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教学

2024-08-28

理性教学(精选12篇)

理性教学 篇1

教学理性,指教师和学生双边主体内在的某种生存态度、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具体的教学生活中的反映,它包括教师教的理性也涵盖了学生学的理性。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最初组织、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引导以及良好教学秩序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教学理性较为集中地指向教师的教学理性,它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内在依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智慧以及人生态度的高度凝聚[1]。而在“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和经验主义的影响下,现代体育教学仍旧停留在非理性化阶段,体育教师沦为“技术熟练者”,很少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来考虑自己的教学是否理性。这不仅造成体育教学质量明显下滑,也阻碍了青少年理性的发展。如果不借助理性对体育教学进行思考和重构,如果体育教师及学生理性缺失,那么新课改也只会出现用“旧观念驾驭新内容,形似而质乏的空壳”。

一、体育教学理性缺失的表现

1.对技术的偏执,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复杂性

在“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的长期影响下,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其专业成长中喜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气力从前辈那里求取关于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普适性的实用技术和技巧,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自身运动技能的操练、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花样翻新上。

2.过于强调“教”,违背了教学的民主性

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教”的主导和权威,过分注重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违背了教学的民主性。比如教师过分讲求教学环节的紧凑衔接,而不给学生充分思考、选择、练习、表达不同见解的空间和时间,并通过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来规避、排解教学意外事件的发生。当教师的主导与权威成为一种对教学全程性的监控甚至霸权时,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显得徒有虚名了。

3.片面追求“规范”和“完整”,违背了教学的主体性

有一部分体育教师虽然从理论上承认学生是课堂里的主体,但在教学中始终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而是片面追求教学的“完整”和“规范”,忽视了学生的运动需要和个体差异。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评讲等程式化教学,致使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趣味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缺失。这种貌似井然有序的课堂,却在一点一滴地扼杀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压抑着学生求异创新的生命本能。

4.偏向知识与技能的再现,违背了教学的全面性

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挤占思维和探究空间,偏向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再现,违背了教学的全面性。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术上,而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运动需求和个性差异关注甚少,甚至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理性。有的教师把体育教学完全当作成一种具体操作流程,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理性化的体育教学并不忽视教师和学生的非理性能力的发展,相反是积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态度、情绪、价值观等非理性感受,强调以理性驾驭非理性,以生命完善、发展为终极追求,反思、质疑与批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体育课程教学更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素质协调发展。

二、体育教学理性的重构

体育教学理性的重构,需要借助师生的理性能力,对体育教学各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理性成分。为使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充满理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从给定走向重设

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的缺失,使得教育很难成为个体发展或社会重建的工具[2]。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个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且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阅读、分析、理解和解释的“教学文本”。也正是通过这种对教学目标的阅读、分析、理解、确证、探讨和解释,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才能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教学目标不是“给定的”或不是“完全给定的”,而是经过理性分析、探索和理解的途径而“生成的”或“发现的”。因此, 在确定体育教学目标时, 不仅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特别是有关体育学习方面的特征, 并以此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 才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活化

从外表来看,体育教学就是一种采用合适的形式“传递”和“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职责被认为是“准确无误地”阐释体育知识、呈现运动技能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主要职责就是“听讲”、“观察”、“模仿”和“练习”等。但是,从教师实际的“教”和学生的实际的“学”的过程来看,“好”的体育教学并不止于这些,它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对教学内容要进行二次开发,经过筛选、改造、整合和创新,使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活化。这种由教学内容的反思所产生的理智的愉悦,要超过任何外在的教学组织形式或手段所产生的愉悦,是一种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教学美感,它是学生产生和维持高水平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3.师生关系从控制走向对话

对于理性化的教学而言,教师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讨论引入到理性批评和对话的轨道上[3]。“好”的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交往、对话、理解和共享而达成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只是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传递的“授—受”关系,而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相互吸引,相互接纳,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和激励。教师对学生个性给予接纳和肯定,对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能够宽容和支持,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获得了工作乃至生命的意义感。

4.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体育教学评价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要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多元角度去审视,将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确定考核内容和标准,建立学生平时档案考核成绩,及时登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如出勤、努力程度、学习效果、互帮互学等。评价形式按不同的权重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重点突出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互助方面,教师评价要重于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等。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5.教学伦理从他律走向自律

体育教学活动与其他任何人类活动一样,是一种伦理性的活动[4]。从事这种活动的师生双方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伦理要求。就教师而言,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如“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的评价”、“对学生一视同仁”等;就学生而言,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如“尊重老师”、“客观评价自己”、“遵守课堂纪律”等。师生双方只有遵循这些教学的伦理要求,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而遵循教学伦理要求的前提在于教师“认同”这些伦理要求:首先,教师不仅从观念上“知道”或“了解”有关教学的伦理要求,而且从情感上“接受”或“接纳”这些伦理要求,并愿意受其约束;其次,不是个别教师接纳了有关教学的伦理要求,而是整个教师集体接纳了有关的教学伦理要求。只有这样,整个教学活动的伦理性才能够显现出来。

体育教学非理性化的直接后果,在于使体育教学变成一种外在于教师和学生理性的活动,而不是原本意义上理智的探险或游戏。教师的厌教与学生的厌学,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联。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身体认知的活动,人的情感、人格等必须参与其中,其本身是一种理性的探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去理解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探索种种“未知世界”,并获得“理智的愉悦”。在这一“探险”的过程中,只有理性的理解和重设教学目标、再思教学内容、建构师生对话关系、采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认同教学伦理,才能使体育教学逐步走向理性化。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78.

[2]石中英.理性的教化与教学的理性化.高教探索, 2002 (4) :10

[3]江少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 20 (4) :51-52.

[4]樊连香, 潘凌云等.体育教师教学理性的缺失及其回归.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88.

理性教学 篇2

关于教学惩罚的理性思考

教学惩罚的常见形式有体罚、心灵惩罚和经济惩罚,其后果会严重损害教师社会形象,葬送师生和谐感情,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要防止教师滥施教学惩罚,就必须强化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还要建立健全规范保障机制.

作 者:王德才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24 关键词:教学惩罚   惩罚形式   惩罚后果   防治对策  

理性语文教学主张 篇3

一、客观性——回归本真的阅读,导向求真务实的生活态度

理性语文教学尊重体验,真学语文,展示真实的自我。尊重文本,学真语文,学有用的语文。语文学习是求真的认识过程,在寻求真时,师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真情去体验去感悟。当学生认识到了真的本质含义时,也就认识到了人的本质力量,并在观察、认识真的同时,也形成了求真的意志和能力。把文本的特点上出来,不断接近真实的生活,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真,写真话,表真情。

二、准确性——感悟文本的精妙,学会妥帖地表述

关注未来合格的公民的表述能力:需要有独立的见解,能自由地准确地同时又是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思想。理性语文课堂研究文本的准确性,挖掘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在推敲涵泳、比较意会中感受意蕴;反复品赏,体会言从字顺的奥妙,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从而感悟语言的精妙;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在不断运用与积累中,感受文本的准确性所展示出来的文学色彩,从而学会妥帖地表达:能简练而清晰地概括,生动而形象地描述。

