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角

2024-05-23

课程视角(精选12篇)

课程视角 篇1

20 世纪70 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出现及发展, 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观注重多视角、多元化思维, 提倡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主张人际沟通与关系重建, 等新的理念, 为课程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小威廉姆E. 多尔对 “泰勒原理”进行系统的批判和反思, 并创造性的利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 提出了以 “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 “4R”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后现代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还是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产生不确定因素时, 探索出新的内容, 拓展教学的过程。

一、体育课程目标: 多元性和生成性

课程目标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指引方向。多尔认为目标的设定为人类提供了有意识的创造或者摧毁的选择, 且课程目标是产生于行动之中[1]。现代主义曲解了目标设定的意义, 预先设置的课程目标, 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却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注重目标的生成性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学习使运动技能提高后身体运动体验的差异, 以学生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发展为目标。

二、体育课程内容: 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体育课程内容一般都是预设, 按照泰勒的教学模式: 连续性即直线地呈现选择好的学习经验。教师课前写好教案, 选择学习的动作技能, 组织学生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 “确定性”, 而多尔认为将知识的 “确定性”解构, 形成动态化的知识, 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一方面, 学生在生活中曾体会的经验或维度, 由于这体会的存在, 使学生丰富了对课程内容认识的视角与解读方法, 另一方面因为由于内容的体现, 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自己我不断认识中构建出新的课程内容。

因此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三、体育课程实施: 开放和对话

课程质量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期望。现代的体育课程按照准备好的课程方案, 线性性和程序性的实施, 其过程与结果都是预先存在的, 阻碍了课堂中 “自组织”的形成。在后现代课程观看来课程实施具有复杂性, 封闭与静态的观点不可取, 应该恢复课程实施的动态与开放的特征。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混沌系统, “混沌”被认为是一种能产生自我组织的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状态[2]。因此构建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有利于学生与学习环境 ( 教师和知识、技能等) 相互作用。

课程实施作为对话。在解释学看来, 课程实施是一个理解与对话的过程[3]。这里所指的对话并不同于苏格拉底的提问法, 提问法是以回忆为导向, 将知识 “在那里”,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 “那里”, 这样的对话并不具有开放性和生产性。多尔认为就激发对话而言, 隐喻比逻辑更有效。[4]对话中用隐喻的方式可以让我们 “更清晰的看见了我们已经看见的”, 而不是 “看到了我们没有看见的”。在我国体育课程中教师总是在强调 “注意观察”, “仔细看”, 这种精确化、统一化的课程实践, 只是教师在单向的向学生传递文本。对话仅仅是停留在交流层面, 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线路进行学习, 对于课程中出现的干扰和不平衡, 教师则会尽力排除。后现代对话的重要特征是理解和反思[5], 反思中干扰和不平衡又为关键。对于重复来说, 干扰和不平衡是阻碍, 而对于反思来说干扰和不平衡成为积极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反思过去的行为, “保持对话继续”, 通过反思去促进和控制干扰与不平衡。解构过去和重新构建内容, 对实施过程迅速判断并决策, 这样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

四、体育课程评价: 协商性和发展性

现代体育课程评价基本上是对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这种课程评价是测量目标达成度的工具或手段, 是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但它 “具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以及过分强调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后现代课程评价主张创设开放与多元的评价文化氛围, 将评价看作一种协商性的意义建构。关注个体的内在体验, 在意义建构的协商性评价过程中, 评价不再是一种束缚个体发展的机械式框架, 课程评价参与者在评价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 个体的差异性存在获得了尊重, 探宄未知的主体性得以释放。运动成绩绝不是衡量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唯一标准,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亲身体验课程给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喜悦与享受。课程评价成为一种反馈基础上的协调转变, 而不是一种区别与选拔的等级划分过程。

现代体育课程评价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 忽视非预期效果和影响的评价。一般认为, 能使班级优秀率高, 学生测试成绩高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学生最终测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其重视总结性评价, 忽视发展性评价。体弱的学生通过努力大幅度提升自身体质与运动技能, 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坚持顽强的精神等, 都应作为评价的一部分。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性质决定了应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的准则[6]。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导向和激励, 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的反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发掘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目的。

摘要:从后现代课程观视角对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的要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为体育教育质量保障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教育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41.

[2]张花.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李子健, 尹弘彪.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3.21-33.

[4]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40.

[5]李冲锋, 许芳.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2) 48-53.

[6]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04-01.

课程视角 篇2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

那么在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怎样来看待课外阅读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于是母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语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一张文凭,终生管用”的旧观念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以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和指导课外阅读呢?

一、“问泉哪得清如许?”寻找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越来越重视“兴趣”二字,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那就是只要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读。这本来是特别有道理的。但一旦面对孩子,这种道理有时会变得挺无力,因为孩子似乎除了对那些我们认为益处不大、趣味不高甚至有些无聊的东西感“兴趣”外,死活不能获得我们所期望的兴趣。于是我们就有必要“引导”,于是我们就会当然地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交给孩子,我们的理由是: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不可能真的有自己的兴趣,他们的兴趣依赖我们的培养。于是,就有了十几年长盛不衰的“读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偶尔,学校、老师也会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可那绝大多数都是老师们小时候的畅销书,其中当然不乏经典,但是远离今天的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视角(上) 篇3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设置 职业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体育课教学虽然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职业教育需求并未发生改变。因此,为了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性人才的目标,就势必要求我们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看法。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规定了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程度,是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服务的。高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阶段的体育教育,是衔接学校与社会体育的桥梁,体现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特征,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体育教学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职业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高职教育生源层次的多样化、专业的市场化、目标需求,决定了课程建设应具有多样的多元化性,必须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把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本校特点的一体化结构。因此,本文将高职体育课程目標定位为:强健体魄、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满足兴趣、服务专业。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按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并将此作为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选修课,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已有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形成相对固定且效果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型。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3年,只开设一年或一年半的体育课教学,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也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制定大纲、选用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时增加其灵活性,实行弹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时间。在“厚基础、重实践、有特色”的理念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课程个性化,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取向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实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因此,完整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基础课、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以及课外体育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结构,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准职业”人员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体育基础课

由于生源和学生自身基本身体素质的差异,学校有必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安排体育基础课程,提高身体素质,为后续的体育专选课打好基础。体育基础课内容应具有引导性的特征,这对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是个适应高职体育教育的过程。因此,这一阶段体育课的内容应安排一些有助于恢复体能、强化锻炼意识的适应性的内容,主要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能力。在教学中,通过严密的组织过程,紧密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引导学生投入到浓厚的锻炼氛围中来。体育基础课一般按照固定班级授课,时间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应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同时,授课按照自然班进行便于新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

