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精选8篇)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1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又是我国医药经济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是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当今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各种变化及21世纪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在给中药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世界医药市场,就成了中国中药产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司。该司产业处处长顾大伟博士就我国中药产业的行业前景、现状、发展思路和近期主要工作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 :中药学 现状 前景
一、中药学的发展方向
有的中医都要温习、钻研、挖掘中医的经典和文化精髓,这才是正确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据我了解,目前国外医学界一般认为医学分主流医学和替补医学两种。在中国,西医目前已经取得了主流医学的地位。主流医学之所以
承认替补医学的存在,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减轻病痛、延长生命是很现实的需要。西医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包打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在现有的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中寻找其他方法。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把医术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用哲学化的语言表述病症,用理论指导治疗过程,是替补医学中最系统最悠久的一门方法,可以说是生命力最强的古老医学。去年成功治疗“非典”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
二、中医存在的问题的确,各种先进的科技应用速度很快,所以西医诊断的技术进步很快,但其治疗的进步比诊断要慢得多。很大的原因是药物的发现慢。西医的药物发明通常都是发现肌体或缺或多某种物质,然后化学合成近似物弥补,先在动物体上做实验,然后在人体上试用,出现问题后再改进,或减少其副作用,或停止使用。
中药一开始就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实验,有几千年的实验基础。而西医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尤其是药物治疗史只有200多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药是安全的有效的。并不是说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但是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药物的毒性,通过不同药物的配伍和炮制过程减少毒性对人体的损害。国外时常发生根据中医复方药中的某一味药物属于有毒物质而禁止使用的情况,因为西医根本没有配伍用药的概念。在早期我国从事药审的人很多还是很有经验的老中医,当他们走向年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新一辈的药审人员大多接受的是西医教育。脱离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来管理中药,恐怕将来准许用的中药会越来越
少。
为什么大家会对中医没有信心,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必须要改造中医才能走向现代化。我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
1、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药品消费不到10美元计算,赶上中等发达国家40-50美元的水平,我国所蕴涵的潜在的医药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预计我国医疗保险人群将从目前的1.6亿增加到五年后的3亿;
3、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城镇人口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每年约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按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水平约为7:1,城镇化的发展将对药品市场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人口的净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也同样会对药品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入WTO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加入WTO,医药行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医药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医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获得我国医药发展所需的国际资源,有利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中药、常规医疗器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也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转换经营机
制与体制创新。总之,有利于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加入WTO将在三个方面对我国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关税的降低,将对我国化学原料药这一出口支柱产生强大冲击;二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将使我国必须面对临床治疗需要的专利药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三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将对我国现存的医药流通体制和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中医药发展前景
但是,医药的现代化,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态度。
国家计委决定采用“专项扶持”的形式贯彻这一战略。通过现代中药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我国中药工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开辟新的产业领域,通过强化现代中药产业的基础支撑条件,为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培养一批单品上规模的中药企业,如在抗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哈药慈航等制药企业。特别是加速高技术中药产业化发展,示范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系统控制技术,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在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上全面实现技术提升,建立对全行业进行技术辐射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促进“大企业、大品种、大市场”战略的实施。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产品的产业化,使我国中药在中国加入WTO后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扶持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药产业(主要指中药种植农业和中药工业)规模到2005年达到年产值800亿—1000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中药产品年出口额达到100—120亿元,占中药工业产值的10%以上,年均递增20%;年实现利税150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利润50亿元,年均递增10%;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占中药工业总值的比重达30%,技术进步对中药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药工业重点依托企业50个,产值占全行业70%,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产品200个,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的30个,超1亿元以上的100个,约占中药产品产值的30%,使中药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总之,医药行业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热点,作为医药行业的分支,中药行业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2
日前国家注重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制定“中药十二五”规划等相关前瞻性计划大力促进中药的发展。在全国各地投设中药现代化研究基地和重点科研项目, 具体而深入地从药材、有效成分、药效以及新药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药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
中药材的种植是对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源头性保障, 国家制定GAP种植规范, 从绿色、高效、可持续方面保证中药药材的质量。首先在药材的资源方面, 因为我国比较特殊的地形地势, 药材的分布也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种类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 但药材的蕴藏量则以北方最多, 向南逐渐减少。从产地上讲为GAP基地的选址提供了参考。GAP的标准操作规程对中药材生产是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适应范围、引用标准、环境条件、种类特征、种子、栽培管理、采收加工、药材质量标准测定以及包装运输储存环环都必须严格把关[1]。
