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智慧

2024-10-17

理性智慧(精选9篇)

理性智慧 篇1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 有些班主任简直就是“苦行僧”。可是“白加黑”的辛苦为什么没换来学生的体谅与感激? 这不能不令人深思:班级管理需要理性和智慧。

班级管理需要尊重心理发展规律。学生的心理在不断变化、发展。幼年对老师依恋。少年渴望独立、竞争, 班主任如果以理想化的标准, 要求整齐划一向同一方向发展, 学生感到老师剥夺其独立发展的空间, 彼此之间便形成一堵“墙”。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风暴期”, 需要班主任走进心灵, 若不能尊重教育规律, 学生体会不到老师的关爱, 久而久之, “墙”更高、更牢固。所以班主任要放下高贵的姿态, 主动亲近学生, 对急需解决的问题, 表现出热情关心, 并采取共同商量、共同探讨的方式。对一些不良苗头, 要做好预防工作, 因为这些苗头可能像“破窗效应”那样会演变为大问题, 正所谓“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生感到老师是在真心关爱自己, 觉得老师的温暖和可亲可敬, 就有信心沿着光明的未来, 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个性的创新一代。

班级管理需要“和风细雨”。“暴风骤雨”式的管理, 抛给学生的是“苦口良药”, 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 学生定会断然拒绝接受, 也使日后教育艰难低效。“和风细雨”式的管理, 使用的是“糖衣炮弹”, 学生感激老师, 使教育变得甜蜜而意义深远。班级的小洁 (化名) , 每节课都和同桌搞小动作, 还不时转身和后面同学讲话, 显然讲的是与学习无关的话。那天, 我漫步走到她身边, 她才静下来, 当我刚离开, 她的声音更大了。我没有大声训斥, 而是恳切地问:“为什么上课讲话?”她小声嘀咕:“反正我也考不上高中。”面对此情此景, 我却态度更温和, “和风细雨”地引导:“还没中考, 你怎么知道?”她抬头看了看我, 然后低下头看书, 不讲话了。之后, 我惊异地发现她学习态度彻底变了, 不但不讲话, 还认真听讲。后来, 她如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教师节那天, 我惊喜地收到了她的贺卡, 她用蘸满感情的墨汁写道:“老师, 您情真意切的话语、和蔼的面容、善解人意的心灵, 让我终身难忘!您还记得‘还没中考, 你怎么知道’这句话吗? 它对我影响多大呀!那时, 我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 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教师节, 祝您笑口常开, 全家幸福!”读着真诚祝福的话语, 我感动不已, 泪水盈眶。我仅仅尽一个教师的职责, 就换来了这份无价的师生情, 我很欣慰, 也很幸福。“和风细雨”的管理, 处理问题学生要避免情绪化。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要多讲道理, 多呵护关爱;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及时提醒, 表明观点, 学生才会不断进步, 茁壮成长。此事让我更坚信:管理需要有智慧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 不能称之为真正池塘;没有智慧的爱, 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

班级管理需要把握好“分寸”。恰到好处地把握管理,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成就教育的大智慧。一渔夫靠鸬鹚捕鱼为生, 每次从鸬鹚脖子挤出的“战利品”, 都要留下三条小鱼犒赏鸬鹚, 不多也不少。为什么给三条是恰到好处? 原来, 给多了, 吃饱不干活;给少了, 无法调动捕鱼积极性。哪怕贮进脖子不吃也不能少给, 否则会罢工。一次, 老渔夫少给一条, 鸬鹚们两眼都紧盯渔夫, 好像在说:“还有一条呢?”眼神真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 直到每个给三条, 它们才愉快地跳进水里捕鱼。这则故事启发我们班主任:管理要恰到好处, 学生才能享受美的陶冶, 情的感悟, 理的启迪。班级时常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如学生打架、离家出走、突发疾病事件, 需要班主任启动应急机制“急诊”, 但由于这些突发事件有情绪性、伤害性等特点, 所以处理时要恰到好处地把握。记得一次, 班级的小明 (化名) , 突然离家出走, 家长打电话, 责难数学老师批评不当造成。作为班主任, 我一边安抚家长, 一边联系这位学生走得近的同学, 最后在一家网吧找到。事后, 我对家长、小明敞开心扉。恰到好处的真诚沟通, 换来家长的坦诚相待和学生的愧疚, 化解了矛盾。

班级管理需要理性和智慧。时下, 赏识教育成为教育的亮点。班主任不要总把批评、指责挂在嘴上, 把严字写在脸上。有的学生希望当众表扬, 心里才舒服过瘾;有的喜欢老师个别进行导向性赏识, 觉得这样的表扬鼓励才真实, 心里才踏实;有的希望老师表扬含蓄一点, 既不要说得太明朗, 又要让别的同学知道是在表扬他, 他的心里才高兴; 有的场合适合三言两语的称赞, 有的场合却要老师有根有据, 深入浅出地进行夸奖。■

理性智慧 篇2

智慧人不乏应有的理智

有关资料表明,冯小刚的确是华谊股东,且投资于海南旅游业;但如果以此断定其在春晚中履行的是华谊兄弟公司演员经纪人的职责,把马年央视春晚导演成了华谊兄弟公司的股东扩大年会,那也失之偏颇,至少是低估了央视的智慧。冯小刚的个人意志未必能左右整个晚会的价值取向,不能不兼顾央视的包容性。用人性假设理论来说,央视对冯小刚的聘用是基于他是一个智慧人,不乏应有的理智。

