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改革

2024-08-19

药学改革(通用12篇)

药学改革 篇1

药学教育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药学本科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成效显著。作为药学本科阶段教育的下游工程———毕业前实习,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意志, 调整学生心态适应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习阶段的成败将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效。同时, 毕业实习是药学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总结。它为学生接触社会,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提供了一个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体现教育“以人为本”, 鼓励创新与个性发展, 成功的毕业实习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为适应药学模式的发展, 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药学本科毕业生实习进行以下深入改革。

一、成立院系实习领导小组

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领导班子及健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实习工作, 没有组织机构不成系统, 也就无法管理。在院有关部门的的领导下, 成立由一名骨干教师为主的3~4人的实习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本年度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工作, 包括制订和修改实习计划;统筹安排学生实习基地及实习巡查等。。同时, 在每个实习点也选派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实习组长。这样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的有机配合, 使我们的工作忙而不乱, 有效地保证了实习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毕业实习人才成长的摇篮, 建设健全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实习成功的保障。学生实习质量的好坏, 与所在的教学基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绍兴地区有大小医院、药厂及药检部门数十家, 但具备按教学大纲和实习要求, 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单位却为数不多, 尤其在当今社会办学相当普遍的情况下, 由于他们在经费来源、实习时间及人员安排诸方面比我们有更多的灵活性, 无疑给我们的实习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 我们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发联系函预定经费, 提前半年甚至一个年度向有关实习单位发出联系函并将经费预订好, 为下一年度学生能顺利进入该单位实习作好先期准备。择优挂牌建立基地, 为了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要求, 选择教学条件好, 有相应的医技科室、设备、科研项目、阅览室、学生宿舍及带教力量充实、有良好的医风医德及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单位, 并根据双方互惠原则签约挂牌。及时发展普通实习基地,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规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寻找有一定教学实力并具备提供学生生活条件的医疗、科研单位作为新的实习基地。为此, 应组织一批人员深入基层调查、了解, 对其中具有良好教学条件和设施的单位, 及时签约, 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

三、体现个性, 学生按自己意愿或兴趣选择实习单位

(1) 按照自己的设想自主联系。学生利用假期回到自己所在的省市,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联系相关的药厂、医药公司、连锁药店或药材种植、药品生产、流通、检验等部门。

(2) 未联系到或未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由学院提供实习基地或附属医院药剂科等“固定”单位让学生选择。

四、做好实习前思想发动,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实习前思想教育的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也是搞好整个实习的关键所在。通过动员, 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 能正确处理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医院方向实习的毕业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大量的救死扶伤、扶贫济困事例, 感人至深, 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是对医院方向毕业生进行实习的最重要的指导。在一切诊疗活动中, 做到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制剂水平, 减少差错, 杜绝事故。坚持合理用药, 合理检查。让学生明确, 作为一名合格的药学人材, 首先要端正服务思想, 确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识到医药事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 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 踏进这个大门, 就意味着你在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只能讲奉献, 不能图索取。使学生明白, 职业道德也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 思想和技术的结合。以高度责任心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敬业爱岗,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工作态度。通过反复的思想教育和讨论, 学生更加具备了使命感, 为他们顺利完成实习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五、建立考核监控体系, 保证实习质量

在整个药学实习过程中, 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监控体系, 从实习的准备、联络、单位选择、实习过程、实习总结等各环节进行把关与监控, 保证实习质量。学生联系到实习单位后交学院审核通过, 在实习过程中学院会尽可能的与实习单位或学生本人进行联系以了解实习进展情况。实习结束时由实习单位给出鉴定, 要求学生交出一篇高质量的实习报告, 并由专业老师给出成绩。

六、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在实习中及时发现并协助实习单位解决生产、流通、管理的技术问题及进行科研攻关,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实习新发现大胆地提交给实习单位, 促进企业技术提升或合作发表文章。同时, 学院还为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车、船费等生活补助, 并建立优秀实习生奖励制度, 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奖金。

七、不断提高专业老师及带教老师的自身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我院派出的负责实习的专业老师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也应不断进取。因此, 实习老师本身必须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熟悉实习计划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和基本技能及了解每次实习的成功关键和不足之处的原因, 有计划地认真地学习有关专业书籍并虚心向他人学习, 边干边学, 不断总结经验, 为进一步搞好学生毕业实习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及专业能力。作为带教老师, 在完成毕业生实习的过程中, 建立一支优秀的校外带教老师队伍和加强各实习间的带教经验交流, 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实习质量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保证学生生产实习的可持续发展与提高实习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新情况与新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认真研究, 加以解决。创新教育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已达成共识, 大学教育全面素质培养的观念推动着教学改革, 大学必须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科学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才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另外, 药学专业自身的规律与药学专业的社会化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新的药学生产实习培养模式, 尽管这种模式还存在缺陷, 如实习分散导致监管不力、实习单位技术水平或类型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规范化等。“课程要改革, 学生要创新”, 药学学科的发展规律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实为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有慧气、有灵气、会学习、会沟通、善协作、守诚信、富有团队精神的综合性药学人才, 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摘要:通过成立院系领导小组, 建立实习基地, 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实习前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建立考核监控体系, 建立激励机制, 不断提高专业老师及带教老师的自身业务素质, 改革药学实习, 培养药学人才。

关键词:药学实习改革,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游本刚, 唐丽华, 黄小波.关于药学本科实习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 2008, 4 (24) :41-43.

[2]杨玉芳.药学本科生在医院实习的带教体会与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9 (24) :215-216.

[3]吴雪梅, 游枫慧.医院药学实习带教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海峡药学, 2005, 6 (17) :201-203.

[4]陈建斌.加强临床实习生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 :55.

[5]刘春杰, 董立珉, 康红钰.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3) :126-127.

[6]黄玉凤, 张国庆, 战旗, 等.浅谈我院药房带教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 2007, 6 (25) :415-417.

药学改革 篇2

一、二十一世纪药学专科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中指出“专科教育的发展应遵循重在改革,重在建设,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进行”。在新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向医学渗透,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二十一世纪必将使医学科学处于高科技水平的发展阶段,而药学专科教育此时的地位前景如何?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展望二十一世纪,我国药学专科教育具有发展的良好前景和巨大潜力,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目前医药保健卫生水平仍很低,特别是占总人数9/10的广大农村人口缺医少药,距离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差距甚远,任务艰巨。要在短期内完成这项目标,需要发展医学教育,尤其是医药高等专科教育,培养大批医药高等专门人才。

其次,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标志是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具有开放、公平、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在髙度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普通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只能培养出从事一般生产劳动的后备力量,只有高等教育方能担负起为现代化生产培养从事高技术的复杂劳动的人才。目前高等药学教育还没有达到与医药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匹配的程度,更谈不上适当超前发展。

第三,药学专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教育层次,专科人才是根据经济建设实际需要设计的人才层次。要实现20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需要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靠医药高等专科教育;随着现代医疗设备、手段的增添,医技科室也需要大量增加专科层次人才;同时,药学专科教育也有为医药生产及其流通部门输送人才的任务。医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也是高織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药品专利法的挑战,我们必须尽快建立新药开发体系和机制。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人员结构中大专以上只占11.3%,而日本70年代医药职工中,大专以上为33.6%,相比差距悬殊。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是难以形成我国医药工业优势的。

