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视角

2024-06-21

哥特视角(精选10篇)

哥特视角 篇1

一、女性哥特小说与阿特伍德的哥特情结

最早的女性哥特文学可以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英国女作家安·拉德克利夫创作的《尤道弗的秘密》, 她的小说开创了女性哥特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 随着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霍特处女作《梅林的情人》的发表, “安·拉德克利夫学派”的哥特小说再次复兴, 不久便以特殊的身份—女性哥特—闯入当代哥特视野中[1]184。美国女性主义文论家埃伦·莫尔斯率先将女性主义引入哥特小说的研究中, 并在其著作《文学女性:伟大的作家》 (1976) 中明确提出“女性哥特”这个名称, 自此“女性哥特”才以一个独立的文类出现在文学中。随后,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巴、伊莱恩·肖沃尔特等女性主义批评家也致力于发掘历史尘埃中的女性哥特文本并给予全新的阐释, 其颠覆父权制文学传统及价值观的潜在力量随之得到全面开发, 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开拓了一片崭新的空间,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2]71。

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几乎贯穿其所有作品。而从写作博士论文《英国的玄学罗曼斯》起, 阿特伍德就显示出她对哥特小说的极大兴趣, 可以说“哥特渗透在阿特伍德笔下所有女主角的思想和生活当中”。虽然阿特伍德小说中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哥特符号, 如多重的身份, 恐怖紧张的情节, 超自然现象等, 但是她并没有限于传统哥特小说的窠臼, 而是不断超越和颠覆, 特别是将她独到的女性主义观点与哥特元素相融合, 凸显女性意识、女性受害/幸存、表现女性内心的焦虑。本文将从女性哥特视野的角度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雷斯》和《盲刺客》加以解读, 展现其小说的深刻内涵。

二、《别名格雷斯》《盲刺客》——加拿大历史的哥特版本

写生者的时候从来不会忘记死者, 沉湎于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这早已成为阿特伍德写作生涯中的显著特点。而作家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或者说想要进入黑暗过去的欲望将那些隐藏着的东西带回到光亮之处。《别名格雷斯》便是阿特伍德挖掘历史而得。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加拿大的金尼尔-蒙哥马利谋杀案一直困扰着阿特伍德。因为这起案件牵涉到性、暴力、阶级问题所以激起了公众的兴趣, 被媒体大肆报道, 格雷斯·马克斯也因此成为著名的女杀人犯, 她因涉嫌谋杀雇主和情妇而被判终身监禁, 但因其自称失忆而使案件真相扑朔迷离。这个谜如幽灵一般徘徊不肯离去。可以说这部小说充满了几乎所有经典的哥特因素:不能言说的秘密、谋杀、性和暴力、犯罪、女主人公可能精神失常或者患上人格分裂或歇斯底里症, 她或许有罪或许清白[3] (8) 。过去与现在, 事实与虚构的混合以及因界限模糊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绵延于整部小说。小说中格雷斯声称自己患了失忆症对谋杀发生的事情都不记得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是对过往创伤事件的压抑, 但是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托辞, 是格雷斯借以脱罪的理由。为了解开谋杀案的真相, 一位来自美国的心理医生西蒙·乔丹受委托来研究格雷斯。而格雷斯的主要叙述正是面对着乔丹医生展开的。

发表于新千年伊始的《盲刺客》回顾了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末期加拿大近百年的风云变化, 可以说是一部哥特版本的加拿大历史。整部书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大故事里套着一个中故事, 中故事里又套着一个小故事。小说的主线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太太艾丽丝因不堪幽灵之扰而讲述过往的故事, 而正是通过她的双重讲述, 那些曾被压抑的诡异声音才得以发出。故事中的另一个故事即以艾丽丝的妹妹劳拉名义出版的小说, 描述了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 一个富家小姐和一个逃亡中的穷小伙子的充满危险的恋情。这对恋人在频频的约会中编织了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塞克隆星球上的“盲刺客”的故事。同时, 这个科幻故事就是一则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寓言, 是对小说外层叙事的一种隐喻, 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现实与虚构互相映照, 如果说哥特看向过去, 那么科幻则看向未来, 两者都展现出诡异的影像。而不管是现实中的女主人公艾丽丝和劳拉还是科幻故事里的公主都生活在哥特故事的机制中, 逃不脱父权的魔爪。在塞克隆星球上被割舌的公主要为冥王献祭, 而艾丽丝和劳拉则为了家庭和自己所爱的人被迫委身理查德—这个父权的象征。

三、哥特女主人公的生存之道

“生存”一直是阿特伍德最关注的主题, 几乎贯穿了她所有的作品。这种生存不仅指肉体上的存活, 还指精神和心理上的生存。因为阿特伍德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都饱受心理折磨, 存在精神上的焦虑。她们都试图在父权的罅隙中生存下去, 追求自己的生存之道。首先, 语言展现其力量, 成为女主人公得以幸存的一种工具。格雷斯虽身陷囹圄, 失声在公共话语之中, 但是却获得了面对心理医生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有别于传统故事讲述中可靠的叙事和真实自我的展现, 格雷斯采用狡猾的故事讲述策略, 半吐半露, 抵制了男权话语对她的定义和束缚。在《盲刺客》中, 艾丽丝和劳拉也像其他哥特女主人公一样试图寻找逃离的方法, 正如艾丽丝所说的“在孤岛上等待营救。”二人最初都将亚历克斯视作可以拯救自己的人。因为亚历克斯是一个无国无家身份模糊的人, 作为一个可疑的共党煽动分子和政治激进者, 他好像游离于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之外, 就像盲刺客一样具备了破坏和反叛的力量。可惜这个闯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杀手并没有像科幻故事中的盲刺客一样拯救祭坛上的女孩。她们只有寻求自己的生存方式--劳拉选择了自杀, 而艾丽丝则选择了写书。如在《预言夫人》中阿特伍德所说:写作是一种重塑生活的哥特叙事。可以说艾丽丝的写作之旅就是她的地下之旅, 是与死者的协商之旅。正是通过与劳拉、亚历克斯等亡灵的协商, 艾丽丝这个唯一活下来的人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

其次, 身份的双重性是女主人公得以幸存的另外一种途径。“如果说家居之地已经替代传统的哥特式城堡和破败的修道院成为当代哥特小说的主要建筑隐喻, 那么分裂的自我与它的黑暗对应物则成为心理压抑和疏离的肉体意象。”[3] (125) 在《别名格雷斯》中, 女主人公格雷斯也为玛丽的亡魂所逐。而这种双重性尤其体现在催眠一节中。因为研究陷入僵局, 西蒙不得不接受对格雷斯使用催眠术来找出真相。与平时言语斯文的格雷斯相比, 催眠后的格雷斯像变了个人。她言语粗野, 冷嘲热讽。她不仅毫无羞涩的承认与迈克德莫特的暧昧关系, 而且承认帮助勒死了南茜。当那些支持她的人感到受骗时, 格雷斯坚持说假装清白的人并不是她。她说:“别瞎扯了, 你们自己欺骗了自己!我可不是格雷斯。格雷斯一点也不知道这些![4]409”催眠场景使西蒙若有所失, 对这个超自然的现象他难以作出合理解释。处于这样一种混乱和挫败的状态, 西蒙不得不放弃研究匆匆忙忙回美国去了。西蒙作为外科医生参加了美国内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他的头部受伤最后也患上了失忆症。医生最终变成了病人, 宣告了他作为男权话语代表对格雷斯控制的失败。而格雷斯最终被释放并拥有了新的生活。格雷斯的双重身份既是女性在男性主导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焦虑感的隐喻, 也是她的寻求生存之道。

