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4-10-21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通用8篇)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篇1

杭州拥有理想的区位优势与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与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地区经济的发达、休闲设施的逐步完善与已经颇具规模的消费场所,这一切都是杭州发展休闲业的有利条件。但休闲业在杭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杭州目前在休闲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深刻理解。虽然杭州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类旅游休闲场所和设施,如以宋城、杭州乐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以五大博物馆和浙江图书馆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娱乐类;以黄龙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体育健身类;以杭州大厦和武林女装一条街为代表的都市购物类;以“楼外楼”和“张生记”等新老酒家和各类休闲吧与茶室为代表的休闲餐饮类。但休闲旅游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有些人造景区和娱乐场所虽然经济效益不错,但对外地游客来说,在其它地方也可找到替代者,难以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总体上看,杭州休闲产业还缺乏文化资源与休闲项目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没有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组合开发。目前杭州文化休闲项目依然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

基础薄弱,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不高。目前杭州市的饭店经营方式以观光型、商务型为主,没有突出体现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一些度假村打着休闲的牌子,却没有具备休闲度假村的条件和设施;导游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不能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景区建设缺乏休闲设施,可供游客长时间逗留和游览的景点不多;而专业学校很少有针对休闲业开设的培训课程。

缺乏品牌推广,国际知名度不高。一直以来,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例如在近邻日本,杭州的知名度除了低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之外,还低于苏州,甚至大连、长春、哈尔滨。在韩国,更是低于青岛、烟台等地。旅游形象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入境游各项指标不尽如人意。

杭州有许多值得自己骄傲的荣誉,如中国重点风景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居民治安满意率最高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国际最高奖等等,可是很少向外宣传。杭州的一些旅游宣传资料内容单薄,游客无法轻松便捷地找到所需信息,无法让游客在杭州的时间变得很充实,无法长时间的留住游客。

因此,杭州休闲产业的当务之急是立足资源优势,把入境游作为扩大杭州休闲产业国际知名度的突破口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努力提高杭州休闲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欠缺。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和其他行业不同,休闲产业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外语要好,信息要通,还要具有国际休闲市场的开拓和应变能力。杭州休闲产业在最近几年才得到较快的发展,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依然比较欠缺。一方面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产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缺乏素质较高的休闲产业服务人才。人才是根本,人才的缺乏将限制杭州休闲产业的充分发展。

资源缺乏整合与有效利用。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是西湖,它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画桥烟柳,山色葱茏,混然天成,形成了中国境内“西湖天下景”的独特旅游风光。而另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则构成了中国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黄金旅游线。此外,作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杭州,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据统计,西湖风景区内遍布65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类人造旅游娱乐项目近百家。应该说,杭州的休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整合与有效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严重损坏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国内高端市场与国外市场开拓力度不够。西班牙的马德里市只有400万人口,但每年吸引着近6000万国外游客,旅游收入占到国民收入的10%;,杭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016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却只有123万人次。“杭州国内市场做得太安逸,没有海外市场也能过得很舒服,所以杭州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还不够。”西班牙专家JoseAntonio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杭州应该利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高的优势,吸引国内富裕的旅游者来杭州游玩,做好了国内高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国外远程旅游者,对抢占欧美的旅游市场非常有利。

进一步提升杭州休闲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塑造休闲产业品牌

要注重休闲与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杭州休闲产业的品牌个性。

将休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休闲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使杭州的休闲产品具有特点和品牌的竞争力,最好的办法是给休闲产品注入文化品位和人文含量。运用文化内涵的深化来提高品牌号召力和亲和力,形成品牌个性。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最典型的现象在杭州都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如古人类的文化——良诸文化;物产文化——丝绸茶叶等的文化;宗教文化——东南佛国;艺术文化——飞来峰石窟等;民俗文化——西湖香市、钱江观潮等。从文化角度来看,“清水绿山、丝府茶乡、东南佛国、文物之邦”16个字高度概括了杭州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是挖掘、开发,进而形成杭州休闲旅游品牌个性的方向标。

如何将文化转化为休闲生产力是关键。首先,杭州需要一个集约式地展示杭州历史与现代文化的、具有休闲旅游观赏价值的核心项目。这个项目,能让国际的休闲旅游者通过它得到个性化的休闲愉悦,并在短时间内直观的了解杭州的历史与现实的各类文化的精粹。其次,依靠杭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风景开发杭州的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景观房产。再次,用重视历史的信息、借助名人的光环效应和开发独特的地域文化等方法来挖掘文化的内涵。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要充分利用杭州举办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与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的极好机会,与上海联手发展国际休闲业,共建“世博圈”,以提升杭州休闲产业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力。

杭州具备发展休闲产业的条件,但由于杭州的城市知名度在国际上不高。正如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来杭考察杭州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时所说,“杭州与其他城市相比,目前杭州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世界上许多人都知道中国的北京、西安、上海,却很少有人知道杭州也是中国的主要大城市,而且是非常美丽的旅游胜地。另外,杭州始发的国际航班很少。”

然而,杭州的另一个优势是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并号称上海的“后花园”。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借用上海国际知名度的延伸,来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杭州可以与上海联手发展休闲业,休博会的一些项目也可以让上海直接参与,甚至还可以将一些项目放到上海去举办。当然,另一方面,我们杭州也可以积极协助参与上海的一些休闲与会展活动,比如担当上海的一些大型休闲会展活动的协办或承办者等。上海申办20世博会取得成功,这正是与上海联手发展休闲产业与会展业,提升杭州休闲产业知名度的大好时机。并且还可以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其他城市一道打造“世博圈”。

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

目前,在国际上不少人已从传统的海滩度假转向参加各种乡村文化和风情风俗活动。文化设施、科技公园、主题娱乐场所等新的休闲去处和服务项目不断出现。杭州可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如富有冒险性的`空中跳伞、飞行模拟、森林旅游、水上活动等,带有科普性的现代科幻、未来世界生活、海族馆,鼓励人们回归自然的农事活动,锻炼与开发动手能力的技工作坊,各种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等。小型休闲项目的运作可考虑以民营为主,政府应鼓励股份制休闲娱乐公司,鼓励中小型的投资,以个性化的特色丰富休闲业的品种。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应借鉴引进海外对休闲业的管理模式,这不仅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也将吸引海内外来杭人士。

发展多元经营的休闲经济

浙江有着非常发达的民营经济,民间有着巨额的资本,他们出于经济目的,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所以我们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吸纳民营资本来促进杭州休闲产业的发展。比如宋城集团和横店影视城就是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杭州休闲产业的成功案例。

以旅游业为例,可将旅游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采用委托经营或买断一定时限的经营权等方式,由国有股份公司或民营公司等投资经营,以解决资金筹集、经营管理等问题。同时,旅游产品也应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休闲、游乐、度假旅游,满足游人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休闲需要。

强化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和相关软硬件建设

一方面要实施大旅游与休闲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利用在杭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提高大旅游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素质,如旅游与节庆策划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目的地信息化人才、小语种(韩语、泰语等)导游等。

另一方面,要抓好杭城休闲业软硬件建设,按国际标准搞好相应的配套设施。要使杭城成为休闲之都,必须要在道路建设、公共交通、通讯信息、购物街区、金融业务、宾馆饭店、渡假区、新闻传媒、文化设施、公共厕所等方面按国际标准进行大力投资建设或改建。有专家指出,一座“休闲之都”整个接待设施至少30%要吻合国际休闲这个条件和标准,且整个城市建筑格调、色彩、尺寸都要围绕休闲这个中心转,市民的素质、游人的观念和生活的环境也要围绕休闲这个中心转。另外,政府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城市及市民的文明程度,让来杭客人真正体验到“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文明感”,从而提高城市的形象。

