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视角

2024-05-20

逻辑视角(通用9篇)

逻辑视角 篇1

逻辑起点规定了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及其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 也存在一个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末, 国内教育技术界 (电化教育界) 相继掀起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问题的热烈讨论, 一场空前反映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及其学科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然而, 分歧背后隐藏的却是对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不完全认识, 尚未能取得共识, 这对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及其学科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为此, 笔者就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这一问题, 从技术教育视角进行思考与解析,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给教育技术学科同仁提供一些新的见地。

●●有关学科逻辑起点的几项说明

(一) 学科逻辑起点的含义、特征及确立标准

学科逻辑起点是指在一门学科中规定其最基本的范畴与这些范畴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它具有本质性、抽象性、独立性、辩证性、发展性与多样化等特征。此外, 逻辑起点也是该学科的历史起点, 由它可以推演出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

一般而言, 对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 (即本质特征) 的确立标准, 国内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即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第一, 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 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 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 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 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 (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此外, 部分学者补充了两条仅供参考的补充规定性:一是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 (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 也不应抽象过度) ;二是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

(二) 确定学科逻辑起点的重要性

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建构的起点和实践工作的基础, 是这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因此, 确定一门学科的性质、对象、范畴、理论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都是在确立该学科的逻辑起点之后逐步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

●●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百家争鸣

自1986年瞿葆奎先生等在《教育研究》上撰文“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以来, 国内教育技术界相继掀起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热烈讨论, 一时间, 我国著名专家学者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 笔者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八种观点按照提出者及其所持观点、刊物/文章名称及其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统计、汇总 (见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由于上述专家学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各自的学术背景不同、所研究的专业领域和方向不同, 因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 呈现出一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此外, 从发表刊物的性质上看, 大部分文章都刊发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期刊或CSSCI检索来源期刊上, 这不仅说明国内教育技术界对本事业及其学科发展的重视, 还表明这场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热烈讨论仍将持续不断。笔者发现, 以上关于逻辑起点的十八种观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它们都建立在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之上——即教育 (教学、学习) 、技术与传播。

●●从技术教育视角解析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

学术界对教育技术历史起源的追溯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但凡教育就要采取一定的技术, 因而教育技术的历史与教育的历史一样久远;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发端于上世纪初叶的视觉教育运动, 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之结果。纵观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它在任一历史阶段都以不变的服务目的来支持学习。在早期, 教育技术通过为教师提供帮助来间接支持学生的学习。20世纪初, 教育技术逐渐通过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学习支持条件。至此,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般核心逐渐被看作是对有效的学习条件的研究”。

笔者赞同中美学者以“技术”作为基点来定位教育技术的观点, 因此提出从技术教育视角解析教育技术学新的逻辑起点——“借技用教”这一提法。为此, 首先通过建构“逻辑之树”来阐释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 (见图1) 。

唐纳德.P.伊利 (Donald P.Ely) 指出, “教育技术领域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由此可见, 教育技术作为“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的这一方式是与技术一起产生的。此外它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应用实践形态。鉴于此, 教育技术学的历史起点可以表述成:借用技术支持来“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这符合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质的规定性。

●●验证教育技术学新的逻辑起点

对教育技术学“借技用教”这一逻辑起点的新提法, 在很大程度上受何克抗教授“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的启发。它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借助相关的技术支持以“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这里“借”是“借助”的意思, “用”是指功能、作用, 也有应用、运用的含义;“技”指的就是“技术”, 它包括物化技术 (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和智能技术 (潜件技术) 两大范畴;而“教”, 既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这一动作的行为方式, 也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这一活动的过程现象。下面, 笔者依据逻辑起点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对其进行逐一验证。

第一, “借技用教”是教育技术学中最简单也是最抽象的范畴。它可以用来解释或说明借助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展的教育活动, 而其本身无需多加说明, 便可将比“教、技”更为复杂的概念或范畴引入其中 (此条符合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规定性) 。

第二, “借技用教”可以派生出教育技术学的全部范畴与课程。比如, 由它的认知属性可以派生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多媒体教学”等范畴和“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远程教育”等课程;同时, 由它的社会属性还可派生出“虚拟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道德与安全”等范畴和“网络环境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教育信息化工程”等课程。可见以此来建立整个学科赖以发展的基础及其理论体系均包含在这个胚芽之中 (此条符合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规定性) 。

第三, “借技用教”的提出是基于以“技术”作为基点来定位教育技术的观点, 同时教育技术的历史与教育的历史一样久远, 并在任一历史阶段都以不变的服务目的来支持学习, 因此它能同时满足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相同的要求 (此条符合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规定性) 。

第四, “逻辑之树”表明“借技用教”作为该学科的逻辑起点与其的研究对象完全一致, 所以不可能出现抽象不足或者抽象过度的现象 (此条符合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补充规定性) 。

第五, “逻辑之树”表明“借技用教”作为一种教育活动, 除了借助教育的方式 (借用技术) 不同, 仍和一般教育活动一样, 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即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此条符合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补充规定性) 。

以上验证结果表明, “借技用教”这一新提法确实能经得起逻辑起点五个方面的质的规定性的严格检验。同时, 业内人士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讨论仍将继续。

摘要:本文依据逻辑起点五个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即本质特征) , 在我国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基础上, 通过建构“逻辑之树”, 提出从技术教育视角解析教育技术学新的逻辑起点——“借技用教”, 并对此进行验证。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逻辑之树,借技用教

参考文献

[1]刘瑞儒, 黄荣怀.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电化教育研究, 2006 (8)

[2]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电化教育研究, 2004 (8)

[3]罗伯特.M.加涅[美].教育技术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4]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1)

[6]张晓娟, 张龙革.从技术教育价值视角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10)

[7]孙晶华, 刘力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综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逻辑视角 篇2

一、要把握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成点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我们首先要研究“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要考虑这个问题就必须对教材内容的前后承接关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进行考量,因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绝不会 “横空出世”,也不能“半路杀出”,我们唯有把握好这些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梳理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链所处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成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建构。

例如,五年级中“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其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分数中的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完整地建立分数的概念。而在这之前,三上已编排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内容,三下则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等内容。为此我在教学时,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复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等内容;然后基于这些基础对“一个物体”、“一些物体”进行理性概括,并上升到分数中的概念单位“1”,帮助学生建构“几分之几”就是将单位“1”分成几分、取其几分;接着,将“分数的意义”统筹到“数的意义”的结构序列中——“整数”的计数单位是“1”,而分数的计数单位是“分数单位”。由于理顺了分数的前后承接联系,学生们都能很好地理解“分数意义”的数学内涵,从而便于将“分数意义”建构到自己的知识序列中。

二、要理清知识的横向对比关系,帮助学生明晰知识的共通点

在数学体系中,许多知识虽然各具独立性,但它们在某些规律上、某些逻辑中还是拥有明显的共通性。如果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就某个知识进行“封闭式”的讲解,孤立这个知识与外界的联系,忽略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共通性,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明显的制约,最终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为此,我们在进行某些知识的教学时,要将这些知识像葡萄一样串联起来,使那些孤立的、分散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从而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分数加减法是整个四则运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共同构成小学四则运算体系。如果我们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只是针对“分数”进行封闭式的训练,势必使得学生的思维局限起来。为此,我在具体教学时,一方面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操练,使得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去找寻分数、整数、小数三者间运算规律的共通点——那就是“只有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如“整数加减法”就是相同的数位进行对齐,然后进行“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的加减,“小数加减法”就是将小数点进行对齐,从而保证所有的数位对齐。由于有了这个横向对比,学生们不仅能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还找到它们运算的共通点,从而实行知识能力的正向迁移。

