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

2024-06-08

乡村小学(共12篇)

乡村小学 篇1

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认字、识字、写字,对高年级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当今新科技的发展,人们忙于玩电脑、玩手机,电影、娱乐节目、动漫、游戏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好多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很难抽出空闲时间去认真读一本好书,笔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发现当前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已大大降低,阅读能力也低,情况不容乐观,特作了以下调查与思考。

一、乡村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本文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大宏观方向论述:

1、客观方面

(1)阅读对象单一。乡村小学一般都缺少图书馆或图书室,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课外阅读书籍很少,就是有也仅限于自己买的一些作文书,且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平日的阅读只有语文教材和作文书,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

(2)阅读条件差。乡村学生家长很多都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父母根本没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教育、辅导孩子,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观念意识淡薄,要操持家务,对孩子基本的作业爱莫能助,更谈不上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3)阅读方法指导不够。教师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大多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学生自己阅读多是走马观花,没有方法技巧,更没有深入的思考。

(4)对阅读的不够重视。乡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局限于成绩的高低,对孩子的投资只是教材费和练习册的费用,不会给孩子买额外的辅导书及课外读物,认为是浪费钱财,浪费时间,家长们认识不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5)教学任务的影响。身为乡村教师,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学校、家长只看眼前成绩,而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多阅读多练习,逐步提高,乡村语文老师纵有很多想法也无法大刀阔斧的施展自己的教学计划。

2、主观方面

(1)阅读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课外读物不感兴趣,常常应付了事,与阅读课外书籍相比,他们一般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更喜欢回家后看动画片,放假打游戏,跟小伙伴玩耍,空闲的时间很少去阅读课外书。

(2)阅读观念不强。大多数学生阅读意识很淡薄,根本不把阅读当回事,在孩子看来,作业完成的好,成绩好,能考高分就是好学生,就能就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多阅读课外读物没用,这源于学校、教师、家长对孩子灌输的理念不对,熟不知真正的知识源于阅读、源于日积月累。

那么,究竟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是什么?

二、乡村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增加最基本的语言知识、提高语文成绩,而且为学生日后的交流打下基础,更好的认知世界,提升自身的品味和修养。在目前乡村小学,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善,还有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的欠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

1、阅读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学生一直努力的目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更好的去鉴赏新的作品,从中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利于个体的发展。而且,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学的初级阶段,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身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性格,使学生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也利于自身的成长与修养的完善。

2、多阅读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吕叔湘先生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通过多阅读获取信息、获得知识。身为教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是符合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

三、提升乡村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对策

1、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更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起学生阅读的激情与动力。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像以图画、音乐等导入,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音乐又有极强的渲染和烘托效果,在教学中采用这些方法,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指定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维。

2、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教材是适合学生本年龄阶段阅读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变讲为引导学生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另外,教师要精选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相对容易理解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阅读材料,要适合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通过丰富课外阅读来逐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3、分享阅读体会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心得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还可以摘抄陌生或优美的句子,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得效果就达到了。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一个交流感受的平台,每隔一段时间让每位同学轮流推荐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大家通过对他的阅读感受感兴趣进而去阅读推荐的书目,同时促进了学生自身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4、采用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制定学习方案,确定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读,范读引领。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 读准每一个字的音节,句句渗入情感,自然进入文本,反复思考文本思想所在。可以利用课件、视频、音乐、动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融进文字里面,身临其境,学生朗读时边看边读,调动思维,才容易感情融入,感悟到文质美。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要加批注,难理解的词句多读几遍,斟酌词句,使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只有明确目前乡村小学语文阅读现状,调动学校、家长和教师全面的力量,辅助教师采用有效措施改善当前阅读质量低下的情况。

乡村小学 篇2

每当节假日,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探亲的人们纷纷前往金冠村,我们每次去都要堵上很长时间的车。妈妈说,以前这条通往乡村的路,是坑坑洼洼的泥浆路,每当下雨天,路面上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水洼,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妈妈老是摔跤。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看到的是一条干净宽阔的柏油马路,我们的车子行驶在上面,一路平坦,没有一点颠簸,这变化真是太大了!

妈妈说,以前的小溪不像现在那么宽,而且溪边都是杂草丛生,一不小心,人就容易掉进水里。妈妈小时候来洗衣服时就掉进去过。现在也完全大变样了,小溪两边筑起了高高的石墙,这样下大雨时水就不会溢到路面上来,而且看起来也特别美观。一个个溪埠头都用整齐的石头铺好,村里人洗衣挑水再也不会掉进水里了。溪水依然清澈见底,小鱼在水底欢快地游来游去。这条小溪已经成为古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妈妈还说,外婆家以前的房子都是用黄泥和石块造的小矮房,地面都是泥浆浇成的,每当梅雨季节,家里就很潮湿,食物和衣物经常发霉。可是现在我东寻西找,都没有见到这种石头屋了。现在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幢高大美丽的楼房,这里冬暖夏凉,整洁明亮,所有的设施都是现代化的。我不得不感叹:外婆家变化真大啊!

我喜欢这座美丽的小乡村。我最喜欢白天在溪边嬉戏、在山间奔跑,晚上睡在外婆的楼房里,透过窗户看满天繁星,静听虫鸣。

乡村小学撤? 并? 留? 篇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尤其是对小学教学点的调整,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不能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调整,盲目地撤并和减缩当地农村中小学校。缺乏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实际情况,使得很多当地农民怨声载道。

乡村小学校园的撤离,大大增加了农村孩子的教育成本。本地没有小学的孩子们要跑到离家一定距离的其他村子去读书,家长们不放心孩子们的安全,不得不接送孩子。乡村不像城市,大多数情况下大人们都在忙农活,如果家中有个孩子上小学,那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近点的还好,有些农村中小学生一天往返要步行十里甚至二三十里崎岖的山路到乡镇中心学校上学,就近上学成为奢望。

最近的一些相关研究表明,近几年来,贫困农村尤其是山区儿童的辍学率不降反增。不合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农村辍学率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推进,农民对教育付出的成本加大,如住宿费和交通费的增加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辍学率的上升。在当地上学的时候,大多数的孩子在放学后都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是撤并校区之后,不但不能帮助家里,反而得让家长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这对于平贫困的乡村家庭来说,压力大增。顶不住压力的家庭就会选择让孩子辍学。

学校的撤并,也给中心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数的大幅增加,使得教室紧张,任课教室无暇顾及每个学生。有些离家远的孩子选择了住校,但是住宿条件大多非常简陋,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学校受资金限制无力配备食堂、厕所等基本设施。由于没有食堂,学生只有在学校附近简陋的饮食摊上吃饭,或从家里把一周口粮都带上,在教室外蒸饭吃,遇上刮风下雨就只能忍饥挨饿,而天天带饭的孩子有时夏天吃馊饭,冬天常常吃冷饭;一些宿舍附近没有厕所和洗澡间,学生住校期间无法洗澡,甚至连晚上上厕所都要跑步去,致使有的学生为少上厕所干脆下午就不喝水,尽量吃水份少的食物。

