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视角

2024-05-16

乡村视角(通用10篇)

乡村视角 篇1

0 引言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热潮为乡村地理学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政策辅助, 浙江所出台的《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在提出浙江需要不断强化水、农、牧、林、渔等产业与旅游之间的融合性的同时, 要求本地各级政府立足本区域红色旅游优势, 因地制宜尝试推进多形态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并实施美丽乡村规划战略。此要求提出之后, 依托中心城市的浙江环城乡村旅游带建设项目逐步开展起来, 而乡村地理学理论在融入此项活动的过程中, 一些重要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

1 乡村地理学运用基础上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定位

1) 乡村建设基本要求。

乡村治理和城乡规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需要遵循的乡村地理学理论实际是需要以区域发展为切入点, 着力就乡村区域的景观、资源、人文、社会、经济所形成的条件、地域结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乡村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自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着眼点从单一的农业向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的多项、系统化发展后, 乡村地理学理论和视角在乡村现阶段建设中的应用也日渐深入, 其应用切入点主要表现在乡村聚落、乡村经济、乡村土地使用、乡村城市化、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乡村规划的基础理论应用几个方面。

2)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现阶段乡村地理理论运用下, 浙江乡村的治理过程已经反映出浙江农村的治理和改革, 必须遵从立足当前发展现状, 实施逐步有序战略推进原则。民众的意愿和农民的支持与认同感, 需要融入到浙江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 并以其实际变动性作为整体规划的基本数据。只有充分尊重本区域农民自主性, 并适时引导和发挥本区域民间的创造力, 才有可能做到农民、政府、规划局等各方力量的聚合, 实现浙江美丽农村的超前建设。

首先,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需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而农田作为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运行的基本保障, 需要在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 以农业现阶段生产的高效益性和高效率性的融合要求为前提, 在保证现阶段土地承包权力的稳固性的基础上, 进行浙江农村土地使用权适度流转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等的筹划。

其次, 实施农村各项的综合改革, 并建立起县镇合作机制可作为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实践性操作保障。

政策协调机制的构建和强化、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建立和落实可作为政策资源优化整合, 强化政策协调配套指令运作的基础, 而依托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要求, 来筹划强镇、强县对应体制的创新, 则可辅助理顺两级政府之间的行政运作关系, 规避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的行政拖延、工作重合、落实效率低等问题。这同样也是乡村地理学视角下,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所需要关注的乡村空间建设、乡村规划、乡村聚落等良好运作的预备工作。

第三, 农村公共产品的大力供应是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及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

以乡村地理学的区域性统筹要求为先导,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地理结构调查、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开展、基础设施的配套、乡村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城乡反射型运用等, 都需要充沛的农村公共产品及对应的便捷现代物流体系、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等来给予推动。从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本质而言, 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立足在城乡交通一体化需要下, 因此对应的作为乡村财政收入提升所需硬件设施, 也应该同期、同步建立并按照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战略推进时, 各个环节的动态变化加以调整。

2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优化

针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在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 应该从战略设计者的思维优化方面入手, 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优化布局, 实施城乡统筹。

按照乡村地理学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安排需要覆盖到公共设施、人口、城乡产业等多项领域, 深入调查和挖掘乡村现有的田园风光、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产业经济、乡土建筑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将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社区统一建设成居民就业充分、环境优美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节点。

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

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应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全程理念。正如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所存在的矛盾, 大力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以生态家园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为抓手, 立足各村特有的资源和文化优势, 建立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战略, 并坚持以宜游、宜业、宜居为建设目标。战略计划的层层推进可有效应对当前建设中过度开发、建设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等做法, 以基层组织和村民为主, 邀请村民共同进行战略筹划, 鼓励村民献计献策, 以精品村建设和具有本村特征的特色村居为目标, 科学定位节点村、精品村、景观带的规模和功能, 提升战略规划的品位和品质, 突出村建特色, 串点成线并连线成片,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全面推广, 努力建设整体风貌协调、乡土气息浓郁、区域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3) 坚持分统结合, 发掘资源创新机制。

当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缺乏人本为思想, 政府投入过大, 社会资源被忽视。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执行在于民众, 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有助于辅助政府改善单一化资金筹划渠道的现状。将农业两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四边三化”、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整合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的各界力量, 增强合力、创新机制、强化协调, 汇聚力量, 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优化

1) 重新筹划战略布局, 因地制宜发挥示范效应。

坚持“富设计、富规划、穷建设”的筹划理念, 从村庄整体风貌和建筑布局入手优化, 突破原有规划设计思维和模式, 提升村庄的规划水平。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划设计思维, 以自然环境现状为基础, 以新农村特色建设为目标, 尊重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空间生长机理, 努力营造新旧自然、和谐统一的农村风貌。

因地制宜的进行乡村设计并发挥其示范效应,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此外, 在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时, 还需要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 督促各村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和标准执行, 建设团队方面则使用筛选和验收淘汰机制。

2)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 深挖内涵拓展建设思路。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文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多样、山水风光秀奇的优势, 就需要从农村人居环境、农林特色产业处入手, 大力开展村乡整洁活动, 结合村民意愿和财政实际, 在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的理念下,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可尝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并实现旅游跨越发展策略, 这就需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不断挖掘和体现农村特色文化。重视农村传统孝德文化、耕读文化的重建和整理, 丰富乡村建设的传统文化之魂, 深谙乡村建设内涵, 使之成为市民和农民共同的精神宝库。

建设思路的拓展, 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规划, 由于村庄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因此规划方案编制时, 需要以村庄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 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 广泛听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兼顾到村庄近期和远期利益, 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借助环境整治和规划引导使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生产等共同和谐统一发展。

3) 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管理和创新机制并举。

整合资源注重财政支持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稳步进行的动力。这就需要财政方面优先足额地进行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 实施融资模式来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注入。努力整合联合公路、农业两区、乡村旅游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资源和资金, 侧重向乡村建设项目方向倾斜, 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相关政策完善方面可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 需要考虑农村污水治理、农村住房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和对应的政策性支持。

此外, 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需要注重村容村貌的规划和治理, 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生活和生产环境, 强化对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强化广大干部, 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将当地重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结合, 利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千百工程”等项目, 多方借力, 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统筹协调, 已形成各方资源及力量的整合合力。为保障管理效果, 可实施村、街道、镇、市多级联动的考核制度, 使用月通报、月考核、月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 丰富奖惩措施, 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乡村地理学理论, 介绍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调整设计思维、挖掘特色文化、注重财政支持等策略, 以提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乡村地理学,乡村建设,城乡规划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郑健雄, 吕伟明.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77-79.