三、普适性——探索文本的真谛,传递普世价值观

理性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未来的世界公民,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为他们将来更好地生活作准备。文本只是一个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一切,不断接近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研读文本,最终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观念,形成符合常规、符合正常逻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教师作为底线价值与阅读公共规则的守护者,引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过程中,批判地学习教材,形成人类共同接受的价值观——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

四、逻辑性——体会文本的力量,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与语言一致性的关系就是语言的逻辑性。语言有意义,其意义存在于语言的逻辑关系之中。文本的力量存在于逻辑中。语文教育存在客观的规律,语文课程自身有着科学的体系,其“字、词、句、语、修、逻”等自成体系,又和谐地统一在语文这一大系统中。在基础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理性语文教学关注以谋篇布局为主体的语篇知识,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果溯因,质疑反思,在语言运用中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将语篇知识转化为表达能力,实现课文教学价值最大化。

五、批判性——直面文本的多义,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理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文本为凭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注意广开思路,特别鼓励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途径的发散思维方式。

理性语文课堂是一个说真话的环境,师生以开放的心态解读文本,学生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主动发问,学会辨别问题的价值,从而达到“更好地思考”“思考得更好”的目的。学生通过争论,价值观得到提升和重构,对文本和人生深层意义做出多元的思考,最终提升思维品质。理性语文教学,始终以培养有思辨力的世界公民为使命。理性语文课堂上,在体验享受语文过程中,生长着刻满生命个性的语文。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螺城中心小学)

不可忽视的教学理性 篇4

在生活中, 我们需要感性维护人际关系, 也需要理性解决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处理工作事物, 这二者若不能平衡, 生活也就不能平衡。所以感性与理性缺一不可并且还要尽量使二者达到平衡状态, 忽视一方都不会达到理想状态。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育领域, 人们似乎更为重视感性, 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向来比较注重情感。作为教师更应该是一位温暖的教师, 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关爱,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教师逐渐向感性的一方倾斜, 忽视了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实际上, 教师的关爱不能盲目, 需要用理性加以把握。教学活动中, 应该更多的运用理性思维进行设计和指导, 理性指导教学工作更为公正有效。

一、教学活动中的理性

教学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按照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原理选择教学内容和顺序, 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保证教学的科学与效率。

1.教材编排

遵从科学, 讲究效率就必然要用理性的思维指导教学, 教学中处处以理性为主导, 首先, 在教材的编排上要遵循客观规律。例如语文教材,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有目的, 经过许多学科专家讨论研究编排成系统, 呈螺旋式上升结构, 不能因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教材的编排。教材涉及多种文体, 教材的选文不仅具有文体代表性, 并且文质兼美, 有健康积极的思想内涵。选文的作者大多是具有较高造诣的文学大家。编排的时候, 还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由低到高, 易到难,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 教材的编排不断在改进, 人们意识到不能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其他能力的培养也不应忽视, 例如口语交际能力, 在新编的教材中, 就逐渐重视口语训练, 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 让学生进行交际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理性审视与反思带来的进步。

2.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体现理性的重要性。科学是理性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是既重视经验的积累, 又不满足于经验层次上的知识的刨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方法需要科学的选择和运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教学风格, 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若教学方法不讲究理性, 教师按照自己的喜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想怎样教就怎样教, 岂不是一塌糊涂?所以,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 应遵从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如王荣生教授提倡的, 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拿语文学科来说, 一篇课文, 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重难点, 选择教学素材, 每个程序都要有一定的标准, 设定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低要求, 鼓励大部分学生向最高要求努力。在讲散文的时候应通过诵读品味文章的优美语句, 体味形散神不散的精妙。讲小说的时候, 以范文为例, 讲解小说的三要素, 了解小说创作背景, 重点学习人物的性格塑造, 训练学生将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习诗歌时, 则要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总之无论上什么类型的课文, 讲什么内容都有其适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设计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用理性的思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教学语言

理性是一种思维品质, 语言则是思维的镜子。语言干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一语中的体现一个人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反之, 里嗦、含含糊糊、支支吾吾则反映一个人没有严密的逻辑, 思维水平不高。一堂课就像一个人, 每个板块和环节就是器官, 语言是联合器官运作的血肉, 如果器官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人就会变畸形, 课堂语言使用不当, 教学效果也会畸形。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 处处都少不了语言的引导。开头的导入应尽量吸引学生, 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上, 采用什么方式的导入更能切合本课的主题, 这是老师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的, 比如在讲古诗词的时候, 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导入, 会更吸引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与导入一样重要的就是结语, 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时段, 课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结语的最大作用就是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加深学生的记忆, 所以简洁明了、逻辑层次分明的总结性语言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加深记忆。除了导语和结语, 课中也需要理性的运用教学语言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通过质疑解答、梳理文章思路、归纳文章主旨等方式, 带领学生由文章语言层层深入, 探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性组织语言, 如怎样设计串词吸引学生去体验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怎样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框架、表现方式, 品味文章语言等等。另外, 教师要理性地对学生课上回答的问题进行语言反馈, 不能一味地给予肯定, 学生回答错误要委婉的指出学生的错误, 并且尽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答案偏离课堂内容, 教师需要把话题带回到课堂当中, 所以课堂语言的运用都需要经过理性的选择与思考。

二、教学情感中的理性

情感中的理性是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说到情感, 我们理所应当将其归到感性认识的一方, 认为感性意识调节下的情感才是温暖的。“打”和“骂”都传达着不满和讨厌的意思, 但不都是如此, 有时候严厉且“粗暴”的关怀也是有温度的。在教育学生时, 一味地顺从学生, 不让学生碰壁不利于学生成长和锻炼坚强品格, 应该软硬兼施, 不让感性冲昏头脑, 对待学生犯的错误要理性的惩戒和教育。

1.让每一朵花都享受阳光

师生关系是一种不能被感性完全主导的情感, 师生关系是一种艺术, 我们常常以感性的眼光看待, 认为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多一些感性, 少一些理性, 少一些冰冷。但理性并不等于冰冷, 师生关系中的理性应该是理智。教师最不能缺少的理智就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现实生活中, 教师偏心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小学开始, 成绩好的, 听话的学生坐在前排, 落后的学生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教师不但没有因为其落后而更多的给予帮助, 反而是听之任之, 不加理睬。到了中学, 从位置上看不出教师的偏心, 而是在语言上总是含沙射影的夸奖其喜欢的学生, 贬低那些不喜欢的学生。有的老师虽然道德底线没有低到这种程度, 但上课屡屡提及令他骄傲的学生, 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偏心, 改作业就抽几个他喜欢的学生的作业批改, 交流也是和其喜爱的学生频繁交流, 被冷落的那些后进生, 虽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但心里一定是非常不平衡, 非常无奈的, 他们又何尝不想成为受教师喜爱的学生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用理性控制自己的偏心, 使心中的天平一直保持平衡状态。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优点, 教师应该多去挖掘学生的优点,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成绩好的学生不自满, 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不自卑, 让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被特殊对待, 也没有被放弃。让每个学生不自暴自弃, 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像魏书生对后进生的要求, 不要和其他同学相比, 只和过去的自己比, 哪怕今天只比昨天多写一个字, 那也是进步!所以他们班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因为教师不偏心, 每个学生都给予同样的关注, 最后一个学生也没落下。

