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科发展

2024-08-28

药学学科发展(共7篇)

药学学科发展 篇1

1 临床药学学科

1.1 临床药学的基本概念

临床药学的研究重点是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其核心内容是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目标是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目前临床药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 实现合理用药和科学用药[1]。临床药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临床用药, 而是指一系列的临床用药服务, 并不是简单提供合格的药品, 其更关注药物在临床环节的应用, 重点是患者对药品的反应。这也正是所说的“临床药学关注的重点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 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 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药物服务, 以及探索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方法, 提高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临床药学改变了药学研究的方向, 临床药学研究的重点不再是药品, 而是转变为药品的临床应用质量, 也就是将关注重点从“药”转为“人”, 这也更贴近药品的作用[2]。影响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的因素不仅仅是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属性, 还受到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等影响, 因此这些都是临床药学需要研究的。临床药学既关注药品的质量, 又关注药品与临床实践的质量, 用系统的药学知识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详细科学的临床用药服务。

1.2 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

临床药学是以药学相关学科为基础, 其本质还是药学研究, 只不过是侧重了临床应用, 融合了近代临床应用的内容, 与临床医学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有机汇总。临床药学的研究对象不再是药品, 而是患者, 充分尊重患者的利益, 研究药品在患者使用过程中的规律, 运用客观科学的指标和方法来提高临床应用的水平。由于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都不同, 对同一种药品的反应也不相同, 因此患者的临床用药研究就很有必要。临床药学的学科体系是建立在现代药学理论基础上, 其体系内主要的内容有生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动学、病理生理学、物药剂学、诊断学、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循证药学等课程构建而成。临床药学的基本技能则包括药物治疗方案拟定与评价、药物临床应用、药物信息服务等几项[3]。临床药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给药方案;最佳药物临床应用效益的途经;探索临床应用的方法和揭示用要规律;研究药物与人体的关系;探讨疾病状态与药物治疗中的药物体内规律和作用规律;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等等。总体来看, 临床药学目前还是侧重药学方面的理论, 涉及临床医学的理论并不多, 但是在技能方面更侧重临床医学的方法。

2 临床药学的发展历程

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 在20世纪的60年代才出现萌芽, 当时我国的医学并不发, 而且由于后来遇到了文革, 这给我国的医学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那个阶段做出了着重贡献的学者主要有陈兰英、汪国芬和刘国杰三位前辈。临床药学在我国再度起航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 这次起航以后我国的临床药学发展迅速, 在1983年全国已经建立了十几个临床药学试点单位, 并且开始了推广工作。在今后30多年的发展中, 临床药学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初级阶段, 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的实验室研究阶段;供给阶段, 以药学情报和病历与处方用药分析为核心;实践阶段, 主要是药物治疗应用和用药服务阶段。在临床用药制度上, 国家也是一直在不断完善, 主要有这样几个标志性事件:临床药师制度推出;20002年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暂行) 规定》, 开始建立临床药师制度, 规范和制度化了临床药师的职责;两年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临床药师培训试点, 之后推出了临床药师考核制度 (部分省市) , 到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临床药师考试制度, 进一步完善对临床用药的管理。

3 临床药学的研究进展

2 0 0 8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洲临床药学大会上的学术报告中, 临床药学涵盖的主要内容为3个部分:①临床药学实践, 主要包括药师临床参与药物治疗, 处理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药学监护及其面向医务人员的用药咨询和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安全用药知识。②临床药学教育与培训, 包括高等医药院校的正规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在职教育。2009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69届世界药学大会上与临床药学相关的主要学术报告及其壁报展示的内容也基本涵盖上述3部分内容。其中与临床合理用药密切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研究内容在快速增加, 国内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临床药学教育得到了充分关注, 临床药学的学科教材得到了极大补充, 基本满足了教学;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模式在上海出现, 并且在全国内开始推广, 用药安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彻查;以全自动单剂量分装为用药模式的新技术在广泛地应用, 大大提高用药的规范化等等[4]。

综上所述, 临床药学为药学和临床医学建立沟通渠道, 是一门研究临床药物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也是目前最为活跃的医学研究领域。临床药学将药学研究从“药”转变为“人”, 真正将患者作为研究核心, 让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服务, 临床药学的发展, 为建立全面的药物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要:临床药学起源于西方, 在我国起步较晚, 萌芽阶段正好遇到了文革, 在我国真正起步还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 后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临床药学正式成为一个学科, 并且成为国家未来重点建设的学科。本文简单介绍了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和其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的研究和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雷艳青, 张雪花, 李焕德.齐拉西酮的血药浓度与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中南药学, 2010, 8 (11) :847-851.

[2]吴蓬, 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5.

[3]董江萍, 张象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新药安全行动计划[J].中国新药杂志, 2006, 15 (9) :665-668.

[4]沈非沉, 王晖, 郭源源, 等.几种促透剂联合使用对双氯芬酸钠体外经裸小鼠皮肤吸收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 20 (3) :362-365.

药学学科发展 篇2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提取、中西药物新剂型、合成新工艺和手性技术的研究方法,能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前沿,具有分析问题、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本专业的教学任务。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口语能力。

二、研究方向

1、药物化学

药物设计、合成及技术开发;手性技术与药物合成研究;天然药物化学及先导化合物研究以及新药的发现与开发。

针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新靶点,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例如定向合成,组合合成、生物合成、半合成),以内源性或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为模板,开展药物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活性筛选研究。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将药物筛选的过程在计算机上模拟,对化合物可能的活性作出预测,进而对比较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化合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体筛选。在此基础上积累与建设化合物库,包括虚拟化合物库的建设与收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技能,包括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结构分析,在功效筛选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优化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和天然生物药物,是世界各国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蛋白药物、糖类药物、核酸药物等现代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手段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化学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学与现代化学方法与技术,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设计关键技术、新型成药基因与成药蛋白的鉴定、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规模化细胞培养技术、天然生物药物的部分合成、传统生物药物(如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等。