迄今为止,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假设都是针对劳动者的,如果将行为科学学派曾先后提出过4种有关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用在管理者身上,颇令管理者尴尬。然而,当“国家治理体系”理念的提出,需要对管理行为进行“治理”的时候,管理者的人性假设就难以回避;如果我们想避免在性善性恶的纷争中无休止的扯皮,求同存异,那么将管理者视为智慧人则是必要的。智慧不仅仅是聪明、机心,还包括对原则的设定与变通的理智。当然,智慧相对于道德判断而言是中性的,既可能表现出真善美的一面,也可能向假丑恶方面演化,

至于显露于外的是善还是恶,除了个人品质,正取决于外界环境与当事人对外界环境的理智判断。

趋利避害是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动力,智慧人的理智是由趋利避害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在“获得收益”的条件下往往采用充分必要性论证策略,而在“避免伤害”条件下则采用充分性论证策略。相对于冯小刚而言,假如组织春晚对华谊兄弟公司有利,他就没有理由不加以利用。然而,这仅仅是就其本能而言。冯小刚的理智会告诉自己,即使想在春晚中为华谊兄弟的利益代言,那也必须是正当的,即进行正当管理;否则在众目睽睽之下反而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这实际上是理智层面的趋利避害,与质疑者按照其本能做出的判断不是一回事。所谓正当管理,指的是管理行为中具有相当程度的正当性。只要质疑者无法就这种正当性本身进行证伪,冯小刚趋利避害的价值取向就无可厚非。

取之有道才是根本出路

从财报的角度进行分析,华谊兄弟似乎陷入了在影院急速扩张中出现亏损等困境。但这不能作为冯小刚一定要在主导春晚时进行不正当管理或者不当管理的必然理由。作为一个智慧人,需要理智分析华谊兄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假如华谊兄弟出现亏损是影院急速扩张造成的,那么他在春晚中为华谊兄弟代言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颓势。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管理者遭遇了不当对待,比如受到权力寻租的阻击等等时,他们会转移这种攻击行为,由此构成不当管理的前因变量。实施不正当管理的前因变量同样如此,但也不能无的放矢。

用理性和智慧来看待考试 篇3

年末将至,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测试时间。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次次的学习考试?在此,老师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

有两位妈妈,她们都有一个爱画画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客人欣赏。”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带来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第二个孩子无法办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了,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他手中尚未完成的画。

三十年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一墙一墙展览的画已经不感兴趣,而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人们把第一个孩子的画从墙上揭下来,扔进了纸篓,又将第二个孩子扔在纸篓里的画捡出来,贴在了墙上。

习惯了鲜花与掌声的包围,习惯了急于求成的表现,其结果往往是肤浅、浮躁,是虚荣与粉饰过后的昙花一现。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时的风光,而在于长期的积淀。学习不是百米冲刺,学习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人的耐性和耐力。

作为对一个阶段所学知识的检验,考试是我们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但同时,考试又不是我们学习过程的全部,而仅仅是学习过程中一个短暂的节点。这就需要我们能理性而智慧地面对。我想我们除了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务实外,还要充分认识到考试必然会有分数的差异,但分数并不等于“成绩”,更不等于我们学习的“收获”。需要我们极大关注的是“分数”背后的知识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把考试真正作为不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会沉着冷静地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个人能力才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在这短暂的节点,面对令人失望的分数,我们不能一味地唏嘘,面对满意的成绩也不用沾沾自喜。

请相信,你的生命价值不只为分数而高扬,你的人格魅力不只为分数而存在,健康、快乐、平和、幽默、善良、诚实、睿智、无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过程结出的甜美果实。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放下包袱,平和心态,理性而智慧地看待考试,正视分数。祝我们每一位同学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都能运用智慧,挑战自我,从容自信,一起加油,“从这里开始”,让我们一起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

浙江宁波 315101)

运用生成智慧, 理性生成课堂 篇4

1 抓住契机, 动态把握生成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开始。然而,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新型学科,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的一个疑问、一个创新的想法, 常常会将教师的预设打乱, 影响到预设教学任务的完成。此时, 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选择, 对教学预设进行调整, 适时让新的问题成为课堂新的生长点。

教学案例:Word中的查找和替换。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学习了Word中文字的替换, 那么能不能在替换时同时进行一些特殊格式的设置呢?如何在替换文字的同时一并修改文字的字体和颜色呢?

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探究, 尝试在替换界面进行目标文字格式的设置:选择需要的字体和颜色等。然而此时, 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生1:老师格式设置里有上标和下标, 我想将二氧化碳替换成CO2?可为什么总是设置成CO2呢?

生2:老师以前教过我们用公式编辑器编辑数学公式, 那假如要替换公式, 如将31/2替换成21/2, 该怎么替换呢?

学生提出的疑问并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 但学生的想法非常好, 在学习替换的过程中, 已经联想到了化学和数学的知识, 并试图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精神。这可是一个好的动态生成资源, 决不能错过。

师: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其实是关于在Word如何将目标内容替换成特殊字符甚至是图形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在替换界面中应用有关特殊字符的设置, 并最终运用“剪贴板内容”解决这两个问题。同时,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师:假如将第一位同学的疑问改成:将CO2替换成CO2, 除了运用刚才的方法外,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解决思路吗?