三、要深究知识的内部结构关系,帮助学生敞亮知识的逻辑点

数学知识不仅在前后承接、横向对比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就连其内部,也呈现着显著地逻辑关系。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与学生一道深究这些知识的内部结构以及内在的逻辑性,定会让学生失去数学世界中的敞亮天空。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看似简单,但它却是代数的基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次飞跃。若我们以数学目光来审视的话,会发现“用字母表示数”所蕴含的内容具有极其博大的思想性:一是“代替性”,在数学世界里,字母既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又可以表示一种具有性质的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等;二是概括性,即概括了一类数或数量关系的特征;三是体现了简洁性,用“字母表示”简化了不必要的赘述;四是体现了不确定性,即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当我们与学生一道去探究这些知识的内在结构、内在内容时,就会帮助学生敞亮数学的天空,从而让他们自信地行走其间。

总之,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只有把握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理清知识的横向共通点,探究出知识的内部结构,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建构。

辩证逻辑视角下的民主概念探讨 篇3

一、现代民主概念与西方经验

民主的争论由来已久, 至今都没有定论,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民主的方法存在根本的联系。西方政治学家往往囿于政治学科的要求机械地研究民主, 即通过罗列一系列的民主政体的指标体系来研究民主本身, 同时又辅之以英美经验论的方法来对民主问题开展实证的研究, 而这两者本身或多或少地是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中心论的产物。至今为止, 我们所谓的民主的确出现在西方, 但暂且不论民主形式在西方本身还存在多少缺陷, 西方的民主形式本身只是民主在西方的经验性表现, 就以民主进程在西方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和形态演变来说, 对于民主的研究也不能仅仅采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和视角, 因为现代西方本身是经历了长久发展过程的历史产物, 它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因而对于研究一般的民主概念来说定然需要更为宏大和具有历史感的方法。就如马克思所说的,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 同样,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 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 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因此, 对于民主的研究, 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民主观点、以宪政民主概念为准绳。

总的来说, 西方流行的民主理论认为, 民主仅仅是政治的范畴, 是一种让大多数人掌握权力的政治形式。从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者宪政民主制度来说, 又能归纳出这样一些民主的必备要素, 即自由的选举 (最好是全民的) 、平等主义、法律规则和权力制衡、政党轮替、利益集团等, 一般称之为民主合法性。虽然已有西方学者提出了民主制度在具体条件下的差异, 但以上的必备要素仍是界定民主的基本框架。西方学者对现有民主概念的缺陷是有一定的认识的:“眼下民主最流行的定义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定义, 只需要存在一种多党背景中的自由选举就可以了。……这种根据最低限度的需要来定义的民主, 对于政治合法化产生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它使得民主化过程在一开始极为容易, 但要长期维持它的意涵和实质就远为困难;它不仅还需要具备民主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前提条件, 而同时, 就民主作为一项未完成、也永远不会完成的政治目标来说, 它也强调得不够。”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 这样一种界定民主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形式逻辑的, 它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观点, 它习惯于将民主仅仅置于政治框架之内进行构建, 往往形成一种形而上学的固化模式,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辩证逻辑的, 它是一种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它将任何事物包括民主纳入到不断变化着的、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

二、民主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我们认为, 民主可以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角度进行考察。为了说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差异, 我们可以引用列宁所举过的一个例子。在苏维埃俄国工会问题的争论中, 列宁曾以玻璃杯作例子简要形象地说明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差别。关于如何认识玻璃杯的实质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玻璃杯是玻璃圆筒, 有人则认为玻璃杯是喝水的饮具, 有人则认为玻璃杯既是玻璃圆筒又是喝水的饮具。但是列宁深刻地指出, 玻璃杯有许许多多的属性没错, 但如果他只需要把玻璃杯当做喝水的饮具, 那么这个玻璃杯只需要不漏水就可以了, 而有什么其他的属性是无关紧要的, 反过来也一样, 如果他只是把玻璃杯当做玻璃圆筒而不是饮具, 则这只玻璃杯再怎么漏水也没有关系, 因为他只看重的是玻璃圆筒的属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如何真正把握玻璃杯的实质所在。因此, 形式逻辑在看待事物时会罗列事物的许多形式特征和属性, 并用这些特征和属性来界定事物, 而辩证逻辑则不同, 辩证逻辑始终抽象出事物诸多属性中的关键属性, 并从关键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中来界定事物。这就是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根本差别所在。

对于民主的研究也需要运用辩证逻辑。民主的确可以罗列出诸多的属性或要素, 但这些要素并不对民主本身构成同等的意义。西方政治学家往往将民主合法性的若干要素作为民主本身, 而将民主有效性这样一个属性加以忽略, 这样界定的民主固然从形式上显得很正确, 但对于真正民主的确立及民主质量的提升是无益的。这就是为什么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会受到挫折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些国家的民主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民主。真正的民主意涵应该着眼于从民主的诸多要素中抽象出最为关键与核心的要素, 这一要素在整个民主规定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对于其他的属性起着支配的作用。这一要素就是民主的有效性或称之为民主的效能。只有当民主的效能得以实现的时候, 民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和巩固, 而这种民主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也许在具备全部要素方面是不成熟的, 比如说民主规定中缺失了全民的选举或者权力制衡的结构, 但只要这种民主安排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能够有效作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体现出民主精神的, 这种民主就是真正的民主, 近代的西欧和美国 (当时的选举并非是全民选举) 、东亚的日本 (民主要素中相对缺失政党轮替和权力制衡) 以及中国的民主实践 (体现出协商民主的色彩) 就是很好的例子。反之, 即便是拥有了形式上最完备的民主要素, 对于民主运行来说, 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流于表面, 民主之可持续发展必然难以为继。

三、有效性是民主规定的支配要素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辩证逻辑的视角,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范畴和历史范畴必然受制于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民主的发展, 民主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民主的界定必然以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作用为内在规定。在人类的历史上, 原始的民主制度与原始的社会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种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阶段所对应的政治形式, 它满足了原始部落共同生产的需要。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则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资产阶级的兴起挑战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 从世袭特权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了主张自由竞争和天赋人权的代议制度, 这就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早期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形式在既有框架内不断发展, 从形式上来说达到了代议民主制度的成熟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发展的完结, 因为民主的发展始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趋向, 指出了生产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 这个自由人联合的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阶段, 民主作为政治的范畴将归于消亡, 因为在这个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将能够自我调节, 而不必需要外在的力量作用于它, 因此民主也将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完成它的使命。“那时, 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 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因此, 在民主规定的若干属性或要素中, 民主的有效性始终起着支配的作用, 它决定了民主存在的条件, 而它与民主合法性的互动构成了民主发展的脉络。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民主的消亡, 民主的有效性与合法性也就统一起来, 而在中间的阶段, 民主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必然会产生分离, 这是民主发展本身的规律。对于西方政治学者所予以神圣化的民主普适价值和宪政民主模式, 在历史上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会永远存续下去, 其反映出的只是民主有效性与合法性分离所导致的内在矛盾而已。这种分离使得西方发达国家惯于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理解民主概念, 因而这种民主概念必然只是民主的种种合法性条目而已 (在西方发达国家民主发展进程中抽象出来的) , 也必然只适合西方社会本身, 因为这种民主概念囿于自身视角的片面性无法把握民主规定的真正实质和完整意涵。