比如用GAP质控下栽培的中药丹参作为重金属内控标准物, 研究其制备和表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丹参内控标准重金属含量的数据准确可靠, 稳定性好, 可作为丹参中药材重金属质量控制的参考标准, 也可作为其他中药GAP规范管理中有毒元素的内部质量控制的参考标准[2]。再比如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养生之宝人参, 利用HPLC及其他分析法, 得出人参花蕾 (果实) 在各时期均以人参皂苷Re含量为最高, 不同时期其人参皂苷含量波动;得出抚松县无公害栽培人参基地六年生人参于9月1日至9月11日采收, 加工的人参产量高, 质量好;得出对五年生栽培人参留种田进行留外方二圈花蕾, 中间全部摘除的疏蕾方法是可行的大田留种操作方法。这些操作结果为确定人参的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我们知道, WTO对于中国来讲, 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国际中药市场的竞争讲究的是药材的真实、优质、稳定、可控。在这样的环境下, 实施GAP的优越性就非常明显, 第一它从中药生产的第一关——种植入手, 各个影响因素均有严格的监控;第二它很好地保护了有限的中药资源;第三对药材规模化种植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基于GAP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仍然有许多地方亟待被改建完善。主要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较难实现社会共享、未能迅速推广认证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生产技术;增加了GAP的实施难度和准入门槛;国家的投入未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对通过认证的产品缺乏标识, 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的建议是SFDA需完善现行GAP法规;SFDA组织研究、发布各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指南;发放GAP认证标识[3]。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是在中药种植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热点, 通过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更精确地确定道地药材的质量, 普通药材的质量等级和真伪优劣药材的鉴别等。目前, 中药指纹图谱作为一种中药理论研究和新药开发的模式和方法, 是中药化现代关键问题之一。中药引入指纹图谱的手段是因为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鉴别手段, 指纹具有唯一性, 这是由指纹的遗传物质本身的唯一性决定的。按应用对象来分类, 可分为中药材 (原料药材) 指纹图谱、中药原料药 (包括饮片、配伍颗粒) 指纹图谱和中药制剂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分类可分为中药化学 (成分) 指纹图谱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由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难度较大, 客观困难较多, 需要不断地探讨与交流。那么指纹图谱质控技术对现代制药学的发展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 此技术可以保证中成药的功效。此外, 它也是带动当前中药工业的现代化技术, 是牵动中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纽带, 是实现中药走向世界的必要保证。
那么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又有哪些建立原则呢?一个理想的指纹图谱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物质基础的相对显示, 而应该将测定的参数通过一定的数据相关性比较, 并联系药物, 从原材料到最终制成品整体过程的质量特性, 对中药进行整体相关性、有效性的控制。指纹图谱的建立应该针对分析样本的特性。另外, 实际测定中, 影响一个方法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从样品来源、组成、供试样制备、不同仪器、测定条件等等, 都会对结果有所影响, 所以测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可变性, 也是指纹图谱测定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指纹图谱研究在现代制药研究产业的应用。比如中药白芨, 中药白芨的化学成分复杂, 但白芨水浸液荧光光谱图中只出现两种组分的荧光峰, 实验条件一定时, 两种组分荧光强度都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可以作为两种组分定量分析的基础。再比如枸杞, 可以用到DNA指纹图和化学指纹图谱法来对枸杞子的质量进行测定。由于其具有应用范围广, 分析结果准确、快速、重现性好等众多优点, 日益受到重视, 非常适合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的创制过程中, 指纹图谱学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利用数学和化学统计学手段、依托计算机科学进行综合整理和评判, 以获得更高层次的生物学信息而服务于生命科学。中药指纹图谱学的核心就是依托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技术手段获得关于中药的全面物质信息和中药作用于生命体的生物信息, 最终目的就是弄清中药的作用机理、代谢规律, 实现药效的最优化和毒性的最小化, 生产出优秀的新型中药, 即实现中药指纹药剂学的目标。
运用现代化仪器比如高效液相色谱, 超声波浸提技术, 大孔吸附树脂、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多项技术对中药中主要药效成分进行提取、精制和含量测定, 比如地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 我们主要研究其挥发油是否有增强纤溶的作用, 我们联合了GC-MS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等其它的分辨方法, 为其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参数。蒲桃茎、叶和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 我们毛细管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分析鉴定了其化学成分, 比较了不同部位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及物性, 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蒲桃资源提供参考。另外在超临界CO2技术分离提纯青蒿挥发油及成分这一实验中, 我们则是结合了SFE和GC-MS二者的优越性。
克服传统煎煮费时, 有效成分被消耗的缺点, 去除余质的干扰, 更大程度地利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跨越中药饮片加工的阶段, 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根据化学持性制成不同的剂型直接用于疾病的治疗。这些技术在很好的保留了传统中药炮制精髓的同时, 也显示出非常强大的优越性。比如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 技术, 在萃取率、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和生产周期等方面均有较为理想的水平[1]。再比如超微粉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药物利用率的问题。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省时、节能和获率高等优点。超声波辅助提取有温度低, 溶剂使用量少, 节约能源等优点。近年来这两种辅助提取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并在天然产物提取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 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新制剂的开发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所涉及的新药剂型包括口服液、冲剂、软胶囊以及一些新工艺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进行中的新药研究和“二次开发”。目前中药作为新药研究领域一个新的方面拥有着庞大的药源基础和开阔的前景。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 我国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 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品种有待发现和研究。并且采用包含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缓释控释技术以及脂质体制备技术等多项现代化技术将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用于临床, 对于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在某些程度上优于化学药, 甚至在某些常见病的治疗上与化学药等效或者更具安全性。这对于我国新药研究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国内知名院校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合作, 利用中药抵抗传染性疾病 (禽流感) 的研发平台, 建立一个抗禽流感H5N1病毒中药筛选平台。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这也是全球首次通过实验室证明中药对治疗人感染禽流感有效。就抗病毒颗粒治疗禽流感的处方、工艺、用途申请了2项中国发明专利, 先后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中药的新药研究开发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国内, 对国际市场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内外市场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都将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如此, 在新药研究发展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市场竞争压力, 中药新药研究中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不力, 中药新药研究人才培养能力欠缺, 经济实力不强, 重基础 (药学、药理、毒理) 轻临床现象较普遍, 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对中药新药研究部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中药新药研究的主导思想应当是创新中药, 走从研究到开发的高速公路。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 其中一类新药占11.5%, 二类占6.5%, 三、四类各占40%, 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 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永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和思考。自我国加入WTO组织后, 我国中药发展面临以下三大机遇:一是加快发展的机遇, 二是政策扶持的机遇, 三是合资合作的机遇。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医药工业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变化以及“洋中药”对我国中药市场的冲击。因此, 发展必须破解四大危机:一是理论传承危机, 二是种质资源危机, 三是产品创新滞后危机, 四是国际竞争加剧的危机。并且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中药新产品, 改变我国目前以资源输出为主的中药外贸格局, 这对加速中药走向世界的进程意义十分重大[1]。
通过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解决了中药在人体中药理作用发挥的不明确性和难解释性, 使中药更好地被科学公众认可, 拓宽中药国际国内市场。
在中药现代化大力发展的趋势下, 医药院校的中药专业也在蓬勃的开设和发展, 中药专业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 专业性、系统性地培养中医药人才, 掌握中药传统知识技能和现代化发展的最新信息技术, 适应市场和行业需求, 以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中药带着极其深厚的医学理论积累和文化品质, 以平和而谦逊的姿态, 行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仿佛是一位微笑不语的老者, 又仿佛是一位朝之蓬勃的年轻人在传统医学理论和先进科技的碰撞下, 厚积薄发, 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走向光亮的明天。
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中重要部分, 目前其发展前景也是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从GAP种植、中药指纹图谱和中药新药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中药专业的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当前各个领域的研究形势, 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方案。
关键词:GAP种植,中药指纹图谱,中药新药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志华, 阎红敏, 王新民, 等.中药远志GAP标准操作规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7) :85.