[3]彭建涛.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0) :111.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 篇2

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承载了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始终哺育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乡村的自然、自足、自养、自乐,是乡村生活的最大魅力;顺应自然、有限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智慧产业,则是乡村的最大财富。因此,新型的城乡关系,一定是尊重城乡差异基础上的互补。而美丽乡村建设,也是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而不是用城市替代乡村,或在乡村复制城市。

乡村视角 篇3

一、研究区域概况

汉中市地处秦巴山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独特。近几年,汉中旅游不断升温,乡村旅游持续发力。截至2013年,汉中市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青木川等2个镇、留坝县河口村等2个村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省上验收;有“农家乐”660余户,其中三星级及以下“农家乐”200余家,四星级“农家乐”评定工作正加快推进。相继举办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樱桃节”、“柑橘节”等节庆活动。汉中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拉动了三产、刺激了消费。2013年10月,汉中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0亿元,成为乡村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

汉中市桔园景区位于城固县桔园村,乡村旅游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汉中开展乡村旅游的排头兵,是西北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中国柑橘生态观光第一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28个行政村、11 458户、41 132人,柑橘面积35 055亩,年产优质柑桔7万吨,年产值达8 000多万元。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旅游影响也更加突出。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影响,并恰当地解决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变得尤为迫切。

二、研究方法

考虑到受访者大多为农民,参与性不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本次调研采用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和观察法为辅的方式。对于辨识度高又利于理解的问题采用问卷法,对于难以量化统计的定性指标采取访谈法和观察法为补充。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70份,以受访者当场填写并提交的方式,回收问卷80份,剔除不合格和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达97.5%。相关数据是在整理并分析调查问卷、受访者的描述和作者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出的。

三、调查结果

1.乡村旅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调查结果显示,桔园村发展乡村旅游十多年来,周边居民的年收入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超过92%的乡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在访问中,约82%的被访问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3];有九成被访问者对发展乡村旅游持赞成态度,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实惠。

2.乡村旅游促进了文化素质的提升

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交流,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农民的居住与生活条件、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成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当地居民的交谈能力增强,眼界更加开阔,各地也通过对参与乡村旅游的乡村居民的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

3.乡村旅游引发了对环境的关注

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加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条件,以优美的乡村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提升了生活质量,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调查中,有34人认为环境改善了,占调查人数的43.6%;有42人认为环境受到影响,占调查总人数的53.8%;其余的人认为环境与之前没什么差别。

4.乡村旅游使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都有增长,但由于参与程度、从业水平、经济实力等的不同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并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年人均收入低于4 000元的占调查人数的43.6%,年人居收入高于6 000元的占33.3%,当地居民普遍认为这一趋势还在扩大。过度发展乡村旅游也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大量游客的涌入会引起当地物价的上涨。物价在短期内上下波动,影响物价的稳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5.乡村旅游使原有的当地文化受到冲击

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是不平衡的[4]。由于汉中当地的语言和外地差异很大,外来游客一般都使用普通话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而本地居民大都只使用方言,但他们可以听懂普通话。在这一过程中,外来文化为强势文化,本地文化为弱势文化,这就导致了主客双方接受和传播的不对等。久而久之,当地文化会被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同化,当地文化可能会有部分逐渐缺失。同时,由于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容易发生冲突,给当地带来了不安定因素[5]。

6.乡村旅游造成了当地垃圾清理难、环境保护难

旅游者的不断进入留下大量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给当地垃圾清理造成困难;大量游客对植被的踩踏在短时间内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难以修复或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修复。与此同时,旅游者驱车前来使得当地空气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

四、影响乡村旅游效应的因素分析

1.老年人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弱于年轻人

在调查中发现,参与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多为中青年及中老年人,并且大多为留守老人,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的居多。参与者的年龄不同,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年龄较大的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较为模糊,总体感知为正面大于负面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价值观念及认知水平相对于年轻人比较陈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年轻居民则对旅游中的负面效应感知较年龄大的居民明显,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过程中也有环境污染、噪声污染、旅游旺季出行不便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但总体感知也是正面效应多于负面效应。乡村旅游的开展使得当地居民从中受益,或者获益多于所承受的负面旅游影响时,他们对乡村旅游的感知都会表现为正面。

2.学历越高对旅游效应的感知越明显

在乡村旅游开展地,参与者普遍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读到高中的很少。但可以发现,从业者学历越高,年收入也越高,拥有高中学历者的年收入可以达到小学及以下学历从业者的几倍。同时,学历越高对旅游效应的感知也越明显,整体感知仍为正面。高学历者由于接受教育时间更长、有着更好的接受能力、对旅游效应更加敏感,因此,他们对旅游效应的感知要比较低学历的人更明显。

3.女性参与者对旅游效应的感知比男性强烈

在这些从业者中,总体上女性占比要高于男性。男性往往在家庭中承担支柱性作用,又由于旅游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难于维持家庭的庞大开销。于是,男性一般要外出打工,到旅游旺季时返乡。有些家庭的子女也是平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帮忙,从事乡村旅游一直是作为家庭副业。当地人口流量变化明显,呈现出淡季外出打工,旅游旺季返乡经营乡村旅游的趋势。女性参与者投入到乡村旅游中的时间长于男性参与者,从而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比男性更明显,更深入。

4.居民参与度和乡村旅游发展度影响居民的旅游效应感知

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事业中所获收益的多少与在乡村旅游中参与程度的高低相关,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居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程度越高,旅游收入也越高,从而对旅游效应的正面感知也越多。这部分居民由于更加熟悉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对乡村旅游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抱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期待,对旅游效应的感知也比较明显。乡村旅游越发展,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正面感知也越多。

五、结论与建议

从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效应感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参与程度等。这些因素还影响着他们从事乡村旅游的工作类型、时间长短、收入水平和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等。当地留守老人和部分旺季返乡的中年夫妻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其中又以女性居多,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不高,参与层次低,没有组织、散兵游勇式的参与,以贩卖当地旅游产品为主,价格低廉、收益微薄。最重要的是,农民的参与性不高,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难以有所突破,起不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的开展过程中,虽然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破坏、噪声污染等,但是居民们依旧对乡村旅游持积极的态度。应该重视对居民感知的态度并及早做出回应,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乡村旅游进入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协调旅游公司和乡村旅游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和矛盾,在旅游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农民争取更多福利,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旅游公司应加大对本地区居民的培训力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也为旅游企业的壮大奠定基础。本地区居民只有成立自己的团体和组织,才能更好保障自身群体的利益,也才能拥有更多话语权。

摘要:乡村旅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汉中城固县桔园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了乡村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效应的感知问题。研究表明,乡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效应感知明显,但也存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消极效应感知。因此,乡村居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参与程度等,是影响其对旅游效应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乡村旅游,效应,影响因素,居民感知,汉中

参考文献

[1]张树民.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2]小米.汉中市信息办.汉中市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开发[EB/OL].[陕西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shaanxi.gov.cn/0/1/9/42/162010.htm,2013-10-20/2015-3-15.

[3]任媛媛.中国旅游热点问题[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苑晓赫,杨辉.关于旅游效应之——对社会文化正负影响问题的探究[J].长春大学旅游学报,2013,(14):71.

