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2024-08-26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共6篇)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1

教师上完课后, 特别是上完公开课后, 总是去询问听课的领导、教师:“什么感觉?”“我上得怎么样?”获得他们的肯定与认可似乎成了教师评价自己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真正的标准在哪里?其实, 教者只需追问自己四个问题, 就可明了答案。

追问一:学生学到了什么?——清简目标

这其实就是教学目标及落实的问题。我们知道,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它既是文本解读的着眼点, 也是教学的出发点, 还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面面俱到, 贪多求全, 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教学目标定得越庞杂, 教学任务越难完成。

一位教师在《每逢佳节倍思亲》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既展示了汉字从甲骨文到如今的演变过程, 又播放了人们爬山的视频;既拓展想象人们如何兴高采烈, 又角色替换写出王维孤独时的心理活动;既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又想把古诗意思一一解说;既积累背诵思亲诗句, 又仿照课文改编古诗《杂诗》……一堂课热热闹闹, 容量大, 节奏快, 看似精彩, 实则学生收获寥寥, 能全部吸收的只有极少数优秀生, 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望而生畏, 教师展示的是个人的功底, 放大的是自己的能力, 课是上给听课教师看的, 学生本体给忽略了。

王荣生教授认为:“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 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那么, 一节阅读课上学生到底该学到什么?

1.夯实语文的“根”

童年是成人的根基, “字词句段篇, 听说读写思”是语文的根基。“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阅读教学要“营根固本”, 就像植物生长必须要有根的维系、有水的滋润一样, 语文教育也应深扎“根”, 广吸“水”。只有这样, 语文教育这棵历经沧桑的古老大树, 才能在课改的大潮中根深叶茂、郁郁苍苍。怎样营根?语文课程的特质告诉我们, 语文教学既要抓“语”, 又要抓“文”, 要让学生言意兼得, 不可偏废。读书感悟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传统经验, 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读书写作是深化根系的重要途径, 诸如“能读千赋, 则能为之”, 在生活中进行语文课程的实践, 要通过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空间来深扎学生文化的根。

2.习得阅读的“道”

“道”就是方法, 是能力, 是规律。掌握了阅读方法就拥有了阅读的能力。因此, 发现学习的规律, 掌握学习的方法, 才是学习的本质, 掌握读书方法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比如,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用笔圈画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透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想象背后的意蕴等。这也是伴随孩子们一生的东西。

3.培植文化的“味”

文化的“味”就是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的积淀, 感受文化的力量, 进行文化的实践、创造与传播。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 准确而优雅地在听说读写中得到语言文化的实践、创造与传播。以《夹竹桃》为例, 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厚重的神韵, 依然如季羡林先生之品格。仅仅读一文是不够的, 通过广泛搜集阅读季羡林的生平资料, 学生边读就会边悟出“物”、“文”、“人”的相似之处, 季羡林像夹竹桃那样安静从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顽强不屈地开……物、文、人虚实相生, 浑然天成, 我们更能体会到的是先生那份挚爱生活的真诚、朴素。因为教学不是告诉, 而是一种激活和唤醒。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发学生读进去, 读开去, 浸透语言文化的力量。

追问二:学生是如何学到的?——简化过程

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 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能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 那么学生通往这个智能的途径是什么呢?

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雾凇》一课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教学从检查预习开始, 到默写词语“水汽、雾气、霜花、遇冷凝结”, 到理解默写词语的意思, 用连贯的话说清“水汽、雾气、霜花”之间的关系, 再从课文中找出雾凇形成的句子, 抓住四个关键词, 细细品味、积累、背诵, 整个教学过程以读懂课文为主, 没有时髦的跳跃式讲读, 没有热闹的小组合作, 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节一节地读好课文, 读懂课文。不是华丽和精制, 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又是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让学生受益匪浅。从中我们得出简化教学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起点

这里的起点指学生学习基础的起点。学生进入课堂, 面对文本, 不是一张白纸, 教师的教学不能零起点, 在通过交流、检查等了解学生的起点之后再进行教学。学生的起点在哪里, 就该从哪里出发, 让每一步教学都有含量、有质量, 减少虚假的为了精彩而故意绕弯的开场白, 像薛老师一样干脆利索, 与学生的自我学习寻找到最短又最佳的对接点。