反思:课堂教学的进行是非线性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关注课堂的动态发展, 当教学没有严格按预设进行, 而产生了新的问题时, 教师必须根据情况, 灵活做出选择。例如在本案例中, 学生在学习替换时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 提出了化学和数学课中特殊的表达式如何替换, 使课堂形成了新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及时把握, 深入探究, 使学习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 使学生对于替换的理解和掌握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2 分析鉴别, 科学选择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产生的困惑或提出的创意, 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和鉴别。首先是看生成内容是否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其次要看生成内容是否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仅仅是少数学生的个例, 在此基础上对生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教学案例:元旦汇演计分器——Excel函数应用。

师:电视直播类比赛中, 选手的评分都是当场计算。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汇演就要到了, 请同学们用Excel设计一个评分器, 当8位评委打完分后, 能使用评分器尽快地计算出选手的得分, 并对选手的成绩进行排名。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设计解决方案。

生:选手最终得分就是8位评委评分的平均分, 可以使用average函数实现。然后运用排序方法对平均分进行排序, 确定名次。

到了这一步, 教师根据预设的方案已经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但此时完成较快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思路。

生1:老师, 你的方法不科学, 公平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分, 像央视青歌赛和奥运体操类比赛中都是这样计分的。

生2:刚才设计的方案虽然能解决问题, 但节目表演是按顺序一个个进行的, 每表演完一个节目, 名次会产生变化。如果每次都要通过排序确定已演节目的名次, 操作太烦而且慢, 能不能设计成自动动态生成, 计分器一输入评分, 名次就出来了?

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新的解决思路, 而且一般的比赛计分也确实是这样处理的, 这可是非常好的生成资源。但笔者在权衡之下, 对于两位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个舍弃, 一个采用。思考过程如下:第一位学生提出的思路比教师预设的更科学, 也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新的挑战, 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探索后完成任务 (去除最高最低分方法如下:sum (*) -max (*) -min (*) , * 为数据范围) 。第二位学生提出的思路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但要完成任务会涉及rank函数的运用。这对于本节课而言, 是一个过于超前的任务, 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 同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要在当堂完成也会碰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笔者只能舍弃, 并改为拓展任务, 供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进行思考。

反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方面课堂容量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对于生成内容的知识范围要进行合理选择, 不能面面俱到;要分清轻重缓急, 不能偏离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一样, 有时学生提出的思路仅仅代表个性化的意见, 不能代表全体学生, 这时也必须有所选择, 不能围着少数几个学生转, 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学情。

3 关注导向, 有效把握生成

课堂教学有其要完成的整体目标, 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要进行整体的把握。反映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课堂生成的目标导向, 生成的内容应是积极有意义的, 有它的价值性, 不能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取向。像信息技术这样的新型学科, 技术的日新月异往往会让大家对技术的价值与技术的道德产生不断的思考和审视, 此时, 更需要教师对教学生成内容的价值导向进行有效的把握。

教学案例:网络应用中的安全。

笔者在教学设计时,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一个不久前发生的案例引入:宁夏14岁黑客网银盗款上万元, 来分析网络安全如果不重视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师:同学们, 那我们要如何使我们安全的使用网络呢?下面……

正当教师逐个探究分析病毒防范、加密解密、安全密码等安全方法时, 发生在学生中逐渐由细微到热烈的讨论打乱了教学节奏。及时了解下来, 学生中有这样的几点讨论:

生1:我爸爸上次打开了一封带病毒的邮件后, 整个计算机就崩溃了, 后来计算机里存储的公司重要资料都没有了, 太可怕了。

生2:恩, 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 我以后网银什么的, 能不用就是不用。

生3:老师讲的几个方法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啊, 反而使我更怕了。

学生的讨论出乎笔者的意料:学生在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同时,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视网络安全为洪水猛兽, 甚至连对正常的应用都有所顾忌, 因噎废食, 这可就背离了教学设计的初衷了。笔者及时进行调整, 对学生进行分析:1安全是适度的, 绝对的网络安全是没有的, 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去防范。2良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负责任的使用网络才是最重要的, 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们养成一些安全使用网络的好习惯。3网络安全事件如果触犯了法律, 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学科, 很多教学课题的价值都需要探讨和引导, 如我们常说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就是在探讨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网络。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时刻关注课堂生成的价值导向性, 当出现无意义的或错误导向的生成时, 教师要正确引导, 使学生回到有效生成的道路上来。

总之, 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 使笔者有如下感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师生一起向求知方向挺进的奇妙旅程, 是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 情感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 教学中随时出现的“意外”, 常常会有超出预设的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资源。此时需要教师运用智慧, 对多变复杂的生成情境进行科学把握, 形成探究互动的良好氛围, 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灵气, 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理性而有效的生成。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 1997 (9) .

[2]郑金洲.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3]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理性智慧 篇5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师范校园文化

现今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传感器、控制器、互联网等技术形成了物联网,这也成为新的承载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载体,且形式日益丰富。为了将学校的学习环境、生活服务平台进行深度优化,也为了使学校管理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可视化的管理,物联网可以说是最为适用的。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其重心不再注重于文字和数据从简单的计算机处理发展到与声像、通讯等技术相结合,而是在于人与物之间的交互体验,人与物的相融合,这即对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承载方式做出了丰富和創新,又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所需的新环境和创新发展做出了大幅的改善和提升。

1 智慧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1.1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

不同的文化特征对应着不同的群体,而校园文化特征却对应的不仅是在校学生,还涉及教师和管理者这几类群体。所以此类院校中的群体文化也是不同于普通院校。因此,我们可以分为这几点:第一,“师范性”:此特点探其根源不外乎是教学方法的体现、师德的树立以及提高学生的质量。第二,创造性:创造性是发展师范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设想一下如果缺少了创造性,那么校园文化就无法被继承和发展。如何继承和发展校园文化,是需要把学校推陈出新的教书育人的理念以及与时代相符合的传播手段相结合,才能在校园中积累和沉淀下来优秀的文化。

