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路

2024-10-15

理性思路(精选3篇)

理性思路 篇1

在建设中国梦的视域背景下, 对高校足球文化传播的理性思路展开探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足球文化的合理有效传播, 不仅可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从从传播意识、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能以及传播体系等方面展开探讨, 提出相关见解, 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和谐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的繁荣, 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在传播意识上, 要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足球文化传播理念

校园足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足球文化传播过程中, 首先应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播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足球文化传播来说, 其“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蕴涵主要包括:足球文化传播以心向受众为出发点和落脚基石, 足球文化传播弘扬热爱生命、健康生活的人文价值观, 足球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整个人类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 在高校足球文化传播过程中, 应注重构建合理的体育价值观, 通过树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中既有教育引导, 也有激励鞭策, 并有对个体生命的尊重理解与珍视关爱。通过多种途径, 切实将“人”放在本的位置上, 凸显审美关照, 也只有这样,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足球文化传播的人文蕴含, 弘扬人文精神, 促进体育发展和文化繁荣。

2 在传播内容上, 要以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为主线, 传递正能量

体育文化传播具有价值观念的构建功能, 通过体育媒介的传播及其产生的相应文化传播效力, 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在高校足球文化传播过程中, 应注重以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为主线, 传递正能量。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重要财富和珍贵遗产,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其要旨就是爱国主义, 其中还包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足球文化传播的内容上, 要注重通过足球运动这一媒介与载体, 大力宣传与弘扬爱国奉献、拼搏进取、乐观自信、互助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华传统美德, 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让健康的足球体育文化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新时尚, 并不断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3 在传播媒介上, 要建立多渠道的足球文化传播模式

“体育文化传播不但可以是面对面的, 也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传播。”[1]多渠道的传播模式是有效推进高校足球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 具体而言, 这些方式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资源, 扩大影响的范围。如在学校网络、广播、电视、校报等重要板块、重要栏目深入宣传足球运动与文化活动, 以及建立以“足球”为主题的微信、微博和QQ群, 及时发布和讨论相关信息与话题, 加快足球文化的传播速度。此外, 还通过校园足球体育社团、校园足球体育文化节等方式, 拓展足球文化的传播空间, 如定期举办足球摄影展、足球绘画展, 以及在校园文化节中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和演讲辩论赛, 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当然, 除了这些课外的传播渠道, 足球文化的传播同样需要与课内渠道的有机结合, 如加强足球体育课程的建设, 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教材的编写与规范等等。

4 在传播效能上, 要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平台

足球文化传播, 要想取得长期实效, 离不开传播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 而这也是促进足球文化更好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如定期开展问卷调查, 设定相关题目, 对不同人群进行访问, 跟踪问卷结果, 然后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得出相关数据, 反思并改善;定期邀请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座谈, 以平等自由开放的方式, 鼓励个人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和真诚建议;或设立意见箱, 以及利用网络工具群聊的方式, 广泛收集师生对校园足球文化传播的看法, 并针对相关问题, 集中研讨, 找出合理对策。此外, 还需要制定相关促进足球文化传播的奖惩办法, 不断完善足球文化传播的评价机制, 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师生的监督功能与作用, 将一些不合理和有悖于足球体育文化精神的行为和事件在媒介公开, 及时校正, 并能继续发展等等。以信息反馈平台的有效建立, 促进体育和社会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不断迈步。

5 在传播体系上, 要注重制度规范与有序推进

高校足球文化传播体系的不健全, 也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校足球文化传播的体系建设上, 一方面要注重制度规范, “高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认真落实, 协调分工, 并从制度上规范”[2]通过相关体育文化传播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为足球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规范保障。另一方面, 要注重行之有序地推动足球文化传播工作的顺利展开。其中投入力度的加大、足球体育设施的完善、足球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的拓展等等, 都是促进足球文化稳定有序传播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才能更好地促进足球文化传播, 而这也无疑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也有助于不断增强高校体育文化的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

高校足球文化的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高校教育工作过程中, 需要从传播意识、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能以及传播体系等方面对足球文化传播展开理性思考, 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和谐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繁荣, 助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崔俊铭.孔子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 :40-43.

[2]陈敏.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五个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0) :174-175.

[3]于颖.舞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长崎舞龙为中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9) :62-63.

