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视角

2024-06-30

生活视角(共12篇)

生活视角 篇1

一、大学理念与知识存在状态的关系

对大学理念本质的探析, 也就是关于大学知识存在状态的揭示, 首先需要搞清楚两个概念:“大学理念”和“知识存在状态”。

1.大学理念与知识存在状态的含义

理念是一个哲学术语, 关于理念的分析, 我比较同意黑格尔的看法, 即“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 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1] , 它体现了哲学意义上理念的绝对性和普遍性。

韩延明在《大学理念论纲》里通过如下方式来界定“大学理念”:先分别给出大学和理念的含义, 最后综合二者, 认为所谓“‘大学理念’就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1] “大学理念”就是大学本身自在自为的真理, 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这只是抽象的说法, 那么大学自在自为的真理究竟是什么, 而且如何体现的呢?大学理念的实质就是对大学自身以及大学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本质的把握, 大学理念的自在自为性, 亦即大学自身以及大学与外部环境复杂关系的自在自为性, 表现为大学与国家、社会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3] 。

一切大学主张, 无论它的形态表现和内容是什么, 都必然围绕着知识, 尤其是围绕着以高深学问为核心的知识而展开。在这里, 知识存在状态主要表达为知识怎样存在。知识的存在状态其实质也就是大学自身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大学理念与知识存在状态的关系

大学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大学本质的揭示, 也就是对处于复杂关系中的大学的认识, 即对知识存在状态本真的揭示。大学理念作为大学主张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是支撑大学主张无限伸展的根基。多样纷呈的大学主张, 包括大学目的、大学功能、大学设计、大学指导思想等等, 最终都表现为与知识存在状态有关的各种大学理念。

知识的存在状态其实质也就是大学自身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大学理念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揭示。当然, 对大学自身以及大学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不统一的, 历史上曾出现过三种认识, 也就是说, 历史上人们对大学理念的认识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分别是:大学是象牙塔;大学是国家机器;大学是服务站。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归根结底就在于人们对大学、国家和社会复杂关系的认识存在差异。从这三种关于大学理念的认识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 以往关于大学知识的存在状态的揭示主要考虑了三个因素:大学自身、国家和社会。造成三足鼎立、纷乱异常大学理念形成的原因就在于, 揭示大学知识存在状态的因素中少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生活世界, 也正因为缺少生活世界的考量,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无法全面彻底地揭示大学知识的存在状态, 当然也就无法把握和理解大学的本质。回归生活世界的维度, 全面地把握大学、国家、社会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才是揭示大学本质的唯一路径。

二、知识存在之根源:生活世界

1.“生活世界”的含义

生活世界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如果进一步分析, 需要作如下界定:

第一, 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

这里的“非课题性”与“自然态度”有关, 它是指我们在自然的观点中直向地面对现实世界, 将现实世界的存在看做一个毋庸置疑的、不言自明的前提, 不将它看做问题, 不把它当课题来讨论。用胡塞尔的话来说, “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与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 但这种有效不是出于某个意图、某个课题, 不是根据某个目的。每个目的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 就连那种企图在科学真实性中认识生活世界的普遍目的也以生活世界为前提”[4] 。哈贝马斯在1981年的《后形而上学思维》中再次强调:“众所周知, 在其后期著作中, 胡塞尔在‘生活世界’的标题下所做的努力是为了探索直接的可靠性和无疑的确然性的基础。他试图用现象学手段来澄清生活世界这个隐含知识的领域, 这个前直言判断和前范畴的领域, 这个被人们遗忘了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世界经验的意义基础领域。”[5] 对于胡塞尔的非课题化状态, 哈贝马斯将关于生活世界的知识称之为隐含的知识、非课题性的知识或背景知识。

第二, 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

在这点上, 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与客观科学的态度和哲学的反思态度得到区分, 后面的两种态度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将现实世界作为课题来探讨, 但所有对生活世界的探讨都必须以生活世界本身的存在为前提。相对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 哈贝马斯将生活世界称之为直接的可靠性和无疑的确然性的基础或意义基础, 主张“先验意识应当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得到具体化”[5] 。

2.知识、大学理念与生活世界

从上面关于生活世界的论述中, 我们知道, 人类社会的一切产物都根源于生活世界。产生于中世纪的大学也不例外。社会组织或机构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的需要, 大学的产生就是源于人类生活对知识的需要, 而历史又选择了大学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机构。于是, 知识成了大学的核心和生命。知识, 从更根本意义上说是文化, 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结点。生活世界的非课题性、奠基性和直观性使得大学理念作为哲学意义的探讨成了可能, 具有了彻底性和明证性。而其它任何的事物或活动, 都不能作为解构大学理念的根本。生活世界是大学和知识的根源, 大学理念的揭示也理所当然应从生活世界入手。

人和生活世界的双重性 (历史性和超越性) 决定了生活世界中知识的逻辑——知识的传承和创新;而人和生活世界的双重性决定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自在性 (自然性) 与自为性 (自觉性) 。

