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2024-10-22

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共12篇)

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篇1

朗读是一种艺术, 评价朗读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有效的评价过程就是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也就成了学生发展的资源。抓住朗读环节中“评价”这激励机制, 让学生想读书, 爱读书。

一、在评价学生朗读水平、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时, 老师要明确学段朗读要求, 才能科学评价

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提出了对朗读的要求, 在整个小学阶段分3个学段分别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第1学段 (1—2年级)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2学段 (3—4年级)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3学段 (5—6年级)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要学会确定朗读基调, 整体把握课文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中, 特别强调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怎样才算有感情地朗读呢?我以为:首先, 由题目入手, 从整体上把握朗读基调, 判断一下课文的体裁, 是写人的, 还是记事的;是写景的, 还是状物的?是散文诗还是古诗等, 然后泛读领略全文, 确定朗读基调:是高昂、是低沉, 是欢快还是悲伤, 是平缓或是充满激情, 再有机指导朗读。如, 小学语文第九册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 描述了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身处绝境也要坚持挖地三尺救回埋在废墟中的儿子的故事, 体现了父亲子情之深切、父爱之伟大和了不起, 从中确定本文朗读基调:低沉、悲壮, 而后有机指导朗读。

三、要正确选择朗读落点, 预设高效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 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 展开训练指导,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

1. 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 停顿比较复杂, 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 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 划分节奏、层次, 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 节奏划分、语调停顿很重要。反之, 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该句若划分不恰当, 在朗读教学时就会出现错误理解。

2. 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 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 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 就想到这不只是花, 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3. 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 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 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 ‘精彩极了’也好, ‘糟糕透了’也好,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 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4. 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等手法, 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 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这篇优美的散文, 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 从现在做起, 把握好今天, 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四、要学会朗读教学中的智慧评价

朗读指导与评价的主要形式有:一是教师读, 学生评, 旨在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听读的习惯;二是学生读, 教师评, 旨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朗读指导;三是学生互读互评, 旨在引导学生互相学习, 互受启发。

当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充满智慧的评价, 更为重要, 能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 一味地“你真棒!”、“太好了!”只会让学生觉得无味。在朗读指导中的, 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 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例, 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 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指导与评价的完美结合, 值得借鉴。

教学片断:“……为了整个班, 为了整个潜伏部队,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 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 直到最后一息, 也没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如果被敌人发觉, 还会夺下“391”高地吗? (生:不能) 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 (生:不能) 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 (生:不能)

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 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 指名读)

(生1读) 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

(生2读) 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 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

(生齐读这段话)

这位老师这种朗读评价“年轻的邱少云”,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朗读没有突出邱少云如果扯掉棉布后果的严重性。“慢性子的邱少云”, 这种评价让学生认识到, 自己在朗读时速度没有掌握好。经过这样的暗示, 第三位学生就把对课文的理解正确地表达出来了。于是, 老师评价“这才是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真是做到了教学无痕。

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篇2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臵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臵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篇3

关键词:评价 激励式 发展式 自主互助式 兴趣 能力

新课标大力提倡评价形式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这样的评价既关注了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学习过程,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等多种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去多方位,多角度采用恰当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持续发展学生的诸多能力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感悟,以供探讨。

一、 以激励式评价培养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过:“人类本性最深入的企图之一是被赞美,被钦佩和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情形,巧妙运用激励式评价艺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使得他们体验到自信和成功,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学习探究。

1. 善用表情动作激励评价

教师的亲和力体现在其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一位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的教师不仅可以为课堂带来和谐的氛围,还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克服心理障碍。比如,课堂上满含笑意的目光逡巡,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与肯定,激励其学习的专注。当学生害羞、紧张未能回答出问题时,教师期待鼓励的目光及微笑的提示会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逐渐自然应对,甚至会产生一种下次要表现更好来回报老师的亲切的情绪。另外,微笑着、夸张地一耸肩或微摇头(学生回答不符合要求时),翘起大拇指或拍掌(学生表现优异时),摸摸头,拍拍肩(与学生适时适地相处时)等等表情动作都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想学好学并学好。

2. 活用口头语言激励评价

当学生的发言正确,表达流畅,甚至只要有闪光点出现,教师即适时采用下列肯定式激励语言: “Very good!” “Excellent!” “Cool!” “Great!” “Good job!” “Well done!” “Wonderful!” “Clever!”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而当学生发言出现问题,如表达时语音语调、习语用法等不正确时,则采用暗示性激励语言:可以宽容的错误仍给与“Good!” “Ok!”的评价;而必须指出问题时,则使用“Please try it again!” “Will you please say it again!” “That’s not quite right, any answer else?”等等。这种评价学生心理上容易接受,并且会减轻学生犯错误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参与,更好投入到学习中。此外,当任务有点多、有点难度时,可迎合学生好强的自尊及虚荣心,采用信任式语言激励: “You are sure to do it!” “For you, is it just a piece of cake?” “It’s a little difficult, but I think it is easy for you!” 鼓励学生说出“So easy!” 之类的保证完成任务的豪言壮语,乐于完成任务。