[2]黄志勇, 庄峙厦, 王小如.GAP质控下栽培丹参重金属内控标准物的制备和表征[J].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 (9) :808.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3
在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下中药材占据了一定程度的比重,并逐渐成为支撑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市场环境以及具体管理体制的改革,呈现出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山区林下药业的全面了解,分析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将这其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林下药材在山区经济中的发展前景
在人们物质生活已经拥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逐渐开始注重医疗保健。在这种情况下,医药保健行业就开始迅猛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化学合成药本身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毒副作用,人们开始对天然药材进行关注,从而增加了中药材的市场需求量。但是山区中的野生药材数量始终有限,随着人们开采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些野生药材资源终究会面临枯竭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山区森林就成了宝贵的天然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林下药材的具体发展,将能够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在中草药种植方面,修水县已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渊源,不仅如此,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有着天然药库之称。不仅如此,修水县政府将中草药种植作为发展修水县特色经济的主要支柱,并从政策上进行了大力扶植。在修水全县发展中草药种植的情况下,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已经达到了近5万亩。修水县的特色药材不仅有白术、石斛、黄精、贝母、菊花、车前子,还有百合、青钱柳、白芨等多种药材。
1.1林下药材在山区中的具体发展前景。①森林分类经营。这一经营方式的有效实施,使得林下经济的整体发展能够拥有一片优良的沃土,奠定了一个基本前提。在这一经营方式有效实施之后,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对公益林的整体采伐,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林就受到了有效保护,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开始趋于稳定和平衡,使得生态经济发展能够拥有深厚的基础。在造林成果初步展现出来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合理的维护和开发,在此基础上利用山区环境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林下药业,这样一来在能够对山区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改善山区人民的经济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只要能够以山区自然条件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药材栽培,将能够使得山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②林改。针对山区经济的发展现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林改政策,这样一来林药行业的发展就能够以政策作为后盾。在相关政策逐步发展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制度性措施,有效促进了林地的整体经营效果,并极大推动了林地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林改政策使得山区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能够为林农提供系统性的权益保障。③国际化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开放,中药行业凭借自身的无污染天然优势,也开始逐渐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随着中药在国际市场的走俏,使得我国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此基础上,中药在我国的出口总量也开始急剧攀升,极大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④中药生产工业化。在市场需求下,中药逐渐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这样一来就使得中药种植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在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下,针对中药材开始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这样一来就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经过国家的大力建设,已经能够围绕中药生产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一来中药就拥有了更重要的市场价值。
1.2林下药材在山区发展的整体优势。相对于平原来讲,山区在进行药材栽培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性优势,能够为药材的生长提供优良的环境。在山区针对药材进行具体栽培过程中,能够对自然环境以及地域性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强化药材的天然性,花费的成本较低。不仅如此,还能够摆脱市场需求的人工化干预,从而保证药材生长的天然周期,保证药材的药用价值。
二、林下药材在山区发展的天然优势
2.1药材研究不足,相关技术落后。对于野生药材来讲,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储备,针对很多药材已经发展出了成熟的栽培模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栽培技术,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体来讲,不仅有银杏以及生地,同时还有丹参以及金银花等,很多野生药材已经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人工栽培。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中药需要通过采挖的方式,才能够进行具体利用,资源十分有限。不仅如此,针对很多药材没有系统研究,不能够了解药材的生物特性,对具体的栽培技术也不能够详细了解,同时没有进行深加工的计划。不仅如此,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针对选种和生产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来进行具体的种子质量评判。针对很多药材都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在具体的管理技术上同样不够成熟。
2.2药材生产欠缺市场导向。受到山区的地域局限性,很难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难对整体的市场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够对药材市场进行深刻认识,难以把握市场的整体运作规律。尽管通过对药材种植的大量投入,保证了药材的质量,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药材价格将会呈现出较大程度上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林农的种植也将会呈现出波动和起伏。很难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对市场前景将会过于悲观。
三、林下药材在山区发展的具体对策
3.1强化研究工作,建立科学经营。在科研方面加强资金投入,使得针对药材的研究工作能够得到系统性建设,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加强对相关药材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栽培或者保护,使得药材资源能够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同时强化相关技术及知识的推广工作,使得林农能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科学规律,使得整个经营系统向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修水县政府的大力扶植,针对中草药种植建立了大量的生产合作社,这样一来,有力促进了中草药种植规模化,并逐渐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着。在合作社的促进下,农民的种植技术得到了系统培养,能够进行科学种植,并能够有意识选育优良品种,减少了种植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还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主品牌,在武漢以及南京等地已经广泛流通着修水县的古市花椒。