1.2 智慧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依据大数据平台整合全体教职工、师生的信息,并且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迅速上传到学校数据库,优化全体在校人员的教学工作与生活,从而形成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智慧校园文化的核心:第一,计算机信息技术渗透到师范院校的各个领域和服务平台,突出在校人员的个性化;第二,打破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壁垒,学科与学科的交叉、环境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国内外信息的有效互换;第三,依托庞大数据库,为广大在校人员提供智能化、综合化的服务平台。那么结合智慧校园的特点与师范校园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智慧师范校园文化的定义归为:通过智能智慧化的信息处理手段,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泛信息化环境,并且培养优秀师资、树立和宣传师德具有重要意义。

2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存的问题以及原因

师范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师范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基础设施、人文思想精神、学校规章制度。“创造性”既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充要条件,所以该特点应从培养出的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体现出来。但现如今,似乎“为人师表”,“尊师重教”的观念越来越淡薄,教师综合整体素质不高,我认为,针对当下现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诸多“品牌”院校不得不向综合类大学转型,这样一来使得学校的办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要以综合类大学为标准。与此同时,学校性质的改变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发生了转变,学生在课余时间虽然可以参加的活动种类变多,但是这些活动多为时尚、娱乐型,而师范性、学术性、思想性的活动越来越少;另外,想要打破师范教育封闭的体系走向多元化,这其中需要更多的创新力来推动,但是当下校园内“跟风”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校园文化在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无任何内涵;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院校领导、教职工、在校学生,但是当今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只有一部分学生,而任课教师、各部门职工等人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高,很少参与,也只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参观和评价。学校中各部门不积极的相互配合直接限制了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今,校园文化传播之所以没有成为影响广泛的一项活动,是因为专业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师资力量分配的不平衡所阻碍了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探索、创新和继承。

3 依托于物联网智慧师范校园文化的理性分析

现今,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世界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物联网构成的世界,以传感器、数据库等多种技术手段将人与物联系在一起。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感器、互联网等技术具有共享性、互动性、虚拟性、包容性等特点,所以通过物联网营造的这种环境我们可以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物联网营造的环境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给师范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物联网被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物之间的交互”。这说明了新物联网环境赋予所有物体交互性的特征。物联网环境下的校园文化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都是网状模式进行的。由此可见,物联网环境打破了时空上的局限性,使受众不再居于被动的地位了,极大地提升了参与的积极性。一位著名传媒学家曾说过“在网络空间冲浪的人没有停泊的锚,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透视点”。物联网环境建立的师范校园环境打破了真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严格界限,可以很快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方面得到运用,许多师范校园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弥补人文方面的不足,建设校园环境。

4 结语

对于当前师范院校建设校园文化而言,突破传统校园文化界限,利用物联网建立一套新的智慧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非常利于在当下学校转型中“师范品牌”等诸多文化的建立,这种改革的思路和角度无疑很有意义。总之,利用物联网的理念,以其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为依托,均有效地解决了在校人员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需求。在这段理论投入于实践这段时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认为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可以采取试运行的方法,在试运行期间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完善整个由新媒体建立的系统。

参考文献:

[1]黄怀荣.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D].北京师范大学.

[2]陈明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

[3]吴旻瑜.“互联网+”高校:搞笑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

[4]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理性智慧 篇6

陶行知先生曾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致意思是:实践是获得认知的必经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文中指出: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思想不谋而合。数学实验提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后获取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思想的体现。

数学实验融入了课堂,选择数学实验的内容按一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安排,实验的内容一般是比较成熟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因此,在数学实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实验是否合理,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实验的素材要充足

在数学实验中,实验素材的选择和准备很重要。充分的实验准备,合适的材料准备,能促进实验有效进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一课,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学生课前准备长方体纸盒2~3个,课堂上用来观察、实验、验证,发现长方体面、顶点、棱的特征。在这里有一种特殊的长方体,那就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的长方体,再加上正方体纸盒在生活中也比较少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事先准备好这些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以便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观察、研究,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

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课堂上实验所探索的常规方法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准备实验素材时,课前要求让学生剪出一些三角形,这里的三角形素材要全面,既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也要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准备到这里,看似材料准备比较充足了,因为三角形按角分,就这三个类别。其实不然,有经验的教师还会准备一组特殊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看似差不多,但并不是完全相同,实验时根本拼不出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完全相同”的真正含义:大小一样,形状一样。

教具、学具等实验素材是数学实验的关键,不同的实验材料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效果。教师要有优化创新的意识,依据实验的目标与内容精心筛选、合理改进,甚至主动设计出合适的实验素材,提升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的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数学实验是十分有效的再创造教学方法之一,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动手操作,真实的数学实验需要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价值有预期的目标,实验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如三年级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和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让学生经历一种探究学习的策略,即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如果在实验开始前,教师认为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直接告诉学生袋中是5个黄球和2个白球,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活动。其实,在实验前根据“袋中的黄球数量比白球多”,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这一结论。这样的实验,看似达成教师的预期目标了,其实不然。但如果教师定位于“体会随机思想”,不告诉学生们袋中两种颜色的球的数目,而是让学生在摸球实验中体验有时能摸到黄球有时也能摸到白球,但为什么摸到黄球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不一样呢?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学生们发现摸到黄球的次数比摸到白球的次数多得多,由此推测袋中的黄球数量比白球多,最后再揭开谜底,让学生体会到“可能性不仅有大有小,而且它的大小是和数量多少有关系”的。在这样一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随机思想又经历了统计,还有揭开谜底的强烈兴趣。

由此看出,数学实验需要鲜明的教学目标,凸显实验的教学价值。只有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组织数学实验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数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实验才不会演变成看热闹的“伪实验”。

三、实验的内容要适度

新课标提出:“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一个科学的数学实验往往有七个探究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三、设计实验;四、进行实验;五、分析论证;六、得出结论;七、评估交流。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根据实验内容可能有所侧重,但必须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索的过程。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片段

1. 根据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提出猜想。

(1)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想说些什么?