理性思路 篇2

因此, 竞技体育教练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维, 能够保证其训练计划的可行性, 并且能使自己的训练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创造性, 提高训练的质量, 进而提高训练的效果, 帮助运动员得到更大提升。

基于此, 本文在此针对经济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培养思路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并进一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建设。

一、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

从本质上说,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 有充分的思维依据, 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 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

由此可以看出, 要提高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 也就是要提高其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其中还涉及到竞技体育教练员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各个方面。

从某种程度来说, 以上能力特征都受到能力和素质的影响。不难想象, 一名专业技能较差、素质较弱的竞技体育教练员无法收集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 也无法从中敏锐的发现问题, 无法通过细节进行比较和分析, 最终将其上升为理性思维。

因此, 只有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教练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才能够有效培养其理性思维。一方面, 相关院校需要针对在职的竞技体育教练员进行在职培训, 定期组织其参加相应的培训课程, 提高竞技体育教练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 相关院校应该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 通过一定的考核与激励制度提高竞技体育教练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其能够认真对待培训任务, 能够主动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二、有意识的培养竞技体育教练员进行理性思维

另一方面, 从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区别来看。感性思维往往是人类的第一感觉, 是根据事物表现现象得到的信息而产生的感觉。而理性思维则立足于真实的证据, 并通过逻辑思维进行推导和思考, 更深入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在结合各种证据的情况下做出结论。

简单地说, 理性思维更加重视逻辑思维, 更加看重证据和深层次的思考, 而感性思维则侧重于对事物或问题的第一感觉。在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工作中, 大部分竞技体育教练员喜欢用感性思维处理问题, 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这与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做事风格以及个人的性格有较大的关系, 但也是阻碍其形成理性思维的主要原因。

因此, 要培养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 相关院校就应该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其进行培养。首先, 要培养竞技体育教练员经过思考、结合证据进入深层次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和意识。例如, 在足球训练中, 一名学员的射球能力较弱, 往往在极近的距离将球射偏。竞技体育教练员并不能只看到学员的弱势, 在感性思维的趋势下认为这名学员不具备足球运动的天赋, 进而对其进行责问。

此时, 竞技体育教练员应该针对学员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并结合相应的证据进行有效整合。具体地说, 这名学员的身体存在某些异于常人的特点, 使其无法完成高效率的射门, 但是这名学员具有超强的爆发力, 其瞬间奔跑的速度较快也拥有较强的体力和意志力。在这种背景下, 竞技体育教练员经过周密的思考就会发现这名学员的优点, 就会针对这名学员自身的优势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使其成为球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换言之, 在竞技体育训练的过程中, 教练员应该在结合相应证据的前提下, 通过周密的分析得到理性思维的结果, 进而在训练计划、训练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改变, 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在这种有意识地培养下, 竞技体育教练员就能够形成理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就能够帮助其快速形成理性思维。

三、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上培养教练的理性思维

最后, 竞技体育教练员是体育训练和比赛的直接负责人和组织者。具体地说, 竞技体育教练员要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提高学员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进而在体育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名出色的竞技体育教练员, 其制定的训练计划必定是有依据的, 是经过周密的思考的完整的计划。一方面, 竞技体育教练员必须考虑学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天赋, 针对学员的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使其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潜力。另一方面, 竞技体育教练员必须对团队或个人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和结果进行周密分析, 进而制定有计划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式, 也需要在比赛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团队的合作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 竞技体育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就需要收集大量客观的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周密的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在此过程中, 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已经能够得到培养。

但必须注意的是, 相关院校应该引导竞技体育教练员在训练计划的安排和制定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客观情况和证据的分析, 将各种证据取得联系, 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在逻辑思维的导向下完成工作。此时, 相关院校就是有意识的培养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 也就是引导其更加重视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培养其理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理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 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对于竞技体育教练员而言, 理性思维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掌握学员的具体情况, 能够帮助其制定更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 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这就需要针对理性思维的形成方式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法, 逐步培养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 同时也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仑.试论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理性思维[J].体育科学研究, 2001.