在《盲刺客》中劳拉则是艾丽丝“滑溜的化身[5]26”。这种双重性首先体现在二人性格的互补性上。两人都从外祖母以及母亲身上继承了一些东西。艾丽丝是一个善于与现实做出调和的人, 虽然她不想承担什么家庭责任, 但还是遵从父命嫁给了理查德, 并且担起照顾幼妹的责任;虽然暗里与亚历克斯偷情, 但表面上还要维持她的名媛身份。这种调和能力使艾丽丝保持了社会地位并最终生存了下来。而劳拉则恰恰欠缺这种调和能力, 她对外在不感兴趣, 使她时时处于危险境地的正是她对本质的执著。而这种外在的调和和内在对本质的追求正是构成一个人必不缺少的两面。其次, 艾丽丝与劳拉的这种关系代表阿特伍德所构建的分裂的女性主体或者说是作家的双重性:“在这些‘好化身’的故事中, 其两‘半’紧密相连的程度跟‘坏化身’的故事并无二致:两者的命运紧紧相系。[5]27”正是这种紧密联系恰恰说明为何艾丽丝要以劳拉的名义写作《盲刺客》。艾丽丝最终承认这本书是她以劳拉的名义写就, 原因很多:“我想要个纪念物。写书就是这样开始的。为了亚历克斯同时也为了我自己。[…]这只是在实现公平, 因为我不能说劳拉一个字也没写。从表面上看, 这么说并不错, 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劳拉所谓的精神意义—你可以说她是我的合作者。真正的作者并不是我们俩中的任何一个:拳头大于手指的总和。[6]614-615”劳拉和艾丽丝有着共同的爱人—亚历克斯。并且劳拉最终自杀也是因艾丽丝出于嫉妒心理而坦承与亚历克斯有染。报复是把双刃剑, 劳拉的幽灵从未放弃对艾丽丝的追逐。劳拉因小说一举成名, 劳拉坟头粉丝们放的鲜花还有墙上的涂鸦都在不断提醒艾丽丝劳拉的存在, 她的写作就是她与劳拉的对话, 是与死者的协商。正是通过这种协商, 艾丽丝才能熬过一个个幽灵飘荡的梦魇。正是通过对自己家族故事的写作, 并将其作为一个“纪念物”留给外孙女, 艾丽丝完成了一种生命和历史的传承, 并从中获得真正永恒的幸存。

在这两部作品中, 阿特伍德将加拿大的历史与女性个人历史相结合, 挖掘被深埋在加拿大历史中的黑暗过往, 展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 探究女性的被动和能动性, 也触动读者去思考真实与虚构, 宏观历史与微观个人故事间的关系。

摘要:阿特伍德将其独到的女性主义意识与哥特元素相结合, 创作了《别名格雷斯》《盲刺客》等女性哥特作品。这些哥特作品不仅是加拿大历史的哥特版本, 而且关注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所遭受的身心创伤, 探讨其生存之道。

关键词:女性哥特,阿特伍德,女性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2]林斌.西方女性哥特研究[J].外国语, 2005 (2) :70-75.

[3]Pourgharib, Behzad.Margaret Atwood:Twenty-Five years of Gothic Tales[J].The Criter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English, 2011, (2) :1-13。

[4]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别名格雷斯[M].梅江海,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5][加]玛格丽特·艾特伍德.与死者协商[M].严韻,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6]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M].韩忠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哥特小说文化 篇2

而哥特小说,简言之,即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流行,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为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情节的不寻常的故事。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是因为其开山之作,霍勒斯·瓦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的故事”。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中世纪城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奥特朗托城堡现任统治者曼弗雷德家族的祖先曾以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会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为了打破预言,曼弗雷德命其15岁且身体虚弱的儿子康拉德于伊莎贝拉成婚,但在婚礼即将开始前康拉德却被不知何方飞来的巨大的头盔砸死。于是曼弗雷德决定休掉妻子,与儿子的未婚妻伊莎贝拉成婚。伊莎贝拉不从并在神秘男子西奥多的帮助下逃出城堡。曼弗雷德穷追不舍并错杀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预言实现,西奥多表明身份为城堡真正主人阿方索的后代,奥特朗托城堡墙倒屋塌,曼弗雷德遭到了惩罚。西奥多继承君位与伊莎贝拉成婚。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紧张曲折,而且还有神秘的预言,抖动的头盔,流鼻血的石像等超自然现象。《奥特朗托城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早期的哥特小说的创作确立了基本的模式。

虽然哥特小说存在和流行的时间比较短, 但却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哥特作家和优秀的作品。例如,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1794);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179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1818) (又译《科学怪人》)等。这些哥特作品共同的特征是在写作内容上,大肆描写恐怖,怪诞,神秘,暴力,邪恶,乱伦,凶杀等极端事件与非理性内容,并时常伴随鬼怪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由于故事内容充满想象,情节离奇,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因此哥特小说又被称为“黑色浪漫小说”。

哥特小说的出现与18世纪末英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有着直接联系。18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英国文坛大力提倡新古典主义和理性精神,要求小说创作要面对客观世界,如实反映社会现实,力求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理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读者除了希望现实能在故事中得到反映之外,同样也渴求从超现实的故事中获得愉悦的调节。作为对古典主义的反抗,哥特小说的出现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形式,把想象,夸张,黑暗,恐怖,死亡,神秘等,为理性主义者所不啻的元素大胆地加入到文学作品中。同时在关注焦点上,更加关心人们精神世界的活动,揭示人性的复杂和阴暗。所以,哥特小说一经问世就马上受到了当时英国读者的欢迎。

在创作上,哥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直接受到了18世纪中期的“墓园派”诗歌和感伤主义小说的影响。墓园诗歌往往以墓园,黑夜,死亡,恐怖等作为歌咏的对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例如,“墓园派”的代表诗人为托马斯·格雷,他的“墓园挽歌”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而感伤小说作为一种反对古典主义理性倾向的文学现象,它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墓园派”诗人对恐怖的青睐和“感伤派”小说家对情感的关注是哥特小说的两大源流。

哥特小说自身则直接影响了后来许多著名的作家,如拜伦,雪莱,勃朗特姐妹,爱伦·坡,霍桑,福克纳,雨果,巴尔扎克等。他们都曾阅读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并将其手法大量运用于自己创作之中并取得很好的成就。我们现在依然能感受到哥特小说的影响。例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 现在依然很深受读者喜爱,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弗兰肯斯特的研究员用死尸创造了一个类似机器人的丑陋怪物,这怪物因为得不到人类的同情而进行疯狂的报复行动。这部小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同时,哥特小说还为现在的恐怖电影提供了文学渊源。恐怖片中制造恐怖,神秘,惊悚等感觉的魔鬼,怪兽,变态杀人狂,暴力,凶杀,神秘的气氛等元素无不是来自于哥特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就多次以《科学怪人》为名被搬上银幕。

哥特式建筑概述 篇3

—苏联美学家尤里•鲍列夫

一、哥特式建筑简述

哥特式建筑 (Gothic Architecture) , 或译作歌德式建筑, 是一种介于罗马式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建筑风格。其影响领域极其广阔, 北起斯堪的纳维亚, 东抵波兰, 南到拉丁地区, 直至塞浦路斯和罗得岛。

哥特式建筑, 12 世纪下半叶发源于法国, 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 18世纪复兴于英国, 并持续至二十世纪, 其建筑风格源自罗马式建筑, 后又被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在当代建筑界, 哥特式建筑习惯被称作“法国式建筑” (Opus Francigenum) , 而“哥特式”一词直到文艺复兴末期才出现。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表现了诡异、阴森、哀婉以及恐怖的强烈情感, 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并对后世其他艺术有重大影响。

其中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俄罗斯圣母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二、哥特式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具有独创性的结构体系, 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以及色彩绚丽的玻璃窗。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以及修长的束柱, 营造出轻灵十足的动势, 让人不禁对天国产生神幻感, 使教堂内充满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尖肋拱顶

哥特式建筑将罗马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改为尖肋拱顶, 使得拱底石承受推力作用, 不仅减轻屋顶的重量, 而且比圆筒拱顶更为稳固, 这样拱顶的高度与跨度不再受到限制, 因此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较之其他教堂更高旷、轻巧, 并且尖肋拱顶也更具向上的方向感。

飞扶壁

飞扶壁是一种用于分担主墙所受压力的辅助设施, 在罗马式建筑中已有广泛应用。哥特式建筑把罗马式建筑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 都露在了外面。

