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诵读(共12篇)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 篇1
俗话说“功夫靠练,读书靠念”,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奠基石,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那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抹抹或清新淡雅或绚丽浓重的风景,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朗读是多么充满魅力。
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尽管听到不少琅琅书声,但是不少课堂上的朗读隔靴搔痒,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文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深入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下面结合着平时收集的教学案例,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几种诵读方式。
一、分析写作背景读
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时,我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程序先读文章再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现实意义,而是要学生先将课本打到文章结尾处,关注写作的具体时间,回顾当时的社会形势,结合作者在当时的处境,学生便能很快地抓住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流露,较好的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和“我已经出离愤怒了”的情感宣泄。不需要太多诵读指导,学生早已经能够带着感情去朗读文章,进而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
二、结合作者特点读
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有些作家的作品很有特点,这个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先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在朗读的时候带着作者会存在的情感去朗读诗歌。比如在朗读杜甫和辛弃疾的作品的时候,学生可以先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主要思想,这样就能够很快地把握杜甫颠沛流离下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辛弃疾的以天下为己任却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在诵读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而手足无措不知所云。
三、解读文章题目读
都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解读文章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题目深入分析,其实在朗读的时候,解读文章的题目去朗读也意义非凡。在朗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这个偏正短语,使学生明白文章的中心话题是“秋”,然后重点分析“古都”的意义,使学生关注作者的深沉的眷恋向往之情与历史的沧桑厚重。在吟诵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先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留别”二字,让学生明白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以“梦游天姥”的方式向自己的东鲁的朋友告别,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人类在离别的时候会出现的情感,将文章可能出现的情绪框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便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读出李白的对现实的不满和蔑视权贵的洒脱。
四、带着问题读
在引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告诉学生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形势来组织行文思路,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其实在读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在阅读陆蠡的《囚绿记》的时候,我先不让学生读文章,而是先提出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囚绿”?以何种方式“囚绿”?“囚绿”的结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很快地便把握了文章的整体内容,不需要教师再去引导分析了。
五、借助辅助手段读
对于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散文,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让学生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氛围,再辅之朗读,再朗读时力图既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又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形成正确的语感。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述可谓达到了一种极致。在诵读的过程中,我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让学生听,把学生带进音乐的世界,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琵琶曲,是学生可以最大可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意义。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播放专家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可以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轻声齐读。
总之,诵读在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然而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继续探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深入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生进行诵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真正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程,阅读教学,诵读方式,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友慈.熏陶感悟:阅读教学改革的关注点[J].中学语文教学,2004(10).
[2]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心五著.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 篇2
——浅谈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
谌雨 霍山县东溪小学 ***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优良品格的重任。诵读法是古诗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因此,教师应追本溯源,讲求诵读质量和诵读效果,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声音中体会汉字的灵性,体会古诗文独有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诵读;现状;对策
古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本,无论在语言、内容、形式、精神情感等方面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古典诗文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直接继承人,我们更应该珍惜与传承,让古诗文这股文化血脉不断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要求,并分学段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量化标准9年共240篇(段),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并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由此可见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古诗词,对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意义重大。
由于古诗词语言凝练、形式特别,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词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所以在学习诗歌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每一首古诗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加之距离现在时代久远,我们很难界定诗人最初的创作意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见仁见智。《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小学生的生活积淀、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文化底蕴和认识水平有限,但不代表他们的见解就是错误的,我们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而且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深受影响。诵读法是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自古代蒙学起就被普遍运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又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古诗教学中重视诵读的作用,有计划地改变了以前程式化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诵读的教学态度。希望以此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目的。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一.自由朗读,感知诗意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而且对诗歌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所以,我鼓励学自读自悟,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从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语感,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慢慢读,细细品。把诗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兴趣,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诗句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三分。不必强让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意会古诗不可言传的语言美。
二.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朱光潜《诗论》对中国诗的音乐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声、韵、顿的特点和在诗中的运用,认为声、韵、顿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巧妙运用产生了中国诗,尤其是古诗的音韵与节奏的谐和,形成了强烈的音乐美感。音乐性是诗歌的艺术生命,音乐美是诗歌的文学特质。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镪,平仄的协调、声调的抑扬顿挫。想要深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就要靠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或集体放声朗读,如潮水奔腾;或自由低声微吟,如细流涓涓;或一人登台独诵,众人赏听;或男女分队轮读,比赛吟咏。让学生读的根本目的,并不仅是让学生懂得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要领,而是为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如:教学《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诗句时,我是这样引导的:首先,教师示范诗句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接着,提示注意读的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诵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吟诵得高而平,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教师如能经常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诵古诗,借此体会古诗的音乐美,这种美的语言就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口语中去,有利于净化和美化学生的语言,增强他们语言的感染力。
三.诵读入境,读中悟情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依靠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忧伤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灵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升华和寄托。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将身心完全融入到诗中,读入其“境’,悟其“神”,会其“意”,对诗歌内涵的领悟更加深刻,情感也得到进一步升华,既陶冶了性情,又感染了情操,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
古诗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学好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让充盈于耳际的诵读声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广阔的世界。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读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傲岸,读出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孤独,读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患,读出林升“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愤怒和忧愁,读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细细体味古诗文独有的魅力,诗意地栖居在充满灿烂文明的语文殿堂上。
参考文献:
诗歌阅读教学中如何诵读 篇3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诵读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诗歌诵读教学,是学生在琅琅书声中培养语感、涵泳品味、感悟融通、积淀语言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我国一向重视诗教,“诗言志”和“诗缘情”是古人对诗歌内涵的本质认识。诗歌本身具有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像造型的画面美。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去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的情趣与韵味,真正实现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与学做人的统一。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如何才能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我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和多音多义的字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
2.流利朗读 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是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不要求学生马上读出诗的全部内在涵义,重点要求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疏通诗意。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3.有感情地朗读,也称为情读 诗是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古人读诗时常常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这正是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新课标中关于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对于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情感世界。”在诗歌鉴赏前,教师可大致向学生讲解一下诗歌的有关知识,像古诗的格律,新诗的流派等方面,为诗歌鉴赏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但不可做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造成分析有余而鉴赏不足。
阅读教学之有效诵读 篇4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如我在教学《夹竹桃》一文时,预设通过“抓住关键语句、丰富词语内涵、回环训练朗读”的方法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 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划出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简单写上你的感受。
生:“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一声不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表现了夹竹桃的旺盛的生命力。
生:“悄悄地、一声不响”表现出夹竹桃那种默默无闻的品格。
生:“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无不奉陪。”说明夹竹桃的开花时间很长,是没有哪种季节性的花可以比得上的。
生:“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只有夹竹桃坚韧不拔地开放。
这样学生对韧性的理解也就有了多元的答案:韧性就是坚韧不拔,就是默默无闻地生长,韧性就是毫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
至此,学生对“韧性”这个词已有了一定的理解,怎样才能感悟到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之情呢?还需要借助朗读。于是我设计了引读这个环节。
2. 引读:
在和煦的春风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一声不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盛夏的暴雨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一声不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深秋的清冷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一声不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就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挚友分别时的情景,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朗读,结果学生读得很生动很有感情。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以为……”“我能不能这样说……”“我推测……”“我补充……”“我不同意……”有了丰富多彩的“我”,学生才能享受课堂的快乐,课堂才是有内涵的。
二、文本悟读———“不及林间自在啼”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是自己选的,学习方式是自己决定的,合作伙伴是自己挑的。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拘无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主动探究、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夹竹桃》一文时,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特别是文章中季羡林先生所表达出的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赞赏之情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呢?围绕这一教学重点环节,我确定了采取“从文本自身入手,紧扣关键语句设计回环再现式的直观化朗读,突破教学重点”的设计思路。
1. 通过读,再现情境: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深入体会“韧性”,同时领悟上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铺垫,用别的花和夹竹桃进行对比,体现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师:“无不奉陪”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师:你看, 春天, 院子的花开了, 迎春花———
生: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 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师:这时,在那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很快,春花落了,可是在那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春天,花开花落,夹竹桃依然如故的形象具体化了。
师:夏天,———
生: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 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师:不久,夏花在秋风中凋零了,可是在那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夏天,花开花落,夹竹桃仍旧默默开放的形象具体化了。
师:秋天来了,秋风起了,———
生: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
师:这时,在那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还是———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在那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都是———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这点韧·性,是院子里的那些花能比的吗?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5
担子明德小学 李孝红
自从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后,我想这不失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途径。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经典诵读在教学中的作用。那么,经典诵读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早上、下午 课前10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抄录高鼎的《村居》一诗,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经典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莲叶青青》,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莲叶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有些经典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念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这样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
四、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儿童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要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可习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 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五、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 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 篇6
[关键词]诵读 兴趣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书。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呢?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提倡诵读。课标对小学每个学段提出了诵读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的练习中也安排了诵读的训练,可是,很多教师由于对诵读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以为诵读就是朗读,因此在教学中,诵读课往往被上成朗读课。
诵读是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有助于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的声律气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教师应重视诵读,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诵读。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要让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教师就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1.注重范读——进入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对他们而言,把字音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应发挥好自己的示范作用。低年段的课文短小精悍,趣味性强,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例如《雨点》一课,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姿态尽情地表现出来,学生很感兴趣,很快就进入课文的情境。
2.宽容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年龄小,积累少,读书时难免有错误,教师不应责备、批评、挖苦,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对待,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动作使他们产生诵读的兴趣。当读书较差的学生能没有错误,很流畅地读下来时,教师可以轻轻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你读得非常正确、流利。”读书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到抑扬顿挫时,教师可称赞他是“小小播音员”。
二、正确指导,使学生“会读”
1.掌握技巧——学会诵读
语音、语调、停顿、语感是诵读的四要素,训练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眼到、口到、心到,做到字字读响亮,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误一字,不可倒一字。对学生比较生疏的书面语或容易读破的词语,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停顿、语气等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对刚学习诵读的学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读。
2.感知语言——加强训练
新课标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揣摩领会,做到以读为主,让读贯穿全文,尊重学生的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少年王冕》一文:“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这几句描写了雨后湖中的美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不同的语气读,进行比较,体会不同的语气的不同效果,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深,读起来也更有韵味。
3.感悟语言——体会感情
学生掌握了技巧,感知了语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文本,使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文章的感情。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中的一句:“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离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大海怎么会呜咽?它怎么会痛悼伟人的离去?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明白这一句把大海拟人化了,这样写更能突出人们悲恸不已的心情。学生体会了文章的感情,读得泣不成声,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4.品味语言——学会欣赏
吴永军教授认为:“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即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多次执教《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感触颇深。这是一篇艺术散文,遣词抒情无比奇丽,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连续运用双音节的动词,将作者的感情发挥到极致。笔者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修辞、首尾呼应等方面进行赏读。最后,全班集体诵读,将课堂推向高潮,师生被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震撼了。
课内阅读很重要,课外诵读也必不可少。在不同的学段,教师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熏陶感染的目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诵读指导例谈 篇7
一、精挑细选诵读文本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精挑细选适合于诵读的文本,以保证简化、优化与美化诵读内容, 保障课堂阅读教学的简洁紧凑, 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那么, 什么文本才是适合于诵读的文本呢?