3、药剂学

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是新药开发和研制的重要一环节。药物剂型对于新药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包括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常规制剂的研究方法;开发和研制化学药物制剂、中药与天然药物制剂以及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在开发传统辅料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缓控释作用和靶向作用的辅料系统和载体,采用新技术研究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优化药物辅料的性能,改良药物的性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通过调节药物辅料的组分和结构来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满足不同药物控制释放的要求。通过适宜的药物载体,大幅度提高了药物在靶向器官中的分布,提高了药物疗效。尤其是利用靶向基团特异性识别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抗癌药物的定向释放能力,同时也极大地降低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利用对外界变化因素,如光、温度、电场及特定的化学物质等的变化来调节药物的释放,改善药物的临床应用的顺应性,更好服务于患者。

4、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药物的分离、检测与鉴定相关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仪器装置及分析方法学。主要研究方向有:基于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技术以及与质谱联用技术的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基于现代仪器分析的药物筛选新模型与方法研究;手性药物色谱柱材料与分析新方法研究;药物分子识别纳米材料与荧光探针试剂研究;药物分离与检测集成化微芯片、微小化药物分析装置的研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分析;单个细胞中的化学成分分析;单细胞水平药物动力学研究等。

5、生药学

生药种质资源及其评价;生药品种鉴定及新资源发掘;生药活性成分及其物质基础研究;生药有效成分及其质量控制;生药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6、药理学

病毒疫苗、肿瘤疫苗的研究;肝脏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护肝药物的开发与研制;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药物的开发与研制;药物、异物代谢的研究;微量元素与健康。

三、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及学分要求

各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总数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5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学科专业、同等学力研究生应补修至少2门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不计学分但必须达到及格要求。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

2、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初确定论文计划,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提出论文选题及课题设计方案,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应少于三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经讨论通过后开始实验研究,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工作,可整理成硕士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有创新性,实验设计科学严谨,方法及手段先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论文应资料详实、数据真实、论据充分、论点明确、结论正确。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核心期刊(CSCD收录)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在本学科指定SCI收录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3)在本学科指定SCI收录二区及以上期刊(以中科院分区为准)以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提前毕业的学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至少2篇(且至少一篇IF不小于2)。

5、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

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和《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计2学分,并进入答辩环节。

2、中期考核

为保证培养质量,加强过程管理,各学科应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评定等环节的具体标准与要求。中期考核应建立淘汰制度,具体流向包括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1、培养方案应对培养方式、指导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要完善以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2、应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学者的集体培养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探索建立学术、实务双导师制。

3、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课程互认、海外实习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进程。

4、在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应列出本学科研究生必读和选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学科前沿著作、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等目录,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如将文献阅读纳入考试范围或通过读书报告、开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

药学学科发展 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差率,药学学科发展,学科转型

医院药学是现代医院三大业务系统之一,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多年的重医轻药,医院药学发展速度远慢于临床医学,整体水平(尤其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较低,体系不全,人才缺乏。不仅在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的专业性保障上存在差距,更在临床药学专业覆盖、个体化与精准用药、药学研究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和患者需求相距甚远。随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推进,三级医院药品零差率的实施,“以药养医”格局不复存在。去除了药品加成对医院运行和药学发展的支撑,对医院药学学科重要性的再认识以及学科何去何从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药学学科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主动转型应对,如何争取应有地位,如何保障学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的困境出发,从转变理念、药学科发展模式创新、配套政策、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等角度,对医院药学科发展与转型提出策略和建议。

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背景

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让看病不再难不再贵[1]正成为政府制定医改政策的重要考量。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3]两个文件颁布,促使加快医疗保险体制、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联动改革,打破系统部门界限,协同配套推进的“三医联动”综合性改革,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国民健康水平发挥作用[4]。而自2009年8月原国家卫生部等八部委《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5]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6]等配套文件出台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截至2014年底,全国基层社区和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

1.1 江苏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2 0 1 5年,以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医保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分级诊疗等重点医改任务为抓手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试点城市启动。当年9月,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颁布了《关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7],南京市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要求和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管理的指导意见》[8]。2015年10月31日零点,南京市57所公立医院医保诊疗运行系统同步切换,标志着南京市“三医联动”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实施。

1.2 综合改革考验公立医院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给三级医院带来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首当其冲的当属药品零差率销售。长期以来,药品加成一直作为三级医院运行的重要资金支撑。完全取消加成后,尽管通过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投入的方式有所补偿,但补偿缺口仍存。医院药学部由多年的利益中心向成本中心的转变,药学学科自身内涵的薄弱,学科发展方向、前景的迷惘,不仅影响药学学科现实地位,更会影响药学人员的从业选择和职业成长,由此可能带来的队伍不稳、人才流失、学科萎缩等不良后果将直接威胁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学习研究相关医改政策,充分了解分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医院和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影响,未雨绸缪,精心规划,化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尤为迫切。

2 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2.1 三大挑战影响学科发展

药品零差率的实施,使医院药学学科直面三大挑战。一是学科地位下降。取消药品加成,药学部原本利益中心的地位顿失,药学部运行成本的控制、药学人员收入待遇的保障、药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关注支持成为摆在医院和药学学科面前的现实问题。二是学科发展影响。一方面,以往的药学服务长期以来更多聚焦在临床保供和药物经济学方面,体现临床用药专业指导的内容较少;另一方面药学学科专业细分不足、专业队伍量少质平、学科整体不够丰满等问题普遍存在。而药品零差率销售可能导致的医院对药学学科发展支持与关注度的下降,将使原本整体实力不强的药学学科雪上加霜。三是政策空间受限。如此次以结构调整为导向的医疗物价补偿政策对三级综合医院来说,平均补偿水平仅在60%!65%,且政府补偿比例承诺并不明确。同时,作为专业学科,国际上通行的临床药师专业服务收费的做法[9]目前国内空缺,且政策长期缺失。随着药学学科的功能转型拓展,临床药师的需求将快速增加,现行临床药师制度和临床药师培训中诸多限制政策尚需调整。

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伴生的药学学科地位下降、学科发展影响、政策空间受限等问题,一方面可能导致药学学科越来越不受重视,人员待遇下降,人才流失,进而学科发展艰难,学科边缘化,甚至可能导致学科萎缩。另一方面,如果医院抢抓机遇,加快调整转型,深化药学内涵,强化专业发展,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技术作用,适应和服务“医改”需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防范用药风险,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将为药学学科发展带来转机。