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世界就是自然, 它自然而然地存在, 自然而然地演化。人类作为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 是自在的活自然的存在, 即同世界上其他存在物一样自然而然地存在[7] 。人类统一于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据。这就是人的自在性或者自然性;同时,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 具有自觉性或者自为性。人类能够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我”) 而存在, 并从而能够自觉到人和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无限丰富的“关系”和“矛盾”, 这说明人是超自然的存在即社会存在[7] 。作为自为的或自觉的存在, 人类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人和人的世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产物。人类是作为物质世界中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能动性主体而存在的。人类作为能动的主体, 其发展不是静止的, 而是在与自然世界和人类生活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不断超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正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活动, 使人类从动物式的纯粹的“生命活动”, 转化为人类所特有的“生产活动”, 并使人类从动物式的纯粹的“生存世界”, 转化为人类所特有的“生活世界”。人类使自己的“生命”存在成为“生存”于“生活”的矛盾性存在。人类使自己的“世界”成为“生存的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矛盾性存在。人的“生命”的“生存”与“生活”的矛盾, 人的“世界”的“生存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矛盾, 构成了人类存在最根本性的“矛盾”。这种根本性的矛盾, 决定了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由人所构成的生活世界, 具有自在性和自为性的人是主体, 这也就决定了生活世界的双重属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生活世界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生活世界的逻辑 (历史性和超越性) 决定了“知识”的逻辑——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只有知识的传承, 生活世界是静止的, 死的;只有知识的创新, 生活世界是无根的, 也是不现实的。随着生活世界的发展 (人类之初, 知识传承和创新都是单个人的) , 知识的发展需要一种机构来承担, 在漫长的岁月里, 历史选择了大学。而且, 大学也胜任了这个工作。弗莱克斯纳认为, 大学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 除了大学, 在哪里能够产生理论, 在哪里能够分析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在哪里能够理论联系事实, 在哪里能够传授真理而不顾是否受到欢迎, 在哪里能够培养探究和教授真理的人, 在哪里根据我们的意愿改造世界的任务可以尽可能地赋予有意识、有目的和不考虑自身后果的思想者呢?人类的智慧至今尚未设计出任何可与大学相比的机构”[9] 。

产生于生活世界的大学, 理所当然地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生命。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成了大学的基本理念, 因为生活世界的非课题性、奠基性以及作为根源而存在, 大学的基本理念具有了根本性。

三、知识存在之系统:社会和国家

社会、国家不但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而且也影响了知识的具体形态, 赋予了知识以社会、国家的属性, 甚至左右着知识发展的方向、功能、目的等。社会、国家作为知识、大学存在的系统, 对大学和知识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1.社会、国家的含义

关于社会、国家的概念, 没有统一的认识。鉴于讨论问题的需要, 我们确立了从国家、社会与生活世界的相互关系入手界定它们的概念。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 (1981) 中提出了“系统世界” (system world) 和“生活世界” (life world) 的概念, 并将其作为分析社会的基础。他认为, 系统世界包括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方面, 指的是社会运行的系统过程, 人们在系统世界的行为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方面的“解释性范式”, 是由“文化传播和语言组织起来的解释性范式的贮存”[10] 。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行为是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 哈贝马斯称之为“交往行为”。在哈贝马斯看来, 政治系统就是指国家, 而经济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的核心就是个人及个人的利益与私有制基础。但哈贝马斯指出, 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都是“系统”, 它们来源于生活世界, 应该受生活世界制约, “文化的更新和传递、社会的整合、个体的培养, 仍然只能发生在以日常生活语言为媒介的生活世界之中, 而无法用行政的手段或市场的逻辑来代替”[11] 。透过哈贝马斯的论述, 我们看到, 在国家、社会和生活世界的相互关系中, 生活世界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源。

2.国家、社会与大学的相互影响

(1) 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影响。

首先, 社会和国家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一个“系统”, 他们对活动于其中的大学具有约束作用。不管是社会经济关系、机构, 还是国家的意识形态、法律制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的发展。其次, 社会和国家为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大学的生存需要各种物质条件, 而大学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 要想生存必须借助于国家和社会。第三, 从深层看, 国家和社会影响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发展变化, 决定知识发展的多元形态, 并最终影响大学的性质以及存在形式。

(2) 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可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学和国家、社会同根源于生活世界,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 国家是权力的中心, 社会则主要体现在经济关系方面, 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的。大学通过知识的传承和和创新, 通过教授知识和生产知识,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种人才, 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对大学理念本质的探析, 其实质就是揭示大学知识存在的状态。然而以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即使有个别学者进行了研究, 他们也仅仅是探讨了大学、国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大学的本质, 因为我们一直缺失了生活世界这个因素, 而生活世界又恰恰是最为根本和决定性的。透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 生活世界才是大学本质的根源, 而国家和社会不过是生活世界的“系统”而已, 当然也仅仅是大学存在的现实环境。这也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大学的理念必然以生活世界为归宿。

参考文献

[1][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3]Lowell AL.At War with Academic Traditions[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4]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6]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维[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7][8]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出版社, 2003.

[9]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0]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11]童世骏.大学的理念[J].辞海新知, 2000, (5) .

生活视角 篇2

这些都是平凡的生活场景。

一次早餐,一次垂钓,一次午睡,片刻发呆......如此私密,如此简单,如此平庸琐碎,它们构成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片段。

这些普普通通的画面,没有摆拍,没有表演,甚至没有拍摄技巧。唯一不同的.是,换了一个角度,俯拍。

摄影师制作了一个特殊的摇臂,将照相机架在了人们头顶。

汇丰摄影奖的获奖作品“scenesoflife(生活的场景)”,两名分别来自法国和德国的年轻摄影师路西和西蒙共同获得了这一奖项。评委认为,他们以独特的俯瞰视角来重新刻画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给予观者耳目一新的欣喜。

仅仅因为换了个角度,那些原本平庸的场景,突然变得如此亲切迷人,充满乐趣。

别不相信,这就是你我的生活,是我们每天都经历的,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甚至让我们有点厌倦的生活。

仅仅因为换了个角度,我们得以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珍贵、朋友的价值、家人相聚的重要。

鸟瞰的视角,不正是天使的视角吗?

