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型发展

2024-10-11

中药剂型发展(精选4篇)

中药剂型发展 篇1

不论是哪一行业,都需要不断创新进取,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新动力和新工艺。利用新工艺和新材质制造出新型中药剂型才能够保证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保证中医药能够在世界医学舞台上长存,就应该利用一定的方式和技术来提炼新型中药剂型。希望通过全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软胶囊与滴丸软胶囊与滴丸发展迅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软胶囊、滴丸软胶囊以及滴丸的接受程度越来越普遍,所以说,中医药中软胶囊、滴丸软胶囊与滴丸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正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对于中医药的好感度,就应该重视这三种中药剂型的研发。以上提到的三种中药剂型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填充脂溶性强或者水溶性的成分,同时由于软胶囊的外壳,所以承载的药量比较大,相对于有需求的顾客更加实惠。比如中药中添加味道比较独特的,复方大蒜软胶囊中添加有大蒜,一般人很难接受这种味道,而将大蒜放入软胶囊中就可以有效地掩盖大蒜的气味,同时这种中药能够有效降低血脂,防止患者出现血栓。还有很多种中药类型都拥有这种软胶囊独特的性质。但是使用软胶囊并不是全都是优势,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说使用软胶囊会延长药物的崩解时限,导致整个药物的溶出度降低。对此,相关部门作出进一步的研究,来改善胶皮,使得内容物能够更容易渗出。有一些中药可以使用大孔树脂吸附剂来除去药物中的无效成分,以保证药物的绝对活性。

上述的一些多数是复合中药,要是针对单味中药,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就能够很好地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保证中药剂量。对于单味中药的研究报道比较多,能够有很好的缓控释作用。而针对复合中药,也有许多缓控释制剂的报道,正是由于利用缓控释制剂能够很好地保证药性的释放,同时可以缓解高血压和高血脂,比如一些利用复方山绿茶缓释袋泡剂的中药,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比如左金缓释微丸采用由黄连提取出的盐酸小檗碱与硬脂酸混合上粉,以吴茱萸醇提取液作为粘合剂,用乙基纤维素包衣,实现缓慢释放。脑络康缓释胶囊内含人参茎叶总皂苷、银杏叶提取物以及丹参酮总酚酸等的混合缓释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

2 中药制剂新工艺与新技术

近年来有许多新技术与新工艺在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如超细碎、超临界萃取、超滤、超声萃取、微波萃取、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等,其中有些已经得到了规模化的推广应用,而有些则尚需要进一步地向规模化、生产化转移。在药效学基础上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提取分离出中药材中的各种成分,为新剂型的研发创造有利的条件。

超细粉碎技术在传统中药炮制中,对一些珍贵药材或不适宜用煎煮方法的药材如人参、三七、紫河车、川贝、水蛭等,采用研细磨粉冲服的方法,更能达到减少用量,提高疗效的目的。水蛭的微粉达到相同抗血栓抗凝血作用是其水煎剂的一半,羚羊角、鸡内溶出度提高了20%,5min即溶出70%以上。超细粉碎后,细胞壁被破碎,细胞内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暴露,进入体内后,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及释放量大幅提高,加快吸收过程,这些微粒因附着力强,排出体外时间延长,容易通过肠壁吸收,提高了药物的吸收率。

3 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研发的基础

药效学基础现代剂型的特点应符合安全、有效、稳定、方便应用的基本要求,发展新剂型又必须符合中药用药的特点,符合临床治疗的特点而不盲目求新。中药制剂的原料来自于中药材,要达到上述要求,就要合理地从药材中提取出适合现代剂型加工的有效组分和必要的辅助组分,减少无效和有害组分,根据得到的提取物的量及有效性选择适宜的剂型,这就涉及到建立并完善中药优良的"有效性"试验平台以及与之相关的提取工艺的合理性问题。日本汉方颗粒剂的研发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了解其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进行合理的组合或裁减。如含丹参的心血管类方剂必须同时提取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剂型及工艺的改变可能影响药效学及药动学的改变。例如去氢骆驼蓬碱乳剂在小鼠体内胃、肺、肝脏、心脏中的分布均高于混悬液组,且在胃内的分布大大高于其它脏器。金雀异黄素是从中药槐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对恶性肿瘤细胞有较广泛的生长抑制作用,且能诱导白血病细胞以及某些实体瘤细胞的分化等。将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与普通胶囊进行小鼠口服体内药动学比较,表明微球改变了药物的分布特征,普通胶囊以肝脏分布为主,微球以肺为主,而且在体内各脏器中的浓度下降比较缓慢,可以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