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是指在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的前提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个人需要选择以及结合个人职业需求确定学习内容。个人职业需求所确定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针对专业所需的特殊能力(如快速反应能力、手脚协殊、身体要求调配合能力、平衡能力等)进行的教学与训练,从运动解剖学上来说,主要是提高为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肌群的应用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身体准备。

1.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其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经过系统学习后将快速走上一线工作岗位,职业性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个体现。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同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相结合,围绕职业特征开发“职业性”体育课程模块,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

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由学生网上选课后组合形成为专项班进行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二至第三个学期。因此,根据各系开设的专业以及培养目标,我院体育选项课程可进行如下设置。

(1)办公型专业

办公型专业在我院同时也是在高职院校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如设计专业、管理专业、财务专业、文秘专业、计算机专业、仪表、化验等均属此类,其职业特点是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同时要有果断处事力、判断力和想象力的能力,而且具有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典型特征。因此,根据减轻大脑疲劳、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思维状态,在体育课程中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以保持作息有度,工作更加轻松自如。

(2)高空型专业

我院的艺术系有建筑工程专业、装潢专业,生态系有环保专业,由于需要登高作业或空中作业,应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下肢支撑能力、左右腿交换站立耐久能力等,可选修篮球、羽毛球、足球、田径等项目,以提高对今后职业的需求。

(3)直立型专业

我院机电与机械专业、烹饪专业、纺织、服装专业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且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重点发展手腕、上肢与躯干的力量和耐力,可选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等项目,以适应毕业后的职业需求。

(4)运动型专业

我院营销、汽车驾驶、物探、地质、测量、农林等专业属于这种类型。高强度劳动以及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同时要加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应侧重培养学生听信号或看信号的迅速反应能力,提高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度,可选修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以适应职业岗位的特点。

四、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这对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造性应用型技术的目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课、职业特色选项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而且还结合了学生的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不同需求,可为学生职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身体基础。当然,学生的层次、兴趣是多元化的,我院在选项课程和课外活动的项目选择上在一定程度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同时在师资队伍、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Z].2002.8.6.

课程视角 篇4

课程论是教育领域研究和争论最激烈的课题之一。无论是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还是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课程论的指导。本文将从课程论出发, 探讨有关课程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并着重介绍当下热议的校本课程开发问题。

二、课程论相关问题

国内外关于课程论的研究已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不容小觑。西方关于课程论的研究课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当时的教育家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课程问题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对此的研究可追溯到儒学教育时期, 之后的近现代教育家们的课程改革探索, 如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研究都是课程论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来源。从古至今, 从西方到我国, 课程论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 理论也越来越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

课程论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课程目标 (curriculum objectives) 、课程内容 (curriculum content) 、课程组织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课程实施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课程管理 (curriculum management) 、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和课程评价 (curriculum evaluation) 等。不同的研究问题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使命, 都在课程论整体的研究体系中有重要功能和作用。缺少任何一个问题将不能构成完整的课程论研究体系, 因此, 其中任何问题的研究探讨都极具意义和价值。课程开发是课程论研究的重点问题。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 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 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 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阶段 (施良方, 1989) 。课程开发包括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开发三大主要类型。其经典模式包括以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为代表的目标模式、以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为代表的过程模式、以英国课程专家丹尼斯劳顿和斯基尔贝克为代表的环境模式和以美国学者施瓦布为代表的实践性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色、优点和局限性, 都在后人的完善中不断发展。其中, 实践性课程开发以具体的实践情境为依托, 强调具体情境的作用, 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 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实践性课程开发模式的具体体现。

三、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股新鲜血液。校本课程开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英等国, 而我们国家则是在90年代后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的。尽管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 (SBCD) 有不同的理解, 但其共识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 (为本) ,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由学校成员开发相应的课程, 供学生学习之用。简而言之, 校本开发课程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 (钟启泉, 2007) 。对这一定义的理解我们要注意, 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仅仅就是编写新教材的想法是片面的, 不准确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整体的设计, 和课程一样, 要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安排和规划, 包括需求分析调研、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和课程评价等诸多环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一定程度上给予教师自主的权利, 这便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大多不工作在教育一线, 对教育实际中的种种问题并不是了解得十分透彻,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不能满足具体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也就进而不能有效指导教学和促进师生发展。所以,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得力主体, 既工作在教学一线, 与学生互动良好, 了解学生的需求, 也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教师可以综合各方面的需求来制定课程方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需求分析, 编写适合其学习水平的教材, 既巩固基础又向更高水平迈进。可结合学校具体的经济条件和校园氛围制定可实施的课程活动, 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尤其在这一点上, 将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赋予教师是十分有必要的, 国家开发实施的课程受校内校外各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适合在各个学校展开, 如不能如期开展便形同虚设, 也是人力物力的一大浪费。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 教师的科研水平, 探究能力也会在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专业化水平不断改进。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会使学校教育氛围得到进一步改善。

当然, 校本课程开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会影响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真正落实。这就对教师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整日披星戴月与学生一起学习, 还担任着管理、批评教导的重要任务, 能否抽出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外,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整体项目, 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与支持, 任何一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到落实的实效性, 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因校而异, 有待判断, 切忌盲目的投入。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课程论的理论体系在不断丰富与发展, 切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实施方案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新颖的课题,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 但其优点不可小觑, 值得我们的重视和有效开发与利用。

摘要:本文以课程论中的课程开发问题为切入点, 探讨了课程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着重阐释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缺点, 希望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在实践中有效利用。

关键词:课程论,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课程视角 篇5

〔摘要〕新的课程思路改革,首先要将合奏课的内容纳入到目前的器乐教学过程中,具体比重可按总课时或每节课的百分比进行合理权衡。纳入之后,要根据合奏作品中所需要的技术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讲解。

〔关键词〕器乐合奏旋律

合奏课程(通指器乐合奏课),是指专业性音乐学院或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形式是对学校中现有的西洋、民族管弦乐队等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专业协作能力,达到专业上共同合作,完成更高质量与级别的作品为目的。

器乐演奏课程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技巧课程,通常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形式的教学活动。虽然通过合奏课程的训练,可以推动提升整体器乐学生的专业水平,展示更高层次的综合业务能力,能凝聚人心,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于合奏课程中的很多作品,并不能随着演奏者的技术同步进行,加之每一首作品的困难片段在各声部又不同,这就造成了合奏课与器乐演奏课程难以同轨、无法互相兼顾的矛盾。