2.2 转型应对需要创新回归

2.2.1 转变理念,提升专业服务。

转型应对需建立共识,形成路径:转变理念、制定对策、深化内涵。首先转变3个理念:(1)学科理念。长期以来,医院药学部或药剂科专业学科属性一直被忽视,而代之以药品供应保障使用的利益获得,药学服务的专业内涵被大大弱化。取消药品加成正是促进药学学科专业化回归,重建药学学科理念,深化学科内涵的重要契机。(2)服务理念。药学部的服务理念应从以药品采供管和获取药品加成利益为主的用药服务转向为患者、为临床提供专科专业系统权威的用药指导,为基层社区提供延伸配套的专业临床药学服务。一是为满足患者用药知情权及用药选择权,确保患者正确、合理用药的门诊药学服务;二是配合临床治疗,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科学用药指导和患者在院用药期间的药学相关参数,确保安全、科学合理用药[10];三是承担指导下级医院和基层社区用药、教育社会民众基本用药常识等职能。(3)资源效益优化理念。主动探索搭建医药、医企、医校和院际间等各类各层级合作共享和信息化支撑平台,拓展专业,开展临床药学交流、药学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以大数据智能化挖掘应用实现资源效益的优化。

2.2.2 深化内涵,创新发展模式。

认真研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创新学科发展模式,科学管控成本,体现药学服务专业价值,突出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的内涵。(1)以模块一体化管理创新学科管理模式。按照药品采购、供应、保管、使用、监控、分析、研究开发等功能流程和药品供应、调剂制剂、质量监控、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物信息等药学亚专业模块,进行功能模块化切分。将其中药品采供应保功能模块集中一体化服务外包,消化物流供应链成本,共享相关资源利益,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管理一体化。(2)以专业化细分深化临床药学服务。细分临床专科、亚专科、单病种临床用药,开展系统权威指导;以血药浓度监测和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体现临床药学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精准化程度;适时拓宽临床药学服务专业范围。(3)以规范化工作保证学科内涵质量。明晰学科、亚专科、各专业组职能,纲目有序地开展工作;强化工作有据理念,学习掌握药事法律法规政策,根据相关规范指南,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手册,保障药学工作规范、合理、有序开展。(4)以系统化研究深化学科内涵。关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难点问题和学科建设重点内容,开展系统化科学研究。如药品集中物流供应模式研究、临床药学服务系统性研究、合理用药基础性分析研究、药物研发研究等。

3 学科转型期待配套协同

药品零差率实施后,推动实现医院药学学科的转型发展成为重大现实问题。但仅以一科一院之力推动药学学科转型发展绝非易事,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业和医院的协同配合与政策配套至关重要,医院药学学科的起点水平和相应基础条件也必须具备。

3.1 配套相关政策,体现政府主导

此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头戏就是取消药品加成。药品加成的取消尽管可以降低药品售出价格,但其中患者自付占比很低,患者很难感受得到药价的确切降低;相反,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来说意味着一笔巨大收入的损失。如果政府补偿政策调整不到位,公立医院收入缺口势必长期存在,并可能不断扩大,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发展和内涵建设。因此,建议政府补偿调整应以不低于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前医院收入水平为标准,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尤其是出台体现药学人员服务价值,回归发展临床药学学科的药事服务费项目物价政策,像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收取处方调配费(也称药事服务费)[11],稳定药学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临床药师工作积极性。更大程度地配套政策,真正落实公立医院自主运行管理自主权,鼓励公立医院积极探索控制成本、获取更大效益的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保障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真正落实。

从政策安排上加快实施临床药师制度。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二位一体(医生和护士)的医疗服务体系,临床药师作为医院合理用药的守门人,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的临床药师制度,政策层面的临床药师工作定位尚不明确,培训基地较少且水平参差不齐,认证和招生人数均存在诸多限制,培训内容偏重于药学专业知识,以患者为本、临床为先的实际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未能建立,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临床药师工作的大力发展,有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完善临床药师职业准入制度,制定临床药师职业准入标准;完善临床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机制;加快出台临床药师培训国家标准、指南等[12],推动临床药师培养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3.2 探索多方合作,加强行业支持

三级公立医院药学学科有着多年的积累,在专业人才、临床药学、数据库资源方面独具优势。而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教育人才的高端平台优势和企业资金、市场、成果转化能力强等优势,是医院探索多方合作,不断推进药学理论研究,加强科研实力,开展系统性研究,促进药学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一是可以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利用高校的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水平。二是促进多学科协作,拓展研究方向,如加强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药机制及新剂型新给药用途研究、药物联合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开展院企合作研发,加强新药临床应用研究,切实推动药学科发展,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药学学科内涵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源动力,药学人才培养应作为学科发展的首要任务。强化临床药剂人员的培养,搭建成长平台,采取与高校联合培养、有计划进修培训、跨学科培养等多种方式进行。针对不同药学科人员,开展分层培训,提高药学人员素质,实施国家、省级的临床药师基地培训、常见病种药物治疗培训、临床基础知识培训等。以政策保障促进临床药师的成长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临床专科配备一名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师外出学习培训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等。

深化药学学科内涵,体现药学专业人员服务水平。拓展临床药学服务范围,开设不同病种药学门诊,提供病区专科亚专科临床用药指导服务,开展临床用药监测、处方医嘱点评、个体化用药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评价合理用药等临床药学服务。加快医院药学部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以提升药学专业服务价值为重点,展示药师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治疗团队中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确立药学专业学科的权威地位,畅通医院药学学科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代表委员:“三医联动”让看病不再难不再贵[EB/OL].(2007-03-09)[2015-11-16].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3/09/content_5820652.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Z].2009.

[3]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Z].2009.

[4]丁少群,王信.统筹推进“三医联动”综合改革[J].中国保险,2015(9):20-23.

[5]原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Z].2009.

[6]原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卫药政发[2009]79号)[Z].2009.

[7]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发改委,等.关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苏编办发[2015]7号)[Z].2015.

[8]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管理的指导意见(宁卫[2015]36号)[Z].2015.

[9]王雅静.台湾药事服务费收费情况[J].药品评价,2010,7(6):8-11.