2.精简板块

板块即教学的几大环节的设计, 板块教学清晰明朗。板块的教学不是平板式的, 更多的是层进式的逻辑关系。层进式板块教学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 符合学生认识、接受、学习事物的一般规律。

以薛法根老师教学为例, 他设计了几大板块: (1) 学习字词; (2) 读懂课文; (3) 积累背诵。板块教学以学定教, 删繁就简, 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 达到共振, 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 板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 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板块”是比较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的,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因文、因人而异, 不应陷入统一呆板的程式化倾向。如诗歌类的板块教学基本遵循“读题目, 读作者, 读诗句, 读背景”等基本框架, 习作类的教学倡导“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具体指导”等板块。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学板块, 不管板块怎样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样的教学就进入了澄明之境。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 就应该让课堂不断显现出层次推进的态势, 积极落实板块式的整体框架, 立体设计教学过程, 化繁为简, 削枝去叶, 目标集中, 板块清晰, 才能使训练得以落实。

日常教学中任何问题的复杂化都是因为没有抓住最深刻的本质, 没有揭示最基本规律与问题之间最短的联系。停留在表层的“复杂”上, 必然会离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抓住了本质之后, 教学就会举重若轻。

3.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读读、想想、说说、写写才是最为朴素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潜心会文, 师生对话交流, 才是最本色的语文教学形式。一堂好的语文课, 首先要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上下功夫, 突出“读味”;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上下功夫, 突出“品味”;在圈点批注、读写迁移上下功夫, 突出“写味”。尤其要注意的是要想方设法把“写”挤进课堂。如拟写一个标题、概括一段意思、续写新的结尾等。因为阅读时动笔可以防止关键信息在口耳相传时的遗忘和流失。边读边写, 读因写而深化, 写因读而丰富。

追问三:每个学生都学到了吗?——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 秉承的是“对每一个孩子成长负责,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职业态度和专业操守。面向全体, 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标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对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目标精准、内容精选、板块精简的课堂上应当人人达标。

事实上, 很多时候, 所谓的“课堂达标”是教师与部分优生的精彩对话与展示, 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真实情况, 加上检查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 久而久之, 后进生就形成了。有的教师运用“检测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那么, 对于当堂练习不达标的学生“如何辅导”、“怎样过关”?河南永威学校的课堂“四清制”就是面向全体最好的探索与实践。课堂达到“人人清”, 所有的检测反馈都从后进生开始。薛法根老师也曾因为一个孩子默写“遇”错了, 让孩子自己来改, 错了, 又改, 再描写, 直到会为止。“堂堂清”、“人人清”保障人人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与提升, 能力宽裕的学生可以进行阅读、预习、运动等其他方式的学习。“堂堂清”的方法有很多, 教学落脚点的训练也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吸纳、内化的过程与能力。课堂没有弄清的, 课后有自查、互查、组查、教师抽查等方式, 永威的小组合作捆绑制保证优生深化学习, 后进生跟得上, 走得稳。“堂堂清”的检测形式也同样有练习、口答等多种形式。

面向全体还要把握好个体与全体的矛盾, 平衡时间分配, 全面调控课堂。这与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分不开的, 放开心境, 潜心研究, 赏识学生, 做到面向全体就不远了。

追问四:用多长时间学到的?——追求高效

怎样算是高效?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凡做一事, 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 去收最大的效果。”高效课堂的价值不言而喻。追求高效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理念。

不向课前延伸, 不向课后延伸———“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永威的实践证明, 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师生课前的宝贵时间,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紧张、高效地学习, 当堂达标, 课后有选择地做其他事情。而我们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篇文章, 学生课前20分钟预习, 课堂40分钟学习, 课后作业再花费30分钟, 遇到需要背诵的课文甚至需要的时间更多, 教学在读读、背背、写写、默默、练练的不断循环往复中来回折腾, 学生哪还有什么学习劲头, 哪还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 去厚实自己的文学素养呢?追求高效是必行之路。

高效表面看起来是时间问题, 其实更是与教师的精心备课准备、钻研教材的能力、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高效是建立于教师厚实的教学底蕴中的。立足本土, 因地制宜, 不搞形式, 精心备课, 让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超常地释放出来,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学生的灵感生发出来, 课堂精彩起来!