从上述原因中看出,国家制定大力发展专科教育的长期规划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

二、药学专科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药学专科教育既是一个独立层次,就要办出专科的特色,也就是要突出动手能力强,突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一关键环节。如何摆正位置,处理好理论与实验敎学的关系,真正围绕“应用型”这条主线实施教学改革,似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给人以智慧,称为智慧型教学。教育科学的研究认为,知识是经验的总结,它可以启迪人的智慧,但知识不等于智慧,它们不是必然的正相关,所以传授知识不等于给人智慧。人才的本质是创造,创造属于智慧的范畴。实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学生会做什么实验,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哪怕仅有一次操作机会,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汇贯通,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纵向联系起来,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为转变成创造性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针对学年有限和课程多、知识信息量大等诸多矛盾,抓住“三基”教育,优选出有效教学结构和有效实验教学组合。实验教学要围绕基本技能这个中心,选择开设的实验是同类试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少而精,需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要反复训练,直至精益求精。使学生通过代表性试验掌握基本要领,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实验课时的减少,要求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将以往零散的单一实验改为综合性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全过程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使之了解和熟悉实验的基本方法,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那种课时越多越好,什么实验都开的做法,反而使学生忙于应付,疲惫不堪,以至失去学习兴趣,是不可取的方法。

3.尊重教学规律,服务市场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转轨时期,高校从高度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校具有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资格。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的“俏销”往往成为学校办学的指挥棒。教育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社会的需要,但教育还具有自身的规律,忽视基础理论教育,压缩实验经费,减少实验项目,或盲目上专业、改造专业,都是短期行为,是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的。遵循教育规律不等于因循守旧,不要让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左右我们的行为。办学、办专业不能一刀切,全国一个模式,各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有所侧重,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共性,又具个性,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4.发挥电化教学优势,改变单一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有一部分内容是属于示教性或形态教学,这部分实验可以用电影、电视等电化教学手段取代。系统和完善的录像教材,以它标准规范的操作、清晰的图象,以及显微放大技术等满足学生们多次学习的要示。同时对某些罕见标本和特殊实验在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照常开出”,解决了实验教学中的难题。由于电化教学的可重复性和多室同步教学的特点,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经费的消耗,减少了教学人员,在效果上取得与实验操作相同的效果或更佳效果。

5.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把实验教学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可使我们在探索教改中少走弯路,缩短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学习国外的开放型教学和综合型教学的经验,在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使用率的前提下,实行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由学生甚至几个专业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或是采取综合型教学,以解决问题为焦点,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实验方法,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对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药学;教育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5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学专业要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多、越重,药学具有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也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药学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善自身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要培养知识结构完整、适应性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高校药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为此药学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通过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体制等方面的改进使教学改革向更优的方向稳步进行,以解决因快速发展而不断出现的问题,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为此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药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相关学科间的交流

[JP+1]药学专业各个学科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课程安排以及大纲要求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经常会有在某一学科中要用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但还是学生还没学到的问题,或者在学习时并没有作为重点深入学习导致学习效率减慢,比如学习分析化学的时,老师曾和我们以玩笑的方式说:“现在讲的……在你们以后学习药物分析时可别说我没讲过……”类似的表述在联系比较多的其它学科间也有,事实证明时隔一年甚至是一个假期后,新的学科用到旧知识时必须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回忆,拖慢进度影响效果,而这些被提及,提醒学生注意的内容只局限于联系紧密的学科间共同的教学重点,经常还会有一个学科的了解部分在另一学科的应用程度却很高的情况出现。要解决这种情况的出现,各教研室之间以及教研室与学院之间就需要有更多的交流,通过交流适当调整各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教育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G2013052)的教学重点、进度安排,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出相关内容对其他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融会贯通,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主联系其他学科,思考学习实际意义的习惯,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使学生在引导下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各科知识,提高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JP]

2 提高对分支学科及工具课程的重视

[JP+1]重视分支学科一些分支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主干学科,比如:现代药房管理、药事管理、药品营销,在医院或者药企中的实践过程中都体现出了重要性。而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要求较低,有的考试开卷与选修课无异使得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此必须提高对分支学科的重视,教学目标要提高,考核力度也应该适当加强,这样才能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态度,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能适应当下社会需求。[JP]

[JP+1]培养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药学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5年的学习课程侧重点为:如何与患者交流(第1年),药物相互作用(第2年),如何检索文献、做研究(第3年),自己完成一个课题(第4年),实践(第5年),专业课程的学习穿插在前4年中[1]。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与患者的交流会体现的越来越重要,我国医患沟通的问题也早就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但是在药学教育过程中却还没有顺势而为,对此不作实质的要求。所以应该考虑学科的加入,或者可以先要求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取得人际沟通方面的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为以后更好的提供社会服务打下良好基础。[JP]

[JP+1]

重视工具学科工具的出现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得以快速方便的解决,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因此逐渐产生了许多工具学科。如“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柄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马斯乐。”在面对问题时思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更多的工具对问题的解决会有极大的帮助。一些工具学科比如文献检索,对药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药物的研发或者临床实践中应用普遍。就药物研发方面而言,因为药物的研发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实验复杂、周期长,如果不借鉴前人的经验方法将会极大的降低研究的效率走不必要的弯路。从以上提及的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药学院的课程侧重点可以看出:国外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国内,我们只作为专业必选课学习并且缺乏实践学习,往往到毕业时才用到一些皮毛。因此药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对工具学科的重视,重视运用增加实践内容,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实验中加入一些需要通过学生查找文献才能解决的问题,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工具的应用。[JP]

3 适当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

[JP+1]发展较快的国外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反映出药学事业发展对相应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从中预见到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比如Pharm.D是目前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认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其为借鉴来调整本国的教育模式[2]。按照美国药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PE制定的培养标准规定,专业课程必须包括提供科学基础的课堂教学、初级药学实践(不少于整个学程的5%)、高级药学实践(不少于整个学程的25%),在PY各学年间,采用早期见习,后期强化制度,在PYl与PY2,学生参加为期4周的专业必修药学实践课程,内容包括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参与调剂和填写临床相关表格、初步了解药学服务具体内容、调剂、药政法规、药品经营等知识;在PY2、PY3之间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方向,可选择进行工业药学实践,为不从事药学服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坚实的工业制药实践基础;PY3主要进修药学实践、临床药物治疗等专业课程,并辅予大量的实验室教学,PY3第二学期、PY4学生全程投入强化临床实践,由临床工作人员指导参与临床查房、会诊会议[2]。Pharm.D教师推行专职与兼职并存,聘请校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是Pharm.D教育的一大特色,部分学校兼职教师甚至超过专职教师的数量。部分实践岗位上的专业人员受聘学校参加教学工作,只获得学校给予教学荣誉,提供教学条件,少有补贴[3]。我国的药学教育也应该学习国外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并适当借鉴,在药学专业学习过程中,有机的穿插在实践教学中,也可以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参加教学工作,使更多的实践经验与信息进入课堂,拉近课堂与社会实践的距离。[JP]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虽然我们很难像美国那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选择实践放向,但可以通过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自己对自己进行个性化教育“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比如改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请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讲课,并且把以往集中在最后一年的课程量加大穿插到四学年的每个学期中,使学生更早更全面的了解就业,尽早培养兴趣、树立目标,主动学习获得目标职业的竞争力。

4 适应IE时代带来的变革同时也要加强实践学习[HT]

4.1 借力网络IE 时代是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实现无界限流通,为药学的教学开展提供广泛的空间。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新兴方式,为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4]。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对于一些条件受限或者不适合开设的实验可以进行视频教学,这样既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验,又能提高效率紧跟前沿发展。在药学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的滞后问题越来越明显,所以对现行的药学课程系统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增加药物动力学,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基因组学的课时量,并且把临床学和药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新时代对药学改革的客观要求[4]。课程系统想要紧跟前沿很难做到,但是可以借助网络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扩宽知识面,不断开阔眼界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科技前沿,利用闲余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在发展中的应用演变。

4.2 加强实践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药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造就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重要手段[5-6]。重视实践是培养药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可以与相关的单位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各方向的实践机会,比如进入药企了解或参与药物的工业化生产、配送、营销方式、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多方向的实践扩宽视野对择业、创业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加大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实验的进行,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各成员间的协调配合、整体规划及实际操作提高科研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自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团队精神、提高动手能力。所以加强实践学习有利于个性化培养在药学教学中的推进,同时对药学毕业生的就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高校的药学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当前可以从加强学科间的交流、配合实践完善课程设置重视工具的掌握与使用、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目标借鉴改进培养模式、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打破现实中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以期为推动药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珠,张全英,施爱明,等.英国临床药师培养及工作模式的借鉴[J].医药导报,2014, 33 (4): 552-554.