用正确的视角看生活 篇3

我最近完成的一幅风景画——《金门大桥》,就使我受到很多挑战和启发。它描绘的是,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的美丽大桥优雅地弯向远方灯火辉煌的城市。这是一幅壮丽的图景。在海滩上,当第一次从那個特别的角度观看大桥时,我被震撼得透不过气来!我能否画好它,取决于我如何组织所需要的角度。前景那翻卷的浪花需要比其后的桥显得大一些;远、近两处钢塔的关系需要调整得恰到好处,以使眼睛相信桥的形状和曲线;中间的海水需要熠熠闪光,这样便把观赏者的眼睛吸引到画的中心——大桥上,并继续延伸到远方的城市。要完成这幅画,我需要以一双敏锐、没有成见的眼睛观察,而后调动全部的精力和艺术技法,再现我艺术之眼所看到的一切。

在美术中,视角是画家观看所画世界的镜头和角度,也是一套画出可信世界的技巧。当我在画布上再现那些看法,我就能够创作出一幅看似立体和真实的风景。用视角,我把画带人生活。视角也允许我塑造画的真实,巧妙地改变世界,达到艺术家的目的。我能强调、减少某些元素,甚至增加或者减掉一些。并使用我的视角技巧把这些元素画成一个可信的美丽整体。

是的,这也适用于生活。我们的视角关乎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当然,它也塑造了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正通过一个感恩和希望的视角看生活,我的生活和想法肯定与悲苦和愤怒的角度截然不同。我看待我自己的方式也是如此。如果我对自己保持一种平衡的角度——诚实地认识我的缺点和不足,真挚地感恩我的天赋和才能——我的生活将相应地平稳、踏实,而且,这种平衡的角度将会塑造我的生活。

以我的经验,视角是容易偏移的。当我工作太努力、期望过高或者日程表超负荷时,当我缺乏睡眠、饮食不当、精神生活未能保持步调一致时,我的视角会倾斜、发生扭曲,致使我疏离真实的自己和生活里重要的事情。在这些时候,我专注于次要的事情,为小事焦急,把自己的沮丧发泄到别人身上;在这些时候,我的日常事务看起来困难重重,我生活中的人们似乎都不顺眼、不可理喻,我只关心我自己。

幸好,我知道做什么可以恢复正确的视角。多年来,我收集了一些帮助自己在生活中保持正确视角的技巧。

其中,“安静时间”和“独处”是我的两个重要法宝。很幸运,作为一名画家,我拥有如此多的安静时间。当我工作时,我会一连坐在画架前几个小时,思考未来,想我爱的亲人、上帝的慈悲和有这么多令人激动的机会环绕着我,考虑自己面对的挑战、他人的需要、我生活前进的方向。

当思想一折一折地缓缓打开,静悄悄地、不知不觉间,在我活跃的头脑中,智慧和上帝的指导宛如轻轻飘落于繁忙街道的洁白雪花,翩然而至。因此,我尤为喜欢这些安静的沉思时刻,并把它们作为一种祈祷的方式。

与安静时间同样重要的事情是,我发现,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参与,维持平衡的视角会很难。所以,我阅读、听录音带、寻找朋友谈话、与我的妻子南妮倾心交谈……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技巧,我通过开阔眼界、把目光放长远以保持正确的视角。我努力从自己的生活中后退一步,以此获得更好的构建未来的视野,并确定什么只是暂时的,什么才是永恒的。

并且,我计数我的幸福。我列出所有要感谢的事情:我的艺术,我的家庭,今天早上我能醒来。能够自如地行走、说话和呼吸,又将获得另一个调整视角的机会,并看清我生活的模样。这些都是真正的幸福。

正确视角的实质,便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上帝送给我们每个人一件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珍贵礼物——生命,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生活交给我们每个人一方洁净的画布,我们都可以创作出一幅含蕴丰富、气象非凡的油画。

生活视角 篇4

道德教育应植根于生活。在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小学生的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其小范围的社会生活。因为《品德与生活 (社会) 》面对的是小学生, 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就应该紧密结合其所熟悉的生活, 这样他们才容易接受和理解, 也更易于转化为他们的道德行为。那么, 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围绕“生活”这一根基就把握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钻研教材, 同时要了解、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 使教材中小学生的生活与教室中小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不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教材, 体会其每一单元与主题的意义, 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教材中儿童的生活与教室中小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使教室里的小学生觉得教材中的儿童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遇到的问题, 与教材中的儿童同欢乐共烦恼, 而不是觉得教材里的儿童与自己毫无关系, 只是单纯地就教材学教材。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想儿童之所想, 感儿童之所感。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在教室中所学的道德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2.教师要围绕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 建构小学生的学习体系。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教材内容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材设计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来构建其学习体系, 帮助儿童在以其实际生活为背景的学习中, 初步掌握科学生活常识与道德理论知识, 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体验童年的快乐, 使这门课程成为儿童个体幸福成长之需要。

一方面, 教师要在了解儿童各方面生活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因为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在使用教材时, 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点紧密结合, 提高教材的适切程度。因此, 教师一定要结合地区实际, 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 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删调整。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参与生活、创造生活, 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

3.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生活化”。教师要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把“生活化”作为进行评价的有力武器。把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评价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例如, 向孤寡老人献爱心、争做家长的小助手、向贫困小伙伴伸援手、做环保小卫士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快乐, 最主要的是把学生已有的道德知识真正转化为了道德行为, 也就实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

二、社会:《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的归属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社会性是指人在从事社会型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品质, 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等方面。《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师要按小学生逐步扩大的地域范畴“由近而远”组织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教材按“家庭———学校———市乡———县省———国家———世界”排列, 其实就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组织安排的。教师作为这门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教材的安排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逐步扩大的教学活动安排。这样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切入, 逐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 形成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因素还可以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

2. 设置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切实的社会体验。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主题需要设置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感悟, 学生只有亲历了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把在学校的道德运用到实际社会中。比如进行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卷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此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总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教学离不开小学生的生活及社会领域。把“贴近生活”与“走进社会”作为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视角就把握了其主导方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牢记“生活”是这门课教学的根基而“社会”是其归属。因为只有贴近生活的德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只有走进社会的德育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稚勇,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侯莉敏, 《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生活视角 篇5

教育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主张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和提高主体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参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强化对教育主体的尊重,发挥教育的主体性.

