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层

2024-06-21

乡村基层(共5篇)

乡村基层 篇1

张静教授2007年版的《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是一本经典而深刻的关于基层政权权力运行为核心的相关乡村问题的专著, 作者不仅深入基层汲取细致而丰富的经验考察, 而且对其发现的许多针对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乡村治理的演变和危机、基层组织权力结构性质和基层与社会利益的分离与冲突等问题都是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挑战与思考, 对于中国未来乡村建设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价值。

1 章节阅读与看法

1.1 地方权威的授权来源

在传统的中国政治治理结构有两个不同的部分:上层是管制系统, 由皇权控制, 基层则由地方管制系统, 由族长或乡绅控制。传统的中央权威对于基层社会而言, 大多是文化象征性的, 而地方体通过利益整合形成地方权威, 取代中央而实施具体的管制。地方权威只有获得财富、学位及其在地方体中的公共身份这三个相关的直接因素就可以获得授权权威。近代以来, 中国进行过多次基层政治改革, 地方权威的基础框架逐渐解体, 地方权威“公共身份”的授权来源转至官府系统。

本章的需要理解地方权威的授权来源对地方和中央所产生的政治后果。国家政权建设通过政治改革将地方权威的授权来源转至中央机构, 但国家政权建设成果如何?国家的对基层的直接管辖权真正实现了吗?中央与地方实现权力的平衡与稳定了吗?在书里, 作者认为:“基层权威丧失了地位, 并不意味着国家管辖权的真正实现, 也不意味国家可以成功的绕过地方政权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 更不必说通过社会力量监控地方政权, 社会本身的组织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新的基层权威仍然存在, 并与社会利益相分离。”我同意作者的观点, 基层权威地位丧失, 官制授权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新的国家与基层的连接机制并没有形成, 基层仍然按照基层社会旧有的惯例进行着, 基层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冲突, 国家无法解决其本身的有效控制问题。因此, 如何通过建立授权主体和权利对象实现社会的权力与责任相匹配;如何建立权威和社会利益共同的连接机构, 实现“上”与“下”的沟通;如何以制度化的方法确立权威的社会性来源, 强化权威的社会基础, 这些问题的解决才是基层长治久安的根本。

1.2 角色冲突:公共服务与垄断经营

自上而下的授权进一步破坏了地方权威生存依赖、与共同体的一体性质, 基层政权与社会利益进一步分离。授权来源的转移事实上创造了基层权威构建集团 (经济) 利益的条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新的基层权威的身份和角色使它们拥有很多实质性的权力, 可以容易的转换成经济利益, 发展成为从事经营的经济人或商人。由此形成了基层政权多重矛盾角色的内在紧张。它的经济角色要求发展出特别的排他性, 与其他组织存在资源竞争, 有利于利益的交易;它的政治角色要求它增进公益、共享和服务, 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这两种角色悖论和紧张关系, 是基层政权与社会利益冲突的来源, 一方面, 这是一种不公正的、集团性的掠夺, 不受任何限制、没有制度监督、公益—私益的混合、集体资本积累与合法性欠缺的垄断性利益。另一方面, 基层政权通过干部职位的功利化、村集体财产的共有和专控、控制基层人事制度等, 不断加强基层政权, 与社会利益进一步分离。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低稳定的基础结构。”这种低稳定的基础结构源于基层政权的两种角色身份与社会利益的加剧分离, 成为基层与国家、基层政权与公众的矛盾根源。一方面, 它的政治角色没有有效的组织社会, 没有在基层政权与公众, 社会利益与权威起到平衡和中介作用, 另一方面, 它的经济角色造成了与公共角色的分离, 基层政权的寻租行为, 公私混合, 集体财产货币化等等, 都是造成基层公众不满的原因和冲突的根源。我认为:这种低稳定的基础结构问题的解决, 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化途径将基层政权的两种身份相脱离, 将基层组织从市场化垄断性活动中脱离出来, 公开公正公平, 使基层的集体财产和私人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更好的扮演行政监督和服务公众的角色。

