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理性

2024-06-16

逻辑理性(精选4篇)

逻辑理性 篇1

何为“逻辑”?“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有两种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含义:逻辑是一种说明顺序,也是一种思维规律;逻辑需要归类,归类然后总结。

课堂教学逻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推进的逻辑性,主要指内容、语言、板书能融为一体,主线与支线协调、紧扣,教学推进系统流畅;二是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由学科本身及教学内容分析去解决。遵循教学逻辑,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它要求教学设计者遵循教学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循序渐进,研究和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物常态课堂如何杜绝“华而不实”的浮躁,步入简约、逻辑、充满理性张力的轨道呢?笔者认为, 应该回归教学的原点,培植理性思维的沃土,从教学推进以及教学内容两个层面遵循逻辑思路,有序、合理地开展生物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注重设计的逻辑性

(一)不一样的精彩从“引入”开始

课堂引入有两项任务:一是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知道现在要上课了;二是通过唤醒或者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知识与趣味的基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们都希望在课堂的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惊喜,因而课堂引入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课题。听了很多公开课,感觉很多执教者在“引入”环节过多地在“猎奇”“独特”上花心思,虽然“五花八门”,但这样的“引入”让听课者对于新的课题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感觉,与前后知识缺乏逻辑的联系;还有的“引入”拖沓冗长,绕弯子,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对新知学习的疲劳和淡漠。笔者认为,“引入”不必千篇一律,各人的理解不同,“引入”的设计会有不同,但有一点应该是大家所要遵循的,那就是“引入”应该先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契合点,然后以此来设计“引入”,这样才能让学生体悟到知识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充满着逻辑和章法的。

【案例1】人教版选修3“植物组织培养”引入

师:春天,如果你把月季的枝条剪下来,插在花盆里,过段时间你可能会发现,这个枝条变成了一棵月季。这种技术叫什么?

生:这叫扦插。

师:对,这是无性繁殖中的扦插。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枝条剪得短一些呢?有可能扦插成功吗?

生:能。

师:那如果我们继续将它剪得更短一些呢?

生:……

师:如果我们不断地将枝条分割下去,最后留下的是一个细胞呢?

生:理论上也有可能吧!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一个细胞如何能长成一棵植株?

点评:这样的设计,富有智慧和理性,从生活中最熟悉的“扦插”入手,然后让学生在新情境中进行推理———如果无限制地切,一直切到一个细胞,能否成功呢?带着急切的探知欲,学生急着“冲”进新知的学习,而不是教师把学生“推”进新知的学习。

(二)课堂“过渡”力求“无缝”对接实现知识理解的完整性

大凡名师的课堂,几乎每一节课都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表达,具有高超的 “架桥搭梯”艺术。在过渡语的设计上,要力求“雁过无痕”,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板块间的“无缝”对接。

【案例2】人教版必修3“生长素的发现史”内容的过渡

师:通过对达尔文所做实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生: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 当这种刺激传到下部时,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师:(过渡语)关于“刺激”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讨论、发言)刺激是否真实存在?刺激的性质是什么(化学还是物理)?刺激怎样作用于尖端下部?光是这种刺激产生的必要条件吗?………

师:(过渡语)詹森实验证明这种物质很可能是化学物质,那这种化学物质的产生与光照有关系吗?为什么?若没有关系,我们使这种化学物质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它也应该发挥相同的作用。能否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点?

生:(认真分析课本中关于拜尔的实验)得出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师:(过渡语)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人的系列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

点评:关于这一段科学史料的教学处理,执教者不是让学生去“背”史料,而是在学生知道“外因” 是单侧光后,通过巧妙地设计过渡语引导学生探究向光性的内因,并向学生征询关于内因都想知道什么,学生会很自然地想知道一些问题,比如“感光部位在哪”,在这种情况下,把胚芽鞘分成尖端和尖端下部,再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感光部位, 最后得出结论后依然扣合在达尔文的实验上。整个设计,环环相扣,充满着逻辑的美感!