1. 文学性、抒情性强的文本。 比如莫戚怀的《散步》、朱自清的《春》、高尔基的《海燕》等通篇语言凝练优美,情感丰富意蕴深远,不仅朗朗上口,还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意境悠远、情感丰富或者富有哲理的古今中外诗歌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既短小精悍富有韵律, 又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是情感美与音乐美的完美结合, 所以是进行诵读训练的最佳素材。
3. 语 言高度精炼 、 画面与情感高度融合的文言文。 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这些文章有的语言高度凝练精美, 有的骈散结合,读之,令人余味无穷,均是极好的诵读训练素材。
4. 其他文体中文学性或者抒情性较强的篇章或段落。比如孙犁的《芦花荡》第一段、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段、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等,不仅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而且抒情意味极强,也是极好的诵读训练素材。
二、 潜心细读精心准备诵读方案
潜心细读, 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诵读精挑细选出来的诵读素材, 如何将诵读技巧传授给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将诵读落到实处。比如,诵读时怎样停顿、怎样处理逻辑重音、怎样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怎样体验与传递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情感等。 对此,要对不同的文本加以仔细分析,以便精心准备诵读方案, 并把诵读分析与诵读技巧写在备课本上或者备注在课文旁边。当然,这个备课过程是建立在前文所述的“精挑细选诵读文本”的前提之下的。
教学毛泽东 的《沁园春·雪》时,我在潜心细读文本的基础上, 在备课笔记中就诵读这首词的方案行诸于文字, 教学时在力求与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取得了极好的诵读效果:
1. 文 本分析 : 上阕写景气象雄浑、大气磅礴,而且寓情于景, 句句洋溢着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转为议论, 由上阕之景而生发感情, 由祖国的壮丽山河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 联想到中国历史上无数为之倾倒的英雄, 并以寓情于议的方式评说历代英雄人物蕴涵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 最后一句由评论转为赞扬, 点明主题, 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 诵读方案 : (1) 情感基调:诵读全词必须情感饱满,豪迈激越。 (2)语速:上阕第一层与第二次写实景, 是描述性的语言,诵读时语速稍慢;第三层是诗人想象中的雪后美景,“须晴日”三字语速放慢,而后转快并呈现舒展之状。下阕的第一层过渡句与第二层议论句语速稍慢, 对历代帝王的评价要读出惋惜之情;第三层“俱往矣放慢,而后转快。结句“还看今朝”声音要延长。 (3)停顿:A,按照词的意群停顿或者句子的语法规律停顿即可。B,上阕中的“望”字 、下阕中的“惜 ”字之后要有较长停顿,上阕中的“看字与下阕中的“数”、“还看”字之后应做较短的停顿。“还看今朝”要一字一顿。 (4)重音:上阕中的副词与形容词“分外”、“多娇”等要重读, 下阕中的“惜”“略”、“ 稍”、“只 ”等副词需轻读。 (5)表情:微笑、自信。 (6)动作:身形挺拔, 气度雄健,做站在至高点上俯瞰祖国壮丽山河状。
三、 精品细读探索读品结合点
精品细读着眼于深度品读精选出来的阅读文本。我国古代文人历来注重玩味语言,认为只有细心玩索文字, 才能深刻感知、体味书中旨趣。宋代朱熹就强调读书要“熟读精思”,要“虚心涵泳”,当代学者孙绍振也倡导应该细读文本, 认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学生“悱愤”之时给予适当的点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诵读与品析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引导学生深度品读文本,学生方能读出韵味,体悟真谛,捕捉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1. 细读深品文本中的主旨句。以教学《散步》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全篇的基础上细读深品最后一段。因为最后一段既点明了“我”的责任重大,又显示了浓浓的亲情, 是揭示文章主旨的部分。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这一段, 学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2. 细读深品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以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我曾设计这样一个过程: 文中的哪句话或者哪个词应该读得兴奋与快乐一些? 理由是什么? 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一致认为在诵读“怀民亦未寝”一句时,诵读“亦”字时尤甚。理由是:这天夜里,作者发现张怀民也“未寝”,便不由自主地对张怀明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都被这美丽的夜色所陶醉, 正好可以一起在宁静的夜光下散步赏月。如此,学生将这个“亦”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与作者寄寓于全文的情愫有机融合起来加以诵读, 更深刻地体味到了作者身为“闲人”的郁郁之情与豁达心境。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 篇8
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和文言语感呢?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提出,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中增强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这里, 不仅提出了“语感”, 而且还提出了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的相通点或契合点:文言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基础, 语感培养也必须以“诵读”为中心。文言文具有可诵读性, 是培养语感的绝佳材料, 语感的形成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而“诵读”是连接此二者的纽带。
诵读是眼、口、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诵读的过程中, 多种感觉器官参与了活动, 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 领悟、把握文章的内容, 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增进语感的生成和发展。古人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好书不厌百回读, 其中滋味子自知”等,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如何诵读的问题了。在此谨列举了平时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方式, 来说明语感的培养:
一、教师范读——在情感共鸣中培养语感
教师的范读可以发挥教师作为一个“对话者”作用 (而不是旁观者或主导者) , 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形成“师生共舞” (而不是学生独舞或教师独舞) 。
首先, 奠定语势, 宏观把握。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 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 因此, 教师范读, 要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语速、把握语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 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气势、节奏和韵味, 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感受, 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想感情,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把握大意, 初具观点。在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 文章的第一句要读得沉稳, 语速要慢, 并重读“弊在赂秦”。