摘要:围绕宪政民主的争论让我们把视角转向民主概念本身。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的确发源于西方并形成较完备的形式, 但这种烙印使得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只是基于西方经验的民主, 其背后往往充斥着形式逻辑的缺陷。其表现就在于所谓的民主往往只注重民主的表面形式而忽视民主的本质规定。从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角度来看, 民主的有效性或效能是民主规定中的支配要素, 体现了完整意义上的民主价值和民主诉求。

逻辑视角 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逻辑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支撑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传递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力,塑造人类灵魂,促进人类健康,影响人类未来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差异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条浩瀚的巨流,在这巨流之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究竟是什么?那就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和”,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之谓也。所以李大钊先生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同》中有言:东方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体育比赛的价值观方面重精神,轻物质;重过程,轻结果。在体育实践中,重练内,轻练外;重神,轻形;在练习的步骤上重整合,轻分解。并以儒、释、道三大文化流派为主的人体观形成了以“养生”为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以心为本”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核心,通过意识与肢体活动,借助身体内部物质系统的信息流、能量流去维持与外界时空环境的有序运动,进而调节机体内的新陈代谢,达到保养生命的目的。

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崇尚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文化理念,充满了竞争的意味,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注重分解,按照人体解剖学、力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去构建和规范形体动作和运动方法,利用具有针对性的肢体外部运动刺激人的有机体,通过“超量恢复”产生“适应性反应”,使得人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使机体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以充分展示人体生命运动的能力,从而形成了导致西方竞技体育运动具有规则明确、尺度客观、评价准确的特点。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和时势逻辑

(一)历史逻辑的必然性

在当今世界存在的所有文化中,堪与西方文化相互补的文化只有中国文化。换言之,如果说西方文化是阳性,中国文化便是阴性;如果说西方文化是阴性,中国文化便是阳性。总之,要在所有人类文化中找出两个相异最大,而达成的互补同样也最大的两个文化,恐怕非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可[2]。

民族传统体育是与各民族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同步形成和发展,传统体育的形成是一定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积累、稳定的经济、文化、心理艺术、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因素的组合体[3],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态,故具有传统文化的一般属性,同时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生产性、生活性、封闭性、认同性、娱乐性等特殊属性[4]。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被席卷进入全球文化交流中。因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历史逻辑的必然。

(二)时势逻辑的必然性

在21世纪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全面互补性融合之前,实际上以中国文化为母化的东亚文化的前沿,早就与西方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局限性和互补性整合。最显著的例子是日本,其次是亚洲“四小龙”[2]。

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被本民族及至世界其他民族广泛青睐,且发展的趋势和推广的程度与奥运会的部分项目并驾齐驱。可以说优秀的、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遗产,只要是推广得当,必将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有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到《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运动大项的规定,“只有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40个国家和3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列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只有在至少25个国家和3大洲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列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运动分项列入奥运会的标准与此相同[5]。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参与现代体育的竞争和融合,也是时势逻辑的必然。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有规模和效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民族传统体育要健全的熔入现代体育潮流中并长盛不衰的发展下去,笔者认为应走“保持民族传统特色,取长补短,科学引导、发展”的道路。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传统文化底蕴下自生自长的一种民族体育。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体育属于本质上有巨大差异的两个体育体系,二者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运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上,而且深入到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核心部分[6]。故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必须始终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走向现代竞技体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让世界其他民族认同和接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去开展相应的传统体育,进而使民族传统体育为完善奥林匹克体育做出贡献。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与现代体育文化接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难道可以说是哪个民族和国家所特有吗?其他民族和国家就没有吗?现代竞技体育与传统体育的交流不在于运动方式上的差别。要使现代竞技体育接受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方式,首先要使民族传统体育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特性的基础上,积极接受现代竞技体育所具备的先进的组织方式和以奋发和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这就须要深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核进行改革和创新,改掉与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不相称的文化特质,首先让世界其他民族接受我们国家的民族体育形式,然后潜移默化的接受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精髓。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道路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可能都进入奥运的大家庭,只有个别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改良后才能成为奥运项目以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其余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没有必要去挤这个独木桥。因此不仅要大力发展奥运项目,也必须坚持不懈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有这些体育项目才能全面的传承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其中旨在“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保存、挖掘和发展民族体育的方式。她既能使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济济一堂,展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又能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竞技体育层面上进行传承,充分接受现代体育所具备的先进的组织方式和以奋发和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并能达到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目的。

四、结论

(一)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条浩瀚的巨流,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呈现互补、和合的趋势。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和时势逻辑。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和发展必须走“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取长补短,科学引导、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甘泉.中华传统文化究竟价值何在[EB/OL].

http://zgrdxw.peopledaily.com.cn/gb/paper18/6/class001800006/hwz44103.htm

[2]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2.

[3]刘卫中.试论传统体育特征——兼谈对全民健身的作用[J].体育文史.1999(03):32-33.

[4]陈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2(02):32-34.

[5]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6]孙葆丽.奥林匹克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的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5):13-15.

逻辑视角 篇5

一、 经历图表的形成过程,让思维有层次

自媒体时代, 读图读表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图形表格中包含着许多隐藏的已知信息和大量的推理素材,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与抽象。 让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学会作图、识图,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不可忽视的一环。

用图表来组织、阐释和表达知识,是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读懂一篇文章,并将文章提炼为一份图表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形象、具体的认知到抽象、复杂的思维的经历。 这其间,要联系旧知,分类提取;然后压缩整合,把握本质;最后转换迁移,达到触类旁通。 这样的阅读特别强调信息的关联、整体的认知和主动的思考。

如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新型玻璃》 一文, 学生把文字转换成表格,必须归类整合,提取每一段中表示玻璃名称、描写玻璃特点及作用的关键词。 学生通过列表发现,课文每介绍一种玻璃,都是按其特点、作用来写。 仿写时,就能立足原有经验,转换表格中的已知信息,迁移应用课文中的写法。 表格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的关系, 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加强了对不同类或同类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考虑问题将更加全面。

让课文以图表形式出现,会使学生明白:表格是对文字进行压缩形成的, 是对某一类高度相关问题的抽象与概括。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文,让学生先提炼出游览顺序图: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再对照顺序图判断课文各部分的详略, 在此基础上体会各部分的描写特点。 这样的阅读就不会只停留在对词句的理解上,而是对文章脉胳进行宏观立体的把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提炼, 学生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基本关系的过程, 获得了去除问题情境把握问题本质的经验,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

表格也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和学习程序。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太阳》 是篇科普说明文, 引导学生把文章内容梳理成如下表格:

每一次归纳提炼, 都必须回到整体之中……完成了表格,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 表格清晰地展现了说明文这一体裁的特点, 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两三篇相类似的文章, 再让学生根据这类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提取有效信息、罗列构成要素、分析综合平衡、推论表达意图、举一反三迁移,构成了动态的、递进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截取一些代表性的课文, 按照反复孕育—初步领悟—简单应用的路径,引导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与图表之间的同源共存, 明白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前后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二、 尝试跨学科的读写延伸,拓展思维广度

跨学科读写延伸是具有思维建构功效的话语实践。 既是语言,又是认知;既是实践,又是建构。 一方面,将语言学习融入社会、自然、文化等学科构架中, 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跳出语文教材所限定的知识内容, 在更加宽泛和自由的知识视野中思考问题、发展想象力,进而学会多角度认识事物。 另一方面,跨学科读写延伸更能突出读写的知识建构功能,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读写能力。 因为语文是具体运用中的语文, 越是具体明确的语言运用环境,越能体现语文运用的水平,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的读写训练, 首先是基于课文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拓展阅读,如专业科学小论文、说明类的文章。 教师在选择拓展阅读内容时,要有意识倾向与文本相关的科学类、实用类小论文、说明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浅显的科技小论文、实用说明文,把握其基本观点与论据,学会写出准确而简明的内容提要。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可指导阅读 《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科学的殉道士———布鲁诺》《 关于万有引力,你应该知道的20件事》 等相关文本,并推荐课外了解伽利略的《 论无限、 宇宙及世界》 、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撰写诸如 《 我身边的万有引力》 等读书小报告。