乡村视角 篇4

【中文摘要】村民自治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能否找到切合乡村社会实际的治村模式,直接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运作中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启示进行了分析。作为一种民主制度,村民自治下的乡村治理将会在乡村社会生长出一个全新的自主空间。随着乡村社会自主力量的成长和乡村治理的民主化转型,村民自治下的乡村治理将在历史的实践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深远的意义。

【英文摘要】Villagers self-governance is through

self-governance among villagers in the organization with the interests of the villagers affairs, the villagers of

self-management, self-education and services.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llagers Self-governance, you can find a country’s social practice for village and is directly linked to rural and the whole of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From the autonomy to govern the country’s basic theor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illagers’ autonomy in the country to govern the country.We analysis of villagers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ministration consider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nalyzed.As a democratic system, the autonomy of the administration will be in a rural community to grow a new independent space, as the forces of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unfortunately, the autonomy of the administration will be in the history of an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关键词】村民自治 乡村治理 民主

【英文关键词】Villager Self-governanceRural GovernanceDemocracy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

: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本文为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作者如有异议请与总库或学校联系。

【目录】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8-9

ABSTRACT9

18-23

绪论10-18

中文摘要

第一章 村民自治与

乡村治理的理论阐释18-21

1.1 村民自治的理论解读

1.1.2 村

1.1.1 村民自治的涵义与特点18-19

19-21

1.2 乡村治理的理论解读

民自治的主要内容21-23涵义21-23

1.2.1 治理的提出与内涵211.2.2 乡村治理的第二章 村民自治下乡村治理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3-352.1 行政与政治的混合问题23-25

2.3 乡村两级干部网络问题

2.2 基层人

事更替问题25-2727-28

2.4 争取内部支持的竞争方式问题28-292.5

乡村选举中的干部利益问题29-31自治问题31-35势与启示35-3935-36

2.6 代表性自治和权威性

第三章 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的发展趋3.1 村民自治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

3.1.2

3.1.1 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过渡35-36

村民自治形式向开放性转换36对民主化的启示36-39匹配3737-3838-39

3.2 村民自治视角下乡村治理

3.2.1 民主化必须与法律化、制度化相

3.2.2 民主化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2.3 民主化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结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3

发表文章目

个人

录(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3-44简况及联系方式45-47

乡村视角 篇5

关键词:乡土景观;南方乡村;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4-0071-0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但是在乡村建设大潮中,乡村环境设计与建设出现了随意规划、乱建设、无特点等问题。如何让保持了千百年的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乡土景观视角下,乡村景观主要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组成,因此,其环境设计方式不应是重复“城市模式”,而是应该结合生态、环境、气候等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乡村历史等人文景观建设具有南方乡村特色的新农村,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宜居乡村环境。

一、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涉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南方乡村环境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环境景观规划不合理、环境设计之地域特点不明显、景观绿化不科学、城乡不分的环境规划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环境景观规划不合理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积极支持,南方地区乡村的环境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环境设计与建设水平不高;并且在建设之初没能进行先期的规划论证,致使建筑形式与布局自由发展,乡村整体结构散乱,与乡村环境不协调。部分乡村所谓的环境景观建设只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对具体乡村的自身条件进行专门的系统规划研究。这种随意性的建设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没能体现环境设计与建设的价值所在;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环境设计之地域特点不明显

自然村落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变迁与发展而来的。每一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地域特点和景观文化。但从目前的南方乡村环境规划建设来看,形式过于单一。没有把具体乡村特有的村落文化和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继承和保存下来,只是简单粗暴地按照固定的模式來重新规划,造成了千篇一律的乡村规划设计模式。在乡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现有条件、地域文化才能建设出能体现个体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景观绿化不科学

南方地区阳光雨水充足,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在南方乡村,植物主要分为经济作物与景观绿化植物。而在部分地区,在景观植物的配置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南方炎热日晒的因素,在乡村主干道设置叶子稀疏、遮阳效果差的棕榈科植物作为行道树。这种只注重形式,不考虑功能的设计方法与乡村建设以实用为主的理念相违背。个别设计师或决策者不顾南方的气候条件盲目引进北方或国外树种,在缺少养护的农村地区,外来树种自然生长不佳,难以达到乡呈现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四)城乡不分的环境规划建设

由于南方地区乡村经济较发达,加上乡村工业发展,与城市接触紧密,在环境景观建设上有照搬城市规划模式的倾向。部分乡村在规划上以城市模式为目标,忽视了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的巨大差别;甚至在乡村建设高层建筑小区,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种不顾乡村本身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直接套用城市景观规划模式,是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相违背的。

二、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乡土景观规划原则

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目标就是解决如何优化乡村原有资源与人工构筑物与空间环境。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从乡村整体环境着手,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为农民营造具有观赏性、功能性合理的舒适生产生活环境。

(一)利用和保护原有自然格局,维系生态系统

南方村落大都是以先民南迁聚居而成,选址较优越,以背山面水的自然格局为主,具有植被丰富的林地和山地,开阔临水的田野,网络畅通的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在前期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应先考虑维系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山川河流等原有自然形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环境景观。在环境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原有植物、阳光、风向、河流及原有构筑物等生存条件;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完善环境。使之适应现代乡村生活生产方式,为农村创造既环境优越又方便各种活动的生态环境。

(二)尊重传统风俗习惯,营造以人为本的景观

南方乡村因为大多是历经千辛万苦组建创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纪念祖先为目的而营建的祠堂是南方乡村的聚居中心,也是南方村落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乡村环境景观的建设中,应特别保护类似祠堂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形成个性鲜明的环境风貌。

(三)充分利用乡土材料,节约建设资源

农村地区环境景观建设资金相对是有限的,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应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造价成本,坚持节约型建设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与具体乡村相适应的建设材料、施工工艺。如使用当地易得的石材铺设道路,使用当地的砖材或木材等乡土材料建设乡村建筑。在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上,以适合与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既减少成本又为后期的植物养护节约人力物力。

(四)景观规划整体统一,环境协调

乡村环境景观规划应与原有自然景观面貌,原有历史建筑和自然水体相协调,在环境设计规划中,应统筹规划多功能、多类型、多元素内容的个体特征,协调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征。在具体环境设计中,主要从以人为本的功能设计角度为出发点,统筹新建设景观元素与原有的景观的整体统一,处理好历史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审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关系,协调乡村环境。

nlc202309051435

(五)保持地方特色,持续发展

在环境景观建设中,要突出具体乡村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发掘乡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地理特征、人文景观、村落文化;根据乡村个体特征,设计富有地域特点的乡村环境景观。同时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发展目标。乡村环境景观建设应该尽量使资源循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与破坏性开发。

三、乡土景观视角下南方乡村环境设计思路

乡村环境设计的要点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有自然景观和地域人文景观,表现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既适宜大环境又有个性特点的乡土景观是建设有特色的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一)乡土材料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我国建设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便利而优秀的乡土材料被人们逐渐忽视。当代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影响到乡村地区的环境建设。但是,作为地方性的乡土材料,在其经济性与地域适宜性方面具有更加大的优势。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丰富,乡土材料种类较多。在乡土道路的铺设方面,尽量可使用较为易得的石头为材料,减少水泥的用量,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发展。南方雨露阳光充沛,植物生长快,在建筑及装饰上可采用以木材这种乡土材料为主;既可降低建设造价成本,也可持续发展,减少建筑垃圾。竹子作为南方特有的植物,成材时间短,用途广,也是建设中可以发展的乡土材料。南方地区梅雨季节时间较长,空气湿度大,建筑室内在春天雨季时回潮严重,平常的抛光砖或石材地面铺装会使室内更潮湿;而传统的吸水陶土砖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斜铺或者勾缝等形式来增强其现代装饰性。

在南方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中应加强乡土材料在建设中运用,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地域性设计。例如沿海渔村传统的利用贝壳来建设蚝壳墙就是可以发展的乡土材料运用案例。