种种的不便,让家长们对上级的此项政策很是不满,他们不断地问着一个问题:农家孩子上学咋就这么难?他们纷纷要求恢复撤销的教学点,希望孩子能够就近入学。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的地方开始慢慢地恢复几年前撤销的学校。可是问题又出来了,学校恢复了,教师哪里来?条件艰苦的地方年轻教师都不愿过去,过去的也只是待上个一年半载的。在学校任教的老师多是年过半百的代课老师。由于老师少,本已取消的复试教学形式不得不重新启用,一个教室,一节课堂要同时上两到三个年级的课。条件好的家庭都把孩子转走了,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两三个学生。

认识到当时盲目地撤并学校带来的问题,有的教育主管部门现在提出了只要有要求,就会恢复撤销的教学点,哪怕这里只有一个学生。目前在很多乡村,“走教”成为了很多学校考评任课教室的一项指标。孩子们不辛苦,那就得辛苦教师们。中心小学的教师每周都要下去给村里孩子们上固定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学校无教师的问题。

乡村小学 篇4

甘肃省景泰县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 属甘肃省中部干旱县之一, 总面积5432平方公里。县辖6镇5乡, 136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23.1万, 其中农村人口18.61万。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2所, 其中高中4所 (含1所民办高中) , 职业中等专科学校1所, 初级中学16所, 小学155所, 幼儿园26所 (含民办25所) , 在校学生总计60874人, 在校教职员工3267人, 其中代课教师512人。

1984年, 景泰县普及了初等教育, 1996年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 率先在甘肃贫困县实现了“两基”达标, 1997年, 实现了“甘肃省实验教学普及县”, 同年荣获“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2001年, 通过甘肃省“两基”年检验收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自2001年以来, 全县撤并中小学80所, 其中初中6所, 小学24所, 教学点50个,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完成投资506.2万元 (其中县上配套89万元) , 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覆盖11个乡镇的174所学校 (“模式二”学校157所, “模式三”学校17所) , 覆盖率为100%。2006年底前实现城区学校、农村初中全部入网, 2007年农村重点学校入网, 2008年全县所有学校入网。远程教育、城域网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在校小学生总计24400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目前, 县生均建筑面积如下:农村小学6.43平方米, 县城小学4.67平方米, 生均图书:农村小学10.02册, 县城小学6.11册。仪器设备:小学“两箱三仪”齐全, 保管和使用状况良好。

二、小学生“移民”现象

近年来, 景泰县小学生“移民”现象日趋明显, 大量学龄儿童放弃在本村小学就学, 转而向县城区域内的景泰县第一小学、景泰县第二小学、景泰县实验小学等五所小学集中。其中包括学龄儿童直接在县城小学从一年级入学, 更有中途转学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临近县城所在地一条山镇的几个周边乡镇尤为明显, 包括芦阳镇、草窝滩镇、喜泉镇。

在这次调查中, 重点对草窝滩镇草窝小学和景泰县实验小学进行调查走访, 通过近年来在校学生人数、教师员工人数以及生均教学设施、图书、校舍面积、师资等相关资源的对比数据, 反映具体的小学生“移民”情况。

2005年5月, 草窝小学在校学生约190人, 全校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开设一个教学班, 每班学生30人左右。在校教师10人, 校舍教室齐全, 校内有篮球场一个, 为最大面积的运动场地, 另有乒乓球台。目前, 草窝小学在校学生约60人, 在校教师6人, 平均每班学生10人。

2005年5月, 景泰县实验小学在校人数1600人, 全校共30个教学班, 每班平均学生人数53人, 在校教师92人;目前, 实验小学在校学生2100人, 30个教学班, 在校教师120人。通过以上举例对比不难看出,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之内, 景泰县实验小学每班人数增长了约20%。

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以上状况的出现呢?

三、原因分析

在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具的统计数据中, 甘肃省自2005年至2009年, 人口增长率均保持在7%左右, 这和本次调查中县城小学在小学生人数的增长数据之间差别悬殊, 很明显, 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是城镇小学校小学生人数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调查中, 我们走访了许多“移民”小学生的家长, 了解到了一些具体情况。

家长们表示, 之所以送自己的孩子去县城小学读书, 主要是考虑到县城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方面的优势。这些学生和家长绝大多数来自县城周边的几个乡镇, 近些年来, 随着景泰县经济水平的发展, 县城周边的几个乡镇都通上了公交车, 在未能开通公交线路的地区, 营运出租的面包车数量也十分充足, 这就为县城周边乡镇的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小学生向县城学校集中创造了客观条件。

除此之外, 更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以陪读的形式, 送孩子就读县城学校。这些家庭一般是孩子的父亲仍然在农村生活居住, 挣钱养家, 母亲则带着孩子在县城租房, 这样不但孩子可以在县城读书, 而且家人也可以完全照顾孩子的生活。另外,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 随着县城经济的繁荣, 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更希望自己能在县城生活, 他们自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选择在县城就业居住, 这样一来, 孩子能在县城小学读书也是自然而然的。

四、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

“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部分学生择校, 使城区学校现有学生班额过大, 制约了城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需要加强城区学校内部结构调整和规划, 同时也要对农村学生进城择校状况进行调研, 专题研讨, 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早在2006年景泰县教育网发布的《景县教育工作自查评估报告》中, 教育部门就已经发现了小学生“移民”这一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看到:农村小学生向城镇学校集中,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位于乡村的草窝小学、龚湾家小学、梁家槽小学等许多学校, 学校师资和教学设施并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许多学校诺大的教室里仅仅坐着十一二个学生在上课, 教师里显得空荡荡的, 没有了昔日校园里的热闹气氛。梁槽小学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们, 在学生人数最少的时候, 他一个人只教三个学生, 冬天天气冷的时候, 就干脆把学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边烤火一边上课, 学校的老师也调侃地说现在的小学生都教成了“研究生”。

在小学生“移民”现象的背后, 我们不难看出, 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县城小学就读的时候,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实验小学的一位老师说, 现在的实验小学班额已经很大了, 一个班七十多个学生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 显得十分拥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即使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但能够分散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也极其有限, 长期这样, 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都有影响。

此外, 大量的乡村小学生涌入县城学校, 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择校风, 县城学校为了控制学校人数, 保证教学质量, 会向户口不在辖区内的学生收取借读费, 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教育部门所担忧的。

五、解决办法

农村小学生向县城学校集中,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 单一的制度限制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 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表示, 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系统地进行,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农村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落后是确实存在的问题, 要从根本改变人们对农村落后教育面貌的看法, 需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等途径来解决。

