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

2024-08-27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精选8篇)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 篇1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一

本,我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德育为首,以人为本,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依法治校,认真抓好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较好地完成了本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德是一种职业精神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1、思想上高度重视。先后多次专题开会学习了上级有关教师作风建设文件,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2、开展师德培训,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求全体教师爱护关心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的家长交朋友,不准冷嘲热讽伤害家长,更不准教师训斥家长;二是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是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私自为学生乱订资料。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文明执教,优质服务于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强化本的教学工作。

1、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教导处做到认真检查、认真考核评价,强化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效。除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外,平时校长和教导处还对教师授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①教导处将常规教学检查融入到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采取了分学科进行指导,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校长和任课教师,教导主任负责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②严抓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加大了听课、查课的力度,要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其他老师不得少于16节。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载,根据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③认真组织了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并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业务学习及作业批改等情况并及时记载,作为学期结束,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也要求各位教师平时要重视基础训练如:作业分层次,抓好错题过关,作业布置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做到精而少,辅导及时、针对性强。特别要重视个别辅导,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①继续开展帮教活动。学校每学期集中安排了公开教学周,通过听课、评课,反馈教学情况,使教师比较迅速地成长起来。

②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参加“联片教研活动”。在中心校的统一部署下,教导处组织了语文数学老师参加外出听课、讲课、评课活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学习课改精神和理念,积极钻研新教材,一年来有3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一位教师参加了城乡交流学习。

3、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意识”,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和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提升自己的专长,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点,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我校一直以德育工作为首位。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精心准备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教育。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如古诗文诵读比赛、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拔河、跳绳比赛等,让学生得到了展示的平台,从中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

(3)、坚持文明班级评比,继续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4)、注重常规教育,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争做规范生活动。

2、发挥“家校互动”的职能

部分家长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落后,往往只有良好的愿望,但效果未必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要求各位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采取家访、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及时掌握好学生的学习动态。并结合上级安排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

3、根据区教育局及学区关于实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开展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活动。

四、加强学校安全和后勤服务工作,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学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学校后勤部门本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安全保障,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1、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①、在开学初及时发放了办公用品;检修了各教室照明设施;维修了学生损坏窗户玻璃。

②、对各班级的财产和物品进行核查并登记入册,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③、每月进行了安全排查,平时也不定期对学校电器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记录进行汇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对学生损坏的课桌椅、门、锁、窗、水电也及时进行了维修。

2、强化安全意识,紧抓安全工作不放松。

①开学初,向每位学生家长都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并要求在回执上签字。学校也与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大了安全宣传力度,认真落实了安全课进课堂,每学期都组织了不少于两次的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和学生紧急疏散演练,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③对学校教学设施、体育设施、电路等,不定期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④加强学校内保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把教师轮班制度落到实处,认真履行职责,严禁闲杂人等进入校园,确保校园安全。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需要冷静地进行反思:我们在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养成上还应不断加强教育督促;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师德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去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另外,农村学校如同贫困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贫穷。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很多工作的开展和质量,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学校的厨房设备改造、改善教师住宿条件、功能室配备都迫在眉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紧抓机遇,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力争XX年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二

一学期的工作在紧张、忙碌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过去了。总的来说,本学期大家虽忙忙碌碌但也硕果累累。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校全体师生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和学校的工作目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我校在本学期中,切实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形象,在学校工作会议上,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敬业爱岗、团结合作精神。

2、加强教师的理论及业务水平,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教师耳目一新。学习了、《德育实效》、《校本教研》、《学校发展与反思》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老师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3、本学期还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活动。期初制定计划,列出书目,读一本书,写读后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4、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学习。教导处及教研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和教研计划,大胆探讨教科研,组织集体备课及各项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

二、强化学生纪律,搞好教学工作

1、我校大队部对各班实行量化管理,期末进行先进班级评比。每天有值日老师及值日生检查各班的纪律、卫生等情况,每周对各班进行一次量化,并对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班级体荣誉感,班风校风更加严谨。

2、大队部还组织手抄报评比,端午节移风易俗等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积极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特别是毕业班教师,面队压力积极进取,利用休息时间上课,加强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教育。(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利用课间,经常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制定教学常规奖励制度,激励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三、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责任书,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2、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光盘、办板报、悬挂安全教育挂图、召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安全员隔周进行安全教育讲话,并做好记录。特别是今年的“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制定应急预案、发放表格等,确保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4、学校每天安排教师值日、值周,重点加强早午自习和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安排教师课间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做危险游戏,及时进行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5、重视健康教育,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和宣传工作,积极配合防疫站做好麻疹、腮腺炎、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离。同时对学校附近小摊点进行治理,禁止学生购买零食,消除安全隐患。

总之,一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吸取经验、查找不足,克服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师生素质,为我校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社会工作,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作为眼下最为专注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一类弱势群体, 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地或国外打工、经商而留在老家, 需要其他亲人照顾, 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这些孩子主要处于学龄期和青春期, 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据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 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 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多留守儿童。日前, 笔者与所在团队来到湖北省黄冈市某乡村小学, 实地调研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并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结合的社会工作方法, 对留守儿童进行干预。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通过统计, 该校有94名留守儿童, 他们来自各个年级, 年龄主要分布在6到12岁的学龄期。其中, 女生51名, 男生43名, 父母主要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务工, 最短一周、最长一年回来探望一次。除少数几个托付给邻居或者亲戚照看的儿童以外, 多数的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

由于较长时间和父母的疏离, 这些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依恋类型也不相同, 总体上体现出, 年龄较小的儿童依恋程度较高, 年龄较大的儿童依恋程度较低甚至有一些由于依恋缺失产生了较轻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较重, 在最初的接触中, 对陌生人警惕性较高,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以后, 他们对社会工作人员的依恋程度较高, 希望从我们这得到关爱的需求度明显提高。