理性思路 篇3

关键词:理性思维,高等教育,课程

1 应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强化理性思维能力培养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高等教育通过高层次的知识传授提升人生境界,使人达到智慧理性和智慧美德。因此,理性精神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精神之一。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在表现出思维活跃、参与能力强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理性精神的缺失就是其中之一。

许多大学生虽然经历过十余年的学习生涯,却并不具备真正的理性精神。很多人在大学阶段学习动力不足,不再热爱学习,甚至把时间荒废在网络娱乐之中。同时,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大事,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但在他们的许多批判言论中,更多地表现为各种无理性或反理性的倾向,较多浅层次的单纯个人情感的表露和宣泄。面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他们不是冷静地思考、分析,寻找合理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图一时痛快,不考虑后果,通过消极的甚至是极端的办法来发泄心头的愤恨。

还有一个隐蔽却影响更加深远的现象,当代大学生过度追求理性思想中的工具理性。他们往往乐于追求能给自己带来实利的知识,却忽略了对理性价值观的构筑,错失了真正的人生智慧。久而久之,市侩和功利限制了原本应有的远大人生抱负,使他们感到迷茫、彷徨,终生不得解脱。

大学生中出现上述缺乏理性精神的现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观念和行为中出现了一些混乱、无序的状况,导致社会上缺乏理性思考的氛围,存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享乐之风盛行的问题,尤其是在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作用下,生活趋向感性化、平面化和世俗化。这给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现行教育中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反映到大学生身上,对专业的选择越来越具有功利性。

因此,在理性氛围、理论素养缺乏的情况下,大学生容易变得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情感意志行事,以自己的好恶判断事实,以自己的主观想象建立现实之间的联系,必然会出现非理性和反理性的倾向。如果对此放任不管,是高等教育者的失职,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失败,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事实上,加强大学生理性精神建设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措施得当、因材施教,完全可以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出具备理性精神的合格人才。本文将探讨一种适用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方法——开设“理工科理性思维培养”课程。

2“理工科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课程的意义与构想

2.1 开设“理工科理性思维培养”课程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的非数学类的理工科专业都开设了专门的高等数学课程,涵盖了数学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分支的常用内容。这种教学安排经济有效,目的在于用较少的课时,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数学工具。但是,这种方式侧重“工具理性”的实践,往往忽略了数学教育对从实际问题中总结规律与概念,以及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抽象能力早已不是数学类专业的专利,掌握这些能力对各个专业的学生日渐重要。

因此,提取并组织现代数学知识中可以训练理性思维的内容,开设“理工科理性思维培养”课程,可以直接满足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需求,对非数学类的理工科学生大有裨益。即使是数学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串联原本分散于多门课程的知识,进一步强化理性思维训练。

2.2“理工科理性思维培养”课程的构想

课程之初,应该设法使学生体会到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不同,进而有意识的区分“感性”与“理性”,主动地追求理性的思维方式。窃以为,可以在数学建模的内容中,选择合适的例子,讲解科学工作者是如何将感性的经验,通过理性的分析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最终指导实践。这个环节可以安排2~4个学时。

随后的内容,主要用于由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的数学工具。最典型的就是极限,以及极限定义的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微分与定积分的严格定义,以及微元分析法的思想。这些内容是数学分析的经典内容,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初步跳出“学微积分就是背公式、做计算题”的工具性逻辑,初窥现代数学思想的门径了。当然,由于这些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对于非数学专业讲解可能需要10~12个课时左右。

接下来,课程的内容应当引导学生锻炼更加抽象的逻辑思想。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视开课专业的知识结构,选取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或者拓扑学的一些内容,用十个左右的学时实现。教学的重点并非单纯的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过程锻炼理性思维能力。而且在此阶段的最后,应当讲授所选教学内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能够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出口。

综合考虑,整个课程大概需要20~26个课时就可以完成,不会对现有课程体系产生太大的影响,甚至能够以讲座的形式,在一两个月内或者假期内开设,形式可以非常灵活。

3 结语

理性精神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精神之一。然而,部分中国大学生存在理性精神的缺失的不良倾向。加强大学生理性精神建设的途径很多,只要措施得当,就可以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出具备理性精神的合格人才。本文探讨了开设“理工科理性思维培养”课程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教授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小英.论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5(10)

[2]伍建华等.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3):36

[3]李瑞.浅谈大学新生如何学好高等数学[J].云梦学刊,2007(S1):133

上一篇:生物教学创新教育下一篇:坡度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