这种涉及特定领域的拓展读写, 通过阅读专业学科知识,有效训练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的组织结构关系、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写作能力。 由于各领域间的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迁移性,这样的读写活动,加强了基本阅读技能和各学科学习的联系, 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本年级各学科文本的能力。

一篇文章,可能是文学文本、历史学文本,科普文本或社会学文本。 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作为教材价值的视角去引导拓展阅读, 这样的阅读往往是综合的学习过程。 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西门豹治邺》 一文,推荐阅读的系列内容可以是:邺县的古今位置地图、 古人敬神事鬼的民风民俗、《 水利史名人故事》《 世界著名水利工程》《 史记·滑稽列传》 ……一方面,强化了西门豹这位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改革者形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在邺县做出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条件,但也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关———魏文侯魏斯大刀阔 斧地改革,使魏国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延伸比较阅读, 意在给学生提供多个视角,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学会关注事物的多重内涵, 发现事物往往存在着两面性, 甚至多面性。 学生在综合运用阅读中,不断发展由此及彼的联想力,感悟到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相互依存的哲理,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语言的实践性特点表明, 越具体的跨学科读写要求越符合语文的本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学科的文本,获得语言的直接经验,体会不同学科的语言差异。 如鼓励学生在造句、说话、写话时,阅读并运用其他学科如品德与生活、科学、数学、甚至音乐、美术教科书上的词汇、句式,以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

三、 参与微文阅读评论,增进思维深度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 及,打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门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自主学习,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 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愉悦。 教师要充分利用移动平台,通过技术让阅读更具思维价值, 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移动自主学习呈现手段丰富、阅读过程短平快。 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阅读主题资料, 引导学生亲历微文阅读的过程, 感受内容丰富、 形式活泼的自由阅读,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抓重点词阅读,读懂评价、 跟贴、围观和点赞中的关键信息;学会一目十行地浏览,筛选并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一手材料,发展独立探索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会积累材料,在说话、写作时,能从一个材料联想到另外相关的材料,并将各种已有的材料加以组合,建立服务于主题的意义链接。

微文阅读时,人们往往只对话题内容感兴趣,而忽略展开话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操作。 因此,微文阅读指导要以积累材料、训练思维为切入点,以避开长期碎片化的微文阅读。 有质量的阅读,不仅仅是关注话题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背景,体悟跟帖者、评论者的特定思考方式、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唯有如此,才可能作出客观评判。

微文的阅读反思,是个体性、内隐性的。 不同个性的学生一起观察、倾听、思考、交流时,反省就会加深,思维因此更进一步。 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种专题的微阅读交流活动,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介绍,可以是独白,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专题报告。 为此,学生须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独立地作出结论。 即把搜集的内容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并且合理、有序地排列,为使中心更为突出,还应关注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 学生在周密思考、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的结构化。

微文的内容都能紧密联系当下生活, 因为生活的支撑, 学生会更深切体会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是有用的,学习因此更具主动性。 教师可就某个话题,设计情境,提出相左意见,比较争鸣,引导展开论辩。 学习辩论就是学习怀疑、猜想、反驳、证伪的方法,学习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发展理性思维能力。 在论辩时, 要引导学生防范个人偏见, 学会抱着真诚和客观的态度宽容不同的意见;学会基于事实发问论证,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联系生活来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 在倾听碰撞中,模糊的、零散的、粗糙的感悟得以唤醒,内隐经验得以条理化、清晰化和系统化。 在这个过程中,辩论双方以及听众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的其他方面, 从而获得更具自主性、实在性、客观性的知识,建构对事物更加正确的认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四、 篇组结合模块教学,让思维系统有序

为使阅读教学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 应强调单元备课、模块化教学。 当前大部分教材以主题单元为主线,精心组织不同数量有内在意义关联的课文,在每个单元之下选录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主题相近的作品,并且适当加入导语和按语,为模块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方便。

教师要有全局观念, 脑子里应该有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 某个语文知识点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十分清楚。 单元目标分解后,可以明晰地知道完成某项目标,需要教学什么, 安排怎样的教学顺序, 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作全面分析、深入挖掘、 灵活整合,甚至将教材内容打散重新组合,构建弹性化和框架式的内容,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结起来。

教学内容要体现瞻前顾后、紧密相连、循序渐进的编排:既有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和要求,也有对前期已有知识与能力的溯源, 还有对后续学习的巩固和提升;既有横向的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前后衔接,彼此照应,在系统整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网状知识体系。 教师要有授课效益意识,整体把握课堂结构,突出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追求深度阅读, 引导学生在批判反思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基于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反复地多角度比较, 也可以不断深入地多层次比较。 既能把握多篇作品内在的共同规律,又能更清楚地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开拓视野,让学生从言语作品中感受到语言是有规律的, 从他人的言语作品中不断地总结和认识语言运用规律,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即便是单篇课文的教学,也应该体现整体感知、聚点探究、整组提升,在篇组结合中着力引导类比迁移。 如训练概括能力,教师选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或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或找齐文章的情节点, 或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或紧扣文章的关键词,再按作者的表达顺序,将其连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写法相同的课文归类学习, 或拓展阅读与课文语言特点相似的片断,在举三反一中掌握语言规律。

教学时要尽可能把阅读这一内隐的思维流程外化为一定的操作规范。经历由表及里、由里反表的阅读过程, 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零星的体会不断梳理,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在后续阅读中,众多同一类语言现象的不断复现、 刺激、同化和顺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群组学习中,学会正确排序、客观比较、科学分类、触类旁通,将悟出的语言规律迁移到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

好的文章,都有着严密的思维经纬,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它的背后是思维和见识,是对事物、世界、人生、人性独到的认知和理解。篇组结合模块教学, 吻合了语文学科最大的特色———整体性, 建立起由语言文字到文化精神的逐步递升的阅读层次和阅读结构, 提升文本阅读能力,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的系统有序。

参考文献

[1]陈晶.经历表格形成过程,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4(5).

[2]陈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三个切入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3]史修永,刘静.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J].教育评论,2014(9).

[4]邹晓明.深度对话:语文课堂的本色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4(4).

[5]魏小娜.反思与聚焦:探寻我国阅读教学的本体[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6]刘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跨学科读写教学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7]钟斌.基于反方立场的自我校准:提升论证的思辨性与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习,2015(2).

[8]王斌杰.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1(10).