1.3 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

地方治理的很多乡规民约 (规则) 并非由国家颁布执行, 但在多数情况下亦未遇到明显的制止, 这些乡规民约基本上由基层组织或委托的人士起草, 得到乡土社会广泛认同的、代表地方治理目标的权力和原则, 它在乡村秩序中构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建制和制度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 是乡规民约维持了低稳定的基层政权。乡规民约主要不是协调个人间的规则, 它主要是来调节个人和集体间的权益关系, 因此它有了“公共”组织等的管制权和解释权, 它代表的是乡村共同体的利益, 国家法令不能绕过乡规民约而直达村民, 有些乡规民约甚至与国家法令相异。

乡规民约以一种非制度的存在的历史性和地域性而发挥重要作用。而我认为这种传统的非制度形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一方面。就乡村治理而言, 乡绅治受到“政党下乡”和“单位制”的不断侵蚀, 基层政权与社会利益日益分离,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以来, 由于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中国人口发生广泛的人口迁徙, 大量人员到城市生活工作, 自然村行政村大量减少, 乡村人口凋敝、荒芜化, 无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力量, 乡规民约的角色与职能失去管制的基础。另一方面, 乡规民约只有在人口流动有限、社会性同质的环境下生存, 而如今则不同, 它不在面对的是“熟人社会”, 而是人口大量流动、社会成员异质化的“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环境下的治理, 治理理念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乡规民约失去了其原有的治理机能。因此, 传统的乡规民约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我认为国家应大力加强基层民众的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 (送法下乡) , 与现代法律法规接轨, 应该是现代乡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1.4 基层财税制度及其政治后果

本章通过详实的基层案例作为实证来论证基层税制在观念、原则、机构和监督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并由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由来已久的拖税、欠税、税收低效率的制度性原因。提留、统筹和劳工作为集体税务的三项基本来源, 它们是基于集体义务而收缴的, 但其并没有有效的执行税收政策的行为, 一方面, 基层公共服务质量低下, 税款浪费严重;另一方面, 农民普遍拖税、欠税甚至抗税, 促使基层政权采取强制收税行动。农民不信任、不合作、回避甚至抵制基层政权, 但又没有制度化的协商、妥协和修订架构, 最终演变成基层社会的冲不稳定。

我认为这些不合理的财税制度的缺陷和制度监督的缺乏, 导致了国家在基层的税收目标难于实现, 反之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税收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经济来源, 理应有完善合理的税收政策, 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 在制定税收政策标准的时候要考虑基层民众的参与, 争取社会公众的共识, 在征收税费时使用合法的渠道和方法, 在利用税收方面, 要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多用于公益事业。加强对基层财权的监督使用, 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

1.5 干部人事更替与组织化支持

乡村干部的人事更替和产生主要在于乡村两级政权的内部决定和组织举荐, 成为他们为其继任代理人, 以延续利益格局为中心的信任关系是举荐的核心原则, 成为乡村干部的关系网。因此来自国家的标准被束之高阁, 乡村权威并没有成为其在基层的代理人, 国家的政策和目标也因此得不到有效贯彻。吉林梨园的基层海选不失为一个民主的办法。近年来国家对基层选举工作加强, 授权关系的转变也使乡村干部由最初的向上级负责, 变成了对上级和村民的负责, 县级政府也具有了提名任命及仲裁的权力。

作者认为:“授权来源的转变和海选虽然作为一大进步, 具有重要意义, 但其变化和作用不应被夸大和高估, 因为还存在着诸多结构上的限制, 这些问题妨碍乡村民主自治的发展。”我认同作者的观点, 因为诸多结构上的限制, 对乡村各种权利的界定和划分存在模糊性, 选民代表很难拥有完整的独立地位和实际作用, 乡村选举已经实行了若干年, 但并没有改变了基层权威建立的途径, 太并没有解决新人选确立后的治理问题。在多数地方, 在如何限制村干部滥用职权的问题上, 选举监督收效甚微。如何建立公平公正和平的力量平衡机构, 更有效地通过制度化措施来加强基层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使村民拥有更广泛的能够反映村民意愿的民主权利, 将是村民自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6 乡村政治观察