2.忠于教育, 不忘初心

初心是最纯粹的, 教师不能失去初心,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育人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每个教师都想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受到学生欢迎, 不打骂学生, 在生活上多关爱学生, 走进学生心灵,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光依靠感性的感染是不行的,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 独立人格的人, 不是几岁的婴孩, 给些甜头就能哄好。有的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犯了小错误可以视而不见, 学生犯了大错误, 温柔的“教育”一番, 美其名曰:不能体罚学生, 不使用语言暴力。等到学生误入歧途久矣, 才感叹学生真是难教啊。这样太感性的教师, 其实是害了学生, 学生有错误应该及时指出, 适当进行惩罚, 督促其改正, 不能因为害怕学生讨厌自己就放任其所作所为, 这样不是爱学生而是对学生不负责, 是害学生。成长总是疼痛的, 过于溺爱学生, 放任学生, 将来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痛苦。有时候强制和压迫是一种必要手段, 等到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 会真心感谢教师的这种不感性行为, 因为这是为学生好。温柔有时候是一种毒药, 感性何尝不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曾说:“对于人, 符合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 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加是人。因此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2]苦和甜是人生重要的两味, 感性和理性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两种态度, 单一的味道总会使人厌倦, 调和调和才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用理性之光照耀语文教学 篇5

——余文森老师在“张达红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十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惠安县张达红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会暨王平山名校长工作室研讨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进行。张达红老师公开课课题为《井底之蛙》,余文森老师观课,听取名师团队发言,后讲话。下面是记录整理稿。)

一、成功的团队有赖于一个明确的学术主张 一个名师团队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学术主张。我们现在的学术引领工作,就是帮助名师团队提炼教学中的学术主张,形成正确的成长方向。

团队学术主张如何形成?主张必须与团队成员共同的教学风格、追求、观点有内在的联系,是来自于团队成员日常的经验与思考。

如何形成团队学术主张?团队工作本来是点点滴滴,现在以理性之光照耀它,提取出来,变成团队的思想。

把这个主张结构化、概念化。结构清楚,有明确的学术界定,有理性的认识,使学术主张从肤浅走向深入,从模糊走向精确。

提出一个学术主张,并以这个主张指导团队的教学实践。本来是零散的,提出了学术主张,以理性之光照耀它,主张就变成团队的思想与追求,渗透到团队实践的每一节课、每一环节、每一细节。

张达红名师团队,应把“理性语文”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有核心追求的实践,最终成为一个品牌。

二、学术主张的内涵与学科学习的关系

张达红名师工作室的“理性语文”主张,是客观性、逻辑性、普适性、辩证性、批判性。

客观性:语文教学,学科内容是一种客观存在。

逻辑性:文字的展开,具有其内在逻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任何思想,都是有其逻辑的。

普适性:文本内容具有普适性。课文作者的见解,看似一己之见,但应能挖掘出其普适性的内容。

辩证性:对课文及课堂教学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批判性:即建构性、独立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成、发展语文素养。“理性语文”的内涵阐释,要有理有据,要与具体的文本、教学联系起来。“理性语文”内涵的几个方面,应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体系,融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理性语文”的圣光照耀每篇课文、每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让语文教学染上团队的“理性”色彩。

若能如此,名师团队的整个路径、通道,就打通了。

团队是区别于一般个体的。一般人是不去这样解读语文,不做这样的追求。名师团队,因为多了一个学术主张,犹如多了一个望远镜,文本解读及语文教学、课堂,许多环节就看得清楚,就更有效。

三、“理性语文”的理性课堂解读

《进底之蛙》文本及课堂,可理性审视,可深入挖掘,从中有所发现,以把文章读深,读透。

课文内容,是辩证的,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如果对文本的理解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是因为没有理性照亮它,没有点透。两种快乐,是辩证的。既可选择,但又不可以选择。井底之蛙,代表的是一种视野、眼界。

东海之鳖,积极学习未知世界,是一种追求走向。学习,开阔眼界是必要的。鼓励孩子开阔视野,是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以什么维度来审视文本寓理?是须增长见识,还是须有正确的人生观? 从这篇课文的解读及课堂学习的引导上,我们可看出应如何把握理性,并以怎样的理性来审视文本。

如果我们能做好文本解读工作,能把这一件事考虑清晰,也是一种理性。“理性语文”的概念,如何丰富,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张达红老师提出以“感性”看语文,看课堂,也是一种“理性语文”的主张。“理性语文”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还要不断地从外延、内涵上去丰富这个概念。

四、“理性语文”与课改走向 既是“理性”,就要有个正确的视角来看课改,明确教学改革的一般走向。课改的基本走向,是由教向学的转向。

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审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没有收获。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充分的表现。学生从不懂到懂,认识上从浅到深,从一般的理解到深入,这些都要能从课堂中看得见,能看出来。

如此,我们就要致力于建立课堂学习的操作系统,建立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有效体系。

教师一味的教、讲、灌,有没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没有得到发挥?

学生的学,课堂上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表现他们的看法、观念,他们有精彩的见解,是成功的教学,是最高的境界。

课堂上应让学生感受到学,学习时充满情趣、充满问题、质疑与发现,有充分的交往互动。学习,是同伴之间思考与表达,是相互质疑、互动交流,共享思考与发现的成果。

这是课改共性的追求,也应是“理性语文”的课堂实践追求。

我们是教学生学语文,不是教语文、教课文。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有困惑,有疑难,有问题,存在着可纠正、可发展的地方,最终获得发展,才是“理性语文”的主张、追求。理性,就是教学生“学”。

五、“理性语文”与育人 “理性语文”,还应对教学有自己的认识。教书育人,学科所教的内容,最终要融入学生的素养。

学科教学内容不能游离于人之外,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命。

现在的高考,是应试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生存素养。以为能做难题就是提高能力,就是提高素养,这不得见。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要素要成为学生情感、性格、精神上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溶为一体,才能说是成为素养。

教学是教学生学,是教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养提升了,有涵养、气质发生变化,才是教学。

记录、整理: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汇波

创设教学情境的理性思考 篇6

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所有的课堂环节上都十分注重情境创设,以此改进课堂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的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情境教学的基础依据,情境唯一论、情境至上论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情境创设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关键问题。

思考之一:创设情境要有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波利亚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显然很重要,然而学生想的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应起一个‘助产师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助”字上下工夫。通过教学设计。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情境,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教师把学生不仅当作教育对象,更重要的是当作发展的主体,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地激发起来。

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周长”时,一上课就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沿着自己的学具圆的边缘摸一摸,边摸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接着又用电脑课件演示蜗牛爬行围成的圆周轨迹,并闪烁这个圆的周长。这样,教师运用这个情境一下子就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这不失为一个实效性较高的情境设计。