其次,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教师在范读中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从声音抑扬顿挫里透出作者 (作品) 和读者 (教师) 的情感。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也是作品的生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既然“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那么,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应是情理。但是教师在“披文入情”时一定要把握情感, 情感可是细微的, 点点潜入心田;可以是强烈的, 声声震撼灵魂。以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教师在范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 要读出“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汝殁吾不知日,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敛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 而使汝夭”这样的悲痛、懊悔, 又带着无限怀念之情。这样, 情感在相互传递着:作者 (作品) 读者 (教师) 听者 (学生) , 三种情感达到共鸣。情感就是语感培养的前提与“催化剂”, 在情感的共鸣中培养语感。
二、学生齐读——在气势感染中培养语感
齐读能使节奏分明、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景,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愿学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阅读之中。因此, 齐读能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形成学习文言文的热烈气氛。齐读特别适合古诗词之类的韵文。齐读李白的《将进酒》, 声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齐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气势如“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在这样的气势感染下, 语感怎能抵挡得住诱惑?再如齐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层峦叠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四四对四四;“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 六六对六六;“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四六对四六;“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六四对六四, 等等。这种结构的整齐对仗, 通过齐读更能突出王勃内心激荡的情感和滕王阁的壮丽气势, 在气势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三、配乐朗读——在乐感激荡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音乐与一个人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 可陶冶性情, 塑造情感。中国古典乐论说:“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这里的乐与情关系表达如此和谐:情感要以乐声来表达, 乐声中传达着一种情感。
配乐朗读就是要通过音乐的传情功能, 创设情感氛围。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 配上古乐《阳关三叠》, 就更能体味出词中所表现的“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别时的悲凄和“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别后的无奈与悲苦。
同时, 音乐也是一种审美对象, 对音乐的体验能产生审美愉悦。而且文言文本身就具有音韵美、意象美、意境美, 如果在朗读中再配上音乐之美, 将妙不可言。就让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配上古乐《广陵散》吧, 在音乐中朗读“……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山水之清、饮酒之乐、赋诗之雅、音乐之美。就让教学处于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吧,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审美则是语感的最高境界” (《语感论》412页) , 配乐朗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乐感的激荡中, 在美的大观园里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创造美。
四、角色朗读——在角色入戏中培养语感
角色朗读一般适用于剧本 (在中国古文中就是戏曲) , 根据剧本人物的性
格特征, 选择合适的“演员” (学生) , 扮演角色, 进行朗读。角色朗读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进入角色,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化语言。要读出窦娥的冤恨;要读出崔莺莺的凄怨;要读出苏昆生的哀恸。尤其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闺塾》:先生陈最良在讲授“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时, 侍女春香说了一句:“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 被小姐放去, 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春香故意把“雎鸠”说成了“斑鸠”, 把“在河之洲”谐音成“在何知州 (家) ”, 可见春香对语言中的语音有着非常强的感悟能力。这话也使春香的性格特征毕现无余。那么在角色朗读中就要抓住个性化的语言, 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融入角色, 在角色入戏中培养语感。
五、对比朗读——在对比显现中培养语感
对比朗读首先要抓住字词或篇章的可比性, 或异中求同, 或同中求异。对比朗读有两种情况:
从小处看, 是词义对比。语感的培养, 并不意味着对字词的抛弃, 而是要从标点、字词、句子为起点, 来建构学生的语感
四级机考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余静姚脚女 (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330006)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一轮挑战。根据四级机考的要求, 对于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考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任务型教学的探讨, 找寻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四级机考;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
1. 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带来的挑战