3. 慎用书面语言评价激励

作业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简单的打勾“×”或seen或批阅日期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使用划横线或打圆圈代替“×”,维护学生的“面子”;加上赞扬性的批语如“Good!” “Very good!” “Excellent!”鼓励性的批语如“You made a lot of progress!”期待性的语言如“You need improvement!” “I hop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此类批语会对学生起到相当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 以发展式评价关注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这要求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评价的内容和活动中,综合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关注过程,培养学生诸多学习能力。

如作文教学活动中的发展式评价的实施。 (1) 学生在完成书面作文之后自评。 (2) 选定合作伙伴进行评价交流。同伴认真审查,找出错误的单词拼写、习语运用、句子结构、全文布局等,勾出喜欢的或优秀的句子,并对文章作出等级评定。 (3) 当堂朗读优秀作文或部分值得借鉴的句子。 (4) 还给本人后,学生修订上交。 (5) 教师再对作文者及评价者双面评价。此种评价方式让多方都获益,激发了学生全员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实践、探究和创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评价方式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多样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在活动中发展了学生活用知识、活动交际探究创新等多种能力。

三、 以自主互助式评价衡量结果,确立学习方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以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式参与,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其学习能力。同时,根据评价的结果,来确定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

1. 细化评价内容,自选评价方式

让学生准备评价手册,开展一课一自评、一单元一自评的评价活动。以表格形式展现。评价具体到学习内容;课堂表现;口语中的对话表演,小组活动参与,任务汇报;听力中的听力训练,听写;作文;单元测试等。手段可用语言式,如excellent, very good, good, need improvement, poor等。表情式如双笑脸,不笑脸,苦脸等。符号式如5个☆,4个☆,3个☆,2个☆,1个☆。数字式如100,90,80……学生自行挑选喜欢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以小结归纳方式针对不确定努力方向。教育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自我评价既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也能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肯定自我,在学习中不甘落后。

2. 客观真实互评,重视潜在评价

来自平等关系的同学间的评价,会让学生重视到斤斤计较,进而做到慎之又慎,客观真实。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也发展了合作交流、积极思维、辨别对错的能力。互助评价有两人互评、小组互评、全班集中评等等。方式可采取类似以上自评的方式。以书面表格式真实评价或口头给与“good” “great”之类的评价,说说同学值得借鉴之处如某一精彩的句子等。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到一种潜在的评价,重视并善加运用。如对话表演,有些教师习惯先点优生做示范,在让其他学生模仿。时下的学生有表现欲,但超过其他的学生的愿望更强。优秀生的表演让他们有了一个潜在的评价,即他们真厉害,我超不过,索性不发言了。课堂出现沉默。此时,有经验的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情绪上的安抚: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也有你的风采,鼓励其他学生踊跃发言。教师也可更换另一种操作模式:先让中等生发言,学困生随后,再以优生结束。这样更好地消除学生内心对同学高的评价之后的畏难心理,体验到自我成功的满足感。当然,教师对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标准的评价也起着积极作用。

3. 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新课标的一条重要评价原则

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和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都属于形成性评价的范畴。由于小学课程的内容侧重于听说,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多以课堂学习活动评价为主;初中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师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愈加丰富,如学习档案、访谈、学习效果自评等。评价方式的改变容易使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更要像一个教练,而不是一个裁判,不能满足于只给学生评定一个星级或一个分数,应更多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细致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中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的策略,不断取得进步。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篇4

一当前教师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1. 评价存在片面性

当前, 部分老师还没有真正的从应试教育的阴影里走出来, 尽管知道新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内心还是希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因此,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 仍然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不多, 这是片面的,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 但有时候的学习劲头是很足的, 他们是很希望被老师发现、表扬的, 如果老师视而不见,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相反, 老师及时发现了, 并表扬了他们,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长期坚持下去, 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一定会变好的。

2. 评价的语言单一

不少老师也知道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 但评价的用语比较单一, 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发现, 不少老师主要用“对”或者“很好”等词语进行激励性评价, 整个课堂上, 多数的学生都是得到这样的评价, 这样的用语对学生来说很“廉价”, 而且反复使用, 根本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没有把握时机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把握好时机, 及时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果老师过早地进行评价, 学生会感到压力, 不自在, 甚至产生思维的障碍;如果过晚进行评价, 学生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行为, 对自己的回答产生怀疑, 学习积极性同样会受挫。

二提高教师的评价艺术

1. 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作为新课程教学的老师, 应该知道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作用, 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 教学评价不仅要以激励评价为主, 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在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前提下,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评价, 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

2. 语言要丰富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要组织好自己的用语, 尽量采用合理而准确的语言, 让学生听了以后, 立即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好, 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从而能真正地发挥老师的评价作用。例如, 在进行《北大荒的秋天》朗读时, 某个学生用清澈的语言, 富有感情地朗读:“小河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后, 老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非常棒, 听了你的朗读后, 我们仿佛已经身处于北大荒的秋天里, 看见了清澈的小河与河中的小鱼, 我想, 其他的同学, 也被你的像播音员一样的声音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评价, 用词不多, 但很准确, 能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 也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3. 方式要灵活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还应该注意灵活性, 不能刻板。比如, 有个老师请某个学生朗读《拉萨的天空》的第三段, 但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听讲, 朗读了第四小段, 此时的同学会取笑这个学生的。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也是时常发生的, 那么, 老师最好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评价呢?是鼓励他读得好, 还是批评他心不在焉呢?此时需要老师采取灵活措施, 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刚才是老师没有说的很清楚, 所以导致你读错了段落, 不过, 你刚才读得非常好。这样的评价, 不仅能使课堂回归正常轨道, 还能巧妙地化解由于学生读错课文而导致的尴尬场面, 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学生是心存感激的, 以后会改掉不认真听讲的毛病。