思考之二:创设情境要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学生的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或等待领取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积极地、全面地开展内部认知心理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因此,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又恰恰要求教师心中有“人”,体现为了学生更好的主动参与、充分感受、主动学习。所以,创设情境要真正调动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先出示几组平面图形的纸片,并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能把这些纸片按面积大小排列起来吗?”学生马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依次比较每组中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通过观察、折叠、剪拼、数方格等方法,在一次又一次的疑惑、探索、成功中发现理解“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有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从而引出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思考之三:创设情境要促进学生提炼升华,带领学生实践应用。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帮助学生把经过自己探索发现的知识,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与知识进行交流,加以提炼。这样,学生的认识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得到升华,并能在教师设计的情境指导下,运用到实践生活的范例中。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创设了一个商店购物的情境: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刀、本子、铅笔等物作商品,组织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展开活动。这样,从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加减法。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创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利思考的途径,学生很快在游戏中找到规律,从而解决了小数加减法计算这一问题。这样结合生活实际情境,为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和转化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使学生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贴近生活,就在自己身边,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了“从知到行”的升华。

思考之四:创设情境要诱发学生创新欲望,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引导者,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作用重大,责任重大。教师对创新教育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创新培养的方向,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因此,课堂上富有创新的情境设计,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

关于《中国文学》教学的理性思考 篇7

学校尤其是高校无疑是育人的最佳理想场所, 而如何育人, 育什么样的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且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常常在课堂上教诲学生要找准人生坐标, 明确发展方向, 树立理想目标的同时, 不得不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面对困惑, 冷静反思, 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传承者, 我们该何去何从?其实, 我们都明白, 无论修学何种专业, 习读哪门功课, 最终目的无非两个:一是怎样做人,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善人格修养, 砥砺自我, 升华灵魂;二是如何做事, 面对复杂而又残酷的社会现实锻炼实践技能, 检验理论, 知行统一。

为人师表, 垂范先行, 影响深远。所以, 我们必须明确所承受的独特而艰巨的历史责任和文化重担:第一, 要传播、传承、繁衍科学文化知识;第二, 要储存、积累、酝酿科学文化知识;第三, 要创新、开拓、升华科学文化知识。立足三尺讲台, 掌握学生未来, 我们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更得要在道德品行、人格精神、为人处事、知行结合等方面去影响学生, 塑造学生。古语有云:“授人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益。”我们传播知识, 传承道义, 若一味地追求形式美或者满足客观效应的悦众心理, 无异于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课程讲授不应该只在热闹、好看、动人、别致上下功夫, 更多的精力应该沉入课程本身之中,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问题的关键, 明确培养目标, 瞄准专业方向, 注重教学实效, 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真正懂得“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千教万教教人学真”的实际内涵, 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思维、学会成长, 完善认知体系, 自我提高进步。

关于《中国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小而言之, 是专业课程修学体系之一, 要完成学业必修此课;大而言之, 迎合如今国学热潮, 是传统文化的觉醒与复苏。教好学好这门课程, 以下几点是避绕不开的:其一, 需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兴趣确需引导, 一方面涉及到对兴趣的培养, 另一方面是如何把兴趣转化为实际行动, 促使爱好者坚持下去, 争取学有所知, 学有得法。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得比较成功, 虽然有学者提出某些主讲人治学不够严谨, 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 学术成果不甚扎实, 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它毕竟在国学热抬头现象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并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 促进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其二, 需有悟性, 很难想象对此门课程没有丝毫感觉, 而能有所成就。文学一科, 首先进入视野的当属欣赏, 其次才是理论修养的提高和深层次问题的挖掘。没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没有顿悟般的灵性慧根, 没有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介入, 此课学习便不好继续下去, 深度广度便会大受限制。其三, 需有勤奋恒久之力, 这门课程包含量较大, 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繁富, 又不像理工课程可以推理运算, 而需要在超强的阅读量之后, 有一种统览后的总结性分析研究, 方能得出些感悟。其四, 需淡泊名利, 耐得寂寞。学习该课, 不能现学现用, 立竿见影, 却对人格养成影响深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很好的证明。学习好该课, 没有高效益酬报, 似乎也没有名分的附着, 这就要求学习者要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 不要为浮躁繁华所诱惑, 得有入定之心和清静无为的态度。

出于对文学本身的热爱及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 我往往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这种情感缘于我本人的情绪体验, 缘于学生们的渴求欲望, 缘于学科本身散发出来的濡染余韵。然而, 我有时却陷入教学实践与课程体系的矛盾纠葛中难以自拔。究其缘由, 结合教学实践, 我本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把《中国文学》放置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进行关照, 对其要有大文化理念的渗透, 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着力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望, 丰富其文学知识储备, 摒弃狭隘的门户派别之见, 走出壁垒森严的纯粹学院派理论阐述和考据学究式的引经据典, 将具体文本搁置在广阔的大文学史中进行赏析阅读, 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单独的就文本本身出发, 裹足不前。

二、将文学流派、作品风格、文学思潮等文学要素作为重点, 分析其成因, 较比其长短, 寻求探索这些文学现象对后世影响的发展历程, 尝试建构文学史发展体系, 把握脉络线索。例如:《诗经》和楚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双峰并峙, 两星相耀,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其精神风格泽被后昆, 代代相传, 直至今日。再如:中唐古文运动的开启, 直接催生了宋代欧苏等学者在文坛驰骋纵横, 波及明中期前后七子的古文创作, 延续到有清一代的桐城派古文。而杜甫的韵律独造, 笼罩了宋代的江西诗派, 推演到清, 则有公安竞陵继其衣钵。此外:魏晋南北朝, 文学自觉, 文人道义责任复醒, 开创了艺术道路探索的崭新局面。还有, 宋、元、明时代, 城市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大量涌现, 话本、戏剧、小说 (章回体) 、说话等文学新样式便应运而生。掌握这些, 总括整体文学面貌的认知, 通览文学史主线, 便可了然于胸。

三、导入学术争议话题, 析理研义, 确定一个合乎逻辑, 符合历史发展, 较易为大众接受的观点看法, 有助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层进入。

四、侧重作家生平思想的介绍, 强调史传、作家年谱、目录、版本等相关学科的重要性, 查找相关资料, 分析文本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及作家个人的心路历程, 这对进入文本研究视野大有裨益。

五、延伸理论支撑, 强化实训操作, 梳理中国传统文学的批评理论和西方外来理论影响, 对比参照古今中外评价体系, 找准落脚点, 兼容并蓄,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用文学品格和其独有魅力影响学生成长, 塑造人格, 铸就品性。

一门学科的建立和成熟, 是需要几代学人投入巨大心血的, 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院校, 开展文学一科的教学研究一时尚难以打开有效局面, 就具体实践教学研究而言, 存在不少困难与困惑:一、缺乏相应的教学教材配套体系, 二、实践实训环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学术梯队建设亟需得到重视, 四、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探索, 五、参考资料严重匮乏, 六、学术交流亟待激活, 七、资金扶持力度较弱, 八、课程开设范围尚需延展。

“至简”: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8

大道至简。语文教学的“大道”应该立足于“至简”。这种“简”不是敷衍了事、率性而为,而是以还语文教学的真实、质朴、有效为目的。可以说,倡导“至简”是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那么,怎样才能打造“至简”的语文课堂呢?