随着器乐作品质量大幅的提升以及各种风格作品的不断变化,乐队作品内容多姿多彩,无论旋律色彩、配器手法、演奏技法等方面变得丰富多样起来。尽管早年的合奏课程教师已经总结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排练与演奏财富,但是,在音乐艺术高速发展的前景下,对于乐队中器乐演奏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专业程度相对较低的学生处于暂时的技术障碍,无法完成该声部的课堂排练任务。还有很多专业技术较好的同学往往独奏能力强,但在合奏课上,与乐队其他声部共同排练时,合作能力却捉襟见肘。对此,针对器乐合奏课而言的器乐演奏教学思路及方法,就需要改革与创新,通过一系列更科学、合理方式来改革这种传统器乐教学模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问题。

从传统的器乐演奏授课内容上看,通常为教师根据本人所擅长或热衷于作曲家作品或传统风格的作品,为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在上课时,在完成某相对于该作品所要求的技术难点与音乐处理后,便可以完成作业。但是,这恰恰忽略了还有合奏课程所要求一些技术难点或其他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师或学生认为器乐合奏的作品,对于演奏技术上的要求相对较低,况且又不是从头至尾演奏,只要“差不多”就可以,所以没有把合奏课程内容,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这种现象,造成了很多艺术院校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奏水平不高,各声部之间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原因。因此,新的课程思路改革,首先要将合奏课的内容纳入到目前的器乐教学过程中,具体比重可按总课时或每节课的百分比进行合理权衡。纳入之后,要根据合奏作品中所需要的技术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讲解。例如,合奏作品中某一声部出现较快速的音节、半音阶练习,复杂的转调段落音准训练,对于各种演奏技术的针对性练习。又如管乐声部的快速吐音、较长呼吸的乐句,弦乐声部的各种弓法强化练习,双音、和弦练习、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声部的弹、挑均匀练习等等,一系列针对于本学期合奏作品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进行教授。当然,作为前提,合奏教师要提前规划出本或本学期的整体曲目安排。让学生提前拿到分谱进行熟悉,以便于在器乐演奏课程中使用。除此之外,在器乐演奏课后作业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制定合理地专业练习分布时间,注意合奏内容与演奏内容的统筹。这样,对于合奏课与演奏课两方面课程的脱节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如果仅仅将每首合奏作品的困难片段加入器乐演奏授课内容中,这还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入3-4人的两声部重奏或齐奏环节。我们知道,合奏形式是多声部的音乐演奏形式,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若只有一名学生演奏时,听起来很好,两名学生同时演奏,效果还可以。但是当3-4名学生同时演奏该段落时,就会出现音准不好、节奏不齐、呼吸点不同、乐句划分不一致、演奏法不同等等一系类的问题。所以,建议在设置器乐演奏课程时,还要给每一位专业方向教师增加或延长一课时的重奏或齐奏时间,例如,在常规的一课时小提琴教学后,再安排四把小提琴分为一、二声部,或者四把齐奏的课时。注意,这和单纯的器乐重奏课又不相同,通常我们说的重奏,是指同一类别的乐器组(高、中、低)声部的多重演奏。但我们所说单一乐器的重奏或齐奏,是指演奏合奏作品中某一声部的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位专业教师不必一定掌握重奏训练技能,只要单纯熟练本门专业的课程领域,就可以为合奏课程起到很好的前期基础工作教学训练。如果每一位专业方向的教师都能遵循类似的教学程序,那么合奏课上乐队的整体演奏水平,就会迅速提升。

加强专业教师的乐队训练修养,也是合奏课与器乐演奏课改革的重要一环。很多器乐演奏教师对乐队训练方面的内容概念模糊,对排练作品整体思路不清晰,更有置若罔闻者,上述这些现象依然存在。所以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在日常的教学安排外,加入教师乐队训练或欣赏这样的讲座与汇报,对相关乐队作品知识进行普及。器乐演奏教师也要通过聆听音响资料、视频等形式,进行中外作品风格掌握,尤其是不同时期、地域、民族的作品,通常演奏法不同,所在声部需要的声音色彩也不同,这些都是需要担任常规器乐演奏教学的教师必需掌握的。正确的演奏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器乐合奏课程中该声部的整体实力,反之,在器乐合奏课程的过程中,亦能窥探出某一专业方向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上的缺陷与潜在问题。

将课程融合性正确树立在师生意识形态领域,还是最为关键的。如何让学生在心里做到对合奏课程不应付、不排斥,并且转变为热爱合奏、乐于合作的态度,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让专业教师和学生把合奏课程与器乐演奏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还是要在教师、学生的思想领域做工作。合奏课上的乐队,是将所有乐器有机组合成为统一整体的最高形式,也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形式。古今中外,每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都以完成高质量的乐队作品为骄傲。在乐队中,可以感受不同种乐器之间的和声融合,不同乐器色彩的交相呼应,它们或是层叠出现、或齐头并进。这种团队合作形式,也正是具有较强艺术个性的学生们通常所或缺的。无形中,你退我让的、你说我听的良好品德修养,也会慢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校这个整体来说,强大乐团实力,是同等级别院校比拼的重中之重,这种形式音乐学院整体实力的体现,它代表着学院教学能力与专业建设综合能力的展示。各专业的齐头并进的趋势是靠乐团体现出来的,而乐团的日常管理与教学依托,就是器乐合奏课程。

无论是专业音乐学院还是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培养出专门的每一个乐器种类的演奏家或职业独奏员的,还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同学毕业后,就业趋势还是从事乐团演奏或者中、小学校教学工作中去。如果作为乐团演奏员,那么合奏形式就成为了他的专业主要侧重点。每一个职业乐团的考核,重奏或者合奏的困难片段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演奏过大量的困难片段,积攒了丰富的合奏经验,无疑,考核对他来说驾轻就熟的。如果对于从事学校教学工作者来说,合奏课程的排练过程又是他进入岗位后,教学或排练的一个直接经验。尤其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中小学,乐队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学校创立艺术品牌的最直接手段,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从事过专门合奏训练的、有丰富经验合奏教师。只有在合奏课上亲身参与过的同学,才懂得如何规范合奏课程,为训练高水平乐团提供有力保障。可见借助器乐演奏课程,把合奏课程上好,它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对学生来说不仅在校内,还在未来就业上。

综上所述,合奏课程与器乐演奏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在完善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专业演奏学生,才能在合奏课中训练出更好的乐团,演奏出更多更优秀的乐队作品。从合奏课角度来探索器乐演奏教学的新思路,对优化教学改革、师资培养以及学生的专业成长,从而达到学校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顾毅白音乐时空2014.4

[2]《器乐演奏教学中“创造性”教学理念的实现》武丽罕赤峰学院学报2014.3

指向表现:课程评价的应然视角 篇6

作为一个新兴的评价理念,表现性评价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较为流行是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即“要求学生创造出答案或产品以展示其知识或技能的测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认为:

1.指向发展的目的

表现性评价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的,它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量规指标、描述性评价等措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素养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已经达到什么层次,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更具指导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表现性评价直接指向学生的素质发展。

2.关注过程和结果

从操作的程序上,评价指向过程和结果,既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所呈现的素养。侧重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

3.呈现动态的观察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分等或贴标签。它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评定的过程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动态性。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动态的观察学生的表现,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

二、指向表现:活动课程评价的应然视角

素质教育基地中的课程,更多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其更呈现出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因此,其课程评价也应该相应进行转型,转向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并通过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的评价、矫正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目的。但通常的笔纸测试更多地是关注某一个知识点,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受到很大限制,容易忽视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发展。而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个实际任务的过程与结果的考查与评价。

三、指向儿童:表现性评价的操作实施

评价存在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师生的教与学。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我们的评价必须一切指向他们。即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表现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晰目标:基于课程目标确定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在教学中具有灵魂的作用。作为表现性评价的第一步,首先应该明晰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明晰了教学目标,有助于我们确定应当观察与评价的行为类型以及观察的范围,以此来控制表现性评价的内容。那么应该怎样确定学习的目标呢?最为根本的原则就是基于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政府颁布的政策性指导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于学生学业的基本要求,具有行政的约束力;同时他也是相关专家研究的成果,具有学术影响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去确定教学目标。

1.演绎:将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

课时是课程的具体化。课时目标的不断落实的过程就是课程目标不断达成的过程。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遵循演绎的思路,将课程目标通过分解的方式,分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这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就是我们每次活动的课时目标。

2.归纳:将任务表现转化为学习目标

在素质教育基地的活动课程中,往往都有具体的活动项目,我们从具体的活动任务出发,采用归纳的方法,思考本次活动应该训练学生哪些能力,学生应该达成课程标准中应该达成的标准,并将之具体化。如,《一次采访》的活动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任务,将之具体化为“能使用照相机等工具,有目的地进行采访”“在采访中能使用恰当的语气”等目标。

当然,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该考虑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该阶段的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

(二)设计任务:围绕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外在表现,是表现性评价的对象。这种任务可以是让学生生成书面的或口头的答案,或者是参与群体活动,或者是创造出具体的产品。在确定表现性任务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围绕目标,设计有意义的表现任务

任务是用来体现学习目标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因此,所有的表现任务都必须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设计。否则,任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同时,儿童习惯具象的思维,往往依据经验去思考。因此,我们还要选择根植于学生的现实世界经验的熟悉的任务。儿童还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我们还要将熟悉的任务与新颖的任务加以混合,以便学生在面临任务时能受到挑战。

2.综合考虑,确定表现性任务的数目

表现性任务的书目受多种因素制约。首先必须依据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需要整合多种能力,整合的能力越多,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就越限制任务的数目。其次是评价的范围。评价范围越广,所需任务越多。第三,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如果有助手或父母帮忙实施或计分,或者教会学生自己计分,这也可以增加任务的数目。

3.清晰明了,明确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与结果

表现性评价既关注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过程和结果都是表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设计清楚,活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活动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结果的表现不一样,评价的标准和等次也不一样,例如在评价打字技能时,会在教学开始时评价指法,但后来的评价就集中于所打出的材料的整洁与准确及打字的速度上。

(三)制定量规:根据目标任务确定评价量规

1.根据目标任务,确定评价指标

表现性评价最直接的呈现材料是评价的量规。确定评价量规的第一步就是评价的指标。评价量规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运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完成各类各项学习任务给予有效的、可信的评价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清楚、明晰的界定。这就需要根据目标和任务两方面去综合考虑。评价指标既要和学习目标相一致,又要用简短、清晰的语言去描述。

2.依据评价倾向,设计指标权重

一次任务,我们对其评价往往有所倾向。有的倾向于评价交流的能力,有的倾向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有的倾向于小组合作的能力。倾向不同,权重也就相应不同。反映主要考查倾向的,其权重自然大一些,反映次要考查倾向的,其权重自然小一些。

如在“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和语言、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中,我根据评价的倾向,将指标权重设计为“知识与技能50分、合作探究能力10分、研究过程方法20分、参与情感态度10分、成果展示交流10分”。因为,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这方面占得权重较大。

3.依据主要指标,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

为对学生行为表现实施有效的评价,必须制定与考查项目内容相符的评价具体要求。而恰当地描述学生行为表现的水平程度是提高评价的信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具体清楚的评价要求可以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学习任务和表现项目的预期目标,让学习行为和学习表现更有成效,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改善教学:运用评价量规引领教学活动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方法,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下一步学习的起点。教师不能简单地只给学生一个评价的结果,还要使用恰当的描述性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出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

四、指向未来,在摸索中走向评价的更深处

表现性评价作为新兴的评价手段,其兴起的实践极为短暂,在我国实施的实践更短,在素质教育基地的课程中运用的还要少。虽然,一些先行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但因其工程的浩大,还停留在表面,还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去研究与探索,不断将之推向更深处。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表现性评价的研究队伍中,集团队的力量,去不断推进研究的纵深发展。

课程视角 篇7

一、合成课程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1. 师生共同参与, 共同承担责任

传统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的灌输型教学模式, 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 教学内容被老师限定死了, 最后的作业也是一样, 学生的能动性大打折扣。和谐的信息课堂不应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参与, 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参与进来。课程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是合成课程的要求, 也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师生双方积极配合、主动探究, 从问题出发,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也是新课标对课堂的要求。

2. 重视学生思维、情感及行动的融合

由于信息技术教材知识点清晰, 对操作有明确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容易偏重于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情感及价值观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 有先天的实践优势, 大量的新理念、新思想充斥着学生的大脑, 只要善于挖掘, 其中还包含了情感的教育。因此, 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思维、情感及行动的融合。

3. 课堂内容要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繁杂, 其中部分内容偏难, 比如有关编程的内容, 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理解。再加上信息技术这门课不作为高考科目, 学生本身对其缺乏兴趣, 要想吸引学生兴趣, 在高中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更实用、更贴近生活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4. 最终目标要培养“完整的人”

合成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完整的人”, 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目标, 但是,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考虑到这个目标。合成课程要让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得到成长, 而不是传统模式中简单的知识堆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 可以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完善学生的人格魅力。[2]

二、合成课程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策略

1. 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

从合成课程的角度来讲, 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单一存在, 应当与其他课程整合起来, 成为师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工具。通过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平时所学知识,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而且可以学以致用。

2. 设计贴近实际的课堂作业

信息技术课程中,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 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 要尽可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一致, 建立生活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形式的作业,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而且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着德育

信息技术学科中并不缺少爱国主义等德育内容, 只要教师平时能够对学科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恰如其分地开展德育, 就能够起到很不错的效果。比如, 教师可以进行有关网络虚拟世界道德标准的讨论,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谈论、辩论,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

4. 设计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效教学情境, 让学生能从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在情境教学中还可以分小组进行团队学习, 让团队里的每个人承担不同的任务, 最后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评价, 这种方式的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主动学了, 效率自然就高了。

总之, 教师应当从合成课程的视角出发, 根据其特点, 进行针对性的策略研究, 不断创新, 使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成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共同参与, 重视思维、情感与行动的融合, 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怡韶.合成课程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 2013 (14) :114—115.