中药剂型的研发机构并不在少数,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我国中医药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就应该重视中药剂型研发机构的构建,以保证中医能够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更新更好地服务大众。

4 质量控制

基础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比一般化学药物复杂,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对于中药复方的新剂型而言也不例外,特别在涉及改变吸收途径或改变吸收速度的剂型时情况更为复杂,如需要考虑释放度、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等指标的剂型。例如多种药材提取物所组成的缓释制剂,其释放度的标准就应当仔细设计。选择的可测定成分可能不是主要的药效学成分,而主要的药效学成分可能又难于检测,如果是多组分同时发挥协同作用,释放度的指标以及缓释工艺的设计也更加复杂。

全文所说的对于我国中药剂型研究和发展的论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保证中药剂型的创新性固然重要,但是保证中药质量也是重中之重。如果在创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忽视了中药质量和药用价值,那么即使剂型再独特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保证中药的药用价值,最根本的是从质量保证出发。

5 结论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目前我国发展中医药的力度十分大,为了保证中医药事业能够如日中天,就应该重视中药剂型的创新以及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不断的更新中寻求到最合适的方式以及药剂,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中药新剂型不仅仅带动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中医药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全面规范地提升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力度,以保证这一传统行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周跃华,杜晓曦1200个中药新药品种概况及补充通知中常见工艺问题分析[EB/OL]http://www.ced.org.cn1药品审评中心网页电子文件.

[2]唐星,何仲贵,杨杨.明胶软胶囊囊壳处方因素对囊壳溶解性能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1,34(1):281.

[3]寿国香,吕归宝.大孔树脂预分离-薄层光密度法测定消炎灵软胶囊中芍药甙的含量[J].中草药,2012,28(8):4621.

中药剂型选用有门道 篇2

汤剂 即汤药,是把中药饮片按医生配方混在一起,煎熬后,去渣滤汁用,多内服。其优点是配方灵活,可随证加减,且药力强,起效快,适用于各科各类疾病。其缺点是煎熬麻烦。

配方颗粒剂 即把中药饮片经现代化工艺制成单味颗粒,配方使用,多内服(开水冲泡即可)。优点和用途同汤剂,且免煎熬,但缺陷是医生把握药量难,且生产成本高、价较贵,药效欠持久。

丸剂 是把中药粉末或药材提取物加赋形剂而制成,有蜜丸、水丸、浓缩丸等,宜内服。优点是携用方便,药效持久,适用于慢性病、虚弱性疾病及养生保健(极少数丸剂也可救急,用的是芳香或剧毒类这些不宜做汤剂煎服的中药)。缺点是针对性较差,起效慢,药力较弱。

散剂 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内服外用均可。其优点是起效快而直接,使用方便,多用于内科急症、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及儿科等。缺点是适用面窄,保质期短。

冲剂 是药汁经浓缩加料或药材提取物加赋形剂而制成的干燥颗粒或块状,宜内服,服法同配方颗粒剂。其优点是起效快,体积小,口感好,可用于多种急慢性病人,尤其适宜于儿童。缺点是针对性差,且保质期更短。

酒剂 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供内服或外用。内服剂多以谷类酒为原料。其优点是用量小,效持久。风湿类疾病、跌打肿痛者多用,也适宜于虚证及养生保健。缺点是适用面窄,妇女儿童及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等不宜服用。