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时候, 不一定非要用语言来进行的, 可以用个眼神, 也可以用手势。比如, 学生表现确实非常好的时候, 可以向他竖起大拇指,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与表扬。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也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没有融入自己的感情, 常常被学生误认为“作假”, 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很不利的。一般说来, 表扬性评价相对来说要好说些, 批评性的评价, 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 教学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如何利用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提高教学评价的艺术, 是值得每个老师进行研究的课题。

摘要: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师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的评价艺术, 做好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

阅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篇5

咸丰县民族中学 马素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指的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杨振宁也说过:问题提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主问题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促发提升,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只有老师充分的预设,有效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才能实现与文本共舞,才能实现课堂高效。

一、什么是主问题

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琐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即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 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的设计。

二、主问题的特征:

(1)从设问内容上看,主问题是经过精心思考概括的,是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而非用“是否”来简单回答。

(2)从设问时机上看,主问题是有意安排的具有一定思维科学顺序的,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而非随意地一时兴起。

(3)从设问效果上看,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牵引力,并能形成教学活动板块,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而非转瞬即逝。例

李秀琼老师《猫》主问题设计:

(1)课文写了三只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着重写了第几只?(2)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究竟怎样?为什么更难过得多?(3)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你曾经冤苦、误解过别人吗?你此时最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 例:陈中华老师《观舞记》主问题设计

(1)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2)作者是怎样描绘印度舞蹈的“飞动”美的?

(3)文章通过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你认为她们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的惊人,如此的优美的原因是什么?

(5)冰心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和自己的赞美之情吗?

李老师和陈老师设计的主问题,便充分体现了以上三个特征。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思考概括的,有一定的科学顺序,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牵引力,形成了教学活动板块,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三、如何进行主问题设计

1、从整体阅读而言,分初读阶段、主体阶段。

(1)初读阶段:以问题牵动对全文理解,凝聚阅读兴趣,提高品读质量。例: 课文写了三只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着重写了第几只?(《猫》)例: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观舞记》)

这两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交给学生初读任务,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凝聚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

(2)主体阶段:以问题形成教学活动板块,形成清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参与讨论。例:

《观舞记》主问题设计

板块一:自读感知

观舞之美

1、请找出文中关于舞蹈描写的语段。2、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

板块二:理解感悟

寻舞之美

读课文11-18段范读,寻找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以“我认为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你看

”的句式表达出来。

板块三:合作探究

求美之源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你认为她们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的惊人,如此的优美的原因是什么?

板块四:质疑升华

探舞之魂

冰心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和自己的赞美之情吗?请同学们结合最后两个段落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对印度舞蹈的热爱,对印度人民的热爱,对印度文化的热爱。对生命与心灵的悦动与狂欢的赞美。陈老师对这一课的主问题设计,便是以问题形成教学活动板块,形成了清晰的教学思路。„板块式思路‟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呈„块状‟。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使用板块思维,能让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最终达成课堂高效的目标。

2、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略)⑴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⑵可从文章的结构角度。⑶可从语言品析的角度。

⑷可以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入手。

(5)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四、设计有效“主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活动有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对全文的感知感受;其次对局部及细部进一步感受揣摩;然后对全文的整体理解进而进行评价赏析。李秀琼老师在教学《猫》这一课中所设计的主问题,便体现了这三个步骤。比如第一问题“课文写了三只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着重写了第几只?:便是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究竟怎样?为什么更难过得多?”便是对文章局部及细部进行感受和揣摩。第三个问题“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第四个问题“你曾经冤苦、误解过别人吗?你此时最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便是对全文整体理解而进行的评价和赏析。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看提问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的“主问题”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中华老师在教学《观舞记》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学生便会很快进入到文本中,搜寻“目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说出“飞动美”这个词得到老师肯定之后,兴趣渐浓,然后陈老师顺势抛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找出写舞蹈美的段落和句子,然后说出作者是如何写的,并用“我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你看

”的句式表达出来。学生细读文本,积极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得出了“美在形体,美在服饰,美在心灵”等答案,在陈老师的不断点拨和肯定中,生的探究欲望也越来越浓。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便能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自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3、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

