评分标准其实也类似于是设计的指导书。而在2014年初, 笔者回横县老家, 就看到之前我们设计的新农村方案, 被印刷成了彩色的宣传画, 张贴在村里主要道路的路边和小卖部的外墙上, 虽然村民日后的自建房未必会按这些设计来实施, 也或者, 怎么引导农民按设计实施这些方案, 仍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出台政策, 而邀请专业的设计机构为乡民自建房进行指导, 从而提升乡村建筑的品质, 不失为一个解决当今中国农村住房的方法和对策。

只是, 如果参与设计的建筑师没有真正地深入乡村, 没有理解农民的真实所需, 没有对当地材料、建造技术的理解, 远离土地所设计出来的图纸未必真能符合农民的需要。而作为一个建筑师, 面对农民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合作、自力更生建造起来的乡村建筑, 仍然有不少困惑。比如笔者老家横县乡下的亲戚, 他们也知道笔者是建筑师, 但他们建房时, 未必真会来找笔者。即使找到笔者为他们的房屋进行设计, 图纸发给他们, 除了大的布局基本参照笔者的想法, 建筑的外观未必会按照笔者的设计, 他们更愿意参照流行于目前乡村的建筑模式, 使用一些欧式的线条、细部来处理建筑, 也许他们觉得这样才更有小洋楼的感觉。而房屋内部的空间处理, 比如以前笔者给堂哥设计的房子, 内部用于采光的天井, 实施时他们把它变成了一个存放杂物的过厅。

最近, 笔者乡下的堂叔发来短信, 希望日后拆除老屋前面的一个旧房和一个一层的平房, 建造为一幢独立的楼房, 分配给笔者这一辈的几个兄弟, 由笔者来负责统一设计。而笔者回信说, 除了这个房子, 老家那里的学校、村民活动中心或者用于村民休息的亭子, 笔者这个现成的建筑师, 都愿意为乡下的父老乡亲效劳。笔者的希望是, 当乡村真正需要笔者这样一名建筑师为他们出力时, 自己可以真正地踏上那里的土地, 和建造房屋的乡民一起, 探讨怎么提升乡村的品质和环境。

3

有意思的是, 乡建这样的问题, 似乎也已经成为专业媒体关注的话题。最近一期《世界建筑》杂志, 专题为:上山下乡, 其主要内容就是关注当代中国乡村地区的建筑实践。主编张利在前言中谈道:“在当代, 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 乡村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建筑师关注的重点, 首先, 乡村是全球范围内解决贫穷问题, 实现更平等的人的普遍发展的前线;其次, 乡村是抵御全球化的同质化浪潮, 维系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后方;最后, 乡村是反思工业化消费社会的不可持续, 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探索的基地。”不过, 面对这样一个专题, 张利仍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这些由专业建筑师设计的建筑, 在现在, 以及在近期的将来, 是否能真正服务于其所在的乡村社区?它们能否在事实上推动乡村成为新的人居模式的灵感来源, 而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人乡野情趣和同情心的秀场?”在这里, 张利向每一个希望直面乡村建筑的建筑师, 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也就是说, 设计“上山下乡”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多建造一个属于建筑师个人的作品, 还是真正要改善乡村环境, 提升乡民的居住水准, 恢复乡民对土地的信心, 重拾古老的建造技艺, 建构更有活力的乡村社区, 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建筑师游离于土地的表演, 确实是值得建筑师们深思。“上山下乡”提出的是“上”和“下”, 而不是待在舒适的办公室, 对乡村建筑的现实做出臆想;作为政府部门, 也不只是为了完成一个美好的使命和愿景, 而是出台相关的政策, 引导农民, 真正鼓励建筑师从电脑、书桌中走出, 来到广大的农村, 研究和理解当地乡村的传统、风俗, 回应村民的实际需要, 只有这样, 乡村的建筑才可能有所作为。

只是, 现实的情况是, 作为服务行业的设计机构, 由于存在设计收费的原因, 乡村建筑如果不是政府的投入或政府主导, 一般性的私人住宅实在是很难请到建筑师, 即使是真的请到了建筑师, 但建筑师是否真的具有理解乡村建筑的功力、设计水准、热情和情怀, 仍然是一个疑问。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 中国乡村的自建房, 虽然也像城镇建筑一样有报建的流程要求, 比如, 要到土地部门拿地, 拿到土地使用证;要提出规划设计, 到规划部门拿规划许可证;确定方案, 还要做施工图设计;最后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 然后到当地质监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但这些严格的手续和流程, 在具体的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烦琐的手续, 最终导致缺乏文化、人脉的农民要么报建无门、要么就违法私建 (针对这一问题, 很多地方比如广州等地, 就出台了简化村民自建房报建手续的政策) ;而即使房子能顺利建起, 但缺乏专业建筑师参与、介入的设计, 往往只能按照村民自己的理解进行建设, 无论是空间、使用功能, 还是建筑形式, 体现的大都是当地工匠的能力、建造水平和村民的审美水准, 在一种不同的语境中, 要想这些自建房屋体现出新农村建筑的特点, 实在很难。

浅析乡村旅游规划建筑设计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建筑设计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旅游业中占有较强的优势, 在于其拥有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因此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就是保持乡村生活的原生态, 避免因经济的发展而在乡村中出现城市化的因素。对乡村生活原生态进行保持需要充分利用乡村的特有资源, 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乡村生活的特色。

一、当地旅游资源的利用

人们如今对于乡村旅游非常的向往原因在于乡村的特色尤其是地方特色非常吸引游客。因此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是做好乡村旅游和保持乡村旅游特色的关键。

乡村旅游资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当地特有的农作物。首先说特有的农作物种植就是一种自然景观[1], 因为不少的游客来自大城市, 甚至说有些都是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 对他们来说一片片的农作物就是一种很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很多农作物是一些地方特有的, 这更为吸引游客。

以广东为例, 菠萝和荔枝是当地有名的农作物, 尤其荔枝是广东的特有水果。成片的荔枝种植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都是极极具有吸引力的。大片的荔枝树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游客可以在此拍照, 以便在微信朋友圈上晒出自己的旅游经历。另外苏轼当年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这一名句被广泛的游客所知, 因此荔枝种植也可以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 使游客畅游其中。

之所以将农作物的种植当作一种景观, 是因为这样的资源利用能够带动这些农作物的商业销售。这其实是乡村旅游中经济收入的重要部分。不少的游客把购买特产作为旅游的必要部分。而乡村旅游销售的农作物具有原生态的优势, 这是大城市超市所不具备的。近年来由于养生风气的泛起, 使得不少人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更多注重食物的原生态, 青睐无公害的食物。