逻辑视角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解释,逻辑性

一、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的危害性及其解释的类型

(一) 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的危害性

信息是证券市场的生命血液, 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披露信息是上市公司应尽的义务。公开信息披露有助于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交易费用,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建立公众信心, 提高市场效率。上市公司通常因为各种原因改变原有的经营情况或财务情况的信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 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种变化, 制造虚假的信息欺骗投资者, 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上市公司信息改变的影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在日常经济生活中, 上市公司的信息常常出现了不少令人难以置信的无常变化, 有的预警刚报又预亏, 有的业绩犹如空穴来风, 有的突如其来大滑坡, 业绩形态各异, 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布信息时有意回避公司经营及财务中的敏感核心问题, 抱着侥幸心理想打擦边球, 被查到了就通过补充公告作交待, 查不到蒙混过关。如果上市公司自己对信息的如此变化无常都不能捉摸, 更不能弄清楚变化发生的真实原因, 如何谈得上把握未来, 又怎么面对投资者, 信息改变现象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 并危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方面信息改变对股东来说是一种变幻莫测的现象, 改变现象会让其觉得毫无头绪, 在有利的信息披露后股民纷纷购入股票, 可紧随其后的改变现象却总是给其致命一击, 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众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使其因信息不对称而蒙受损失, 这不仅打击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而且有可能引起股市异常波动, 同时也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对于那些经常改变信息的企业来讲, 其内部也将会藏着巨大的隐患, 因为在信息披露以后股东对其公司的发展状态很不信任, 投资也会逐渐变小, 企业资金紧缩, 这样对企业发展前景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改变可能削弱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若公司公布完信息后, 不断发布信息改变公告, 那么其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责任心就值得关注。这种现象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打折扣, 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 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这种信息改变公告“满天飞”现象是一种缺乏严肃性的风气, 若得不到彻底扭转, 则更深层次的公司治理绩效提升将举步维艰。

(二) 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解释的类型

上市公司对原有的信息进行调整与改变, 并将这些调整与改变的信息发布公告公布于众。这些公告包括更换注册会计师、预盈或预亏、公司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事件、募集资金的用途、公司背景、公司关联方信息、公司主要股东、投资者以及公司管理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等。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解释的原因众多, 涉及的范围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公司没有提到任何解释原因。二是公司解释为由于工作疏忽引起的遗漏、校对错误、笔误或统计、计算错误, 需要对信息的部分内容进行更正, 或者由于一些显而易见的遗漏需要补充部分内容。这些信息从股本数、股东总数到重大项目资金投入金额、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等重要财务数据等。三是因监管部门修订一些信息披露准则或者颁布新的相关法规, 有些上市公司或是由于而没有执行新的准则, 或对相关规定未能深入了解, 需要对有关信息调整补充。四是由于违规行为, 根据外部监管 (政策要求) , 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针对重大事项、收益确认、关联交易、公司治理、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的改变, 或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差错更正而发布的临时改变公告或需要事后进行改变, 还有部分公司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意见 (包括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的审计报告, 因此发出信息改变公告, 解释其中的原因或者说明对所涉及事项的处理情况。

二、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解释的逻辑分析

(一) 工作疏忽难信服

上市公司在年报等重要信息中都会郑重承诺:保证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而信息改变的频繁出现,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以及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恐难辞其咎。这些上市公司往往有意隐瞒公司存在的问题, 出于其特殊利益的考虑, 在披露相关信息时避重就轻, 避实就虚, 更有甚者不惜歪曲公司经营业绩, 在监管机构发现后, 又立即发布改变公告, 出现“大变脸”, 在公告中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变脸”时, 以“工作疏忽”来搪塞。“工作疏忽”虽然难以避免, 但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若加以审视不难发现, 上市公司在改变公告中所被动披露的常常是重大的遗漏或差错, 仅以“工作疏忽”作为解释似乎难以令人信服。如某公司公布的中报显示其总资产约为2.5亿元, 可随后发布的改变公告中, 其总资产数据摇身一变, 变更为9.2亿多元, 对此, 公司在改变公告中称这是公司的“工作疏忽”。这就很难使投资者相信上市公司是以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中报披露的工作。还有某公司在中报公布后, 发布了关于投资国债的补充公告, 将其解释为由于公司对国债投资概念的理解不透。作为公司重大财务事项之一的债券投资, 上市公司竟然对其“理解不透”, 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作为财务信息载体的财务报告, 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果因“工作疏忽”而将重大事项遗漏或出现大的错误, 不免令人怀疑其信息的真实性。又如某公司在半年报摘要中披露“担保事项:关联担保余额为零, 后发布改变公告时, 也以“工作疏忽”为由予以更正, “其中:关联担保余额合计1600万元”。更正前后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仅用“笔误”作为理由是无法让投资者信服的。

(二) 政策改变为理由

上市公司以执行新的会计政策为理由, 更改原有的盈利预测, 变为预亏或业绩下滑。公司在预亏公告中, 将亏损的原因归咎于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化等。实际上, 这些新的会计政策采用的是追溯调整法, 不可能对本年度的盈利产生实质的影响。因此, 很有可能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改变的机会, 将以前年度亏损计入当年的利润中。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把信息改变的原因解释为是对新出台的信息政策缺乏领会, 有些上市公司说“搞不懂”, 搞不懂难道不会参照学习一些已出台年报的此项内容披露完整详尽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三) 外因变化成借口

市场因素历来是上市公司自圆其说的最好借口, 其中尤以行业特点为最易塞住舆论的绝妙。可对照历史情况和同行业的态势不难发现, 行业性的市场特点虽然事出有因, 其实不无“做”出来的迹象, 也太离谱。上市公司常称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以提高募集资金利用率为由, 经常随意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募集资金的相当部分通过多种渠道回流股市参与股票炒作。从发行股票到资金到位的时间并不长, 为何当初申请的项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得不可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项目在审批时都通过了可行性验证, 可以肯定这些公司是为了“圈钱”而虚构项目, 间接造成信息不实。如一些突发的灾害会影响公司原有的经营, 因此, 一些公司利用洪水、流行病等作为借口, 调低当年的盈利水平。虽然这些突发事件会给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对于大部分非季节性经营的公司来讲, 他们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无论是购买或销售, 都会先签订合同, 突发的自然灾害不会影响到已订立的合同, 影响是有时滞性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被滞后的影响又会随着灾害的消失而改善。很明显, 以此为借口是没法让人信服的。这些上市公司很可能是处理了一些潜在的亏损, 为以后实现的利润做准备或者是在推卸责任, 其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三、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 上市公司信息改变的理论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契约的不完备性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订立合同时的障碍以及合同实施的障碍上。不完备的契约给信息改变带来了可能。由于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又存在着利害冲突, 各利益主体的目标不一致所导致的利益冲突需要通过契约来减少。契约的有效执行将引发代理成本, 一般代理成本由经理人员来承担, 经理人员有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 因此有披露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信息的动机。在面临利益冲突时, 经理人员为确保自身的利益, 便有动机在公布的信息上做手脚, 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将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委托代理过程中信息相对于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难以观察到, 更不易控制, 从而难以有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反馈, 形成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 给代理人道德风险的产生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从而出现了代理风险。在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委托双方不可能完全掌握对方的所有信息, 这就使双方的相互约束有了困难, 特别是给委托方对代理方的监督设置了障碍, 使代理方有机会掩盖真实信息, 偏离委托人目标而追求个人目标, 损害委托方利益。信息不对称导致契约的不完备性, 使经济均衡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影响到市场均衡的状态和经济效率。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使得代理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且这种信息优势往往内涵了信息价值, 因此当这种信息是盈余信息时, 代理人便有动机将信息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和利益优势。当这种盈余信息无法隐瞒时, 上市公司便采取信息改变的做法来更正, 想尽一切办法去解释其信息改变的原因。