2. 加大项目带动力度,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落实“抓项目、抓改革、抓发展”的重大决策, 多方争取项目, 争取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积极推广中小学教师聘用制, 严格按照标准配备教职工, 认真执行教师准入制和资格证制度。根据县小学教师基本满员和民办高中师资紧缺的实际, 今年在全县范围公开选拔1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民办高中京华中学;招聘50名西北师大毕业生补充到高中学校;暂停向社会招考初中和小学教师。教师数量、学历、学科结构趋于合理, 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4. 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依法规范办学行为。

强化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成效明显。教育领域违规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义教阶段“一费制”全面落实, 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5. 加大教改力度, 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两基”重中之重不动摇。自1996年实现“两基”达标以来, 更加突出“两基”重点, 把“两基”的巩固提高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常抓不懈。近年来, 在初中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两基”各项主要指标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略有提高。

摘要:近年来, 大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浪费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 小学教育作为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 倍受关注。在小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间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 值得每个关心教育的人思索。其中与我们的生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之一, 就是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的乡村小学生向城镇中小学校转学, 造成城镇中小学校学生人数过于集中的现象, 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浪费问题。在景泰县, 随着近年来全县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广大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一现象也日趋明显, 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文章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 在此进行总结报告。

关键词:教育资源浪费,问卷调查,择校

参考文献

[1]景泰县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EB/OL].景泰县人民政府网站.2006, (10) .

乡村田园小学作文 篇5

春意盎然的春天惹人喜爱,百花争艳的夏天固然迷人,果香飘逸的秋天值得赞美,银装素裹的冬天着实壮观。但是春天的神秘和夏天的奇特更加让我震撼,它们的美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春天的乡村,那是多么的美丽。柳树的枝条上抽出了嫩芽。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不论你到哪里走走,总会看见一棵到两棵的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村子里的瓜藤向你打着招呼,它们被青青的嫩芽所覆盖,充满了希望。小河里的鸭子嬉戏着,不时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不停的叫着,好像在为春天的到来而高兴,真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美丽极了。

夏天的乡村那就更有趣了。早上,天气晴朗,太阳公公让小花小草变得精神了。孩子们出来玩耍,面带笑容,互相追赶,跑着、闹着、嬉戏着。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把地面烤的滚烫滚烫的,地里的庄稼被晒得无精打采。一丝风也没有,屋里特别闷热。老人们从家里出来了,坐在阴凉的地方,摇着蒲扇说:“热死了,热死了。”就在这时,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真是“好雨知时节,当‘夏’乃发生”啊!

乡村小学落伍的原因及其治理 篇6

现在,乡村小学学生学业基础差,学前教育尤为滞后,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师资力量弱,教学开展不科学,缺乏教学艺术,教研薄弱,课堂开设不齐,学校管理水平低。学校薄弱的表现很多,最终都反映在教学质量的低劣上,教学质量差,导致学生就学不积极,转学现象严重。

一、乡村小学落伍的原因

乡村小学的生源,由于学前教育的缺失,刚进校时各方面的学习习惯,都得从头做起,在起点上便输给城里的孩子一大截。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便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城市学校就读,剩下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才把孩子送到学校,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多数为了生存进城务工,孩子自然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缺乏了家长监督和引导,学习由此受到了很大影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那套方法仍停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很多孩子回家后就放任自流;有的孩子甚至四处游荡,无人问津学习问题。过上一两年,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有点天赋的,一想到在村小读书会耽误前程,就想办法送进城了,最后就剩下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这样的现实是教师所无法改变的。

乡村小学师资之弱是针对低学历而言的。而随着近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不合格的民办、代课教师已全部消失,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师范生。有的教师还自考取得了大专及以上文凭。而学历本身说明不了一切,为什么同班的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域,其教学成果会有天壤之别呢?可见,师资队伍如何使用很关键。教师的合理流动是积极的用人机制,那些被视为“骨干”的教师如果没有流动机制未必会成为“骨干”。不用担心人去楼空,不管怎样,走不光人,走不垮学校。我个人赞成部分地区,在同一县城(区域)形成的人才流动机制,让部分“骨干”带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教学是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学工作开展中的所有问题归结起来,症结无非只是一个:教师素质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一位教师在任何一方面不合格,都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大部分地区教师流动机制缺乏,而乡村教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来对待教学。无论是在个人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少有进修,思想上总觉得“天高皇帝远”,谁还会来这破地方管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总是随意化。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乡村教师生活条件恶劣,心理存在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工作不过是在给校长打工,要看校长的脸色行事,责怪他们觉悟低并没有用。在乡村,要好好工作,三分靠自觉,七分靠管理,越是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提高工作积极性越是要靠管理。乡村学校的一切薄弱点说严重一点,都可以归结到管理上。我对整个乡村小学教师作了简单统计,在大部分学校,校长的作用只发挥了三分之一,老师的干劲最多也使出了20%~30%。很多教师在闲聊时表示自己会教书,且同样的学生是可以教出不同的成绩的。可努力了几年也没被人发现。可以理解,人都有被别人理解、认可的需要,可因管理原因,我们可爱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竟失去了最基本的为师标准——育人为本。

二、治理落后的建议

1.认清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从头扎实做起

乡村小学在短期内想要迎头赶上城市发达学校是不切实际的。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乡村孩子的学习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孩子,师资力量的配备更是不足。我们不能与城市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再好的选手也有落后者,更何况我们的起跑线总是比别人落后一大截,再去和别人比就会显得更加落后了。课程结构必须合理,课程设置要适合农村孩子的实际生活和生存需要,突破单纯的精英课程模式,办学要有个性、有特色,量其所能、各显神通,要办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至于用“就近入学”“划分片区”的方式来平衡生源,我们认为很难实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人为地剥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我们只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们应苦练内功、提高质量,以自身的质量吸引学生,和其他学校相互竞争,形成学校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

2.教师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必须下死功夫武装教师,否则教育就没有希望。当好教师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文化知识,对所教学科知识要懂深、懂透;对教材要吃通;二是专业技能条件,包括教学思想先进、能管理、善表达、言行富有激励性;三是态度条件,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无私奉献。武装教师,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抓出成效,要严格执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以此保证继续教育出成效,不走过场。要把岗位读书和教学反思、教学问题作为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技能的主要活动形式,并将这些活动和每年成绩考核评优晋级利益挂钩。

3.管好管理者

(1)组建高水平的管理班子。村级学校管理班子较为随意,许多都没有正规管理方法,上级管理者在考虑这一问题时也没有全盘考虑,都是在学校一班子人中选一位适合的人便了事,至于能否胜任管理工作则不闻不问了。我认为片区领导应做全盘统筹安排,将有管理水平的教师派到合适的地方管理,既实现了个人价值,又让学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管理好班子的作风。管理者务必要深入教学一线,多上课、多听课,不断总结升华为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主张,用以对教学做切实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领导和管理。要把校长和其他管理职位当做一个大事业来干,不能当“官”来做,更不能毫无作为。

(3)管好学校的会议。学校的教师大会,不能只是传达文件、通知、讲讲纪律或者布置清洁卫生,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大会是专门管理与教学业务和政治思想的相关内容。否则,干部、教师提高业务的风气就不容易树立起来。