因此乡村旅游规划中应该注重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营建无公害绿色农作物的种植, 这样的农作物有利于带动整个乡村旅游的发展。

另外在乡村旅游中还应该注重对于一些自然山水的景物的利用。例如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河流较为常见, 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河流尤其是田间的河流, 进行竹筏、木筏漂流观赏的项目。这样的项目能够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农村特有的生活, 让影视、小说中的农村生活细节真正的走入到游客的旅游生活中。

二、民宿规划建筑设计

随着民宿的兴起, 大量的游客可以找回淳朴且自然的“世外桃源”。但不少地区过度的民宿规划改造往往只是形成了一个个仅仅在外观上与现代都市有所差异的乡村式大卖场。那个我们以为找到的“桃花源”, 也只是没有灵魂和文化内涵的漂亮空壳。

因此乡村民俗的改造应该注重对乡村文化气息的保持。[2]乡村旅游中的民俗改造包涵了居民房屋和沿街外墙的改造, 要想保持对古村落整体的保护, 应该注重乡村文化特色的整体出现, 切记在乡村古村落的维护中出现泛城市化因素不协调现象的出现。

客家文化的建筑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是以土楼、围龙屋和殿堂式围屋传统民居为代表, 类型不一, 风格有异。但是坚固性和安全性以及封闭性还有合族聚居性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在广东地区客家民族以圆形的楼为主, 围龙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街道外墙方面体现的更多是民居之间的连接, 较之北方的独立外墙有所不同。

因此在对客家乡村民俗进行规划时应该注重对特色的维护, 尤其是街道外墙无论是从建筑材料上还是在样式上对要加强原生特色的维护, 避免使用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等进行神似的模仿。

潮府文化中的乡村建筑更具有地方的特色, 其民居的建筑形式主要呈现“下山虎”、“四点金”等类型, 小型屋居基本上用灰土闸垒砌, 或用灰沙土版筑夯成;大型建筑主要依靠灰沙土夯墙, 并且贝灰比例较高, 有意思的是还添加稻草筋、糯米饭等材料。即使这种建筑的栋梁结构与其他地区的民居大同小异, 然而其功能与风格却有潮府文化的固有的特点。

在改造民宿中对于此类的建筑应该注重其装饰使用, 对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和嵌瓷彩画, 等装饰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因为这些都体现了潮府文化的审美意趣, 同时也反映出了技术进步和文化演进的情态。

其实潮府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结合, 其中不少是对儒家文化的积累, 而这一点更能反映到乡村建筑上, 尤其是沿街的外墙, 儒家文化中的儒雅、庄重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对潮府文化乡村民宿改造中应该特别注意沿街外墙文化气息的体现, 使得沿街外墙和特有的民居能够得到完美的配合, 让游客无论是居住还是漫步在街上都能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气息。

对乡村民宿建筑改造中注重对原有特色的维护目的在于展现给游客一个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环境, 使游客能够真正体会乡村生活。

三、乡村旅游中衣食住行的特色体现

应该说游客之所以热衷于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乡村的生活吸引着游客[3], 生活主要涵盖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因此做好乡村旅游必要在衣食住行方面, 尤其是食、住、行三方面注重维护农村的特色。

饮食这一方面, 要重点突出农村的特色。我们知道乡村的饮食和城市的饮食有着很大的区别。乡村饮食的主要特点就是种类多、量大。因此无论是在餐具使用和桌椅使用上都要紧紧和乡村饮食特点相结合。在餐具使用上要采用乡村的盆、碗, 在桌椅上要更多使用农村特有的餐桌和吃饭时用的小凳子, 这样首先能够营造出一种乡村饮食的氛围。另外在用餐种类上要注重地方农村的特色, 保持原有饮食的特色做法。

旅客的居住是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在居住上保护乡村的特色显得非常重要。现在不少的地区乡村出现了不少的农家旅馆, 但是这些旅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搬照城市旅馆的模式。因此全方位的对农家旅馆进行模式的转换。首先农家旅馆在屋内家具上避免使用一些现代的家居, 例如席梦思床、沙发、电脑桌等。应该更多采用一些农村的家具使用, 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乡村平常生活的气息。

游客到乡村旅游乘坐交通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其在南方村落与村落之间距离较长。在交通工具使用上要注重乡村特色的维护。其中南方地区最有特色的就是船, 这对于北方来的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交通工具的使用上要摆正意识, 旅游观光不一定只局限于景点, 沿途更是观光的不错选择。因此切不要考虑船等乡村特有交通工具的缓慢而影响旅客观光。应该说恰恰是这种缓慢, 使得旅客真正领略旅游的乐趣。

其实衣食住行方面注重对乡村特色的维护其目的在于能够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乡村的宁静、远离城市的喧闹。乡村生活的本质就是平淡, 是一种返璞归真美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让游客能够体会乡村原汁原味的生活, 使他们的旅游变得有趣。

四、结语

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对乡村生活原生态的保持。首先就是对当地原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尤其是当地的特产, 既可以作为景物观赏, 又可以进行商业贸易。其次注重对古村落的维护, 特色的地方民居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看点, 因此要特别注重村落民俗建筑的维护。最后在乡村旅游中的衣食住行的方面要注意保持乡村的特色, 让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气息。另外, 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需要的是一种思维的转换, 要避免因经济的发展而盲目迈向城镇化, 使得乡村生活能够保持其原来的应有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崑, 王超, 张金丽.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北方园艺, 2010, 08:107

[2]张磊.乡村旅游规划设计[J].大众文艺, 2010, 08:149-150.

乡村建筑 篇7

英国乡村庄园作为一个原型,对英国乃至欧洲许多地区的建筑设计演变产生了影响,这些住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设计手法去表现有教养的及文明的生活方式,并且提供了一种礼仪和舒适的标准。

本文主要关注从中世纪根源(根据中央房间判断)一直到画意风格运动(Picturesque movement)的早期英国乡村庄园建筑的演变,其中尤为有趣的是伊丽莎白时期(1500-1600)。

这一时期标志性地综合了古典主义(建筑家塞里奥Serlio以及帕拉迪奥Palladio),手工艺(弗兰德斯Flanders)以及虽然地方性但是独创的英国风格。它也标志了“建筑师”角色的产生,与之前不甚明晰的熟练石匠或贵族艺术业余爱好者等角色区分开。

研究从14世纪中期到18世纪早期的庄园建筑,有助于揭示对称和比例均衡是怎么样明确建筑形式设计的,同时日常使用与礼制仪式之间的关系指导空间的生成,这点或许煽动性地挑战了现代主义的技术性和功能性原则。