[10]陶秋贤.新医改环境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617-618.

[11]吴永佩,颜青.国外医院药学的地位与药事的价值[J].中国医院,2013,17(10):55-56.

药学学科发展 篇4

题记:看大地花开花落,望天空云淡云舒!悲催的80后,在这个悲催的时代,我们别无选择。参加工作几年了,积累了一些资料,我曾经花费大量心血在网上下载、修改、有时候熬夜熬到凌晨2点多钟。现在,我把它们拿出来,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花费时间、精力;到最后落个腰酸背疼。记住:不要后悔、彷徨、犹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谨以此文献给悲催的80后、90后

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拓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张建军,高学敏,王景霞,欧丽娜,陈绍红,王淳,钟赣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为了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意识的培养,结合临床中药学医药结合的学科特点,开设了“中药新药研发思路”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主线,了解中药科研进展和动态,结合实际需要和法规要求拓展中药新药研发选题思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中药新药选题组方设计,锻炼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的基本技能,从而建立科研创新思维,强化科研为临床和生产服务意识,增加就业适应力和竞争性。本文还介绍了“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的课程特点以及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情况。

[关键词]中药新药;科研创新;医药结合;成果转化;课程建设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除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面向临床和社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在强调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当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大学教师除了教学任务,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他们的科研实践和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并作为教学资源引入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资源,避免教学和科研的脱节。为充分体现这一教育理念,我们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1] [2],以医药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宗旨,从2001年开始开设了中医专业学生选修课《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用革命的精神来工作!

1.课程简介

《中药新药研发思路》是向中医专业学生讲授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药学研究手段和方法,以开发临床安全有效中药新药为目的,将中药处方开发成可以上市的新药产品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与新药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著名中成药简要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在中成药文献整理、标准建立、现代研究、新药研发方面的进展,以及中成药新药研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药新药研发的选题原则、范围与方式;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中药新药申报资料及相关选题组方、药学、药效毒理、临床等研究内容,各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其中,详细介绍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各科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指导作用,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中药新药申报资料的综述资料中“中药新药立题目的和依据”的撰写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主线,了解中药科研进展和动态,结合实际需要和法规要求拓展中药新药研发选题思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中药新药选题组方设计,锻炼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的基本技能。本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医药科研技能,也可以使学生更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适应力和竞争性。本课程的开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实践。

2.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针对中医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开设的选修课,在教学中讲授新药开发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中药新药的研发思路,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药新药的研发过程,强调科学求实、依法研发;中药新药的研发方法,强调多学科并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衔接。在课程讲授中重点解决如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吸收现代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新药证书等具有标志性结果的科研创新,开发出为临床服务,为企业创收的新产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和临床的转化。

(1)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药新药的研究,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不断追踪科学研究进展,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结合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和方法的讲授,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对遣药组方和辩证用药规律的认识,强调打好医学专业自身基本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努力追踪科学研究前沿,吸取现代科研成果,充分理解中药新药研发的自身规律,拓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做到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2)科学求实,多学科并重,理论联系实际中药新药的研究内容涉及多门专业知识,各门学科应用都为新药产品的问世服务,同时也应遵循各学科自身的规律并发挥各学科自身的优势。中药新药的研究,从处方的来源,到原料、工艺、质量控制等药学研究,及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无不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在研究过程中也不断受到实践的检验。如处方的组成往往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的摸索和优化,而处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又会在设计规范、实施严格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中得到体现和验证;实验室的工艺研究,要在中试规模、大生产规模的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企业自定的质量标准和自行检验的产品,要通过药检所的复核检验;研究现场、生产现场及研制原始资料,要进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真实性考核。在教学中根据中药新药研发的各项内容,向学生介绍各门学科在新药研发中所发挥的作

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精神,使学生体验到所学专业知识能为新药研发服务,为社会服务。

(3)遵循法规,依法研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我国药品注册法规历经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本课程的讲授内容应及时根据国家和行业最新政策和技术要求及时更新,同时,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药新药的研发既是医药科学技术的创造性活动,又是法律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新药研发的国家监管,为上市新产品的安全有效提供了保证,对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也促进了祖国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在新药研发工作中,不仅要有科学创新的精神,还要有依法研发的法律观念。

(4)面向市场和临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药新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周期较长,投资较大,是既有高技术含量,又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的系统工程。在研究工作中还要把临床疗效、技术含量和经济成本有机的结合起来,多方位综合思考,既保证技术含量又保证经济效益。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研发经验,通过课程讲授,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意识,理解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要为企业和市场服务。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实例分析中药应用的临床动态和企业需求,讲解中药新药的选题原则和方法,介绍中药新药的法规要求和审评过程,使学生接受最新的中药新药科研信息,对中药新药研发形成总体认识,掌握具体方法。

3.课程建设

(1)师资培养本课程自2001年向中医专业学生开设以来,由中年教学科研骨干主讲,资深专家教授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了老中青、医药结合的人员梯队。课程组成员在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临床中药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课程组在实践中发挥学科医药结合优势,以多年中医理论和临床积淀为基础,选择临床热点课题,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中药新制剂,形成了精心培育科研选题,努力形成创新成果,积极向生产和应用转化的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和模式。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课程组人员共获得了4项新药专利,涉及处方创新和工艺创新;有7项成果转让,研究领域包括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生理机能失调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骨质疏松、痛风、慢性前列腺炎等老年生理功能衰退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与多个大学、研究所、医院等研究单位以及生产、研发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这些新药研发实践为本门课程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授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加强。

(2)教材建设课程组在实践中密切追踪最新科研进展和动态,及时更新新药研发法规和技术要求,探索完善新药研发思路,不断总结新药研发实践经验,将有关内容充实到教案和讲稿中,最终形成教材。课程组先后将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有关内容发表在本学科主编的《中药学》[3]以及《临床中药学》[4]的部分章节中,以论文形式发表在核心期刊[5] [6]中。课程组还根据国家不断推出的新的法规和要求、各学科最新进展和自身不断丰富的研究经验,并结合医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发展需要、各级学生学习本课程后的反馈,不断更新讲稿,随着讲授内容的不断成熟,推出了自编教材《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供中医