除了由亲戚或者邻居照看的高年级儿童住在学校里,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住在家里, 且离学校的距离都不太远。处于学龄期的儿童, 通过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 获得勤奋感, 从而形成自信心。刘德才与刘德志为9岁和11岁的弟兄俩,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 他们每天早上7点起来结伴步行15分钟去学校, 中午在学校和大家一起吃饭, 晚上6点半左右到家, 干一点农活, 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 写作业。他们的父母一般一个星期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 在电话中教导子女学习和生活的事情。类似这样的孩子有很多, 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独立自主能力强, 但学习成绩差, 注意力集中水平较低, 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在生活方面, 他们缺乏父母的教导与关爱, 自理能力强, 但情感需求强烈, 容易出现冷漠、烦躁、情绪反应略微迟钝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1. 学习问题

该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成绩较差。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监督, 使许多孩子自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况, 久而久之, 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和留守老人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 在学习之余, 还要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劳动。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则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三是父母和老人从心理上对孩子有亏欠感, 因此对于孩子习惯的形成, 没有严格要求, 一味的放任自流。因此, 许多孩子回到家就看电视和玩游戏, 学习兴趣不浓。

2.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产生种种心理烦恼, 较突出地表现为焦虑、抑郁、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等, 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 而父母远在他乡, 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代养人往往由于文化程度偏低, 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方法简单, 与留守儿童存在心理上的代沟, 对儿童的照顾往往只局限在生活上, 而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 不知如何去理解他们。这样,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郁积, 得不到缓解, 极易引起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甚至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

3. 安全问题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差, 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对留守在家的儿童来说, 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存在管理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而相当一部分抚养人又缺乏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事件屡有发生。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被拐卖儿童群体中, 第一位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4. 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他们多在性格中表现出某方面的抑郁和孤僻, 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 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 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一些人的困难处境, 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 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 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 只能靠自己对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 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三、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课堂教育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价值观, 不仅强调人人平等, 尊重人的存在于发展, 而且强调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 社会支持网络也不健全, 在加上其正处于个体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 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

在受到黄冈某农村小学的邀请后, 笔者与所在的团队在该校进行了三次小组工作, 其主题分别是“父母之爱”、“友爱”与“安全”。三次工作的效果较为理想, 许多留守同学在活动后心态更加平稳, 该校教师也表示在活动中收获很多。笔者认为三次活动的课堂设计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将我们的过程展示出来, 希望得到学界的交流与指正。

1.“父母之爱”心理疏导课堂设计:

第一阶段:激发。课堂开始时, 所有学生将课桌拉开, 空出中央空地, 辅导员站在讲台上, 以较低音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留守儿童每人分发一张纸, 辅导员请大家在纸上画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全家福。在留守儿童画图的过程中, 辅导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回忆, 包括“还记不记得妈妈做早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还记不记得生病的时候爸爸是什么表情”, 通过画图的方法, 激发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第二阶段:疏导。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正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长期郁积而成,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 需要诱导孩子们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在画图完毕后, 辅导员要求孩子们按顺序一个一个站在空地中间, 说说自己对爸爸妈妈最想说的话 (在活动中, 许多儿童只说出一两句话之后便嚎啕大哭, 辅导员此时需要及时向该孩童表示表扬与赞美, 如“你都说出来了, 真了不起”, 然后对孩子进行安抚, 让该孩童回到座位上舒缓情绪) 。活动的预期要求是, 所有留守儿童长期郁积的心情能够得到发泄, 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方法, 大哭之后, 心态将变得略微稳定。

第三阶段:矫正。疏导的目的是发泄孩子们心中的情绪, 在疏导之后, 需要对孩子们的心态进行矫正。有许多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而对父母甚至社会产生了冷漠、不满甚至怨恨。辅导员鼓励孩子们思考, 为什么爸爸妈妈会不在身边, 并鼓励孩子们发言, 逐步引导孩子们考虑父母的难处。最后, 请事先邀请的一位留守孩童的家长 (在深圳打工, 请假一天来到现场, 由学校报销部分费用) 登台发言, 向孩子们讲述外地打工路上的艰辛, 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辅导员首先请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台, 与家长拥抱, 接下来, 辅导员号召孩子们都去与该家长拥抱, 就像她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告诉她自己最想和父母说的话 (这个环节中, 留守儿童都很踊跃, 部分儿童甚至拥抱了辅导员) 。最后阶段,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 孩子们朗诵了我们团队创作的诗歌《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心理的疏导与发泄, 因此对于辅导员的要求较高, 需要几个人配合完成, 对场面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2.“友爱”心理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 特别设计“友爱”为主题的心理教育, 原因在于, 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缺乏可行的措施, 不存在足够多的外部关爱的输入, 唯一的办法是形成留守儿童内部的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习惯, 在长辈与外界之爱缺乏时, 用友情友爱作为补充。本次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索。事先为课堂上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不透光的眼罩, 准备一间完全空阔的教室, 并尽量用报纸挡住光线, 造成昏暗 (但不能完全漆黑) 的教室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 农村学校很难提供足够的教室, 因此本次活动是在学校旁一个空仓库中进行。教师中事先有一名辅导员在内, 负责保护学生安全与维持秩序。学生们戴上眼罩后, 要求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教室。当学生们都进入教室后, 辅导员指导学生们互相摸索, 握住能够遇到的人的手, 最终要求所有学生互相手拉着手, 形成一个大圈子。此时, 灯光打开, 但学生们的眼罩不出去, 辅导员引导学生们思索, “刚进来时, 什么都看不到, 怕不怕”、“现在和同学们手牵着手, 怕不怕”、“有没有觉得比刚才更有安全感”等, 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就算再黑暗, 团结起来就不怕”。