(二) 上市公司信息改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改变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一是上市公司存在自利动机。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自我约束下, 经营者实际控制公司, 其往往利用权力上的便利性使信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生成。一些公司为了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也有隐瞒、推迟甚至是欺骗投资者相关真实信息的动机。二是证券市场缺乏统一的信息改变公告的发布规则。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健全, 信息改变公告的发布没有统一的规则, 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 很多上市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发布信息改变公告的, 公司与公司之间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关于上市公司改变的信息, 监管机构也没有规定统一的格式和要求, 这就使得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含糊不清, 避重就轻, 避实就虚, 有关信息改变披露的详细内容也难以获得。三是上市公司缺乏信息披露的责任意识。上市公司信息改变原因还在于上市公司自身的不认真或者是责任心的缺失。因为透过改变后的信息内容不难发现, 一些改变性公告因工作疏忽造成, 甚至绝大部分信息公告涉及的内容其实包含在监管部门下发的有关定期报告披露内容与格式的文件中, 如果上市公司对如何披露把握不准的话, 但至少不该出现遗漏披露的现象。孰不知, 正是这类看似不值一提, 却有可能给根据数据做出投资决策的投资人带来损失。四是低廉的违法成本助长了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众所周知,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信息造假违规成本低廉,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被揭露的概率很小;另一方面是即使被暴露出来, 由于处罚的力度不够大, 违法的机会成本也很小。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制度上的不足, 披露不真实的信息。即使事后被发现, 也仅是受到监管部门的谴责, 或者通过改变公告对信息予以更正, 而很少有上市公司因信息变更问题而受到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处罚, 也没有一家对上述公司负有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因此而受到处罚。五是注册会计师未发挥应有的关注作用。作为证券市场的鉴证者, 职业审计机构在市场信息公布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投资者能否得到可靠的信息,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信息发表的意见。尽管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年报等重要信息中严格执行了审计程序, 提供了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仍难以完全避免一些重要信息披露的错误和遗漏, 仍有相当数量的公司发布补充信息公告或更正信息, 如更正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选择的不恰当等重要会计数据的错误, 还有很多发生信息改变的上市公司, 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信息本身并没有重大的错误或遗漏, 而只是在披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发生了错误, 或“遗漏”了某些重要信息, 包括“漏登”审计报告, 即使错误只是发生在披露环节, 与审计人员的过失无关, 但从信息首次披露到信息改变的时间看, 注册会计师普遍的沉默和不作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投资者被错误或不完整信息误导的时间。

四、上市公司信息改变治理的对策

(一)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制定统一的信息改变公告发布规则

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健全, 信息改变公告的发布没有统一的规则, 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 很多上市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发布改变公告的, 公司与公司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对于信息改变公告中暴露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制定专门针对改变公告的法规、制度, 包括改变公告公布的格式、公布的时间以及改变公告发布的真实原因。

(二) 树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责任意识, 严格信息披露行为

一些上市公司对于信息公告中揭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数据不够严肃, 利用改变公告来随意进行数据改变, 且改变前后的数据相差非常大。公司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源头, 要解决改变公告中暴露的问题, 必须从这个源头抓起, 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 使其牢固树立起对信息负责的风险意识, 建立依法理财的思想观念, 保证信息披露工作的严谨性和紧密性, 这是提高信息改变公告质量的关键。

(三) 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解释的监督及处罚力度

为了保证信息改变公告中信息解释的可靠性, 对于信息改变公告的公布程序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 改变公告的披露应经过严格的审计和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督, 在改变公告发布时能够提供相关监督部门出据的有效证明, 不能任由上市公司发布未经过审计的各种形式改变信息。监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重要信息编制责任人的指导培训工作, 强化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主体的责任意识。还应当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对性质恶劣的带有“故意”成分的严重遗漏、差错或频繁改变信息的上市公司予以通报批评、公开谴责, 甚至法律制裁。毕竟对违规行为若没有“硬处罚”是起不到警示作用的。另外, 对多次发生重要信息改变的上市公司的委托审计的事务所, 也应实施相应的惩处机制, 以应对部分公司不断改变信息的行为。通过采取以上这些措施,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 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质量。

(四) 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职业审计制度体系

上市公司频繁出现的信息改变行为使人们对我国职业审计界的工作质量也提出质疑。因此, 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职业审计制度体系, 对降低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的作用不可小视。针对职业审计机构执业质量的问题, 一方而要加强的职业道德水平, 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 并制订有关的具体准则重点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出现的关注作用, 从而对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信息改变行为应关注而未加关注的行为予以约束。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在创造会计师事务所良好的执业环境上下上夫, 并制定有效措施形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互相监督机制, 提高行业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在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同时, 还必须着手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制度, 解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

参考文献

[1]伍利娜、黄慧馨、吴学孔:《上市公司审计与年报披露预约日变更》, 《审计研究》2004年第5期。

[2]王璐:《年报“补丁”挑战信披诚信》, 《上海证券报》2005年4月8日。

[3]潘琰、辛清泉:《所有权、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契约理论的现实思考》, 《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4]马云:《快速识别会计假账的96种方法》,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宁向东、刘绮云:《“年报”与“非典”的公告日效应:比较及含义》, 《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第12期。

[6]周洋、李若山:《年报“补丁”与审计责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第11期。

[7]张继勋等:《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与盈余质量—基于2003年深市制造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逻辑视角 篇7

健身气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养生功法,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养护日益受到重视, 健身气功养生的研究成为了国内诸多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对于健身气功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从20世纪50年代健身气功被重新挖掘出来至今在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研究健身气功的诸位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各有所见、莫衷一是。

概念的界定是学术研究的必要前提, 清晰而准确的概念在其所属的理论逻辑体系中居于起始范畴的地位。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对概念的界定相对混乱,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及其对实践工作的指导[1]。

因此, 归纳和总结国内学者对于健身气功内涵的各种观点, 对目前纷繁复杂健身气功概念做出梳理, 就显得尤为重要。

2“健身气功”一词的由来

“健身气功”这个词语在古代的练功书上是极少见的, 仅在传说是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中提到它。[2]

宋代的张君房在《云笈七签》里写到:“虫蛰藏, 以不食而全, 盖是息待其元气也。节气功成, 即学咽气, 但合口作意, 微力如咽食一般。咽液咽气, 皆如咽食”, 把健身气功看作是一种食气咽气的吐呐方法。

191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秘诀·健身气功阐微》对气功的理解是:“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 一、练气, 养气而后气不动, 气不动而后神清, 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 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敌之方”。在这里只是把健身气功作为了一种武术锻炼的基本功而已。

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武术汇宗》中也提到“气功”一词, 但是该书也是把气功看作是武术中一种习练内功的方法。

1934年杭州祥林医院出版的《肺痨病特殊疗养法—气功疗法》和1938年, 上海出版的《气功治验录》两书中, “健身气功”一词开始与治疗疾病联系在一起, 把健身气功看作是一种治疗疾病的功法, 即医疗气功[3]。

1947年刘贵珍等人对民间对健身气功进行挖掘整理, 并在20世纪50年代初健身气功疗法“临床实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该项研究成果上报河北省政府和中央卫生部时, 该功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经过相关专家和领导的商定, 最终将这种能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功法称之为医疗气功。

1955年12月19日, 国家卫生部对刘贵珍挖掘、传播健身气功的事迹进行表彰, 许多新闻机构都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从此“医疗气功”这个词语词便在全国流行、传播开来。[4]

3 国内关于健身气功概念的综述

随着“健身气功”这一词语的确定, 国内学术界开始对健身气功这一词语赋予各自不同的解释, 依据对健身气功理解的不同, 健身气功的概念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3.1“三调”型

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特别强调突出“三调”, 即调心、调身和调息, 认为, 健身气功练习的核心是调心、调身和调息, 练功者主要是通过意念的引导、肢体动作的调整和呼吸的调节, 以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 使机体内外更加和谐,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和益寿延年的作用。此概念的典型代表主要有:吕荣光在《中国气功词典》中认为:健身气功是指调身、调气、调神, 使身形和谐、阴阳平密的法术 (即身体通过自身的作用, 维持稳定状态的技术) 。[5]