4.开展帮扶,共享资源

在同一片区内要实行教师定期对口交流,乡村小学的教师要向好的学校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条件好、业务强的教师也要下乡支教两三个月,体验生活,给乡村教师做业务指导。

5.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基础知识,搞好过程管理

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只要教师爱岗敬业,相信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乡村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查找到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找到学生成绩的突破口。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改掉一些坏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乡村教师付出的努力肯定比其他地区的教师多,但只要有收获,相信大家还是乐意为教育事业做奉献的。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大堡小学)

乡村小学 篇7

高坪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乡村学校, 坐落于四川省华蓥市观音溪镇一个山梁子上。学校有九个教学班, 学生300多人, 教职工32人, 其中美术老师只有一个。现在大多数的乡村小学都是九年一贯制, 存在整个学校只有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这种现状, 所以高坪小学的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高坪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 一) 教学设备状况

借助假期的时间, 我对高坪小学的画室和教室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对该学校的教学设备进行了统计。大致数据如下: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知, 高坪小学的教学设备基本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但这些设备多适用于高年级的学生,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用性似乎没有那么强, 很多教学器材用不上, 而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器材又不足, 比如铅笔、剪刀、速写纸等材料, 另外学校没有专门的学生作品展览室和贮藏教具场地, 学生作品和教具都是放在画室里面的, 难免有些拥挤。

( 二) 师资力量的状况

通过对学校唯一的美术老师采访, 了解到新课改之后学校有了专业的美术老师, 美术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师资依然是比较缺乏, 学校只有一个美术老师, 而且还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 难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 学生的差异大, 需要美术老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因材施教, 老师担任的课程过多容易分撒老师的精力, 不能保证每一堂美术课的质量。

( 三) 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情况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美术课逐渐被师生所重视, 美术课的地位相比以前有所改善, 为调查高坪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情况, 我对该学校的小学部 ( 1—6年级进行了问卷普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小学生有236人, 收回有效调问卷223份, 以下是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都很喜欢美术课, 学生们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美术课的作用, 他们学习美术的主要渠道是来自老师讲授和美术教材, 所以课堂上老师们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至关重要。大部分学生觉得美术课节次太少, 不能满足学生对美术的需求, 认为每周四节为宜。从调查表中还能看出, 新课程改革后, 美术课被占用的情况较少, 美术课堂上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学生也较少, 但美术课被占用和美术课堂学生作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还是存在, 所以有必要提升美术课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高坪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高坪小学地理位置偏远, 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使得很多美术老师不愿到乡村基层工作, 从而导致了师资力量的缺乏。加上交通不是很便利, 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相对较少, 不利于教学经验的交流。学校应该引进专业的美术老师, 当地教育部门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例如提高住宿条件、增加薪酬待遇和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等等,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努力做到招的来、留得住”[1]。

同时学生接受美术知识的机会较少, 不像大城市中的孩子, 有机会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去参观优秀的美术作品, 更没有机会去专门的美术培训班接受系统的美术知识, 这是乡村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美术知识, 老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美术的学习, 让优秀的学生作品在校园中展览,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2]既能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老师也可以组织相应的美术竞赛,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

总之, 高坪小学美术教育状况只是一个局部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代表一定区域的乡村美术教育情况, 其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性。通过对高坪小学提出相关的对策, 希望也能对其它学校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金昌浩叶晓敏.《岑溪市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艺术教育

撤留之间:乡村小学的今天与明天 篇8

其中几项敏感的调查数据,例如,52个县1155所学校辍学人数由2006年的3963人上升到2011年的8352人,增加了1.1倍等,这些布局调整引发的新问题立即引起人们的热议。

布局调整成效如何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它对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审计署专项调查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办学规模和效益,2006年至2011年,1185个县共撤并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9.6万所,新建和改扩建设施相对齐全的学校1.22万所,校均学生人数增加17%,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二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的优化,2011年被调查县的学校专任教师平均比2006年增加35%,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增加1倍以上,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增加19%以上,小学和初中的生师比均有所下降,更好地满足了“一科一师”的教学要求;三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升了办学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就甘肃省来说,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省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学校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很多学校生源不足,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偏远学校生源减少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空壳”现象。

从2006年起,甘肃省加快了布局调整步伐,各地按照本地实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2001年至2010年间,我省小学减少了5895所,初中校均规模由766.4人增加到872.7人。

从全省角度来看,通过实施“四个集中”调整,校均规模逐步增大,有利于发挥资金的集中和规模效益,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教育投入方式,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率。通过撤并教学点和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很好地促进了集约办学,规范办学行为,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实现教师资源集约。同时,实行寄宿制教育,还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减轻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问题在哪里

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盲目和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引发了新的学生上学难等问题。

如,审计署重点抽查的25127个学校的1257.63万名走读生中,有49.31万名(占4%)上学单程要徒步3公里以上,其中10.03万名要徒步5公里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山区或丘陵地区。而在审计署走访的7.2万名乘车上学走读生中,其年人均上学交通费支出为839元,比布局调整前增加390元。19.99万名校内寄宿生年人均食宿费支出1658元。同时,审计署还调查了3.28万名家长校外租房陪读学生,年人均费用支出8046元,占其家庭年均收入的36%。同时一些地区片面追求集中办学规模,使现有生源大量向县镇学校集中,抽查显示,有2140所县城学校(占65%)的班级学生规模超过国家规定的50人,其中352个班甚至超过了100人。

其实,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今年5月审计署《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布之前,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意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布局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过急过快的情况,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二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参差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由于撤并学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跟不上,生活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寄宿制学校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条件得不到保障。四是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五是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

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审计署的调查结果还是国务院《意见》中所指出的这些问题,甘肃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省政府也指出:有的地方脱离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学校覆盖半径过大、校均班额过大、安全隐患增多,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校舍处置不当,致使教育资源浪费和流失。

如何规范

如何在调整过程中考虑到农村特别是农村偏远山区的经济社会、地理位置和教育现状等问题,不能因为调整而损害农村学生的教育权利,增加农村家长的教育负担,这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尺,考验着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

甘肃省政府及时调查研究,于2013年4月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要合理确定区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和规模以及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功能和分布,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保证学生就近上学。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选择走读或寄宿。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要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防止因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和“上学难”。

《意见》认为,村小学和教学点是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难点和“风险”点,也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点。

为此,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省上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如,要继续推进学区统筹教学管理机制,实现“学生不动资源动”或“送教上门”。同时,可采取“并”、“挂”等形式(“并”即乡镇中心小学可兼并周边邻近的村小学,形成规模优势;“挂”即对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保留教学点,挂靠在相距最近的小学,实行“一校两区”或“一校多区”管理),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作用,通过统筹安排课程、组织教师巡回教学、连片教研、集中备课等方式推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学质量。

另外,从经费和政策上予以保障,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并采取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岗位津贴等有效政策措施,吸引、支持优秀教师到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要加大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短评

