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2024-08-19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精选12篇)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篇1

走进学生的书本去看看, 现在的教材基本都是一学期七到八次习作, 一单元一次。有的学校课程上未有明确的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 指导、拟稿, 修改、誊写。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应该的, 不然没时间进行下节课的教学任务。似乎学生在习作时所需要的材料信息在大脑中随时都可以提取, 习作时只要稍作加工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这显然是理想主义。

再看看学生的作文, 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便停滞不前, 总觉得无从下笔, 脑袋里一片空白, 就连一个简单的语句修饰想个比喻都好困难。这都是由于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平时不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造成的。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阅读课占的比例很大, 而且教材中的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多元思维训练结合点, 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假设、去创造、去思考。在阅读教材中, 要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一切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利因素,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要注重启发想象力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的思维会走的更远, 走的远了, 经历也就多了, 经历也是写作的一种资本, 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了。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不断的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在教学《螳螂捕蝉》中, “师: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没有让吴王受到启发?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吴王恍然大悟, 受到了启发。师:他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最后让学发挥想象:第二天, 吴王有什么新的决定?”这是想象课后的延伸。有的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 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令人回味无穷。教到这样的课文, 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 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二、阅读教学要带着语文的眼光

好的文章读上去一下子就会让你感受到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就是这样, 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可能文思泉涌, 笔下生辉。作为语文老师,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之外, 也必须让孩子们积累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着课文的学习, 也学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在教学《荷花》一课中, 我让学生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读一读, 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读:“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最喜欢这一个比喻句, 因为它写出了荷叶很多, 长势很好, 还告诉我们荷叶的形状是圆圆的。”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一句, 写出了花骨朵破不及待地要绽放, 给游人欣赏它们美丽的姿态。”引导学生这样记忆也能让学生在积累好词好句的同时, 也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增强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要有必要的课堂练笔

孩子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自作训练就解决完的, 仅仅靠每单元一篇的习作训练也是不够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时安排一些作文小练笔, 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 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如学完《特殊的葬礼》一文, 当同学们知道这葬礼的一切原委时, 他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 此时, 老师出示一份总统的发言稿, 辅助学生填写说话。有了课堂上情感的升华, 学生们的写作就顿时文思泉涌, 不会看到有学生拿肘撑着脑袋的场面。很快学生就写出了短而精炼的小练笔来, 就连平时写作基础差的同学此刻脸上也洋溢出了成功的喜悦, 一个个争前恐后的要到前台去讨论交流。

随文练笔在苏教版的教材中还有很多, 一些小练笔题材简单, 内容精简, 选题范围小, 学生容易把握主题, 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以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随文小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阅读教学要模仿课文的写法

我们苏教版的课文中有很多真情实露, 文质兼美的文章, 这些课文被编者收录到教材中去不仅仅是因为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作者的写法。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从孩提时候就有模仿的本能, 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其实, 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 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有的文章写作特点上突出, 如三年级的课文让学生学会总——分的构段方式, 让他们能够在习作的初步阶段, 写出来的文章围绕中心句来讲述事情。更让他们能理清自己的文章思路, 为以后的写作方法打下基础。阅读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模仿作者的写法会让学生更加有表达的欲望, 习作课上, 学生会更加有写作的热情。相信这样的教学坚持着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 习作指导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 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去不断读书, 这就体现在平时的积累了。通过阅读教学的点滴积累以及课外阅读的拓展, 激发学生去读好书, 使他们学会通过多读书去增长见闻,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篇2

[作者]白金红 [内容]

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地读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劳动最有滋味》这课时,提出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呢?作者从哪里体会到的?劳动中有哪些滋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为具体学文起到铺垫作用。