2008年12月21日, 教育部规定的全国50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大学英语四级机考的试点考试, 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四级改革的序幕。与传统笔试相比, 四级机考的最明显差别就是考试的媒介由白纸黑字变成了电脑, 考生从头到位要面对计算机屏幕看视频, 听音频, 阅读文章和完成作文。这对于考生的电脑操作能力, 打字速度, 阅读屏幕的速度以及听力水平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然而除了考试形式的变化之外, 机考更是对于题型设计和题材选择做出了大手笔的改革。在所有的题型中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听力的部分, 其比重由原来的35%提高达到了惊人的70% (包括25%的听力理解和45%的听力综合, 听力综合又包含单项选择, 听写, 跟读, 结构以及写作5个题型) , 对于考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考察, 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级机考被分为3个部分。Section A部分是30分钟的“听力理解”, 包括两个新闻报道和三个长对话。新闻材料直接节选自VOA, BBC, CNN等英美国家著名的电台, 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以正常语速播报, 并夹杂了大量的专业术语, 对考生的耳朵和反映能力造成了巨大冲击。Section B部分是难度最大的听, 说, 写综合测试 (Integrated Test) , 时间是50分钟左右。考生被要求先看一段4到5分钟的视频, 视频内容同样直接来自英美国家电视图式。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心积其德义”。其中“求”、“欲”、“思”三词, 都表示一种愿望、想要的意思, 但如果把这三词交换来朗读、体会, 就可以感悟到:在音韵上, “欲木之长者”由于“欲”、“木”都是入声, 读起来比较费力, 不够通畅, “求流之远者”, “求”、“流”同韵, 读起来相当别扭;在语义上, “求国之安者”表示要借助外力帮助来求得国家的安定, 而“思国之安者”则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国家的安定。教师可以把这类词作为一个“语感培养点”, 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揣摩、欣赏, 经过多次诵读, 不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遣词造句的妙处,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这妙处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从大处看, 是篇章比较。既然“绝大多数的词, 像意识的差不多所有成分一样, 都带着一种情调” (萨丕尔语) , “词尚且有它的情调, 何况是一个句子, 一个言语作品” (《语感论》103页) 。不同的言语作品有不同的“情调”, 即使题材相类、文体相似。贾谊的《过秦论》, 中有“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一气呵成, 节奏强烈, 仿佛再现出秦始皇的威严气势;苏洵的《六国论》, 中有“诸侯之
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对仗工整, 对比鲜明, 仿佛看到了六国的奴才像和秦国的贪暴像;苏辙的《六国论》, 则纯属说理分析。三篇文章, 题材相似, 但通过对比诵读, 可以感悟到不同的“情调”:贾谊 (汉代) 的文章讲究韵味和气势, 苏洵 (宋代) 的文章兼得韵理, 而苏辙 (宋代) 台的节目, 看完两遍视频后, 考生被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5道单项选择题的选择。第二个题型是听写 (Dictation) 。从视频中摘出一段文字, 空出10个空, 按正常语速再播放两遍, 要求考生填入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 与四级笔试中的复合式听写题型 (Compound Dictation) 类似。听写题之后是一个10分钟左右的单词选择结构题。第四个题型是最具特色的跟读题。考试系统从Section A的听力材料中选出8个短句, 重复朗读两遍, 要求考生在12秒的时间内跟读复述出来, 这个题型不仅考察考生的强记能力, 理解水平和把握细节的能力, 还考察了口语发音水平。第五个题型是作文 (Writing Task) , 时长为35分钟。系统会把先前看过的视频截取一段再播放一遍, 然后再从这段视频中引出写作题目, 要求考生不但要转述视频提供的细节, 还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就是典型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 把听力和写作整合起来考察, 如果没有听懂, 就无法顺利完成写作。Section C部分是阅读理解, 包括两篇精细阅读和一篇快速阅读, 但都是通过电脑屏幕来阅读所有文章。
四级机考的推行, 可以说是一次颠覆式的革命,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英语测试向英语测试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同时它更具人性化, 更加客观, 科学和公正的衡量考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英语测试, 它必将掀起一次中国英语高等教育改革的风暴, 对改革中的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2. 任务型教学的特征与原则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approach) 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 是交际法 (communicative
的文章则说理有余, 韵味不足。在对比显现中同化或顺应已有的语感图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总之,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诵读,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以上只是几种常用的诵读方法, 而其它的, 如仿读可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起始读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收尾读能回应全文, 等等。各种诵读方法没有优劣之分, 就看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运用, 它只是方法论上的问题。重要的是对培养文言语感所要诵读的内容选择, 而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 , 7—9年级的学生背诵80篇 (段) , 合计240篇 (段) , 并推荐了120篇 (段) 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没有量的积累, 就没有质的变化。通过多种诵读方式, 让学生频频接触文言文, 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让语感能力潜滋暗长。
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产生的效果是教师单纯的“讲”所不能达到的。因此, 教师要结合学生语感水平、心理特点及语感的心理基础, 循循善诱, 把“诵读”寓于文言文课堂教学中, 在诵读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人的语感”, 最终“促进人的成长、发展” (《语感论》387页) 。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 篇9
那么, 如何让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版)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语文大纲”中也明确要求:“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 能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基本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断。”可见,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诵读教学, 古已有之。古人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 诵读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 我们回顾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轨迹, 却无奈地发现, 诵读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传统讲读教学盛行的年代里, 重分析, 轻诵读。而随着新课程实验中阅读教学的崛起, 教师、学生均忙于阅读文本分析文本, 诵读教学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加强文字语言训练的呼声里, 在多媒体广泛使用的课改中, 诵读教学的地位仍不见提高。如今, 许多语文教师忽视了对诵读的教学指导, 学生也慢慢地淡忘了诵读对自己语文学习上的巨大作用。课堂上、校园中, 琅琅的读书声已久违诵读, 似乎消失在现代教学中。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也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朗读能力很差, 一个班级能把一篇课文流畅地读完的同学寥寥无几。难道传统的诵读教学方法真的是到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而寿终正寝的时候?