(三)结尾点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好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必须要点明主题,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学有收获,而不能出现课堂上热热闹闹、走出课堂却大脑空空的低效教学行为。

【案例3】人教版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结课设计

师:(结课语)同学们,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重温了前辈们对“究竟何种物质才是遗传物质”最富有典型的几个经典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通过“烟草花叶重组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我们获知生物界有极少数的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这样,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点评:“编箩编筐,重在收口。”这样的结尾,沿着“DNA是遗传物质”到“有少数生物遗传物质是RNA”,点明标题和本节的主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让学生明确了整堂课是如何一步一步抵达主题的。

二、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逻辑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在课堂中,有三个顺序需要教师厘清: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教师的教学顺序。“教材顺序”的编排主要考虑知识表述上的系统和简洁,而讲授顺序的编排主要考虑如何使讲授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只是一种素材,为我所用,而不能被它“绑架”。因此,教师上课时不能处处沿用教材中的知识顺序,而需要对知识内容重新加以编排,以符合课堂讲授的需要。

(一)宏观上驾驭教材做到“居高”

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通读,把握教材的总体结构框架,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组成,清晰、准确地把握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和含义,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结构、层次分明,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整体。

譬如,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遗传与进化”编排体系:

教师对教材的价值、地位及编排的体系,有了整体把握,方能高屋建瓴,而这正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教师要吃透教材。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这一点被很多教师忽视。“吃透”生物教材意味着教师对“熟悉”教材的超越,能真正认识到新旧不同教材的差异,能因地制宜地分析与利用教材,能以建设性的批判眼光审视教材,能“反向思考”、创造性地理解教材。

(二)微观上深入教材做到“临下”

教师不但要能“居高”,更要能“临下”,就是要针对课时任务,认真进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切入,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搭建“引桥”, 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与教材的知识逻辑并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要富有智慧、富有创造性,切忌简单地把教材逻辑搬过来作为教学逻辑使用。

【案例4】人教版必修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的教学顺序调整

教材编排顺序:介绍孟德尔→介绍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分析)→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总结出“分离定律”。

笔者安排:先讲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然后对神奇的“3∶1”出现,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偶然还是必然?进而和学生一同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此时总结出“分离定律”,在课堂接近尾声时介绍一下孟德尔和豌豆。

点评:笔者的教学顺序几乎把教材安排的内容顺序颠了个倒,是基于两点思考。一是课堂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进行“削枝强干”,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前15分钟突出主题,因为这是一节课的“黄金时段”,所以没有讲解孟德尔和豌豆,而是先抛出了本节课最核心的内容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二是课堂设计要尽快把学生吸引到“场”中来,课堂是一个“场”,要让学生非常兴奋、充满探究新知欲望地“冲进”学习 “场”,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理智的学习过程,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替代学生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借助学生学习的逻辑,才可能通过这条逻辑通道,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方法,真正地传递给学生。生物课堂带给学生的应该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引领学生弄清知识间的“前因后果”,这就坚定了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在逻辑的指引下应然前行!

逻辑理性 篇2

逻辑理性精神中有关判断的说明里面,最根本的两个特点是提到了判断必有断定和判断必有真假。在逻辑中,逻辑矛盾被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可以使用“否认”替代“否定”)。根据逻辑精神中的理性认识,“你不能同时声称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说的更为简洁点,就是如果认为断定是真的,则其否定必为假;如果断定是假的,则其否定就是真的。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我们把某个具体的事物若是一分为二,那这二者之间就构成矛盾关系。比如生命状态可以分为生和死;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和女。这个就是经典的两分法。来跟随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看一个经典的故事:

你想学什么 ?

有一个青年跋涉千山万水,来到大西洋百慕大群岛三角海域中的一个小岛上,去找隐居在那里的一位哲学家,目的是想学些深奥的知识。见到这位哲学家后,青年说明了来意。不料这位哲学家是位诡辩大师,几句话就把那青年弄得糊里糊涂。

哲学家:你是想学知识的?

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你想学的吗?

青年:不,我不想学已经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那么,你是想学你不知道的东西了?

青年:是的,我想学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有马,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马的知识吗?

青年:不,不可能想学关于马的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有马。但是,哲学家啊,我是知道有马的,人世间确实有马这种动物存在。

哲学家:且慢,我问你什么,你回答我什么,你不要岔到其他地方去。

让我再问你:如果你不知道百慕大三角海域中有一座神秘的小岛,你能想到要去学习关于这个小岛的知识吗?

青年:不会想去学习关于我根本不知道的小岛的知识。

哲学家:在太阳系小星带有一颗外星人发射的“外星人造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你当然不知道。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这颗小行星的知识吗?