(二)乡土植物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进行乡村环境设计时,在植物配置上应以适应当地气候兼具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为主。相对于成熟的城市景观,乡村景观植物的后期养护是很沉重的负担;如选择乡土植物,其易于管理维护,耐病虫害,抗逆性强。在植物的选择方面,根据南方乡村夏日炎热的特点,应以乔木为主,结合部分灌木的植物造景方式进行设计,以达到夏日能遮阴避暑的功能效果。在景观效果方面,主要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在制定乡村绿化指标时,应依据乡村具体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可因为环境建设而侵占经济作物种植用地。乡村景观植物种植的用地主要利用非生产用地,如山体林地,闲置土地,道旁,河边,庭院等。

在景观树种选择上,主要根据南方乡村的特点,选择种植当地有经济价值的果树、药用植物等。如行道树可以选择芒果树、荔枝树等果树,既有遮荫效果又能创造经济价值。而在湖泊池塘可以种植荷花等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甚至根据乡村的特点,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既为当地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又能为乡村居民提高收入。

(三)南方自然条件下的南方乡村设计思路

自然景观是区域乡土景观特色的框架和背景,它主要包括山体、水体、动植物资源和各种自然现象。在环境设计规划过程中,必须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特征,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以原有自然景观为蓝本,师法自然,因地制宜,以保持自然生态为目的。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等综合考虑,科学合理的进行乡村环境设计。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良性互动是乡土自然景观特色保持的关键。南方乡村自然条件丰富,村落一般由建筑、农田、水系、林地、山地组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元素一定要做到长远规划。作为相对发达的南方乡村,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乡村自身的地理条件,协调好产业布局与其他资源的关系。在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的人工建筑物建设蓬勃发展,协调好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物的关系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关键,应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根据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和改造建筑物,将人工建筑物与自然的环境景观融合。

(四)南方地域文化条件下的南方乡村环境设计思路

南方乡村的典型景观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人文价值,在环境设计中,营造具有南方地域性的人文景观,保护和发展南方特色的景观元素,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方乡村原有的古民居、庙宇、古树等都是具有标示性的地域景观元素;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元素可以创造出更加具有人文气息的乡村环境。传统乡村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应该在原有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归纳,取其最经典的元素展开设计与建设。如在南方乡村,祠堂作为纪念性的古建筑往往是乡村的中心,在环境设计的建筑布局环节,可以围绕祠堂来展开;水系网络发达的南方乡村另一个重要特色是村落一般都临水分布,所以营造临水堤岸的景观也是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南方乡村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特色,从建筑布局、建设材料和生活习惯上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框架,才能营建出有独特风格,符合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环境。

四、结语

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其乡土景观的保持与建设,也是自然环境的合理改造和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文化的传承。坚持对乡村环境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的保护以及对景观内涵价值的发掘,才能建设更美丽和谐的乡村。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2.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115-121.

[3]张伏虎.从乡土景观视角看新农村环境规划[J].湖北农业

科学,2014(10):4-7.

[4]耿阳,彭凌玲,张学昕.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农村景

观之生态美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5):762-766.

[5]郭摇旗,惠富平.新农村住宅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途径[J].天津农业科学,2014(6):111-114.

[6]刘艳红.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特色景观元素的保护与应

用[J].山西建筑,2014(23):12.

(责任编辑:汤钦乐)

乡村视角 篇6

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人们感知乡村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他的塑造不仅仅需要追求图案化的形式与功能的简单满足,更需要通过文化元素的发掘与提炼来增加设计内涵,成为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在全市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临安市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村、特色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为了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串点成线,临安市着手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工程,提升乡村道路景观,挖掘乡村文化,以促进临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水平。

二、乡村景观与乡村道路景观

(一)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了与之有关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是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体,并且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其中,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主体。

1. 乡村景观分类

乡村景观有两种分类方法:(1)依据生产相关景观、生活相关景观以及自然景观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1)。(2)依据点、线、面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2)。

2.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又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由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组成;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物、道路、农业生产用地和公共设施等。乡村景观非物质要素是指乡村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表现为与他们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民俗、宗教、语言等。

3. 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的形态构成包含了物质景观形态和精神景观形态两大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由聚落景观形态、生产景观形态和自然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精神景观形态。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孕育、生产、演变和发展的。

(二)乡村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景观是道路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个综合景观体系,是由道路两侧的垂直景观(绿化、建筑、农田、山体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景观廊道是道路景观空间的主体,他由三个部分组成:道路空间,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隔离带、防护栏、路基边坡和行驶的车辆等;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包括乔木、灌木等树木及花草等地被植物;道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包括田野、村庄、山体、水体和劳作的人们及各种动植物。这三部分相互融合,共同营造景观廊道,构筑新的大地景观。

景观节点是道路景观空间的重点,在道路的划分中具有类似标点符号的效果,具备形成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其景观形态为斑块。他们不仅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形态,而且也是作为道路空间节点被记忆的场所,可以很好地体现地域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

三、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乡村是文化之根

“文化”一词的主要涵义之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梁漱溟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指出,“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好了,中国文化的根基才能牢固。对新农村建设来讲,只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很好呈现出来。但由于乡村受到原有风格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再现这一地区的各种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和其他文化资源。过度的堆积反而会破坏其原有风貌,而乡村道路两侧的广大地区无疑可避免这一问题。

(二)点线结合或整体性方面的要求

如果将乡村设为空间上的一个点,则与之相连的乡村道路就可设为一条线。一方面,线与点构成一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整体;另一方面,线又与周围环境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乡村道路有双重职能。既要为乡村提供方便的交通服务,又要反映沿线地区的文化特色,并以此补充反映新农村建设未能反映的各种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景观的内涵。

(三)吸引游客,增加交流

虽然乡村道路的主要功能为交通,但在道路的适当位置展示当地的文化风采,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所欣赏。道路不同于铁路,他方便灵活。而只要方便,任何一位游客也不会放弃涉猎他乡文化的机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也越来越多,乡村道路文化景观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增加游客的购买行为和劳务支出。可见,乡村道路景观的文化表达对新农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道路景观的有效途径

乡村道路景观文化塑造涉及到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文化的价值导向的定位;二是适合景观表达又与其他载体不发生高度重复的文化元素选择;三是文化如何成为村民创新的源泉和产业提升的发动机。文化的价值导向目标应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群体意识,实现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导向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步成为当地居民的群体意识,并且成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交流工具,否则只会流于一种形式或表面的符号。文化属于精神领域,虽然通常以物质作为载体,但用景观表达文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关键要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能读懂物质表达的文化符号内涵,否则文化景观就会成为一种空壳。

(一)临安市地域文化概述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千岛湖,北靠安吉,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也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称号。临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森林覆盖率达76.5%,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数十处名胜景点。其地理位置造就了临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1. 临安市的文化主要可分吴越文化、天目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类。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部分保留在乡村的生活、生产载体中,某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点和节庆活动。

2. 文化的核心价值或功能是以文化人,再以人化文。从这个角度看,经过多次的人口变迁和社会动荡,临安的文化核心功能已经严重弱化。

3. 吴越文化有三种含义,吴文化、越文化和钱王文化(吴越国)。东部临安受越文化浸润,西部昌化昌北受吴文化之徽州文化影响较深,中部於潜则是越文化与吴文化的交汇之地。