作 者:阳剑兰 YANG Jian-lan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年,卷(期):28(3)分类号:G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生活化 人的全面发展 生活世界

生活视角 篇6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诚如陶行知先生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确,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如何以生活为视角,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贯穿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等各个层面,使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用生活来教育,而且给生活以教育,进而为学生向前向上的生活需要而教育。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从学生的生活领域中生成与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一、 亲近自然生活,生成多元的活动主题

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个大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因此,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关注自然生活着手,生成多元的活动主题。

比如,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特别是经济作物有较深厚的感情。而且,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学校所在地区一定会呈现一个特色农业品牌。我们就可以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农业资源进行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农作物进行一些小课题研究,如:“今年的榨菜叶怎么黄了?”、“丝瓜摘侧枝促高产的研究”、“葡萄一株多品种的研究”、“无土栽培的实验与研究”、 “果木套种的调查研究”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生成主题,如:种水稻和种葡萄哪项获利高?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研究等等,还可以开展农科技综合实践系列主题活动,如:红领巾农科节、红领巾农科夏令营。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门前的小河怎么变黑了?蚕怎么会中毒?水葫芦怎么越来越多了?养猪大户把猪粪排泄到河道好不好?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活动的资源。

二、 立足校园生活,生成熟悉的活动主题

学校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立足校园生活生成的主题,学生熟悉,资源多,研究坡度小,可操作性强。学生喜欢探究,才会慢慢习惯于主题研究,这样坚持下去,可以为开展不同领域的主题活动打好基础。

比如,游戏是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但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的游戏项目非常单一,缺少创新与变化,有些还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如何玩得开心?玩得安全?”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这时可以以“儿童游戏”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游戏的设计”、“儿童游戏展示”等探究与实践。

又如,“文具”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但有些不合格的文具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长期使用还很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教师可以发布这一信息,以引发学生研究文具的兴趣。诸如“文具的种类”、 “新型文具”、“文具与健康”、“文具与玩具”等研究主题便会应运而生。

再比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如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科普节、安全教育周、运动会等等,这些传统的活动植根于我们的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中挖掘,还可以从学校的重大事件中选取,引导学生拓展成能让人“心动”的课程资源。

三、 关注社会生活,生成深层的活动主题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也会成为学生关注的话题。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往往蕴含在我们不经意的一些热点事件、偶发事件中。我们要善于从本地区或某一时间段的社会热点中挖掘主题,引导学生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比如,2007年暑期,海盐农村养猪农户家中的猪普遍发病,死亡率极高,周边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导致市场上肉价大幅度上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社会生活热点,海盐县于城小学开学后就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夏季高温猪的发生及预防对策的调查》和《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用调查得来的数据初步剖析了其中原因,让学生通过活动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又如,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成为很多学生谈论的话题。上虞市盖北镇小的教师就和学生一起确定了“航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收集与航天相关的书刊、文本、图片、网页等信息资料,然后按学生兴趣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航天员与太空食品”、“未来的航天器”等小课题进行研究。

再如:从2006年春天以来在嘉兴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姐姐送给弟弟一件红色的衣服就可以给弟弟消灾免祸,不会出车祸,可以保平安了。这个传言流传的时间比较长,流传的地区也比较广,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给同学们在认识上造成了困惑。海宁市桃园小学的老师就引导学生确立了“关于社会上流行‘送红衣服’现象的调查研究”这个主题。

四、 融入家庭生活,生成特色的活动主题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家庭劳作、老人赡养等都是其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可以不断生成有特色的活动主题。

比如,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费,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生成“消费”这一主题。学生通过“小鬼当家”、“一月消费知多少”、“家庭消费类型研究”、“如何合理消费”、“家庭开支记录”等小课题的研究,体验如何当家理财及家务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再如,海盐县于城小学根据于城镇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从关注学生家庭爷爷奶奶的生活现状着手延伸到于城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生成了《于城镇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嘉兴桐乡市教研室还专门整理了全市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家庭生活领域方面的活动主题,供全市学校选择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下表)

五、 认识个人生活,生成鲜活的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使学生逐渐认识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人,让他们既能承受生活的压力和痛苦,也能创造生活的品位与乐趣。因此,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角度去挖掘主题,就是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并为创造未来的可能生活奠定基础。

比如,上虞市盖北镇小针对许多学生不吃早饭,喜欢在校门前的小食品店里买零食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开展了《“我们的早餐”现状的调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使学生懂得了养成吃早餐习惯的必要性,调查组的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倡议书,提出了建议。可以说,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这些收获会长久地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又如,根据学生中“小胖墩”日渐增多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生成“营养”这个主题,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营养与健康”、“营养过剩的研究”、“营养从哪里来”等小课题进行研究。

再如“视力调查”这一主题,是由于过完春节后好多同学都佩戴了眼镜,一些家长还特意来学校与教师沟通视力保护的问题,不少学生意识到视力状况不容乐观而引发的。接下来就可以以此为发生点,研究“视力为什么会下降”、“学习习惯与视力”、“小学生不良视力情况调查”等。

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更创新生活,亲近生活然后指导生活,生活化的活动主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它还实践活动于真实,还实践活动于愉悦,还实践活动于发展。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自然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等生活领域入手,提炼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欧益生,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 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及其主题开发设计策略[M].教育科学研究,2004.

[4] 刘荣贵.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预设和生成.初等教育,2006(6).