提高休闲产业和休闲消费的质量

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得到美的享受,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笔者的理解,其实“美的规律”就是要“尊重自然”,对于我们杭州而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能破坏杭州业已形成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色。根据这一论断,在休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在休闲产业和休闲服务等方面,如何具体实现“美的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质量,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就要在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各个方面都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例如,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如何重视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反对那种掠夺式的所谓“开发”?如何开拓、营造一个优美的人文环境,充分创建有地方特色、高层次的人文景观和休闲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开发休闲资源,必须开发真正具有文化品位的优势资源,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引导人们的消费导向,决不能开发“文化垃圾”,用低级庸俗的东西来误导人们的休闲生活。(如杭州的苏小小墓:慕才成为“摸财”。)“要把文化融入到休闲中去”。要创新休闲方式,改变过去人们传统的“吃、喝、玩、乐”的休闲理念,要把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将积极健康文化的休闲方式融于杭州的旅游休闲中,创新传统的休闲方式。

加强城市间合作

对于杭州休闲产业而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国内其他城市,更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竞争。我国已加入 WTO,对外开放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壁垒将逐步被拆除,我国休闲产业将面临外国同行更为直接和激烈的冲击,休闲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面对入世,面对竞争,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打造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休闲产业“航母”——企业集团,从而使我国休闲产业走上规模经营之路。

我国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上海是增长极,杭州和南京分别地处两翼是区域副中心。杭州的功能定位就是服务业和休闲产业,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这一特点将更加突出。要通过加强城市间合作,特别是充分利用上海的资金与人才客源优势,利用杭州、温州、宁波等广阔的腹地,建设成熟而广阔的城市休闲产业大系统。在这些城市内部,应根据不同的城市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布局,进行差异化的建设与定位。上海以开发建设现代化最时尚的休闲活动方式为主,而杭州以开发舒适自在与自由畅想的静谧空间为特色,宁波与温州以海上活动与激情创意等其他特色为主。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篇2

1 园区总体建设分析

1.1 建设历程

自从杭州市提出了“迈向创意之都”和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口号之后,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基本是之后规划建设起来的。从地理区位上来看,十大园区多分布于杭州主城区,西湖区由于优越的地理区位、文化自然环境,集聚了4个园区,为各区之首(见表1)。园区的建设年代较晚,其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建设年代相对较早,其余9个均建设于2007年之后,发展起步比较晚,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

1.2 建设规模

根据现场调研和文献查阅,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园的总用地面积为3 476.82 ha,其中创意良渚基地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用地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分别占到了50.59%和43.14%;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西溪创意产业园的用地规模最小。十大园区在开发的强度(容积率)和进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已签约的企业中,营业的企业数量只有564家(见表1),与数千家的官方数据相差较大,现状的园区企业的运营状态让人担忧。

1.3 建设发展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布局形式多样(见表2),其中西湖创意谷、下沙大学科技园两个园区为依托大学开发,之江文化创意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3个园区由改造旧厂房及仓库而建,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两个园区为依托原有产业基础进行传统布局而兴起,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自然生态及文化环境开辟新区而建[1]。各个园区依托不同的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保持各自不同的活力,其中杭州原主城5区内的园区运营相对比较成熟,在租金方面各个园区近年来都有所提高(见表2),最高已上升至近3元/(m2·d);而滨江区、萧山区和余杭区3个园区的运营状态不佳,租金较低甚至减免以吸引企业入驻。

2 园区产业分析

1)产业构成分析。如表3所示,除了创意良渚基地和西溪创意产业园,产业的分布在各园区较广泛,特别是之江文化创意园,八大类产业几乎齐头并进。而从产业构成来看,文化艺术类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在整个产业构成中,产品设计类的企业数量占主要优势,占十大园区企业总数之和的30%左右。

杭州市的十大园区在官方网站上的类型划分如表4所示,而实际上的产业布局却是大相径庭。只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西溪创意产业园和下沙大学科技园在实际的主导产业类型上与给定的园区类型定位相对应,其他园区的最大比重产业都未能与园区类型统一。可见同为文化产业,地域差异性较大,而且对于发展方向性也不好把握。

%

2)产业空间集聚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应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2]。为了进一步明了十大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的情况,根据实际的调研和统计得出表5,以呈现和分析产业的空间集聚状态。

从总体上来说,八大类产业在十大园区(除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园区)中产生的72个区位商差异明显,值从0~4.85不等,且大部分数值小于1。就园区内部而言,各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度也是参差不齐。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信息软件类区位商大于3,单类产业集聚效果显著。之江文化创意园的产业类型混杂,各产业区位商小于1,园区特色不明显。其他创意园区大体呈现出多类产业专业化的集中趋势:西湖创意谷为文化艺术类、信息软件类、建筑景观设计类、咨询策划类4类,主导产业多,园区特色不明确;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为时尚消费类和咨询策划类;创意良渚基地为文化艺术类、时尚消费类和其他;西溪创意产业园为其他类、影视传媒类和文化艺术类;下沙大学科技园为信息软件类和产品设计类;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为文化艺术类和咨询策划类;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咨询策划类和影视传媒类。多数园区产业集群。

3 总结与建议

3.1 发展现状总结

根据以上对十大园区的开发强度、企业营业率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度的分析,可以了解十大园区的运营状态和成熟度,可分起步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3个阶段(见表6)。

已处于成熟阶段的西湖创意谷和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而且建设的时间是相对较长的,可见,对于园区的发展,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要。做好发展所需的客观条件才能带动园区的发展是其他园区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就园区的类型上分析,发现原定为产业型的园区发展势头较好,说明了当前杭州市的创意产业结构还是处于过渡期,没有真正的达到脱离制造、创意主导的根本目标。综合上述分析,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具体问题为:

1)无特色,无主导:根据实地的探访和资料的整理以及相关数据的证明,目前十大园区的产业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市场竞争大大增加,各类型产业基本遍布每个园区,导致了多数园区没主导产业可言,即使有些园区某类产业的区位商较大,但距离主导的定位甚远。2)基础设施落后:综合表2,表6,发展较好的园区都拥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而大部分的园区还是在中下游的发展水平中挣扎,从实地的考察中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园区交通不便,建筑破旧,环境邋遢等因素牵制了园区发展。3)各园区之间发展状态差异性较大:十大园区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各自的发展状态,开发强度和产业集聚性的建设是影响园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而各大园区的成熟度相差甚远,起步及起飞阶段的园区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引导。4)高端创意人才缺乏,产权意识薄弱: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的源头是创意[4]。十大园区目前的人才结构还是遵循着制造业的模式,高端人才的缺口大;同时杭州市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侵权、盗版等问题常有发生。

3.2 发展建议

3.2.1 总体建议

1)整合产业,明确主导:结合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从整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类别出发,通过科学的引导,创造园区识别性,八大类产业各就其位,提高产业空间集聚度,以避免产业的同质化和市场的冲突,保证利益的最大化。2)完善内外产业链:加大各园区主导产业的相关性,大力发挥空间区位优势,降低非收获性消耗;加强各大园区产业合作,发掘各类产业之间潜在联系。3)建立人才库和产权意识:控制入园门槛,成立高端人才的团队,加大引进的宽度和深度;制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鼓励创意人和企业专利的申请和商标的注册。

3.2.2 对于不同阶段园区的建议

1)对于成熟阶段的园区:发展已较好,拥有了一定的发展惯性,但是存在的弊端也是难改的。要深刻的考虑园区的未来,提高园区产业的空间集聚性,更加坚决的打造龙头企业,发掘潜在资源。2)对于起飞阶段的园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借鉴优秀园区的建设经验,明确自身特色,扶持企业孵化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开发强度。3)对于起步阶段的园区:起步阶段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自身发展的规划,稳扎稳打,利用好优惠的政策,学习优秀园区发展经验,加快基础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摘要:以杭州市打造全国“创意之都”为大背景,结合杭州十大创意产业园区的调查研究,对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分类统计,以区位商为指标分析各园区产业特色和主导方向,从建设形式、配套设施等方面对各园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打造“创意之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申烨.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企业,2008(2):37-39.