在李秀琼老师教学《猫》这一课中,他问学生: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究竟怎样?为什么更难过得多?他用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由思考猫引到思考人的方向,学生通过探究,便明白作者并不仅仅是在写猫,更是在写人。由猫的悲剧反衬出人对待事物不平等的心态,然后得出关爱生命,同情弱小这样一个主题。而李老师此时并没有停下来,他又让学生去评价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于是学生的思维又得到进一步的牵引,他们又从文本中收集信息,说出了“主观臆断、知错能改、善良”等词句,这又让学生从做人方面获得了收获,他们思维深度也得到了拓展。李老师设计的几个主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而最终走出文本,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思维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活动交流中迸发的思维火花点亮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老师范读更让课堂的语文味儿十足,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明理,充溢着阅读的感性与思维的理性交融的勃发之气。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问题牵引,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交流,在问中理解,极大地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潜能被唤醒,既训练了听说与读思相结合的能力。又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艺术浅析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27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越来越少,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有的教师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其实不然,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不是主要因素,而与教师的评价息息相关。要知道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有可能让学生终身受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讽刺,会让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评价的效果,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心呵护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后,总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语文新课标也强调,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采取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鼓励评价为主,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学生的优点,客观分析学生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尽可能地少用或者不用否定性的评价语言,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看到希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温暖的眼神去鼓励学生,用甜甜的微笑去引导学生,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尤其是后进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勇于探究问题。当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价值时,要及时予以夸赞:“你真棒,能够发现这么独到的见解。”学生听到教师这样的评价以后,自然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良好效果。

二、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一般是在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或者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做到客观公正、科学适当,切不可敷衍了事,应付学生。否则会极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起不到评价的真正作用。教师要及时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消除学生身上的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对于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课堂评价要具有真挚性。在语文教学中,感悟能力一般的学生在班级内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认真努力,学习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时候他们所释放出来的学习潜能就会向优秀生靠拢。当然,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评价能认识自我,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教师对他们评价的时候,要侧重于对他们学习态度方面的表扬,对他们学习方法要有所点拨和点评。抓住机会,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大力表扬,通过激励性作用,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大胆想象,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强。

3.对于优秀生来说,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要有启迪性,因为优秀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并且他们的学习方法有效,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希望能突破教材的限制,超越其他同学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从而得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新知识,感受到超越其他同学的快感,并能享受到探究新知时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超越简单的知识层次,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教师要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从个性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给了他们继续努力奋斗的目标,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三、作业评语,讲求实效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给学生的作业写上评语,是每个教师应做到的。学生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智力不同,能力不同,再写评语的时候要因人而异,要注重挖掘学生的优势,找到各自的闪光点,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中肯、合理的作业评语,好像一缕春风,能化解师生沟通中的块垒,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好的评语给他们勇气和力量,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与教育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个男生语文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稳定,总是呈波浪型,这次语文成绩考好了,下一次语文成绩肯定会下滑,通过了解我得知,每当他考试成绩优秀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语文学习不再踏实认真,只有等下次考试退步了,才会有所警惕,重整旗鼓,努力学习。因此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中不断循环。因此,我在批改他的作业的时候,也会不断给他敲警钟,写一些评语,比如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教师的作业评语,他开始严谨起来,在以后的考试中,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毋庸置疑,真诚、善意的评价语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给语文学科带来的益处也是有目共睹的,学生也会喜欢上这个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语文学科。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评价语言幽默风趣,能为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情真意切的评价语言,能温暖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启迪。

参考文献:

[1] 龚秋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教育评论,1997(2).

[2] 洪可为.让你的课堂评价语言充满魅力[J].生活教育,2009(3).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7

一、牵一问而动全文

这“一问”即“主问题”。它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同学们进入到全篇课文中去的“大问题”, 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脉络、人物、表情达意的手法等等。主问题就像一张网的总绳, 总绳一提, 就把课文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 把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拎出来, 提醒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

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可设置主问: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一句中异在哪里?”以此问牵

动全文, 既触动了学生深层思维, 又把文章中岳阳楼一阴一晴的独特景象和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精神境界连缀起来, 迅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又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 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 所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全文中的笑。一问激起千层浪, 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把学生引入了课文, 引到了专心致志的阅读境界。经过对课文整体的研读提炼, 学生找出了十多次笑, 并把它分成了四类:一是咸亨酒店顾客冷漠、无聊的笑;二是咸亨酒店掌柜冷酷、自私的笑;三是咸亨酒店小伙计解脱、解嘲的笑;四是咸亨酒店小孩子们天真、幼稚的笑。像这样“一问牵全文”的主问, 是教学过程的开始, 是思维炸药的引线, 学生在这个“抓手”的引领下, 体会到了“笑”犹如调料, “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 “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 “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通过“笑”这个突破口, 读出了作者所揭示的主题, 强化了这悲剧带给人们的思索。

实践证明, 这些主问题的提出, 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学习目的, 把学生注意力牵引到了课文的重、难点上来, 能让学生认真阅读, 潜心思考。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 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 要尽力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穿起来的线, 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二、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种提问方式即“追问”。它是以深入为方向, 以思维走向为路线, 发挥老师主导性, 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具体地说, 就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时候, 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表面的,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 类似于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而再, 再而三, 让学生步步寻思, 将问题深化, 从而理解得更加完全、具体、透彻。

比如《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 我就采用了追问的方式。

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故事内容。

生: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

生: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师:那她姐姐为什么不去呀?