二、指导边读边思,让学生发挥想象,开拓思维,理解文意。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思想感情,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边读边思。如读《可爱的草塘》中“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是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句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三个“呈”字把同一种绿在自己眼中的几种不同的层次感受出草塘的大和美的?引导学生想象,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塘画面,跟随作者的视线由近及远,一层又一层,追逐那涌向天边的浪花,直到它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样,学生们的想象得以发挥,情感得以激发,感情就有所依托,朗读起来特别有感情,就能与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指导有感情地读,体会文章内涵。在教学中,抓住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朗读,使其深入体会文章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有许多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人们依靠语感的模糊识别功能,则能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运用。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不仅能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可言传”的词语,而且可使学生“披文入情”,进入作者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使书面语言还原成具体的情、景、物,使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入学生身心之中。这样,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便能心领神会。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我先范读,尽量使自己进入角色,把那不可抑制的悲痛融化在低沉、徐缓而又深挚的语调里,然后要求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学生的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这时,我虽没开始讲解课文,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已经深深地感动了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感情朗读,使学生触摸到文章的灵魂,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文章的内涵。

四、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读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指导他们品词、品句地读书,使他们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在理解语言文字中理解课文内容。

如《采蒲台的苇》中的一句:“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我抓装一个”这个词,让学生理解。“一个”一词,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但含义深刻,感情色彩强烈,有令人回肠荡气之感。为了保卫家乡,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采蒲台的每个人的“爱”,每个人的“恨”,每个人的“智慧”都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这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时,指导学生朗读,字字千钧、铿锵有力。

五、指导读后归纳要点。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几段?一段话讲了几层?这都需指导学生读文后归纳。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篇3

一、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学习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开动机器》等即可采用此法。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按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订出适合的“框架”。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一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等,就是现成的框架。具体的阅读依靠框架的引导,而框架又不断受具体阅读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样便能使阅读既多快好省,又不失其灵活性,从而掌握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条理化,越来越牢固。

二、立体交叉式综合阅读法

人类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映,而是对学习对象做出反应,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因此“肢解课文,着眼局部的分析”是一种极端。然而笔者认为,“仅从整体入手,忽视了局部乃至细节的研究同样也是一种极端,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应是‘整体、局部、细节、大整体’诸要素的主体交叉和综合”。

如在阅读《大明湖》一文时,有些学生认为这是作者通过对大明湖美的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有些学生则认为除了热爱之情外,还有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某种揭露和不满。两种意见其实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理解方法。确实,《大明湖》全文写了济南的优越地理位置,优美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赞美热爱之情似乎溢于言表。但实际上,《大明湖》一文又只是《老残游记》这一小说的节选,就小说的总体而言,则主要是通过老残游程中的见闻和活动对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和社会的黑暗有所揭露。况且《大明湖》一文中还有一句值得玩味的话:“如此佳景,为何没有什么游人?”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五月的青岛》中老舍的感慨,“那时的青岛将不再属于青岛的人”“且让我们欣赏这五月的青岛吧!”其间透露出的复杂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而此处《大明湖》一文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也应是复杂、多重的。

三、比较阅读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阅读过程中对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发现矛盾,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1.同中求异比较法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我们注意到: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B.“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A处虽不可辩却硬要辩,故意混淆“偷”“窃”的概念,迂腐可笑、自欺欺人。B处无法辩而不得辩。虽已写服辩但还是遭闷打,无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谎称“跌断”。如果说A处的“自欺欺人”还能为孔乙己争回一点所谓“读书人的清高”的话,那么B处的“自欺欺人”已完全陷入一种弱者的可怜的“哀求”。A到B处的变化,正显示了孔乙己从窘迫到穷途末路的生活轨迹,透露出悲剧的色彩。

2.异中求同比较法

所谓异中求同,就是从个别中寻找一般,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如对《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除了可以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来分析,还可结合其他的人物加以比较来分析,如本文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这些人,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都是旧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同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但又同样愚昧麻木,最终被封建制度无声无息地吞噬,却又对自己的命运百思不得其解。找到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就会对鲁迅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出发”揭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写作动机有新的认识。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篇4

关键词:阅读,有效,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习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句话启迪我们,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 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习方法, 变知识为动力, 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在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学会参与, 学会发现, 学会质疑, 学会应用, 学会创新。

学习方法是人们学习时所采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应遵循的规则。对学生来说, 有四个主要来源:书本介绍、教师指导、同学启示、自我总结。这四个途径均不离开教师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 我从教材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年级教学要求和学习语言方法的体系, 提供给学生可实际操作的具体学习方法, 让学生熟练掌握, 形成技巧。