第二阶段:倾诉。学生们站在原地, 放开手, 除去眼罩。要求每个学生分别和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拥抱, 并对他们说“谢谢你让我不害怕”。辅导员播放轻音乐, 向学生们提问, 有没有曾经受到过同学的帮助的, 如果有, 请向他/她大声表示感谢。感谢完成后, 被助者与助人者要一起拥抱。辅导员将在黑板上记录助人者与被助者的编号, 如果最终有人没有被人帮助过, 请他走到圆圈的中央, 请所有的孩子们向他表示慰问, 引导孩子们思考应该如何帮助这名学生, 引导学生们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团队精神。最后, 请没有被帮助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拥抱。最后, 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一起手拉着手唱歌。

第三阶段:友谊。学生们转移阵地, 进入正常的教室中并坐下, 辅导员走上讲台, 向学生们提问, 请大家说说刚才游戏之后的感受, 引导大家爱自己身边的人, 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最重要是在学习上与自己身边的人共同监督。最后, 请大家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封十年后的信, 信件由辅导员收起, 交给学校校长保管, 学生互相拉钩钩, 表示十年后会一起回来看信。

本次活动的成功点在于身体接触与活动形式。儿童天性有获得他人抚摸的需要, 因此引导学生互相拥抱, 儿童对仪式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 因此请他们写下十年后的信, 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本次活动的效果会维持下去。

3.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主要是学生们分成小组, 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在活动中没有太多新颖的成分, 主要是进行案例分析与多媒体应用。由于农村小学缺乏多媒体, 因此学生们集中起来在一个教室, 利用我们带来的摄像头和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 在幻灯片上用漫画的形式模拟了火灾、溺水、骗子拐卖等许多场景, 请学生们参与互动。多媒体的制作中, 我们采用了“多选择—多结果”的方法, 每到一个案例拿出, 就会像学生提供三至四个应该采取的选项, 而每一个选项后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在遇到有人溺水后, 会给出三个选项:A, 找人求救;B, 下水救人;C, 找道具救人。A选项, 溺水者获救;B选项, 两人一同溺亡 (出现两个鬼魂的样子) ;C选项, 则进一步要求孩子们在道具中进行选择, 如A, 竹棍;B, 茅草;C, 自己的手与脚等。针对女童的生理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后单独增加了一场针对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成功点在于讲授方式的新颖性, 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

总结而言, 笔者以及所在团队通过三次教育, 分别针对性地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父母之爱”活动) 、安全问题 (安全知识教育) 以及学习和关爱问题 (“友爱”心理教育) 。三次活动的过程非常顺利, 反馈良好, 笔者认为这是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四、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心得体验

通过三次小组工作, 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1. 辅导员的工作水平非常重要

在三次教学过程中, 辅导员的工作比较具有挑战性, 需要能够引导孩子们的思路, 也需要控制场上气氛, 尤其是第一次活动中, 当孩子们开始一齐痛哭失声时, 要有效地控制环节, 但又不能随意打乱孩子们心情的发泄, 这需要辅导员很强的个人能力。在这些能力中, 笔者认为尤其重要而且常常受到忽视的重点是辅导员的语音能力, 辅导员说话应该感情饱满, 同时富有亲和力。从我们三次活动的经验中发现, 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要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女性辅导员主持的活动更加成功。

2. 儿童教育工作应该前期深入了解

开展小组工作以前, 首先要深入了解活动对象的情况, 包括父母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家庭关系、成长经历等。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 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关系比较微妙, 内心情绪脆弱, 如果没有了解情况特殊的情况而表示出不当的反应, 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内心。比如, 当我们讨论到对父母的爱时, 可能会有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同时尤其是要注意单亲家庭的子女或离异家庭的子女, 对这些孩子, 需要专门单独地进行心理疏导。其次, 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的特点和喜好, 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组, 我们把不同喜好和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分开, 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们交流。比如,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 因此, 我们在进行安全知识小组活动时, 对其采用动画片播映的形式, 既控制了喧闹的场面, 有能拉近和孩子的内心。而高年级的孩子对他人的认同感需求更强, 因此, 我们提前记住了他们各自的名字, 并且在游戏的过程设立提问回答的环节, 给他们一定的鼓励, 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要更活泼好动, 生活环境的危险系数也更高, 因此, 在开展小组工作时, 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的环节。和城市的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机会更多, 得到的照顾相对较少, 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根据这个特点, 我们在设计了“安全知识”小组工作的计划, 采取游戏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既给孩子们普及了用电、野外生存、游泳等安全知识, 也促进其形成了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由于农村的女孩子危险系数更高, 因此, 我们把留守儿童的女孩子单独抽取出来, 设立了“女生小讲堂”学习型小组, 提高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结

农村的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社会工作者, 我们可以从协助其处理家庭关系, 促进其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介入。而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普遍特点, 我们应该积极帮助他们链接社会资源, 寻求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他们, 童年缺乏父辈的关爱, 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自我意识与环境的引导。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未来有模糊的认识, 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去大城市工作生活, 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更好的环境与待遇。然而, 这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世界, 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现实。留守儿童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关爱与平等的机遇选择。通过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多次介入, 我们已经和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关系。我们会通过今后不断的努力, 继续关注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及对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教育中, 一直缺乏学生压力处理技巧、社交技巧、领袖训练等情绪管理专门技能培训内容, 对于备受关注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 及留守儿童的情绪慰导、心理安抚, 都需要由学校社工通过发展性小组等活动提供帮助。但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这样的青少年心理状态, 监护人、社工、学校、乡镇政府、各级组织应共同努力, 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 防止他们出现情感偏差, 走上不良道路。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在起步和发展上滞后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 但是其建立和发展已逐步受到政府与社工组织的重视。各地帮扶留守儿童、献爱心的活动屡有开展。可以预见的是, 在政府的主导下, 在社工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期。点点星光, 能照亮一片苍穹!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5—42.

[2]林万亿, 黄韵如.学校辅导与团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与心理师的合作[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210—216.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5.