3.2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意识。在进行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能够强化林农的市场化导向意识,能够对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在生产中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此基础上,能够加强与市场的联系,能够实现生产销售一条龙,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要能够将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映给林农,使得林农能够对自身生产经营作出科学合理安排,从而能够从容应对市场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采收以及储藏工作,从而保证药材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结语
酒店的现状及前景 篇4
1.按国家统计局口径,至2007年底,中国本土星级酒店已经达到了14326家,其中包括:白金五星4家,五星361家,四星1631家,三星5534家,二星6158家。星级饭店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全国共有饭店及旅游住宿单位超过3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2007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数量是1978年全国饭店总数的100倍;2006年全国星级饭店实现利润33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比增长了两倍多;全国已经拥有绿色旅游饭店2000多家;有41家国际饭店管理集团、67个饭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管理了516家饭店,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市场。
2007年的假期调整政策让酒店业绷紧了每一根敏感神经。带薪休假的出台更是激活了旅游酒店板块。带薪休假的出台,无疑是给予酒店和旅游业的一块特大蛋糕。这让酒店旅游行业进入“价量齐升”的黄金投资期。同时国内消费升级推动国内游的游客人次与人均花费同步增长,现代交通工具提供的更为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使交通对旅游的瓶颈约束效应越来越小,这使观光游得以继续发展,而休闲度假游也将逐步兴起。旅游市场针对此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很多度假型酒店更是看准了商机,针对这个市场的变换进行着相关的调节。而对于深处大都市的商务型酒店而言这一消息同样令其拍手叫好,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商务型酒店免去了多年来由于假期造成的“空房”甚至是“降价”的尴尬,“五一”的正常工作,让商务型酒店拥有了正常的“商务”价值。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从金融界一路波及到实业界,酒店业作为与金融实体关系最为密集的产业,影响在所难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已蔓延至亚太地区,酒店经营者在08年下半年已开始感到经营压力。持续了数月的金融危机,通胀、油价上升导致的交通成本上涨,让不论是消费旅游还是商旅出行的人们都压紧开支。消费旅游和商旅客人的减少使得在这条产业链条上的酒店业切实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但是,中国商务部将在三方面大力发展酒店餐饮行业,首先,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其次,重点关注和解决酒店行业的放心消费问题,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第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推动行业节能减排纵深发展。商务部高度重视中国的酒店与餐饮业,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方面,将大力发展酒店与餐饮业。酒店业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应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以度过危机。应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练好内功。酒店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总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1.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今后发展速度降低。1996年到2000年旅游酒店业共增加35.4万间客房,平均年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长率为4.0%。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酒店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从1996年到1998年全国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润率逐年下降,1998年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
1998.1999.2000年三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亿、53.64亿和26.43亿元。这种态势。遏制了新的投资,迫使酒店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同时提出控制酒店总量、提高酒店质量等战略性问题。
2.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酒店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瓶颈主要是西部地区。
3.高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就这个趋势,外国酒店集团看准了中国的经济性酒店是个有潜力的增长点。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利、价位适中的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国内游客所看重的酒店业类型。在质量、服务上,高档酒店基本满足需求,而中低档酒店数量虽然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差很远。这种态势,和国际、国内的经济性客源的增长趋势不相吻合。中国拥有24万多个大中小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其中1万左右是星级酒店,占4%。有23万多家、96%以上的住宿设施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这里,多数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现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这是将来酒店行业建设上的重点。
4.国有酒店脱离原投资部门,转制问题增多,防范风险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入世后,国际酒店更容易地进入中国酒店市场,中国酒店行业竞争加剧。由于体制原因和改革动力不足,国有酒店处于劣势地位,而且越来越被动。国有酒店面临着竞争、改组、兼并、破产的压力。国有酒店在压力面前不得不改革,在改革中就有可能被改组、出售或破产。随着改革的深入,党、政,军、警及商业银行与自己投资持有的酒店脱钩,不再经营酒店投资业务。由于所有者的转换和由此引起的体制、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酒店人心浮动,经营失衡、管理失调,以至于业绩失败。酒店的兼并、破产,会导致大量职工下岗等社会震荡。对此,防范国有酒店转制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风险将越来越重要。
5.酒店行业的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强。中国酒店行业刚开始形成时,因酒店比较少,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竞争重心是数量。所以,中国酒店业初期的发展水平与酒店设施的数量规模有关。在酒店的数量规模增大、设施档次提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行业的发展水平就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密切相关了。因为质量竞争主要是服务竞争,服务竞争的核心是人员素质的竞争。酒店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心理素质、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组合效应,以及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等,都影响酒店业的竞争力。中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关键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员素质问题。