1 注重学习过程, 概括学法

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思维方法。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直接把学法告诉学生, 但明确告知学生在教学中将采用某种新的学法, 要求学生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学习后及时概括学法。如《李时珍》一课教第四自然段时, 一初读、辨句数;二细读, 说句意;三回读, 试分层;四思考, 括段意。根据上述方法逐一按四个步骤设问, 引导学生学习该段, 之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归并法。这样, 既可加深学习印象, 又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很快地形成技能。

2 典型示范, 展示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 直接讲授式渗透前人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学法, 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模式, 展示学法。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 先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再通过对课文各部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明确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并把相关自然段归并一段, 划分段落, 概括段意。这时, 教师典型示范, 指出把各段段意连起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实践, 反复运用, 直至达到熟练操作, 形成技能的程度。

3 举一反三, 迁移学法

教材中有许多同类课文和段落相似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迁移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学会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段落时, 在第二自然段 (描写春天景物) 教给学生读懂写景段落的方法, 分三步, 一划出段中描写景物, 二体会生动句子, 三说出全段主要内容, 然后指导学生用这种学法学第三自然段, 最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学第四、五自然段。这样, 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 而且可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4 紧扣教材, 点拨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 有的课文不易说出用某种方法学习, 可结合教材, 抓住最佳契机, 画龙点睛, 留有余地的点拨学习方法。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 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 由课题入手, 引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如:1.请齐读课题, 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2.“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3.为什么不用“战士”, 而用“壮士”?4.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这样, 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 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方向, 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 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 我再引导学生紧抓班长马宝玉等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体会, 了解人物形象, 感受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出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这时, 适时点拨, 用了什么方法理解“壮士”一词的。在讨论中, 学生既准确理解词意, 以领悟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法指导因课而异, 因人而异, 必须以理解为基础, 训练为手段, 应用为归宿。在阅读教学中, 每教完一篇课文,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 说说所用的学习方法。这样, 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 自觉应用, 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 或写作手法相同, 或段式相似的文章的学习, 从而进一步达到学生逐步自能读书的目的。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 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 由课题入手, 引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如:1.请齐读课题, 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2.“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3.为什么不用“战士”, 而用“壮士”?4.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这样, 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 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方向, 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 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 我再引导学生紧抓班长马宝玉等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体会, 了解人物形象, 感受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实行自主、合作、探究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

参考文献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5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关键词:朗读素养

范读

指导朗读

关于朗读的好处,有这样一段话:“一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的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朗读培养语感、朗读有助记忆、朗读促进领悟、朗读提高审美、朗读益于写作、朗读发展想象等。《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景: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第几段,学生刚读了没几分钟,老师一拍手,读完没读完的都停下了,接着教师开始讲讲问问,回答问题的也总是那么几个同学,别的学生课文还没有读熟练呢,不会也不敢举手回答,而我们呢,也不敢提问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因为他们读都读不对,找都找不到,叫起来多浪费课堂时间。一节课,就在老师与好学生的问问答答中过去,大部分学生成了配角,终于煎熬到下课。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普遍存在于我们课堂朗读指导中的这些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提高教师朗读素养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老师们朗读并享受朗读。我们探讨朗读教学的意义,就是要引起老师们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课堂上多拿点时间,多想点办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我们听了那么多的语文课,发现课堂上老师们虽然也很重视朗读,但是却很少有教师去给学生范读,甚至有的老师一味地要求学生这里读得重一些,那里读得轻一些;这里读得慢一些,那里读得快一些……学生怎么读都读不出味道,这个时候,只需老师范读一下,师生就进入了朗读的美妙境界。可偏偏老师的范读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如何练出朗读的真功夫呢?我们不妨看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备课时是怎样备“朗读”的吧--“我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上公开课,读的遍数还要多。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下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符号等等。总之,要读出语感来。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了,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可以让学生从我的朗读里去感受,去理解,因为我取得了指导朗读的发言权。”于老师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用心去备好每一篇课文的朗读。

(二)精选朗读指导的方法 1.巧用范读指导朗读

①范读的重要性。

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讲完了,常常示范一下,有的边讲边示范,所以说,示范本身也是指导。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