[2]黄晓珩, 王益玲.美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 4 (3): 1-4.

[3]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Pharmacy. The definition of Clinical pharmacy[J]. Pharmacotherapy. 2008, 28 (6): 816-817.

[4]刘洁 .IE时代下药学教育改革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 (21): 527.

[5]赵永娜,李玛琳,黎华丽.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 19-21.

[6]应军, 谭桂山, 谭健兵, 等.“三层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在药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南药学, 2010, 8 (8): 639-640.

药学教育改革探讨 篇4

1调整药学教育化学模式

现行的药学教育, 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大量的化学知识,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这些化学课程构成了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另外, 他们还必须学习相关专业课程, 如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等。现行的授课方式是基础课程授课完毕后, 再授专业课程, 这种授课方式效率低, 不利于学生从整体掌握专业知识。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与相关课程组合授课, 组合学习, 选择专业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重点授课。这是调整药学教育化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1.1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组合

无机化学[1]: (1) 熟悉溶液的性质,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依数性, 重点熟悉溶液的渗透压。熟悉酸碱平衡, 重点熟悉缓冲溶液。 (2)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 配平, 电动势, 电极电势。 (3) 分子结构中熟悉各种键。 (4) 配位化合物, 熟悉组成。分析化学[2]: (1) 熟悉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2) 熟悉滴定分析。 (3) 熟悉光谱法, 重点熟悉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4) 熟悉色谱法, 重点熟悉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药物分析:熟练掌握典型药物的定性定量方法, 药典中的基本检验方法。基本思路:无机化学服务于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服务于药物分析。这个组合的考核重点在药物分析。学习药检专业学生分析化学的内容还应增多。

1.2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组合

有机化学:熟悉有机物的构象, 旋光差异。每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各类有机物性质、合成, 结合到药物化学理解。药物化学:熟悉各类药物的特征结构及典型药物的构效关系。这个组合的考核重点在药物化学。学习药物合成专业学生, 有机化学内容应增多。

1.3 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组合

天然药物化学:熟悉各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 重点熟悉各类药物生理作用。了解各类药物的分离提纯。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熟悉典型药物的药用部位、作用、活性成分。药物生物来源及作用是这组合的考核重点。

1.4 物理化学与药剂学组合

物理化学[3]: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熟悉化学平衡常数, 熟悉化学动力学、一级、二级反应。熟悉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 及药物贮存期预测。熟悉表面现象及表面活性剂的原理、作用、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 。熟悉胶体分散系统。物理化学比较抽象, 所以授课应多联系药物制剂生产中的实际讲解。药剂学:熟练掌握各种制剂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熟悉新制剂的研究方向。这个组合考核重点应在药剂学。

1.5 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组合

生物化学与生理学属药学教育生物模式, 掌握的重点应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等同。

2强化药学教育生物模式

药学教育的生物模式是现行药学教育的薄弱点。包括生理学, 药物治疗学, 药理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儿科学, 妇产科学, 中医学概论, 心理学, 微生物学、临床诊断学。

2.1 强化微生物学、临床诊断学的教育

微生物学、临床诊断学是药学教育的基础学科, 掌握的重点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等同。

2.2 强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的教育

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是药学教育的应用学科, 它的教育应突出药学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与药物治疗学的联系。药学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疾病临床诊断外还应重点掌握其药物治疗内容。如讲到肺结核这一章, 有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应与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联系起来。肺结核复治每日用药方案: (1)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每天1次, 连用2个月; (2) 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天1次, 连用4~6个月, 巩固4个月痰菌未转阴者可继续延长治疗2个月[4]。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关注结核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必须密切观察肝功能异常, 知道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是考核重点。

2.3 强化药物治疗学、药理学的教育

药物治疗学与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体现了药学专业特色。掌握的内容应远超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的内容。药理学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熟练掌握药动学内容 (包括血药浓度、半衰期、房室模型及各级代谢动力学等) , 熟练掌握药动学指导药物使用的方法、设计用药方案;熟练掌握药效学, 药效学包括药物的作用原理、适应证、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5]。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往往熟悉某种药物的正面作用, 而忽略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正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如氢氯噻嗪是利尿药, 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都知道, 但他们却不知该药可致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 而这些正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

2.4 强化中医学、中药学的教育

通过中医学概论, 熟悉中医学基本理论, 重点掌握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使用及中药方剂的使用,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监测, 这也是该学科考核重点。

2.5 强化心理学的教育

药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有利于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

3药学实践

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药学实践是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它包括在校的药学实验和进入相关单位的实习。现行的药学教育、实习教育很随意, 它应与在校药学实验同等重要。

3.1 药学实习的地点和时间安排

一个药学专业学生必须至少安排6个月的实习, 时间安排按1∶2∶3比例安排:1个月时间实习医院药房, 2个月时间实习药品生产企业, 3个月实习临床。药学实习生实习临床在现行的药学教育几乎为零, 但随着药学发展这很必要。实习的时间安排可以很灵活, 不一定全部集中在最后进行。如药剂学和药分学的学习过程中, 可安排实习生去药品生产企业实习;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学习过程中, 可安排去医院实习。

3.2 药学实习的内容和考核重点

在不同阶段, 不同实习地点应有不同的实习重点。在医院药房的实习重点了解处方审核, 调配流程及药品贮存规则。考核重点处方审核,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实际处方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药品生产企业实习, 重点了解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及保证药品质量的检验程序。考核重点具体药检程序, 学生应对具体的药检程序提出问题。在医院临床实习的重点在于了解医师的科室轮转、对疾病的诊断及对某疾病的用药思维。考核重点根据实际情况, 对某疾病的用药思维, 考核方式通过书写标准实习报告完成。

综上所述, 药学教育通过改革使药学教育适应新的形势, 培养保障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的药师, 使药学教育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天蓝, 姜凤超, 魏红, 等.无机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

[2]李发美, 王磊, 张丹, 等.分析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

[3]詹先成, 田青平, 李三鸣, 等.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 等.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3.