民国乡村小学校长的工作日记 篇3

升迁之际,刘百川的心情不只是激动。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就在几年前,他还在反复断言:“假使我做校长,一定能胜任愉快。”但越思忖,他越感觉责任重大,而昔日的雄心壮志,此时全部化成了自惭形秽,正如在日记中描述的那样:“到了今天,我的勇气,因为畏惧、忧虑、惶恐,骤然地减退,几乎减到零度了。”

附小之困

刘校长的忧虑并非毫无依据,他揽下的是一项棘手的工作。东海位于苏北,地广民穷,附小虽惨淡经营,但工作依旧难有起色,更尴尬的是,他几乎没有经验——内功不足加上条件所限,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最初几天的走访便印证了他的猜测,日记的开篇几页,多数是围绕着缺憾展开的,比如设施方面的不足,就几乎占满了7月6日的内容:

(一)校工室内的光线太黑暗,空气太潮湿,对于校工的健康很有妨碍……

(四)大会堂容积太小,光线太暗,不甚合宜……

(五)儿童用图书馆在楼上,儿童上下很不便利……

(十二)教师参考图书、教物及一起标本很多,这是教学上一大帮助。惟细查多霉烂之处,想已久不应用,并未洗刷暴晒。

(十三)教室均系新式楼房,容量均合度,惟二面窗户均太近黑板,每级学生太多,有人桌位靠近黑板,这都是造成近视眼的最大原因。教室设备嫌太杂乱,没有组织……

这些被逐个罗列起来,共有17条,至于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个别教师的品行难以胜任:“教社会的徐先生,到了做笔记的时候,便把教科书上的表解或问题,一起写在黑板上,叫他们(学生)依样画葫芦地抄下来,有的字不认得,有的句子看不懂,他也不管。”

30年代初,正是民生多艰的时期。既然工资捉襟见肘,又无升迁之希望,怠惰便在教员心中暗自萌生。与徐先生类似的情况,从友人辛祚义的信中,也可略见一斑:“我觉得现在一般小学教师,职业的兴趣太差,平常对于上课,处理成绩,都是敷衍了事,到课完的时候,便各走各的路,有谁去指导儿童活动?更有谁去努力研究教育……至于教师闲着做什么事呢?茶馆吃茶,酒店吃酒,到同事的家里去叉麻雀,常常有之,甚至叉了一夜的麻雀,明天请假睡觉,这是如何可叹的事!”

平心而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只要重视便可解决,而最大的挑战,恰来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私塾依旧盛行,这种逆流背后,实际是对新式教育的不信任。虽然科举不存,但在苏北,其内容和方法,却几十年来因袭如故,学校无法服务于社会,甚至和公众产生隔阂:“家庭里对于学校第一件事不满意的,便是在学校里学的,没有什么大用处;尽管笔算考了一个甲等,但是到了家里,甚至不会算五斗米或半斤油的价钱;小字尽管把《灵飞经》写得很好,但日常用的字,常会写不出来;尽管会做记事文、议论文,但是不能写一封很通顺的书信。这都是学校太注意形式的训练了。”相较之下,私塾虽然简陋,但传授的却是珠算、书信写作等实用技能,毋庸置疑,这与众多家长的意图不谋而合。

制度之变

要想赢得支持,必先改变局面,而刘百川的革新,又并非以横冲直撞开始。他不断记录着所见所想,有时是三言两语的片段,有时竟洋洋洒洒达数百言,作为斟酌酝酿的成果,7月11日,校务纲要雏形已具,它将作为原则,提纲挈领地指引附小的活动,其中,“发展儿童个性、适应社会需要”,更是被列为首要的原则:

“校务进行……最重要的原则有六:

(1)发展儿童个性:一切教育设施,都要以儿童为本位,创造环境以满足儿童的生活,并利导儿童的心理、生理的发展。

(2)适应社会需要:调查社会状况,地方职业种类、家庭生活情形、毕业生出路等,作为设施教育的标准。

(3)注意经济效率:凡所设施均须注意教育效能的增进,从学理方面谋求经济的法则。

(4)应用科学方法:一切事业的进行,均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考核结果;事前尤要有精确的计划和步骤。

(5)形式、精神兼顾:一面谋形式的改善,一面谋精神的充实。务使表里一致,以免畸形地发展。

(6)注意分工合作:校务采分章制度,各事设有专责,以免互相推诿或互相冲突的流弊。如有须改进的地方,先公开协议。

校务进行,应特别努力下列几件事:

(1)罗致优长的人才:根据为事择人的原则,罗致有兴味经验的各项人才。

(2)改良环境及设备:凡设备方面有不合宜的地方,应次第加以改良,一方面要求合于卫生,一方面要适应儿童的需要。

(3)要尽力提倡教师进修,如组织研究各种研究会、读书会、参观团及出版刊物等,都是提倡进修的好方法。

(4)注意儿童的研究: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儿童的研究,实为目前重要之工作。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之程序,学习心理方面的各项问题,都要加以切实的研究,作为改进教育的措施。”

即使是今天,这份颇具科学色彩的文件也令人眼前一亮。刘百川将其归功于母校——省立第八师范学校的培育,正是这所学校,在诸多领域开了地区之先河。《灌云县教育志》写道:“1914年秋(民国三年),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在灌云创建。校址在县城板浦陶公祠及崇庆院内……管理极严……教员皆聘请学界水平较高者充任”,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传授国文、算术等基础科目的同时,学校还教授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小学行政,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被传到了落后的东海县城。