4. 吴越文化本质上是基于农耕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形成的心理沉淀和群体意识,核心理念是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 天目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劝人为善的宗教文化、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爱国爱乡的军事文化、儒家书院文化和亲近自然的休闲文化。

6. 农耕文化来源于种养殖的动植物、土地、气候水文、农事节气等关系形成的文化,包括对生命(人以外)的敬畏和尊重等。

7. 民俗文化主要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对历史有功人物或道德标杆人物的祭祀、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也包括部分爱情、亲情和神话演绎出来的仪式、口述等。

(二)乡村道路景观中文化的表达方式

文化内涵在乡村道路景观中的设计表达,不是原始符号的简单复古、堆砌和再现,而是将文化元素符号有效地融入到道路景观的各种构成元素中,如道路的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

1. 名称主题

道路的名称主题是体现地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因为他既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能暗喻出地方文化。临安市在美丽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根据“地理形象特征”+“人文物产形象特征”的规则来命名道路,如太湖源吴越幽韵精品线(205省道)、天目山盘古神韵精品线(藻天线)、天目溪耕织逸韵精品线(208省道)等,不仅可以展现临安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见图1—3)。

2. 植物配置

在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的所有元素中,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其他物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植物不仅具有自然生长下的姿、型、叶、色、果、味的美,而且还具有一日之内、四季之中各种景色的变化。除此之外,植物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牡丹、桂花、玉兰等表示“富贵满堂”;重阳木寓意淳朴的孝道民风;香樟树代表长寿、辟邪、吉祥如意。因此各种植物的民俗寓意体现了植物选择、组景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美。如临安市天目山镇的道路绿化在设计上就采用银杏作为基调树种,不仅象征着古老文明,也与天目山上“五世同堂”银杏相呼应,体现天目山植物生态文化(见图4)。

道路景观中植物运用,一般都是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能满足植物的适地适树的原则,又能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植物文化。如临安市指南村内保留着三百四十多株枫香、天目铁木和银杏等珍稀古树,深秋季节村里的景色格外缤纷,成为摄影师常爱光顾的世外桃源,因此道路景观在绿化上多采用色叶树种,以突显地域特色;临安市於潜镇百园村盛产油桃、黑李,乡村道路绿化就以碧桃、红叶李为主干树种,不仅生态美观,体现地方特色,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植物文化内涵往往通过隐喻的方法让人们得以理解,有时也可以在景观节点处通过植物造型直接地表达文化内涵。

3.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道路景观中的小品主要包括雕塑艺术小品、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各类标识以及其他市政服务设施,如坐椅、垃圾桶、路灯、防护栏、道路标志、花钵、景石、景墙、廊架等,景观小品设计对于活跃空间气氛、加强空间联系、视觉引导、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乡村道路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指导,加入地域文化的特色。文化的融入不但不会削弱它的作用,反而会因其独有的特色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印象深刻。临安市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的主题、造型及风格都以临安的地域文化内涵为依据。如标识设计融入当地的田园特征、民俗灯笼(见图5、图6);树木、建筑通过提炼特色元素应用到景墙、候车亭设计中(见图7、图8);农耕农事以景观雕塑小品的形式来表达等等(见图9),既发扬与传播了文化,也增强居民与游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一方面能满足其实用功能,为人们提供观赏、标识、休息等功能,同时本身的材料、造型也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体现。

五、结语

道路是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文化的渲染对丰富和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道路连接着不同的乡村,同时也连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为这些文化提供了一个融合交流的通道。为迎合这种文化属性的变化,乡村道路景观也从早期的单纯绿化发展到集安全、景观、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乡村道路已不再只是一条枯燥乏味的运输通道,而是一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景观大道。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在景观设计中对文化进行思考,加强对个性的深度挖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关系上,使不同地域间景观因特定地域“和而不同”,将中国的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推向更高的层面。

摘要: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一种公共的艺术形态, 他所呈现给人们的文化底蕴是最直观的, 文化景观设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乡村道路景观的内容和特点, 分析了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分析, 从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塑造乡村道路文化景观, 以期为同类乡村道路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道路景观,文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28.

[2][日]土木学会, 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 陆伟, 雷芸,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3.

[3]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678.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 篇7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承载了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始终哺育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乡村的自然、自足、自养、自乐,是乡村生活的最大魅力;顺应自然、有限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智慧产业,则是乡村的最大财富。因此,新型的城乡关系,一定是尊重城乡差异基础上的互补。而美丽乡村建设,也是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而不是用城市替代乡村,或在乡村复制城市。

乡村视角 篇8

1乡村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内涵

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具备实用性, 稀缺性和利用消费潜力等特征。中国的乡村地区覆盖了广袤的自然生态空间,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社群生活的载体,蕴藏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潜力。“资源化”则是将潜在的资源向资源转化的过程。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作是人类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历史。资源一方面本身就是发展的直接要素,更重要的是可通过资源价值形成资本继而进行生产和再生产。

乡村虽然具备极大的空间资源潜力,但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乡村的空间资源化进程受到了阻碍,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化制度限制了乡村空间资源进入城市主导的空间资源市场,如二元土地下,乡村土地并不能直接成为经营性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是快速城市化时期乡村的相对滞后使得其空间资源潜力的价值被掩盖,大部分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比还处于粗放的低效利用阶段,乡村还有巨大的空间资源化的潜力。

新型城镇化时期,乡村的空间资源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乡村空间资源的地域服务功能逐渐显现,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和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空间在维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放大,相应的乡村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乡村空间资源的分类体系

乡村的发展必须依托自身各类资源性要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和资本来源。 现有对乡村资源分类的研究主要从三农问题、规划对象和乡村旅游开发等视角,按照自然(生态)/ 人文(生产、生活)的二分法对乡村资源进行分类(见表1)。本文试图从资源化的途径出发,构建乡村的空间资源分类体系。

乡村资源的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保护:本身是稀缺的,主要包括现状原生态和物质性原真性的资源,其资源化途径是保护、恢复性措施实现,如自然生态空间和古建筑等。(2)活化:主要对于潜在非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挖掘和活化民俗等。(3)服务业化:对现有乡村一般潜在资源进行转化、“做加法”,使其在原有生产功能具备城镇化条件下服务城乡系统的服务性功能,如基于传统农业改造的生态型有机农业、农业体验活动;基于传统民居改造的民宿,以及其他植入乡村的服务业化功能资源。

3乡村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

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以村庄为中心, 农事、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体验,均围绕着村落规划建设展开,起点是村落,结点也在村落。在现代村落建设过程中,最高目标在于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共存,所以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保持村落的特色,又要提高其被适应能力和条件。在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3.1特色化

特色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核心,同时也是树立品牌的重要因素。乡村的生态资源、经济生产资源,以及村落生活资源等,均为乡村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在乡村特色化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制约着聚落生活资源、空间资源和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生产资源而言,其作为现代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聚落生活资源,创造新的空间特色。