中药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的论文 篇5

一、中药学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教学方式枯燥

众所周知,在中药学的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有很多。然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然后要求其理解与记忆,这种方法十分枯燥且效果不佳。学生常常在学完知识后就逐渐忘记,而且经常性地将不同的知识混淆,以致于很简单的知识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因此,中药学教学效率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正确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也逐渐变差。

(二)教学方式落后

中药学的教学方式还比较落后,教师没有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入教学中,学生不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各类药物的形态。教师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没有将中药的进展研究传授给学生。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刻苦钻研意识,不能清楚地了解中药学的发展前景。中药学的进步与发展,还需要广大学子不断努力,上下求索。中药学的学生缺乏研究意识,不能清楚地认识中药学的发展,造成了中药学的研究停滞不前。

(三)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当

中药学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教师往往通过成绩来评价学生,这会影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也不应当被忽略。在学习中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教师在中药学的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中药学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四)缺乏中药的实验研究学习

在中药学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课本上知识的传播,没有考虑中药学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利用几乎全部的.时间来讲授课本知识,没有给学生留出时间与空间进行实验探究。于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同时,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因此,中药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研究进程十分缓慢。通过对学生在中药学中学习现状的分析,笔者了解到中药学的教学课堂还比较枯燥,教学方式也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学习范围还十分狭隘。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进中药学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中药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药学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中药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指导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中草药的种植基地,切实地了解中药的种植方式、形态特征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中药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中药学的教学效果。在中药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不同药物的形态、气味,探究其作用效果等。在实验操作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也会得到巩固与提高。

(二)构建清晰的教学体系

中药学的知识很多,而且很零散,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以致于学生常常将所学的知识混淆,不能正确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师应将中药学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章节,然后构成清晰的教学框架,整理出清晰的教学思路,以简洁清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井井有条的讲解中获取知识,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教师可以在讲授一段时间的知识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其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记忆理解知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

(三)增加中药学研究进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研究精神

中药学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课本往往是几年前编著的,没有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果学生单单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习效果就会很差,而且效率低,不能掌握课程的最新研究进程,对学科的认识水平就比较低。同时,学生的研究精神、分析能力也会受到阻碍,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所以,教师应多多关注中药学的研究进程,同时鼓励学生关注中药学,努力学习中药学知识,培养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鼓励他们为中药学的进步作贡献。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中药发展进程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促进中药发展的杰出人物,让学生学习其不怕苦、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中药学研究的视频,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获取更加广阔的中药学知识。

(四)改善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学生学完一部分课程后,教师会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总结,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欠缺与不足,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单纯的成绩评价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状态。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在中药学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分,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努力进步。评价内容可以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点点滴滴的进步与发展等。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这样学生可以在自我评价的同时进行反思,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表现进行评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成绩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与进步。教师可以将三部分评分内容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综合得分,这样的评分方式比较严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中药学在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改进。笔者提出的关于中药学教学的改进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十分有效。学生对中药学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研究精神,思考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中药学的发展之路还十分漫长,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正确合理地学习中药学,同时积极地关注中药学的研究进程。中药学的研究与进步还需要莘莘学子的努力,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何世民,郭忻,汪文娟,等.中药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刍议[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李亚荣.中药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

[3]刘雅敏,李玉贤,褚意新,等.中药学特色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药学改革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1-0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主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核心课程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药品经营实用药学综合知识》是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5年的改革实践,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与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深度调研,分析行业发展、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及企业所需人才的结构要求,最终建立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的新的项目课程体系。

一、课程改革背景

山东省是全国医药大省,生产总值全国名列前茅,山东省由医药生产大省到商业大省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广阔就业的空间。经营专业近5年毕业生就业调研,近50%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相关岗位工作。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出台,零售连锁药店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药品价格统一调控,零售连锁药店想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注重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建立药学服务的模式,药店店员也要向药学服务转型,必须具备一定医药学专业知识、销售技能和沟通能力,才能满足行业和岗位的发展要求。

结合以上两点,本专业必须要加强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才能满足医药流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药品经营实用药学综合知识》是培养医药流通过程中药学综合服务技能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改革思路

结合近几年向社会输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调研,我们把社会零售连锁药店作为课程依托主体,以常见疾病为载体来设计该课程。

设计理念:对接专业就业岗位,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药品销售相关岗位中所需药学综合知识和药学服务技能为重点,体现课程的实用性;课程的实施及考核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规范相接轨,以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推动,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基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来设计,增强实践技能为主,使学生到企业后能很快上手,做到“无缝对接”,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

改革思路:校企密切合作开发课程,确定学习领域。成立由医院社会药房、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我院的专业教师参加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小组,通过多种方式调研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任职要求,课程设计过程结合国家职业资格“医用商品购销员”技能鉴定考核和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要求,最终确定课程的学习领域,明确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

三、课程实施—虚实双境、项目驱动

该课程以常见疾病为载体,依托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药品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岗位,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大药房和学院大药房,营造虚实双境教学情境,与企业相关技术专家合作,共设十个学习项目,由浅入深,由简单疾病到复杂疾病,由最常见疾病感冒往外扩展延伸到其他常见疾病,按照实际工作岗位任务的完整过程(从顾客引导—判断顾客—疾病症状诊断—介绍药品—合理用药指导—药品售后服务),将药品知识、销售技巧、沟通能力等知识有机融合到项目中,项目实施将学生分为项目团队小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按照教师串讲理论知识—布置实践训练任务—任务实施—评价总结的过程进行,先后完成在模拟大药房的仿真模拟训练到学院大药房的实战演练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团队合作的意识,拓宽了学习空间,优化了教学内容,最终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考核评价—项目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化、全程性的考核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中,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的重要保障,是检验教学实施质量过程的重要评价手段。

1.开展项目教学,实施过程性考核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都是按PDCA循环法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行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与提高。在每个项目的过程考核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将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评价、小组互评等形式,学生的成绩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组成,每个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项目评估与考核,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分出等级,而是为了及时改正缺点,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一个项目。

2.引入企业项目和企业标准

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的任务项目,获取企业真实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并按企业标准来衡量学生,使学生真正获得企业一线实践技能。

3.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1)建立技能竞赛机制。结合课程特点,参考国家职业竞赛的标准,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药综技能竞赛,并遴选优秀的学生为将来参加国家级特有职业技能比赛打好基础,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氛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引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的教育,提高技能鉴定通过率,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我们不能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句空话,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等必须时刻紧跟行业企业需求,与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密切结合,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中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的不断完善发展,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麦影. 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吴艳华.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第2期

药学改革 篇7

1 改革背景

1.1 医院药学的发展

2001年1月, 我国卫生部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医院药学部门必须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转变。该规定要求药学部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 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型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更需要有为患者服务的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底蕴。

1.2 社会药房的发展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及GSP认证制度的强制实施, 我国社会药房的职能也发生重大变革, 由传统的单一药品销售向高层次的提供药学服务转型, 驻店药师将逐步取代药房中文化水平较低或未学过药学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近年来, 药品连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医药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规模、价格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 服务才是竞争的核心[2]。人们“自我药疗, 自我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 人们在药店买药的同时, 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周到、详尽的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 以保证高质量的合理用药。

1.3 药学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

通过我校对往届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发现: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工作的人数约占60%, 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根据医师处方调配药品、向患者提供药品及相关服务。大多数学生反馈刚开始上岗时往往手足无措, 希望学校多开设处方调剂实训。

针对医院药学、社会药房工作任务的转变和我校药学生就业趋势, 我们对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技能综合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为培养医药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药学服务型人才, 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2 改革目标

根据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药学服务的实际需要, 应用模块理论设置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内容;以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 开展处方调剂见习和处方调剂仿真实训、问病荐药仿真实训;以模拟药房岗位工作为手段, 培养具备处方调配、用药指导与咨询、问病荐药、药品仓储保管、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等能力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3 实训方案设计实施

3.1 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实训内容的选取以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的工作过程为主线, 遵循实用性、适用性、代表性原则, 突出职业岗位技能, 强化临床合理用药和实施药学服务, 重视职业道德, 我们设计了4个实训项目:处方基本知识及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处方调剂技能、药品销售技能、药品管理技能。

3.2 实训场所

模拟药房是进行药房活动设计教学的平台和载体[3]。根据药房工作特点, 我们在校内实验室建立GSP模拟药房, 为学生搭建了真实的工作氛围, 填补了理论与实践连接的空白,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条件。模拟药房与真实药房形式上并无不同之处, 区别主要在于药品是真实药品装有说明书的空药盒和药瓶, 主要来源于医院药房和学生收集。

3.3 开展情景教学

为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以模拟药房为依托, 开展了药品阵列与摆放、处方调剂、用药指导与咨询、药品销售、药品贮存与养护等情景教学, 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技能训练。

3.3.1 药房处方调剂

处方调剂是医院药剂科最主要的工作任务, 是高职药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 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前提, 是体现医院药学服务整体水平的重要岗位[4]。本实训项目以在医院收集的具体处方为实训内容, 通过对处方分析来强化训练学生的药物理论知识和审方思维, 如以下处方。

处方1: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处方中有药物奥美拉唑片、克拉霉素片、甲基硝唑片、枸椽酸铋钾片,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 消化性溃疡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2)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分类; (3) 说出处方中四种药物的用药目标; (4) 各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其的具体用法又如何?