6.酒店的集团化进程在逐渐加强,国际集团更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酒店业开始注意集团化问题。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110余家酒店管理公司,管理酒店700余家,星级酒店集团化程度达7.2%。在中国酒店业集团20强中,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入选12家,中国酒店集团入选8家。令人可喜的是,中国入选的8家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规模均已达到国际饭店集团300强的标准,反映出中国饭店集团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但中国酒店业集团化的状态和国际酒店集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0年的资料,名列中国第一位,名列全球第57位的上海锦江酒店集团仅拥有酒店50家,仅为圣达特集团的0.77%。客房13598间,仅为圣达特集团的2.5%。排行第十位的美国凯悦集团(Hyatt Hotels/HyattIntemational,USA)拥有酒店201家,拥有客房86711间。总的来说,中国的酒店集团未形成大的联合舰队:未形成规模化、一体化的集约经营;酒店集团成本高,机构臃肿,层次多,效率低;知名度不高,集团优势不明显。从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的酒店集团在短时期内很难与国外大型酒店集团形成有力的竞争,因而,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将制约着中国酒店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1.一大部分三星及三星以下级的酒店尽管外界环境不错,仍然长期处于亏损之中。2.另一小部分三星及三星以下级的酒店销售良好,入住率很高,但酒店似乎发展到了一个坎儿上,员工热情、销售业绩、服务质量都无法再上一个台阶。
3.大多数四、五星级酒店在本行业纵向比,还算显得略高一等,但在国际上横着比,中国高档酒店在战略态势、管理精度、服务深化和全球运作方面和国际同等级酒店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大多数四、五星级酒店的软环境只相当于国外三星甚至更低档次的酒店。
4.中国酒店业效率低下,运作及形式千篇一律,找不到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轨迹,在国际竞争中附加值极其微薄。
5.中国本土酒店人才在素质与培养模式上与国际酒店人才存在较大差距,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中国现有高级酒店管理人才70%来自国外,或者有过国外酒店培训经历。中国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也没有一个规范完整的酒店人力资源市场。
1.酒店在预订技术、服务技术、产品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滞后,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只能长时间集中在资本规模、关联业务、利润让渡等层面上。
2.酒店业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外资新增投资的可能性不大,但境外酒店管理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速度将加快,进入这一领域的方式主要为所有权收购、带资管理、合同管理、特许经营等,竞争激烈程度将加深。国有大型酒店集团存在较大的寻求外资并购的机会。3.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工资水平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势必成为酒店业的生存竞争的焦点之焦点。
4.无论是“三资”或国有酒店都应该走同层次横向联合的道路。5.国有民营酒店总体上属于中小型酒店,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原因,发展一直不畅,在未来的发展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但民营酒店在未来是个趋势。6.酒店营销的竞争将会出现在酒店提供产品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多样化的产品是酒店在竞争中的致胜法宝。7.在旅游资本市场方面,一些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将可以直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走规模、多元化发展之路。
8.酒店应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整体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分并从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的市场营销。在集中营销的基础上,酒店应突出自己产品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差异求得竞争的优势。9.酒店文化越来越受到客人追捧,创建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成为塑造酒店优势品牌的一部分。
10.由于竞争不断加大,劳动力市场活跃,加快了酒店业员工流动速度。11.环保意识风起云涌的今天,绿色客房已经从创新走向了成熟。12.随着本世纪IT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更新,客房的创新也尽显高科技的踪迹。行业信息化、网络化成为新的趋势。
2017年酒店行业发展八大趋势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随着中国商务往来活动的更加频繁,酒店作为其下游子行业在2016年也呈爆发式增长。但是随着持续的爆发式增长、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酒店与酒店的竞争加大、酒店与OTA的矛盾更加明显、酒店加盟商与酒店被加盟商由于没有太多实际价值闹上法庭的案例举不胜举等等。
那么酒店在2017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红专酒店设计顾问公司根据其多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和研究结果,对2017年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一:酒店数量会继续增长
1、随着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旅游业在近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大量的需求会推动酒店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一些景区看到、到旅游季节的时候,“一床难求”的现象时又发生。
2、消费主体已经从“60、70”变化为“80、90”,80、90的经济基础逐渐变得稳健,最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喜欢“玩”。
3、目前中国很多的投资渠道受阻、酒店作为风险较低的行业、备受投资者喜爱。二:精品酒店会引领未来
1、由于消费主体悄然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酒店的要求逐渐变高、简单地“洗、息、睡”型的酒店很难满足目前的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
2、消费者是60、70、80、90共存的时代,文化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中式、欧式、现代”之分了!每个人的年龄段、成长背景、出生地域、成长经历不一样,而产生的需求也不一样,精品酒店恰好可以给他们形成细分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如红专酒店顾问设计公司在成都总府路设计的《蜀居酒店》和《HI设计师酒店》的生意火爆,就是这个原因。
3、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好、时代的变化、每个人的被尊重感和个性化需求,精品酒店就非常容易体现。
三:酒店会对OTA的依赖加剧
1、目前市场上的酒店“格式化”、“同质化”严重,没有办法吸引到目标人群,就只有继续服用OTA这剂“******”。
2、由于“信息化、数据化、流量化”的时代来临,OTA确实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的方便性。
3、大部分的酒店没有自己的PC端、移动端的导流方式,同时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加之OTA操作简单直接、故而对OTA上瘾。
四:人工智能和微智能会广泛地在酒店中运用
1、部分科技的使用可以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但在初期会增加酒店的投入。
2、从用户的体验的角度、对用户隐私、方便性等角度,极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目前也有一些连锁酒店品牌在微智能或人工智能领域尝到甜头、会带领整个行业的快速运用。
五:酒店的盈利模式会多样化
1、盈利模式的单
一、就证明酒店的体验或服务单
一、很难满足用户的深度体验。
2、不同的目标用户需求、需要不同的产品进行支撑,差异化的模式反而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3、目前酒店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满足日渐高涨的成本。最终会使酒店的盈利成为“鸡肋”。
六:共享“酒店”会出现
1、当下共享经济的火热、不是简单的商业模式创新,而是产品输出端资源有效整合,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2、雅高的Jo&Joe的推动,会在全球启动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产生更多具体针对性的“共享”酒店。
七:低端快捷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会“出局”一批
1、高星级酒店在整个国家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国家反腐日益高压的大背景下,会挤出大量的“伪”消费者。具体原因、您懂的!从近三年的高星级酒店的数据来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由于精品酒店的大众化、价格与低端快捷酒店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体验好得多,从而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中端精品酒店。