[2]蒋慧,王慧.城市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及运作机制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8(2):6-12.

[3]陈前虎,徐鑫,帅慧敏.杭州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演化研究[J].规划师,2008(8):48-53.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 水果;产业发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1 发展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水果种植面积已达3 333 hm2,主要集中在余杭西部地区(如鸬鸟、瓶窑、百丈、塘栖及良渚等地)。2013年,总产量达28 973.4 t,总产值25 478.95万元,相比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蜜梨891 hm2,产量9 556.7 t,产值6 213.94万元;枇杷990 hm2,产量4 823.5 t,产值6 817万元。有水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科技示范户100余家;规模型园区23家(面积在33 hm2以上),是浙江省枇杷、梨等鲜销水果主产区。

表1 2013年杭州市余杭区水果生产统计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余杭区水果种植户主要集中在余杭中西部,以家庭经营为主。小、弱、散的问题不利于水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散户很难把握市场的需求和导向同时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散户家庭型经营规模偏小,果农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低,运作情况较差,总体服务能力不强。

2.2 农户盲目发展,布局结构不合理

目前,余杭区传统水果发展,仍处于追求产品的数量为主,属粗放型阶段,品种结构单一,早中晚熟品种分配不均,一些比较效益高、受市民喜爱的品种(如樱桃、葡萄、猕猴桃、草莓等),又盲目发展,2012年余杭区葡萄发展面积超过100 hm2,猕猴桃种植面积也从2012年的2.71 hm2到2013年的35.3 hm2;20113年新发展葡萄面积20.7 hm2、猕猴桃20.1 hm2,且有面积继续扩大的趋势,导致产品过剩,区块经济发展不明显。

同时,余杭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工商资本投资余杭区现代园区建设。20余家水果类规模型园区以农业休闲旅游(水果采摘)为主,品种上以樱桃、草莓、葡萄及枇杷等为主,导致出现果树品种种植过度集中,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鲜果集中大量上市,使得水果市场供大于求而出现滞销情况,果农利益受到影响。

2.3 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不高

自古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余杭区虽属经济较发达地区,但部分果园选址都是山区,基地设施较差,机械化等不高,农户建设的标准低,又缺乏资金进行日常维护,造成现有果园的基础设施薄弱,老化陈旧;排灌等水利建设也相对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如2013年出现了50年一遇的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造成部分果树枯死、大面积减产,其中梨减产19.47%,桃减产15.03%;10月7日,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水造成草莓大面积被淹,产量减少250余吨。

高温、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对果树生长也不利,如梨树易出现落叶、早期黄叶等异常现象,对来年的产量和产品品质都会带来影响,减少果农的经济收入,打出果农的积极性。

2.4 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效应不明显

余杭区虽然有“花果之地”之美称,近年来,也拥有了“塘栖枇杷”、 “天堂鸟”蜜梨等一批知名品牌,但千家万户的经营模式,散户缺乏商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一味追求产量,市场过剩后相互之间压价销售,销售模式单一(路边销售为主),做不到优质优价销售,也不能真正体现名优特水果的品牌效应,生产管理上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包装粗放,配套、保鲜(贮藏)设备落后,已不适应新时期发展。

3 规范提升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余杭区水果产业要确保面积、产量稳定;合理优化布局,突显区块特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水果类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建设,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组织化提升等,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余杭水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1 优化产业布局

以余杭区目前传统优势水果品种为主,发展特色小水果为辅,合理布局,改良和更新品种、加大名优、高效品种推广力度,整合资源,发展特色基地。

3.1.1 大力提升塘栖枇杷基地

“塘栖枇杷”是隋唐贡品,是余杭区传统优势水果,是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保护区域内主要集中在塘栖、仁和、崇贤等地。对现有6个枇杷规模基地,通过品种改良、老园改造等措施提升,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在原产地保护区域内,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园区,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扩大基地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结合农业休闲采摘等途径,做大做强塘栖枇杷产业。

3.1.2 大力培育精品蜜梨基地

蜜梨产业是余杭区优势水果,也是浙江省优势主导水果产业。一是要加大现有资源的改造与开发。通过品种结构改良,适当增加早、中熟和适于加工的梨品种比例,延长生长采摘;二是做好提升蜜梨品质这篇文章。如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生态有机、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生产基地等措施,在源头上确保蜜梨品质;同时,政府与果农还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蜜梨节等节庆活动加大了余杭蜜梨知名度。

3.1.3 大力培育水蜜桃基地

瓶窑大观山水蜜桃在杭州地区享有盛名,区块经济明显。近年来,余杭区良渚、百丈等地也发展较快,发展水蜜桃要结合地方气候选择合适品种,大力推广黄桃和蟠桃等新优品种,注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采用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加强配套及耐贮运设施的建设,提高果品质量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endprint

3.1.4 大力发展特色小水果基地

余杭区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比邻上海、杭州等地,发展樱桃、蓝莓、葡萄等特色小水果种植,有利于周边城市自驾游采摘。目前,在良渚、瓶窑、仁和、塘栖等近效发达乡镇以及余杭、径山镇等生态旅游强镇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小水果产业格局,时鲜小水果调节了水果供应空档,更成为都市一簇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场所。

3.2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以现有“塘栖枇杷”、蜜梨等种质资源,通过 “引、育、繁”水果资源,加快余杭区优质良种繁育建设。2013年在种质资源圃和颐果庄园开展塘栖枇杷设施栽培研究与示范,通过示范连栋温室、单体大棚+塑料薄膜、单体大棚+防虫网120目、单体大棚+防虫网80目、单体大棚+防虫网60目等设施结构,对枇杷树体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严格测定和试验,筛选出适合余杭本土的品种,同时要以丰产、大果、优质为主要目标,开展大范围田间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植株,积极培育拥有自主产权的水果新品种。

3.3 实行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广水果标准化生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和生产模式图,如《地理标志产品塘栖枇杷》、《余杭蜜梨生产技术规程》、《塘栖枇杷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和《蜜梨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在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三品”认证,截止2013年底,全区水果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1693 hm,绿色食品认证160 hm2,有机果园面积达到133 hm2。

加强机械化设施建设,对山区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通过推广喷、滴、灌等节水措施;加强果园基地路、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基地抗旱、排涝能力,同时,要加强果园田间地头生产管理,大力推广省工省时等生态栽培模式。