处方2:生理盐水1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g静滴, qd。该处方为使用方法不当[5]。要求学生说出抗菌药物根据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特点将其分为哪两类?该处方中的抗生素属于哪一类?使用方法应该如何调整?

3.3.2 用药指导与咨询

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是药学服务的主要任务, 是药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药学相关理论知识, 更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用药咨询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选用何种药物、用法用量 (老人和儿童) 、药物的副作用、所服药品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怀孕和哺乳期是否能够服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中药与西药是否能同时服用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设计了多名组员扮演, 通过书面形式、面对面交流、电话、网络等方式来完成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实训项目。

3.3.3 问病荐药

首先安排理论课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然后让学生在模拟药房找治疗药物、制定治疗方案、设计“问病荐药”情景, 最后在模拟药房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药师和患者。“患者”陈述自己所患疾病或身体不适, “药师”须作出疾病评估, 推荐相关药物, 并交待服药时间、方法、剂量、药物的副作用及服药后引起的变化;应分开服用的药物、饮食禁忌;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提示患者服用3d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为提供尽可能详尽的用药信息, 实训中参与人员多, 并将患者设计成特殊群体 (孕期、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等) , 要求“药师”能正确对特殊个体进行用药指导, 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4 实训成绩评定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 确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具体做法:实训项目一, 通过布置作业, 考查学生对处方的认识;门诊药房见习结束后, 要求学生写一份见习报告, 考查学生对药房调剂岗位的认知情况;实训模块二, 模拟处方调剂过程是否完整, 是否做到“四查十对”, 口述处方审核结果和理由等;实训项目三, 现场考查学生接待礼仪、发药时的交待内容、服务态度等;实训项目四, 检查学生对GSP制度熟悉程度、对药品的贮存与养护、陈列与摆放等管理的掌握情况。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制, 由指导老师综合评定。

总之,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 我国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需要具有药学实践能力强、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的药学专业人才[6]。为了适应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培养新型药学人才, 改革传统的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内容和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 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竞争力, 提高指导合理用药能力,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祁秀玲, 陈俊荣.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1) :124-125.

[2]刘燕, 罗英辉.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药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20 (7) :43-45.

[3]陈菲.在医院药学教学中引入模拟药房的思考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3) :73.

[4]鲍士慧, 白少华.纵横教学法在处方调剂带教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4 (9) :99-100.

[5]许江涛, 蔡昭和.从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构建药师审方思维[J].中国药业, 2009, 18 (16) :53-54.

药学改革 篇8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决定》, 高职药学教育应满足社会基层对药学服务人员的需求, 培养能扎根基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以推动基层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应注重药学服务技能的培养, 而当前的药学教育主要还是以化学模式为主导, 课程内容大部分是面向药品的研制与生产方面, 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涉及不多, 而现在的《药理学》主要是普通药理学, 其内容以人体各系统的用药来编排, 偏重理论, 缺乏用药指导等技能知识的内容, 这造成了药学学生在审核处方和指导合理用药上能力的不足。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合格药学专业学生,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药学服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药理学知识, 解决药学服务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药理学课程设计

1.《药理学》教学的理念和思路。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职业教育要满足本社区、本地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药理学》的教学注重学生药学服务技能的培养, 为学生能成为社区医院或药店的合格药师奠定良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配合多媒体、影像资料、药品实物、给药器械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 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做到能利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药理学》教学内容的选取。

新的职教理念是要实现五个对接, 包括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也要融入新的职教理念, 在内容的选取上摒弃一些被淘汰的药品比如磺胺药、抗寄生虫药的章节的讲解;增加对临床使用比较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多的药品比如降高血压药、糖尿病药等药品知识的讲解;增加书本中本没有但临床新引入药品知识的介绍。做到与临床用药接轨、与日常用药接轨, 进行更加接地气的药理学教育。

二、《药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1. 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课本中的药品介绍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 增加课堂讲授的趣味性, 直观展示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可以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 而通过多种多样的资料, 自己动手实践, 把知识更好地融合起来, 从而深化所学习的内容, 学生也不再觉得理论课枯燥。另外, 在上课过程中, 教师合理编排内容, 利用多媒体加入了丰富的提问、思考等环节,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通过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指导, 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 让学生直观、主动, 提高了教学实效。

2. 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使用。

针对《药理学》课本内容, 我们选择了近100个案例用于教学。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每一个案例都给出了明确的诊断, 问题注重药学服务和用药指导方面。每一类药物的学习都融入2~3个案例的讨论, 讨论的形式有学生汇报和分组讨论两种。通过案例分析, 学生对于药品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 并且给学生更加生动地展示了临床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过程, 对于完全没有临床知识的学生来说, 也是学习临床常见疾病的好机会。在教学中引入案例,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师生互动增加了课题的活跃度,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了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 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3. 专题讨论式教学的使用。

《药理学》课本中有一些章节是介绍现在人们日常最常见疾病的用药, 比如解热镇痛药、降高血压药、降血糖药等。对于这些药品的学习, 可以采取专题讨论的方法, 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就主题分组展开讨论, 然后汇报。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往往能对相关的疾病以及药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并且很容易延伸到课本知识以外, 比如疾病的保健、日常护理、预防等, 而这些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在资料查找、内容选取、整合以及上台汇报的过程中, 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还增加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讨论的机会, 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内容, 还要熟悉相关内容的学术前沿, 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提高。可谓一举几得。

4.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按照教材、教案提出的要求或者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完成工作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巧妙地将学习目标设定成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的线索, 联系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 学生根据任务设置自行进行前期材料的整理与归纳, 课上对于学生提出的疑点和难点进行探讨, 最终得出知识的本源。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一个辅助作用, 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积累完成老师设置的任务阶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糖尿病章节中, 我们根据“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为线索, 以完成“糖尿病的合理用药”和“社区糖尿病预防教育的普及”为任务, 教师先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 然后学生根据糖尿病的预防知识及合理用药常识, 在社区举行健康讲座普及活动, 通过健康讲座学生既熟练掌握了学习内容, 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 教师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还为服务社区群众的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

5. 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联系实际病例特征, 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地自行讲述, 而是让学生参与进教学工作来, 如通过学生扮演患病角色既让学生了解了病人发病的症状, 又通过扮演医生, 掌握了行医过程中如何根据病人的症状去判定病情, 根据治疗原则合理用药。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轻松的角色扮演就能熟练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积累了实践经验。