专业学生用)》[7]。

(3)教学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教师结合课程讲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根据自身研发兴趣,查阅资料追踪临床热点,进行中药新药的选题、组方设计,并撰写综述和研发报告。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将学生的选题进行个案分析,互相启发,完善选题设计。根据国家新药研发综述撰写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了中药新药研发的立题目的与依据撰写大纲、要求和要点,使学生明确中药新药设计思路和该部分研究内容的撰写目的,掌握撰写新药研发资料的要领。教师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亲自参与的科研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从而启发兴趣开拓思路。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当代中医药高级人才,不仅担负着继承中医药的责任,而且担负着研究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历史重任。中医药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基础实验的研究,更在于科研成果向生产和临床的转化。我们的医学教育,应当积极向学生传输中医药最新研究动态,努力使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举,培养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中药新药研发思路》课程的开设和不断进行的课程建设,就是临床中药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要点[J].中医教育,2004,23(4):43-46

[2]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6,23(2):93-97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7-17

3[4]高学敏,钟赣生.临床中药学[M].河北: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130-156

[5]王停,张建军,张德芹,等.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的探索[J].中国中药杂志, 2004,29(4):387-388

[6]高学敏,张建军,张德芹,等.中成药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 2007,32(9):868-87

2[7]张建军.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M].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张建军,女,43岁,医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后记: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药学学科发展 篇5

1 常规综合性实验模式教学效果有限

高校教育以课程教育为特点,由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部分组成,按高等教育现行体制,这些课程被安排在不同学期开设,专业实验课则紧密跟随理论课进程,这种实验课程设置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各门实验课之间互相脱节,自成体系,缺少联系[4,5]。由于实验教学往往是以单一学科单一课程为主体开展的,各科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仅是孤立、零散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6,7]。当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任务后,很难将所学专业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他们掌握的仅是课程单一知识和技能,对各学科有分散、孤立的了解,而对整个专业却缺乏全面的宏观认知。

针对这种情况,近十年来各院校把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8],加大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由于不同专业其学科属性不同,各院校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或实施方式不尽相同,综合性实验的规模、综合知识的覆盖范围也各有差异。不少院校开设的综合性实验仅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了内容,综合的范围往往局限在一、两门课程之内,或对验证性实验进行简单的叠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实验课仍旧依附于理论课,实验课时包含在该课程总学时当中,实验内容必须围绕理论教学,若开展跨学科跨课程、涉及知识面宽、操作步骤多且复杂、实验耗时长的综合性实验,显然有一定难度,所以对某些专业而言采用常规的实验教学方式,难以收到综合性实验应有的教学效果[9]。

因此,建立一个与理论课程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多学科集成化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对中药或中成药完整的实验研究和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本专业的层面上建立起学科的整体概念,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2 学科集成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药学学科集成化实验教学模式,即在本专业的层面上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采用集成的方式组合中药专业所包含的全部或大部分专业课程群,以一个实验目标为主线,把各门专业课程的部分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验技术方法贯穿起来,构成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该实验课程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却不依附于理论课,通过模拟药品开发的全过程,将原来分散的教学知识点聚成学科知识链,从而在学科高度上充分体现专业课群间的交叉联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综合技能为核心,加强学生在新药研发、工艺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建立“立足行业,掌握全盘,学研结合,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

与普通综合性实验相比,区别在于学科集成化实验为独立课程,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能全面体现科学研究的规律性、知识应用的连续性和专业技能的系统性。以中药学科为例,从中药材原生物状态到制成应用性实体的全过程,几乎联系到包括中医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全部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技术。所以通过综合多学科多专业课程的集成化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定位、发展方向和毕业后的自主学习方向作出合理判断。

3 学科集成化实验教学组织与实施

3.1 实验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

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确定集成化实验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因地区或学校性质不同而略有差异,我院确定的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能在各类医院及中药生产厂从事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生产、检验及药品营销工作”。因此实验内容与医院和药厂实际工作密切联系,设立一个以中药材为中心主题,将中药学专业所有必修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组合起来,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紧密连接,在部分实验环节中引入目前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超声辅助提取法[10,11]和HPLC分析技术[12,13]等,体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课堂与生产的结合。实验包含验证、综合和设计三种形式。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实验项目及形式,实验课时则在预实验结束后确定。

3.2 方案设计、预实验和实验指导教材的编写

实验方案要最大限度体现出其覆盖广泛的高度综合性特征,联系多门相关学科和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力求突出重点和深度,达到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通过预实验逐项确定实验内容和整个实验所需课时,然后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实验指导教材。

目前,四年制本科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中医院校略有不同,但是核心课程几乎是一致的,即包括中药学等十门专业课程。我们以“盐酸小檗碱的研究与应用”为实验主题,从介绍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药临床作用开始,到原植物的识别、种植、饮片的炮制,以及从上述药材中提取盐酸小檗碱,验证其药理作用,直到制成临床应用的制剂并做质量检查。整个实验模拟新药开发研究的全过程,将所有十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构成一条链(图2)。

3.3 实验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模拟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方法,辅以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从原植物药材着手直到完成药物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检测,一层层展开。选题目标明确,但是实现方法各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法应具备多元性,实验手段应多样性,即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或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部分段落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路径,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3.4 实验课前的准备

根据实验题目中的任务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使学生明确在本次实验中自己要做什么、能学到什么。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与该实验有关的信息资料,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和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材料。按学生自主能力强弱实行分组,合理搭配,每个实验小组人数可依据实验规模大小来确定,一般以2~4人为宜,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既达到互相提高、共同学习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学科集成化实验工作量较大,占用实验室的时间较长,使用的仪器材料较复杂,需要各相关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密切协调,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制定实验教学进程安排表,并确保得到执行。

3.5 时间安排及实施

对于四年制中药学本科专业,在学生即将进入毕业实习前的阶段,即第4学年的第1学期期中开展该实验,此时本专业各门课程即将结束,通过实验所起的联系强化作用更加明显。因中药学科集成化实验所涉多门课程,实验需分成数个阶段进行,但要保持时间的连续性,最好在1~2周内完成。在每个阶段中组织讨论或者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小结。