随着教众对教堂要求进一步提高, 飞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飞扶壁有两道拱壁, 用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 博韦大教堂则采用双进拱桥增加飞扶壁的承受力。有的还在飞扶壁上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楼廊和台廊, 并增加了侧廊的窗户面积, 直到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大排窗又高又大, 几乎承担了墙体的承载功能。技师应用了阿拉伯国家的彩色玻璃工艺, 将彩色玻璃拼接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宗教故事, 进而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宗教教义, 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 蓝色象征天国, 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 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显得沉闷压抑的感觉, 并表达了民众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束柱

哥特式建筑的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 而是多根细柱捆成一束, 强调强烈的垂线感觉, 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统一、空旷及单纯。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采用尖券, 建筑风格与结构特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建筑整体显得外观宏伟、线条简洁, 内部而又十分开阔明亮。

三、中西哥特式建筑代表

圣德尼大教堂

圣德尼大教堂是首批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建筑师在教堂玻璃窗外建造了一道扶墙, 由扶墙承受拱顶向外的冲力, 从而把教堂的负重区域挪到了教堂外部。由于墙体不需再承受负重, 所以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可以扩大到整面墙体, 如此教堂内部就显得轻巧、空旷, 更使得教堂结构形体上尤为优雅而富有韵律了。

圣德尼大教堂洋溢着一种迥异于往常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认为比例的协调感是美的根源。即:强调严谨的几何形体造型, 并热衷于明亮光线的追求。

望海楼天主教堂

望海楼天主教堂, 又称圣母得胜堂、胜利之后堂, 乃是天津第一个天主教堂。经过三次重建一次修复后, 望海楼教堂在天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具有特殊的人文历史价值, 成为天津近代建筑中历史与建筑本身同样精彩的代表建筑。1988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海楼教堂属哥特式风格建筑, 堂身坐北朝南, 为石基砖木式结构建筑。建筑正面有三座平顶塔楼, 中间的塔楼为最高, 呈笔架形结构。在两侧塔楼楼顶各镶嵌有8 个兽头, 专为下雨排水所用, 雨水可经由兽头口中流出。教堂内部有两排并列的庭柱, 中间没有隔层与隔间, 入口处两侧建有扶壁, 内部有三道通廊, 中廊稍高, 侧廊稍低, 属巴西利卡型建筑。

四、结语

谈哥特艺术的蜕变 篇4

【关键词】 哥特风;哥特动画;蜕变

美国电影家蒂姆·伯顿(Tim Burton)的动画作品屈指可数,但其真人电影的灵感源泉却永远来自他的动画创作。他以“哥特风”(Gothic)闻名,影片离奇、冷峻、阴霾、华丽而又不乏幽默的基调,为他赢得了来自世界的掌声。然而死亡的主题与晦暗的色彩终究不能让这些作品与中世纪的哥特艺术画上等号。那么他的哥特风格,是否只是剥离历史语境的一个代号呢?

一、沉浮于时间的哥特艺术

12世纪中期,“哥特风”兴起,继而于13至14世纪达到鼎盛,届时,瘦长的尖拱、十字形的平面结构、飞扶壁的奇观与精致的玫瑰花窗,遍布欧洲教堂。直至15世纪基督教文化地位渐弱,哥特艺术悄然落下帷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安·莱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的《尤道弗的奥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1794),济慈(John Keats)的《圣艾格尼斯之夜》(Eve of St.Agnes,1819),“哥特风”以半正统文学的形貌复兴,探索人性的善恶,注入社会谴责与现实批判。直至20世纪20年代,哥特风作为一种次文化,延伸到美国,渐于多个文化领域开疆拓土。90年代,“哥特电影”开始了它的黄金时期。在题材与影像表达上,动画艺术自身也有了一丝悸动。

二、蒂姆·波顿的哥特动画——风过处的一簇绝妙结晶

从早期的半自传式作品《文森特》(Vincent,1982),经典之作《圣诞夜惊魂》(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1993),到后来的《僵尸新娘》(Corpse Bride,2005)和《科学怪狗》(Frankenweenie,2012),蒂姆·波顿模糊了动画与真人电影的界限,让哥特之风深入到动画中去。

1.视觉语言的哥特之风。从人物形象上来讲,波顿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都比例夸张,身躯枯瘦,面庞僵硬而惨白,双眼硕大且空洞,深深的黑眼圈既像极了导演年轻时的自己,又带有哥特音乐人的烟熏妆的意味。《文森特》中的小男孩头发蓬乱,头大身小;《圣诞夜惊魂》里的杰克(Jack)是一具白骨;僵尸新娘面如骷髅,眼睛还可以被随意摘取。这些“异类”,有着自己的信仰与世界观。他们努力忍耐、存活,渴望被接纳。

从环境与服装设置来看,影片中高耸的大门,空旷的房间,歪斜的尖顶教堂,蜿蜒的植物和狭长的帽子,都不得不让人想到哥特式建筑。如果说蒂姆·波顿的动画在塑型上撷取了哥特教堂的特质,那么在整体冰冷色调中掺杂的华丽(如《圣诞夜惊魂》的圣诞村,《僵尸新娘》中的灵界)就有彩色玻璃画的影子。动画中隐约泛着通透色泽的地方,洋溢着善和真,没有世俗丑恶,也不戴生硬的面具。

2.关于死亡意象。纵观蒂姆·波顿的动画,绝大多数都涉及死亡意象,它往往隐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是动画故事中的亡灵。杰克与他的万圣节村,僵尸新娘与她的地下世界,小狗Sparky复生之后的非常状态(它由自己被撞碎的身体拼接而成,全身上下布满了钢筋与螺丝钉,也不需要食物与水)。他们打破“常人”世界的宁静,令人恐惧不安——这通常占据着影片相当一段时长,就像如今许多人会以有色的眼光与异样的心态去看待他们认为的“不正常”现象一样。亡灵,从一开始就被视为“敌人”。第二层是所谓的“常人”。蒂姆·波顿把这些“常人”处理的很有意思。他们虽然活着,却已然带着一副死亡气息。这些人内心麻木、思想封建,肮脏不堪。像没落贵族维多利亚的父母,他们宣称婚姻是一种纯粹的合作关系(Marriage is a partnership),为了金钱利益,把女儿嫁给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暴发户的儿子。第一层死亡意象里,角色呼吸停止,模样古怪,却总有一股生气。他们善良、乐观、真诚,愿为别人的幸福努力拼搏、付出一切;第二层死亡意象营造的是活肉一团,空有身躯,心灵却永如他们的双眼一样呆滞。蒂姆·波顿用两层死亡意象,将生与死的清晰界限悄然消解了。

三、动画的哥特之风——褪去光韵的另一种救赎

哥特风中,有的东西在解构,有的东西长存,还有新的东西应运而生。在波顿的哥特动画中,我们找寻得到中世纪的影子,却又更多地涉及了复兴时期与当代的哥特文化。

当地中海西岸的犹太民族创造基督教时,他们认为自己超越了佛教和回教而足以成为“公教”,具有审判世界的先定合法性。从《圣经》的《旧约》到戏剧体史诗《约伯记》,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修道院的书信,无一不阐释上帝意志的难以琢磨,无一不否定个体、肉身与现实人生。信教徒怀着满心虔诚,阅读、学习上帝不容置疑的神圣教义,从中沐浴一种来自上天的神性光辉。哥特建筑,为这种“神圣的沐浴”提供了最优越的场所。尖顶直入云霄,飞檐交错,氤氲光线浸入玫瑰花窗,钟声肃穆且悠扬,一股无形的力量油然而生。祷告与忏悔时,人变得渺小,与尘世隔绝开来。他们收敛心神,力图超越现世纷繁,就像黑格尔说的那样,“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才得到安息。”

哥特风复兴时期,宗教的神性被政治理性取代;浪漫主义强调人的独特个性;现实主义揭露世间黑暗、批判现实。哥特艺术也在这样的洪流中逐渐退去“神”的光韵。后现代之后,大众艺术与先锋艺术不断解构与反叛,哥特艺术从神性回归到人性之上,成为一种反对专制和维护自由的途径。