膏剂 分内服、外用两种。内服者称煎膏、膏液、膏滋,为药材反复煎煮液浓缩后加糖或蜜熬炼而成,优点是体积小,含量高,服用简便,口感好,效稳而持久,适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滋补;外用者有软膏、硬膏,外涂或外贴,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风湿痹证及腰腿痛、腹痛等,有使用方便、疗效直接持久等优点,但膏药的适用面窄。

针剂、片剂 是中药材提取有效成分经现代技术研制而成。针剂宜肌肉或静脉注射用,适用于各科各类疾病,尤其是急危重症,起效快,但药效单一。而片剂则多口服,急慢性病都可用,有类似丸剂之优缺点,用量也偏大。

中药剂型还有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酊剂、丹剂等,前三者与冲剂、片剂大同,酊剂类酒剂,丹剂已少见少用。

(作者供职于辉县市中医院)

谈中药剂型的改进 篇3

1.1 指导思想

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 遵循对传统中药剂型的继承和对新剂型的研究同时注重的原则, 多种形式, 多种途径继承和发展。

1.2 意义

通常, 中药剂型的研制工作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根本目标, 因此达到符合中医临床用药及安全有效稳定的要求下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中药剂型的改进方向

中药剂型的改进方向应该是三小, 四效, 五方便。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药量小;四效:高效、速效、长效、久效;五方便:制作方便、运输方便、保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所以理想的中药剂型应该是在提高原药物功效的前提下, 降低药物制作成本提高药品质量。中药剂型改进方便随症状加减药物剂量, 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减少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 能多方面、多途径满足中医临床需要。

3 中药剂型改进的基本思路

3.1 中药剂型的选择

3.1.1根据疾病症状的需要选择剂型

疾病有缓急, 症状分表里, 须因病施治, 对症下药, 并且中药剂型不同, 用药途径不同, 药理作用也会不同, 合理的中药剂型可以增加临床疗效, 减少毒副作用。例如:金刚丸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体积大, 服用不方便及不易贮存等缺点, 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将其改制成片剂, 便可以克服了原方剂的缺点, 便于生产、贮藏、服用。又如, 雷公藤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但对人体生殖系统有损害, 改制成缓释片后, 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对于欲发挥速效作用, 可将药物制成合剂, 针剂等, 外用可制成乳膏, 膜剂, 外用涂膜剂等, 局部粒膜用药可制成栓剂, 膜剂等。

3.1.2根据药物基本性质及其有效成分选择合适剂型

不同方剂, 不同药物, 不同有效成分应选择合适的剂型。例如:以绿原酸为标准, 对银翘解毒丸剂, 糖衣片剂, 素片剂进行释放度的对比试验, 结果显示, 素片剂的T50值比糖衣片剂高5倍多, 比蜜丸剂高2倍, 因此从显效快, 成本低, 方便服用等角度看, 银翘解毒丸制成素片剂更为适宜。

有些药物的性质要求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应用。如天花粉蛋白用于临床中期妊娠引产, 疗效好, 但性质对热不稳定, 水溶液制剂也不稳定, 只有制成粉针, 不但性质稳定, 而且改变了用药途径, 提高了治疗效果, 降低了药物副作用。

3.2 单品种中药剂型改进

单味药材加工提取制成一定制剂的方法是在“浸出制剂”和植物化学等基础上扩大起来的一种剂型研制方法。即以植物化学, 生物化学技术提取分离出某种或几种生物活性成分 (可能是总提取物也可能是单提取物) , 经药理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然后按一定方法提取后制成的制剂。如盐酸小檗碱片, 川芎嗪注射液, 橙皮酊等。

3.3 复方中药的制剂改革

3.3.1依据医学古籍中的方剂进行剂改

对于医学古籍中疗效明确的方剂, 由于其剂型的制约, 远不能适用于现代临床的需求, 特别是对一些急重症用药。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制药技术, 改进剂型或用药途径, 以便于用药和提高药物疗效。例如:大青叶已改制成多种剂型, 既保持了疗效又方便了临床应用。