3.6 实验效果的评价

每个实验项目完成后,针对操作步骤关键节点或原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然后根据原始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物料衡算及成本核算。学生依据产品的质量、产率、成本、环境污染等因素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与熟练程度等进行自我评价。全部实验结束后,向参与实验的全体学生发放课后调查表,并召集师生进行座谈讨论,征集对学科集成化综合性实验的意见,反映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实验效果做整体评价。根据反馈情况,课题组成员修改实验指导教材,对方案作进一步完善。

4 效果与讨论

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都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而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历来都是分门别类的进行,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本来就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这样就使他们难以建立起系统的专业学科的概念。借助学科集成化实验,把各学科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实现实验技术方法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最终使学生形成独立的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面对行业系统化技术的应用,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缩短了从事专业工作的适应期。

在我们开展的中药专业学科集成化实验中,加入了设计环节,即成分提取方法和步骤由学生自主拟定。通过提前查阅文献资料,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原理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扩展了创新思路,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大,学校教学条件的提升尤其是教学设备的更新配套,使实验室开展的实验项目不再受到限制,基本可以满足实验内容多样化、非常规化的需求。

学科集成化实验不是各课程单个实验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一门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的独立课程,既有设计性实验内容,又含有综合性实验的特点[14,15,16],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比较,前者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更具广泛性和完整性。在中药专业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某一药材进行较全面的系统研究,始终保持实验的连贯性,这样逐步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复杂性,使学生把压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中药专业学科集成化实验教学较全面地融入了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是一种创新型实验模式,是对传统实验模式的扩展和延伸,其实验内容丰富,综合性要求更高。实践证明,将中药专业学科集成化实验设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是可行的,它不但能充分体现学科知识应用的系统化,还可以促进新型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以集成的方式组合本学科所包含的全部或大部分专业课程群,设立一个实验目标为主线,把各门专业课程的部分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验技术方法贯穿起来,构成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实践证明,学科集成化实验教学弥补了当前中药学专业分科分段式实验教学的不足。

药学学科发展 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中药学教学团队,质量工程,教学改革

2007年初,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意见》,“教学团队建设”被作为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1,2,3]。高等院校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已有3年。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被评为首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多年的团队建设实践中,作者深深的认识到,团队建设离不开多年的专业积累、良好的学缘结构、合理的梯队层次、深厚的专业文化内涵。本文就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进行总结,进一步提升本团队和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

1 深入挖掘学科内涵,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学专业是于1998年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把原药用植物专业调整为中药学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属首创专业,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学科。团队建设的基础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药用植物专业。在原有特色基础上,外延有所扩大,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弥补了原“药用植物专业”的局限性,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药用植物与利用、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中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中药炮制的研究,而且还能从事中药制药研究、中药药理与应用研究及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以药用植物、药用菌物、药用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药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团队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及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深入挖掘学科内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制订了明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领域中从事中药制药高级技术与生产管理型人才;培养药品质量控制、检验和安全用药的药师型人才;培养医药经营管理型人才;培养中药学基础研究与中药新药开发应用的高级研究型人才。

团队建设依托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团队带头人负责制订团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制订团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各课组(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各课组长负责制订本组的建设内容和发展规划,本组团队成员的学习、交流及讨论等日常工作;团队成员个人完成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团队建设,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教学队伍。

2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团队建设的长远发展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确保团队建设的长远发展[4,5]。团队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水平,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其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专业交叉明显,老中青相结合,在教学和科研上体现了传帮代。

团队组建以来,一直坚持“人才立足,师资第一”的建设理念,确立了“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到目前为止,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团队积极改善师资结构,努力形成合理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从2004年开始,团队接收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对具有硕士学位继续深造的教师,团队鼓励到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来,团队接收毕业生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外校毕业生比例高达85%以上;再者,团队以专业建设为契机,强化学科建设,构建不同师资队伍培养体系,鼓励骨干教师积极争取省部级教改课题,促使年轻教师在校级教改课题立项,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团队中的专任教师的授课水准。团队新近教师,不受学历和年龄限制,授课前均需接受省教育厅组织的岗前培训和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正式上岗授课。多年来,团队一直探索双语教学,将重点放在教师的外语培训与继续教育上。每年组织团队教师到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重点大学进修学习。

通过上述措施,使团队师资队伍不断强化,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

3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并重,体现农业院校团队建设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基本规格及人才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农业院校“中药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团队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3,4,5,6,7]。

吉林农业大学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首创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最初药用植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随着中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结合农业院校优势与特色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现已形成了较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科学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创办50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已在国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团队及时掌握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使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践。此外,传统的中药学高等教育以四年学制本科为主,专业教学计划侧重于活性物质化学分离,加工炮制,制剂分析及配伍应用,对中药采收,种植(养殖)非常欠缺。团队结合农业院校课程开设的先决条件,在前期基础课程中,融入了《农业气象学》、《土壤学》、《遗传学》、《植物与植物生理》等农业院校课程强化中药种植(养殖)的重要性,在课程后期继而开设《药用植物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育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上述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农业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的优势,从而构建出完整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团队一直完善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开设公共课、基础课同时,增设一些服务于专业课,且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如药用植物学、药用菌物学、药用动物学)以及有关生命科学的课程(如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继而完成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的教学,这能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具有前沿的生命科学知识,与丰富的中医药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相融合,团队的课程体系能够给予本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中医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选修课程辅助专业课程设置,团队尝试开设“中药养生与食疗”、“中药药膳”、“药用植物高产理论”、“中药安全生产”等选修课程,形成了完备的教学课程体系。围绕中药种植(养殖)、研究与生产、开发与利用,将新近的研究成果补充道选修课、讲座课。最后,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材建设,近年来专业教师主编了《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3部“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更加提高了中药学教学团队在国内的影响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实现了《中药学》省级精品课,《中药鉴定学》省级优秀课,《中药制剂分析》校级优秀课。

4 着力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复合型人才。首先,通过入学专业教育及基础课理论教学,强化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技能打好基础。其次,强化专业基础课技能培训,团队担任的重要专业课程,如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及中药药理学等,通过改进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技能,最终采取过筛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再者,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通过药用植物分类实习、中药鉴定与中药学实习、中药炮制学实习、中药药剂学实习及中药药理学的综合性实验等,不断强化学生识别药材、加工药材、中药制药与开发等能力。本团队培养的毕业生生能够熟练掌握近300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鉴别特征和功效,学生头脑中对重点的药材形成了从资源、栽培、采收、加工炮制、鉴别、功效、药理作用到制剂完整的立体的知识体系。最后,专业课实验教学中设置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对复习、巩固和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团队结合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及早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综上所述,多年来,“中药学教学团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以期为农业院校开展药学团队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11):10-12.