在当初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者眼中,“哥特”象征着粗鄙和野蛮,如果不是哥特人,他们所崇尚的古希腊、古罗马的灿烂传统也不会沉睡千年。意大利美术史家乔治·萨瓦里(Giorgio Vasari)在《名人传》(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Sculptors,and Architects,1550)中毫不留情地抨击哥特建筑比例怪异、笨拙和无序,言其“玷污了整个世界”。这与当下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持有偏见甚至反感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差别。有趣的是,哥特艺术的复兴与盛行恰与主流的这种鄙夷联系在一起。哥特风在文学中重获新生,发源地正是当时处于文明主流之外的英国。英国人为阻止国王牢笼般的专制,推崇哥特风,并奉哥特人为自己的祖先。若要追溯哥特动画的艺术精神,它与英国哥特文学的萌芽是紧密相连的。越是颠覆审“美”的东西,就越是要直接呈现于世人眼前。当主流所宣称的那种“美”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哥特艺术带给世人新的感悟、新的冲击。观众终能从中发现一种别样的美。当哥特动画的观众开始思考“究竟何为生?何又为死?”的时候,哥特艺术家通过诠释“自我”(即所有的非主流群体自身)而获得救赎的目的就达到了。而艺术,也因哥特艺术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而不是人与神之间的)而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①[英]迈克尔·列维.西方艺术史[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

②[美]爱伦·坡.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01

③刘怡.哥特建筑与英国哥特小说互文性研究:1764~1820[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④谭平.压抑下的情欲——哥特美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05

⑤丁钢,王婷.基于哥特文化特征的当代哥特动画浅析[J].电影评介.2012(15):31~33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篇5

本研究将从哥特文学的起源、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哥特文学与中国文化和哥特文学的主题意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哥特文学, 理解哥特文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哥特文学的起源

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 (Horace Walpole) 的 《奥特朗托堡》 (The Castle of Otranto) 在伦敦的匿名出版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诞生。当年霍勒斯·沃波尔在《奥特兰托城堡》的副标题中加上“哥特式”一词。从此以后这一融合有“古代传奇”与“现代传奇”色彩的新型文学形式逐渐流传开来。自此, 哥特文学不仅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顺理成章地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学创作。

从文学史上来看, 哥特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这一时期英国的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的影响, 戏剧创作中充满了复仇、阴谋、暴力、凶杀、鬼魂出没等情节, 惊险刺激。 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 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二、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

18世纪是一段在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代的岁月。 在这一时期, 人们的观念从保守怀旧开始逐步向注重个人发展方向转变;妇女的行为在受到严格规范的同时, 开始有机会阅读与创作;在理性为主导的前提下, 感性审美趣味开始堂皇登场……在这样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背景下, 哥特文学以一种既反映矛盾又充满矛盾的姿态登上了文学史的舞台。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 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 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 到了十八世纪, 欧洲进入理性时代, 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 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 否认神秘和超自然现象。 在这样的情势下, 哥特文学就作为一种挑战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尖锐武器应时而生。

到了1840年左右, 英国哥特小说由于廉价作者的过度饱和及为迎合广大读者而仓促而作的低质量作品的问世而日渐衰落。 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发展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1880年, 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迎来了它的复兴。 1897年哥特式最著名的主人公在布兰姆·斯多克 (Bram Stoker) 的 “吸血鬼” (Dracula) 中诞生。 哥特文学再一次走入大众的视线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盛宠而不衰。 随着广大读者对哥特式文学越来越多的了解与喜爱, 哥特式成了流行的新风尚。

三、哥特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

国内关于哥特小说的最早文字材料, 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一些国内学者翻译、 编译和自著的英国文学史著述。

1930年, 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由林惠元译、 林语堂校的《英国文学史》, 这是中国较早出现的哥特文学字样。

50年代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基本上译自苏联的版本。 “哥特”的译法也是在这一时期的译本中被确立的。 在1959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阿尼克斯特 (苏) 的《英国文学史纲》中, 戴镏龄就将“Gothicnovel”翻译为“哥特式小说”。这本文学史指出“哥特式”小说实际上是要以怪诞的形式“反映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纠缠不清的复杂现实”。 更重要的是, 这部文学史著作对哥特小说的价值和影响进行了总结, 提出它不仅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 “对于后来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也有其意义”。 然而这样的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引发国内对这一小说类型的重新思考。

80年代以后, 哈里·布拉迈尔斯的 《英国文学简史 》、桑普森的《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和安德鲁·桑德斯的《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被陆续翻译并介绍到国内。 这些书中对哥特文学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并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了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哥特小说低俗、不入流的偏颇看法。 当然也有老一代的中国文学史家对哥特文学持有不同的意见。 如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文学史》对这类小说就只字不提。 这种做法本身也许就代表了他们对哥特文学的不同观点。 正如他在书的引论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所写的:“对于英国文学, 外国研究者的看法不同于英美研究者, 他们总有自己的偏爱和独特的着重点……”

自90年代末开始, 中国文学工作者们对于哥特文学的研究愈加重视, 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哥特小说发展研究的学者。这些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对哥特文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四、哥特文学的主题意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哥特文学可以说是一种幻想文学, 内中包含的对神怪、凶杀、 道德颠覆等方面的大胆描写正是人们面对各种力量无法厘清秩序时的心理反应。 这样的情节设定以极端的形式突破了一般文学的创作理念, 对所谓的清规戒律给予了强力的冲击。 哥特式文学对于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唯美主义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极致追求。 哥特文学作品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阴沉的精神气质, 它总是引领人们探讨那些深层的社会问题, 如种族歧视、战争和仇恨。 而在追求毁灭, 死亡的主线故事之下, 大部分哥特小说的结尾几乎无一例外地体现了皆大欢喜, 善恶终有报的主题。 正如评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 所说的, 哥特小说总是试图在想象世界中解决真实世界里的矛盾。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 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私欲膨胀。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情感越来越淡漠。 心理不健全, 人格分裂的现象在日益增加。 这样的现象引起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更多关注, 有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都在反映和揭示这样的主题。 广大文艺工作者们以哥特文学特有的对黑暗、奇幻、凶杀等情节的表现形式直击现实生活。 通过荒诞的场景与故事描述, 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让人们看到黑暗中微弱却不消亡的光芒。 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不屈不挠, 永不认输, 在逆境中依旧保持纯正良心与命运抗争, 在绝望中进行挣扎与奋斗的精神不正是当前社会所不断呼唤的正能量么? 哥特文学作品的震慑力, 能够使人类震撼、清醒。 从这一点上来看, 哥特文学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时代与现实意义。

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 篇6

“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即古日尔曼)民族的哥特部落。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在欧洲的民族大迁徙中,条顿人不断涌向南欧,尤其骠悍的哥特人更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中,条顿民族最终在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英勇善战的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后来人们用“哥特”这个词来指称12世纪到16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主要用于教堂和城堡,其特点表现在高耸的尖顶、窄长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长的走廊,而且多带有神秘的暗室、阴森的地下室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眼中,这些与他们崇尚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背道而驰,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恰好是古罗马之后“黑暗时代”的绝妙象征。因此,他们用毁灭了古罗马的哥特部落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建筑风格,哥特这个词也逐渐被赋予了恐怖、神秘、黑暗、野蛮等多种含义(肖明翰,2001)。

大约到了18世纪中后期,这个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一类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经常出现幽灵鬼怪或者超自然现象,往往描写凶杀、暴力、复仇等内容,追求恐怖刺激的情节,充满悬念,笼罩着神秘、阴森的气氛。“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因其开山之作是贺拉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 1717—1797)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f Otranto, 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从理论形态的层面来考察,哥特小说创作的学理依据和存在价值,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文学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是文学作品表现恐怖、罪恶、凶杀、惊奇与苦难的理论先驱(李伟防,2004∶80—83)。尽管两百年间的哥特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哥特小说的定义从一开始就遵循了这种描述性的范式(林斌,2005)。