3.2本土化

乡村的自然、乡土,以及农耕特征物件、 农事,均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不可恢复的原真性价值。因此,在乡村规划发展过程中,应当适当保留本土特色的空间资源。 在乡村现有资源中,一般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乡土色彩非常浓厚,在城市化冲击下,乡村规划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本土自然生态、聚落生活及经济生产资源,并且将外来因素的影响减少至最小。

3.3生态化

从国内乡村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整体上呈现出下降之势。乡村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城市污染逐渐向乡村转移,大量的垃圾加剧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 因此,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持乡村原本的生态风貌, 为广大的乡村居民及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氛围,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4基于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的规划策略

4.1总体思路:乡村空间资源的系统性管控

乡村空间规划在布局设计时应尊重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现状,有机整合自然生态、 聚落生活,以及经济生产资源,整体开发和改造乡村。由于乡村空间中既包含村庄(生活空间),又包含其他村域(生态和生产空间), 两者相互嵌套且都能作为空间资源化的载体。 因此在规划中提出超越现有乡村规划以村庄作为主要规划对象的做法,建立一套系统性的乡村资源化规划体系,其要点如下:

(1)一张全域覆盖的空间资源管控图。 将全域乡村空间资源纳入规划与管理视野, 在系统性梳理、开发及评估、充分挖掘乡村潜在资源基础上,对乡村潜在资源的资源化方式、时序与条件进行统筹安排,并组合优势资源的系统性开发。对于限制性开发或非开发资源,也可通过全域覆盖的乡村资源管控图进行刚性约束(见图1、图2)。

(2)一套针对空间安排的核心行动项目抓手。在全域空间管控基础上,选取优势与特色的空间资源进行重点投入与开发,带动整体乡村空间的品质提升。规划通过拳头休闲度假产品来打造发展核心,同时还要联动生态、文化,以及农业和温泉等乡村资源,错位发展。 在乡村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类型化主题打造、 休闲旅游项目策划,从而实现乡村生活、旅游, 以及产业发展的共融。在此过程中,还要以山水、基本农田、湿地等作为生态保育核心,以保证乡村绿色基底和1115农业工程有效落实。 通过加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引导,将农业特色与农产品加工及乡村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4.2策略1:差异化的乡村空间资源开发模式

现状规划区内乡村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村庄资源开发取向雷同(如一哄而上发展“农家乐”等),缺乏相应的特色与主导发展方向。同时发展政策与实施也一视同仁,缺乏相应的特色化指引。理性的乡村系统中需要多种不同功能的乡村节点组成。 本规划根据不同乡村的自然禀赋和现状条件,将村庄划分为资产经营主导型、过渡服务主导型、生态旅游主导型、社区服务型和现代农业主导型等类型,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并在整体上功能互补,形成一个有机的乡村系统(见表2)。

4.3策略2:“产、村、景”一体化联动发展

通常情况下,普通的乡村旅游产业多以农家特色餐饮、居住体验、田园风光欣赏为主线,而南京浦口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乡村资源,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将产业加入其中一并进行权衡,从而形成产、村、景一体化的联动发展模式。在该种模式下,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村域产业发展现状和要求, 对村落景观、空间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的联动发展模式。第一,乐农。以入村两侧的道路现有农田为基础,将其作为参与式农事的基地, 同时也将其作为展示浦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参与到耕作农事之中, 并且可以根据季节开展作物培育、管理, 以及采摘和作物初加工等工序,从而使游客们能够真正地体验农耕生活。第二,游村。 以浦口为核心,结合乡村现有的生态资源、 经济生产资源,以及聚落生活资源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来吸引游客到此参观游览,然后适时地配合开展各种类型的文体休闲活动,从而使之成为农家乐、农事活动相联系的重要枢纽地带。第三,闲居。以现有农家乐产业为基础,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居住环境条件,积极开展特色饮食文化、 背包住宿、商业活动,使之成为浦口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中心。产、村、景一体化的联动发展模式,主要是将浦口开发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力,并且将农耕活动转化成新的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相关产业、农产品初加工,以及特色纪念品制作产业,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加产业之间的互动性,对相关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4策略3:村域节点精明投入、重点提升

以整个村域空间为中心,节点空间虽然占比较小,但是其收放、联接节点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对整个村域进行优化和整合。在乡村入口位置,作为乡村对外联系的节点,既是村域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又是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个性化、特色化村口节点建设,这对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村域入口节点位置,还具有限定村域空间的作用。 就以旅游为导向的现代乡村规划设计而言, 入口节点空间除满足上述基本功能以外,还应当充分对交通进行合理组织规划,既要避免村民生产生活与游客交通发生冲突,又要协调好交通网络关系,比如设规范的停车场, 做好交通引导工作。在传统村落规划建设过程中,村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既要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又要讲究村落风水学,所以其空间、景观营造颇为讲究,同时这也是村域空间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4.5策略4:本地化、人性化的支撑系统规划

致力于打造乡村风景道、田园绿道,规划建设一级、二级道路。其中,一级道路即乡村风景道,以规划骨干层道路为基础,以对外旅游接驳点为起点,架构规划区域旅游主干道,连通核心景区以及主要村镇,为自驾游、搭乘乡村旅游公交专线游客提供服务。 二级道路即本地化、人性化兼顾的田园道路, 以规划支撑道路为基础,结合片区旅游重点、 服务中心及村落分布,兼顾通达性、生态性、 趣味性的次一级旅游联系道,提供景区电瓶车、自行车,以及田园小火车、步行通道、 水上游线、空中游线(热气球)等特色服务。

5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也是当前农村政策与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乡村规划的核心是对乡村空间资源的合理安排,本文以浦口美丽乡村建设为案例,初步探讨了当前城镇化条件下基于乡村空间资源化的乡村规划必要性、原则及方法。乡村的规划建设应当从乡村空间资源特色出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确定乡村空间资源利用的模式,避免缺乏实践意义的规划建设,从而真正发挥乡村空间资源的价值,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乡村资源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针对乡村空间资源化的规划应对还有待更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马灵燕,贺勇,郎大志.基于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2(4):62-63.

[2]陈超君,黄耀志.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乡村居住空间改造方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1(9).

[3]章莉莉,陈晓华,储金龙.我国乡村空间规划研究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10(6).

[4]孟新波.浅谈城乡统筹规划的工作思路[J].民营科技,2012(2).

[5]叶青,陈齐特.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实施路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6]王玉玲,汪惠萍,桂凯,等.“三农”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乡村旅游产品视野[J].中国农学通报,2013(11):208-212.

[7]杨岳刚,郑国全.基于“三生”理念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4):10-13.