1.1 历史背景

在16世纪中期,英国国内相对的和平局势使乡村得以脱离中世纪进而进入转变时期。财富的增加以及文艺复兴精神激发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新的进取以及经济增长。在1564至1616年间,经济和艺术都活跃起来,同时人口也从三百万增长到了将近五百万。

欧洲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内战导致了新教移民流入英国,这点伊丽莎白女王是鼓励的。这引进了新的制造业;从低地国家[1]来的玻璃制造工以及织工,从法国来的泥水匠。在欧洲大陆被战乱折磨的时候,英国发展出了繁荣的商业舰队并且在整个欧洲成为了强大的贸易势力。文艺复兴的推动力带来了大量的新发明。

伊丽莎白时期的融资比起银行更依赖富有的个人,比如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2]以及哈德威克家的贝丝(Bess of Hardwick)[3]。外国资金的流入增加了欧洲金融市场的连接,并且经济逐步全球化。至1580年伦敦已经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居民有30万人。在新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例如美洲,已经可以匹及西班牙殖民地,英国商人积聚财富的程度已经可以与伟大的贵族地主相等。他们的钱财永久性的改变了政治力量的平衡,同时刺激了中产阶级的崛起。

1.2 英国贵族与庄园

在19世纪之前,英国的财富与人口都集中在乡村而非城镇。统治阶层为地主而非商人。

仅仅经济方面并不足以奠定贵族身份的坚实基础。贵族是由他的整个生活方式、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的。

英国贵族形成上百个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作为村庄的中心,贵族的乡村宅邸扮演着两个重要而又完全不同的角色。对当地贵族来说,它是一个排他性的娱乐场所,对村庄来说,它是保护地区完整的组织中心。[4]庄园是土地管理和权力组织的总部,早期具有潜在的军事力量,它是其主人形象的树立者,财力的象征。

在欧洲近代各国中,长期没有经历过战乱和革命冲击的英国贵族且得格外重视庄园建设。他们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建筑这个展示智慧与力量的领域也力图成为领导者,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英国的建筑风格,而不同的建筑特点也反映了英国贵族阶层的起伏。

2. 早期英国庄园建筑演变

2.1 发展历程

就阶级属性而言,英国先后出现了原始部落军事贵族、封建贵族、资本主义土地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中产阶级“工党贵族”。[5]相对的,庄园的发展也分为七个阶段:中世纪庄园,伊丽莎白时期及詹姆士一世时期,正式的庄园(1630-1720),社会庄园(1720-70),非正式庄园引入(1770-1830),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之屋(1830-1900)以及印度殖民时期庄园(1900-40)。[6]

中世纪的庄园是基于封建庄园经济制度的,即庄园作为一个基本的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紧密的结合在其中。这一时期包括金雀花王朝(11 54-1399年)及兰开斯特王朝(1399-1485年)。无论是多大规模的中世纪庄园建筑都是由一系列小房间组织围绕在中央大堂、厨房以及小礼拜堂周围。庄园里的生活一开始是完全围绕中央大堂展开的。[7]代表性建筑为彭斯赫斯特庄园(Penshurst Place,134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结构迅速成长起来,它用自己的有力武器货币,一方面摧毁了庄园制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之后英国进入了宗教改革和重商政策的都铎王朝,随即而来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士一世时期。新的地主想要他们的庄园展示出他们的富有,并且为庄园装备上奢华的物品。

图片来源Mark Girouard,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 Hous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在这段时期女王建造得很少,更偏爱让国务访问在能够展示她财力的宫殿里进行。伊丽莎白时期的庄园因此不再倾向于防御,而是为了引导文明生活并且作为身份的表现。这发起了大型庄园的转变以支持社会和文化的新观念。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有沃莱顿庄园以及著名的哈德威克庄园。

2.2 主要建筑空间发展

(1)大堂(Great Hall)

大堂的角色和位置随着时间演变,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乡村庄园的特色。最初它被置于建筑的一端,并且起到家庭生活的中心焦点作用,主人在这里同时会客以及用餐。随后,大堂搬到了建筑的中央,从那时起被用作接待客人以及正式的聚会。它的尺寸尤其是高度,试图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反映主人的富有。

(2)走廊(Galleries)

走廊是作为走道来组织的,通常有屋顶但是向一个方向开敞。

中世纪修道院解体之后为世俗地主提供了现成的住址和系统,走廊是从修道院的回廊演变而来的,其有力例证包括拜伦家族买下了诺丁汉郡的纽斯特德修道院(Newstead Abbey),将其回廊变为走廊。[8]

最初走廊仅仅是作为从一处到达另一处受保护的路径,但是很快便具备了另一个功能,即作为一个锻炼的场所。花园和平屋顶也被用作休闲散步,但是室内的走廊有着靠近其房间以及遮蔽风雨的优势。原本走廊内几乎不放家具和艺术品,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它们变成了展示塑像和壁挂的重要场所。

(3)大厅(Great Chamber)

英国有句俗语“在大不列颠,每个人的房舍都是他的城堡”。此话对贵族乡绅来说更为贴切,他们除非因议会开会政务缠身,必须离开家外,一有机会总是尽量驻留庄园,享受庄园之乐。英国贵族不像法国贵族那样喜好聚群会众,滞留剧场沙龙,是认为从小到大,庄园是他们的寄托和依赖,从生到死,庄园始终是他们的留恋之处。[9]

当大堂开始仅用作接待客人或者作为到房屋其他部分的通道时,大厅就成为了建筑中最重要的房间。它是音乐、舞蹈、玩耍和化妆舞会的集合地,正式的会议甚至是葬礼前死者的遗体告别仪式也在这里进行。对于贵族来说,唯有当他们死了,才能获得最符合他们身分的礼遇,这足以见得大厅空间的重要地位。这一空间的一个重要设计特色就是壁炉。

(4)顶级卧室(Best Bedchamber)

最顶级的卧室是一个具有极大象征性价值的房间。作为皇室访问接待或者作为庄园主只为接待特殊客人留的重要备用房,它在建筑中的位置是经过谨慎考量的。

正如劳伦斯·斯通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贵族家族的上升过程中,为王室服务是一个因素,而且时常是最重要的因素。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时,英国有61名贵族。他们其中大多数发迹于都铎时期,是由于得到国王的恩宠而跻身贵族行列的。[10]

因此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到詹姆斯一世以及安妮皇后的时期,庄园逐渐变得由其他附属房间来伺服两个顶级卧室。随后的空间分配也使得建筑师更易于在平面设计中达到对称性原则。