6. 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做”、“教”、“学”、“评”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药理学知识与技能是药理师从事药学服务的根本, “做”起到核心作用, 实践是药学服务的体现, 应将实践运用于“教”与“学”之中, 对于学生的评定不仅仅设定为理论知识测评, 更应加入实践能力测评, 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的运用能力。其目的是培养药学工作的现代型人才。

三、实验实训改革, 对接就业岗位

在传统动物实验基础上, 增加了处方分析、案例讨论等实验内容, 并且建立了GCP模拟药房, 在模拟药房,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实操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内容。与社区药店、医院药房、药品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 学生通过见习、实习可以体验和学习到更多有关药物的知识, 提高药学服务技能。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多为药品生产和使用的岗位, 以前多为实验室培训, 多侧重于科学研究, 这与职业院校服务于企业的宗旨不太一致, 我们可以与药品企业合作,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签订人才输出合同。这样企业很愿意接纳我们的学生去企业实践学习, 学生进入企业提前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根据企业对于医药学技能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 同时为企业输出合格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药理学》课程考核

对于学生药理学学习的考核, 总的原则是重视过程考核。因此, 我们注重出勤率、课堂提问、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平时测验以及实验实训等的考核, 对于课程占比, 考勤约占10%, 平时课题表现及作业约占20%, 实践实训占比40%, 期末考试占比30%。我们的考核不单单只是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评定, 而期终考试的内容也以应用型题目为主, 强调技能能力的考核。

总结:

本文通过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 融入药学服务技能培养, 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对接理念,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而笔者作为教职人员应不断与时俱进, 在教学活动中归纳、总结和实践, 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涵养和职业技能,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现代型人才。

摘要:以“药学服务”为导向, 在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实训、课程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融入药学服务理念, 注重学生用药指导技能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培养符合社区医院和药店等需求的合格药学人才。

关键词:药学服务,用药指导,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玉婷, 王文渊, 骆航, 周振华.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本位下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药房, 2014, 25 (44) :4222-4224.

[2]田杰, 张明淑, 刘泱泱.基于药学服务过程的药剂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2) :83-85.

[3]刘红.任务驱动教学发[J].才智, 2010, (32) :118-119.

[4]李强, 赵学玲, 龚显峰, 等.药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24) :55-56.

药学改革 篇9

一、课程体系改革以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为依据

我院在人才培养总体设计上, 以全球药学教育基本要求为标准,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原则, 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宽厚人文底蕴、强烈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因此, 改革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 注重培养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规划上,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 注重加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 充分利用我校强大的文、理、医科的资源, 努力构建药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药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药学与医学相渗透、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的培养模式。

现代药学学科的特征是: (1) 多学科综合与交叉, 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 (2) 科学技术高度集中, 发展迅速; (3) 已迅速转向为化学-生物学-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 (4)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5]。为适应这一趋势, 近年来, 我们先后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增加总学分, 体现药学专业自身的多学科特点, 同时相应提高专业课学分比例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 凸现药学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 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整合以减少课程门类和减少学分。根据学生发展取向的选择, 实行高年级分方向小班培养, 并在小班上课中提倡个性化培养和能力培养。在原有综合性能力训练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药学知识的能力, 增加综合性大实验内容和学分, 课程内容涵盖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多种实验技能运用、论文写作等, 让学生在真正体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同时将已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和综合运用。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 特别是实习、见习以及个性化的实践活动。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增设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 (如药学前沿讲座、药学与社会等) 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适应药学人才培养需要。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调整课程群

根据药学学科特点, 将所有专业课程分化成化学、生物、医学和药学四大课程群, 注意每个课程群内部和群之间课程的衔接和交叉, 调整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等,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2]。作为药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化学课程群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等;生物学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基础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包括: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药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理学等。打破课程间和课程群间的壁垒, 召开多层次的研讨会, 根据学院的培养计划和目标重新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 增加与药学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删除各课程间的重复内容, 特别关注各课程间的衔接和合理安排。

三、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与实习、见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搭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3]

1. 将药学的基础及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构建以基础、专业、综合与创新三个层次的新实践教学体系, 逐步形成实验教学“一体化, 多层次”教学新模式。在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基础实验的基本实验 (第一个层次) 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基础上, 通过对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理学实验以及药剂学实验等专业实验 (第二个层次) 的学习与掌握, 在药学一级学科层面上统筹安排, 创新性地建立与本学科发展前沿或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三门一体化药学综合与创新实验课程, 即《现代制药综合大实验》、《现代药学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和《计算机在药物研究中的综合实践》, 搭建综合与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第三个层次) 。

2. 重点建设国内领先的药学专业三大综合性实验, 即《现代制药综合大实验》、《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和《计算机在药物研究中的综合实践》, 课程内容涵盖文献检索与交流、实验方案设计、多种实验技能运用、论文写作等, 让学生在真正体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同时将已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和综合运用。通过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教材建设、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及相关网络平台的搭建, 构建高水平、示范性药学综合实践大平台。

3.通过校、院两级支撑, 积极拓展与制药企业、医院等医药行业的合作, 建立产学研联盟和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4]。学院跟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 明确学生实习的目的、意义, 定期安排学生到基地开展实习活动;学院跟优秀医药企业签订奖学金协议, 在本科生中设立企业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

4.利用我校多家附属医院的优势, 突出临床药学教学特色。为满足当前医药行业对于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 拟在药学专业中设立临床药学方向, 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临床药学人才。借助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与学校各附属医院药房的人力及资源, 共同研究临床药学教学计划, 集临床药学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于一体, 力求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 加强学生临床药学知识运用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发展高年级小班方向课程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发展志愿,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于2011年在高年级实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在三年级学生按志愿分流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三个方向。学院为三个方向特设9门小班方向课程 (3门双语课程、3门全英课程、3门拓展课程) 。目前9门小班方向课程已经在我院本科生中运行5年, 并不断改革完善, 学生反馈良好。

1.全英课程 (1学分18学时) :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药物化学II》、《药理学II》、《药剂学II》3门全英文课程, 旨在高年级本科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增加国际化视野。

2.能力培养课程 (2学分36学时) :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开设 《药物合成策略与实例》、《药剂学案例分析》、《药物制剂设计策略与实例》3门双语文课程, 以策略、案例分析为主, 理论结合实践, 重在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3.拓展课程 (2学分36学时) :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开设《药物发现中的关键技术》、《药理学进展》, 《药用高分子材料》3门拓展课程, 拟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前沿。

五、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保障课程体系的实施

学院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制度, 例如课程负责人制度, 年轻教师听课制度,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研究生助教制度等。本科教学中的各门课程逐步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课程负责人两年一聘, 在每次修订教学计划时重新产生。课程负责人组建和领导课程教学团队, 负责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实习等的全部教学内容, 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保证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学院要求从教不足五年的年轻老师每学期必须听老教师的课程, 希望顺利完成新老教师间教学传统和经验的传帮带。为补充师资力量, 学院制定了研究生助教管理的细则, 解决了分班上课, 尤其是实验课程的带教老师不足的问题。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我院的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运行。

综上所述, 通过改革探索, 我们优化重建了符合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合理调整了课程群, 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平台, 发展了高年级小班方向课程, 使我院的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谢海龙.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26) :348.

[2]陈颖, 李勤耕, 蒋君好.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5, 4 (1) :19-20, 28.

[3]张莉, 陈振峰, 牛丽红, 陈莉, 申去非, 王晓晖.药学相关实验课程整合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3) :16-18.

[4]卢亚欣, 朱元元, 尹正, 田新洪.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 2010, 26 (4) :1-4.