从哲学视角理解文化生活的知识 篇7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 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 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 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 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 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 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因此, 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 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 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此外, 利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 可以理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理解为什么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和文化发展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等知识。

生活视角 篇8

1 活动引导与“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广, 传播速度快, 各种思想和意识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构筑。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建构, 以“形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准则”。德育工作者达成的共识是:德育工作不能只靠灌输道德规范, 必须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要立足于人的生成性, 还教育以生活的本性, 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 通过教育创新, 使教育从以往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模式转换为基于真实情景的交往活动。【1】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是以日常生活为依归, 力求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并通过对生活疆域的开拓, 改造和完善人性”, 所以改变传统德育工作纯理论的说教, 强调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 才能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活动引导的过程是班主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感悟并内化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如果把活动引导真正做到位, 就是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德育工作就会获得长久的效果和一定的社会效益。

2 活动引导的设计依据

2.1 依据学生的真实需要, 还德育教育以生活的本性

在和谐的沟通中, 班主任已认识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原有水平, 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我们教育活动构成的依据。尤其是学生在构建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 由于认识的肤浅和经验的缺乏, 心理上会出现一些困惑与茫然, 必然要求有人对他们辅导与帮助。班主任要通过有效的沟通,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态、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更要关注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倾听他们的需求。这是教育回归于生活的起点。

2.2 注意教育目标的合理性

在全面分析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 合理的教育目标是, 让学生“跳一跳, 摘到苹果”, 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 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根据需求设定德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而不是班主任自以为是或凭空想象一个实践活动, 那样不仅没有教育效果, 而且会使学生漠视甚至厌恶德育教育活动。当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道德观存在疑惑不解甚至矛盾的时候, 恰好为班主任设定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情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因为这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 由此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才是合适和合理的。

3 活动引导的策略———感悟导行策略

这是指学生主体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情境的感染来领悟道德知识, 接受道德观念, 践行道德规范。把课堂上所感觉的道理和激发的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信念, 从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形成道德动机。【2】

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主题情境, 提供充分感悟和体验生活的机会。

3.1 创设真实的主题情境

创设的主题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通过再现身边的、真实的事, 来创设情境, 具体形式有角色扮演法、心理体验法、经验分享法等。

如在“什么是美”的主题活动中, 让学生自己表演一些典型的着装、仪表和行为习惯, 在对比中讨论和辨析。在“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活动中, 让学生参加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来体会成功的原因。在“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活动中, 班主任发给学生自陈问卷和形容词表, 让学生填写, 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识自己的好方法。

让学生有感, 才能使其有悟。学生的感来自于以上的真实情境的创设。

3.2 及时内化道德观念

“悟”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才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教师抓住学生有所“感”的时机, 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 及时指导,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导行”的近义词是“指导”“指引”, 不是局限于“指出”、“指明”, 重点应落在“引”和“导”上,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考力的学生, 所以德育工作者开展一切活动都必须立足于“导”。教师应避免只顾给学生提出要求, “你应该”、“你们要”这样的话容易被当耳边风, 如果再加上“你怎么就不能”指责的语气, 只能使学生逃避、对抗。

如在“什么是美”的主题活动中, 在对比中进行引导:“为什么这样的仪容仪表是美的”;如让学生谈谈在活动中受到的启发和明白的道理;例如在“休闲与学习”的活动中,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 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 制定出一周的生活计划。讨论法、讲授法、列表法等是导行的常用方法和形式。

启发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 启发他给自己提出要求, 引导他自己想出办法, 然后让他自己从实际生活中得出结论, 真正懂得对待这样的事应有的态度、原则和方法。

感悟导引策略能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使正确的道德认识深扎于学生心中。这样, 学生才会在以后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把道德认识化为具体的正确的行动。

4 活动引导的强化——生活实践中跟踪评价

学生有所悟, 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一直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需要班主任对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跟踪、反馈, 并给予适时评价。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 是对感悟导引策略的延伸与升华, 也是活动引导的强化。

如一周后检查学生执行计划的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如按情况分类并召开座谈会, 这是一种反馈形式;另一种反馈形式是评比奖惩, 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活动效果。在多种活动跟踪评价中, 教师的激励是德育教育获得长效的最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 也能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

通过以上“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的观念, 良好的学风、班风得到形成和巩固, 学生们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和道德感, 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实绩。

教育回归生活, 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工作———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3】尤其是班主任, 是思考者, 也是交流的参与者, 是组织者, 更是人生成长阶段不可少的顾问。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教育和生活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7 (8) :53.

[2]刘晓鹏, 秦伊楠, 尹丽娟.澳大利亚基础德育分析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08 (2) :159.

生活视角 篇9

一、关注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需要以儿童生活、知识经验为支撑。在参与活动过程中, 当学习内容触及原有生活经验或知识结构时, 学生才能在活动中积极应对、主动参与, 从而建构新知, 提升道德认知。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心, 别伤着》一课, 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曾经遭遇伤害的情形, 模拟表演受伤的经历, 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 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这种活动教学, 教者基于儿童视角, 通过看、说、演、议、评、比、做等系列活动, 组织一年级小朋友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积累了学生生活经验, 以往任性玩耍的错误认识得以纠正, 懂得受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进一步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因此,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要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 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 为学生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提供知识保证和能力。

二、关注儿童情感体验的深化

愉快、积极是一种情感和态度, “它只能在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由教师引领学生, 学生自主认识、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选择、自主践行。通过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实践这三个环节, 教师才能使儿童真正寻找到自己愉快、积极的精神家园。活动开展不仅需要创设情境, 以趣激情, 以情引情, 更要让学生带着丰富情感去实践, 去体验”。如在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们班里故事多》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 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老师让孩子把成长中的故事放进“故事口袋”, 连续随机抽取学生讲故事。孩子在讲述节日活动的场景故事过程中, 从活动中享受到的愉悦, 积极情感被激发出来, 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种下“感恩树”赠送“爱心卡” (教师把绘制的大树贴在黑板上) 。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体验中丰富情感, 提升情感, 促进其良好道德情感生成, 使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转化为道德意志, 形成道德行为。