2.3 基础设施技术发展

直到十八世纪,庄园基础设施的技术仍进展缓慢。这种庄园数量少,也缺乏建造的利益驱动,于是成为了工业与城市的布景衬托。

壁炉最早出现在十一世纪,到了中世纪末,它已成为乡村庄园中所有房间的标准配置。同时期的烹饪与照明技术也没有进展。中世纪已有的设备几乎没有什么改进。[11]

给排水方面则有了较大进步。所有中世纪庄园都具有足够的厕所,这些厕所皆以竖井与水箱或污水坑相连——山顶庄园则是排到山腰。在早期案例中,厕所有时会集中在一个单独的筒里。到了十五世纪,惯常的做法是将厕所分散布置,在每个较重要的卧室中都设厕所。在二层庄园中,包含厕所及其竖井的立面突起是建筑的一大特色。[12]

直到十七世纪下半页,由于皇族和学者的推动,水和水力才真正投入使用。水力成为了之后150年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乡村庄园购买了自来水供应设备。卫生条件迟迟没有进步,可以归因于劳动力廉价、需求疲软和技术落后的综合作用。水厕退出了时尚,冷水浴却变得流行起来。到了1780年代,大多数大庄园都有了冰室和冷水浴室。[13]

3. 重要庄园建筑实例

3.1 沃莱顿庄园(Wollaton Hall)

沃莱顿庄园坐落在诺丁汉沃莱顿的一座山上,由建筑师罗伯特·史密森在1580-1588年间设计建造。建筑样式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文艺复兴风格,同时带有早期詹姆斯一世时期元素。建筑外立面风格受到法式、古典主义及中世纪风格的综合影响。建筑师罗伯特·史密森设计时参照了威洛比图书馆。委托他设计的业主自己也曾受过古典主义的教育。

建筑平面围绕着中央通高大厅展开,四角分别有塔楼。中央大厅的正上方就是观景室(prospect room),大厅的下方有许多辅助功能的小房间、走道以及一个储水池。

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对其的评价为:“这座宅邸极致的华丽,用昂贵的安卡斯特石材建造,选址也十分突出。沃莱顿庄园与早期伊丽莎白时期庄园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四个方向均具有对称性,同时中央大厅上方再搭建一个巨大的观景室。这一观景室的建造似乎只是为了远眺周围的景色,因为它只能通过一个旋转楼梯到达,并且没有装饰和壁炉。”

3.2 哈德威克庄园(Hardwick Hall)

哈德威克庄园毫无疑问是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的庄园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它的主人——哈德威克家的贝丝——地位、权力以及个性的表征。庄园坐落在山顶上并具有十分良好的视野。

该建筑体量上的特点是,长方形的主体穿插六座塔楼,在平面上严格对称,这与其他重要庄园建筑正方形的平面不同,也体现了该建筑不再着重考虑防御功能。这一体量组织方式创造了富有魅力、戏剧性的轮廓线。平面由许多不同尺寸和体量的房间紧密组织在一起。

在这座建筑中,入口大堂第一次位于主入口轴线上并且把建筑一分为二。中世纪的传统做法是大堂位于中央并与整个建筑主体平行,而哈德威克的大堂与正立面垂直。大堂与哈德威克的其他房间一样都是高敞而亮堂的,入口的柱廊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纯粹性。

建筑的层高逐层递增,在立面上造成了一种倒立的效果。这也是因为起居室全部放在了较高的楼层。从当地的一句谚语“哈德威克庄园,窗比墙多”可以看出该建筑在立面上注重开放性以及开口的韵律感,有趣的是,建筑内外表面的开口并不统一,为了保持外墙开窗的韵律感,许多窗户只是墙面外的装饰,内部并没有开窗。这些昂贵玻璃的使用体现了贝丝的时尚感以及富有。

3.3 皇后之家(Queen's House)

为安妮皇后设计于1616年的皇后庄园是英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座古典主义建筑。虽然通常称其为帕拉斯奥主义风格,但皇后庄园的原型是文艺复兴式的梅迪奇别墅(Medici Villa)。

建筑师伊尼戈·琼斯(1573-1652)曾在意大利学习了三年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建筑。

庄园选址在适合私人修养且接待客人的地方,1616年开始建设,但是由于安妮皇后的去世在1618年暂停,最终在1638年完成。设计概念是作为一座桥梁跨过格林威治—伍尔维奇路(今罗姆尼路Romney Road,后移向北侧):北边的部分坐落在旧格林威治宫花园内,南边的部分在格林威治皇家公园里。1638年完成时,两个两层楼高的侧翼仅由中央的廊道连接,构成了H形的平面。

伊尼戈·琼斯在该建筑中使用了帕拉迪奥主义,尽管在几何约束上与帕拉迪奥式样产生了分歧。初始平面为H形,两层通高的立方体大堂接着联通桥,一直到达能够环视整个公园的凉廊。中轴线的两侧是对称的两套房间。立面是典型的帕拉迪奥式样,三等分,中央的部分略微突出。

这座建筑反映出文艺复兴理念的几何经典比例以及协调感,是英国当时革命性的创新设计,当时即使是最好的本地建筑也仍是红砖都铎式的风格。詹姆斯二世即位后对其进行了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二层东西两端各增加了一间架空的连通房间。这使得二层的平面完形成为了方形,而不再是路两侧的体块由中央桥梁连接成的H形了。

4. 总结

英国乡村庄园作为贵族的宅邸,是其身份地位、财富以及品味的象征。选址都经过谨慎的考虑,不仅满足朝向、取水、环境等因素,同时处于其主人地产中的显著位置。庄园建筑空间使用功能的演变与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关系紧密,同时还受到贵族的角色以及与王室的关系影响。从中世纪到伊丽莎白时期及詹姆士一世时期,早期英国乡村庄园建筑发展较为缓慢,在平面组织上均具有对称性,有的还严格遵守向心性。建筑的中心以及重心都在几个重要的大空间中,如入口大堂或大堂,其余的伺服空间都围绕这些重要使用空间展开。但在其中世纪原型之下也做出了许多有趣味并对后期建筑设计有意义的创新,这些都与建筑上出现的大型房屋的功能开始渐渐与单纯的防御角色区分开来的新现象息息相关。

早期的庄园建筑内外空间都体现了阶级的差别,这一差别在后来的维多利亚时代为了树立贵族的道德形象而得以改善。由于英国贵族精神的特点,庄园建筑的形式与空间一直作为文明生活的表率。同时这些身份贵重、见多识广的业主们,十分关注欧洲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将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地的建筑作法引入英国,丰富了英国本土的设计风格。但这时期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仍在装饰、娱乐以及财富展示上,因此基础设施的发展十分的缓慢。