3.4 提升组织化程度

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散、弱、小的果农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等方式,规避果农的风险,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抱团发展的思路,加强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合作社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方面的带头作用,做好“五化四统一”的生产模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供应,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风险共同体,着力培育一批示范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

3.5 打造余杭水果品牌

强化打造余杭本土水果品牌意识,加大水果品质提升和品牌宣传力度。按照标准化生产、包装设计、商标使用等实行严格管理,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模式,加强质量监管,树立品牌形象。

通过政府举办塘栖枇杷节、鸬鸟蜜梨节、余杭蓝莓节等节庆活动,参加省、市有关品评会等赛事,进一步提升塘栖枇杷、“天堂鸟”牌蜜梨、“贝莱特”蓝莓等余杭品牌水果影响力。如2013年,成功举办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鸬鸟蜜梨节等节庆活动,宣传品牌,打开销路,使果农真正尝到了甜头。召开塘栖枇杷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省农技推广中心、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局相关专家,区部各有关部门,合作社、企业代表与会座谈,各界人士共同出谋划策,促进塘栖枇杷产业转型升级。

3.6 积极发展观光休闲打造生态旅游农业

农家乐、现代农业园区、农庭农场等农业休闲采摘是城市白领自驾游喜爱节目,余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经济。余杭水果产业发展要与农业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把余杭特色水果发展融入余杭生态休闲旅游之中,建设农业观赏型、娱乐型、生态采摘型等现代农业园区,把农业生产的元素调整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生活元素,由此形成动静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余杭水果产业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3.1.4 大力发展特色小水果基地

余杭区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比邻上海、杭州等地,发展樱桃、蓝莓、葡萄等特色小水果种植,有利于周边城市自驾游采摘。目前,在良渚、瓶窑、仁和、塘栖等近效发达乡镇以及余杭、径山镇等生态旅游强镇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小水果产业格局,时鲜小水果调节了水果供应空档,更成为都市一簇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场所。

3.2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以现有“塘栖枇杷”、蜜梨等种质资源,通过 “引、育、繁”水果资源,加快余杭区优质良种繁育建设。2013年在种质资源圃和颐果庄园开展塘栖枇杷设施栽培研究与示范,通过示范连栋温室、单体大棚+塑料薄膜、单体大棚+防虫网120目、单体大棚+防虫网80目、单体大棚+防虫网60目等设施结构,对枇杷树体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严格测定和试验,筛选出适合余杭本土的品种,同时要以丰产、大果、优质为主要目标,开展大范围田间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植株,积极培育拥有自主产权的水果新品种。

3.3 实行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广水果标准化生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和生产模式图,如《地理标志产品塘栖枇杷》、《余杭蜜梨生产技术规程》、《塘栖枇杷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和《蜜梨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在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三品”认证,截止2013年底,全区水果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1693 hm,绿色食品认证160 hm2,有机果园面积达到133 hm2。

加强机械化设施建设,对山区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通过推广喷、滴、灌等节水措施;加强果园基地路、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基地抗旱、排涝能力,同时,要加强果园田间地头生产管理,大力推广省工省时等生态栽培模式。

3.4 提升组织化程度

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散、弱、小的果农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等方式,规避果农的风险,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抱团发展的思路,加强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合作社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方面的带头作用,做好“五化四统一”的生产模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供应,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风险共同体,着力培育一批示范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

3.5 打造余杭水果品牌

强化打造余杭本土水果品牌意识,加大水果品质提升和品牌宣传力度。按照标准化生产、包装设计、商标使用等实行严格管理,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模式,加强质量监管,树立品牌形象。

通过政府举办塘栖枇杷节、鸬鸟蜜梨节、余杭蓝莓节等节庆活动,参加省、市有关品评会等赛事,进一步提升塘栖枇杷、“天堂鸟”牌蜜梨、“贝莱特”蓝莓等余杭品牌水果影响力。如2013年,成功举办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鸬鸟蜜梨节等节庆活动,宣传品牌,打开销路,使果农真正尝到了甜头。召开塘栖枇杷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省农技推广中心、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局相关专家,区部各有关部门,合作社、企业代表与会座谈,各界人士共同出谋划策,促进塘栖枇杷产业转型升级。

3.6 积极发展观光休闲打造生态旅游农业

农家乐、现代农业园区、农庭农场等农业休闲采摘是城市白领自驾游喜爱节目,余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经济。余杭水果产业发展要与农业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把余杭特色水果发展融入余杭生态休闲旅游之中,建设农业观赏型、娱乐型、生态采摘型等现代农业园区,把农业生产的元素调整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生活元素,由此形成动静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余杭水果产业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3.1.4 大力发展特色小水果基地

余杭区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比邻上海、杭州等地,发展樱桃、蓝莓、葡萄等特色小水果种植,有利于周边城市自驾游采摘。目前,在良渚、瓶窑、仁和、塘栖等近效发达乡镇以及余杭、径山镇等生态旅游强镇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小水果产业格局,时鲜小水果调节了水果供应空档,更成为都市一簇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场所。

3.2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以现有“塘栖枇杷”、蜜梨等种质资源,通过 “引、育、繁”水果资源,加快余杭区优质良种繁育建设。2013年在种质资源圃和颐果庄园开展塘栖枇杷设施栽培研究与示范,通过示范连栋温室、单体大棚+塑料薄膜、单体大棚+防虫网120目、单体大棚+防虫网80目、单体大棚+防虫网60目等设施结构,对枇杷树体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严格测定和试验,筛选出适合余杭本土的品种,同时要以丰产、大果、优质为主要目标,开展大范围田间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植株,积极培育拥有自主产权的水果新品种。

3.3 实行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广水果标准化生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和生产模式图,如《地理标志产品塘栖枇杷》、《余杭蜜梨生产技术规程》、《塘栖枇杷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和《蜜梨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在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三品”认证,截止2013年底,全区水果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1693 hm,绿色食品认证160 hm2,有机果园面积达到133 hm2。

加强机械化设施建设,对山区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通过推广喷、滴、灌等节水措施;加强果园基地路、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基地抗旱、排涝能力,同时,要加强果园田间地头生产管理,大力推广省工省时等生态栽培模式。

3.4 提升组织化程度

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散、弱、小的果农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等方式,规避果农的风险,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抱团发展的思路,加强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合作社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方面的带头作用,做好“五化四统一”的生产模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供应,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风险共同体,着力培育一批示范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

3.5 打造余杭水果品牌

强化打造余杭本土水果品牌意识,加大水果品质提升和品牌宣传力度。按照标准化生产、包装设计、商标使用等实行严格管理,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模式,加强质量监管,树立品牌形象。

通过政府举办塘栖枇杷节、鸬鸟蜜梨节、余杭蓝莓节等节庆活动,参加省、市有关品评会等赛事,进一步提升塘栖枇杷、“天堂鸟”牌蜜梨、“贝莱特”蓝莓等余杭品牌水果影响力。如2013年,成功举办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鸬鸟蜜梨节等节庆活动,宣传品牌,打开销路,使果农真正尝到了甜头。召开塘栖枇杷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省农技推广中心、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局相关专家,区部各有关部门,合作社、企业代表与会座谈,各界人士共同出谋划策,促进塘栖枇杷产业转型升级。