究其原因, 舍弃传统的诵读教学方法, 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尽管我们大力呼吁素质教育, 但在相当的空间内, 应试教育仍客观存在, 各种为考试而教学的思想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克隆繁殖,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也以考试为最终的目的, 重视应付考试的语文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 沿袭了数千年的诵读自然而然地被锁在了深闺而无缘一露其惊世的绝颜了。而这样往往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障碍。
一、忽视诵读的弊端
1.教师的分析、学生的练习缺乏支撑, 学生的思维无法参与, 能力无法提高。教师分析过多, 学生就无暇感知那么, 教师的分析也就成了架空的分析。尽管有的教师也重视学生的课堂预习, 但由于预习的任务定位在解决知识性的问题上, 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还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即使为升学而硬着头皮听老师分析, 也会因思维无法参与而一无所获。
2.学生的情思无法投入, 学习兴趣难以形成。满堂烦琐的分析及练习, 势必把课文这个鲜活的整体变成一系列支离破碎的“碎片”, 学生在这些“碎片”的牵制下, 无法联系生活体验、倾注自己的情感披文入境, 无法进行审美体味。长期如此,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 甚至发展到反感、厌弃的地步。
3.影响说、写的能力。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 学生对书面语的口头感知强度就小, 口头表达能力就很难大幅度提高。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 学生头脑里就缺少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及事理材料, 语言组织能力差, 思维枯竭, 写出的东西肯定干巴巴、空洞洞。
二、指导和督促诵读教学
1.加大诵读的训练量。一堂课应保证一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 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通过读,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 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 强化记忆, 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 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 通过读,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
2.要讲究方法。语文教学最忌的是“万人一面, 千课一法”的教法。诵读如果不分文体, 不辨好恶, 一味地要求学生按同一模式去读各类文章, 那一定会使学生如坐针毡, 越读越烦, 久而久之就自然会失去读书的兴趣, 更不用说去猎取知识了。因此, 诵读一定要讲究方法。不同的文体, 诵读的要求也不同。
(1) 议论文的诵读。议论的语言功能是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讨论, 对人民群众起宣传鼓动的作用, 语言表达上以逻辑性和形象性有机结合为基本特征。一方面, 充足的论据、严谨的推理, 令人信服;另一方面, 也不排除必要的感情因素, 在理智上启发读者, 在感情上打动读者。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这类文章一般不要求背诵, 只要求在朗读上多下些工夫就行。在朗读这类文章时, 要依照文章的思想脉络, 总体上要求声音宏亮, 刚劲有力, 要把宣传、鼓动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以引起共鸣。
(2) 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这些文体的语言均属于散文语体。其特点是词语材料、修辞方式的选用都比较广泛, 句式灵活多变, 短句居多, 适当穿插长句, 结构自由。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背影》等。这类文章有的要求背诵 (或精彩片断或全篇) , 有的不要求背诵, 但要反复朗读。在诵读这类文章时, 语速或快或慢, 语调或高或低, 感情或飘柔似水、或激越奔放、或如泣如诉、或怒发冲冠, 都要随着字里行间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3) 诗歌的诵读。诗歌包括诗、词、曲。诗歌的语言集中凝练, 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 优美的诗歌还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诗者, 志之所言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毛诗序》语)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无论是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 旷达豪迈的写景, 还是上下几千年, 气雄万古, 风流豪壮的议论, 无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 表达了作者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中诉说了历代战祸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也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更是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诗歌一般都要求背诵, 在背诵时, 就要抓住其韵律与节奏的特点, 通过熟练的背诵, 达到了解诗歌“志之所言”的目的。
3.诵读要强化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 也得逐渐养成, 在没有养成的时候, 多少也用一些强制功夫。”这就说明, 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就必须进行强化训练。每一篇课文都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诵读, 重点课文、精彩文段还要背诵。每上一节新课, 课前一定要求学生预习, 上课时一定要先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试诵读老师课前布置的课文内容, 听他诵读, 语气、语速是否合乎文意, 断句、间歇是否合理, 口齿是否流利, 表情是否丰富。诵读得好的, 当堂给予表扬, 诵读得不合要求的, 就让他们反复诵读, 诵读到符合要求为止。每上完一节课, 一定要布置一些精彩文段让学生背, 下节课检查并给予评分入册。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自然会日诵不辍, 养成一种认真读书的习惯, 书中的知识就会读进脑里, 以后写起文章来就能够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总之, 诵读可以调动学生动眼、动口、动脑。要把握一篇好文章的整体、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一定要努力抓诵读, 重视诵读,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一旦学生领悟到诵读的妙处, 便会沉醉其中, 欲罢而不能了。读得多、读得好了, 语感便具备了, 语言材料也充实了, 再辅以语言知识的点拨, 何愁语文学不好呢?