参考文献

[1]Andrew Grnger.Country Houses of England and Scotland and Wales-A Guide and Gazetteer[M].London.George Philtp Limited.1991

[2]阎照祥.英国贵族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

[3]Mark Girouard,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 Hous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4]Mark Girouard.Elizabethan Architecture[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5]Mark Girouard.Robert Smythson&the Elizabethan country house[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6]劳伦斯·斯通、珍妮·福蒂·斯通,开放的精英?15401880年英国[M],牛津,1984

[7]阎照祥,英国贵族阶级属性和等级制度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0 5

[8]高艳红,戴卫平,英国贵族体制及贵族文化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7/9

[9]于民,对英国贵族演变的累统诠释——《英国贵族史》评介[M],广西社会科学,2003/3

[10]王乃耀,论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阶级关系的新变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3

乡村建筑 篇8

关键词:徐家大院,保护更新,安徽金寨,普通村落

徐家大院是金寨华润希望小镇现存规模最大、保存相对完整的一组民居。希望小镇由华润慈善基金会兴资建设, 位于安徽、湖北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这里自然景色优美, 气候宜人, 池塘星罗棋布, 梯田层叠错落。历史上移民迁徙活动频繁, 由湖北迁居至此的几大家族聚居形成村落中的主要居住组团。如今, 当地居民多外出务工, 收入水平低, 生活较为贫困。村落中大部分近年所建的民居普遍质量不佳, 风格粗俗;偶见古风古韵、渗透着山居文明的大别山民居, 却年久失修, 残垣断壁。

1. 溯源乡土:徐家大院特色挖掘

徐家大院位于安徽金寨吴家店镇柳树脚组团, 为徐氏家族祖宅, 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 (1887 年) 。天津大学AA创研工作室对大院及其使用者进行调研访谈, 挖掘潜藏于残垣断壁中的特色, 了解乡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以此作为建筑保护和更新的依据。

1.1 家族聚居传统形成建筑格局

徐家大院作为家族聚居场所, 承担着祠堂和居所两种功能, 具有明确的轴向性和程式化的空间组合。下堂屋、中堂屋、上堂屋三进公屋串联三组天井形成建筑的主轴线。大院布局紧凑 (1) , 檐廊串联各居住单元, 沿公屋两翼展开。檐廊一侧设有天井或檐沟, “天井- 檐沟- 风水塘”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排水系统 (图1) 。

1.2 人口迁徙历史影响建筑风貌

徐氏家族从湖北罗田迁居至此。大院与徽派民居不同, 反倒具有鄂东北民居特征, 体现朴素实用的生活美学。建筑主体用土坯砖砌筑, 主立面使用青砖。立面装饰俭省, 仅在大门石梁下雕刻吉祥纹样, 檐口部位有出挑青砖作装饰。建筑色彩以青灰、土黄、木色为主, 低调谦和, 与自然和谐映衬 (图2) 。

1.3 风水观念左右建筑布局

公屋风水的好坏被看作是家族兴衰的关键。大院的选址及正门的朝向依从风水习俗, 讲究背靠“龙脉”, 面朝池塘和农田, 借山水围合成“藏风纳气”的人居空间。徐家大院地处丘陵地带, 依山面水, 坐西北朝东南, 出门即见八亩大田, 取“富”字形布局。族长在翻建大院时, 特意偏转公屋正门的角度, 朝向正南, 取“生气发”的寓意。

1.4 生活需求推动建筑改造

徐家大院的变迁与家族生活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1764 年, 徐基振在柳树脚置地建庄, 兴建房舍 (2) 。建国后, 宗族力量式微, 大家族解体。为适应核心家庭的分家需求, 大院分裂成许多独立院落。近年来, 居民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 陆续迁出祖宅。大院渐渐破败, 墙倒屋塌, 唯公屋作为联系家族血脉的重要场所和精神象征留存。徐家逢年过节都会在公屋内祭祖, 宴请宾客。徐氏乐善好施, 在教育资源匮乏时期, 主动将公屋改造为乡塾, 教化一方学子。

2. 传承乡土:徐家大院保护更新工程

2.1 工程概况

徐家大院保护更新工程分保护性修缮和传承性更新两部分。前者注重留存建筑特色, 提升结构安全;后者针对公屋使用率低, 不适应居民生活等问题, 进行功能活化和景观再生。

保护更新工程是多方协作的成果。华润集团提供资金支持, 设计师提供功能策划和更新方案, 当地传统工匠协力完成大院的修缮更新。徐氏族人担当“智囊”:族长徐其诱负责监督工程质量, 族人徐其贞进行传统工艺指导。团队还从村民手中回收闲置的条石、青瓦, 运用到修缮中, 重新体现乡土材料的价值。

2.2保护性修缮, 留存乡土特色

(1) 翻新梁架, 加固结构

金寨地处大别山区, 地质结构复杂, 小震时有发生 (3) 。徐氏族人对大院进行的修葺行为规模小而零散, 鲜有涉及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加固。初步结构鉴定认为, 徐家大院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团队根据各构件情况采用不同整修加固方法 (表1) 。除中堂屋外, 其余所有堂屋均落架重修, 使用杉木替换糟朽的檩条、椽条, 添加封檐板, 刷桐油一道。中堂屋屋架为徐其贞1970 年打造, 木料结实, 结构完好, 予以保留, 进行清理打磨, 显露原有的雕刻花纹。所有木构件最后统一刷清漆处理。

(2) 复原天井、檐沟系统

“步步高升”的天井和“雨不湿鞋”的檐廊是当地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地域文化的象征。修缮工程首先复原该空间特征。徐氏依山建房, 堂屋地坪逐进升高。修缮中, 团队根据堂屋的屋面高差灵活调整梁架的搭接方式:上堂屋采用标准的“四水归堂”式天井做法, 在封檐板处使用斜角支撑进行加固 (图3) 。上堂屋和中堂屋的屋面存在高差, 因而在天井两侧的骑楼梁架中加设瓜柱支撑, 形成“两面平”天井做法 (图4) 。下堂屋屋面高于中堂屋, 在下堂屋内加设一道横梁以支撑两侧骑楼, 形成“三面平”天井做法 (图5) 。屋架上以干挂法铺小青瓦, 瓦与瓦之间交错相覆, 密如鱼鳞。这种做法为当地传统的瓦顶堆花工艺提供了可能。上堂为祖宗供奉处, 堆“莲花心”图案, 象征菩萨座下莲花台;中堂为子孙聚集处, 堆“古董钱”图案, 取吉祥兆头 (4) ;堂屋以外的房间不能使用屋脊堆花, 以“飘带”纹带过。