生:没她勇敢。

师:那从中可以看出木兰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生:关心国家安危, 体恤父亲年迈体衰;深明大义, 忠孝两全。

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且追问内容出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发展。

又如在《芦花荡》的教学中, 赏析老人这一形象时, 我设置的主问是: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 为什么?学生结合课文讲得头头是道, 可总是在一个层面上打转, 为了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索, 我又追问:老人有没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有学生心中原本就存有这样的疑问, 认为老人过于自信自尊, 还害得小姑娘受了伤, 由此课堂自然进入了更深一层的研读。随着研读的深入, 学生发现了三个“不怕”, 再联系“柔和”一词以及文中对老人的外貌描写, 学生由衷地感慨:文中的老人的确自信, 但真正使小姑娘受伤的不是老人的自以为是, 而是老人对孩子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点使老人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不但不应该成为让他们不喜欢的理由, 相反该是最让他们喜欢的地方。老师在课堂上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追问, 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 而人物也随着对话的深入显得更加丰满, 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总之, 采用“追问教学”, 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各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教师面对这种“意外”要迅速进行反思:这个想法是否更有价值?顺着这个思考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等等。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对这些“意外”进行“过滤”“整合”“追问”, 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推进教学。

三、另辟路径, 放飞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 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爱莲说》教学之后可以这样创造性提问;“作者非常喜欢莲,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某些花草树木特别偏爱, 也同样会有一定的原因,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喜欢野草, 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的喜欢腊梅, 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有的喜欢青松, 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 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的提问, 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又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想修养受到了熏陶。

又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 可以创造性地提问“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在《皇帝的新装》教学后, 可以提问“游行结束后, 皇帝回宫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在《斑羚飞渡》教学后, 可以提问:“飞渡场景中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幕?我们人类自身有这样催人泪下的情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和加宽, 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再造想象, 跳出课文, 走向生活,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阅读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篇8

一.理解文意, 适量点拨。

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 如何让学生准确的理解文意又是阅读教学的难点。用新课程理念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当好“引导者”, 适量点拨。

首先是紧扣文章主旨筛选有价值的, 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现题旨之功, 更有聚光凝神之能, 而且能起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 首先要指导学生抓住“笑”这个不起眼的词。“笑”是作品的“文眼”, “笑”贯穿全文。孔乙己从笑声中登场, 又迎着笑声走向死亡。这还不够, 还要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语句, 选择开头时“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 立片言以居要, 使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 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理解了孔乙己这个人物本身, 还没有真正理解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 教师还应从孔乙己死亡前看客的嘲笑中点拨:“周围的看客对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其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从而为学生指出一条思路:社会存在和人们意识之间的关系来深入思考。沿着这条思路下去, 学生很快就懂得了:是封建制度、封建统治使“周围的人”麻木愚昧, 失去了理智。学生弄懂了这些, 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这种点拨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欲望。

其次, 在精讲课文中设置一些细节进行适量点拨, 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 全方位理解文章。如教《火烧赤壁》一课, 教师在结尾时启发:“打完这一仗, 得好好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周瑜, 你怎么总结获胜的经验?如果你是曹操, 你应当汲取哪些失败的教训?谁愿当周瑜?谁愿当曹操?”同学们兴趣盎然, 纷纷登台,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这场战斗。这个巧妙的教学语言细节设置, 活跃了课堂气氛, 突出了教学重点, 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疑难, 适时点拨。

掌握了关键语句、重点段落, 并不意味着解决了阅读的所有问题, 文本中还有许多的疑难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去化解。

阅读教学中的适时点拨包含三层含义: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不能解决时, 教师要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 点明知识理解上的关卡, 拨繁为简, 化难为易,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继续进行。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犹豫不决时, 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 采用艺术化的点拨, 指出解决疑难的方法。第三方面是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 教师能迅速捕捉时机, 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 其教学的疑难点在如何评价鲁达这个人。学生在自主评价时, 很容易进入两个极端, 要么认为鲁达力大不吃亏, 仅仅崇拜其武力;要么认为郑屠不识时务, 死的冤枉。这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 先要学生重点复述课文的以下内容:酒楼会友、开始诉苦、旅店送行、拳打郑屠、智走他乡;接着要引导学生围绕“打”来分析:谁和谁打?为什么打?怎样打?打的结果怎样?打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逐步扩大, 逐层深入, 能与学生的思维和谐地统一起来, 让学生不停地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展开, 从而正确把握鲁达仗义疏财、同情弱者、惩罚恶霸、粗中有细的人物形象。这种适时的点拨就是一座桥, 能沟通师生的情感, 贯通新旧知识, 连接文本与学生, 衔接课内和课外。

三.挖掘美感, 适度点拨。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不仅要求学生把握理解文意的方法和掌握解决疑难问题的手段, 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欣赏文章中的美, 挖掘课文中的美。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 由于这一题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大, 教学时, 应采用逐步点拨、逐层挖掘的方法, 先介绍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史实, 让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再让学生看文题“最后一课”, 体会贯穿全文的情感———亡国、失去土地、连语言也要被德语替代, 这是多么的不幸, 多么的悲痛!继而教师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三小节, 特别是“法兰西万岁”几个字, 然后略加点拨, 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表面是在写最后一课上发生的一些悲剧性的故事, 而实质上是为了表现法国人民在国破家亡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 要像指路的明灯, 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如教朱自清的《春》, 教师和学生共同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咬文嚼字, 深究一番, 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 春日融融, 春水涣涣, 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要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 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 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 使学生比较自如地联想到春天的色彩, 体会到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美感。