浅议药学实验教学改革 篇10

1 药学实验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实行重理论、轻实验, 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观念上, 也只是把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实验技能训练, 而忽视了它更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使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 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验教学资源分散, 资源不足

我国药学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以教研室为基本教学单位, 讲课与实验由教研室安排和落实, 各教研室之间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交流较少, 各课程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与管理, 各建一套, 自成体系。实验室的任务只是接待相应课程的实验, 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存在严重的人、财、物的浪费。例如, 一般药学专业开设的实验教学的实验室有:无化、有机、分析、物化、药用植物、生药、天然药化、药化、药分、药剂、药理等。学时数多的为每年60实验学时左右, 少的为每年32学时左右, 存在人员及资源上的极不均衡的浪费。

1.2 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缺乏相对独立性

长期以来, 实验教学一直附属于理论教学, 验证实验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 可以说验证有余, 更新不足。实验教学除了训练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必须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 做到既有基本实验训练, 也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素质和基本实验能力。

1.3 实验教学方法被动, 实验开放度不足

传统的高等药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学生围着“三个中心”转, 缺乏主动参与, 也缺乏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表现在实验教学方面, 一般是由实验技术人员按教材内容配置好实验所需的一切, 指导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一步步做下来。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被动, 对所做实验内容印象不深, 有的敷衍了事, 使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不能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 改变实验教学方法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

2 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现代药学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培养技术工人[2]。

因此, 教育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都应该以创新型人才质量观为核心。我们应把实验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如何发挥创造性思维, 独立动脑、动手去设计完成一个完整实验的能力上, 而不是让学生“照方抓药”, 缺乏主动创新性。

2.2 建立中心实验室, 优化资源, 完善功能

为改变教研室管理实验室“规模小、功能不全”的运行模式, 本着“优化资源, 调整结构, 完善功能, 提高水平”的原则, 建立中心实验室, 由实验室中心主任统筹实验教学工作, 做到优化结构, 资源共享, 专管共用, 避免设备与实验室闲置浪费, 为实验教学的独立设课提供保障。

2.3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3]

首先, 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阶段开始, 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 熟悉基本实验原理, 能正确地记录实验结果及收集、整理实验数据, 这些可以在验证性实验中得到练习、加强。然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较复杂、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实验, 使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实验的路线、方法, 即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准备实验开始, 一切由学生自己动手,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自选题目,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 设计实验方案, 并以小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组内进行论文答辩和讨论, 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今后的创造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完善实验教学考评机制

传统的实验考核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主, 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评价。实验教学考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平时成绩, 包括实验态度、实验积极主动性、实验操作的规范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成败等。二是考试成绩, 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 (抽签、单人单考、现场操作、当场评分) , 这种考评机制能使学生高度重视实验, 自觉规范操作, 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之, 药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教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全体药学工作者共同努力, 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勇于探索和创新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娜, 杜玉民, 王伟, 等.高等学校药学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6 (5) :642-643.

[2]王素霞.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华西药学杂志, 2007, 22 (4) :479-480.

药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药学专业英语 现状 改革探讨

一、在高职高专学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专业英语教学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心

从目前的英语教学来看,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两大主流是一般用途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Purpos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一般用途英语(EGP)指在学校教授的基本英语知识,它强调学生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包括词汇和语法。在一般用途英语教学法的训练下,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和应付普通语言水平测试。专门用途英语(ESP)则要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没有掌握或尚未完全掌握的专门语体内英语知识和技能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在职业范围内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于“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管理、技艺型人才”,其教学核心是“能力本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英语不再仅仅是其素质的表现,更是一种与其职业能力相伴的直接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专门英语能力无疑将起到提升其职业技术能力,增强高职毕业生竞争力的作用。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以ESP教学阶段为重心,缩小学生水平和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掌握药学专业英语是药学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必备技能

药学英语是高职高专的药学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公共英语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前期基础英语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语言词汇量的扩大、所掌握的语法规律的熟练应用、应用文体的学习与训练,为后来英语的实际运用打基础。后期药学英语教学则为应用提高阶段,结合药学专业知识进行英语教学,实现英语语言与药学专业的对接,是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成从英语学习阶段过渡到英语应用阶段的有效途径。药学专业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有关英语专业材料的能力,掌握必要的词汇,为本专业的语言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药学专业英语不仅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外语能力的补充和延伸。对于药学专业的高职高专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药学专业英语,才能了解国外的前沿技术,应对医药行业的变化。

二、高职高专学校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一)社会、学校、学生对药学英语不重视

由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必须通过全国大专英语A级考试后才能去考取大学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书;加之社会追捧英语等级证书的“过热”现状,使得学校和学生对基础英语都比较重视。学生认为一旦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就业时就拥有了砝码,争取 “过级”几乎成了高职高专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招聘单位对专业英语能力的不关注,也导致学生产生专业英语学不学、学好学坏并不会影响自身的应聘力的想法,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缺乏动力。同时,学校对药学英语的开设时间普遍少于基础英语,通常是在第三学期开课,周学时2节,总学时在36节至40节之间,使学生从思想上把它视为选修课,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英语是可有可无的,在工作中也不一定会用到。

(二)药学专业英语教材的局限性

目前出版的药学英语教材大多是2000年后出版的,但大多针对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编写。这些教材在内容上或专业性很强或截取国外相关文著加以改编成课文,对主要面向药厂、药店等基层单位就业的高职高职高专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在单元结构上或以传统的课文、单词、习题编排或以相关药学知识(如: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等)逐一编排章节,具备知识的系统性但缺乏趣味性、实践性。

(三)教师的施教水平不高

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即拥有专业知识又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但现有的高职学校都很缺乏这种双面俱到的教师。目前的药学专业英语课或由药学方面的专业老师授课但不懂英语教学规律,只是给学生灌输大量的药学英语的专业词汇,翻译一下课文含义而已;或由基础英语教师担任但又缺乏基本的药学知识,常常不能给学生准确的药学信息,造成词不达意。施教水平的参差不齐直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影响了该课程的良性发展。

三、初探高职高专药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制定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

教学的指导思想对教学效果能产生巨大的影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把英语教学从“学科型”或“知识型”中解放出来,放到整个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重新定位,树立为服务于学生职业的理念,把有限的英语教学资源(时间、师资、设备)和学生的态度都集中于与其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上来。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生命和根本,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药学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编写药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科学的制定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现有水平制定该课程的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提出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要求。同时应考虑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在学时上的合理分配,适时增加该课程的授课学时,满足药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要做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与国外的交流只会愈加密切,不可轻视专业英语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作用。

(二)编写校本教材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搞好药学英语教学的前提是选择实用的教材。针对目前已出版的药学英语书籍不适用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情况,学校可组织教师根据所设专业特点、生源情况以及周课时数,自编或联编校本教材。高职高专药学英语课程要以基本涵盖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导向,即包含前沿知识,又有生产实践中已应用的知识,不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会用、够用。在选材内容上不宜过专过深,注重其实用性及难易度,针对学生的就业去向编排药店英语、药品使用说明书、药品管理法、OTC介绍、药品安全性、国外药典、中药知识等章节;药学知识的选材则应从药学基础到药学专业,将药学知识逐步融入到药学英语教学中去;文体的选材上从药学论文、文献、教科书到期刊、药历文档等等;单元结构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多创设情景内容,多给学生创造和实践运用的机会。