面对这四个追问, 当你能从容对答的时候, 教学就完成了师生经验的对接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学生便收获了幸福, 进入到了学习的快车道。即使没有, 也不必丧气, 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步步靠近, 课堂的边缘化便会消逝无存, 清新、高效的立体课堂必会呈现在学生面前。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2

———李华平《老王》教学实录品析

当一些语文课变得日渐“华丽”“复杂”“深刻”起来时,语文的本真却渐行渐远渐陌生。我们究竟该怎样教学生学语文?我们该如何穿越丛林找到阅读教学的路径与方法,找到语文守正归真的路?钱梦龙先生指出“: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排除种种华而不实的语文教学观念和实践,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恢复其朴素平实的本来面目。”李华平教授执教的《老王》一课,就是钱老所说的守正归真、朴素平实又深厚的语文课,是“老老实实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致力于“教学生学语文”的语文课。

一、教什么:聚焦方法,授人以渔

考察“教什么”,是通过考察教师在语文课上的所作所为,探讨其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透过教师“教什么”,可观察到: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施教的内容是否立足于语言;所教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指向,并帮助学生为实现该目标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李教授在“教什么”上给了我们典范的启示。他牢牢把握学情和教材文本特质,着眼于“教学生学会阅读散文”这一清晰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一种文本解读的方法”。通过读懂“这一篇”文本,来教学生运用方法读其他文本,用活了课文这个例子。

(一)整体阅读,紧扣文本体式特点

整个授课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从形式到内容,形成由浅入深循环提升的方法链。在课堂最后的“交流体会,巩固收获”环节,带领学生回顾学习收获,让学生积淀内化该课学到的文本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每一个环节内,也注意方法导向。如:“概括内容,奠定基础”环节,设置了整体感知渐次推进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概括内容,丰富认知。

1.这是一篇。(体裁)2.这是一篇。(内容+体裁)3.这是一篇。(内容+主旨+体裁)

这三个问题先后呈现,难度逐渐加深,引导学生一遍遍亲近文本,深入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三个问题就是三种方法导向,让学生在这一概括环节中积淀文本整体阅读的方法:怎样辨识文体;怎样筛选信息,提炼要点;怎样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二)点上突破,交给文本解读的钥匙

孙绍振教授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你却发现了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本课重要环节“学习方法,运用方法”正是揪住“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段话,让学生抓住反常处的矛盾语言,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文本,品味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这里李教授设计了一连串层层深入的问题:(1)这一段告诉你什么样的信息?(2)“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就已经表明了是“他”在蹬,“我”在坐,但是文本中却还出现“他蹬,我坐”,你认为这多余吗?(3)有一种多余叫做强调,它强调什么呢?(4)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么一个雇佣关系呢?当学生回答“作者强调这个关系是首尾呼应的,强调老王就是那个‘不幸’的人”时,李教授及时表扬了学生善于“从前后文的联系中去找答案”,强调学语文的重要方法———“瞻前顾后”。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总结文本解读的“症候式解读法”,让学生既有走进文本的意识,又切实把握一种有用有效的解读文本的方法,那就是注意文本中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的语言,由此入手去探寻文本深处的奥秘。

李教授通过教学生读懂这一文本,教给了学生语文学习最受用的方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当今时代,教学生学会学习更是育人的核心目标,因为更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在课堂践行这一原则;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更要把握这一要务,善于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语文,帮助学生有方法地学语文。

二、怎么教:关注主体,盐融于水

判断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体,就是看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否在课堂指导学生全程参与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经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出发。”李华平教授在《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一文中也强调:“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确立坚定的学生立场———为了学生。”他的《老王》一课就是对此主张的最好践行。