阅读教学中的点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点拨是一把火, 能促使学生的思维熊熊燃烧;点拨是一座桥, 能让师生互动,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点拨是一盏灯, 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去创造美。

曾繁平, 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教师。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 点拨更是一种艺术。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进行点拨时应做到以下三点:一.理解文意, 适量点拨;二.解决疑难, 适时点拨;三.挖掘美感, 适度点拨。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9

一.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1.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 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 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 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 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 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 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他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 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 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 把竹柏影比作藻荇, 从问 (2) 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提问,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 就是变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 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 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 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 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 品味诗句, 这一曲问的妙处, 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4. 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 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 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 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 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 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 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 然而它每况愈下, 失去自我, 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 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5. 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提问的繁杂细碎, 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问设计的不周, 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 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 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 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 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 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 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 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 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 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 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 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故乡》一课, 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 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 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 故乡的人也变化了 (闰土和杨二嫂) 。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 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 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 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 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 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二. 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 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 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评价定型呆板, 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 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 就是刁钻古怪, 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 答题时稍有不慎, 就受骗上当, 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 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 如果学生不肯“就范”, 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 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 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 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 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 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

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 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2. 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 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 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 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 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 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 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 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初探 篇10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无度、低效”的现象。

(一) 量高质低的提问充塞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经常把一篇很好的文章大卸八块, 提一些零零碎碎的毫无意义的问题。例如, 在教学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将军的信》一文时, 有个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了第5~10自然段后提出了8个问题, 其中三个是: (1) 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 (2) 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 (3) 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 作者持什么态度?且不说劈头盖脸的8个问题学生如何招架得住, 单说这三个看似严密实则肤浅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 尤其是第三个问题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时候已涉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 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 这样反复提问价值何在?教师零零碎碎地问, 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教师教得七零八乱, 学生学得糊里糊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没有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升华, 一堂课下来, 学生就像被牵着鼻子的牛, 虽然也吃到了草, 但草质的好坏不容选择, 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多少提升的空间?

(二) 重教轻学的提问普遍存在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关注的更多的往往是教学形式, 在备课时对“教师如何教”想得特别多, 而对“学生如何学”则思考得比较少。课堂上看上去教师问学生, 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因为这种提问应答实际上只是为教师的讲做铺垫, 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听, 根本谈不上质疑问难。这样重教轻学的缺乏艺术性的提问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造成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种种随意、无序和低效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所以,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投出具有艺术魅力的问题之石, 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学《故乡》时, 请学生讲:“假设水生的儿子长大后回到了故乡, 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家乡的人们又如何评论当年的闰土、杨二嫂和‘我’?”这样巧妙的提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 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所以说, 教师的提问艺术对引发学生的思考、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研读的兴趣并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意义重大。

二、怎样做到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化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直接取决于提出问题的性质和方法。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教学艺术。

(一) 精心设计提挈全篇的问题

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往往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 使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假如一节课中, 教师能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 则可以收到“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 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李镇西老师教学《孔乙己》一课, 用关键的提问作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探究。李老师用“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 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很好, 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 都顺势牵了出来。

在《芦花荡》一文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___的老头子, 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这样在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时就可以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和环境的侧面烘托来着手, 阅读教学自然就重点突出、不蔓不枝了。

教师提挈全篇的问题设计, 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再是“咀嚼教师阅读之后贩卖的残渣”, 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 使他们对课文的解读不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 而是全局的。

(二) 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一气呵成、环环相扣的问题, 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把握。

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 教师提了这样三个问题: (1) __的济南的冬天 (从哪些事物表现出来) ; (2) 我从__句子 (词语) 体验到了老舍对济南冬天的___之情; (3) 品一品老舍散文语言的特点。教师从济南冬天的特点入手, 接着揣摩语言表现的特色, 进而领略老舍散文语言的特色, 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 体现了思维的梯度性, 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沉浸到了文章中去, 一层一层地挖掘出文字的美丽。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也使学生有话说、愿意说。

再如, 教学《〈傅雷家书〉两则》, 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 用“我读到了父亲的__, 他在信中这样说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阅读感受; (2) 根据“我从课文中看到一个的傅雷;我从书中看到一个___的傅雷;我从资料中了解到一个_________的傅雷”这个句式, 阐述自己的阅读观点, 评价自己心目中的傅雷。两个问题从文本的理解、感悟到语句欣赏, 再到个性评价, 由浅入深,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递增。