3.3.2改变原方剂型

中药复方中有一定数量的方剂制成一定剂型沿用至今, 如汤剂, 丸剂, 散剂。本法是以原成方为标准, 药味基本不变, 只是在剂型上改进制成合剂, 片剂, 颗粒剂, 注射剂等。如银翘解毒片原剂型为煮散九丸 (引药鲜芦根) , 为生产贮存、携带及服用方便, 改为片剂。片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含辛凉性的薄荷挥发油, 连翘、荆芥挥发油, 因此能够克服不分药料含何种成分一律共煎造成挥发油消失的缺点。

3.3.3利用现代制药技术研究探索新剂型

现在随着制药系统、设备、技术不断改进, 尤其是口服缓释系统, 控释系统, 透皮控释系统和靶位给药系统等的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新剂型, 如口服分散片, 口服速溶制剂, 泡沫气雾剂, 新型喷入剂, 渗透泵, 琼脂浆糖小球, 药物载体, 脂质体, 单克隆抗体等药物制剂。并且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还可应用微粉化固体分散法等增溶技术, 增强难溶成分的溶解度、溶出度及生物运用度。

上述这些现代制药技术大多已在中药制剂中被利用, 对中药剂型的改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加速了中药现代化的步伐。但带有复杂性的中药复方和中药活性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论

中药剂型的改进, 要以中医制药技术理论为基础, 继承祖国传统医药学的同时,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制手段, 研制出既具有中药传统特色, 又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新剂型, 为推广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为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邢晓娟.中药处方超剂量应用利与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3]刘效军.浅谈中药处方配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4]马俊杰, 马悦芳.谈中药制剂改革研究及其必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中药剂型发展 篇4

近30年来,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异常迅速, 作为畜牧业三大支柱 (品种、饲料、兽药) 之一的兽药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 截止2010年8月底, 全国通过GMP验收的兽药生产企业约有1650家, 生产兽药品种约2000种, 年产值已达420多亿元人民币。兽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 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 特别是在兽药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

1我国兽药剂型的现状

我国的兽药研究整体起步较晚, 兽药药理学、药剂学的研究更是如此, 这不仅造成了兽药制剂技术落后的现状, 而且也进一步延缓了兽药新剂型的开发。所以, 直到20世纪末期, 我国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合理的兽药工业体系。

1.1我国兽药剂型比较单一、科技含量较低 (1) 我国的兽药剂型一向比较单一, 仅限于常规的比较简单的片剂、粉剂、散剂、预混剂、口服液、小容量注射剂、消毒剂 (固体、液体) 以及个别新剂型如透皮剂、喷雾剂、长效制剂等。而且没有对常规剂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因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稳定性差、刺激性强、生物利用率低、疗效不稳定、制剂配制不科学等问题。国外兽药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在1:7~8左右, 有的更高如伊维菌素的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23;一种新兽药被研制出来后, 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对其制剂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筛选, 筛选出的药物制剂往往比较科学、合理, 开发出来的制剂产品大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例如, 1996年伊维菌素的注射液 (害获灭) 的销售额接近原料药的销售额, 达到7.35亿美元。近年来, 国外长效制剂、给药方便的制剂和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仍是其研究开发的热点, 现已有相当数量的产品上市,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 (2) 我国对兽药制剂不够重视, 缺少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兽药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仅为1:2~3。由于制剂开发不全面, 新兽药原料药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而大大降低了开发新兽药原料药带来的利润。多年来就存在着国外企业将我国出口的原料药加工成好的制剂后又返回到国内市场的现象, 国内牺牲自己的环境、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为代价仅赚取了一点低微的利润, 而制剂所附加的高额利润均被国外企业所赚取。更为重要的是, 影响了我国兽药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 随着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 片剂因给药麻烦, 在兽药剂型中已逐渐被淘汰。粉剂、散剂、预混剂和口服液因可通过拌料给药或饮水给药, 在群体疾病防治中使用比较方便, 因而在兽药剂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注射剂在兽医临床上因给药剂量准确、药效迅速, 在大家畜 (如猪、牛、羊等) 和宠物上得到较大范围使用。即使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兽药制剂, 其制剂技术也多以引用或借鉴人药为主,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 再加上兽药生产企业本身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特别是制剂工艺和药剂学方面的人才, 使得我国兽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研究开发缓慢, 导致我国兽药新剂型和新制剂工艺水平始终处于落后状况, 兽药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生产状况, 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2中药制剂工艺落后, 剂型单一我国中药散剂工艺落后, 剂型单一, 这一点从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收载的194个中兽药制剂中就可以看出来, 其中散剂150个, 占77.3%;酊剂12个, 占6.2%;膏剂8个, 占4.1%;片剂9个, 占4.6%;非注射液体制剂6个 (包括口服液4个、灌注剂1个、汤剂1个) , 占3.1%;注射剂3个, 占1.6%;颗粒剂4个, 占2.1%。散剂、片剂、酊剂、膏剂等传统剂型占到了95.3%, 属于现代剂型的注射剂和颗粒剂只占了3.7%, 这其中散剂就占到了77.3%, 由于散剂只是简单的加工粉碎, 其粒径较大 (850±29m) , 中药又多是以纤维素为主的植物类组分, 再加上非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又弱, 使得有效成分来不及释放便被排除体外, 临床使用中势必要加大用量,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3新制剂的稳定性较差、疗效不确实目前, 正在开发研制或已投入市场的一些新剂型, 如透皮制剂、长效制剂、泡腾片剂、喷雾剂、中药注射剂等, 因为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或技术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 所以在制剂稳定性上较差, 兽医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不够确实, 但毕竟代表了今后我国兽药新剂型的发展趋势。