三、关注儿童评价能力的培养

儿童是发展的个体, 也是评价的主体。由于家庭的溺爱和照顾过多, 当今孩子想法幼稚, 性格胆怯、任性, 对人对己缺乏责任心, 依赖性强。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促进其学习成就感的获得、学习热情的保持, 提升儿童对自己前期活动的总结。这有助于学生思考下一次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培养和形成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如二年级下册《我们长大了》一课, 老师组织同学们穿戴儿时衣帽, 感受身体变化;展示已经掌握的各项本领, 感悟自我能力的增强;在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中, 欣赏自己的成长, 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 孩子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过程, 同时也看到和同学之间的差异, 使他们学会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劣势, 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 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或内部动力”, 教师帮助儿童形成行为习惯, 进而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四、关注学生价值取向的正导

社会是多元的, 儿童的生活也是多元的。社会上积极与消极, 正确与错误, 正面与负面等各种现象混杂在一起, 懵懂无知的儿童难免会产生错觉和误区, 在孩子的学校模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 必然会折射出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要让学生过上健康、安全、有道德的生活, 教师无疑要伺机进行价值引导。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这也是爱》主题活动教学时, 老师设计“生活情景再现, 辨析‘爱’”的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在辨析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这同样是爱, 家人对我们的严格要求, 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这更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呀!”这样, 教者围绕一个主题, 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看法、共同分析探讨问题时, 伺机引导, 有机渗透,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模拟情境中内化道德理念, 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学校公共生活视角下的语文教学 篇10

一、基于学校公共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品格。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具备爱国、诚信、友善、平等、公平、民主、和谐这样一些公共德性,就应当营造具有公共精神的语文教学环境。

1.语文教学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理性生活

从学校公共生活的目的来看,语文教学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理性生活。教育是一项充满理想和人文意蕴的事业, 体现了人类的终极价值目标。学校公共生活更多地从应然出发,倡导学生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公民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公民教育思想的渗透,鼓励学生理性思考,学语文,学做人,培养和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爱国、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建构起充满正义的世界。

2.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生活

从学校公共生活的参与者来看,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生活。自由、平等的对话是学校公共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平等地对话,才能赋予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公共生活的资格和权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身份往往是不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展开的对话是一种“权力不对称”的扭曲性对话。为了更好地建构语文对话场,教师必须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让师生在自由平等的对话中取得共识,“最终可以还原为论证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这样一种核心经验”。

3.语文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行动生活

从学校公共生活的方式来看,语文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行动生活。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以静止的状态来展示自己的,而是以动态的、实践的方式来展示自己。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师生对话,还是分组讨论,学生均需要以行动者、实践者的角色进入其中。从教育学上讲,正如杜威所言:“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学生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获得各种各样的体验,成为活动的行动者,最终成为一个真正勇于实践的人。

二、走向学校公共生活的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走向学校公共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中的公共利益,通过了解公共问题,培养公民技能,形成公共品性,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塑造公共品性,激发学生心灵正能量

学校公共生活总是扎根于核心价值之上,而这些价值总是建立于一定的道德基础上。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外,还应注重对他们个性情感的培养和指导,从而激发他们心灵的正能量。

“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感动人物”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如:坚持道德操守、万千胸怀为报国的《钱学森》,殚精竭虑、为西藏人民不辞辛劳的《孔繁森》,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从军》……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人物,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及其中高尚的精神,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课堂上所受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的感染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书香校园”。经典总是“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悠悠书香浸润着校园,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也孕育着学生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才能担负起未来的使命;有“小信诚则大信立”的诚信品格,才能使生命散发善良之光;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与小伙伴关系更融洽……在千百遍的诵读中,学生学会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

2.关注公共问题,开辟综合实践新天地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新课程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学校公共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以及通过这些问题所亟须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则等都可成为公共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公共问题,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新天地。

学校公共生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教师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学校公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贴近自己学习生活的问题。当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留心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他们发现了校门口交通安全的问题、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丢失的学习用品无人认领的问题等多个公共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三个一群、两个一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了解决“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他们设计方案,采集出行方式、所经道路等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上网查询资料、请教教师和家长、实地勘察,提出分时段放学的可行性报告;面对学校普遍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他们发出“珍惜水资源”倡议,设计“节约用水”宣传标语,编辑专题小报……在处理这些反映学校公共生活的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书本知识,还学习到了个人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明规范,其中包括法律、社会学、生态学等基本而又精要的知识,这完全超越了语文学科本身,弥补了语文课程的不足,加强了语文与其他课程、与校园生活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交融,真正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同时,学生对各学科、各领域收集的资源材料进行筛选与整合,学会合理地选择与吸纳,从中也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3.培养公民技能,拓展听说读写新思路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学校公共生活是师生作为权利与义务的主体,理性、自由、平等地参与、协商、寻求共识的交往活动过程。这样的交往活动有利于学生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引领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成为一种参与技能。

“教育——首先是人学!”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的定义。这个“人”包含着自然人和社会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所说的“完整的人”。学校公共生活为培养“完整的人”、为锻炼学生公民技能搭建了平台。学生从闭门造车中走了出来,从死读书中解放了出来,在参与学校社团、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公共活动中获得充分的话语权,提升了语文素养,锻炼了参与能力,学会了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增强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小喇叭讲解团”先后制订了“小小讲解员”“小小保洁员”“小小保安员”“小小宣传员”竞争上岗制,为学生创造了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机会。学生亲力亲为,亲身感受,倾听,交流,合作协商,围绕宣讲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调查研究,学习解说词的写作方法,撰写解说词,为八方宾朋作义务讲解。走访考察、采编撰写、表演解说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语言文字的整体训练。他们在实践中碰撞,在探究中分享,在创作中提高,在志愿服务中体验着人生的价值。学校公共生活真正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开发的大舞台,让我们更真实地看到学生生命活力的强大,独特个性的张扬。