[2]汪维伟,王亚平.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774-776.

[3]翟华强,张冰,闫永红,等.国家级中药学教学团队运行机制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78-879.

[4]李玉梅.高校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166-167.

[5]李晓菁,刘小丹,李卫东.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改革[J].药学教育,2011,27(4):10-13.

[6]薛俊,刘会,林志东,等.注重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药学教育论坛,2010,12(30):93-94.

药学学科发展 篇7

关键词:临床药师,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药学监护

作为传染病专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复杂重症传染病患者是医院会诊和临床监护的重点对象。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病情长且复杂,用药种类较多。相关用药选择和监护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医师在复杂重症患者会诊时需要临床药师参与进来,给出合理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生素选择、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等。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以Cox-A16型和EV71型感染最常见,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1]。本研究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 的药学监护,对用药方案进行评估和建议,并总结此类监护要点。

1 患者情况

1.1基本情况

患者女,1岁1个月(9 kg)。3 d前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9.3℃,就诊于当地门诊,给予肌注退热(具体药物不详),体温可降至37℃,但反复升高。2 d前出现易惊及肢体抖动,非喷射状恶心呕吐,5~6次/d,量不多,无腹泻,无咳嗽咳痰,进食差,就诊于当地门诊,给予输液治疗1 d(具体药物不详),未见减轻。半天前发现患儿手、足部皮肤均出现红色皮疹,无瘙痒及疼痛不适, 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以“手足口病”收住院。

1.2 既往史及流行病学史

患儿既往体健,无高热惊厥史,无麻疹、水痘等传染病接触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久居地有手足口病流行,否认手足口病接触史。患儿为足月顺产第1胎,出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断乳,生长发育同正常儿,计划免疫接种随当地。

1.3 体格检查

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8℃,血压85/55mm Hg(1mm Hg=0.133 k Pa),手掌、足部及臀部皮肤可见散在陈旧性褐色丘疹及疱疹,直径1~3 mm,周围有红晕,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的疱疹,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心率132次/min,心脏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腹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查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

1.4 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WBC)为25.2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为66.8%,红细胞计数(RBC) 为5×1012/L, 血红蛋白 (HGB) 为101 g/L, 血细胞比容(HCT)为35.1%,血小板计数(PLT)为753×109/L;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41 U/L,乳酸脱氢酶(LDH)为502 U/L,肌酸激酶(CK)为25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53 U/L,羟丁酸脱氢酶(HBDH)为398 U/L;钙(Ca2+)为2.39 mmol/L,钾(K+)为4 . 7 mmol / L , 钠 ( Na + ) 为131 mmol / L , 氯 ( Cl - ) 为98 mmol/L;血气分析:酸碱度(p H)为7.2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为28 mm Hg,动脉血氧分压 (Pa O2)为91 mm Hg,剩余碱(BE)为-15.4 mmol/L,碳酸氢根(AB)为12 mmol/L,总二氧化碳(T-CO2)为12.9 mmol/L,血氧饱和度(Sa O2)为95%;降钙素原(PCT)为7.6 ng/d L。超敏C反应性蛋白(CRP)为0.35 mg/d L。

2 治疗过程

患儿于2014年6月30日入院。入院1 h后出现嗜睡,反应差,四肢末梢凉,易惊、肢体抖动明显。当时查体体温为38℃,心率为195次/min,呼吸频率为26次/min,血压为75/42 mm Hg,SPO2为75%。查床旁胸片提示:左肺透亮度减低,右下肺纹理增粗,提示双肺肺水肿,患儿病情危重,随即转入ICU。

转入后查体:患儿睡眠状态,精神差,呼吸困难,反应差,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发绀,全身皮肤发花,四肢末梢凉,易惊、肢体抖动,喉中可闻及痰鸣音。查体:体温为38.6℃,心率为210次/min,呼吸频率为25次/min,血压测不到 ,SPO2为80%,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双手、足、臀部可见少许褐色皮疹。双眼上吊,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口腔黏膜光滑,可见散在的疱疹,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高度膨隆,稍胀,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未闻及,无明显肌紧张。双侧巴氏征、克氏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2病毒性脑炎;3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模式P-AC,参数为:呼吸频率为30次/min,吸气压力为12 cm H2O,PEEP为8 cm H2O,其中1 cm H2O=0.098 k Pa,吸呼比1∶1.6,吸入氧浓度100%,逐渐降低吸氧浓度),插管后可见粉红色泡沫痰,逐渐加大PEEP到12 cm H2O。给予头孢孟多酯防治感染(0.45 g,qd)、甘露醇脱水降颅压(4 m L/kg,q3 h)、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患儿抵抗力(1 g/kg,qd);给予磷酸肌酸(1.0 g,qd)、复合辅酶(0.5支,qd)保护重要脏器、奥拉西坦营养神经(1.0 g,qd)、血必净清除炎症介质(10 m L,qd)。甲泼尼龙抗炎减轻肺水肿(2 mg/kg,bid)。患儿心率快,血压高,监护示心率为211次/min,血压为85/55 mm Hg,四肢末梢冰凉,皮肤发花。给予米力农[0.75μg/(kg·min)]泵点减慢心室率,并给予酚妥拉明[2μg/(kg·min)]开始泵点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并给予通便治疗,减少肠道内病毒的吸收。ICU要求临床药师会诊,提供药学监护。

患儿经有效治疗于2014年7月28日出院。出院查体:精神可,进食可,大小便正常,独坐如常,可扶墙站立片刻,自行行走困难,无发热、声嘶、咳嗽,无易惊、肢体抖动。查体:体温为36.5℃,心率为115次/min,呼吸频率为27次/min,血压为87/50 mm Hg,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双手、足、臀部未见皮疹。口腔黏膜光滑,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为11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肌力Ⅳ+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3 药学监护