3.6 积极发展观光休闲打造生态旅游农业

农家乐、现代农业园区、农庭农场等农业休闲采摘是城市白领自驾游喜爱节目,余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经济。余杭水果产业发展要与农业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把余杭特色水果发展融入余杭生态休闲旅游之中,建设农业观赏型、娱乐型、生态采摘型等现代农业园区,把农业生产的元素调整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生活元素,由此形成动静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余杭水果产业多元化发展。

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4

1.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初步核算,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38亿元,同比增长了4.8倍;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亿元,同比增长了7.4倍;实现利税总额由2002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亿元,同比增长了3.5倍。上述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53%、35%,产业规模已跃居全国第十二位、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安徽制造及安徽创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1.1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在电子测量仪器以及电子基础材料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语音合成技术产品、高亮度特种显示器件、光刻机、多普勒气象雷达等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和特色产品,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2006年我省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收入为98.53亿元,位居全国第14位,利润总额为5.33亿元,位居全国第13位,年均从业人数达到2.66万人。

1.1.2 软件业取得明显进步。2007年,我省软件行业业务收入为27.3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八位,较同期增长27.1%,高于全国的20.8%的增长水平;软件产品收入为12.3亿元,位于全国第17位,同期增长21.7%,落后全国22.5%增长比例的0.8个百分点;系统集成收入为12.9亿元,位于全国第十九位,同期增长37.5%,高出全国16%增长比例的21.5个百分点。

1.2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截至2007年底,宽带网用户已达155.9万户,比2002年扩大了20多倍;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在电话网络容量方面,2007年初全省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1709万门,比2005年底新增97万门,增长6%;在基础传输网络方面,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57207公里,比2005年底新增631058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015815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099l00芯公里。

1.3 无线电管理再上新台阶

截至2007年底,我省基本完成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已达65000多个,技术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完成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投资约1.4亿元,技术装备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超短波监测测向网共建成25座固定监测测向站,装备了20部移动监测测向车,实现了监测联网,可进行全省遥控、联动测试和干扰排查。

2.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由于我省实力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

2.1 电子信息产业问题突出

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小。“十五”期间,尽管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总量仍然偏小。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5%;企业规模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类产品比重偏低;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2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明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安徽省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安徽省城市固定电话达到725.3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9.28%,普及率高出全球固定电话普及率平均水平近10%。但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较为滞后,目前安徽省农村固定电话为769.0万户,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14.5%,只是城市水平的24.5%。

2.3 设施不足与通信网络重复建设

无线电基础技术设施建设、无线电管理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实际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市一级管理队伍更显薄弱;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还不强。通信网络重复建设。各通信企业各自为政,一味地上规模、扩大网络。这使目前安徽省的通信网络容量出现相当程度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资源利用率也很低。

3.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纵观近几年来我省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本文就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3.1 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我省提出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工业强省”战略,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推进软件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立法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制定具有我省特色的软件产业地方性法规。

3.1.1 培育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产业。首先,继续依托各地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我省在信息家电、软件、电工薄膜、特种线缆、磁性材料、显示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其次,发展以合肥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提升周边城市的产业集聚力,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合肥、芜湖、铜陵、滁州等地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基地和园区。

3.1.2 认真贯彻落实软件产业政策,发挥示范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继续贯彻国家和我省有关发展软件产业的政策,提高协会工作人员和软件企业执行政策的水平;全面落实省信

息产业厅制订的我省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议;加大宣传我省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产品的力度,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遵循为软件企业和协会会员服务的宗旨,打造“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示范行业协会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协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3.1.3 以企业为主,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学校加强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企业和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将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的生产过程中。以软件重大专项实施为引导,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源,合力促进软件产业迅速上规模、上水平。

3.1.4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重点大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鼓励自主创新,对知识产权给予充分的保护。通过培育大型集团和公司,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2 加快建设“数字安徽”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骨干网,整合城域网,发展接入网,建成以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为通道,以高速交换为核心,覆盖全省、安全可靠、功能完备、适应经济国际化的信息平台。建立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法人信息、人口信息等数据库,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提高共享水平。以电子政务为先导,着力推进县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加快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管理,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无线电保障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频率台站管理;第二,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第三,建立全省无线电监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比武活动浪高我省无线电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为无线电监测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第五,在我省奥运会无线电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部署并完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分配的无线电保障工作,总结四月份我省承担“好运北京”篮球赛和奥运火炬传递期间无线电保障工作的经验,确保负责奥运会篮球、棒球、垒球三个赛场无线电保障任务的无线电检测技术人员,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做好设施和技术的充分准备,随时待命,为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增光添彩。

3.4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拓宽引资渠道

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实现目标,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我省今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以大型经贸洽谈活动为抓手,大力开拓招商市场。积极主动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种相关招商引资活动,组团招商、组织企业参加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重大信息产业项目,努力使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报告.

[2]安徽省信息产业厅2008年工作报告.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篇5

一、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概况

知名旅游城市杭州曾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起源地。

在杭州景区,为了给中外游客观光游览提供方便,主管部门在景区周围设置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据统计,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景区82个服务点,共计租用量达20.26万人次,其中,中外游客占租用量的98%以上。“骑免费单车,游免费西湖”已成为当地旅游的特色。创建于2008年5月的杭州自行车系统,由杭州市政府投资,依托杭州公交集团公司建设运营,在学习借鉴国外公共自行车技术和运行方式基础上,结合杭州实际,缓解城市交通“两难”,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年多来,经过政府、企业努力和市民广泛参与,其规模已从试运之初的61个服务点、2800辆公共自行车,发展到2011年6月底的2431个服务点、60600辆公共自行车,日均租用量从2008年开通初的2607人次,提高到2011年的23万人次。

由于其便捷、经济、安全、共享的特征,以及“自助操作、智能管理、通租通还、押金保证、超时收费、实时结算”的运行方式,公共自行车已成为杭州中外游客和市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杭州市民评选当地最受欢迎的民生工程中,免费单车系统位居第一。

(一)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特色

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杭州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为其他地方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提供了借鉴。

1、政府主导: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交系统

在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建之前,杭州市委专门下发文件,把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统筹规划,将公共自行车纳入“五位一体”的城市公交系统,即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并且提出公共自行车是城市公交的重要组成。

杭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的一个公共产品,必须政府主导。因此,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加以指导、协调,使得项目得以在全市迅速展开。对于前期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08年杭州市政府为公共自行车系统提供了1.5亿启动资金,其他资金由企业通过银行融资实现。

杭州将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涉及到交管、城管等部门。

2、商业开发: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入专业团队运作、政府提供可进行商业开发的资源是公共自行车租赁“杭州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

为保障项目日常运营费用实现自我平衡,杭州为企业提供资源,由企业进行商业化开发运作。目前开发的资源主要是广告,在每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上建设一个车棚,并开发了可以销售软包装商品的服务亭。通过拍卖车棚、服务亭以及车身上的广告位获得运营资金。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起步时有很大压力,但政府给予资源支持,企业通过开发资源产生效益。现在正在加大开发力度,谋划对服务亭“三合一”服务功能的深度开发,即集商品销售、旅游咨询、自行车租赁系统咨询服务为一体。鉴于商业开发需要一个过程,杭州市政府也表示,如果商业运作的资金不足以弥补整个运行,可以由政府公共财政进行补贴,保障公共自行车正常运行。

3、先进技术:操作简单租用便捷

杭州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顺利发展,还得益于首套智能化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该智能管理系统引入IC卡技术,具有租用、查询、管理、结算、防范监控、网络6大功能,支撑着整个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套系统保证了借还公共自行车时