(2)三角形的世界实在是太大了,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妨从我们熟悉的三角尺开始,看看有什么发现?

(3)根据三角尺已知的内角度数,算一算三角尺的内角和。

(4)再算一算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尺拼出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

2.提出猜想:刚刚我们研究的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180°,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呢?这就需要验证。

3. 实验验证。

(1)第一层次:教师提供的三角形。

①先量再算,验证猜想,交流结果,感悟误差:量的时候可能会有误差,这就需要寻找更好的验证方法。

②引导拼: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三个内角合起来就应该能拼成一个平角。学生实验,拼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观察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

③交流:画一画、撕一撕、折一折。

④思考: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能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了什么?

⑤质疑:现在能不能肯定“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呢?

(2)第二层次:学生自己做的三角形。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自己做的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

②交流:通过验证,有没有验证出内角和不是180°的呢?

③小结:自己做的三角形,大小可能不同,形状也可能不同,但是通过验证,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4.交流回顾:我们是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才得出今天这个结论的?

……

《三角形的内角和》属于探究归纳式实验,这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数学实验样式。虽然很多学生早已听说或者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到底是不是180°呢?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让学生的思维在同与异中不断比较、辨析,让知识变得清晰、明了和深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实验撇开显性的行为操作,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得到一个结论,而是重在让学生经历规律探索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数学实验的样式也是多样的,但实验的内容一定是适度的。学生探索的规律往往是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如果内容难度太大,层次跨度太大,比如不带领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三角尺入手,不以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为载体,而是让学生面对各式各样的三角形,直接抛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的实验不仅达不成预期教学目标,反而徒增学生的负担,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还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四、实验的指导要适时

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学生们的实验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指导再创造意味着在创造的自由性和指导的约束性之间,以及在学生们取得自己的了却和满足教师的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在数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每个实验都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地点拨、指导和评价,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这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要让学生经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如何合理指导学生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片段:

【环节1】教师:“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时,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想想它会转化成哪一种图形呢?”学生七嘴八舌:“我想转化成三角形来研究。”“我想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研究。”“我想转化成长方形来试一试。”教师适时引导:“转化的方法有哪些呢?”生1:割补法。生2:拼合法。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环节2】小组派代表交流。第1组:我们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2。第2组:我想把两个同样的梯形拼成三角形,结果发现不行。第3组:我想把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长方形,也不行。一般情况下,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环节3】面对第2组学生的疑问:“梯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真的不行吗?教师就可以适时点拨:“既然你们小组用拼合的方法得不到三角形,那用割补的方法可以吗?”也许,学生就能发现第二种方法了:把梯形沿着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后,加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面对第3组提出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该是让学生去自主选择去探究。关注这小组实验过程,当它们不论是割补,还是拼合,都无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他们指点迷津。

“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说明你们真的很爱动脑筋。要不我们换个角度,不如先把梯形先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看平行四边形可不可以通往你们想要的长方形?”通过教师这种“看似无意其实有意”的指导,或许学生就能发现将梯形直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种发现的欣喜,必然在其脑海中沉淀为较为丰富的数学思维经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实验中的导航作用,使得每一个数学实验的设计都要和教师的讲解相配套。教师在恰当的时机适时点拨、指导、评价,有时是帮助学生调整实验的方向,有时是给学生渗透方法,有时是恰如其分的激励评价,有时是引导学生反思比较,等等。只有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刻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才能逐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性智慧 篇7

为了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笔者运用FLASH精心制作了课件, 设计了教案, 开始了第一次试用。

教案设计流程:

这样的课不但没能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调控 (纪律需要教师花时间组织) 、学习的兴趣 (整节课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超出一般课堂的学习兴趣, 更多的是对网络课堂的新奇) 、反馈的手段和信息 (用FLASH制作的课件, 交互能力没有, 信息反馈手段没有, 与一般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效果差不多) 、传统学习手段是否需要引入网络课堂 (在认识概念这一环节, 要不要让学生动手剪一剪) 、网络教室存在的价值 (网络教室的功能如何发挥出来) 等众多问题一一呈现。这使笔者认识到:从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思想认识与实践运用能力方面, 从多媒体辅助课堂到网络教室的运用的转变, 我还需要恶补。

问题的解决:经过几番斟酌, 我最终在电脑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瑞博教学平台, 这是一套师生参与型、能够及时调控并反馈双方信息的系统, 能够有效解决一般教师网络运用技术能力不足的缺陷, 使得像我这种虽然有一定课件制作能力但网络技术尚有待提高的教师也能自如使用。并且它所具有的信息搜集、汇总、反馈功能使我能很方便地知道学生的答题情况、正确率, 且能实现让学生自主求助、个别化学习的目标, 看来“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这一路走来, 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大潮,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发展与包容的轨迹:由最初的盲从到理性的选择再到智慧的整合。

一、我们所处的阶段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其立足点应该是数学学科, 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 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的, 因此, 促进师生互动是基本特征, 全面整合多种资源是保证, 教学设计是灵魂, 立足于网络技术是根本。