校务纲要大功告成之际,刘百川的精力转向财务,这项工作的直接目的,便是为科学管理打下基础。动手之时,他骤然注意到,这又是一场同积习的较量。

预算制度清末引入中国,明面为各界所恪守,实际执行情况却并不乐观。地方政府的预算几近虚设,至于学校,诚如日记中所言:“校长的钱袋,便是会计处。”资金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利用管理疏漏损公肥私者亦不乏其人,种种积弊陈陈相因,形成了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例如一般小学,纵然账面看似完备,但经费早已积欠,有的学校,拖欠工资竟至一年。附小虽不至此,但亦可称得上是勉力维持,日记中有“薪工占百分之八十,行政费和杂费各占百分之十,另列百分之五的预备费”、“凡是预算没有列入的款项,不得动支”等词句,7月底的日记提到,修葺教具时,竟是校长带领教师和工匠亲自上阵。这尴尬的一切,正体现了民国教育蹒跚前行的事实。

但刘百川的雄心壮志,并未因此消磨殆尽。“我们要下另一个决心,拥护我们的主张。”随着开学临近,完善校务成为新的当务之急。虽然压力重重,但令人惊异的是,在日记中竟没有“疲惫”、“劳累”,取而代之的是“商量”、“不妥”、“有无问题”——即使是细枝末节,刘百川也不免反复斟酌。对下列片段的截取和摘录,或许能反映出这位先驱的用心良苦。

对教材的选用:“教材内容及形式:要是和普通社会的需要,要适合时代的要求,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胜利,要活动而富有生趣,要多美丽的插图,纸张印刷要合于卫生,版本大小要适宜。教材的排列及其组织:由旧至新,由近至远,由易至难,由具体而抽象,由创作而欣赏,由心理而伦理。”

课程的安排:“用心精密与筋肉运动细密的功课,时间宜短不宜长;学习困难的功课,宜安排在上午;功课不须用心的可安排在下午;饭前饭后要避免体操和运动;用手与用脑的作业,要相互调剂。”

教室的布置:“一般学校里的黑板,总是挂得太高,儿童不能使用;挂得不稳,写字时候格格作响。我们这次挂黑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在墙上预先订好横木,挂也不费事,黑板的高度,以儿童能自由书写为度,假定黑板与地板之距离的标准如下:幼稚园及一年级,二十四寸;二、三、四年级,二十六寸;五、六年级,三十寸。”

育人之道

显而易见,这样的精心思量,在教师基本面容呆滞、师生基本关系对立的传统学校里,无疑是一个亮点;另一方面,他显然察觉到了“工业化教育”的弊端,即纯粹将知识强加给孩子们,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作为校务工作的关键,刘百川对“训育”很是在意。所谓“训育”,即对学生品德的训练和培养。训育的制定和实行,实际关系到附小的未来:受其熏陶的学生,终将接受社会的评价,而这正是对附小工作的最好检验。

因此,该项工作从上任伊始便被列为重中之重。一个月的思忖过后,年轻的校长终于开始着笔:“根据儿童生活教育的原理,搜求需加以训练的事实……根据家庭、学校、社会的实际生活,提出有价值的习惯……分析人生习惯、态度、理想的种类,汇集须训练的事实……长期地记载并统计儿童的行为和习惯,将儿童已有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编为训练的条文。”

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非常详尽的训育标准,从“不撒谎”一直延伸到“爱护国家”。根据学龄的不同,它们又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无处不透露出性格塑造上的深谋远虑:“别人问到什么事详细告诉他”“对工人平等看待”“辅助残疾和弱小的人”“遵守合法的裁制”“常做正常的娱乐”“做别人不敢做的好事”“爱护团体的名誉”……至于具体执行,刘百川放弃了铺天盖地的口号和灌输,用制度的力量取而代之,最终,“国民素养”将被融进学校——对于整个附小,这将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指导儿童实践的时候,可由儿童自己反省,可由儿童互相报告和全面,也可由教师讲解条文的意义和实践的方法,让儿童去练习。考察儿童实践的结果,适用下列的方法:(甲)备具记载簿一册,簿内开列训育标准之条文及儿童姓名;(乙)发现有儿童违反训育标准时,即于簿内再记一次,连续发现数次,即记载数次;(丙)一学期终了,发现最少者,性行成绩最好;(丁)依发现次数之多寡,评定各人性行的成绩,分优上中下劣五等,各等级的人数可占全人数百分之若干。”

至此,万事俱备,但刘百川的心情更加不安,招生即将展开,在基础教育无法普及的大前提下,诸如附小之类的“名校”,对申请者择优选拔,自然成了势在必行的工作。东海附小在民国二十年只计划招八十余名新生,而前来应试的却有375人,供应和需求的缺口如此巨大,以至于“关系”难免暗中萌生,有人在做,便有人在看,这一切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召来非议、攻击和指责。

此刻的附小,掌握着传授知识的权力,而校长刘百川,俨然成了数百名学童的命运主宰,他相信通过制度,积弊将被克服,这一切的前提是秉承两个原则——合理和公正:

“考试的方法,要力求合理,考一年级儿童,便要演四则算术,二年级儿童,便要举行书面的常识测验。有时故意将题目出得深些,使儿童做不出,这都不是合理的考试。南京某著名小学考幼稚园儿童,在黑板上画一只大象,认得象的便取,然在南京,四五岁的小孩子,能认识的着实不多。

一般学校里招考新生的方法,不免被别人怀疑,因为与学校先生有关系的儿童,结果都录取了;与学校先生没有关系的儿童,尽管成绩很好,往往不录,因此我们决定招生要请少数与本地没有关系的先生去办理,题目绝对地秘密,成绩不妨公开地发表。这样便可免去社会上人的疑虑,他们也不再请学校先生吃茶吃酒,做无谓的请托了。”