摘要:诵读的重要性, 古人早有定论。汉代刘向说过,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 认清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重视诵读, 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谓诵读法, 就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 学生对课文作反复吟诵、体味, 然后感悟文章之妙的学习方法。它对领悟课文内容, 增强语感, 陶冶情操,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 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 也是语文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 2007, (5) :77-78.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 篇10
那么,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阅读的两种主要方式是朗读和默读, 但朗读的心理活动要比默读的心理活动复杂的多, 朗读首先是用视觉摄取外界各种信息的内化过程, 同时又是用口和脑外化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眼、口、耳、脑要同时参与, 协调一致。尤其是思维的重要器官——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摄取、分析、判断、感知、联想、想象的高速运动状态。与默读相比, 朗读对语言的领悟和感知, 不是弱化, 而是大大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抽象思维能力要强, 易于吸收较直观的感情的事物, 诵读正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活动营造出了较为形象的氛围或情境。这正迎合了学生阅读心理的渴求, 看到文辞优美的文章, 有些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 学生的探知欲望随诵读而产生和发展。
二、诵读能帮助学生存贮知识, 积累“说话”素材学语文, 用语文, 归根结底是为了“说话”, 话说的得当与否, 关键在于积累说话材料的多少, 积累主要靠记忆。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中学生正处在记忆力最佳的年龄阶段, 多读多背的结果是给他们营建了一座终生取之不尽的信息知识库, 古人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制而后识器”正说明了积累感悟的作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挑选出32篇文情并茂的文章, 让一个班的学生背下来 (每周一篇, 定期检查与反复检查相结合来督促) , 到了第二年发现该班的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明显优于另外一个没有进行此项活动内容学生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的文章或段落, 特别是近几年中考加重了这类题型的含量。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足够重视, 致使不少精美的文章在眼皮底下昙花一现, 学生少有印象而收获甚微。
三、诵读可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 增强用语说话的能力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力, 是一种语言直觉力。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靠长期大量的识记、运用、积累才能获得。语言大师叶圣陶、吕淑湘很注重口语的培养和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语感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明确, 越来越鲜明。当代语言学家更是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做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 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四、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通过诵读, 语言的外在形式、隐含的意义和各式各样的语言方式就会在大脑中出现, 就会对语言器官的形成, 积累形成刺激。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牢固的语言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生活化、日常化、熟练化、自动化便形成了语感。诵读的作品越多, 诵读作品的次数越多, 语感的培养和训练的系统就会越强。学生的用语说话的能力就会不断得以提高。
五、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陶冶其审美情趣文学作品的鉴赏既是一个对文学作品理解、消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审美者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进一步提高的过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一方面, 而这种素质的获得和提高, 诵读往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诵读, 可将无形的变有形, 无声的变有声, 抽象的变形象。在这种有形、有声、具体形象中学生可以去感知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 描绘的景象, 营造的氛围和意境。学生的思维就会随着诵读驰骋于音形义有机结合的或静或动的画面中, 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就随着诵读的日积月累逐渐提高。如朱自清《春》中描绘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等充满浓郁气息的画面, 如果不诵读, “大家”笔下的春之形, 春之声、春之味、春之韵怎能定格在学生脑海中, 摇曳在学生的心湖上?学生的审美情趣, 思想情操在诵读中获得了春风化雨般的陶冶。诵读这些声情并茂, 文辞颇佳, 文质兼美的文章, 文学欣赏和鉴赏的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分辨真善纯、邪丑恶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久而久之, 形成习惯, 坚持下去, 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不是没有可能的了。诵读, 语文教学中的一面镜子, 鉴镜反思;语文原来不是那样难, 那样枯燥。广大师生若能充分认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让诵读真正成为习惯, 成为爱好, 成为手段。那时“语文难学, 语文难教, 语文成绩普遍难以提高”的被动局面会被打破, 语文教学呈现一缕曙光。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多体验、感悟生活, 尤其是熟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更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 诵读不愧是诊治当前“语文难”的一剂良药。
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层次” 篇11
课例一:《诗人·领袖》诵读教学
这是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口一中杨爱彬老师,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东方班的培训活动中执教的一堂展示课。他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主要有:
导入(激情诵读《沁园春·雪》,创设情境)——诵读(第一次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准语气;第三次读要求读出情感)——品读(思考、讨论:①这首诗化用了毛泽东诗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发现吗?诗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毛泽东的诗人形象?②毛泽东有哪些伟大的历史功绩?诗中哪些句子对此有所体现?)——再读(把握情感,读出赞美之情)——拓展(找出毛泽东的其它诗作诵读、品味)
杨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诵读欣赏指导上,诵读指导凸显层次感,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体会。在读书中,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诗情,将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处。课堂结束了,笔者发现学生对诗歌的诵读“意犹未尽”,已经产生了好感。笔者想,虽然杨老师只是上了一堂课,但是学生学到的已经不是《诗人·领袖》一课,而可能是诗歌的诵读;虽然杨老师只是上了一堂课,但是影响学生的已经不是45分钟,而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课例二:《口技》阅读教学
这是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南国兴中学方仁艳老师,在海南省首届中学语文教师“十佳教学能手”决赛课堂教学中执教的一堂课。方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主要有:
初读课文:第一次读,读得沸沸扬扬——自由读,标出不能确定读音的字(正音);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大声齐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断句、把握节奏);第三次读,读得流利顺畅——轻声读,对照注释和《童趣》的翻译方法读顺全文(翻译课文,理解、归类本课的重点词语);第四次读,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课文(理解后读)。
再读课文:第五次读,读出层次——第二至第四段有明显的层次,你发现了吗?(学生发现:都是先写声音后写宾客的反应,先正面描写后侧面描写)第六次读,读出缓急——第二段、第四段从内容和句式上可读出缓急,你找到了吗?(学生指出:内容上写了很多声音“一时齐发”,语速要快;句式上排比句也读得快;声音很远、很少的,要读得缓一些)第七次读,读出“善”来——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读出“善”,你试试!(学生读读并说说口技表演者的“善”)
方老师教学的重点也在诵读上,读中理解,理解后读,诵读很有层次感,正如她最后总结的学习方法一样:读出语感、读出意义、读出内容、读出妙处。
海南省特级教师苏盛葵老师在评课时说:“如何朗读?不能干读,读得骨肉分离。最好是读中理解,理解后读,读出语气、语调、情感。”
足够的诵读才有更深的感悟