课程视角 篇8

1 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化研究现状

英语专业以其较强的实践性, 使得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最丰富、最活跃的环节。目前高校出现了英语专业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不足 (何其莘等1999) 和高校英语专业实践形式单一、内容固定, 能力训练有限, 缺乏新意, 且随意性大, 缺乏过程监督与考核等现象。究其原因, 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 但从深层面来看, 是因为对英语专业生的“能力”界定不清, 对能力的训练与实践教学还缺乏普遍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正如王家义、张建明等 (2010) 所分析的, 对英语专业学生能力, 特别是“动手能力”缺乏明确界定;对“能力”训练的开展还在探索, 创建有别于工科的实践模式还有待探寻;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方法、过程控制和学生学习成果检验还需进一步摸索与规范。

为此, 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 各高校纷纷针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 建立并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展开了专门研究, 提出了相应对策。其中针对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构建的主要有 (肖肃等2007;王先荣等2009;王家义等2010;魏晓红2010;赵永平2012) ;在众多研究中, 尤以学科竞赛为视角的实践教学载体研究成为另一个突破口 (商应美, 仇云龙等2011) 。

值得指出, 当前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 关于平台、模块等系统研究较多, 但以现代课程论为视角, 通过建立专门课程开展针对语言技能及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 探索实践教学课程化的研究不多 (文秋芳等1999;肖肃等2007) 。其中, 文秋芳等 (1999) 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综合素质实践课”的系统介绍, 为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校本化、课程化开启了新思路。

2 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英语专业生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在前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目前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何其莘等1999;文秋芳1999, 2002, 2009;井卫华、李文萍2009;王家义等2010;陈新仁, 许钧2003) , 但目前研究中对多维能力培养目标实现途径的关注还不够, 尤其是关于实践模式的校本探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英语专业生“综合能力”的提出, 符合新《教学大纲》中关于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规定, “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14], 因而受到英语教学界的普遍关注。外语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兼顾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双重教育,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通过丰富和创新实践手段来加强能力培养, 提高语言实践效果和水平。正如叶苗 (2009) 强调的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贯穿课程设置全过程, 弱化“语言技能”单项训练, 强化“综合性”, 通过减少技能课的学分和学时, 开设更多专业和相关知识选修课, 将听、说、读、写、译一体化, 并引入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纵观目前对英语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描述, 我们发现既有基于理论层面的语言能力的理论建构 (文秋芳等2009) , 也有基于语言使用层面的语用能力的培养, 即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叶苗2009) ;还有基于社会环境层面的包含语言技能、语言使用在内, 涉及知识、技能、文化、认知、情感和策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即“综合能力” (王家义等2010) 。无论是基于语言本身, 还是基于语言使用, 亦或是基于真实社会环境下人运用语言交往处事, 都反映出真实语言环境下, 人对语言及各方面能力的实际需求和外在表现。

为此, 该文将英语专业生语言实践中的“综合能力”界定为:“综合能力”涵盖语言能力, 专业倾向能力, 其他通用能力。其中, 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文化知识、语用能力 (指语言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运用能力, 与语言使用中的语言表达、语言交际、语言鉴赏) 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倾向能力指专门业务能力, 包括语言教学、商务谈判、口笔译、涉外导游、播音主持等;其他通用能力指语言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 具体指: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表演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 (如图1)

3 英语专业综合能力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与构建

从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得知, 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已呈现出系统化、模块化、课程化、平台化的特点。特别是在“校本研究”盛行的当下, 各学校受现代课程论的深入影响, 逐步致力于对学校教育实际问题的系统与规范性研究, 注重人才培养的特色, 纷纷探索符合实际的语言实践教学模式, 搭建校本实践教学平台。

所谓“课程”, 现代课程论认为, “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16]。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化, 就是在现代课程论的指导下, 把包括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活动在内的课外专业实践纳入整体教学计划, 搭建系统平台, 设置专门课程, 制定教学大纲, 明确教学内容及评价措施, 规定学时学分, 对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均提出任务和要求, 针对性的实施教育计划的专门性课程建设活动。英语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化符合目前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要求, 按照现代课程论的相关理念, 课程设计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3.1 构建理据与基础

英语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平台构建是根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要求, 在现代课程论所倡导的多元智能观、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后现代课程观的指导下, 基于校本课程设计思路开展的外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化尝试。

现代课程论者承认“智能的多元性”, 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 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倡“开设包含学术性课程、人际关系课程和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课程在内的三类课程, 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与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 (钟启泉1989:145) ;同时, 关注课程的后现代取向, 着眼于课程的文化性诉求, 多元化体现和动态性变化 (沈骑2008) 。这便是课程构建理据和基础。

3.2 构建目标与原则

构建英语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 (以下简称“该课程”) , 将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内与计划外的课外实践活动以课程的方式予以整合, 明确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实施对象、实施载体, 科学设计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评估标准, 为稳步推进课程实施、学生评价、质量保障和效果检测做好规划。课程以构建一门系统的符合校本特点的英语专业实践课程, 成为与课堂教学互动、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照、与技能模拟实践相结合的课外“并行课程” (Parallel curriculum) (钟启泉1989) 为最终目标。

该课程构建必须坚持科学性、实践性、特色性、综合性的原则, 即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使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专业理论课程相衔接、课内课外相融合;以实践性为准则, 选择操作性强、适用面广的实践项目, 始终体现实践性;必须因地制宜, 考虑学校层次、地域差异、学生水平的不同, 构建适合特定群体, 突显校本特色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始终坚持实践课程的校本特色;必须在模块和实践内容中始终体现综合性, 兼顾各方面能力训练。

3.3 课程模块及内容体系的构建

该课程平台以提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译和跨文化交际) 、专业倾向技能 (教学, 口、笔译, 商务, 旅游) 以及其它通用能力的实践训练项目为主要内容, 以组织学生参与各模块专业活动或竞赛为形式, 力求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所在学校实际, 结合不同学生群体需求, 设置不同模块, 其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构建如下:

课程性质:专业实践课;适用专业:英语类专业 (英语、商务英语、翻译)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学时:该课程教学以课外参与为主,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通过规定必选、限选、任选模块, 引导学生在规定学期选择相应模块课程, 参与相关实践, 实践成绩评定可以作为认定的实践教学学分。

课程模块及内容体系:

该课程共分三大主题, 五大模块, 18项内容。 (见图2) 课程以平台形式展现, 以相应载体形式组织, 既与专业实践课程相衔接, 又专门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各类课程以综合能力训练为核心目标, 以实现预期成果为考核依据, 使之成为英语专业课外实践的重要组织形式。 (见表1)

3.4 构建策略与方法

该课程平台以活动为主要载体和运行模式, 其构建必须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因此, 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的选定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学校的实际特点, 思考内、外两个大的实施环境, 开展SWOT分析。内部环境, 即模块的制定是否科学, 载体的选择是否恰当, 训练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课程的实施操作性如何等;外部环境, 如教学条件、实施环境、教师角色、学生兴趣、配套制度、学校支持度等。文秋芳等强调“综合素质实践课”的项目选择应该具有四个特点, 即“适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能够提供可视成果评估;必须能培养业务素质和其它多方面的素质;便于操作。” (文秋芳, 宋文伟1999:13)

课程平台构建在考虑可行性同时, 必须做好项目实施前期论证, 着重从实施对象选择、前期准备、实习过程监控设计、实习效果评估设计、实习成绩评定设计、学生评价设计等方面着手。通过论证, 反馈课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5 课程评估体系的构建

该课程平台的课程评价从评价项目和指标、评价原则、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建构、主体选择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其评价体系构建, 采用刘志军 (2004) 提出的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与课程结果评价相互交融开放的三螺旋结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作为基本框架, 对课程目标、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评价。同时, 课程的评价对象选择课程四要素, 即教师、学习者、教材和环境。据此, 我们设计了该课程的评估项目, 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见表2)

该课程评价原则:坚持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肯定性评价, 重视形成性评价。具体表现为采用多种考核办法;引入多类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对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力细微发展都给予肯定性评价, 关注其发展进步的动态过程, 注重形成性评价。同时对对课程自身效能和教师角色评价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助于课程的目标的实现。

4 结论

课程视角 篇9

策划人语:知识来源于实践 , 应用于实践。思维能力产生于实践, 随实践的发展而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 见, 小学各科基本上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课堂教学。

本期的三篇文章, 从不同视角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解 读, 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获得方法、引发思考。

学习化社会视角下的课程发展 篇10

课程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知识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其中最核心的是课程知识特别是课程知识的分配问题, 它们都打上了社会学的性质与痕迹。选择什么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就课程类型来看, 事实上, 潜课程的社会功能就在于社会控制;就课程知识来看, 社会如何选择、分配、分类、传递、评价其公共的教育知识, 既反映了社会权利的分配状况, 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就课程知识的选择来看, 统治阶级总是要对知识总体加以筛选, 选择出符合自己意识形态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甚至连科学技术类知识进入课程内容时都有明显的阶级甄别和选择, 以达到社会控制。所以, 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充分反映着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就课程知识的组织来看, 伯恩斯坦提出了集合课程和整合课程的概念, 对集合课程, 知识通过一系列明显分离的学科等级来加以组织, 以求通过课程的分化来培养不同阶层的人才, 从而维持社会现状, 对整合课程, 知识组织分类程度可以不明显, 学科间分化可以不太严格, 教师权威减弱, 学生自主权扩大, 师生关系转为平等, 以改变社会权利结构, 从而挑战社会现实;就课程知识的传递来看, 知识是不均匀地分配给不同的阶级、职业社团和拥有不同权利的人, 在传递前就有所分化并且在传递中通过对教师、教学环境等课程实施环节的影响来控制传递过程;就课程实施来看, 教学中知识授受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灌输, 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要进行着社会控制, 维系社会结构;就课程评价来看, 课程评价是维持社会现状、强化社会制度、准则、价值体系的强有力的机制, 隐含着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 往往带有文化偏见和阶级色彩, 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

学习化社会的内涵

学习化社会的概念由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哈钦斯最早提出。哈钦斯认为:所谓学习化社会, 指的是“不光是对所有成年男女随时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 而且是以学习、完善的人为目的, 以所有的制度指向于该目的的实现而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转换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主席富尔认为, 学习化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的所有部门包括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等部门都参与教育工作的社会, 一个把人的教育放在最优先地位的社会, 一个人们能够自己主动学习的社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厉以贤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 以保障和实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和获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兰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其1998年出版的《处在学习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化社会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需要改变其教育方式的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 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公民, 并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学习化社会是一个要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

综上所述, 学习化社会的概念突出了两个方面:社会和社会成员个人。首先, 它重在要求社会对教育的参与和社会自身的建设, 即整个社会对人们接受教育的条件的创设, 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这样的社会不在于要求人们去接受什么教育, 而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其次, 它把立足点放在学习者, 即社会成员自己身上。社会成员自觉的学习有着特别的价值。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石, 以学习型人和学习型组织为结构, 以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和文化先进为条件, 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为内容, 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 使人类具有活力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 教与学的机会处处提供, 并能满足学习人和学习组织的需要;教与学的资源能人人分享, 并在生命期各个阶段各取所需;教与学的内容与工作、生活相结合, 并使个人和组织能有效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教与学的方式能做到多种多样, 并能体现灵活、有趣和有意义;教与学的场所处处存在, 并实现学者各有其所, 真正成为时时、处处、事事和人人“皆学之邦”。

以多学科、多途径与个人知识整合为特点的课程知识观

1.课程知识观的演进

与传统的要素主义课程知识观和百科全书主义等课程知识观相比, 当代课程知识观有了新演进。一是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 把找寻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的或绝对的知识作为认识的根本目的。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具有的文化性, 也就是说知识的性质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 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方式、语言符号等不可分割, 因而知识是“文化涉入”的而非“文化无涉”的。二是从普遍性到情境性。知识的普遍性是指:一种知识陈述, 如果它是客观的, 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 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在新知识观视野下, 知识的客观标准已经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 知识已经不再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和传递, 而必须通过人们的反思行动才能不断地生成和扩展。现在知识观主张知识具有情境性, 即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价值体系等文化要素之中, 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 它更要借助于整个意义系统, 如果脱离这个特定情境, 则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三是从中立性到价值性。“中立性”是科学知识“客观性”在一个侧面上的反映。随着其“客观性”被解构以及为“文化性”所代替, 这种知识的“中立性”神话也终于被打破。所谓知识的价值性是指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着社会价值需要指引的, 价值的要求已经成为知识生产的原动力, 也就是说知识总是体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价值需求。四是从单一性到多元性。伴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知识也显示出多元的特征,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或方法出发来认识这个世界, 获得多种类型的知识, 如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大众知识与精英知识等。