优秀的教师范读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甚至会成为学生纯真美好学校生活的终生代言符号。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学生折服教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易于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凭借面部和肢体动作这类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代替的。

②范读要注意的问题:把握时机

教师可把握以下教学时机进行范读:(1)揭题后,范读全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在学生对重点句段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时,即兴范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3)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通过范读,起纠正作用,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感情、语气。(4)在指导学生品赏课文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范读可以全文范读,可以重点段落范读,可以关键词语范读。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创设朗读情境,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获得“美”的体验,这是提高朗读指导实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创设朗读情境的方法越来越多,比如:教师以生动的讲述创设情境,以图片、影像创设情境,以音乐烘托情境,以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以课本剧创设情境等。3.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①赏识评价力争针对性。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让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读得拖拉,此时,老师及时指出读时要干净利落,不要拖音。学生马上就知道该怎样处理。当学生初步把课文读通后,老师表扬了三位同学,请他们站起来,老师说这个同学读得快,说明他阅读速度很快;这个同学坐得正,坐得直,说明他读书认真,态度好;这个小朋友读得很准确。为这三个同学鼓掌。这样的读后评价,非常明确地指出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强,一方面鼓励这几个孩子以后会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告诉了其他同学该怎样读课文。

②诱导评价力争形象化。

好的评价应当是善于巧妙、机智的,做到引而不发。一位老师上《美丽的小路》,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她评道:“呀,这下,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③引导评价力争丰富性。

要想做到丰富,就得要与作品、作者、读者等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对话。因为只有走进作者的心灵,把握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合二为一产生共鸣才能让自己的朗读情真意切。朗读的评价用语要与作者对话就是要以作者的情感为依据对朗读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抓准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作者对话,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特别是伟大的作家的心灵产生碰撞,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观察方法指导 篇6

一、多感官观察

在观察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看,去听,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去嗅,去品,去触及。请看课文《春》的片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对这两段文字,我们固然可以从写作特色、修辞手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观察春花、春雨的。这里,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觀察,才写出了这么精彩的文字。如果不调动所有感官去把握,就容易忽略很多东西,尽管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写出来的文章仍然是干巴乏味、空洞无物。

二、多角度观察

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注意多角度,即时而宏观,时而微观;时而仰视,时而俯瞰;时而走马观花,时而明察秋毫: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各种特征,从而提炼出写作素材。请看课文《济南的冬天》中的片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视角上,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从视野上,从点到面,由实到虚:雪光、雪色、雪态。观察这么细致,加上手法精妙,文字自然生动了。

三、多敏锐观察

事物总是运动与变化的,对运动与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要看全,每个发展阶段要看细。请看《绿色蝈蝈》的片段: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作者在观察蝈蝈捕蝉时是多么细心呀,先是未见其形,先闻“吱吱”之声。然后,看其“啄”“咬”“跳”“掉”“纵”“飞”等动作。如果离开了敏锐的观察,是不可能写得这样传神的。

同时,我们还要就观察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准确细致。准确细致的观察,能帮助我们抓住事物各个侧面、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我们把观察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它生动准确地写出来。二是善于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事物一经比较,就能便于认识与鉴别。三是讲究顺序。观察时,一般要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主到次,这样才不会因为凌乱而遗漏观察的对象。反映在文章中,就是条理清晰。四是勤于积累。要把观察所得记下来,建立好自己的资源库,有了感兴趣的材料,写出的文章就会感人至深。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敖小英