由此笔者感到,诗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读出好感。只有读出诗歌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有效感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音正句顺,读出语感 一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二要把握节奏,读出语气;三要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可以先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再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带动大家反复读,是激发兴趣的好办法。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读出情感这是诗歌诵读的较高层次。教师先要反复诵读,做好“范读”。教师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只要学生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
入景入情,读出美感 诵读不仅要读懂原诗,读出画面,读透意境,还要学会赏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要达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风格、意境和思路做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进行字词品味。
意犹未尽,读出好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对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自己愿意在课外再接触。就像杨老师和方老师的课一样,学生不仅愿意在课堂上读,还愿意把这种习惯延伸到课外。但愿我们的诗歌教学能够达到他们这样的效果。
反观平时的诗歌教学,重字词解析,轻诵读感悟,学生诵读往往只有两三遍,学生没有足够的诵读,缺乏层次感,必然难以理解诗歌的意境,难以感悟诗中的情感,难以感受诗歌的魅力,必然导致学生诗歌诵读兴致不高。这不得不引起教学者的思考。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一、反复诵读, 可以增强记忆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 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学生一开始学习语文, 教师就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 巩固记忆, 能唤起人们的感知和想象, 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 才能够背诵。大量背诵范文, 是中国人学习语文的一个基本方法。朗朗读书声, 自古以来, 无论是学本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 我们中国人都大量采用朗读这个办法。日本有一位心理学家, 叫高木重朗, 他曾说过:“一般来说, 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 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 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 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 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教材中有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要求学生背诵的, 在让学生默记后, 我进行检查时却发现有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总也背不出, 但让他们大声读后, 他们就能背下来了。
二、反复诵读, 能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由此可知, 诵读可使我们领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让学生进行朗读。只要这样, 学生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知识, 激发出思考的热情, 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例如, 朗读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所写的《春》时, 就会使我们感受到充满绿意、生机盎然、流光溢彩的春, 不仅让我们陶醉在这浓浓的春意里, 同时也让我们对前途、事业充满了深深地向往和无限的希望。
三、反复诵读, 能理解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并和作者的情感相契合。”由此可知, 诵读能使学生和作者同悲同喜, 达到感情的共鸣。例如, 在读《背影》中父亲那朴实无华又深情的话语时, 学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在读《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这两段时, 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那种极度悲愤的感情。也正是通过有感情地诵读, 学生体会到了“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情, 体味到了“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寂落寞, 懂得了“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拳拳爱国之心, 理解了《母亲》那至高无上的伟大的圣洁的爱, 理解了“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四、反复诵读, 能培养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规范和变化、语言色彩、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学生在听过、读过之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感觉。它既是经验的, 又是不自觉的。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 我认为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既包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运用语言而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又包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来分析、使用语言而形成的能力。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言为心声, 反复诵读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就能真正从感情上、直觉上、整体上认识、体验语文材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的, 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五、反复诵读, 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这些文章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用声音再现画面, 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 认识到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 感受到自然的美。例如, 《满井游记》一文中“高柳夹堤, 土膏为润, 一望空阔”“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等句, 通过诵读, 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初春的时候, 满井这的景色是长堤高柳, 大地回春, 空旷辽远, 柳条和麦苗让人感到一片生机。又如,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妆儿蹇者”“凡瀑沙之鸟, 呷浪之鳞, 悠然自得,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些语句可以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 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绘形绘色的朗读,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 这的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好文章。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能感染学生, 使学生入情入境,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还能使学生和作者一同走进美的境界, 产生美的共鸣, 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六、反复诵读, 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作文资料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朗读, 这样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并能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 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 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小石潭记》一文, 柳宗元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小石潭的清幽、寂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反复朗读“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等句, 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作者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寂静的景色和气氛, 并在写景中传达出了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感悟到其中写景抒情的妙处。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 甚至熟读成诵, 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 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样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而写出好的文章。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推荐阅读:
阅读教学之有效诵读07-23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08-19
阅读教学中的质疑教学07-14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06-05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08-16
化学教学中的阅读10-30
阅读教学中的三要素10-17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10-18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参与05-12
分享阅读教学中的体会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