生活视角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高校教学 生活化资源 生活化链接 生活化理解

在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中,生活化教学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学行为生活化主要是基于实践生活,将学生设为参与主体、感受主体、获知主体,让其能够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将从生活化的视角来审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结合笔者教学经验,针对性地提出语文高效化教学对策。

一、鼓励访察实践,搜寻生活化资源

在现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都是历来未变的教育名篇,但正由于是名篇名文,所以很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理解距离。学生对此理解不免存在较大的时空障碍,或者在学习时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当然,也有一些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接近,但是这又往往让学生觉得都是寻常事,没有新鲜感。因此,在此时,作为语文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率先垂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相关知识史料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生活细心体察的兴趣,从而引导其真正走进生活,延伸自己的学习视野,加深对既定语文课文的理解,积淀宝贵的生活化学习经验,进而提升小学语文学科素质。

教师可以在某堂课学习时,鼓励学生去自己寻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并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生活在某个时代或某个区域内的人们的生活经历,从而提升其间接生活经验,缩进学生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开国大典举办之时的历史资料,了解当时复杂特殊的背景与环境;同时也可以去组织学生扮演记者去访问一些纪念馆或档案室负责人,从侧面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中的重要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能夠了解当时历史环境的多变,更能够体会到开国大典的非凡历史价值,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感受,对课文的解读也更深入一个层次。如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间隙被缩小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也拉近了,教育教学实效自然得以提升。

二、组织亲身模演,加深生活化链接

虽然不同课文间,语言文学所承载的信息有所差异,但是其与生活的联系是一致的。一般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均是将课文中的文字给想象成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或情境,进而形成主观性的感知。不可避免地,课文内容与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将使学生对原文的学习产生较大困难。因此,教师可积极利用环境的作用,创设课文相匹配的历史背景或图画,让学生在对原有课文内容、历史背景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实施亲身模演,从而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真正从模演中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形式上可采用将课文改编成小品、舞台剧等,这既是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检验,又是让学生间形成理解交流的良好平台。

如在一年级下册第六组《王二小》一文教学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动画MV,且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事件的梗概——敌人突然扫荡,为掩护上千老乡转移、保护后方机关,王二小选择将敌人引进埋伏圈,最终被敌人挑死。此时,笔者顺着音乐,利用饱含深情的故事解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而在事先,笔者就要求由第一小组选出小英雄王二小的扮演者;第二小组选出带路汉奸的扮演者;而第三小组则选出挑死王二小的日本鬼子的扮演者。经过指导,小学生们有模有样地进行了实际模演,且演到情境处与音乐十分融洽,课堂沉浸在对小英雄的敬仰与悲痛中。学生们学习语文变得兴趣十足、情趣十足、效果十足。

三、引导生活体验,切近生活化理解

有句话说:“梨子什么味儿,尝尝才知道。”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对有限,有些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性事物或情境,学生并没有经涉过,因此教师能够重视其亲身感知,是对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促进。教育大师基维申科认为,语文教育要契合儿童的生理发育特性,要充分利用声、色、感等途径来加深学生的自身认知。确实,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认知经历匮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感知,对学生的帮助是十分大的。

如在讲授选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笔者在课前摸底学生对杨梅的了解程度及食用情况。虽然最终可以肯定学生们对杨梅有过接触,但是学生了解不大,且食用机会较少嘲。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送给学生一些杨梅,让他们亲自品尝,且写下食用心得。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们跟家长们在一起分食,然后对照课文进行再品读。如此,学生边吃边理解,更容易提升对该课文的认知度与理解度。在品味美味中学习课文,实则是对学生们学习的信任,更是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力支持。

四、小结

生活视角 篇12

关键词:社会视角,女性儿童,体育生活,对策

1、女性儿童体育活动基本概述与研究意义

体育是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作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各方面的规律,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随着我国体育机构与世界体育机构交流的不断增加,一个国家国民参与体育的规模和国民体育技能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及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的手段。体育可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休闲体育、家庭体育种类等。“体育”的概念,体育界对其广义与狭义的区区别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然而被体育界大众所认同的观点将体育论述为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当我们了解到了体育活动的基本概念之后,就要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女性儿童体育生活来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女性来说,随着社会的开放,女性越来越多的进入社会当中,同时在社会活动当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说女性的身心健康已经不简单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女性由于身体素质原因,更容易受伤或者生病,所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去增加自己的身体素质就是十分必要的了。而对于儿童来讲,增加体育锻炼,丰富体育生活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为之后的成长铺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明确了女性儿童体育生活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之后,下面我们就要对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

2、制约女性儿童体育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家庭因素对女性儿童体育生活的影响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适合承担社会化任务。妇女长期一直遭受的歧视之一就是自古以来强加给她们的社会角色。从古希腊到现在,妇女一直处于一种附属的社会地位,生活主要围绕着育儿、家庭为中心。虽然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妇女的角色,但目前仍然未能实现妇女在社会中享有平等机会这一目标。多个世纪以来,妇女就被赋予的这一角色一直保持不变。男人总是充当领导者,负责养家糊口,并享有很多权利。妇女负责生育、抚养孩子和持家。她们只须穿着漂亮,举止得体,能吸引异性就可以了。妇女就是得依靠男人。随着社会在进步,妇女在社会建设中担当者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上女性对男性在的依赖在减少。而在当下这经济时代,虽然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可家庭却对妇女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对男性和女性一样,都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源泉。而家庭成员对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家庭成员的鼓励与支持对妇女参与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影响。妇女会因为家庭成员的支持与鼓励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也同样会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阻碍其参与体育锻炼。