1.4药用辅料单一长期以来, 我国没有专门从事兽药辅料研究和生产的企业, 制剂所用的辅料品种少 (葡萄糖、淀粉) 、生产缺乏标准, 质量不稳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兽药制剂的质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与地位还存在着许多糊涂认识。认为辅料无非就是载体, 对药物制剂没有什么作用。近些年由于受葡萄糖涨价的影响, 有些厂家开始研发新的辅料如加益粉, 由于其稳定性较差, 再加上影响主药的检测, 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药剂辅料并不“辅”, 不仅赋予了药物的形式, 而且还能左右制剂与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释放速度及其毒副作用等, 所以新辅料的开发在剂型开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制剂、剂型的发展和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 我国兽药制剂生产的辅料主要借用人药辅料, 专门用于兽药的辅料甚少, 对兽药辅料的开发刚刚起步, 这也是我国兽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我国兽药剂型的发展对策

新兽药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周期长、耗资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外, 开发出一种新原料药平均需要花费10~12年时间, 耗资2亿美元左右。我国的兽药企业仅以利润的1%~2%投入科研开发, 每年能拿出200万元以上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单位几乎没有。而开发一个药物新剂型一般只需100~300万美元 (仅为研制新药费用的1%) , 将新剂型推上市场平均只花3~5年 (为创新药的1/3~1/2) 的时间, 所以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比较符合我国兽药企业的实际情况。

2.1努力学习药剂学基本理论和生产工艺技术, 追踪当今世界药剂学发展趋势, 努力提高制剂工艺水平药品都是以制剂形式用于动物机体, 药物的疗效、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与药物剂型、制剂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 药物的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在某种意义上比发明新的兽药原料药更为迫切和重要。当前我国兽药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兽药药理学和毒理学方面, 如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兽药残留方面, 而对影响兽药发展至关重要的药剂学或制剂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甚至是零, 专门从事兽药药剂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较少, 兽药制剂中药物释放的理论、新型给药系统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理论的研究涉及的还很少, 药用制剂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的基础性研究也进行的甚少。所以, 针对当前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 (1)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坚决抛弃那些与兽药发展不相容的东西, 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深层次的有效合作, 打破过去那种“老死不相往来”、斤斤计较和互相轻视的局面。 (2) 要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特别是对药物传输系统、靶向给药系统和透皮给药系统等知识的学习, 加大对兽药新剂型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的研究。 (3) 农业大学还应该开设兽药制剂学或药剂学课程, 培养专门从事兽药制剂学研究的技术力量, 以适应我国兽药企业的发展要求。 (4) 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目前务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满足市场的急需和潜在需求为己任, 大胆实践, 紧密结合我国养殖业实情和发展趋势, 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兽药新剂型研发之路。