一、精简目标,儿童至上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导航仪和方向盘,它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统率、引领、整合等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些教师总是面面俱到,总怕学生没有学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我们一定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精简目标,要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例如,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教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3)学习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时,从儿童立场出发,我把教学目标做了适当的精简,保留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要求,去掉了“联系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的过程;把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这个目标做了适当的调整,改为精讲一个、自学其他的说明方法。如此一来,教学目标简单了,学生有了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关注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注重了整体性,又立足于儿童,关注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二、简化情境,直奔主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专门设置了一些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语言情境、多媒体情境、游戏情境等等。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语言情境过于冗长繁琐、多媒体情境干扰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情境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教师不妨删繁就简,简化教学情境,直奔主题,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黑板”跑了》一课,由于课题本身就很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从课题入手直奔主题,展开课堂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以题目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把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简化教学情境,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跑,能说说吗?”在学生说出小狗小猫、汽车等等以后,我再追问:“你们见过会跑的黑板吗?”在学生感到很诧异,说“没见过”以后,我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 《“黑板”跑了》一课中,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迫切地想一探究竟,从而提高了阅读效率。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课题为教学的生发点,创设了简约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达到了让学生轻松学习语文的目标。

三、简明内容,精心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特别是选择一些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陈成龙老师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真知’,就是从语文教材里提炼出来的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有机融合了知识、技能、情感的学习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学会甄别、筛选、取舍,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的散文。我们知道,“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点。那么,教学这一课,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我”和小外甥的对话及对小外甥的喜爱上,还是该以“望月”为教学重点?经过对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大胆取舍,放弃了对小外甥的情感方面的内容,把“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文中对月亮的相关描写,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关注表达,体会意境。这样一来,围绕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学生集语言品味与表达为一体,情景交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简洁流程,板块清晰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益。”语文教学也是这样。要想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一定要简洁。“清清楚楚一条线”不仅是数学课堂的特点,语文教学也可以这样。因此,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要做到任务引领,敢于取舍,板块清晰,从而使语文教学在简简单单中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一课,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我简化了一切繁琐的教学程序,主要围绕“课文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在这条主线的串联下,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按照石榴生长的地点、长叶、开花、结果以及人们的品尝顺序来描写的。在学生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又让他们从课文中寻找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描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的,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这样教学,教学过程简单明了,有利于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落到实处,进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五、简省手段,返璞归真

在如今的一些语文课上,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各种教学手段花样翻新,各种多媒体设备齐上阵。表面看来,这样的课堂似乎热闹了许多,精彩了许多,其实,如果认真审视,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语文味淡了许多,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少了,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力的综合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简省一些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有些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观看有关灰椋鸟的大段录像资料。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学生观看录像的时间长了,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的时间相应地就少了。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不妨简省一些教学手段,直接从朗读入手,让学生读得入味、读得充满情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收获学习语文与情感体验的双重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品味文本中描述灰椋鸟的语言,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壮观、生命的热烈、生命的情感、生命的美好等等。这样教学简单、质朴,学生既学习了语言,又感知、感悟了语言,经历了一次美好的语言体验之旅。

教学中的理性和感性 篇9

改革开放30多年了, 我们学了不少, 也做了不少, 可跟人家先行一步的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有多有少:模仿多、原创少;打工的多、创业的少;贴牌多、品牌少;跟风多、领头少;“高分”的多、有想法的少;数量多、特色少;……。

什么原因呢?这得从唐僧和悟空相辅相成的能力说起:唐僧志存高远,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悟空身怀绝技, 但生性好玩、胸无大志。

如果唐僧只身前往, 无论去多少个都会被妖怪吃了;如果只让悟空去, 派多少个都会开小差回了花果山。这就是说两者“单练”都不成, 只有唐僧和悟空都参加的“取经小组”方能完成取经大业。

当我们把西天取经看成是寻求真理的过程, 那么唐僧和悟空就是我们人类两种不同能力的形象代表。

唐僧:性格沉稳、冷静, 遇事先看后走, 是理性的;办事有条有理、有章有法, 是分析的;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前因后果、清楚明了, 是清晰的;习惯循规蹈矩、循序渐进, 擅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是可操作的。

悟空:性情活泼好动、不拘一格、遇事边走边看, 是感性的;办事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高瞻远瞩, 是综合的;做事无拘无束、机智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是丰富的;惯常率性而起、常为情之所动、性之所至, 是随性情的;一一对比起来是一对对相辅相成的能力。

唐僧:理性的、分析的、清晰的、可操作的。悟空:感性的、综合的、丰富的、随性情的。

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理性的”线条多, “感性的”色彩少;“分析的”方法多, “综合的”办法少;“清晰的”知识多, “丰富的”感悟少;“操作性”强调多, “随性情”机会少。

具体的表现有:

外语:语法结构分析得头头是道, 语言感觉却差强人意。

语文:相关的知识掌握得不少, 文化的精髓意会得不多。

数理化:卷面内的“规定动作”驾轻就熟——高分, 卷面外的“自选动作”势单力薄——低能。

音体美:强调容易操作的准确性、竞技性、可操作性, 缺少随性情的那些丰富性、独立性、随机性。结果是普遍缺乏音乐欣赏的雅趣, 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 普遍缺乏美术作品的感悟。

分析、知识、规定动作、准确性、竞技性、操作性, 均属“唐僧”的能力。

感觉、意会、自选动作、丰富性、独立性、随性情, 均属“悟空”的能力。

显然, 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唐僧”锻炼的时间多, “悟空”成长的机会少, 导致我们的学生综合能力是:一流的“唐僧”+末流的“悟空”=末流的“取经小组”。

“有效教学”是永恒的理性思考 篇10

一、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准确的目标和我们能轻松到达目的地的向导一样,教学中的目标同样也是我们教学中的指挥棒。而且,这个目标必须恰当。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明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提“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教师还表扬其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这样,语文教学长期的“模糊性”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不负责任地说”就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这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然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以为完成了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讨论时气氛热烈,但没围绕主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论阅读教学的合理性 篇11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

中学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在概述课程改革的目标时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标写节次序号、作简单的圈点画批入手,进行长期的、贯穿始终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赏析和质疑,强化思维训练,以期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通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感的发展要以积累为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从阅读的数量着手,扩大课堂阅读的容量和范围。

三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时文、美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大量的时文、美文中蕴含着高雅的人性物趣,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味、领悟其中的美感,进而达到陶性冶志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要注重对文章的遴选,加强阅读教材的建设,要把形成独特体系的阅读教材当做阅读教学走向深入的突破口来抓。

当然,阅读教学的目的还有不少,这里不再一—赘述。

二、阅读教学应遵循的规律

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只是明确了方向,如果对阅读教学的规律没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遵循,那么阅读教学也很难取得实效。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兴趣到习惯。阅读教学必须充分遵循这一规律,在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必须把兴趣作为首要要素来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教师要切实变革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力求使阅读教学多些轻松自主的特性,少些操练考评的刻板。同时多选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文章,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体味和理解文章,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对文章的把握上不应拘泥于陈旧的条分缕析,不求面面俱到,要从整体感知人手,抓住文章的精华和学生思维、情绪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和亲和感。

二是必须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去体验和领悟,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三是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特征之一便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进而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语言文字着手,打好阅读基础,这既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开始。