同样也有专家指出,儿童体育也使家庭受益。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的创建者理查德.拉普齐克在他的文章《祖父对女子体育的看法/思考》中指出,女子体育会使男性受益。除了本身的娱乐性之外,儿童体育运动会使妻子、女儿和(外)孙女变得更加聪明、健康与自信。而欣赏儿童体育的男性也不太可能会变得残虐、暴力、厌恶儿童。他们更倾向与子女一起分享生活与家庭压力,而不希望自己成为唯一照顾家庭的人。他们尊重儿女在体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尊重她们在其他领域内的能力。喜欢青少年女子体育的父亲们会花更多的时间陪女儿,参加像投篮、接球游戏、足球带球或网球对打等运动。

2.2、运动项目对女性体育生活的制约

通过一些早期国外学者的研究,人们更容易接受妇女参加体育运动中的个人项目而不是集体项目。而且人们更愿意接受女性参加一些带有明显女性化的项目如:花样滑冰、芭蕾等,或是一些在女性化特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的项目如游泳、自行车、保龄球、网球等。而篮球、排球、田径则被看做是男性化的活动,更容易让女性运动参与者体验到角色冲突。而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的发展,虽然说项目的接纳程度已经不再是影响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了,而女性对于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锻炼却离不开个人主观的意识。如挑战自己的获胜观念、为了出色的表现或是为了娱乐。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崛起,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经济与文化的增长和繁荣,改变了中国群众的生活及其带来的意识和观念。妇女参与体育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发生着转变,参与体育的人数、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形式多样化。当下受社会以及文化特征的影响,妇女具有着新时代的特点,她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她们处理问题独立、自信,她们追求个人理想、实现自我人身价值,同时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而经济能力、教育背景以及文化的影响也是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妇女学历的高低与参与体育的程度呈正态发展的趋势。高学历的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以有空余的钱参加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她们更愿意相信参与体育运动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增加自信,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能增强自身的在事务中的竞争能力。

2.3、媒体报道对于女性儿童体育运动存在偏见

妇女体育遭受了媒体的冷落与错误的宣传,曾经对体育运动中的女性存在着不少过时观念,这些观念都是无形中影响女子参与体育的影响力,从而突显了媒体的影响。同样当时的教练员与运动指导员也持着类似的观点,他们尝试组织一些女子体育比赛,但是从来都不太顺利,仅因为当时的12人比赛只有2人对篮球感兴趣而下次结论。

人们总是认同体育是男人的圣殿,任何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女人都不是真正的女人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母亲总是希望女孩毕业后带回来一个运动员男朋友,而不愿意女孩自己成为一个肌肉发达的人。篮球运动中强烈的身体碰撞从来都不是大部分女性的追求,过度追求形体美的观点通过名人效应、媒介深入广大女性的潜意识中。

3、促进女性儿童体育参与体育运动的措施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形式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对妇女、儿童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前者来说,存在着如经济压力、女性偏见等限制因素,而对于儿童来说,更多存在的是体育项目本身的不适合,那么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3.1、增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氛围建设

对于儿童体育生活的提高,最终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一方面来说,加强父母的体育参与意识,提高家庭体育教育重要性认识。可以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进行体育指导和培训,宣传参与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起着积极地作用。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家长参与体育活动对子女参与的示范作用,提高父母对家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另一方面,完备社区体育设施,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在开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青少年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面的作用,为广大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以社区为依托,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促进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相统一。根据相关调查,在儿童和父母认为体育社区的开展是否有利于儿童参与体育活动方面上,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家长认为是有促进作用的,可见,家长在心里是认同社区体育的开展对促进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起着积极影响作用的。社区体育的开展为父母和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和平台,起到宣传全民健身的作用,也激发了父母和子女参与体育的热情,因此,在社区广泛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加强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的沟通合作,会对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起到很妤的促进作用。

3.2、解决体育项目制约对策

目前从女性角度出发,她们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锻炼离不开个人主观的意识,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锻炼身体,选择什么样的项目都已是自我意识决定的。为了塑造满意的身体形态选择瑜伽;为了减肥选择跑步等等。提前调查与了解妇女参与锻炼的主要动机,为妇女参与锻炼的体育项目提供场地设施以及锻炼的环境。鼓励与支持妇女多参与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打破运动项目对妇女的制约,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接轨,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并积极参与挑战一些新的运动项目。

另外,对于儿童来说,应该多相应建立适龄的运动项目,不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儿童能够掌握多么熟练的技术,而是通过相应的体育锻炼,一方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引起儿童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之后的发展提供健康的思想基础。

3.3、国家政策与媒体宣传的介入

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纲要》主要强调“重视妇女身心健康以及运动参与程度、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体质与健康问题,支持妇女以及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强调做好劳动强度大的农村妇女体育问题、余暇时间较少的城市妇女体育工作。”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陈述了妇女参与体育运动和妇女体育教育的内容。会议提到向妇女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的机会,且需要妇女们参加社会事务的发展,也就从另外一个侧面促进和保证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如会议内容所提到的从政策上为妇女体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女性儿童体育活动的意义做了简要阐述,同时对于当前女性儿童在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讨论,一方面是为了打破角色冲突给妇女体育参与行为的限制,使得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或类似的活动让妇女体会到运动的成就感,以及加强妇女对体育活动的适应能力,从而改变人们对妇女非传统角色的态度。另一方面,加强全民运动精神,使父母明白,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与孩子一起锻炼,可以提高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后,笔者也希望媒体作为体育传播的媒介,利用这一载体对妇女儿童的体育进行宣传以及体育知识的普及,并且在宣传报道中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创造出一种良好的体育信息传播氛围。加大对妇女儿童在竞技体育方面发展的支持力度,对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进行鼓励与宣传,从竞技角度促进妇女儿童体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荣,靳晓晴.女性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其障碍[J].群文天地,2012,(06).

上一篇:产品研制与开发下一篇:分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