大院兴建时, 工匠在台基内预留排水线路, 以石片盖板覆盖形成排水道。经年累月, 这种原始的排水道经常会被淤泥或盖板碎片所堵塞。团队对“天井- 檐沟- 池塘”排水系统进行改良, 改变原有地表径流排水的方式:清理天井和檐沟中的淤泥, 硬化檐沟地面。疏浚台基下的排水道, 在台基和前广场地面下预埋PVC水管。新排水系统由天井和檐沟汇水, 经重重排水管道进入风水塘。

(3) 整葺墙体地面

原有土坯墙存在风化、烟熏痕迹。修缮过程中, 工匠用黄泥、粗砂和少量石灰配制成的泥浆修补墙体。修补后的墙面薄涂一层泥浆, 保护土坯不受侵蚀的同时显露材料肌理。泥浆干透后, 用尖锐物体刮擦, 以泥浆层不开裂、不轻易脱落为宜。上堂屋为先人居所, 四面无窗, 室内环境昏暗。工匠以泥浆涂抹墙壁, 打磨光滑后整体刮白, 改善室内光环境。应徐家的要求, 平整原有素土地面, 铺设青石地砖, 清理替换收边条石。受重建时经济技术条件所限, 原台基由块石垒成, 石头大小不一, 堆叠随意, 石间缝隙较大。修缮中, 工匠重新砌筑块石台基。

2.3传承性更新, 演绎古今对话

(1) 功能激活

更新工程在延续公屋宗族集会功能的基础上, 植入展览功能, 使大院成为展示地区历史沿革与民风民俗, 传播乡土文化的场所。展示区以三进公屋为轴展开。在中轴线上设置传统建筑空间展示区, 堂屋空间复原宗族聚议、祭祖的场景, 辅以从民间收集的各类建筑构件, 展现传统民居的魅力。随着项目的推进, 团队了解到希望小镇的猕猴桃种植、黑毛猪养殖等产业项目初见成效, 缺少一处具有乡土底蕴的场所来宣传农业品牌、交流生产经验。徐氏族人表达了适度开放公屋, 回馈乡里乡亲的热情。经多方协调, 大院功能进一步充实, 成为对外展示小镇农副产品, 对内讲授产业知识的特色场所, 变封闭的单姓氏族公屋为开放的乡村公共空间, 为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2) 景观整治

徐家大院依山面塘, 因循西高东低的地势条件。风水塘在解决多雨地区的排水、蓄水、灌溉问题的同时,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然而, 现状建筑周边环境脏乱不堪, 特别是风水塘沿岸加盖了许多牲畜棚, 污水横流。景观再生方案对大院的排水系统进行清理整修, 拆除风水塘沿岸的牲口棚, 做生态护坡;保留塘边的古树与特色构筑物, 借鉴当地构造做法, 使用地方材料营建景观小品, 以风水塘为中心形成游憩场地 (图8) 。

3. 反思与展望

徐家大院保护更新工程自2015 年6 月启动, 11 月初基本完工。团队在反思经验得失的基础上, 总结在普通村落中开展特色民居更新的方法, 为未来类似实践提供参考。

(1) 策划先于建筑

在乡村建房从来不是从建筑开始。普通村落开展乡土建筑更新实践的特殊性在于: (1) 在初期, 对于要保护/ 更新的建筑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任务书的拟定来源于建筑师与村民的深入商谈和相互理解。 (2) 项目往往涉及复杂的产权问题, 如徐家大院项目涉及了20 多户产权人。在厘清产权的过程中, 以合理有利的再生策划案获得多数房屋所有人的认可是项目能顺利推进的前提。 (3) 再生策划方案需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和乡村社区需求, 跳出设立“静态博物馆”的思维定式, 农业知识中心、品牌展销中心等都是回应当代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可行方向。

(2) 产业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乡村建设的核心是重塑乡村社区的信心和信任。产业发展与建筑更新相辅相成:成熟的产业规划令村民看到殷实的未来生活, 增添对乡建团队的信任, 乐于将自家房产交由团队更新改造;成功的乡土建筑再生项目, 能够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 (如发展民宿、乡村创意体验区等) , 让进城务工的年轻人重拾返乡创业的信心, 为建筑的持续使用和维护提供资金和人力条件。

(3) 发挥社区营造的力量

营造村居不仅是盖房子, 更是邻里互助的良性循环。营建村宅、修缮祠堂是家庭生活的重要仪式, 也是邻里互助互动的集体生活。破土、上梁、完工时举办的重大仪式, 是对传统的继承, 也是对集体劳动的犒赏。在徐家大院的施工过程中, 徐氏族人以极大的热忱投入祖屋的更新中, 一如他们的祖辈。他们不仅亲身参与建造, 还成为工地上的另一双“眼睛”, 指出乡村施工队施工错误或粗糙的地方, 想出各种实用的“土办法”修复祖宅。工程完工后, 徐氏族人感恩各方给予的帮助, 出借大院, 回馈社区。

(4) 放手让传统工艺发声

乡村建设中, 建筑师还应是学生和记录者, 留出空间让乡村工匠发挥。工匠营造的过程, 是建筑师深入了解传统手艺的宝贵机会。徐家大院的鼓屏花格栅、倒座戏楼等, 全靠徐其贞在施工过程中一点点回忆完成, 效果和构造做法超乎我们的预期。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还意识到, 受村民经济能力、工匠施工习惯和工艺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盲目地强调低技, 会导致建筑施工粗糙;过度强调高技, 不适应乡土建造环境, 最终只是纸上谈兵。建筑师可以做的, 是活学活用传统工法, 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 探索乡村建设的“最适宜”技术。

4. 结语

普通村落在中国乡村地区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长期以来缺少明确的保护规划方向和更新发展策略。笔者认为, 普通村落可以采用“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方式, 将村落中的特色民居作为试点, 通过历史考证和特色挖掘传承村落中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 通过功能再生和产业植入重塑乡村社区的信心。成功的案例也将产生辐射效应, 激发、引导村民渐进地完成村落的整体更新。

参考文献

[1].陈志华, 李秋香, 乡土建筑保护纲领[M], 黄山书社, 2008

[2].李晓峰, 谭刚毅, 两湖民居[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34~36

[3].单德启, 欠发达地区传统民居集落改造的求索——广西融水苗寨木楼改建的实践和理论探讨[J], 建筑学报, 1993 (04)

[4].张颀, 此时此地的乡村建筑, 城市·环境·设计[J], 2015/6+7

乡村建筑 篇9

1 典型乡村住宅概况

1.1 建筑信息

本文选取伊犁州塔城地区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小庙村王宅为研究对象。王宅居住房屋建于20多年前, 五开间布局, 面宽15.8m, 进深8.0m, 层高3.0m, 结构体系为砖混结构 (见图1、表1) 。