(三)构建合作、开放的药学英语教学队伍和教学模式

1. 培养专业英语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两个主体之一,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从校内、校外两个途径着手。一方面从学校内部进行培养,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安排药学专业课教师和英语课教师互相听课,引导教师相互学习对方的专业知识,以弥补各自知识方面的不足,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讨论、研究、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同时,鼓励药学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依靠自身能力,尽快转化为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选派英语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相关专业内容,弥补药学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从专业研究机构、外资药企聘请人才来为学生授课或进行讲座,作为在职教师的重要补充,兼职教师可以弥补在职教师与社会行业脱节的弱势,他们熟悉行业现状及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他们的讲授内容结合实际,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从这两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一支药学知识和英语知识都过硬的相对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合作、开放的药学英语教学模式

药学专业英语比基础英语显得单调、枯燥无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课堂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旺盛的学习动力,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并形成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自我评价的能力并发展其他相关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教师在药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书+录音机+黑板=英语课堂”的授课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合学习小组,成员4-5人不等,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每次的学习任务,并且每个成员都必须担任一次队长负责管理该次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可根据每个章节的特点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药店英语时,教师可以把教室设定成药店场景,由学生分别扮演店员和顾客,模拟售药情境;在学习药品说明书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进口药品的说明书,学生自己翻译内容,自己分析理解国外药品说明书的结构和特点;在学习中药英语时,安排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收集某种药材的图片或者到药店买某种药材实物,自己制作介绍该药材的英语小卡片,课堂上请学生到讲台上来用英语说明该药材的药理、药性、药效;在学习国外药典时,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来理解文献内容,教师只做补充说明。教学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和学习小组共同评价每组的表现,并评比最佳团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自我价值得到肯定,拥有了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学习是温暖的、有安全感的学习。在这些实践训练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集体的成员,师生间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小组间发扬了团队精神,互动互助;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创建起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起开放、轻松、合作的课堂。

四、结束语

学习英语最终是要应用于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高职高专学生通过药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最终是要实现能够借助工具书自行阅读药学文献,吸收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并应用于工作实践中。笔者只对该门课程改革作了初步探讨,教师还可以在考试形式上也可采取更科学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在课外通过E-MAIL、QQ、BLOG等网络方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共同探讨该门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学政.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的变革 [J] 国外外语教学,2001,(2)

[2] 李志丹.高职英语教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J] 大众科技,2006,(1)

[3] 胡丽君.高职高专专用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J] 职业教育研究,2005,

[4] 赫蓉蓉.浅析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浅谈药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篇12

1 巩固抓好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多为前人重复多次的经典实验,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基本操作能力。药学实验与其他学科的基础实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基础实验的一些方法与仪器经常应用于药学实验中, 因此, 需要将两者相互结合, 一方面要充分强调药学实验中某些基础知识和基础实验操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改善实验条件, 多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自主动手的机会,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在培养学生自主的观察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同时, 现有的药学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潜能的发挥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需要根据学生培养目标, 定期或不定期的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并依此实施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在实验教学活动中, 严格要求实验指导老师课前做预实验, 及早发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严格要求学生课前积极查阅文献, 预习或复习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促使大家主动思考;课堂教学精讲多练, 重视实验小结;调整实验内容, 删除同方法、同原理、同类型的重复性试验, 同时要组织编写适合本院校、本地区教学背景的实验教程[1]。

2 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药学实验教学不能禁锢在传统的单学科教学模式中, 应该形成横向跨学科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比如药物化学可以与天然药物化学相互融合。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 从传统中药出发, 研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中药制剂, 使其达到国际药品主流市场的标准, 是中药走出国门并最终在国际上广泛流通的必然要求。如果能将药物化学实验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将有着积极意义, 比如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得到的单体往往是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大部分需利用药物化学合成的原理, 对单体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才能成为药物应用于临床。也可将药物化学实验与药剂、药物分析实验结合起来, 比如把学生合成得到的化学药品制成片剂, 再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及其溶出度, 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再如可将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上从中药材山楂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得总黄酮, 拿到药剂实验课上做成丸剂, 最后测定山楂丸中槲皮素的含量[2],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实际地检测到原料药中的活性成分, 评价药品的质量, 还能纠正学生在提取、制备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3 加强实验辅助人员的队伍建设

作为药学实验室的主体, 实验教辅人员的队伍建设应得到足够重视, 同时实验辅助人员也应不断加强实践能力的自我提高, 精心指导实习。具体而言, 实验教师对待实验课准备态度要认真, 组织形式要灵活。尽管各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实验教辅人员队伍的建设, 但其现状依旧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为:实验教辅队伍结构不合理;实验人员知识老化, 技术水平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 高校应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 而不应把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局限于校内老中青教师之间的传递带, 应把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放眼于全社会, 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学人员的力度;还可以聘请一些与药学相关的人才, 进行学科专业的相互交叉, 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在政策层面也应给予实验技术人员一定倾斜, 如晋升职称、岗位津贴、岗位工作量计算方法等方面给予照顾, 让实验技术人员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稳定实验教师队伍[3,4]。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将经典的验证性试验以总结代替讲授, 旨在让学生夯实基础, 而综合性和验证性试验则以引导为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应变能力。还应做好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再培养工作, 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是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以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对其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的培训, 切实提高教辅人员整体的素质[5]。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药学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健康, 更是需要不断地创新, 发现新药物、新剂型、新适应证、新给药途径等等。要在药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现代药学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培养技术工人, 所以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都应该以创新型人才质量观为核心;其次要通过实践熟练掌握理论知识, 然后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创新和飞跃, 比如将药学的课程内容与现实生产中的制药企业生产密切相关, 为此可结合课堂教学, 将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及部分设备的运行原理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出来, 利用网络资源, 弥补“高、新、尖”实验设备的不足;另外可以适当的减少验证性实验在药学教学中的比例, 增加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 适量补充当今药学有代表性的, 不仅能反映科学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又能对科研与生产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实验内容。在指定导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实验题目, 因材施教, 指导教师为每个学生进一步制定个性化的科研训练方案, 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师承担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 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科研方法, 以开阔学科视野, 拓宽思维空间[6,7];最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考虑建立一系列机制表彰创新人才, 激励学生创新进取, 比如在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情况下,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论文大赛, 向杂志和国内外学术会议投稿,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用英文写作论文, 推荐优秀学生向其他相关研究方向的教授请教等等。

5 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与传统实验相比, 开设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同时这种实验也给了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机会, 使得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对于设计性试验, 可以先由学生自主设计, 再按照设计内容将实验设计相类似的学生分组讨论, 在教师的参与下, 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各院校根据条件, 选择在周末或晚上也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能有更多时间用到实验上;学生自制课件, 课堂上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课后开展答辩交流, 讨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技术手段及其成果, 并相互提问解惑。设计性实验的具体形式有很多, 比如在实验“扑炎痛的合成”中, 针对原料药扑热息痛不易购买的情况,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水杨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扑炎痛”的合成路线[8];还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地道药材, 指导学生设计出相对的分离提取工艺或质量检验的更好方法, 甚至摸索出由原药材到具体剂型的一系列提取分离制备路线等。

参考文献

[1]尹红梅, 金辉, 何光力, 等.药学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 (2) :76-79.

[2]马坤芳, 姚碧霞, 徐群为.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8, 10 (5) :577-579.

[3]陈娟, 林生, 刘晓东.加强实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促进药学实验教学改革.药学教育, 2010, 26 (1) :24-28.

[4]陈爽, 邢红红, 雷钧涛.推进药学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0, 31 (5) :306-307.

[5]王素霞, 成丽, 吴维碧, 等.抓住本科教学评估机遇促进药学实验教学改革.药学教育, 2007, 23 (2) :20-21.

[6]申志英, 宋志敏, 徐东花.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药学教育, 2007, 23 (3) :52-54.

[7]陈建济.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8 (2) :39-42.

上一篇:尊重选择下一篇:陶瓷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