操作简单。避免排队等候,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租用服务。

4、阶梯性收费方式

杭州公共自行车采用的“阶梯性收费”,被认为是其取得成功的又一关键。市民可用公交IC卡及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借还自行车,没有市民卡的打工者或游客则可用300元押金办卡。公共自行车1小时内免费,1~2小时为1元、2~3小时为2元,3小时以上则每小时3元。为了鼓励公交与公共自行车的无缝衔接,只要是在公交车POS机上刷卡乘车起的90分钟内租用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者的免费时间就可延长为一个半小时。

二、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存在的问题

1、服务点设置面临的问题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可很好地解决我国某些城市由于其支路密度低、地块大限制交通的问题,延伸公交服务范围、促进节能减排,还有利于市民身体康健,可谓一举多得。然而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布设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一部分问题。

(1)城市道路、人行道的重复开挖

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带来的弊端不仅对市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还体现在造成了人力、物力、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市民们的意见与不满如潮水般向笔者涌来:开挖路段的住家户们反映,开挖工程进行时产生的噪音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休息。路面到处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空气质量下降且行走不便。而且开挖路段的商户反映,开挖工程进行时常常要封路,这种交通不便极大地降低了客流量可见城市建设道路反复开挖所带来的弊端极大。为了反映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演算:根据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当拆除人行道板时,所需的拆除费用为4281元/100m2,若人行道板安砌采用砂浆垫层厚度为2cm时,所需费用为3346元/100m2,而人行道道板采用高湖石时,材料费用为7300元/100m2,且在人行道上改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费用为149.27元/m2,就以最常见的17×2的服务点为例,改造一个需要约需5076元。当大量改建时,这个将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2)影响城市道路人行道的通行流量

额外增设亭、棚等设施布设在人行道上的服务点不能占据行人的步行空间,不仅占用空间,还影响城市景观。在人行道上设置服务点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居民出行的起终点是居住小区或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当走到人行道存取车辆势必增加步行距离;二是由于我国城市的建设以机动化的发展为主,人行道空间一直被压缩和占用,许多人行道已经“举步维艰”。

(3)影响盲道系统的设置

盲道指在人行道上和建筑物服务设施等位置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力残疾人产生不同的脚感和盲杖的触感,诱导视力残疾人安全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设施。

杭州城市道路设计中人行道的宽度一般为2.5~4m,并应设置盲道。盲道的宽度应根据人行道的宽度而选择低限或高限,人行道宽度在3.0~6.0m,盲道的宽度宜为0.4~0.6米,行进盲道距人行道外侧缘石净宽度一般应为0.25~0.5m,距内侧路缘石的净宽度应不小于0.5m。根据以上数据,人行道上盲道就需要占用1.15~1.35m,另加上自行车服务点的2米最小宽度,故道路人行道宽度在3.5m以下时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就会对盲道系统产生严重的干扰,甚至无法使用。

2、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根据有关报道,杭州市现在有2080个主城区服务点,52800辆车,平均两秒就有一辆自行车被借。如此高频率的使用,再加之养护不够,修理不及时,许多自行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损,甚至有一些自行车损坏严重,这给交通和租车人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容易酿成事故。以仙林苑租车点为例,8辆租车位,曾有一次,连租三辆都存在问题,或轮胎破

裂,或脚踏板不灵活等不同程度的毛病和故障。在许多租车点,还未到下午5点,站点内的自行车便所剩不多。“使用频率高,加之许多市民并不注重爱惜保养与相关部门维修不勤等问题,许多自行车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破损,这给交通和租车人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杭州绍兴路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管理员张大姐说。业内人士分析,杭州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年限本定为三年,但目前已损毁严重,面临提前退休的可能性。杭州市于2008年投入财政资金

1.5亿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借网络,公共自行车一年要亏损8000万元,无疑是一大损失,堪称“无底洞”。

3、借车还车难

在一些市中心地段的租车点,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很容易形成“潮汐”现象。同样以仙林苑点为例,每天早上上班时间一到,平时仅容纳8辆自行车的还车点会涌入二三百辆车;每天晚上下班时,这二三百辆车又随着下班人流像潮水一样涌出。虽然,该点有一位工作人员在上下班高峰期协助市民还车,但工作人员一般八点半离开,之后,还车还是很困难的。

杭州城区近2000多个服务点,每天30多万辆次的租用量,如何保证热点地区一定“有车可借”、“有位可还”,调度是关键。除了不断升级的后台处理系统,还需要一支庞大的人工队伍。

每天下午3点起,杭州城内就可见几十辆用公交车改装的调度大巴在行驶。在每个已经“满车”的租用点,身穿制服的服务员把自行车拉出,为以后的租客空出还车位。工人们将拉出的车辆抬至调度大巴上,大巴再依靠后台指挥和经验,在市内寻找缺车的点,把车辆送去,以达到平衡,为第二天的早高峰做准备。据杭州市上城区一位负责调度的刘姓工人表示,这样的调度一般从每天下午3点持续到夜间12点,每天要跑100多个点。在一两年前,工人们对于每个点的用车需求尚不熟悉的时候,往往需要彻夜调度,最晚甚至到清晨六点。

尽管如此,市民依然对于存取车的便捷性颇有微词。记者在工作日的下午来到杭州市中医院附近,这里的两个租车点,共48个停车位早已停满,有两三个前来求医的市民推着车在租车点前焦急等待。因为超时需要“罚钱”,市民们非常着急。而在他们身边,已有超过100辆被服务员拖出的等待运走的自行车。服务员告诉记者,由于城管的限制,已不可能再在人行道上拖出更多的车。记者看到,杭州为这样大需求的租车点也设置了特例,比如特派服务员实行“有人值守”,或者将原来的只到晚8点截止的租用时间改为24小时制。

三、杭州公共自行车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通过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免费自行车纳入法制轨道,只是此项服务推广和长期发展的法律保障。其次,国家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题作痛,最大程度地吸引企业投入到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支持投资此项服务的企业。帮助其开展相关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例如减免税收,方法补贴等方式。最后,对于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的模式,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并积极寻求一种更有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模式,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两大运营系统是法国里昂的VELOV系统[4]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系统[5]。前者是将站点与车辆命名系统化,系统的每辆自行车都设有独立编号,同时每个电子租赁站也有独立编号,这样一来,整个服务系统的布点就实现了“有迹可循”的环境,不仅方便快捷,更便于政府的管理。后者是采用动态的调度方法,即使用卡车或拖车动态调运多个租赁点的自行车量。基于这两种方法之上,我们可以探索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一种更高效的模式投入运营。

(二)完善站点布局,合理规划等级分布

1、提前规划,提前设计。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重视公交车站点的态度,来考

虑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设置,科学合理的规划服务点。其基本的要求是服务点应依据城市人口和就业岗位密度,综合考虑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居民出行特征、城市交通特征、布点间距等,将点位设置在居住小区、商业、公建、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等建筑和人流聚集区域,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交通需求。公共自行车租赁可以考虑与旅游休闲、康体健身目的出行相结合,以更大范围的拓展公共自行车的功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前进行系统的规划,科学的设计。

2、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与道路建设同期实施

为了避免重复开挖,或者反复拆除,造成浪费,建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与道路建设同期实施。同时在道路建设初期公交车未开通、市民出行不便的情况下,公共自行车仍就可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给市民带来极大的方便。