青年:不,不可能想要学习关于它的知识。

哲学家:那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

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刚才说,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现在你又说,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的东西;而事物总不外乎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是你还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了。

在这个故事里,哲学家就是通过偷换概念的手法,让青年陷入矛盾,最后无所适从。哲学家由此归谬得出事物总不外乎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是你还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了。这个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回到逻辑矛盾的讲解,可以用A和﹁A来代替对事物的断定和其否定。这两个判断之间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为了简洁,我们把矛盾关系总结为,A和﹁A,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公务员考试中正是运用了这个真假关系来做推理的。

例题1: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

(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

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答案:A

解析:题眼是说题干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由于第2句和第3句之间说的是肖像在铅盒中和肖像不在铅盒中,正好构成矛盾。矛盾双方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故题干中一个真比在第2句和第三3之中。因此题干第1句必为假话。通过此句的假可以推出肖像在金盒中。故大啊选A。

例题2:

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因涉嫌犯罪而被拘留。四人口供如下:

甲:是丙干的 乙:是丁干的

丙:如果是我干的,丁肯定是主谋

丁:不是我做的

问: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这人是谁?作案者是谁?()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答案:B

中国经济理性繁荣的内在逻辑 篇3

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满一年,若以数据衡量的经济成绩单,显然不乏亮点。但在李克强总理看来,经济增长向提质增效的轨道切换,才是诸多要务之首。

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在对体量巨大但问题缠身的宏观经济体系进行全面体检,而从体检结果来看,显然无法令人乐观,无论是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抑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调控,乃至国资改革等等,无一不是极为棘手的高难度命题。面对主要经济体中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现状,即便是再高明的经济能手,恐怕无法做到手到病除。很难想象,一个经济总量只占全球比重10%的国家,仅仅钢铁产能就超过全球产能的50%。而目前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等五大产能过剩行业的总负债规模达到7.7万亿元。至于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至少在目前看来,并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几乎占到中国经济一年产出三分之一的地方债一旦危机全面爆发,由此触发的系统性经济与金融风险,甚至比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害更大。

正是由于看到了中国经济日渐困难的发展生态,以及经济转型的紧迫性,最高决策层一年来日渐清晰的经济发展路线图表明:中国经济在拨开高增长的迷雾之后,亟待以双轮推动经济增长向内生性轨道切换。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依靠资本与外需驱动的增长动力日渐衰减,在国际产业转移红利、“入世”红利以及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之后,简单追求高增长不仅是低质低效的政策选项,更会增加经济转型成本。而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增长历史来看,政府的能量和动员力再大,制度改进空间再大,也不能改变一个巨型经济体在高速增长30年后增长动力衰减的趋势。中国自1980年以来长达30余年的高速增长周期告一段落,转向年均7%以至6%的中速增长,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自然逻辑延伸。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必须以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非市场化力量对市场化改革的阻遏,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有效需求提高有效经济产出比例,还需以适当预增改革成本为代价,化解经济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为理性繁荣清障。

经济研究和实践早已表明:光靠政府驱动而没有符合要素市场价格规律的驱动,经济难以获得长足发展。

因此,包括各级各地政府以及其他市场参与主体应当明白:投资之于经济增长最多只有工具价值,经济学意义上也没有所谓的“消费驱动型增长”概念,至于进出口,其实是经济体之间资源禀赋的一种互换。所谓“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至多只是经济增长的手段。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本质上并不取决于投资或出口驱动,而取决于知识、信息、研发创新等所引致的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增长等核心内生变量。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要求中国必须加大对研发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尽快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见,要实现中国经济的理性繁荣,必须扫除阻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体制性障碍。这就要求最高决策层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决心与执行力,制定垄断行业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的时间表,破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非合作性博弈,破除某些部门对深层次改革的阻滞以彻底打破目前的权力配置格局,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行为空间受到切实保护,让政府规制真正成为构建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切实保障。

逻辑理性 篇4

扎哈·哈迪德是现今建筑界被广为追捧的建筑大师, 同时由于其怪异的建筑作品和反传统的理论思想而备受争议。她的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每一件作品的问世都会带来整个建筑领域的震惊和广泛热议, 并成为其他建筑师模仿的对象。这些超乎寻常的建筑不仅为扎哈赢得了声誉, 而且因为它们过于独特, 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反差而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扎哈的设计范围极其广泛, 她不但是建筑领域的绝对主角, 而且将其设计思想与手法也带入了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领域。

扎哈在其设计生涯前期, 由于她的思想过于前卫, 当时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实现其设计构想, 所以之前的许多方案虽然获奖, 但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直到1993 年, 扎哈的第一座真实建筑才得以建成——维特拉消防站 (如图1) 。扎哈引领了建筑领域的发展潮流, 开启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现象, 为建筑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以另一个角度定义了建筑的含义, 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都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认知, 从而引发了建筑师对建筑的重新思考。