故者之思

据刘百川在日记中所言,虽然落榜者稍有怨言,但录取的整体效果,依旧是令人满意的,而新生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点:越是穷人的子弟,成绩优秀者越往往有之。或许在这些志气昂扬的孩子身上,隐约能看出他当年的影子,而社会的前途,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显露出一丝进取和朝气蓬勃。开学之后,附小一切进展顺利,然而9月6日,日记已出版的部分却戛然而止,据刘百川的解释,中断的原因仅仅是纸张用尽了。然而事实或许更加严峻,不到两周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使“教育强国”成了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正如赵欲仁先生在《小学最低限度行政标准》中所言:“德有克虏伯,能使本国军械甲于世界,雄视全球;法有巴斯德,能使酿酒造丝等业,特别稳固,国富顿增;美有爱迪生,能使事物日异月新,开辟无数利源。”而在民国教育者的眼中,中国自己的克虏伯、巴斯德、爱迪生,正是将通过逐渐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选拔、培育和脱颖而出,这些有用之才将构成一股力量,将黑暗和腐朽一扫而空,国难当头,或许是赤子之心殷切,刘百川和上级才急于将上述心得整理并付梓。

在日记的最末,刘百川说明这仅是上册,然而出于种种因素,计划中的续作最终没有问世。在接下来的两年,他全身心地投入校长的工作中,1935年被派往镇江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任实验区主任,在此期间参与组织了“中国教育研究社”。解放后,刘百川担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1971年去世前,他不顾病重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任重道远》,它的结尾“教学不已,阖棺乃止”后来成了刘百川的墓志。对这位先驱而言,生平的遗憾还有很多,但值得告慰的是,那些理想和信念,却并没有被时光埋没,《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这本貌不惊人的小册子去年又一次再版,这或许就是其价值的明证。

图:

“百川三十小影”。刘百川,原名刘于左,江苏滨海县人,幼时家境贫困,春荒竟至三餐不周,但仍一心向学,最后从普通的小学教师被提拔为校长,最终成为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朱智贤对他有这样的评价:“百川具毅力,富才干……其戮力事业之精神,尤为常人所不及……健谈能文,所至之处则谈笑风生,座中为之乐而忘倦。”

20世纪40年代,陕西临潼,一个专心听课的二年级小学生。她是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 手里拿着毛笔正在练习算术。

20世纪30年代,广西钦州,一群学童面对镜头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无论是传统时代还是现代,秩序性以及对行为和道德的规训,都是教育的重点。在这本民国时期的小学教科书《新编中华修身教科书》的第1册第2课中,就展现了这一教育观念的践行方式。道德的权威通过让学生排队进入课堂和起立问好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在这些初入学校的小学生脑海中扎下根来。

民国时,某小学低年级的读书会。图/FOTOE

乡村小学校长工作总结 篇4

乡村小学校长工作总结一

20XX年8月参加工作,20XX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专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自20XX年2月任XX完小校长以来,我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人,在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依法执教,无私奉献,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从德、能、勤、绩等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多年来,我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我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知识培训、法律法规考试,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并身体力行。在工作和事业面前,我历来顾全大局,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牢记“八荣八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自己,使自己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尽职尽责。

二、注重求真务实,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已有二十多年,从事管理工作也有了十多年,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经过多年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日常的各项工作过程中,没出现过错。在工作期间,我做到思想领先,讲到做到,处理突发事件迅速,并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做到勤奋踏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勤勉敬业是对一名管理者的起码要求。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我的带领下,XX完小全体教职工全力以赴,认真遵守XX中心小学及教委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保证了全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没有无故迟到、早退的现象,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苦点累点没有关系,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在于奉献。我必须以勤奋的理念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努力尽职尽责,不断取得好成绩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任劳任怨,刻苦钻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我校均能保持安全平稳发展,没有出过重大安全事故;教职工恪尽职守,没有出现不稳定因素;教育教学工作扎扎实实,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屡次获得XX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奖;教研教改扎实推进,我校承担的数学科研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于20XX年圆满结题,并获得XX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好评,获XX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获XX市级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各项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呈现民主团结和谐的氛围;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完善,严格按上级部门的规定收费,没有存在乱收费的现象,社会和家长反映良好。我自己也多次被评为XX镇政府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五、坚持廉洁自律,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不断改进作风,无私奉献,注重廉洁自律。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能维护大局,注重团结,以诚待人。平时工作中任劳任怨,扎实细致。在任职期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在廉政建设中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加强政治修养。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进一步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观念,把廉政建设变成自觉行动,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

XX完小全体教职工在我的带领下,通过努力,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深深感到自己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距离中心校对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恳切希望给我多提意见和建议,并给我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吸取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把XX完小的各项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

乡村小学校长工作总结二

现在,我就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客观地、真实地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一个汇报。一年来,在**县教育局、**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创新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各级政策法规和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在校长岗位上,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求自己比较严格;在工作制度方面,能够尽忠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次工作,深入实际,与教师同甘共苦;在学校管理上,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小学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小学教师队伍良好形象,是让家长信任、让社会满意,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培养提高,关键靠自己。

2、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利用每一次会议,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教育和培训。一年来,没有任何有违师德师风的事件发生。

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根据上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学校进一步强化了防范意识,制订了“**小学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开展了“珍爱生命,火灾、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由于学校安全措施落实,因此,没有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4、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通过每天的班讲,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班级竞赛评比,基本上每天做到了学生文明,校园整洁。

5、落实各项制度,建设有效评价体系。我注意做好教师的使用、考核、奖惩和培训工作,不断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力求民主,公正地评价每个教师,把他们的德、能、勤、绩与其在学校的荣誉,待遇挂起钩束,最大限度地调动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6、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从教书型向知识型、教练型转变,新教师,年轻教师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保证教学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我们这样的一个学校,生源来自多个村庄,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急需更新,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作保证。这种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让我们苦苦探索,如何在现有的师资状况和生源状况下,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与考核,克服形式主义,加强奖励力度,全处第一名奖金单科高达400元。注重实效,调动了教师狠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由于学校在抓教学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今年学校教学质量检测继续要达到“农村小学”之首的目标。

切实开展好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有效的措施。学校逐步规范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任职一年来,我紧紧依靠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在县教育局,**中心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我校教师团结协作,奋力拼搏,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觉得自己与一名优秀校长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工作上仍有不少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尚有待提高,必须不断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课改的教学路子,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经常给自己充电。