本章节通过四个案例来讨论乡村政治的特征和乡村政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乡村政治普遍表现为以经济指控代替政治挑战, 个体利益的组织化水平不高、立场不坚定, 社会利益的组织过程混乱且不稳定, 利益群体的边界经常变化、难以确定。基层政治活动很少提出详尽具体的制度改革方案, 因此很少留下建设性的后果, 这既造成了乡村政治的难题, 也使村民的政治参与容易受基层政权的权位竞争、官僚政治所左右, 无法引出实质性的制度变化。

本章的四个案例涉及到了信访、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等这一现阶段乡村中表达异议的几种基本形式。我认为, 在当前, 这几种表达异议的基本形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基层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上级也不能通过截访和强力压制来解决问题。基层政权由于没有有效的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 致使国家目标实效甚微, 基层政权变身为经济利益集团, 存在普遍的“与民争利”行为, 导致基层民众对于政府公信力的丧失,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受阻, 缺乏合理的利益解决机制, 因此造成严重的利益矛盾冲突。我认为应该明确基层政府的政治定位问题, 通过制度化措施来限制和监督基层权力不被滥用, 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和角色, 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大力培育新型农村社会组织, 建立畅通的村民利益表达机制和解决机制, 真正实现人民民主权利。

1.7 个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

个人关系和公共关系在基层组织处理事件时并非泾渭分明, 而是两种关系的混合使用, 在相当程度上它们的混合变形成为基层组织和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做法。传统庇护关系转向现代公共关系遍体的新庇护关系。社会成员通过财富交换和个人关系寻求公共服务, 也可以说是通过个别谈判和交易来"购买"公共服务。这不是“国家—社会”对立模式所理解的那种干部与村民相互对立的支配与服从关系, 村民们事实上常常拥有共同的价值准则、行为规则以及公共意识。

作者认为:“在基层中个人关系与公共关系的混合变形来处理问题和事件这实际上等于将政治生活政治化”。我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 但我有一些看法, 这个章节主要讲是两种关系混合变体产生的结果和问题, 对于这个题目我有些生疏, 可能是欠缺一些政治社会学的知识, 对于个人产品、公共产品的混合部分, 还存在准公共产品, 这方面资料有所欠缺, 我认为可以从公共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去参考。文章准备的很多材料, 论证结果都是从材料中得出, 这是作者的学术独特之处, 可是我认为作者最后通过几个个案来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 在结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1.8 分割的管辖权

基层权威的授权来源转变到官僚系统之后, 基层管辖的实际权威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基层依然游离于国家的管辖之外。基层组织在实际处理公共事务时, 依然拥有地方权力垄断权, 拥有对基层财税的收取和定制权、土地资源的实际控制权和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分配权。在实际操作中, 一方面, 基层政权积极阻止社会个体的控制权竞争, 另一方面, 利用国家赋予基层的权力反过来极力阻止国家权力下伸基层。它产生的政治后果是基层组织拥有了对基层实际的管辖权, 国家的实际角色往往不是治理, 而是协调, 处于被动地位。

国家权力对于基层权威的下延必然会遭致基层组织的极力抵制, 因为这触及到了基层权威的管辖权, 国家政策在基层下达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甚至出现“共谋行为”, 国家目标在基层的实现大打折扣, 甚至相当程度上, 国家对基层权威的做法采取了默许和妥协的做法。我认为基层权威分割地方管辖权和资源控制权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以权谋私, 滥用权力, 没有制度性措施来监督约束, 这是基层低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 地方财产和资源垄断的保护主义政策, 不利于个体经营者的保障, 缺乏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环境, 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1.9 村民、公民与国家

国家角色转型的目的就是建立新的权威中心结构, 在转型过程中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公民, 使每一位赋予公民权的公民享有平等配置的公民权的身份、保护和实现机制。国家权力下延, 致使乡村共同体逐渐解体, 社会成员减少了对地方权威的依赖, 转而依赖国家的保护, 实现从“成员权”向“公民权”的转变。