学校布局调整绝不是简单的撤并和集中,归根结底,它一方面反映了城镇化背景下学校布局的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教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不是学校规模的增大,也不是学校的“城镇化”,它更加需要教育资源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换句话说,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核心是,不管学生在教学点还是在城镇学校读书,都能享受到一样的教育资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相反,如果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上的学生无法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即使保留了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家长也会想方设法送子女入城,哪怕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对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所谓“空壳”学校进行撤并或“自然淘汰”,将会对当地学生造成两重伤害,一方面损害了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造成学生上学难和家长负担的加重。

乡村小学 篇9

关键词:乡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个学科在教学上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乡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合作探究走过场。由于受实验器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条件制约,许多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探究式学习成为空谈;②科学探究层次浅。在探究活动中,很多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并没有进行深层次反思,流于形式;③准备不足带来的误差。实验教学前,由于教师准备工作不足,以至于课堂实验成功率不高,只好以“误差”等理由来向学生解释;④课件演示代替实验。实验教学完全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演示替代,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科学素养更是无从谈起;⑤教学时间不足。多数乡村学校科学课教学时间设置分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探索、总结和分析,显然不现实。

乡村小学科学教育应立足乡村实际,发挥乡村优势,积极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提高乡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助飞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际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教学区域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取舍教材,整合教学资源,独具匠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重视资源的整合利用

很多乡村小学受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缺少科学教学资源,因而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凸显地域资源特色,变主动为被动,迎难而上。

1.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十堰乡村森林覆盖率高,水土资源丰富,这无疑是天然的科学资源库。学生从小就与虫鸟为伴,与山水相依。相比城区而言,这给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教授“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去野外收集花朵,课下在校园一角举办小型花展,让学生选一个解说员,向其他班级同学介绍花的名称、形态结构及怎样开花结果;教授“水资源”这一课时,提前让学生去探索丹江口的水质特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取丹江口作为南水北调的源头之一,如何保护家乡的水资源才能确保把一江清水送往北京;教授“岩石的组成”“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等,可以引导学生到学校附近收集各种岩石,制作岩石标本,也可以选取十堰比较有名的绿松石,让学生去探索它的特征;教授“植物的种子”这一课时,鼓励学生在课下用大豆做实验,观察大豆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春天来了,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亲临自然,让学生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鲜活资源,学生玩起来十分有趣,教师教起来也十分轻松,而且确保科学课教学的规范化。

2. 自制器材的有效利用

乡村学校的实验器材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自制实验器材。自制实验器材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取材容易等特点,还可以节约学校经费。

3.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

目前,十堰市大部分乡村学校具有理、化、生实验室,齐全的网络教学设施,以及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实验的教具。但在给初中生做实验,小学生上科学课的时候这些资源却很少用到。教师可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为科学实验课增添色彩。

4.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发挥网络优势,让乡村孩子分享现代教育信息。目前,十堰各县市的乡村小学已经全部实现“班班通”工程,科学课堂也瞬间增添了无限活力。有的内容很难理解,但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学生很快便能形成感性认识,进而树立科学的新观念。

二、重视规范的实验流程

1. 激励学生参与器材准备工作

课前收集器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因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准备器材,在上课时展示。然后,让教师查漏补缺,把没有或不能收集、准备的器材提供给他们。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一课时,安排学生在不破坏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情况下去收集各种叶子。学生兴奋地捡回了一大把叶子,有梧桐叶、银杏叶、杉树叶、铁树叶、黄杨叶等,形状有圆形的、扇形的、卵形的等,叶缘有全缘的、波状的、锯齿的等,各种各样的叶子都有。笔者让学生观察收集的叶子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比较新鲜的树叶与落叶,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对于生活在乡村的学生来说,随时可见这些来自于大自然赐予的科学材料。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会发现自然的魅力和科学的神秘。

2. 注重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导入激趣这一环节,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一课时,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猜谜语:叶子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镰刀外面长毛毛,镰刀里面藏宝宝。谜底揭晓,学生就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对种子的探究就会引发许多兴趣和问题,探究教学的氛围更浓厚了。最后,教师还可设置疑问: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入本节课所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

3. 实验过程的有效调控

(1)紧扣实验目的,明确观察任务。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没有目的,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学生观察实验时,如果不清楚目的,往往导致学生只注意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实验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一要安全分发实验器材。考虑到安全问题、实验要求等因素,有些实验器材应在课堂上分发,如开水、有危险的药品,如高锰酸钾、酒精等;有些则在课前分发,节约课堂宝贵的时间。总之,教师要心中有数,确保实验器材的安全和最优化。二要指导学生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学生操作错误,一般是由于不了解操作步骤或疏忽所致。例如,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必须放平,观察者的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等。教师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领,使学生了解每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三要全方位细心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四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方法、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用简明的语句或学术语叙述,这是巩固学生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学生往往重实验、轻记录,教师必须予以严格要求,及时指导。

(3)激励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是小学科学实验中的主角,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对于一些安全、易操作的实验可以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演示操作。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邀请学生上台来做“振动的音叉轻触水面”的实验。由于演示的主角是学生,学习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都关心实验是否成功,因而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当上台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才会对实验课更积极。

4. 正确进行实验评价

教师对实验的评价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同时注意评价的真实性。实验评价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要注意正确评判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明白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在今后的实验操作中更加注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因地制宜上好乡村小学科学课 篇10

一、 乡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1. 合作探究走过场。在乡村小学,由于受实验器材、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科学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很少,探究式学习得不到落实。

2. 科学探究层次浅。很多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3. 实验准备不足带来误差。实验教学前,由于教师没有预先多做几次实验,以至于课堂实验成功率不高,往往出现实验失败的尴尬局面,教师只好以“误差”等理由向学生解释。

4. 用课件演示代替实验。实验教学完全利用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演示来替代,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5. 教学时间不足。 教学时间的不足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手脚,多数乡村学校一周只有两节科学课。多数时候只有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探索,然后用一节课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乡村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乡村教学资源丰富等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取舍教材,整合教学资源,独具匠心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二、 乡村小学上好科学课的基本策略

我们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因地制宜,凸显地域资源特色,变主动为被动,迎难而上,解决问题。

(一)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在乡村,森林覆盖率较大,水土资源也颇为丰富,这无疑是一个天然的科学资源库。学生从小就与虫鸟为伴,与山水相依。相比城市而言,我们在科学实验教学上有更大的便利。例如:在教授“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去野外采集花朵,课下在校园一角举办一个小花展,派一名小小解说员介绍花的名称、构造以及何时开花结果;在引导学生研究水资源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探索水库的水质,以及如何保护家乡的水资源;在 《岩石的组成》《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等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到学校附近收集各种岩石,制作岩石标本,探索岩石的特征;在引导学生研究植物的种子时,鼓励学生课下用大豆做实验,观察一粒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春天来了,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开展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活资源,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