马济人认为:健身气功是我国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 在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 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它通过姿势的调节、呼吸的锻炼、身心松弛、意念的集中和运用, 有节律的动作等锻炼方法, 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的机能, 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的潜力, 有保健强身、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把健身气功用于防治疾病就是健身气功疗法, 所以它又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

李志庸则认为:健身气功是人类以增强自身机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通过调心、调息、调形等手段而主动进行的身心锻炼过程。[6]

李小青则认为:健身气功是一种内炼 (或者说自我身心锻炼) 的方法,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医、武 (术) 家对健身气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手段是调身、调息、调心以及炼气, 其目的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气功是中华传统养生方法的精华之一。[7]

3.2 主动运用意识型

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特别强调, 健身气功锻炼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内向性的运用意识进行锻炼的过程, 通过意识的调整和修练从而使自身的生命运动处于优化状态, 增强自身控制能力, 激发人体内在潜能的一种锻炼方法。其代表性概念主要有:林中鹏则认为, 健身气功的定义是:健身气功是通过意识的作用, 使自身的生命运动处于优化状态的自我锻炼方法。[8]

王松龄认为:以神为主导, 以精气为基础, 通过身心相互作用, 自我锻炼以调整、强化自身生命机能, 使之达与最佳状态, 并具有强化自身控制能力, 开发人体潜能作用的一种锻炼方法。[9]3.3练气、练意型

持此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健身气功就是一种练气、养气和练意的功夫, 练功者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运用意识调节呼吸和姿势达到培养元气、平衡阴阳和疏通经络的作用。其代表概念主要有:胡春申对健身气功一词的理解是健身气功是练气、养气和用气的功夫。[10]

张恩勤则认为:健身气功是一种练气的功夫。具体地说, 是练功者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为达到这一目的, 练功者必须将意念、姿势和呼吸三者揉和在一起, 作用于整个机体, 对机体的机能活动进行主动的调整, 并保持动态平衡, 另一方面使机体产生储能性反应, 降低能量消耗, 增加能量积聚, 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和散步气的作用。[11]

林厚省则认为:健身气功的涵义简单的说就是练气和练意的功夫。健身气功的气是代表呼吸的意思, 功字则是用意识不断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12]

以上这些观点, 是各位研究者在健身气功概念问题上智慧的结晶, 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健身气功的概念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认知等方面的原因, 在对健身气功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上还不是太全面。

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虽然注意到了健身气功概念的内涵, 但是对于健身气功概念的内涵把握地不够全面;

另一方面, 虽然注意到了健身气功概念的外延, 但是却不能准确、全面的把我健身气功概念的外延, 其结果就是致使健身气功概念定义不准确或者定义过大。

4 对健身气功概念的再认识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反映的思维形式, 或者说, 概念是通过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它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13]

因此, 我们如果想要对健身气功的概念进行界定, 就必须从健身气功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

综上所述, 健身气功概念的内涵可概括为健身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 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的锻炼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外延为开发人体潜能, 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在这里需明确两点:

第一, 调心、调息和调身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 在健身气功练习的整个过程中, 意识的引导、肢体动作的调整和呼吸的调节都是有机配合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一中有三, 三而合一”的关系, 是同时进行的。如果在概念中不明确这一点, 就容易使健身气功与其它的一些体育项目相混淆。

以体操和跳水为例, 运动员在比赛前总是会把要完成动作的标准动作的表象在头脑中过一遍, 然后再通过深呼吸把情绪调节平和, 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对身体的姿态进行控制, 总的过程来说, 这也是调心、调息和调身, 但跳水和体操与健身气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调心、调息和调身的过程是分开的, 不是“一中有三, 三而合一”同时进行的。

第二, “自身”的健康状况与“人体”健康状况的区别。为什么要强调“人体”呢?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健身气功的内涵也与时俱进, 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 其中就包括医疗健身气功, 医疗健身气功又分为两大块:

一是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 教其适合的功法, 通过自己练习来治疗疾病;

二是健身气功师通过发放外气来给病人治疗疾病, 在此健身气功改善的就不是自身的健康状况, 而是他人的健康状况, 难道这就不算是健身气功吗?因此本人认为在健身气功概念中把“自身”改为“人体”更合适。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 在综合前人关于“健身气功是什么”观点的基础上, 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来界定健身气功的概念, 认为:健身气功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 通过调心、调息和调身三者的有机统一配合, 达到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开发身体智慧, 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

逻辑视角 篇8

一、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与人民内部矛盾之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 会议首先强调要“团结全党, 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1) 。全党与国内外一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 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为建设事业注入无限的动力。从人的需要动力这一主体视角出发, 中共八大明确了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是当时进行建设的强大动力, 人民是建设的主体, 他们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动力。中共八大从主体的视角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动力。

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毛泽东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动力理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著作中, 毛泽东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动力理论, 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其中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通过团结———批判———团结的方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进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我国是一个极其贫穷的国家, “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 团结奋斗,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 (3) 。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到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再到人民内部矛盾解决, 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了主体动力理论, 只有正确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团结一切力量, 在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促使下,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向前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 毛泽东正确阐述了主体动力的理论, 但他并没有把这一理论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 而是发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 偏离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求, 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严重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推动社会建设前进的主体没有发挥应有的动力作用。

二、解放思想之动力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受到压制和“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下, 邓小平举起了解放思想的大旗, 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 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 打破了思想的枷锁, 解放了压抑的主体。干部和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 主体思想的解放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只有主体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邓小平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 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 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 (4) 思想解放是人们进行实践的动力源, 是历史主体改造客体的精神动力, 思想一旦僵化, 社会就会倒退而不能前进, 甚至会亡党亡国。在南方谈话中, 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主体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5) 。胆子要大、步子要大、闯和‘冒’的精神, 这些都是主体进行改革开放时应具有的精神动力。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邓小平非常重视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创新之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设的主心骨。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现实问题, 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群众支持, 永葆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核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了党的建设, 找到了主体动力之所在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这一思想能够不断地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踏步向前进。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动力因素,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了创新动力理论。只有人才有创新能力, 创新即人的创新, 即主体的创新, 没有历史主体———人的存在, 也就没有创新。江泽民指出:“创新就要靠人才, 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 (6) 因而, 创新动力是从主体的视角探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7)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 其中“思想解放、理论创新, 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有创新的民族, 才是进步的民族;有创新的国家、才是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创新的社会, 才是不断先进的社会。因而,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以人为本之动力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的权力应服务于人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中国全体人民的事业, 全体人民应共享建设的成果。否则,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将会消失。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胡锦涛指出:“只要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永远立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败之地。” (9) 人民是力量之源, 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主体动力, 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无法进行。胡锦涛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 这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要求。只有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激发亿万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调到主体的一切积极因素, 最大限度地增加主体力量, 最小范围内孤立敌对分子, 构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合力。

从人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人民内部矛盾到解放思想, 从解放思想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创新, 最后到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逻辑演进过程。一方面, 这些动力理论都是从主体的视角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动力问题, 强调了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这些动力理论是历史的产物, 是实践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主体的需求不同, 相应地产生了主体的不同动力因素。

注释

1毛泽东文集 (第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99:86、226.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九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1994:341.

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43.

4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2.

5江泽民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35.

6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64、68.

7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版, 2008:13.