2.新型课程知识观的建立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石, 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为内容,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 使人类具有活力的社会形态。课程的发展必须体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张力、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在我们努力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 课程知识更应体现时代性。这种新型的课程知识观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框束, 把科学世界理解为生活世界中的科学世界。因此, 除了自然科学以外, 艺术、道德、个人世界、自由的日常交往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知识应充分体现多样性、多途径的特征从而可以满足学习型社会下个体对知识的渴求。此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学科间的划分越来越细, 以便向更深层次、更尖端的方向发展;同时, 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日益明显, 以利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课程知识要体现出多学科的融合才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纵观古今,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互影响、交互作用, 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才的成长和素质提高, 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个文理渗透、理工交叉, 既有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 又有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应用学科研究的兼容并蓄的环境和氛围,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吸纳尽可能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在学习化社会中, 高素质人才应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又具备雄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的含量与高科技的含量同样对人才、社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真正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要求的人还应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善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人、终身学习者。因此, 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 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 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课程内容就其来源来讲, 会随社会发展、变化而拓宽。在课程中不仅会存在人们日益关心的、与世界总体有关的高度错综复杂的问题, 而且也会有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毕淑芝, 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定仁.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5]游洁.知识观的演进与课程模式的选择.教育探索与实践[J], 2007 (2) .

基于新课程视角的幼儿音乐教学 篇11

一、对音乐教学内容的要求

对幼儿进行教学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因为他的教学群体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幼儿不管是在心理、智力还是生理上亦或对外部事物的认知上都处于起步的阶段。这就需要相关的音乐教学需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产生对音乐的支配能力。与此同时,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阶段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欣赏课程,适度的解放幼儿是有助于拓展幼儿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的,能够使幼儿在引导下展开丰富多样的联想、充分调动嗅觉与视觉,真正体味音乐的美感。此外,在选择幼儿音乐授课内容时应当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引导、发展作用的音乐内容,(例如:神话传说、童谣、寓言故事等)要严谨暴力、惊悚、情色的不健康音乐教材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交流、关注幼儿情绪的变化、心理波动,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和内容的优化改革。

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是近年来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来并进行大规模推广普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模式。开放式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传授更多的是进行拓展性的教学活动。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吸收融合而摒弃了灌输型、机械式、固定模式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端正态度,在教育教学中蕴含情感,让音乐这门课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是新课程幼儿音乐教育开放式教育的目标。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应当是和谐、舒适、开放、民主的,他凭借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达到更好地引导幼儿心理、生活健康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音乐教学更多的依靠多媒体,多媒体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但是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而减少与幼儿直接接触游戏教学的时间。应用多媒体但是不依赖多媒体是新课程形势下开放式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

三、注重音乐审美的教育力度

美学贯穿教育的始末,音乐也是如此,在音乐中发现美,体会美,传播美是幼儿音乐学习的目的之一。如何在新课程视觉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升综合音乐审美意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音乐作为一门听觉上的艺术盛宴,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是需要后天培养锻炼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幼儿的音乐启蒙、音乐课程的学习、欣赏、对具有代表性音乐的鉴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

四、互动式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实施

互动式教学对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幼儿学生两者相互参与的教学模式。这种脱离教师单一教学形式下的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中心,授课的内容更加适合学生,且多样化,授课的形式丰富化、人性化且能够被幼儿所接受,不仅能够使幼儿在音乐课程上有所提升,还能使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的成长。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幼儿音乐教学新课程中的要求之一。诸如在教授幼儿《学习雷锋》这一首儿歌时,应当先给幼儿讲解歌词的意义,可以将原故事内容进行改进,达到幼儿认知的能力范围内。将歌词词义以生动的讲解之后教师在进行领唱,逐句进行教授,附带上肢体动作舞蹈。也可以适当的应用上多媒体技术,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更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授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进行小组件的比赛竞争,由幼儿进行评选选出唱的最好的、跳的最好的,并进行适当的奖励。比赛竞争和适度的奖励是幼儿心理所喜欢的,也更能从实际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质量要求不断增高。素质化教育教学早已深入人心,目前国内民众对幼儿阶段的教育相当的关注。而音乐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幼儿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幼儿对音乐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新课标形式,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培养力度,借助多媒体,更多的是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幼儿音乐教育的水平不断进行提高,这种形式下幼儿才会对音乐更加的感兴趣,从而也能培养出幼儿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乐趣,十分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课程视角 篇12

不管这些实践者对课程持何种观点取向, 大家似乎都坚持共同的底线, 那就是信息技术课不能再持续“微软培训班”式的教学了, 软件操作式的课程没有出路, 必须为课程寻找技术操作背后的深层价值, 这也是所有实践探索者的共同心声。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 “文慧君曰:‘嘻, 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今天我们所有的努力不正是为了追寻课程背后的“道”吗?

在这个大背景下, 近年来民间课程实践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 在课程取向上也呈现出几种典型的思路。

硬件技术

硬件技术的内容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中可谓名正言顺, 但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后一度被冷落, 主要原因是, 硬件学习在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中没有找到相应的位置。这种尴尬局面的突破源自两点:一是硬件的范畴大大突破了计算机的局限, 逐渐走向了普适计算;二是人们逐渐认识到, 硬件技术的学习就是在实践信息处理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硬件的概念早已不局限于从前人们头脑中那些计算机外部设备了。计算正在变得无处不在, 一台照相机、一块手表、一部手机都可能是一台隐形的计算机。有形的计算机正在逐渐退居幕后, 当计算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时候, 计算就已变得普适。像智能机器人, 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 以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将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的物联网, 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 使得互动媒体技术令人眼前一亮。在普适计算背景下出现的这些设备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硬件的认识。

硬件设备只是普适计算的外显手段, 而普适计算的真正目标正是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以任何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硬件的学习, 学生就是在实践信息处理的过程。如传感器可以实现信息获取, 通讯工具可以实现信息传递, 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信息加工与处理。这使得硬件技术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重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基于以上两点, 在近年来的民间实践中, 硬件取向的探索逐渐活跃起来。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智能机器人教学。原本属于通用技术模块之一的机器人, 在实践中大多由信息技术课程承担, 再加上各种竞赛的助推作用, 使得机器人教学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温州中学谢作如老师开设的《互动媒体技术》校本课程是硬件技术教学探索中较有特色的。他以Scratch为图形化编程平台, 以Arduino为硬件平台, 让学生认识、体验、实验互动媒体技术并设计作品,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 物联网也正在走进信息技术课程, 像二维码技术已经凸显出其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江苏的张有根老师在物联网应用上的教学实践值得关注。