(一)基于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本堂课教学出发点的确定,就是基于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先了解学情,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方案,在进行充分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尊重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了第二套学习方案,即“学习一种文本阅读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开始的按学情需要设计教学,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实施教学,到最后的回到学生检验教学,无不如此。教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学的内容是学生有用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学来的。整个过程不灌不输,而是如盐融于水慢慢渗透,一步步规范文本阅读的习惯,形成文本阅读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学生筛选、理解、概括、提炼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学原则。

(二)相机诱导,善做学习活动的引路人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首先改变教的方式,才能引领学的方式的改变。

李教授在《老王》教学过程中善于设问,让精心的问题设计生成教学的精彩,将问题引向深入,使思考明晰化。比如品析关键句“他蹬,我坐”的环节,在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后没有学生举手的情况下,李教授宕开一笔,巧妙换了一种问法:“这一段话如果是你的作文,当你写了这样一段话拿到语文老师那里去的时候,语文老师会怎么给你批改?或者假设你是语文老师,你会怎么改?你会在旁边批个什么字或词?或者,发现有什么问题?”抛出这样一个情境性的问题后,又适时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看似没有疑点的地方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疑窦丛生,刺激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从而让学生慢慢切近文本内核。

李教授特别关注学习细节,注重从点滴之处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好习惯,例如“勾画删减”的习惯、连贯表达的习惯等。比如在品读“他蹬,我坐”的含义时,特别提醒学生批注“多余”,讨论“是不是真的多余”之后又提醒批注学语文的重要方法———“瞻前顾后”。甚至细微到关注学生怎么用删除符号,“你们用什么样的删除符号呢?哦,画了一个框,然后再给它长根辫子”。在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么一个关系”时,要求学生“请用连贯的话再说一遍”。面对学生的讨论回答,李教授不是将自己预设的答案一股脑儿地兜售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规范学习习惯,不断自我修正,不断生成精彩。

李教授这样的“教”,是真正在“教学生学”,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

三、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有方向、有条理、有方法、有习惯、有兴趣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3

问题凝视

一、“法”闹——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展览

课堂基本成了一个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缩影。只要能与任何教学媒体相链接的,教师就尽可能地将其纳入到课堂上来,于是乎,课堂就成了一个声光色影的舞台;只要能体现什么阅读教学特点的,教师就尽可能地使用,于是乎,课堂就成了教师所谓教学理念的跑马场。殊不知,作为教学主体的儿童此时早已退隐到课堂的背后。此时的课堂“主角”(教师)拥戴上了夺目的光环,但这不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二、“情”闹——走向悲喜极端或故弄的玄虚

曾有教师在某语文论坛上调查:你在课堂上让孩子哭了吗?笔者以为这个问题非常的滑稽。课堂上就一定要让儿童哭吗?纵观时下课堂,我们教师就是喜欢选择一些能够创造出大喜或大悲情境的文本来实施教学,主要是想通过感动儿童来赚取听课者的认同。其实,体现这样一些极端情感的文本本来就不属于一般生活人群的方式。要让儿童体验的更应该是多样的人生,而不是极端的生活。当然,有时为了让儿童大喜或大悲故弄玄虚,这又显得格外可笑了。

出路审视

以上种种“热闹”,并没有带来语文课堂质效的提升,相反,带来了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因素:语文教学目标的流失,学生走出如此“热闹”的教室后往往不知道收获了什么;语文教学内涵的空洞,因为教师过多地关注非语文的教学手段,造成语文应有要素被挤兑;学生语文能力的慢成长,因为得不到真正的言语训练,所以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和发展。

可以说,热闹的背后是“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莎士比亚语)”,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使这样一种表面的“热闹”复归“平静”呢?不由得想起周国平先生所提及的“丰富的安静”。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丰富的安静”意味着一种反思的立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丰富的安静”意味着一种科学的操作,我们的阅读究竟该如何进行?“丰富的安静”还意味着一种质效的视野,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避免低质高耗……