3、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地点选择

根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尺寸,长度不小于11米,宽度不小于2米,在新建城市道路上建议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地点选择港湾式公交车站人行道外的渐变段以及建筑退让后的红线范围内。当人行道宽度大干4.5米时,也可考虑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地点设置在人行道上。

(三)优化系统,提高服务品质

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利于缓解城市的“行车难”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出行”,必须加快优化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系统,提升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品质,具体建议如下:

1、增加巡检和服务人员。建议在公共自行车在增点扩容的同时,更应该增加巡检人员,切实保证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对市中心地段的租车点,在上下班高峰期,延长服务时间。

2、错时付费制度。市民租车后,由于某些客观原因(租车点无空位)而无法及时归回,尤其是晚上,整晚每小时1元的收费,让有些市民为了还车而四处奔走,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建议实施错时收费办法,夜间租赁费用可采取减半等。

3.延长租赁时间。既然很多租赁点都是无人值守的,可以适当延长公用自行车的租赁时间,甚至可以提供24小时的租车服务。4.建议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对公共自行车进行淘汰和发放。公用自行车的使用频率远远超出个人自行车的使用频率,因此,使用受命明显缩短。所以,在增强修理和维护的基础上,建议根据自行车的破损情况,规定每年按一定比例的自行车提前“退休”和发放新车。

5、加快对疑似故障车辆判别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增加维修基地,和服务中心。加快对自行车联体中轴、防刺车胎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建立免费单车“用修分离”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维修责任,提高自行车完好率。

6、进一步完善85331122服务热线智能化呼叫系统管理,确保接通率,加强“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市民满意度。

(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

搞好资源开发运营,有序开展免费单车资源商业化开发,采取市场化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招商途径,选择有一定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合作开发,基本达到“市场化运作保障公益性运营”的目标。

此外,政府要畅通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建立良好的融资渠道。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加盟。城市自行车公交工程必须采取公益性事业商业化经营的思路,广泛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公共自行车工程,并将其作为慈善事业来办,鼓励在交通枢纽、繁华商业街区合理设置自行车租赁网点,并通过连锁、加盟、合作等经营方式,开展自行车租赁服务。

(五)推动群众参与管理

政府与企业的作为固然是优化公共自行车服务的中坚力量,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这一抽象主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社会方面主要指的是公众以及各界媒体对于此项服务的完善所存在的一个外在因素,这里的公众既可以包括享受公共自行车服务群众,也可以包括未使用此项服务的群众。对于享受服务的公众而言,他们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即使并准确地归还所租赁的自行车,做到不予损坏,妥善使用;未曾享受此服务的公众也可充分发挥其他其能动性作用,对于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推行进行监管以及对于它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在看到公共自行车有严重损坏时,及时通知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鉴于媒体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越来越大,公共自行车的完善也需要依靠主流媒体的力量。通过广大媒体对此项服务进行宣传与推广,使更多群众了解这一服务,从而使用这一服务;同时,媒体对公共自行车服务在实施过程中的种种,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这样双管齐下,不仅有利于促进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发展的活力,也有利于发挥其实际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四、结语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篇6

杭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当今,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这也是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和农户生活垃圾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外界环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等的污染.作 者:张建江    杨敏    方亚伟    周毅飞  作者单位:杭州市农业局 期 刊:浙江国土资源   Journal:ZHEJINAG LAND & RESOURCES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X5 

杭州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篇7

1 庄浪县中药材产业生产现状

2013年, 全县种植中药材1346.7hm2, 产量7752t, 产值6119.48万元, 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69%, 药材收入占农民纯收入3.05%。

中药材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中药材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 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加工能力1000t的“洛怡”牌中药材饮片庄浪县洛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种植甘草为主的庄浪县昊源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个企业、6个农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分别为:庄浪县韩店镇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庄浪县惠农药材收购农民专业合作社、庄浪县东生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庄浪县扶农发展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庄浪县宏宇地产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庄浪县金农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 我县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韩店、通化、永宁、杨河、郑河赵墩、岳堡等乡镇, 主要栽培种类为大黄、柴胡、党参、甘草、杜仲、黄芪等中药材。

2 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

2.1 自然区位优势

我县地处六盘山西麓, 生态良好, 气候适宜,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人工栽培的大黄称“庄黄”非常有名。特别适宜大黄、甘草、杜仲、柴胡、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的栽培种植。

2.2 种植技术优势

农民在长期的采药、驯化和人工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栽培经验和技术的逐步完善, 探索出了良种选育、野生药材驯化、育苗、直播栽培等关键技术, 为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3 市场优势

医药行业是全世界公认的国际化产业, 是世界各国出口量增加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而中药工业的主要原料就是中药材, 可以说中药工业的发展就是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 符合国际国内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也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4 政策优势

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 如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讲, 给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3 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 我县中药材产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步子不大, 速度不快。中药材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组织管理跟不上

在中药材生产中, 由于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 中药材的种植和品种引进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 群众盲目种植, 无序发展, 同时中药材市场需求变化大。由于药农在经济实力上承受风险能力低, 导致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 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

3.2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质量不够稳定

目前, 我县中药材仍然以传统的千家万户种植为主, 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 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药材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现象仍然存在, 致使部分药材农药残留超标, 质量难以保证。

3.3 加工能力较弱, 产业化程度低

没有生产加工企业, 效益未能发挥, 产业链条短, 对中药材种植发展拉动作用有限;全县中药材产后初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10%, 大部分乡镇仍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

3.4 资金投入不足, 科技服务能力不强

近几年, 国家和省上对农业投资大幅增加, 但对中药材生产和科研方面缺少大型项目和资金投入,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新品种选育和引种示范、野生资源驯化栽培和新产品研究开发等工作大大滞后。目前, 全县专业从事药材栽培、育种和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基本没有, 县上没有专门从事中药材研究、开发和推广的综合机构, 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

3.5 市场基础薄弱, 信息物流效率低

全县大部分市场, 由于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多年没有更新和改造, 普遍存在仓储条件简陋、包装简单粗放、转运设备缺少、药材仓储流转损耗多、信息交换和现货交易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 不仅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中药材市场需求和贮运高效率的要求, 而且由于信息、设施和条件的限制, 无法在省内外中药材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难以吸引大商户和大型制药企业入住。

4 发展对策

4.1 大力推进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立足优势产区设基地, 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 促进产销对接活基地, 提供科技支撑强基地, 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科学规划, 建设特色鲜明、产区集中、规模适度、管理标准、竞争有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优势品种,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挖掘产量质量潜力。加强药材质量安全宣传和督查, 抓好农资、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和控制, 强化质量检控, 提高药材质量安全水平。

4.2 加快发展中药材初加工业

明确中药材初级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筹措专项资金, 制定优惠政策, 顺应发展趋势, 因势利导, 积极推进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重点围绕技术含量高、产品符合市场要求、规模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 提高清洗、分选、切片、烘干和包装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逐步向高品质饮片、浸提、纯化、超微粉剂、挥发油开发等高层次加工方向发展。以“企业+科技+农户”形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以“企业+科研+市场”形式建立开发机构,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组织, 延伸产业链, 提高科技含量。

4.3 引导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根据市场和加工企业需求, 确定主导品种, 以中药材种植重点乡镇为核心, 科学规划和建设繁种育苗生产基地。配套建设自动化育苗日光温室、种子贮藏库, 配备必要的种苗检测、精选、催芽等设备。通过建设, 实现良繁基地每年生产优质药材种子3500kg, 种苗130t。基本满足全县中药材生产需要, 并部分外销, 良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