三、阅读教学的目的与规律的关系

要使阅读教学具有合理性,还必须将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阅读教学在追求实现其目的时必须以认识并驾驭规律为前提,阅读教学目的的确立与实现,要能正确地反映社会和教育主体的需要,与教育实践要素的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认识并驾驭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确立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为指导,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是为了实现其目的才去认识、遵循并驾驭其规律的。

目前的阅读教学都包含着一些非合理律性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在对阅读教学规律缺乏认识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刚开始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在阅读教学目的的确立与工具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过分强调甚至只看到某—个目的,尤其是功利化目标盛行。

二是过分强调阅读教学的规律,轻视甚至忽视追求其目的作用,即忽视合目的性。不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自由去发挥,学生愿怎么学就怎么学,把阅读教学等同于阅览室的移位,对学生阅读的材料、要养成的习惯、达成的目标等都不作引导或只作形式化的引导,导致合目的性的弱化。

三是阅读教学整体与局部(阶段)实践合理性的不一致。比如,有的教师在某一阶段实施的阅读教学是合理性的,有明确的目的,也充分遵循有关规律,但缺乏整体的考虑,对三年整体教学的目的考虑不周,造成整体实践的非合理l生,从而不能使阅读教学完整有效地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

四、达到阅读教学合理性的途径

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具合理性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公众理性,任何经过实践检验得以广泛传播的理论都是公众理性的凝结,是客观规律的本质反映。加强理论的学习,正确运用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实践,就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合理性,可以克服单凭经验、灵感组织阅读教学的缺陷。

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阅读教学是否具有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尺度的走向,即如何来评价阅读教学。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阅读教学合理性的原动力,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和教师,才能从根本上纠正阅读教学无视实际、急功近利,只顾局部、忘却整体,只图目的实现、不顾客观规律的现象,才能切实增强阅读教学的合理性。

三是倡导实践性创新。沿袭陈腐传统、照搬他人经验是学校阅读教学合理性弱化的又一外在表现。语文教师要突出实践性创新,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力求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灵活多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路,向阅读教学合理性的更高层次迈进。

四是注重阅读教学的系统研究和建设。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就必须使阅读教学具有合理的结构,从师资的培训、课型的设计、教材的编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一套独具特点的体系,阅读教学的合理性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并充分重视阅读教学的合理性,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就一定能达到,就能使学生在阅读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自觉 篇12

一、教学理性的内涵及语文教学的理性自觉

何谓理性?在《辞海》中, “理性”有两则义项: (1) 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 (2) 划分认识能力或认识发展阶段的范畴。前者把理性理解为相对于感性认识的思维活动, 后者把理性理解为超越感性认识的能力评价工具。从认识意义上理解, 理性是指人类的思维活动或认识能力, 是一种理智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思维品质。从实践意义上理解, 理性是指人们对自我意识和行为的约束, 是一种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行动能力。理性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飞跃, 在西方经历了从苏格拉底到康德的漫长发展, 最终由康德引入实践领域。康德提出了实践目的的合理性问题, 认为真正的理性关系到知识的获得, 还关系到行为的合理与意志的自由。理性的价值便因此而获得丰富的内涵。哲学家里克曼认为:“理性具备有效地选择手段的能力;理性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理性把探求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最后, 理性是所有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独立的道德源泉。”[1]他不仅阐述了理性在工具、目的和认识等方面的价值, 并且从伦理角度确认了理性对于社会变革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理性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备的由人类普遍理性映射而来的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作为构成教学实践的行为要素, 教学理性既接受教育规律的约束与改造, 又规范和引领着教学思想与实践。根据石中英教授的研究, 教学的理性基础包括四个方面, 即教学的意向性与价值理性、教学的双边性与交往理性、教学的中介性与工具理性、教学的伦理性与实践理性[2]。教学的理性主要体现为对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伦理等教学元素的冷静客观与科学合理的理解与实践。教师必须借助教学理性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等作出自我评价与反思改变, 使学生成为积极思维的学习对象, 使课堂教学成为理性的课堂教学。在理性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培育学生的理性意识、理性能力和理性精神, 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使其能在自由王国驰骋。只有掌握培育理性的工具, 才能磨砺出真正的理性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自觉指在教学理性追求中体现出高度觉悟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事实上语文教师对教学理性普遍缺乏理解。过去, 在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 很多语文教师将教学理性误解为理性分析甚或是机械分析。当下, 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浸润下, 不少语文教师谈语文必避理性而行, 语文课堂俨然是感性化、碎片化的生活世界, 而非科学严谨、丰富有序的教学世界。人文精神被误解之后成为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的外衣。根治教学活动缺乏思想活力和理智美感的主要手段就是使教学活动充分理性化。传统语文教学恪守的雅正格调即闪耀着教学理性的宝贵思想。在中庸思想和中和哲学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雅正格调, 深潜着凝聚了中庸精髓的理性精神, 焕发出浸润了中和精神的辩证光芒。践行雅正中和的理想追求, 语文课堂教学庶几可以走向科学理性, 达到一种理想境界。譬如, 经典文本阅读教学就应当追求理性教学, 才能到达更高境界彰显更高品位。因为任何经典都有作为理性存在的意义, 经典文本教学就必须将以理性方式理解其理性价值作为追求目标。

二、语文课堂教学理性的特征

针对当下语文学科教学理性缺席的现状, 我们必须着力充实和彰显语文学科的理性精神, 主要应从科学精神、辩证思想、批判意识和教学逻辑等方面去加强和落实。只有充满理性精神的学科教学, 才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才有利于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教学理性不仅要成为语文课堂的固有内涵, 还要作为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标准。这也是格调语文雅正品格在诗性追求之外的理想, 它们共同构成语文学科的情理双翼。

根据蔡德诚等人的研究成果, 科学精神包含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合理的假设、实践的检验、平权的争论和宽容的激励七个方面的内容, 而实事求是则是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内涵与最主要表征[3]。在追求文本解读的正确和规范、讲究教学风格的典雅之美、追求教学理念的独立创新、注重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与逻辑自洽性、注重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批判等方面, 格调语文的雅正品格无不体现出实事求是的内在意蕴。在欧·亨利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解读中,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于作品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生命垂危的青年画家琼珊面对藤叶, 生出人叶共存亡的奇思妙想, 结果创造了生存的奇迹。于是, 该文本主题就常常被解读为信念对于生存的重要意义。这是肤浅阅读与不顾内在逻辑而导致的普遍性错误。事实上, 文本故事自身已经否定了信念说存在的可能性, 因为最理解所谓信念的贝尔曼最后却死于同样的病患。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品鉴文本末句“画”字的丰富内涵, 就能使学生在精细的分析中体味到作者的艺术匠心:艺术家的温情借助艺术的形式存在与表现。逼近文本内核, 揭示文本真意, 这才是恪守科学精神的语文教学, 才是脱离概念化分析的格调语文。