我认为乡村治理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村民公民权的缺失和基层干部缺乏公共规范的管束。地方共同体并不必然代表国家意志, 并不真正关心国家公民权的保护与实现, 相当程度上成为村民与国家建立直接联系的障碍, 导致基层村民公民权的实现和完善受阻。这也显示了我们国家公民权的保护和实现对应的相应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还和滞后, 国家必须尽快的出台和制定完善的制度规章, 使每一位公民能充分享有国家赋予的基本权利。

1.1 0 乡村制度诸问题

这一章节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结论”, 是对前面章节的升华。作者意在表明乡村社会的冲突根源在于实际运行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的缺陷, 这些制度在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及其性质、基层民众与基层政权、基层政权与社会利益在目标、价值和利益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和距离。国家将权力分配给基层政权, 基层政权利用国家权力的合法来源加强自身对于基层权力和资源的控制, 国家对于基层的消极态度, 基层政权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对上级的“共谋行为”, 由此造成基层政权与社会利益的分离, 利益差异和政治整合存在困难。这也是张静教授将“国家政权建设”基层秩序解释变量的思维框架来探讨乡村制度诸问题, 以此对现代乡村治理给予参考价值。

2 关于本书的一些思考和启示

本书是作者关于乡村制度与乡村治理的经典著作, 它的中心主题意在阐释基层政权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冲突的来源。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和问题都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都可以作为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对于一个热爱社会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 下面结合阅读感受和启示, 结合我的知识积累分三点来谈谈:

2.1 关于对乡村治理

过去的三十多年, 中国的基层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说明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成果, 但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 基层的社会建设、法制建设和公民基本权利建设却相当滞后, 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缺陷, 照目前的治理理念和知识准备仍十分有限, 尤其是在当前面对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乡村治理又面临一系列的重大挑战, 这也是作者表明的:“探索一个世纪之久的基层政权之现代化改造, 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

2.2 关于乡村社会重建

传统的乡村秩序不断受到侵蚀, 传统社会的纽带和理念越来越松弛, 乡村文化面临断裂的危机, 乡村社会价值观扭曲, 更严重的是乡村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 致使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承受严峻挑战。因此, 我认为, 最紧要的是要复兴现代乡村文明, 重建现代乡村共同体, 重塑乡村文明价值观, 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 积极挖掘乡村的传统价值, 使乡村人民带来更多的凝聚力、幸福感和归属感。

2.3 关于作者的学术特点

作者在关于乡村政治制度问题的著作具有很多学术价值, 相较于传统的乡村问题方面的研究, 它在内容、结构、问题探讨等方面是详实而具体的, 以及它的过程—制度方法论的正确运用, 都体现了作者的治学之严谨, 意在精益求精的探讨学术研究值得我学习。我认为作者长时间的深入基层实际去做田野调研, 收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案例,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严肃的经验描述和理论概述, 面对基层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 能做到对这些复杂事件的全面认识, 它的整个理论思维和逻辑是清晰明确的, 这些都对我以后的学习研究有深刻的启发。

3 结语

以上这些是我对于这本书的浅析理解, 这本书是对于基层社会和政权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 对于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同时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摘要:张静教授的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一书以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为研究视角, 采用过程—结构分析方法深刻探讨和解释了关于基层政权的权力结构及性质、角色冲突和乡规民约等学术概念和理论框架, 进一步回答了乡村冲突的制度性来源和政治后果。书中分为十大章节, 涉及许多关键性问题, 我的报告第一部分是将各章节分别总结并谈谈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第二部分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谈谈对本书的思考与启发, 最后是结语。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过程—结构分析法,基层政权,制度性来源

参考文献

[1]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学术月刊, 2007 (8) .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J].社会学研究, 2008 (06) .

[4]张英洪.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J].中国乡村发现, 2015 (02) .