我们也注意到, 硬件技术方向的教学实践由于受设备的限制, 大多数出现在信息技术较发达地区和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中。在今后的实践中, 它的可推广性将受到应用条件的挑战。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是自计算机教育时代就固有的课程内容之一。虽然在信息技术课程框架内依然存在于选修模块中, 但毕竟不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主线, 因此在一部分人看来, 倡导程序设计教学便有了“回归”的论调。然而无论从内容选择还是价值取向上, 近年来出现的大量程序设计教学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 绝不能看做是简单的“回归”。

首先, 近年来程序设计教学“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得益于像Scratch这样的开源、图形化编程语言的出现。它不同于原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使用的LOGO、VB、C++等语言, 以直观形象的积木式指令代替了枯燥、难以记忆的代码指令, 这使得学生在程序设计的学习中不再纠缠于某种具体语言的种种语法细节。

在这个前提下, 程序设计教学展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目标价值。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着重培养的是算法思维, 强调基于可计算问题, 用分析、综合、建构的方法, 建立模型, 进行编程, 最终解决问题。而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的程序设计教学培养的则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并不仅仅限于编程, 它强调的是用算法思想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最终形成一种人的思维方式。比如在生活中, 到达某个地点应如何选择路线、在超市结账时应该排哪个队、在有多个任务时如何分配先后顺序, 都需要我们拥有计算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计算思维的系统提出是近年来的事情, 但相似的思想却早有出现。比如李国杰院士就提出: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 需要的不仅是算法。他认为, 计算机科学本质上是研究做事效率和成本的“事理学”。在信息技术课程领域, 北京东四九条小学武健老师提出的“生活算法”就是类似计算思维的一种观点。

在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中, 不少实践都指向了计算思维的培养。典型的方式就是用Scratch发现并解决问题, 从一个初步的设想出发, 通过修改Scratch代码, 呈现结果, 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交互试验过程中有所收获。

此外, 北京景山学校的吴俊杰老师力求通过Scratch的程序设计教学来实现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教育理念。他的教学实践采用了“做中学”的方式, 其中, “数字科学家”部分让学生将程序设计作为研究、测量工具展开科学探究, “数字工程师”部分则渗透了软件开发的思想, 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数字艺术

把数字艺术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索, 来自对信息技术课程未来教与学环境的全新认识, 那就是:在未来, 课程将面对完全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 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数字土著”或“N世代”, 在他们面前, 信息技术有可能逐渐“消融”。如果承认这个大的前提, 那么, 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 我们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 给出超越技术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换个角度, 对学生而言, 信息技术更多的只是一个工具, 学生需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创作自己的作品, 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数字艺术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向。在这里, 数字艺术是指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 融合了信息技术和艺术创作的一类实践。

早期的数字艺术实践多以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软件教学为主, 近年来数字艺术方向的实践已趋向纵深发展。

动漫教育就是这一方向的一个重要实践分支。从培养动漫人才的角度出发, 近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动漫教育,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与动漫相关的校本课程。湖北省还特别从2011年秋季起在全省90所中小学开设动漫课程, 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投入这一课程建设中。

在民间课程实践中,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继华、吴向东老师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毛爱萍老师提出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是这一实践方向的代表。课程立足于让儿童通过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协作共创。课程采用范例教学法和基于设计的学习方法, 体现了为创作而教, 从模仿创作到自由创作。基本教学流程包括:提出主题→范例研习→模仿设计→自由创作→分享交流等。

北京景山学校的数字艺术课程也有较长的历史, 近年来, 黄山老师借助数位板 (电子绘画板) 开设的数字艺术课程, 把信息技术和艺术相融合,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信息科学

将信息科学原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并作为课程的背景学科, 同样是近年来民间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种课程学科化的建设路线, 它的初衷是试图为信息技术课程寻找一个稳固的学科背景体系。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 大多数课程都有学科背景体系的支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 背后就分别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存在。一门成熟课程的建设路线, 一般是从一个稳定的学科体系出发, 按照相应的理念选择课程内容, 再把课程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 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方式。

但是,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 它该不该具有一个学科背景体系, 以及它的学科背景体系究竟是什么, 长期以来一直是语焉不详甚至被回避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信息科学这一方向的出现起码是一次从学科背景角度对课程建设的大胆尝试。

遵循这一路线的实践者对课程学科背景的回答是:信息技术课程有学科背景体系, 并且是信息科学。首先, 按照学科关系最直接的对应, 技术的背后是科学, 信息技术的上位学科毫无疑问是信息科学。并且相比早些年信息科学在大众中的认知程度不高, 近年来, 信息科学已逐渐被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地位渐趋稳固。此外, 信息科学目前公认的界定, 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过程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信息科学围绕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展开, 这恰恰与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由于这一课程建设路线以信息处理为核心, 所以在具体工具的选取上非常宽泛, 从很“硬”到很“软”的工具都可以为课程所用, 这对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北京东四九条小学武健老师对于左手栏等智能形态工具 (软工具) 的教学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同时, 由于这一路线是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 由学科背景出发, 从厘定学科的核心概念入手, 继而梳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 从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最终形成课程体系。不难看出, 这一路线下的课程建设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以上四个方向的民间课程实践尚不足以包容当下信息技术课程探索的全部, 笔者所列举的一线实践者更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我们想要表达的是, 必须向一线教师群体的实践探索致敬。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一次凤凰涅槃后的浴火重生, 而今天这些民间的探索可能就是明天燎原的星星之火, 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魏宁.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之“道”[J].信息教研周刊, 2012 (7) .

[2]毛澄洁.在创作和快乐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Scratch教育实践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0) .

[3]林建祥.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强调作为深层信息素养的LOGO思想[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 (7) .

[4]凌秋虹.聪明的想法+简单的操作--谈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7-8) .

[5]魏宁.面向“N世代”的信息技术课程形态的可贵尝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 (7-8) .

[6]林翔等.动漫课程, 花落谁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9) .

[7]董玉琦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8]钟义信主编.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第2版) [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0.

[9]柳栋, 武健, 魏宁.信息的定义与知识谱系中的信息科技--基础教育信息类课程建设的思考之一[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5) .

上一篇:高职院校比赛职业技能下一篇:建筑设计发展历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