一、目中有人:课堂的主体究竟是谁

所谓目中有人,即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认识到真正的主体究竟是谁?儿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定位时,我们难免会出现偏颇。这些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视野中根深蒂固的成人思想在作怪。其实,也可以很简单。在对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儿童的发展需求作为参照物,不断修正、完善我们的预设。笔者在教学《长江之歌》时,没有盲目地展开教学预设,而是先花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了解儿童对现代诗的了解,然后再展开设计,教学时发现,因为所预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儿童所渴知的,所以课堂的效率也出奇的高。

二、学科基准:阅读的真谛到底在何

阅读时一种思维活动,需要读者静心地参与其中,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品悟出作品中的语言特色、人文内涵与表达方略。所以说,任何浮光掠影、心浮气躁的阅读都将收不到良效。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是与静心思考紧密相连的,在预设教学时,留下必要的空间让儿童充分地驰骋思维。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点也不能集中在少数几个反应灵敏的儿童身上,应该引导全体儿童进入这样一种静思默想的境地,如此这般,我们才算把握住了学科基准,也算是把握住了阅读的真谛。

三、价值体认:教学的取向归结在哪

文本的价值有二:一是原生价值,即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二是教学价值,即文本“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也就是文本的言语智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什么那么关注人文内涵的体悟?关键点还在于我们对文本教学价值的体认出现了偏差。在我们的教学法则中,文本意蕴的重构还是处于独占鳌头的地方。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对于文本而言,我们要注重其原生价值,更要关注教学价值,因为教学价值与语文、儿童的关系才更为紧密。只有牢牢把握住文本的教学价值,让儿童潜心涵咏文本表达的智慧,才算是把握住了阅读教学的本识真义。

理性回归 本真语文 篇4

本真语文

东阿实验小学

侯淑民

从教二十几年来,共

参与了两次大的课改,其间还有领导们外出学习带回来的先进经验指导下的一次次小的课改。站在别人成功的背后,看着他人台上华丽的展示,学习了很多年,也追随了很多年。每每参与课改,接受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冲击与洗礼,享受着成功与失败,也觉得在慢慢成长。

所有教过高年级的老师一定不会忘记《师恩难忘》中刘绍棠对老师的一段描述:“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到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谈及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高巧玲——我的初中数学老师,是她让我爱上了数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致使升学考试荣获114的高分。

王腾飞——我校秦广军老师生病我带班时仅仅教过三个月的一个学生。他也是升入初中后回来看我时唯一拥抱我的大男孩。他的一句“侯老师没有你我考不上文轩!”仍萦绕在耳畔。

聊到这,我们不得不深思: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和孩子们之间某些显性或隐性的相关联的关系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孩子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诱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乃至惠及他们一生。

那么,课改走到了今天,站在这“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美丽转身的十字路口,我校又承接了省级课题(诵读

写字

育人一体化研究),怎样以此为契机,摒弃对“教”的过渡钻营,实现由“教”到“学”的颠覆,即从儿童的发展需要,求知欲望以及情趣出发,实现真正的理性回归,让本真语文焕发活力与光彩呢?我们实验小学低年级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尝试,效果很好,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先谈“读好书”

“读好书”的第一步是会认。即要认识常用的汉字。纵观十二册语文书,每篇其安排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词串识字、还是韵文、阅读短文,其间都有一个版块,即注音汉字,也就是一类字和二类字。这是每课对学生识字量的纲性要求,应该必须掌握。为落实好这一目标我们分两步走,即前后对照圈画,留下读书的痕迹。也就是把注音汉字从前文里找出来。这一环节看似平常,但不可小视,它需要孩子们 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既要认真观察看准、记准,又要到文中去捕捉相关的信息,分析、辨别后才能准确地找出来,而且还要一字不差地找全。通过比赛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的方式激励学生乐于参与,培养时间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当学生的速度参差不齐时,便引导标画快的学生先试着拼读,给足一定的标画、拼读的时间后,及时表扬鼓励表现很棒的学生,让学生享受自主识字的成功感。紧接着第二步便是认读,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采取了很多办法,如:卡片识字、或课件演示„„最常用的是猜想法,那气氛是相当热烈。比如:“原 ”,当我刚写完“厂”,学生便争先恐后猜是什么字,有时也让学生猜老师可能会写什么字或他还记住了哪个字,学生猜的兴味盎然,神气十足。这样通过一笔一画的板书,要求孩子们仔细认真地观察,其实是给了孩子们最好的示范,无论笔顺,还是结构,孩子们在专注的观察,积极的思考中落实会认的硬性目标。二类字也应在激发兴趣,落实会认上下工夫。这一步,我们舍得花时间,给足学生练读、认读的时间,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认准每个字,为读好书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阅读、习文、沟通交流夯实了第一步。