二、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何在

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 首先是教学环境发生变化, 由常规媒体的教学环境向数字化教学环境发展, 如校园信息网络、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等;其次是教学材料的种类、数量、呈现方式发生变化, 如在传统的文本、图片基础上, 增加了音频、视频、动画等, 数量更加丰富, 适合不同学习的需求;三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过程。在这种与传统课堂迥异的教学环境下, 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需要寻找到一个突破口, 找到一个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便于大家操作的教学流程。通过实践, 我们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其基本流程是:创设情境, 引出任务—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成果汇报、巩固理解—实践练习、应用创新。在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中, 信息是多种双向传输方式:师←→生、生←→生、网络←→生 (网络) 、师 (网络) ←→生 (网络) 、生 (网络) ←→生 (网络) 。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 进行自主学习, 也可以通过网络间接从教师、同学处获取信息,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这都是传统的课堂所不具备的功能, 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独有的优势。

三、观念是灵魂

思想决定行为, 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 很多教师认为教学中运用了课件就是整合, 这是一种对整合的低层次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 信息化能力的运用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成为课堂的主导。以《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 最初大家的讨论认为这一课的内容不适合选为参赛内容, 因为动手性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占主导, 这样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显得可有可无。但经过改进后,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评价这一环节的作用, 利用瑞博教学平台制作了反馈系统, 学生练习的答案能迅速地汇总到教师那里, 同时学生也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并且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 因此, 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成败。

由于条件的限制, 目前对整合的探究只能停留在对赛课和研究课的研讨上, 教师还不能保证学生能在网络教室里上家常课, 很多研究成果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和运用。而且信息技术教学牵涉教师的精力太大, 亟待有一套教学资源库, 不至于教师每项工作、每个环节的制作都要从零开始。

理性智慧 篇8

一、感性认知, “随性”阅读

课外阅读有别于课内阅读, 应当突出阅读的开放性和广泛性。笔者认为, 要想达到课外阅读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就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营造阅读氛围,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无论是阅读的方式, 还是内容不妨让阅读“随性”一些。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 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理性思考, “反刍”阅读

感性认知是阅读者走进文学作品的“敲门砖”, 而理性思考则是阅读者把握作品内涵的“试金石”。学生只有经过理性思考, 才能由浅及深, 由表及里地走进作品所折射的精神世界, 才能进一步领悟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刍”阅读, 由粗读变为精读。

教师在课上可以组织召开课外阅读专题研讨会, 针对一些指定的文学作品, 让学生各抒己见, 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阿Q正传》中如何理解《序》中“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如何理解《序》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序》中赵太爷的“抢进”“跳过去”?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的含义?……通过层层设疑, 教师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深处。阿Q这个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 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 但更明显地具有褊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 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这些内容, 需要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有所体会。

三、平中见奇, “有声”阅读

阅读过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人后, 在主人公小弗郎士上课迟到的情况下, 文中的另一主人公韩麦尔先生并没有像往日那样责备于他, 而是通过“异常的”举止和言行来表现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故事。笔者认为, 本篇小说如果仅仅从用词角度剖析, 确实平淡无奇。作者似乎在用“白描”手法平铺直叙地向读者介绍一个故事, 字里行间也并没有采用华丽的辞藻用于点缀和修饰, 但这篇小说却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 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小说的情感因素。《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别出心裁, 既没揭露敌人罪行, 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 而是用第一人称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的。作者巧妙地将小弗郎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内在的情感和外在因素的细腻刻画, 使读者也情不自禁的深陷爱国情感的氛围之中。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要“走马观花”,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借用课上文章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平中见奇”, 通过“有声”阅读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 发现人性最善良、最纯朴、最真实的一面。

四、智慧呈现, “整体”阅读

写作需要智慧, 阅读同样也需要智慧。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不能“管中窥豹, 只见一斑”。段落之间的恰当衔接、描写对象的自然转换、故事本身的前因后果都是我们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很多时候, 我们需要有一双睿智的双眼, 运用智慧的头脑进行“整体”阅读才能读出韵味, 读出思想。

例如,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妇孺皆知的故事, 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挂印封金、草船借箭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鸿篇巨制时, 既要让学生能够读得“进”, 又能读得“出”, 不能局限于某一章节, 否则就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如有一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作为曹操的谋士, 为什么在一些重要战役决策时, 始终“一言不发”呢?徐庶足智多谋, 却“身在曹营, 心在汉”又是何故呢?要想消除这些阅读上的疑点, 就需要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才能豁然开朗。

理性智慧 篇9

1. 人文性和校本化

教师做研究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过度的形式规范和理论崇拜而冷却的。太计较研究的规范, 夸大理论的价值, 将贬损教育实践研究的真正意义。教师研究不是为了追求理论的建树, 而是基于校本实践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因此不能固守研究规范, 一定要符合教师的能力实际, 考虑教师的心理感受。为此, 我们在研究方向不变、研究目标不变的情况下适度地超越规范, 不以研究的程式和框框束缚教师。其目的是为教师的研究松绑, 让教师心甘情愿地走进教育科研, 心情舒畅地经历教育科研, 心满意足地享受教育科研。让教师意识到教学中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真实的研究才能解决;让教师意识到只有通过研究改进实践, 才能增强专业的底气和职业的自信。如, 在研究的过程中, 将行为前移, 理论后置, 研究目的是看带给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 而不是看形成多少研究的资料和理论成果。在研究成果的表达上先说再写, 只要写出真情实感, 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和归纳即可, 不必套用高深理论。这样, 教师就会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入研究, 做好自己愿意做的事。当教师对研究有了真实体验与收获之后, 再向理性的高度提升, 就会底气十足。如,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如何让学生快乐复习”“为什么传销能吸引那么多的人, 而我们的教学却不能吸引住学生”“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寄宿生高效管理”“新高考模式下语数外与选修课教学”等问题。由于习惯了提问, 问题就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先是写在自己的备课本上, 后来就出在口上, 因为我们忍不住相互讨论、研究。由于研究的问题是自己最需要的, 所以研究讨论不再走过场。这样的研究, 教师当然愿意参与。