多维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乡村治理 篇9

关键词:参与式民主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善治理论,乡村治理

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引发公共治理的社会基础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解构与重塑社会公共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模式严重滞后于农村社会结构变革的要求,并且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善治理论,从多维理论角度审视我国乡村治理,无疑将为完善和改进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一个良好视角。

一、借鉴“参与式民主理论”,完善我国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

(一)“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基本要义

“参与式民主理论”代表了人类社会民主治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和未来方向。人类社会的民主治理模式经历了从直接民主制向代议制民主的转化,但参与式民主在当代则愈显其功能和优势。与相对狭小的城邦范围和有限的人口数量相适应的直接民主制曾在古希腊城邦时期盛极一时,但这种与小国寡民相适应的民主治理模式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而越来越丧失其合理性,因此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和治理实践的一个重要转化便是由一种更适应近现代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制民主。正如约翰.密尔所言“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所有人亲自参加公共事物是不可能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说,一个完善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近代以来,代议制民主就一直是西方国家政治实践领域的一种最为主要的组织形式。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又将一种新的民主治理模式——参与式民主——推向历史前台,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主张人民直接参与政治决定的参与式民主理论正逐渐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重要模式,甚至有人认为代议制民主将为参与式民主所取代。

“参与式民主理论”抛弃了精英治国论的行政原则,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体现了自下而上草根民主的兴起,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提高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兴趣和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加强对公共权力行使和公共责任落实的监督和推动,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我国乡村自治是对参与式民主的自觉草根实践。作为我国乡村治理重要创新的村民自治,是回应时代要求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必然选择。与传统国家的乡村自治不同,当今的村民自治置身于现代国家架构之中,是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有利于为我国政治民主建立社会基础,推进党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1.要加强村民自治的制度创新和建设力度。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村组法》并制定和实行相关配套规定,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大民主制度,实现村民自治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防止村民自治在特有的乡村政治生态和乡土政治逻辑中扭曲变形。

2.逐步提高农民对乡村治理制度设计的参与度。政治参与者不仅是制度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充分重视和吸纳农民对村民自治的意见和建议,变制度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国家强制供给为上下互动的协商供给。

3.给予村治独立的成长空间。优化村民自治的生态环境,理顺乡政和村治关系,明确界定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利义务范围,创新基层公共财政体制,实现村委会财权和事权统一,促进乡镇政权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二、借鉴“制度主义理论”,健全我国乡村治理制度环境

(一)“制度主义理论”的基本要义

随着社会制度变迁的积累和作用的增强与扩张,制度对政治生活的架构、调解和制约作用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率先提出新制度主义概念的美国学者马奇和奥尔森指出“政治制度不仅回应其据以产生的环境,而且也创造了环境。……制度创造环境的特征是把其作用的政治结果区分为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在政治行为者中对选择意向(利益)的分配,对资源(权力)的分配,和以游戏规则(制度)对政治行为者进行约束。……选择意向在社会中形成并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传播,政治资源通过一些主要的社会程序在政治行为者中分配,而游戏规则或是稳定的或是通过革命性的干预获得改变并对原来的政治活动产生影响。”制度的意义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二)“制度主义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在我国总体上制度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乡村地区制度建设投入的不足和乡土制度①的逐渐沦落致使我国乡村社会的制度匮乏尤其严重,处于转型与过渡时期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制度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情况,“国家正式制度”与“礼治制度”、“德治制度”、“人治制度”、“宗法制度”等组合而形成了一种“多元混合制度”,而且在这种“多元混合制度”体系中“国家正式制度”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礼治制度”、“德治制度”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仍会产生特殊的影响,在乡村社会进行创造性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完善,是我国乡村治理在制度框架下良性运行的保障。通过国家正式制度和乡土制度的辩证式渐进调试过程,使国家正式制度逐渐吸纳乡土制度中的合理养分,最终建立统一的乡村制度体系,并纳入国家整体制度体系之中。

1.明确国家正式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地位。乡村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必须由国家正式制度予以明确规定,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知识”和民间色彩的社会关系可以依靠乡土制度来解决,对两种制度均涉及的社会关系则可以由当事人自主选择或两者互动调适来解决,后两种情况应该发挥国家正式制度精神的指导作用,在灵活中把握原则。

2.在重视乡村社会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民间本土制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正式制度”建设,明确规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民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保障和监督机制,规定违反者应承担的责任和对权利受侵犯者的救济途径。

3.充分发挥“乡土制度”对国家制度的补充作用。风俗、习惯等同样构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制度的构建不应只从自上而下的法律文本中去寻找,而应以乡村生活中“活着”的情与理为基础,重视乡村现实生活中的“无言之知”,关注“地方性知识”,从乡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制度中去寻找乡村制度的合理构建。

三、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夯实我国乡村治理社会基础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要义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正式提出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其后不同的学者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界定,如福山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帕特南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政治学领域并将其解释为“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人们是否关心公共事务、热爱公共事业、关心公共利益等构成社会资本概念的重要内容,乡野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治理绩效较好的地方恰是这些社会资本存量较为丰厚的地方,而一般所认为的政治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并没有在中国乡村治理中得到验证,实际是一些经济虽然发达但社会资本存量薄弱地区的乡村治理发展状况较一些经济虽然欠发达但社会资本存量较丰富地区的乏力,经济并不是影响乡村治理效果的最主要原因。

(二)“社会资本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集体相对个人的优先地位,主张个人对家庭和群体利益的服从,重诺守信,而‘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主要与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观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主要特征表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因此社会资本能轻易在中国找到理论原型和实践证明,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本理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尤其富有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饱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的城市地区正遭受逐渐边缘化和不断消解的命运不同,其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仍是产生社会认同和确立人们行为准则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来源,因此在中国乡村治理中引入社会资本理论要具有比城市远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更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我国乡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多元化特征。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乡村地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呈现出了混合多元的特征,传统与现代社会资本在广大乡村地区共存并总体上表现为传统社会资本丰富而现代社会资本不足。与以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基础、体现广泛社会层面的普遍信任和合作的现代社会资本相比,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社会资本如宗族、宗教势力等则相对封闭,延伸的半径有限,其对改善乡村治理犹如一把双刃剑,同时表现出消极和积极的作用。

2.有保有抑发挥当前我国乡村地区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培育乡村公民社会和发展农民民间组织,如支持和鼓励成立农民协会,促生和促进现代社会资本的成长。另一方面对传统社会资本进行改造,认真落实各项民主制度,发掘和宏扬其积极效用,遏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推进其向现代社会资本的转型,为我国乡村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坚实的现代社会基础。

四、借鉴“善治理论”,创新我国乡村治理的机制

(一)“善治理论”的基本要义

作为目前西方国家最为流行的理论之一,善治理论是西方国家在上世纪70年末以来为应对大量内外问题的挑战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展开的大规模政府改革运动的结果。善治理论是公民价值的回归,彰显社会自治的能力和要求,体现了国家政治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从本质上来说善治的基础是在公民或民间社会而不是政治国家或政府,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善治。从外在表现来看善治理论要求主体上、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开展国家、社会与市场间的合作共治,打破全能政府的乌托邦神话,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

(二)“善治理论”对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启示

1.在保持乡村治理中各中心之间均衡的基础上,突出各种组织性因素如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在多中心体制中责任的主要性。善治理念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有效性和参与性的六要素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从而为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组织的责任落实提供组织和人事保障。

改革乡村治理公权力结构,归位人大和司法机关作为国家公器的权威,解决人大和司法机关两种公权载体长期遭遇“悬置”的尴尬,改变乡镇人大橡皮图章命运,重塑乡镇司法机关独立裁判者角色,为乡村治理中的诸种矛盾和冲突提供一套低成本的“定纷止争”体系,监督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和救济农民权利。