4.4 支持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

在关山野生药材主产区建立三级濒危资源保护区域, 通过生境保护和封闭抚育, 使濒危中药材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发展, 为科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加大对中药材品种选育的支持, 加强珍稀野生资源保护与驯化栽培研究, 组织开展中药材种质保护、新品种选育、规范化育苗栽培、产后处理工艺创新、中药新药研发。同时, 开展中药材饲料添加剂研发, 探索中药材加工副产品和下脚料的利用途径, 与特色养殖相结合, 拓展药材应用新领域。

4.5 构建市场信息体系

加大市场设施和信息网络改造,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仓库、晒场和交易大厅, 配备药材装载、流转机械。扩大市场规模, 增加收购网点, 形成现代中药材物流体系。规范交易行为, 提高交易效率, 改善服务环境, 维护市场秩序。狠抓省内外市场培育, 形成营销网络, 巩固销售市场;改变目前渠道单一、转口外销为主的被动局面。

4.6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发展 对策

一、重庆体育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

1.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在未来10年,重庆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重庆市人均GDP2004年超过1000美元,2005年GDP保持了11.5%的增长速度,2006年1~3季度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1.8%,说明重庆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重庆经济的腾飞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繁荣重庆经济。

2.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体育产业培养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重庆市继续开展“五个百万人群”活动,使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全市总人口的40%。 “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建设得到积极推进,打造了全民健身新平台。开展“百万老年人健身活动”,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开展了“体育三下乡”活动,向农村倾斜体育资源,在远郊农村投放了60套(条)健身路径。

重庆群众体育活动惠及面大,形式丰富多样,有力促进了群众体育水平的提高。基础水平的提高使部分体育爱好者不会满足于现状,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育消费的个性化需求,要求提供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从而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消费人群。

3.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体育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田径、重竞技、小球、棋类等一批项目的优势开始显现。“十五”时期,重庆市运动员共夺得53个全国冠军,4个世界冠军(含非奥运项目)。近年来重庆市各种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体育赛事、表演正逐渐增多。1998年举办的世界杯拳击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俱乐部杯足球赛、亚洲优胜者杯足球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相继在重庆举办。2004年,重庆市成功的举办了亚洲杯足球赛。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武隆已经举办过三届了,万州也成功举办F2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初具规模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培育,有一定发展,并且通过市场招商的方式筹集了大量办赛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和成熟必将推动具有重庆特色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二、 重庆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基数很小,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重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但如果坐等其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再实施体育产业化发展,重庆将会坐失良机。因此,重庆必须在现有财力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投入,通过体育资源的开发,刺激体育消费,并以此壮大地区经济,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

2.重庆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重庆体育产业增长很快,但体育产业增长速度不能客观反映重庆市真实的增长速度,因为体育彩票业成为重庆体育产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增长速度很快,实际上重庆市体育产业增长速度是很缓慢的。

3.在体育产业方面,观念陈旧,认识局限性大,体育经营人才匮乏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既懂体育、懂经营、又懂法律的人才,美欧体育产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有着数量庞大的体育经营人才分布在俱乐部管理层、体育经纪公司及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中。体育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体育经纪人素质的竞争,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吸引优秀体育经营人才和保留体育经营人才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同样重庆在吸引优秀体育经营人才和保留体育经营人才上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使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4.现有公共体育设施与不断增长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存在差距,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增长

体育场地是开展体育活动, 发展体育产业的载体。据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标准, 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应达到1平方米。根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重庆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735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51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8%。严重制约了不断增长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增长。

三、重庆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1.突出山水地域和巴渝文化优势,对重庆体育产业进行调研和战略规划

重庆面积有82000多平方公里,地形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重庆西北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大巴山横亘重庆北部,巫山、武陵山位于东部及东南部。长江干流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并且汇集了上百条大小支流,在山地中切出众多峡谷,特别是长江横切巫山,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重庆,润流着古代巴人的血液和传统,拥有着独特的山水地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对重庆体育产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重庆体育产业的结构、规模、布局等指导原则,总结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体育产业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各级政府也应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本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优先发展重庆体育旅游业

(1)以山水为基础的体育户外游。“芙蓉洞、仙女山、芙蓉江、天坑三桥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重庆武隆已经举办过三届了,每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户外运动逐渐深入人心。重庆主城区的歌乐山、南山,郊区的仙女山、四面山、金佛山是游客进行体育旅游的好去处。有利于开展登山、滑雪、攀岩等体育娱乐性体育活动。芙蓉洞、天坑地缝探奇、攀岩、自驾车越野、滑翔伞、热气球等一系列刺激娱乐性体育活动让游客充分接触自然。以长江三峡、乌江,加上长寿湖、青龙湖等众多湖泊、水库均可开发体育旅游度假区,开展船钓、帆船、赛艇、摩托艇等体育旅游项目。以巫山小小三峡放排、铜鼓滩漂流等开展一系列刺激娱乐性的体育漂流探险活动。

(2)以巴渝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游。以少数民族为依托,开展划龙舟、舞龙,舞狮、毛谷斯、高脚马、 打飞棒、摆手舞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把土家摆手舞、铜梁舞龙等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重庆地区特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促进重庆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3.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竞赛品牌

摩托艇世锦赛是排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F1方程式賽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国际体育赛事。在三峡库区承办F2相关赛事,打造中国三峡水上休闲娱乐中心,万州也将成为摩托艇生产基地。 开展例如以“保卫母亲河,捍卫绿色家园”、“抢救长江,造福子孙”等系列主题的江河湖海摩托艇接力赛或其他实事主题赛事。通过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竞赛品牌来提高重庆的知名度,以此促进重庆体育产业的发展。

4.因地制宜,分重点、分层次、梯度推进重庆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重庆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体育资源、体育观念、消费意识差别很大,客观上存在体育产业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不可能一刀切,齐头并进去发展体育产业。因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因地制宜,分层推进。在“十一五”期间优先加快重庆、万洲、涪凌、江津、丰都、武隆等地的体育产业化进程,依托这些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项目影响力,带动相关地区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走“以点带面,先城市后农村”的体育产业发展之路。

5.拓宽体育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

重庆市各类体育机构应通过提供有偿体育服务筹集资金,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开财路,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来投资体育事业。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办体育,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体育,提高体育的社会供给能力。如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其属下的力帆足球俱乐部投资2亿多元,同创(集团)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创办了“奥网中心”等。缓解了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不足的矛盾。

体育彩票销售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支柱产业。要加大体育彩票发行宣传,扩大体育彩票销售规模,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体育彩票销售制度。进一步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力争“十一五”销售总额比“十五”时期增长10%以上,实现重庆体育产业的“十一五”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2]代玉梅:重庆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统计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陆青: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6.3

[4]李钢:试析我国体育产业开发与展望.特区经济,2004.5

[5]张志:试论重庆体育旅游的开发.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6]律海涛:对发展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再思考.山两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9

[7]王晓明 邓丽娟 纪文清:“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企业经济,2006.9

[8]田恒桥 王光炎 何斌:对湖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探索.体育成人教育,2004 .11

[9]穆熙许华刘秒:关于发展武汉市体育产业的若干思考.统计与决策,2004.10

上一篇:校园歌手演唱会主持稿下一篇:世界知名的食品企业,有中国业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