(三) 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且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 培养聪明人。”因此, 从这点出发, 笔者以为课堂要巧妙施问, 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孔子语) 。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 且有一定难度,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乐于思考,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大家说说, 谁在‘叹惋’?”一学生回答得非常好, 他认为应该是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理由是“皆”是“都”的意思, 说明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 却听到外面那么乱, 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中, 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 所以也感到惊讶。由此可见, 这类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也乐于动脑探究。学生思考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有味, 学生的深层次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也能得以提高, 而这又无形中给了他们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也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越来越深化的问题, 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且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 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点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点拨;引导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早已成为过去时,学生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型,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运用教学的“点金之术”。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使学生智慧的火苗在悄悄一“拨”下熊熊燃烧。

一、“点”在“一知半解”时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内容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真正深入到词句中,领悟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如赏析《济南的冬天》中的句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学生分析说:“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我没有停留在学生解读的表面,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这里是将水人格化了,不错,但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写‘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我继续追问:“文中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绿写,由‘绿我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有一个思维敏捷的学生抢着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当然是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通过点拨,学生领会了词语的真正内涵,领略了名家遣词造句的妙处。

二、“点”在“欲说无言时”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时会感到很迷惘:已有所发现但不能说清楚,心有所悟但苦不能言。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两种原因: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二是对表述的内容还不十分清楚。这时,教师就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在教《斑羚飞渡》时,学生虽然也能感受到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但总是解读表达不到位。鉴于此,我用动画虚拟了飞渡的过程。通过情景,努力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似乎触摸到一点文章的灵魂了,我趁机发问: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了面对死亡的老年斑羚的从容表现:“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的场面?学生看到我虚拟的场面,都惊叹不已,略一思索,有的学生答:“体现了斑羚在危难中的智慧和勇气。”有的学生答:“表现了老斑羚自我牺牲的精神。”有的学生答:“老斑羚的从容镇定是年轻斑羚的表率,也是一种种族的荣耀。”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纷纷表现了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本的多角度的解读。学生的思想也深深地受到震撼:这在人类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我们人类要向动物学习。我又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篇文章中,人类扮演怎样的角色?学生联系课文,稍作思考后回答:“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人类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我因势利导:“我们人类应该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但被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的智慧、勇敢、牺牲精神所折服,而且对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三、“点”在“各抒己见时”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平等对话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教师就要发挥点拨作用,使学生对事物、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

我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模仿电视《实话实说》栏目,老师采访,请学生选一个角色来模仿,“我”、万芳、爸爸、妈妈。通过采访你将会对大家说点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在经过自己酝酿四五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我抓住这个契机问“妈妈看见孩子哭着跑出去,你有什么感触?”扮演“妈妈”的学生回答:“虽然看见孩子哭,我心里难受,可是羚羊又是那么的贵重,俗话说得好:‘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此话一出教室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分明代表着社会中一部分拜金主义者,不懂得尊重孩子之间的友谊。我接着采访扮演“我”的角色:你认为是友谊珍贵,还是钱财珍贵?学生答:“因为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比纯真的友谊更可贵的东西了。这道出了纯真少年的心声。”我又采访了“爸爸”,“爸爸”回答说:“那么贵重的东西应该征求父母的意见,自作主张就是不尊重父母。”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引导说,这件事情文中的“我”与爸爸、妈妈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思考一下,双方到底哪里做错了,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去体会、理解对方。经过一阵沉默后,有的学生说:父母与“我”之间缺乏沟通,如果父母事先说好羚羊木雕的贵重,“我”是不会擅作主张送给别人的。有的学生说:“我”做事情考虑不周到,送东西给别人应该征求父母的意见。教师补充说:这也说明了无论是与父母之间,还是与老师、同学相处都要注意沟通,以免产生误会。经过教师轻轻一点拨,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透彻了。不单单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而是深入到文章的内涵。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点拨艺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分析的技能。而且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个性。虽然有时候学生的感受、理解比较肤浅、片面,会与老师有很大不同,甚至相悖。我们老师也应俯下身倾听,与学生平等对话,应热情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畅谈体验,展现个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艺术 篇12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艺术,教学有效

在新课改理念下,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更是作为一个教师应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学校紧紧围绕这一热门话题, 进行了“‘38+7’, 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38”即课堂38分钟的常规教学, 凸显精讲精练的教学理念;“7”即课堂7分钟的学生综合性练习, 凸显当堂训练、当堂巩固的教学策略。在学校大课题的教学背景下,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践行“‘38+7’, 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特别是如何实现38分钟常规教学的高效呢?本人认为,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巧妙得当的引导艺术。一个教师对于课堂的作用, 宛如行军布战, 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如何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透彻地领悟, 关键就看教师的引导。然而,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 却扎扎实实地考验着一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在此, 就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悟到的而且自觉有效的一些引导艺术, 作一简要介绍。