二、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

哥特小说之所以产生在英国,并在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苏格兰的祖先凯尔特人和哥特人一样都属于条顿部落。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迁徙和无休止的征战中,创作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许多都是描写自己民族的英雄和具有超能力的妖魔怪物之间惊险恐怖的斗争。这些民间传说不仅为哥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而且在英国的读者中造就了接受哥特小说的心理基础。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也是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源头。中世纪的戏剧,大多是通过演绎《圣经》故事来宣扬基督教教义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迅速世俗化。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古希腊悲剧,然而与其他欧洲主要国家不同的是,在英国最受欢迎的却是充满凶杀暴力的作品,这样的倾向大概与长久以来的条顿民间传说造就的心理基础不无关联。当时的“大学才子派”更是创作了很多复仇剧,里面充斥着许多凶杀暴力的内容,时常有幽灵鬼魂出没,成为英国第一批有影响的世俗剧作家。英国戏剧的这一重要特点在后来莎士比亚等人创作的悲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哥特小说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圣经》和基督教传说,特别是关于地狱的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

18世纪,欧洲全面进入了理性时代,启蒙主义思想家将理性弘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的理性看作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最高裁判”(朱维之,1994)。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唯理原则的颠覆因素不断发展。特别在文化艺术方面,更是对理性主义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18世纪后半期,“文坛上开始出现新的文学流派,其中感伤主义最为重要,诗歌创作也出现了繁荣局面。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破理性主义原则的束缚,强调感情的力量,使整个文学的基本情调发生转变”。(王忠祥,1999)感伤主义小说“强调以人的感情生活为重点,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世界的描写兼及透视人物内心活动所及的外在世界,使文学的主情性特质得到了强化”。特别是墓园派诗人,他们关注内心世界和个人的情绪,运用想象表现超自然现象和神秘的体验,经常把坟墓、死亡、黑夜和幽灵等作为诗歌描写的对象,他们对于恐怖情有独钟,给了哥特小说很大的影响,也为哥特小说准备了读者。很多学者认为理性时代失去了美好的寓言世界,他们对中古诗歌和异国文化投以浓厚的兴趣。这种热潮为哥特小说的出现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己载体,也为读者提供了摆脱现实世界束缚、在想象世界中解脱的可能。

三、英国哥特小说的发展

但是哥特小说作为一个流派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高潮,却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特别是18世纪90年代,对于哥特小说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十年,有些文学史家把这个时期称为“哥特的十年”(Gothic Decade)。这段时间里,安娜·拉德克利夫以大约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奥多芙的神秘》、《阿林堡和丹本堡》、《西西里传奇》、《森林传奇》和《意大利人》等作品,被看作是哥特小说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奥多芙的神秘》和《意大利人》,通常和M·G·刘易斯的《僧侣》一起被列为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

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现实主义小说上。作家描写的多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力求使读者相信其真实性,致力于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自然合理,避免荒诞幻想的内容。用可信的文笔描写世人的实际生活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基本特征。这种现实主义小说当然无可非议,但它却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因为人们的需要毕竟是多方面的,除了在故事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之外,也需要从超现实甚至荒诞的故事中得到愉悦调节,而哥特小说恰好适应了读者的这种要求。

哥特小说的影响并不仅止于此,此后的二百多年中,很多一流的诗人和作家都直接创作过哥特式的作品,或者将哥特手法大量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比如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和美国的爱伦·坡、霍桑、福克纳等,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虽然哥特小说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它本身就产生于对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并且也是在这种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带有天生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几经起落,不时与各时期的主流文学相结合,但其本质上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始终保持着几乎没有改变。

从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强化,同整个浪漫主义流派一样,哥特小说也由盛而衰,地位大为下降。但是它仍然作为通俗小说拥有大量的读者,而且还影响着包括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在内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尤以《呼啸山庄》为最突出代表。例如,希斯克利夫就源自哥特传统中的“恶棍英雄”形象,评论家莱斯利·菲德勒这样论述:“恶棍英雄确实是哥特体裁的创造……该体裁往往以恶棍英雄既引诱别人又自己遭受苦难、既迷人又邪恶为主题(Marie, 1998)”。《呼啸山庄》整个故事充满了哥特式情节:洛克乌德梦境中血淋淋的手,大概是小说中最为残忍的意象,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在荒原上游荡的孤魂,以及希斯克利夫吊死就要产仔的长毛垂耳狗,亨德莱把刀子插进莱莉的牙齿之间、把自己的婴儿沿着楼梯往下扔,凯瑟琳用指甲把伊莎贝拉的胳膊拧得发青,希斯克利夫踩毁亨德莱的面容……(Emily Bronte, 1993)这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都属于阴森恐怖的哥特小说场景。现实主义作家把哥特恐怖小说同社会批判小说结合起来,运用哥特手法揭露社会罪恶,批判社会现实。虽然故事发生的场景及故事描写的对象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具有鲜明的哥特色彩及哥特手法强烈的震撼力,这恰恰增强了小说批判现实的力度。到了19世纪末,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

20世纪2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给文学带来了新的冲击,哥特小说在英国的地位也随之下降。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衰落,大众文化开始展现强大的生命力,哥特小说也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现当代,哥特因素不仅经常体现在小说中,而且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比如电影和电视,悬念片、恐怖片还有某些科幻片、神话片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哥特因素,并结合时代特点用哥特手法来渲染神秘恐怖的气氛、刻画凶杀复仇的情节,等等。哥特小说充满了狂热的想象力,超越现实的素材,超现实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使形式与激情内容完美统一,这些艺术作品独具一格,经久不衰。例如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风靡全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哥特式艺术被比喻为“丑陋世界里的一篇美丽动听的童话”(房龙,1989)。哥特体裁在当今的繁荣除了传统方面的根源外,还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杀戮、人类异化的空前严重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有学者认为,哥特体裁似乎已经成了表现当代体验的最适当方式。当代哥特小说重新繁荣起来,展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同时伴随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失落和内心的渺茫与空虚,并使人在身处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通过浪漫刺激的幻想寻求安慰。未来,不论经历什么样的变化,影响广泛、历史悠久的哥特传统,仍将与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相互影响,一直延续下去。

摘要: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英国哥特小说最早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 作为一个流派真正产生影响并形成高潮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哥特小说对英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简要阐释了哥特小说形成于英国的原因和背景, 论述了其历经19世纪和20世纪的发展在现当代的再度繁荣。

关键词:英国,哥特小说,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2) :90-101.

[2]林斌.西方女性哥特研究——兼论女性主义性别与体裁理论[J].外国语, 2005, (2) :70-75.

[3]朱维之, 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141.

[4]王忠祥, 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 (第二册) [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28.

[5]Marie Mulvey-Robert, ed.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111-112.

[6]Emily Bronte著.方平译.Wuthering Heights[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美国文学中的哥特小说(英文) 篇7

Gothic fiction has its root in England.The English author Horace Walpole’s The Castle of Otranto (1764)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rue gothic novel.Thus is born the gothic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not only limited in England, but widespread in continental Europe, such as in France and Germany, and soon it gains popularity in America.Up to 1790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 (1794) and The Italian (1797) by Ann Radcliffe and Matthew Lewis’The Monk (1796) , gothic fiction has been created in its standard form as an important genre of literature and gradually begins to exert its influence on writings in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Germany and in America.

With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sources, gothic fiction flourishes rapidly and develops everlastingly in America.On the one hand, the early immigrants in America Continent often struggle for hunger, cold, plague and death.American history witness them explore and conquer in such a strange and dangerous environment.On the other, American fiction springs up at the very time that gothic fiction is at its peak in England and Europe.Thirdly, realism doesn’t have important effect until 1870s in America, nor does it enjoy supremacy as in England.Therefore, romanticism is prevailing for a long time.Above all, the most significant reason attributes to the Puritanism tradition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Most of the early settlers are puritans who flee to America in order not to be persecuted.Thus puritans are greatly enhanced with the best examples of Salem Witchcraft Trials of 1692 and the Great Awakening led by Jonathan Edwards between 1703 and 1745.As far as to 19thcentury, Puritanism continues to develop,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which, fundamentally accounts for the growth of gothic fiction in America.