所谓辩证思想, 就是指我们在认识世间万物时, 要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 要坚持联系、发展的观念。只有真正运用辩证法的语文课堂, 才可能呈现和谐美感与雅正品格。教学《我与地坛》等经典篇目, 以能使学生流泪为课堂追求, 对生死与价值的沉重思考视而不见, 是违背理性教育的庸俗之举;教学《魏公子列传》等文章时, 只看到信陵君礼贤下士的美德, 看不到信陵君僭越礼制的作为, 是缺乏辩证思维和辩证眼光的体现。满足于情感的和道德的教学, 只是肤浅的场景再现与心理感知, 距离真正的价值理性尚有无限路途。语文教学的雅正追求, 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辩证思维和辩证思想, 从哲学的高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使之受用终身。对学生而言, 就是要求他们学会根据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客观事物, 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学会使用辩证思维提供解决问题受阻时的有效方案。对教师而言, 就是要求他们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观念、能力和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要对语文学科的辩证精神有深刻理解, 要有培养与训练辩证思维的意识和技巧。

批判精神是教学理性的重要内涵。卡尔·波普尔认为理性的主要功能就是批判和反驳[4]。故而, 所谓批判精神就是指以批判的理性观为核心的理性精神。它以理性思考与谨慎判断为基础, 以建设性的姿态努力寻求基于反思的理性重建。关于教育理性, 哈贝马斯认为教育也离不开批判性。它主要是指教育必须对其中的虚假的意识形态 (观念或价值) 展开批判[5]。批判精神既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涵, 也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催化元素。批判精神能引领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 并能促使教育品性和伦理气质有机融合。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在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反思性实践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它体现的是“真理与伦理的关系由二元对立开始走向一元统一”[6], 真理性要求教育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遵循知识演变规律, 伦理性则要求教育尊重师生个体差异、情境差异、语言差异和行为差异。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有效性原则, 也必须充分考虑到规范、伦理和情感等原则。作为反思性实践的教育坚信:缺乏认识论, 实践便失去方向;缺乏伦理学, 实践就趋向野蛮。语文课堂教学具备了批判性的理性观, 才能获得不同于寻常课堂的格调与品位。

教学逻辑就是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间的关系与转换逻辑。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相互作用的逻辑系统, 即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和认知逻辑系统[7]。教学逻辑的转化促使教学要素关系发生良性的秩序变化, 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逻辑性。通俗地讲, 教学逻辑就是课堂教学行为所要遵循的基本道理。在学生认知和学习行为等教育规律之外, 语文课堂的教学逻辑仍有着丰富的内涵, 譬如语言习得、文学欣赏、阅读写作和交际合作等体现学科特色的基本规律。教学逻辑要求教学要有合理的教学起点、教学焦点和教学终点, 要求教学既要有明确的需要和正确的取向, 还要有合理的策略与科学的流程。教学逻辑要求提出和解决问题要合乎逻辑, 尤其是在文本多元化解读中要避免牵强附会, 避免脱离学生实际理解水平。教学逻辑要求设计和安排流程要合乎逻辑, 教学过程应当是符合教学规律与课程特点的展开过程, 更应当是符合学生认知与意义建构规律的过程。不遵循教学逻辑的语文教学愈是热闹与新潮, 产生的教学噪音愈是干扰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 从而弱化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学理性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准确把握与娴熟驾驭课堂教学逻辑的专业素养。

三、语文课堂教学理性的表现形式

语文课堂的教学理性有哪些表现层面?这种形而上追问的结果是在可感知性和可操作性层面对教学理性获得比较具象化的理解。从教学论角度看, 教学理性主要体现在所教内容与所教对象上, 教师理性自然体现于如何对待此二者。简单说来, 教学理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象差异和学习方式四个方面。语文课堂的教学理性应更多强调差异性和行为性等理性元素及其特征。

关于教学目标, 课程理论家拉尔夫·泰勒认为, 它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8]。熊川武教授提出:“教学目标是师生预期的教学活动的具有可衡量性的结果。”[8]格调语文的教学主张认为, 语文教学应当呈现以言语实践为主的审美化课堂形态,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应当落实在具有文化特质的言意互转和文本审美之中, 而且要保证这种预期的可测量性。语文学科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受文本决定论和理念图解论等非理性观的影响。譬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目标确定, 固然要有文言教学必须具备的词汇与句式的语言类目标, 还要有烛之武人物形象与精神面貌的情感类目标, 但是最为根本的是作为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化文本, 我们不能忽视它作为历史事件的经典文本所蕴含的文法教学目标, 以及先秦人物的游说技巧和言说智慧的语言交际教学目标。后两个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才能体现语文课堂以言语实践为主的审美化教学特征, 才能使阅读与表达发生有效变化, 才能对阅读与表达产生良性引导与激励功能, 才能产生具有可测量性的教学效果。总之, 教学目标不能只重视文本解读而不重视阅读方法和能力, 必须整体反思学生、文本、经验和课程目标而后确定, 要符合科学精神和教学逻辑。

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是雅正格调与科学精神在文本解读层面的内涵。所谓正确理解是指文本解读符合文本内涵与自身逻辑, 符合逻辑自洽性的科学要求。我们知道, 文本内涵的多元性使其解读具有丰富多样的可能, 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往往也会超越作者预设, 这是文本阅读在积极意义上的二度创造。但是, 文本解读中的概念化现象与过度阐释现象, 则要引起我们的警惕。金生鈜教授关于“语文教学解释的限度在哪里”[9]的追问, 引起了语文教学界的普遍性讨论与反省。我们以为, 过度阐释会使自由想象失去广阔的空间, 使情感张弛失去强劲的弹性, 使作品文学性与精神性被高度弱化。过度阐释势必对学生的阅读接受造成压迫, 阅读期待也受到减弱或随之中断。文本解读中的肤浅、偏离、机械反映与过度阐释等都不是正确的解读, 都是教学理性缺失的表现。问题的关键是解读过程缺乏雅正中和的学科思想作为约束。即便是在教学目标符合学科内在特征与功能要求之外, 教学内容的确定依然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学科教学元素。当我们将阅读根据不同目的划分为消遣性阅读、认知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时, 阅读教学的内容显然不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所能覆盖的。理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兼顾学生成长与生活中这三种不同目的的阅读所需具备的能力, 一味的认知阅读或创造阅读都是不合适的。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灵活地设计教学, 真诚地开展对话, 是教学理性在师生关系与教学策略层面的基本内涵, 体现了师生双边的交往理性。交往理性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对所提要求进行合理性判断, 对所作学生评价进行客观性判断, 引导学生理性把握可能达到的学习目标, 绝不超越其知识与能力水平, 超越其心理与情感水平, 或者是对所有学生作所谓“公平对待”, 不加区别地以相同的要求绳之一律。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文教学对于对象差异的把握更为艰难, 因为知识和方法以外的诸多元素很难作出精确的课堂评价, 尤其是情感、审美等语文素养元素的教学与评价仍然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阶梯型分层教学是语文教师依据对象差异实现可衡量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譬如,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目标一般确立为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与欣赏孟子的论辩艺术。为了达成上述目标, 我们分别从文脉、思想、艺术和问题四个方面去解读文本, 就可以形成四条有效教学路径, 并作为四个层级提出不同要求, 是拾级而上的差异显著的阶梯型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有差异的教学情境, 教师作出如此教学设计, 是科学精神中契合性与合理性层面的追求与体现。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是语文教育大讨论继教师如何教之后重点关注的问题, 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针对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缺乏自主性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主张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互动性和探究性。但是, 课堂教学随之走向了活动化的另一个极端, 语文课堂更是充满了低幼化、娱乐化和表演性的教学行为。这些表演性与娱乐化大都基于肤浅的文本理解, 表现为无视文本疆界的随意性拓展延伸。这种情形下的学习方式转变, 不尊重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不能辩证看待文本教学, 不能科学理解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 而是迫于形势的随波逐流, 自然就成为一种非理性行为。我们必须知道, 学习方式的选择不能由教师决定, 也不能被新潮教育理念决定, 而必须由学生自主决定, 且需遵循自主、必要、契合与有效四条原则。其中, 教学内容的复杂性、难易度等首先决定必要与否, 教师组织与控制、课堂评价与反馈等决定有效程度。学习一篇哲理散文, 学生需要掌握本文传递哲理、表达情感的方法, 并理解这些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如果我们让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并归纳上述方法, 然后借助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视频, 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最后将遗留问题带到课堂上讨论, 这样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如果学生按照传统方式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学习, 而教师又要玩出许多小组合作讨论的花样, 那么学生因为缺少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 就不可能做到深入理解并真正掌握上述方法类教学目标。