2. 扎哈的建筑设计语言

扎哈的建筑作品具有明显的风格特征, 它们大胆、前卫, 多是以有机、曲面、流动的形态出现, 总是给人以未来感与力量感。参观者对其建筑进行游览时, 总是会被强烈的形式感和空间感所震撼, 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总能发现完全不同的视野景象, 做到了“步移景异”。她的作品观赏性很强, 并能给人留下许多遐想空间。虽然扎哈的每件作品都颇具个性, 但通过对它们进行分析, 可以从中发现扎哈经常使用的建筑设计语言。

(1) 与大地相融合

扎哈所设计的建筑非常复杂多变、超乎寻常, 但她一直都在寻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所以扎哈总是将建筑与景观的形式共同考虑。其建筑一般沿着场地平面延展开来, 这样不仅突出了建筑物的张力, 而且使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在设计中, 扎哈会使用与地面相连的建筑曲面, 大尺度的台阶以及超长、和缓的坡道, 通过这些元素将建筑与周围的景观相联系, 使建筑仿佛融入了大地环境。例如建于1999 年的园艺展览馆, 整个建筑由混凝土和玻璃建造而成, 造型简洁、流畅, 最大的特色就是观众可以通过一条坡度极缓的坡道参观, 进入建筑, 建筑本身与地面由于这条坡道而紧密相连 (如图2) 。

(2) 充分挖掘材料的塑性潜力

扎哈的作品在之前一般以混凝土材质及其固有色调表现建筑的粗犷风格, 这时期通常运用混凝土、钢、玻璃等材料, 混凝土的厚重感与玻璃的通透性相结合, 增强了建筑的雕塑感。例如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充分发挥了混凝土、金属、玻璃等材质的特性, 使整个建筑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

(3) 屋顶起伏变化, 与立面连成一体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 屋顶通常为平屋顶和坡屋顶, 而在非线性建筑设计中, 屋顶一般是起伏变化的, 并且屋顶与立面不再是分开的两套系统。屋顶逐渐延展进入立面设计当中, 屋顶与立面之间没有明确的分隔, 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二者似乎已经一体化。例如扎哈2013 年的设计作品 ——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建筑的四个主要功能空间覆盖于一张连续曲面的表皮之下, 屋顶似乎经由立面一直延展到了地面, 各个空间成为浑然一体 (如图3) 。

(4) 立面形式结构化, 开窗方式图案化

扎哈对于建筑表皮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立面的形式与性质都在发生改变。现代建筑的出现, 使建筑立面得到了解放, 立面墙体不再是承重结构, 结构与立面成为两套体系, 而随着非线性建筑的出现, 这种局面又发生了改变, 建筑的表皮不仅是立面, 而且还具有结构功能, 立面将材料与结构相统一。 (如图4) 。

(5) 空间流动、平面连续

扎哈的作品不仅在外部形式上自由、富于动感, 内部空间同样强调了“动”。进入扎哈的建筑便会发现, 空间的划分已经非常地模糊与隐蔽, 她不再通过墙体等实体构件进行分割处理, 而是依靠内部的形体变化来界定空间。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得空间因为没有了视线阻碍而更加具有动势, 并且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行走于其中, 感觉不到空间的间断, 平面是连续且动态的。例如扎哈在意大利罗马设计的21世纪国立艺术博物馆, 建筑的室内形成复杂行走路网, 路线相互交汇、连通, 各个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分隔 (如图5) 。

(6) 运用新型技术手段

从扎哈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各种新技术的运用, 无论是建筑的材料、结构, 还是构造做法, 都代表了当今建筑界比较前沿的技术方法, 如果没有这些现今的技术作为支撑, 扎哈的动态建筑就很难矗立于地面之上。例如位于阿塞拜疆的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整个建筑的表皮极为自由, 通过借助计算机程序对复杂曲面进行切分, 并在施工中运用计算机精确控制各个数据点, 这样才能使实际建筑与模型样式完全吻合。

3. 扎哈·哈迪德的非线性建筑设计语言的生成逻辑

扎哈的建筑自由、有机、动态, 很多人认为她喜欢玩弄“形式主义”, 建筑形态是凭主观感性随意捏就而成。其实扎哈所特有的建筑语言形式是经过严谨的理性思考和生成逻辑得到的。在设计过程中, 扎哈会对场地进行分析, 将环境中的影响因素转化为数据, 以此作为参数, 然后通过软件程序编写相应算法, 再由计算机生成多种方案结果, 最后从中挑选出适合方案, 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这种设计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过程, 最终的自由形态只是一系列逻辑过程的自然结果, 而不是在设计开始就先构想出流体形态。