3、由于消费主体的变化、他们对酒店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端快捷酒店很难满足他们得需求。
4、根据红专酒店设计顾问公司的经验来看、目前精品酒店的投资也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一般就在2000元每平米左右的投资。反而盈利能力比低端快捷酒店更强、投资更加安全。
八:同行整合与异业整合现象会更加明显
1、同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在很多的资源上、信息上可以共享,反而增加了酒店的竞争力。
2、做酒店的不一定是做酒店的、他可能是地产开发商;做茶叶的不一定是做茶叶的、有可能是做酒店的;做情趣用品的可能不是做情趣用品的、也有可能是做酒店的;这些异业整合的成功案例、在红专设计服务的产品中很多、而且很成功。
未来酒店发展方向
节能技术标准要服从于酒店服务质量标准。因为你是一个服务型 产业,必须要以你的服务质量来维持你的生存。对于低星级酒店,可以选用不使用酒店提供的六小件为代价提供一个便宜的住房的裸价。这样鼓励大家不使用六小件。绿色酒店的本质也还是一个经营性的产业,也是需要GDP能耗来评价的,所以既得满足服务性的本质要求,又要以节能为目标。酒店业算是一个比较高投资的产业了,所以运营的成本就需要严格的核算,在运营时就得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运用比较先进的节能技术。酒店节能首先要从节能理念开始。从开始的建设,节能建筑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设计是按照一些节能的规范节能标准来做,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酒店管理的话,那么它的建筑节能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只有一个相对的建筑节能,哪怕设计不好的一个建筑如果管理得不好,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管理,可以相对自己一年比一年可以有所进步,有所节能。而且建筑节能又有很强的地域性、时效性和经济型的平角,扬长避短,要取其长避其短,通过运行管理优化的技术才能实施一些实质性的节能。
酒店要走绿色环保路线,降低负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做的时候可以把外墙的保温可以适当的高于一般的公共建筑,现在有设计标准,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我们考虑一些外墙保温可以适当的高于一般的公共建筑。第二点就是说要考虑一些遮阳设施,在建筑上要多考虑一些遮阳的设施。很多酒店是一个平的立面幕墙立面,有的时候我冬天进入酒店感觉房间里面很暖和很热,就是阳光比较充分,所以要考虑一些外遮阳的设施,尤其是夏天,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节能措施。
另外酒店客房电器也是酒店的能耗重点。空调的温度是否能自动调节,电视、音响等电器设备是否能自动关闭,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我们日常入住酒店时往往都会忽视掉,晚上睡觉后客房各种电器设备都没有关闭。这里介绍个新的客房多媒体系统“智慧e房”,他们能够把酒店客房的所有电器设备都统一管理,不发热、低功效只为10瓦左右、无噪音、无需维护,系统的亮点音乐助眠帮助客人进入梦乡后可以自动关闭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客房能耗,降低成本。
未来酒店设计发展的9个特点
酒店作为建筑空间、功能的综合体现,具有一种超越时间与时尚的优雅感,并创造一种持久的、欢庆的形象,具有将情景定格放大,尝试一种流动原生态,再现与心理秩序映射的历史密码。
酒店作为建筑空间、功能的综合体现,具有一种超越时间与时尚的优雅感,并创造一种持久的、欢庆的形象,具有将情景定格放大,尝试一种流动原生态,再现与心理秩序映射的历史密码。
星级酒店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目前一般分为城市商务,乡村休闲,度假胜地酒店。随着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追求休闲度假成为时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酒店设计发展将将不同程度的呈现出以下特点:
智能化:
当今社会,几乎没有一个行业能离得开网络,尤其是设计行业。像一些大型的设计事务所如香港JR设计,美国SOM建筑公司等所涉及的室内设计图、建筑效果图都是在网上完成的。每年,通过网络预订酒店的人达数百万。酒店的内部网络可以帮助酒店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酒店的经营和管理状况,酒店每天的收入、日常支出也都能在酒店的管理网络中得到及时体现。
主题化:
主题酒店大都是由星级酒店转变而来的,这说明主题鲜明的酒店是未来星级酒店发展的一大趋势。亲情化。
如果想让客人对酒店产生亲近感,就不应对服务语言进行限制。要站在客人的立场上考虑什么话能使客人满意、高兴,最好能让客人有进了酒店就像回到自己家的感觉,而不是感觉奔波在外。
家居化。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星级酒店在百姓心目中的“偶像”地位渐渐消失。面对这种趋势,设计师应该考虑如何使酒店的居住环境与家庭环境相一致。因此,家居化成为酒店设计的趋势之一。家居化设计要适度彰显个性,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打造出让客人赏心悦目,并独具艺术魅力的客房。
人性化。
我们现在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要考虑人性化。人性化与家居化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要从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上进行必要的提升和创新,使酒店设计更加人性化。时尚化:
所谓酒店时尚化,就是在酒店设计中融入现代艺术的元素。一般来说,是从色彩、线条、材质、光线、饰品等几个方面来诠释设计的前卫理念。粗石材和大平面玻璃的运用,再配以简洁的客房用品和艺术缀饰,让客人流连忘返。
经济化:
说起经济化,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市场经济,都会想到以谋取利益为目的。酒店要营利是必然的,但这里所说的经济化主要是指一种经营理念,一种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运作方式。首先是人工的经济化,其次是客房用品的经济化,再其次是酒店资源的经济化。
简约化:
简约化就是不要把酒店设计得花里胡哨、珠光宝气,要让酒店具有清新的风格、高雅的气质。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精心设计酒店,而是设计得不要过于奢华。精细化。
药学就业前景专题 篇5
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普遍看好。医药英才网张美玲总经理介绍说,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沈阳药科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就业办公室主任刘彦介绍说,该校的市场营销本科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7,而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供需比甚至达到1∶10。目前从教学资源情况看,各学校都没有扩招计划。据了解,药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知名度、是否能给自己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和薪酬水平。“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普遍不好,他们的就业也日趋理性和务实”。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工作处余永久处长说,学校结合市场需求,开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基本吻合。学生更注重对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能结合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的工作。
刘彦处长和余永久处长都表示,目前药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期望的月薪为1500~2000元,研究生在3000元左右,基本符合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薪酬水平,但相比往年有所下降。就业选择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地域差别上。药学类毕业生主要选择在京、津、沪和浙、苏、粤、鲁的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就业,而一些著名的大型药企由于地域问题,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在岗位方面,毕业生到制药企业从事生产和销售居多,这方面人才也是企业招聘的主体。据介绍,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学生的就业志愿主要是北京三甲医院的药房。但调查结果显示,这方面的需求很少。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今年该校最后一届专科生将毕业,今后会主要发展6年制本硕连读。
现在学医药方面的前景很好,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会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所以只要你的技术够好滴话,前景是大大滴有!