逻辑视角 篇9

公共管理硕士 (MPA) 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模式, 它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不同, 以往教学过程中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针对公共管理硕士 (MPA) 的特点, 无论是在校期间完成学位论文, 还是在工作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 均要求公共管理硕士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能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因此管理研究应具有科学的基本范式:诠释理论、收集事实、将事实与理论匹配, 而对于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来说, 因较少受到研究训练, 因此通常无法准确理解学术研究的内涵, 其最直接的表现是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较低。其特点主要归纳如下:

首先, 学生往往是关注一个大问题, 最终却写出了一个小文章。对于一些专著量级的宏大的选题, 却要在字数非常有限的学位论文中完成, 因此“浅谈”、“浅析”、“浅议”、“试论”和“几点思考”这些词汇常见于学位论文的标题之中。事实上, 并非选题越大贡献越大, 研究倡导的是针对小问题做出大文章, 而不是对大问题仅做几点肤浅的论述。

其次, 公共管理硕士学生对研究范式认识不足。在公共管理硕士的学位论文中, “现状-原因-对策”的三段论传统模式仍占有较大比重。当前管理学倡导的是逻辑实证, 即从问题出发,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中观理论模型, 并且提出研究假设, 之后通过实证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 从而确证或修正理论模型, 最终明确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过程。

最后, 公共管理硕士学生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从已完成学位论文来看, 文献引用部分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学生均列出了参考文献, 但却很少引用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权威期刊。学生并不了解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权威期刊有哪些, 也不知道该如何获取权威期刊上的论文。事实上, 各大高校图书馆一直开设文献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课程, 但一方面由于并非所有公共管理硕士都会去学习此类课程, 另一方面图书馆开设的课程缺乏学科针对性, 从而造成学生学位论文引用文献质量普遍偏低,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二、逻辑实证主义视角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其核心是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是以经验为根据, 以逻辑为工具, 来进行推理, 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 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一切活动的唯一正确方法, 尽管它以感性的方法为依据, 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 所以说是典型的理性主义, 许多研究者认为, 外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3]。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可概括为:把所面临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 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 强调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避免形而上学;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 提出可证实性、可检验性和可确定性原则;随着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 在研究范式的选择上越来越要求国际化、规范化。目前流行的研究方式主要是:提出问题、文献综述、提出假设、论证测量、得出结论[4]。因此, 在本文中为了清晰的说明这一指导理论, 可以简单的将其概括为:诠释理论、收集事实、将事实和理论匹配。

(二) 培养MPA研究与创新能力意义何在

1、改革MPA教学理念, 重视学员能力培养。

MPA教育在我国不断地受到追捧, 良好的社会氛围为MPA教育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由于学员职业背景的多样性和上课方式的独特性 (在职学习) , 就要求一个统一的教学理念来满足不同的学习期待。

2、建立课程群就是要处理好核心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的关系。

为使“四要素”充分的发挥作用, 本文中提出构建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为基础的核心课程。MPA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日制培养教育, 它是强调具有专业特点的管理教育, 且开课时间大都集中在周末。因此, 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对于实现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视角下培养公共管理硕士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上述两门课程的开展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因此此篇文章在课程关系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设置

(一) 培养研究能力的四要素

针对上文提出的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所显露的问题, 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研究能力”缺陷。对于公共管理硕士研究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四个要素展开。如图一;我们将四种要素概括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文献检索”“论文写作”。

上图中, (1) 研究范式, 即研究问题时应该秉持的价值观或世界观, 主要起一种指导作用。它是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 是由其特有的观察角度、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式构成的, 它表示科学家看待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该模块主要介绍逻辑实证主义, 即从问题出发,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中观理论模型, 提出研究假设, 然后通过实证的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 从而确证或修正理论模型; (2) 研究方法, 该模块主要关注研究设计过程, 包括概念化、操作化和抽样逻辑。 (概念化, 就是把不同的剌激因素加以联合、概括, 并使之同一的过程。概念化理论认为, 一个人对别人的认知, 是通过收集别人发出的刺激、信息, 并把这些剌激、信息使用语言加以概括而成的;操作化, 也称具体化, 或分解化。所谓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 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检验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 此种方法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7];抽样逻辑是指运用概率论的方法, 通过估计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描述和解释总体。) 管理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公开数据获取以及案例研究法, 以及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 这一过程是为了解研究对象所表现出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的现象, 以及现象之间所呈现的因果联系;访谈法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指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8]。) (3) 文献检索模块主要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类权威期刊, 如何获取这些文献, 以及如何使用文献管理软件。

(二) 构建课程群促使四要素发挥作用

1、构建课程群的原因分析

如何使四要素相互作用,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建立“课程群”模式。这里着重介绍“管理研究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学术文献检索”、“学术论文写作”。原因是:根据逻辑实证主义观点, 管理研究研究方法课最初需要指导学生从管理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 问题找到后需要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和归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和新办法, 如果这一过程没有文献检索方面的专业训练, 其学生撰写的学位论文基本上就是在重复前人的观点, 毫无创新性可言。科学的管理不是止步于提出观点, 而是要进一步通过实证来研究这些观点和对策是否有效,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效, 而这一过程又需要根据访谈、问卷、公开数据等研究方法, 并且借助多种统计方法做出证实或证伪的科学论断。最后, 论文写作课程将指导学生将研究过程和结论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展示出来, 形成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因此,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两门课程的内容体系紧密关联且相互渗透, 最终目标都是提高公共管理硕士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这也是本文选择这两门课程来构建平台的重要原因。

2、课程群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述课程群中的课程就是要让公共管理硕士对研究有全新的认识, 使其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避免其在独立完成过程中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 应该在一项研究全过程中将理念和方法统合起来, 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案例的建设, 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为使公共管理硕士理解逻辑实证主义并掌握各种实证方法, 在分专题讲解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让学员阅读应用此种方法完成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以便给其提供大量的可供模仿的实例, 并引导学员对研究实例充分理解基础上实现再创新。

另一方面, 尽管整个过程采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 考虑到一些学员有可能依旧对研究过程不解, 最可能出现的是对一些细节问题的疑惑。这就需要将短时间难以克服的问题集中讨论研究, 邀请权威学者解答, 突出思维过程, 培养学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

3、课程群开展过程中教学方法与考试方式设计

首先, 建立课程群的教学案例库, 上文中提到为了将逻辑实证主义的理念和方法统合起来需要教学案例的构建, 这就要求相关任课教师遴选具有适合公共管理硕士特点的典型论文和案列进行参照。

其次, 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尝试参与式教学。为了加强公共管理硕士对研究过程的参与和体验, 课程群在授课过程中将尝试根据研究兴趣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 引导每个小组在兴趣范围内自主确定选题并提出研究假设, 依照逻辑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 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协作配合在学期范围内实现概念化和操作化, 完成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最后根据统计结论验证研究假设。每个小组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而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 每个问题的成功解决都是一次生动的案例课, 课题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每名同学亲身参与和体验一项研究的全过程, 为今后独立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 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每名同学在平时参与小组合作研究的贡献。二是针对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命题考试, 拟采取指定时间但不指定地点的灵活考核方式。三是最终结课的研究设计, 根据开题报告的标准独立完成, 以评判学生文献检索、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晖, 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出路.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29 (2) :72-75.

[2]陈云鹏, 我国MPA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9 (8) :9-11.

[3]J.帕斯莫尔, 赵鑫珊.逻辑实证主义简介[J].哲学译丛, 1979, (1) .

[4]彭玉生, “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 2010, (02) :180-210+246.

[5]滕杰, MPA教学的实践性在合作培养模式下的深化途径.教育与职业, 2010, (9) :110-111.

[6]周江林, 我国发展MPA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5 (1) :1-4.

[7]艾尔·巴比.社会调查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下一篇:专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