回首这一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有一些艰辛,有一些苦涩,更多的是欣慰和感激,我要真诚地感谢所有教师,真诚地感谢我们领导班子的每一个领导成员。

回首过去的一年,也为我还有很多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做到不令大家满意而反思和自责。个人修养,学识,工作能力,工作艺术都还必须大力提高。

今后的工作设想:

一个根本——教育、管理“以人为本”二项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三个提高——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数量与质量,提高校园环境建设质量,提高学校特色教育的质量。

今后,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奋力拼搏,为实现学校各项工作再上台阶而努力奋斗。

乡村小学校长培训总结 篇5

20XX年9月17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贵州贵州省“农村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长班的学习培训。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听了曾宁一校长的《新理念与校长成功管理》、李建年教授的《课堂观察与教学设计》、王长中老师的《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杨咏梅老师的《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田峥老师的《创办特色学校的金钥匙》以及参观了贵阳市小河区二小的办学特色,体会了刘秀丽校长的《学校教育管理经验交流与体验》,最后深刻体会了贵州师范学院婉容教授的《流淌着的快乐--校长心理健康畅谈》。让我们得以与众多专家和一同学习的其他县的校长们得以面对面地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的理解,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进一步了解发达地区的校长对学校管理的造诣。

我是刚好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上的,在三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与来自赫章、威宁、册亨、望谟、从江的各位校长都认真聆听着各位知名专家的报告,同时分享各地校长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操作方法。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校长的教育智慧,感受其优质的教育和浓厚的学校文化,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也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不同的民族文化知识。本次培训不仅让我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学习与研究意识,而且也让我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非常感谢市教育局和我们的学校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非常感培训学校的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工作与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学校校长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校长要善于学习。杨咏梅主任给我们说了--爱自已就要栽培自己。的确,校长应该是个学习者,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不断地学习,校长岗位更是如此。多看看,多想想,一些灵感不期而遇,工作局面就此打开。没有学习,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个人发展如此,学校发展也如此。

2、校长要善于思考。校长应该是个思考者,对工作的预见、调整和反思都需要研究,随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挖掘深层因素,根深才能固本,才能实现“内涵发展”的理念。

王中长老师在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中就提出,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我们所培养的人将来也要服务于社会。当今社会呼唤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仅只把关注点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及幸福感。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在于课程与课堂。校长要把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转化为课堂行为。能够整合学校的资源,走现代学校发展之路。

3、校长要引领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要有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校本课程是学校具有特色的关键。

4、校长应该是个细心人。曾宁一校长在培训中提出--《学校危机管理》对于学校工作包罗万象,校长要尽量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善于从微小的现象看问题、找原因;善于从细小的工作入手聚民力、聚人心……

乡村小学全年工作总结 篇6

“美丽陆川 生态乡村”工作总结

2015春“美丽陆川,生态乡村”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组织和引导我校师生积极参加校园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带动广大家长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共同创建洁净美丽的家园环境,我校根据《良村小学关于开展“美丽校园•清洁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开展了“美丽校园•清洁乡村”活动,现将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1、举行一次启动仪式。4月25日,我校举行了“美丽校园•清洁乡村”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宣读倡议书、学生代表发言等形式,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校园环境卫生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在学校不乱扔垃圾,在家主动帮助家里打扫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以自已的实际行动监督家长注意讲究卫生,清洁乡村,从而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目的。

2、放发一份倡议书。学校印发《“美丽校园•清洁乡村”倡议书》700份,让学生将倡议书带回家,倡议家长学习,做到文明守则,改正不良习惯,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每一个家庭和村庄。倡议书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签名后上交学校存档,另一份由学生张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起到遵守、约束的作用。

3、办好一期黑板报及张贴好环保知识海报。一是在学校以“美丽校园•清洁乡村”为主题,出版一期黑板报,向学生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二是在校门口等醒目位置张贴环保宣传知识海报,让广大师生及家长能每天接触到环保知识,一起宣传环保知识。

4、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校结合期中“防溺水”教育工作,召开了“美丽校园•清洁乡村”活动家长会,学校向参加会议的家长宣传爱护村庄环境的意义及要求,努力构建互动的家校联动机制。

5、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讲究卫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对照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行为,是否有乱扔垃圾现象,看到别人乱扔垃圾该怎么办等进行发言,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

6、做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学校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活动,组织师生每周参加一次义务劳动,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大清理,每学期不定时的进行卫生消毒,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就校园环境、校门口、等区域,学校划分到各班进行认真整治,清除垃圾及杂乱无章的废弃物品,绿化美化校园。

7、积极做好校内宣传活动。学校在校门口显眼处挂“美丽良田我参与,清洁乡村我行动”的宣传横幅,营造环境卫生大整治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家长也自行积极地参与到此项活动中。

8、校园硬化,我校校园已大部分硬化,减少了大部分的杂草丛生和卫生死角的产生。尽可能的达到了校园的清洁卫生。

9、卫生桶的摆放,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买一批垃圾桶放在校园的每一个容易产生垃圾的地方,做到那里有坏的随时更换。垃圾每天清理一次,垃圾桶每周大扫除清洗一次。防止大量细菌的产生和垃圾恶臭的气味在校园飘洒。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学生认识不到位,有时还有乱扔垃圾、倒放垃圾不到位等现象。

2、个别班级的清洁区有时打扫不算很干净。

3、垃圾处理难。由于受经费条件限制,学校没有规范的垃圾池,平时的生活垃圾没能得到及时科学规范的处理。学校只能将垃圾集中拉到垃圾场倾倒,随后不定期进行焚烧,没有更进一步的处理办法。

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情况探究 篇7

一、乡村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本文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大宏观方向论述:

1、客观方面

(1)阅读对象单一。乡村小学一般都缺少图书馆或图书室,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课外阅读书籍很少,就是有也仅限于自己买的一些作文书,且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平日的阅读只有语文教材和作文书,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

(2)阅读条件差。乡村学生家长很多都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父母根本没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教育、辅导孩子,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观念意识淡薄,要操持家务,对孩子基本的作业爱莫能助,更谈不上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3)阅读方法指导不够。教师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大多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学生自己阅读多是走马观花,没有方法技巧,更没有深入的思考。

(4)对阅读的不够重视。乡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局限于成绩的高低,对孩子的投资只是教材费和练习册的费用,不会给孩子买额外的辅导书及课外读物,认为是浪费钱财,浪费时间,家长们认识不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5)教学任务的影响。身为乡村教师,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学校、家长只看眼前成绩,而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多阅读多练习,逐步提高,乡村语文老师纵有很多想法也无法大刀阔斧的施展自己的教学计划。

2、主观方面

(1)阅读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课外读物不感兴趣,常常应付了事,与阅读课外书籍相比,他们一般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更喜欢回家后看动画片,放假打游戏,跟小伙伴玩耍,空闲的时间很少去阅读课外书。

(2)阅读观念不强。大多数学生阅读意识很淡薄,根本不把阅读当回事,在孩子看来,作业完成的好,成绩好,能考高分就是好学生,就能就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多阅读课外读物没用,这源于学校、教师、家长对孩子灌输的理念不对,熟不知真正的知识源于阅读、源于日积月累。

那么,究竟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是什么?

二、乡村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增加最基本的语言知识、提高语文成绩,而且为学生日后的交流打下基础,更好的认知世界,提升自身的品味和修养。在目前乡村小学,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善,还有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的欠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

1、阅读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学生一直努力的目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更好的去鉴赏新的作品,从中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利于个体的发展。而且,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学的初级阶段,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身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性格,使学生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也利于自身的成长与修养的完善。

2、多阅读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吕叔湘先生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通过多阅读获取信息、获得知识。身为教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是符合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

三、提升乡村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对策

1、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更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起学生阅读的激情与动力。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像以图画、音乐等导入,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音乐又有极强的渲染和烘托效果,在教学中采用这些方法,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指定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维。

2、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教材是适合学生本年龄阶段阅读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变讲为引导学生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另外,教师要精选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相对容易理解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阅读材料,要适合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通过丰富课外阅读来逐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3、分享阅读体会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心得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还可以摘抄陌生或优美的句子,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得效果就达到了。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一个交流感受的平台,每隔一段时间让每位同学轮流推荐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大家通过对他的阅读感受感兴趣进而去阅读推荐的书目,同时促进了学生自身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4、采用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制定学习方案,确定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读,范读引领。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 读准每一个字的音节,句句渗入情感,自然进入文本,反复思考文本思想所在。可以利用课件、视频、音乐、动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融进文字里面,身临其境,学生朗读时边看边读,调动思维,才容易感情融入,感悟到文质美。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要加批注,难理解的词句多读几遍,斟酌词句,使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

乡村小学人物速写(组诗) 篇8

大门边那间小屋

是他的值班室

也是他做饭睡觉的地方

小屋的后边

是他开出的一小片菜园

里面栽着辣椒茄子豆角

墙根的丝瓜长得好

丝瓜秧爬满屋顶

浓绿的叶间开着一朵朵

黄莹莹的花

小屋前边有把旧椅子

窗台上的收音机里

常常播放着戏曲

他喜欢披着外套眯着眼

坐在那里

他可没有睡着啊

一有生人走近,就会

腾的一下站起

只是这样的小学校

很少有人来

更多的时候

他腾的一下站起

轰赶溜进来的鸡鸭猪羊

放学铃声响了

他笑眯眯地站在小屋前

喊着这些孩子的小名

和他们打招呼

和走过来的老师说话

或者开几句玩笑

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

这些孩子和老师

有的是他的本家

有的是拐弯抹角的亲戚

放假的时候

他走出校门

倚着一棵树和邻居拉呱

他说,娃们念书的声音

比唱歌还好听

他说,娃们上操的时候

像小树苗

一个个伸胳膊蹬腿

看了让人也想跟着比划

看了就觉得日子泛着绿

老校长

其实,他和这些老师

没啥区别

都在旁边的村子住着

家里还有几亩地

在学校时

天天和老师学生见面

星期天,下地干活时

也会遇到

其实,他和这些老师

没啥区别

都挤在一个办公室里

桌上放着一摞摞作业

没课时,戴着老花镜

批改作业

当然,他们也会聊别的

比如电视里看到的新闻

比如农药化肥的价格

其实,他和这些老师

没啥区别

都带着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

还兼常识和体育

乡下的老师缺啊

其实,他和这些老师

又有区别

比如办公桌上放着电话

隔三差五去镇里开会

比如他腰里一大串钥匙

可以打开每个教室的门

可以打开办公室的柜子

其实,他和这些老师

又有区别

比如每天第一个到校

比如放学

他要巡看校园才离开

再比如节假日里

他也常在学校忙乎

其实,他很普通

没什么大事可记

新来的女老师

这辆红色的电动车

是新老师骑来的

刚来的那天

办公室的窗台上

挤着那么多学生

他们一边小声议论

新来的老师有多大

家住在哪里

一边盼着新来的老师

能教自己

新老师讲课的声音

真好听

所有同学坐得端端正正

没有人小声说话

没有人做小动作

齐读课文

声音一个比一个响

回答问题

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

嘿嘿,谁不想给新老师

留一个好印象呢

可是这节课真短

这辆红色的电动车

是新老师骑来的

新老师就教俺们班

教室前,一个男生

对别班的同学炫耀

几个女生你推我我推你

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她们都想和新老师说话

又都不好意思先开口

上一篇:机电办管理职责下一篇:六月海的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