(二) 选择和优化探究材料

一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准备实验器材。学生参与课前收集实验器材,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搜集、准备器材,在课上展示。教师再查漏补缺,把没有或不能收集、准备的器材提供给他们。笔者在教学《植物的叶》 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在爱护植物的前提下去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学生们兴奋地捡回了一大把叶子,有梧桐叶、银杏叶、杉树叶、铁树叶、黄杨叶等,形状有圆形的、扇形的、卵形的,叶缘有全缘的、波状的、锯齿的,种类非常丰富。再仔细一看,有几组叶子都是一些不完整的落叶,没有一片完整的、新鲜的树叶。于是笔者先表扬他们通过找叶子真正做到了“爱护植物”,然后从别组挑选出他们组没有的,再来观察这些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比较新鲜的叶子与落叶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积极参与准备探究材料,能更好地发现自然的魅力和科学的奥秘。

二是要有效利用自制器材。乡村科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自制实验器材。这样不仅可以补充现有教学仪器的不足,节约开支,而且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取材容易,对提高乡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是最大限度利用学校的实验室。目前,乡村学校大多数拥有装修条件好,宽敞、明亮的科学实验室和网络,有比较齐全的教学设备。科学教师可将这些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提升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四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目前,许多乡村小学已经实现了“班班通”,有些科学课的内容很难理解,但是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学生很快能够获得丰富的感知,进而形成科学概念。

(三) 注重情境导入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好本节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好激趣导入这一环节,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如 《种子的萌发》 一课,在导入时让学生猜谜语:“叶子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镰刀外面长毛毛,镰刀里面藏宝宝。”学生通过猜谜,就明确地知道了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对种子的探究。接着老师设置疑问: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种子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由此就引入了本节课所要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

(四) 有效调控实验过程

一是根据实验目的,明确观察任务。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不清楚实验目的,往往出现盲目与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错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分发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实验要求等。有些实验器材应在课堂上分发,如开水、有危险的药品等;有些则可以在课前分发,以节约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指导学生严格按操作规则进行实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使学生了解每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使用多种感官,全方位细心观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 还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记录实验方法、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用简明的语言或图的形式记录。

(五) 正确进行实验评价

教师对实验的评价不需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同时注意评价的真实性。实验评价对于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要注意正确评判实验结果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其明白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在今后的实验操作中更加注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总之,作为一名乡村科学教师,只有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重视规范的实验流程,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一切资源,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乡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摘要:当前,乡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面临众多问题。本文回顾了乡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同时,探讨上好科学课的基本策略,旨在为推进乡村小学科学课建设提供一个积极的探索和参考。

民国乡村小学校长的工作日记 篇11

升迁之际,刘百川的心情不只是激动。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就在几年前,他还在反复断言:“假使我做校长,一定能胜任愉快。”但越思忖,他越感觉责任重大,而昔日的雄心壮志,此时全部化成了自惭形秽,正如在日记中描述的那样:“到了今天,我的勇气,因为畏惧、忧虑、惶恐,骤然地减退,几乎减到零度了。”

附小之困

刘校长的忧虑并非毫无依据,他揽下的是一项棘手的工作。东海位于苏北,地广民穷,附小虽惨淡经营,但工作依旧难有起色,更尴尬的是,他几乎没有经验——内功不足加上条件所限,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最初几天的走访便印证了他的猜测,日记的开篇几页,多数是围绕着缺憾展开的,比如设施方面的不足,就几乎占满了7月6日的内容:

(一)校工室内的光线太黑暗,空气太潮湿,对于校工的健康很有妨碍……

(四)大会堂容积太小,光线太暗,不甚合宜……

(五)儿童用图书馆在楼上,儿童上下很不便利……

(十二)教师参考图书、教物及一起标本很多,这是教学上一大帮助。惟细查多霉烂之处,想已久不应用,并未洗刷暴晒。

(十三)教室均系新式楼房,容量均合度,惟二面窗户均太近黑板,每级学生太多,有人桌位靠近黑板,这都是造成近视眼的最大原因。教室设备嫌太杂乱,没有组织……

这些被逐个罗列起来,共有17条,至于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个别教师的品行难以胜任:“教社会的徐先生,到了做笔记的时候,便把教科书上的表解或问题,一起写在黑板上,叫他们(学生)依样画葫芦地抄下来,有的字不认得,有的句子看不懂,他也不管。”

30年代初,正是民生多艰的时期。既然工资捉襟见肘,又无升迁之希望,怠惰便在教员心中暗自萌生。与徐先生类似的情况,从友人辛祚义的信中,也可略见一斑:“我觉得现在一般小学教师,职业的兴趣太差,平常对于上课,处理成绩,都是敷衍了事,到课完的时候,便各走各的路,有谁去指导儿童活动?更有谁去努力研究教育……至于教师闲着做什么事呢?茶馆吃茶,酒店吃酒,到同事的家里去叉麻雀,常常有之,甚至叉了一夜的麻雀,明天请假睡觉,这是如何可叹的事!”

平心而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只要重视便可解决,而最大的挑战,恰来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私塾依旧盛行,这种逆流背后,实际是对新式教育的不信任。虽然科举不存,但在苏北,其内容和方法,却几十年来因袭如故,学校无法服务于社会,甚至和公众产生隔阂:“家庭里对于学校第一件事不满意的,便是在学校里学的,没有什么大用处;尽管笔算考了一个甲等,但是到了家里,甚至不会算五斗米或半斤油的价钱;小字尽管把《灵飞经》写得很好,但日常用的字,常会写不出来;尽管会做记事文、议论文,但是不能写一封很通顺的书信。这都是学校太注意形式的训练了。”相较之下,私塾虽然简陋,但传授的却是珠算、书信写作等实用技能,毋庸置疑,这与众多家长的意图不谋而合。

制度之变

要想赢得支持,必先改变局面,而刘百川的革新,又并非以横冲直撞开始。他不断记录着所见所想,有时是三言两语的片段,有时竟洋洋洒洒达数百言,作为斟酌酝酿的成果,7月11日,校务纲要雏形已具,它将作为原则,提纲挈领地指引附小的活动,其中,“发展儿童个性、适应社会需要”,更是被列为首要的原则:

“校务进行……最重要的原则有六:

(1)发展儿童个性:一切教育设施,都要以儿童为本位,创造环境以满足儿童的生活,并利导儿童的心理、生理的发展。

(2)适应社会需要:调查社会状况,地方职业种类、家庭生活情形、毕业生出路等,作为设施教育的标准。

(3)注意经济效率:凡所设施均须注意教育效能的增进,从学理方面谋求经济的法则。

(4)应用科学方法:一切事业的进行,均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考核结果;事前尤要有精确的计划和步骤。

(5)形式、精神兼顾:一面谋形式的改善,一面谋精神的充实。务使表里一致,以免畸形地发展。

(6)注意分工合作:校务采分章制度,各事设有专责,以免互相推诿或互相冲突的流弊。如有须改进的地方,先公开协议。

校务进行,应特别努力下列几件事:

(1)罗致优长的人才:根据为事择人的原则,罗致有兴味经验的各项人才。

(2)改良环境及设备:凡设备方面有不合宜的地方,应次第加以改良,一方面要求合于卫生,一方面要适应儿童的需要。

(3)要尽力提倡教师进修,如组织研究各种研究会、读书会、参观团及出版刊物等,都是提倡进修的好方法。

(4)注意儿童的研究: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儿童的研究,实为目前重要之工作。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之程序,学习心理方面的各项问题,都要加以切实的研究,作为改进教育的措施。”

即使是今天,这份颇具科学色彩的文件也令人眼前一亮。刘百川将其归功于母校——省立第八师范学校的培育,正是这所学校,在诸多领域开了地区之先河。《灌云县教育志》写道:“1914年秋(民国三年),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在灌云创建。校址在县城板浦陶公祠及崇庆院内……管理极严……教员皆聘请学界水平较高者充任”,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传授国文、算术等基础科目的同时,学校还教授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小学行政,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被传到了落后的东海县城。

校务纲要大功告成之际,刘百川的精力转向财务,这项工作的直接目的,便是为科学管理打下基础。动手之时,他骤然注意到,这又是一场同积习的较量。

预算制度清末引入中国,明面为各界所恪守,实际执行情况却并不乐观。地方政府的预算几近虚设,至于学校,诚如日记中所言:“校长的钱袋,便是会计处。”资金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利用管理疏漏损公肥私者亦不乏其人,种种积弊陈陈相因,形成了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例如一般小学,纵然账面看似完备,但经费早已积欠,有的学校,拖欠工资竟至一年。附小虽不至此,但亦可称得上是勉力维持,日记中有“薪工占百分之八十,行政费和杂费各占百分之十,另列百分之五的预备费”、“凡是预算没有列入的款项,不得动支”等词句,7月底的日记提到,修葺教具时,竟是校长带领教师和工匠亲自上阵。这尴尬的一切,正体现了民国教育蹒跚前行的事实。

但刘百川的雄心壮志,并未因此消磨殆尽。“我们要下另一个决心,拥护我们的主张。”随着开学临近,完善校务成为新的当务之急。虽然压力重重,但令人惊异的是,在日记中竟没有“疲惫”、“劳累”,取而代之的是“商量”、“不妥”、“有无问题”——即使是细枝末节,刘百川也不免反复斟酌。对下列片段的截取和摘录,或许能反映出这位先驱的用心良苦。

对教材的选用:“教材内容及形式:要是和普通社会的需要,要适合时代的要求,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胜利,要活动而富有生趣,要多美丽的插图,纸张印刷要合于卫生,版本大小要适宜。教材的排列及其组织:由旧至新,由近至远,由易至难,由具体而抽象,由创作而欣赏,由心理而伦理。”

课程的安排:“用心精密与筋肉运动细密的功课,时间宜短不宜长;学习困难的功课,宜安排在上午;功课不须用心的可安排在下午;饭前饭后要避免体操和运动;用手与用脑的作业,要相互调剂。”

教室的布置:“一般学校里的黑板,总是挂得太高,儿童不能使用;挂得不稳,写字时候格格作响。我们这次挂黑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在墙上预先订好横木,挂也不费事,黑板的高度,以儿童能自由书写为度,假定黑板与地板之距离的标准如下:幼稚园及一年级,二十四寸;二、三、四年级,二十六寸;五、六年级,三十寸。”

育人之道

显而易见,这样的精心思量,在教师基本面容呆滞、师生基本关系对立的传统学校里,无疑是一个亮点;另一方面,他显然察觉到了“工业化教育”的弊端,即纯粹将知识强加给孩子们,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作为校务工作的关键,刘百川对“训育”很是在意。所谓“训育”,即对学生品德的训练和培养。训育的制定和实行,实际关系到附小的未来:受其熏陶的学生,终将接受社会的评价,而这正是对附小工作的最好检验。

因此,该项工作从上任伊始便被列为重中之重。一个月的思忖过后,年轻的校长终于开始着笔:“根据儿童生活教育的原理,搜求需加以训练的事实……根据家庭、学校、社会的实际生活,提出有价值的习惯……分析人生习惯、态度、理想的种类,汇集须训练的事实……长期地记载并统计儿童的行为和习惯,将儿童已有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编为训练的条文。”

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非常详尽的训育标准,从“不撒谎”一直延伸到“爱护国家”。根据学龄的不同,它们又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无处不透露出性格塑造上的深谋远虑:“别人问到什么事详细告诉他”“对工人平等看待”“辅助残疾和弱小的人”“遵守合法的裁制”“常做正常的娱乐”“做别人不敢做的好事”“爱护团体的名誉”……至于具体执行,刘百川放弃了铺天盖地的口号和灌输,用制度的力量取而代之,最终,“国民素养”将被融进学校——对于整个附小,这将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指导儿童实践的时候,可由儿童自己反省,可由儿童互相报告和全面,也可由教师讲解条文的意义和实践的方法,让儿童去练习。考察儿童实践的结果,适用下列的方法:(甲)备具记载簿一册,簿内开列训育标准之条文及儿童姓名;(乙)发现有儿童违反训育标准时,即于簿内再记一次,连续发现数次,即记载数次;(丙)一学期终了,发现最少者,性行成绩最好;(丁)依发现次数之多寡,评定各人性行的成绩,分优上中下劣五等,各等级的人数可占全人数百分之若干。”

至此,万事俱备,但刘百川的心情更加不安,招生即将展开,在基础教育无法普及的大前提下,诸如附小之类的“名校”,对申请者择优选拔,自然成了势在必行的工作。东海附小在民国二十年只计划招八十余名新生,而前来应试的却有375人,供应和需求的缺口如此巨大,以至于“关系”难免暗中萌生,有人在做,便有人在看,这一切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召来非议、攻击和指责。

此刻的附小,掌握着传授知识的权力,而校长刘百川,俨然成了数百名学童的命运主宰,他相信通过制度,积弊将被克服,这一切的前提是秉承两个原则——合理和公正:

“考试的方法,要力求合理,考一年级儿童,便要演四则算术,二年级儿童,便要举行书面的常识测验。有时故意将题目出得深些,使儿童做不出,这都不是合理的考试。南京某著名小学考幼稚园儿童,在黑板上画一只大象,认得象的便取,然在南京,四五岁的小孩子,能认识的着实不多。

一般学校里招考新生的方法,不免被别人怀疑,因为与学校先生有关系的儿童,结果都录取了;与学校先生没有关系的儿童,尽管成绩很好,往往不录,因此我们决定招生要请少数与本地没有关系的先生去办理,题目绝对地秘密,成绩不妨公开地发表。这样便可免去社会上人的疑虑,他们也不再请学校先生吃茶吃酒,做无谓的请托了。”