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篇6
1 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的局面呢?首先, 中药制剂普遍存在剂型新但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目前, 作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中药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实现自我超越, 传统中药亦从“砂锅熬药”变成了“机械制药”, 但是未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彻底的“粗提精离”。中药制剂虽有许多新剂型, 但在制备工艺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制作工艺中许多现代化技术还没得到很好的应用。
其次, 质量监控方面缺乏量化标准。纵观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收载的中药制剂, 在质量监控方面仍是单味多、定性多、指标性成分多;复方少、定量少、有效成分少。
2 解决的办法
研制出具有中药传统特色与现代制药技术相适应的中药新药, 将是21世纪中药新药开发的方向。众所周知, 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大, 且易产生抗药性, 而天然药物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纯化合物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 使植物提取物和复方药物的开发成为新的选择;“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 使天然植物药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良好选择。我们可以看出, 世界各国对植物药的认可营造了巨大的天然植物产品市场。
国内专家一致认为, 现代中药可以是单味单体的药物;可以是多味多体;可以是多味群体;也可以是单味颗粒。要达到上述目标, 需要通过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以严格的科学实验、充足的实验数据筛选出疗效确切、品质优良、毒性控制明确、作用机制清楚的新型中药产品, 使其在有效成分、药理药效、质量控制和作用机理方面具有现代科学内涵和量化指标。
3 研究进展与特色
(1) 传统中药制剂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医药历史中产生的, 其作为作坊式的工艺流程, 在中药汤剂、散剂、丸剂等传统给药剂型的基础上, 制成合剂、糖浆、口服液, 目前主要研究开发的剂型有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剂、口服液剂等。除口服片剂外, 还有中药含片、中药泡腾片等多种片剂。
(2) 新剂型、新制剂和新辅料的开发研究。新辅料的应用对改善中药制剂质量和发展新剂型、新制剂关系重大。近年来, 中药制剂研制中开发、引进了不少新辅料, 最突出的例子是环糊精新型包台材料的应用。此外有其它新辅料的应用。但是缺乏宏观整体战略和系统战略战术规划, 绝大多数药厂没有自己特色, 产品一般化, 后劲不足。整体布局、品种结构、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和改造都急待加强。
(3)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发展中医中药如何密切结合, 是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在中医学和中成药的发展过程中, 可以明显看到, 两者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但同时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药剂型是经过反复临床实践, 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4) 医院的中药制剂位于中药开发链的前端, 由它得到临床药效指标, 为中药的药物开发提供真实可靠的临床研究数据, 成为中药新品的摇篮。医院中药制剂是药品市场的补充。
(5) 近年来有待推广的中药生产新技术主要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纳米技术和纳米药物、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机械分离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技术、酶工程技术、超细粉粹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高速逆流色谱等。
4 前景和任务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中药制剂及其剂型品种的数量和质量, 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
(1) 在今后的中药制剂研制中, 首先必须注意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 突出中医特点, 在继承传统中药剂型的基础上发扬和提高。为实现中药制剂现代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需要, 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产业, 要注意吸收和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使传统剂型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逐步建立或完善中药制剂质量的量化标准。
同时要加强研制开发中药新剂型, 抓好剂型研制工作的基地建设以及领导和管理, 为振兴中药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 提取物是植物药应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 有较好的应用基础和广泛的市场, 生产植物提取物是提高中药材及饮片附加值的一条高效途径, 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可控性强、有效成分明确等优点, 既有望作为中药出口的“桥梁”产业, 又为开发更多天然药物产品提供了条件。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从中寻找一类新药。据预测, 近两年,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其出口市场将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
(3) 21世纪新药研究是建在通过对基因和分子水平的基础研究, 进一步认识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的基础上的。按照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部署和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工作。2006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十一五”期间, 国家持续加大中医药的科技投入, 全面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当前, 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加强合作, 促进传统医药的共同发展, 是人类健康领域的迫切需要。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医药大国, 愿意通过中医药现代化的努力, 为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愿意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诚挚希望与各界朋友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制定标准等形式, 促进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 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文栋, 逯春明,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构建中国中药产业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05 (4) :75-77.
[2]黄顺东.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几个环节[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6 (4) :55-56.
[3]陈科茂.从传统中药、天然药物到现代中药的跨越[J].中国现代中药, 2008, 8 (1) :28-29.
软件测试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探讨 篇7
【摘 要】此文主要是从软件测试目前发展状态的分析,整个IT行业对软件测试的重视度以及未来软件测试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三方面进行展开探讨。软件测试面对的是软件测试工程师这个行业领域,所以对整个IT行业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关键字】软件测试;现状;前景;测试方法
一、软件测试的发展现状
软件测试是为了保证被测试对象软件达到合格的标准,保证软件在质和量上都满足了需求之后,再投放到市场使用。虽然现在整个软件行业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现在的买方市场,软件测试相对之前逐渐被重视,但是在国内的企业中,软件测试相对软件开发编程工作来说,还是没有被真正的重視起来,在国内,目前软件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为8:1,而在国外,比如微软大公司,其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是1:1.5,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软件测试工作并没有完全被重视,对于很多人(甚至包括软件公司项目组的开发人员)都认为软件测试是一门简单、枯燥、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并且公司对软件测试人员的工资待遇也低于研发人员,这样的情景更驱使软件测试的不被重视。
结合自身在企业从事的软件测试行业来说,目前对软件测试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软件测试工作被误认为是最后执行。在企业中,对于一个软件项目的流程,人们普遍认为是: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发布。人们都认为软件测试工作是需要等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进行。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从软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的软件测试工作应该在项目的一开始就需要去执行,当研发人员对此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时,测试人员就应该要加入,对客户提出来的需求同研发人员一起进行分析,并且按要求拟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一旦拟定好,后续的所有测试相关的工作都要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实践证明,大多数情况下,在需求分析阶段就会产生一些缺陷,如果在项目一开始,测试人员就加入,就会很容易发现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缺陷,这样修复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如果在项目一开始,测试人员并没有加入进来,直到最后产品完成后,再加入的话,如果这是才发现需求分析的缺陷,这样修复的话就需要付出沉重高昂的代价,并且浪费很多资源,更加不划算。这就是软件测试要尽早执行的原因。
软件测试被误认为是一门简单,要求不高,枯燥的工作。很多业内外的人都认为软件测试就是安装和运行程序,随便点点鼠标,敲打键盘即可完成软件测试的工作,认为软件测试工作是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的枯燥重复的机械运动。这都是由于不了解软件测试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导致的。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软件项目管理学科的兴起,软件测试已逐渐成为一门单独的技术学科,并且现在在大部分大学中,对所有软件专业的学生,将软件测试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出来,教学生一些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对应的软件测试的方法与技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关测试方法,会运用相关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且要求学生学会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比如QTP(Quick Test Professional)、LoadRunner。所以说软件测试技术不断更新与完善,要想做好软件测试工作,需要学习和掌握很多软件知识及软件测试相关的知识。所以,也可以说,编程厉害的开发人员并不一定能胜任软件测试的工作,并不一定能设计出完善的测试用例,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软件测试被误认为仅仅是测试人员的工作,跟开发人员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很多人认为开发人员只要写完代码,工作就可以结束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开发和测试是相辅相成的,要保证项目软件的质量及完美,必须要求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项目的系统分析师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对软件测试方法及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应该知道软件测试中的第一阶段单元测试来说,一般都是由开发程序员来完成。单元测试是指对一个最小单元的测试。对于开发人员,当完成完自身负责的模块后,要保证此模块是没有重大缺陷,可以正常使用的,这样,就需要开发人员对自身设计的模块进行设计测试用例,对此模块进行单元测试,保证此模块的正确性。所以说,软件测试工作不仅仅跟测试人员有关,也跟研发人员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测试人员与研发人员多沟通,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