2.2研究开发市场需求的兽药新剂型与新制剂药剂学的发展和进步, 也就是剂型和制剂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兽药制剂长期停留在针剂、片剂、散剂、粉剂、预混剂等常规制剂的水平上, 这些常规的兽药制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效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更为主要的是它不符合当今世界兽药“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 和“三小” (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 的发展要求。因此, 结合当前我国畜牧业的特点和我国兽药的现实水平, 可重点研究开发控释制剂 (长效制剂、速效制剂和定时制剂) 、透皮制剂、喷雾制剂、靶向制剂等, 加大对脂质体技术、微囊技术、纳米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技术、中药提取技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兽药新剂型的开发将朝着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例如现在畜牧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群体给药由于给药方便、动物应激少而受到市场欢迎, 可重点开发长效制剂、透皮制剂、喷雾制剂等。另外还应该注意在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发生产过程中, 药物晶型的转变问题, 对药物的熔点、释放度和药理活性等有很大地甚至是本质的影响。

2.3加强中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开发 (1)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 中药的发展也应遵循当今世界兽药“三效”、“三小”的发展要求, 应将现代的一些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理论体系紧密结合。在知识产权日益得到保护的今天, 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研究是我国创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重要手段。 (2) 中药的微量高效化是中药剂型的一种发展趋势。不仅使中兽药的使用更加方便, 提高了应用效果, 而且有利于中兽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化。例如将传统散剂改造成颗粒剂、口服液或注射剂, 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药的用量, 提高疗效, 但这一切以在提取分离的过程中有效成分的不流失为前提。 (3) 目前, 最紧要的是加强中药制剂的释放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释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反应药物的体内情况, 同时, 测定中药释放度还可为改进配方、选择剂型、制定生产工艺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 还应加强中药制剂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以配方中某一成分作为代表来研究体内药物动力学的方法和生物效应法两种, 但中药成分极其复杂且大多为复方制剂, 所以, 对这两种方法也存在着不少疑问和争论, 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4) 应该认识到, 中医药和西医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医药体系, 中药中的每一味药物都是一个多结构成分的有机复合体, 能够产生多种药理作用, 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产生复合作用。一味地用西药的一些指标去要求中药, 可能是行不通的或者说会使中药的研发进入误区。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提纯中药中的某一成分, 搞清其化学结构后去人工合成这一思路是否可行, 需要研讨。中医药遵循辩证论治、标本兼治、综合防治的原则, 而西医药则是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 追求的是药物成分结构明确、含量高、作用机理单一, 与中医药的综合作用机理相反。 (5) 中药剂型的现代化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 并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高新技术, 而是应该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和中兽药对动物所产生的效应不同来确定, 以充分利用其药用价值, 防止其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 导致其药效的降低。

2.4开发兽药专用辅料 (1) 药剂辅料在制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兽药工业, 其辅料多是应用人药辅料 (如葡萄糖、淀粉等) , 不仅使得兽药制剂成本偏高, 而且也妨碍了兽药制剂学的发展。寻找、改进和开发新型药物辅料, 克服原有辅料存在的缺点, 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加工修饰改进而得到新的辅料; (2) 也可寻找同类替代品, 开发利用自然产物或来源更广泛的辅料或改进原有剂型的辅料处方或剂型的加工制备技术, 将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处理, 以制备更理想化的剂型。 (3) 开发专用兽药辅料, 特别是非常规剂型 (如控释制剂、透皮制剂、脂质体、微囊剂、纳米剂) 的专用辅料, 对于提高兽药科技水平, 有效防治动物疾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而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兽药制剂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乳腺检查状况下一篇:不明原因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