通过分析扎哈的建筑作品, 能够发现在非常规、偶然、流动的形式背后, 是有其生成逻辑的。

(1) 将自然物抽象化

扎哈在近几年的设计过程中一直关注场地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 努力寻求建筑和环境的协调, 因此扎哈总会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 比如将河流、树木、冰川、岩石等自然之物进行抽象化处理, 然后引入到建筑形态设计中,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抽象、模仿, 而使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 让建筑与环境能够产生对话。例如位于哥本哈根的奥德罗普格园林博物馆扩建工程, 其曲线造型就源于动物的有机形态, 使得建筑与周围地貌成为一个整体, 很好地融入了环境当中 (如图6) 。

(2) 建筑形式的分形处理

分形几何被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 极大地丰富了建筑表皮形式, 使建筑立面更加具有节奏和韵律感。运用分形原理的非线性建筑, 表面上看起来异常复杂, 但其实它是由许多具有相似几何形式的简单体共同衍变而成, 建筑整体与局部之间存在自相似性, 消除了绝对中心化, 而个体间的联系和作用成为主要角色。例如扎哈设计的黎明之塔就运用了分形理论 (如图7) 。

(3) 通过拓扑生成空间形态

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形式是标准的几何形态, 通常由六个面组成, 各空间之间连贯性不强, 扎哈为了使平面更加有机、流动, 则采用拓扑理论, 生成众多的相似空间形态, 这样的空间组合更加连续、自由、统一。例如建于意大利阿夫拉戈拉的高速火车站, 其内部空间连续、相互渗透, 各个功能空间连成整体, 既表现出了强烈的速度感, 而且方便了乘客的交通路线 (如图8) 。

(4) 对界面进行消解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 各个建筑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隔界面, 但在扎哈的作品中却在消解这些界面的边界, 使边界模糊化、不确定。扎哈的建筑多以复杂曲面出现, 这就造成建筑表皮是多维度、多曲率的, 各个建筑界面向四周自由延展, 屋顶可以向立面延伸, 楼板与墙面连成一体, 消除了各要素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例如扎哈设计的圆锥平顶当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外观形似一个有机生物体, 各个面之间已经没有了界限, 立面成为了屋顶的延续, 使得建筑看上去整洁而且统一 (如图9) 通过算法涌现生成, 要素之间建立了联动关系,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参数化设计。

(5) 将数字化建造技术引入建筑领域

随着数字化建造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成熟, 并且由于非线性建筑形式非常自由、复杂, 因此数字化控制技术、3D打印技术等被引入到建筑界, 为这些异形建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扎哈的作品是非线性建筑的代表, 其建筑形式与空间都是以流动、连续、多维度著称, 这就给施工建造带来了极大不便。而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 则解决了技术难题, 不仅提高了建造效率, 而且能够借助计算机程序精确指导施工过程。

4. 结语

扎哈·哈迪德是当今建筑界炙手可热的建筑大师, 由于她的概念构思超乎寻常, 建筑形式夸张、充满未来主义色彩, 因此备受争议。有的建筑师指责扎哈只注重建筑表皮, 走的是“形式主义”, 建筑形式过于强势, 破坏了周围的环境;而有些建筑师则极力追捧扎哈, 模仿她的建筑风格。但通过分析扎哈的建筑作品, 可以从中发现, 扎哈已经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一套建筑语言体系, 丰富了当今现代建筑设计语汇, 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方法, 而且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建筑领域, 这些方面都对建筑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建筑师和学生可以学习扎哈的建筑思维方式, 并从她的建筑中吸取一些前卫的设计手法, 对自己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欣欣.动态构成及其他—哈迪德的视觉艺术[J].湖北:新建筑, 2001 (1) :13-17.

[2].陈坚, 魏春雨.浅析扎哈·哈迪德设计思想之衍变及形式语言之逻辑[J].湖北:华中建筑, 2008 (12) :7-11.

[3].高伟.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浅析[D].山东: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硕士学位论文, 2008:6.

[4].高岩.参数化设计—更高效的设计技术与技法.北京:世界建筑, 2008 (5) :28-33.

[5].孙伟娜.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解析—基于空间关系模糊理论研究[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建筑技术科学学科硕士学位论文, 2012:11.

上一篇:安林煤矿下一篇:高校体育资源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