二、软件测试的发展前景
随着软件产品的发展,如果说软件行业是朝阳行业的话,软件测试可以说是朝阳行业中的朝阳。从上面软件测试发展现状的分析数据来看(在国内,目前软件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为8:1),我国将迎来软件测试行业的春天。据统计,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缺口为20万人左右,这一点可以从智联招聘信息网的招聘信息中可见一斑,在智联招聘网站上输入软件测试的关键字,并且将时间设置为近一个月,工作地点设置为深圳,就可搜索出1068份招聘信息。从此图可推测出软件测试行业的需求量之大。据业内人士分析,软件测试类职位的需求量只要是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需求量分别是39%和32%。其中民营企业需求最大,占20%,外资欧美类企业需求排第二,约占16%。从以上数据统计可知,软件测试行业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需要对软件测试这一行业重视起来,从而可保证供求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赵斌.《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第二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百度文库.软件测试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http://wenku.baidu.com/view/94ab8a49cf84b9d528ea7ab0.html
我国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8
记者:北国老剑
个人履历:
唐见茂,高技术新材料教授级工程师,在美斯坦福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工作近十年。具有较强的新材料专业理论背景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多年来参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决策咨询和定位研究,对国内外新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掌握。
曾参予并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国家“十五”新材料产业专项实施总结评估》,《国家“十一五”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研究及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国家“十二五”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规划定位研究》。
负责完成由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联合编辑出版的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年度系列报告(2007-2013),先后独立完成各种咨询文献编写数十万字。
【导言】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其中新材料产业名列其中。
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国家提出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质量认证和保证体系,推动传统材料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
新材料作为基础性产业,历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了了解国内材料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QC检测仪器》专程采访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教授。
新材料: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先导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材料,在各个行业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基础性和支柱性战略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在正在来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新材料将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从目前来看,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新材料的发展是巨大的机遇。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说:“新材料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按照材料的属性划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四类;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唐主任表示,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影响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材料技术本身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又是其它高新技术突破的前提。如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于航空工业的变革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如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会与新材料相结合,互相影响。
第三,新材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资源、能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其中新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新能源材料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生物医用材料对有效地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与材料强国相比仍有差距
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材料大国。唐主任介绍说:“我国的钢产量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11年已突破6亿吨;我国的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以及高分子材料产量多年居世界前列,由中国材料支撑的“中国制造”遍布全球。”
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每年都以10%的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在一些重点材料方面,如电子信息材料增长速度达20%-30%,生物医用材料达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全国范围内从事新材料开发的企业超过12000家。
然而,我国虽然已成为材料大国,但还是材料强国,我国新材料目前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唐主任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总体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如何实现我国新材料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经济密集型的跨越,成为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
我国新材料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我国在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很多关键产品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整个产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大型材料企业创新动力不强,研发投入较少,新材料推广应用方面困难;整个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新材料发展三要素:融合、跨越、可持续
对于新材料产业未来的发展,唐主任表示,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国际材料产业的发展态势,我们可以将新材料的发展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深度的融合,并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发展趋势。
第二,新材料与信息、能源、医疗、交通、建筑等产业结合更加紧密,成集约化发展趋势。
第三,未来新材料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高效、低能耗、可回收再用的新材料以及发展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唐主任表示,新材料产业作为基础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对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和新通常汽车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会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新材料带来更多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材料检测高端应用不足
材料检测是新材料技术的重要方面之一,按照技术手段通常分为物理检测、化学检测以及无损检测,具体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X射线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以及力学性能试验设备等,通过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热、光、电、磁、声等物理性能的分析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性能和质量,对新材料的在研发和应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谈到材料的检测问题时,唐主任表示,在中低端领域,我国的材料检测设备已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对于高端应用领域,国产检测设备与进口产品相比,从精度到性能仍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仍需突破,目前国产检测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高端应用领域的检测需求。如何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从财政支持、税收激烈、信贷和融资、对外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于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唐主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材料产业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二,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支持产学研发展模式等各种创新联盟。第三,健全和完善新材料产品国家标准体系。第四,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投融资体系。
第五,营造一个利于新材料产业研发及应用的环境和机制。第六,争取和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国内企业健康发展。
第七,加大新材料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机制。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推荐阅读:
中药创新发展前景08-12
木里县中药材发展前景08-14
中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12-06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0-21
中药制药专业就业前景07-15
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及安全管理论文10-07
中药饮片的现状分析07-01
中药饮片的质量现状11-28
教学及考核中药学论文10-01
中药及复方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