The first influential novelist is Charles B.Brown who sets gothic fiction in American surroundings.His best-known work Wieland (1798) , also the fist gothic novel in America, shows“sensational violence, dramatic intensity and intellectual complexity”.Compared to gothic fiction in England of 17thcentury, an obvious difference lies in that people’s inner fear is deeply rooted in their heart rather than out of external horrible things or environment which is often showed in England.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American gothic novel goes on a distinctive way.As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eople’s inner and psychological beings after 1830s, in England it turns to be more realistic and socialized.

Washington Irving, the first American author who gains real fame in Europe, creates the scarifying Headless Horseman in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He is inspired by Sir Walter Scott and German gothic novels, and in turn his works encourage authors such as Edgar Allan Poe and Nathaniel Hawthorne.

Edgar Allan Poe, a black-feathered literary master of the macabre, reinterprets the Gothic innovatively in his period.With the idea that“terror is not of Germany, but of the soul”, he goes deep into the inner self and searches the individual for himself.In his creepy short stories, such as The Tell-Tale Heart, The Fall of the House Usher, The Premature Burial and Black Cat, he explores the“terrors of the soul”and revisits classic gothic transition of decay, death and madness.The great contribution he has ma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thic fiction is that he associates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ities with soul searching.He places characters in certain surroundings he has created, exploits the power of terror to enter into their spiritual mind, and then reveals primitive instinct and basic needs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conflict between good and evil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t is the same case with Nathaniel Hawthorne to uncover moral and spiritual conflicts in his works.Descended from Puritans, he appears to be more direct than Poe in reflecting and criticizing Puritanism.Moreover, his feelings about Puritanism are mixed as expressed in those works of gothic flavor, such as Young Goodman Brown,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and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As a Puritan, he reveals the evil which does exist universally in human beings.In addition, he also criticizes that humanities are destroyed by Puritanism.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mbrose Bierce and Robert W.Chambers are two notable writers in the Gothic tradition.Bierce inherits the horrific and pessimistic tradition of Poe and Chambers indulges himself in decadent style of Wilde and Machen.

The 20th century sees a much more prosperous gothic fiction in America than in England.Writers of different schools, such as William Faulkner, John Hawkes, Thomas Pynchon, Toni Morrison, H.P.Lovecraft, Stephen King, Thomas Harris and Anne Rice all employ gothic tradition or create gothic fiction.A subgenre of the Gothic writing style, Southern Gothic comes into being combining some Gothic sensibilities with the setting and style of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Famous Southern writers include William Faulkner, Harper Lee, and Flannery O’Connor.Tennessee Williams described Southern Gothic as a style that captured"an intuition, of an underlying dreadfulness in modern experienc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the 20thcentury, William Faulkner, focuses his works on his native state of Mississippi to uncover the decline and decay of the aristocratic South.His works, including A Rose for Emily, As I Lay Dying, Sanctuary, Light in August, Absalom, Absalom!and Intruder in the Dust all bears Southern Gothic tones.He rank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Southern writers and deeply influences his followers such as Richard Wright, Carson Mc Cullers, Flannery O’Connor, Toni Morris and Anne Rice who further develop the distinctive Southern Gothic.

Besides Faulkner, Southern black writers find gothic style a strong tool to condemn and criticize slavery and racism.For example, Richard Wright’s Native Son, the first book of an AfricanAmerican writer to enjoy widespread success, sees the terrible result of racial inequality and social injustice by using gothic horror.Toni Morris, in her masterpiece Beloved, paints a dark and powerful portrait of the dehumanizing effects of slavery through ghost story, violent scenes and haunted houses.

Modern gothic writer Anne Rice chooses Vampire, the otherworldly beings rather than human to explore sexual and romantic desire and the spiritual world.Her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is the best selling vampire novel, in which she observes and expresses the modern world from the vampire’s perspective and then emphasizes that the modern world and the morally degraded people are more horrible than vampires.

Gothic novel is the roots from which modern horror fiction takes.What’s more, it hold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cience fiction to show people’s fear towards what they have created;it enters into other media as well such as the theatre, the films and the music.In recently years, with the widespread internet, the gothic tradition enjoys a broader stage to continue its exciting, thrilling, weird and grotesque stories.However, whatever the story it may be, the theme is always the same, that is to portrait the confrontation of good and evil and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ity with soul searching.It always reveals the evil which destroys humanities, threatens or degenerates human beings.Unfortunately, people have become used to it and often turn a blind eye, sometimes even take the evil for the good.Only by the shocking gothic novel can wake them up to be aware of the evil and danger around them.Where there is evil, there is gothic fiction.Its future can be seen not only in American literature, but also in all literatures.

摘要:哥特传统广泛地存在于英美文学中。该文首先探讨了英美文学中哥特小说的起源, 进而分析其在美国文学中发展壮大的原因, 而后梳理出美国文学中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最后指出, 哥特小说致力于揭露人类如何去面对善恶以及深刻的道德探索。

关键词:哥特小说,美国文学,恐惧

参考文献

[1]http://www.answers.com/topic/gothic fiction.

[2]金莉, 秦亚青.美国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2) .

哥特视角 篇8

一、成长环境

1、自然环境

呼啸山庄位于英格兰北部荒凉的湿地上, 可以说是与世隔绝, 而且气候条件恶劣, 山庄的与世隔绝使得他极少有机会和外人接触。而湿地上多变的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性格的形成, 他疯狂的爱与恨和他的阴晴不定与湿地上的气候如出一辙。

2、家庭环境

他是一个弃儿, 始终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与失落感, 且终身都在寻求一份归属感。他表面上是恩萧家的一员, 而实际上从未真正融入到这个家庭中。老主人的去世使他在家庭中的地位由受宠的养子降到卑微的下人, 而且是遭主人厌恶的下人, 这在他的性格上打下了烙印, 固有的遭遗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更加强烈, 而在这时, 爱人的背叛无疑将他推入了深渊, 从此展开疯狂的报复。

3、社会环境

当时正处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 工业迅猛发展, 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钱与社会地位成为了人们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惟一标准。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 没钱没势的他自然不会被人尊敬, 即使是深爱着他的凯瑟琳都无法摆脱世俗的眼光, 最终选择嫁给富有又有身份的埃德加·林顿。而最具讽刺的是, 当神秘失踪三年后, 他衣锦还乡, 人们不再把他看成下人, 连辛德雷都对他惟命是从, 只因他有钱了。只要有钱, 人们可以不再计较他那卑微的出身与粗俗的举止, 这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状。而他就是利用人们这种金钱至上的心理对辛德雷和埃德加展开疯狂的报复。

二、悲惨的遭遇

老主人去世后, 他的生活权利就被完全剥夺, 过着被辛德雷仇视, 被任意打骂、处罚的猪狗不如的生活, 凯瑟琳是他为之生存的一切。可凯瑟琳却在选择婚姻时, 选择了自己不爱的林顿, 虽然她全心全意地爱着他, 却无法降低身份忍受贫穷。但即使他知道了又能如何, 他一无所有, 除了被一场激情折磨地痛彻心肺, 被一场绝望的爱撕裂地身心俱碎。

1、个性

没有什么比因贫穷而丧失尊严和爱情更让人悲愤的了。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 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的复仇是向那个无情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果没有畸形社会带来的不平等和对贫穷的鄙视, 又怎会形成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如果没有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 又怎会导致他疯狂的复仇。只是, 他的复仇过于猛烈罢了, 燃烧了别人, 也燃烧了自己。可是, 他除了残忍, 天性中仍具有善良的因子, 他在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善的可能。临死前, 他放弃了一切报复的念头。这种由善到恶, 由恶向善的转变, 使他这个人物更具有了丰富性。

从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来看, 无不具有典型的哥特式风格, 确实是对这一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2、人物