四、语文课堂教学理性的实现路径

格调语文主张课堂教学以雅正中和为追求。雅正中和, 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理想, 同时又是价值标准。它以中庸哲学和中和美学为基础, 以辩证和谐为核心, 以辩证思维为方法, 充满审美气息与理性气息。它固然要落实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要兼顾对象差异和学习方式, 要体现出科学精神和辩证思想, 要体现批判精神和教学逻辑, 但是我们到底有怎样的策略与路径, 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追求呢?实践表明, 沉思策略与休克策略是比较科学的选择。沉思策略侧重于前提, 休克策略侧重于过程;沉思策略侧重于修养, 休克策略侧重于方法。这两种策略相辅相成, 渗透融合, 共同濡养语文教学的理性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美学价值在于“理性的沉思本身所特有的愉快”[10]。同时, 这种愉快的理性沉思还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是提高理性思维的缜密性、睿智性、深刻性的重要保证。福柯认为, 理性的沉思就是以思想对思想的训练, 可谓之“思想沉思”[11]。中国古典美学将这种沉思视作静思, 而且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研究。从庄子到王维, 从哲学到诗歌, 中国古代智者与歌者无不体现了对于静思的痴迷及其领域之宽广。一般说来, 中国古典美学要求审美需经由“入境 - 虚静 - 体悟 - 升华”的活动流程, 以澄澈空静的内心体悟世间万物与生命精神, 虚静是至为重要之关键。在东西方哲人对理性的研究中, 理性显然跨越了审美与智慧的鸿沟, 达到了哲学的境界。理性从来就与沉思相伴, 沉思是进入审美与理性天地的同一把钥匙。语文学科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 无不与此二者紧密相关。故而, 教学理性之实现必然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学会沉思, 涵泳其中, 生慧悟美, 使胸襟阔大而远离褊狭与偏执。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神游于理性沉思之中, 当他获得表达机会时就有可能言之有物, 言之在理, 表达流畅自然, 呈现出思考与表达的愉悦快感。很多语文课堂充满无意义的噪音, 形式大于内容, 主要原因就是师生活动缺少以理性沉思为基础的深厚底蕴。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有静默时间, 这个时间是应特别给予理性沉思。它属于教师, 也属于学生。这就是语文课堂保持或彰显教学理性的沉思策略。

石中英教授在对教学理性研究中, 梳理出了教学理性化的基本过程。他认为不管思想面对的具体对象是什么, 教学理性化一般都要经历如下过程, 即悬置 (Suspending) 、理解 (Understanding) 、质疑 (Suspecting) 、批判 (Criticizing) 和重构 (Reconstructing) 的思想过程[2]。简单地说, “悬置”就是把可能有的各种观念乃至规律搁置起来, 学会以于无疑处生疑的心理去对待问题;“理解”就是将问题放置在原生态的地位加以解析和还原, 对问题作全新的、契合于语境的思考;“质疑”就是对所理解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等加以检验;“批判”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工具, 对质疑所显现的接近真相的内容进行逻辑的或者价值的批评分析;“重构”就是对思考对象进行趋近真理或真相的重新阐述与建构。这个过程的英文缩略语为“SUSCR”, 我们可将通过该流程实现教学理性的策略称为“休克策略”。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诸多元素, 这种策略往往都具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当课堂教学处于一次失血状态时, 教师与学生就不得不在重新面对中作出彼时最为彻底的思考, 从而在更高层面形成较为合理的认识, 如此反复而臻课堂教学之更高境界, 便由休克走向新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理性涉及教学的观念、制度和行为等, 而教学行为又包含课堂组织、文本解读、评价反馈等, 惟勤于此者方能娴熟演绎, 惟精于此者方能娴熟驾驭。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专业素养内涵, 文本解读过程中休克策略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能帮助语文教师有效提升教学理性化的程度。李密的《陈情表》是历代宣扬孝道的经典文本, 李密因此成为乱世孝者的典范。对于李密的“辞不赴命”, 到底是至孝或是至伪, 历来颇受争议。当然, 以为至孝一派固然是在历史上占了上风。如果我们运用“休克策略”进行理性思考, 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首先, 我们将该主题悬置以便能在陌生化视角中加以审视, 而不是将自己囿于前人观念的陷阱中;紧接着是对悬置对象“孝道”进行解析与还原性质的理解, 奉养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是道德之根本, 属于“善”或者伦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李密以供养祖母为名而“辞不赴命”的孝道的合情合理性必然提出质疑:他的出仕新晋对于供养祖母是否真有影响?是利于供养还是不便供养?对这个问题的逻辑追问与价值分析, 就是文本批判的程序:李密供养祖母只是辞不赴命的借口, 那么他就失去了真诚做人的根本, “真”不在何以能“善”?李密以失真为代价, 以行善为借口, 他的情感世界也就失去了“美”的可能。此时, 我们必须对李密与文本进行重新认识, 这就是观点的理性重构。在“休克策略”的运用中, 我们对《陈情表》的解读与教学, 自然就不再是因循守旧和人云亦云, 而是大胆破立和推陈出新, 体现出教学理性对于语文教学的科学指引与匡范作用。

理性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师生成长的重要标志。缺乏教学理性的教师, 一定缺乏坚定而明确的教学价值观, 缺乏理性熏陶与培育的学生, 也就缺乏健全的理性精神。缺乏理性的课堂, 绝不是格调雅正的课堂。从感性到理性, 从理性到实践, 理性之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英]H·P·里克曼.理性的探险.姚休,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大珩, 于光远.论科学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4][英]卡尔·波普尔.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5]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高天明.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7]朱德全, 张家琼.论教学逻辑.教育研究, 2007 (11)

[8]张楚廷.教学论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9]金生鈜.语文教学解释的限度在哪里.教育参考, 2007 (8)

[10]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上一篇:出线方式下一篇:药学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