乡村基层 篇2

1、村党员干部要按照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决定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集中学习研究工作,村由党支部书记组织实施。要做到开会学习有点名册、记录簿、参学(会)者有笔记本,并认真做好笔记。

3、集中学习研究工作,村干部必须按时参加,特殊情况要事先请假。无故缺席者村干部每次扣处现金50元;迟到、早退者,村干部每次扣处现金30元。

4、集中学习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解决1—2个实际问题,并围绕普遍性问题,开展讨论分析,共同提高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作制度

1、工作要有计划性、连续性。每月召开一次干部会议,交流本月工作完成情况,研究部署下月的主要工作。

2、按规定实施村干部坐班、带班制度。每周一到周五,各班轮值一天,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由支部副书记负责具体考核值班情况。

浅谈基层群从文化在乡村的建设 篇3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群众文化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不仅是社会稳定进步的保证,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阵地。怎样才能让农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乡村文化红红火火,社区文化热热闹闹,企业文化多姿多彩,校园文化朝气蓬勃呢?怎样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呢?透过群众文化的现实景象,我们发现群众文化要发展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抓住机遇,全面发展乡镇文化

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认识,加强对乡镇文化工作的指导,促进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1、 提高认识,加强基本设施建设 。群众文化网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力量,没有一定的条件无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领导不重视也同样无法开展工作。因此,必须把建设好乡镇群众文化提到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人、财、物各方面以交际行动支持、办好文化活动,加大基本设施建设。比如:朝阳县有很多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但能够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多数的文化站郡被领导安排其他单位占用,主要原因就是领导不重视文化工作。所以提高领导认识十分重要,要把各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场所作用。

另外,各村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等都十分重要,要积极拓展阵地,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

2、加大资金投入。任何工作没有资金作保障都是一名空话,恢复重建乡镇文化站,除了文化站专干的基本待遇要列入县财政预算,各乡镇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的添置与更新、文化站办公环境的改善以及每年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乡财政每年庖根据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的原则,适当安排经费。因为文化站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靠自身的努力来支出这些项目实在是无能为力。提供办公场所、添置必要设施设备只能完全依靠乡政府的财力。文化站即使能开展“以文补文”的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只能作为群文活动开展不足部分的补充。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

二、常抓不懈,完善机制,促进队伍建设和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群众文化生活品位也不断提高。因此,要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整个文化事业发展,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而应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在建立完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的同时,还要在倾力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上下工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除了要不断健全政治學习,提高业余理论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开展工作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条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群众文化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专业知识相对老化、单一、萎缩等现象,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是以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学习,既是群众文化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到文化(站)馆、图书馆等能否进一步发挥其职能作用的重要环节。学习的方法除了自学苦练外,更重要的是要“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多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培训、比赛、演出等;“请进来”就是将一些高水平的专家、老师请来言传身教,或面授辅导。通过这些举措,能够开阔眼界,拓宽视野,使专业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能够快速提高专业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从长期发展目标来看,除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培训和培养出一支过硬的业余文艺骨干队伍,让他(她)们自排自演,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如舞狮队、舞龙队、民间乐鼓杂技队、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平时活跃在乡间街头,尽现地方群众文化魅力,以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经常化。在培训时,还可结合其他如读书会、球赛、科技讲座等适应农民活动的方式,既能达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作用,又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丰富群众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三、经常举办乡镇民间艺术、舞蹈戏曲等活动

尤其是我们黔南地区的布依族民间艺术,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为了普及和提高民问文化活动的形式、了解民间艺术特色,发展民间艺术的看点、亮点及特长,搜索创造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以来,我县群众文化有亮点、有特点,我县文化部门应努力打造秧歌基地、小戏基地、合唱艺术基地、乡镇文化站艺术基地等,这样可以发挥发展民间艺术,弘扬繁荣了民族文化,为创建文化活动中心打造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群众文化的发展所在,同时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前迈进。

四、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牢固占领群众文化及思想文化阵地

一方面,基层图书馆和文艺活动室等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当前,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其作用不大,甚至说可有可无,不予重视。在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本就十分贫乏,当健康的东西不能占领这个阵地,那么,不健康的东西,如:搞封建迷信、赌博的、打架的、斗嘴的等势必将占领它,一旦不健康的东西占领后,这不仅对个人与家庭带来严重危害,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沉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有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图书馆及馆藏建设,盘活资源,积极组织开展适应于广大群众学以致用、学以致富的科技普及活动,把群众吸引到文化阵地上来,吸引到读书活动上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帮助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生活方式。言而总之,我们已经行在了二十一世纪的路上,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但是,这也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性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交给我们的千斤重担,同时也是广大群众对新的群众文化生活的热切盼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开拓进取,共克艰难,定能够开创出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大好局面!