在阅读指导中的教学策略 篇7

一、以学定教, 能学不教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学生爱读, 也能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 所以, 对于学生已经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放在预习作业中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理解、解答, 在课堂上解决的是如何提高语文的基本素养, 不问“写了什么”, 而问学习“如何写”。例如, 《秦兵马俑》中学生看完课文就能自己概括“兵马俑都有哪些特点”, 但对“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些特点的?”不是十分了解, 所以根据学情, 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朗读、讨论感受作者是通过“虚实结合”写出“兵马俑类型众多”的特点, 用“列数据、作比较”写出的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以读促悟, 以读代讲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在不同的朗读中学生会感悟出不同层次的感受, 所以语文要多读, 有目标的读, 有感悟的读。在教学中, 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 全文一字未提“乐”, 但学生在自读、合作读、分角色读后能感受到这所园子无所不在的“乐”, 有倭瓜的乐, 有蝴蝶的乐, 有黄瓜的乐, 也有祖孙的乐, 而更深层次的是深深祖孙情, 是病榻之上成年萧红回顾一生对童年的怀念, 所以在遍遍朗读中, 学生读出了“乐”;在分角色朗读中, 学生又感受到了祖孙深情;在理解了作者萧红的身世后的读中, 学生又感受到了全文中弥漫的淡淡怀念与忧伤, 在朗读的层层深入中有了对文章情感基调的领悟与把握。

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读也是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之一。比如,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共有三组彭德怀与战士的对话, 每一组对话都有相应的背景。教师抛出问题, 你能说说这三组对话应该如何读吗?学生就会根据对话背景进行理解, 说出自己朗读语气的理由, 有的认为应该伤心的读, 有的认为应该克制着悲哀读, 有的认为需要带着坚强的语气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行对话朗读, 在个性化的朗读中, 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 用朗读代替了讲解。

三、重点指导, 以一代全

每篇语文课文的知识点都很多, 如果面面俱到就等于面面不到, 所以, 重点突出以一代全, 就是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 是一篇小说, 里面既涉及环境描写, 也有对话描写、人物描写, 语文知识点容量大。但教师能在教学中选择其一, 比如以小说体裁中“对话描写”的作用作为教学切入点, 让学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进而深入人物内心, 就能以一代全理解船长的英雄形象和小说中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减轻了教学压力, 突出了课堂教学重难点。

四、拓展阅读, 读写练习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提高,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除了读完我们所学的课文, 更需要大量拓展相关文章, 扩大学生阅读量, 增加优美词句的积累。所以在日常教学的第一课时我安排为教授课文, 第二课时根据课文内容安排读写练习。在《早》的第二课时, 安排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让学生从吴伯箫的笔下走入鲁迅自己的童年回忆;《诺曼底号遇难记》安排学生阅读《西游记》有关的环境片段描写, 深化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渲染作用。

此外, 在学习了文中的写作手法后运用到教学中也是阅读教学中所常用到的教学策略, 因为所有的阅读的最终落实点是会写。所以, 在教授《月光启蒙》时指导学生分析对母亲歌声描写的段落, 进行“歌声”的仿写;《我和祖父的园子》运用了借景抒情, 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进行“喜”和“哀”的情感表达练习。在次次习作练习中,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手法, 反过来也为更高质量的阅读提供了强大支持, 提高了语文素养。

最后, 课外指导学生整本的读书也是阅读指导的教学策略之一, 读名著, 多读书, 做笔记, 勤交流, 都是教师在课外需要与学生们共同交流的。

摘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提高,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除了读完我们所学的课文, 更需要大量拓展相关文章, 扩大学生阅读量, 增加优美词句的积累。

关键词:语文,阅读指导,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翠侠.新课程下化学课阅读指导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4) .

[2]杨雪梅.阅读指导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 2002 (4) .

[3]王存如.“阅读指导”教学的有益尝试[J].中国教师, 2009 (22) .

[4]刘素琴.采得百花好酿蜜—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浅谈[J].黑河教育, 2007 (4) .

[5]汪海飞.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作文素养提高[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3 (4) .

[6]黄海东.“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5) .

[7]程健民.授之以渔培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2 (5) .

[8]李凤红.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案例[J].新课程学习 (下旬) , 2013 (9) .

化学教学中的指导阅读法 篇8

面对当前教学现状, 面对高考题型的变化,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确定目标”是学生阅读的根本

常言道“有的放矢”.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都是如此.确定明确的阅读目标, 给学习带来希望, 自然产生学习的动力.阅读目标并无定论,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 高中学习阶段, 学习目标可大可小, 可长可短.如大则学年、学期、学习阶段、知识系统性的章、单元目标、小则节、学时知识点目标都要确定.