“读好书”的第二步是能读。

此环节之所以要求这么低,是为了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每一篇课文除了必认会写的生字以外,还螺旋式地增加了一些新的不需要识记的生字,新的词汇、词组、句型等等,当学生认识了一、二类生字后便让学生试着自主读书,享受识字带来的阅读兴趣。这一环节中,更舍得花时间,不操之过急,鼓励学生多次试着进行语言实践,力争把课文或韵文读通,读顺,读的语气自然,有适当的停顿等。学生历练之后渐渐地由生到熟,逐步达到丰富语言,培养语感。

“读好书”的第三步是会读。

自读后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其享受多次朗读之后收获的快乐。这一环节遵循广撒网的原则,让多名学生参与其中,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会读书。读书时要求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既要发现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还要发现他人不足及时帮助,指正。此时老师努力做好下面几件事:一是听。音准不准,停顿是否恰当,语速是否适中、贴切,语气是否合理等。二是看。看同学们表情的变化,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投入状态。三是想。想激励性的语言。或常规引导,或方法引导。四是思。思接下来依据学生出现的学习情况怎样调整思路,以学定教。比如:哪里需要教?教哪些学生?怎样教?五是指导朗读。这是落实读好书 的最关键的一环。老师们在课前深入钻研文本,集体教研时做好各种预设,课堂上再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游刃有余地朗读指导。比如《春笋》共有2个自然段,引读时便抓住词语“冲破”“掀翻”等读出坚强的小竹笋,不怕困难、不放弃的小竹笋!其次“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要通过联系学生的成长经历,尽管努力,但成长也是一种磨砺,需要时间,因此,读时要把逗号读好,和以前的停顿俨然不一样,应放慢速度,用力,才能读出努力成长的韵味。再联系自己长大、长高的心情读好“向上,向上,再向上。”学生读到这里基本上是文通句顺,有了自己的感受。

“读好书”的第四步是善思。

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年龄尚小,因此应培养一种问题意识,所以老师可借助几个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学会边读边思考,学会到短文中去找相关语句,即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春笋》一课,便可设计这样三个问题:①在什么时间能看到春笋?②春笋长得什么样?③它们怎样呀?这三个问题涵盖了全文内容,在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从文中找相应的句子时,再指导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再次留下读书的痕迹。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意在引导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也是一种写作提纲的暗示,使语文更具生活性,也让阅读为习文服务。长此以往,学生留心观察,读书思考,批注便可三位一体,语文素养自然提升。

紧接着引导发散思维,即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探究。“竹笋和我们哪里像呀!”这一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跃跃欲试,一幅迫不及待的样子,争着回答“都想长高!”“长大!”“都可爱!”“都不怕困难!”“是呀!王衍龙尽管牙疼得很厉害仍然坚持读书!”“陈妍希尽管手疼仍然把字写工整、漂亮!” “孙瑞旺生病了仍然坚持来上课!”我学滑板车时摔倒了也没哭,爬起来再练!”学生们徜徉在成长经历中,育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成功!下面再来谈“写好字”。

学生在充分地读书、交流之后,汉字字形已深深烙进脑海,此时若静心写字印象会更深,更加牢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分散识字、写字

低年级每节课的识字量不宜太多,千万不要把汉字都板书出来一股脑的学完,这样学生会厌倦,会失去学习兴趣,效果也不佳。一节课安排5、6个汉字比较适 宜,读准音、记准行,并能熟练组词就相当不简单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心急喝不了热粥的!