乡村基层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篇4

1 乡村基层工作的困境

1.1 农民隐性负担尚未被重视

在过去,乡村基层工作者对于税费改革的关注重点在农民的显性负担上,往往忽略了农民的隐性负担。而农民沉重的隐性负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其一,农村基础建设收费较高;其二,工农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三,农村子女教育费用及农村人口医疗费用高;其四,农民进城花销大且常常受到不公平待遇。

1.2 乡村治理难度较大

在治理乡村方面,虽然乡镇与村的职能各不相同,但这两级组织都需要执行中央、省、市、县等上级布置的任务,并且都有责任为管辖范围内的居民提供适合其规模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然而,这些职能的履行都必须建立在具有充足的财政保障上,尽管税费改革也贯彻到了农村教育及乡镇机构上,但维持乡村基层工作正常进行的财政缺口仍然较大,经济因素制约着各级部门任务的执行力度,也就导致乡村治理工作难以开展。

1.3 乡村收支不平衡

随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乡村收支不平衡也逐渐显现了出来。税费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同时削弱了乡镇、村两级的财力,财力的缺失促使债务的增加,而村级债务多为短期,利息高且构成复杂,加上管理不力,容易导致新债务不断出现。此外,乡镇需要定期支付一系列开支,不仅包括乡村干部、基层工作者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保障,还包括日常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和车辆维修、运行费等)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开支。

2 影响乡村基层工作的主要原因

2.1 基层组织及工作者办事不力

在施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大部分的基层组织还没有转换角色,基层工作者也大多不具备管理能力及道德素质,在工作作风和领导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催-征-罚”式,既没有依法行政,通过经济、法律手段管理基层工作,又没有对市场的产供销配套服务以及农业经营规模进行研究,以身作则带领农民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2.2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难度大、矛盾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虽然国家对于农村地区一直给予了财政支持,但在很多地区,政府将财政投入到了不切实际的项目上,给本就缺乏的农村经济积累增添了压力。乡村基层组织财力受限,就只能将重点放在收税收款上,从群众手中索取经济来源,加剧组织与群众的矛盾。

3 解决乡村基层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以乡村发展为核心

改革的功效具有短暂性,换句话说,即使群众真的没有负担,只要其收入没有增长也不算得到真正的发展。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坚持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其一,调整市场、抓工业,在保障工农业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其二,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其三,盘活存量,将资源转为财源、资产转为资本。

3.2 深化乡村农业改革

配套改革既是巩固减免税改革成果的保证,又是减免税改革内容的延伸和深化。因此,乡村基层工作者应当切实深化乡村农业改革,一方面,推进财税改革,按照事权、乡事乡办、乡财乡理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乡村财政体制,另一方面,规范化调整乡镇事业布局,持续深化乡镇政府机构改革。

3.3 降低乡村行政运行成本

为了提高乡村基层工作的效率,强化乡村基层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将乡村行政运行成本降至最低,从源头上减轻财政压力,乡村基层工作者应当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在乡村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力量,与此同时,严格控制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

参考文献

[1]陈永进,万奇峰,皇甫乐观,高磊,黄晓峰.乡村基层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5191-5192+5200.

乡村基层 篇5

今年,我省进一步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打造农村和谐社会。为此,基层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法治建设,有效增强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存在问题: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含义,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是拒法律于门外的,更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去解决问题。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盛行。部分农民存在着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除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外,社会行为基本上是脱离法律认知而进行的。例如,知道杀人发火是犯法,但是对无照经营等却认为不犯法。三是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仅仅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缺乏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找政府往往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远大于寻求法律途径的比重。

基层建议:一是拓展渠道,强化宣传。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拓展普法工作的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农村普法工作,增强农村普法工作实效,真正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上一篇:高中课程美术欣赏下一篇:财务报表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