确定目标要联系当前实际, 针对学生的现状, 确定可行的, 操作性较强的目标.同时要结合教学中的难点, 使目标有较好的适应性.如, “碱金属钠”一节的阅读目标:

二、“实施目标”是教师指导阅读的途径

目标的实施首先要对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既可以把握情况, 又可以在教学中补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落实目标, 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将预习中的简单的演示实验留给学生.例如, 钠的取法, 保存, 钠的物理性质, 切割及颜色的观察, 通过学生的评判纠错, 有利于加强记忆, 有利于激发热情, 有利于学生的细致阅读, 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通过将预习中的复杂实验由老师完成.例如, 钠的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的反应, 缓慢氧化和加热的对比试验, 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不同, 得到的结论不同.将课本中钠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实验, 由原来一步完成改为两步完成.具体操作过程为第一步将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归纳为:“浮” 、“熔” 、“游” 、“响”四点;第二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观察到的现象为“红”.通过上述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比概括能力, 而且使学生体会到阅读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

3.通过讨论, 归纳和教师总结, 对学生预习中理解不全面, 不透彻, 或理解错误的情况, 如, 纳与水反应的现象部分同学不分青红皂白回答为“浮” 、“熔” 、“游” 、“响” 、“红”五点的错误, 应回答前四点, 这说明操作过程不同, 现象不同.钠的氧化决定的因素是反应条件, 条件不同现象和结论不同.经过这样的对比思索, 加深了印象, 记忆更加牢固.从学生积极参与, 表现看, 较以往的做法, 效果明显提高了.

4.练习时必不可少的, 指导学生阅读习题中的关键词, 有利于突破 , 提高解题能力.例如, 钠旧置在空气中, 最终产物是什么?同学们只要抓住“旧置”两字, 不难得到正确答案碳酸钠, 否则容易答成氧化钠这样的错误结论.

三、检查小结是“目标完成”的结果

目标实施完成后,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重要.检查的方法较多.如, 个别提问, 出题检测等.

课前阅读,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有了生机是学生自觉获得知识,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窗口, 是教师主导性, 学生主体性的体现.阅读使学生把握了重点, 抓住了关键, 使认识得到了深化, 使多样化的教法能够实现的突破口.

浅议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9

一、初读课文, 质疑问难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把字音读准, 把句子读通顺, 特别是遇到难读的字和句子要多读几遍。读课文时, 要保证有充裕的朗读时间, 千万不要为朗读而朗读, 赶热闹, 走过场。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这样反复读几遍, 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便由不熟到熟, 由不流畅到流畅, 这是读的基本功。而且熟读的过程又是感知的过程, 是眼看、耳听、口读、心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往理解和感悟的桥梁。在学生初读课文时, 指导学生要边读边想:有哪些地方读懂了, 哪些地方没读懂。“读书贵在有疑”,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探究, 有探究才有收获。这是读书治学的真理。例如《桂林山水》一文, 作者描写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教学中, 我先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课文写出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的这些特点的?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 假如你身临其境, 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再引导学生反复读,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 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朗读。又如在教学《掩耳盗铃》一课时,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与学生一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那个人明明知道只要手一碰铃铛就会响, 为什么还要掩着耳朵去偷铃铛?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再细细地去读书, 并展开讨论, 寻找答案, 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这样读书不仅收益颇多, 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品读课文, 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要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要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体会感情, 范读引路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 可以融情于声, 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 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 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 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可以给学生予以启发, 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 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一个情感基调。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 在导入课文之后, 我怀着悲痛、愤怒的感情, 含着热泪范读课文, 此时学生已经被教师的激情深深感染, 课堂的气氛是凝重的, 这就为学生的朗读进行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2. 理解课文, 情感体验

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使语言的感悟与学生的真情流露熔为一炉,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的一段话———“51年前, 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但是51年后, 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 说说现实生活中, 还有哪些地区不太平, 仍然存在战乱;然后展示一幅幅由于战争导致的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凄惨画面, 在凄婉的音乐中, 如泣如诉的解说词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就能入情入境地读好相关语段———“救救孩子, 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孩子, 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 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 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在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朗读声中, 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得以洗礼。