2. 针对性和适应性

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未必都能被自身敏锐地感知和他人关注。如果这样, 这些经验可能沉睡, 或因被忽略而流失。在课堂教学、年级教导会、班级教导会、学科组会议、备课组会议交流中捕捉那些隐隐约约或转瞬即逝的有价值的做法, 即“经验”, 这些教师的经验交流令其他教师欣赏、羡慕, 并引发“我有经验吗”“我有怎样的经验”的情不自禁的内心叩问。那些沉睡或潜存的经验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教师无论是朦胧或者是清晰地感知经验的存在, 都会使他们兴奋或激动, 其实, 我们人人都拥有经验。

“经验习得”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效果的细心揣摩。通过学习与研究, 并结合对身边教育、教学案例的分析, 我们发现教师个体经验的有意识习得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那就是经验源于多维立体的感知通道, 具体说来, 就是经历“听———讲———行———悟”的过程。

“听”, 随时感受其他教师言传的亮点子、新方法。尤其是通过听课感受课堂的精彩细节, 在他人经验的启迪下反观和审视自己的经验;倾听组内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建议, 听他们介绍有效教学的点子与方法, 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讲”, 在与专家或同行的交流中积极发言, 尝试讲出自己教学中的想法与困惑, 以求得到他们的帮助与指点。只有多讲, 才能得到有意义的回应, 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产生。

“行”, 实践新理念, 借鉴新方法, 创造新经验。以具体的行动诠释新理念, 以理性的思维对他人的经验进行选择与改造, 以创造的精神生成新经验。

“悟”, 悟教学实践的“术”中之“道”。多思考自身有效教育教学实践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形成对经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中肯的命名。

不少教师对经验的感知往往处于低迷的沉睡状态, 有时甚至是“零感知”。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经验无意识或不自信导致对经验的视而不见。而研究人员看课, 就能慧眼识珠, 既可以提炼出教师教学行为实践中有价值的经验, 又能揭示出经验的“术”后之“道”。在市北高中把经验的习得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 利用多种平台 (主题教导会、示范课、研讨课等) , 通过言语交流、文本再现、视频回放等方式亮相教师、学生经验, 引导教师从听其他教师的经验中体认自身的经验, 从讲自己的经验中丰富自身的经验, 从行动实践中生成自身的经验, 从思考与自评中感悟自身的经验。通过经验的捕捉、追问和访谈, 促进教师、学生对经验的体认、归纳、提炼和表达, 使经验有骨有肉、轮廓分明。使经验从封闭、独立的个体感知和占有走向开放, 使经验由自然的淡忘、散失转向有意识的收藏。可以说, 市北高中的很多教师的经验都是在这种习得中产生的。事实上, 以自身的体验看他人的教学, 才能真正地做到旁观者清。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同时是在激活自身的经验。尽管这种经验有着差异, 但正因为差异才显示个性, 才形成多种经验互生共长的自然生态。所以, 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教师、学生愿意参与的。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面临着种种新的困惑与问题, 因此, 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使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进入市北高中教育科研的反思方式, 它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涌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反思, 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不仅能够时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 同时还可以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 而且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并且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 解答面临的教育教学困惑, 从而重建自己教育生活。

我们看到, 当教师发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 考虑如何去解决这些教育问题时, 寻找教育问题或事件的解决的方式方法时……这一切均需要认真的思考与反思。因此, 思考和反思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灵魂, 教师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和反思, 不仅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这意味着教师开始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领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叙事能使发生的教育教学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而成为无意义的东西, 它以记述下来的形式保留了“历史”, 给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教育教学活动赋予了独特的韵味, 它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更能体现作品的研究价值。

3. 主动性和互动性

市北高中教育科研, 在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生求真、务实、进取的教研文化, 使市北高中教师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的姿态、合作的状态。在市北高中无论哪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问题, 同学科组的教师就会跟着着急, 帮他找原因, 给他出主意;哪位教师要上研究课或参加赛课, 大家就帮助反复磨课, 当成自己的事来做,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氛围和做法已成为常态, 这也可以说是市北高中教育科研的优势。

团队合作进取, 优化市北高中研究氛围, 为顺利开展学校科研奠定了基础。合作愿景不是自然生成的, 是培养出来的。多年前, 市北高中就实施了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整合式评价策略,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捆绑式”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团队合作。而在开始时, 大家感到有些强制性意味, 后来尝到相互关注、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的甜头, 不仅从内心接纳这种评价, 而且教师之间的互助逐渐成为习惯。在日常交流和规范的教研活动中, 大家没有狭隘的戒备心理, 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好的做法和点子亮出来。感到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提升别人就是提升自己。互助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市北高中年级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因此而成为具有凝聚力的学习、研究团队。如, 我校地理学科组评为无锡市首批先进教研组, 历史学科组评为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先进教研组。总之, 相互能做到敞开心扉, 以诚相待。

二、充满智慧的研究实践

1. 高定位和低落脚

教育科研的目标因对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追求而显高远。但在操作时并非高不可攀。如, 对经验的形成不苛求教师标新立异或人无我有, 一切经验皆源于自身的探索与实践。循着高远的精神指向而在实践的地平线“低落脚”, 是为了教师研究的坚实起步和奋力前行。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 就在于他们能有意识地主动地对经验进行自我观照和追问, 并融入理性对经验进行改造、充实、验证, 才有了经验的完型、完善和完美, 才有了实践的飞跃和著书立说的学术底气。