②有侧重点

在教学汉字时不平均用力,老师要选准量、选准字。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即:哪些字的笔顺易颠倒,哪些字的结构不易合理安排,哪些字的笔画容易写错等,选好后再一笔一画工整地指导书写。

③用足课本资源

课本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凭借,最好的例子,也最易保存。因此,丰富的词汇让孩子工整地记在课本相应的汉字旁,以便日后复习或遗忘时备用。利用课本做好描红这项艰巨的任务,这里舍得花时间。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样子,各笔画所占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描红。当然易错笔顺的字可以先按笔顺描红。描红的顺序不拘先后,依字而定。关键是引导并给足学生练字的时间,才能把字真正地写好。

④激励评价方法引导

要想写一手好字,就要下大力气苦练。“实践出真知!”没有哪一项技能是听会或者说会或者想会的。当然写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应讲究方法,必要时也需要有人指点迷津。这一环节应注意,千万不要大放羊后再抱怨孩子们为什么没写好字,怎么有的跟不上趟,要想办法,既要写好,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均衡发展。听记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即要求孩子认真听,再去找,然后再看,记准后再写。老师及时提醒坐姿,笔顺、笔画所占的位置,占的空间的大小,以及相关的写字规律。如:春字写好,日字要小,注意有的笔画间的穿插,避让等等。对孩子写的字也应及时引导与评价。如“你写的字太胖啦!”“笔画抢人家的地方啦!”等等。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受到家长们的啧啧赞叹!

至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5

关键词:至简;语文教学;本真;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09-01

引言:在《谈语文教改》一文中,张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兼差过多:提高审美观念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高思维能力的任务……我们总是让语文肩负太多任务。”观察现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满堂灌”依然是主流,学生依旧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地方的教师甚至打着尊重儿童的幌子,在课堂上恣意妄为,看不清教师在课堂中引导者的身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有些地方的教师为全面效应国家号召,让学校呈现出新课改的理念,教师漫无目的做加法,最终导致课堂“浮肿肥胖”,无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与有效教学南辕北辙。因此,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小学基础语文教学的“路”应立足于回归“至简”,此“简”并非恣意妄为或者敷衍了事,其目的在于还语文教学以质朴和本真,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

一、简化目标,儿童居首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方向盘和指挥棒便是教学目标,它对整个教学进程起着整合、引领及统帅的作用。在制定语文日常教学目标中,有些教师总想着能够面面俱到,害怕学生没有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色想想,儿童是我们所要教育的对象,那么课堂教学目标必然以儿童为前提,将儿童实际所需定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寻找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切忌过高或者过低;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的对全文进行朗诵;2.对课本的生词、生字能够熟练掌握,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能够进行仿写;3.用自己的方式去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融入到课文中,进而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1和2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还对提升学生能力有较大帮助。笔者从事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大家应该知道三年级正是学生作文起步的关键时期,让学生随文锻炼自己的仿写能力对以后作文的写作有着较大的裨益。3则以儿童为出发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阅读课文,在阅读中带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从自身出发去理解文章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既能满足语文知识学习的要求,还能使课堂效率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并且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从以上教学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即教育需面向全体学生,还需立足于儿童,时刻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即专为儿童的“私人订制”。

二、情景简化,主题突出

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媒体情境”等等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语文本身有其复杂性,或者环境当中有过多的干扰项,这会导致情境教学法实际运用的效果并不理想。为应对上述现象,教师可以尝试简化教学情境,带着学生直接进入到文章中心,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在教授一些本身就极具趣味性的课题时,教师便可直接从课题本身入手,直奔文章中心,展开该阶段的课堂教学。从实际来说,教师完全能够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将学生带入到新课文的学习中。例如:在学习《鞋匠的儿子》一文时,可抓住这个问题进入主题:在林肯发表就职演讲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哪些转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因为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且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如果你就是当时的林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与林肯的行为作对比,使学生深切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以课本知识的教学为教学的重点,创造一个简单直接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一来,既能引发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还使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思考,进而对语文学习进程有一个较大的促进。