2.推进乡村治理民主化改革的进程,实现我国乡村治理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长期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改革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政府完全垄断改革的权力,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农民却被关在了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之外。绝对权力导致腐败的铁律同样适用于改革的权力,因此要使乡村治理改革走向良性方向,改革的权力就不能由少数人把持,而应通过民主权利的扩大和公正民主程序的实施来为乡村不同利益阶层的意愿表达提供合法渠道,通过民主表决的竞争为不同阶层利益平衡的实现确立公正客观的标准,实现改革权力由上到下、由官府到民间社会的转化,使乡村治理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农民真正参与到改革中。

3.提升“信任”社会资本存量和培养合作型治理精神与文化。普特南和福山等学者认为公民信任度的下降、公共对话的缺乏、一致性行动的弱化都表明公民资本已经丧失。虽然我国村民自治推行了几十年,但国家政权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仍处于权力的中心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农民的作用则日益边缘化,沦为公共管理的被动接受者,沟通的缺乏和政府私利取向的日益严重导致我国基层政权特别是两级乡村组织日益失去农民在道义或政治上的支持,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公民资本不断流失。因此,一方面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制度创新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政府官员和乡村干部进行职业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另一方面应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和精神,提高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为他们承担政治和社会管理的责任提供制度化的渠道和救济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使乡镇政府、村民组织和干部加强与农民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双方的理解,由此培育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和具有宽容精神的“合作型管理文化。”

4.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善治观念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诱导人们关注传统体制、民主形式、权力和工具,而且引发人们对使政治行为成为可能的新的社会合作机制的兴趣。“政府、国家和市场一样也是社会问题的根源。……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对有效的民主政府和良性运转的市场体系都是必要的,”因此善治理念主张打破“全能政府情结”,建立国家——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三维立体治理结构,三者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物。一方面实现乡政与县政的制度性分权,提高乡镇政府自治化程度,改变其对县政的过分依赖,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另一方面实现村治与乡政的制度性分权,提高村治的自主化程度,改变其对乡政的过分依赖或对立,在发展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民与政府中介组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农民与市场间的中介组织,逐步发展农民协会等政治性农民组织,于此基础上在乡镇和村一级均构建多元的民主合作机制,扩展乡村人民民主参与乡镇与村公共事务的渠道,使之有足够的政治权利参与到乡镇与村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诸多层面和各种事务当中,达成社区治理的全面、积极和有效的合作。

总之,传统由政府垄断和独占公共权力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显的不合时宜而失去了合法性,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日益彰显其活力与作用、乡村公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背景下,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正悄然兴起并且已经在乡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初步显示出特点和优势,成为完善我国乡村治理、走向乡村善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

[2][A]March.J.G and Olsen.J.P (1989)-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162。

[3]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J].转引自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4。

[4][美]弗郎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共民社会与发展[J].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2003(2)。

[5][美]罗伯特·普特南:是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英]肯尼斯·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A].转引自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80。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8][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40-42、153、204。

[9]马宝成:乡村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乡村视角 篇10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注重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能够对原有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使农村居住环境更加美好。从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情况来看, 由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环境存在着脏、乱、差的问题, 这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村人口居住来说, 都十分不利。本文在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过程中, 以舒城县为例。舒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村[2015]187号) 文件精神相关规定, 注重从“美丽乡村”视角出发, 立足于舒城乡村环境建设整体角度, 对原有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切实满足舒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涵

“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 对于农村环境建设提出的新口号, 符合当下农村发展的时代要求,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 有利于对乡村环境进行美化, 更好发展乡村自身优势, 在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在美丽乡村视角下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注重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并能够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要立足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三个方面内容。自然系统即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系统即人类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有着怎样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应该去怎样努力和改造;社会系统则主要是指农村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形势等社会性内容, 它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大背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结合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三个方面内容, 实现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这样一来,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目标[1]。

2 关于舒城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

本文在对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过程中, 主要以舒城县为例。舒城县拥有着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 集平原、山丘、丘岗于一体, 由于发展条件不同, 在进行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也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舒城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其现状如下:

(1)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基本解决, 在电力、通讯、通村公路建设过程中, 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但是在人居环境方面, 村容存在不整洁的问题、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从图1中看出。

(2) 农村照明、供水设施建设以及公厕建设过程中, 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一些体育文化场所缺失, 农村整体环境依旧较差。

(3) 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乡村自身经济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在资金投入方面, 存在短缺现象。

3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策思考

舒城县在进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注重立足于美丽乡村视角, 通过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加强环境污染整治, 开发自身资源, 对于促进舒城县乡村地区更好地发展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舒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策, 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基础设施的完善, 是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结合舒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来看, 基础设施的完善, 要注重满足农村居民实际需要, 保证道路畅通的基本情况下, 能够对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活动设施、路灯照明设施、公厕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能够给农村地区人民提供一个基础的保障[2]。基础设施完善过程中, 要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 加强对农村地区清洁能源的推广, 例如对秸秆、沼气等能源进行应用; (2) 加强电网建设, 促进三网信息化并网工程的发展,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 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和管网工程建设, 提升自来水入户率, 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结合舒城县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要注重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在2020年, 实现农村安全饮水100%的覆盖率, 农村居民社保参保率达到100%, 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 要立足于农村居民发展实际需要, 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证基础设置建设从居民切身需要入手。

3.2 加强环境整治性建设

农村环境的政治工作, 是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又一重要议题。农村环境整治性建设: (1) 需要对农村垃圾进行治理, 设置垃圾收集站、移动式垃圾中转站等, 保证农村垃圾能够得到周期性处理, 避免因为垃圾堆积给农村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2) 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快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网建设, 保证污水能够定点排放, 避免因为污水渗透, 给农村地下水资源带来不利影响。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 可构建小型污水处理站。除此之外, 环境整治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周边河流的污染治理, 能够对农产地区河道进行综合性治理[3]。关于环境治理问题, 具体我们可以从图2中看出。

如图2所示, 舒城县在开展“三线三边”过程中, 能够对农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 美化农村环境。舒城县开展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对家禽粪便的处理。在对家禽粪便处理过程中, 可利用沼气工程, 对粪便进行利用, 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的同时, 也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环境整治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农村公厕建设, 农村公厕建设要坚持环保性, 推广环保式公厕的应用, 对原有的旱厕进行改造。舒城县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预计到2020年, 垃圾回收率达到8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60%, 实现对污水的有序排放, 对农村地区的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保证农村环境污染率降至最低。

3.3村旅游发展及古村镇建设

美丽乡村视角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不单单注重对农村环境的改善, 还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一过程中, 舒城县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促进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能够更好地提升农业经济产出, 对农村用地结构进行调整, 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标。这一过程中, 舒城县要注重对自身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将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进行结合, 从而促进舒城县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上述分析中, 本文列举了舒城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在美丽乡村视角下进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要注重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人文角度出发, 在保证农村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的情况下, 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真正地实现经济富裕, 环境美好, 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基于这一点来看, 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并能够对自身资源进行利用, 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农村人口居住实际需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对原有农村居住环境进行改善, 促进农村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成为现阶段农村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过程中, 注重从美丽乡村视角出发, 探讨在美丽乡村视角下, 如何把握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采取有效对策改善农村居住水平, 使农民能够有一个安静、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蔡雪雄.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态势与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2:161~166.

[2]李斌, 曹倩倩, 何洁琼, 刘爽.基于村民参与式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5, 06:265~270.

上一篇:道歉言语行为下一篇:地质综合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