故者之思

据刘百川在日记中所言,虽然落榜者稍有怨言,但录取的整体效果,依旧是令人满意的,而新生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点:越是穷人的子弟,成绩优秀者越往往有之。或许在这些志气昂扬的孩子身上,隐约能看出他当年的影子,而社会的前途,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显露出一丝进取和朝气蓬勃。开学之后,附小一切进展顺利,然而9月6日,日记已出版的部分却戛然而止,据刘百川的解释,中断的原因仅仅是纸张用尽了。然而事实或许更加严峻,不到两周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使“教育强国”成了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正如赵欲仁先生在《小学最低限度行政标准》中所言:“德有克虏伯,能使本国军械甲于世界,雄视全球;法有巴斯德,能使酿酒造丝等业,特别稳固,国富顿增;美有爱迪生,能使事物日异月新,开辟无数利源。”而在民国教育者的眼中,中国自己的克虏伯、巴斯德、爱迪生,正是将通过逐渐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选拔、培育和脱颖而出,这些有用之才将构成一股力量,将黑暗和腐朽一扫而空,国难当头,或许是赤子之心殷切,刘百川和上级才急于将上述心得整理并付梓。

在日记的最末,刘百川说明这仅是上册,然而出于种种因素,计划中的续作最终没有问世。在接下来的两年,他全身心地投入校长的工作中,1935年被派往镇江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任实验区主任,在此期间参与组织了“中国教育研究社”。解放后,刘百川担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1971年去世前,他不顾病重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任重道远》,它的结尾“教学不已,阖棺乃止”后来成了刘百川的墓志。对这位先驱而言,生平的遗憾还有很多,但值得告慰的是,那些理想和信念,却并没有被时光埋没,《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这本貌不惊人的小册子去年又一次再版,这或许就是其价值的明证。

图:

“百川三十小影”。刘百川,原名刘于左,江苏滨海县人,幼时家境贫困,春荒竟至三餐不周,但仍一心向学,最后从普通的小学教师被提拔为校长,最终成为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朱智贤对他有这样的评价:“百川具毅力,富才干……其戮力事业之精神,尤为常人所不及……健谈能文,所至之处则谈笑风生,座中为之乐而忘倦。”

20世纪40年代,陕西临潼,一个专心听课的二年级小学生。她是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 手里拿着毛笔正在练习算术。

20世纪30年代,广西钦州,一群学童面对镜头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无论是传统时代还是现代,秩序性以及对行为和道德的规训,都是教育的重点。在这本民国时期的小学教科书《新编中华修身教科书》的第1册第2课中,就展现了这一教育观念的践行方式。道德的权威通过让学生排队进入课堂和起立问好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在这些初入学校的小学生脑海中扎下根来。

民国时,某小学低年级的读书会。图/FOTOE

文学性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缺失 篇12

乡村小学的教师贯彻的 “课程内容”的努力首先体现为一种顽强的 “课文至上”的追求。教师们都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视课文为神圣的职业意识, 课堂活动的中心任务就是让学生不留任何缝隙的吃透课文。在所经历和观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内容的歪曲或修改是常有的事, 可以包括为无意修改和有意修改, 前者是老师水平有限对内容理解不够; 后者是老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看出按课文中的浅陋和谬误之处, 所以他会在讲授的过程中拿其他的东西丰富它。这就会出现两种课程内容: 反课程内容和非课程内容。对乡村小学来说, 由于教师水平有限, 有意修改内容的比较少见, 更不会出现反课程内容, 他们只能按部就班地展现内容情节。

乡村小学教师教学特变重视词和句。在一般人的传统概念, “断文识字”是上学的主要目的, 实际上识得字词是学好一节课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观察非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重情节是通病, 其原因是他们视情节是一条死狗, 好抓得很可靠得很, 随抓随在, 最后可以在课堂上杀掉时间。情节也最有趣味, 借此吸引学生。情节之外的东西更复杂、更丰富也更精微的东西, 在课堂上将他们表达清楚有些困难, 对于乡村小学中师毕业的教师们有那样的心也未必有那样的力。

问题出现了, 这种重视情节是对文学性和审美性的忽视, 使学生缺少真正的欣赏和精神性的感悟, 而只能从语文的情节中获得乐趣。“一问一答法”在其他学校出现, 问题严重,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老师没有别的东西可讲, 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只是杀死时间, 你不会讲文学, 就剩下了大把的时间, 老师只能用 “问答法”消磨时间。原因在于: 1. 小学语文课本的编辑思路就没有给文学留下什么空子; 2. 看小学语文课本的指导思想就知道。这种缺少文学内容更严重造成老师上课的主观性丧失, 没有主观性, 老师就失去了个人魅力和精神力量, 讲的课就没有感情投入, 不会对他们有真正的热情和爱, 缺少文学性变成政治性的教条与灌输, 即使是思想道德教育因为缺少了文学性, 也变成没有真正的感染力和陶冶力量。一种文化的生成必须经由真实的文化过程, 也即是必须经由真正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修养的过程。不是仅仅重复几句口号, 就能变得有信仰有道德, 这只能算是一种文化衰落的征兆, 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上对文学性的删减正是文化衰落的一种体现。在乡村小学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对语文课中文学性的排斥, 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大纲, 参考书教材和教育管理上的排斥, 深层原因是简单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所谓文学性都是面对现实生活, 充斥着复杂真实的人的情感和价值的体验。而我们的学生教材, 都是非常恐惧这些真实生活, 其内容是道德十分纯洁, 善恶关系十分纯粹, 他们进行编教材的时候如果内容有文学性质, 他们会努力的进行删减, 或者是, 规定教法教规, 来限制这种文学的色彩, 这种 “纯洁—单纯”化的指导思想坚持的是正面教育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 《骆驼祥子》 《雷雨》 《孔雀东南飞》都是歌颂爱国或者忠贞爱情的, 而有些情节, 比如乱伦和卖淫的情节遭到删减, 这种纯洁的选文与教学标准将课文变成了宣传品, 将教育变成了宣传。

这样正面的宣传未必能对学生产生持久正面的影响, 并且有时结果适得其反。正面的教育需要树立真实的情感与价值才能实现, 这一点对语文课本来说, 只有加上文学性的特色才可以满足。

二是在语文教学中, 过分突出知识化取向, 并且这种取向有教材和升学考试得到强化。这种知识化使得文学性的生存空间狭窄, 更为严重的是在意识上否定了文学性, 因为文学所倡导的文章的多义性和自由地表达性, 是标准语文知识所不允许的。如果谁在课堂上张扬文学的自由性, 那么他会被其他教育人员天上毁灭学生前途的标签。

因为在这种普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背景下, 乡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学性缺失就不难理解了。我们也不应该严厉指责, 它只是我们了解中国整体学校文化生态的一个步骤而已, 这两年我们主要关注城市学校状况, 对乡村学校的关注不够, 它能为我们了解乡村学校提供帮助, 能够实现 “课堂内容”到如此地步, 已是尽其最大的努力了。

上一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刍议下一篇:传统文化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