1.2 使用模式

王宅居住房屋在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采暖, 采暖方式为暖气系统, 末端设备为铸铁四柱760型散热片。厨房/锅炉房中有炊事采暖淋浴三用炉, 为房屋提供采暖、洗浴热水和炊事动力 (见图2) 。冬季外开门挂棉质厚门帘, 起居室、卧室、餐厅挂棉质厚窗帘, 老人在室内须穿棉衣外套, 年轻人只穿毛衣就能满足热舒适需求。夏季房屋主要依靠自然通风降温, 室内有电风扇, 但使用频率不高。

王宅能耗情况调研如下:每月耗电量平均为50kWh, 耗电量主要用于室内照明和家用电器;春夏秋三季, 王宅用于烹饪和生活热水制取的耗能量为煤炭1t, 液化气1~2瓶;冬季采暖时, 三用炉耗费7t煤炭用于室内采暖和烹饪及生活热水制取。由此可见, 电力和煤炭是王宅家庭用能的主要种类。

2 乡村住宅建筑能耗模拟

2.1 模拟软件

本文以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及EnergyPlus为工具, 对北疆地区典型乡村住宅的能耗状况进行模拟和分析。EnergyPlus是一款建筑全能耗分析软件, 它不仅吸收了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OE-2和BLAST的优点, 并且具备很多新的功能, 但其用户界面友好性较差。DesignBuilder是专门针对EnergyPlus而开发的用户图形界面软件, 它以EnergyPlus为计算内核, 包括了EnergyPlus所有的建筑构造和照明系统数据输入部分, 也移植了EnergyPlus所有的材质数据库。ANSI/ASHRAE Standard 140-2004评测认定DesignBuilderV1.2.0适用于大量建筑类型的热环境和能耗模拟, 对比显示DesignBuilder的模拟结果与EnergyPlus单独运行的结果吻合。

2.2 建筑模型

利用DesignBuilder的图形创建界面, 建立王宅的物理模型 (见图3) 。本文研究对象为乡村住宅, 整个建筑只有9个房间, 若严格按EnergyPlus创建热区的规则对乡村住宅进行分区, 则热区划分过于粗略。有鉴于此, 本文将建筑中的每个房间定义为一个热区 (见图4) 。

2.3计算参数

2.3.1气象数据

王宅处于塔城地区沙湾县乌兰乌苏镇, 因此, 本文选用塔城气象数据对王宅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模拟中选用的气象数据为CHN_XINJIANG UYGUR_TACHENG_CSWD。

2.3.2 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冬季室内采暖设置温度为18℃, 采暖起始温度为12℃, 当室内温度低于12℃则启动采暖系统进行供暖;自然通风设置温度为22℃, 自然通风不受室内外温差限制, 换气次数3ac/h。

2.3.3 人体新陈代谢及衣着情况

新陈代谢决定了模拟区域内每人的散热量, 软件中Metabolic下Activity代表了各区域人员活动的类型, factor中的数据来自成年男性的典型表面积1.8m2, 成年男性该数据取1, 成年女性该数据取0.85, 儿童该数据取0.75, 鉴于王宅实际情况, 本次模拟中该数据取为0.90。人体衣着情况会影响室内热舒适数据, 在模拟前应明确该数据。通过调研获知王宅家庭成员在冬、夏季衣着情况, 然后计算出服装热阻, 冬季平均服装热阻Iclo=1.425clo, 夏季平均服装热阻Iclo=0.530clo。

注:表中所注“1”、“0.5”、“0”分别表示在室率/使用率为100%、50%和0%。

2.3.4 内热源参数

建筑室内热环境及能耗状况与建筑内部人员、照明、设备的发热量及运行时间密切相关, 因此, 在建筑模型模拟计算前必须要确定内热源计算参数 (见表2) 。

2.3.5 采暖系统参数

从房间功能分析来说, 房屋主人对各房间的室内热环境存在舒适性和时间上的偏差, 但由于技术、节能意识等因素, 王宅没有进行分室室温调节, 各房间散热片采暖性能具有一致性。采暖系统运行机制确定为:00:00~09:00, 使用率为50%;09:00~23:00, 使用率为100%;23:00~24:00, 使用率为50%。

2.4 模拟结果

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对王宅建筑模型进行模拟, 得出王宅全年建筑总能耗为34231.32kWh, 其中室内设备用电3514.61kWh, 占建筑总能耗的10.27%;室内照明用电2170.94kWh, 占建筑总能耗的6.34%;产热燃煤27137.3kWh, 占建筑总能耗的79.28%;生活热水制取耗煤1408.47kWh, 占建筑总能耗的4.11% (见图5) 。从能耗模拟结果可知, 王宅建筑模型全年用电共计5685.55kWh;调研得知, 王宅每年实际电耗约在600~700kWh, 实际电耗与模拟用电量相差较大的原因是房屋主人并非按照模拟设定条件去使用照明灯具和家用电器。受经济条件、勤俭持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王宅家庭成员处处节约用电, 实际生活中各房间照明灯具不会同时开启, 灯具也不会长时间连续工作;两个起居室均有电视机等设备, 但两个起居室的用电设备同时开启的概率比较小, 具体运行无规律可循。此类情况在模拟中不能主观地设定折减系数, 照明灯具与用电设备按照设定的内热源参数满负荷运行, 因此造成模拟用电量偏大。

室内设备用电、室内照明用电、生活热水制取耗煤三项能耗逐月耗能量差别不大, 产热燃煤逐月耗能量差别很大。一月份产热燃煤耗煤量为6034.86kWh, 此后该数据逐月降低, 直至七月份耗煤量降低为0kWh, 此后该数据逐月增长, 十二月份耗煤量为5857.48kWh, 产热燃煤逐月耗能量呈抛物线分布 (见图6) 。

采暖系统逐月能耗变化规律与产热燃煤逐月耗能量变化规律相似, 也呈抛物线分布 (见图7) 。一月份采暖系统能耗为3922.66kWh, 此后该数据逐月降低, 七月份后该数据逐月增长, 十二月份采暖系统能耗为3807.36kWh。软件模拟按设定的条件自动计算, 当室内温度低于12℃采暖系统启动做功。实际上王宅在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采暖, 将模拟结果中1~3月、11~12月采暖系统耗能量相加即得到王宅采暖系统全年耗能量, 经计算王宅全年采暖能耗为15060.73kWh。采用发电煤耗法对终端电耗进行换算, 2010年换算系数为1kWh=0.318kgce;原煤与标准煤的换算系数为1t原煤=0.7143t标准煤。经折算, 王宅全年采暖能耗为4.789t标准煤, 可换算为6.705t原煤。调研得知, 王宅每年实际采暖能耗为7t原煤。数据分析可知, 王宅模拟采暖能耗与实际采暖能耗非常接近, 耗能量偏差仅4.2%, 模拟条件下, 王宅采暖能耗为104.18kWh/ (m2•a) 。