3. 抓关键词, 反复品析

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反复品析, 调动情感体验, 走进作者、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进入朗读情境, 使学生产生想读的愿望, 自然就读出了感情。例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这样两句话: (1) 烈火在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2) 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 才20分钟。两句话都有一个“才”字, 但意思截然不同, 学生经过多次朗读, 弄懂了两个“才”的意思, 第一个“才”表示时间长, 第二个“才”表示时间短。从两个“才”字, 学生体会到了邱少云如千斤巨石一般在烈火中纹丝不动, 需要钢铁般的意志, 就能通过朗读把对邱少云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

4. 朗读技巧, 适当点拨

有时候, 学生即使理解了课文内容, 也无法有感情地朗读。此时, 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停顿、重音、语速等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例如《草原》第一段描写了作者第一次进入草原看到的迷人景色,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朗读这句话时, 我指导学生把“到处”读得稍重一些, 以突出草原那无边无际的绿, 满眼的绿。“轻轻流入云际”读得慢一些, 语调轻柔一些, 把辽阔碧野在远处与蓝天相接、交融在一起的意境表现出来。小丘线条的柔美,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令作者惊叹、赞美之情便溢于言表了。

三、创读课文, 个性评价

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到的理解后, 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 这是培养语感和展示语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读中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 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例如《雪娃娃》一文, 怎样才能读出雪娃娃的可爱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 在朗读的处理上各不相同。有的这样读:“我/是一个雪娃娃!”强调的是“我”。有的那样读:“我是一个/雪娃娃!”强调的是“雪娃娃”。不管是哪一种读法, 都读出了雪娃娃的活泼、可爱, 读出了学生自己的体会。除了朗读要读出个性, 评价也要评出个性。以往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重音”等。这样的评价缺乏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 所以课堂朗读导向意识非常重要。朗读评价形式有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 主要导向通过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感悟、体会, 导向个人头脑中的“放电影”, 即谈谈自己的眼前浮现了什么。例如在教学《尊严》中, 让学生读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相关对话时, 我引导学生用心聆听他人的朗读, 学生的评价有了突破, 有的说:“听了他读, 我仿佛看到一位不食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年轻人。”“他读得好, 我听出了杰克逊大叔在维护年轻人的自尊”……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0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轻重缓急, 让学生进入意境。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就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 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

就教材来说,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

就文体来说, 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 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 情感美,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多读少讲, 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读书, 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 然后个别检查, 看是否读得准确, 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 学生多读, 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 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六、重视范读、领读, 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维持时间短, 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 力求使学生百读不厌, 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 教师作适当、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时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 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1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16-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高年级学生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章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2

古人云:“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 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记忆, 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提高理解表达能力。多读多想, 有利于理解文意, 有利于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重视并加强朗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好书不厌百回读”。说明朗读确实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它不仅能将文章读懂, 而且能在读的过程中渐渐理解文意, 掌握方法, 提高表达能力。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就要求他的学生多读诵, 多思考;宋代教育家朱熹要求他的学生“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强牵暗记, 只是要多诵读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朗读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晋代“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思想“好读书, 不求甚解”, 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多读, 读的多, 不懂的文意会自然随着读理解和掌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朗读先要扫清字词障碍, 借用工具书, 帮助解决。精湛的语言文字, 对于小学生有时难理解和掌握, 试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多读, 来帮助消化理解。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朗读文章时, 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 他们如同站在作者的位置, 替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反复的读, 把文章读的越好, 学生就越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并受到感染。这时, 学生的语言就真正成了作者的语言了。学生在读中体会, 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受到启迪。

二、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 情感美,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 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 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 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 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 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 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 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 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 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 让学生对比, 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 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 对己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 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 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情境渲染, 让学生参与其中

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渲染, 对学生的朗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利用多媒体辅助作用, 渲染情境。多媒体以它独特的音效、生动的画面、具体的图像深受学生的亲昵。借助多媒体课件, 可使各种感官沉浸在课文中, 有利于将语言材料变成形象感知的事物, 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好铺垫。另外, 课文中的插图对学生的朗读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用模拟剧情, 编演课本剧的形式, 渲染情境。朗读的基础是理解。让学生编演课本剧, 不仅能把教材内容形成意象, 同时还能很快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上一篇:第三方网络下一篇:世纪末建筑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