三、内容简明,素材恰当

对于教师来讲,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于学生来讲,学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是教师应当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据自身经验,认为教材的精心选择对于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地,选择一些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关键性知识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预设前,一定要研透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精心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教学情境,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进行情景剧的编、排、演;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对课文进行朗读……,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课文、乐于理解课文,从而把语文教学“情感化”,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情感火花。对于一些内容深刻、语言优美的文章,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把一些特别突出的段落、句子找出来,带领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体会语境。如此一来,运用教师精心挑选的素材,让学生品味个中奥妙,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位老师曾说,语文学习的真知,就是从语文教材中提炼出来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有机融合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学习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将经过自己筛选的、最有价值的、最值得学生学习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早的成长起来,为社会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凤岐. 自由与教育.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吴亚林. 价值与教育.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篇6

关健词:中职 回归理性 启示 英语教育

近期读了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熊丙奇老师的文章《让英语教学回归本意》,感悟颇多。近年来的中职学校在不断摸索英语教学改革,效果不很理想,继续推进改革任务紧迫。笔者站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角度结合文章的观点谈谈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素质的问题。

一.我国推行“全民英语“教育的实效和影响

熊丙奇认为,我国重视英语全民教育,并逐渐将英语科目纳入中高考体系,主要考虑就是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英语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但是,多年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的效果并不好。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所有学生包括中职生都被要求学英语,几成“全民英语”之势,可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据调查,真能做到无障碍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不到5%。这意味着,“全民英语”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投入与产出大大失衡。而另一方面,学生将太多时间、精力用到英语学习和应付英语考试上,也伤及母语的地位。有老师抱怨说,自己教的中职生写一篇汉语作文,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

二.英语学习与国际化人才关系之理性判断

我国之所以出现“全民英语”,与我们对国际化人才的认识有关。提起“国际化”人才,国人的意识首先就是必须懂外语,外语甚至成为“标签”。这实际上是对国际化人才的误解。熊丙奇认为:“国际化人才首先表现在这个人是否有国际化的视野、思维方面,一个不懂外语的人,照样可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因为外语说到底只是工具,掌握这一工具,可以为其扩大视野提供语言的便利,但没有这一工具,不能判定其就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

不同学科的国际化人才对英语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学习要接触英文的图书资料,参与国际交流,需要更高的英语水平,而其他一些学科、专业,包括美术、音乐等大学生,却不见得要求人才必须要掌握外语。有学者认为学绘画、音乐者要走向世界,必须懂外语,殊不知,绘画、音乐本身就是超越语言的,有些蜚声国际的绘画大师,根本就不懂外语。不同的岗位、职业,对英语的要求也不同。客观地讲,虽然我们身处地球村,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可是,有很多人的工作很少甚至根本用不到英语,如果要求这些人花很长时间学习外语、掌握英语语法,这是很不经济的。大学生尚且这样,对中职生来说,在英语教学方面,更应该强调要结合实际,对其提出符合现实的要求。对于导游、涉外护理等专业,应该在英语口语方面加大训练,对难度大的语法、阅读等方面未必提一些高要求。

三.英语教育回归理性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熊丙奇认为,我国的“全民英语”加上“应试教育”模式,英语的交流工具作用被人遗忘,变为“应试英语”、“学位英语”和“职称英语”,衍生出“英语崇拜”。笔者也认为,这样的英语教育教学,根本没有提高国人的英语交流能力,我们并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谓的国际化人才,也只是概念上的。今天的中职的语言教学改革应将英语改革作为“突破口”,这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这一教学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整个社会,包括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评价有全新的认识。

就中职生的英语能力而言,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一刀切”的要求,而是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中职的英语专业学生,要自主提出学科、成绩的要求,对于要到高校进一步深造的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英语专业学生,要实行学分制教育,对他们今后的出国做好学校教育的铺垫性准备,对他们的英语教育要提出明确的较高要求,对从事需要英语的工作的学生,组织他们学习更高难度的英语。这对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生录取时,需打破现行的集中录取制度,推行精细化的招录制度,对不同的专业明确地告知考生其对英语的具体要求,以便学生在入校前就作出一个理性的选择。

上一篇:粤北地区下一篇:幼儿舞蹈启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