他是一个恶棍英雄, 其特点就是拥有双重人格。他既是被迫害的受害者, 又是迫害别人的恶棍。有一次他在凯瑟琳生前的房间住下来并经历了恐怖的梦魇, 看到了难以置信的幻象, 甚至对它说话, 使得哥特现象和描写人物、表达情感的精确性结合起来, 典型的哥特因素也不再显得恐怖神秘, 而是以极端的方式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在生命的最后几天, 他只靠着对凯瑟琳的幻象熬着, 他一口咬定看到凯瑟琳的幻象, 对着鬼魂深情呼喊的疯狂举动, 硬说听见亡灵叹息和自己被亡灵萦绕的不着边际的疯话, 誓与所爱死后重逢的愿望和靠幻象存活数天的难以置信的怪事, 所有这一切都营造出了一种扭曲不祥的氛围, 这是典型的哥特场景, 就是为了展现他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不管怎样, 他从受害者变成了冷酷的迫害者, 他所采取的残忍、暴力的行动都带有明显的哥特式特点, 似乎他并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非人类的恶魔, 也成功地塑造出这一典型的哥特恶棍英雄形象。

3、环境

呼啸山庄位于吉默顿山村的北部, 在它周围是空旷凄凉的荒野。那里的气候很恶劣, 甚至是糟糕透了。可见它的地理位置偏僻, 远离尘世喧嚣, 同时与普通乡村生活隔绝。这暗示了他内向孤僻、不擅交际的性格。这里气候恶劣, 常年狂风呼啸, 迷雾遮天, 无疑预示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不会是欢欣快乐的。而且呼啸山庄的老房子像一个古老的哥特城堡, 而奇怪不解的雕刻更营造出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

参考文献

[1]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2]魏剑萍:《〈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的困惑》,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邹之萍:《哥特小说与〈呼啸山庄〉》,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97 (4) 。

辉煌的哥特式建筑 篇9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发展阶段;结构;异同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03-01

1背景

灿烂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被蛮族破坏,哥特式建筑正是中世纪艺术的代表与最高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把12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艺术称为“哥特式”(Gothic),意为野蛮人的艺术,含有一定的贬义;但今天哥特式已含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它是一种并不逊色于古典艺术的中世纪独特风格的艺术,也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

2发展阶段

哥特式艺术开始于法国巴黎及其附近的地方,确切地说开始于1140年修道院长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之时,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2世纪开始持续到13世纪50年代,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

第二阶段,非常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

第三阶段,在保持了自身的基本特点之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经脱离了视觉上应该有的结构整体性。

3哥特式建筑中特色结构

3.1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拱券,在两面平行的墙之间可以做一个半圆形的拱券,用来承受屋顶的重量,拱券是古罗马时期出现的,它的意义在于能将屋顶的跨度做大,做成半圆,同时由于是半圆形券,拱的高度就是跨度的一半。其次说尖拱,尖拱的形状就不再是半圆,而是由两段弧拼在一起,有两个圆心,弧的交点就成为一个尖点,是拱的最高点。它的好处在于拱的高度不受跨度的限制。最后是哥特尖肋拱顶中的骨架券,骨架券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做出高度相同的券,这样拱顶重量轻,同时减少了券脚的推力,拱顶的高度和跨度将得到很大的延展,拱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在视觉上,尖肋拱顶的结构使观者产生“向上”的感觉,有如升上天国一般。

3.2飞扶壁

扶壁也稱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飞扶壁是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墙壁,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有向外的推力,而扶壁是将墙向内推。哥特式建筑把原来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暴露在室外面,能够被看见,教堂的不断加高,推动了飞扶壁的设计,要求飞扶壁除了保证支撑的作用之外,还要兼顾到建筑外观的美感。有的教堂在扶壁上加装了尖塔改善力点的平衡和美观,有的飞扶壁上往往加上了繁复的装饰雕刻,或轻盈美观或高耸峭拔,让飞扶壁变成了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3.3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彩色玻璃由各色的小玻璃片组成,它们由铅丝联结起来,而这些铅丝就构成玻璃上的人物的轮廓线。人物的面貌是由黑瓷漆精心绘制而成。这种瓷漆还用于绘制人物身上的其它细部,如衣服等。构成整个画面的各个不同场面常固定于扇形的框架里。每个间隔里都有一个圣经的故事场面,意在教育虔诚的信徒。人物的数目尽可能减少,以保持画面的清晰。人物本身的体形细长,而且是平面的,即只表示高度和宽度,不表示深度。

3.4门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3.5束柱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不管经历了几个阶段,哥特式教堂总是在设计结构构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平面一般是十字架形;2)高耸入云的塔楼为尖笋状;3)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特殊外墙结构;4)薄壳般的穹顶正中开有三个大门,中的大门为主要通道;5)内部是轻盈、裸露的棱线飞骨架穹窿顶;6)高大宽敞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性能;7)窗户多为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用五彩玻璃作镶嵌图案,多是圣经故事。

4结束语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在艺术和结构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传奇,它是人类智慧与信仰的体现。它传承与发扬了罗马风格却又另辟蹊径,创造了自己的时代。它留给后人的建筑经典依然散发着哥特式独特的魅力,因为其宏大而结构鲜明的特色,在人类的文化史乃至于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古代砌体结构的奇葩—哥特式教堂建筑[J].建筑技术,2001,11.

[2]张卫,宋盈.异曲同工的精神建筑—试比较西欧哥特式教堂与中国古塔[J].中外建筑,2002,02.

[3]杨柳青,庞勇斌.论哥特式建筑的宗教理念和美学诉求[J].作家,2009,10.

[4]余太星.论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与玻璃花窗的宗教寓意[J].学术探索,2006,02.

[5]黄丽.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浅析[J].艺海,2009,11.

浅析《呼啸山庄》的哥特式风格 篇10

“哥特”一词原本指公元三世纪前后在北欧居住的、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 罗马人称这一部落为“蛮族”“凶狠”“粗鲁”的代名词。后来意大利人法萨里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1]随后, 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 “哥特”一词则逐渐被赋予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十八世纪中后期, 哥特一词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它代表了神秘、恐怖和超自然的力量。这些小说多以被鬼怪缠绕的城堡、墓地或者是野外的山地荒原为背景, 以神秘、阴森和恐怖为氛围, 多描写复仇、暴力或者凶杀、鬼怪、幽灵等内容, 充满了神秘和悬念。

艾米莉·勃朗特是深受哥特式文学影响的作家之一, 在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 哥特式风格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本文用恐怖、神秘、阴冷等哥特式典型特征, 使得文章所讲述的故事一直处于阴霾和恐怖的氛围之中。“恶棍英雄”希斯克利夫迷人而可恶的形象、既是迫害者又是受害者的角色, 倔强而野蛮的凯瑟琳, 他们均体现着浓浓的哥特式特点。复仇爱情主题下的阴谋诡计与爱恨情仇, 更是典型的“哥特式”主题。

一、环境的哥特风格

环境刻画方面《呼啸山庄》采用了典型的哥特式手法。首先, 建筑的哥特式风格。呼啸山庄本身便是坐落在约克郡的一个荒原上, 它远离尘世喧嚣, 与世隔绝, 完全暴露在恶劣的气候中, 这里日夜经受着风暴的侵袭, 迷雾遮天。更为细致的, 呼啸山庄被作者描写成“狭窄的窗子深深嵌在窗壁内, 两边墙角用凸出的大石头保护着”, 大门周围留着“古里古怪的石刻”, 还刻着“1500这样一个年份”。山庄里面, 终年见不到阳光透进来, 昏暗阴森, 冒着一股寒气。

其次, 恶劣而超自然的天气也体现了哥特式特征。故事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现出典型的哥特式天气, 如租客洛克伍德走进呼啸山庄的那个晚上, 风雪交加, 营造了一种奇特、恐怖和神秘的氛围, 引人入胜。随后故事的情节也在这种哥特式天气中发展, 如在凯瑟琳下葬的那个夜晚, 雷鸣电闪;希斯克利夫死的深夜, 暴雨入注。沉沉的夜幕, 呼啸的狂风, 猛烈的雨雪, 这种哥特式的天气使整个故事始终笼罩在阴霾和恐怖的氛围中。