室内设备用电、室内照明用电、生活热水制取耗煤三项能耗逐月耗能量波动很小, 产热燃煤逐月耗能量变化特别巨大, 呈抛物线分布, 一月份、十二月份耗能量达到波峰, 七月份耗能量为波谷 (见图8) ;图8中CO2排放量变化规律与图6中产热燃煤耗能量变化规律非常相似, 逐月CO2排放量也呈抛物线分布, 一月份CO2排放量为2423.41kg, 此后该数据逐月减小, 于六月达到波谷366.07kg, 随后该数据逐月增大, 于十二月达到另一个峰值2362.97kg。由此可见, 王宅CO2排放量主要受产热燃煤耗能量影响。产热燃煤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炊事用能, 二是冬季采暖用能。王宅房屋主人每天用于炊事的燃煤用能波动较小, 图8中CO2逐月排放量却波动剧烈, 图7中王宅采暖系统逐月能耗也波动剧烈, 同时图7采暖系统逐月能耗变化规律与图8中CO2逐月排放量变化规律也非常相似。由此可知, 王宅CO2排放量主要受采暖系统耗能影响, 二者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本次模拟王宅全年建筑总能耗为34231.32kWh, 其中采暖能耗为15060.73kWh, 约占建筑总能耗的44.0%。因此, 对乡村住宅进行节能改造, 尤其是减少采暖系统耗能, 既有利于建筑节能, 又有利于降低CO2排放量, 实现乡村住宅低碳建设。

3 乡村住宅节能分析

上文已述, 王宅采暖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因此, 北疆地区乡村住宅节能的重点在采暖耗能部分。建筑采暖能耗与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密切相关 (见图9) 。可看出, 外墙和屋顶是王宅散热的主要构件。

3.1 外墙改造优化

王宅外墙构造做法为“20mm砂浆抹灰刷白+490mm烧结粘土砖墙+20mm砂浆结合层+10mm外墙面砖”。本文在王宅建筑模型的基础上保留其他各种参数设定, 仅改变外墙构造做法, 探讨当地乡村住宅外墙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关系。外墙改造方案将承重墙体改为240mm烧结粘土砖墙, 增加独立的保温层, 改造方案一到改造方案六中外墙保温层依次为50mm稻草板、100mm稻草板、150mm稻草板、30mmXPS板、60mmXPS板、90mmXPS板。随后多次运行DesignBuilder, 模拟计算出外墙构造做法不同时, 建筑模型的总能耗、采暖能耗数据 (见表3) 。

利用Origin8软件对建筑总能耗与传热系数、采暖能耗与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建筑总能耗 (E) 与外墙传热系数 (Kw) 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为:E=8223.85Kw+24488.22, 相关系数R=0.99949;采暖能耗 (Eh) 与外墙传热系数 (Kw) 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为:Eh=4659.01Kw+9528.08, 相关系数R=0.99981。从拟合关系式、拟合关系图可以看出, 建筑总能耗 (E) 、采暖能耗 (Eh) 分别与外墙传热系数 (Kw) 呈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 相关系数都在0.999 以上, 说明随着外墙传热系数Kw值的减小, 建筑总能耗 (E) 、采暖能耗 (Eh) 均呈线性减小 (见图10、图11) 。

3.2 屋顶改造优化

与外墙改造相类似, 在王宅建筑模型的基础上保留其他各种参数设定, 仅改变屋顶构造做法, 探讨当地乡村住宅屋顶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关系。改造方案一到改造方案六中屋顶保温层依次为90mm稻草板、120mm稻草板、60mmXPS板、90mmXPS板、60mmEPS板、30mmEPS板。随后多次运行DesignBuilder, 模拟计算出屋顶构造做法不同时, 建筑模型的总能耗、采暖能耗数据 (见表4) 。

利用Origin8软件对建筑总能耗与传热系数、采暖能耗与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建筑总能耗 (E) 与屋顶传热系数 (KR) 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为:E=9484.39KR+22288.76, 相关系数R=0.99773;采暖能耗 (Eh) 与屋顶传热系数 (KR) 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为:Eh=5369.60KR+8311.91, 相关系数R=0.99862。从拟合关系式、拟合关系图可以看出, 建筑总能耗 (E) 、采暖能耗 (Eh) 分别与屋顶传热系数 (KR) 呈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 相关系数都在0.990以上 (见图12、图13) 。

4 结论

本文以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以及EnergyPlus为工具, 对北疆地区典型乡村住宅王宅进行能耗模拟和节能分析,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采暖能耗是北疆地区乡村住宅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模拟条件下, 王宅采暖能耗为104.18kWh/ (m2•a) 。

(2) 王宅CO2排放量主要受产热燃煤耗能量影响, CO2排放量与采暖系统耗能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

(3) 外墙和屋顶是王宅散热的主要构件, 节能改造应改善外墙和屋顶的热工性能。

(4) 王宅建筑总能耗 (E) 、采暖能耗 (Eh) 分别与外墙传热系数 (Kw) 呈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 拟合关系式为:E=8223.85Kw+24488.22, Eh=4659.01Kw+9528.08。

(5) 王宅建筑总能耗 (E) 、采暖能耗 (Eh) 分别与屋顶传热系数 (KR) 呈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 拟合关系式为:E=9484.39KR+22288.76, Eh=5369.60KR+8311.91。

参考文献

[1]杨维西, 郑新江, 陆均天.近50年来中国荒漠化地区气候变化[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2.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原甲.新疆寒区村镇住宅节能设计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 2010.

[4]杨骏, 姜曙光.新疆北部农村住宅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0 (2) :47-49.

[5]陈大鹏.新疆北疆地区建筑气候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2.

[6]ANSI/ASHRAE Standard 140-2004.Building Thermal Envelope and Fabric Load Tests-DesignBuilder version 1.2.0 (incorporating EnergyPlus version 1.3.0) [S].June 2006.

[7]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4.

[8]孙雨林, 林忠平, 王晓梅.上海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现状调查与供暖空调能耗模拟[J].建筑科学, 2011 (2) :38-42.

[9]董海广, 许淑惠.华北地区典型农宅采暖能耗模拟及节能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 (9) :42-46.

上一篇:绩效评估指标下一篇:房地产税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