市北高中的教育科研不是理论先行, 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准学术化、准理性化的研究, 不以高深莫测的理论吓唬教师, 不搞思想育苗的“大棚”, 不施思想生长的“无机肥”, 而是让思想在自然的生态中萌芽和生长。还教师以自由的心态, 给教师以思想的空间与表达的机会。无论这种表达是粗浅的, 还是普通的, 都值得珍视。因为, 它们有着实践者生命的体温。

“由大到小, 由浅入深;由小到大, 深入浅出”是实现市北高中教育科研活动微型化的基本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认识与实践借助于量的积累, 实现质的变化, 最终实现螺旋上升。其标志是课题研究从一个“大问题”变为多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 直至教师能够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通过对每个“小问题”的解决, 积少成多, 积小为大, 变量为质, 逐步实现对“大问题”的解决。近年来, 我校以江苏省“十一五”立项课题“高中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为核心, 从一个“大问题”变为多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 如, 家庭压力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教师压力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学习压力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网络游戏的应对方式研究等, 通过调查研究, 对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特别是应激源、应对方式的特点有了全面认识, 促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措施。针对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地图, 完成了国家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 提高学生分析地图能力的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全国教育技术专家的高度评价。

市北高中很重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选题本着“实”“小”“快”的原则进行,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会在许多情况下产生困惑、困难, 你要想办法解决, 这就是市北高中教师研究的课题。还有一些在教育、教学中会发现你感兴趣的问题, 这也是你可以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都很小, 研究所取的样本不大, 都是取小样本, 有的课题研究对象是几人最多不过几十人。课题研究所用的时间也很短, 有的课题一天就可完成, 最多也不过数十天, 研究结果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时间也短。由于是实践中来的问题, 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其研究是有问题指向性的, 所以研究会很快在实践中应用。

2. 宽欣赏和窄聚焦

市北高中教育科研全面关注、认可与欣赏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在“宽欣赏”中不求大求全, 而是聚焦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某些改进和突出变化, 将优势做亮、做精、做大、做强。如此“宽欣赏、窄聚焦”带来教学经验提升的高效应和快节奏, 以及教师教学个性风格的真实形成。

长期以来, 围绕课堂教学所进行的日常的听课、评课存在表面化的、形式主义的走过场, 教育科研的含金量很低等不足。近年来, 我校以江苏省“十一五”立项课题“普通高中教师行动研究范式及促进机制研究”为核心, 在立足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我校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效率的课堂→多元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诗意的课堂”的系列教学探究活动。对日常听课、评课进行改造、改进和改善的基础上, 开展了课堂诊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课堂诊断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克服不良思维定势或思维从众的现象, 从平凡中看出奇崛, 从看似没有问题中发现和找出问题。课堂诊断的过程, 是教师历练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提升自己教学判断和教学分析能力的过程。

课堂诊断来源于教学现场、面向教学现场、为了改造教学现场。只有以现实教学情境为场域, 其诊断才可能是客观的、真实的, 课堂诊断进入现场, 不只是一般的“身入”, 而是要切实做到“心入”, 也要以教育研究的科学态度和要求认真地进入。唯有如此, 现实的情境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诊断和研究的对象, 成为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课堂诊断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细节的关注和留意。只有关注和留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从教师对教学环节的处理到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到教师教学方法或手段的使用。从教师表情或情绪的变化到由此在学生中所引起的细微的变化等。课堂诊断才是真正进入了深处, 也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教学中的那些经验与特色抑或成功之处, 那些问题与不足抑或失败所在, 往往就存在或隐匿于某些细节之中, 因此, 我们抓住了细节, 也就抓住了提升课堂诊断实效的关键和核心。

课堂诊断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增长和提升。市北高中教师在进行课堂诊断时, 在发现了某些经验、特色或问题、不足后, 要做进一步的理性分析和思考, 将其原有的经验、特色或问题、不足, 再进行深一层的提炼和把握, 上升到智性的层面予以观照和洞悉。唯此, 自身教学智慧的增长和提升才能伴随其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有效教学, 其根本在于抓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需要教育科研的引领和支撑, 市北高中由日常的听课、评课, 走向具有教育科研实质意义的课堂诊断, 看起来只是校本教育科研范式和方法的转变, 其实, 它更是校本教育科研立场和属性的根本提升和转变, 是校本教育科研新愿景。

3. 长安排和短收获

当今, 教师工作的负担和精神的压力, 极易导致教师的精神疲软、情绪低迷。从长计划和安排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 又注重当下一个又一个“短收获”, 能使教师在漫长而艰辛的职业生涯中永葆专业进取的精神和研究的激情。

让教师过一种“研究的生活”, 能增强其专业能力, 使其收获实践成果, 历练教育思想, 从而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抗倦怠、抗疲劳, 达到精神的挺拔与愉悦, 最终带来的是实践的优化, 思想的生长, 精神的强健。搞课题研究, 我们不赞成理论的强行介入, 而是追求思想的自然生长。我们通过研究优化教育教学的行动, 为思想营造植根的土壤。只有行动实践, 才能生成经验、思想, 才能“在经验处生长”。这是我们的切身感受。教师在谈经验时, 虽然没有理性表述经验的“是什么”和“为什么”, 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认识与思考。由于他们真正行动了, 有感受了, 他们就能够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上说得头头是道, 这就是思想的表达。

上一篇:Vlan下一篇: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