最后, 是作品中超自然场景的描写。呼啸山庄内部尤其是凯瑟琳房间的摆设更加衬托了呼啸山庄的诡异:“全部家具只有一把椅子、一张衣橱, 以及一个庞大的橡木柜, 近顶端处开了几处方洞, 活像马车的窗户。我走进这个家伙, 朝里看去, 才发现它是一张模样奇特且古老的床榻。”正是在这个房间租客洛克伍德做了恐怖的噩梦, 在梦中, 他看到凯瑟琳苍白的脸孔靠在外边的玻璃床上, 她把一只手伸进打破了的窗户, 要求进屋来, 凯瑟琳哀叫着:“放我进来吧!二十年啦, 我在外流浪了二十年啦!”洛克伍德梦中凯瑟琳的呼唤这一幕与灰暗荒凉的背景联系起来, 使小说一开始就充满了神秘、灵异的超自然色彩, 将小说的哥特式特点渲染到了极致。

没有城市、工业、时尚, 只是荒凉的狂野, 黑暗的田庄, 嶙峋的怪石。作者通过对建筑、天气和场景的哥特式描述, 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情绪, 哥特式恐怖气氛的营造为希斯克利夫这个恶棍式英雄的复仇渲染了气氛。

二、人物的哥特风格

(一) 希斯克利夫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特征还表现在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这样一个恶棍英雄形象的塑造上。恶棍英雄式的主人公是哥特小说的一大主要特色。评论家莱斯利·菲德勒在《美国小说中的爱和死亡》一书中这样论述:“恶棍英雄确实是哥特体裁的创造……该体裁往往以恶棍英雄既引诱别人又自己遭苦难、既迷人又邪恶为主题。”[2]换句话说, 恶棍式的主人公既是一个受害者, 也是一个伤害他人的人。

首先, 在外貌上, 希斯克利夫符合哥特式的风格。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从利物浦捡回来的一个无家可归的吉普赛人。据奈丽的描述, 他“粗糙的像锯齿, 坚硬的像磨石”, 当时的他黑黝黝的, 就像是从地狱里捡回来的, 是一个粗野、暴躁、充满野性、精力充沛的孩子。后来, 当他发迹回到呼啸山庄, 虽然单从服装和举止来看, 十分绅士, 但他阴沉的脸庞, 时刻给人傲慢不逊的感觉, 仍然体现着哥特式人物的特点。

从性格方面来看, 希斯克利夫是性格孤傲的叛逆式的人物。无家可归的希斯克利夫被带到呼啸山庄受尽欺压, 特别是辛雷登对他的欺压, 从这方面, 读者对他寄予了一份同情, 对他的反抗与叛逆抱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是之后他不仅向他的仇人复仇, 而且向那些无辜的后代复仇。他的这些复仇行动带给别人的痛苦远远超出他曾经在呼啸山庄所遭受的痛苦。此时的希斯克利夫已经从一个受迫者转变成一个压迫者,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无视人世的道德, 肆意践踏一切世俗的规则。“他厌恶别人的卖弄感情, 厌恶别人彼此之间表现的那种亲热劲他爱、他恨, 全部搁在他的心里……”[3]

显而易见, 让人既同情又憎恶的希斯克利夫正是源自哥特传统中的恶棍英雄形象。

(二) 凯瑟琳

凯瑟琳哥特式人格首先表现在她的倔强和野蛮。远离城市文明和充满野性气息的居住环境使凯瑟琳从小就没有受到了多少教育, 也不曾受到什么约束, 童年以及少年几乎都是在荒原上奔跑嬉闹度过的, 耳濡目染农民粗野的言谈举止以及毫无节制的爱和恨, 使她从小就性格倔强, 难以驯服, 如为了让奈丽离开房间, 她“从我 (奈丽) 手里把, 抹布夺过去, 而且使劲狠狠地在我胳膊上拧了一下, 拧得很久她跺脚, 犹豫了一阵, 然后, 无法抗拒她那种顽劣的情绪, 便狠狠地打了我一个耳光, 打得我的两眼都溢满泪水。”

其次表现在她违背本性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凯瑟琳闯入了画眉山庄。画眉山庄似乎有满足她虚荣心的社会地位、舒适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位有文化修养的丈夫。为了追求所谓的文明, 她最终还是背叛了希斯克利夫, 背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凯瑟琳“没有在暴力面前低头, 却经不起金钱、门第的诱惑, 背叛了自己为之骄傲的爱情。”[4]“她的阶级意识和虚荣心, 使她受到画眉山庄舒适生活和林顿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度的吸引, 投入到林顿的怀抱。”[4]凯瑟琳最终违背了本性, 即从充满野性气息的呼啸山庄走进了铺满红地毯的画眉山庄, 婚姻使她丢了灵魂。

哥特式下扭曲的各色人物在矛盾中痛苦挣扎, 在痴恋中撕心裂肺, 引着读者进入那个恐怖、癫狂与野性的世界。

三、主题的哥特风格

《呼啸山庄》主题的哥特风格表现在爱、恨、阴谋和复仇中。

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萧捡回吉卜赛弃婴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和辛雷登兄妹一起长大。与妹妹不同, 哥哥辛雷登从小就非常讨厌希斯克利夫。随着呼啸山庄主人老恩萧的离世, 辛德雷成为了一家之主, 失去庇护的希斯克利夫被当做仆人和佃农对待, 遭受百般羞辱与虐待。与此同时,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由于性格和爱好上的一致而成为最好的朋友并产生了朦胧的爱情。然而, 两人的爱情没有修得正果, 邻近的画眉山庄的林顿向凯瑟琳求爱, 凯瑟琳对他表示了好感并决定嫁给他, 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

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发财回来, 愤恨的希斯克利像一头邪恶的野兽一样一步一步实施他的复仇计划引诱辛德雷愈加的堕落并谋取呼啸山庄, 教唆其儿子成为无赖和文盲, 骗伊丽莎白为妻……因为他的疯狂报复, 他先后害死了自己的妻子、辛雷登、甚至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林顿。为了把画眉田庄的财产归于自己名下, 他甚至不惜逼自己的儿子临死前娶凯瑟琳的女儿为妻。最终, 他用卑鄙恶劣的手段毁掉了两个家族, 并将上一代的恩怨强加于下一代的生活。寒风肆掠的平原上, 阴冷的呼啸山庄中是他那能让所有人都冰封的心。

作者让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一步步得逞, 但是, 这一切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满足与愉悦, 相反, 他的生活失去了方向, 陷入更大的绝望与迷惘中……希斯克利夫被凯瑟琳的鬼魂缠绕得坐卧不宁, 不思饮食睡眠, 整夜在原野上漂荡, 最终在抑郁和精神错乱中死去。

这部小说里, 并非欢乐, 而是阴郁仇恨误解怨愤交织混杂成为爱情的主色调。爱恨交织之下, 是各色的阴谋、恐怖的复仇和无边的矛盾和痛苦, 在这样的主题下, 成就了呼啸山庄主题的哥特式风格。

四、结束语

《呼啸山庄》堪称英国文学中的瑰宝,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有评论家说:“《呼啸山庄》光这个名字就足以使人浮想联翩。在伦敦的大街上听到它, 一时过往的车辆、行人的嘈杂声都消失了——我们的心灵耳里充满了溪流奔腾、雷声轰鸣, 还有荒野上的风声呼呼。”[5]。《呼啸山庄》的环境、人物、主题的哥特式风格增加了《呼啸山庄》的现实感和真实感, 引着读者进入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恐怖、癫狂与野性的世界。哥特式风格使《呼啸山庄》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成就了这部不可多得的杰作。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通过展现大量的哥特式色彩, 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从而使本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的环境, 人物和主题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进而对文中所融入的哥特式风格进行阐述。

关键词:《呼啸山庄》,哥特式风格,环境,人物,主题

参考文献

[1]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03) .

[2]Marie Mu1vey-Robert, ed,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M].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111~112.

[3]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4]贺祥麟.《西方现实主义文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231~230.

上一篇:多目标协同决策下一篇:村庄绿化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