一、引导艺术之换位移情

换位移情就是以作品中的主人公自居, 根据作品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进入情境,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在体验中要引导学生努力用心灵去感应, 使体验主体与作品主人公的距离逐渐缩短乃至最后消失, 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温庭筠《望江南》是一首表现思妇盼归主题的作品, 它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差距甚远,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呢?我运用了换位移情的方法。首先是换位, 让学生穿越时空, 把自己当做是诗中的那位女主人公, 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教师提问:又是新的一天到来了, 你的亲人仍旧出门在外, 因为路途遥远, 信息不通, 所以他虽无归期, 却又有随时随地, 突然回家的可能。今天他也可能回家!想到这里, 你马上开始精心准备, 请问这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 教师再问:精心准备好, 你出门来到了望江楼, 这是极目远眺的好地方, 这时你远远地看到天边有一叶扁舟过来, 你心中会怎么想?教师再问:船越来越近, 终于来到离你很近的地方, 然而船始终没有要靠岸的动静, 而你怎么也看不到你要等的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遗憾失落。) 教师又问:远远地又过来了一只船, 驶到近前又没有你要等的人, 从早上到中午再到黄昏, 驶过的船儿千千万, 却始终没有等到他的到来。面对即将落下的夕阳和一片浮动的江水, 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明确:失望至极, 沮丧万分。) 在这样的教学中, 我运用换位移情法,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想人之所想, 念人之所念, 达到了与诗人同悲同喜、融为一体的境界。

二、引导艺术之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本是个贬义词, 指过分斟酌字句, 不注意精神实质。但在我们语文课堂上, 它是一种引导艺术, 指在语文教学中, 以言语形式的教学为核心, 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 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 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这样的咬文嚼字, 既远离于空洞的理性分析, 也不同于僵化的知识教学。而我认为, 咬文嚼字最简洁的途径就是删除和替换。 (1) 删除一些内容, 然后与原文比较、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便是删除法。《秋天》一文, 作者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了三幅农家生活的画面, 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诗分别是“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呢?我在教学过程中, 是这样设计的。提问:请大家看第一句,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能不能删去其中的“栖息”二字, 为什么? (请同学反复朗读感受, 前后讨论。) 然后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另外两句, 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用别的词句替代原文词句, 再比较前后的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就是替换法。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是这样加以引导:“‘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喝。’一句中‘踱’字改为‘走’字, 你认为好吗?”学生讨论交流, 反复琢磨,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踱”的效果更好, 因为“踱”的意思是步子慢, 架子大, 表现出长衫客有优于短衣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他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优越感, 而“走”则非常平淡, 表现不出这样的内涵。

三、引导艺术之品读标点

语感的训练, 不仅要关注字词句段, 也要用敏锐的目光关注标点。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 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 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 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标点的表达作用, 善于发现标点上的亮点与深意, 以自身的细读体验引导学生的细读体验, 使语文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以《故乡》一文中的省略号为例, 作者在刻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时各用了4处和9处的省略号,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这样引导:“虽同是省略号, 但前后的传达出的信息是否一致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1) 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时所用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说明少年闰土的心中真的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 他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无忧无虑。一个天真活泼、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2) 刻画中年闰土的形象时所用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他命运悲惨、生活贫困但又痛苦难言。他的思想完全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 他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 真的成为了一个迟疑麻木的木偶人。标点是有“意”的, 它所表达的“意”, 相对于语言文字往往是抽象模糊的。但只要引导学生去静静地思考、咀嚼, 便能真正读出它的魅力和神韵。

四、引导艺术之知人论世

许多文章, 尤其是现实性较强的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 其思想内容紧紧和时代相联系, 不交代背景就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而如果在教学时有意识地予以提示, 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散文, 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 而引发的是对生命的感慨。作者宗璞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 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创作中也表现出情感表达特有的细腻与含蓄。如:“流着流着,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再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些句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理解上存在难度那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在教学时本人想到利用宗璞创作背景来引导: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处境?本文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利用多媒体显示:“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 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 作者非常悲痛 (1982年10月小弟病逝) , 徘徊于庭院中, 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 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 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于是写成此文。1966年至1976年, 是十年浩劫的时期。宗璞一家受到迫害, ‘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粉碎‘四人帮’, 拨乱反正,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 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 就会明白, 紫藤萝的命运, 从花儿稀落到毁掉, 到如今繁花似锦, 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学生在课文本身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的印证下,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纷纷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知人论世的引导艺术, 启发了学生的多向度思维, 使学生对课文的解读独到而且精准。

五、引导艺术之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的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思想的教学思想, 它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简明扼要的图形、文字、符号或图像等体现、展示出来, 突出重点难点, 以便直观形象、完整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图文并茂直观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采用这种引导艺术,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王湾《次北固山下》有一句诗很有名,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 这句诗中的“生”字学生在默写时很容易写错别字, 写成“升”,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记住它的写法呢?我在上课时就采用了图示法引导:出示地平线, 太阳从地平线下到地平线上, 此谓“生”, 意为“出现”;太阳从地平线开始往上移动, 此谓“升”, 意为“上升”。经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对“生”有了直观印象, 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自然也不会再写错别字了。再如文言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理解“去”的古今异义我也采用了这种图示法。“去”古义是“离开”, 今义是“前往”, 我以某地为例, 用两个方向相反的箭头表示“去”在古今汉语中的不同含义, 学生对此有了深刻理解。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 犹如牧童牵牛、向导引路。也只有相机行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者才能驾驭课堂, 启发学生, 使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 真正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因此, 不断探索和创造巧妙的“引导艺术”, 应成为每位语文教育者追求的教学技巧之一。

参考文献

[1]石义堂.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浙商视角下一篇:牧草收获