3.1 降低颅内压

患儿病情危重,出现昏迷状睡眠状态,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以下简称指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首先要降低颅内高压,即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36 m L,108 m L/h泵点,q3 h,降颅压。临床药师分析:甘露醇可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但可能有电解质紊乱、心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栓性静脉炎、渗透性肾病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血压、肾功能、电解质和尿情况,及时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当无易惊肢体抖动,无恶心、呕吐时停用甘露醇。第3天甘露醇减量为30 m L/次,q4 h。第6天意识状态较前好转,但仍意识模糊,给予甘露醇减量为30 m L/次,q6 h。第7天患儿意识状态进一步好转,呼之有睁眼动作,眼球运动正常,能自主睁眼,四肢有不自主活动且末梢温暖,有自主呼吸。甘露醇减量为30 m L/次 ,q8 h。第8天30 m L/次 ,q12 h。第9天停用。

3.2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作用,冲击量短期用于治疗手足口病,除抗炎作用外,还能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促进肺水肿吸收,防止脑水肿,阻断肺水肿、脑水肿的恶性循环的作用。根据指南,重症手足口病必须尽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d),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 d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 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 g)。同时,为了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预后,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者抑酸剂保护胃黏膜。临床拟使用甲泼尼龙2 mg/kg,qd,抗炎减轻肺水肿。患儿情况严重,临床药师建议增加剂量,即甲泼尼龙2 mg/kg,q12 h以达到冲击治疗效果,临床采用。第4天患儿病情平稳,减量至2 mg/kg,qd,第5天停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增强抗炎作用,但也更易导致不良反应如钠潴留、低钾性碱中毒、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精神异常、心律不齐等。输液过程中应控制速度,严密观察。需监控生命体征,定期复查电解质。本例患儿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考虑到患儿恶心、呕吐且住院期间使用大剂量激素,为保护胃黏膜,同时静注西咪替丁5 mg/kg,qd,保护胃黏膜。

3.3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 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根据指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酌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本例患儿符合专家共识用药指证,入院后第1天开始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10 g,qd,第4天停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明显缩短患儿的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消失的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报道合并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联合用药疗效显著[3,4]。患儿精神状态好转,双上肢抖动消失,皮疹有所减少,无恶心、呕吐等症状,无不良反应发生。

3.4 营养神经药物

奥拉西坦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促进脑代谢,用于脑损伤治疗。给予1.0 g,qd,神经节苷脂1 g,qd,促进脑细胞恢复。神经节苷脂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对机体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能够通过突触传递等的参与对神经组织进行保护。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缺氧情况下,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细胞膜加以保护,对改善脑水肿具有很好的作用。采用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5,6]。第20天,患儿于外院查头颅核磁提示脑干脑炎,并于外院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qd,10 d疗程。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神经损伤恢复的作用,对患儿一定的治疗效果。家属将药品带回我院,药师提醒护士2~8℃避光保存。

3.5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患儿体温为38.6℃,WBC为25.29×109/L,考虑有感染。头孢孟多酯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头孢孟多酯初始治疗方案为0.45 g,qd。临床药师分析,头孢孟多酯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多次给药有利于维持长时间有效浓度。改为0.15 g,tid。第3天患儿反复持续高热,最高体温为39℃,痰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球菌。头孢孟多酯加量为0.3 g,tid。第11天患儿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呼吸平稳,停用。

3.6 发热中药治疗

根据指南对重症病例可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患儿高热不退,易惊等属毒热动风证,鼻饲安宫牛黄丸1/4丸 ,qd,醒脑治疗。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 ,镇惊开窍。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临床药师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等不良反应。提醒医生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停药。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 m L,qd,促醒开窍。提醒护士本制剂含芳香性药物,遮光、密封保存,开启后需立即使用。

3.7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局部口腔溃疡,减轻病痛,缩短愈合时间[7]。利巴韦林体外试验证实有抑制EV7l复制和部分灭活病毒作用,可考虑使用[8]。利巴韦林36 m L,108 m L/h泵点,q4 h,从入院用到出院。

3.8 其他治疗

给予米力农0.75μg/(kg·min) 泵点减慢心室率,并给予酚妥拉明2μg/(kg·min)泵点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临床血压高者将血压控制在该年龄段严重高血压值(>30 d~2岁118/82 mm Hg)以下、正常血压以上,可用酚妥拉明l~20μg/(kg·min),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调整至适量[8]。患儿血压85/55 mm Hg正常,临床使用主要考虑患者心率过快(心率为211次/min)。药师建议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用量。患儿血压一直较稳定,心律在治疗3 d逐渐下降至正常心率为120~130次/min,酚妥拉明维持低剂量不变,于第4天停用;米力农于第3天减量为0.5μg/(kg·min),于第4天停用。患儿反复持续高热,最高体温为39℃,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半粒入肛门及物理降温,患儿体温逐渐下降,患儿存在呼吸机抵抗,给予咪达唑仑泵点镇静治疗。化验提示存在贫血,鼻饲右旋糖酐铁(25 mg,tid)予以纠正 ,并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补充肠道益生菌(1 g,bid)。护士咨询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是否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临床药师分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为活菌制剂,服用后通过调整正常菌群而发挥药理作用,如果联合服用抗菌药物,会降低疗效,分开服用可有效避免[9]。患儿为注射用抗生素,影响不大。患儿经口进食少,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提供静脉营养支持治疗100 m L,qd。良好的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维护患儿体质,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为患儿的治疗创造条件[10]。并给予氨溴索7.5 mg,qd,化痰治疗。提醒家属加强翻身叩背,以利痰液引流,同时注意按摩四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止患儿肢体废用性萎缩。

4 出院指导

结合患儿病情,出院带药为抗病毒口服溶液、冰硼散。为保证患儿出院后用药的安全有效,嘱咐家长药物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填写用药说明。嘱咐患儿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免疫力。教育患儿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不要吃生冷食物。在家多通风,勤晒衣被,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发生交叉感染[11]。

5 小结

上一篇:理性教学下一篇:永磁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